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火集》读后所想

2024-05-13

《野火集》读后所想(共13篇)

篇1:《野火集》读后所想

读《野火集》所思

学校发下这本书,我开始都丢在床头,没好好阅读。直到快开学了,我才拾起来第一次阅读《野火集》。龙氏酣畅淋漓的笔触,阅之仿佛如沐鲁迅遗风。看了此书,我发现原来现在的大陆上如今面临的重重道德、政治、环境、教育、人文、社会问题,三十年前的台湾统统遇到过。此书是她在1985年前后于《中国时报》等报刊专栏发表的杂文集。当年的台湾也是一样,环境污染严重,有毒食品,教育畸形,等等等等。可是三十年后,如今的台湾,好多的问题已经得到了较好的解决,即使少数没有解决的问题也得到了足够的重视并朝着解决的方向前进。

于是我有理由,乐观地估计,同样的问题,同样是中国的社会,数十年后的大陆,我们的子女的子女身上,这些问题也可以得到妥善的解决的。我们佩服作家的勇气,感动她的赤诚,我们也要学习鞭挞社会百态,奏起正义与道德的音响。

《野火集》中有这样一篇文章,题目是《不会“闹事”的一代--给大学生》。龙应台向我们展示了故事的另一面--想要“闹事”,就先得关心这个世界。要闹事,自己要有思想,独立的思想。当代的大学生中有很多人只埋头于功课,不着眼于广大的世界。全没热血青年那种为天下事为家国大事奉献的热情。连部分大学教授都是只钻营于自己的名利,大学校园里充满了个人的物质追求。部分学生只贪玩,混日子。我前几天遇到一个亲戚,他说孩子一读大学就学会了花钱,学会了玩

耍,学业上不上进,说话里只求享受和攀比。别说是对国家大事漠不关心了,连家里生计,人情往来,拜访亲戚都懒得去,都不太在乎。一毕业,只能家人帮忙安排工作,帮忙买车。先不说这样的大学生是否合格,倘若这种肤浅的人生观在大学生中流行,就能使一大批人向所谓“耍酷啊,卖萌啊”的方向发展。很多大学生一毕业就在家里啃老,家事都不关心,国家大事更是懒得理,这样不会关心世界的一代绝不会“闹事”。

我们做老师的,也许会经常关注一些国际新闻和重大事件。但是也有社会上很多人是对于社会民生大事极不关心的,一味炫富和追求所谓时尚的现象比比皆是。我想:真正做到内涵丰富,关心世界,有道德有勇气的人永远都走在时尚的前沿,这样的人最可爱的。比如,身边有很多平凡但是有远虑的人,有踏实做事做人的人,有专心工作和照顾家庭的平凡人生、凡夫俗子,但是他们像一颗颗石子,稳健地存在于每个角落,他们着眼世界并传达出自己的声音,网络和报纸上给出的答案并没有妨碍他们追寻思索着真正答案的过程。这些人的存在才会造成逐渐谱写成当今中国的最强音。

今年四年级第一单元的测试卷上有道附加题:有一道填空题: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学生不会填,我教学生先背诵再填写。看到案头的野火集,我忽然感到惭愧:这句诗我早会读会背了,但是我真正做了多少?手执教鞭二十年,我给予了学生多少正义与道德的议题?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将怎么把时代的声音传达给学生的呢?除了照本宣科的刻板的教育以外,我能不

能多做点什么呢?

篇2:《野火集》读后所想

“大陆比台湾晚了20年。”学者如是说。以前只是以为经济上的差距,现在有了更深的体会。将龙应台的《野火集》里1984年的台湾和现在的大陆对比,深深地感到了一丝心灰意冷。鲁迅说过,他害怕自己所看到的阿Q并非现代的前身,而是其后,或者竟是二三十年以后。放眼《野火集》中的文字,莫不感到一丝熟悉,只是大背景从大陆搬到了台湾,一页页翻过,读的竟都是亲身经历,如此触目惊心,实在不得掩卷沉思。

1984年的这一把野火烧得很旺盛,原因也不难看出:“焦灼的时代需要批判的声音。”环境污染,教育桎梏,***,政府官僚,崇洋媚外,屈从于政,自由难见,凡此种种,曾经台湾面对的种种问题,现在也摆在了我们面前。龙先生用她的犀利针砭惊醒了无数梦中人。“野火”,用她的话说,是纯真的正义,路见不平的拔刀相助,一个不戴面具不裹糖衣的社会批评。也许它丑的让人无法正视,苦的让人难以下咽,但是,只有这样的野火才能烧掉腐朽和丑陋,去除不义,清出一片干净的地方。

《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生气,没有用吗?》,在这两篇文章里,作者的气愤溢于言表,痛心疾首和些许无奈亦能被明显感到。深深刺痛作者的,正是台湾1800万“懦弱自私”的中国人。“懦弱自私”,实在是我们太熟悉的一个标签了。作者生气了,因为中国人不会生气。曾经的台湾,人们不会生气,而今天的大陆,人们依然不会生气。“因为中国人怕事,自私,只要不杀到他床上去,他宁可闭着眼睛假寐。”“中国人讲究忍耐……”,“在一个法制的社会里,人是有权利生气的。”生气了,我们还得大声说出来。想起了一段话:他们屠杀天主教徒的时候,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天主教徒;他们屠杀共产党人的时候,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共产党人,他们屠杀犹太人的时候,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最后,他们奔我而来了,再没有人替我说话了。”是的,无数个你我就在沉默中灭亡了。想想亦是必然。婴儿奶粉是不合格的,猪肉里注水也罢,喂食的饲料竟也掺和了西方多年前就禁用的瘦肉精;一亩亩山林野地被过度开采,雨是酸的,天是灰的,难道今天的我们还是只能小声唠叨,选择熟视无睹?当这个社会执着于经济的腾飞的时候,我们必须停下匆忙的脚步,大声的抗议。梭罗说:人生在世为了生活,不是为了改革,所以对付一个不合理的制度,最好的方法就是立即抵制。”是啊,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生活,今天的你我,绝对不能再做沉默的羔羊。

而在《生了梅毒的母亲》一文中,龙先生将“肮脏,丑陋,道德败坏的台湾”一针见血地比喻成了“生了梅毒的母亲”。所谓爱之深,责之切。而我在这篇文章中真是看到了1984和2009惊人的相似:“为了多赚点钱,有人把染了菌的针筒再度卖出去,把病毒注入健康人的身体里去。为了物质享受,有人制造假的奶粉,明明知道可能害了千百个婴儿的性命。为了逃避责任,有人在肇事以后回过头来把倒地呻吟的人瞄准再碾过去一次。我们的子女坐在教室里,让毒气轰到……”这段文字读罢,1984年台湾的样子和2009年大陆的样子算是在我脑海中完全模糊了界限,这种雷同令我感到真实的可怕。道德的败坏,人性的麻木,整个社会的信用危机,“经济至上”之下,利己主义,功利主义大行其道,蔑视道德和法律。究竟,该拿什么拯救你?也许,就得用一把火烧干净你的伤疤和黑暗。

还有三篇文章离我的距离更近,当然也让我产生更多的共鸣。《幼稚园大学》,《机器人中学》,《不会闹事的一代》,这三篇文章痛贬的是育婴式教育。很遗憾,我读的便是机器人中学和幼稚园大学,中学接受的教育便是不许迟到早退,周一必须穿校服,头发不许染烫,必须扎起来,上了大学,依然要为了惧怕点名早起,继续被动的学生生涯。当然,毫不意外的,我自然而然的成了千千万万“不会闹事的一代”中的一员,正如龙先生自己所讲的“我们的学生不会闹事,因为闹事的人首先要有自己的主张——而不是报社的社评,不是老师的看法,同学的意见,而是自己的主张。对我们单纯,天真的大学生来说,独立做价值判断是非

常困难的事。我不服,可是也只能悲哀地表示赞同。在书中,龙先生也将这种大学教育方式同”过度保护“联系了起来,过度保护,大抵是指:第一,给予过多的接触——”有任何问题,随时来找我,”,第二,禁止他独立自主——“你不许……”;第三,将他婴儿化——“乖,早睡早起”,第四,把自己的价值取向加诸其身——“你听我的”读完这段,我倒是有些许安慰,因为貌似今天的大学还是“进步”了,因为学生倒是处于一种“无政府”状态,只要不犯什么大错,基本上所谓的主任老师也不会来“保护”你,说白了,就是懒得理你,生活上不再“抱着走”,课业上不再“鞭着走”,老师和学生仅限于课堂交流。我真是不明白,为什么高中高压过度而大学如此一盘散沙?难道教育工作者不明白“和平过渡“的道理?

龙先生在《面对》你说到:“许多其他社会要花四百年去消化的大变,台湾人民短短四十年里急速经验,从独裁到民主,从贫穷到富裕,还有因为太过急速而照顾不及的人生品质的卑劣……”我想,关于“发展”本身,或许有些事本来就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有一次在南方周末上看到山西矿难的报道,突发奇想的搜了一下美国矿难,居然发现美国在发展阶段也是矿难频发,伤亡数目亦很惊人。原来,发展就是一个阶段性的过程,经济腾飞势必要牺牲一些其它利益,可怕的是,在这么一个急功近利的大背景之下,原本可以不必牺牲的生命,环境也被白白牺牲了。政治冷漠如我们也,对这些发张中的问题习以为常,承受不公和歧视,社会政策继续把我们带入尖酸刻薄和圆滑世故,继续对我们进行精神挤压,改变不了环境的我们,最终仍被环境改变,连洁身自好都未能保全的我们又何来力气去改变什么?

大学生,说起来还是经过高等教育的人,似乎对“世俗”说“不”应是我们的天性,可悲的是我们已经习惯被踩在权利金钱脚下,大学教育,或许可以说是失败的。

书中还引用了苏格拉底的一句话:当我对一个制度不满的时候,我有两条路,或者离开这个国家,或者循合法的途径去改变这个制度。我不得不说在这句化面前,我实在感觉到自己很渺小。中国的制度沉沦了太久,我是没有办法去改变它了。更多的时候,我只愿意在这种制度之下努力的学习,试着改变自己,这一点点的进步对于作为个体的我,至少在我看来是意义非凡的。

读罢《野火集》我对宏观的社会和微观的个人之间的关系似乎有了新的认识。我不仅认识到保持自己个体价值的重要性,也感受到了对社会一份切实的责任。说得直白一点,如果我不能让这个世界因为我而更美丽,那么至少我可以做到这个世界不会因为我而更糟糕。我不能成为见义勇为的英雄,但也不会成为视而不见的路人甲。

篇3:《野火集》读后所想

不苟合他人的声音使龙应允《野火集》的“火种”在荒原上破土而出, 以长虹贯日之势风靡台湾, 当初使很多人震动、愤怒、讶异、醍醐灌顶的观念随着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的演进逐渐具有了普适性, 虽世殊事异, 但历数当下情状, 倡扬的与现实呈现的仍有很大距离, 原有的未见改善且变本加厉, 新问题层出不穷。

民主法治社会中, 风起云涌、蔚为大观的应是一种蓬勃的民间力量。但在当时文化衰堕的台湾乃至现今大陆地区, 来自民间的声音是萎靡微弱的, 隐伏于种种问题之下的固然是社会文化、精神素质的浸漫, 但民众话语的虚弱直接导致公共传媒壅塞。尤其今日, 视频网站、通讯软件等各种新媒体的衍生, 其唯点击率、传播量的特点使文化资源更商业化、娱乐化、同质化, 平庸、浅薄、恶俗的文化派生物充斥于满目污浊与疮痍之今日庙堂、学府、院所、媒体种种, 妖异鬼魅、沉渣烂滓, 世风乖戾。传媒的失范与泛滥造成文化气候鼓噪喧沸, 随意的拼凑、含混的价值、倒置的本末, 掀起一场场视听漩涡, 又引发更多焦灼、迷乱、疲惫的耳目欲求, 文化反复落入线性窠臼, 个体的操守、情志趋向往往面对两难境地。

社会文化环境和风气本应是给人能量的精神资源, 传媒本应冲破陈规, 提供人们对可能性的想象, 而现实场域里民众观望, 文化话语贫乏, 即使是民意, 也“可能恶质化成一种多数的、平庸者的暴力, 限制个人的发展……当集平庸之大成而形成的民意越来越是社会主流的时候, 制衡这个趋势就得让更多的思想顶尖的个人出头……一个社会中特立独行的人越多, 天分、才气、道德勇气就越多”。因为当民主时代的社会责任转到个体肩上时, 个人的胜利和个性价值尤为重要, 个体必须树立独立的意志、人格和自由精神, 用自己的头脑思考。“真实而纯粹的‘在野’之声”不是没有, 但是微弱喑哑, 知识分子“或者受制于强权而不敢作声, 或者屈服于做官的私欲而婉转歌唱, 或者受挫于尝试的失败而灰心隐退;仍旧在努力中的, 只能支支吾吾、避重就轻”。

中国人往往畏人言, 唯唯诺诺, 迷信权威, 附和顺从, 不懂得争取自己的权利。因“向国际求好的心态”汲汲于“‘国际形象’、‘文化遗产’、‘慎终追远’”, 置人文精神、人道关怀于不顾。将几卷中国画馈赠外国人, 以宣扬中华服章之美, 着力在“宣扬”、“宣传”文化, 浑浑噩噩地避讳、遮盖文化病痛。这种迫切要求别人注意, 亟待外界认可的心态正是内里浮泛空洞心虚、文化失落、自信缺乏的体现。

梁启超启蒙思想给人的一个重要启思是文化创构中开放的文化视阈与坚定的民族立场、自信间的关系。他身处的时代西学东渐、旧学蜕变、古今交替, 正值青黄不接的过渡期, 指出当世所称好学深思之士之虞并对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表现出更辩证、理性的姿态:“夫我界既如此其博大而深赜也, 他界复如此其灿烂而蓬勃也, 非竭数十年之力, 于彼乎, 于此乎, 一一撷其实, 咀其华, 融汇而贯通焉。”与盲目排外或为外国学术思想所眩, 全盘西化的思维相比, 他清醒地认识到民族文化的危机:“吾不患外国学术思想之不输入, 吾惟患本国学术思想之不发明。”将求新求变的视线主要投向西方, 但反对“于本国者不屑一厝其意”的民族虚无主义, 斥欲举民族文化悉数付之一炬的人只配做洋奴买办。如今这个最光明也最黑暗的时代, 对西方文化缺乏深入理解和真正的认识, 且丧失自身文化的记忆和经验, 同是一种“独立思考的困境”与“文化精神分裂的困境”。抑或是《正眼看西方》里那种在自卑与自大的搅混之下挣扎于崇洋和排外两种心态间, 面对社会问题不正视自身缺陷, 而是直觉地反问:“西方就没这些问题吗?”“老说欧美文明进步, 你崇洋!”为情绪化役使, 始终走不出“西方巨大的阴影”。

“野蛮与文明之间, 竟然只有极其细微、随时可以被抹掉的一线之隔”。奸商诈欺、贪污腐化、生态破坏、道德沦丧、治安不宁弥漫现代社会, 褊狭、保守、封闭、自私、自卑、麻木、自欺的批判的陈规恶习就如同嘴边的痈疽、没有泄气孔的压力锅, 不舔舐、不触及也许短近里不会发作, 但隐埋日久的痼疾积弊流毒甚深, 变成了阻碍生机的桎梏, 终酿成种种让人扼腕、心恸神伤的悲剧和惨祸。

目的在培养“有能力‘慎思、明辨、笃行’的下一代”的教育, 缺乏创造性而重在管制, 民间话语为政治阴影笼罩, 民众意志可以为威权僭越操纵, 安定是封锁式、压抑式、暗流汹涌的安定。尤以独立性和创造精神为生命的艺术, 被政治侵染、控制, 教育与资讯在某种程度上利用作维护政权、灌输意识形态的工具, 僵化、陈腐、教条, 重形式俯拾皆是, 徒有口号标语蔚为大观, 庸俗、折中、妥协、苟安心理弥漫, 社会道德堕落, 权者假借名目以便其私, 生活环境满目疮痍, 吊诡、混乱每天都在发生……正如金耀基先生所说:“中国的文化传统确实是在更深地解组。价值的衡量标准已日渐由权力、声威、身份转向财富”, 种种都在滑向不可控的失范状态。龙应台杂文所针砭的诸般社会问题, 根本上植因于中国文化传统在变迁过程中承续的断层、零落, 片面寄希望于知识分子的责任践行, 或是政府的疏导规诫显然是不够的。在体制内发难, 以民间疾苦为出发点, 将批判转向社会个体, 指出正因每个人在道德上的怯懦和未尽义务, 才使罪恶遂行。提出每一个公民都承担未竟的文化责任, 对于民主、自由、人权的争取, 没有人有权利做一个旁观者, 必须打破沉默, 以智能、良心和热忱加以拥抱, 强调个体的社会责任和民族的“文化自信”。

梁启超将文化比作饮茶:“茶叶倒去了, 洗得干干净净, 表面上看来什么都没有, 然而茶的‘精’渍在茶壶, 第二次再泡新茶, 前次渍下的茶精便起一番作用, 能令茶味更好。茶之随泡随倒随洗, 便是活动的起灭, 渍下的茶精便是业。”一国文化的特质犹如茶精之积淬, 日渍日多, 历史的沉淀、民族文化自身的承续与绵续性不能轻易割断, 因此“欲自善其国者, 不可不于此特质焉, 淬历之而增长之”。文化精神于社会的各个面向:政治、教育、思想等, 如空气如菽麦, 避不得避, 是人情人性与社会风貌的总根源, 发展的根本性要素。文化质素如文学、藏术、建筑等传统遗产, 这些大可在形式上或内涵上透过创造的心灵及政府与民间财富的投资, 使之滋养、敷设中国社会的精神与面貌。

如今, 无论大陆地区还是台湾, 传统的思想观念与物质文化均日渐为西方和现代的思想物质所浸染。收看任何一个节目, 翻阅任何一张报刊, 走在任何一条街道, 传统和现代, 东方和西方, 民间的和精英的质素, 都或融洽或生硬地交糅, 西方的、现代的价值发生重大作用。龙应台将在西方社会生活的视阈、体验和台湾市井民众的本土经验沟通起来, 通过社会生活具体的面引导、催化台湾人潜在的公民意识, 疾呼家国情怀、乡土情怀及个体价值和尊严的紧密扣合, 冀求在民间社会与文化精神传统土壤上耕耘出批判的“火种”, 即建立起有特色的受全体认同的自主的文化心理———“台湾意识”, 而非暂时的“复兴基地”。以责己、深省精神创构开放、尊重人性的文化心理空间, 在此之上实现真正健康的、免于恐惧的民主与自由, 公正合理而焕发新机的社会生活。

《野火集》谈论的多是现代国家和民主政治的常识, 抨击另辟蹊径, 看似百无禁忌实际上还是走在体制的边缘, 其社会、文化批判虽有着不彻底性, 但影响一大批市井民众和年轻知识分子, 让他们有初步的反对权威、自由主义的思想。语言介于清明理性和丰沛感性之间, 抗辩、训诫、警示张弛有度, 时而情感激扬充溢, 热气逼人。没有佶曲艰涩的援引、论述, 通过故事、人物传达急需的价值理念, 气盛言宜。《容忍我的火把———与一位告密者的沟通》中, 针对深文周纳的指责, 态度中没有丝毫妥协让步, 直言痛恶, 说理透辟, 洋溢着自由骄矜的人格, 有力反击间胸怀磊落, 态度恢廓, 大有“振衣千仞岗”的气魄与豪情。此外, 她更兼疏朗蔼然的气度, 《目送》中, 用一片朗澄情思记录时代的色彩与空气, 以简劲恬然的笔墨, 爱美、爱赏自然的生活态度勾勒生命感觉和意趣, 一篇篇生活实景的写生道尽人世哀乐、死生和幽微, 洗尽尘渣, 独存孤迴。

真挚、仁爱的同情心是社会道德的基础。“道德的精神在于诚, 在于真性情, 真血性, 所谓赤子之心。扩而充之, 就是所谓‘仁’”。龙应台以“盗火”、“播火”的启蒙角色, 经深省而奋笔抒胸中块垒, 用真性情、真血性的一支笔揭破诸般社会暗疾, 在文化衰堕时期冒险为争取自由、民主、人权、道德勇气凛然呼告诘问, 为生民苦乐牵系。播散着一把“野火”的她兼具柔肠与侠情, 直率的性情使她罔顾威权, 谏诤敢言, 字里行间坦荡谆至, 这是《野火集》见嫉于执政者、当权者, 为民众激赏的原因所在。

参考文献

[1]龙应台.野火集[M].读书·生活·新知三联书店, 2013.1.

[2]龙应台.目送[M].读书·生活·新知三联书店, 2013.3.

[3]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M].法律出版社, 2010.8.

篇4:《朱执信集》读后

朱集头一组文章,主要是反映朱执信从一九○五年至辛亥革命前,旗帜鲜明地同资产阶级改良派进行论战,为民主革命准备舆论。这些文章,批驳了改良派抵制革命的“君主立宪”论,戳穿了清政府假立宪的政治骗局,阐发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革命纲领,提出了革命的主体是“平民”、“细民”,革命的对象是清政府、“豪右”。

一九一一年武昌起义成功,但革命的胜利果实很快被袁世凯窃取,革命遭到挫折。朱执信坚定地站在民主革命的旗手孙中山一边,投入反袁的“二次革命”,参加护法运动,开展反对军阀的武装斗争。朱集辑录一九一四年至一九一八年间论著二十一篇,这些文章着重驳斥了反对民主共和的“开明专制”论。

从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时期。朱执信在五四运动后发表了大量文章,重新探索中国革命的理论、方向、动力和对象问题。五四运动使朱执信认识到思想启蒙的重要性,中国问题的解决“非从思想上谋改革不可”,他决心此后“全力从事于思想上之革新”。(第321页)他热情称赞学生走出校门参加运动,“增益他自己将来理解学问、应用学问的力量不少”。(第494页)他希望今后学生仍应“不与社会绝缘,对于社会上运动,不绝注意,不绝批评”。(第374页)他还提出学生的眼睛里不能只见学生,学生运动应深入广大农村,“要运动乡下人爱国才有用”(第879页)。他注意到“工人的力量是一天增加一天”。如果“离了农工的帮助,学界也没有真正的力量”(第725、726页)。朱执信对于工农是革命的“真正的力量”、学生运动的方向应当与农工运动结合起来的认识,标志着这时期朱执信坚持民主革命的传统,并向新的道路转变。

一九一九年八月发表于《建设》杂志的《神圣不可侵和偶像打破》,是朱执信在五四时期对旧世界宣战的一篇檄文。文章尖锐地提出:诸如现存的君主、国会、道德、宗教、信条、科学等等,是不是“神圣不可侵”的?朱执信回答说:“非也!”他写道:偶像打破者不承认有什么偶像,对于一切事物“不容为永久的、绝对的评价”。他认为事物总是随着时间空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昨日所是者,今日不免以为非,无所谓永远。于彼是者,于此为非,无所谓绝对。其有非之时,有非之处,即可侵。”例如道德,“皆随时代地方而逐渐变更”,“故有不适合之道德,即要求其革新,为当然之事”。又如经济、政治、法律的规定,“亦随社会以改变”。科学,也是“随时容人讨议”的。结论是:“社会上事神圣不可侵之性质愈重者,其可信性愈薄,而吾人对之反抗当尤烈”。几千年的封建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社会上存在的偶像崇拜禁锢着人们的头脑,所以不冲决思想网罗、不破除偶像崇拜,中国革命就无法发展。朱执信正是一位向旧传统宣布作战的战士。

朱执信作为民主革命的宣传家,很早就注意介绍马克思及其某些理论。这是他的理论宣传活动中的一个突出特点。

如收入朱集的《德意志社会革命列传》一文,发表于一九○六年二、三月号《民报》上,就简略介绍了马克思的经历,并用文言文翻译了《共产党宣言》(朱译《共产主义宣言》)中“至今所有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这个著名论断:“自草昧混沌而降,至于吾今有生,所谓史者,何一非阶级斗争之陈迹乎。”这篇文章介绍了《宣言》第一章末关于无产阶级改变资产阶级生产关系的十项措施,以及《宣言》结尾“共产党人认为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是可鄙的事情……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朱的译文是:“凡共产主义者,知隐其目的与意思之事,为不衷而可耻……噫来!各地之平民其安可以不奋也。”)朱执信根据自己的理解,认为这些就是“《共产主义宣言》之大要”。《列传》同时介绍了马克思《资本论》关于“资本家者,掠夺者也”的分析,高度评价《资本论》说:“马尔克此论,为社会学者所共尊,至今不衰”。

朱执信可以接受《宣言》和《资本论》中有关阶级斗争的论述,但在当时,他还不愿意也不可能承认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朱执信之意在于说明,如果说马克思以来“科学的社会主义,学者大率无致绝对非难”,“而吾辈所主张为国家社会主义,尤无难行之理”。(第55页)

到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始得到广泛传播,并开始同工人运动相结合。这时期朱执信在自己的论著中,一方面对帝国主义侵略、掠夺殖民地、附属国深恶痛绝;一方面对列宁领导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十分向往。他颂扬列宁是“吃苦辞甘的好人”(第782页),赞誉“俄国的赤卫军,就是国内劳农阶级的乳母”(第718页)。

“五四”时期,朱执信在同当时种种反动思潮的论战中写了不少文章。这些文章对于三民主义有新的阐明,并运用马克思的阶级斗争观点和剩余价值学说,来分析中国革命发展的必然性。《野心家与劳动阶级》一文说:阶级斗争的存在取决于资本家“取得余剩价值多少,和劳动生活工作条件如何”。中国的“小资本家取得余剩价值的手段,更比欧美的大资本家凶十倍”,中国劳动者“所受的苦压迫,比别国的国民也要多几倍”。从这个理论分析中,他断定:“中国的革命是难免的”。

综观朱执信的全部思想发展过程,可以断言,如果他不是在一九二○年九月牺牲了,必将在革命转变之际,顺乎历史潮流,继续协助孙中山先生,为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作出自己的贡献。

篇5:野火集 读后感

断断续续地看完了《野火集》后,我有一个很强烈的感受,就是龙应台把台湾写得过于黑暗了,但是我却找不到可以辩驳的地方。整本书都是在讲理,所有的文字都是对事实的合理剖析。虽然我认为龙应台写的还是有过激的地方,但不得不说,她这本书写得很好,逻辑性很强,而且通过这本书在台湾的反响我知道她就像大陆的鲁迅先生一样,唤醒了许多被蛊惑着的人。

虽然龙应台写的是早些 年 台湾的情况,但我看了却觉得,她在其中批判的许多现象正发生在中国大陆。

在书中,作者记述了这样一件事:

走在人行道上,有辆计程车扫着我的手臂飞过,马上被红灯挡住。我生气地走过去,要他要下窗户,说:“你这样开车太不尊重行人;我们社会不要你这样没有水准的公民„„” 很可笑的,知识分子的调调,我知道。灯绿了,这个司机把车停到街口,推开车门走了出来,手拎着一根两尺长的铁棍,向我走来„„

这让我立即联想到了最近中国发生的一件事:一位司机想要逆穿单行道(似乎是这样),一位外国女士用自行车拦住该司机,微笑着请他退回去。这位司机不但不退,反而开始鸣笛、谩骂,好像他是有理的。最后司机见女士执意不走,便把女士的自行车扔到了一边,开车逆行而去。

惊人的相似,不是吗?二十年前台湾发生的一件事,现在却在大陆重演。龙应台分析的结果,是“生气”的人太少。换到这个案例,也就是这种敢于挡车的人太少了。如果不是一位女士站在那里,而是十位、二十位路人站在车前,那位司机还敢这么放肆吗?他还敢毫不心虚地谩骂吗?答案不言而喻。是的,我们也可以把这种现象归咎于司机素质低下、法律不健全、执法力度不够等等原因,但正如龙应台所说的,这些都不是主要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生气”的人太少。

这只是其中的一例,像这样有着惊人相似度的“巧合”在这本书中随处可见。这说明,大陆也需要一位龙应台,也需要这样一把野火,把所有这些该被清理掉的现象全部烧光。但是这种人不能多,这么激愤的人一多,中国就容易乱。而当前国际局势是不能容许中国出乱子的。所以,野火虽重要,一把就够。多了,就把好的东西也一并烧掉了。

篇6:《野火集》读后感

初读《野火集》,我被其深奥的语言惊吓住,我以为这本书整本都是如此的深奥的语言,越往后读,才发现那些是这本书的序言,写序言的人称龙应台为侠女,说她吃了强身,多吃无害的“正气散”,还说她是盗火的玉娇龙,这些评论使我对龙应台这位台湾作家充满好奇,她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女作家呢?

《野火集》收录她的第一篇文章是《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然而我看后,我很生气,因为我是一个中国人,她在文章中所说的台湾1984的状况,至今在我的身边尚存,我生气那随手乱扔垃圾的阿旺,我生气那些不讲道理的司机,我是生气那些不负责任的化工厂主吗,然而最令我生气的是我自己,为什么我一直都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我却孰视无睹,知道我看到这篇文章我才来反思我们这个社会。的确,龙应台是一位杰出的作家,她从捡垃圾写起,事虽小却反映出社会上存在的大问题,她从她敏锐的眼光来观察她的故乡台湾,同时他又用犀利的笔锋揭露社会。她深爱着她生了梅毒的母亲,然而就如她在文章中写道的那样“至少她还没有死去,她还有痊愈的希望。”这也是我欣赏龙应台的地方,她长篇的论述台湾当时的丑恶,然而却没有无休止的指责,她最终还是把希望给了读者,她正在用她的力量来改变着台湾,号召更多的人来改善台湾的环境。

更加令我钦佩的是她的勇气,她就像鲁迅笔下铁屋子里的人,她敢于反抗,勇于斗争。她的父亲多次给她说让她小心,然而她却只是轻描淡写的说“我只是在谈捡垃圾,没关系的。”

书中有一段描写台湾社会的糟糕的情况令我十分难过,她写道:为了享受物质,有人制造假的奶粉,明明知道可能害了千百个婴儿的性命。为了逃避责任,有人在肇事之后,回过头来把倒呻吟的人瞄准了再碾过一次。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前几年轰动整个中国的“三鹿奶粉事件”和近期闹得沸沸扬扬的“药家鑫案”,奥!我们现在的社会和1985年的台湾有什么两样,我们正在走台湾走过的路!读书时,我在想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我们的社会如此之糟糕。读了龙应台的文章,我明白了这是个人的问题。

篇7:《野火集》读后感

文章开篇引用了一个犹太人母亲的故事,龙应台向我们展示了故事的另一面--想要“闹事”,就先得关心这个世界。然而令人失望的是,当代的大学生中有很多人只埋头于功课,活在校园的围墙里,不着眼于广大的世界。作者还提到了一个女大学生被人问到社会问题时娇滴滴地说“好可怕哟!”吐吐舌头。我对于这个细节印象十分深刻,这样的无知也能视为可爱?先不说这样的大学生是否合格,倘若这种肤浅的审美在大学生中流行,就能使一大批人向所谓“可爱”的方向发展。这样不会关心世界的一代绝不会“闹事”。

现象的背后总有其本质,龙应台对于这样的现象也做出阐述。大学生们所处的环境不鼓励甚至于试图阻碍他们对书本以外的兴趣,来自于父母的教导、书本的知识、社会的压制,当代的大学生并不是从一开始就不关心世界,而是像作者说的“他发觉这个社会根本不希望他有道德勇气或义感”。生活在这样环境中的一代更不会“闹事”。

读完这篇文章,我也深有同感。作为一名高中生,我经常关注一些国际新闻和重大事件。但我身边的人有很多对于世界极不关心的。一味炫富和追求所谓时尚的现象比比皆是,也许衣着时尚的人不会落伍,但是真正做到内涵丰富,关心世界,有道德有勇气的人永远都走在时尚的前沿,这样的人才是最可爱的。我们现在的身份虽然是学生,完成学业是我们的头等大事,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着眼世界并呐喊出自己的声音;书本上给出的答案也并不妨碍我们追寻证明答案的过程。

篇8:读后感言:野火集读后感900字

午后,闲来无事,跑来新图翻翻书。突然想起了龙应台,于是找到了一本她的书来看看——野火集的回忆录。老实说,我只是看了1/4,所以也算不上读后感啦,只是杂谈而已。

文章在讲述二十年前的台湾,却仿佛在诉说当今的大陆。社会面临各种类似的问题,诸如假货,毒奶粉,环境污染,还有新闻监管和舆论喧哗等一系列社会矛盾,这些都加深了我对台湾的好感:看到1984年的台湾,我倍感亲切;看到当今的台湾,我憧憬未来。

作者的旁白也引发了我的思考,算是对我们这个时代的警惕吧!我们在抱怨政治体制所暴露出来的种种弊端时,却习惯性的忽视了自身的因素。我们渴望享有公民的权利,却不愿意承担公民的责任(或者说目前还缺乏这种能力)。也许正如作者所说,民主化需要经历两个阶段:反对威权的压迫,反对民意的压迫!最终,民主战胜了威权,文明引导了民意。人们学会了独立思考,社会形成了自己的文化。

篇9:野火集读后感1500字

湘潭路派出所 巩梅

最近一段时间对龙应台的文字感到着迷,读她的作品总能拓宽思想的维度,得到醍醐灌顶般的启发。最初接触龙应台,是从她的亲情三部曲开始的,读每一本都有不同的感触,而后欲罢不能,渴望拜读她更多的作品。

直到这本《野火集》,让我认识了一个完全不同的龙应台。说得出“我被儿子修理得好惨”这般母爱真情流露的话语,写得这般温情凄美的句子,拥有如此柔软内核的女人,可以怎样的怒目金刚般抨击社会百态,抗住年代的白色恐怖?这个学习英美文化的女性,在她深深热爱的台湾土地上,挥洒自己的笔墨,道出了多少人敢想不敢言的心声。龙应台所拥有的魄力和勇气,是她震慑文坛的锐利武器;精辟独到的言语,一针见血。

看到很多关于《野火集》的书评,都觉得龙应台所写台湾的满目疮痍,问题都是出于当时的政府。但我认为这把火照亮的是当时台湾人的人性之丑,八十年代的台湾如此的不堪问题都是人的问题。“几流的人民就有几流的政府,几流的社会,几流的环境。”《以“沉默”为耻》中的这一句一针见血。所谓的政府、社会、环境正是由人所创造的。以怎么样的思想理念和行动去实践,结果就打造出相应的政府、社会和环境。从《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开始,摊贩占据市民的楼院、河畔两岸堆满垃圾、计程车毫无规则穿来插去、化学物品的大肆滥用;到《美国不是我们的家》中警察局、卫生署、环保局对城市管理无动于衷、人们“以复杂悲观自许,以深沉冷漠为傲”或有甚者一心逃离如此台湾;再到《不要遮住我的阳光》里眼之所及的标语之地、孔子铜像等等令人慨叹,愤怒的情景背后,都是人为的结果。 如果开始有不满的提出;开始有建设性意见的发表;开始有对政府部门人员的警醒;开始有对环境保护问题的反思……有人愿意开始的这些,情况就必然有了转机。且不说影响的速度和范围,但这些人的思想、行动的转变,我认为是唯一可以改善不满并且治本的实际途径。

八十年代台湾的境况犹如当前的中国大陆,各种社会矛盾突出,政府国家的责任固然无法推卸,但人的思想的麻木与滞后才是最根本的问题。面对各种社会问题时,我们总是希望政府出台更多的法律规条去保障自身的权益,限制意识不良的人的不当行为,以此便认为是解决问题的对策。但事实上如果人的思想没有真正转变,缺乏自觉性和判断力,这不过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搀扶受伤老人却屡被讹诈诸如此类的事件并不少见,因此有人建议设立保障好人好事的相关法律。这类的法律在欧美国家早已存在,我们即便效仿也无可厚非,但问题是这样的法律法规只会更多的消磨好人做好事的赤子之心,增加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和冷漠。环境的恶化与经济的发展成反比,这样的情形在人类史上的工业革命中,现今的发达国家也同样经历过痛苦的转变。但从他们的经历可见环境是会在经济的转变后会有所变化,但不同国家的人却未必得到同样的转变。

我们一同生长的这个地方叫中国。对于这个曾经拥有过无数璀璨历史与文化光环,也遭受过无尽灾难和伤痛,现在承载着十三亿人的期盼和与之相对应的社会问题和矛盾的家,无论你喜欢或是讨厌,留下或离开,用一句老话说来,身上同流中国人的血,这同样是我们无法改变的事实。我们可以选择建立一个怎么样的家,怎么样去建立我们理想中的家。假设外国的一切都如此尽善尽美,那么我认为我们首先思考的是与之相对比,我们还有什么不足之处?那里的人们为什么能够建立起一个如此出色的国度?有什么值得我们从中借鉴或者学习等问题,而不是以“沉默是金”自居,或者一味羡慕吹捧别人而自惭形秽,甚至一走了之。但是终究“美国不是我们的家”.

篇10:野火集学生读后感300字

她的勇气与客观体现在,那个年代的台湾言论、出版还很严格,社会问题频发,她竟然能站出来发声,并用简而有力的文字将问题讲清,没有一点保留,将毒瘤展现在公众面前。她不添油加醋更不会可以保留,就这样以一种残酷的方式让人们从早已习惯的“安逸”中醒来。

她的勇气与客观还体现在,她虽然揭露了社会的问题却也没有忘记世界的美好。她敢于将台湾的优点与美好都展现出来,不做一个片面的批评家更不会害怕被反对者找出反驳的观点。

篇11:野火集学生读后感300字

龙应台留过学,所以我觉得她的思想应该是不会有偏见的。她爱台湾,所以想要台湾好起来。她的文章是明亮的,是有号召性和鼓舞性的。她揭露了台湾的丑陋,把丑陋拉到阳光底下。她又拼命的想要丑陋变成美丽。台湾就像龙应台生了梅毒的母亲,她不能放弃她,她必须治好她。

龙应台文笔是犀利的,比喻是鲜明的,容易让人看得懂,揭露的道理也是深刻的。

篇12:关于野火集读后感700字精选

《野火集》揭露了台湾上世纪80年代社社会现状,80年代的台湾,正处于热切希望突破现状,冲撞权威的时期。那个时候台湾社会问题非常多,与今天的大陆非常相似,环境污染,教育桎梏,***,政府官僚,崇洋媚外,屈从于政,自由难见,人情冷漠,凡此种种。曾经台湾面对的种种问题, 如今也出现在我们面前。然而,焦灼的时代需要批判的声音。曾长居海外的龙应台,深受西方思想的影响。她对这一切比任何人都要看得透彻。当然,对于亲眼看到的一切她不会毫无反应,而是持一把火种,让野火燃尽整个台湾,唤醒千千万万人那颗已经麻木的心。

《野火集》与其它批判社会现实类型的作品的不同之处在于,她成功地用和平的触笔,深刻而独到的揭露了当时台湾丑陋的一面。她并没有与任何人,任何势力为敌。她做这一切是因为她深爱着这一片土地。这就是她这部作品的独到之处,也是她的成功之处。

在开篇文章《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中,龙应台的气愤溢于言表,对于许多国民的种种懦弱,自私的行径感到十分无奈。然后,她生气了。她之所以生气是因为许许多多的国民居然不会生气。对于政府糟糕工作表现,对于日常生活中的种种不平,人们都只是抱怨一下就过去了,而不是去做一些他们该做的事情去改变这一种现状。或许是因为受到了中国古代那个所谓的“中庸”思想的影响,人们都已经习惯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种做法。

按照我个人的看法,《野火集》最近之所以会受到这么多人的喜欢,我想是因为目前大陆的社会现状跟那个时候的台湾十分相似。在今天的中国,各种社会问题十分突出。贪污腐败,环境污染,教育体制改革无效等等。当大陆的人们在阅读《野火集》这本书时,感觉它描述的不是台湾,而是现在的大陆。因而才会有这么多人阅读龙应台的《野火集》。

篇13:《野火集》读后所想

《野火》自出,于今三十余年,就今日社会种种下酒,比较读时,也可醉人,或气愤,或感慨,或自失于字里行间。捡其所深有共慨者,整理如下。

▌ 1关于沉默与说话

中国传统智慧都认为沉默是自知自保的处事哲学,不与外争,故天下莫与之争,强调在“隐忍”的哲学,唐时有家四世同堂之家,合家共居,母慈子孝,妯娌和睦,高宗问治家之要,族中老者书了百个“忍”字。司马懿受曹氏压制,装疯扮傻,静待时机,忍一时而得天下,想传说中那个经过万万万劫的玉皇名字便叫“张百忍”。中国人学习在暗处观察别人的信息,保留自己的信息,通过沉默和隐忍获取信息优势,在博弈中凭借信息不对称取得胜利或敲竹杠。这种思想从小时候就开始灌输,忍一时风平浪静,受欺负不要紧,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这是一个把忍当做优秀品质的民族,孔夫子也说:“天何言哉!”当然这种观点正确,可也只是在一定条件下,纵观西方那些什么背景理论,需求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都没有敢说适应于任何条件的,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多么正确,放在社会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不也是广受诟病吗?忍本身没有错,它作为中华民族的品质或美德我也没什么好说的,可就是度的问题令我忧心,在中国社会很多人习惯建造规矩,龙应台女士书中提到过这样一个实验:麦尔教授对老鼠很有兴趣,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

他把老鼠聚集在一个平台上,让他们一个个往下面两个门上跳。跳向左门,它会碰得鼻青脸肿;跳向右门,门就会打开,门后是甜蜜的乳酪。小老鼠当然不笨,训练几次后,就快快乐乐地往右门跳去,不再摔得一鼻子灰。

可是,就在小老鼠的选择方式固定了之后,麦尔把乳酪从右门移到左门。本来以为可以饱食一顿的老鼠现在又碰得鼻青脸肿,它不知道客观情势已经改变了。幸好,摔了几次后,它又渐渐熟悉了新的情况,原来乳酪在左边!

问题是,麦尔又有了新花样。他把门的颜色重新漆过,把乳酪一会儿放左,一会儿放右。老鼠在新的习惯形成之后,发觉原来的方式又行不通了,它必须不断地适应新情况,不断地修正自己的习惯行为……

终于,老鼠变不过来了,它的下一个反应就是“以不变应万变”。麦尔发觉,在应变不过来的时候,老鼠“拧”了,开始固执起来,根本拒绝改变方式。譬如说,如果它已经习惯跳向左门,你就是明明白白地放在右门上,让它看见,它仍旧狠狠地往左边门上去碰鼻子,愈碰就愈紧张。如果实验者在这个关口继续强迫它去做跳左或跳右的抉择,老鼠就往往会抽筋、狂奔、东撞西跌或咬伤自己,然后全身颤抖直到昏迷为止。换句话说,这只老鼠已经“精神崩溃”了。

(节选自《精神崩溃的老鼠》)我们的人好像那只可怜的老鼠,总幻想着有一套可以终身行之者的程序解决天下所有的事情,回到忍字和沉默上,他们就是以这一种方式来对待社会诸多问题,在不该忍的时候也要该出手时就出手,像一个侠客一样亮剑,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不该沉默的时候就应该发出自己的呐喊,反对不公,反对压迫,鲁迅先生说过: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龙应台女士指责中国人不敢生气,便是对中国将会在沉默中灭亡的担忧。

一个剑客从来不会让自己的剑寂寞,一位公民也不应该让自己的权利在自己手中发霉,政府也不应该让种种法律法规成为一纸空文,假如大家都是剑客,就应该学好怎样用自己的剑说自己的话。沉默的安定是压抑的。同时也是最可怕的。一个自由开放的社会是不能相信“沉默是金”的。

▌ 2大学生幼稚园反思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所谓新者,日日新,作新民,新民者有独立自由之精神,深刻创新之思想(说话的语气有点像孙中山先生哈 ),大学,或者说教育就是要培养独立的人,而不是要学生记住多少未知数的微分偏导,而到同学受伤时不知道去拨打校医的电话。我是不是没资格谈教育暂且不说,今日也要强说我的理解,前几天和朋友回到旧日高中,说道旧时考试艰难痛苦,朋友说:只要有考试就是教育的失败,言我之心,一语足矣。教育的目的觉不在一张几十道题的试卷上,如果教育是为了让考试及格的话,那教育的本质就没有被发现或掌握。很多人会说,考试只是检验的一个手段,是督促学习的方法,可笑,督促学生学习的动力如果是考卷的话,检验一个学生好坏标准是试卷的话,以分数论英雄的话,真是文明的悲哀,你我大家的命运和才干就在几张纸上。

诸葛亮舌战群儒时有这样一段对话:

座上一人忽曰:“孔明所言,皆强词夺理,均非正论,不必再言。且请问孔明治何经典?”

孔明视之,乃严酸也。孔明曰:“寻章摘句,世之腐儒也,何能兴邦立事?且古耕莘伊尹,钓渭子牙,张良、陈平之流。邓禹、耿弇之辈,皆有匡扶宇宙之才,未审其生平治何经典。岂亦效书生,区区于笔砚之间,数黑论黄,舞文弄墨而已乎?”严峻低头丧气而不能对。 忽又一人大声曰:“公好为大言,未必真有实学,恐适为儒者所笑耳。”

上一篇:场景短剧范文下一篇:2017人事专员介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