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火春风斗古城观后感

2024-04-10

野火春风斗古城观后感(精选11篇)

篇1:野火春风斗古城观后感

有幸观看了《野火春风斗古城》这部经典红色影片,相信很多人曾看过其同名小说,其名字的深刻寓意是以野火喻作敌人的凶焰,以春风比作党的力量,任你敌人的凶焰再高,烧不尽中国人民革命的有生力量。

一场野火春风斗古城,唤醒了我心中沉睡已久的英雄情节。作为一个人,或男或女,或老或少,只要为了自己心中的正义事业酣畅淋漓的付出一切无论他最后是轰轰烈烈的死去,还是悄无声息的逝去,他的生命都是伟大的,像杨晓东及他的母亲,韩燕来,金环,银环,梁队长,柱子等。这是一部红剧,歌颂了女性革命者以及革命者母亲的抗战与牺牲,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与策略的胜利,其间也穿插着政委与妹妹银环一切尽在不言中的革命爱情。歌剧表现了人民英雄为解放事业而视死如归的精神,很有时代感。

曲折惊险,紧凑流畅,精心细致,精彩感人。戏剧性与人情味兼具,人物形象塑造出色。其间政委母亲在成为敌人逼降被捕儿子的人质后跳楼了断的情节尤其震撼人心。

《野火春风斗古城》主要讲了杨晓冬带领一批地下党与日本鬼子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以多田为首的日本鬼子想利用病毒给中国人民造成最惨痛的伤害,而杨晓冬和他的战友以超人的智慧和胆量与敌人展开周旋,他带领地下党和武工队员冒死从“虎口”里夺取病毒样本挽救了乡亲们的生命,在整部片子中,我最敬佩的就是杨晓冬,他单刀赴会,省府大楼多次智斗多旧,最终胜利完成了党交给他的任务。

最令我感动的故事情节是:杨政委的母亲被抓了,杨政委也被抓了。日本人想利用亲情,使杨政委招供。当日本人让他们见面时,二人都不由自主地流下了眼泪。日本人说:“儿子的罪母亲受,倒提着受。杨政委,你还不招供吗?”这时,杨政委泪流满面,伤心地对母亲说:“娘,我对不起您,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我必须要对得起党,对得起人民。您养育了我这么多年,不但没有回报,还被我牵连了。”母亲说:“孩子,有你这句活就够了。”话音刚落,母亲已经跳楼了。

在这部片子中,杨晓冬是为了解放省城而派来与当地地下党会合的领导人,他第一次单刀入虎穴进省府大楼是为救地下党省府参议员高鹤年,在危机重重的省府大楼,他凭借自己的智慧和果断,杀死伪省长吴赞东,成功解救高鹤年。他的机智冷静无人可及,在这部片中最让我感动的是杨晓冬的母亲坠楼的场景,由于内奸高自萍的出卖,杨晓冬的母亲被日军头目多田逮捕,多次败于杨晓冬手下的多田如何肯轻易放过如此好的机会?而杨晓冬又如何能置年迈的母亲不顾,省委大楼楼顶两位对手又见面了,坚强的老人深知儿子宁死不肯屈服,也不能因为自己而让儿子陷入两难,她选择跳楼,毫不犹豫,在她跳下的那一刹那,一个英勇无畏的战士眼中坠下一滴泪,母亲的死并没有让这个小子丧失理智,他反而更冷静,又一次逃出省府大楼。开始更精密的部署,让日军这个宪兵司令部完全瓦解。他巧妙说服了城防营长关敬陶投靠共军掌握尽可能多的武装力量。依靠智慧找到日军研制的细菌样本。最终在千钧一发的时刻打死多田。抢回细菌样本,挽救了乡亲们的生命。

这部影片贯穿始终的就是为革命而大无畏牺牲的精神,为了崇高的革命事业,为了摆脱敌寇的残暴统治,拯救中国人民于水火之中,先烈们毫不计较个人得失,不顾个人生死,这是多么可歌可泣啊!.我们不能忘记他们,我们今天依然需要这种激昂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我们更不能忘记“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继承他们的遗志,弘扬不断进取的民族精神,让伟大祖国在我们手中更加繁荣富强!

篇2:野火春风斗古城观后感

其中一幅情景时常浮现在我脑海中,有一次,杨晓东和他的母亲因为高自萍的出卖被日军抓起来了。日本人想利用亲情使杨政委招供。当日本人让他们见面时,母子二人都不由自主地流下了眼泪。日本人说:“儿子的罪母亲受,倒替着受,杨政委你还不招供吗?”这时,杨政委泪流满面,伤心地对母亲说:“娘,我对不起您,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必须要对得起党,对得起人民,您养育了我这么多年,不但没有回报,还被我牵连了。”母亲深情地望着他说:“孩子,有您这句话就够了。话音刚落,母亲已经坠楼身亡了。

杨政委面对这件事都没有丝毫顾虑,他选择了党和人民,他不爱母亲吗?不可能。母亲养育了他这么多年,哪有不爱母亲的道理,但母亲和他一样,他们在乎的不是个人的安危,而是整个国家的兴亡。母亲曾告诉过他,让他把对母亲的孝心变成对人民安危的关心,他做到了。

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少人用鲜血换来的,他们的壮举激励着我们努力学习。我们中华民族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不断洗涤自身,战胜艰难险阻,积累着日月精华,奔向那更加光辉灿烂的前程,这正是我们每个中国人所骄傲的。当然,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在继承发扬民族优秀传统的时候,要大胆吸收文明的一切成果,不断熔铸和培植更符合时代潮流的民族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篇3: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浅析

一、歌剧创作的背景及主要内容

《野火春风斗古城》是正值我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 也是国际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的时候创作出来的一部歌剧, 创作团队是总政歌剧团, 以上世纪中期的文学作品为基础进行创作, 该部作品对上一代和我们这一代人都有非常大的影响。经过修改和打磨, 经孟冰编剧, 干晓岭作词, 张卓娅、王祖皆作曲, 胡宗珙导演, 李宁指挥, 才产生了这部戏剧作品。

整个歌剧的大背景是抗日时的冀中古城, 以共产党地下工作者连同群众进行抗日的故事, 其中表大了民族情怀、亲情、友情, 对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行了剖析和挖掘, 塑造了众多的抗日英雄形象。该剧以现代为视角对当时的那段历史进行了客观真实的回顾, 重新刻画了爱党爱国的共产党英雄形象。

二、对剧中主要人物的分析

1. 对杨母的分析

杨母在剧中的形象是北方农村大妈, 她也是剧中主角杨晓冬的母亲, 在她身上可以看到当时中国妇女和母亲所具备的传统美德, 歌剧中扮演杨母的是黄华丽, 他是总政歌舞团独唱演员。尽管该角色戏份少, 可是她在和杨晓冬、金环、银环的对手戏中充分的将革命母亲的情怀表达了出来, 她所演唱的剧诗不同于以往对革命英雄的表达方式, 没有豪言壮语, 没有革命口号, 其创作来源是现实主义。在这段唱段完成后, 杨母就义, 以自己的牺牲来让杨晓冬革命斗志更加坚定不移, 对剧情的发展和深化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 对金环、银环的分析

此歌剧里面, 金环、银环是姐妹, 也是该剧的亮点, 总政歌剧团国家一级演员孙丽英是这两名角色的演唱者。金环的性格是果断、勇敢, 在剧中多处表现出了视死如归的革命情怀, 比如说刺杀多田、掩护关敬陶等行为, 她最重要的唱段就是《永远的花样年华》, 该选段中, 她在微小的光区坐下, 进行人生的首次化妆, 同时将内心的想法轻轻吐露, 配合音乐彰显了金环为革命决心牺牲前的那种心情, 这样平静自然, 感人至深。

银环性格温柔、娴静, 比较儿女情长。对革命同志满心的热情, 对党党的事业坚定不移。有女性的柔软和多情也有女孩的纯真善良。当她知道高自萍是叛徒时, 那种追悔、脆弱、失望的情绪很饱满, 同时自己又比较莽撞, 然后在这样的情感交错下, 变得成熟和果敢, 将叛徒击毙, 性格和形象也和金环开始贴近, 可以看见她在这一路上的成长和成熟, 变成了坚强的革命女战士。

3. 对杨晓东的分析

杨晓冬的角色是总政歌舞团独唱演员戴玉强担当, 该人物在剧中是党的底下工作领导人, 剧中沉稳、机智、果敢, 有冒险精神。在和敌对人物会面时, 用别样的声调来表达当时的情感状态, 使用拖腔来表达人物的复杂情绪。他对自己的声音使用灵活, 对该角色的塑造非常成功, 听众能够从他的演唱中感受到角色的魅力和思想。

三、对歌剧中音乐音响的分析

该剧在音乐创作上以河北地区的戏曲、曲艺、民歌为主要素材, 兼以晋、冀、鲁、豫地区的音乐和日本音乐加以嫁接组合, 采用了多种音乐元素和多种表现手法, 还吸收了现代流行的音乐元素, 将民族歌剧的特质与现代音乐的特点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唱法卜, 既有美声、民族唱法, 也有通俗唱法, 三种不同唱法熔为一炉, 声部相和, 音色相谐, 毫无阻滞、突兀之感。在剧中人物的唱法上, 民族、美声、通俗兼容。其中, 金环、银环、杨母是民族唱法, 杨晓东、关敬陶是“民美”唱法, 多田是美声唱法, 当代大学生陈瑶和叛徒高自萍则是“民通”唱法。各种唱法根据角色的身份、性格、年龄需要而定, 这些不同唱法统一在整个剧情和音乐发展的脉络之中。在刻画反面人物时摒弃“脸谱化”套路, 无论是日军顾问多田, 还是叛徒高志萍、伪团长关敬陶, 都被刻画得人木三分, 真实可信。

《野火春风斗古城》该歌剧的音乐、角色都完整谨慎, 旋律和剧情搭配相得益彰。能让听众随着音乐进入剧情, 随着剧情而澎湃起伏, 每一句唱调都进入了听众的内心, 通过音乐、表演、环境、灯光、服饰, 听众可以了解到整个剧所要传递的思想情感, 真切的感受到这部里程碑式作品的美。

参考文献

[1]白桦.歌剧舞台上的野火春风[J].影响, 2005 (10) .

[2]刘建坤.试析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中金环角色的重要性[J].艺术与人文.

[3]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M].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2年6月.

篇4:浅析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

关键词:野火春风斗古城 创作背景 人物分析 音乐音响

歌剧作为戏剧艺术,只有具备完整而严谨的结构,才能表现深刻的思想内涵。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的创作中,编剧没有完全拘泥于同名电影和小说,在小说的基础上全新塑造了一位当代女大学生陈瑶的形象,以陈瑶的视角,回顾了中国奋起抗战的峥嵘岁月。把现代人物与历史人物巧妙地放在特定的戏剧情境中,创作者们站在新时代的高度回顾历史,用历史的眼光审视、叩问、反思那场长达8年之久的战争,从政治、文化等不同视点揭露日军的野蛮暴行,使舞台充溢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和深邃的思辩哲理。

一、歌剧创作的背景及主要内容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总政歌剧团创作排演了现代民族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该篇小说是20世纪50 代创作的一部优秀文学作品, 曾广泛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总政歌剧团用一年多的时问对该剧进行了全新的修改打磨。该剧孟冰编剧,干晓岭作词,张卓娅、王祖皆作曲,胡宗珙导演,李宁指挥。

该剧以冀中古城的抗日斗争为背景,描述了我党地下工作者带领群众在敌占区与日伪军展开的生死搏斗,在民族情、战友情、姐妹情、母子情的反复交织中,深入挖掘、展现人物丰富复杂的心灵世界,成功地在歌剧舞台上塑造了金环等抗日英雄的全新形象。创作者们站在新世纪的高度回顾历史,以时代的眼光审视战争,成功刻画了一组爱党爱国的共产党人形象。

二、对剧中主要人物的分析

1、对杨母的分析

在这部歌剧中.杨母是一位普通的北方农村老大妈和第一主人公杨晓冬的生母,具有中国母亲一般都具有的传统美德,由总政歌舞团独唱演员黄华丽所担任。杨母的戏份虽不多,但在《娘在那片云彩里》这首核心唱段出现之前,便通过她与杨晓冬、金环、银环之间的对手戏,已经比较充分地展现了她的革命母亲情怀。这首唱段的剧诗很有特色,与以往民族歌剧表现革命英雄人物通常采用豪言壮语的方式根本不同,全曲没有一句革命口号,没有一句壮怀激烈的形容词,而是根据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这个唱段之后,杨母从容就义.用自己的牺牲更加坚定了杨晓冬的革命斗志。

2、对金环、银环的分析

在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中,金环、银环这一对姐妹同是剧中的亮点人物,这两个角色由总政歌劇团国家一级演员孙丽英所担任。金环勇敢、干练、果断。她在掩护关敬陶,痛斥目军,刺杀多田,视死如归的事件中表现的淋漓尽致。《永远的花样年华》是金环的重要唱段。安静的缩小的光区里,金环坐下来,打开礼包,取出化妆品,一边做平生第一次化妆,一边吐露此刻的心声,这是一曲情感饱满音乐舒缓的咏叹,表现了主人公决心牺牲前的内心平静,正是这种平静凸现出主人公高尚情操,感人肺腑。

而银环的性格跟她姐姐恰好相反。银环文静、温厚,个性温柔、纯真,情感上回旋多, 女儿家的柔肠多。她满腔热情对待同志,一心一意为党工作。既有热情、善良、忠贞的一面,又有莽撞、幼稚、脆弱的一面。当银环知道高自萍是叛徒之后,对自己的行为后悔莫及, 自责、痛苦、悲伤之后,面对叛徒高自萍的狡辩,银环变得沉着、成熟起来,果断击毙叛徒更使银环逐步靠向了干练的金环,使银环由一个性格懦弱、没有主见的少女迅速成长起来,成长为一个有坚强意志的革命战士。

3、对杨晓东的分析

在歌剧中,杨晓东这个角色由总政歌舞团独唱演员戴玉强所担任,他塑造的这个人物是古城地下斗争的领导人。他坚定、稳健、机智、果敢,也极富智慧,敢于冒险,常常于险中取胜。与场上两个敌对人物奇特会面的情感状态,别样的谈话声调非常吻合,把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复杂心情,通过歌唱中的拖腔技巧很自然的表现出来。在他的唱段中, 他灵活运用自己的声音,表现出人物复杂的心理状态,较为成功地塑造了该剧的主人翁形象,从中体现出来的美,让听众很容易地接受,符合人的感性需要的知觉特征,在音乐中体现出美。

三、对歌剧中音乐音响的分析

该剧在音乐创作上以河北地区的戏曲、曲艺、民歌为主要素材,兼以晋、冀、鲁、豫地区的音乐和日本音乐加以嫁接组合,采用了多种音乐元素和多种表现手法,还吸收了现代流行的音乐元素,将民族歌剧的特质与现代音乐的特点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唱法卜, 既有美声、民族唱法,也有通俗唱法,三种不同唱法熔为一炉, 声部相和,音色相谐,毫无阻滞、突兀之感。其中唱段《乡谣》运用了以河北民歌为主的我国北方民间曲调, 《开药方》、 《人气》吸收了曲艺音调, 《胜利时再闻花香》、《思儿》则有戏曲的因素, 《饮罢美酒》有明显的日本音乐风格,《捷报频传》又有流行音乐的元素。在剧中人物的唱法上, 民族、美声、通俗兼容。其中,金环、银环、杨母是民族唱法,杨晓东、关敬陶是“民美” 唱法, 多田是美声唱法,当代大学生陈瑶和叛徒高自萍则是“民通”唱法。各种唱法根据角色的身份、性格、年龄需要而定,这些不同唱法统一在整个剧情和音乐发展的脉络之中。在刻画反面人物时摒弃“脸谱化”套路,无论是日军顾问多田,还是叛徒高志萍、伪团长关敬陶,都被刻画得人木三分,真实可信。

《野火春风斗古城》整部歌剧的音乐非常完整, 也非常的具有代表性,其旋律跌宕起。有让人听完后热血澎湃的曲调,有让人深感悲痛的曲调,也有让人感觉非常亲切的曲调。每一句曲调都深入人们的心里, 当我们听到某一个曲调或者某一种声音时就能大概的体会到它表达了歌剧人物怎样的心情或者表现他们什么样的性格。面对这部作品音乐音响的感性体验,在此之上又升华出了知觉性的体验,使人们真切地感受到了这部里程碑式似的剧作中所体现出的美,让人难以释怀的美。

参考文献:

[l]白桦.歌剧舞台上的野火春风[J].影响,2005(10)

[2]刘建坤.试析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中金环角色的重要性[J].艺术与人文

[3]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M].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6月

篇5:野火春风斗古城观后感

这是一场野火春风的殊死搏斗,歌颂了共产党领导下手无寸铁的中国人民,用鲜血、生命和智慧凝结成那一次次战斗的胜利!

不正是吗?杨母为支持儿子和党的事业,她毫不犹豫地当起了交通员。不幸的是,在一次大搜捕时,杨母和她的儿子都被鬼子抓住了,鬼子花言巧语,威逼利诱,让她供出党的情报,她识破敌人的诡计,当着儿子的面,毅然跳楼身死。”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杨母为她儿子树立了忠于党的光辉榜样!她的行为激励着儿子,激励着党的儿女们英勇作战!当看到这里的时候,我的眼眶湿润了。为了保护党的地下组织,杨母她宁死不屈。为了党的事业流尽最后一滴血。这就是一位革命母亲,她临危不惧,正义凛然,感人至深。

啊!杨母!您对党忠心耿耿,面对危险毫无惧色,用自己的生命,保护了古城底下抗日组织,为党捐躯!我为您感动、敬佩,为您高歌,为您骄傲!

杨母的精神犹如在黑夜里的大海中的灯塔闪烁着光芒,指引着,照亮着千千万万党的儿女在斗争的道路上前仆后继,勇往直前。

让我们歌颂在抗日战争中,那些抛头颅、洒热血的人们英雄;让我们颂扬中国人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可以战胜任何困难的伟大力量!

是呀!想想抗日战争取得的胜利是多么艰难困苦,在想想我们现在辛福美好的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那是革命战士用鲜血换来的!是用生命换来的啊!我们作为共产主义的接班人,不仅要珍惜这一切,还要继续继承、发扬革命先辈的光荣传承。去创建祖国,使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

篇6:野火春风斗古城观后感

歌剧的用了大小咏叹调、宣叙调、等歌剧唱腔为我们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一群英雄人物为了党的事业,为了革命的胜利而拼搏与奉献的光辉历程。主人公游击队政委杨晓冬,地下交通员金环、银环姐妹与地下党员在武工队的配合下,与敌人斗智斗勇,以随时准备牺牲自己生命的态度为革命的胜利而斗争,对伪治安军团长关敬陶说动归党,经历成员的反叛与主要人物杨晓冬被俘又成功脱逃的困境阻碍。歌剧中最震撼我的地方是杨晓东与银环一起劝说关敬陶加入抗日队伍的时候。歌曲《乡谣》曲调优美,歌词简洁动人,不仅令关敬陶回忆起了家乡,怀念乡亲,也使我极度的想念自己的老家。其中金环在日本人手中的死也是促使关敬陶转变的原因,关敬陶关键时刻的转变为后来解救杨晓东和在高大成下令伪军出城救粮时的起义奠定了基础。同时与原本就是革命者的高自平的背叛形成鲜明的对比。在这一革命期间里剧情杨晓东与银环逐渐产生了爱情,这也为歌剧增添了浪漫的色彩。

歌剧在歌颂革命英雄的同时也赞美了女性革命者与革命者母亲的奉献牺牲精神,在杨晓东工作期间,他的母亲秘密地承担起了传递情报的任务,积极工作不畏艰险,在后来被捕之时,这位母亲也一心为革命事业,一心为自己的儿子,虽不是真正的党员,但却贯穿了真正党员的精神。除了杨晓东母亲的牺牲,金环在被日本人逼迫时候所表现出来的大义,勇敢――面对周围都是恶狠狠地日本人,她抱着必死的心无畏地在媒体记者面前说出自己革命意愿,最后牺牲,这些事迹都为我们展现革命的大无畏精神,这些精神可以转化成我们当代大学生所需要学习的为国家奋斗努力地奉献精神。

篇7:野火春风斗古城观后感

这几天我在读李英儒先生的作品《野火春风斗古城》,这是一部描写抗日英雄人物的对话和斗争的小说。

李英儒先生的作品《野火春风斗古城》中的主人公是杨晓东。他的主有内容写:以杨晓东为主线的内线抗日力量,金环、银环、韩家兄弟们都协助杨晓东与河北省会保定的隐蔽战线上的日本侵略者和伪军们斗智斗勇的故事。

《野火春风斗古城》中的杨晓东英勇出色的完成任务,在敌人的刑具前宁死不屈,体现了杨晓东的英勇、智慧、负责、良好的指挥能力和坚强的意志。在我看来,一个把机智和勇敢运用自如的人才才是一个完美的人。杨晓东就是如此,每次遇到困难时,都会机智勇敢﹑沉着冷静的面对。

梁队长也是一个英雄好汉,有一次,他刚刚在监狱里受完酷刑被杨晓东劫狱救出来,身上随即又中两枪,但他还能远远的射中总司令员高大成的马。他忍着剧痛,枪法还这么准,真是神枪手啊!

我是一个不珍惜党用血与肉换来和平的人。当我依偎在父母温暖的怀中,整日无忧无虑,我知道了我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在幼年的时候,沉静在老师的淳淳教导下,学习知识,我知道了我的幸福是谁换来的。但每当电视上放共产党与敌人作殊死搏斗时,我都不以为然,认为只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当我读《野火春风斗古城》时,我感到无比的兴奋和激动,内心深处充满了涅磐般的圣洁,他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丰厚而且深邃的精神财富,不仅仅是始终闪耀着奕奕光芒的爱国主义,更是一个更古不变的话题。

在我们的现实社会中也生活着一群同《野火春风斗古城》中的主人公杨晓东,为了党的事业,为了祖国的繁荣,毫不计较个人得失,随时准备付出自己的一切,留下了可歌可泣事迹的英雄们。

当我们聚在一起,我们就是整个星空;当我们凝在一起,我们就是一道闪电;当我们站起来,我们就是构建共和国大厦的基石。新世纪的曙光已照拂我们的面颊,让我们挽起手来,共同为祖国的明天而奋斗。

篇8:野火春风斗古城观后感

该剧的故事发生在河北古城, 因此在音乐创作的过程中, 作曲家也主要采用了河北民间音乐风格贯穿始终, 使全剧具有北方音乐高亢、粗犷、豪放的特点。同时, 两位著名的作曲家王祖皆、张卓娅并没有把创作素材局限于河北音乐, 而是从剧情所表达的内涵出发, 根据规定情景、人物性格特征, 立足于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音乐, 包括民歌、曲艺音乐等, 同时作曲家也吸收了流行音乐的表现技法, 进行新的加工创造, 紧跟时代的求创新精神, 继承传统又勇敢地打破传统束缚, 使音乐既有民族性又有时代感。

一.用多种音乐风格塑造人物形象

在对人物的刻画上, 作曲家为每个人物都设计了风格迥异的音乐, 并随着戏剧情节的推进在整部剧中贯穿发展。杨晓冬的音乐用铿锵有力的进行曲式的节奏, 大幅度跳动的号召式的音调, 表现了他胸怀大局、机智勇敢的地下工作的领导者的特征;杨母的音乐优美抒情、极具歌唱性格, 在深情的诉说中尽显我国革命党人母亲的慈祥、开明、大度.用自由舒展的节奏, 高亢的音调, 给金环以无所畏惧、坚强不屈的个性特征;用轻盈跳动的节奏, 优美委婉的音调, 给银环以天真文静、淳朴善良的个性特征;而对高自萍这个叛徒, 作曲家并没有简单地给他画一个丑陋的脸谱, 而是用松紧无序的不规则节奏, 跳荡不定、游移不安的音调, 给他以功于心计又意志薄弱的个性特征。

为了揭示剧中人物内心情感的发展与变化, 主要人物的唱腔都采用了板腔体结构, 通过速度、板式的交替变化来揭示他们内心世界的丰富性。在金环的咏叹调《永远的花样年华》中, 作曲家通过较为低沉的旋律, 刻画出这个年青女子在牺牲前既真实又细腻的心理变化起伏。唱词虽然没有豪言壮语, 但旋律却极为动情, 让人感动, 把女主角金环对青春的赞美、对生命的万分留恋表现的淋漓尽致。

在唱段《终日黑暗惊慌》、《今朝有酒今朝醉》等中, 运用了一些滑音、漂浮等的舞曲节奏, 以及与现代的音乐元素相结合, 把叛徒高子萍内心的忐忑不安和惊慌失措, 贪生怕死、缺乏民族气节, 出卖组织的卑鄙行为, 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 为了人物出场的需要, 这部歌剧又与日本民间音乐融合, 在塑造日军顾问多田这个角色时, 音乐主题从整部歌剧第一场中的表现日本人罪行的合唱旋律发展而来, 在多田的所有唱段中不断发展变化着, 其音阶采用了日本民间调式, 音域大都集中在低声区, 生动贴切地表现了日军顾问多田狡诈多疑、阴险狠毒的性格, 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鲜明的音乐特点, 使得观众容易区别和把握人物的性格, 从而增强对这部歌剧的理解。

二.注重抒情唱段的打磨

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音乐创作上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 特别注重旋律抒情性唱段的打磨, 让旋律成为歌剧音乐中最重要的最摄人魂魄的部分, 通过优秀的歌剧选段在群众中流传, 使得歌剧的生命力得以延长, 甚至长盛不衰, 这是我们作曲家重视旋律写作的重要原因。

《野火春风斗古城》的作曲张卓娅曾经说过:“经典歌剧所以经典, 那是因为剧中的唱段不断被传唱”.在这部剧中, 每个主要人物都有精彩的抒情唱段, 这些唱段既与戏剧的规定情景密切联系在一起, 又能表达人物的内心强烈情感, 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和震撼力。不少抒情唱段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可见作者在词、曲上都下了很大的功夫, 例如:《捷报频传》吸收了现代流行音乐元素, 乐句简短、节奏鲜明、音域不宽, 具有韵律和谐, 旋律单纯、流畅、动听, 唱词简洁通俗等特点, 就如同生活中人们在语速飞快的说话, 很适合年轻人的审美。

与剧中其他人物的旋律特点形成鲜明对比, 也使观众在欣赏时感到熟悉、亲切, 从而获得可以理解、跟唱甚至传唱的效果。又如《心追风雨》、《思儿》、《不能尽孝愧对娘》、《乡谣》等, 可以看出创作者试图在着力打造可以独立成章的精彩唱段。有专家称, 这部现代民族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不但故事生动、情节感人, 其唱段也是令人耳目一新, 每个唱段都可独立成章, 在音乐会上广泛传唱。

三.对传统音乐的借鉴

剧中的音乐对我国传统音乐也做出了借鉴中的创新, 多元化的音乐风格并存, 从这部剧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民族歌剧在借鉴传统音乐上已达到很高的水准。

《乡谣》运用了以河北民歌为主的我国北方民间曲调是六声E徵调式, 体现出河北民歌中以商、徵作为骨架音的作用, 旋律每句都以纯四度之间级进, 这首歌曲旋律明亮、亲切, 在全剧共出现了四次, 反复的出现唱出了乡土的温暖、期盼和呼唤。在表现杨晓冬两次为关敬陶把脉看病时, 唱段《开药方》、《人气》则借鉴了我国传统的民间戏曲、曲艺的音乐旋律, 把中药作为歌词, 语带双关, 含带讽刺, 曲调幽默, 饶有趣味。杨母的唱段《思儿》则有戏曲的因素, 多田的唱段《饮罢美酒》则有明显的日本音乐风格, 在陈瑶的唱段《再回来》, 叛徒高自萍的唱段《今朝有酒今朝醉》中, 作曲家大量的吸收了音乐剧的表现手法, 并在唱段中融入一定的节奏律动, 强化了音乐的动感和表现力。

在整部歌剧中, 音乐的基本品格是抒情, 作者在谋篇布局上尽量减少情节叙述, 以抒情带叙事为歌唱抒情腾出充裕时间, 保持了音乐贯穿始终的歌剧特色。

参考文献

[1]《歌剧综合美的当代呈现》居其宏著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

[2]《歌剧概论》钱苑林华著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

[3]《中国传统音乐概论》王耀华著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

篇9:《野火春风斗古城》中的“银环”

这位革命的老妈妈身材很高,也很挺拔,眉清目秀的面孔,流露出超凡的刚强和坚毅,如雪的白发为这刚强和坚毅做了最形象的注脚:她和革命一起从无涯的沧桑里走来。

老人热情地把我让进了客厅,寒暄几句之后,她慢慢地讲起了当年的峥嵘岁月……

我是1926年出生的,老家是河北省安平县。1939年我念高小的时候参加了抗日斗争,当儿童团的副团长,那年我13岁。1942年日本鬼子搞“五一”大扫荡,斗争到了最残酷的阶段,我也没有妥协,抱着“打日本救穷人”的信念继续努力工作,站岗、放哨、演节目。就是在这一年,我入了党,当时,我只有16岁。我当时呢,就是非常想继续学习、深造。我向清苑县县长要求到平汉铁路西去上学。可是,组织上却分配我做地下工作。组织上的决定,只能服从,党员嘛!面对日本鬼子的疯狂大扫荡,晋察冀军区党委号召向敌后进军,当时,除大量组织武工队深入敌后外,党政军派遣了一批干部到平、津、保、石等大中城市和交通要道搞地下工作。1942年年底,冀中区党委宣传部部长周小舟同志指示李英儒打进保定城,开展敌后工作。我呢,是协助李英儒工作,当他的助手。根据组织上的安排,进城之前我和李英儒结了婚。那年我18岁。当时,一切都是为了服从组织,本来我不愿到保定去,我还是想到平汉铁路西去上学。另外地下工作纪律太严不许上街,不许和别人交谈,这对于一个年轻活泼的姑娘来说,是不太适应的。但既是组织的安排,就啥话也不能说。

1943年年初,我和李英儒进了保定。在敌人心脏里落脚是很困难的。李英儒通过一家与我方有关系的粮店老板,几次到伪省府经理科科长面前疏通,才在经理科给他安排了一个差事。每月可怜的一点收入,差不多有一半要送到这个科长的手里才行,这个科长,后来就成了《野火春风斗古城》里的李歪鼻。

按照上级的指示,我们找到了内线张宗汉、张勃等人,接上了关系。工作一段时间以后,我们接上党的关系的有六七个人,分成两个小组,还发展了一批人,此外还有好些人和我们建立了工作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保定地下工作站,李英儒任站长和书记。这时候,李英儒奉命赴山区根据地参加了一次重要会议,会上,党指示他把内线工作的重点转移到对敌伪军的争取和教育上,从而配合党的军事斗争。他回来以后,就在保定师范重新找了一份工作,以教师的职业作掩护。我俩同其他内线工作的同志利用公开合法身份,广泛结交朋友,注意争取下层,教育基本群众。我的具体工作就是送情报,穿行于大街小巷,把一份份情报送出去。农村来的姑娘起初不大习惯,后来慢慢也就适应了,我从来没有出过差错,更没有暴露过。尽管那时保定的汉奸特务遍布全城,街头巷尾动不动就是戒严盘查,但我每次都能平平安安地回来。这期间,我们的工作是比较成功的。比如搞军事情报,把各个时期的敌伪军增减情况随时送到外边。我军在保北作战前,我们即将徐水漕河、定兴的敌军部署情况、武器装备情况绘出图来,配合外线作战,把日伪时期的治安区、准治安区、非治安区的计划搞出来,把敌伪特务系统、伪县长、伪新民会长、保安队连队长以上的首要分子名单开出来,汇报给外边,还有策动伪军反正,搞武器。凡是我们进行工作的地方,虽然当时党政军不具备起义的条件,但最低限度,也能使一部分伪军官兵在打仗时不坚决抵抗。此外我们还搞出了大批枪械弹药。还有就是进行宣传,瓦解敌伪军士气,破坏敌人抢粮、肃正、昂扬士气等工作。

1944年夏,敌人发现了我们。有一天李英儒到路西汇报工作,我留在家抄写文件。张勃急急忙忙地进屋,脸刷白,告诉我们赶紧跑,敌人来了。我把文件烧掉后从后院的校门跑了出去,刚出去,敌人的摩托车就包围了我家的小院。

后来,我们七八个人转移到了农村,城里留下郭濯、张勃、张宗汉等五六个人。李英儒他们在阜平,我到了白洋淀。组织安排我到抗日临时中学学习,那里有个“前哨剧社”,我主要是演剧、跳舞、唱歌,把农民都吸引过来看节目,向他们宣传抗日思想。我演过《小放牛》、《放下你的鞭子》等剧,老乡们都很爱看。我们白天躲在地洞里,老乡们给我们打掩护,做玉米饼子,到晚上出来工作。那时是很艰苦的,地洞里阴暗潮湿,见不到一点阳光,可同志们仍很乐观,大家在里面有说有笑,没有一个叫苦叫累的,晚上出来工作,个个都精神饱满。

日本电子投降后,我们又回到保定,直属晋察冀军区领导,不久成立平汉线工作委员会,管北平、保定、石家庄等地区的敌伪上层工作,又组织新二军工作委员会,李英儒任主任。这时的地下工作更加难做,国民党特务到处都是,我们牺牲了很多人。在这样的严峻形势之下,我们的工作还是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伪治安军四个师被蒋介石改编为新二军,归傅作义管,其首领刘化南被我们拉了过来。所以,在我军包围北平城时,他就主动与我们联系,要拉部队出来率先起义。1947年,我们还策动了定兴敌人的一个警卫连起义,最终迎来了保定的解放。李英儒这期间先后参加了攻打武强城、解放保定等三十多次大小战役、战斗。在战斗中,他作战勇敢,指挥果断,带领部队圆满完成了各项战斗任务。后来,他又随部队包围攻打北平,我留在保定照顾安排烈士家属们。

篇10:野火春风斗古城观后感

创作一部优秀的民族歌剧, 就必须回归民族歌剧的本体, 保持民族歌剧特质, 继承民族歌剧的传统。民族歌剧需要有浓郁的民族风格、鲜明的地域特色、动听的音乐旋律、生动的音乐形象、经典的音乐唱段、妥帖的腔词关系、民族化的音乐形式。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在这些方面处理地恰到好处, 除了在独唱部分的优秀唱段之外, 重唱部分的音乐唱段无不彰显优秀民族歌剧的特质。这些特质都在重唱歌曲的体裁运用、歌词处理及民族曲调的融合方面有鲜明的体现。

一、体裁运用

在歌剧29首歌曲中, 唱段的体裁非常丰富, 重唱部分的体裁运用更是如此。比如主题曲《乡谣》用的是歌谣体, 运用童声无伴奏合唱和三重唱加假声伴唱, 并贯穿于歌剧的全局, 有效地深化了主题并提升了这部戏的现实意义, 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杨晓东为关敬陶看病时的对唱《人气》和《开药方》采用的是曲艺唱词体;中外记者招待会上众记者演唱的《今天有新闻》等采用的是音乐剧体裁形式。而且这些唱段很据内容、剧情进行了不同的搭配, 满足了观众对现代歌剧多元化的听觉需求。这部歌剧立足我国民间音乐体裁, 同时吸收世界化音乐剧体裁形式, 体现出浓厚的民族性与跳动的时代感。

二、歌词处理

这部歌剧是以新的视角对半个多世纪前的抗日题材再挖掘, 追寻与时代接轨的现实意义。因此在歌词处理方面包含三个层面的特性:一是革命性, 二是民族性, 三是时代性。歌剧脚本以创新的手法将年轻人带入那个战火纷乱的抗日年代。词作家在歌剧的遣词造句及词语的组合方式上下了很多功夫, 特别是在重唱部分又要顾及不同人物的不同心理特征, 以塑造不同的人物形象。例如杨晓东为关敬陶把脉看病时的对唱《人气》和《开药方》的唱段, 描写的是杨晓东与关敬陶的正面交锋, 双方唇枪舌战, 你来我往, 在剑拔弩张中国营造内紧外松的调侃气氛。词作家根据中医药的特点, 将中药名赋予了不同的含义。“‘熟地’, 有你乡亲父老, ‘冰片’, 让你清醒头脑, 少了‘虎骨’, 你就直不起腰!”一语双关, 对为准确, 风趣机巧, 增加了观赏性、趣味性, 同时又体现了杨晓东的学识、身份和修养。主题曲的歌词也是如此, 当时正值连战、宋楚瑜先后访问大陆, 于是词作家便写了一首关于乡音乡情的歌词, “乡间炊烟暖, 乡下古井深, 乡音说咱们是老乡, 血脉一条根。乡学百家姓, 乡书三字经, 乡情叫咱们是老乡, 做人图良心。归乡的路多坎坷, 村口等着归家的人;归乡的天有早晚, 天黑天亮都为你开着门, 为你开着门。乡谣声声亲, 乡谣字字沉, 从小会唱的是乡谣, 烙着中国印, 烙着中国印。”歌词清新质朴, 充满乡土气息, 又具有时代意义, 强烈的唤起了积蓄在人们心底的那种诚挚的情愫。

三、民间曲调的融合

《野火春风斗古城》的故事发生在河北古城保定, 歌剧的音乐也主要以河北地区的戏曲、曲艺、民歌为素材, 兼以晋、鲁、豫地区的地方音乐和日本音乐嫁接组合, 使其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例如《乡谣》唱段采用了河北民间曲调, 并使用主题贯穿的手法在全剧多次再现。真诚朴素的乡音歌谣唤起了关敬陶的故乡之情、民族之情, 该曲运用这一地方民间曲调渲染了剧中人物利用故乡之情融合起三人的抗日决心。对唱部分的《人气》和《开药方》借鉴了民间曲艺的说唱手法, 曲调诙谐幽默, 饶有趣味;金环、多田和关敬陶斗智斗勇的戏剧性三重唱《生命的光彩》, 音调是宣叙的, 唱中夹白, 借鉴了京剧《沙家浜》中的“智斗”形式, 采用中国戏曲中“打背躬”的手法, 把不同音乐个性巧妙地编织在一起:金环是民族风格, 她的音乐中多采用的是河北梆子的音调;关敬陶是具有中国现代感风格的音调;多田是日本音乐风味。由于三人声部不同、唱法不同、音乐风格不同, 鲜明生动地塑造了不同的人物形象, 金环的大义凛然、多田的心怀鬼胎以及关敬陶的惊慌困惑都展现的淋漓尽致。

通过对重唱部分多种音乐体裁、曲段歌词及民族民间音乐运用的分析, 可以看出该剧作为现代民族歌剧的闪光点, 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 融合有音乐剧的体裁形式和日本音乐的曲调。歌剧创作既有浓厚的民族性, 同时彰显出多元化的时代内涵, 为我国歌剧开辟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中国歌剧研究会.中国歌剧论坛文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2]王燕平.中国民族歌剧中板腔体唱段的艺术特征.人民音乐, 2012, 07.

[3]胡士平.赞歌剧新作《野火春风斗古城》.人民音乐, 2005, 12.

篇11:野火春风斗古城观后感

该剧的整体构造等同于正剧的艺术原则的内容要点。正剧的外部表现特征,主要在于人物命运、事件结局的完满性。它既指完美的收场、幸福的结局,又指生活的肯定方面或生活的否定方面。正剧人物现实地实现着自己的意志,自由地创造着生活。他们既具有悲剧人物那种严肃的旨意、真诚的信念、深刻的思想情绪、为所追求的目的而献身的精神,又具有喜剧人物那种自信自足的性格。

下面我以该剧中矛盾的关键人物关敬陶的人物形象塑造以及部分主要唱段相结合来阐述我对于中国民族歌剧的看法。

在该剧中关敬陶仅仅是一个城防团长,但由于共产党员的成功策反和关敬陶个人的民族大义,使其成为了该剧的一个关键人物。在该剧中有关他的唱段有六处之多,加上对白及舞台表演,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关司令的形象。例如在第二场,因地下党工作需要,金环护送新任政委杨晓东欲进城,遇到城防司令关敬陶,被拦住进行盘查,潜入古城工作的地下党高自萍迟来赶到化解了紧张的局面。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根据个人本身的看法,目前的关敬陶是处于在一个屈尊于日军的统治下,血性丧失但刚性依然埋在骨子里的伪军司令,为了手下的一千多弟兄和家人的安危以及前程和生活着想,不惜背负骂名。后面高自萍的到来虽然化解了当时紧张的局面,但却依然没有消除关敬陶的戒备。后在第四场“百乐戏院”中被体现出。本是假借江湖郎中身份的杨晓东在设计周全之后,想为夺取古城而对关敬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但是关敬陶却不买账。浅析原因,在后第六场“芦苇荡”中的杨晓东为唤醒关敬陶的民族大义,而将其放回城中,关敬陶对此深感敬佩,便道出了中国革命力量太为薄弱,怕因此而牵扯到他所顾虑的家眷以及数千将士安危。

以上的三场片段的简介,说出了关敬陶个人的心里是多么的复杂。布莱希特十分强调戏剧的教育功能,并针对传统悲剧的宣泄,卡塔西斯效果,而张扬“间离效果”[1]。在部分台词中被体现出,从“正好,本司令近日身体有些不适,可否请先生开个方子”到“那么请问先生,可否有良药”,再到“我关敬陶可以把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可是,我不能不为我手下的一千多弟兄和我的家眷的安危以及前途着想”。处处为人着想的态度如此的深明大义,若不是有此苦衷,又怎会被埋没到这一区区的城防司令。目的只求激发观众的理性思考,再介入金环死后的唱段“生日”

一年只有这一天,花开太仓促。

一天过去是一年,花落有谁数。

点燃生日的红蜡烛,说一声祝福。

是你划亮的火焰,在生命最深处。

一年只有这一天,光阴莫虚度。

一天过去是一年,远方是征途。

点燃生日的红蜡烛,说一声祝福。

是你划亮的火焰,在生命最深处。

关敬陶感受着金环壮烈牺牲的意义,关敬陶对金环的义举产生了强烈的心理震撼。

通过对该剧关敬陶一角的浅析,我对于中国民族歌剧的感受是发自内心深处的热爱,中国民族歌剧自诞生起,它的发展方向就备受关注。对于它的发展与创新被分为1.盲目崇洋、全盘西化。2.全盘本土化,继续沿袭本土已有的音乐文化,发展自己的民族歌剧。3.形式化,大资金,大场面[2]。但是自我的认识是在于需要对歌剧理论的建设。仅仅是演员在接触新剧时如何去分析,如何去理解,这都需要大量的理论知识来丰富。总的来说,应结合西方歌剧的结构,融入中国音乐特点,中国民族歌剧的发展越来越趋于规范化,但无论中国歌剧以后朝着什么方向发展,都必须是立足民族文化的特点,不能无视中国民众的审美心理、审美习惯和人民的情感形式。

【参考文献】

[1]施旭升.戏剧艺术原理[M].北京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363.

上一篇:白砂中心小学“综治平安建设”宣传月活动方案下一篇:实践出真知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