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代山东文士地域特色探析论文

2024-04-30

金代山东文士地域特色探析论文(共2篇)

篇1:金代山东文士地域特色探析论文

一、以淡水鱼鲜为主的食材

湖北淡水鱼类资源丰富,具有“千湖之省”的称谓,鄂菜食材形成了以淡水鱼鲜为主的特色。商务部发布的《全国餐饮业发展规划纲要(2009-2013)》指出:“辣文化餐饮集聚区:以四川、重庆、湖南、湖北、江西、贵州为主的餐饮区域。重点建设重庆美食之都、川菜产业化基地、长沙‘湘菜文化之都’和湖北淡水渔乡,引导江西香辣风味、贵州酸辣风味餐饮发展。”

(一)鄂菜代表风味中的食材分析

鄂菜主料以淡水鱼鲜为主,其次是猪、鸡、鸭、牛和羊等畜禽类,植物性原料以豆腐等为主。《中国名菜谱·湖北风味》收录的湖北名菜中有水产类菜肴101 道,淡水鱼鲜为主料83 道;48 道肉类菜肴中,猪肉类菜肴有40 道;48 道禽蛋类菜肴中,鸡肉类菜肴有24 道。由此可知,鄂菜食材以淡水鱼鲜为主,其次是猪和鸡。通过主料的分析,可以清晰地反映鄂菜的食材特色。

淡水鱼鲜中又以鳝鱼、青鱼、鲫鱼、鳜鱼、虾较为常用,鮰鱼、武昌鱼和鳊鱼制作的菜肴名声较大。如湖北“笔架鱼肚”,是湖北石首市笔架山的特产,用此处的鮰鱼制作而成。早在明朝洪武年间就成为进奉宫廷的贡品。目前,石首市正在把“笔架鱼肚”申报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据说在阳光下干鱼肚能够看到笔架山的图案,是辨别真假笔架鱼肚的依据。每斤笔架鱼肚高达4 800 元,被誉为“金肚”。长江武汉段的鮰鱼质量上乘,武汉餐饮老字号老大兴园制作的鮰鱼菜肴声名远播。

鄂菜中以猪肉、鸡肉、鸭肉为主材的菜肴,因为帝王名士的影响而成为代表风味。楚乡鸡就是根据孟浩然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的著名诗句制作的名肴。翰林鸡和青莲鸭等因李白在安陆为官时期喜食而成名。黄州东坡肉是苏东坡自制的猪肉菜肴。从他的《猪肉颂》中得知,当时猪肉在黄州贱如土。在苏东坡的影响下东坡肉成为今日杭州、徐州、黄冈、眉州各地争抢的地方名菜。千张肉据传出自唐朝名相段文昌之手,状元油得名于北宋时期安陆籍状元宋祁、宋庠兄弟。蟠龙菜俗名“卷切子”,因为助力明嘉靖皇帝继位有功而获赐名蟠龙菜,成为宫廷菜肴。正如刘禹锡所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在鄂菜中,以羊肉为主料的菜肴并不多见,这是因为湖北水乡环境并不适合羊的规模化养殖。同易于获取的鱼虾猪鸡等原料相比,羊肉尽管鲜美,但价格相对较高。在口味上,受饮食传统等的影响,湖北居民也不太适应。与鸡鸭同为大众化家禽的鹅,在鄂菜原料中更为鲜见,因湖北不太适宜养鹅,人们很少以鹅入馔。

鄂菜菜肴配料以猪肉、鸡脯肉、火腿、冬笋、冬菇、香菇、玉兰片、荸荠、黑木耳、鸡蛋等为主,其中尤以猪肉、鸡脯肉、火腿、冬笋、冬菇、玉兰片和香菇的使用较为普遍。

(二)食材特色形成的影响因素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鄂菜就是在“靠水吃水”地域背景下形成了以淡水鱼鲜为主的食材特色;在“靠山吃山”的环境下形成了以冬菇、冬笋、香菇、玉兰片为主的配料选择使用特色。“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是人们饮食生活顺应所生活的自然生态的通俗化表达,其中也暗含着部分“天人合一”的饮食思想。

湖北的自然环境中水和山的特征突出。长江从重庆巫山县入境,奔流而下,横贯全省,由黄梅流入安徽境内。长江最大支流汉江自陕西蜀江口入境,在汉口与长江汇合,形成了“江汉朝宗”的地理景观。境内长度在5km 以上的小河流多达1 193 条,两大河流滋养着省内千余条支流。古老的云梦泽充满着瑰丽的神话气息,而它只是湖北众多淡水湖泊中的一个。“鄂渚上千,湖泊成群”的湖北有“千湖之省”之誉,不仅河流纵横,湖泊点缀,湖北地处亚热带,降雨量丰沛,年平均降雨量在750~1 600mm之间。

众多的河流湖泊和人工水库孕育着种类丰富的淡水鱼鲜。尤其以黄鳝、青鱼、鲫鱼、草鱼、财鱼、鳡鱼、鲌鱼、甲鱼、河虾、湖虾等较为常见,也生活着鮰鱼、武昌鱼、石头鱼、春鱼等名贵鱼类。这些易于捕捞养殖的淡水鱼鲜,就成为人们饮食原料的主要来源。

山清水秀的灵秀湖北,因水而灵动,因山而秀美。鄂西、鄂西北、鄂东、鄂东南等地区分布着高低起伏的群山,据统计,山地占湖北省面积的55%。地处亚热带的山地,植被风貌独特,生长着种类丰富的野生动植物。相对于凶猛的野生动物,植物类食材更容易采集获取。根据食材的口感和营养,人们逐渐形成食用冬菇、冬笋、香菇和用笋子制作的玉兰片的习惯。

人们在采集渔猎过程中,学会了种植和养殖。湖北境内发现了多处史前先民遗址,在城背溪文化、大溪文化等史前遗址中,都发现了猪、狗、牛、羊、鸡等动物的骨骼。当社会生产具备了食材选择的条件,人们就把畜禽类食材集中在猪和鸡上。因为狗肉的口感不如二者,所以狗肉的地位比较低,民间有“狗肉不上正席”的说法。牛用于耕种,农户一般不会杀耕牛食用。羊肉味道鲜美,被奉为美味和财产的象征,一般用于交换物质和换取货币。饲养猪主要是为了食肉,养殖鸡主要是为了获得鸡肉和鸡蛋,南北朝时期形成吃鸡蛋的习俗。

由此可见,鄂菜以淡水鱼鲜为主,以猪、鸡为次,香菇、冬笋、冬菇、玉兰片为常用配料的食材特色,是受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生产和人们的饮食观念等因素的影响逐步形成的。

二、鄂菜的制作工艺特色

烹饪风味流派,一般是指在长期的发展历史过程中形成,在选料、制作工艺和成菜标准上自成体系的地方风味。历史悠久、自成体系、影响范围较大,成为烹饪风味流派的评判因素。鄂菜作为著名的地方烹饪风味流派,历史悠久,被称为“千年鄂菜”。不仅食材特色突出,在制作工艺上也自成体系,且形成独特的风格。

(一)以蒸、炸、烧、煨和汆为主的制作工艺特色

说起鄂菜,人们耳熟能详的有“沔阳三蒸”“清蒸武昌鱼”“排骨煨汤”“瓦罐鸡汤”等菜肴。其实鄂菜的传统制作技艺多种多样,当今更是兼及南北,融汇中西。为了更好地分析鄂菜的制作工艺特色,本文以鄂菜代表风味为研究对象,对其制作工艺进行分类。

在新石器时期的大溪文化等遗址,发现了“甑”这种器具,表明湖北利用蒸法制作食物已有近万年的历史。从蒸稻米发展到蒸鱼、肉和菜等食材,进而形成形式多样的蒸类菜肴。在用水煮鱼的过程中,人们逐步提高菜肴的鲜美程度和食用的便利,创造出鱼汆、空心鱼汆和橘瓣鱼汆等名菜。鄂菜工艺中使用最为频繁的是蒸和炸,其次是煨、炖、烧和汆。蒸分为清蒸、粉蒸;烧中又有干烧、红烧之分。使用蒸法的菜肴最多,然后依次是炸、烧、煨、炖和汆。有些菜肴制作复杂,使用复合工艺,也是采用蒸和烧、蒸和炸、炸和烧、汆和烧等,是蒸、炸、烧、汆中两种制作工艺的复合运用。

(二)鄂菜工艺特色形成的影响因素

菜肴制作工艺使用的依据是食材性质,不同性质的食材要采用不同的烹调工艺。

蒸是利用蒸汽传热使原料成熟的方法。鄂菜中的蒸,一般是以水蒸气为传热介质。旺火沸水急蒸,适用于鲜嫩水产原料如清蒸鱼等。旺火沸水久蒸,适用于制作口感酥烂的菜肴,如粉蒸肉等。中小火满慢蒸,适用于茸状原料,如荆沙鱼糕、肉糕等。蒸主要是利用水蒸气的热量把食物蒸熟。湖北淡水资源丰富,以水蒸气制熟食物有着便利的条件。鄂菜以淡水鱼鲜为主,蒸技法能够使食材的质地细嫩、味道鲜美,放在笼屉中蒸,也能保持鱼鲜形整而不烂。如果用炒、烩等方法,质地细嫩的鱼鲜就难以保证完整的造型。相对于烤,淡水鱼鲜更适合于蒸,相对于水煮,蒸能更好地保持原料中营养成分。

炸是以油为传热介质,利用油温制熟食材或使食材定型的工艺方法。炸既独立运用,也用于原料定型,所以,炸是应用广泛的烹饪工艺。炸制的菜肴色泽金黄,形态完整,酥脆香松。淡水鱼鲜味道鲜美,但是也有腥味浓、骨刺多等缺陷。利用大火蒸,鱼肉鲜嫩,骨刺松软。如果是骨硬或刺多的鱼类,通过油炸可以把鱼的骨刺炸得酥脆,免去骨刺扎破喉咙之忧。猪肉、鸡肉等肉类菜肴经过高温油炸,变得香而不腻,口感松软。尤其是需要定型的菜肴,如网油沙、状元油、核桃腰、皮条鳝鱼等,多用油炸制法。

煨是以水为传热介质的烹调方法。将原料加入汤水中,用武火烧沸再改小火或微火长时间慢慢加热至原料酥烂味足。煨和煮接近,从发展顺序来讲,煨可能是在水煮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湖北淡水资源丰富,人们在煮熟鱼鲜肉类或藕等食材的过程中慢慢形成了煨炖的制作工艺。湖北人喜欢喝煨汤是因为在亚热带气候和山高水多的地理环境中,湿热或湿冷的天气下,人们需要喝汤进补。另外,在生活条件不富裕的情况下,煨汤能够满足大家庭的饮食需要,肉少汤多,人人都可以美美地喝上一碗。

烧是将经过初步熟处理的原料加适量水或汤用旺火烧开,中小火烧透入味,旺火收汁的烹调方法,可以分为红烧、白烧、干烧等类别。熟处理方法一般有蒸、炸、煎、炒等,可用于多种原料。相对于水煮,烧制的鱼鲜和肉类菜肴味道更加丰富,色泽也相对美观。

汆是小型原料在沸水中迅速制熟的烹饪方法,一般用于制作圆形的食物。受巫文化的影响,湖北形成尚圆的饮食观念,有“无圆不成席”之说。传说鱼圆是楚武王的厨师创制的。楚武王爱吃鱼,但是怕骨刺扎喉咙。为了避免触怒武王而遭杀身之祸,厨师们用汆的技法制作出吃鱼不见骨刺的鱼圆。传说以上层人物的影响力反映出人们的饮食追求。汆主要是用短时间能制熟的鱼茸为原料,做成圆形的鱼圆。相对于烧、煨、蒸、炸而言,用沸水短时间制熟原料的汆法,具有制作简便、成本低廉等特点。因此,更容易在下层民众中普及使用。

因此,鄂菜以蒸、炸、烧、煨和汆为主的制作工艺特色主要是源于鄂菜的食材特色,同时也受到生态环境、生活条件、饮食观念和文化传统的影响。

作为地方烹饪风味流派的鄂菜,有着悠久的历史。沧海桑田,朝代变更,鄂菜在千年发展中经历自然和社会变迁传承至今,是因为它始终保持着自身的地域特色。让鄂菜永葆本色的内在力量是鄂菜文化,鄂菜文化包括鄂菜食材、菜肴等物质层面,制作工艺等制度层面和人们的饮食观念等精神观念层面内涵。通过梳理鄂菜文化的三个层面,可以清楚地了解鄂菜地域特色及其影响因素。

篇2:金代山东文士地域特色探析论文

研究青海省地域内的小微企业对其地域性特点以及小微企业发展前景的了解是必不可少的。青海省地处高原且世居少数民族较多, 因而形成的企业多为依靠青海广袤的资源发展的大型工矿企业, 以及依靠民族特色存在的中小微企业。在缺乏生产以及服务行业支持下必然导致青海小微企业的畸形发展。近年来, 我国加大了对小微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 一系列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新政策也纷纷而来, 以期促进各地小微企业的全面协调发展。在地域性经济发展的语境下探讨青海小微企业发展的法律问题则应运而生。

1 青海小微企业地域性调查

1.1 青海小微企业发展现状

青海省小微企业超过13435家占到全省企业总数的93.1%, (1) 并提供了全省48.8%的就业岗位, 可其在各类企业的总收入的份额仅有10.6%。从这组数据中不难看出, 青海省小微企业的地位还是比较尴尬, 在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 分流了将近一半的社会就业压力后, 却处于资金短缺、后续发展乏力、人才奇缺、社会保障缺失、法律法规不健全的无奈境地。青海省小微企业现状只是全国小微企业的一个缩影, 当前规制小微企业的法律基本上没有, 《中小企业法》从根本上讲并不适合微型企业。国务院和大多数省政府为填补相关法律规定的缺失, 积极采取措施, 如《国九条》、《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意见》和《青海省支持小型和微型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颁布实施, 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对相关法律的需求, 但这不是长久之计。

1.2 青海地域性小微企业

地方特色是现代经济的一个缩影, 当前不管是旅游业还是服务业抑或是食品加工业基本上都会打出特色取胜的口号。青海省依其高原多民族的地域特色, 打造独特品质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小微企业是高原经济发展的首选。

1.2.1 青海小微企业综述

小微企业是一个涵盖面较大的企业规划范围, 从严格意义上讲青海小微企业中的较大部分是个体工商户和农业合作社等, 据统计至2011年年末, 青海个体工商户数127328户, 注册资金39.24亿元;组建各类农民合作社3820户, 资产总额43.61亿元, 在青海小微企业中占有一席之地。如此规模的小微企业群在全国范围内是比较集中地, 通常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挂钩, 经济发达的地区小微企业也会相对发达, 而经济落后地区也要求小微企业具备满足生产消费的标准, 从而造成经济欠发达地区小微企业的畸形发展。

1.2.2 青海民族特色小微企业概况

(1) 小微企业在青海应当是一个集约化的概念。青海小微企业相对比较集中, 只有较少的一部分分布在海西、海北部分州县民族聚居区。以河湟谷地为中心向两岸呈带状辐射式的发展模式, 是青海地域河湟文化与自然环境交相影响形成的城市群发展模式。

(2) 小微企业在青海必须有适应民族化的过程, 青海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 民族地区与一般社会在物质、精神生活上的需求是截然不同的。本地区会根据当地自然环境、民族宗教习惯去影响小微企业的市场需求, 因此民族宗教市场是特色小微企业能够在青海生存的必然。

(3) 青海小微企业是从家庭式作坊转化而来的。经济落后不代表制作能力的落后, 青海省皮革制品、藏药、宗教文化用品等手工制作而成的产品更加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家庭式作坊在缺乏资金和有效管理能够存活下来且转变为小微企业的, 必将成为青海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4) 青海小微企业的发展环境较为恶劣。青海地广人稀、自然资源丰厚, 大型工矿企业的发展前景及能力较为突出, 围绕着工矿企业形成了一批为其提供服务的小型微型企业, 当然这种小微企业就会有一定倾向性。小微企业健康协调发展的温床不复存在, 工矿企业家属的就业矛盾、供需不协的社会矛盾就将接踵而至。

1.2.3 青海小微企业发展前景纵览

(1) 积极强化品牌意识, 拓展省外渠道。青海省地处我国内陆, 品牌种类少, 消费者的选择余地小, 重要的是本地消费者对青海本土品牌缺乏消费信心, 认为与外地的同类产品相较质量差距较大, 这是小微企业畸形发展的后遗症。从青海小微企业的品牌影响能力现状来看, (2) 独特且多样化的民族品牌以及品牌文化是青海小微企业走出青海拓展国内市场的“敲门砖”。强化品牌意识是小微企业做大做强的基本保障。

(2) 努力打造健康理念, 打好绿色旗帜。青海省绝大部分地区光照充足, 昼夜温差较大, 年日照时数在2300~3600小时, 生态环境好, 人口稀少, 空气清洁, 水质优良, 无污染, 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四大无公害超净区”之一, 自然环境处于原始或半原始状态, 是生产绿色食品的理想基地。 (3) 青海的绿色食品主要有青稞、牛羊肉、食用油、乳制品以及药用植物的加工等。参与这些种类制造加工的企业多为微型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以打造健康理念为前提, 打出绿色小微企业的旗帜, 招徕资金扶持, 促进青海小微企业的快速发展。

(3) 发展创新协同模式, 制定管理制度。在创新社会管理的前提下, 小微企业的管理制度需由政府积极制定, 政府在管理小微企业时有必要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如美国小企业管理局 (SBA) 、日本的中小企业厅 (局) (4) 形成的小微企业服务体系, 全方位多视角的提供给小微企业包括政策倾斜、信息共享、技术援助、资金支持以及政府采购在内的专业化服务, 我国可借鉴此类形式, 架构适应地域特色的管理体制、创新发展模式, 协同小微企业促进全面经济发展。

(4) 引进科技推陈出新, 全面利用地域特色。青海小微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然要以特色为发展重点, 地域性的特点要求小微企业不能简单地追求大众市场和规模化经营。对旧的经济发展模式而言, 利用高新技术提升特定地域的特定商品的创新价值以及附带价值才是小微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推出新的更具有地方特色的不能被模仿的产品, 以微软公司的心态发展小微企业。

2 青海小微企业存在的法律问题

2.1 小微企业缺乏法律法规明确地位

继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之后, 青海省人民政府于2012年3月出台《青海省支持小型和微型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这类文件是国家的政策扶持。小微企业初始发展阶段需要政策的大力扶持, 但在没有相关法律能够明确其经济地位时, 尴尬的境地不会有一丝是利于小微企业发展的。

2.2 小微企业融资担保制度不完善

小微企业融资难不仅是经济学上难以攻克的关口, 更是经济法学亟待解决的法律问题。实践中能够为小微企业提供经济支持的主要是商业银行, 但商业银行在提供贷款时, 必然会考察申请贷款的小微企业是否有贷后偿债的能力。省市政府成立了小微企业贷款保障机制, 提高小微企业的贷款总量, 即使在政府的政策干预指导下, 专项信贷也只会偏向行业风险小, 拥有不动产可提供担保的小微企业。 (5)

2.3 以落后为借口致使财税优惠政策得不到切实保障

国家政策极力扶持小微企业, 以减免税赋、提供国家贴息贷款、制定优惠政策等手段改善小微企业发展环境。但有些优惠政策却在实施过程中以“西部经济落后”为借口, 对国家的政策打一些折扣后实施。

2.4 各级政府管理“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

小微企业政府监管机关一方面不重视小微企业, 另一方面对小微企业的管理思想停留在一元化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原始管理模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如小微企业申请办理各类手续, 填写纷繁复杂的表格、签章等都不能及时办理, 政府管理小微企业缺乏社会化服务理念。

2.5 青海小微企业缺乏自我创新能力

本地小微企业资金投入少, 更遑论对科技创新的投入, 大多数小微企业的发展只是依靠其在地域上特色生产经营。青海省的小微企业较为依赖于外省的经济输入, 而自身的特色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开发。

2.6 青海小微企业“孵化基地”流于形式

位于西宁市八一路的某创业孵化基地自建设以来并未实施其职能范围内的“孵化”工作。流于形式的创业基地, 官面化的小微企业助力行为, 赶时髦式的小微企业管理制度, 激情四射式的小微企业创业宣传口号, 无一不讽刺着缺乏法律强制力的扶持政策。

3 青海小微企业法律问题对策研究

3.1 法律明确界定小微企业

小微企业这一经济学概念, 是在国务院颁布《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后, 由经济学家郎咸平率先提出的。笔者认为所谓小微企业是指独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其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种类单一、规模有限且人数较少的小型企业、微型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及家庭式作坊经济组织的统称。 (6) 制定法律明确规定小微企业类型, 将其纳入法律规制范围, 依法律强制力保障小微企业的合法权益。

3.2 塑造小微企业法律文化

法律环境的变化必然引导法律文化的演进, 法律从无到有的过程是法律理念塑造独有法律文化的进程。小微企业法律文化在酝酿过程中法律人的独特地位决定了法律逻辑之于法律规制的对象关系。

3.3 创设青海小微企业融资法律服务体系 (7)

小微企业不仅在经济上是弱势群体, 在融资法律制度了解上也可谓“法盲”。青海经济落后导致的法律理念落后, 使得较多小微企业从不按法律规则“出牌”, 高利贷的有之, 私人合作的有之, 不一而足。创设青海地区小微企业金融法律服务体系志在必行。

一是建立专业的小微金融经营机构和人才队伍。小微经济的金融管理体制混乱, 政府要求商业银行加大融资覆盖面, 并提高金融投入, 却没有形成专业的金融经营机构。以专门的小微金融经营管理机构保障金融扶持的全面落实。

二是依托地域资源优势, 加大对小微企业金融投入力度, 制定有利地方特色经济“走出去”的法律保障制度。以政府的服务职能为龙头, 带动商业银行的投资, 制定以特色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理念。

3.4 转变青海小微企业社会管理手段

管理本身是没有好坏之分的, 只有最适应企业法律氛围的管理手段才能不断推进小微企业的全面协调发展。管理不是一个法律问题, 但其与法律结合后形成的模式, 必定会是最为适应当前社会管理创新视角下的管理手段。

一是创新小微企业管理模式, 小微企业的管理由内外两部分组成。其一内部管理, 人员少、资金少和规模小的特点使得小微企业不需要太多的管理理念, 以企业经营者的理念管理公司发展, 可以适当减少制定企业管理规章制度的成本。其二外部管理, 易破产、创新能力差和人才少的弊端导致小微企业需要更多的政府关注和政策扶持。

二是“以人为本”提高政府服务小微企业能力, (8) 政府在小微企业发展的初期应当扮演的角色是“保姆”而非“领导”。在市场经济的自我调节下, 政府只是市场规则的制定者和运行环境的监督者, 它不是经济建设的主体力量, 必须将政府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转变, (9) 把政府的管理职能转变为服务经济建设, 形成多元化管理模式。

3.5 完善小微企业相关法律法规

自新的企业划分标准公布以来, 时至今日我国尚未出台一部关于小微企业的法律, 《中小企业促进法》显然不能适应新型划分标准下的小型微型企业的法律要求。国务院和各地政府颁布的推进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性文件, 实施力是当前最突出的法律问题, 如何保障小微企业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首先应完善我国《中小企业促进法》, 合理合法界定小微企业法律地位。其次架构小微企业保障法律机制, 积极主动解决小微企业尴尬的法律环境。

3.6 构建青海小微企业的地域性法律保障制度

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与国家经济并无冲突, 青海地区的部分小微企业是民族经济的“领头羊”。构建地域性保障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法律体系是促进民族地域自我发展经济的必经之路。

一是宪法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保护, 明确规定了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10) 小微企业属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一部分自然也在宪法保护范围之内, 地域性的民族经济不能单单依靠来自国家经济的扶持或接济。在法律框架内立法部门在制定法律法规时可以适当地考虑民族地域特色, 保护力度上应当给予一定的倾斜。

二是地域性法律制度对政策的依赖程度较高, 政府制定的优惠政策施行过程需要相关法律法规的保障。在小微企业税费减免、融资扶持、规范权属、保护权益等方面积极制定规章制度, 并明确小微企业管理机构的法律地位。对民族特色产业可由政府出面签订扶持协议, 制定内部规章。

三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法律保护。青海高原非物质文化具有独特的学术研究意义和旅游经济价值, 接待大量游客提高我省经济水平的同时, 会极大地影响非物质文化的保护。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制定适应我省自然环境的保护规章, 提高利用非物质文化小微企业的法律保护素质, 达到协调发展的双赢目的。

4 结论

地域性的小微企业自有其发展的独特之处, 在经济政策大力扶持的大环境下研究小微企业问题, 特别是小微企业的法律问题, 必然不能离开经济政策的干扰和指导。小微企业的发展必然离不开政策扶持, 但过度地依赖经济上的支持而放弃发展自身的良好契机则是小微企业正在挖掘“坟墓”。依据一定区域内的经济地域环境和社会独特需求以及独具特色的经济需求, 大力发展依靠民族特色创出经济发展之路, 是当前民族地域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

摘要:小微企业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一定地域内小微企业的全面协调发展是助力经济增长的“催化剂”。青海小微企业的发展必定会提高全省经济的竞争力, 小微企业占有的企业份额以及提供的就业岗位是不容置疑的, 发展小微企业将改善社会两极化矛盾造成的信任危机。本文试从青海小微企业中找寻法律规制的应有之意, 研究小微企业地域性特点对小微企业立法以及司法的影响。力求将政策性的经济扶持手段转变为法律框架下的市场经济自由发展模式。

关键词:小微企业,地域性,法律问题

参考文献

[1]宾国强, 袁宏泉.法律、金融与经济增长:理论与启示[J].经济问题探索, 2003 (5) .

[2]郁光华.经济增长与正式法律体系的作用[J].中外法学, 2011 (1) .

[3]闫海.论政治法与法政治学——从政治与法律关系的契入[J].太平洋学报, 2010 (9) .

[4]王辉, 赵岚岚.“十二五”时期如何加快小微企业发展[J].中国经贸导刊, 2010 (21) .

[5]陈蓉.小微企业信贷融资的法律问题研究[J].沈阳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2) .

[6]马芳.青海中小企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法律对策思考[J].青海民族研究, 2010 (4) .

[7]王振家.国外小微企业生存状况概览[J]光彩杂志, 2011 (3) .

[8]蔡翔, 赵君.广西微小企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J].商业研究, 2008 (1) .

上一篇:益母草中益母草碱的HPLC检测论文下一篇:育青藤文化艺术培训有限公司招聘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