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产业发展汇报

2024-04-29

生猪产业发展汇报(精选8篇)

篇1:生猪产业发展汇报

#####镇#####上半年生猪产业发展

情况汇报

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大会安排,我就#####镇今年生猪产业发展情况作一个简要的汇报,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镇位于处,辖个行政村,个村民组,户,总人口 人,全镇总面积平方公里,有耕地万亩。其中:水田亩,旱地亩。

今年以来,我镇认真贯彻县委县政府相关会议精神,把大力发展生猪规模养殖作为农村经济重点工作来抓,养殖规模不断壮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养殖水平不断提高。1-6月,生猪出栏头,存栏头,新增5头以上大户(规模)户,全镇现有2个10000头猪场,个千头猪场,个百头猪场,户均

只,成立了镇生猪养殖合作社,有会员268人。

一、主要做法:

(一)、抓机构职责落实

镇政府专门成立了#####镇生猪产业化发展领导小组,指导、服务分工明确,由书记挂帅,镇长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抓片、镇干部包户、村组党员能人大户带头示范、干部考核和生猪养殖挂钩,党委政府把把大力发展生猪规模养殖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二)、抓科学养殖力度

在规范化养殖方面,全镇专业养殖场和养殖大户的猪舍均按专业设计的标准化养殖厂房建设,有自动饮水器和排污、消毒等设施,大部分农户为砖木结

构猪圈配套了沼气厕所。

在养殖技术推广方面,不定期组织各村养殖大户进行养殖技术培训,指导科学养殖。今年以来共组织开展生猪繁育、饲养管理、疾病防治等为主要内容的专题培训3期,发放养猪技术资料2000余份。配合饲料推广率为100%,养殖户80%以上经过养猪饲养管理技术培训。同时,建立了兽医人员定点联系养殖大户和种猪场制度,所有的新建猪场都由畜牧站帮助搞好种源联系,扩大良种母猪覆盖率,改善生猪品种结构,缩短养殖周期,提高养殖效益。

在猪病防疫方面,全面落实生猪免疫注射,严把检疫关,严防疫病流入,定期开展防疫,动物重大疫病防疫率100。同时,加大兽药饲料等投入品的监管力度,保证畜产品质量,确保建成无公害生猪基地。

(三)、抓典型示范带动

我镇积极为大户服务,从规划、征地、建设、资金、引种、养殖、销售等环节服务,重点扶持懂技术、资金充足的养殖大户,大发展大支持。大户带动散、中、小户,实现了“养猪为过年”向“养猪为赚钱”的转变。在我镇党委政府的引导支持下,投资500万元的天意养殖场、投资200万元的永红养殖场,先后在我镇建成。目前,#####镇的养殖大户主要集中在梁家庵、官井、张家嘴三个生猪养殖带,年出栏5000—10000头的基地村3个,母猪5头以上大户36户。

(四)、抓奖励政策扶持

一是认真落实上级各项生猪补贴入户工作,二是积极协调相关养殖农户、资金、用地、用电、用水等方面的协调服务工作。今年永红养殖厂扩建,镇上为其协调扩建土地,先后由主要领导开会现场解决3次以上,解决了扩建当中

一户“钉子户”,使其顺利扩建。

二、取得的成效

目前,我镇的养猪业实现了三大突破:

一是养猪业发展有了新突破。截止目前,万头猪场2个,千头猪场个,百头猪场个,百头以下规模养猪户户,养猪业占畜牧养殖业的比重提到到56%。

二是猪传染病防疫实现了新突破。根据养殖业的发展需要,不断壮大完善了镇村两极防疫网络体系,制定了疫情检测制度、报告制度和应急预案,极大的提高了镇域防疫能力。加大了猪瘟、猪肺疫等传染病知识的普及和推广,有效防止了传染病的发生。今年,耳标佩带率达到100%,辖区内没有发生重大疫情,死亡率控制在2.4%以下。

三是养猪的方式转变有了突破。养殖规模开始由分散型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增长方式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猪品种由本地土杂种向优良品种转变,饲养方式又传统型向科学型转变。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能繁母猪少,不能满足生猪产业发展需要。全镇现存栏母猪1236头,其中能繁母猪1200头,一头能繁母猪按年产仔25头计算,全年仅产仔猪30000头,按现饲养量4万头计算,仅满足75%的生产需求,尚有25%的仔猪全靠外引,而外引成本高,疫病输入风险大,增加防控难度和养殖风险,养殖效益差。

2、生猪养殖投入大,资金筹集难,制约了生猪产业的发展。受生猪低价位运行的拉动,而饲料价格,仔猪成本较高,现饲养出栏一头商品猪直接成本投入就高达元左右,若建一个“150”标准化猪场一次养猪150头,固定资产

投资约8万元,150头猪成本投入约需19.5万,则共需27.5万元。一般农户很难筹集到所需资金,若靠金融部门借贷存在着:一是放贷额度小、手续程序繁琐;二是养殖风险大,银行不愿放贷;三是养殖利润空间本身就不大,而贷款利率高,一般农户不敢也不愿贷款养猪;资金瓶颈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全镇生猪产业的发展。

3、猪栏设施利用率低,空栏多。受猪价大起大落的影响,出现猪贱伤农的现象,导致养殖数量少,空栏多。2008年受猪价攀升的影响,出现养殖高潮,纷纷投入生猪养殖,兴建养猪场,全镇户平有2-3间猪栏,户平猪栏面积不少于50平米,建有年出栏50头以上饲养规模的猪栏78户,受09年猪价大幅回落,养猪倒亏的影响,规模猪场现养猪的仅67户,还有11户的规模猪场一直空闲着,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4、部分农户养殖条件落后,污染较重,影响生猪生产。全镇现有25%的农户猪栏设施脏、乱、差。生猪仍圈养在淋就淋个够,晒就晒个透的简易猪栏中,养殖污染处理不到位,环境污染大,导致抗病力低,易发病,不利于生猪的健康生长。

5、养殖技术水平低,防疫、消毒意识差。仍有一定数量的农户饲养技术仍停留在传统的饲养水平上。饲养方式还是“一盆草,一瓢水,一把面”。防疫意识淡薄,虽然取消了防疫费,仍有部分饲养户不愿接受防疫,拒绝施行动物防疫,无消毒灭源意识,一年到头难得进行一次栏圈消毒。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1、继续抓好生猪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建设。积极抓好生猪生产龙头企业建设,积极争取国家对龙头企业资金扶持,充分发挥生猪龙头企业和生猪合作社的桥

梁和纽带作用,广泛吸纳养殖户,联系养殖户,建立健全与养殖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充分发挥镇生猪合作社的积极作用,合作社覆盖本地的养殖大户须达90%以上,使合作社成为当地农民发展生猪产业的重要载体。

2、推进生猪标准化生产建设。在全镇推广实行生猪标准化生产。特别对万头以上规模的天意养殖场、永红养殖场猪场,必须进行标准化生产,严格按要求进行建设,使其进一步做大做强,充分发挥它们的示范效应,促进我镇生猪标准化生产快速发展。

3、完善健全技术服务、管理体系。一是巩固发展畜牧兽医站,强化对畜牧兽医站的规范化管理,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保障我镇生镇产业发展安全。二是按照“镇有技术推广点、村有示范小区、组有示范户”的要求,健全生猪生产技术推广网络利用各种方式,加强技术培训工作,积极推广生猪标准化养猪技术,从而使我镇生猪生产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三是强化动物卫生监督、加强动物检疫、兽药残留监控等农业行政执法工作,为生猪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

4、加大生猪产业招商引资力度。高度重视把生猪产业项目招商引资作为本地经济招商引资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每年引资建设一个年出栏生猪2000头以上的环保规模养殖场。

5、加大无公害生猪产品建设。利用全镇现有养殖户尽量做到统一生猪品种、统一生猪生产工艺和流程、统一饲料供应、统一免疫程序、统一售后服务,使我镇生猪生产步调一致,成功走上产业化发展之路。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我镇的做法只能是抛砖引玉,与县委、县府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与兄弟镇相比我们还需要努力。今后,我们将继续贯彻县委、县府“产业富民”发展战略,再接再厉、同心同德,为早日建成生猪基地镇努力!

谢谢大家!

篇2:生猪产业发展汇报

县考核办、生猪办:

为了进一步深化全镇的全民创业活动,加快推进良种仔猪繁育大镇、千年陶瓷古镇和渭北工业重镇三镇建设步伐,在全县壮大生猪产业实施13135工程动员大会之后,我们**镇抓早动快,紧紧围绕良种仔猪繁育这一重点,明晰工作思路,强化工作措施,加大考核奖惩力度,不断促进工作落实,迅速在全镇掀起了生猪产业发展热潮。截止目前全镇生猪总存栏数达到2800余头,出栏数达到 头,能繁母猪达到650头,共建成母猪繁育场 个,后备母猪存栏达到 头。为年内顺利完成25000头生猪生产和2200头能繁母猪生产任务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大舆论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 我们紧密结合全镇日益紧张的煤炭生产形势,通 过层层召开会议,迅速传达市县壮大生猪产业会议精神,分析全镇经济在煤炭产业即将出现断档后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和生猪产业面临的良好发展形势,并通过入户宣传动员、刷写巨幅宣传标语、印发宣传资料,利用网站、《考核简报》、《创业简报》、县电视台等新闻宣传平台大力度宣传发展仔猪繁育的重要意义和一些成功的典型以及各级扶持生猪产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先后投资8000余元,刷写宣传标语32条,制作宣传板面20余块,印发宣传单1.2万份,悬挂横幅30余幅,召开各类座谈会50余场次,发表新闻宣传稿件26件,入户动员3000余户。通过大力的宣传引导,做到了全镇上下齐动员、家家户户齐参与,使“念猪经、发猪财”成为全镇上下的共识共动,为全镇的生猪产业营造了良好的发展氛围。

二、细化分解工作任务,严格督促狠抓落实 我们根据县上下达的生猪发展任务,结合各村的发展实际,层层分解落实到村到组,并于3月19日在全镇三级干部暨生猪养殖动员大会上以目标责任书的形式予以下达,作为年终考核各村工作的主要指标之一。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镇村组三级干部包联抓点工作责任制,明确要求镇机关所有领导干部年内每人必须包抓一个规模养殖示范点,机关同志每人必须包抓1至2个生猪养殖示范户,村组干部每人必须新发展1至2个生猪养殖户,并且进行登记造册,作为年终考核各办公室和同志个人的主要依据。同时建立了定期督查和汇报制度,每周五在机关全干会上由每个机关干部汇报当周工作进展情况,并由镇创业办根据汇报和平时检查情况列出单子,实行动态排名,周一下单子,周五交单子。每半个月召开一次由各村两个主要干部和包联站所负责人参加的工作交流推进会,明确工作时限,促进工作落实。并且由党政主要干部带队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督促和检查。压实了工作责任,增强了各级干部抓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三、建立扶持奖励政策,调动各方积极参与 我们在不折不扣落实好国家各项补助政策的基础上,镇上分层次制定出台了各项扶持激励政策,针对养猪户出台了三减免政策(即为规模养殖户免费提供养殖场地、对春秋两季强制性防疫由镇上免费统一组织实施、对能繁母猪保险群众负担部分镇政府实行全额补助)、制定了《**镇扶持发展生猪产业规模养殖大户重奖办法》,规定凡在2008年1月31日以前,凡能繁母猪养殖数量达到200头以上,生猪存栏500头以上,奖励养殖大户3万元;养殖规模达到1000头以上奖励养殖户5万元。同时对在发展生猪养殖抓点或在其他创业方面做出优异成绩的镇村组三级干部制定了1000至20000元的奖励。在此基础上,要求各村各包联单位结合各单位实际,制定各自的优惠政策,要求在资金、场地、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给与大力支持,全力搞好服务。各村结合各自实际都分别出台了优惠政策,并实行动态考核,在养殖规模达到规定规模时,由养殖户和包联人提出书面申请,经镇目标考核领导小组现场考核后,镇财政所当场兑付奖金。截止目前,各项防疫、保险镇上为群众承诺部分已全部兑现到位,共为群众支付保险费用

元,防疫费用

元,帮助群众协调场地

处,落实信贷资金

万元,解决水电路等基础设施

处,极大的调动了广大干群积极投身生猪产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篇3:生猪产业发展汇报

1 强化组织领导

生猪良种补贴是中央强农惠农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促进畜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是养殖户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新沂市按照农财两部和省市业务部门的要求, 为把强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 充实完善了由分管市长任组长, 市政府办、农委、财政局等单位为成员的生猪良种推广补贴项目实施领导小组, 负责项目实施工作的领导和协调负责全市生猪良种补贴的组织、领导、管理, 解决项目实施中的具体问题。同时组建项目实施专家组, 实行组长负责制, 具体负责对项目区供精单位种公猪进行评定;开展生猪人工授精技术指导、培训与咨询服务;负责项目工作具体落实和检查督促, 重点检查供精站点的各种档案记录、精液质量等, 确保项目正常运行, 切实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将国家、省的惠农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到位。

2 严格招标供精单位

为保障精液和种公猪质量, 根据江苏省农委《生猪良种补贴项目实施方案》及《猪人工授精站建设技术规范》要求, 新沂市每年组织市监察局、财政局、农委相关领导和技术骨干, 组成评审组, 采取公开招标和专家评定相结合的原则, 首先通报过去一年全市生猪良种补贴项目的实施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并对新一年生猪良种补贴项目供精单位招标评审会的前期准备工作及对供精单位的基本要求做详细说明。评审组严格参照评分标准, 依次对参加本年度招投标的供精单位提供的资料进行现场集中评审, 并结合现场提问解答情况, 最终确定中标供精单位。

3 确保政策透明

为使生猪良种补贴政策落到实处, 新沂市农委着力强化政策信息的透明度, 做到“三公开”:一是充分利用新沂政府网、广播做客新闻台和发放宣传单等方式, 广泛宣传中央生猪良种补贴政策的重要意义、实施方法、步骤和补贴资金发放程序, 提高项目的影响力, 为项目的顺利实施营造出良好的氛围;二是公开各生猪人工授精站信息, 经招标评定后, 新沂市农委及时公布评定入选的生猪人工授精站名单, 并在市林牧业网上公示。同时, 各人工授精站适时张榜公布受益养猪场户及其母猪配种、收费情况, 确保项目区内养殖者知情、受益。

4 健全工作制度

市业务主管部门先后认真制定和完善生猪人工授精站管理办法、输精员管理办法、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输精服务收费管理办法等, 保证生猪良种补贴项目有序实施。同时, 加强项目督查考核力度。市农委林牧业管理办公室与7个人工授精站签订项目实施协议书, 并明确其工作任务和职责, 到年底严格按照协议对各人工授精站进行奖惩。同时, 项目实施专家组不定期地会同财政部门对供精单位人工授精情况进行随机抽查, 重点抽查供精单位生产公猪饲养情况与良补精液生产、发送、输精各环节间记录、汇总数据的相关性、真实性、完整性;核查母猪输精登记表上农户的签字或指印, 以及母猪登记卡上的输精登记与签名;深入母猪饲养户核实母猪输精登记表登记情况与母猪登记卡、空精液瓶、圈内母猪和仔猪四位一体相符的程度, 计算出实际输精份数、输精母猪受胎率、产仔数, 作为每月结帐的凭证, 如出现缺项、有误、签字不实等将按比例扣发项目资金;同时, 省农委和新沂市农委林牧业办向社会公布项目监督举报电话, 接受群众监督, 确保养殖户利益受到保障。

5 供精站点建设上台阶

新沂市按照江苏省级地方标准《猪人工授精站建设技术规范》, 规定了猪人工授精站的选址、布局、设施、器械、人员、公猪、饲料、精液、防疫卫生、档案等要求, 提出了生猪精液发放点“八有” (即有醒目的良种猪精液发送 (销售) 服务点牌子, 有专门的精液销售服务房子、有懂技术、懂相关政策的精液销售服务人员、有规范、有效的猪精液保存和精子质量检查器械、有猪人工授精输精配套技术挂图、生猪人工授精良种补贴项目相关事宜的公示, 有规范的母猪输精登记表, 有输精器械及其配套的消毒器械、药物的供应) 建设标准。根据全市母猪饲养情况, 对照规范要求, 已建设了生猪人工授精站7个, 精液发放点7个, 保证了生猪良种补贴项目的顺利实施, 推进了全市生猪品种改良进程。

6 规范项目操作流程

为确保良补资金专款专用, 新沂市建立了从凭卡领精、登记签名、留瓶备查到核实拨款环环紧扣的操作流程。农户凭市林牧业办核发的母猪登记卡, 到所在的生猪人工授精站 (或精液发放点) 领取良补精液, 一猪一卡。精液发放员在母猪登记卡上登记签名, 农户在母猪输精登记表上签名或按指印。农户或输精员输精后, 将用完的、有良补标识的空精液瓶与母猪登记卡一起挂在该头母猪圈墙壁上备查。市农委林牧业办会同财政局定期汇总各生猪人工授精站免费或优惠供应精液的份数, 并核实数据真实情况, 市财政部门每季度通过一折通下拨一次资金。

7 创新技术推广方式

多年来, 受传统饲养方式的影响, 新沂市生猪散养户和小规模养殖场多数没有配备专门的生猪人工授精人员, 如有需要, 都是请专职或兼职输精员上门服务, 这种方式有时容易导致母猪人工授精错过最佳时间, 也不适应现代动物防疫的要求。生猪良种补贴项目实施, 新沂市一手抓猪人工授精站等硬件建设, 一手抓人员队伍等软件建设, 采取有效措施, 切实加强生猪人工授精技术推广, 采取刻制专题光盘、举办培训班、发放挂图等形式, 重点对饲养3~50头能繁母猪的养殖户进行技术培训, 帮助指导他们掌握技术、熟练使用生猪人工授精技术。这种推广方式提高了母猪的适配比例, 母猪情期受胎率从82%提高到89%, 深受养殖户欢迎。

8 补贴落实得实惠

篇4:生猪产业发展汇报

【摘 要】从国内外生猪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发展政策导向来看,现阶段我国生猪产业要素的配置结构尚处在不断优化调整的过程当中,但出现阶段性失调。笔者提出:农户在生猪养殖过程中对各要素在产业中流动存在阻碍作用,客观上造成整个产业中劳动力密集程度过高、技术和资金密集程度过低,呈现出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形态。本项目深入分析了农户在结构转型过程中产生的阻碍作用,并为其更好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劳动力;生猪产业配置结构;都江堰市

一、研究背景

生猪产业在我国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生猪出栏70825万头,生猪存栏45113万头,较2014 年中国的生猪出栏量和存栏量分别下降3.7%、3.2%。相关数据显示,自提倡规模化养殖以来,1998年至2014年散养生猪具体头数以及在总产量中的比例都在不断减少,但减少速度明显降低,生猪养殖散户的数量仍占有90.25%。在生猪养殖规模化推行的大背景下,生猪产量却在减少,是否是数量众多的散户对生猪产业要素配置结构优化产生了阻碍作用?为验证这一问题我们开展了以下调查分析。

二、调查分析

通过对国内外生猪养殖现状、参考文献等分析,目前我国生猪产业要素配置结构演变的基本规律是技术与资金等要素的比重在不断提高,劳动力等传统要素的比重在不断降低,但要素配置结构优化调整的速度相比于生猪产业发展的速度较低。我们假设其原因主要是作为生猪养殖主体的散养农戶,由于自身素质和能力的限制,会阻碍技术与资金向生猪产业流入,阻碍劳动力退出生猪产业,从而阻碍生猪产业要素配置结构的优化调整。

1.生猪养殖农户对技术要素进入生猪产业的影响分析

技术作为生猪养殖的三大要素之一,对生猪养殖的效率、质量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拥有合理、先进的养殖技术,对整个生猪产业的转型具有重要意义。从技术的来源上说,97%的农户都是通过自学获得养猪技术,绝大部分农户都表示想要引进更先进的养殖技术,占比达到了79%。我们可以认为,尽管农户认为自己已经掌握基础的生猪养殖技术,但他们仍旧希望通过其他渠道获得诸如生产管理、营养、防疫等先进技术,尤其是疫病防护,以求提高生猪养殖的效率和质量。但农户获得技术支持的渠道十分有限,几乎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主要有3个:一是农户观念比较保守;二是政府的基础培训还不够到位,受访农户感受不到政府对生猪养殖规范化的政策、行为支持,因此在技术引进上农户表现更加被动;三是商业公司展开的培训不仅质量低,还表现出强烈的商业目的,对农户进行商品推销,培训效果却得不到保障。从对养猪的基本技术的掌握情况来看,90%的人认为容易掌握,其中,认为容易使用技术的农户中,小学、初中、高中学历人数各占59.3%、37.0%和3.7%;认为使用存在困难的农户中,小学、初中学历人数各占50%,没有高中学历。大多数农户所阐述的“容易使用”技术主要是指对传统的生猪养殖基本技术比较了解,是由多年的、自上而下的经验得出来的,并非先进的、科学性的技术且先进的。农户文化素质低下,直接影响其各种技能的具备和运用,进而对自己在生猪养殖中掌握和应用科学技术的能力缺乏信心,采取消极养殖的态度。

2.生猪养殖农户对资金要素进入生猪产业的影响分析

虽然近年来生猪市场价格不断波动增加了养殖生猪的风险性,成本不断升高,但调查结果来看,仍有66%的农户想要养殖更多的生猪。农户大部分养殖生猪是为了增收,他们想要扩大养殖生猪的规模,从而有更大的希望获取更多的收益。不想扩大养殖规模的农户,主要是因为他们目前的能力只能承受现有的养殖规模带来的成本。可知农户对是否扩大养殖规模表态不一,缺乏理性、科学地对自己现有能力和市场状况的分析。目前农户获得资金的渠道主要有自有资金、国家政府补贴、贷款、向亲戚朋友借款等渠道。100%的受访农户从事生猪养殖资金来源于自有资金,40%的农户向亲戚朋友借款从而获取资金,5%的农户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获取资金。可见,自有资金是农户养殖生猪资金规模的主要组成部分,虽然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有提供贷款的服务,但由于对申请者资产要求高、手续十分繁杂,很少有农户选择这一资金筹措方式,而民间金融机构管理不规范、利息高,必然增加农户的压力,所以大多数农户选择向亲戚朋友借款的方式来解决资金问题。这样的资金筹措结构显然不够科学合理,不利于现金流量的持续性,高利率的贷款与借款更增重了农户的负担。另外,农户对生猪养殖的资金使用情况、安排方面存在差异。他们缺乏市场判断力,资金规划使用意识较弱,现资金使用不合理,盲目投入,最终使资金周转出现困难。

3.生猪养殖农户对劳动力要素退出生猪产业的影响分析

在中国,生猪养殖是传统农业,97%的受访农户将生猪养殖视为一种不可替代的获取收入的途径。主要原因是农户缺乏其他的现代技术,受教育水平低,无法适应现代工作的要求,只能选择传统的生猪养殖获取收入。97%的受访农户将养殖生猪作为一种习惯性和传统性行为的延续,3%的受访农户不这样认为,因为大部分受访农户世世代代有养殖生猪的传统,农户不愿意去发展新的农业项目,劳动力不愿意退出生猪养殖,从而会影响生猪产业结构的升级。这一现象反应农户因为自身素质和能力的问题,家中的中年、老年劳动力缺乏从事其他现代农业和更现代化工作的能力,所以依赖生猪养殖获取收入,另一方面因为传统观念和习惯的影响,农户对生猪养殖在思想上也有依赖性,所以他们不愿意退出生猪养殖产业。

三、研究结论与建议

1.研究结论

(1)生猪养殖农户会阻碍技术要素进入生猪产业

由于学历较低、大局意识薄弱等原因导致农户在生猪养殖技术的开发、借鉴与使用上都很被动,他们对科学化的生猪养殖技术存在误解,依旧保持着传统的养殖理念和方法。这一现象让农户在引进新技术的过程中产生了一个十分尖锐的矛盾:一方面想要跟随时代的潮流引进新的技术;另一方面又受自身思想素质、能力等方面的限制,对新技术没有一个科学的了解,从而导致了整个散户市场变成了阻碍生猪产业要素中技术要素流入的原因之一,进而影响到整个生猪产业要素配置结构的优化和散户生猪养殖产业的升级转型。

(2)生猪养殖农户会阻碍资金要素进入生猪产业

首先,大部分散养农户知识水平较低,在缺乏科学理性分析的现状下,资金投入的比例比较随意,使用不恰当,造成拆东补西现象;或是盲目选择扩大生猪养殖规模,不仅增加了自身风险,同时增加了资金的负担。其次,农户家庭条件和学历的限制,缺乏获取养殖资金的渠道,导致部分农户资金投入和周转困难,从而加剧了资金流入的困难程度。

(3)生猪养殖农户会阻碍劳动力要素退出生猪产业

就算利润在微薄的情况下,农户仍然将生猪养殖作为一种不可替代的获取收入的途径。从观念来说,生猪养殖作为一种传统养殖业,具有很强的延续性;从劳动力素质来说,他们缺乏从事其他行业的技术与能力,因此不会轻易放弃生猪养殖。说明农户对生猪养殖存在很大的依赖性,很难完全退出生猪养殖产业,从而导致劳动力要素退出生猪养殖产业较为困难。

2.建议

(1)加强技术培训,实现技术保障

由于农户在技术引入方面具有被动性特征,政府应首先主动加大对生猪养殖技术入户的支持力度和宣传力度,大力推行生猪饲养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完善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机制,提高农户采纳生猪饲养新技术的意愿。其次,政府应加大技术的投入量,加强生产管理技术的培训,引进国内外先进生猪养殖技术,努力降低生猪养殖成本。

(2)放宽金融政策,健全信息体系

为实现生猪产业的结构要素配置的转型,国家应继续进行政策的扶持,并在其中加大资金的投入,解决农户融资难、资金来源少的困难,并给予一定的信贷优惠,同时坚持规模化养殖的导向,及时指导和扶持散户完成产业转型。

(3)调整扶持政策,帮助劳动力退出或转型

为了促使生猪产业要素配置的优化,国家应该鼓励并帮助素质水平较低的农户进行产业的升级或是退出生猪养殖业。例如,對选择继续从事生猪养殖行业的农户,政府应该积极带动农户进行标准化甚至是规模化养殖,给予他们技术、资金上的支持,引导他们通过规范养殖提高养殖效率;对于选择退出生猪养殖行业的农户,政府可通过成立就业服务站、就业补贴、提供工作岗位、提供就业培训等方法,提高农户从事其他行业的能力和机会。

参考文献:

[1]曾星月.中国生猪养殖规模演进影响因素分析——以四川省三台县为例[D]. 浙江大学,2014.

[2]周胜利.我国生猪产业发展问题研究——基于一线生猪饲养农户的调查[D].华中农业科技大学,2005.

[3]乔颖丽,邱文革.我国农户生猪散养与生猪及猪肉市场价格波动[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08.

[4]潘俊澍.生猪产业链价值分配的影响因素[D].南京农业大学,2012.12.

[5]冷继明.农户生猪养殖行为影响因素研究——给予漯河市的调查[D].华中农业大学,2009.06.

[6]曹爱青.生猪散养户面临两难境地该如何选择[J].饲料广角,2014,(13):35.

[7]郭玲利.四川政策性生猪养殖保险试点效果评价[D].四川农业大学,2011.

[8]乔颖丽,吉晓光.中国生猪规模养殖与农户散养的经济分析[J].中国畜牧杂志,2012,48(8):14.

[9]汤国辉,张锋.农户生猪养殖新技术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J].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4):37.

[10]刘小红,王健,刘长春.我国生猪标准化养殖模式和技术水平分析[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3 ,15(6):72.

[11]马成林,周德翼.中国生猪规模增长与养殖技术变化的实证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4(4):30.

[12]徐鑫,徐幸莲,吴平华,王家祥.我国生猪产业链整体系统的优化[J].江苏农业科学,2013,41(4):11.

[13]李加琪,张丛林,陈瑶生.规模化种猪育种与生产数字化管理体系建设及案例分析(Ⅷ):选育效果评价与绩效管理[J].2014,50(22):57.

作者简介:

邓宇思(1994—),女,汉族,四川自贡,管理学学士,四川农业大学商学院财务管理(企业财务方向)专业,研究方向:企业财务,农林经济管理。

篇5:生猪产销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汇报

——广德县广合生猪产销专业合作社

2006年下半年广德县生猪养殖由于受疫病和市场行情的影响,导致价格大幅下跌。养猪企业业出现严重亏损,生猪养殖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县内部分养殖企业负责人聚在一起经过认真思考和到浙江等地考察,讨论全县生猪产业的发展,决定成立广德县生猪产销合作社共同闯市场。在县委、县政府及县农委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由县内50名生猪养殖户申请入社,认购股金100万元,于2006年9月注册成立了广德县生猪产销合作社有限公司。并于2007年7月1日更名登记为广德县生猪产销专业合作社。2009年6月变更为广德县广合生猪产销专业合作社。

一、建章立制、健全机构

广德县广合生猪产销专业合作社,根据行业特点,参照农业部制定的《示范章程》制定了理事会、监事会,理事长和监事长,并聘用专职经理,全权负责合作社的经营和服务工作。合作社下设有技术服务部、药品经营部、饲料厂和财务部四个部门,聘请员工42名,并制定岗位责任制,财务管理等各项管理制度。

二、围绕“六个统一”,开展服务

1、统一建设标准化示范基地

为了引导和带动社员及其他养殖户走标准化、规模化养殖的道路,合作社在成立之初就根据社员养殖规模、管理及规范化水平等方面评选了9个“广德县广合生猪产销专业合作社标准化示范养殖基地”,并给予优先推荐享受各种优惠扶持政策。

2、统一开发,引进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

为开发和推广新品种,合作社先后在上海、浙江、美国等地引进新美系杜洛克、丹系长白等种公母猪1200头和纯种美系杜洛克、长白等共315头,为下一步推进品种改良做好准备。合作社在社员养殖场中开展冬季保暖设施改造,包括在产房使用电热板、保温炉等设备、添加自动食槽等;在省内率先推广使用全程食喂全价颗粒料,推广的颗粒料,全部通过高温消毒制粒而成熟料易消化吸收,料比低,降低了粉尘,杜绝因吸

入呼吸道病发生率,同时颗粒保存时间长,便于运输储存,减少了社员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3、统一为社员提供技术信息服务和技术培训

合作社十分重视动物疫病的防疫工作,把重大动物疫病的防疫工作作为一项强制制度来执行,合作社经常性的为社员开展各种培训,并且合作社还多次聘请安徽农科院、安徽农业大学和浙江大学的专家和教授为社员进行培训,推广养殖新技术,提升合作社养殖整体水平。在合作社成立后,共开展培训多达40余次。

为提高社员养殖技术和及时了解市场信息,合作社还免费为社员订购了生猪养殖技术专刊,每月寄到社员手中。通过移动短信平台,每月向社员发送2—3条关于生猪行情、养殖技术、疫病情报、政策、财务公开及合作社内部动态方面的信息,以加强与社员之间的沟通。合作社还编制《广德县生猪产销合作社社员手册》,发放给每位社员,内容包括公司章程、经营制度、财务制度、内部联系方式、养殖技术等,不仅让社员了解合作社的基本情况,还成为指导社员从事生产的好帮手。

4、统一为社员提供种苗、饲料、原材料和药品

合作社经营部负责统一向社员提供种苗和药品,只在成本价上加5%的利润。为了有效实施统一采购制度,合作社还成立了“采购委员会”,制定了《物资采购程序》,合作社指派专职理事负责监督,实行透明采购。由于经营部直接与厂家联系,降低了物品采购价格,与市场价相比社员买药品和种苗节省成本在10%以上。

合作社为了解决饲料供应问题,租赁了安徽锦中工贸公司饲料厂作为饲料供应问题,租赁了安徽锦中工贸公司饲料厂作为饲料生产基地。该基地总投资1800万元,拥有国内先进的生产设备,年可生产各种饲料10万吨。饲料生产基地统一向社员提供饲料,只在成本价上加2%的利润,由于合作社集中采购原料,降低了原料价格和采购费用,减少了中间环节,社员每出栏一头生猪为其节省成本20元,仅此一项每年为社员增收600余万元。饲料生产基地在保证为社员服务的同时,还对外开展畜禽饲料代加工服务。

5、同一产品销售和市场开拓

合作社经营部负责生猪销售,所有社员实行统一销售。合作社成立之初

就在浙江、上海等地畜牧部门申请登记、备案,2008年被上海爱森食品有限公司定为生猪生产基地,并获得入沪准入证,将社员养殖的生猪以高于本地价格销售到杭、嘉、湖及上海等地。合作社的经营部和技术服务部还对外开展经营,除社员外,还为县内80%以上的生猪养殖户、县外近百个规模养殖场提供服务。

6、统一注册商标、申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提升产品品牌为了提升产品品牌,合作社建有自己的网站,并成功注册了“广合”商标,下一步将并以九个“示范基地”统一申报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合作社还要求社员在生产中遵循《无公害产品生猪饲养管理准则》、《合作社产品质量控制程序》等,保证生猪产品的质量。力争把广德建成长三角城市的无公害生猪供应基地,使产品得到消费者欢迎和认可。

三、加强财务管理,规范利润分配

为确保财务管理规范化、公开化,合作社聘请具有高级职称的会计师担任专职会计,负责合作社财务管理,理事会常年聘请审计部门专职审计人员,对合作社各项财务账目按季度进行定期审计;实行财务数据上墙制度,按月公布相关数据,将数据上报理事长、监事长,并以短信形式向社员通报,力争做到公开、公正、透明、可信度高;年末由监事会牵头对总经理全年工作机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审计,并向社员大会提交审计报告。按年出具财务报表,经理事会审核后,报社员大会审议通过。按照合作社《章程》规定,合作社制定了年终盈余分配制度,即:在税后利润中,优先提取10%作为公积金,5%作为公益金,5%作为风险金,再提取65%按照社员与合作社的交易量进行分配,剩下15%按照股金比例再分配。

四、积极筹措资金并采取多途径解决社员融资困难

合作社为了支持社员做大做强,采取一系列办法解决困扰社员发展的流动资金问题。首先,合作社向社员赊欠原料、饲料,赊欠的价值不超过社员股金,两个月内不计利息;其次,合作社为社员向金融机构担保短期流动资金;再次,合作社为了应对生猪低弥期的困难,进一步增强合作社的凝聚力,2009年4月合作社成立广德县广合生猪产销合作社内部社员资金互助社,通过联保方式向农行贷款470万元,并充分利用社员

间的岔口资金,到目前为止总计向社员放贷560万元。极大的缓解了广大社员发展的资金困难问题,可以让广大社员在新一轮的生猪高峰期内大展身手。

五、取得成效

合作社成立近两年来,通过规范化运作,产业化经营,呈现良好态势。2006年底合作社被评为“宣城市十佳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宣城市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2007年被评为省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008年农业部、省、市、县领导多次到合作社参观指导,给予我社高度评价。2008年,合作社实现统一性服务经营销售收入0.64亿元,总利润135万元,社员发展到230多名,股本235万。全年出栏生猪30万头。通过合作社的示范作用,带动本县及宣、郎、宁和浙江安吉、长兴等地养殖户近3000余户。有力地促进了生猪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六、合作社发展面临的困难

1、合作社成立时间不长,合作社的少数社员合作意识还有待提高,整体素质有待提升。

2、政府有些职能部门对合作社作为市场独立的法人主体认知不够,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建议政府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宣传。将各政府职能部对合作社的扶持纳入政绩考核。

3、《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出台后,相关扶持政策力度不够,合作社缺乏必要的扶持,制约合作社的发展。

4、能尽快将合作社的评级与龙头企业评级享受同等的待遇,从而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七、发展规划

(一)制定产业规划保行业发展

根据广德县生猪业发展的实际状况,结合省生猪产业发展“462计划”,合作社制订了《广德县生猪产销合作社发展“639”规划》,即到2010年末,广德县生猪产销专业合作社社员养殖出栏生猪达60万头,重点建设“30个标准化生猪示范养殖场(小区)”,场(小区)年出栏规模达5000头以上,积极构建生猪良种繁育体系,推广生猪良种工作,使社员生猪良种覆盖率达90%以上。

(二)积极构建集体安全防疫体系

通过宣传和培训,提高广大养殖户(场)对重大动物疫病的认识,提高其防疫意识;帮助养殖户做好产前的猪场址,猪舍设计,规范引种、购苗工作,鼓励养殖户自繁自养;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增强对猪病的预测和预警能力,加大生猪调运和屠宰环节的管理和控制;大力发展标准化生猪养殖小区,将部分规模养殖户集中到高标准小区中去养殖,减少疫病危害。

(三)加大“畜牧养殖协同信息管理平台”和“信息机”

(四)加大生猪销售市场的开发

(五)逐步规范合作社内部资金互助社,加大合作社融资力度积极解决社员大展的资金瓶颈。

(六)力争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合作社示范小区

篇6:生猪养殖情况汇报

蚌峨乡党委、乡人民政府:

根据2009年蚌峨乡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全乡经济工作思路、在畜牧业发展方面、理清思路、做好厩里这篇文章,改变陈旧的“养殖只为过年,养牛只为耕田,养鸡只为油盐”思想观念,我站在2009年把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转向优化品种改良方面,结合乡党委、政府在经济工作会上提出的在蚌峨、南屏、凹掌、板榔五个村民委选择性地发展“优质母猪养殖示范户,培育一部分母猪养殖大户”,带动全乡生猪品种改良工作,淘汰劣质母猪、培育出优良仔猪,打造蚌峨仔猪品牌,为蚌峨乡畜牧业向“品种优良化、产品商品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为全乡人民脱贫致富开辟一条新捷经。现将半年来我乡的生猪养殖情况汇报如下:

一、全乡生猪饲养概况

(一)生猪饲养情况

全乡生猪存栏8100头,能繁母猪存栏1400头,存栏的商品猪6700头,都属杂交商品猪、生产性能较低、生长速度缓慢,料肉比4.5:1,生产成本较大,不适宜我乡山区耕地面积少,自产饲缺乏的规模化饲养。

(二)能繁母猪饲养情况

全乡1400头能繁母猪,都是无系普可查,属群众自繁自留-1-的商品仔猪培育出来的,平均产仔6.8头,年平均胎次16胎,平均断奶头数6头,平均断奶仔猪/母猪/单12—13头,发情不明显及复配率高,产仔率低,育成率低,仔猪生长速度缓慢,断奶存活率低。

签于我乡商品猪和能繁母猪的生产性能低下,品种血缘近亲严重,仔猪育成水平低的现状,经乡常委、政府同意,计划由2009年开始,三年内引进PIC父母优种母猪,逐年代替我乡现有的劣质母猪,提高我乡商品仔猪的育成率、商品率、培育成具有一定特色的“蚌峨仔猪”,打造出自己的“仔猪品牌”,向市场提高交,优质的商品仔猪。

二、PIC父母代种母猪的生产性能及效益

PIC父母代种猪具有高产仔数,高仔猪成活率,优异的母性和泌乳性能,适应性好。窝副总裁匀产活仔11.5头,平均年产胎数2.26胎,平均断奶头由10.4头,平均断奶仔猪/母猪/年20.8—25.5头,生产效益远远超过我乡现有母猪的生产性能。

三、近期的工作进展情况

从2009年5月开始,截至6月底,在蚌峨等5个村民委进行了宣传动员,共有55户报名,饲养150头PIC 父母代优良种母猪,还有部分群众仍在报名饲养。

四、存在的困难和需要乡党委政府协调解决的问题

签于蚌峨乡财才簿弱,经济发展后劲不足,群众思想落后,大部分群众还处于温饱线,经济收入微薄,想发展养殖业来脱贫

致富,没有相应的启动资金和基础设施改造资金,还希望党委、政府来协调解决。

(一)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主要是母猪厩舍的改造和建设,据目前报名的农户55户农户,150头PIC父母代优良种母猪,需要新建母猪厩1125m2,需要政府协调解决砖195000块,水泥750包,来支持“优质母猪养殖”这一项目的开展。

(二)引种成本方面

签于母猪成本较高(1600元/头),在目前群众无力支撑,为了项目能顺利实施,需党委、政府向金融部门协调支农贷共18.35万元,来启动“优质母猪养殖”这一项目的实施,为全乡人民脱贫致富奠定一定的基础。

附:蚌峨乡优良母猪饲养户花名册

篇7:生猪屠宰综合整治工作汇报

全区生猪屠宰专项综合整治工作开展以来,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立即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成立了镇生猪屠宰专项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由镇长任组长,农委、食药、工商、畜牧、公安等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制定了镇生猪屠宰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确定责任人,要求各有关部门通力合作,真抓实干,全力抓好落实。现将我镇生猪屠宰整治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围绕重点,解决突出问题

经过镇领导小组专题会议研究决定,重点围绕生猪屠宰、猪肉市场经营只需开展工作,着力解决好生猪屠宰及猪肉产品销售、加工、使用等环节存在的突出问题,确保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

一是摸清底数。按照属地划分原则,各工作片对地域内生猪屠宰户、餐饮企业、集市等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摸底调查,镇工作组成员利用一周的时间对调查摸底情况进行逐一核实并登记造册。经排查,全镇共有生猪屠宰经营业户22家,定点屠宰企业1家,生猪饲养户121家(其中规模养殖户10家),集体食堂2家,规模餐饮企业4家。调查核实后镇工作组成员立即组织人员与全部经营单位、业户签订了《猪肉经营业户肉品质量安全承诺书》,与餐饮企业和食堂签订了《肉品使用安全承诺书》,确保合法经营。二是广泛宣传。工作组成员与各工作片工作人员首先大力开展法律法规宣传活动,深入各村、学校、集贸市场等场所进行宣传引导,发放政策明白纸,张贴通告,公布区、镇举报电话,鼓励群众举报猪肉质量安全违法行为,取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在全镇形成了人人支持、人人参与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为专项整治活动奠定了群众基础。

三是强化措施,严厉打击私屠滥宰行为。在与生猪屠宰户签订承诺书后,下达了全部到顾邵定点屠宰企业进行屠宰,并自行拆除屠宰设备的通知。6月9日到6月12日连续四天,镇综合整治领导小组组织出动人员56人次,车辆12台次,对21家屠宰业户进行了不间断的突击检查,对不在定点屠宰场屠宰的业户一律进行取缔,对未按照要求拆除屠宰设备的一律进行强制拆除。经整顿,目前镇内私屠滥宰现象已杜绝,违规经营现象已消失。

二、加强规范,建立长效机制

为进一步加强猪肉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巩固提升生猪屠宰综合整治工作成果,我镇制定了长效管理机制。

一是建立目标责任机制。按照属地划分原则,各片总支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各村支部书记、主任是直接责任人,要对生猪养殖户、肉品加工经营业户进行等级造册,实行动态管理。

二是建立健全长效检查机制,镇上坚持每周召开一次领导小组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当前工作。自6月17日来,每周都安排各部门联合起来,以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的方式,对屠宰户、大型超市、餐饮单位、集贸市场等进行不间断地监管检查,确保猪肉质量安全。

三是建立社会监督机制。在张贴通告、发放明白纸的同时,通过各村喇叭、张贴标语等形式进行宣传,公布镇监督举报电话6888169,宣传发动群众参与,提高群众的食品安全意识。

四是建立奖惩机制。加强对整治活动的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评先树优和年终考核的一项重要依据,对整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予以全镇通报,问题严重的将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今后我镇要继续加大生猪屠宰工作的力度,实现生猪进屠宰场检疫率100%,病死猪、病害猪肉无害化处理率100%,屠宰上市的生猪产品定点屠宰率实现100%,集贸市场、超市和肉食品专卖店销售的猪肉、集体食堂和餐饮单位使用的猪肉100%来自定点屠宰企业,并建立肉品进货台帐。

一是规范和整顿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督促加快设施改造,提高技术和服务水平;二是加强肉制品质量监管,加强对定点屠宰加工企业肉品检疫、检验工作的监督检查,积极推行先进的操作规范和标准卫生操作规程,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实现养殖、屠宰加工、销售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三是严格市场准入,规范市场刘通秩序。制定落实猪肉质量安全制度,严把猪肉入市关,经营单位和经营户要做好猪肉采购的索证索票制度和检查验收等工作,并建立台帐制度;四是强化检查,严厉打击违法行为。组织各相关单位有关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到集贸市场、超市和肉食品专卖店等进行检查,严厉查处销售未经检疫及注水肉、病害肉、劣质肉上市销售等不法行为。

下一步我镇要对生猪屠宰工作进行规范、提高,进一步完善监管体系,严厉打击违法行为,不断规范市场秩序,巩固好本次生猪屠宰综合整治工作效果。

篇8:生猪产业发展汇报

关键词:生猪产业,奖励政策,措施

1 珙县生猪产业发展现状

生猪产业是珙县养殖的支柱产业, 2013年全县共有生猪养殖户53 944户, 出栏生猪41.738万头, 珙县牧业产值 (含蚕桑) 14.817 9亿元, 同比增幅4.79%;生猪产值7.591 3亿元, 同比增幅3%, 珙县牧业2013年助农增收250.5元, 同比增幅19.71%, 增幅居全市第一, 这些突出的成绩与生猪调出大县奖励政策的实施密不可分。

2 生猪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畜牧业用地难

珙县本是少数民族山区县, 适宜养殖建设的土地本就不多, 再加上国土资源部门及环保部门的规定对规模化养殖用地的取得有一定制约, 造成了养殖用地紧张。

2.2 猪场项目建设的盲目性

部分养殖户建好了标准化的规模猪场后, 由于市场等原因使养殖场几乎闲置, 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2.3 养殖户缺乏市场供求意识, 已经出现资金周转困难

2014年上半年由于产能过剩养猪出现持续亏损, 大多数养殖户由于饲养量大, 猪价又低, 肥猪压栏, 导致了多喂多亏、久喂多亏的恶性循环。

2.4 管理落后, 养殖效益低

从事养殖的人员大多是未出门务工人员, 文化层次不高, 技术水平低, 生产管理和疫病防治都相当随意, 导致养殖的成本增加, 养殖效益差。

2.5 养殖污染防治难

近年来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带来的废物和污水排放量剧增, 再加上养殖户环境污染治理观念淡薄, 排污设施落后、用于治污的资金少, 导致养殖业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3 落实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推进生猪产业迅猛发展

3.1 珙县奖励资金的使用原则

奖励资金专项用于发展生猪生产, 坚持“引导生产、打造亮点、扶持龙头、集中使用、广泛带动、专款专用、以奖代补”的原则。

3.2 奖励资金扶持范围、重点及资金计划

四川省财政厅下拨珙县2012年、2013年度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分别为331万元、317万元。按照省财政厅要求, 结合珙县实际, 该资金主要用于以下四个方面:

3.2.1 支持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 (小区) 进行圈舍改扩建。

3.2.2 支持规模养殖场 (小区) 进行粪污处理设施建设。

3.2.3 支持生猪规模养殖场 (小区) 及专业配种人员的品种改良的支出。

3.2.4 用于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费补助、防疫物资购买、生猪养殖及防疫技术及相关培训等支出。

3.3 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项目管理办法

3.3.1 生猪调出大县圈舍建设补助:

申请人必须是珙县境内直接从事生猪标准化养殖的单位和个人;新 (改、扩) 建标准化猪舍建筑面积200 m2以上, 猪舍建设应统一彩钢夹层房顶或其他规范隔热屋顶, 供水系统预埋, 排污道采用暗沟, 饲槽采用自动给料槽, 并配备与本场规模相适应的沼气池 (20 m3以上) 和相应的饲料房、兽医室和消毒室设施;饲养良种母猪5头以上, 达到年出栏商品猪100头以上。经验收合格的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 (小区) 补助250元/m2。

3.3.2 规模养殖场 (小区) 粪污处理设施补助:

申请人必须是珙县境内直接从事生猪标准化养殖的单位和个人;修建规范的沼气池必须达到20 m3以上, 且修建达到县级农能部门制定的标准以上;配备必要的干粪堆积发酵场;猪场排污管道齐备合理;沼气管道齐备;有必要的沼液储蓄池。经验收合格的生猪粪污处理设施 (只计算沼气池) 补助200元/m3。

3.3.3 品种改良补助:

申请人必须是珙县境内直接从事生猪标准化养殖的单位和个人;种猪及资料要求:种猪来源必须是具有省级 (含省级) 以上种畜禽生产经营资质的种猪场, 品种 (品系) 限于杜洛克、长白、约克、PIC和托佩克。提供全套报账资料包括:供种场资质证明、县畜牧兽医局出具的引种审批证明和供种场出具的种猪采购合同、正式发票、种猪系谱复印件等。补助标准:公猪按照1500元/头进行补助;母猪按照1000元/头进行补助。

3.4 奖励资金的监督管理

县畜牧兽医局要对奖励资金的使用项目做好规划设计, 要保证奖励资金发挥最好的使用效果。

县财政局要加强对奖励资金的监督、管理, 实行资金使用全程跟踪, 包括奖励资金的审批和执行情况、奖励资金的使用和财务管理情况。

3.5 生猪调出大县奖励政策两年来的实施情况

通过以上方案, 2012年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完成圈舍建设10 963 m2, 沼气池建设1 728 m3, 兑现养猪户补助资金276.35万元, 引进种猪191头, 兑现养猪户补助资金19.65万元, 共计兑现补助296万元。

2013年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完成圈舍建设9 970 m2, 沼气池建设330 m3, 兑现养猪户补助资金255.85万元, 引进种猪183头, 兑现养猪户补助资金18.45万元, 共计兑现补助274.3万元。

项目实施后珙县生猪存出栏均逐年增长, 能繁母猪存栏数也逐年增加, 新增标准化规模猪场43个。

实施奖励政策项目两年来, 仅圈舍建设项目和引种项目的实施户年新增出栏肥猪7 500头, 新增产值1 050万元, 养殖户得到了实惠, 并带动周围农户养殖的积极性, 经济效益显著;同时项目还实施对粪污处理设施补助, 使粪污发酵后作为有机肥还田还林就地消纳, 并制取清洁能源沼气, 有效地较少了养殖对周围环境造成的污染, 社会效益也相当显著。所以生猪调出大县奖励政策项目的实施推进了珙县生猪产业迅猛健康的发展。

4 生猪产业发展的建议及措施

4.1 加大对畜牧业用地的支持

规模养殖用地管理涉及国土、环境等部门, 要将养殖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规划。强化主体规划和部门协调, 进一步加大畜牧业用地指标, 充分调动养殖业主的积极性。

4.2 加大对生猪产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

政府部门继续争取各级项目用于生猪产业;进一步推进珙县畜牧业贷款工作的实施, 为养殖户贷款提供服务;加大畜牧业政策保险的范围和力度, 建立完善的畜牧业政策保险体系;为养殖户解除后顾之忧, 促进生猪产业健康发展。

4.3 做好产业定位, 强化引导力度

生猪产业是珙县养殖的支柱产业, 其产值占整个牧业产值的50%以上, 也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手段。但是近几年生猪养殖风险很大 (生猪价格波动很大) , 这就要求养殖户不但要有养殖技术还要有较强的市场意识, 能够根据市场灵活的调节饲养量规避其风险。切莫盲目求大而导致资金断链。

4.4 加强技术指导和培训

畜牧部门继续加强对规模场的养殖技术和疫病防治技术的培训工作, 并安排技术人员一对一的联系养殖场, 解决农户养殖过程中的实际困难, 从技术上保证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4.5 畜牧部门及业主进一步加强污染治理力度和资金投入

上一篇:2 花的学校 教学反思下一篇:先队集体先进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