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异家庭学生心理辅导案例

2024-05-01

离异家庭学生心理辅导案例(共11篇)

篇1:离异家庭学生心理辅导案例

家庭离异学生心理辅导案例

湖北天海特殊教育中等职业学校 李石荣(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目前,我国的单亲家庭正在不断增多,家庭结构的改变、家庭成员的远离给这些家庭中的孩子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使孩子的心理、学习、行为等方面的发展都受到了制约。虽然这些成长于特殊家庭的孩子在学校学生中所占的比例不高,但由于他们生活环境的特殊性,在心理、行为等方面容易出现问题,因此对于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长期以来一直是学校心理辅导工作中的一个不大不小的重点。

职中学生小陈,今年16岁,父母离异,随父及祖母生活,上初中时是老师、同学公认的差生。性格外向,倔强,脾气暴躁,喜欢表现自我,聪明、精力旺盛、动作敏捷、有毅力、思维活跃、自尊心强,但在学校里我行我素,常顶撞老师轻慢同学,报复心强。

从心理学角度去分析,一般来说,在青少年时期孩子都与母亲较亲近。但小陈的母亲抛弃了他,在他幼小的心灵深处产生了“欲爱不能,欲恨不忍”的矛盾情感。一方面他有离群心理,与家庭完整的学生相比,他的情绪不稳定,易走向极端,产生破坏性倾向;另一方面他又十分冲动,敢于冒险。

小陈的父亲工作繁忙,经常加班,孩子的家长会他从不参加,对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不闻不问,任其自然发展。祖母的溺爱娇惯使小陈更加无所顾忌。这样的家庭环境使小陈逐渐形成了任性、我行我素、粗鲁、行动盲目的性格和行为特征。

小陈的任性、粗鲁和自控力差等原因,造成了他乱开玩笑、说风凉话等不良言行,在班内长期受冷落和歧视。为了满足自尊心的需求,他采取了顶撞老师、与班干部闹对立、在课堂上搞小动作引人发笑等方法,试图以此惹人注目,以显示自己的存在。

我对小陈的心理辅导经历了以下几个步骤:

1、对症下药

我们从小陈的表现中可以看出,他渴望理解和关怀,希望得到别人的关爱。为了对症下药,实施心理矫正,我分析了他的心理状态,慢慢与他亲近,找他谈心。开始时,他还心存疑虑,当我告诉他“我认识你以前的莫老师,老师认为你很聪明,将来一定是好学生”时,他的表情有了初步的良性反应。他点了点头,虽然没说话,但眉宇间的疙瘩少了许多。不久后,我给他调换了座位,坐到离讲台最近的地方。他开始感受到了别人的温暖了,觉得这个世界上还有人在爱惜他、关心他,并表示愿意做我的朋友。

2、唤起爱心

由于他长期“作恶多端,我行我素”,同学们都很讨厌他,不愿与他交往。要改变这种状况,使他走进正常的交际圈,学会与他人相处,享受爱与被爱、关心与被关心的人间真情,就必须让他学会如何先去爱别人,如何帮助别人。

一天,班里一位身体弱小的同学在擦楼道,我悄悄地对小陈说:“你能帮他吗?”他点了点头,从那位同学手中接过拖把,认真地擦起楼道。这时,我走到教室里对同学们说:“小陈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值日,大家能不能给他鼓励?”同学们齐声回答“好!”等小陈一回到教室,我和学生一起鼓掌。小陈的脸红了,慢慢地坐到自己座位上。我很清楚这掌声对他意味着什么。从这之后,他总是帮着值日的同学拖地、擦黑板,同学们也愿意与他交往了。

有一天课后,我问他最近感觉怎么样,他说现在心情愉快多了,以前,对老师、同学粗暴无礼,现在对老师、同学好了,大家也对他好了。我在他的周记本上写下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是相互的,只有坦诚相待,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3、架起心灵之桥

为了真正使小陈走向重新塑造自我的道路,我与他相约:一周谈一次话或写一封信,给他安排了课前预习、课内问问题、课后复习的学习计划表,并选派了班里的优秀学生给他补课。大家的尊重和真诚使一个易于冲动、我行我素的男孩找回了失去的学习愉悦感,找回了自尊和自信。

4、成功的喜悦

老师和同学的鼓励与信任,给了小陈无穷的力量,他终于发现了自己的潜能。在第二学期他的综合表现由下游一跃为为中上游,获得“十佳学习进步奖”,还经常参加各项活动并多次获奖。他团结同学,尊敬师长,关心集体,同学们都说他简直换了一个人。

篇2:离异家庭学生心理辅导案例

沈荡中学 姚培坤

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而能适应于新世纪竞争的人才,需要具备在生理素质、心理素质、社会文化素质三方面全面发展、和谐统一,构成完善人格的整体。学校是培育新型人才的摇篮,作为基础工程,学校教育需要从培养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能经受全球挑战的人才目标出发,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教师对学生进行集体或个别的心理辅导,是运用现代化教育理论、教育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及其相关学科教学理论,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实际进行科学的、适时的和适度的心理辅导。

现在离异、单亲、贫困、暴富等特殊家庭出现比重的增大,受这些不利家庭环境的影响,给学生带来多种多样严重而复杂的心理冲突和精神危机,也给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了很大的隐患。因此,如何对这些学生进行正确的心理教育和引导,树立他们自信、自立、自强的健康人格,培养他们对人生和未来的追求和奋斗,以便使他们能健康成长,这对于我们的教育教学显得越来越重要。

小H(请允许我隐去她的名字,用她名字的第一个字母称谓),女,16岁,独生子女,离异型家庭。个子瘦小,行为迟钝,智力反应也很一般。上课不敢发言,作业质量低,学习成绩在班级中属于较差的。忧郁、胆小、孤僻,看不到她脸上的笑容,看不到她与同学交往,在班级中她没有要好的朋友。做任何事都显得信心不足。

在对她进行家访以后,了解到小H在父母离异后,跟随母亲居住。母亲有一男友同住,周末有父亲接去住,孩子的学习,生活主要有母亲来管。但事实上母亲没有很好地负起教育照顾孩子的任务。孩子的作业经常不能按时完成,备忘录经常没人签名。多次跟她家长联络,均无回音。在备忘录上留言,也无法见到小H家长的踪影。后经多次催促小H,母亲才来了一张回条,声称工作忙,连孩子的晚饭也常常无暇顾及,更不用说关心她的学业了,没空到学校来联系。

从以上的情况来看,造成小H性格和学业问题的主要原因在家庭。父母离异,给孩子幼小的心灵带来创伤。家庭生活不稳定,学业上无人督促帮助,造成学业方面的问题成堆,学习成绩差,以至经常遭到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奚落,导致小H不敢与同学交往,变得更加自卑,更加孤僻胆小。生活使她过早地尝到了艰辛,在生活中,她无意中已经形成了一种自我无能的信念。

了解了小H的情况以后,我深深地震动了。难以想象,一个失去家庭,没有母亲关爱的女孩会怎样成长,更让人担心的是一个失去自信的孩子将怎样面对她今后的人生。我对自己说,我一定得帮助她。我初步制定了辅导的方案:帮助小H建立自信,培养她自强自立的能力,教她适应自己生存环境的方法,学着逐步改善自己的生活环境,享受生活的权利和乐趣。

让小H建立自信,是辅导的第一步。但是,自卑使小H对我存有戒心,每一次我们的谈话她都显得非常紧张。看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我改变了自己习惯的工作方法,当着同学的面不去批评她,利用一切机会跟她接近,谈话时改变自己比较习惯的严肃表情,谈话的内容不涉及学习,还有意识地引导她和同学一起玩耍。一段时间以后,小H在我面前不再显得那么紧张,开始跟我讲述家里的一些事情,讲述自己失去家庭以后的苦恼。我趁机开导她,教她体谅妈妈的艰苦,并教她一些生活的技巧,学着自己照顾自己。

为了帮助她建立自信,我有意识地给她创造了一些锻炼能力,培养她自信的机会。我让她做班里的卫生员,负责检查班级同学的个人卫生,有时让她帮着收发本子等。在这样的工作中,给她创造了展示自己,跟同学交往的机会。小H在这些工作中逐步变得开朗起来,脸上开始有了笑容。

本学期我在班级里建立“班干部轮换制”和“课代表自荐制”,给好多同学提供了展示自己潜能的机会,但是居然有好多学生不敢自荐。在自荐人数不足的情况下,我在班级里做了工作,意想不到的是小H居然也鼓起勇气,参与了自荐,她自荐担任课代表。面对她的自荐,我非常犹豫。我知道,写自荐对小H来说,意味着什么,但是,真的让她担任课代表,我自己会面对很多压力,她能不能开展工作?同学们能否配合她进行工作?如果她的工作失败,有可能就意味着我以前的努力都白费,小H很可能比以前更加自卑。但是,如果不给她这个机会,对她同样是一个很大的打击。我真的陷入了两难的境地。思考再三,我还是决定给她这个机会。我觉得,无论对她还是对我,或许都是一个重大的契机。这件事做好了,她会找到自信,那么,或许可以影响她的人生态度,对她以后的发展都是非常有益的。

在让她担任课代表之前,我跟她进行了一次谈话,肯定了她自荐行为的勇敢,向她表示祝贺,相信她能够做好课代表工作,告诉她无论在工作中碰到什么困难,老师始终是她坚强的后盾,一定会全力支持帮助她。同时还让她领悟到,做课代表在各方面都要以身作则,特别是在学习方面,课代表要成为全班的表率,要努力使自己的成绩赶上来,自己要主动向老师同学请教,老师也一定会帮助她。

在她担任课代表的过程中,我经常密切注视她的工作,适时地给她以一些指导。指导她如何做好常规的工作:如收发作业、帮助老师布置作业和检查作业、和同学校对答案,检查兴趣小组的学习情况,并教导她怎样和同学拉近关系打成一片。在她的工作做得比较好的时候,及时地给予表扬鼓励,增强她的自信。在她初步尝到成功的喜悦的同时,我引导她在学习上多下工夫。

开展课代表工作的过程,是锻炼小H工作能力,培养她的自信心的过程,更是小H自我教育的过程。她在这个过程中,懂得了要自立,自强,也学会了自律,在学习上积极性明显提高。上课时积极举手争取发言,作业质量进步,正确率提高,有不懂也会问老师,学习上开始出现可喜的进步。

现在,小H已经变了,从一个作业拖拉,被人忽视,孤僻忧郁,对自我失去信心的学生变得活泼开朗,她的脸上经常出现笑容,眼睛也明亮多了。经常可以看到她和同学在一起说笑、玩耍,她变得自信了,她不再因为家庭和学习而自卑。在生活和学习上,她也学会了自强,能自觉地学习,并学着自己照顾自己的生活。

篇3:离异家庭学生心理辅导案例

关键词:离异家庭学生,心理状态,爱和真心

一、案例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 中国家庭离婚率一直呈现持续走高之势, 离婚家庭学生的比例越来越高, 给学校教育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虽然每个离异家庭发生的原因各不相同, 但后果却相当一致, 生活向孩子亮起了红灯, 孩子在无法抗拒的情况下, 被迫承受着本不该属于他们的压力。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温暖和谐的家庭环境是是和谐社会的保障、子女健康成长的摇篮。家庭的孩子在思想、行为上都和健全家庭的孩子有所不同, 心理学研究表明, 孩子的健康成才需要一个具有保障机制的家庭, 孩子在父母亲的爱抚和教育下, 能产生一种安全感, 从而有利于孩子的自然正常发展;相反, 如果家庭破裂, 势必对孩子的心理发展, 品德行为等都将产生不利影响, 而且这种不良影响不会在短期内消失, 具有长期效应。因此, 离异家庭孩子的教育, 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行为规范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他们是班级的一部分, 他们的言行举止影响到班级, 更关系到她个人的成长, 作为班主任更应该关注他们, 重视对他们的教育。

二、案例呈现

班上有一学生平时非常活泼好动, 积极参与班级活动, 聪明善良、调皮机敏, 对老师有礼貌, 很亲热, 虽然有时也有任性, 但总体是个讨人喜欢的学生, 后来发现, 她虽然外表活泼, 但内心有自卑心理, 很在乎别人对她的评价, 平时将自卑隐藏, 外在表现为自负, 性格像个孩子, 单纯直接, 情绪化, 喜怒哀乐写在脸上, 没有心机, 但稍不如意, 就与他人发生冲突, 甚至多次顶撞老师, 平时看来很好沟通, 其实很难走进她的内心, 后来发现父母的离异是她的心结所在, 导致了她的情绪反复, 她心情不好的时候就觉得全世界都抛弃了她, 自我感觉活着没有意义。有次接到家长电话说她心情不好, 赶紧打电话给她, 发觉她不仅是心情不好, 而是有自我放弃的意图, 告诉她在阳台上, 不想活了, 由于家远, 来不及赶到学校, 只好稳定自己的情绪, 按耐住焦急, 尽量平静地和她交谈, 让她放松, 一开始她非常焦躁, 情绪失控, 听不进任何劝说, 一再表示不想活了, 陷在那种消极悲观的情绪中无法自拔。反复劝导她要平静, 要多用发现的眼光看待世界上的事情, 发现并理解世间美好事物, 尽力让她感觉自己生命的意义, 生活的美好, 经过1个多小时的苦口婆心的交谈终于成功劝服了她, 并在私下告诉班长等学生要多关注她的情绪。之后, 尽力在平时开导她, 注意引导她建立健康正确的生命观, 增强心理调适能力与智慧, 化解她的心结, 让她真正地乐观。

在接触该生以前对于父母离异给孩子造成的影响考虑不足, 总觉得高职生已经成年, 能面对这些家庭问题, 在接触这个学生的初始也被她开朗活泼的外在给“欺骗”了, 直到后来发现她时常有过于情绪化的倾向, 才慢慢发觉她的自卑和不安全感深藏于内心, 在一定的情形下才触发, 尤其这次跳楼事件, 更是一次情绪的大爆发, 需要全方位去关心她。

通过观察、通过查阅资料发现, 离异家庭的孩子在心理状态上有一些共性, 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敏感脆弱, 强烈的自卑感由于家庭不健全, 造成了学生心理上的欠缺, 常感到不如别人。比如这位学生, 平时看不出自卑, 甚至因为聪明机敏, 显得格外自信, 但在某些情绪低落期就把自卑加倍反映出来, 对一些言辞也比一般孩子敏感, 不能接受批评, 和同学偶有摩擦, 也觉得人家针对她。另外, 即便聪明, 但成绩很不稳定。

2) 抑郁孤独, 被遗弃感和怨恨感。由于父母离异, 家庭失去了往日的欢笑, 特别是父母重建家庭后, 孩子的孤独感、不融洽、不安全感进一步加剧。由对父母婚姻的不信任扩展到对整个社会的不信任, 使其出现叛逆心理。其实这位学生的家长非常关心她, 经常打电话了解孩子的情况, 但她还是对父母的离异持敌视态度, 感觉被人遗弃, 自我调整能力较差。

3) 自暴自弃, 行为习惯差。由于离异, 对孩子有歉疚感, 家长们往往在物质上对孩子百依百顺, 而家长工作繁忙, 缺少时间和孩子沟通, 孩子处于青春叛逆期, 也不乐意主动和家长沟通, 使得孩子容易以自我为中心, 不能严格遵守校纪校规, 有时候甚至会故意违反, 以期引起老师和同学的注意力。

离异家庭的学生更需要老师的鼓励、包容、爱和肯定, 那些负面情绪和叛逆行为要多关注引导, 不然容易误入歧途。在工作中要抓住机会, 及时给予表扬, 并经常和她谈心, 慢慢扭转其不良情绪, 后来, 该学生犯错的间隔时间越来越长, 对她的未来充满了希望。不料, 后来她又有几次情绪反复, 不上晚自习, 坐在角落里哭, 发生后, 每次赶到学校劝解, 陪她坐在地上一直到深夜。使之说明教育不能指望一朝一夕就能出效果, 因为心结太深, 她的情绪变化无常, 需要加倍的耐心和细心。用真心和她交流, 构建心灵相通的桥梁, 功夫不负有心人, 几年来她慢慢敞开心扉, 让大家走近。

三、案例反思

班主任工作不仅需要耐心, 更要有持之以恒的恒心和责任感, 不能一时激情, 被现实效果打击之后又过于消沉, 要做好打长期仗的准备, 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是不一样的, 必然要求班主任深入了解弄清学生的行为习惯及其原因, 因材施教, 正确引导。另外, 学校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 是人就要有感情, 不能照本宣科, 不能生搬硬套, 工作时要有人情味, 本案例中, 面对离异家庭孩子的敏感脆弱, 工作中花了无数的时间和精力, 付出了真心真情, 播下了希望之种, 终于收获了她的阳光。

教育, 无处不在。

参考文献

[1]董晶, 范娟娟, 朱静敏.父母离异对子女心理的影响及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 2010.

[2]臧帆.离异家庭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调查与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 2009.

篇4:如何对离异家庭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关键词:小学教育;家庭离异;心理辅导;方法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5-261-01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及观念也发生了改变,致使离婚的家庭也越来越多。2013年年底,我们对本校10个教学班397名学生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结果显示,有33名学生父母离异。离异家庭的学生占全校学生总数的8.3%以上。

我校地处农村,部分家长素质较低、观念落后,离异家庭中亲子关系问题更加突出,对孩子的成长带来很大影响。学校和社会对离异家庭的子女也往往关注不够,导致这些孩子部分性格张扬;部分比较孤僻,不合群;遇事紧张、自卑感强;学习缺乏信心等,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如何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正常的心态去面对现实,找到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这是摆在我们的一道难题。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对这些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呢?

一、多夸奖鼓励,少批评指责

心理学表明,当人们在得到夸奖和鼓励时,就能得到一种愉快舒畅的情绪体验,从而使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鼓励,能使学生在情感上得到满足,产生成就感,并能激发进取心。学生的自尊心就像幼芽那样稚嫩,尤其是离异家庭的学生,他们的内心比一般的学生更为复杂和敏感。老师和同学的某种疏远、冷落或嫌弃,都会损害他们的自尊心,使他们自暴自弃;相反,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个手势,抑或一句美言都能够使他们产生自信,打消他们的自卑感,昂扬他们低落的情绪。

二、用爱抚慰创伤,呵护幼小心灵

爱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爱更是教育的灵魂和生命。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是教育的关键,也是教育的基本要求。爱需要教育,教育更需要爱。

离异家庭的学生在家庭中难以得到完整的爱,因此,在对他们的教育中,若要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重要的一点就是热爱学生,让他们明白自己没有被抛弃、遗忘。此时,老师的关爱无异于一剂良药,会让他们内心冰冷的世界感受到初春般的温暖,让他们知道时刻有人在关心自己,在爱护自己,这样,他们心灵的创痛就会减轻许多。

三、加强心理疏导,健全人格品质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以及在学习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让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在实际教育中,教师还应指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首先引导他们能与他人和谐相处,并能虚心接受他人的意见。通过他人的评价,逐渐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健全人格。其次,教育他们积极接纳自我,不能把自己看得一无是处,消极对待。要学会寻找自己的长处,充分发挥自己的优点,从而不断进步;同时,也要坦诚地接受自己的短处,努力克服缺点,不断完善自己。

四、搭桥铺路,重拾温暖

篇5:离异家庭学生教育---教育案例

刘锦玲是我们五年(4)班的一个活泼聪明的小女孩,我还清楚地记得刚认识她时,她甜甜的微笑,和每天早晨见到我开心的问好。她非常懂事还很善于和别人交流,所以一开始的时候我让她领队,可是去年,我渐渐发现她上课不够专心,学习习惯非常的差,偶尔动作也会很慢,头发经常乱蓬蓬的,衣服也穿的不够整洁,脸上灿烂的笑容也逐渐在减少。对她进行批评,也没什么大的作用,她依然如此,所以我让一个各方面表现都比较好的学生去做领队。虽然我把杨晗玉给换了下来,但是我觉得这个小姑娘是很有灵气的,我要帮助她,我想让自信甜美的笑容重新回到她的脸上。

有一次,我意外地发现她喜欢在桌子上乱涂乱画,我就很严厉的批评了她,告诉她这是破坏公物现象,要爱惜我们身边的物品。可是过几天又发现她这样做了,我想我前几天刚刚批评她,怎么又这样了?再结合她那段时间的表现,例如上课走神,偶尔有迟到现象,很少和同学一起出去玩„„我通知她的家长来学校一趟,本以为她的父母会出现在我的面前,结果却是她奶奶来的。听了我所反应的孩子最近在学校的表现,奶奶听着听着眼圈就有些红了。然后和我讲起最近家里的一些变故。这才让我有所了解,原来由于孩子的父母感情不和,刚刚离婚。这孩子打小就很懂事,面对着父母日渐升级的争吵,更亲眼目睹妈妈抛下她离开了家,幼小的心灵受到了重创,所以她也有些无心学习,经常坐在那里发呆,或者自己乱涂乱画,每次问她画的什么,她自己也说不清楚„„听了奶奶的反馈,我才知道可能是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不但在学校这样,在家里她也是这样的,写字桌上第一天刚擦干净,第二天又被她画好了,她家长一直提醒她,可她还是改不了。我想,这是她由于思想上出现了问题,才导致行为习惯上出现了问题。要想帮助她改掉这些习惯,让她重新自信、快乐起来,还要从根本的思想入手,走入她的内心,才能真正的帮助她。

针对孩子的种种表现,首先我决定用爱心来弥补她受损的情感。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爱是教育的最好调节剂。因此,我常用真挚的爱心对待她。哪天看她头发没梳好,我第一件事就是为她梳头;哪天看她衣服穿少了,我会拿出我自备的衣服给她穿。一件件的小事,让她慢慢接纳了我这个班主任,对我也有了一种亲近感,心里有什么话也慢慢愿意和我讲了。走进了孩子的心理,是我跨出的第一步。我做的第二件事情,就是谈心!心理学家认为:“现代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了解孩子,而了解孩子的核心就是理解,只有理解,才会做到有的放矢”。而谈心就是一种好办法,教师以平等、信任、尊重的心态在思想和情感上交流,让孩子体会到温暖、信任、愉快。每天,我留意小姑娘在学校的各种表现,及时找她谈话,表扬好的一面,指出不足之处,让她明确努力的方向。针对父母离异给她带来的伤害,我找了一个适当的时间对她说,父母分开不是你的错,他们的离婚,也是迫不得已的事,其中的苦衷,你现在还无法理解。但是现在,你应该坦然面对你周围的人,对于父母的分手,你不应该耿耿与怀,毕竟,你的生命是他们给的,你应该心怀感恩,学会包容,学会原谅父母。尽最大的努力去孝敬他们。而通过和小丫头谈话,我也知道她不愿意喊一声“妈妈”,很大程度是来自爸爸的阻拦,从内心上讲,她还是很想妈妈的。于是我决定先做她爸爸的工作,我几次找她爸爸谈话,告诉了他孩子的真实想法,希望他不要阻拦孩子找自己的妈妈,毕竟母女连心,她们是母女的事实是永远改变不了的。经过了我的几次努力,她爸爸也松口了,表示不再阻拦。做通了爸爸的工作,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多了,小姑娘毕竟是小姑娘,在她心里,妈妈还是很重要的,虽然她还是有些不能理解,妈妈怎么舍得抛下她一个人,心里也许还有一丝丝的恨,所以,和妈妈联系有些不好意思开口了、。于是在母亲节那天,我特别布置全班同学一定要对妈妈说一声:妈妈,您辛苦了!对于杨晗玉,我特别鼓励、嘱咐她虽然不能当面和妈妈说,但一定要打一个电话给妈妈。虽然还是有点顾虑,但最后她还是完成了我布置的“任务”,而我也知道,我的第二个目标也顺利达到了!加强与家长的沟通,是我做的第三件事情。面对离婚的现实,爸爸觉得有愧于她,因此,无论小姑娘提出什么样的要求,其父都会答应。针对这种现状,我和他的爸爸又进行了沟通,达成共识,对孩子要爱中有严,严中有爱。对于她在学校的各种表现,我都打电话告诉她的爸爸,并且询问她在家里的表现,并且和她的母亲沟通,嘱咐她要常和孩子联系,关心孩子。家校紧密配合,做到了有的放矢。这样,在学校有老师的关怀,家里有亲人的照顾,让她时刻体会到浓浓的爱,来化解心中积聚的不满。经过大家的不懈努力,小姑娘心中的怨恨渐渐消失了,独自发呆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曾经那个活泼、开朗、乐观向上的刘锦玲,课间和体育课上又能看到她带着大家一起玩耍的快乐情景了。前不久,她爸爸还打电话给我,告诉我小姑娘现在又像以前一样活泼开朗了,很少坐在桌子前涂涂画画了,也愿意和家人分享在学校的喜怒哀乐了。在这个学期伊始的班干部换选中,她又被学生们推荐为中队委员,我们大家都看到了她的进步。

刘锦玲的事例,让我感受到,离异不是孩子的错,所以不能让孩子来承担后果,因此,作为教育者,我们要寻找到适合的教育策略,引导孩子,让他忘却曾经的伤痛,也为了帮助孩子,让他找回童年的天真,让她们也能拥有和其他孩子一样健康、无忧、阳光的童年。所以,我觉得以下方法对教育离异家庭的孩子也许有一定帮助。

一、与家人密切联系,经常沟通,告之孩子的近况。并且委婉提出三条建议:

其一,为了孩子,父母双方的家庭应该文明相处,宽宏大量。父母虽然离婚了,但与孩子的关系永远不会变。希望爷爷奶奶不要在孩子面前提爸爸的不好,不要阻止父女相见,尽量提供能与父亲继续相处的宽松环境,让孩子感受到父母虽然分开了,但对她的爱并没有改变。

其二,由于离婚对双方都是不小的打击,对孩子更是心灵的创伤。希望有抚养权的一方坚强些,不要把伤感的情绪传染给孩子,也不能因此而喜怒无常,免得让孩子变得焦虑、忧郁,甚至自暴自弃。其三,希望家人永远不要冷落孩子,继续给孩子温暖和关爱,甚至比以前更多的爱。特别是负责抚养孩子的一方,不要因为工作忙、因为赚钱养家而让孩子感到亲情的流失。要多陪孩子说说话。

二、关心孩子,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我从心理学书上得知:父母离异,一般都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孩子会变得敏感,心眼多,不轻易说心理话,但家庭发生变故的孩子在内心深处却渴望向人倾诉,被人理解,只是由于种种担忧、自卑而本能地自我封闭。我知道越是这样的孩子,就越需要耐心的开导和细微的关怀。所以无论遇到学习和生活上的难题,教师都要主动帮学生解决。逐步打开孩子的心门,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三、满足孩子必要的要求,包括物质要求和精神要求

父母离婚,让孩子在思想上总觉得比别人少了什么。所以一旦在学习上或生活上需要什么,即使经济条件较差,也应该尽量满足孩子,使他觉得除了父母离异之外其他方面我同父母双全家庭的儿童相差不是太大。如果稍微差些,也应该尽量向孩子说明道理,消除其自卑心理。精神上,我尽量多与他聊天,了解他的心理需求。这样,孩子有自信了,别人也更愿接近她了。

四、引导孩子学会交往,融入班级群体

良好的伙伴关系对孩子身心健康发展有很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可以教育班干部、小组长主动关心、帮助这样的孩子,让同学下课多陪孩子,尽量让这样的孩子变得开朗起来。让她感到集体的温暖,和伙伴的力量。

时间老人的脚步匆匆而去,孩子心中的乌云也逐渐散去,我多么希望这曾经的阴影永远远离孩子,多么希望每个离异家庭孩子的头顶永远是一片灿烂的天空呀。为孩子祈祷的同时,我更深深地体会到单亲家庭的学生更像海面上行驶的一叶孤舟,如果领航员能正确引导,他们同样会避过惊涛骇浪,渡过暗礁岩石,安全抵达明净的港湾。让我们发挥教育者的无限力量,都来做单亲家庭孩子心灵上的领航员,使他们顺利走向生活的彼岸,成为生活的强者吧!

做孩子心灵上的领航员-----离异家庭学生教育案例分析

阿城区永红小学

篇6:离异家庭学生心理研究心得体会1

(一)中学时期是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是心理健康形成的关键时期,不少中学生本身就不同程度地存在各种心理困扰和障碍,影响其健康发展,然而,离异家庭学生的家庭环境则更加重了他们心理的困扰和障碍,如果不及时采取教育措施,帮助他们正确对待家庭、父母和生活,将会影响他们一生的健全人格、一辈子的健康生活。

作为教育的主战场的学校,理应积极承担责任,探讨各种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心态,更是每位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责任。

班主任要正确认识和对待离异家庭学生的状况以及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选择恰当的,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对离异家庭学生,班主任要用爱与学生建立感情的桥梁,让心灵受过伤害的学生与其它学生一样健康成长。

“哪怕天底下所有人都看不起你的学生,做教师的也要眼含热泪欣赏、拥抱、赞美他。”教育需要爱,也要培养爱。没有爱的教育就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爱是构筑教育的生命线。

篇7:离异家庭学生心理辅导案例

一、案例介绍

我班有一名邵姓学生,父母离异,跟妈妈生活在一起。二年级时迷上游戏,为了逃避妈妈的唠叨,可以把自己关在房间一玩就是几小时,晚上也不分时间地玩,上课无精打采,作业跟不上,学习成绩每况愈下。到三年级已经是有点放弃的念头。但是他特别喜欢画画,下课画,上课画,做作业也画,练习本上,作业本上、书本上,到处他随意涂的画。开始我有点生气,就狠狠地批评了他一顿,有时还说几句刺激他一话,可效果并不理想。多次把他叫到办公室耐心地说教,不但没有引起他的重视,反而使他产生了逆反情绪,觉得老师有意针对他,和他过不去。

二、案例分析:

父母的分开,对幼小的他造成极大的伤害。虽然父母仍然非常的爱他,但和他父亲一起生活,却使他觉得很孤单:村中的顽皮小孩还要讥笑他,大人的同情、异样的目光更使他受不了。学习上由于缺乏动力,没有有效的监督,又由于教师的疏忽,没有及时掌握情况,从而使学习缺乏内驱力。反过来,又要受到教师责备,更使他简单的以力学习无味,而沉湎于打游戏机、画画,甚至喜欢上了不需要多与别人接触的活动,完全封闭了自己,平时问他话,很少接腔,爱理不理。

三、辅导方法:

从他的爱好入手,在同学们完成学习任务的前提下,有意地给安排画画的时间,我就让其负责帮助同学们的画画,协助其他同学完成美术作业。同时,把他推荐到学校美术课外小组学习。另外,只要课堂教学需要画图,都请他帮忙完成。画画的时间增加了,画画的次数增加了,让他树立了信心,点燃了学习的激情。

随着接触的深入,他已经对学习的重要性有所觉醒,我顺势让他做些基础性的题目,鼓励他,同时也成立合作小组让他担任付组长,让组长与其他同学都参与到帮助他的队伍中。

四、辅导效果:

进入期中复习,也开始记起了笔记,做做练习,开始进入状态,虽然有时还要贪玩一下,但上课还是挺认真的。

五、辅导反思: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它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内在趋向性和内在选择性。

兴趣以需要为基础,是对客观事物需要的一种情绪色彩的表现。人在从事感兴趣的活动时,总伴随着一种积极的、愉快的情绪体验;相反,在从事不感兴趣的活动时,总伴随着一种消极的、厌烦的情绪体验。由生理需要所引起的兴趣是暂时的兴趣,需要一旦满足,兴趣立即消失。稳定的兴趣是后天形成的,在实践活动中,社会需求为人所反映并成为个人的需要,从而形成和发展了兴趣。

兴趣具有迁移的特性。兴趣的迁移是将已有的兴趣延伸到相关的事物上,使之对它也发生兴趣。兴趣迁移的条件有三个:一是要善于发现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或活动是什么;二是善于寻找新的事物或活动与原有兴趣之间的相通点;三是要在实际活动中循循善诱,促使学生产生新的兴趣需要,并指导他们克服困难。

篇8:离异家庭学生心理辅导案例

陈某某, 女, 9岁, 景泰县某小学四年级 (3) 班学生。父母的离异, 在她小小的心灵上留下了诸多的阴影。原本性格外向的她一度变得忧郁、孤单、不相信人, 不爱说话, 尤其怕与同学交往。如与同学发生摩擦, 则显得极易发怒, 爱走极端。在课堂上经常走神, 课后不按时完成作业。迟到、旷课之后, 如遇老师询问, 则或沉默不语, 或撒谎敷衍, 似乎有提防心理。

【案例分析】

随着离婚率的提高, 离异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特殊的社会问题。夫妻离婚, 不仅会造成彼此之间的心理伤害, 而且对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也影响极大。在一个家庭中, 父母双方的吵闹、打斗会给孩子小小的心灵上留下难以抹去的阴影。有些夫妻在闹矛盾的过程中往往还把内心的火气撒在孩子身上, 这就使无辜的孩子更为受伤。而且, 与完整家庭相比, 家庭幸福感、温暖感、安全感的消失使得离异家庭的孩子容易产生被遗弃感、自卑感、怨恨感等。这些消极影响不仅会遏制孩子性格、智力、情绪和交往的正常发展, 而且会导致孩子精神异常甚至心理扭曲。也正是这些影响的存在, 使得离异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越来越成为学校教育中的关注点。案例中的陈某某仅是离异家庭的一个, 但是, 在她身上表现出的问题却极具代表性:

1. 经历过家庭战争的她像受过惊吓的小鸟, 在内心深处时时为父母间的“战争”场面惊颤不已

一次, 陈某某的爷爷领着陈某某来到学校。因为孩子晚上做噩梦, 惊醒后啼哭不已, 爷爷、奶奶左哄右哄还是不能让孩子平静下来。折腾了半个多小时, 孩子才在哽咽声中再次入睡。第二天, 爷爷不放心, 才把孩子领到学校, 想亲自把她送到教室中。我知道这一情况后, 当天一直留意陈某某的举动, 尽管没有发现特别的异常, 只是觉得孩子比往常更为安静。下午放学之前, 我把她叫到一个僻静的地方, 悄悄问她昨晚为什么哭。她什么也不说, 一直低着头。我说是不是做了噩梦, 她还是一言不发。我又问是不是梦到你爸爸妈妈了, 她一下子哭了。我摸着她的头, 把她揽在了怀里。“是想他们了, 还是他们在打你?”她摇了摇头, 啜泣着说:“他们又在打架!”显然, 孩子是被他们打架的场面惊醒的。

也许, 在大人们的眼里, 他们之间的“战争”不无原因, 但是, 在孩子的心灵深处, 却是地地道道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已经殃及了无辜的孩子, 给孩子身心的健康带来了巨大的伤害。由于内心深处的那些惊颤, 孩子已经成了受过惊吓的小鸟, 即使在生活中遇到正常的争吵, 在受到过惊吓的孩子心目中, 也会成为惊颤不已的“战争”!这种心理伤害是多么的可怕!

2. 遭受过家庭虐待的她在潜意识中具有了暴戾的行为, 似乎要用自己的方式保护自己

在正常情况下, 孩子由父母护着, 很有安全感, 也不会意识到别人会伤害到自己。但是, 离异家庭的孩子因为目睹了父母的冲突、经受过父母的撒气, 已经在潜意识中战战兢兢地滋长了不安全感。所以, 一旦与同学或同伴发生冲突, 他们就会用自己的方式来保护自己。因为减弱了对父母的依赖与依靠意识, 暴戾式的“自卫”行为不免发生。尤其是被当做出气筒的孩子, 一旦怨恨起父母, 也会因为不理解父母和憎恨父母而变得暴戾起来。在他们的内心深处, 干出一些出格事情的目的, 无非是想通过这样的方式引起父母和他人对自己的关注。说到底, 在我们看来比较暴戾的这种行为, 无非也是他们渴望得到爱的一种方式。有一次, 因为同学惹了陈某某, 平常胆小的她猛然揪住同学的头发, 狠狠地左摇右摆。周围的同学想不到她会如此, 有几个跑到办公室来叫我。我去时, 她虽已撒手, 但气得瑟瑟发抖。看到这种情形, 我才感觉到, 在她胆小的背后, 还有一种暴戾的自我捍卫意识。这种意识, 正是她家庭的特殊造成的。

3. 离异家庭的孩子容易产生强烈的自卑感、被遗弃感, 怕和别人比较, 怕被别人冷落

他们往往由于家庭的残缺而感到己不如人, 看到别的孩子在爸爸、妈妈的左“拥”右“抱”中, 他们在孤独中慢慢会变得自卑起来。那种被遗弃感, 更会在自我对照中、在别的孩子的奚落声中产生。所以, 他们怕和别人“比”, 也怕和别人交往, 同时, 还怕别人冷落自己。一次开学打扫卫生, 我所安排的一个小组共有五名同学, 而她恰恰就是这五名同学中的一员。一听到打扫卫生, 这个小组的其他同学都纷纷围了上来。刚刚买回来的笤帚仅有四把, 因为其他同学早已涌到了我面前, 所以, 她没拿到笤帚。她看别人都拿笤帚了, 而她没有;再看其他同学都去积极打扫卫生了, 而她没有……看着她的表情, 一下子, 我意识到在她看来是我冷落她了。于是, 我笑着说:“你来, 老师给你一把我用的, 比他们的好用多了。”这样, 才消解了她感觉到的那份冷落感。如果自卑感、被遗弃感、被冷落感消解不了, 这些情绪必将作用于他们与同伴的交往活动中, 最终影响到他们的人际交往、伙伴关系, 造成他们与人交往相处能力的下降, 结伴难度的增大。

4. 容易撒谎、信任感弱

由于爸爸、妈妈婚姻的破裂, 他们也会在潜意识中产生一种信任的消失。所以, 哪怕是不需要掩盖的事, 他们也常常会撒谎。想一想, 连最依赖、最信任的爸爸、妈妈都因自私而分道扬镳, 那还有什么人值得信赖呢!可见, 对离异家庭的孩子而言, 容易撒谎和信任感弱的毛病, 不是他们本身造成的, 而是家庭破裂造成的。

篇9:试论对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关怀

关键词:离异家庭;心理关怀;策略

对于父母离异的学生来说,他们经历了父母情感不和一直到分开的整个过程,家庭的冷漠和争吵,往往会导致这部分学生出现孤僻、仇视、离群等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此时学校和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坚实后盾,要帮助他们走出心理的困境,建立正面、积极、勇敢的生活态度,使他们勇于认识自我、超越自我,做生活的强者。

一、离异家庭学生的不良心理

一是自卑。自卑是指学生总是妄自菲薄,处世消极,自我否定,由于家庭的变故以及父母的冷漠,学生总认为自己不如别人,觉得自己是没人管的孩子,总认为社会对于他们存在偏见,这种心理会严重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是焦虑。孩子亲身经历了父母离婚前的争吵,对于他们来说,亲情已经不是那么可靠,失去了家庭这个依靠,他们总会觉得心无所依,总会有一种漂泊的感觉,对于任何事情都抱着怀疑的态度,认为时间变化无常,久而久之,心理负担会越来愈重。

三是孤僻。孤僻与自卑常常相伴相生,由于自卑而不愿意与人亲近,不能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这样一来,别人想要和他们沟通也变得十分困难,这些学生总是处于一种自我封闭的状态,其他学生无法进入他们的世界,时间久了就会变得没有朋友,总是一个人,这种状态如果没有引起教师和家长的注意,他们就会陷入一个恶性循环。

四是心理危机。父母离异,孩子从小失去父母的照顾和关怀,在成长的过程中遭遇困难无人诉说,无人依靠,无人开导,他们长期处于一种内心孤寂的状态,焦虑、胆小的问题就会越来越严重。这部分孩子的情感极度脆弱,往往一点小事就会内心崩溃。

二、对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关怀策略

1.好好摸清学生的“底”

对于学生来说,理解是最重要的,尤其是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学生,他们正处于自我意识形成的阶段,具有非常强烈的自尊心。家庭关爱的缺失导致他们的思维非常敏感,做事、学习都十分谨慎,希望能够得到别人的认可。教师应该看到学生这样的心理特点,在教学的过程中,经常给予他们鼓励,减少他们的自卑心理,提升他们的抗挫折能力。教师要做个有心人,平时要多观察学生,从侧面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和家庭状况。通过家访、谈心、主题班会、日记、新媒体等多个渠道与学生以及学生的家长建立沟通,全面掌握这部分学生的喜爱、兴趣和学习特点,然后“对症下药”,因材施教。

2.做学生生活的“领跑者”

没有父母在身边,孩子往往会失去主见,无从是处,还有很多孩子会心生怨恨,或者心存幻想,希望父母能够复合。针对学生的这些心理,教师应该积极开导,多带领学生参加一些社会活动,通过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打开他们的内心世界,让他们知道,在这个世界上还有许许多多的美好事物在等着他们,生活的磨难和困惑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宝贵的经历,也是人生的一种财富,它会帮助他们更加坚强和勇敢。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书籍等媒介搜集一些正面案例,并将这些案例讲给学生听,帮助学生建立积极、勇敢的生活态度,引导他们走出内心的阴霾,用乐观的态度迎接未来的每一天。

3.用爱大力发挥第二个“家”的作用

既然这些孩子失去了一个家,失去父母共同的爱,那么教师就要给他们一个家,弥补他们所缺失的爱,孩子感受到教师的关怀和爱护,感受班级这个大集体的温暖,内心之门自然会打开,乐于和大家交流。离异家庭的学生,一般内心比较空虚,缺少亲人的陪伴和照顾,他们的精神世界也十分灰暗。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一同郊游,一同参加夏令营等活动,促进这部分学生与大家的情感交流,同时借助媒体网络,建立与学生的实时联系,常沟通,常来往,总有一天他们冰冷的心会被融化。

4.充分利用校园心理咨询部门的作用

学校的相应机构大都由心理方面的专业人士组成,对学生更有说服力,由他们向学生传授最基本的心理学知识,分析常见的心理障碍,运用系统的专业的训练方案来分阶段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对于塑造健康的人格具有很大的作用。

总之,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问题必须要得到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内心,还应该积极与这些学生的家长进行沟通,和家长建立合作关系,共同为学生营造一个有爱、有关怀的成长环境。

参考文献:

[1]周建雯,熊伟.论大学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J].西部素质教育,2015(15).

[2]马源良.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因素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5(30).

[3]张冰清,姚鑫,彭淼.研究生入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5(11).

篇10:离异家庭学生心理辅导案例

题实施方案

一、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一)研究背景

据中国妇联统计,中国离婚家庭中,有67%的家庭有孩子,这即意味着,大量的孩子因为父母婚姻关系破裂而成为离异家庭子女。

离异家庭子女是父母婚姻关系破裂,从而导致家庭解体后出现的一种与在正常家庭环境中生活的完整家庭子女不一样的特殊社会现象。这种现象,随着离婚率的提高成为一个带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

离异家庭的孩子出现问题的越来越多,主要表现出抑郁、孤僻、自闭等心理特征和不专注学业、打架斗殴、谈情说爱甚至有暴力倾向等行为特点。离异再婚家庭的孩子可能问题更严重。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在我国,离婚成为一个社会不容忽视的特殊问题,夫妻离婚,不仅会造成彼此心理创伤,而且对孩子身心造成的消极影响也极其严重且十会广泛,不仅会遏制孩子智力、性格、情绪和社会性的良好发展,而且会导致孩子精神异常甚至心理变态。

事实上,学生的心理问题是表面上的,实质上反映的是家庭父母的关系问题。研究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问题,就是研究父母离异对子女造成的严重的心理伤害以及给孩子带来的诸多心理问题。并运用多种手段,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学生,把握他们思想上的热点和盲点。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引导他们注重心理问题的自我矫正。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通过对各个离异再婚家庭学生的心理状况调查、辅导和研究,从而发现问题。运用多种手段解决存在的问题,积累辅导此类学生的经验。

二、课题的内涵界定

离异家庭学生的界定,所谓“离异家庭”,是指由于丧偶、离异、分居和其他种种原因而造成的只有父亲或母亲和未成年子女共同生活的家庭。离异家庭是指一父或一母与子女共同组成的家庭。其子女就是离异单亲家庭子女。父母离异后,使孩子失去了完整的家庭生活,在最需要父母之爱的成长关键时期,不能得到完整的父爱或母爱。孩子处于父母婚姻危机中,没有人关心孩子的感受,给他们安全感,是他们幼小的心灵蒙上了阴影。离异再婚家庭学生的界定,离异再婚家庭是指一父或一母离异后又与他人结婚且与子女共同生活组成的家庭,其子女在校学习的就是离异再婚家庭学生。

离异家庭子女由于生活在特殊的家庭环境中以及他们的自身的生活经历,都使他们具有不同于普通孩子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孤僻自卑,合作意识差,不乐于也不善于与他人交往;冲动易怒,闯祸打架;行为散漫,我行我素,不原受人管束;个性内向,不合群。

离异再婚家庭子女由于父亲或母亲再婚,情况更为复杂,子女与后父或后母关系处理不好,问题可能会更多。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和主要观点

1、全面了解离异家庭的小学生及家庭情况(1)进行家访

了解离异家庭学生的家庭成员、父母离婚的原因、家庭背景、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家庭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父母再婚的情况等等。

(2)和离异家庭学生谈心

了解离异家庭学生存在的何种心理问题,如果是再婚家庭的孩子往往经历过父母离异之前的争吵、打骂,孩子目堵这些情景一般都会产生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而对父或母的再婚,孩子或许会有自己的想法,但孩子的想法很少有人顾及,孩子又不得不置身于新的家庭环境,有的甚至生活在家庭成员之间的夹缝中,这让很多孩子都无所适从。

多数再婚家庭在子女的供养、教育等问题上意见不一致,互相推委、扯皮造成养而不教、放任不管,或把孩子当成“出气筒”稍不如意就谩骂斥责,甚至拳脚相加。有的由于父母离异或再婚,孩子由祖辈抚养,对孩子缺乏严格要求和督促,溺爱放纵,而造成孩子任性好强等。有的孩子虽跟着父或母生活,但由于父或母的再婚,孩子在新家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性格扭曲,自我保护意识过强,多疑,自以为是,如果不及时做好家庭工作,孩子就会走上邪路。

因此,通过谈心,了解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动态、掌握学生的思想、看法、观点,显得十分重要。(3)向班主任老师里了解离异家庭学生的表现

要对离异家庭学生实施有效的教育,首先得走近他们,了解他们的个性差异,可以进行正面观察,也可以从侧面了解。正面观察就是老师要经常注意离异家庭学生的表现,“察其言,观其色。”及时发现问题,还要注意寻找机会和他们谈心,从中找到离异学生心理失衡的轨迹。侧面了解主要是听取同班同学的反映,老师的介绍和进行家庭访问。部分学生不愿把心理问题暴露给老师,正面观察收效不大,侧面了解却能掌握真实的情况。

2、离异再婚家庭学生问题原因调查与分析

从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的角度分析离异家庭学生存在问题的原因:父母教育知识的残缺,教育子女的失误,不良的生活习惯,缺少父母的关爱等。造成离异家庭学生惯于欺骗撒谎,过分敏感,情绪变化无常,容易自暴自弃,玩世不恭;或性格特别孤僻、怯弱、冷漠,有悲观厌世的倾向,尤其是这些孩子都封闭自己的内心世界,有较强的保护与防范意识,对老师的教育批评往往有抵触对立情绪。

3、针对离异家庭学生存在的问题、制定应对措施并付诸实践

(1)与离异家庭学生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第一阶段:

目标: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利用积极的暗示效应给予学生心理支持;

方法:心理测验、会谈、过程:1)介绍咨询中的有关事项与规则;2)做好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问卷 咨询过程中给予学生心理支持是十分必要的。当学生走进心理咨询室时,一面倾听,一面给予同感的反应。鼓励学生将无助、焦虑和痛苦的心情宣泄出来,以释放积郁在内心的不良情绪。同时,适当运用“暗示”效应给予学生心理支持。在咨询过程中,运用柔和的声音、关切的眼神,鼓励性的话语,形成尊重、接纳、关怀的良好氛围,使得学生的身体和情绪放松下来,与学生建立起了良好的咨访关系,为后来的咨询打好基础,当学生问及能否治好时,给予非常肯定的回答,给予学生治疗的信心 第二阶段:

目标:使用合理情绪疗法、绘画疗法和家庭疗法等,运用认知重建技术改变学生对社会、他人和恋爱观的不合理认知,帮助学生建立有利于其正确、合理认知的良好行为方式。方法:合理情绪疗法、绘画疗法、家庭治疗等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

过程:合理情绪疗法: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理论主要是ABC理论,在ABC理论模式中,A是指诱发性事件;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是指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结果。通常人们认为,人的情绪的行为反应是直接由诱发性事件A引起的,即A引起了C。ABC理论指出,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理解B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更直接的原因。

合理情绪疗法是对特定的不合理的认知的矫正,挑战它们的有效性,通过认知重构技术,重新形成李某的更具适应性的态度。

绘画疗法:绘画疗法是心理艺术治疗的方法之一,是让绘画者通过绘画的创作过程,利用非言语工具,将潜意识内压抑的感情与冲突呈现出来,并且在绘画的过程中获得抒解与满足,从而达到诊断与治疗的良好效果。无论是成年和儿童都可在方寸之间呈现完整的表现,又可以在“欣赏自己”的过程中满足心理需求。任何一个涂鸦、画幅的大小、用笔的轻重、空间配置、颜色、构图等都有着特定的代表意义,都在传递着他的个体信息。绘画是潜意识的表达,绘画应用的是投射技术,绘画的语言丰富、内涵清晰。

通过绘画疗法,了解李某潜意识内压抑的感情,然后在绘画的过程中得到满足和发泄。

家庭疗法:家庭疗法一般是治疗者与当事人及其家庭中主要成员一起进行谈话、示范或讨论。家庭是社会群体的基本单位,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如何不仅影响着各成员的心身健康,而且也影响着他们所工作、学习或生活的社会环境的安宁。建议离异学生的父母在每周的周六,父母双方都放下所有的工作,辞掉所有的应酬,陪孩子一起吃饭,一起聊天,加强心灵沟通。第三阶段:

目标:回顾总结,巩固咨询效果和结束咨询。方法:会谈 过程:

(1)综合所有资料,结合咨询目标和实施方案,与离异家庭学生一起做一次全面的总结,制定行为改变计划;(2)指出继续努力方向,建议继续保持咨询关系,2个月后联系汇报

(2)做好离异家庭的父母工作

(3)强化班集体的作用,增进人际交往(4)学会自我调节,唤起对生活的热爱。,离异家庭的孩子也需要亲情,但教师不能替代父母,所以,当他们面对困境时,教师要“授之以渔”,让他们学会自我调节。教师要对他们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的教育,提高他们对理想、前途的认识,并且一事一教育一引导,转变就表扬,达不到要求就再交流,再谈心,做到常提醒,多鼓励,多方面启迪,改变不合理的认知、增强自信。在关爱和帮助的同时,所有教师都要做有心人,要善于发现确实存在的学生的心理问题,认真研究诱发原因,有针对性进行辅导、矫正。否则,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一旦养成,再矫正就费时费劲。教育好离异家庭的学生不仅要有爱,而且还要注意恰当的教育方法,正确认识和对待离异家庭学生的状况以及出现的问题。使这些受过心灵伤害的孩子与其他孩子一样健康成长,脸上重新绽开灿烂的笑容,使他们与正常家庭学生一样拥有一片蔚蓝的、晴朗的天空!

三、课题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的对象: 调兵山市第七小学离异家庭学生

(二)研究的方法:

1、访谈法。

通过对离异家庭学生家访,与离异家庭学生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从而总结一些个案特质。

2、探究法。

探索离异家庭学生代表性的个案,从而寻找到一些规律性的个案特点。

3、调查研究法。了解离异家庭学生家庭、社会背景,分析和发现他们存在问题的原因。

4、文献研究法。

通过对离异家庭学生个案的研究,从而得出离异家庭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相应的对策。

四、研究实施步骤 1、2016年4月----2016年7月: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1)进行调查研究;

(2)制定课题实施方案,建立课题组,明确分工职责;(3)完成课题申报工作;(4)建立研究制度。2、2016年8月----2019年7月 :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1)召开课题开题会,明确课题实施方案。(2)对实验教师进行课题研究培训。

(3)开展系列课题研讨活动,组织实验教师开展课题实验研究。

(4)阶段性课题研究总结,形成中期研究报告。(5)调整修订课题实施方案,深化课题研究。3、2019年9月----2019年12月:课题研究的总结阶段(1)整理分析研究材料,撰写研究报告,形成文字资料,包括课题工作总结、教师研究论文、学生成长个案等。(2)召开总结交流大会,申请课题结题。

(3)总结成功经验和典型案例,通过多种形式交流。

五、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1、本课题组研究成员具有强烈的工作责任感和崇高的思想品德素养,对科研工作有热情,能自觉主动地投入于科研研究中。

2、主研人员在学生心理问题方面中已有一定尝试,并取得一定成果。

3、申报的课题与学生实际紧密结合,并保证充足的时间研究。

4、学校给予本课题以充足的研究经费。

六、成果形式

1、研究制度的建立;

2、学生成长个案;

3、优秀研究个案、分析报告、案例等;

4、教师的论文、专著;

5、课题研究报告等。

篇11:关注离异家庭孩子的心理健康

关注孩子心理 隔代抚养后被扭曲的依恋关系

龙龙的妈妈是一位非常漂亮的女性,身着清新淡雅的服饰,佩戴优雅精致的首饰,言谈举止间流露出知性大度之美。然而谈到自己年仅十岁的儿子时,却忍不住地潸然泪下。

龙龙的妈妈告诉我从今年四月份开始,龙龙的表现有些异常,情绪不稳定,爱乱发脾气,稍有不顺心的事情就向妈妈及家人大发雷霆,出口粗话,甚至动手打妈妈。尤其是上网玩游戏在兴头上的时候,只要妈妈打断他,让他去吃饭或做作业就会表现得特别焦躁,扑到妈妈怀里又哭又闹,还不停地说妈妈是坏人。龙龙还有一个妹妹,是在龙龙三岁的时候出生的,龙龙为此很不开心,也不喜欢和妹妹一起玩,还会经常欺负妹妹,生气的时候就会对妈妈说:“妈妈,你对不起我,你做的最大的错事就是生妹妹出来!每当这时,龙龙的妈妈也很伤心,很难过。看到她欲言又止的痛苦,我猜想这个家庭一定经历过一些复杂而不幸的变故,只是第一次咨询没那么容易建立足够的信任使龙龙的母亲能向我和盘托出,于是我建议龙龙的妈妈下次带龙龙一起来咨询。

龙龙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调皮和无理取闹,相反他很配合地坐进了咨询室的沙发上,虽然不主动说话,但是问他问题时还是会应答。当我问到龙龙平时喜欢做什么时,他告诉我他喜欢看武侠片,喜欢打游戏,但是晚上就会经常做噩梦,很可怕的妖魔鬼怪都会出现在梦中,有时候大声惊叫,甚至会被吓醒。

龙龙描述了他在梦中反复多次梦到过的类似于鬼的东西:青面獠牙,面目狰狞,还吐着红舌头;有时候还会梦到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像一个魔盒,黑白相间,一开一合,像要吞噬掉自己,年纪尚小的龙龙居然会把它定义为“癌!龙龙的妈妈反映龙龙做梦惊醒的时间大都是在半夜他们熟睡时。

一般来说,儿童做噩梦的次数要比成年人多,这一方面是因为儿童分不清现实与想象,所以更容易害怕。他会担心真的床底下会有一头怪兽来吃了自己或有一个可怕的妖魔鬼怪加害自己。再有一方面儿童担心的事情比较多,最最担心的一件事情就是怕父母不再爱他们了,这对儿童来说是无比恐惧的。而龙龙的噩梦恰恰反应了龙龙内心中充满了恐惧与担忧,他惧怕与爸爸妈妈分离,惧怕爸爸妈妈不爱他了,惧怕爸爸妈妈要抛弃他了!

当我把龙龙的梦澄清给他和妈妈听时,我注意到龙龙的妈妈眼圈有些红了,沉默片刻后,龙龙反而说话了:你为什么要妹妹不要我?!

原来龙龙的妈妈在龙龙刚出生不到一岁的时候就离婚了,为了不给龙龙留下阴影,龙龙的妈妈和现在身处新加坡的丈夫很快就结婚了,并且在龙龙三岁时在新加坡生下了妹妹。那时为了照顾妹妹,龙龙的妈妈留在新加坡一段时间,直到龙龙七岁的时候才带妹妹回到苏州居住。这期间都是龙龙的外婆外公在照料龙龙,妈妈和继父偶尔会回来看望龙龙。但是聚少离多,继父与龙龙的关系并不是十分亲近,加之继父是一位事业非常成功的企业家,毕业于名牌大学,在海外留学数年,各方面都表现极为优秀、所以他对龙龙的要求甚高,规定他必须考到全班前三名,对龙龙的关注点也只局限于学习成绩方面,每次从新加坡回来只要听说龙龙的学习成绩下降了,就会言辞批评,甚至打骂龙龙,说他太不争气,一点都不像自己。龙龙一直不知道自己并非继父亲身的,只是觉得父亲为什么对自己总是这么凶狠,这么无情,从来不肯陪自己玩,从来不认同表扬自己。

外公外婆是隔代教育,总觉得亏欠孩子很多,很宠爱龙龙,他要什么就丝毫不敢怠慢地竭力满足,龙龙发脾气的时候,外公外婆也是又哄又疼。连做作业的铅笔都会帮龙龙削好,书包都要提前帮龙龙整理好。渐渐地,龙龙对父母开始疏远了,不愿意见到继父,不愿意和继父说话。直到今年四月份的一天,龙龙无意间听到了妈妈和外婆在说妹妹该上学了,怎样能说服继父的家人接纳龙龙,也能带龙龙去新加坡学习,如果实在不行的话也只能带妹妹回去了,龙龙这才知道了自己的身世。

无疑,这个秘密的知晓对一个年仅十岁的孩子来说实在是一个晴天霹雳,他只有通过打游戏,看电视来转移自己的痛苦,只有通过打妈妈、欺负妹妹,大呼小叫来发泄自己的不满,只有通过做噩梦来缓解白天感受到得那些即将失去父母的疼爱与关心的恐惧。同时恰恰是因为他年纪太小,他也更希望用这些看起来非常不尊重父母非常不人道不合理的方式来吸引妈妈包括周围人对自己的关注,渴望得到他们的爱与呵护,这些行为的产生恰恰都是无意识的。

纵观龙龙的成长经历,这一切又都缘于龙龙被破坏的依恋关系。

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分为三种主要的依恋类型:安全型、焦虑――阻抗型、焦虑――回避型。其中,安全型的依恋占到65%―70%,这类儿童表现为母亲在就有安全感,对外界有积极地反应;焦虑――阻抗型的依恋占到10%―15%,表现为既寻求与母亲接触,又反抗母亲的爱抚,这类儿童并未建立起依恋安全感;焦虑――回避型的依恋占到20%,这类儿童表现为缺乏依恋,与母亲未建立起亲密的感情联接。对于0-2岁处于婴儿前期的儿童来说,建立母子关系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如何产生安全的依恋。因为只有这个阶段儿童顺利地与母亲建立好了依恋关系,才能完成他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培养良好的希望品质的人格特征。一般来说,十二个月龄时的依恋类型到六岁时仍然存在。很显然,在龙龙0-2岁的口欲期时与母亲分离了,这个期间恰是儿童必须学习如何依赖、信任母亲,并与之相处的关键时期。龙龙没有充分完成其发展任务,他的依恋关系的建立也受到了破坏,母亲矛盾地接受他又无奈地暂时抛弃与拒绝他、再次拦他入怀却又无全力保护这一交替变换的母子关系,形成了他“焦虑――阻抗型的依恋类型,其实际行动的表现就是情感孤立而淡漠、情绪暴躁而不稳,反应愤怒而抵抗,对周围的人和事物充满了敌意。

对孩子来说,童年时能得到父母的爱和照顾,长大后内心就会拥有安全感。所有的孩子都害怕被遗弃。孩子到了六个月大,就会意识到自己与父母彼此分离,这使他们感觉无助。他们知道,依靠父母提供物质资料,才能获得生存,遭到遗弃就无异于死亡,所以害怕任何形式的遗弃。父母能让孩子始终感到:“我们是爱你的,永远不会丢弃你不管;“爸爸妈妈当然会回来看你,我们会永远陪伴在你的身边;“我们是不会忘记你的。……当父母能以实际行动做到这些时,孩子到了青春期和青年时期,潜在的恐惧就会消失,人格的发展将会更为完善。

龙龙问题的出现并非过错完全出现在他身上,只是母亲发现他的表现给他们带来了困惑,使得自己不知所措,才会来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所以他们寻求帮助的出发点是满足自己的需求,希望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来改变和成长。事实上,龙龙的父母并未在龙龙身上花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而是把龙龙完全交给了外公外婆来教育管束。尤其是孩子长期处于缺乏父亲关心、疼爱、本身就会对父亲有些排斥,加上父亲总是对自己管教严厉,对其认同和表扬甚少,在龙龙4~7岁的俄狄浦斯期并未能与父亲建立好亲密的关系,一直生活在女性比较多的家庭中,缺少正面的强大男性角色的模仿,自我效能感也会比较低。所以,父亲首先要从心理上接纳龙龙,爱护龙龙,关心龙龙,肯花时间和精力去陪伴龙龙学习,陪伴龙龙游戏;不要总是聚焦于龙龙的学习成绩,在学习之外龙龙还有很多很多值得父亲去培养去关注的地方,对他一点一滴的进步能给与言语上和行动上的鼓励,继而能让父亲的家人也从情感上接纳龙龙,愿意和他一起生活。

对于龙龙的母亲来说,倘若再一次地离开龙龙,则会让龙龙又一次面对分离焦虑,那种痛苦对一个已经懂事的孩子来说无疑是非常受煎熬的。一岁时的分离已经破坏了龙龙自然健康的依恋关系,十岁时的分离将会对龙龙是更大的一个考验,这极有可能会影响到龙龙今后的人际交往及社会功能,使得龙龙会自暴自弃,失去对他人的信任感和安全感,进而产生各种攻击行为和反社会的行为。

所以,龙龙的母亲应当协调好丈夫和家人的关系,能让龙龙和最亲密的人生活在一起,哪怕有争吵,哪怕有矛盾,也要尝试着去平衡与改变,这对龙龙的母亲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宝宝依恋心理的形成

宝的依恋对象不一定是妈妈,一般来说,他的主要照顾者会成为他最重要的依恋对象。所以,宝宝也可能和照顾他的外婆、奶奶,甚至保姆,建立很好的依恋关系。

依恋是宝宝出生的第一年里,他和这个世界建立的一种重要的关系。

宝宝的依恋对象不一定是妈妈,一般来说,他的主要照顾者会成为他最重要的依恋对象。所以,宝宝也可能和照顾他的外婆、奶奶,甚至保姆,建立很好的依恋关系。

但是为了叙述的方便,这里还是以妈妈为例来说明。

依恋心理的形成

在最初的一两个月里,宝宝已经能识别出妈妈的气味和声音,但是在他的小脑瓜里,妈妈并没有和温暖、安全、舒适建立起牢固的联系,所以谁抱他、照料他,都是可以的。

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宝宝开始对妈妈有了特别的反应:他会更多地对妈妈笑,而妈妈的出现、妈妈的拥抱,也更容易使他停止哭泣。对他而言,妈妈已经成为温暖、安全和舒适的信号。

随后,当宝宝长到大概半岁的时候(有些宝宝会早些,有些宝宝则会晚一两个月左右),他开始对妈妈的离去感到焦虑:他会停下玩耍,不安地找寻妈妈的身影,甚至开始哭泣。

这个时候,妈妈成为宝宝的“安全基地:只要在“妈妈的地盘上,宝宝就会感到安全,能够自在、专心地玩耍、探索,甚至忍受陌生的环境和陌生人的存在;但是如果妈妈要离开,他就会爬向妈妈、抓住妈妈,试图让她留下来;当妈妈回来,宝宝会立刻高兴起来,跟妈妈亲热,并且重新开始玩耍和探索。

宝宝的依恋和什么有关?

宝宝的依恋,是和获得温暖、安全、舒适紧密联系着的。科学家做过一个实验:小猴子会跑到绑着奶瓶的铁丝做的猴子那里吃奶,但是如果它受到惊吓,却会跑到毛绒做的猴子那里寻求庇护和安慰,而不会跑到铁丝猴子那里去。

如果妈妈对宝宝发出的各种信号敏感,能够及时满足宝宝的要求,给宝宝细致、周到的照料,就会使宝宝获得温暖、舒适、安全的感觉:我的需要能得到关注,我发出的信号能得到回应,我对周围的环境有影响力。安全感由此产生,而妈妈,也就成为温暖、安全、舒适的来源,成为宝宝的依赖。

在依恋的形成过程中,宝宝自己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小婴儿天生就吸引妈妈的目光:他的一颦一笑,无论是面孔还是声音,在妈妈看来,都是如此可爱,让妈妈忍不住对他微笑、温柔地跟他说话。如果妈妈能这样做,反过来也会刺激宝宝继续用声音和微笑去回应。妈妈和宝宝之间这种和谐的“舞步,能促进母子依恋的形成。

如果妈妈对宝宝的需要不敏感、反应慢,或者因为各种原因,妈妈对宝宝冷漠、拒绝甚至憎恨,宝宝的需要得不到积极的应答,安全依恋的建立就会受到影响。尤其是那些敏感、需求高的宝宝,可能难以建立起安全的依恋关系。

上一篇:中学生观察力的培养下一篇:合兴内部报告自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