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认识》教学反思

2024-05-15

《三角形的认识》教学反思(精选14篇)

篇1:《三角形的认识》教学反思

三角形的认识教学反思

三角形的认识是第五单元三角形中的第一课时,这节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事物中发现三角形,并能从这些抽象的图形中找到三角形的特征:有三个角、三个顶点、三条边,并根据三角形的特征概括三角形的定义: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的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三角形。通过让学生用小棒拼一拼的体验和学生在观察课件后得出必须是三条线段首尾连接的封闭图形,理解了在定义中“围成”、“相邻”、“线段的`端点”的重要性。

这一课中难点就是三角形高的画法。备课时我想学生已经有了以前学过的过一点画直线的垂线的基础,画高可以利用课件引导一下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动手尝试着画高,结果让我想不道德问题都出现了:随便从顶点向对边画线段的,找不到顶点所对的边的,画的不是垂线的等等五花八门。当时我急了一头汗。为了补救我先请全体同学拿出准备好的三角形先找到一个顶点再对折,让这个顶点的对边重合,展开来这条折痕用直角三角尺用虚线画出来,并在底边上标出直角符号,这条虚线就是三角形的一条高。然后让学生自学书中三角形高的画法,再请画高画的标准的同学上黑板展示给大家看,而且让他边画边讲解画法,画完后给同学们强调画高的方法和要提醒大家注意的问题,还请了其他学生讲了注意事项,这时前面所出现的问题才一一解决。而且学生讲的画法也比较准确,这样比我讲的学生更容易接受。看来画三角形的高只能先让学生用剪好的三角形先折一折、再描一描折痕、最后再画一画。通过这种循序渐进的方法学生渐渐会画了,而且在第二节课上大部分同学都掌握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顿叫三角形中高的画法。

通过这节课的备课中高估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使我明白了在今后的备课中一定要预设学生的任何情况,一定要考虑周全,这样才能把教学中的重难点突破,同时才能让所有学生都能很快的吸收所教授的知识。

篇2:《三角形的认识》教学反思

在探索新知部分,我设计了一个教学活动,让学生感知三角形的特征。先是让学生利用手中的材料动手做一个三角形,不同的学生由于生活经验的不同,呈现出来的三角形的形状、大小位置也不同,使学生由不同发现了相同,让学生在“做三角形、画三角形、比较三角形”等活动中由具体到抽象,最后总结得出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以及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

由于学生在上学期已经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的概念以及做高的方法,有了这些基础,让学生尝试做出三角形的高。学生在对这一问题的学习、探究中有了很多发现。为了夯实高的概念,我问“学生画高时最重要的诗什么?”让学生感知到必须从顶点向对边画,还要画一条垂线。通过课件的演示,又让学生很好地强化了三角形底和高的.对应关系。在让学生画出三角形的三条高。由于时间比较紧张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教材中也没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在这一环节没有进行讲解而是留做下节课重点解决的问题。

本节课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篇3:《三角形的认识》教学反思

以下是我的授课流程。

一、三角形各部分名称和用字母表示数的教学

在直接揭题后, 我问:“同学们, 你们知道三角形的哪些知识?”学生经过几秒中的沉思后, 若续举起了小手。生1:“三角形有三个角, 三个顶点, 三条边。”生2:“我也知道。”说完他还上来在我事先画好的三角形上指出了各部分的名称。我顺势在图中标出名称和字母。接着, 我问:“还有谁想说说自己对三角形的认识?”生3:“三角形有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这个你也知道, 你的知识真丰富。”我的表扬强化了学生的表现欲, 举手的人更多了。生4:“三角形很牢固, 是拉不动的。”生5补充说:“对, 它很稳定。”这会儿我没有直接肯定, 只把他说的“稳定”板书在黑板上并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是不是这样, 我们等一下研究。”

[意图:课堂中我通过一句“你们知道三角形的哪些知识”, 不但能很快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 而且为学生创造了自由的课堂学习环境。接着就是几秒中的停顿布白, 这种语言上的空白绝不是冷场, 它为学生各抒己见, 尽情展示自己对三角形的认识制造了机会, 实践也证实学生学得积极, 学得主动。]

二、三角形的意义

课件出示四幅图:

我问:“你能说出上面哪个图形是三角形吗?”学生很明确地说出了是第4幅图是三角形。“那为什么第1、2、3幅图不是?”我紧接着问。通过这个问题, 其中第1幅图旨在得出要画三角形必须三条都是是线段;第2幅图是让学生理解三角形的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是相连的;第3幅图是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要组成三角形必须具备哪几个要素。下面是讨论第3幅图时的师生对话。

师:同学们说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要相连, 那第3幅图应该是三角形了。生1:不是, 因为有四条了。生2:对, 要三条。生3:而且端点要相连。生4:这些线段要围在一起才行。师:那到底怎样的图形才叫三角形呢?接着同桌互相说一说, 讨论、探究出三角形的意义。

[意图:对于三角形意义的教学, 重点是学生对“围成”的理解。我摈弃以往通过摆、画三角形来得出三角形的意义, 而采用“判断—讨论—得出意义”的思路。因为在以往教学中, 教师往往把学生摆的或画得不标准的拿到展示台上进行讲评, 如:

通过对这些三角形的讲评、修改, 来得出“围成”的含义。这看似能促使学生动手能力的发展 (摆一摆、画一画) , 实者即占用了课堂上的大量时间, 而且没有思维含量。因为学生在之前虽不知道三角形的意义, 但几乎每个学生都会画三角形。出现上面这一现象 (摆或画的不标准) , 有可能是小棒摆成三角形, 接口处很难连结好, 是操作上的问题, 而不是知识性上的错误。而对这些很有可能由马虎、粗心引起的不标准的三角形, 教师进行提问式的集体分析, 不但会严重挫伤这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也没有给学生留出思考的时间。我让学生对“为什么图1、图2、图3不是三角形?怎样的图形是三角形?”等问题的探讨, 有意识地为学生制造心理上的空白, 留时间让他们去质疑、解疑, 最后获得了成功。]

三、三角形的高

学生通过拉一拉三角形和四边形感受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思考怎样把四边形也变得稳定等一系列活动来感受三角形的这一特性。对于三角形高的学习, 我也想为学生制造机会, 让他们自己获取知识。我说:“现在我们已经学习了三角形的很多知识, 那三角形还有什么奥秘呢?看看书上还给我们介绍了什么?”自学后学生在争辩、讨论中得出:高是一条过顶点垂直与对边的线段。

至于画高, 我也采取“我当小老师”的形式, 让学生自己上来讲解;练习也是一样。

[意图:学生进入了高段, 已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如果教师对内容还面面俱到, 这将从根本上剥夺了学生思考的权利。因此, 在教学中, 我故意把“三角形高”的这块知识不讲, 让学生通过生生合作思考, 自己探索出结果。这种“欲擒故纵”的做法, 强烈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对知识点求知欲。]

[课堂布白的效果]

新课标强调:教师应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以便使学生的探究意识、主体精神和创造潜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本节课就为实现新课标的这一目标制造了条件, 教学在开放、动态的环境中进行, 教师的适当“布白”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和思考的机会:语言布白 (如课始了解学生知识起点时的提问与几秒中的停顿) , 产生了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既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又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思维布白 (如三角形意义通过探究、讨论获得) , 为学生留下了自由、广阔的思维空间和思考时间。它对培养学生认真思考、自主探究的良好学习方式大有裨益;内容和心理布白 (如三角形高教师不直接进行教学) , 通过学生交流、探究, 不但掌握了画高的方法而且也达到了发展智力、提高能力的目的。教学实践表明, 课堂教学中采用布白实现了教师的这一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对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具有现实意义。

[课堂布白的反思]

篇4:“认识三角形”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

1.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

2.通过实验活动,探索并理解三角形三边关系,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探索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三角形的一些最基本的特征。

教学难点:

探究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原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师:同学们,你们戴的红领巾是什么形状的?回忆一下,在生活中哪些地方你还见过三角形?(生举例并交流,师揭示课题)

二、预习反馈

1.创造三角形。

师:你能用准备的材料创造一个三角形吗?(学生运用手中的材料创造三角形并交流)

师:同学们通过摆、围、折、画等不同手段创造出这么多三角形,虽然它们大小不同,形状各异,但都是有几条线段围成的?(生交流并完成书23页第1题)

2.深化对三角形特征的认识。

师:三条线段围成的三角形还有什么特征?(生交流后辨认出示的图形是否为三角形)

【反思: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三角形一点都不陌生。因此,利用这一环节对学生进行预习反馈,让学生利用准备的材料独立创造三角形,随即概括三角形的特征,这样就准确地把握了学生学习的起点,简约地处理了例1的教学,把较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究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三、精讲探究

1.自主操作,选择探究方向。

师:课前同学们准备了四根小棒,你能从中任选三根摆一摆,看看能否围成三角形吗?(学生操作后集体反馈,师分类板书)

师:想一想,从4根小棒中选3根有几种选法?你是怎么想的?那么这4种选法中为什么有的能围成,有的不能围成?猜一猜跟什么有关?你们想探究哪一种?(学生交流)

【反思:引发认知冲突是发展数学思考,优化认知结构的重要策略。教师首先让学生自主选择小棒,发现有的能围成,有的不能围成,引起认知矛盾,在操作中通过观察产生合理的猜想:能否围成三角形可能跟小棒的长度有关。其次,有机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如“从4根小棒中选出3根有几种选法,你是怎么想的”。最后,引导学生自主选择探究的方向“你们想探究哪一种”,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

2.探究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师:我们选择10厘米、5厘米、4厘米这一组数据来探究。(指名在实物投影仪上演示)有什么发现?同桌交流一下,有什么办法能使三根小棒围成一个三角形?(学生交流)

师:把绿、蓝小棒变长,那么长到什么程度呢?(师继续演示,例如将这组数据中的5厘米小棒慢慢变长,学生依次判断,直到变为14厘米)现在行吗?为什么?小棒的长度跟谁比的?(生交流:三角形两边之和与第三边比较)请你把刚才的操作题分别写一写,看看有什么发现。(学生尝试后观察比较,初步得出结论)

【反思:课堂中学生悟出探究的关键是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教师首先通过演示引导学生思考:5厘米变长到底长到什么程度,是不是越长越好?在逐步演示过程中让学生发现变长也是有范围的,从而在直观操作中自主发现两边之和要与第三边比,不能小于或等于第三边。接着又直观过渡到抽象,引导学生对例2的4组数据运用刚才的发现分别写出三个两边之和与第三边比较的式子,在观察、比较中初步得出结论。】

3.优化判断方法。

师:在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数据中,你发现了什么?三个数据之间有什么关系?那么给你一组数据,你能很快判断能不能围成三角形吗?为什么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就一定能围成?

【反思:“为什么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就一定能围成三角形”是判断三条线段能否围成三角形的最简便的方法,因此教师引导学生在观察比较中自己不断补充,并将以前学过的“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与今天的知识结合起来,完善学生对结论的理解和优化,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考。】

四、练习展评

1.练习24页第2题。

(出示题目,学生用优化的方法判断能否围成三角形)

2.从6厘米、8厘米、12厘米、15厘米的小棒中选3根围成一个三角形,最多能围几种?(指导学生学会思考:①写好每组3个数据,②判断每组数据能否围成)

3.思考: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长5厘米和8厘米,另外一条边的长可能是多少厘米?你能写出所有可能的长度吗?这些长度的范围与这两条边的长度之间有什么联系?

【反思:练习设计具有针对性、层次性、实践性,既充分关注学生对新知的巩固与深化,又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有效渗透,在练习中再次提升学生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理解,思考题的设计为学生的探究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阵地。】

五、反思拓展

师:三角形看似普通,但是它却藏着许多小秘密。说说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篇5:《三角形的认识》教学反思

这部分内容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是在学生直观认识三角形、垂线等基础上教学的,主要通过观察、操作、比较、想像等具体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根据以上理解我采用如下方法:

一、知识的迁移

任何知识的获得都会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结果,我们在学习新知时,可以拿来参考、应用及探究学习新知。例如:三角形画高,通过联想学过的画垂线理解。教学时让孩子听一听、看一看比划下理解,教学效果反应,孩子对此掌握较好,学生明白什么是高、底等,画高时都能应用画垂线方法作高。

二、联想记忆

篇6:《三角形的认识》教学反思

反思这节课,我认为:

1、本节课内容量大,知识点全面。知识点的处理灵活。如:在一些容易的或学生掌握较好的部分,我能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回忆,对于重难点部分,能够做到认真分析,帮助一些基础薄弱的学生尽可能突破重难点。

2、在处理三角形的高时,对于钝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让学生明白它们也有三条高,并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学会这两种特殊三角形的高的画法。因此,在复习阶段,努力把握好教材的处理,同时,在复习阶段知识点的练习时,要达到具有代表性和一定的难度。

篇7:《三角形的认识》教学反思

三角形的认识是建立在对角,线段的基础上来学习的。这一节课主要分三个部分:一、认识三角形,制作三角形;二、探索三角形边的秘密:三、引入生活,拓展。

一、认识三角形。

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经验,在观察、操作、画图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三角形的有关特征,初步形成三角形的概念。在上第一节课时,介绍三角形的特征时直接板书了:三角形有三个角,三条边,三个顶点。从图形中直接抽象出了图形的特征,没有照顾到学生接受知识所需要的一个过程。虽然学生知道了三角形的特征,可是在真正面对实际问题时能想到这一条被抽离出来的特征吗?值得怀疑。

下午又上了一遍《三角形的认识》,这一次对于这一个问题我重新处理了一下:首先在学生画三角形后,我也在黑板上画了一个三角形,在观察三角形后得出三角形的特征时,我没有像上午一样另外列出三角形的特征,而是直接在图上标出三角形的特征。并强调了三角形的三条边是三条线段,从而得出三角形的概念: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巩固练习:判断哪些图形是三角形?并起到过渡的作用。

二、探索三角形的秘密

通过实验活动验证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特点。学生每两至三人一组,每一组有四根长短不同的小棒(10厘米、6厘米、5厘米、4厘米),任取三根小棒来围三角形,做好试验结果表。并讨论“是不是任意的三条边就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这一个实际操作的过程是这一节课的关键。但是上午我在这一环节花了太多的时间来讨论,以至于后面的巩固练习显得有些仓促,有一个题目甚至还没有讲完,只讲了一下方法让学生下课后按照这一个方法来做。学生一时推导不出: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个规律时,我应该适时的提醒,可当时我只提醒了几组同学,也一时不察,时间就这么悄悄地溜走了。每一个知识告一段落设计一个小练习以便学生巩固:小小判官(判断三条线段能否围成一个三角形,并说明理由)

三、引入生活,拓展

篇8:《三角形的认识》教学反思

【片段一】“搭牢”与“围成”的纠结

判断哪些图形是三角形, 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 很快判断出 (1) (4) (6) 是三角形, (2) (3) 不是三角形, (5) 有些人认为是, 有些人认为不是。教师在反馈过程中进行了这样的提问:

师:为什么 (2) (3) (5) 不是?

生:其中的一条线是弯的。 (重点:三条线段)

生:没有搭牢。

师:没有搭牢是什么意思? (课件出示:将线延长形成三角形) 那这样呢?数学上我们把这样的情况叫作“围成”。 (重点:围成)

师:那 (5) 号图呢?

生:出头了, 是直线……

师:你的意思是这三条线段的端点要相连, 是这样吗? (课件出示:变成首尾相连的三角形) (重点:首尾相连)

从中可以发现, 学生其实对三角形已有初步的认识, 知道三角形是一个怎样的图形, 只是没法用标准的数学语言来描述。学生的“搭牢”“出头了”是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描述, 这也正是思维展开的起点。对于第 (5) 个图形, 还是有不少学生认为它是一个三角形, 因为从图形的表象来看, 确实有个三角形出现, 这也是学生的“纠结”之处。学生可能会想:这个图形明明已经“搭牢”为什么不是三角形呢?此时如果可以深挖一下, 让学生来对比已确定的三角形, 比如 (5) 和 (6) , 让他们想想到底怎样的图形才是三角形, 同时可以让他们思考下如何让 (5) 变成三角形。这样一来, 学生不仅容易回答, 而且对首尾相连的概念更加深入。三条线段首尾相连就围成了三角形, 教师心中必须非常清楚这一点, 才能适时地引导和反问学生。将学生的“纠结”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动态生成资源。

【片段二】“5, 9, 14”能否围成三角形的纠结

在学生理解了三角形的概念后, 教师要求学生进一步学习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给出四根小棒:长度分别为5cm、9cm、6cm、14cm, 要求任选三根摆一摆, 看看能否围成三角形, 并且记录在表格内。

表格内是学生填写的四种情况, 前三种情况学生通过学具操作都能很直观地进行判断能否围成三角形。而对于第四种情况能否围成三角形学生则很“纠结”。

师:观察这三根小棒, 你们在脑海中想象一下, 如果用这三根小棒围一个三角形, 会出现怎样的状况呢?它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吗?

生:不能。

师:你觉得还是不能?有没有不同的想法?

生:能。

师:能。现在有两种意见了。我们请他们都上来。先请能的那个试试, 看看他的想法和你的一样吗?……来, 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谁来帮帮他?他想说什么?你们觉得是能还是不能?

生:不能。9和5的长和这根蓝色的小棒的长度一样, 要是把这两根小棒分开来的话, 这两个长度就不一样了。

师:你们听懂了吗?你再大声地说给大家听, 好吗?他讲得可好了。他说的是什么啊?

生:黄色小棒和绿色小棒的长度, 与蓝色小棒的长度一样。

师:谁听懂了?他说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聪明的孩子都在思考呢。他观察到了这些小棒的……

生:长度。

师:是吧?这是一个关键, 你来补充。

生:长度一样, 要是两根小棒加起来跟最长的那根小棒长度是一样的话, 就不能连接成功。

师:为什么就不能连接成功?你看, 果真是一样的, 一根是5cm, 一根是9cm。

生:因为这样竖起来, 中间会有1厘米的差距 (如图1) 。

师:有多少?

生:1厘米。

师:1厘米在哪儿呢?

生:就是这样做成一个三角形的时候, 这个竖起来的时候, 会有差距的。

师:哦, 如果你把它拱起来的话, 这里会有差距, 搭不牢了, 是这个意思吗?

生:是。

师:你觉得能还是不能?

生:不能。

师:确定?

生:确定。

师:确定, 他确定了, 现在你们大家觉得能还是……

生:不能。

师:是不能, 好, 你们请回。这两位同学非常棒, 在能和不能之间, 咱们通过不断的实验说明了这个情况。让我们再通过课件展示来了解这个过程。当9厘米和5厘米的这两条小棒连在一起的时候, 它组成的这条线段正好长……

当学生发现两根短棒无论怎么摆都“碰不牢”, 还会有“1厘米”的差距时, 其实学生已经在思考三角形的连接方式, 必须首尾相连。而围成三角形的本质不就是三条边连接时能形成夹角, 如果没有夹角就“围不成”了。

在巡视时, 笔者发现, 学生能搭成三角形的往往是如图1的情况。乍一眼看, 像是围成三角形了, 而教师的引导偏偏说不能围成, 此时这些同学心中就很矛盾, 明明能围成, 为什么说不行呢。“纠结”的产生正是对问题深入思考的开始, 从操作来看确实是围住了, 但是还要考虑到学生的操作是否准确、小棒的粗细是否影响操作、6个端点的连接方式是否符合三角形的定义。有了这些思考, 教师就有了方向, 可以排解学生的“纠结”, 借助实物直观和数据说理, 再加上课件操作, 让学生从心里接受和理解为什么5cm、9cm、14cm是围不成三角形的, 最后在学生脑子中构建起如图2的直观模型。学生从整个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在思考三角形的定义, 同时也深刻理解了怎样的三条线段能围成三角形, “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定义也就呼之欲出了。学生的“纠结”是教学资源的有效挖掘点, 有助于学生真正掌握知识, 提高解题技能。

【片段三】“最短”与“任意”的纠结

通过操作, 学生已经深刻体会到“最短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可是书本上是“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从这点上来说学生是很笃定了, 反倒让教师纠结一番。该如何让学生理解“最短”和“任意”呢?

生:我觉得是最短两边大于第三边。

师:你是怎么发现的?能不能用黑板上的数据说明一下?

板书:

师:果然三角形的较短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那书上又是怎么说的呢?打开书本第82页, 最下面一段话请同学来念念, 和刚才同学们的发现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师:任意是什么意思? (生说)

师:这组数据说一下 (5、6、9) 。

师:确实, 只要能围成三角形, 那这三条边中随便两边之和都会大于第三边。

师:那这组数据呢? (板书:5、6、14)

生:在这组数据中, 其中有一组数据小于第三边, 所以它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师:那为什么我们在判断时, 只要看较短的两边之和就可以了? (生说)

师:所以, 这两句话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 为了快速判断, 所以我们只要看较短的两边之和是否大于第三边就可以了。

顺着两者看似矛盾的表述, 教师因势利导, 让学生用枚举法的形式举出任意两边之和与第三边的关系, 以5+6>9和5+6<14为例。

引导学生观察两组数据, 从 (1) 能围成三角形中发现任意两边之和都大于第三边;从 (2) 不能围成的三角形中发现不是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 两最短边之和就小于第三边, 所以只要有一组不大于第三边, 就无法围成三角形。再让学生结合以上的发现说说“任意”和“最短”之间的关系, 此时学生的理解就比较通顺了, 最后也能用语言表达出“主要看较短两边之和就可以了”, 这不正是教师所需要的结果吗?在之前学生和教师的“纠结”中找到了连接点, 并沟通了两者的联系。

【反思】

那如何处理教学中出现的“纠结”问题, 并将此转化为课堂的生成资源呢?

一、善于倾听, 发现问题

要准确抓住学生的课堂生成, 发现和挖掘学生有价值的“纠结”资源, 首先要求教师对教材有系统的理解, 对上课内容有深入的思考。只有了解了教材体系, 知道教学内容的知识起点和知识延伸, 才能确定好教学目标, 才能在上课时有意识地“倾听”。就像三角形的认识, 教师首先要知道三角形概念的本质是什么, 它是线段与线段的连接方式, 三条线段首尾相连。对教材有了本质的理解, 在设计教学时也就有了方向, 面对学生的“纠结”也能顺势引导, 让学生真正内化理解知识, 呈现扎实精彩的课堂。

二、及时追问, 处理问题

对学生的学情了解对于课堂教学的展开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掌握了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基础和基本技能, 才能有效地将学生的一些“自说语”转化为“数学语言”, 如三角形的认识中学生的“搭牢”“碰不了”“较短”“中间有空隙”……都可以感觉出学生是在有准备地学习, 教师应该抓住这些真实的教学资源, 及时追问, 适时引导, 将其转换成数学语言, 将“纠结”的问题转化为有效的课堂资源, 使学生真正学到数学知识。学生的操作经验和组织经验, 都是在每一次的数学思维碰撞中不断提升的, 积累这些经验为后续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经常小结, 提升方法

教师对“纠结”问题的处理是课堂应变能力的体现, 这样的应变经验需要积累。有了对教材的整体理解把握, 对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基本技能的了解掌握, 教师自身也必须具备一定的应变水平。教师在善于发现学生的“纠结”的同时, 也要适时灵活地引导挖掘, 这是需要教师具有非常扎实的基本功的。课堂灵活的应变处理能力是在平时的教学和学习中不断累积的, 因此教师平时要多看看课外书, 多听听优秀教师的公开课, 多练练自己的语言应变技巧, 这样才能上出更加精彩的课, 学生和教师会同步收获成功。

篇9:《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数学下册第22~23页的例题,第24页的“想想做做” 1~3题。

教材简析

这节课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学习可以加深和拓展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同时也可以让学生积累一些认识图形的经验和方法。例1首先提供现实背景让学生从中找三角形,并说说生活中看到过的三角形,从整体上初步感知三角形。接着让学生动手做出一个三角形,从而体会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并抽象出图形,进而介绍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形成三角形的概念。例2则是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关系,发现三角形任意两条边的长度和大于第三边。教材还安排“想想做做”,让学生通过画图、观察、操作及时巩固所学的知识。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测量学习活动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知道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了解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让学生在由实物到图形的抽象过程中,在探索图形特征以及相关结论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锻炼思维能力。

3.使学生体会三角形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并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图形的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重点

认识三角形的一些最基本的特征。

教学难点

探究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原理。

教具、学具准备

1.每组小棒、方格纸、三角板、钉子板各一。

2.学生准备小棒若干根。(包括10cm、6cm、5cm、4cm长的小棒各一根)

教学过程

一、 生活激趣,引入新课

1.多媒体课件呈现篮球架图片。

谈话:在我们熟悉的篮球架的图片上你能找出哪些我们已经认识的图形?学生会答出:有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还有圆形。

2.揭示课题。

谈话:今天这节课,我和同学们一起来认识这当中的一个图形——三角形。(板书课题:认识三角形)

3.寻找生活中的三角形。

师:你在我们生活中见到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三角形的?

请学生欣赏宜昌长江大桥、高压线杆、自行车、房屋的人字梁、雪花等含有三角形物体的图片。

师:三角形在我们的生活中可真是无处不在。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篮球架的图片入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寻找生活中的三角形、欣赏含有三角形的物体的图片,使学生从整体上感知了三角形,唤起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也使学生初步感受到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二、 合作探究,体验感悟

活动一:感知三角形的特征。

(1)形成三角形的初步概念。

师:看来三角形在我们生活中确实有很多的应用,同学们,你能利用自己手中的材料做一个三角形吗?

学生做三角形,教师巡视指导。

在小组内交流,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

学生可能会用以下几种方法:

①用三根小棒摆一个三角形。

②在钉子板上围成三角形。

③直接沿着三角尺的边画三角形。

④用直尺在方格纸上画三角形。

⑤用硬纸板剪的。

……

展示学生制作的三角形,并指名说说做的过程和想法。

师:三角形都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的图形。

(2)画三角形。

请学生先在头脑里想一想三角形的形状,然后在作业本上画出三角形。

(3)说明并板书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讨论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和几个顶点。

交流后明确: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和三个顶点。(板书: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

(4)在点子图上画两个三角形。

(5)完成想想做做1。

①学生独立完成。

②同桌互相说说各部分名称,再指一指。

提示:以图中的点作为三角形的顶点。

学生画好后再指名说说三角形的基本特征。

设计意图:为学生提供了“做数学”的平台,不同的学生由于生活经验的不同,呈现出来的三角形的形状、大小、位置也不同,使学生由不同发现了相同,在做数学中感知了三角形的特征。学生在“做三角形、画三角形、比较三角形”等活动中由具体到抽象,由生活到数学,逐步实现了三角形概念的主动建构,这一过程也是数学化的过程。也体现了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的新课程理念。

活动二:感受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

(1)设疑。

师:几条线段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三条)三条线段一定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吗?

学生讨论,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2)折饮料吸管初步感知。

请学生将饮料吸管任意折成三段,看能否围成一个三角形。

师:刚才大家都非常积极主动,不过有的同学能围成一个三角形,有的同学却不能,这里面有什么奥秘呢?哪位同学有勇气展示自己没有围成三角形的作品?

展示“失败”的作品,思考怎样才能使它围成一个三角形?

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生1:如果两根短的小棒的长度的和与长的小棒相等,就能围成一个三角形了。

生2:我不同意你的看法,因为两根短的小棒的长度的和与长的小棒相等时,组合成的图形就平行或者重合了。

生3:我的观点是只有两根小棒长度的和大于长的小棒,才可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师:老师有点为难了,有的同学认为两根短的小棒的长度的和与长的小棒的长度相等时,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也有的同学对此表示反对,还有的同学认为两根短的小棒的长度大于长的小棒时才有可能围成一个三角形。然而这仅仅是我们的猜想,有的时候我们还真的不能光凭自己的想象,不是口说无凭吗,那就需要我们用实验来检验。

(3)合作探究。

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信封,内有4厘米、5厘米、6厘米和10厘米的小棒各一根。

①各小组测量4根小棒的长度。

②小组合作,任意取三根小棒围三角形,并且记录好每次选用小棒的长度以及能否围成三角形。

③汇报交流结果。

可能出现四种情况:

第一种:10厘米、6厘米、5厘米,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师:这个三角形的三根小棒,它的两边之和与第三条边的长度有怎样的关系呢?

学生计算,发现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任意两边之和都大于第三边。

第二种:10厘米、6厘米、4厘米,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学生计算发现: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的不能围成三角形。

第三种:10厘米、5厘米、4厘米。不能围成三角形。

学生计算验证,两边之和小于第三边不能围成三角形。

第四种:6厘米、5厘米、4厘米,能围成三角形。

学生计算,发现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4)引导小结。

师:通过这四种情况,你们发现三角形任意三条边的长度应该有什么关系?

讨论交流后,总结出:三角形任意两条边的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折饮料管,在实践中发现了数学问题,引发了认知冲突。教师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探讨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在学生发生争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用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在这一探究过程中,学生经历了发现问题、独立思考、合作探索、解决问题、主动获取新知的实践过程,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意识。

三、 巩固深化,拓展延伸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各自在书上画三角形,同桌互相检查。

2.完成“想想做做”第2、3题。

学生读题后,自己作出判断,指名在全班交流。

3.拓展:

(1)数一数有几个三角形。

(2)为10厘米、4厘米两根吸管再配一根吸管围成三角形,还可以配多长的吸管?有多少种方法?有范围限制吗?

设计意图:充分挖掘教材资源,练习设计层层深入,既巩固了新知,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

四、 课内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哪些知识?你是通过哪些方法获得这些知识的?

设计意图:本节课学生运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通过实践操作、讨论、交流等活动,主动地获得了数学知识和技能,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了创新意识。教学中,注意加强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练习具有针对性、层次性、实践性,巩固了对三角形特征的认识。

篇10:数学《三角形的认识》教学反思

我觉得今天这坛堂课成功之处有以下几点

1、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2、对重点的定义强化了学生的朗读。

3.把朗读和在黑板上指、画结合了起来。

4、照顾到了每个学生。

篇11:《认识三角形》的教学案例与反思

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画图和实验等活动中,联系已有的生活和知识经验,感受并发现三角形的基本特征,认识底和高,了解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使学生在实践操作、自主探索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锻炼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三角形的一些最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认识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已经初步认识过三角形,生活中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三角形?

出示例题图,找出图中的三角形。

揭示课题:认识三角形

二、做三角形:

1、你能想办法来创造出一个三角形吗?

2、全班交流。

交流:(1)、用小棒摆。

(2)、在钉子板上围。

(3)、用三角板或尺上的其他三角形直接描画。

(4)、在纸上分别画围起来的三条线段,也能得到一个三角形。

……

3、谈话:同学们用自己的方法做出了各种不同的三角形,仔细观察这些三角形,谁能说说有什么相同之处?

先分组讨论,后集体交流。

小结:它们都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4、三角形各部分名称:

一起动手画一个三角形,说说各部分的名称:3个顶点、3条边、3个角

三、三边关系:

1、是不是所有的三根小棒都能围成一个三角形?拿出准备好的四根小棒(10厘米、6厘米、5厘米、4厘米),任选三根试一试。

2、学生操作。

你们都围成三角形了吗?(有的围成了,有的不能围成)

3、谈话:通过操作,有的同学用三根小棒围成了三角形,而有的没能围成。

我们先讨论选哪三根小棒围成了一个三角形?(10厘米、6厘米、5厘米;6厘米、5厘米、4厘米)

选哪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10厘米、6厘米、4厘米;10厘米、5厘米、4厘米)

(课件演示)

谈话:比较三根小棒的长度,你有什么发现?

提问:根据刚才的实验,你能发现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有什么关系吗?

4、小结: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

5、练习:

你能从1厘米、2厘米、3厘米、4厘米、5厘米、6厘米、7厘米、8厘米这些小棒中选出三根围成一个三角形吗?我选7厘米、4厘米的两根小棒,要围成一个三角形,你能帮老师选出第三根吗?

四、完成书上的想想做做:

1、在点子图上画出两个三角形:

指出:画的时候,要把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和点子重合。

2、下面哪几组中的三条线段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为什么?

在学生交流完后追问第一种情况:那如果老师把2厘米的加上6厘米的,不就变成“大于”4厘米,那就可以围成三角形了。这样的判断对不对?为什么?

(6厘米是其中最长的一条边,它单独一条就比别的两条都长,所以,要用比较短的边合起来,然后和最长的比。)

3、从学校到少年宫有几条路线?走哪一条路最近?

请你用今天学得的知识来解释这一现象。

五、全课总结

反思:

篇12:认识三角形 教学反思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要求:“图形与几何”的主要内容 有:空间和平面基本图形的认识,图形的性质、分类和度量,平面图形基本性质 的证明等。认识三角形是认识平面基本图形的基础之一。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基 本性质与判定,掌握基本的证明方法和基本的作图技能,也是课标对本节课的要 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采用“问题—探索—发现”的研究模式,让学生借助导 学案,自主探索,合作学习,掌握规律,让学生们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为学生能在探索、发现的活动中建构数学知识创造条件。由于本节课还没有上,所以课前反思如下: 1.对教学目标达成度的反思:

在实际上课之前学生对三角形早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我在本课中自认为成功的地方在于先是从发现生活中的三角形开始的,并提问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即三角形的定义。从而激发学生探讨三角形的兴趣,然后放手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三角板的内角和是180°,那么任意一般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吗?”,学生用准备好的纸质三角形验证老师提出的问题。学生得出结论后,让学生通过填空的形式对“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进行证明。教师在这过程中,注意收集学生资源并互动升华推进教学促进生成,引导学生突破重点和难点,为今后的几何证明打下基础。

我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让同学们从实际问题情境中抽象出数学模型,培养了同学们的应用意识,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学习,巧妙地设计丰富的、适合学生认识规律的教学活动,烘托良好的学习气氛是十分重要的。在这节课设计中,我为学生的探索,设计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能从生活中抽象出几何图形 ,感受到我们生活在几何图形的世界之中.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乐于探索研究的学习品质,在课堂上用源于学生收集的图片展开教学,从而更大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能大胆质疑,学生积极思维的过程,也是主动参与学习的表现。所以在每一个环节的教学中,我都会非常注重让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如:在引出课题后,我让学生围绕课题质疑,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打开了,个个踊跃发言:三角形的定义是什么?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三角形可以分为几类?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质疑能力,而且也使他们明确了这节课的学习方向。因为这些问题是由学生提出,而且教学设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讲授内容有简单到困难,所以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时,个个兴趣盎然,课堂气氛会比较活跃。教师的有效教学应指向学生的有意义的数学学习,而有意义的数学学习又必须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所以本节课我认为会达到期望的效果。2.对教学时间分配合理性的反思

在教学中对于本节课的教学环节时间分配上我认为基本合理,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时间主要用在对“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证明和根据三角形的角对三角形进行分类的探索及应用上,其中学生讨论证明“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这个教学环节大约需要20分钟,探究“三角形内角和是180°”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所以对于这个知识点的练习大约需要10分钟。根据三角形角大小对三角形进行分类以及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这两个教学环节共需要大约5分钟。本节教学设计上尽量考虑有利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和学生的创新能力能力培养,能最大限度的使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充分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使设计的思路符合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但在此环节上由于时间的原因,对知识点的练习不是很全面,也不会提问到所有的学生,不能了解每一个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课下要给学生留更多的练习,让学生充分掌握本节课的内容。3.对教学策略与手段运用的反思

在教学中,我运用了电子白板辅助教学,首先通过电子白板向学生展示生活中的三角形,让学生说出三角形的特征,进而归纳三角形的定义,运用电子白板直观的将生活中常见的具体实例呈现在课堂上。运用几何画板将证明“三角形内角和是180°”中将三角形的一个角移到一个角的一边这个过程呈现出来,使学生直观的看到这个过程,有助于学生理解,帮助学生打开思维,使教学环节顺利进行。运用电子白板将课堂中的牛刀小试以及巩固训练呈现出来,节省了抄题的时间,使上课时间分配合理,环环相扣。但由于初登讲台,可能会有些紧张,在教学过程中,电子白板的运用和教学的各环节衔接可能会有一些不流畅,所以在设计的时候要考虑周到。

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我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运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引入新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在探究“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证明方法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并到讲台上将想到的证明方法与大家分享,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胆识,还能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学生思维的发散情况,发现有潜力的同学重点关注。在学习“根据三角形内角的大小对三角形进行分类”的相关知识时,我通过游戏的形式引导学生探究,我将准备好的三个不同的三角形任意挡住其中一个三角形的任意一个角,让学生大胆的猜想剩下两个角可能是什么角。通过这种形式引入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辅助,游戏环节和合作交流环节的设计,很好的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并充分的调动课堂的学习气氛。

4.对教学重难点处理恰当性的反思

本节课的重难点是认识三角形,会用字母表示三角形,会证明“三角形内角和是180°”以及会根据三角形的角大小对三角形进行分类。通过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三角形实例,让学生总结三角形的定义并会用字母表示三角形。通过“三角板的内角和是180°”得到一般三角形的内角和也是180°的猜想,进而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验证这个猜想的正确性。这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会及时的给学生指导,使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都得到提高,而不是单纯的将问题的结论告诉学生。在备课时,我考虑的是学生怎么学,为了让学生学得更多、更好、更会学,身为教师应使自己从一个讲授者变成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由于时间原因,在课堂上学生练习的时间很少,所以课下应给学生留适量的题,帮助学生巩固新知识,能够灵活运用新知,为下节课做好铺垫。5.对作业布置合理性的反思

篇13:《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数学下册第22~23页的例题, 第24页的“想想做做”1~3题。

教材简析

这节课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学习可以加深和拓展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 同时也可以让学生积累一些认识图形的经验和方法。例1首先提供现实背景让学生从中找三角形, 并说说生活中看到过的三角形, 从整体上初步感知三角形。接着让学生动手做出一个三角形, 从而体会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 并抽象出图形, 进而介绍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 形成三角形的概念。例2则是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关系, 发现三角形任意两条边的长度和大于第三边。教材还安排“想想做做”, 让学生通过画图、观察、操作及时巩固所学的知识。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测量学习活动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 知道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 了解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让学生在由实物到图形的抽象过程中, 在探索图形特征以及相关结论的过程中, 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锻炼思维能力。

3.使学生体会三角形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图形, 并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图形的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重点

认识三角形的一些最基本的特征。

教学难点

探究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原理。

教具、学具准备

1.每组小棒、方格纸、三角板、钉子板各一。

2.学生准备小棒若干根。 (包括10cm、6cm、5cm、4cm长的小棒各一根)

教学过程

一、生活激趣, 引入新课

1. 多媒体课件呈现篮球架图片。

谈话:在我们熟悉的篮球架的图片上你能找出哪些我们已经认识的图形?学生会答出:有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 还有圆形。

2. 揭示课题。

谈话:今天这节课, 我和同学们一起来认识这当中的一个图形——三角形。 (板书课题:认识三角形)

3. 寻找生活中的三角形。

师:你在我们生活中见到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三角形的?

请学生欣赏宜昌长江大桥、高压线杆、自行车、房屋的人字梁、雪花等含有三角形物体的图片。

师:三角形在我们的生活中可真是无处不在。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篮球架的图片入手,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寻找生活中的三角形、欣赏含有三角形的物体的图片, 使学生从整体上感知了三角形, 唤起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也使学生初步感受到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二、合作探究, 体验感悟

活动一:感知三角形的特征。

(1) 形成三角形的初步概念。

师:看来三角形在我们生活中确实有很多的应用, 同学们, 你能利用自己手中的材料做一个三角形吗?

学生做三角形, 教师巡视指导。

在小组内交流, 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

学生可能会用以下几种方法:

(1) 用三根小棒摆一个三角形。

(2) 在钉子板上围成三角形。

(3) 直接沿着三角尺的边画三角形。

(4) 用直尺在方格纸上画三角形。

(5) 用硬纸板剪的。

……

展示学生制作的三角形, 并指名说说做的过程和想法。

师:三角形都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的图形。

(2) 画三角形。

请学生先在头脑里想一想三角形的形状, 然后在作业本上画出三角形。

(3) 说明并板书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 讨论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和几个顶点。

交流后明确: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和三个顶点。 (板书: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

(4) 在点子图上画两个三角形。

(5) 完成想想做做1。

(1) 学生独立完成。

(2) 同桌互相说说各部分名称, 再指一指。

提示:以图中的点作为三角形的顶点。

学生画好后再指名说说三角形的基本特征。

设计意图:为学生提供了“做数学”的平台, 不同的学生由于生活经验的不同, 呈现出来的三角形的形状、大小、位置也不同, 使学生由不同发现了相同, 在做数学中感知了三角形的特征。学生在“做三角形、画三角形、比较三角形”等活动中由具体到抽象, 由生活到数学, 逐步实现了三角形概念的主动建构, 这一过程也是数学化的过程。也体现了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的新课程理念。

活动二:感受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

(1) 设疑。

师:几条线段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 (三条) 三条线段一定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吗?

学生讨论, 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2) 折饮料吸管初步感知。

请学生将饮料吸管任意折成三段, 看能否围成一个三角形。

师:刚才大家都非常积极主动, 不过有的同学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有的同学却不能, 这里面有什么奥秘呢?哪位同学有勇气展示自己没有围成三角形的作品?

展示“失败”的作品, 思考怎样才能使它围成一个三角形?

组织学生讨论, 交流汇报:

生1:如果两根短的小棒的长度的和与长的小棒相等, 就能围成一个三角形了。

生2:我不同意你的看法, 因为两根短的小棒的长度的和与长的小棒相等时, 组合成的图形就平行或者重合了。

生3:我的观点是只有两根小棒长度的和大于长的小棒, 才可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师:老师有点为难了, 有的同学认为两根短的小棒的长度的和与长的小棒的长度相等时, 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 也有的同学对此表示反对, 还有的同学认为两根短的小棒的长度大于长的小棒时才有可能围成一个三角形。然而这仅仅是我们的猜想, 有的时候我们还真的不能光凭自己的想象, 不是口说无凭吗, 那就需要我们用实验来检验。

(3) 合作探究。

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信封, 内有4厘米、5厘米、6厘米和10厘米的小棒各一根。

(1) 各小组测量4根小棒的长度。

(2) 小组合作, 任意取三根小棒围三角形, 并且记录好每次选用小棒的长度以及能否围成三角形。

(3) 汇报交流结果。

可能出现四种情况:

第一种:10厘米、6厘米、5厘米, 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师:这个三角形的三根小棒, 它的两边之和与第三条边的长度有怎样的关系呢?

学生计算, 发现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 任意两边之和都大于第三边。

第二种:10厘米、6厘米、4厘米, 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学生计算发现: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的不能围成三角形。

第三种:10厘米、5厘米、4厘米。不能围成三角形。

学生计算验证, 两边之和小于第三边不能围成三角形。

第四种:6厘米、5厘米、4厘米, 能围成三角形。

学生计算, 发现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4) 引导小结。

师:通过这四种情况, 你们发现三角形任意三条边的长度应该有什么关系?

讨论交流后, 总结出:三角形任意两条边的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折饮料管, 在实践中发现了数学问题, 引发了认知冲突。教师组织学生小组讨论, 探讨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在学生发生争论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用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在这一探究过程中, 学生经历了发现问题、独立思考、合作探索、解决问题、主动获取新知的实践过程, 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 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意识。

三、巩固深化, 拓展延伸

1. 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各自在书上画三角形, 同桌互相检查。

2. 完成“想想做做”第2、3题。

学生读题后, 自己作出判断, 指名在全班交流。

3. 拓展:

(1) 数一数有几个三角形。

(2) 为10厘米、4厘米两根吸管再配一根吸管围成三角形, 还可以配多长的吸管?有多少种方法?有范围限制吗?

设计意图:充分挖掘教材资源, 练习设计层层深入, 既巩固了新知, 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

四、课内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你知道了哪些知识?你是通过哪些方法获得这些知识的?

篇14:《三角形的认识》教学反思

[摘 要] 课堂教学语言表达是教学艺术的一个基本且重要的组成部分。数学课堂教学中,精准、明确的提问语言,可以引导学生的思维,诱发学生的思考;简练流畅的过渡语言可以顺利完成承上启下的转换,让课堂自然、无痕;恰到好处的提示语言,可以拨开重重的迷惑,引发深度思考;得体到位的评价语言,可以营造美好的氛围,激起心灵的震撼。

[关键词] 教学语言;简约;不失丰富

师生之间信息的传递和情感的交流,都离不开运用教学语言这一有力的工具,正如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所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下面笔者结合《认识三角形》两次试上的案例谈一下如何优化教学语言。

一、案例描述

案例一:

1.师导入并揭示课题

师:关于三角形我们在一年级的时候已经初步认识了,今天我们进一步走进三角形王国来研究三角形。(板书课题)

2.找三角形

师:你能在图中找到三角形吗?

生:(指图)这里有三角形。还有这里……

师:看来很多地方都有三角形。

师:生活中,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三角形呢?

生:三角尺、自行车、糖三角……

師:看来生活中有很多三角形。

(学生说的不是很准确,教师没有进行纠正和正确示范)

3.画三角形

师:刚才我们一起寻找了生活中的三角形,接下来,三角形小博士请同学们来画一个三角形。先想一想,然后把它画在这张练习纸上。

学生画三角形。

展示学生画的三角形。

师:老师收集了几幅作品,同时在黑板上也画了一个三角形。这些图都不一样,为什么它们都叫做三角形?

(举手的学生很少)

生:每个三角形中的角都是锐角。

师:都是锐角?(举起另一个同学画的),这个同学画的就不是锐角。

生: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

师: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能直接看出来吗?

生:不能。

师:这个是后面的知识,限于时间关系,这里就不讨论了。以后我们专门有一节课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

(在学生的发言超出教师预设时,教师没有较好地应对,而是生硬地将学生拉回“轨道”)

师:谁来说说什么是三角形?

生:三角形有三个角、三条边、三个顶点。

师:你说的是三角形的特点,三角形的定义呢?什么叫三角形?

生答不出。

师:(板书定义)三条线段首尾相接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定义的呈现显得很突兀)

师:三角形各部分都叫什么名称呢?请同学们把书打开,翻到第75页,自学课本。

板书:三角形有3条边、3个角和3个顶点。

师:一条线段有两个端点,三条线段应该有6个端点,为什么现在三条线段只有三个顶点?

师:三角形的顶点和边也是存在一定关系的,例如与蓝色的点相对的边是蓝边。(板书:相对)

师:与红色的点相对的边呢?与黄色的边相对的是哪个点呢?

小结:每个顶点,都有它相对的边;每条边也都有它相对的顶点。

4.教学“试一试”

师:刚才我们画了一个三角形,接下来,三角形小博士还想请同学们画三角形,不过这回有更高的要求了,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师:怎么理解“任选3个点”?任意3个点都能画成一个三角形吗?看来我们要试一试才知道了?

(学生画图)

师:交流一下,你选择了哪3个点画出了一个三角形?

师:有没有谁选BCD,这3个点能不能画出一个三角形?

(这个问题过于直白,压缩了学生的思考空间)

小结:三角形的3个顶点不能在同一条直线上,也就是说围成三角形的3条线段不能在同一条直线上。

反思:整节课感觉不是很顺畅,课堂教学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教研组研讨时,老师们认为问题出在教学语言上。比如:提问语言指向不够明确,学生不知如何回答;缺乏必要的过渡语言,教学环节的转换比较生硬;回应语言冗长、平淡、无味,无法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此外有多处表述不够严谨。结合老师们的建议,笔者重新设计了过渡语,进行了第二次试上。

案例二:

1.师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老朋友。

(不少学生露出期待的目光)

师:大家先来看一张图片。

(幻灯片播放图片)

师:在这张图中隐藏着一种我们学过的图形,你发现了吗?

生:(很多人举手)三角形。

师:谁上来指一指?

生指

师:同意吗?

生:同意。

师:生活中,你还在哪些地方见到过三角形呢?

生:三角尺上有三角形,自行车上有三角形……

师:?菖?菖的面是三角形的,?菖?菖的形状可以看做三角形。

(有意识纠正,引导学生使用规范的数学语言)

师:很多地方都有三角形,看来同学们对三角形是很熟悉的。

小结:和三角形有关的知识还有哪些呢?今天我们就来进一步认识三角形。

(板书:认识三角形)

2.研究三角形特点

师:为了更好地研究三角形,我们先来画一个三角形,会画吗?画在练习纸上。

师:你们画好了吗?

生:好了。

现在把你画的三角形像老师一样举起来,给后面的同学看。

师:你们画的三角形大小和形状是一样的吗?

生:不是。

师:这些形状和大小都不一样的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特点呢?

(将问题分解之后,学生能理解教师意图,轻松回答问题,课堂教学氛围较好)

小结:我们一起从边、角、顶点三个方面,找出了三角形的共同特点(边说边板书:边、角、顶点)。这也是我们研究图形特点的基本方法。

师:把你刚才画的三角形的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指给同桌看。

3.分层揭示概念

出示:■

师:有三位同学画三角形时画成了这样,你们有什么想法吗?

(反馈,指名说。)

师:第二个为什么不是三角形?

生:我们观察到,三角形的三条边都是线段。

(板书:三条线段)

师:第三个是三条线段,为什么不是三角形呢?你们说的意思叫首尾相接。

(板书:首尾相接要围起来,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4.正、反例判断,深化认识

出示:■

教學“试一试”。

师:刚才我们画了一个三角形,接下来,有更高的要求。请看:

方格纸上有4个点,从这4个点中任选3个作为顶点,画三角形。都能画成一个三角形吗?

(有的点头,有的摇头)

师:看来我们要试一试才知道了,请同学们交流一下,你选择了哪3个点作为顶点画出了一个三角形?

师:我发现有3个点,你们都没有选……

(生短暂疑惑,然后表现出有新发现的兴奋)

师:以这3个点作为顶点,为什么不能画出一个三角形呢?

生:他们在同一条直线上。

小结:同一条直线上的3个点做顶点不能画出三角形。(课件出示)

反思:第二次试上,效果明显好于第一次,每一次提问都能得到学生热烈的回应,教学环节的转换更加顺畅,概念的揭示水到渠成。

二、案例评析

(一)教学语言的具体要求

1.课堂教学语言力求准确严谨

教学语言的准确严谨是指正确引用科学术语来表达事物的现象和本质,杜绝含糊不清的概念和模棱两可的表述。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做到确切地使用概念,科学地进行判断,严密地进行推理,用语准确,用词严谨。只有达到了这个要求,才能在学生脑中建立起正确的概念、判断,才能分清是非、对错。这就要求教师对所讲的问题掌握得准确,理解得清楚,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在讲课时表现出课堂语言表述的准确严谨。反之,词不达意,似是而非,废话连篇,语无伦次,说不清道不白,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在案例一中,让学生找生活中的三角形,学生说到糖三角,自行车等物体时表述不够准确,笔者没有加以纠正并进行正确示范。案例二中笔者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说“?菖?菖的面是三角形的,?菖?菖的形状可以看做三角形”,比较规范严谨。

2.课堂教学语言力求简练明白

恩格斯曾经说过:“言简意赅的句子,一经了解就能牢牢记住,变成口号,而这是冗长的论述绝对做不到的。”

所谓简练,即语言简洁清楚,干净利落,恰到好处。简练干净的语言使人神清气爽,听得明白;冗长啰嗦的语言,让人抓不住要害,越听越糊涂。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述,让学生把握住每句话、每节课的重点,更好地领会教师的意图。

(二)教学语言的优化原则

1.导语设计要情趣盎然

导入语是一堂课的开场白,是将学生由非学习状态转入本堂课学习的准备阶段,是为了引导、启发、激励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掌握知识、提高能力所运用的教学语言。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用思想逻辑说话,还要用生动的形象和激越的感情说话,精心设计情趣盎然的导语。在案例一中,笔者通过谈话唤起学生关于三角形的已有经验,“关于三角形我们在一年级的时候已经初步认识了,今天我们进一步走进三角形王国来研究三角形”,这句话很长,但是作用有限,并没有引起学生的兴趣。案例二中改为“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老朋友”,立即引起了学生的探究欲望。是哪个老朋友?什么样子的?

2.提问设计要指向明确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提问是一种引导,能够带领学生走向文本;是一种点拨,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是一种语言示范,教师现身说法告诉学生应怎样质疑发问。在设计问题时,教师不仅要考虑提什么样的问题,还要考虑到怎样提问。案例一中,为了使学生关注三角形的共同特征,笔者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老师收集了几幅作品,同时在黑板上也画了一个三角形。这些图都不一样,为什么它们都叫做三角形?”由于问题的指向不够明确,没有达到目的,学生不知该如何回答。在案例二中,分解成了两个非常明确的小问题。学生很快将注意力集中在了边、角、顶点等三角形的共同特点上。

教学语言的力量是无穷的。从专业的角度来看,数学课堂教学语言要能贴近儿童的数学学习,促进数学思考,发展数学思维,提升学习品质。不仅要形象生动,更要简洁精确,“丰而不余一言,约而不失一词”。

上一篇:疾控工作试题下一篇:热点辣评:一张四六级考卷拷问社会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