等腰三角形课后反思

2024-05-14

等腰三角形课后反思(共14篇)

篇1:等腰三角形课后反思

1、激发学生兴趣,培养探索精神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围绕三维目标展开,力求做到层次清楚,环节紧凑。尤其是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参与到了学习的全过程,他们经历观察、猜测、操作、验证以及在共享中认识这一系列探究过程,体现了积极自主的意义,从而形成了一个较为合理的知识系统,同时掌握了科学的探究方法。

2、提出问题,引导并启发学生展开思考和学习活动

问题是思维的源泉,更是思维的动力。通过问题解决对知识的理解。实施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问题的设计非常关键。在本节课中主要问题有:你能帮这些三角形起名字吗,在一个三角形中,能不能有两个直角或两个钝角,你能找到生活中的三角形,并说出是什么三角形,等等。以问题为线,以观察、思考、小组合作等为渠道,引导学生在积极思维的过程中深刻理解所学知识。

3、在本节课中,有良好的预设,同时又有一些随时动态生成的信息。例如:在要求学生分类的环节,初始的设计是放手让学生去分类,可以按自己的标准给三角形进行不同的分类,可又担心学生没有分类的标准,按边分类和按角分类的方法也许各有不同,可能有分两类的,有分三类的。也许有的学生把角和边的不同标准放在了一次分类中。所以,我在这节课教学时就,给学生限定分类的标准,让学生按角进行分类,采取小组合作、讨论等,在汇报过程中我意外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能准确按要求进行分类。

4、练习的设计具有层次性、系统性,既注重操作性又考虑拓展性,助于学生对三角形有关知识的牢固掌握和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但在整过教学过程中,也有足的地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小组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显得有些混乱,无条理。

2、按角分类,并且给它命名时,应该引导学生观察三种三角形的三个角,看看有什么发现,使学生明确每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两个角是锐角。

3、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后,应让同学们打开书看一看,使学生有一个阅读、认知的过程,这样会更好一些。

 

篇2:等腰三角形课后反思

1、解放双手。

“听百遍不如手过一遍”,这一节给学生动手的机会是很多的,课本一开始,让多名学生用小棒围三角形,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三角形是有三条线段围成的。在特性的教学中,让学生动手拉三角形和四边形,在“手感”的比较中初步获得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认识。

2、置陷阱。

不断制造认知冲突,创造问题情境是激励学生积极探索的动力,在课的开始,用小棒围三角形时,有一组小棒是围不成三角形,就让学生感受的了一种“愤”的学习状态,而在分类教学中,通过多种手段让学生满怀信心开始画三角形时,首先让学生画“只有一个角是锐角的三角形”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大陷阱,一下子让学生体验到焦虑、疑惑、心求通而未得的心情,认知冲突的形成充分激发了学生渴求探索的欲望。

3、鼓励猜想。

在数学学习乃至发明创造中,根据已经获取的知识对探求的问题提出预见性的猜测猜想是十分重要的一种能力,在这节课中,学生的猜测也出现了多次,像用小棒来围三角形后,让学生想,怎样的图形叫做三角形?特别是在让学生根据锐角个数的多少画出不同的三角形后,让学生猜猜看,你认为,三角形按角的特点可以分成几类,这些猜测猜想多是十分有益的。

4、激励创造。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时间能力在我们的教学设计中也得到充分的体现。在课的结束部分,让学生在一个四边形(梯形)中任意画出二至四条线段,把四边形分割成多个三角形,并且每类三角形都至少有一个,不仅巩固了新知,也给了学生一个想象和发展的空间,不同的画法,体现了学生不同的创造才能。

篇3:等腰三角形课后反思

关键词:教学反思,学习方式,教学策略,教学目标

引言

新课标明确指出, 高水平的数学学习不能仅依靠模仿与记忆, 自主学习、探索与合作交流才是学生学习的正确方式。而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的研究成果, 探究性学习是数学教育的生命线, 学生通过探究所得到的知识比教师传授的更牢固、更深刻, 并且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能够更好的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进而提升其学习积极性与实际能力。根据上述理念, 笔者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进行了一次尝试, 并对结果进行了反思。

一、教学过程

教师:某公路需要将绿化带某处改造成等腰三角形, 且顶点要位于公路边, 符合条件的选址共有几处? (先要求学生独立思考, 再进行小组讨论)

(几分钟后) 想要解决这一问题, 我们首先要明确下面的问题:

(1) 直线l与线段AB交于点A, 点C位于直线l上, 若△ABC为等腰三角形, 且AB与AC相等, 则C点在直线l上有几处? (这一问题需要学生使用画图工具进行操作, 再进行研究和总结, 不过不需要进行证明)

学生:可以找到两处, 以AB为半径, 以A为圆心画圆, 两处与直线l的交点就是C。

教师:回答的很详细, 下面我们研究第二个问题。

(2) 直线l与线段AB交于点A, 点C位于直线l上, 若△ABC为等腰三角形, 且BC与AC相等, 则C点在直线l上有几处?

学生:一处, AB的中垂线与直线l的交点就是C。

教师:回答的很好, 这两个问题解决后, 我们就可以研究最初的那个问题了。如果我们将公路比作直线l, 将绿化带比作线段AB, 将选址点比作C, 那么选址点有几个?

学生:四处, 如果AB与AC相等, 就可以以A为圆心, 以AB为半径画圆, 与直线l有两个交点;如果AB与BC相等, 就可以有一个交点;如果AC与BC相等, 仍有一个交点。

教师:很好, 从这个思路分析, 我们可知“若△ABC为等腰三角形, 就存在着AB、AC, AB、BC, AC、BC相等的三种可能”, 谁还有不同意见?

学生:如果AB与l垂直, 就只能找到AB与AC相等时的两处C点。

教师:嗯, 这的确是一种可能存在的特殊情况, 还有其它特殊情况吗?

学生:如果AB与l相交为60°, 那么在AB与AC相等时有两处, 在AB、BC, AC、BC相等时, △ABC就是等边三角形, 与l的交点会存在重合, 此时仍有两处。

教师:那公路上到底有几个选址点呢?

学生:在AB与l不垂直, 且不相交为60°时, 有四个;当AB与l垂直, 或与l相交为60°时, 有两个。

教师:非常好, 一般情况与特殊情况结合到一起, 就是在一条直线上寻找等腰三角形构成点的方法, 通过这节课, 相信大家也能够体会到“动手———探索———创新———提高”这种学习方法的有效性,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课后以小组的形式继续对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并且要写出各自的探究报告。

二、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目的是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的常见情形出发, 逐渐完成问题的递进, 使学生在探索和发现的基础上完成创新和提高, 最终获取应得的知识,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都能够有所收获, 这与过去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 本节课主要完成了三个方面的转变:

1. 学习方式

本节课改变以往那种模仿、记忆、练习、强化记忆的学习方式, 将学习的主动权转移到学生手中, 各类限制的减少让学生的思维有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探究、发现、创新替代了呆板单一的练习模式, 学生自己说思路、寻方法、找规律、讲过程, 亲自参与到数学知识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 感受到了蕴含其中的数学思维与方法, 学生在思维与方法方面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数学能力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有了明显进步。

2. 教学策略

在对教材进行仔细分析、详细了解班级学生能力的基础上, 打破了以往填鸭式教学的教师主导模式, 对“等腰三角形性质”这一简单的问题做了重新的整合, 提出了更贴近学生生活的若干问题, 使学生能够乐于探究, 这种新的教学策略可以归纳为“创设情境、展示个性、总结提升”, 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启发、引导、纠偏, 从而更好的扮演教学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

3. 教学目标

在新课标的背景下, 数学教学目标应向培养学生数学能力、体现学生个性化特征的方向转变, 力求提高学生的创新、探究、合作意识, 让学生学会探究、学会创新, 最终学会数学。本节课改变了以往那种以掌握知识并能够以此解决数学问题的教学目标, 获得了更加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三、结语

总的来说, 本节课是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所开展的一次探究课程, 除收到了较传统模式更好的授课效果外, 也使笔者明确了这样一个观念, 那就是不要低估学生的能力, 只要适当的予以引导, 他们就会绽放出意想不到的光彩。

参考文献

[1]王丽平刘厚卓.“等腰三角形”中不可或缺的分类思想[J].数学大世界:初中生数学辅导, 2011, (7) :125-127

篇4:《认识三角形》之课后感

关键词:课后感;学生;三角形;概念;原有认知结构

一、建构学生认知迁移,类比接纳新知

多媒体展示图片:自行车,衣架,流动红旗,屋顶框架……。 从中由学生概括出我们熟悉的一种图形--三角形。请学生在课堂笔记本上画出一个三角形(抽一学生在黑板上画).并提问:什么叫三角形?让学生从课本中找出三角形的概念: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学生作笔记)。此时,我结合三角形的图形对三角形的概念作了一个字面上的解释,并提问:这里为什么要加上“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条件呢?结果,学生经过学习小组讨论后 还是不知其所以然。面对这种僵局,我灵机一动,给学生提出另一个问题:什么叫做平行线?

生1: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师:这里为什么要加上“在同一平面内”这个条件?

生2:如果不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不一定是平行线。如黑板边的一条直线与我桌边的这一条直线。

师:棒!那么今天三角形的概念,如果没有“不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个条件呢?

結果学生豁然开朗,并举例加以说明。

简评:我们的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会接触到很多的数学概念与定理,它们往往要在一个前提条件下才成立。如果我们教师授课时都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往往很难理解和掌握。所以本节课,我讲授三角形的概念时,我采用提问、启发、类比的教学手段让学生自主地找到问题的答案。这体现了作为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教师,以学生为主体的人本主义思想,利用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通过课堂预设、教学机智、搭建平台、捕捉信息,来促进生成,让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让学生擦出思维的火花。

二、唤醒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生成新知

在学习“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这一性质时。因为学生在小学时已经学过,所以上课时我先给出△ABC的两个角的度数∠A=50°,∠B=70°。问学生∠C等于多少度?学生马上给出了答案。我再问:你们是根据什么得出答案的?学生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 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学生做课堂笔记),并设置相应的两道练习。最后作一小结:在三角形中,已知任意两个角的度数或两个角的度数之和,可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

简评:三角形内角和的性质学生虽然比较熟悉,但教师通过设置简单的试题,勾起或唤醒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会使学生对这一知识点有更深的体会。因为初中要求学生对三角形内角和的性质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应用,所以有必要给出这一性质后再设置两道练习加以巩固。

三、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促使学生对新知的理解

“三角形任何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是学生在小学已学过的性质。若直接把它呈现给学生,这对于我的学生而言,似乎缺少点什么。为此,我先设置一问题如下:

在A点的小狗,为了尽快吃到B点的香肠,它选择A—B路线,而不选择A—C—B路线,难道小狗也懂数学?

学生对“小狗吃香肠”问题很感兴趣,作为比小狗更高级的动物—-人,同学们很快地早出了它的数学原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并得出了不等式AC+BC〉AB,同理AC+AB〉BC,AB+BC〉AC。从而回顾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形任何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例1:判断下列各组线段中,哪些能组成三角形,哪些不能组成三角形,并说明理由。

(1)a=2.5cm, b=3cm, c=5cm.(2)e=6.3cm, f=6.3cm, g=12.6cm.

抽一学生解答如下:

解:∵a+b=2.5+3=5.5

∴a+b>c

∵a+c=2.5+5=7.5

∴a+c>b

∵b+c=3+5=8

∴b+c>a

∴线段a,b,c能组成三角形。

师: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

生6:先找出最长线段c=5cm,然后只要判断a+b>c即可。

师:为什么?

生6:因为最长线段为c,若a+b>c,显然有a+c>b,b+c>a。

按上述解题思路,师生共同完成解题过程。

简评:“三角形任何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这一性质学生在小学时虽已学过,但对这一知识的生成过程学生有必要了解。而利用这一性质判断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是重要的考点之一,教学时可先让学生探索它的解题方法,这有利于学生更好、更深层次地掌握这一方法。

四、拓展提升,知识的深层升华

1.已知三角形的其中两边长分别为1cm和3cm,且第三边长为整数,则这个三角形的第三边长是 。

2.如图,如果要构成三角形,求AC的取值范围。

简评:由于学生还没有学过不等式的性质,对于第2题求AC的取值范围,我的学生根本无法人手。即使教师分析讲解后,能初步掌握者也寥寥无几。但为落实培优这一教学目标,深层开发部分学生发散思维和潜力,本着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把这一知识点呈现给学生也无妨,它同时为今后学习奠定基础。

本文我所阐述课后感类似于各校提倡的教学反思。教学反思主要是就某个点或某个片段进行简要的分析、点评和反思;课后感是就一节课进行归纳、反思、分析和总结,其工作量比较大。所以对于有繁忙工作量的老师来说,时常写课后感并不现实,但是一节课的课后感,并不是都要写出来的。比如睡觉前在头脑中浏览一下今天一节课的上课流程,想一想成功得失,哪些地方还可以改进等。长此以往,老师的教学水平一定会有很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初中数学教与学》2016年第2期 总编辑 高自龙.

[3]义务教育教科书《八年级数学上册》2013年.

篇5:《三角形三边关系》课后教学反思

特级教师吴正宪提出,要让学生享受既有“营养”又“好吃”的数学学习,单调的练习题如何烹饪成适合学生的美味?教学三角形三边关系,以前的我选择是给3根小棒让学生来探究。而这一次我选择了给他们一张普普通通的纸条,需要学生忽视其宽度,重视其长度,把它“想成”只有长度的线段。这就有了“数学化”的味道。变“学数学”为“做数学”。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总结得到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让学生能够接受学习内容,提高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课堂上乐于学数学、做数学、用数学。除此之外我还采用了创设实验情境――动手操作――合作探究――揭示规律――画图验证这种探究方法来完成本节课,目的是让学生体会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是严密的论证方法。

课堂及时捕捉学生思维的成果。当学生用纸条摆出结果后,我用手机照相功能把学生的作品保存下来,投放到课件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高涨起来,把他们不同的成果进行展示,并且进行比较分析,得到了良好的效果。

篇6:三角形内角和的课后教学反思

课的开始,我让学生计算三角尺的3个内角的和,很自然地引出了“其它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否也是180°吗?”的猜想。当时有同学说不是,又有同学说是的。我告诉学生:任何一项科学研究或发明创造都要经历从猜想到验证的过程。那么这个猜想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证明呢?大部分同学首先想到先任意画一个三角形,再用量角器量一量的方法,我让学生去画去量了,结果有些学生量出的.内角和的度数要高于180°或低于180°,我让学生讨论一下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到研究结果的准确性。

过后,我引导学生:180度是什么角?我们能否把三个内角转化一下呢?经过这么一提示学生想到把三个角剪下来拼成一个平角,还有学生想到折的方法。

篇7:三角形面积的计算的课后教学反思

按照这一教学理念,在《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我采取了操作、讨论、讲解、归纳的方法,让学生既掌握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又学会运用转化的思想方法探索规律,从而培养学生应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1、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探究欲望。

教学一开始,先复习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及计算,并让学生说说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然后教师拿出两个大小不一样的三角形,问:这两个三角形哪个面积大?学生显然能直接看出哪个三角形的面积大,接着教师跳跃性地提出问题:“大多少?”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让学生主动提出必须先算出三角形的面积,自然而然地引入课题: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2、加强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

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尽可能多的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因此,教学中不能只通过简单的试验观察就说明每种图形的计算方法,教师要善于创设研究问题的情境,充分利用和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在参与研究知识的形成过程中,自己想问题、寻方法、得结论。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是适合学生探究的学习材料,因此,本堂课我设计了两个实验来探索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实验一:让学生把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剪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思考并分析三角形面积与原来图形面积的关系,学生发现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原来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实验二:要求学生动手做实验,在每个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的方格纸上剪出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用这两个三角形拼拼试试,让学生动手操作时,一方面启发学生把三角形转化为已经会计算面积的图形,另一方面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三角形与所拼成的平行四边形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并通过填表、观察,发现规律,找出面积的计算方法,这样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面积的计算公式,创造思维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3、运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学生动手操作把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时,先让学生自己说说是怎样拼的,然后用计算机动态演示拼的过程,“重合、旋转、平移”,使学生直观地感知平移和旋转的含义及其对图形的位置变化的影响,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在练习设计中,让学生观察、比较两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否相等,然后把其中一个三角形的顶点在平行线上移动,使学生清楚地看出,等底等高的三角形形状不同,但是面积都相等,运用了多媒体技术能有效地化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

篇8:说说课后反思

一思:“特色”在何处?

独具特色的教学, 给人的感受是别样的, 给人的回味是无穷的。它蕴含于教学评价诸多要素之中:即在教材处理上, 在新的课程理念下, 教材的首要功能只是作为教与学的一种重要资源, 是以一种参考提示的性质出现, 给学生展示丰富多彩的学习参考资料;同时, 教师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 也是教材的建设者。在教学理念上, 看主体地位的突出, 主导作用的发挥。叶澜教授曾提出:“人类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交往, 教育是人类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没有沟通就不可能有教学”,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 教师充分肯定学生提出的一些独到的见解, 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 而且对他们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 这些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 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另外, 教师不可忽视引导作用, 对学生思维的误区和盲区要加以改正和指导。在教学方法上, 首先要根据学生在当堂课的表现, 从他们最吃力、最不易理解、最不易掌握的地方突破, 从他们容易忽略却富有教学价值的地方拓展。其次教师要寻求最利于学生接受、学生也最乐于接受、最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创造性、最利于学生各方面协调发展的教学形式。

二思:“亮点”在哪里?

精彩的教学片段依附于教学过程的方方面面:如引人入胜的课前导入、别有风味的课堂氛围营造、新颖别致的难点突破、别具一格的能力开发、出神入化的学法指导、画龙点睛的诱导评价、留有悬念的课尾总结等等。教学, 不仅仅是一种讲述, 更重要的是如何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去经历, 去体验, 去感悟, 去创造。教学过程中, 学生常常会于不经意间产生出“奇思妙想”, 生发出创新火花, 教师不仅应在课堂上及时将这些细微之处流露出来的有效信息捕捉, 加以重组整合, 并借机引发学生开展讨论, 给课堂带来一份精彩, 给学生带来几分自信。课后还应及时进行反思, 通过反思明白“为什么好”、“好在哪儿”等问题, 并详细记录下来, 供以后参考。

三思:“偶得”有哪些?

在课堂教学中, 往往会因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 这些“顽强的劳动获得的奖赏”常常突然而至, 应该及时捕捉。如果我们不能及时地进行捕捉, 灵感就会悄悄地溜走, 等到用的时候再去寻求, 那就搜肠刮肚也找不到了。因此, 教师课后及时反思, 把这些灵感记录下来, 是非常必要的。而意外的收获往往来自对课堂意外事件的处理:面对学生异想天开的“发问”, 教师如何应对;面对学生的“歪理”, 教师如何引导等等。意外的收获往往来自学生思维火花的捕捉:学生发现问题的独特渠道;提出问题的独特途径;分析问题的独特思路;解决问题的独特见解等等。这些, 都值得我们进行积累与总结。在课后反思中, 教师更应将自己如何及时捕捉学生反馈的信息加以重组, 并趁机引发学生思考, 进而开展讨论进行细致的整理。这样积累的宝贵素材, 既记录了教师与学生真实而生动的课堂生活, 又拓宽了教师的教学思路, 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挖掘教学潜能。

四思:“不足”在何处?

即使成功的课堂教学, 也难免有疏漏之处。哪些内容处理不当;哪个环节安排不合理;哪一重点突出不明显;哪一难点突破不彻底;哪一问题设计不科学;哪一合作落实不到位;哪一交流时间不充分;那一处语言评价不得体;哪一习题的配置难易不妥当等等。课后应对它们进行系统回顾与梳理, 并对这些原因进行探究和剖析, 想一想, 是教学思想上的问题, 还是知识积累上不足, 或是对学生认识上的偏颇。教师要不断地剖析自己的教学行为, 找到问题的症结, 这样就不至于在今后的教学中重蹈覆辙了。

课堂教学中常常会生成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 比如教师会突然产生某种灵感, 如一个很好的设想、解题的另一种思路, 但不能马上付诸实施;也可能遇到一些问题, 比如学生提出的意想不到的问题, 一时不知道怎么当堂解决。这些都是课后反思不能漏掉的内容, 应详细记录, 并且尽可能把当时的教学环境也要记录清楚, 供思考、查证、讨论, 谋求解决的方法。

五思:“效果”又怎样?

每一节课之后, 我们应认真反思通过本节课教学, 教学的目标是否达成, 教学的效果是否良好, 教学的组织是否科学, 活动的安排是否合理。课后反思可以记录的东西很多, 我们可以从各个层面去反思。我们不仅可以记录我们的成功和欣喜, 还可以记录我们的失败和迷惑, 或者记录我们的闪光的火花, 或者是独到的见解, 或者是难以忘怀的遗憾……只要我们静下心来, 好好的想想: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组织教学有何新招、解题的误区有无突破、启发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 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 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 进而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

篇9:如何写课后反思

一、写课后反思的重要性

1.及时总结教学过程中留下的缺憾

讲完一节课后,由于疏忽、经验不足等原因,难免会有一些不足之处,比如细节没顾及到,重点没突出,或是难点没能突破等等。因此,课后必须及时进行总结,认真思考对策。还可翻阅相关资料,找出症结所在,然后制订相应的补救措施,再确定消除缺憾的时间,拟定在某节课,最好是毫无痕迹地插进该课时的内容之中,达到“补漏”的目的。

2.总结每堂课成功的关键因素

成功课节的因素很多,包括授课技能、内容结构的安排、授课的速度、学生思维的共鸣、教学方法的应用等等。但是关键的因素却不多。我们可以选择性地将最关键的因素积累下来,充实自己,不断完善自己的能力结构,强化自己的教学能力。

3.记录教学过程中学生们新奇的思维方式

学生的模仿力强、可塑性大,他们在接受新知识的时候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大胆假设。在课堂上经常会出现一些较新颖、颇为超前的思维方式,这些突出的思维方式往往是学生创新能力的自然体现,同时也是教学相长与师生互动效应的突出反映。我们应该妥善地记录与保留,作为今后重复教学时开拓与启迪学生思维的法宝,而且还能避免“天天卖旧货,依样画葫芦”的尴尬局面的重现。

4.整理学生们的普遍错例

在新课改下,我们教学的根本目的不是让学生去掌握已有的经验或现成的结论,而在于引导学生理解学习过程,掌握学习方法,学会怎样学习。鉴于当今提倡的教育思想,所以在这种看似并不复杂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解决与分析实际问题时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是在所难免的,这也是允许的。学生出现错误,特别是普遍存在的典型错误时,为师者不是忙于纠错,而是要去思考与总结错例发生的根本原因,去积极地思考与制定再教时如何消除错例发生的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不断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二、如何写课后反思,记什么内容

1.记成功之举

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

2.记“败笔”之处

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以后再教时应吸取的教训。

3.记教学机智

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

4.记学生见解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到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他们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作为以后丰富教学的材料养分。

5.记再教设计

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总之,写课后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贵在执着地追求。一有所得,及时记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记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获。

“吾日三省吾身”等至理名言早已深入人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贻”这句话用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有深刻的借鉴意义。有的教师执教多年,却长进不快,有的教师虽然剛涉足教坛,却能后来居上。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教者是否善于思考、探索和总结。正如名教授叶澜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可见,写课后反思不失为一种促进教师改进教学策略,不断提升自己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的好方法!总之,写课后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贵在执着地追求。一有所得,及时记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记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就能在反思中不断成长,使自己真正成为一名科研型、学者型的新时代的合格教育工作者。

篇10:等腰三角形课后反思

一、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1.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底角一定是45°。

2.大的三角形比小的三角形内角和度数大。()

3.一个三角形至少有两个内角是锐角。()

4.底和高都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它们的形状一定相同。()

5.等边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6.等腰三角形不一定都是锐角三角形。()

二、选择题

1.一个三角形最大的内角是120°,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

A.钝角B.锐角C.直角

2.在一个三角形中,最大的内角小于90°,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

A.锐角B.钝角C.直角

3.等边三角形又是()。

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

4.钝角三角形有()条高。

A.1B.2C.3

5.当三角形中两个内角之和等于第三个角时,这是一个()三角形。

篇11:等腰三角形性质教学反思

在证明性质时,不再有同学直接用性质证明性质了,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用三种方法研究性质的证明,要用到小组交流,比较发现有三种方法:取中点,用“SSS”证明全等;作垂线,用“HL”证明全等;作角平分线,用“SAS”证明全等。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一方面,体会了辅助线不同的作法,就有不同的证法;另一方面,为性质2“三线合一”的教学提供了方便。不足的是,课堂交流的面可以更宽些。

性质2的应用比较多,初学者往往不能灵活应用这条性质优化证题途径,因此要解读这条性质,由图形训练和规范符号语言,把性质一句话改写成三句话或者六句话。

一句话是“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

三句话是“1、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平分底边、垂直于底边;2、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上的中线平分顶角、垂直于底边;3、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上的高平分顶角、平分底边。”

13.3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教学反思——《初中数学解题能力与解题策略的研究》课题研究阶段材料六句话是“1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平分底边;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垂直于底边;3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上的中线平分顶角;4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上的中线垂直于底边;5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上的高平分顶角;6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上的高平分底边”。结合图形概括起来就是:在ABc中,AB=Ac,下列论断∠BAD=∠cAD,BD=cD,AD⊥Bc中,有一条成立,另外两条就成立,分六句话,写出推理语言。这里设计了一组填空题,有利于性质2的应用。学生能够整齐地叙述,但还需进一步巩固。

性质在计算中的应用,涉及到方程思想和分类讨论思想,课堂上的训练不是太充分的,安排了两个同学在黑板上板演,提升学习的六道题没有讨论。要培养学生讨论和自觉纠错的学习习惯。

篇12:等腰三角形性质教学反思

在疫情之下,只能在网上上课,在新奇的上课过程中,学生比较积极,但是由于看不到学生,缺少了一些真实性,心里有了更多的疑问,但是还是要上好每一节课,“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首先让学生自己在某一种环境下不知不觉中运用旧知识的钥匙去打开新知识的大门,进入新知识的领域,从不同角度去分析、解决新问题,发掘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能力,首先我用生活中的图片引入等腰三角形的基本图形,联系生活,创设问题情境,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学生探究心理,迅速集中注意力,使其带着浓厚的兴趣开始积极探索思考。从而使学生的原认知结构对新知的学习具有某种“召唤力”,既明确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了解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适用于生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利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思考中提出问题,而不知不觉地进入学习氛围,我出示了一组练习,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为了突出重点,我设计了变式练习。

反思,是否得归纳一下研究一个图形的基本方法应从图形的角、边几个元素着手,养成学习几何的基本方法,方便以后的学习。本节课内容太多,练习时间较少。

篇13:教师应做课后反思

教师眼里的学习困难生之所以有这么多的缺点和不足, 是由于教师习惯用一个标准去衡量学生, 如衡量学生的发展, 只有分数做标准;衡量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否正确, 只用上课是否乖乖地听课、是否遵守课堂纪律作为唯一标准;衡量学生是否聪明, 只用反应速度的快慢作为衡量标准。而事实上, 衡量不能单单只有学习成绩一个标准, 还有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学习习惯以及学生的价值观等等。衡量学生学习方式的好坏也不能用是否遵守课堂纪律作为唯一的标准, 对一些孩子来说, 坐下来静静地听教师讲课是比较适宜的方式, 而对另外一些孩子来说, 也许通过争论或者讨论来学习更有效。对一些孩子来说, 他们希望动手操作、动手实验来获取知识, 还有一些孩子希望通过身体的运动来学习。至于衡量学生是否聪明, 单凭脑子反应速度的快慢更是不科学的。由于人天生气质就不同, 有的人反应速度快, 忘却的速度也快, 而有的反应速度慢, 但是掌握以后忘却的速度也慢, 我们很难说哪种气质的人更聪明。那么, 教师应该如何看待学习困难学生的一些特点呢?

一、建议教师换一种思维方式

比如, 有的学生上课注意力分散, 那么他可能是一个发散性思维比较好的学生;有的学生写作业很拖沓, 那么他可能是一个仔细周全的人;有的学生非常懒惰, 那么他可能是一个非常放松的学生等等。如果把学生不可忍受的缺点换一种角度去看, 就会变成一种积极的品质, 教师就会对学生产生很多好的期望, 而教师的期望是可以促进学生发展的。

二、教师要成为学生强项的发现者

在国外, 如果你要问老师“你们班谁是最好的学生”, 他们都没办法回答, 因为在他们眼里, 所有的学生都一样好, 只不过他们表现在不同的方面而已。如有的学生是语言高手, 有的是写作高手, 有的是画画天才, 有的是运动健将等等。他们把学生的特点分得很细, 每一方面都有不同的学生擅长。

三、建议教师为学生建立档案袋

虽然学校为每一个学生建立了档案, 但传统的档案里面只有薄薄的几张纸, 记录学生的成绩。但是, 在国外一些学校, 档案袋里面的内容却丰富多彩, 有学生的作品, 如学生写的作业、画的画、制作的小手工, 还有学生得到的奖励等等。这些内容, 详细地记录着学生成长的轨迹, 成为发现学生优点和长处的重要资料。档案袋还能够帮助教师发现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 为教师创设不同的教学方式奠定基础。

四、教师要多反思自己的问题

篇14:如何写课后反思

关键词:反思教师

课后反思是教师上完一节课后的心得体会,它给教师课后的经验总结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教师在这里可以进行教学后的自我评价,还可以将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出现的新奇的思维方式保留记录,这些日积月累的第一手原始材料,是我们教师宝贵的精神财富,同时也是我们教学水平不断提高的有力保障。但好多的老师往往写时却不知如何去写,不知怎样利用好这一资源,写出有价值的反思。我们首先要要知道写课后反思的重要性,其次在谈谈如何写课后反思。

一、写课后反思的重要性

1、及时总结教学过程中留下的缺憾

讲完一节课后,由于疏忽、经验不足等原因,难免会有一些不足之处,比如细节没顾及到,重点没突出,或是难点没能突破等等。因此,课后必须及时进行总结,认真思考对策。还可翻阅相关资料,找出症结所在,然后制订相应的补救措施,再确定消除缺憾的时间,拟定在某节课,最好是毫无痕迹地插进该课时的内容之中,达到“补漏”的目的。

2、总结每堂课成功的关键因素

成功课节的因素很多,包括授课技能、内容结构的安排、授课的速度、学生思维的共鸣、教学方法的应用等等。但是关键的因素卻不多。我们可以选择性地将最关键的因素积累下来,充实自己,不断完善自己的能力结构,强化自己的教学能力。

3、记录教学过程中学生们新奇的思维方式

学生的模仿力强、可塑性大,他们在接受新知识的时候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大胆假设。在课堂上经常会出现一些较新颖、颇为超前的思维方式,这些突出的思维方式往往是学生创新能力的自然体现,同时也是教学相长与师生互动效应的突出反映。我们应该妥善地记录与保留,作为今后重复教学时开拓与启迪学生思维的法宝,而且还能避免“天天卖旧货,依样画葫芦”的尴尬局面的重现。

4、整理学生们的普遍错例

在新课改下,我们教学的根本目的不是让学生去掌握已有的经验或现成的结论,而在于引导学生理解学习过程,掌握学习方法,学会怎样学习。鉴于当今提倡的教育思想,所以在这种看似并不复杂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解决与分析实际问题时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是在所难免的,这也是允许的。学生出现错误,特别是普遍存在的典型错误时,为师者不是忙于纠错,而是要去思考与总结错例发生的根本原因,去积极地思考与制定再教时如何消除错例发生的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不断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二、如何写课后反思,记什么内容

1、记成功之举

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

2、记“败笔”之处

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以后再教时应吸取的教训。

3、记教学机智

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

4、记学生见解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到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他们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作为以后丰富教学的材料养分。

5、记再教设计

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总之,写课后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贵在执着地追求。一有所得,及时记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记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

上一篇:泊船瓜洲教案及反思下一篇:建筑施工员实习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