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政治思想特点

2024-05-14

柏拉图政治思想特点(共6篇)

篇1:柏拉图政治思想特点

[学号:2008214344

序号:93

姓名:张华山

班级:思政0801]

简评柏拉图基本政治思想

一、理念论和国家正义观

柏拉图的“正义”观以其理念论为基础,在其伦理学和国家论中占有重要地位。他的国家正义观理论基础是从他的老师苏格拉底批驳所谓的三种“正义观”切入的。正义的定义是什么?柏拉图提出了两种正义的观点,一是城邦的正义,二是个人的正义。就一个城邦而言,每个人都有粮食、住房和衣服,这就需要有农夫、瓦匠和纺织工人,以及鞋匠或照料身体需要的人。接下来,是让一个人从事四项事业合适,还是一个人专门从事一项事业合适?答案是一个人专门从事业更有效,因为人与人不同,因其性格不同而适合于不同的工作,比如说,一个农夫为四个人准备粮食与其他人分享,一个瓦匠建造四所房屋供所有人居住。每个人专做一行,放弃其它,生产出来的东西就又多又好。除了物质需求外,城邦的人们还需要有精神的享受,否则城邦无异于一个由猪构成的城邦。

柏拉图的“正义观”体现了鲜明的对立和谐的思想,它既是内在的德性也是外在的行为。在人类的历史上恐怕是任何一个研究国家、法律与正义问题的人都无法不予以深刻的审视。他对人类统一目标正义的探讨、对通过教育探求正义的努力、对知识的象征苏格拉底的传承都是人类不可多得的财富。

从以上对柏拉图的国家正义观理论基础的概述和分析,我们可以感悟到:第一,正义观是一种价值判断。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决定了人们对正义观的不同结论。归根到底,正义观是由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发展水平决定的。第二、正义观有绝对与相对之分。就如真理有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一样,正义观也存在着纯粹(绝对)正义观和现实(相对)正义观之说。第三、不同的文化渊源同样可以导致不同的正义观。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使其对正义的评价有很大的出入。第四、学懂弄通正义观理论基础,对于我们做好各自该做好的事,各司其职、各行其道、有序运转、善于协作、构建和谐、共创未来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治国思想

理想城邦国家的社会构成及伦理基础与和谐管理。理想国以探讨“什么是正义”开篇,虽未得出关于正义的定义的结论,但为后文关于理想城邦国家的伦理基础的论述做了铺垫,接下来,柏拉图通过对城邦国家的起源,对护卫者的教育及统治者的确定的记述设计完成了理想国家的社会构成。它由三个等级的社会成员构成:第一等级是统治者,他们为国家利益效劳,而决不愿做任何不利于国家的事情;第二等级是辅助者或助手,他们执行统治者的法令;第三等级是被统治者,如农民以及技工。柏拉图进而指出理想城邦国家必须建立在智慧、勇敢、节制与正义的伦理基础上,智慧是统治者才有的,是护国者才具有的知识;勇敢主要体现在辅助者中;节制则不同于智慧与勇敢,“它贯穿全体公民,把最强的最弱的和中间的(不管是指智慧方面,还是——如果你高兴的话——指力量方面,或者还是指人数方面,财富方面,或其他诸如此类的方面)都结合起来,造成和谐”。正义是理想国家体制的最根本的伦理基础。柏拉图认为正义就是每个人都作为一个人来干属于他自己份内的事,而不干涉属于别人份内的事。而当生意人、辅助者和护国者在国家里各做各的事而不互相干扰时,便有了正义,这样也就使国家成为正义的国家了。

护卫者不得有任何私产与民主管理。柏拉图指出,为了使统治者能够安心做优秀的保卫 者,而不是迫使他们在百姓中间为非作歹,应给他们规定这种生活方式:“第一,除了绝对的必需品以外,他们任何人不得有任何私产。第二,任何人不应该有不是大家所公有的房屋或仓库。”柏拉图说,“要是他们获得一些土地,房屋或金钱,他们就要去搞农业,做买卖,就不配搞政治,做护卫者了”。

“哲学王”思想与知识管理。哲学王思想是柏拉图政治思想的核心,他认为要建立理想国家必须保障公民的优良品种。只有哲学家才达到了对国家理念的认识,知道理想国家应该怎样组织、怎样治理。根据专业分工的原则,治国是一门专门的知识,只有哲学家才真正掌握它,也只有他们才有资格执政。同时,柏拉图接受了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的信念,认为善出于知,恶出于无知,没有人有意作恶或无意为善。人一旦有了关于善的真知识,就会具备完善的德行。哲学家是最有智慧的人,也是唯一掌握了真知识的人,因而必然是德行最完美的人,只有他们才有资格矫正国人恶劣的品性。这样,所谓哲学家执政,就被柏拉图理解为高超的智慧、真实的知识、完美的德行与绝对的最高权力的结合。他把这种哲学家视为城邦的“拯救者”。他相信,只有依靠哲学家治理,城邦才会发展,个人才会完善。作为理想国中的统治阶级,哲学家和军人等级应以国家利益为重,不得占有任何私有财产。他们必须完全献身于国家,过一种简朴的近乎禁欲主义的生活。

此外,柏拉图认为教育对城邦也十分重要。他认为:第一,并不是所有具有某种天赋的人把自己的天赋都能够充分发挥、挖掘出来;第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自知之明,都能对自己有正确的估价,因此,他认为,无论是从选拔统治者的角度来说,还是从教化普通公民的意义上说,教育都是至关重要的。在柏拉图那里,哲学家也好,国王也罢,他们虽然“有种”,但还是要经过严格的教育、训练和实际工作的考验才能获得“上岗’’的资格。

三、公产制度

柏拉图相信,通过消灭小家,全城邦就融全成了一个大家,大家的利益一致,意见相同,城邦就实现了高度的统一和和谐。柏拉图在私有制社会初期就看到了私有制的某些弊端,这无疑是十分敏锐和可贵的,但他立即设想用公有取代私有,并主张用消灭家庭的办法巩固公有,以增进社会的团结和凝聚,这无疑是用限制个人欲望的办法来巩固奴隶主阶级的统治,显然是无法实现的。柏拉图用社会倒退的办法来解决私有制引起的矛盾,显然是错误的,从当时的情况看,西方刚从原始氏族社会进入阶级社会随着奴隶制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政法的繁荣,私有制和私有观观念在当时社会条件下,仍然是失去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柏拉图主张以公有取代私有,以集体生活取代个人生活,以实际上的群婚取代一夫一妻制的家庭,这毫无疑问是用社会倒退的办法解决私有制的矛盾。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的“公产”“公妻”的主张,是将否认现实事物和感性经验的理念论和知识论运用到社会政治领域,勾勒一个所谓真与善相统一的理想国家方案中的一个制度。柏拉图认为一个国家纷争和灾难的祸根在私有制,私有财产是人们自私与贪欲心的根源,它使人们产生了“你的”与“我的”之想法,追求一已之私利,漠视他人和国家利益,甚至不惜损害他人与国家利益,它还造成了贫富的分化,使每个城邦都分为富人的城邦和穷人的城邦,双方互相仇视,党争频繁,这是国家动荡不安的根源,因此在《理想国》中,必须在城邦和护卫之间,实行一种财产和家庭共有的子制度。

柏拉图的思想是以等级观念为基础的,有严重的等级思想在里面,这也束缚了他的思想的发展,而且这种“公有”的思想是在统治阶级内部的公有,不能算是真正的“公有”。他的这种思想是一种从原则出发来规范国家的唯心史观,在政治上则反映了他所代表的奴隶主民主派的倾向和复辟要求。柏拉图理想国中的等级划分,道德规范,哲学王统治,第一等级和第二等级的“公产’,都都集中反映了奴隶主贵族的等级观念。但有几点是需要注意的,第一,除了对统治阶级外,柏拉图并部排斥劳动阶级的私产和家庭生活,生产阶级成员可在政府的严格监督下建立家庭和拥有私产。第二,柏拉图的“公产”学说并非为了消灭阶级而是为了根除党争和贫富对抗的经济根源:自私的利益,从而保障全体的利益和城邦的和谐。但是,柏拉图关于“公产”的主张还是有一定的可取因素的,并影响到后来的空想共产主义者。至于“公妻”的主张,实际上是用群婚取代一夫一妻制的家庭,这毫无疑问是用社会倒退的办法解决私有制问题。这种主张是错误的,社会发展的主流是进步的,即使是伟大的哲学家也不可能凭借一个人的力量改变这种时代发展的趋势,何况是逆时代的潮流而进呢,这就注定了,柏拉图的失败,注定了他的思想永远只能是一种空想,所以,他在实施他的思想的过程中才屡屡受挫,柏拉图是伟大的,但他的这种“公妻”的思想我个人认为是错误的。

四、政体思想

《政治家》是柏拉图的政体思想从理想到现实、从人治到法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一方面,政治家的人治作为理想但不可实现的政体形式而存在;另一方面,法治得到了承认,被认为是人所能及范围内最优的选择。进而,柏拉图依据法律的有无以及统治者人数的多少对现实政体进行了分类,并排出了从优到次的价值序列。柏拉图政体思想的这一转变不仅是其自身政体思想发展的重要转折点,而且对整个西方政体思想史的发展具有关键性意义。通过以上所引,可以发现,在柏拉图政治理念中,遵循法律的政制是好的,不遵循法律的政制是坏的,遵循法律的政制有三种:君主制、贵族制、依法统治的民主制;不遵循法律的政制也有三种,即僭主制、寡头制与不依法统治的民主制。六种政制,其优劣次序是:君主制、贵族制、依法统治的民主制、不依法统治的民主制、寡头制、僭主制。其中君主制与贵族制在实际操作中很容易蜕变为僭主制与寡头制,僭主制与寡头制则除非通过革命,否则很难转化为君主制与贵族制,而民主制无论如何变化总是民主制,显然,在民主制下生活即使不是最幸福的,也是最能够忍受的。

关于政体的划分及优劣,柏拉图《政治家篇》中已有所论述:君主政制是有可能存在的统治形式之一;在君主政制之后,人们自然会提到由少数人行使权力的统治政制;第三种类型一定是多数人的统治——叫做民主政制。此即三种最主要的体制,如果我们考虑到接受统治是强制的还是自愿的,是由穷人还是富人实行统治,是依法治理的还是无视法律的,那么,我们发现三种主要体制可以被划分:君主政制可以被分成两种,分别称为僭主政制和君主立法的政制。由少数人掌权的政制也能做同样的划分,分成贵族政制和寡头政制。关于民主政制,也是双重的,即依据法律而治理的民主制与不依据法律而治理的民主制。柏拉图并不认为这三种政体及其变种因其有可能存在而成为“真正的”体制,真正的体制是具有“政治家技艺”的人居领导地位。——最卓越的政治体制,唯一配得上这个名称的政制,其统治者并非是那些特意要显示其政治才干的人,而是真正科学地理解统治技艺的人。只要他们具有健全的心灵状态,坚定地遵循这个伟大的原则,他们就不会犯错误,这个原则就是:在理智和统治技艺的指引下,始终大公无私地、公正地对待他的臣民。以尽可能改善公民生活为目的,那么,我们就应当称他们为真正的政治家,只有在他们的统治下,国家才能得到良好的治理,才会有真正的政治体制。如果进一步推论,那么,其他所有被称作政制的国家组织都不是真正的,而是一种仿制品,是对真正的政制的模仿。那些所谓有法可依的政制要模仿得好些,其他政制则或多或少地模仿得很笨拙。

柏拉图对政体优劣的上述排序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法律在现实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了重视,对法治国家的评价总体上优于无法的国家。尽管在理想政体———政治家的人治中,法律因缺乏针对性和灵活性而遭到否定,但在现实中它比完全无理性的武断专横要好得多,是人力所能及范围内对理想政体最成功的模仿。第二,民主制度的价值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肯定,对民主政体的评价趋于中立。在此时的柏拉图看来,民主政体的本质是把政府权力

按小份额分散到众人手中,所以它在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都是最弱的———在法治政体中是最次的选择,而在无法政体中却是最优的选择。因此,民主政体被放在了价值排序的中间位置,比其在《理想国》中的地位提高了很多。总的来说,《政治家》时期柏拉图的政体思想处于由理想到现实、由人治到法治的转折点。一方面,《理想国》中的理想主义没有被抛弃———知识统治始终作为理想政体被视为人类模仿的对象;另一方面,现实主义的观点亦被采纳———法律统治被承认是人类对理想政体最成功的模仿。柏拉图政体思想的这一转变无论在其自身政体思想的发展上,还是在整个西方政体思想史的发展上都具有重大意义。

五、小结

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实践和柏拉图在《国家篇》和《法律篇》中探讨的政治问题——为后来西方政治思想提供了基本的思维模式、概念体系(也就是基本的思想素材)、理论框架以及关于政体类型等方面的基本思考。古希腊文明对西方政治思想一个根本性的影响就是决定了这一思想迄今为止对于政治问题加以认识的基本模式,提出了政治哲学的基本问题。大多数现代政治理想,比如说,正义、自由、宪政和尊重法律等理想——或至少是对这些理想的定义,都起源于古希腊思想家(尤其是柏拉图)对这种城邦制度的反思。

柏拉图的眼光是全面的,他代表着系统地区分本质(城邦或正义的理念)与生活中的偶然事件(为社会所接受或感觉合适)的最早努力。断言所有政治思想(事实上,如怀海特所说,是所有西方哲学)只不过是柏拉图思想的注脚确实有一定道理。无论是拒绝还是同意他的结论,后世的思考者都必须适应他的广博眼光。他的著作永远提醒着我们:我们有义务质疑身处其中的社会,而不是把它接受为唯一可能的选择。

正如苏格拉底所说“未经审查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生活”,未经审查的国家也是不值得居住的国家。虽然理论可能永远不会在实践中完全实现,但它能够在形成有关政府的疑问时发挥作用。如果我们不用政治哲学的全面角度来评判和革新面临困境的政府,那么还能运用何种有效的尺度去把握呢?因此,柏拉图的政治思想不仅仅是对智者的回应,而且是所有时代都将面对的终极政治的疑问„„

篇2:柏拉图政治思想特点

一、相同点:

1、二人都非常注重寻本探源,追求终极。这便是二人政治思想中理想的部分,如柏拉图的“理念论”他把理念当成宇宙万物的本质,唯一的真实存在,认识事物的基础,并且据此而设计了他的《理想国》;而亚里士多德则认为宇宙万物都是向善的,都有一善的目的。

2、两人都把教育看成一个重要的问题。

①柏拉图认为实现城邦团结统一的一项措施是对公民(哲学家和军人)的教育。他相信只有通过正确的教育,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军人和哲学家,也只有依赖哲学家的教化手段,才能塑造人性,培养优秀的公民,从而建立一个理想的国家。他把教育称为“唯一重大的问题”,认为城邦首先是一个教育机构。②亚里士多德将人性分为三种善德即天赋,习惯和理性,而理性是人们的追求的目的。他指出教育培养人的理性,进而理性培养习惯,习惯改变天赋。认为后天教育可以改变人。相反,柏拉图基于“潜能不易挖掘”的忧患意识而提出全面教育,以便于充分发掘人的天赋品格和美德,最后走向已经分配好的“工作岗位”。由此可见师生二人对教育实施的方针目的和具体的措施方面有一样的地方,但背后的原因本初目的是不一样的。不仅如此,亚里士多德还提出“优生优育”和“因时而教”的具体教育方法。

3、整体主义

柏拉图所著的《理想国》中阐述的政治哲学的突出特征就是整体主义或集体主义。他把社会整体(城邦)视为唯一的目的,个人是为了整体服务的工具。个人没有任何独立的价值和意义,他的价值只能是作为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个人完全被消融于整体之中。柏拉图把城邦的统一强盛作为压倒一切的目标,把献给国家作为公民的最高道德。具体地说,个人不再有自己的一切,不再有自己的财产、妻子、利益、愿望、要求、情感、判断,每个人与其他人都利益一致、情感一致、意见一致,这样,城邦就真正形成了“一个国家”,不用复数表示的国家。也就是完全消灭了个人主义,形成了一个整体。

亚里士多的在个人与社会的整体关系上也持整体主义立场。他把城邦理解为有机整体,而个人只是其有机组成部分。公民只有在城邦生活中,在为城邦服务于献身中才能完善自己的本性。城邦是公民生活的总体,其目的是公民的优良生活,所以公民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包括在城邦生活之中,谈不上私人的领域和范围。他将公民的家庭、婚姻、子女教育、音乐、文学等,都赋予政治意义,那人城邦事务范围。主张由城邦进行统一规划与控制,不承认个人独立与自由的权利。他明确否定“公民可以私有其本身”,认为“任何公民都应为城邦所公有”。但是,亚里士多德的整体主义框架里,为个人留下了一些余地。他主张,在承认个人利益,“划清了个人所有利益范围”的基础上实现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围的统一。他强调必须尊重个人权利。

不难看出,在整体主义的基本观点上,亚里士多德继承了柏拉图的思想。但亚氏的整体主义显然是比较温和的,没有走极端,对个人以及个人利益、权力和价值给予了一定限度的承认。

二、不同点:

1、对于国家起源,柏拉图认为国家是社会分工的产物。亚里士多德认为城邦(国家)完全是自然进化的产物。

①柏拉图认为,起初人们为了满足最基本的物质需要,就需要农民、牧人、各类工匠等,而后随着经济生活的复杂化,又出现了商人等,他们构成了生产者等级。后来有了战争,需要一个专门从事战争的集团,即“护国者“或军人等级。最后就是统治者等级,主要是精心培养的哲学家来执掌国家的权利,管理国家。至此国家正式形成。所以社会分工是国家的基础。

②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类自然是趋向城邦生活的动物”。起初,由男女和主奴这两种关系的结合而组成了家庭,这是人类为满足日常生活需要而建立起来的社会基本形式。然后,组成了村社,最自然的形式就是部落。最后若干村社又进而联合起来组成城邦。至此,社会组织就进化到了高级而完备的境界。所以,城邦完全是自然进化的产物。

2、对于国家阶级的构成。柏拉图认为国家分为统治者(哲学家)、辅助者(军人)和生产者等级;亚里士多德认为要组成城邦只有享受平等政治权利的公民才能组成这样的政治团体,也就是说他认为一旦城邦建立,人是同等的。但是除了奴隶、外邦人和妇女的政治权利,从这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的民主观念是比较狭隘的。

3对于国家城邦政制的分类:柏拉图分为荣誉政体、寡头政体、平民政体、僭主政体。而这几个政体一个比一个坏,所以在他看来“哲学家”执政,也就是“贤人政治”是最理想的状态;亚里士多德根据柏拉图的分类分成了6种政体: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共和政体、僭主政体、寡头政体、平民政体,他主张混合政体。

①柏拉图认为划分的四种政体是一个比一个更差,也就是僭主政体最坏。而哲学家执政,就被柏拉图理解为高超的智慧、真实的知识、完美的德行与绝对的最高权力的结合。他把这种哲学家是为城邦的“拯救者”。

②亚里士多德认为:“凡能包含较多要素的总是较完善的政体,所以那些混合多种政体的思想应该是比较切合事理。”具体的做法就是将寡头制和平民政体混合起来,集中两者的优点而避免其弊端。4柏拉图奉行公有制,认为私有财产是人们自私与贪欲心的根源;亚里士多德提倡一种有限制的私有制,他称之为“私有公用”。

①柏拉图坚持认为财产共有制,他认为,国家产生纷争的和灾难的根源就在于私有制,私有制使人们有了私心,因为私利而斗。他甚至提出家庭也要废除。

②相反,亚里士多德主张财产公有而私用,他觉得人间的一切罪恶的源于人的罪恶的本性,共有制不能改变人的本性,应该在财产公有的基础上私用来满足人的私利和私心。

5柏拉图认为法律是蹩脚的工具,他把法律放在了次要的位置;在亚里士多德的城邦建设中,他非常强调法律的作用。

①在柏拉图看来,让哲学家的智慧受缚于法律僵硬的形式和教条,就是让大智慧屈从于习俗与偏见。法律是因为一般人固有的缺陷而设立的,而哲学家却没有这些缺陷。所以哲学家的统治完全是人治是最好的统治手段而不是法治。

②亚里士多德则认为法律是多数人制定的,体现多数人的智慧,一般来说,多数人的智慧比少数人或一个人的更高明。所以亚里士多德宣称:谁让法律来统治,谁就是让神和理智来统治,但谁要是让一个个人来统治,这就在政治中混入了兽性的因素。

三、总结

柏拉图出身于雅典贵族,青年时师从苏格拉底。苏格拉底被陷害死后,他的政治抱负破灭。他痛切的意识到,法律和道德在堕落,要公正的治理国家和重建一种新的道德是极其困难的。现存的政治都是坏的,而人类的出路在于真正的哲学家掌握政权或政治家成为哲学家。这种信念构成柏拉图成熟的政治哲学体系的核心。之后,他游历四方,曾到埃及、小亚细亚和意大利南部从事政治活动,企图实现他的贵族政治理想。公元前387年活动失败后逃回雅典,创建了阿卡德米学园,此后执教40年,直至逝世。他一生著述颇丰,其教学思想主要集中在《理想国》和《法律篇》中。

亚里斯多德(公元前384—332年)是希腊北部的马其顿人。他是马其顿的国王御医的儿子,自己也做过亚历山大大帝的家庭教师。亚里士多德师从柏拉图,不过亚历十多德后来在许多问题上背离他的老师而另辟蹊径,并常常把柏拉图的思想作为批判的靶子,甚至有意夸大他与老师的分歧。可以说,在他的思想里既有柏拉图思想的继承,也有自己思想的创新。

时代的交错,历史的动荡,使得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二人的思想必然是两个交集,新与旧,继承与发展,既有同又有不同。

不同的思想,不同的人生经历,却同样成就了两位伟大而经典的哲学家、政治家,同样带给后世丰富的理论与无尽的思考!

提起古希腊文明,人们无疑会想起这两位在诸多领域中取得影响后世的成就的学者: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是唯心主义哲学最伟大的代表。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在哲学、教育学、物理学、天文学、生物学,气象学、政治学、诗学等方面建树颇丰,诗希腊古典文化的集大成者。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是师徒,在学术见解上自然会有相通之处,亚里士多德继承和发展了其师的思想,但他同时也说过这样一句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足见他与柏拉图还是存在许多分歧的。

首先,关于城邦的思想。无论是柏拉图还是亚里士多德,都对自由城邦的政治研究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在古希腊时代,城邦制度可称是最先进、最理想的政治建构,在希腊文中,城邦一词为polis,不同于今天英文中的city或country,这样一个特殊的政治形态,是柏与亚政治思想的实践对象,而且他们的政治思想也只适用于城邦,随着亚历山大帝国的确立,城邦的衰落也使这一系列政治思想失去了适用价值(当然,从西方近代以来,这种对政治构建的最初观念对今天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柏拉图在《理想国》中阐述了正义城邦的思想,城邦分为统治者、军人和财富生产者三个阶层,正义的城邦是三个城邦发挥各司其职、相互和谐的统一体,前两者是国家的治理者,第三阶层则是财富的创造者,这也引申出专业化的原则,在正义城邦中,人人需各司其职,统治者和军人也需经过严格的专业训练,而且他们适合于他们的这一地位所要求的条件。正义城邦的统治者,在《理想国》中,便是柏拉图著名的“哲学王” 哲学家执政是柏拉图挽救城邦危机的根本措施,是正义国家实现的关键,也是他的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哲学家执政的根据:(1)人的品德是政治的基础,保持公民完善的品德,矫正人们品德的堕落,有赖于具有完善品德的哲学家。(2)知识是美德的基础。它是对“理念”的认识与回忆,而非源于物质世界。只有哲学家才能掌握这种知识,回忆这种知识。(3)治国需要知识、美德和权力的结合。(4)哲学家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教育、训练过程。柏拉图的哲学家执政思想,其实质是要恢复奴隶主贵族政体,以挽救城邦的危机。亚里士多德的城邦观念于柏拉图有明显的不同,他提出“人是政治的动物”,并作了一个生动的比喻,个人于城邦的关系,好比一只手,只有当它与活着的身体结合在一起时才能实现它的目的(如拿取物品)一样,个人没有独立的意志,必须成为城邦的一部分,通过城邦发挥个人价值,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个人同样没有独立性,他们的生活和行为完全是为城邦的存在而服务的,这一点上二人的观点很相似

。但是亚里士多德的城邦是由享受平等政治权利的自由公民组成的政治团体较之柏拉图硬性划分的三阶层集带有一定程度专制色彩的哲学王,更具有民主的成分。关于自由城邦的思想是二人各自政治思想的基础,由此引申,会发现双方在政体、财产家庭、平等观念、法律地位、教育目的等方面的异同。柏拉图把哲学家当国王的政体视为唯一正确的、正义的政体,并以此为标准,认为凡是违背这一形式的则为非正义政体。柏拉图把执政者的心灵和品质作为区分政体的标准。认为贤人政体是正义的政体,因为统治者的心灵和品质合于智慧与美德。而作为非不义政体的荣誉政体、寡头政体、平民政体、僭主政体的统治者,他们的心灵和品质均有悖于智慧和美德。到后期日益感到“哲学王”思想的难以实现性,因此在其后的《政治家篇》中,他的政体形式变为:一人统治(王制和僭主制),少数人统治(贵族制和寡头制),多数人统治(共和制和平民制)。亚里士多德继承了他的政体观点,划分为正宗政体(王制、贵族政体和共和政体),变态政体(僭主政体、寡头政体和平民政体)。二人关于政体的观点差别甚小。柏拉图认为为了防止第一、第二等级可能出现的任何纷争,他认为应在这两个等级中实行共产并取消家庭,任何人除了生活必需品之外,不得占有任何私有财产,废除一夫一妻制,妇女儿童也要公有,婚姻应优化结合以培育出更好的后代。国家实行按需分配原则;在政治上,各种职务所有公民都可参加,以此维护第一、第二等级的内部团结。这种财产和家庭制度无疑是极端的,是一种集体剥削制度。亚里士多德的整体主义则很温和,他坚决反对妇女儿童公有,并提倡有限制的私有制。

篇3:柏拉图政治思想特点

当代青年生活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时代的新特征必然对他们的思想产生深远影响。 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运用, 是增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关键环节。

2.当代青年群体思想特点

2.1思想更开放

在全球化背景下, 新时期各国各地区的联系不断加强, 而我国的国际化和开放程度逐步提高, 青年人的思想更开放, 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逐步增强。 传统观念逐步在他们的意识中淡化, 他们反对故步自封、闭关自守, 要求开放与进步。 对于接触不同事物的要求更强烈, 对于存在的不同观念也能有包容的态度。

2.2成熟和理性并存

当代青年人心智不断健全, 更趋于理性。 他们价值取向积极向上, 务实进取, 有较强的创新意识, 能够主动按照社会的期望塑造自己。 对自己的人生规划清晰, 自我价值实现的意识强烈。 他们对社会发展及历史进程的前进方向有比较客观的判断。 对于新事物的看法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而且逻辑严密, 表现出理智和成熟。

2.3自主意识提高

新时代的青年人具有较高的自主意识, 独立性比较强。 他们独立有主见, 并且注重个人价值。 他们注重自我感受, 对待事物有自己的独立见解。 比如在就业方面, 越来越多的青年人选择自主创业。 他们崇尚独立的思维判断, 不愿依附他人。 此外, 他们个性张扬, 注重实际, 对形式性和口号性的东西表现出蔑视和排斥。

3.当前青年思想中的消极因素

3.1责任意识与辨别能力弱化

首先, 部分青年人社会责任感缺失。 他们不是把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联系起来, 而是把个人利益摆在首要地位, 甚至陷入极端个人主义。 乐于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淡薄了, 不太考虑社会需要和社会责任。 其次, 青年人由于生活阅历较浅, 缺乏社会经验, 对许多复杂的社会问题的看法往往简单化、片面化, 易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而做出错误选择。

3.2政治信仰淡化

部分青年人过于功利化, 对政治漠不关心, 认为共产主义是虚无的, 共产主义信仰在个别青年的心中失去应有的影响力。一些不健康的观念在影响和误导青年。 青年人对政治的参与度不高, 对时事政治不关心, 政治敏锐度降低, 缺乏对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历史使命感。 在入党党动机上, 有一部分并非完全出自政治信仰, 而是作为为自己谋利益的手段。

3.3利己意识不断膨胀

价值观方面的偏差导致青年人思想上出现利己主义、唯利是图的现象, 表现为功利主义倾向浓厚, 个人主义膨胀。 例如在竞选或者升职中, 部分人采用贿赂甚至于诋毁竞争对手等手段, 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为了自己的利益, 不惜损害他人利益。 当代青年人自我意识强烈, 热衷于实现自身价值无可厚非, 但需要有正确的思想价值导向[1]。

4.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要求

4.1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思想政治教育的进行, 必须遵循正确的政治方向。 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在价值取向多元化的新形势下,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课题是, 如何把人们的思想引到积极、健康的方向。 青年一代是祖国的未来, 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 特别是加强其思想观念和政治立场的教育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祖国未来的发展都意义重大。

4.2重视道德培养

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是使个人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 帮助个人塑造健全的人格。 思想政治教育要培养人正确的道德观, 提升和丰富青年人的精神世界, 帮助青年人形成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理想。 要做好青年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就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 加强青年人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

4.3科学利用网络媒体

媒体在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要利用网络信息技术, 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手段、开辟新空间和新渠道。 多媒体是各种思想斗争的主要阵地, 要充分利用大众媒体的力量对社会重要问题积极引导, 必须从政治的高度、全局的角度, 加强对媒体的管理和引导, 尤其是注重互联网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途径的作用[2]。

4.4加强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得以落实的最终保障。 只有尊重受教育者, 才能吸引教育对象的积极参与。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 要调动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变“要我做”为“我要做”, 改变单纯灌输的做法。 只有青年人积极参与,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落到实处。

5.结语

青年人处在思想多变的时期, 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对象。 新时期的青年思想教育任重而道远, 搞好青年人的思想教育是一项艰巨而伟大的工程。 只有研究新一代青年的思想特点, 尊重青年人的发展个性, 切实地做好青年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才能为建设社会主义事业提供良好的思想环境, 促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

摘要:青年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一个人的青年时期更是价值观形成与发展的关键时期。在价值多元化与西方思潮不断渗透的背景下, 了解当代青年思想的新特点, 进而探讨新时期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新时期,青年思想特点,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张耀灿, 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篇4:柏拉图政治思想特点

关键词: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政治思想

中图分类号:B502.23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2—0026—02

古希腊的动荡年代,以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政治思想家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迸发出了无限瑰丽的思想火花,为后世留下了无尽的财富。亚里士多德师承于柏拉图,因此两人的学说有相同的内容,但也存在诸多差异:

一、关于国家的起源

柏拉图认为个人才能的片面性与生活需要的多样性之间的矛盾必然导致社会的分工,而这种分工最终导致了人们的共同生活和分工合作,而国家就是这种社会分工的产物。这种分工合作、各求所需、各尽其能的原则就是柏拉图立国的基础。在亚里士多德那里,“自然生成论”是其国家起源观的核心。他指出,自然赋予人类的目的是过优良的生活,人类不同于其他动物的特征就在于他的合群性,恰恰这一合群性是人类生存和过优良生活的前提。有了这一前提,人类就可以结成社会,组成城邦,过有组织的生活。因此“人类在本性上,也正是一个政治动物。”凡脱离城邦的人“如果不是一只野兽,那就是一位神祗”,“不是一个鄙夫,那就是一位超人。”在亚里士多德那里,无论是两性的结合、家庭的出现,还是村坊的产生、国家的形成,自始至終都贯穿着“自然”的精神,而国家则是这种自然发展的最高阶段,是人类本性的完成。

关于国家起源的两种不同的理论体现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各不相同的政治风格。一个把国家的起源规定为严格的社会分工,一个把国家的起源规定为社团的自然发展。由严格的社会分工所产生的国家,必然使国家带有分工本身所固有的特点。因此,社会的等级井然、国民生活的千篇一律、整个国家的整齐划一就成为国家的突出特色。相反,由社团的自然发展所产生的国家必然处处体现出“自然生成”的特色,一切依照自然、顺应自然。因此,这样的国家更加适应人的本质的发展,多角度发展、多层次需求、多阶层杂容并存就成为这种国家应有的特色。

同柏拉图的“社会分工论”相比较,亚里士多德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没有同其师柏拉图一样,把社会与国家混为一谈,而是明确地把两者区别开来,认为国家是“至善”的社会团体,从而突出了国家的作用和地位,认识到国家不像柏拉图所言是人类社会从来就有的,而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这种思想撇开了国家产生的空想性,从而向科学性、唯物论又迈进了一步。这是柏拉图所不及的。

二、关于国家的伦理基础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均被称为正义论的国家观和法律观,正义的观点贯穿两人的学说之中。柏拉图所做《理想国》一书的主要内容是围绕什么是正义或公正的问题展开的。在柏拉图那里,所谓合乎正义的城邦就是实现或体现了至高的“善”的城邦,就是城邦的理念。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从传统的城邦主义出发,得出“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认为人的最高生活中只有在城邦之内才是可能的,但城邦就是政治,因此政治生活是第一位的。正像任何原型都有目的性一样,国家原型以实现人的幸福为最高目的。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的中心内容是讲善、美德和正义。正义是人们在社会关系中所产生的一种美德。亚里士多德的国家观就是建立在这种正义论的基础上的,整体的标准都要符合正义和美德的要求。亚里士多德的这种观念直接来源于柏拉图的思想,并进一步深入加以发挥。

三、关于国家阶级构成

柏拉图认为,人与人是不同的,进而提出把人划分开来。从天性上划分,对应智慧的是国家的统治阶级,其天赋职能是以才智管理国家;对应勇敢的是护卫者、军人,其天赋职能是保卫国家;对应节制的是劳动者,其天赋职能是安分守己地为自己为国家进行生产劳动。从自然本性上划分,柏拉图认为人天生有三种质,一种人是用金子做成的,富于天才和智慧,即统治者;另一种人是用银子做成的,他们天生忠实于统治者,勇敢善战、不怕牺牲,是社会秩序、国家安全的维护者,即护卫者;第三种人是用铜铁做成的,他们应该从事生产劳动以供养社会,即劳动者。柏拉图从各个不同角度论证了人类天生的不平等性和等级差别的客观性,由此构成了一个等级森严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认为,城邦完全是自然进化的产物,是自由人的自治团体,不是主人与奴隶的结合地。他完全否定了柏拉图的阶级划分,认为人与人之间不存在不平等的天性。在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哲学中,社会结构的组合、阶级的划分、人们在国家中的责任和义务等等,都遵循着自然发展的规律,顺应着社会发展的要求。在这样的国家中,自然的和谐代替了城邦的划一,社会的宽松代替了等级的森严,个性的发展代替了自我的泯灭,政治的民主代替了治国的独裁,整个国家向着多元化、多方位、多层次发展。但不得不看到的是,亚里士多德的城邦概念包含着很深的公民偏见。它完全否定了奴隶、外邦人和妇女的政治权利。因此,他的民主观念是十分狭隘的。

四、关于所有制

柏拉图认为,一个社会是否合乎正义与公道,衡量的标准之一就是看它的贫富悬殊是否过大。他谴责私有财产,认为私产之下无好执政者甚至会毁灭社会,而理想国并不是为了某一个阶级的单独的幸福,而是为了全体公民的最大幸福。为此,他提出了消灭私有制的具体办法。他说,在第一、第二等级内实行“共产制”,使他们以国家利益为至上利益,过一种简朴的禁欲主义生活,而生产者等级却可以有自己的私有财产。在当时奴隶制社会江河日下的状况下,这种理想的社会模式最终无法得以实现。最后就连柏拉图自己也不得不承认其理论的空想性。在《法律篇》中,柏拉图重新肯定了私有制,否定了“共产制”。亚里士多德的整体主义是比较温和的,他批判柏拉图过分追求城邦统一的努力,认为这种“共产制”不符合人的本性,反而会造成事事无人问津的后果。亚里士多德提倡的是一种有限制的私有制,他称之为“私有公用”。即成人财产私有,但要保障它用于公共的目的。他的基本原则是在承认个人利益,划清各个人所有利益的范围的基础上,实现城邦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围的统一。

五、关于治国方略

哲学家治国被柏拉图认为是高超的智慧、真实的知识、完美的德行与最高权力的结合。哲学家对于国家理念有深刻的认识,知道理想国家应该怎样组织、怎样治理。根据社会分工理论,治国也是一项专业技术,只有哲学家才真正掌握它,也只有他们才有资格执政。柏拉图依据这种逻辑,自然而然地否定了法律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用人治来代替法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发展,柏拉图逐渐认识到自己理论的局限性,在《法律篇》中他强调了法律的作用。然而,他认为一旦有能力的统治者出现,人类便无须由法律统治了,因为没有任何法律或条例比知识更有威力。因此,归根到底,即使在其晚年所描绘的第二等好的国家中,柏拉图还是崇尚哲学王的最高统治,在其思想的深处还是对法律或习俗持一种否定的态度。而亚里士多德则始终坚持法治而反对人治,他认为的法治包含两层意思:其一是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其二是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全体人民,包括统治者应一律服从,否则法治无法实现。他指出,法治优于人治的地方在于:第一,人治容易尚私,而法治则可秉公。因为法律是没有感情的智慧,“凡是不凭感情因素治事的统治者总比感情用事的人们较为优良,法律恰恰正是全没有感情的”,现实许多政治家往往在制定措施时感情用事,法律恰恰正是免除一切情欲影响的理智的体现。第二,法律是由多数人制定的,因而具有更大的可取性。因为“许多人出资举办的宴会可以胜过一个人独办的酒席;相似地,在许多事例上,群众比任何一人又可能作较好的裁断,而且多数人也不易腐败。”第三,实行人治容易贻误国家大事,尤其是世袭制更加如此。亚里士多德指出,如果让一个个人来统治,这就在政治中混入了兽性的因素。个人的欲望、自私的情感被带入国家政治,必将贻误国家、祸害人民。总之,“在我们今日,谁都承认法律是最优良的统治者”。

有关国家治理的论道中,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可谓各执一端。一个信奉贤人政治,一个坚持以法治国,两者政治哲学的特点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六、关于政体分类

柏拉图提出划分政体的两个标志:1.根据执政人数的多少;2.内在精神和原则。他把政体分为五种:贤人政体、荣誉政体、寡头政体、平民政体和僭主政体。亚里士多德划分政体的标准与柏拉图基本相同,但他强调看统治者的目的是否旨在照顾全部城邦共同的利益。他把政体分为两类六种:1.正宗政体,包括君主、贵族和共和三种政体;2.变态政体,包括僭主、寡头和平民三种政体。这种分类是建立在柏拉图的基础上并加以发展了的。

小结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这对师徒的思想开启了西方政治思想的新篇章。柏拉图是第一个有系统哲学著作传世的思想家,而亚里士多德在柏拉图的理论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甚至对老师的许多观点进行了批判,正如他所遵循的“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政治理论的集大成者,他们的思想为后世政治思想家提供了无尽的思想宝库和灵感源泉。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

[2]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2.

[3]王岩.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政治哲学比较研究[J].政治学研究,2001,(4).

篇5:中学生 思想特点 思想政治教育

论文摘要: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培养人们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正确认识和分析教育对象的思想特点并根据对象的思想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工作,这在当前环境下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0引言

正确认识教育对象,了解和掌握教育对象的客观实际状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前提。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有效的组织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预期目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范围很广,可以依据不同的标准将其分为不同的类的类型。本文主要根据文化程度来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中学生的思想特点,并探究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对策。

1中学生的思想特点

中学阶段也就是一个人的青春期阶段,这是人从幼稚顽童向成熟个体的过渡时期,随着生理发展尤其是性的成熟,此时他们的心理发展也渐次成熟,认识水平、情感体验和自我调控能力都在这一时期有了飞速的发展,他们的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慢慢地形成和定型,这为他们走向社会、步入人生定下了基调。

1.1 中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落,正处于特定的发展阶段,思想上有其独特而鲜明的特点,调查发现:中学生思想品德的整体情况是好的,主流是健康的。

1.1.1 较强烈的国家观念和民族意识。91%以上的学生认为“每周一学校升旗仪式”有必要,愿意参加。“假如现在有外敌入侵或有人分裂国家,使国家的领土和主权完整受到威胁,需要大批青年应征入伍”,有83.14%的学生表示积极主动应征。”但这种国家观念和民族意识在不同的地域表现也不同,农村相对于城市就稍差一点。

1.1.2 比较关注社会。调查显示,中学生对社会问题较为关注。在“我国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最主要的问题”中做出选择最多的前三项依次是下岗职工再就业(47%)、腐败现象严重(37%)、农民工问题(31%)。高等学校扩招、家庭收入等也是学生十分关心的问题。说明中学生对于自己和家庭密切相关的大事比较关注,所关注的社会问题有一定的层次和水平。

1.1.3 高度认同传统道德。大部分学生都反对“助人为乐已经过时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已经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了”等典型错误观点。这也反映出我们传统的道德教育是成功的、有效的。

1.2 调查发现:中学生身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1.2.1 对道德判断存在偏颇。有40%的中学生认为目前社会的道德生活是假恶丑多于真善美,而认为真善美多于丑恶的仅占12%。有52%的中学生赞同“现在很多事情使人说不清楚是好是坏,不知道如何才好”这一说法。中学生的社会道德观需要积极的引导。

篇6:初中思想政治活动课的特点

2、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初中政治活动课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发掘教育资源,紧贴学生生活和社会热点。触及到“三个代表”、“中学生上网热”、“国际形势”、“西部大开发”、“可持续发展”等社会问题,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也使思想政治课焕发出勃勃生机。

3、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初中思想政治教材根据学生的需要、动机、兴趣和直接经验来设计、实施相关活动课;从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中选取具有一定的实践性、现实性的问题、事件、现象来设计活动内容;学生可以采取调查、讨论、访问、演讲、辩论等多种方式进行活动;学生亲身参与、主动实践,通过个人努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这些都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意识。

上一篇:师范学院教育实习自我鉴定下一篇:传统统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