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业实习目标

2024-05-02

学前教育专业实习目标(通用8篇)

篇1:学前教育专业实习目标

教育技术专业(师范类)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应能够成长为教育信息化的实践者、管理者和研究者。在专业实践方面,能够承担教学与培训设计,资源开发、环境建设与管理等具体工作,并能通过不断学习把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趋势,胜任新的要求。在促进学科发展方面,教育技术学专业培养的人才能够与教育界同行进行有效交流,共同推动技术影响下的教育事业的发展。基于以上考虑,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的职业定位为各级各类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企业培训设计师、教育网络管理工程师、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与管理者、教育影视与多媒体创作人员、教育软件开发人员等。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基本学制为4 年,实行学分制的学校学生可在3-6 年内完成学业,符合《学位条例》规定的毕业生授予理学学士或教育学学士学位。各学校可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将专业培养规格定位于研究型或应用型。研究型培养计划的学时分配,应适当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倾斜,实践教育环节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应用型培养计划的学时分配,应适当向传授专门应用技术的专业课倾斜,实践教育环节注重培养学生应用所学专业知识的能力。各办学单位要根据本专业特色、师资等实际情况选择类型。本专业毕业生应满足以下要求: 1.素质要求

在宏观上来看,合格的理科本科专业人才应具备如下基本素质:

(1)思想道德素质: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敬业爱岗,遵纪守法,艰苦奋斗,团结协作,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2)文化素质:包括文化素养、文学艺术修养、现代意识、人际交往意识。

(3)专业素质:包括科学思维方法、科学研究方法,具备求实创新意识和严谨科学素养。(4)身心素质:包括具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结合教育技术具体人才需求及专业知识技能培养目标,教育技术专业人才素质可以具体描述为:

     具有健康人格和完美个性的人; 具有扎实专业基础知识的人;

对一线实践需求有一定了解的人;

拥有独立或者合作完成特定项目经验的人; 具有持续发展的学习动力的人。2.能力要求

从一般社会人才需求角度来看,本科生的能力包括:

       获取知识的能力:包括自学能力、表达能力、信息处理能力;

应用知识能力:包括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综合实验能力、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创新能力:包括创造性思维能力、创新实验能力、科技开发能力、科技研究能力; 从本科人才培养过程及人才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本科教学过程更应强调在专业知识技能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具体包括:

专业能力:整合专业知识、技能和态度,以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展能力:学习能力、反思与创新能力; 社会能力:组织、交往与协作能力。

结合教育技术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对全国近二、三年教育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跟踪、工作性质调查及教育技术新的生长点的分析,从职业定位出发,教育技术学专业能力由四个相对独立又相互呼应的能力模块构成:

信息技术教育与培训(教学与培训能力);  数字教育媒体(影视与多媒体创作能力);  教育软件工程(教育软件开发能力);

 数字化教育环境(数字化教育环境建设能力)。

3.知识要求

从社会生存与适应来看,现代大学生应具备的知识主要包括:

工具性知识包括:外语、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文献检索、方法论、科技方法、科技写作等方面的知识;

 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包括:文学、历史学、哲学、思想道德、政治学、艺术、法学、社会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 自然科学知识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等方面的知识;  专业知识包括:根据专业确定的主干学科的科学基础知识和专业方向知识; 

知识领域是培养本科生对应能力的依托和载体,是能力体系的直接映射和细化。两者存在多对多的映射关系,这种关系普遍存在于不同能力模块与不同知识领域之间。整体而言,知识领域所包含的都是静态的知识模块和知识单元,而能力体系强调的是知识的应用能力,两者合一体现了本规范知行并举的学科教学建设指导思路。

请同学们阅读上述专业培养方案,回想本学期学过的《现代教学系统的管理与应用》课程内容,结合个人在本专业方向上的特长,撰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心得体会(可用电子档)!下周一上课时间当场完成。

篇2:学前教育专业实习目标

摘要:小学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专业的小学教师,小学教育教师应具备关爱儿童,培养小学生志趣的小学教育情怀。小学教师培养应立足于教师的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在教育过程中应侧重专业性教育,突出教育教学理论,在教育科研中具有一定的研究优势,加强实践环节教育,建立起教育激励机制,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关键词:小学教育;培养目标;实现机制

经过多年的探索,我国开展小学教师培养已经有数十年的实践经历,本科学历对于小学教师培养目标应该是何种定位,目前国家教育部门仍然没有统一规定。小学教育专业大部分都是高等院校的教育科学院、教师教育学院举办,他们具有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的巨大优势,教学过程中更加符合学生们的要求。本文针对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的相关理论研究,对于本科层次的小学教师培养目标进行科学定位,为社会发展提供满足要求人才。

一、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分析

由于现阶段社会用人单位与高校培养单位未能就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形成一致的思想认知,进而导致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培养目标出现“三重定位”。伴随“三重定位”而来出现了3种培养类型,分别是:研究型、教育型以及实用型。三种培养类型各有利弊,现展开详细论述。

(一)研究型小学教师目标

研究型小学教师培养主张小学教师在当前优质教育背景下必须朝着教育研究者方向转型,必须具备专业教育发展意识和发展能力。研究型的小学教师应具备小学教育现象和规律研究能力,教师走向工作岗位之后可以适应小学教育,并且还能够引领小学教育发展。研究型小学教师培养其定位比较前瞻性,顺应当代小学教育的改革以及教师专业发展潮流。上述都可以被认为是研究型培养的优势,研究型培养的不足在于学生素质结构不健全,该方法培养出来的学生从师技能不足,在进入教育岗位之后难以快速适应工作。因为自身有限的大学受教育时间被分摊到包括任教学科的`学习以及专业技能训练等等在内的诸多方面,“面面俱到”导致“面面稀松”,加之初入社会缺乏必要的社会经验,综合能力较差,因此,此种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并不受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可。

(二)教学型小学教师目标定位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之下,高等教育需要与市场需求进行无缝对接,有一些院校应将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于教学型。在业务素质之上应强调学生掌握扎实学科专业知识和娴熟技能。课程设置应突出数学、语文以及英语等学科专业课程比重,注重对多媒体课件制作技能培养。此种定位人才培养的最大优势在于能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毕业的时候,学生已经拥有了非常丰厚的学科专业功底,教学技能熟练,在人才求职应聘过程中很容易“显山漏水”,进而快速进入小学教育道路,并完成从新手教师到胜任型教师的角色转化。然而这种培养计划也存在缺点,因为科研能力与理论素养较差,学生的发展潜力不大,在转型成为胜任型教师之后难有能力向骨干型教师、专家型教师发展。

(三)实用型小学教师培养目标定位

实用型教师主要是指培养出的毕业生满足社会的需求,就每年在小学教育岗位任职的教师来看,很多教育局学校对于小学教师的需求都希望教师拥有熟悉的基础理论知识,同时还熟悉各种教学技能的应用,最好教师入职之后没有适应期可以直接独立完成教学任务。实用型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能够真正满足:传道、授业、解惑要求。但是,这种实用型教师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首先,教师对于小学实施素质和教师素质的合理诉求不足,对于教师专业化发展所需要的专业能力构成要求认识不足。其次,这种不足造成了选择教师要求较高的高等院校不能够实现完美承接,不利于小学教师队伍建设。

二、教育型小学教师培养目标实现机制

(一)立足综合素质培养注重专业学习

小学教师的培养基本都是由中等师范专业学校承担,其主要以培养小学教学专业优势作为目标。开展小学教师综合培养重在教师的基本技能培养,如琴棋书画、吹拉弹唱以及三字一话等技能。虽然这些技能在教学过程中十分必要,但是若培养本科学历的小学教师则应该将综合培养仅仅限于这些技能则显得不够。小学教师应该注重综合性培养,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还应拥有熟练的教学技能;不仅要具有教育科研的能力,更要有良好的个人素质,要能够为改善当前小学教育现状能做出相应贡献。想要实现上述目标,应在培养教育型小学教师的过程中采用“四维立体”培养方案,为小学教师设置科学的课程教学计划、文化素质教育计划、科学研究计划以及实践教学计划,利用“四维立体”培养方案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以及综合素质,进而确保学生在就业之后既能拥有宽口径的适应能力,又能成为某一学科的行家里手。

(二)夯实理论基础培育教师科研能力

教育型小学教师培养应注重对小学教师教学理论的培养以及科研能力的培养,从这两方面提升小学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基本理论知识。在具体落实的时候,首先,应强化教育者的教育。理论教学。对小学教育专业的教师而言,由于他们的未来工作对象是正处于发展期的小学儿童,因此他们不需要具备丰富的文化理论专业知识,而应该更擅长人的心理,熟悉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其次,增强专业发展后劲,为后续专业学习提供理论支撑。新时代下,教育者有着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竞争压力也相对提升,他们的教育对象以及教育目标需要根据社会的需求随时变更,需要较强的迁移能力以及职业适应能力。由于小学和幼儿园的教育工作者的专业性要求优势不显著,因此对于职业适应性的要求以及小学教育者的理论基础要求更高。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高校方面应逐步形成教育理论和教育科研优势,加大开设教育学心理学课程的力度,加强教学科研的训练,充分利用学术交流等途径,相信能够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三)加强教学实践促进教学技能提升

小学教育特点决定了小学教师必须从多方面提升教育技能,而教学技能形成离不开丰富扎实的实践训练。小学语文教学应该辅助一些理论教学或者实证分析,这样有利于教学理论被应用于实践,更有利于学生对于教学理论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可以开展“浸入式”见习,举办校内演讲比赛或是组织学生参与“爱心学校”等公益活动,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文字能力,对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以及组织管理能力也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

(四)构建激励机制促进创新精神

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培养目标在落实的过程中应注重激励机制的构建。首先,培养学生们的创新精神;其次,以创新为主导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再次,建立完善的奖励制度;最后,大力倡导学术自由,营造多元化发展的、良好的学术氛围。高校方面应积极推动教学理念、改革方法以及内容进步。在落实小学教师教学过程中应积极打破清规戒律,敢于冲破整齐划一的教学弊端,对于学生的任何尝试都应加强鼓励和引导。

三、结束语

小学教育作为我国的基础教育,针对教师进行系统性培养已经成为了当前教育必须重视的问题。本文针对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培养目标相关问题以及实现机制进行探究,为培养更多满足要求的教师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段作章.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培养目标及其实现机制[J].现代教育科学,,(11):159-163.

[2]陈威.“实践取向”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06).

[3]初航.儿童化教育取向下本科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探究[D].沈阳师范大学,,(06).

篇3:学前教育专业实习目标

高等教育的目标是高校开展教育活动的总方向, 对高等教育的活动结果起规范作用。在教育史上曾经出现过的“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 [1]虽然观点各有片面性, 但有一个共性值得肯定和回味, 那就是要满足一定的需求。高等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在观念上规范所要培养人才的素质和规格, 实质上是要使得培养对象的发展既要满足个人的发展需要, 又要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同时, 高等教育的目标是高教活动的依据, 是一切高教工作的出发点。不仅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材和教学方法的选择要受目标的支配, 任何的教学改革也必须和高教目标相联系。另外, 高等教育目标还是高等教育活动的归宿, 应成为检验高等教育效果的标准。20世纪30年代美国教育学家泰勒提出教育过程的三要素:目标、活动和评价, 即首先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随即设计和开展相应的教育活动, 最后根据目标评价体系和方法对教育效果进行评价, 只有建立起目标—活动—评价之间的良性循环, 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基于对高等教育目标的上述理解, 所以, 现代高等教育所具有的三大价值功能——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和服务社会, 由于能顺应满足人才成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为高等教育活动指明方向、提供依据, 也便于在此基础上制定评价标准, 进行教育效果评价, 所以也应成为高等教育活动应追求的根本目标。工商管理的本科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 必然服从于整体目标, 表现为应为各行业工商企业培养和输送具有市场意识和一定的战略思维、熟悉经济规律和管理原理的各类管理人才, 满足人才在管理观念和技能上的成长要求, 发现和解决企业在管理实践上存在的问题, 丰富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管理科学理论。[2]

长期以来, 人们对实习环节的认识主要为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生产实践, 填补对知识感性认识上的空白, 学习进行理论与实际的联系等。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的实习, 对于弥补学校课堂理论教育的不足, 初步实现理论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对接, 培养既掌握理论知识又熟悉专业实践环境的高层次人才确实发挥过较大作用, 也使得实习环节成为高等教育各专业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 在我国市场经济环境日渐成熟, 工商企业对管理人才的需求迅速上升, 各类高校纷纷开设该专业或扩大招生量, 成人教育、研究生和MBA等其他不同形式和不同层次的工商管理人才成长途径的开辟, 并日益形成相当气候, 这使传统的工商管理本科层次的人才培养显现出明显不足, 主要表现为学生对经济现象与实际工作的社会性缺乏了解和经验, 加之受学科特点影响重思想观念培养、轻操作技能训练, 掌握的知识易于停留表面, 导致许多毕业生对走入社会心存恐慌, 对理论知识的运用找不到切入口, 只好在思维上另起炉灶接触社会, 熟悉业务知识、学习工作方法, 导致理论与实践在脑海中形成断裂, 从而产生新的“读书无用论”。

所以, 本着教育要满足人才和社会共同发展需要的思想, 追求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和服务社会的高等教育目标的实现, 笔者认为在工商管理本科的实习目的中必须强调以下特点:针对性强, 个性突出。工商管理学生的实习不仅应有大目标, 具体到每一个实习小组和个人应有自己的具体目标, 具体目标会因为实习环境的不同和管理工作的复杂多样性和个性化而各有偏重和特色;知识与能力在交流中的双向性。表现为学生在实习期间既要虚心向生产实践学习, 又可以尝试提供管理咨询服务;理论性与现实性的紧密结合。对于管理实践中存在困惑、不足, 以及企业和管理者面临的机会, 工商管理学生应全面地或择其重点地提出建立在理性分析基础上的建议方案;加强控制, 前馈、同期与反馈控制并重。体现为做好实习规划、分解落实实习任务和方案;加强指导教师与个性化实习小组与个人的专业指导联系;实习结束之后在校企充分沟通与总结的基础上, 指导教师应与学生交流实习成果, 总结收获, 改进不足。

二、设计工商管理实习的新模式

1. 基本设计思路

设计工商管理实习的新模式就是为了解决传统实习方式存在的低效, 克服在学校对实习的控制性和学生实习内容针对性两方面之间存在的矛盾, 得到好的实习效果。从前述分析中不难发现, 高校扩招后工商管理专业在校生大幅增加是引发这一矛盾的导火索, 再加上该专业实践工作本身所具有的强烈个性化, 这就需要高校的相应管理要遵循权变原则, 在管理幅度、管理层次的安排上与个性化的学生实习工作结合起来。

首先, 要杜绝为节省管理费用所导致的管理层次虽少, 但管理幅度太大的现象。如在一个实习基地大量安排学生。这容易导致学生在单位人浮于事, 实习走过场等不良后果。其次, 小的管理幅度虽能增强实习指导效果, 但在学生数量多、实习分散而个性突出的条件与要求下, 师资相对更为有限, 再加上管理层次的相应增加, 这样的做法难以大力推广。如教师推荐学生。最后, 当来自学校的管理缺乏有效控制时, 实习效果则取决于学生个人素质和自身所拥有的各种资源。当学生素质参差不齐, 资源贫富不均时, 实习质量的外部不确定性影响因素陡然增加。

2. 具体做法

“校企合作项目实习”是指学校以各种方式建立起和企业 (也可以包括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其他非营利性组织) 的联系, 双方在对工商管理专业实习工作充分沟通的基础上, 形成对学生实习的目的、内容与方式的一致意见, 并根据实习单位的管理工作需求和学生能力, 设计实习项目, 让学生肩负课题任务, 利用实习时间与单位提供的条件, 以完成课题的形式执行并结束实习任务。“校企合作项目实习”模式在实习基地和教师推荐学生实习这两种方法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 不仅将实习的联系上升到了以学校的名义, 更强调了学校和实习单位的平等和紧密联系关系。

(1) 工作步骤。调查学生实习需求, 广泛联系实习单位。在这一模式下学生依然可以根据自己的资源和兴趣, 以及未来职业定位与发展的设计, 选择自行联系实习的方式, 而对学校的实习组织有兴趣和自行联系有困难的学生即可以视为是“校企合作项目实习”的需求者。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联系实习单位, 如学校和院系的对外交往与合作、教师的社会关系、甚至广告发布等等。只要这一合作是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 一定会有更多的企业产生以高校资源提升管理工作水平的需求, 而学生实习所具有的低成本优势会为此带来机会。广泛联系的好处是:有利于对单位和项目进行比较选择, 提供更适应学生知识架构的工作锻炼机会;有利于让学生的实习工作环境得以扩大, 接受更充分的锻炼;有利于学校和院系社会知名度的提高。与单位共同商定实习方案。由院系出面, 与合作单位就实习的目标、内容、形式、时间安排, 学生的知识、能力、优势、弱点等与实习单位进行充分交流, 由单位在考虑学校的建议后根据自身需要, 自拟适合高年级工商管理本科学生利用实习时间完成的工作课题。进行学生分组, 确定实习小组的指导教师。将“校企合作项目实习”的需求学生按照每一个合作项目的需求人数进行分组。考虑到个别学生的机会主义行为, 笔者暂不提倡完全由学生自选项目, 而是建议先由院系统一分组, 在分组方案公布后, 允许学生在实习开始前自愿相互对换, 调整后的结果在指导教师与院系处各自备案。具体实施合作项目。由指导教师将小组学生带往实习单位, 学生在单位领受任务后, 即在单位的计划和安排下, 确定自己的实习工作计划。对于实习工作中的问题, 可以向学校与单位的指导教师咨询, 指导教师负责校企联系中各种具体问题的协调。课题任务原则上应在学校规定的实习期限内完成。检查、总结与反馈。在实习进程中, 院系和指导教师可随时检查实习情况, 指导教师与学生、单位保持联系, 并定期向院系汇报学生情况与工作进展。实习结束时可建议单位召开座谈会, 院系领导和指导教师参加, 学生向单位提交工作成果, 并汇报工作心得, 校企双方畅谈收获。学生全部返校并提交实习文案后, 院系再进行专门总结, 对任务完成好的学生进行表彰, 并就总结的成效与实习单位保持联系和沟通。

(2) 主要特点。“校企合作项目实习”具有以下特点:任务明确, 实习工作针对性强。无论是单位还是学生, 都对在这有限的实习时间里应产生何种效果心中有数, 任务计划十分清楚, 这能有效杜绝人浮于事的现象, 不仅利于单位对学生的管理, 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工作积极性, 提高实习效果;工作时间安排较为灵活。实习通常在四年级时进行, 而这往往又是一些考研学生的紧张备战阶段, 同时全国和各地的双选会也粉墨登场, 环境压力让学生难以安静实习。“校企合作项目实习”强调让学生完成特定任务, 而不是让学生天天坐班、打考勤, 这给学生的实习时间安排带来了较大的弹性, 确保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前提下能够兼顾其他;适宜的管理幅度为强有力的教师指导提供保证。项目小组的学生数视任务的艰巨性而定, 指导教师人数也便于作相应调整。同时, 项目小组的任务特定, 小组成员各有分工, 避免了人浮于事, 从而使管理幅度大的基础不复存在;又可避免因高度个性化实习带来的过于分散局面 (管理幅度过小) 而愈发凸显的师资不足, 能有助于有效指导的实现;多向沟通, 能更好地促进高等教育功能的实现。单位和学生, 实践经验的所有者和基础理论知识的拥有者, 在课题任务的安排下, 有了交流的基础和共同的语言。院系和指导教师, 作为校企合作的联系者, 也易于在这一工作过程中, 发掘实践工作对理论推广和进步的需求, 总结现有工商管理本科人才培养中的成就与不足, 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从而更好地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和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1]胡建华等.高等教育学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0.89-94.

篇4:高校会计专业教育目标定位

[关键词] 目标 素质知识结构 能力

当今世界正由工业经济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过渡,人们原有的生产、生活、管理方式以及社会结构、教育制度等都面临着挑战,相应的变化和改革势在必行。

随着管理方式的变化,会计工作的重点将从对会计信息加工转移到对会计信息的分析、判断和运用。因此,社会对会计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迫使我们必须重新审视研究会计教育的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学科体系设计,以及会计教材编写、教学形式改革等问题。现实的会计专业教育、教学中仍然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从事教学工作的实践,仅就会计专业教学中教育目标定位的问题,谈一些看法。

一、目前高校会计教育中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存在缺陷

国家对高校本科会计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为:“培养能在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经济管理部门、高校、研究机构从事会计实际工作和本专业教学、研究工作的德才兼备的高级专门人才。”原有的定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定位过高。会计的实践性、操作性很强,学生所学专业知识与社会实际仍有一定差距,毕业后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实践方能适应工作,很难做到一毕业就具备“从事会计实际工作”的能力;且所谓“高级会计专业人才”不仅要有广博的专业知识,还需要丰富的社会经验及人际交往、沟通等能力,而高校毕业生显然缺乏这一点;另外:这样定位会对毕业生就业造成一定的误导,会使学生认为自己已成为高级会计人才,不愿去乡镇企业、小公司等单位就业,易造成人才分配上的不均,与此同时,对于学生自己,会出现找工作时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

2.定位过于专业化。过分强调“从事会计实际工作”会导致过分强调会计专业教育,以致学生偏重专业技术课,而忽视其他课程。这样培养出的学生可能比较熟悉某—个领域或行业的具体业务处理,但对其他方面情况知之甚少,应变能力差,难以适应日益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

3.定位培养面过宽。如目标中规定,培养出的专业人才要能在学校及研究机构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事实上,大学本科会计教育侧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而非学术型人才,要求本科毕业生能够进行教学与研究工作,难度较大;另一方面,高校、研究机构正逐渐普及硕士化、博士化,吸纳本科毕业生也越来越少,此项要求也就逐渐失去了意义。

二、重新定位会计专业培养目标主要考虑的三个因素

重新定位会计专业培养目标主要考虑的三个因素,即会计专业毕业生应基本具备的素质、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

1.素质。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1号公报中指出:会计教学的目的不在训练学生毕业时即已成为一个专业人员,而在培养他们未来成为一个专业人员应有的素质。那么,要成为一个会计专业人才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呢?我们认为,作为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应该具备的素质有基本素质和专业素质。基本素质是指作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所应该具备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政治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专业素质是指作为一个合格的会计人员所应该具备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会计专业素质。

2.知识结构。社会对会计专业人员要求的基本标准是具有会计手工和电算化的双重操作能力,具有会计职业资格证书。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把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务实、创新精神,具备会计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会计专门人才。

3.能力。从能力结构方面来看,除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外,还应具有人际交往能力,集体协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

现代教育应该将会计教育的重点转向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传统会计教育目标和方式已不能适应日益发展变化的会计职业的需要,会计教育的目的并不是要求学生在刚刚从事会计职业时就成为专业会计人员,而是要使其拥有一名会计人员所具备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在校期间不仅要学到必备的专业知识.而且要培养人际才能、沟通才能等技能,另外还要培养对本职业的热爱,熟悉会计职业道德准则等,这样才能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三、重新定位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应遵循的几项基本原则

第一,方向性。就是在确定会计人才培养目标时,要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

第二,超前意识。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必须要有超前意识,不仅要适应现代经济的要求,更要瞄准未来经济发展之需要。不仅要适应我国经济的特点,同时也要符合国际经济之惯例。

第三,创新精神。在确定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时,一方面,确定过程及方法要创新;另一方面,所确定的目标内涵也要充分体现创新精神的要求;同时,还要把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学生作为培养目标之根本。

第四,全面性。培养目标要充分考虑妥善处理好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之间的关系,坚持德育为先,五育并举;要十分重视理论与实际的密切联系;要坚持知识与能力相结合;要坚持层次定位与职业定位相结合。

四、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

1.人才层次定位要求。从目前我国“五大”专业教育层次的分工来看,大学本科教育是培养具有较为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并具有一定创新意识的专门人才。与此相适应,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层次定位应为会计专门人才,而非传统定位的会计高级专门人才。

2.职业岗位定位要求。加入WTO之后,对各类专业人才的知识层次、能力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而大学本科期间学生所学习的专业知识比较有限,实践经验也比较匮乏,难以满足高级专门人才的能力要求。因此,作为大学本科阶段培养的会计专门人才,主要应从事较为复杂的会计实务工作,而不是直接从事高级专门人才所从事的教学科研工作。这种职业定位,既可以避免不同层次人才之间相互“抢饭碗”,又可以避免人才资源的巨大浪费。

3.知识结构定位要求。虽然现代高等教育强调“通才”教育,但由于社会专业化分工的客观存在,这就决定了教育领域中专业设置的必要性,同时也决定了所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一定的专长,即“通才+专才”。由于会计是一项专业性与技巧性都很强的财务活动,因此,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首先必须体现出会计专业人才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中从事财务活动的核算与监督所应具备的专业知识要求。会计专业应相应设置“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商品流通企业会计”会计类核心课程,以及相关的同样非常重要的比如“审计”“财务管理”“经济法”“税法”等课程。

其次,提高人才的通用性是现行会计教育培养目标急需解决的问题。這主要基于二方面的原因:一是当代科学的发展是以综合趋势为主,强调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集成和综合。现今人们在解决某一领域的问题时,单靠狭窄的专业知识显然是不够的,人们往往需要将多学科知识结合起来,多视角、多层次、多方位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知识综合化的这种趋势业已对社会科学构成了一定的影响。譬如,传统的财务会计及审计,随着技术手段的更新及财务报告内容的扩充,都需要具备广博的知识背景;二是我国会计人才结构不够合理,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会计人才充实到本专业工作领域。在21世纪初期,会计本科生应培养成通才基础上的专才,亦即基础扎实,知识面广的会计专业人才。只有确立这样的培养目标并认真实施,才能使学生在校期间具备应有的素质、知识和能力,毕业后较快地适应社会,适应工作,并有不断发展完善自己的后劲,更快地走向成功。

4.素质能力定位要求。面对市场经济环境日趋复杂多变的现实状况,对会计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就显得特别重要了。从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必须具有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来看,一是掌握会计学、管理学、经济学、财务与金融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二是掌握经济的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三是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信息获取以及分析和解决处理会计工作中面临的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四是熟悉我国有关会计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有关的国际法规和国际惯例;五是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六是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能力,特别要能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七是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追求新知识的热情和习惯,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调查研究能力,有职业迁移的智能基础,有持续发展的潜在能力;八是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为实现以上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必须建立健全会计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创新与实践实施方案,包括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特征,树立教学新观念;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应用”为主旨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调整学科布局,创新专业结构;抓根本铸就师德,重培养提高师能;以能力为特征完善实践性教学体系;拓宽对外合作领域,建立稳定的实践平台等等。

参考文献:

[1]张凤林:《从IFAC对会计职业资格承认的建议简论我国的会计教育改革》.《中国会计视野www.esnai.com》,2002年12月19日

[2]张凤林:《高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论》

[3]马文静:《构建适应会计环境的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

[4]李君:《浅议我国高校会计教育的改革》.《上海会计》(2000年第1期)

篇5:教育专业教育实习总结.

通过四个多月的实习生活,在这些日子中,我紧张过、努力过、开心过、醒悟过、自信过。这些从未有过的经历让我进步了、成长了。我真正体会到了初为人师的快乐,也更让我体会到当一名教师所肩负的责任。在实习期间,学会了一些在学校从未学过的东西。也填补了不足之处。在这四个多月里,我经受了酸甜苦辣。第一次站在讲台上、面对学生我感到非常自豪,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听到学生叫我老师我是多么的激动。作为一名实习教师,我能以教师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师表,处处注意自己言行和仪表,关心爱护实习学校的学生,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按照教学大纲要求,认真备课、上课,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尽全力做好班主任及教学工作,虚心向老教师学习听取指导老师的意见。

(一教学工作

作为一名教师,首先上好课是最基本的要求。在实习前也有过一些试教活动,但真正的小学教学对我来说还是第一次。从学生转变为老师,这之间需要付诸很多的努力。尤其是乡村的小学老师,需要的是全能型的人才,在教育实习期间我担任了岷县寺沟乡立林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首先在第一周,我听了指导老师的课。在听课前,我认真阅读了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并且预先备好课。如果是习题课,我则会先把习题认真做一遍,想一下如果是我来讲应该怎么讲。到了听课时,我认真做好听课笔记,重点注意科任老师讲解过程中与

自己思路不同的部分,同时简单记下自己的疑惑,想为什么会这样讲。下课后总结、归纳老师的讲课技巧,且吸收老师的优点,然后修改自己预先备写的教案,每当上完一节课,指导老师都会告诉我们,这节课的难点与重点是什么,以及应该怎样突出重点和难点,才会让学生更明白。我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了如何注意学生的表情反应,2怎样的形式上课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还与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在经过了一周的听课后,我准备上第一堂课的那一刻,我的心弦绷得很紧,我害怕极了。因为我知道,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为人师表很重要,所以我必须要做好,要把我最好的第一印象留给我的第一批学生。

当我第一次登上了讲台。虽然上课前不断的告诉自己要镇定,要循序渐进教学,可是在上课的铃声敲响的瞬间,望着台下五十双好奇的眼睛,紧张还是不请自来。即使偷偷的深呼吸也无济于事。虽然在隔晚我已经花了不少时间备课,但还是不能按教案来讲,时间安排的不是很恰当,以致于重难点不够时间来强调,虽然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是上课的思路还是比较清淅的。接下来的几节课讲得都不是很好,当时信心就下降了,也真正体会到做一名老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还好,在指导老师的细心指导下,我找出原因精心备课认真修改教案,后来的课,随着讲课次数的增多。越讲越熟练,越讲越流畅,同学们对我所讲授的知识都能吸收。还能良好地控制授课时间,也能够适时地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二班主任工作

一个班级就像一个大家庭,比教学工作更重要的就是班主任工作。而班主任就是这个家庭的家长。在学校里,班主任就是学生的第一监护人,所以班主任的工作非常琐碎。尤其是当低年级的班主任,我所担当的是一年级班主任,一是他们年龄比较小,二是刚刚进入学校,好动,没有纪律观念,比较难管理。所以我在班主任工作管理方面。我首先用自己的眼睛用心去观察了解这个班级,了解学生。在逐渐记住每一个学生的名字的基础上,并初步了解他们的性格,特长以及优缺点,其次,为了增进对学生的了解,我抓住一切肯能的机会和他们接触交流。除了上课时间,我一直是跟班的。刚开始几天,学生都不怎么和我说话,都非常被动。我发现自己好象很难融入这个班级,原因是彼此还不了解,于是我应该采取主动和他们一起玩,通过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慢慢的和他们交流。通过自己的主动以及对他们的关心,学生也逐渐放开来了,都愿意主动找我交流了。关心学生就不但要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思想情感,而且也应该相信学生的能力,让他们有发挥个人才能的空间。但信任不等于放纵。所以我注意把握了一个度,多与学生沟通,从心里了解学生,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与学生打成一片。而我在上课时,经常要求他们上课要有上课的样子,一定要认真听课,下了课我们可以有说有笑。但是这就要求我们在学生面前保留一定的严肃。在这期间,我更多的是监督学生的学习、纪律以及卫生。在监督的同时,不忘给他们灌

输一些道理,能结合他们的年龄特点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经常提醒学生如何才能做一名优秀的小学生,让学生有所感有所悟,珍惜集体的团结,促进同

学间更进一步的了解,能够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班主任工作是琐碎繁复的,然而每天当我面对这些学生的时候,觉得是那么的亲切,那么的朝气,让我信心百倍,增添了强烈的责任感。

这次的实习生活让我获益匪浅,给我步入社会生活上了一节悠长而充实的公开课,让我初次体会到为人师表的滋味,真正体会到处于教育工作第一线的酸甜苦辣,要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情,这次实习使我爱上了教师这一光荣的职业。实习,不仅是我人生中一段珍贵的记忆,更是我踏入社会的人生的起点,我相信在未来的路上我会做的很好。现在,实习结束了。通过这次实习,我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我们不能只从书本上看“教学”,而也要在实际中“教书”,面向实际。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师范生,我将会在未来的日子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时刻为成为一个好老师而努力。

院系:计算机科学系 专业:初等教育(计算机方向 姓名:王文斌

篇6:学前教育专业实习方案

教学见习是幼儿教育专业教学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过程中重要的环节,对幼教专业学生能否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至关重要。

一、见习指导思想

树立从事幼教工作的光荣感和责任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做好启蒙教育,为祖国培养高质量的优秀人才打好基础。

二、幼儿教育专业见习的目的

1、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

通过见习使学生把课堂上所学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处理好学与用的关系,在实践中逐步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2、检验所学的知识

15级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通过一年多的专业学习,已初步掌握有关幼儿教育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但是,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教学见习就是检验所学知识及掌握的程度,以便及早地发现问题,加以祢补。

3、向社会学习

教学见习是学生走向社会的第一步,是为了使幼教专业的学生更好地了解和认识社会。这一过程对即将毕业的学生十分重要。参加工作要面对现实,把握社会发展的方向,确定自己的目标和理想,使自己德才兼备,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真正有所作为。

三、见习的组织与管理措施

1、为加强见习的组织管理,保证见习效果,在学校的领导下,成立见习指导小组,具体指导本次见习活动的实施。见习组长:徐立华 副组长:吴广宁

组员:李卓、于敏、蒋超越、范丽莎、曲伟强、李明冉、杨青、郝哲、赵萌萌。

于10月10日开始,每批见习时间为两周。

2、本次见习活动,共分二组进行,每组21人,每组选一名小组长,有两名带队教师带领,3、见习期间按时上早操、晚自习。

四、教学见习的任务 1.全面了解幼儿园

见习中,学生分别参与幼儿园托、小、中、大班的保育和教育工作,要对幼儿园的性质和工作任务做到全面了解,提高对幼儿教育工作的认识。

2.学习掌握幼儿园常规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实施全面教育即体、智、德、美四个方面的教育是幼儿教育的基本原则,把这四项教育内容贯穿在组织幼儿的一日活动各环节之中,把幼儿培养成为具有健康体魄、良好习惯、优良品德和美好情操的人,成为祖国未来的栋梁之才。

3.参与设计、布置幼儿园活动室

环境是幼儿教育的一种手段,也是幼儿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的条件,学生要对见习班的活动室进行一番设计、布置,为幼儿创造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从中了解幼儿园活动室设置与幼儿教育之间的连带关系。4.掌握评价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方法

能否正确的评价他人和自身的教育教学活动,是检验、衡量教师素质的主要标准。学生要开展相互评议和自我评价活动,对照检验掌握教育教学方法的情况,使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五、教学见习的评价

教学见习成绩考核根据见习的任务和内容要求,并结合见习学生在见习期间的表现进行检查、衡量评价。总分85分以上为优秀,70—84为良好,60—69分为合格,60 分以下为不及格,见习成绩按比例纳入学习成绩考核。

1、保育见习成绩(30分)

由见习班教师根据见习生在保育教育中的情况确定并写出评语,见习期间表现分数由本校带队(指导)教师根据“对见习学生的要求”规定对照学生的实际情况,共同议定,确定等次,写出评语。

2、教育见习成绩(70分)(1)由见习班教师和本校带队(指导)教师共同对学生的课堂教学(每生必须讲一堂评价课)做出评价(20分)(2)见习结束时,每生根据见习期间的表现,认真总结,写出见习总结(25分)和学前教育专业见习报告(25分)。

保育员见习指导书

根据保育的性质、任务和保教结合的原则,对保育见习的工作提出如下要求,目的在保育见习中作为考评标准的依据。

来园:来园是幼儿一日集体生活的开始,也是保育最紧张的环节之一,各班教师要在这短暂的时间里为本班幼儿做很多的保育工作,室内外卫生、接待幼儿和家长、观察幼儿情况、幼儿服装的放置、晨检等。盥洗:做好盥洗前的准备、盥洗指导、养成卫生习惯 饮食:包括早餐、午餐、水果、晚餐等,保证卫生、安全

睡眠:保证幼儿睡眠时间和质量,检查纠正幼儿的睡眠姿势并能安全、放松的入睡。

户外活动:包括锻炼、游戏、早操、课间操、散步等,注意安全、防护教育,防止运动事故的发生。

教学活动:正确使用教具、玩具。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游戏活动:形势符合幼儿特点,合理设计游戏过程。

离园:清扫卫生、整理幼儿服饰物品、幼儿总结性谈话、与家长汇报交接、检查教室 教育活动见习

来园:养成礼貌待人的习惯,整洁卫生习惯,盥洗:做好盥洗指导、养成卫生习惯 饮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睡眠: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户外活动: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教育,勇敢自信等品质 教学活动:审美能立、创造力等培养

游戏活动: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教育,勇敢自信等品质

离园:善于使用表扬鼓励等方式对幼儿进行各种习惯的教位及要求。

幼儿园见习指导教师职责

1、与学校带队(指导)教师商定执行计划的办法和方案,给学生布置具体的任务。

2、见习学生介绍教学情况,教学计划及教学经验。

3、指导学生钻研教材、进行备课,审查、修改见习学生的教案,指导见习学生准备教具。

4、听见习学生讲课、组织活动,课后评议,及时对见习学生给予指导,指出优缺点,评出见习考核成绩。

5、对见习学生保育、教育工作成绩进行鉴定并确定评语。

见习守则

1、正确认识教学见习的意义,端正学习态度,认真对待见习工作。见习中要刻苦钻研,虚心求教,大胆创新,努力克服困难,按要求完成各项见习任务。

2、尊重指导教师,虚心向指导教师学习,自觉服从领导,遵守各项规定和制度,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不旷课、不迟到、不早退。

3、积极热情地关怀幼儿的健康成长,亲身体验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实际工作,要同幼儿教师和保育员一起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付出辛勤的汗水。

4、为人师表、仪表端庄、衣着大方,讲文明、有礼貌、不吸烟、不喝酒、不自由散漫。

5、关心集体,关心他人,团结互助,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6、爱护公物,借用见习学校的图书、仪器、教具等要及时归还,不得损坏,丢损赔偿。

7、保证安全。来回路上注意安全,到见习点后注意幼儿安全,提高安全意识,掌握安全措施和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的具体内容和方法,杜绝意外事故的发生,确保见习任务的圆满完成。

教务处

学前教育系

2016年9月30日

实习实施方案

篇7:学前教育专业实习总结

范文一

时间总是在不知不觉中流走,一个月的实习时间就这么过去了。这次实习让我们感受到了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工作中有苦也有乐,但更多的是收获,这次实习使我受益匪浅。一个月的实习,让我与幼儿亲密接触,这次真枪实弹的练习,让我逐渐爱上了幼儿教师这个光荣的职业,同时也亲自尝到了在一线奋战的幼儿教师们的辛苦。

一、实习的目的和意义

在到了幼儿园后,根据我的实际情况,园长把我安排在中班。在我和幼儿初步认识和接触的过程,了解和他们相处一定要把自己扮演的角色掌握好,那就是和他们成为朋友,并站在他们的角度考虑问题。不要用异样的眼光看待特殊幼儿,他们很敏感,自尊心也很强。

二、实习的内容与过程

在班级管理方面我发现,刚开始有小朋友调皮,我还会耐心的教育和引导。后来慢慢的发生的次数一次比一次多,我渐渐地失去了耐心。斌斌是我们班一个热情开朗、聪明可爱又调皮捣蛋的男孩子,他总是缺乏耐心和静心,上课坐了几分钟能够之后就坐不端正了,小屁股像抹了油,在椅子上扭来扭去。小手也管不住了,喜欢碰碰这个,摸摸那个,容易分心。玩玩具时和小朋友发生冲突了,他每次都说别的小朋友不对,扭曲着脸孔来气呼呼地骂人,甚至还会举起椅子作出砸人状,或者发脾气把玩具扔得一塌糊涂,一副誓不罢休的样子。因为幼儿园以早期阅读为教学特色,所以我们很注重幼儿阅读兴趣、习惯的培养,经常利用午餐后、起床后、放学时等一些零星的时间请孩子们自由翻阅图书。当别的小朋友津津有味地看书和好朋友一起讲述书中的内时,他却静不下心来仔细看书,和小伙伴一起分享阅读的快乐。他这时最喜欢无所事事地和班中几个调皮的小朋友打打闹闹,有时还会钻到床底下。有一次自由活动时悦悦哭着跑过来,“斌斌打我”,只见悦悦的脖子上有一条指甲抓伤的痕迹,别的小朋友见悦悦哭了,也都跑过来看热闹。这时乐乐也跑来告诉我“斌斌打我,还抢积木”。只见斌斌若无其事的样子,正在玩刚才抢来的积木。

看到他这种若无其事的样子,我很生气,我直接把他叫过来,很严厉的批评了他。还让他跟小朋友道歉。这时他眼眶里有了眼泪,我才意识到自己的过于严厉。才发现没有了平时的耐心。

每个孩子都是一块玉,一块未经雕琢没有成型的玉。在他幼小的时候,如果我们能正确地引导,加上有效地教育,那么他就会闪闪发光。我们老师更要以爱、以耐心来关注幼儿,了解他的内心,尊重他的个性,同时又要以一颗宽容的心来对待孩子。相信只要我们努力,只要我们坚持,每个孩子都是好孩子。

在教学教育方面,要当好一名好的幼师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看着带课老师给孩子门上课,我认真的学习她的上课方式和管理课堂纪律的方法。即使这样,我还是遇到了很多没有学过的问题。听课了之后我开始讲课,孩子们还是如我想象中一样,乱成一团,根本不听我讲课,后来我用小组比赛来管他们的纪律,这样不但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还可以为课堂带来一些活力。有时还会用教具吸引幼儿的注意,并学会用故事的形式不让幼儿分心。慢慢发现,孩子们开始接受我了我的上课方式,有时还会有幼儿缠着我给他们讲故事。

不但在教学上使我受益匪浅,在保育方面也有很多让我学习的地方。整理好本班教室的卫生,减少幼儿与细菌接触的机会。坚持每日用消毒毛巾将幼儿能接触到的地方擦拭一遍,特别是幼儿的饮水柜,容易滋生细菌,发生交叉感染,每天下午收缸子后及早上摆缸子前都要用消毒毛巾擦拭;对于幼儿的玩具、桌椅、坐垫、餐桌、餐椅都定期用84消毒液进行消毒。教室、洗刷间的地板随脏随擦,避免地面有水使幼儿滑到。每天早上要做好幼儿的晨检,保证幼儿随时有温开水喝。幼儿户外活动时,注意每一位幼儿的动向,注意活动器具的安全。帮助幼儿脱穿衣服,培养幼儿有秩序的玩,不拥挤和推打的习惯。在活动后,要组织幼儿有秩序的盥洗,并多喝水。还能让幼儿养成手脏、进食前、大小便后用肥皂洗手的习惯。吃饭时,为幼儿准备好餐具,要根据幼儿的饭量添加饭菜。餐后要保持教室的整洁。并为幼儿创设安静、整洁的睡眠环境。离园时,检查水电安全,关锁好门窗,做好防盗工作。

我认为做好家长和社区工作也很重要。通过班级公告,家园联系栏等不同的方式,及时的向家长反馈幼儿在园情况。利用接送时间,多与家长沟通让孩子进步的方法。积极开张社区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进步和成长。

三、实习的收获及不足

这次实习令我感受颇多,我不得不承认自己经验的缺乏,我的教学水平与其他有经验的老师相比是有差距的,这一点在平时的上课纪律上可以看出来。我上课的时候由于讲课不生动,所以,往往有时候纪律就不如老师上课的纪律好了。过后我也时刻对自己的教学方面进行不断的反思,不断的改进,通过自己的努力,也学到了一些方法.我在小班教室听课,跟随着师生玩中有乐,乐中有学的教学,看完前辈们的教学后,我感受到幼儿园教学其实是一个很灵活的过程,教师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才能让孩子愉快、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我深刻意识到幼师对孩子要充满爱心,自己要有耐心,一定要有责任心,要随时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的活动,避免意外的发生。要有很多很多的耐心、细心和爱心。老师自己要有特长,要学会观察孩子的表现,发现他们的优点,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社会的不断进步,使幼儿园对幼儿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师范生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学高为师,行正为范”的内涵也在不断地加深。这就要求我不断完善自己,准备全身心投入将来的教育事业。

一个月的实习,说长不长。但也让我学到了不少的东西。我知道我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在教学上,还不能带动课堂气氛,课堂纪律总是过不了多久就变差了。我会好好反思自己哪里做的还不够好,总是不能集中幼儿的注意力。会尝试不用的方法改善这样的局面,从失败中总结经验。在保育方面,我还做不到老教师那样细心,有时候我总是会忘记要适时的为幼儿添水,提醒幼儿勤洗手。我相信,慢慢的我会记住这些事情,在以后的工作中会有更好的收获。

范文二

时光飞速,实习的日子就这样无声无息的过去了。回头看看这几个月,有开心、有难过、有辛酸,但最多的还是自己对于工作、对于社会的不同看法。201x年12月1日我怀着欣喜的心情来到了紫薇臻品幼儿园进行为期一年的实习生活,这次实习让我们感受到了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工作中有苦也有乐,但更多的是收获,这次实习我受益匪浅。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要知此事必躬行”。这是一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习,把理论应用到实践当中并在实践中积累更加丰富的理论知识。在幼儿园老师的帮助下我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新教师逐步走向了解幼儿的教师。

一、实习的目的与意义:

一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一年期间我明白了实习的目的。

1、初步获得组织幼儿教育、教学的方法,培养从事幼教工作的实际能力。在学校的四年里学习到很多理论知识,但没有实践一切只是纸上谈兵,没有人可以在空中架起楼阁,楼阁必须有坚实的地基,而我的坚实地基则是教育实习所积累的经验。

2、进一步熟悉幼儿园的全面工作,加深对幼儿园教育任务的理解。在学校上学的我们早已习惯学校的作息与被别人教育的角色,到幼儿园后,每天的流程还是要经过一段时间适应,才能很流畅的进行下去,而且,当我站在教育者、老师这一岗位上时,我知道我的责任更重大了,我要带给幼儿的究竟是什么?难道只是教会他书本上的知识吗?答案是否定的!一个人95%的习惯养成是在5岁之前,幼儿在幼儿园最重要的并不是他学会了多少本领,而是他是否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一点对他今后的入学乃至一生都是至关重要的。

3、增强热爱幼教工作,热爱幼儿的思想情感,增强事业心和工作责任感。“幼儿园老师”,多少美丽的光环,但它很重,因为她必须要有爱心、耐心、细心、事业心、责任心,所以她必须付出加倍的爱,这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在一个普通的幼儿园,一个小型班也有十七八个幼儿,面对这么多的幼儿,要做到不落下每一个,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幼儿园为每一位幼儿编写了“成长档案”,老师们在填写档案的时候可以更加了解每一位幼儿的个性特点,每个月都可以看到他们的成长,也让老师和家长之间有了更多的沟通。

4、把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地综合运用于实际教育工作。在实践中检验、巩固、提高、丰富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初步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在学校老师只是问你件事应该放在一天中的什么时候进行比较合适,怎样才能更好的达到教学目标?但在幼儿园似乎并不怎么行得通,只有当你了解本班的幼儿,了解他们针对某件事情可能会做出的反映,才能定出合适的发展目标,把教育与实践较好的结合起来。

5、了解当前幼儿教改动态和社会对当前幼儿教育的要求。明确幼教工作的重要作用及今后的努力方向。这个世界每天都在变化,幼儿教育也不例外,作为一名幼儿都,不仅要拥有过硬的专业技能,还要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才能更好的服务于幼儿,使幼儿更加健康茁壮的成长。

二、实习的内容与过程:

在到了幼儿园后,根据我的实际情况,园长把我安排在中班。在我和幼儿初步认识和接触的过程,了解和他们相处一定要把自己扮演的角色掌握好,那就是和他们成为朋友,并站在他们的角度考虑问题。

例如:

1、不要以正规学校教育去要求幼儿,减少幼儿玩和睡的时间。

2、教育方式应符合幼儿的心理,以游戏形式对幼儿施以各种教育,让幼儿在欢乐中学习,使生理器官和个性品质都得到健康发展的。

3、尊重幼儿的自然发展,给以适当的帮助和指导,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教学的过程,也就是活动设计过程。活动在学前教育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活动设计在幼儿教育理论课程中也占有特殊的地位,在小学教育中活动往往被理解为是教学的辅助形式,而在学前教育中则代表着教育的全部。幼儿园里没有单纯的讲授和课本,一切教育都需要幼儿心理和身体系统的投入,都需要通过活动来成。通过一年的工作和学习我总结出了幼儿教育的三种模式:

1启发式。表现为一切活动都不是按照预先设计好的程序来进行的,唱主角的是孩子而不是成人。孩子们可以凭自己的兴趣去随意活动,并可以不受拘束的从一种活动转到另一种活动。

2秩序式。表现为每一东西都有它固定的位置,每一项活动都是在有秩序的方式下进行的。幼儿有有条不紊的秩序中生活,会感到舒适和安心,并有助于培养他们做事一丝不苟的精神和责任感。

3传统式。在这种模式里,一切活动都是由教师安排和指导。这种传统的习惯和结构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安全感,并教会幼儿去组织自己的活动和合理的安排时间。我认为这次幼儿园实习最有价值的就是对工作的概念有了了解,同时对今后要做的工作有了更感性的认识。相信我一定能成为优秀的幼儿教师,和幼儿一起去感受成长时的快乐。

三、实习的收获及不足:

在这一年里,从老师们身上,我看到了为人师表散发出的耀眼光芒,给了我实习生活带很多启发性的思维。在校时总会以为当一位幼儿老师肯定很好玩,很轻松,但来到这里我改变了这个想法,每次上完一堂课我都有深的感触:想要当好一名好的幼师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看着带课老师给孩子门上课,我认真的学习她的上课方式和管理课堂纪律的方法。即使这样,我还是遇到了很多在校期间没有学过的,毕竟试教和正式的时候的心态是不一样的。听课了之后我开始讲课,孩子们还是如我想象中一样,乱成一团,根本不听我讲课,后来我用小组比赛来管他们的纪律,这样不但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还可以为课堂带来一些活力。慢慢发现,孩子们开始接受我喜欢我,这是让我最高兴的一件事了。我才发现,原来对待孩子真的是要非常的用心,给他们多一点的关爱,他们自然就会喜欢你。虽然我在实习期间很忙碌,但感觉到很充实。同时也明白了一件事,要做个好老师除了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以外,还必须要有其他课外知识,这样才可以让你的学生在和你闹在一起之外还能尊敬你。这个时候才知道,其实幼师还是很好当的,只要你用正心态去对待。就在这样忙碌的实习生活里,一年也就这样过去了。这一年经历的每一天,都已在我心中留下了永久的印记,因为这是见证我这样一个全新的成长。使我认识到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时间就是这样无情,头也不回的流逝掉,是的,谁都不愿意被时间丢下.而我们也随着时间的流走一点一点的成长.而曾经的纯真也随着风雨的磨灭转变得成熟.也许这正是成长的代价。每经历过一次,收获就多一些,成长也就又迈进一步。

篇8:学前教育专业实习目标

目前酒店行业范围内对酒店管理的学生需求量很大,但是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并非全部从事酒店行业,有些愿意从事酒店行业不愿意从基层工作干起,有些学生毕业后不想从事酒店行业。毕业时进入其他行业。酒店需要既有能力有愿意从基层做起的学生,这样的学生只占一小部分。因此中职院校的学生培养目标不仅仅是把学生送出校门。而是让学生有能力从事酒店行业的相关工作,要关注学生职业规划和职业素养的培养。让学生从实战中找到自身的缺陷和不足,不断结合理论和实际提高自己,所以做好中职酒店管理学生的实习工作尤为重要。

一、实习工作现状

(一)构成实习的基本要素分析。

酒店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专业实用型人才,实地锻炼是重要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实习中涉及以下几个实习的关键要素,第一,要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实习的主体是接受酒店管理相关技能培训的主要参与者,要时刻提醒学生让学生意识到实习的重要性,充分调动学生实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第二,学校是主要的管理主体,学生虽然是送到酒店去参加实习培训和工作,但是学校是实习工作的组织者和负责人,对此项活动负有直接的责任,学校的管理工作直接影响学生实习的质量。学校派遣的指导老师是指导学生实习工作的一线辅导人员,指导老师执行学校政策帮助学生解决实习中的问题,协助实习单位进一步的管理。第三,实习基地是实习岗位的直接提供者,实习基地的规模、管理水平、文化氛围和人际关系直接影响学生的实习效果和对酒店工作技能掌握。第四,政策法规,行业认知,社会环境保障了酒店实习的氛围,相关就业单位制定的实习生就业政策和劳动保护政策保证学生在法律法规保护下实习,学生家长对学生实习工作的认知情况是学生能否顺利实习的后备保障。

(二)实习工作的程序和管理工作环节。

实习工作不是一个孤立的教学计划,是一个系统的体系,前期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基本理论素质教育。入学教育是保证后期对学生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方法。抓住入学教育和对学酒店专业课程的培养的时机,让学生前期感受到学校的亲切感和所学内容的重要性,建立信任关系,通过考试和专业测评对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排名,对实习基地筛选评估和公开,紧接着让学生自愿填报志愿选择实习单位,由学校组织双向选择会,公布面试结果并通过公开竞聘选择指导老师,由指导老师带领学生签订实习协议,学生带着实习协议报道分配具体实习岗位。

习后期的管理工作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让血色学生给自己的实习打分撰写实习报告,学校依据实习的总体表现评价学生的实习优良,给表现好的学生予以表扬及时给与奖励。对表现差的学生适度惩罚,在全校表彰实习标兵树立全校学生实习的榜样。主要的环节有以下几个,首先是安排学生企业组织双选会,提前筛选企业对公司做一定的考察。对合作单位的考察和筛选应该具有科学性和公开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正规企业的培训,每个岗位都是严格执行酒店,学校,政府规定的。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平等的待遇。其次,实习辅导老师要及时掌握学生实习的动态,发现实习中问题及时解决并上报至学校备案。实习结束后期的任务是及时给最学生的实习工作作出总结,掌握一手资料广泛开展研讨总结经验编入学校实习指导手册。

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实习质量分析

通过对学生实习过程中问题的处理和总结,对学生实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记录,与学生沟通获得一手资料。

(一)、实习生对实习基地的满意状况。

通过实地调查发现实习生在酒店实习的过程中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不足,学生没有感受到实习基地对其实习中生活上,工作上的帮助。企业给实习生的培训和教育方面,大部分酒店没有给实习生良好的业务培训和安全培训。影响了学生的实习质量。在实习基地与学校的配合方面,酒店方做的比较好,能够做到及时结合学校需求帮助学校完成实习安排。对于企业在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上大多数企业做的不到位,没有采取多样丰富的文化对实习生加以教育和引导。学生实习的生活状况总体表现较好,没有出现住宿条件差,卫生条件不达标的现象。

(二)学校管理方式和质量评价。

学校制定的教学计划缺乏一定的全局性和完整性。实习计划的规划比较合理,能够体现对学生工作的重视程度,学生表示对学校的计划安排不太满意,主要是因为学生对学校的计划安排不太了解。学校的培训不够全面,学校对实习的安排时间清晰,但是对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培训不够造成一些实习生不能快速适应酒店工作环境和复杂的人际关系。学生对学校选择的实习基地满意程度不高,实习基地和学校的目标没有共识,学校要学生出来锻炼和学习酒店想把学生当成正式职工用。在选择酒店的时候要进行具体的考察不能仅仅关注酒店的规模和星级。学生对学校安排的辅导老师的具体辅导效果不太满意。原因是实习老师大部分是兼职老师不能及时的跟踪学生在九点的实习情况,如果发生意外事件老师也无法及时处理。

(三)实习基地对实习生的评价。

首先,酒店管理专业的实习生具备良好的职业技能和理论素养,学习能力强有发展的潜力。但是具体的工作经验不足,缺乏成熟的人际交往能力。其次学生的工作态度不稳定。大部分的酒店专业实习生在初期实习态度积极,热情满满全心身的投入到工作中,逐渐对工作熟悉后思想上倦怠,不求发展和上进,实习期接近尾声的时候学生考虑到实习表现评分的影响又端正了实习的态度。

三、酒店管理专业提高实习质量的建议

(一)、充足资金,健全法律。

目前学生实习中最主要一点分歧就是企业和学校目标之间的分歧,酒店以盈利为目的,学校以培养人才为木目标,有些酒店对实习的学生收取实习费用,导致学校不得不走过场,政府补充教育资金是保障学生实习能够有个良好环境和公平待遇的重要举措。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提高企业对实习生的接受程度,比如减少企业税收。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面临的法律风险目前还没有具体的法律法规加以保护。对此政府相关机构应积极活动联合教育主管单位制定详细的法律法规,保护实习学生的合法权益,对接收实习学生的单位予以财税政策上的优惠,对拒接接受实习生的企业严格管理。

(二)加强组织和监管保障。

上一篇:共铸理想信念演讲下一篇:许浑《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