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地域特色》教学设计

2024-04-30

《家乡的地域特色》教学设计(精选8篇)

篇1:《家乡的地域特色》教学设计

《家乡的地域特色》教学设计

南麻六小

孙庆爱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超级链接在幻灯片中的作用;感受幻灯片切换在放映中的动画效果。

2、技能目标:学会利用设置超级链接来灵活组织幻灯片,增强多媒体作品的感染力。

3、情感目标:渗透地理文化教育及情感教育,激发学生的热爱家乡的热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演示文稿中各幻灯片之间的超级链接的设置。

2、幻灯片切换效果的设置。

难点:演示文稿中各幻灯片之间的超级链接的设置。

三、教学过程:

(一)情境感知、激发兴趣

出示演示文稿:同学们仔细观察下面我要播放的两个演示文稿在播放过程中有什么不同?

播放作品1(我的家乡沂源1.PPT),(没有设超链接),再播放作品2(我的家乡沂源2.PPT)(设置了超链接),顺序为非线性。

问:这两个作品展示的是哪里?(激发学生的热爱家乡的热情。)同学们看出这两个作品有什么不同了吗? 学生观察比较。

问:同学们想知道作品2这种根据自己的意愿随意浏览是怎样设置出来的吗?

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教师展示课题:家乡的地域特色

(二)合作交流、研学新知

探究活动一:学生尝试在幻灯片中插入超链接

1、请同学们打开“:家乡的地域特色”文件夹,然后打开里面的练习材料和要求,开始看书自学,如果有困难可以小组讨论,还可以请教老师。

2、自主探究:学生按练习文件夹中的要操作要求尝试操作。

3、教师巡视指导。(以便在评讲中有针对性。)分小组,让同学演示各自的设置过程和播放效果,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设置方法和心得。然后每组推荐一名同学上台展示并说出设置过程。

3、教师对学生的演示进行评价。

4、小结:

问:设置超级链接的步骤是什么?学生回答

在创建超链接时,前提是必须先选定要创建超链接的对象(创建超链接的对象可以是文字、图像、图形),再调出超链接的命令。在链接外部网址时,在插入超级链接对话框中要注意看看要显示的文字是不是你想要显示的。

4、巩固练习:

同学们是不是真正掌握了超级链接呢?下面我们就一试身手?请同学们打开幻灯片作品《学生练习》,或者是用老师文件夹中的练习作品进行自行创建超链接。

教师巡视指导,进行评析,根据作品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5、作品展评

学生展示作品。教师适时点评,对学生的作品给予肯定性的评价.

探究活动二:设置切换效果

1、展示演示文稿:

刚才同学们已经学会了超链接,让你的作品能灵活的展示沂源的美丽,想不想再学一招对幻灯片的设置,使你的作品更完美一些? 下面先欣赏一下老师的作品。教师展示幻片作品3(我的家乡沂源3.PPT)。

2、教师演示设置方法:

同学们刚才看到我播放的幻灯片作品3中,上一张到下一张的过渡形式就是幻灯片的切换效果,播放起来很有动感,不错吧?(教师演示方法:先选中要设置的幻灯片,然后执行“幻灯片放映”---“幻灯片切换”---选择切换的方式,还可以设置切换的速度和声音,设置完成后可以播放或幻灯片放映试看效果。)

3、学生练习:

下面同学们自己尝试从选择效果、速度、声音、换片方式把《学生练习》设置成你自己喜欢的切换效果看看吧?

教师巡视指导。

(三)作品展示。

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有很多同学制作的演示文稿很丰富,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这几个同学的作品。

2、学生评价作品

你能评价一下他的作品吗?有什么更好的建议吗?

(四)归纳总结

本节课的内容在同学们的探索合作中学完了。同学们收获不小吧?下面把你的收获说出来,我们大家一起分享收获的喜悦!

《家乡的地域特色》

教学设计

南麻六小

孙庆爱

篇2:《家乡的地域特色》教学设计

摘 要:展示设计是综合性很强的设计学科,展示设计课程“临境化”体验式教学的重点放在直面社会的设计实战,引进真实案例,走出校门,走进展场、展厅、博物馆,走进地域与民族文化的栖息地。开拓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用概念设计的思路去表现,在不断地进行试验、改良、调整中理解展示的功能性和形式美的规律,培养展示设计的鉴赏能力。

关键词:展示设计;“临境化”体验式;教学改革

近年展示设计教学一直以来借鉴、模仿、学习西方设计形式为主,造成了缺乏自身文化与内涵的创作方式,抑制了本土文化原创力的体现。其不断追逐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注重展示形式的多元化,而忽略了设计中的人文关怀,忽视了地域与民族特色独特个性。另一方面,展示设计教育教学中基本仍然在沿用传统艺术和美术教育的方式,停留在假想设计和“图纸化”教学的状态中,忽视了展示设计的制作实践阶段的学生的“临境化”体验过程,忽略与展示产业需求的结合,以致展示设计的教学结果与社会产业需求产生了差距。通过对展示设计课程的“临境化”体验研究与教学改革,对现阶段的展示设计课程教学进行改良,做出一个既切合现实又具有一定前瞻性的探索。“临境化”体验式教学理论依据

展示设计是综合类的设计学科,需要借鉴环境艺术、视觉传达、广告创意、舞台美术、展示陈列、多媒体设计、建筑设计、工业设计等相关设计学科的知识和理念,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临境化”体验式教学方法的建立,把单调枯燥的传统教学方法改变为丰富有趣的现场情景的教学和具有当地地域特点的教学。“临境化”体验教学的特征

“临境化”体验式教学中,主体是学生。教师起到引领的效果,学生可以通过直观的体会对知识更理性的认知。体验式教学强调的是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合作,强调尊重与信任。体验式教学中师生关系是通过教学中的对话、交往、理解而达成综合的感知体会,更注重情感的体验与认知。

体验式教学的优势在于能够让学生尽快融入所学课程中,形成更深刻的记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灵感,产生丰富的情感式体验。把课堂中引入设计思维、逻辑推理、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模式,使学生具有独立的思辨能力与理解力。体验式教学的劣势在于受教学外部环境影响较大,需要一定的特定活动空间。对学生安全性有一定要求,容易造成课堂纪律难以控制,教学难度大。融入展示设计教学中的体验式方法

体验式课堂教学是在相对宽松的环境中逐渐开展的,对于学生本身知识结构、专业潜质的培养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与鉴别力,提升学生自我反思、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展示设计课程必须尝试民族民间美术传统与现代展示艺术观念的有机结合;课堂教学与展示艺术实践的有机结合;展示理论研究与操作实际案例的有机结合。通过系统地分析、研究地域性民族风格,培养学生在现代设计教学实践中,强化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与实践能力训练。

让学生从地域与民族特色中吸取营养,将地域文化艺术渗透到展示空间、色彩、策划、平面设计等教学实践中,加强对传统文化进一步认识、开发利用,赋予现代设计崭新的艺术生命力。结合地域特色“临境化”体验式教学改革

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图纸式”教学,束缚了学生的思维,阻碍了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由于展示设计和制作等方面的突破,当代展示设计在视觉效果上逐渐走向了多样化和复杂化。因此,展示设计课程应依循地域民族文化的特点,结合实际境况和展示产品特点来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展示设计课程应把教学的重点放在直面社会的设计实战,引进真实案例,走出校门,走进展场、展厅、博物馆,走进地域与民族文化的栖息地。开拓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用概念设计的思路去表现,在不断地进行试验、改良、调整中理解展示的功能性和形式美的规律,培养展示设计的鉴赏能力。

在课程教学改革中,《展示设计》课程以实际的展示设计项目、结合地域民族特色作品为课程作业,努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真正提高学生的专业创作能力和设计水平,构建出具体地域特色教育情境对课程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1)以模拟实践展现情境。在展示设计模拟活动,对展示设计品牌进行头脑风暴的构思,同学相互进行创意比较、创意筛选、对创意稿件进行深刻剖析。

(2)利用优秀作品案例再现情境,成功的作品中蕴藏着非常丰富的设计理念和经验,学生在感情上容易接受、认同案例内容,学生就会接受先进设计文化的熏陶。

(3)到设计现场进行情景体验。对展示设计中的空间尺度、配套环境、材质材料、历史背景等知识进行现场的整理与收集。

(4)体验式教学教师要根据设计任务的内容,采用现代教学多种模式的展示课程教学,引入数字虚拟技术、动画多媒体技术等先进手段,把教学内容直观地、形象地表现出来。

(5)面向社会、实题实做的“临境化”体验实践教学,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以地域民族特色为设计来源的教学,让学生认知自我、了解传统的文化符号。课程评价体系

课堂作业并不能完整说明课程的实际效果,需要用多重的评价体系进行评判。

(1)教学的过程中注意学生中应激能力的表现,把课堂变为具有真实性和情境性的。即更注重学生在课堂情境中的随机表现,注重学生解决实际案例的能力。

(2)采用多元化、个性化的评价方式,包括设计课程的作业评价、课堂上观察评价、实践能力的评价、课堂记录等多种形式,各自占据一定的分数比例。

(3)学生的自我行为评价和同学互评的方式。课堂中的随机讨论和分析剖析,对特定选题进行相对公平与准确的集体评价,是学生在整体的班级环境中得到专业知识的提升。

(4)对学生课堂上的表现进行横向与纵向的比较,对课堂开始的学生水平与课后的实践能力进行比较,着重学生的成长与进步。结语

体验式教学通过全面剖析展示案例,从设计选题、调查定位,到设计实务、现场施工与制作等过程的分析,使学生对设计流程各个环节所必需的技能和素质有完整的认识。在严格选定的体验式教学实践上,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体会民族和地域的特殊性,最后完成相关设计项目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篇3:寻找地域特色的城市规划设计

地域性是指相当规模地理区域内所拥有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特征的同质性,是高度复合文化地图的表征。其中,自然环境的同质包括相近的日照、温度、湿度、风向、风力、雨量、地形、地貌、土质及生物等自然现象;社会文化特性的同质包括相近的社会体系、人口结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等人文现象。自然环境的同质是塑造同质社会文化特性的基础,而同质的社会文化特性是改造与适应同质自然环境的结果。

依托自然地理环境、社会文化特性,寻求地域特色,是石狮市东区C01~C08地块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的基本思路。

2 项目概况

该项目位于石狮市东区的中西部核心位置,其西面毗邻石狮市市政广场和市政大楼,东西南北四面分别由二环东路(30 m)、濠江路(38 m)、东港路(30 m)、东西一路(50 m)构筑其界,总用地面积达60 hm2。内有市府南路(26 m)东向延伸贯穿其间,并与其他支路与水系将用地划分为8个地块。

3 塑造地域特色的规划途径

3.1 规划结构的搭建

空间秩序的建立,实际上是寻找线索搭建规划构架自然的结果。

从区位关系来看,石狮市城市之冠宝盖山(海拔209.6 m)和双髻山(海拔206.9 m)分别坐落在本规划区的东南和正东方向,宝盖山与规划区中心成南偏东45°的夹角。为了打开宝盖山的视线通廊,规划开辟一条由中心向东南45°角放射而出的空间走廊,并与贯穿各个地块的交通走廊共同搭建规划的空间构架,形成“一心、一带、两环、三轴、六片、十组团”的规划结构,加强规划区整体性的塑造和地域特征的体现。

3.2 建筑功能的布局

以功能为线索,构建一个中心、打造一条街道,使之与市政大楼和市政广场发生功能上的渗透和延续,这是强化地域特色的另一个手段。

本规划以市府南路为主轴,打造一条商务用品主力街和一个区域的商务办公中心。为了强化市区中心的形象,利用开发强度的差异作为分区的依据。靠近西侧地块容积率取高限3.5~4.0,从南到北逐渐递增,建筑高度也随之在60 m~80 m范围内发生变化,商务办公中心成为本区的制高点,高度为100 m。与西侧地块形成鲜明对比的东侧地块,采用高密度、低容积率、多层点缀少数高层的开发形式。其目的有三:烘托城市中心,打开东南向景观界面,导入夏季主导方向。容积率介于1.6~2.0之间,建筑高度变化幅度控制在24 m~60 m范围内。

茶文化是泉州文化特色的代表之一。因此,“茶艺居”的设置与布局成为本项目生活服务配套设施考虑的重点。规划以组团为单元,在组团中心结合住宅底层设置茶艺居,使之成为大合院的公共会客厅。结合住宅单体以及户外空间,形成多层次规模不等的交往场所。

3.3 绿化景观的塑造

采用因借势强化地域性和塑造景观的重要手段。规划针对场地周界可利用历史遗存——姑嫂塔,采用轴线对景的手法,将其组织到本区的景观序列之中。姑嫂塔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1137年~1162年),塔体高21 m,通体石砌,造型结构古朴粗犷,是丝绸之路的重要标志,是省级文物。通过景观序列组织,姑嫂塔亦成为本区可识别的一个重要标志。

因地制宜是本区绿地系统组织的主要手段。从地块的分布来看,C2,C4是位于本规划区的最北面两块狭长的地块,其北靠东西一路,南以河道为界。50 m的东西一路是石狮市区主要交通干道,是联系东西两个分区的动脉,其两侧不仅不能布置集中人流和车流的公建和商业设施,也无法为住宅提供适居的人居环境。规划利用此两个狭长的地块开辟带状公园,沿干道一侧密植防护林,既可抵御冬天凛冽的东北寒风,又可衬托水体自然之美,强化了绿化景观的特色。

3.4 交通系统的组织

交通系统的组织构架是通过综合规划结构搭建在景观序列空间构筑的基础上而形成的。本区采用的是人车分行的交通组织方式。借助东西向的城市道路:东西一路、市府南路、东港路(从北到南顺序排列)以及南北向的城市道路:濠江路、二环东路(从西到东顺序排列)分割地块并形成规划区对外车行交通的主线。在此基础上被道路割裂成“六片、十组团”,通过开辟贯穿各个组团内部的步行通道,以及各个组团出入口的对接联系为统一的整体。静态交通停车的组织是在每个组团的出入口直接开设地下出入口,实现组团内彻底的人车分流。

利用外部交通的组织,实现市府路沿线用地功能的延续和规划区中心的塑造,强化功能上的地域感;利用内部交通的组织,开辟对景的通廊和序列空间,增强景观的整体性、可识别性和地域性。

3.5 建筑单体的设计

1)住宅功能的特点。研究泉州传统民居有利于了解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自唐代建立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开始,泉州的经商传统以及生活方式一直延续至今,这一点从泉州人热情好客、擅长交往的性格就可以得到很好的佐证。考察泉州传统民居我们不难发现,泉州老百姓所创造的生活空间是有利于相互交往和传递信息的。俗称三间张、五间张的泉州传统民居合院形式,除了内含前院、后院和厅堂之外,合院前均设有一个埕。埕铺以石板、筑以石凳,成为良好的户外交往空间。再看泉州的茶文化,也是一面老百姓生活方式的全息之镜。茶文化是应交往需要而产生的,喝茶活动渗透到生活的每个空间:家庭、办公室、酒店、茶室等等,成为泉州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住宅功能设计的核心目的是希望能更好地承载人们所崇尚的生活方式。本规划有意识地在住宅平面设计中加大客厅的使用面积,在较大的户型中单独设置茶室,力求创造理想的户内交往空间。

2)建筑风格的特点。现代的城市空间和建筑尺度与传统的已有了天壤之别,传承传统建筑机理而非传统建筑风格,在尺度上才能更符合市民的心理感受与需求。本规划在建筑形式风格处理上,强调富有高科技内涵的、反映时代气息和人们生活状态的建筑形象塑造。设计灵感来源于与大自然对话的生活体验。“风”的张力,通过建筑屋面胀满风力的飘板,体现滨海城市“风”之自然要素;“水”的灵动,通过建筑椭圆形平面和“动感”顶板处理,体现滨海城市“水”之自然要素。

4结语

地域文化来源于自然、存留于生活。地域性的塑造不仅是建筑师的创造,而更多的是自然和生活的主动呈现,它需要的是建筑师倾听自然与理解生活的能力。地域性的呈现没有固定的模式,假如我们能够运用新思维与新视角加以审视,那么地域性又会以崭新的方式予以回应。

摘要:通过石狮市东区C01C08地块规划实践,探讨地域性塑造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必要性,并指出寻求地域特色,应依托对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特性体验和领悟,以新的观念与思维方式加以呈现。

关键词:城市规划,环境,社会文化特性,地域特色

参考文献

[1]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1:6.

[2]周俭.城市住宅区规划原理[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5.

[3][美]阿摩斯.拉普卜特.建成环境的意义——非语言的表达方式[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8.

[4][挪]诺伯格.舒尔兹.存在.空间.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6.

[5]刘.滨海人居环境的研究——关于泉州建筑学的课题[J].福建建筑,2002(2):80-81.

篇4:广西特色地域文化符号的设计语义

地域文化符号是指在特定地点,经过长时间的人类文明发展后所形成的区域性文化标志,本文选择广西范围内具有鲜明特色的地域性文化及具有代表性的广西地域文化符号,针对符号的形式特征,文化起源与发展,进行欣赏和研究,对其中蕴含的设计语义进行分析探讨。

地域文化指在特定地点经过长时间的人类文明发展后所形成的区域性文化,地域文化符号也就是特定区域的鲜明文化标志。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桂”地处中国南部,广西地形复杂,桂西北搭在云贵高原板块的东南边缘上,于是桂西北地势较高而桂东南较低。广西山多地少,自古多民族聚居,世居民族有壮、汉、瑶、苗、侗等12个。约3000年前,广西的社会文明开始产生,广西地域文化自此开始形成并逐步发展。当前人们对广西地域文化的印象大都来自于两个著名的文化符号:

是“甲天下”的桂林山水自然景观,第二是“歌仙”刘三姐。然则除此之外广西还有许多富有浓郁特色的地域文化值得被了解,基于对传统的敬意和对传统文化传承和保护的重视,本文选择广西地域文化中最有特色的符号语言并研究其设计语义。

所谓设计语义指的是在设计作品、艺术作品及与设计和艺术相关的事物及商品中所蕴含和表露出的代表其文化和艺术的语言,同时设计语义也是设计文化历史和设计精神的表露。研究广西特色地域文化符号中的设计语义,为广西地域文化得到更广泛地传播和发展寻求机会。首先以广西特色的地域文化符号之的广西壮锦中的凤纹符号为例:广西壮锦始于宋代,与云锦、蜀锦、宋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壮锦当时叫“羰布”,主要由棉线和麻线织成,自宋代起就是贡品。壮锦颜色多彩,纹饰丰富,“壮人爱采,凡衣裙巾被之属,莫不取五色绒线杂以织,如花鸟状”壮锦上常见的纹饰有龙凤、禽鸟、花草、回纹、水纹、云纹等,其中凤纹在壮锦中的运用率最高,有“十件壮锦九件凤,活似凤从锦中出”之说,凤纹经常使用在婚嫁、吉庆及日常生活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凤凰的蕴含着吉祥、美丽、尊贵、高尚、宁静的语义,壮族先民设计运用凤纹表达其在精神世界中对神灵的崇敬和膜拜,这与汉族推崇龙的习俗相似;也表现了壮族先民喜爱凤乌的文化习俗,并试图借助身边的凤纹实现与神灵凤凰和大自然的沟通;从艺术造型的角度看,壮锦中凤纹部分用抽象的几何形线条表现,另一部分凤纹造型具象,比较之下抽象的凤纹表现形式简练传神,更具形式感,最能体现壮锦织造工艺的特色。

其次以广西重要的地域文化符号的“蛙型”符号为例,“蛙型”符号出现在广西许多标志性地域文化符号中,如:壮锦、铜鼓、铜尊、岩画等其设计语义蕴含深厚意味深长。在广西西北部青蛙被称为蚂拐,民间有多个关于蚂拐的传说:其中一个传说是说有个名叫东林的孝子,怕蚂拐叫声惊扰了母亲刚去世的灵魂,就用滚烫的热水泼向蚂拐,谁知蚂拐死后,蛙声断,雨水绝迹,大旱降临,颗粒无收,生灵涂炭。原来蚂拐是天上雷神的爱女,雷神大怒治罪于民间,东林悔恨交加愧不当初,为赎罪就在春节将至时给蚂拐举办隆重的安葬仪式,仪式通过寻蛙,游寨,祭蛙,葬蛙和占卜五个阶段进行,之后这种葬蛙祈福仪式被承习下来,称为“蚂拐节”也叫“蛙婆节”。下面以具有“蛙型”造型的广西特色地域文化元素为例,第一,在入选世界文化遗产的广西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中,花山岩画位于广西宁明县,主要表现了战国至东汉时期繁衍生息左江流域的壮族先民骆越人祭祀的场景。岩画呈红色,绘制在面积约8000多平方米的花山崖壁上,画面表达了壮族先民日常生活作息、使用武器、驯养动物、乘船渡江等内容,画面人和物的造型设计简洁,形式有力,呈剪影状,以正面造型为主,侧面为辅。岩画中有个有趣的造型设计细节,就是其中部分人物的手指数量设计为3根,看起来像蛙的前脚趾状,像“蹼”。并且岩画中大部分人都以正面双手上举的半蹲的造型出现,像似蛙前肢上举的动态,视觉认知近似“蛙型”。可否推测在战国或者更早的时期广西先民的“蛙神”崇拜已经形成。其次,广西铜鼓造型中“蛙”也是常见的设计元素,铜鼓是广西多个少数民族重要的乐器和礼器,也是广西特色地域文化象征符号。其中广西东南部的北流县出土的约为西汉时间铸造的六蛙铜鼓就是“蛙型”特征的代表,六蛙铜鼓纹饰以“云雷纹”为主,边缘对称环绕着六只蛙,其中间隔的三只母蛙背上还背着小蛙,铜蛙以立体造型出现,设计表达方式抽象简练概括。此外,蛙型还出现在春秋时期的蛇蛙纹铜尊及多地壮锦上,可见“蛙”是被广西先民广泛接受的文化符号,从设计审美的角度而言蛙型运用方式多样,设计表达方式简练,形式丰富,“蛙”图示化的大量运用展现出历史上广西人的审美倾向;从设计文化价值的角度看,蛙型运用的多源化表现了壮族文化传统中对蚂拐的喜爱和重视,是了解广西地域文化中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的直观窗口,对蛙尊奉也是先民精神崇拜和美好向往的体现。

篇5:《家乡的地域特色》教学设计

关键词:中国论文发表网,网上论文中介,省市级论文发表

城市景观设计是一座城市文化内涵最直观的呈现。城市是一种历史的延续,城市中的建筑和景观设施则是一种现代标志,要将历史、文化、生活等象征性元素融入城市景观形象之中,才能赋予景观更深层次的文化特色,地域文化特色是一座城市景观设计的灵魂。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撑,文化也具有极强的地域性。一旦将地域性文化特色融入城市景观设计,它就会变成了一座城市的灵魂。每一座城市都是历史的延续,城市中最著名的景观和建筑场所,成为其文化内涵最直接的呈现载体。

当一名外国人到一座城市后,最想看的往往是那些最具文化特色的城市景观。如去埃及会想看金字塔,去巴黎想看卢浮宫,去威尼斯要看圣马可广场。这些是因为这些城市景观是这个城市的灵魂,体现了城市的地域文化和风土民情,浓缩着城市的历史和祖辈们的记忆,是这座城市最骄傲的精神象征,因此景观设计一定要重视地域文化。

目前我国城市景观设计的`现状

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地域文化特征和历史文化。目前我国的城市景观设计领域,存在着过度追求形式美,忽略了地域文化特征的重要性的现象。从北方平原到江南水乡,从东南沿海到西部内陆,不管地区的气候或自然条件差异,工业化的批量生产了大量的城市景观及建筑物,导致城市出现了“千城一面”的趋势,人文精神出现了严重缺失。

目前很多城市都可以看到各种相仿的景观设计作品,一些城市建筑也出现了崇拜、模仿欧美建筑及景观设计的倾向,把这些工业化复制的景观设计当作时尚的标志。文化特色的消失使这些城市失掉了自己的灵魂,也消解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篇6:《家乡的地域特色》教学设计

利用情境教学法,结合宿迁当地旅游文化特点,创建有利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的情境,提升学生英语交际能力和口语水平,切实提高旅游英语的教学效果。

宿迁市作为江苏省最年轻的二级市,自1996年建市以来,社会经济稳步发展。近年来,更是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大力打造朝阳产业—旅游业,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自2013年起,随着中国宿迁骆马湖四项国际户外运动精英赛的举办、江苏微旅游推荐的江苏最美骑行路线—三台山森林公园路线的出炉、以及三台山森林公园生态旅游景观开发项目获得2015年“全省旅游创新发展优秀项目”、三台山森林公园入选“江苏十大新景区”、包含三台山森林公园在内的“楚汉文化宿迁生态休闲二日游线路”获评“江苏十条新线路”,宿迁迎来了旅游业发展的黄金时期,2015年“十一”黄金周,七天累计接待133.6万游客,2016年黄金周的奥地利维也纳轻歌剧交响乐团、吕思清、廖昌永、李玲玉等云集的“衲田花海音乐节”及其他彰显地方特色活动的举办,对宿迁旅游业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检验和挑战,它对宿迁旅游业的服务质量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也对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英语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作为江苏省联合职技院宿迁分院(宿迁高等师范学校)旅游管理专业,理所当然地承担了为宿迁旅游业培养合格人才的重任,而如何适应宿迁旅游业的涉外旅游需要、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及英语学习水平,更好地服务地方旅游业,成为旅游英语教师的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旅游英语教学现状

(一)教材方面,自2012年江苏省联合职技院宿迁分院旅游管理专业首招以来,该专业基础英语一直使用和其他师范类专业相同的教材,而旅游英语教材也都为全国通用的教材,基本没有涉及江苏省及宿迁当地文化,加之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学生对英语学习普遍提不起兴趣。

(二)教学方法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多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侧重于单词、语法的讲解和语篇分析等方面的教学,忽视了旅游英语所注重的实用性、交际性等特点,口语教学重视程度不够;教学过程中,也很少结合宿迁当地的历史文化、旅游文化特点,联系宿迁本地各景点景区,培养学生旅游英语语言交际能力。

(三)教学手段上,很少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现代技术为学生创设英语学习情境,传统的教学手法导致学生普遍对英语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寥寥、自主学习不够。

(四)评价方式上,仍旧采取书面的考试形式,忽视了旅游英语最为重要的口语测试,评价方式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严重影响了英语的教学效果,也极大地影响了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情境教学理论的内涵及情境教学法的定义

就如何提升学生第二语言习得效果,国内外学者一直在坚持不懈地研究着,他们的成果被广泛地应用于第二语言教学中,并成效显著,情境教学理论即是其中最近的研究理论,它对于英语语言教学效果的提升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一)情境教学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最早提出者、心理学家皮亚杰以及前苏联心理学家Lev Vygotsky,他们认为,人的认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相关的知识概念,从而使自身的认知能力得到发展。他们的观点后来被用于解释和探讨语言学习过程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即社会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相应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由于语言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个主要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兴起的“情境学习理论”正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最新的学习理论,它更为强调学习情境对于学生的认知和学习文化的极端重要性;强调知识的意义应在真实的活动中建构,学习活动应与文化相结合;强调最有效的学习必须让学习者处于真实的学习情境中。

(二)情境教学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创设并引入一个相关问题的情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以引起学生一定的心态和情感体验,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刺激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从而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其实质就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学生的参与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运用情境教学法有效渗透地域文化特色,提高旅游英语教学效果

依据情境教学理论及情境教学法需要,必须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去改进旅游英语的教学,以促进学生提升英语学习效果。

(一)编写利于创设“情境”的、具有地方文化特点的旅游英语教材,提升学生英语交际能力

作为高度重视英语交际功能的旅游英语,要求教学内容真实、贴近生活,依据情境教学理论,提高旅游英语的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首先在于为学生创设身临其境的情境,即真实、贴近生活的教学内容,因此,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至关重要,只有所使用的教材真实、贴近生活,才利于创设情境,也才能够达到英语语言学习活动与文化的融合,所以,选择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材或由长期从事旅游英语教学的教师编写具有江苏及宿迁旅游文化特点的英语教材是实现为学生创设良好课堂情境的前提,才利于提高学生口语水平,提升学生语言交际能力。

(二)走近当地及周边旅游景点,感受楚汉文化,达到英语教学中的“移情”和“迁移”效果

对于情境教学法来说,创设学生熟悉或感兴趣的情境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情感因素,将学生迅速带入教学情境之中,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主动、积极地与小组成员进行良好的协作,实现活动意义的建构。为此,在宿迁举办国际性比赛、国庆旅游黄金周或节假日期间,教师通过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走近景区、景点、宾馆、饭店,近距离地让学生们欣赏体味宿迁深远的楚汉文化底蕴、西楚霸王的雄风、三台山的衲田花海、骆马湖的碧波浩渺等旅游文化、去品尝具有当地饮食文化特色的美食,让学生油然而生对家乡的热爱、为家乡文化而自豪,将会对在其后的课堂上创设与之相匹配的学习情境,在英语教学中充分发挥“移情”效应,达成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使学生在模拟真实的情境中去抒发真实的情感,真正达到著名教育家李吉林所倡导的情境教育能通过“亲、助、乐”的师生人际情境和“美、趣、智”的学习情境来缩短学生与老师、与同学、与教学内容的心理距离,促使学习者能以最佳的情绪状态主动参与,形成一种教学相长的作用。同样,也便于在其后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对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整合,促进学生更好地利用已有的感性知识,发挥英语语言学习中的迁移效果,提升英语学习实效。

(三)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融入地方旅游文化特点,创设旅游英语教学情境

在课堂教学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现代化教学手段,将声、画、意相结合,寓意于形,创设与当地的楚汉文化、景区景点、餐饮、宾馆服务设施相关联的课堂情境,以不同类型直观、动态、形象的模拟情境如在宾馆中接待旅行团、向游客介绍项王故里、三台山衲田花海、骆马湖四项国际户外运动精英赛现场等学生熟悉的景点等去构建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英语、交流英语的情境,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教学内容置于有意义的情境之中,切实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重视网络资源对于旅游英语教学的重要作用,利用网络、微信及时为学生上传与英语学习相关的视频、影像、图像、文章等内容,丰富学生学习内容,为学生学好英语创设良好的条件。

(四)重视学生在协作学习中的表现及过程性评价工作,提高英语教学有效性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高度重视语言的交际功能,在为学生创设英语学习的情境时,重视“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四个主要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发挥合作学习在旅游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在教学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重视合作学习小组在英语情境教学法中的重要作用,并依据不同学生的语言交际水平、能力、性格等特点,合理安排课堂学习小组,合理分配学生在学习小组中的角色,使每个学生在合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有身临其境之感,都能融入情境,进行真实而逼真的英语交际,提高英语学习效果。

篇7:鄂菜的地域特色探析论文

湖北淡水鱼类资源丰富,具有“千湖之省”的称谓,鄂菜食材形成了以淡水鱼鲜为主的特色。商务部发布的《全国餐饮业发展规划纲要(2009-2013)》指出:“辣文化餐饮集聚区:以四川、重庆、湖南、湖北、江西、贵州为主的餐饮区域。重点建设重庆美食之都、川菜产业化基地、长沙‘湘菜文化之都’和湖北淡水渔乡,引导江西香辣风味、贵州酸辣风味餐饮发展。”

(一)鄂菜代表风味中的食材分析

鄂菜主料以淡水鱼鲜为主,其次是猪、鸡、鸭、牛和羊等畜禽类,植物性原料以豆腐等为主。《中国名菜谱·湖北风味》收录的湖北名菜中有水产类菜肴101 道,淡水鱼鲜为主料83 道;48 道肉类菜肴中,猪肉类菜肴有40 道;48 道禽蛋类菜肴中,鸡肉类菜肴有24 道。由此可知,鄂菜食材以淡水鱼鲜为主,其次是猪和鸡。通过主料的分析,可以清晰地反映鄂菜的食材特色。

淡水鱼鲜中又以鳝鱼、青鱼、鲫鱼、鳜鱼、虾较为常用,鮰鱼、武昌鱼和鳊鱼制作的菜肴名声较大。如湖北“笔架鱼肚”,是湖北石首市笔架山的特产,用此处的鮰鱼制作而成。早在明朝洪武年间就成为进奉宫廷的贡品。目前,石首市正在把“笔架鱼肚”申报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据说在阳光下干鱼肚能够看到笔架山的图案,是辨别真假笔架鱼肚的依据。每斤笔架鱼肚高达4 800 元,被誉为“金肚”。长江武汉段的鮰鱼质量上乘,武汉餐饮老字号老大兴园制作的鮰鱼菜肴声名远播。

鄂菜中以猪肉、鸡肉、鸭肉为主材的菜肴,因为帝王名士的影响而成为代表风味。楚乡鸡就是根据孟浩然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的著名诗句制作的名肴。翰林鸡和青莲鸭等因李白在安陆为官时期喜食而成名。黄州东坡肉是苏东坡自制的猪肉菜肴。从他的《猪肉颂》中得知,当时猪肉在黄州贱如土。在苏东坡的影响下东坡肉成为今日杭州、徐州、黄冈、眉州各地争抢的地方名菜。千张肉据传出自唐朝名相段文昌之手,状元油得名于北宋时期安陆籍状元宋祁、宋庠兄弟。蟠龙菜俗名“卷切子”,因为助力明嘉靖皇帝继位有功而获赐名蟠龙菜,成为宫廷菜肴。正如刘禹锡所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在鄂菜中,以羊肉为主料的菜肴并不多见,这是因为湖北水乡环境并不适合羊的规模化养殖。同易于获取的鱼虾猪鸡等原料相比,羊肉尽管鲜美,但价格相对较高。在口味上,受饮食传统等的影响,湖北居民也不太适应。与鸡鸭同为大众化家禽的鹅,在鄂菜原料中更为鲜见,因湖北不太适宜养鹅,人们很少以鹅入馔。

鄂菜菜肴配料以猪肉、鸡脯肉、火腿、冬笋、冬菇、香菇、玉兰片、荸荠、黑木耳、鸡蛋等为主,其中尤以猪肉、鸡脯肉、火腿、冬笋、冬菇、玉兰片和香菇的使用较为普遍。

(二)食材特色形成的影响因素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鄂菜就是在“靠水吃水”地域背景下形成了以淡水鱼鲜为主的食材特色;在“靠山吃山”的环境下形成了以冬菇、冬笋、香菇、玉兰片为主的配料选择使用特色。“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是人们饮食生活顺应所生活的自然生态的通俗化表达,其中也暗含着部分“天人合一”的饮食思想。

湖北的自然环境中水和山的特征突出。长江从重庆巫山县入境,奔流而下,横贯全省,由黄梅流入安徽境内。长江最大支流汉江自陕西蜀江口入境,在汉口与长江汇合,形成了“江汉朝宗”的地理景观。境内长度在5km 以上的小河流多达1 193 条,两大河流滋养着省内千余条支流。古老的云梦泽充满着瑰丽的神话气息,而它只是湖北众多淡水湖泊中的一个。“鄂渚上千,湖泊成群”的湖北有“千湖之省”之誉,不仅河流纵横,湖泊点缀,湖北地处亚热带,降雨量丰沛,年平均降雨量在750~1 600mm之间。

众多的河流湖泊和人工水库孕育着种类丰富的淡水鱼鲜。尤其以黄鳝、青鱼、鲫鱼、草鱼、财鱼、鳡鱼、鲌鱼、甲鱼、河虾、湖虾等较为常见,也生活着鮰鱼、武昌鱼、石头鱼、春鱼等名贵鱼类。这些易于捕捞养殖的淡水鱼鲜,就成为人们饮食原料的主要来源。

山清水秀的灵秀湖北,因水而灵动,因山而秀美。鄂西、鄂西北、鄂东、鄂东南等地区分布着高低起伏的群山,据统计,山地占湖北省面积的55%。地处亚热带的山地,植被风貌独特,生长着种类丰富的野生动植物。相对于凶猛的野生动物,植物类食材更容易采集获取。根据食材的口感和营养,人们逐渐形成食用冬菇、冬笋、香菇和用笋子制作的玉兰片的习惯。

人们在采集渔猎过程中,学会了种植和养殖。湖北境内发现了多处史前先民遗址,在城背溪文化、大溪文化等史前遗址中,都发现了猪、狗、牛、羊、鸡等动物的骨骼。当社会生产具备了食材选择的条件,人们就把畜禽类食材集中在猪和鸡上。因为狗肉的口感不如二者,所以狗肉的地位比较低,民间有“狗肉不上正席”的说法。牛用于耕种,农户一般不会杀耕牛食用。羊肉味道鲜美,被奉为美味和财产的象征,一般用于交换物质和换取货币。饲养猪主要是为了食肉,养殖鸡主要是为了获得鸡肉和鸡蛋,南北朝时期形成吃鸡蛋的习俗。

由此可见,鄂菜以淡水鱼鲜为主,以猪、鸡为次,香菇、冬笋、冬菇、玉兰片为常用配料的食材特色,是受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生产和人们的饮食观念等因素的影响逐步形成的。

二、鄂菜的制作工艺特色

烹饪风味流派,一般是指在长期的发展历史过程中形成,在选料、制作工艺和成菜标准上自成体系的地方风味。历史悠久、自成体系、影响范围较大,成为烹饪风味流派的评判因素。鄂菜作为著名的地方烹饪风味流派,历史悠久,被称为“千年鄂菜”。不仅食材特色突出,在制作工艺上也自成体系,且形成独特的风格。

(一)以蒸、炸、烧、煨和汆为主的制作工艺特色

说起鄂菜,人们耳熟能详的有“沔阳三蒸”“清蒸武昌鱼”“排骨煨汤”“瓦罐鸡汤”等菜肴。其实鄂菜的传统制作技艺多种多样,当今更是兼及南北,融汇中西。为了更好地分析鄂菜的制作工艺特色,本文以鄂菜代表风味为研究对象,对其制作工艺进行分类。

在新石器时期的大溪文化等遗址,发现了“甑”这种器具,表明湖北利用蒸法制作食物已有近万年的历史。从蒸稻米发展到蒸鱼、肉和菜等食材,进而形成形式多样的蒸类菜肴。在用水煮鱼的过程中,人们逐步提高菜肴的鲜美程度和食用的便利,创造出鱼汆、空心鱼汆和橘瓣鱼汆等名菜。鄂菜工艺中使用最为频繁的是蒸和炸,其次是煨、炖、烧和汆。蒸分为清蒸、粉蒸;烧中又有干烧、红烧之分。使用蒸法的菜肴最多,然后依次是炸、烧、煨、炖和汆。有些菜肴制作复杂,使用复合工艺,也是采用蒸和烧、蒸和炸、炸和烧、汆和烧等,是蒸、炸、烧、汆中两种制作工艺的复合运用。

(二)鄂菜工艺特色形成的影响因素

菜肴制作工艺使用的依据是食材性质,不同性质的食材要采用不同的烹调工艺。

蒸是利用蒸汽传热使原料成熟的方法。鄂菜中的蒸,一般是以水蒸气为传热介质。旺火沸水急蒸,适用于鲜嫩水产原料如清蒸鱼等。旺火沸水久蒸,适用于制作口感酥烂的菜肴,如粉蒸肉等。中小火满慢蒸,适用于茸状原料,如荆沙鱼糕、肉糕等。蒸主要是利用水蒸气的热量把食物蒸熟。湖北淡水资源丰富,以水蒸气制熟食物有着便利的条件。鄂菜以淡水鱼鲜为主,蒸技法能够使食材的质地细嫩、味道鲜美,放在笼屉中蒸,也能保持鱼鲜形整而不烂。如果用炒、烩等方法,质地细嫩的鱼鲜就难以保证完整的造型。相对于烤,淡水鱼鲜更适合于蒸,相对于水煮,蒸能更好地保持原料中营养成分。

炸是以油为传热介质,利用油温制熟食材或使食材定型的工艺方法。炸既独立运用,也用于原料定型,所以,炸是应用广泛的烹饪工艺。炸制的菜肴色泽金黄,形态完整,酥脆香松。淡水鱼鲜味道鲜美,但是也有腥味浓、骨刺多等缺陷。利用大火蒸,鱼肉鲜嫩,骨刺松软。如果是骨硬或刺多的鱼类,通过油炸可以把鱼的骨刺炸得酥脆,免去骨刺扎破喉咙之忧。猪肉、鸡肉等肉类菜肴经过高温油炸,变得香而不腻,口感松软。尤其是需要定型的菜肴,如网油沙、状元油、核桃腰、皮条鳝鱼等,多用油炸制法。

煨是以水为传热介质的烹调方法。将原料加入汤水中,用武火烧沸再改小火或微火长时间慢慢加热至原料酥烂味足。煨和煮接近,从发展顺序来讲,煨可能是在水煮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湖北淡水资源丰富,人们在煮熟鱼鲜肉类或藕等食材的过程中慢慢形成了煨炖的制作工艺。湖北人喜欢喝煨汤是因为在亚热带气候和山高水多的地理环境中,湿热或湿冷的天气下,人们需要喝汤进补。另外,在生活条件不富裕的情况下,煨汤能够满足大家庭的饮食需要,肉少汤多,人人都可以美美地喝上一碗。

烧是将经过初步熟处理的原料加适量水或汤用旺火烧开,中小火烧透入味,旺火收汁的烹调方法,可以分为红烧、白烧、干烧等类别。熟处理方法一般有蒸、炸、煎、炒等,可用于多种原料。相对于水煮,烧制的鱼鲜和肉类菜肴味道更加丰富,色泽也相对美观。

汆是小型原料在沸水中迅速制熟的烹饪方法,一般用于制作圆形的食物。受巫文化的影响,湖北形成尚圆的饮食观念,有“无圆不成席”之说。传说鱼圆是楚武王的厨师创制的。楚武王爱吃鱼,但是怕骨刺扎喉咙。为了避免触怒武王而遭杀身之祸,厨师们用汆的技法制作出吃鱼不见骨刺的鱼圆。传说以上层人物的影响力反映出人们的饮食追求。汆主要是用短时间能制熟的鱼茸为原料,做成圆形的鱼圆。相对于烧、煨、蒸、炸而言,用沸水短时间制熟原料的汆法,具有制作简便、成本低廉等特点。因此,更容易在下层民众中普及使用。

因此,鄂菜以蒸、炸、烧、煨和汆为主的制作工艺特色主要是源于鄂菜的食材特色,同时也受到生态环境、生活条件、饮食观念和文化传统的影响。

篇8:民族地域特色的新型绿色农宅设计

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石板镇镇山村是一座具有400多年历史的布依族村寨。村寨集历史遗存和自然山水为一体, 距贵阳市区仅21km (见图1) , 地处黔中高原苗岭山系中段, 为低山丘陵地貌, 整体地势由西向东逐渐降低。村寨与花溪风景区毗邻, 自然环境优美, 民族风情浓郁, 目前有140余户, 600余人。

镇山村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 常年平均气温14.2℃, 一月平均气温4.7℃, 最低气温零下3.6℃。七月平均气温22.6℃, 无霜期270天左右。降雨量为1150—1200mm/年,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雨水集中在5—8月, 占全年降雨量的45%左右, 冬季以北风为主。

村寨以屯墙为界, 分上下两寨。上寨为屯堡建筑原貌, 下寨在1958年发水修建花溪水库时, 为安置搬迁村民用原房屋木材重新复原建造 (见图2) 。村寨1995年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999年建立了生态博物馆。

镇山村自然资源中有着丰富木材和石材作为天然建筑材料, 其中石材资源更是当地最大的特色。镇山村的经济以农业为主, 村子里的住户大多以种植大米和玉米为主, 同时饲养牛、猪等牲畜发展一定的畜牧业, 收入较低。村子下寨沿湖景区旅游开发较多, 以餐饮和旅店为主, 在旅游旺季, 有的住户日净收入可达500元左右。但旅游开发形式明显单一、缺乏统筹。上寨则依然保持原状。

二、村寨的民居建筑

布依族喜欢临水而居, 村里现有的住宅有单体式、联排式、院落式。镇山村民居大都为穿斗悬山顶一楼一底石木结构, 一般面阔三间进深二丈一, 面阔五间进深二丈四 (见图3、图4) 。富户增建左右厢房和八字朝门, 形成四合院。房屋单排屋架由柱、瓜和穿枋以卯榫连接组成, 常见的有三柱二瓜, 五柱四瓜, 大进深的房屋由七柱六瓜的屋架组成。凡面对院坝的各间房屋均有木雕花窗, 图案多为“三吊格”式和“万字格”式 (见图5-1) 。房屋台基用加工细腻的料石砌成, 高出地面二至三尺, 从合院进堂屋设台阶, 木构架所有立柱全部落于台基上, 无柱础。房屋的墙身、地面和屋面都采用当地石板砌成, 屋面石板自由整齐排列, 特色十分鲜明 (见图5-2) 。

镇山村民居, 堂屋是房屋的中心, 层高高于其他房间。正中隔墙上置有神位, 供奉祖先, 不可或缺 (见图5-3) 。进深方向大都分为前后两个空间, 首层多为厨房、起居室, 二层空间多用作卧室和储藏间, 通过室外楼梯或梯子到达, 较为不便。因为住户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 所以每户都设有猪圈牛栏和晾晒粮食的晒台。厢房地穴作猪、牛圈, 这种有地穴的厢房又称“上楼下圈式”。

三、示范农宅设计

(一) 提高居住质量

镇山村绿色住宅示范工程的目的是通过示范工程的实验性研究, 为在当地小城镇建设中实现低造价绿色建筑的推广和普及提供重要经验, 对改善镇山村民的人居环境、提高人们的居住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在镇山村的调研中, 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错落有致的民居风貌与人们生活的贫苦落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提高村民的居住质量是示范工程设计的初衷。

根据调研所了解的情况, 生活质量的提高在镇山村新村住宅设计中主要体现在:明确功能、合理布局、优化房间流线的组织、住宅保温性能的提高、采光面积的增加等几个方面。

(二) 保持文化特征

镇山村400余年的历史积淀, 布依族世世代代的文化传统已经在村民心中成为永恒。保持镇山村的文化特征不仅是新村规划和住宅设计的原则, 更是镇山村传统性、民族性、地域性传承的历史责任。

因此, 新村住宅设计把握两方面的原则:一方面, 建筑设计应在形态、材料和技术方面体现出传统住宅的典型特征, 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和谐, 体现传统技术的生命力, 满足村民对住宅形态的精神需要;另一方面, 组团规划和房间布局应遵循村民传统的生活交往特征, 尊重民族信仰和文化风俗, 延续当地民族建筑文化。

(三) 体现生态意识

镇山村绿色住宅示范工程作为绿色住宅的实践, 生态设计应当成为建筑设计的重要部分。生态意识在设计中应体现为生态技术的合理有效应用。这种应用一方面应该适宜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能源状况;另一方面, 生态技术的应用要达到提高当地人民生态意识的目的, 这将有利于提高当地住宅建筑的生态化水平, 也将有利于小城镇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四) 低造价的标准

示范工程在体现生态性能的同时, 还应考虑建筑造价要在当地人民经济条件的承受范围内, 这样才能使示范住宅的推广和普及真正成为可能。因此, 通过天然材料的有效利用和适宜技术的合理应用, 使得“低造价”和“高性能”能够得到良好的平衡和最大的兼顾。

四、设计前期考虑因素

(一) 住户的确定

镇山村绿色住宅示范工程的具体设计首先需要选择适宜的住户, 然后根据其家庭的具体情况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建筑设计。住户的确定是双向的, 一是住户主动提出建房要求。这样的住户有新建住宅的需求, 示范工程的建设可以直接解决这一农户的建房需要;二是研究设计团队对典型住户的选择。因为示范工程的住户要具有示范性, 这是将来推广和普及的前提。镇山村上寨的房屋年久失修, 老化现象很严重, 而下寨房屋大部分经历过重建, 因此上寨居民对新房的需求更强。同时, 下寨居民由于旅游业的开展, 收入相对较高, 大都不愿离开老村子, 上寨居民相对生活贫困, 选择上寨居民作为示范工程的对象可以更好地体现低造价的原则。

在花溪区建设局等相关政府部门的配合下, 示范工程的对象确定为镇山村上寨的李氏一家。李氏家中有李氏夫妇二人, 一位老人和两个孩子。家庭收入不高, 可以拿出3万余元作为新房建设资金。通过与李氏家庭成员的沟通, 研究设计团队确定了示范工程的功能房间、房屋面积、造价控制等设计条件。

(二) 建造的经济性、地域性、生态性

建筑材料的选择主要从地域性和生态性两个方面出发, 同时兼顾材料的性价比, 控制建造成本。

地域性。镇山村所在的花溪区石板镇有着丰富的天然建筑材料。地域材料的充分利用, 不仅可以体现建筑和当地自然环境的融合, 以及新建筑与传统民居的协调与传承, 而且地域材料一般价格较低, 也可以降低运输成本, 达到资源的合理利用, 实现就地取材、因地制宜。

生态性。示范工程作为绿色建筑, 其建筑材料还应体现生态性。比如墙体材料应达到更佳的保温性能, 选择的材料应达到资源能源的节约和对环境的最小破坏。

五、建筑设计方案

示范工程选址位于新村基地与现状道路相邻东南侧, 距离村镇道路51.5米。

根据李文凤的家庭情况和其本人提出的需要, 研究设计团队经过分析明确了工程任务书和经济技术指标 (见表1) 。

建筑设计以李文凤家庭成员的意见为基础, 尊重镇山村传统民居的住宅原型布局和文化特征, 占地面积207.2平米, 建筑面积213.2平米, 容积率达到1.03。建筑占地较方整, 堂屋两侧部分少许错开, 正好形成前后两个院落, 前院用作过渡空间, 后院可用作储放杂物等。

(一) 平面设计

一层平面沿承传统民居基本布局。住宅经过前院由台阶进入, 面阔呈凹字形, 三开间, 中间为堂屋, 两侧分别为一大一小卧室, 进深第二间为餐厅、厨房和浴室。堂屋后设走道相连, 并设楼梯间通向二层, 进深第三间一侧设牛圈 (后更改为卧室) , 另一侧设卫生间与后院相连 (见图6) 。

二层平面为一间大卧室, 位于堂屋上方。卧室两侧开门可到达屋顶平台, 平台既可用作晒台, 也可作为未来增加房间预留空间 (见图7) 。平台上落屋架, 两高两低共四榀, 以传统穿斗式屋架为原型。

(二) 立面设计

立面设计简洁朴素, 直接反映了平面布局 (见图8) 。立面南侧增大了开窗面积, 改善采光, 圈梁兼作过梁, 北侧开窗较小。堂屋层高按照传统, 比其他房间高出600mm。二层平台设护栏。墙身和屋面将采用当地石板铺砌, 屋面铺以天然合朋石板, 墙身用横条形石板装饰, 体现地域文化特征。

(三) 生态设计

生态设计主要包括沼气池、双层箱型玻璃窗和雨水收集装置, 这里主要介绍沼气池及附属设施的设计 (见图9、图10) 。

沼气池根据不同的容积可分为多种, 研究设计团队考虑到施工难度、家庭人口、工期、经济等因素, 根据沼气池的标准图纸, 最后选用了8m3沼气池, 平面外围尺寸为3.44m。沼气池为密封输气型, 为使用方便, 将其设计在与卫生间和厨房邻近的位置。

六、设计评价

根据设计方案形成的模型见图11。

(一) 地域特征。

示范住宅设计外观上应保持浓郁的地域性特色, 屋顶铺当地出产的石板作屋面瓦, 外墙贴条形石板, 使之整体效果与老村相互协调。

(二) 围护结构。

贵州海拔较高, 四季温差很大。当地新建民宅仍多采用粘土砖, 而价格低廉热工性能很好的混凝土空心砖仅用来砌筑围墙、厕所和猪圈。设计中墙体采用的是当地出产的水泥空心砖, 其明显好于普通粘土砖的热工性能, 希望通过示范工程的使用, 能在当地推广和普及。

(三) 门窗选择。

贵州冬季湿冷, 当地普遍采用室内煤炉取暖。设计中为提高保温性能, 除墙体材料的选择外, 还将采用箱型窗处理, 即内外双层窗扇, 当地木匠按照图纸便可制作。但其将增加一定的经济费用, 能否在新村中推广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四) 保温材料。

在圈梁和过梁等冷桥部位, 将采用当地十分常见且价格十分便宜的泡沫板做断桥处理。这种做法简单易行, 效果明显, 在当地农村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五) 生物质能。

绿色建筑的理念还体现在结合当地经验为农户设计沼气池。当地农民大多家中养有牛、猪等牲畜, 产生沼气的原料比较充足。沼气灯可用于一般的夜晚照明, 而沼气炉灶将为当地节约大量的燃料。

上一篇:电力工程组织机构下一篇:网博会方案(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