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语言中性别歧视的再审视

2024-05-21

英语语言中性别歧视的再审视(精选8篇)

篇1:英语语言中性别歧视的再审视

浅谈英语语言中性别歧视

中文摘要

性别歧视在不同的社会制度和国家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而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自然会在语言中得到折射。本文介绍了英语中的性别歧视语的种种表现形式,分析了这种现象产生的社会原因和文化根源,并总结了在英语语言运用过程中消除性别歧视的方法。关键词: 英语语言;性别歧视;产生原因;消除方法

Abstract

Sex discrimination exists in all the social systems and countries, and as a common social phenomenon, it is surly reflected in language.This paper lists out different forms of sex discrimination in English, analyses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causes of such phenomenon and summarizes the corresponding methods of eliminating sex discrimination in English speaking.Key words: English;sex discrimination;causes;methods of eliminating

引言

在社会生活中,语言对男女一视同仁,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并在人们不断使用的过程中逐渐得到丰富和发展。作为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约定俗成的一种表达方式,语言必然会反映出一定的社会价值观念和民族思维方式。性别歧视是以性别为基础而产生的一种社会歧视现象,«朗曼英语词典» 对“性别歧视”的解释是:“以性别为基础的歧视,尤其是男性对女性的偏见。《美国传统字典》的定义是“一种性别成员对另一性别成员,尤其是男性对女性的歧视”。虽然它可以表现为男性对女性的歧视,也可以表现为女性对男性的歧视。但是“性别歧视”通常是对女性的歧视,是人们对女性的偏见和男女社会地位不平等的反映。“女性长期以来被看作是the weaker sex/the second sex,是男性的陪衬和附属品。即使在标榜人权,平等的西方发达国家中也是如此。而现代女权运动轰轰烈烈的发展形势正是对这一不平等现象的反抗和反映。”[1](P80)从而在语言中,出现了多种多样的性别歧视语,英语也不例外。

一、性别歧视语言现象

(一)人际称谓

亲昵称谓

在西方,男性上司称呼他们的女性下属时可以用一些表示亲密关系的昵称,如sugar, darling, sweetie, girlie;反过来,女性下属却不能用这些昵称来称呼她们的上司,而且女性上司也不能如此来称呼她们的男性职员,可是,陌生男子或非亲密关系的男子却可用昵称来称呼女子,这说明在英美社会女性比男性社会地位低,受到的尊重比男性少。[2](P74)姓名称谓

在西方 ,女子婚前一般用父姓 ,婚后改用丈夫的姓 , 例如 :在西方婚礼上 ,新郎新娘步入教堂时 ,牧师宣布:“I now pronounce you man and wife.”“婚后的男子依旧是man ,而婚后的女子则由Miss变成了wife这种现象不乏女权主义者和职业妇女。”[2](P74)当时的美国总统Bill Clinton的夫人Hilary Rodhamon也在为自己的 ,即支持已婚女性不仅

应当标注夫姓 ,而且只应当标注夫姓 ,而不应继续标注父姓。尽管Hilary Rodhamon本人是一位女权运动者 ,但她还是把自己的名字根据丈夫和自己的政治需要, 先从Hilary Rodhamon改为Hilary Rodhamon Clinton, 最后改为Hilary Clinton。但是, 不管怎么改, 都不能超出如下选择: 要么跟父亲姓, 要么跟丈夫姓。这种以丈夫的姓冠之于前的称呼 ,表明妇女出嫁后就成了丈夫的私有财产, 是属于丈夫的, 因此无法得到与丈夫平等的权利。未婚女性用Miss冠以父姓, 已婚的用Mrs.或Lady冠以丈夫的姓氏。

指代称谓

1)提到男女双方时,双方不是处于平等地位,而是男先女后。

King and queen, brother and sister, father and mother, boys and girls, husband and wife, Adam and Eve, man and woman, Mr.Lucas and his wife Louise.2).一些形式上没有男性标志的词意,人们习惯上把它们当作是男性词看待。

英语及其它讲英语国家的人习惯认为 professor, doctor, lawyer, surgeon, barrister, magistrate 等为男性,当我们听到有人说:My cousin is a professor 时,多数人会断定professor为男性。若要说明这些词是女性的,一般可在前面加上woman, lady, female 等 修饰语。如:woman professor, lady doctor, female worker等,这些所谓的中性词的用法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旧社会中地位较高的职业为男子所垄断,相反地teacher, nurse , secretary, model 等人们一般认为是女性,如为男性时前面要加上male或是man,如:male nurse, man teacher。这些习惯除了历史现实情况有关,也可以说是一种社会偏见。

(二)词语发展

首先,表面上对应的词,含义却往往褒男贬女在英语中往往通过对女性名词的恶化来达到性别歧视的目的。几乎所有的女性名词都带有贬义,如queen, lady, mistress, madam等,其贬义为“雌猫”、“情妇”、以及“鸨母”等,而与之对应的king, lord, master, father 等词,如将他们的起首字母大写即可升格为“上帝”、“基督”、“主”、“神”等意义。

其次,英语中常用一些动物的名称来指称某些女性。

比如:bat(贱妇,丑妇,妓女);dog(丑妇,贱妇,没有成就的女人,妓女);chicken(见面熟的年轻女人);cat(恶妇,包藏祸心的女人,可卑的女人);cow(子女多的女人,肥胖而不整洁的女人,经常怀孕的女人,妓女);mutton(放荡的女人,做少女打扮的老妇女,妓女)。

并且,英语中还有一些带有轻蔑色彩,专指中老年妇女的词汇。

比如:trot(老太婆);hen(爱管闲事或嘴碎的中年妇女);warhorse(粗声大气,肥胖固执的女人);crone(干瘪皱皮的老太婆);hag(爱做坏事的老丑妇);witch(老丑妇);biddy(长舌妇);harridan(面容枯槁,脾气暴躁的老妇)。

(三)谚语运用

理性类

宋朝黄六鸿《福惠全书,弄名部》载:“妇人水性杨花,焉得不为所动”,诋毁女子“用情不专”,“缺乏理性”,在英语中就有相类似的谚语。

Long hair and short wit.(头发长,见识短)

When an ass climbs a ladder, we may find wisdom in women.(若要女子有才智,除非毛驴攀上树)

言及女子“感情游移”“二三其德”的有:

A woman’s mind and winter wind change a lot.(冬天里的风,女子的心胸---变化异常)

Women, wind and fortune are ever changing.(女子,风向与命运,翻天覆地无常态)

婚嫁类

A fair face is half a portion.(姿色艳,嫁妆半)

When the candles are out, all women are fair.(烛灯熄,无妍女)

Daughters and dead fish are no keeping wares.(女大不中留)

Marry your son when you will, your daughter when you can.(娶媳不忙,嫁女宜速)

There are many good women, it’s true;but they are in their graves.(世上好女实在多,可惜都在坟里卧)

He that has a white horse and a fair wife never wants trouble.(倘若妻俊马俊,一世难得安静)

性情类

一代文豪莎士比亚曾云:“弱者,你的名字是女人”(Frailty, your name is woman)弱女子的典型形象特征是“泪水涟涟”。

Woman is made to weep.(女子生来好哭)

Nothing dries so fast as a woman’s tears.(易干不过女子泪)

Woman is made of glass.(女子脆复弱,象是玻璃货)

Glass and lasses are brittle wares.(少女嫩脆,瓷杯易碎)

(四)职业中的性别歧视

许多表示职业的名词,如engineer ,pilot, scientist ,writer, doctor,pilot, scientist, engineer, pilot等对男女都适用,本来是中性词汇,本身没有性的区别。“由于历史上男性长期占据社会主导地位,人们习惯把它们与男性联系起来。”[3](P210)如要特别指女性从事相同职业时,往往在前面加上female, woman lady, 从而使女性职业名词在外在的形式上呈现出“有标志性”,如woman doctor, female pilot, woman scientist, woman lawyer等。而行业名称冠以男性标记反而不符合语言习惯,但男保姆、男护士除外。只有一些地位较底的职业,如nurse, secretary等,传统上让人联想到女性,而与男性无缘。这种习惯除了与历史和现实有关,也可以说是一种性别歧视。

二、英语语言中性别歧视现象产生的原因

(一)、历史原因

在西方文化传统中,男性一直被认为富于创造力。在《圣经》里,创造世界的耶和华为男性,而耶和华创造的亚当亦是男性,亚当的妻子夏娃只不过是亚当一条肋骨的衍化物,这一传统观念就把创造力固定在男人身上,后人便有了“男性的特质是创造力的天赋”的说法。并且在圣经《创世纪》关于上帝造人的神话成了语言起源学说的联想依据。“在他们看来,既然上帝造

了亚当这天下第一个男人,语言中的“性”范畴就应将阳性置于首位。如果把两者的顺序颠倒过来,就不符合语言习惯。” [4](P132)英语语法并没有规定“先男后女”的语序,但人们在长期的言语习惯中,大都以男为先,女为后,女性只能是跟随在男性后面的第二性别。男先女后的语序是如此常见,以至于反过来如说woman and man ,she or he等则会令人感到不习惯。

(二)、社会原因

性别歧视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史前时代男女所扮演的性别角色。由于男性的肌肉比女性肌肉发达,又不生育,于是他们担当起打猎、耕作的角色,妇女体弱、要生育,所以负责照顾孩子、料理家庭、采集食物等。那时,男女角色虽然不同,但还没有一方价值高于另一方的观念。“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男子逐渐从事更多的农业生产活动,占据了主导地位,妇女的地位随供给食物能力的降低而下降。”[5](P113)到了中世纪时期,妇女由于能生养孩子,能为土地所有者生养合法继承人,她们成了地主丈夫的宝贵财产。为了使妇女处于这样的地位,统治者便借助法律令女性屈服和受制于丈夫,于是,各种约束妇女的各种社会规范和习俗开始形成。在漫长的父系社会里,妇女地位低下,依附男性,受制于男性,这种观念逐渐根深蒂固,被人们视为理所当然。直到二十世纪,妇女的地位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社会化偏见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通过社会群体,父母,亲友,伙伴的言传身教和大众传媒(广播,电影,电视,报纸)获得的。人们对女性的歧视和偏见也是从父母,亲友或群体的交往中直接获得的,或通过大众传媒获得的。在英语中,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对女性的语言歧视已经成为了一种恶性循环。比如,人们一看到或听到“virgin”和“prostitute”这两个词,首先想到的就是“处女”和“妓女”的意思,而很少想到它们还分别可用于指“处男”和“男娼”。

(三)、生理原因

记的有人写道:在医院的育婴室里,每个刚出生的婴儿的小床上都有说明性别的标记,上面清楚写着:“I am a boy”或“It is a girl”.这里男孩的称呼是I, 而女孩却用it。在婴儿还不知道什么是语言时,而在他们的身上已深深打上了文化和语言的印记。在英语中用男性物主代词his指代包括女性在内的任何人的现象也不胜枚举。例如Has everyone completed his

assignment?还有Everyone should do his best on the exam.这里的his已经包括了女性在内。虽然女性享有就业、选举、教育等等同男性一样的权利,然而女性仍然处于社会的边缘,被认为是“弱者”(the weaker sex)和“他者”(the other);男性始终占据主导地位。” [6](P210)根据1980年的联合国统计,男性拥有世界资源的99%,而女性拥有的资源不到1%。“因此说,对女性的歧视与偏见有长期的社会历史根源。”[6](P219)

三、消除英语语言中性别歧视的方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妇女社会地位的不断提高,尤其是随着美国女权运动的高涨,消除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的呼声越来越高。这其中核心问题有两个:如何直接剔除语言中的性别歧视词(sexist words);如何消除第三人称代词泛指而引起的性别歧视问题。我们从英语性别歧视词的转换方式和如何选用恰当的人称代词来消除性别歧视问题的对策这几个方面来进行介绍和讨论。

(一)、性别歧视词转换成无性别歧视词(non-sexist words)的方法尽量使用那些包括两性在内的词,即无性别歧视词,例如:immigrant, voter, officer, coach, church member, grandparent, employee, testee, patriot, customers, dealer, clerk, civilian, politician, tutor, etc.2.以阴性词缀-ess, ette, rix和enne 结尾的词要避免使用并改成无性别歧视的词缀:-or, an, er或ist。例如:actress →actor, administratrix →administrator ,suffragette →suffragist, usherette→ usher ,comedienne→ comedian.3.写信时,如果不知道收信人的具体性别时,最好不要使用传统的Dear Sir, Dear Gentleman, Dear Madam, 可用工作职称代替以免出现差错。例如:Dear friends of the library, Dear Madams and Sirs, Dear personnel officer, Dear Committee Member, Dear Agent, Dear Director.(二)、规避第三人称代词泛指所引起的性别歧视问题的对策

1.采用复数形式

Sexist: When bathing a baby, never leave him unattended.Revised: When bathing a baby, never leave them unattended.2.用We/us/our改写原句

Sexist: From each according to his abilities, to each according to his needs.Revised: From each of us according to our abilities, to each of us according to our needs.3.改用第二人称

Sexist: No man knows his true character until he has run out of gas, purchased something on the installment plan and raised an adolescent.Revised: You don’t know what your true character is until you have run out of gas, purchased something on the installment plan and raised an adolescent.4.改用被动语态

Sexist: One who, when he has the choice of two evils, chooses both.Revised: One who, when given the choice of two evils,chooses both.5.用 he and she/ his and her ,但是使用的次数不宜太多,否则会造成用词累赘。s/he仅仅可以用于备忘录(memos),便条(notes),或者非正式的交谈之中。

6.用名词或上下文中用过的同义词替代

Sexist: To find a friend one must close one eye, to keep him, two.Revised: To find a friend, one must close one eye, to keep a friend, two.7.采用交替使用阳性和阴性来达到平衡

例如:A young child is often persuaded by advertisements to buy what he sees on television.When the child does shopping with a parent, she sees the product on the shelf, remembers it, and asks to have it.(三)、英语教学作用

在英语教学中向学生传授新创立的中性表达法,学校和教师在语言的习得、文化的传授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改变对女性的否定态度,语言的改革也是重要的一环。语言教师同样也肩负着一份神圣的使命。在英语学习中,教师首先要规范自己的语言,在课堂上尽量避免带有性别偏见的语句。然后,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把女权运动后英语中出现的新词、新用法传授给学生,有意识地加强性别平等的思想教育,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变化、语言动态。应该强调妇女不应该被忽视。女人们每天在生活中仍然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没有女人就没有男人的成功。女人们用自己的智慧竭尽全力使每个家庭生活更丰富多彩。

四、结论

在使用上面谈到的方法、对策时,我们一定要把握一个“度”,具体使用那一种方法、对策要取决于它能否使我们的写作、会话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的效果。“正如以前女性主义思想家认为,女性与语言疏远太久,与她们的女性经验疏远太久,使她们不能将自己的经历符号

化。”[7](P331)传统的标准句法和确定的文类都代表父权制话语结构。因此女性主义试图找到新的语言和新的文学形式对女性现实做出反映。她们批评并激烈地改变既存语言,大胆地

进行创作实验,使用新词、新拼写、新语法结构、新意象和新隐喻以远离父权语言的权威结构,为女性寻求一片新的话语空间。女性主义的口号之一就是“妇女通过语言获得完全的解放”。而且,“语言是社会的一面镜子,语言中所折射出的性别差异和性别歧视现象并不是由语言符号本身的自然属性决定的,而是特定社会的价值观念和民族思维方式在语言中的必然反映。”[8](P287)语言本身是中性的,但语言的使用者却可以按照其社会观念和价值观念,赋予语言一定的语用色彩。若要消除语言包括人际称谓系统中的性别歧视现象,首先需根除社会上存在的性别歧视观念,语言的变革只有在社会变革的基础上才能最终实现。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到女性要获得自身的真正解放与不平等要做不懈努力。语言对社会的反映 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旧的歧视清除了,新的歧视还会反映到语言中来。语言中性别歧视的真正消除,只能寄希望于在社会现实中,男女真正的平等。“索绪尔认为语言不仅是交际工具,还是思想的载体,没有语言作为载体和工具,人的思维也就无法发展。”[9](P267)性别歧视的改观不能等待男权的施舍,要女性自我的觉醒,要女性自己的参与。在强势和弱势文化的交汇中,同样需要弱势文化自身的努力。强调性别差异的重要性是必要的,但它只是过渡性的,女性不能只作为女性说话,男性也不能只作为男性说话。要走出性歧视的误区,出路在于语言的中性化,而实现语言的中性化,在于不断提高语言觉悟。因此,“女性运动要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不是依靠女性自身就能完成的,不仅需要世界范围内广大女性的团结,更需要寻求作为人类另一半的男性的支持与配合,因此更有必要加强与男性的沟通和协商。”[10](P113)

参考文献

[1] 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2] 蒋桂红.谚语视野里的性别歧视[J].宁波大学学报, 2004, 第1期。

[3] 朱伯通等译.哥伦比亚美国文学史[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4。

[4] 穆凤良,李秀萍.英语中的性歧视与中性化[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

[6] 让•雅克•卢梭.洪涛译.论语言的起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7] 王德春,孙汝建,姚远.社会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

[8] 柏子明.英语中的性别歧视及女权运动对英语的影响[J].四川外语学院学式化报,1999。

[9](美)埃莱娜•肖瓦尔特.走向女权主义诗学.《新女权批评》及序言[M].纽约:潘修恩图书公司,1987。

[10]朱跃.论英语词义的变化和使用所反映出的对妇女性别的歧视现象[J].四川外语学院,1995。

篇2:英语语言中性别歧视的再审视

摘要:性别歧视是现代社会一个被广泛关注的问题。语言性别歧视也是性别歧视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并且语言歧视也得到了很多社会语言学家的重视与关注。语言是一面能够反映社会文化与人们心理活动的镜子。因此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去分析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以及其成因是很有必要的。

关键词:社会语言学;性别歧视;英语语言

Abstract: Sexism is an important issue in the whole society.Sexism language is a part of sexism which has attracted social linguiticians and psychologists’ attention.Language is a mirror of society which reflects people’s thought and culture.It is meaningful to study the phenomenon and reasons of sexist langua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linguistics.Key words: social linguistics;sexism;English language 引言

语言一直以来都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反映着社会中人们的思想以及社会基本的价值观。在二十世纪早期,性别不同而导致的语言差异开始引起学者的关注。但是语言性别歧视却直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才开始被研究。语言性别歧视是指从形式、意义以及语言的其他方面对于女性的歧视。语言是社会的产物,反应了特定时期社会的文化、习俗以及思想模式。因此,语言性别歧视也同样反应了整个社会的对于女性的歧视的价值观。社会中男女不平等现象也反应了社会的发展进程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因此,语言性别歧视的研究对于社会的发展以及社会整体价值观的形成有着很关键的意义。

著名语言学家罗宾·莱考夫在语言特征以及使用方面有所研究,并且她指出女性语言包括描述女性的语言以及女性使用的语言,这些语言在功能上就反应了对于女性身份的歧视。1922年,丹麦语言学家奥托·叶斯帕森从词汇以及句法方面来描述了语言上的性别不同。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期,许多学者开始尝试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分析女性语言。十年后,许多大学也开设了性别语言与行为课程。许多著名学者在二十世纪80年代将语言性别歧视进行了更深层次的研究。语言性别歧视已经成为了学者们广泛研究的课题之一。

一、语言性别歧视的表现以及成因 1.语言性别歧视的表现

语言性别歧视首先体现在词语的形成以及使用方面。男性和女性是生来平等的,并且彼此都需要互相尊重。在英语中,词语的使用方面分为男性词语和女性词语。一些词语只能用来形容男性而不能用于形容女性。并且一些只用于形容女性的词语是对女性有歧视的。从词语的形成上来说,英语中的许多既可以描述女性又可以男性的词汇都是以男性词汇作为词根的。相反的,只能描绘女性的词语都是从男性词语中变化来的。比如prince-princess,host-hostess,hero-heroine等。还有一种词语,描述女性的词语是专门被标记出的,而男性词语却没有任何标记。例如,ambassador可以同时表示男性大使和女性大使,但是ambassadress却只能用来描述女性大使。同样的例子还有poet和poetess。这些现象都可以体现出人们将男性语言作为标准和社会的主体语言,而女性词汇则是男性词汇的从属或者演变。

在英语中,当我们不确定性别或不必要确定性别的时候,我们通常都用he来指代任何人。并且man这个词也可以代表某一类特定的人,比如mankind,human,spokesman,congressman等。这个现象也体现了男性在社会中的主导地位。同样,很多描绘女性的词语可以反映出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例如,housewife和earth-mother这两个词就可以表现出女性的生活是以洗衣做饭等家务为中心的。Secretary,nurse,stenographer这些词语可以体现出女性拥有自己的职业但是收入水平非常低,如果有男性从事护士或秘书职业,我们一定会特意标记出male nurse和male secretary。人们通常会把高收入职业同男性联系在一起,例如医生、律师等。但是如果女性从事这种行业,人们就会特意标记处woman doctor和woman doctor。这些词语的分类就体现出人们意识里认为男性就应该从事高收入以及挑战性的工作,而女性只能从事低收入以及社会地位较低的工作。

在词语的顺序方面也能体现出语言性别歧视。在英语中,当我们需要同时提到男性和女性时,我们通常会说“ladies and gentlemen”,“bride and groom”,西方人认为“女士优先”是他们的理解。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认为女性是弱势的性别,是需要被照顾的。大多数的情况,人们更习惯把男性词语放在女性词语之前,来表现女性的从属地位,例如man and woman, male and female, husband and wife, Adam and Eve等。这种语言习惯也体现出了社会在语言方面对于女性的歧视。

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看,语言是作为一种表达思想的工具,并且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从语义学的研究角度看,有很多词语是赞扬男性却贬低女性的。男性词语通常是褒义词而女性词语通常是贬义词。例如,wench这个词语最早是用来形容乡村姑娘,但是现在却用来形容妓女。根据统计,英语中有超过500个词可以表示妓女,但是只有65个词可以用来表示男妓。

这种类型的歧视还有很多。例如bachelor和spinster都可以形容未婚者,但是bachelor用来形容男性未婚者,未婚的原因是因为男性很独立并且享受单身状态。但是spinster用来形容很难找到结婚对象的女性未婚者。我们可以发现这些词语都反映了男性和女性社会地位的不同。

2.语言性别歧视的成因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且能够反映社会整体文化。语言是被文化影响的,但是同时他也反映了文化中的民族特征。语言也可以表现出人们的思想,生活方式以及思维模式。所以语言中的性别歧视也体现了社会中的男性女性不平等的现象。这种现象是由特定的社会价值观和思维模式决定的。语言是没有感情色彩的,但是语言使用者会根据他们的价值观以及观点去给语言加上颜色。语言中的性别歧视不是一天就形成的。

社会环境是影响语言性别歧视形成的因素之一。语言是社会团体在环境中习得的。性别歧视语言进入恶性循环是由于西方社会传统思想观念造成的,对于女性的歧视似乎已经变成了文化的一部分。西方社会对女性的能力、价值观和行为都是有偏见的,而这种偏见就形成了固定的价值观和文化模式。这种性别歧视的社会成见是不公平的,他反映了社会的稳定发展是建立在牺牲女性利益的基础上的。这就意味着女性在政治、社会、教育以及经济方面都是不平等的。

从历史的发展方面看,在西方社会,女性的社会地位是低于男性的。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女性语言被认为应该是礼貌、保守、服从以及温柔的。而相反的,男性语言就更直接、勇敢和坚持。在西方,宗教也是影响语言的重大因素。在圣经中,女性就属于从属地位。上帝首先创造了男性亚当,而当亚当需要帮助的时候,上帝才创造了女性夏娃,夏娃也是由亚当的一根肋骨创造的。这也就意为着,女性是从男性从产生出来的。因此语言也把男性语言放在了首位。

二、避免性别歧视语言的措施

性别歧视语言在污染着我们的语言环境并且影响了我们的交流,甚至会导致矛盾和冲突。所以在一些正式场合需要规避性别歧视语言,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加的有效。如果我们都在避免使用性别歧视语言,人们之间交流会更有效,表达会更清楚,语言也会变得更优美。更重要的是,避免使用性别歧视语言可以促使社会中的性别平等。西方国家在避免使用性别歧视语言方面给予了高度的关注。

当没有必要指明性别的时候,我们应该避免使用性别形容词,例如lady doctor, female lawyer等。性别形容词会暗示人们这样的工作职能由男性或女性来担任。这也是一种性别歧视。我们也应该避免使用Mrs.和Miss,而使用Ms,当我们不知道一位女性的婚姻状况时,我们最好使用Ms。在正式场合我们也应避免使用性别歧视语言,可以使用一些委婉语来表达一些可能会贬低女性的词语,这样可以避免交流中的尴尬。

英语中的一些以男性词语为词缀的复合词是用来表示职业的,我们可以使用一些中性词来避免在职业称谓方面的性别歧视语言,例如“消防员”,我们可以用firefighter而不是fireman。同样的例子还有news reporter和 newsman,police officer 和 policeman。

三、结论

性别歧视语言不论是在语言学还是在整个社会中都是一个重要的议题。这方面的研究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学者。跟男性相比,女性的社会地位是略低的。语言并不能影响女性的社会地位,因为性别歧视是整个社会的问题,他反映着歧视女性的思想已经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成为了历史文化的一部分。我们只有从根源处消除人们对于女性歧视的这一思想,性别歧视语言现象才有可能被规避。人们应该意识到,给及女性平等的社会地位,真正实现两性平等才是最重要的。

篇3:英语语言中性别歧视现象探析

语言,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 与社会结构和社会价值体系紧密相连, 特定社会的价值观念和民族思维方式在语言中必然有所反映。正如英国语言学家帕尔默所说:“语言忠实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全部历史和文化, 忠实反映了它的各种游戏和娱乐, 各种信仰和偏见。”语言中表现出的性别歧视即语言性别歧视。英语作为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 当然也存在着大量的性别歧视现象。

2英语语言中性别歧视现象的表现

2.1英语称呼中的性别歧视

称呼语Miss和Mrs.都是用来称呼女性的, 不同的是前者用于称呼未出嫁的女子, 后者用于称呼已婚的妇女。在许多社交场合, 这是令妇女难堪的一个问题。因为对于西方人来说, 婚姻状况是个人隐私, 而妇女用Miss或Mrs.时等于向他人公开宣布了她们不愿表白的婚姻状况。这显然是对妇女权利的一种侵犯。此外, 女人结婚后即放弃自己原有的姓氏而改用丈夫的姓氏, 犹如农奴时代奴隶姓奴隶主的姓一样。女人仅仅是男人的一种私有财产, 女人的从属命运由此得到加强。相比较而言, 男人用Mr.一词却不会暴露自己婚姻状况的内容。所以, 称呼语Miss/Mrs.是性别歧视性语言, 在多数场合下是直接有损女方利益的。

2.2英语词汇形式上的性别歧视

英语中, 男性用语常是无标记的。男性用语中的名词比女性用语的名词常用。且女性用语中的名词通常是通过男性用语中的名词加词缀形成的, 它们是有标记的。英语中“男性”是“male”, 而“女性”则是由“male”添加前缀“fe”来构成“female”;“男人”是“man”, 而“女人”则是由“man”添加前缀“wo”来构成“woman”。还有许多男性名词通常没有固定的词尾, 而女性名词则往往在男性名词基础上加后缀构成新词, 这充分体现了女人是男人的“附属品”这一世俗偏见。例如:“hero/heroine”, “actor/actress”, “prince/princess”。英语本身没有性的区别, 许多职业名称如doctor, Professor, lawyer等对男女性都实用。可是人们习惯把它们男性联系在一起。如果这些词用于指女性, 常在这些词前加上“lady-”, “woman-”, “female-”等, 所以女性的职业性名词是有标记的。此外, 在英语的使用中, 很多男性名词可以用于指代男性和女性, 但女性名词却没有这种功能, 这是英语中性别歧视的又一种表现。例如“brother of man”可以包括女性, 但“sisterhood”却不包括男性, 只用于女性。关于“man”的词可用于指全人类, 这表明男性统治着全人类。例如“manpower”“manmade”“salesman”“foreman”等。

2.3词义发展上的性别歧视

在英语中, 本来表示男女两性有些成对的词,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女性用词常常发生词义降格, 已带有轻蔑的含义;而男性用词, 词义都比较稳定, 大都保留着它们的本意。例如:“bachelor”和“spinster”两词都表示未婚的人。但“bachelor”表示未婚的男人, 而“spinster”却指没结婚的女人, 尤指老女人。为了避免被人误会, 女性如果未婚也倾向于用“bachelor”指代自己。因为“spinster”也有个性怪癖, 不和群, 嫁不出去的老妇人, 老处女意思。另外一对词“master”和“mistress”都有主人的意思, “master”指男主人, 是褒义词。而“mistress”除了有女主人的意思, 还有“情妇”的意思, 当然是贬义的。

英语中还有很多词, 当它们用于女性时还有隐语的意思, 表示对女性的不尊重和侮辱。例如:cow (母牛) 指“既懒惰又愚的女性”, cat (猫) 可指“毒妇”, hen (母鸡) 尤指爱讲闲话和爱管闲事的女人, bitch (母狗) 指“娼妇, 淫妇, 泼妇”, shrew (鼯鼠青) 也指“悍妇, 泼妇”。

3结语

语言反映了一种社会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 涉及到心理, 社会, 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因素。语言文化中的性别歧视是一种社会现象, 它的产生有着深厚的社会根源。语言是人类文明的象征, 文明的社会不应出现人歧视人的现象。要消除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首先必须根除社会上的男尊女卑的封建观念。社会在进步, 文明程度在提高, 语言也应该净化。特别是在国际间的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 了解性别用语有助于我们了解语言发展的新动向, 彻底摒弃性别歧视用语, 提高相互交流的质量与效果。

摘要:语言是人类社会进化的产物, 它像一面镜子, 反映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因此, 社会中的各种不平等现象, 尤其是在男性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中对女性的歧视现象, 同样在语言中得到体现。

关键词:英语语言,性别歧视

参考文献

[1]刘根龙.语言与性别[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报, 1993.

[2]戴炜栋.言语性别差异分析综述[J].外国语, 1983, (6) .

[3]刘家荣.英语中的性别歧视[J].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 1996, (2) :61-66.

[4]朱华.英汉语中对女性的歧视与改观[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2003, (12) .

篇4:英语语言中性别歧视的根源

【关键词】英语语言 性别歧视 根源

【Abstract】Sexism in English is the reflection of people‘s prejudice against women and attitudes towards them.The roots of sexism are based on four aspects: women’s role and statue in marriage and family; career status; social consciousness and custom.

【Key words】English; sexism; roots

一、前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和交际工具,它的使用必然反映社会风俗和社会观念。Webster Ninth New Collegiate Dictionary 给“性别歧视”所下的定义是:基于性别的偏见或歧视,尤其是对妇女的歧视。《美国传统字典》就“性别歧视”给出的释义为“一类性别成员对另一类性别成员,尤其是男性对女性的歧视。”因此,在语言习惯上,“性别歧视”通常是指语言对女性的歧视。它包括两层含义:在社会中男性比女性更为重要、更有价值、更受人尊敬,而女性则天生供人享乐和为男性提供服务。在西方国家有这样的说法:女性的作用是满足男性的不足,作为女性,她们应该承担与生具有的义务,她们和男性不同也不应该和他们竞争。语言是一面思想镜子,语言中的性别歧视是对女性价值观的偏见和态度的反映,因此语言中的性别歧视随处可见。一个英语初学者会遇到这样一道题:Everyone is here,Isn’t_____? A.he B.her C.it 第一次他可能有点迷惑不解,但如果被告之答案他会永远记住。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但人们都自然而然的接受并且一代一代的传下去,可能人们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性别歧视。

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在社会中已有很长的历史了。曾有语言学家说英语是男性的语言,因为我们在这语言里看见很多具有性别歧视的痕迹。从广泛意义来讲,语言是一个人标志性的象征,它包含人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以及对生活的追求,生活和思考的方式。作为交流的工具,语言的责任就是表达思想和交换意见,但最严重的误解是大家都普遍认为每一种语言或多或少控制着人们思考的方式,虽然语言的特殊结构可能反映人们思考的某一程度,并构成思维的常规或方式,但并不能决定人们思考的内容和方式。语言最初的人际功能是人们协调或保持社会地位的手段,也就是说,人们如何使用语言来帮助他们建立在社会中的强弱地位以及他们怎样保持和其他人的关系。

语言决定思想的表达方式但它不能决定人们思考的内容。在历史的河流中,女性一直被认为是弱性或第二性别,是男性的财产或附属品。世俗偏见的根深蒂固引起了语言中的性别歧视,它产生的根源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二、女性在婚姻和家庭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传统观念中,婚姻和家庭是女性一生中的两个主要目标。判断一个女性一身是否快乐,对人生的贡献大小的尺度取决于她是否嫁个好丈夫并善于持家。因而,一个女性的一生似乎是属于男性的,例如女性的名字比男性的长而且男性的名字贯穿她的一生:女孩出生后,她的名字中必须有她父亲的姓;当她结婚,她必须冠于丈夫的姓;如果丈夫死了,她还要保持丈夫的姓直到她们再婚,女性的名字存在的时间很短。在1960’s的妇女解放运动中,妇女们意识到名字是她们社会地位的一个主要标志,她们提议妇女应该有权利选择名字,她们提议的一些名字被官方承认。很不幸,当她们使用这些没有父姓或夫姓的名字时,面临很多麻烦和遭遇不平等的待遇:被拒绝签发驾驶证;没有选举权;银行不贷款买房等等。父姓和夫姓已被当作身份证明的标志,社会试图阻止女性使用她们的名字。另一方面,在名字的构成上很明显地体现了女性是男性的附属品,很多女性的名字来自于男性的名字,以下面两组名字为例:

男性 女性

Christian Christiana

Glen Glenda

Jacque Jacqueline

Part Partial

Paul Paula

Robber Roberta

Stephen Stephanie

另外,社会普遍使用“Miss”和“Mrs.”来称呼未婚和已婚女性。但对于男性,无论已婚或未婚 我们都称呼他们为“Mr.”。既然婚姻与双方有关,为什么要在两性间划清界限?这样称呼女性是暗示婚姻是女性的“重要事业”,婚后的称呼“Mrs.”则明显是“Mr.”的附属。

三、女性在事业中不同的作用和地位

历史上大部分时间女性在体力和能力上都被认为比男性弱。她们只是在以家畜饲养为生活稳定来源的原始社会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谋生手段的重点转移到户外劳力,例如:狩猎、捕鱼和耕种,这些都需要强壮的体力,两性的位置开始交换,从那时起,女性体力弱成了社会拒绝的一个原因。在1960’s,妇女解放运动唤醒了妇女的意识,她们不满于现状要求参与社会。当她们和男性从事相同的工作时,她们要求语言创造相等的词来体现他们的工作。因此就出现了以后缀“ess”表示女性从事的行业词汇,例如:

actor----actress author----authoress

count---countess duke-----duchess

heir ---heiress host -----hostess

poet----poetess hero----heroine

emperor—empress manager—manageress

governor—governess waiter---waitress

以er和or结尾的词是中性词,但受到偏见的影响,构词法还是体现了女性是男性一部分。不但词的结构,而且词意也体现了性别歧视。例如“waiter”和“waitress”,两词都表示“侍者”,但后者是在小而廉价的饭店工作,而前者是在正式的幽雅的饭店工作; governor一词表示职位总督、州长、理事、主管人员,而 governess-只是指家庭女教师。虽然女性开始从传统习俗的束缚中解脱,但她们仍是男性的附属品;虽然女性有工作的机会,但社会只向她们提供低微和廉价的工作。

传统的分工在家庭和事业中划了明显的界限,家庭是女性理想的位置,照顾孩子,做家务,满足丈夫的需要是她们的“事业”。单位丈夫是家里的经济支柱,荣誉、权力、财富和成功的事业是男性一生奋斗目标。对于“family man ”“career woman”前者是指将精力放在家庭的男性而后者是指参与社会工作的妇女。“woman”这个单独使用,无疑是指家庭妇女,相反“man”单独使用是指事业男士。

从阶级社会开始,大多数工作是男性垄断,女性很少参与。英语语言里,很多表示职业的词是以“man”结尾的。例如:fisherman,postman,chairman,mailman,milkman,policeman,fireman,weatherman,等等。当词的意思与婚姻或者一些需要女性温柔、耐心、容忍的性格的传统工作有关时,女性的词就占主导地位并成为基础的构造,例如:bride—bridegroom,widow—widower,nurse—male nurse,prostitute—male prostitute。从以上来看,语言的性别歧视部分是由历史原因和社会劳动力分配引起的偏见现象。

四、女性所属的社会地位

当谋生的手段重点落在户外劳力,男性肩负起主要的责任,社会地位也随之提高,权利、财富和成功的事业成为男性的象征。为了跟上社会的发展,作为交流工具的语言根据社会的意识、语意学去扩展或缩小词的意思,不断创造新词。由于女性的地位低于男性,女性的词常常在发展之后退化而男性的词却保持原意。Lord 和 lady这两个词就是很典型的例子。这两个词的原意都表示势力、权力、优雅、高贵,但在现代英语里,lady 这词失去了高贵和尊贵的色彩变成一个普通的词。在公共场合,不同的称呼也体现性别歧视。谈话时,互相之间的称呼是头衔加上姓,但这只是对男性。对于女性则称之为“Mrs.”“Miss”,一个划清界限的永恒的标志。

就如文章开始所提,女性天生是供人享乐的,描写女性的词染上色情色彩。辱骂女性的词就比较多,例如:“fallen”,“wanton”,“whorish”,“unchaste”,“choose woman”“on the street”,“hussy”,“bimbo”,“broad”,这些词的意思都表示“妓女”,而表示同样意思的词约500 个。而表示男性相应的词却屈指可数。两个相应的词却表示不同的含义。例如:

A B

female male

Spinster bachelor

queen king

courtesan courtier

lady lord

governor governess

mistress master

A栏的词意比B栏的更低微。社会习俗牢牢地束缚着妇女。

另一方面,很奇怪的大家认为女性比男性更懒惰、愚蠢、邪恶、心存不良、严厉和固执,所以一些动物和食物的词就被用来描述女性。例如“vixen”,“shrew“,“ bitch”,“cow ”,“cat”,和 “dragon”。“tomato”,“cookie”,“peach”指漂亮性感的女人,“tart”指妓女“ sweet pie”指情人或情妇。和女性的词相比,描述男性的词dog,fox,stag,buck,wolf都与聪明、勇敢、迷人和精力充沛有关。我们可看出女性的词都体现女性要满足男性生理需要的意思。当人们使用食物的词来描述女性时,女性和玩偶有什么区别?很多词最初没有色情色彩,而是后来才产生新的意思。例如:housewife 原指家里的年长妇女,后指家庭妇女; spinster原指纺纱女工,后指未婚女人、老处女; tart原指有亲密关系的密友,后指妓女。

五、社会意识和习俗

偏见牢牢占据人们的思想接着就产生了歧视。在美国西部运动的历史上,有一句著名的话“我们为权力、荣誉和女人竞争”,这句话彻底的暴露了男性把妇女作为财产的愿望。大多数男权主义者认为女人是男人不可转让的部分但不是一个独立体,为了向妇女灌输这种思想,很多词和说法应运而生。在著名的《人权宣言里》有两个句子:“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One man one vote”美国是炫耀和标榜自由和平等的国家,但在这两个句子里,他们使用men而不是human being,他们潜意识里忽略了女性的存在。也许,这是无意识的。既然男性在社会中起着主导地位,他们比女性更有权威,男性的词也更正式。History 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虽然历史是由男性和女性共同创造的,也许男性比女性贡献多,his也就优先于 her。或使用 he(his) 表示两性的现象很普遍,以下的谚语正好反映了语言的这一特征:

He laughs best who laughs last。

Everybody should do his duty。

The child is influenced by his peer。

由于固定的社会习俗,女孩一出生,家人就会教她传统美德,并告知要遵循父亲或丈夫的命令,不能随心所欲。无论在什么环境,男性总处于领先地位。因此,当男女同时提及,男性的词总在女性的词之前。日常生活中我们可看待这些称呼:Aden and Even,father and mother,brother and sister,boys and girls,husband and wife,son and daughter 等等,举不胜举。有幸是,还有一个称呼是女士在先:ladies and gentlemen,这是罩在许多事实上的假面具。

六、结论

语言的性别歧视是由人们对女性在婚姻、家庭、事业、社会地位的态度和偏见以及自我意识引起的。为了铲除解放道路上的障碍,女权主义者提出用中性词取代带有严重性别歧视色彩的传统词汇,如用 Ms取代 和 Miss.,用chairperson取代 chairman,用 police official取代 policeman,用flight attendant取代 stewardess,并逐渐被大众接受。事实上,语言中的性别歧视并不产生于语言本身,而产生于语言的使用者。在1960’s 的女权运动后,女性的平等意识苏醒并要求平等权利,当某妇女获得了工作的平等权利,她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和优点并在事业上取得比男性更大的成功,有些甚至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当上了经理、甚至主席和总统,她们不愿使用象征女性的词而广泛的使用中性词person。

语言中的性别歧视随处可见,这种现象可称为语言现象,也可称为偏见的反映。如果我们要消除语言中的性别歧视,必须先清除人们脑海中对女性的偏见并给予她们平等权利和承认她们的能力和优点。只用通过这样的途径,才能逐步消除性别歧视。当两性平等,不存在偏见,语言中的性别歧视将只是一种简单的语言现象。

参考文献:

[1]程欣.从女性语言特点看英语中的性别歧视[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2]刘英杰.英语语言中性别歧视现象及成因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

[3]Eugene A.Nida,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on[M].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3,

篇5:英语语言中性别歧视的再审视

浅议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及其对策

语言总是反映着社会.本文以实例展示了反映在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指出了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减少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的几点对策.

作 者:易帆 作者单位: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湖北,武汉,430223刊 名: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BEI RADIO & TELEVISION UNIVERSITY年,卷(期):200828(1)分类号:H31关键词:英语 性别语言 性别歧视 对策

篇6:语言中的性别歧视

语言中的性别歧视

近几年,语言与性别的关系已经成为社会语言学中一个日益重要的领域.笔者通过大量例子展示了反映在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分析了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消除该现象的方法.从研究的角度来看,只有对说话双方的.性别进行认真系统的研究,才有可能消除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从而使女性得到平等的待遇.

作 者:柯彤彤 KE Tongtong 作者单位:广东海洋大学 外国语学院,广东 湛江,524088刊 名:语文学刊英文刊名:JOURNAL OF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STUDIES年,卷(期):2008“”(6)分类号:H313关键词:语言 性别歧视 表现 原因 消除 sexism language evidence reason eliminate

篇7:英语语言中性别歧视的再审视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基础英语学院,广东

435002)要〕 本文首先分析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语言性别歧视现象:(1)忽视女性的存在;(2)把女性视为男 的附属;(3)贬低女性。然后从社会分工、社会文化、社会心理三方面来分析造成语言中性别歧视现象背 的社会文化根源。最后说明要消除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不能只靠人为地对语言本身进行改变,而主

应该靠根除社会上存在的性别歧视观念来完成。键词〕 语言;性别歧视;文化内涵

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733(2002)03-0040-05 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与社会结构和社会价值体系紧密相连(Trugill:7)。语言是社会的一面 定社会的价值观念和民族思维方式在语言中必然有所反映。因此,社会上存在着较严重的性 观念,语言中便折射出大量的性别歧视现象。别歧视是以性别为基础而产生的一种歧视现象。《美国传统辞典》给“性别歧视”所下的定义是: 别成员对另一类成员,尤其是男性对女性的歧视”。因此在语言中的“性别歧视”,通常是指语 性的歧视。本文试图通过对语言中性别歧视现象的分析,探讨这些现象背后的社会文化根源以

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的途径。

一、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1 忽视女性的存在

据许多文字材料的暗示,是男人创造了世界和语言,因此社会和语言把男性放在了中心的位 视了女性的存在。英语中用“he”及其相关的语法形式来指一个性别不明的人或泛指任何人就

很好的佐证。例如:

a.Everyone should dohisbest.b.When everyone contributeshisown ideas,the discussion will be a success.c.Each student will do better if hehasa voice in the discussion.类似的词还有:man(人,男人),man-to-man(人与人),prehistoric man(史前人),brotherhood 谊),chairman(主席)和policeman(警察)。现代汉语中的三人称代词的使用也反映了“男性中 忽视女性的存在。“他”和“她”是汉语中唯一能显示性别特征的两个代词,在泛指时,人们往往

用具有男性特征的“他”来指称的。如:

1)人没有脊梁骨,是不能直立行走的;谁不属于自己的祖国,那么他就不属于人类。

2)如果一个人从未经历过危险,我们就不能担保他有勇气。〕

2001—11—15 〕 谢元花(1965—),女,湖北武汉市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基础英语学院讲师。·

性别或无必要指出其性别的一群人,汉语同样是用有男性特征的第三人称复数“他们”去称代。

因而中学生崇拜明星一点不不让人觉得意外。如此,谢霆锋、张柏之、萧亚轩们就会很自然的入 的偶像之列。

由于社会的急速转变,一般人只想让儿女受到好的教育,他们没有经验过任何挫折,因为父母 们承担„„

英语和汉语外,其它许多语言中代词的使用都有忽视女性的倾向。据统计,世界上女性的比例 0%,可文献中出现“he”和“she”的比例却只有4∶1(孙庆成,1993)。

语中并不带有形态标记的词,却明显带有语义性特征,即很多词忽视了女性的存在。如果说 sin is the president of our country.大多数人包括女性的第一感觉是,句子中的my cousin是 为president给人的第一感觉是男性,象president这样的词,各个自然语言中都存在,如英语 octor,judge,lawyer,professor,汉语中的“科学家”、“法官”、“主席”、“总统”、“局长”等。女性若

上以上宝座,只好在这些词上加上形态标志以避免误会,如英语中的woman doctor,female 语中的“女劳模”、“女局长”、“女代表”等。英语中有许多“男人”统治的词,如spokesman, ssman,sportsman,man-made等。2 把女性视为男性的附属

性婚后改随夫姓,在许多国家都有这样的风俗。女性在结婚后,不仅失去了从父亲那里继承的 氏,甚至连自己的名字也经常一起丢了。例如:在讲英语的国家往往会听到别人称John Smith 为Mrs.John Smith,就连著名的居里夫人、撒切尔夫人、甘地夫人也不例外,很少有人知道她 的姓名。我国世界级乒乓球冠军何智利,嫁到日本后便成了“小山智利”。香港回归后首届特区

门重要成员“范徐丽泰”和“陈方安生”也是如此。在旧中国男子有姓有名,而女性或有姓无名, 呼之,如“王氏”、“张氏”;或无名无性,以排行称之,如“大丫头”、“二丫头”。与男性相比,女性的

受重视,女性婚后往往以夫姓加妻妾身份呼之。《红楼梦》中的“贾母”、“王夫人”、“赵姨娘”、“薛。

女性视为男性的附属还表现在男性名词是无标记的,而女性名词往往在男性名词上加以变通, 言的非对称(linguistic asymmetry)现象在英语中也存在。请看下表: ale

female tor actress nductor conductress ir heiress st hostess aiter waitress ro heroine 重大的会议上,列出参与者名单时,不加任何标记的是男性的名字,而女性名字后必定标出。另外,在语序上男性在前女性在后,如“夫妻、男女、子女、公婆、儿女”,英语中的husband and ost and hostess,Adam and Eve等。3 贬低女性

言有忽视女性的倾向,把女性视为男性的附属,而且也有贬低女性的成分。汉语中许多有“女” 字具有贬义,如“奸、娼、婪、婢、嫉、嫖、媚”等。倾向性很强的俗语也不少,如“妇人之见”,“头发

识短”,“女人当家,墙倒屋塌”,“儿像娘,苦断肠”等。以女性为辱骂语的也很多,英语中的 bitch,slut,heifer,汉语中“母老虎”、“母夜叉”、“他妈的”等。美国南部沿海一带经常有破坏力

飓风,却多以女性的名字命名,如Hurricane Besty,Hurricane Camilla。

anley研究北美英语时,他统计与“性生活放荡”有关的词,有220个用于女性,而用于男性的只

(Mckay &Hornberger,1996:226)。另外,据研究,英语中表示“性生活上乱七八糟的女子”的 ·41·

320个(孙汝建,1997:7)。几乎所有的指称女性的词都受到贬降,都可用作prostitute的委婉 housewife,lady,girl,mistress等,甚至nurse,spinster,mother,daughter等也由此用法。一些 的昵称,如Dolly,Kitty,Polly等也用词受到影响(孔庆成,1993)。而一部分关于男性的词则含 男子不风流”的容忍之意,如“追猎女性的人”、“老色鬼”、“放荡的骗子”、“玩弄女性的人”等大

有容忍之意(孙汝建,1997:8)。

来表示男女两性有些成对的词,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再也不能有相等的语义色彩,指男性的词 变,表示女性的词词义却已经被污染,如governess一词,原意为女统治者,如Queen Elizabeth upreme majesty and governess of all persons(OED)。而现在仅仅是指nurse maid,相应的 or一词却未见其身份这样“跌价”。再如gentleman-lady,man-woman,咋一看,它们是对等的, 然。许多讲英语的人告诉自己的孩子不要称别人为woman,因为woman常常与性有关。因此 成了woman的委婉语。试比较:

a.She′s only thirteen,but she′s already a woman.b.She′s only thirteen,but she′s already a lady.涵不大好,意为她只有13岁,可她不再是少女。b句是说尽管她只有13岁,可她的举止、气质 女士,含有赞赏之意。如果我们说:

He′s only thirteen,he′s already a man.子就明显含有赞赏之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lady也慢慢地含有贬义,与woman的地位差不 如果一个女孩的举止像个男孩,就称她为tomgirl(假小子),含有欣赏之意,而一个男孩像女孩 为Cissy(女孩子气的男孩),含有贬义。

此,用指男性的词尽可以放心使用,而使用指女性的词时则要特别小心,这就是性别歧视的有。

二、造成语言性别歧视的因素

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对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反映一个民族。它不仅包含着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

此男女的社会地位、社会作用有差异,语言便有所反映。1 社会分工不同

类早期社会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即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在母系氏族社会,妇女在 济生活中处于支配地位,因此妇女的社会地位比男性高。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男子的劳动、狩猎转向农业和畜牧养殖业,男子在体力上比女子强,加上妇女需要花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养 ,于是男子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并获得支配权,而妇女的地位与男子相比越来越 不依附于男子,父系氏族社会终于取代了母系氏族社会,这种历史演变必然要反映到语言文。汉字在造字之初,“男”由“田”和“力”组成,意思是从事田间劳动的人,“ ”为扫地之人,大概

了这样的社会分工(孙汝建:144)。因此,长期以来外面的世界基本上是男人的天下,男性外出 到统治国家,小到养家糊口。而女性的活动范围一般局限于家庭,男性逐渐代表着权利、地位、。女性的社会作用仅仅是点缀和装饰。语言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女性的从属地位便从语言中反。文化因素

于男性的天下是外面的世界,所以男性也创造了外面的世界,他们创造了科学、哲学、文化和艺

造了甚至操纵着语言。因此,在《创世纪》中编造这样的神话:上帝造出的第一个是男人“亚 dam),而亚当需要帮助时,才创造了第一个女人“夏娃”(Eve)。夏娃是亚当睡着的时候,上帝在 体内取出一条肋骨而创出来的。当上帝把夏娃带到亚当面前时,亚当说:“这是我骨中骨,肉中 称她为女人,因为她是从男人体内取出来的”(This is now hone of my bone and flesh of my ·

he shall be called‘woman’,for she was taken out of man)(Bible:29)。因此,女性从一开始就 于男性的,所以语言中的“性”范畴就将阳性置于首位。

语堂先生在《中国人》(P146—149)一书中说明中国妇女的从属地位时说,始自原始时代,中国 中,妇女就没有占据过自己应有的地位。他说在《诗经》汇集的民歌中,就已经有性别不平等的

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

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的年代比孔子要早几个世纪。然而,妇女在其被文明驯化之前并没有遭到束缚,她是随着儒学 一步一步被束缚起来的。儒家学说强调人有高低贵贱之分,承认社会统治者的权利,主张社会 男子主外,女子主内。女性的道德要求都是从男性的观点出发。妇女的这种从属地位在语言中

反映,如在名词排列时,总是男性在前女性在后。如前文所讲的“男女”、“夫妻”、“公婆”、“子 然男性把女性放到了从属地位,但是他们又认为女性神秘莫测,既具有诱惑力又具有威胁力。的未知事物的恐惧,形成了男性对女性的紧张感和焦虑感,于是他们就编造出神话来贬低女 神话中常常将女性描写成万恶之源。《圣经》中的夏娃不仅自己偷吃了智慧树上的果实,而且 丈夫亚当吃,违反了上帝的禁令,结果被上帝逐出了伊甸园。因此夏娃对人类的堕落负有不可 责任。古希腊众神之王宙斯,为了报复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创造了美丽动人的少女潘 潘多拉打开了神赐予的装满灾难的禁盒,释放各种罪恶贻害人间。夏娃是犹太教和基督教教义

一个女人,潘多拉是希腊神话中的第一个女人,她们都是万恶之源的形象。因此在不同文化的 ,女性被视为邪恶、堕落、虚伪、狡诈的形象,这类有损女性形象的神话是大男子主义的产物。而

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因此,各种语言中都有贬低女性的成分。3 社会心理因素

于社会文化因素的作用,女性成为男性的附属已经根深蒂固,演变成一种社会心理。在英美国 上妇女常常被人问道:“What does your husband do?”但是决不会有人冒昧的询问一位男子

does your wife do?”如果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被询问的男子一定会很惊异的回答说“:She′s e,that′s what she does”(陈松岑:123)。这说明把妇女放到从属地位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心理。仅男性有这种心理,女性也从心理接受了这种从属地位的事实,即使是事业上与男性同样杰出 从心理上讲也是把第一位让给了男性。著名的哲学家萨特的爱侣波娃给自己关于女性的书取 二性——女人》。在我国封建社会,儒家学说主张的女性必须遵循“三从四德”是女性从属地位 表现,而《女戒》的作者班昭是“三从四德”的竭力倡导者(林语堂:146)。可见,以男性为中心,女

属的思想已经成为一种民族心理。

三、语言中性别歧视的消除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在过去的岁月里,男女两性从来就没有平等地分享过这个世界,也 等地分享过语言世界。几乎在每一个文化中女性都受到男性的支配和约束,在语言中表现为对 歧视。语言的性别歧视因语种的不同而有差别。英语中对性别歧视研究得比较充分。在美国, 动主义者和教育出版部门几十年一直不断有消除性别歧视的方案提出,并逐步付诸实施。但是

微。这说明消除语言中的性别歧视只靠改变语言本身是不够的。

20世纪60年代末妇女解放运动以来,为了消除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美国的一些报刊杂志出现 兼指男女两性的名词,如用chairperson代替chairman,用preistoric people代替prehistoric fireman改为firefighter,将stewardess改为flight attendant等。除了chairperson被广泛的 ,其它的均未见流行。

代英语中缺少一个男女兼指的单数人称代词,为了弥补这一“缺欠”而作的种种努力已延续了 ·43· 年。从18世纪中叶开始,语言研究者便感到有必要创造一个男女兼指的人称代词及其所有格 形式,据1884年8月7日出版的New York Commercial Advertiser所述,大约在1850年便出 格人称代词ne(主格),nis(所有格),nim(宾格),而后有人仿照his和her创造了hiser,但均为 来,因此自从1850年以来共出了新创的通格人称代词及其相关的语法形式有八十多个(秦秀 6)。虽然有的已经被辞典收录,但均未得到广泛推广使用。

我国,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有人建议改造一些带“女”字旁的“坏字眼”,但是并没有得到响

为从汉字的构造来看,汉字具有内部形式意义,而内部形式意义总是勾勒出汉语特征。例如:从

式而言,“菜刀”是切菜用的刀,“马路”是跑马的路。当然“菜刀”除了切菜外还有其它的用途, 并非一定要跑马。而“菜刀”、“马路”并不因此而更名。“女”字旁的“坏字眼”也是这样的。虽然

有对女性的歧视,但是大可不必另造新字来取代原字,因为汉字作为语言的书写符号具有社会 ,如果人为地对原字加以改造,只会影响汉字的交际职能。我们相信,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和字 变,特别是在汉字规范化的过程中,“坏字眼”是能够逐渐趋向消亡的。但是这需要较长的时间

成,在短期内人为的改造是无济于事的。

之,语言问题和社会问题是紧密相连的,社会上存在着性别歧视,语言便有所反映。语言本身是 辜的。但是语言的使用者却可以按照其社会观念和价值观念赋予语言一定的语用色彩。如果 语言中抛弃对自己不利的词,可这些词的所指仍然存在,语言中也会有新词来表达这些意义, 也不能改变旧观念。因此社会问题应该主要靠社会手段解决,不能由语言手段代劳,若要消除 性别歧视现象,首先需要根除社会上存在的性别歧视观念。语言的变革只能在社会的变革的基

能实现。

〔参 考 文 献〕 kay,S.L.& H.N.Hornberger.1996.Socialinguistics and Language Teaching〔M〕.Cambridge University s.dgill,P.1995.Socialinguistics:An Introduction to Language and Society(New Edition)〔M〕.The Penguin up.Student Bible,New International Version.1992.The Zondervan Corporation.堂,郝志乐.沈益洪译.中国人〔M〕.学林出版社,1994.成.语言中的“性别歧视”两面观〔J〕.外国语,1993(5).建.性别与语言〔M〕.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岑.社会语言学导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白.英语中性别歧视现象的历史文化透视——评介Grammar and Gender〔M〕.现代汉语.1996(2).·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性别歧视话语 在以男性为主体的中国传统社会里,妇女一直处于被动和受支配的地位。与性别价值观念的 强化有很大关系的汉字,在教导女性服从性别制度、低视女性地位方面也起了很大的主导与渗透作

用。汉代经学家许慎的《说文解字》、刘煦的《释名》、魏晋成书的雅书、韵书都具有这方面的功能。

许慎在其《说文解字》里这样解释“妇”字:“妇,服也。妇人伏于人者也。” [2 ]2 59

意思是妇女顺服、服

从、屈服于男人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中国的象形文字是一种象征意义符号,每个文字的组成都有意

义,特别是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文字表达了人们对性别气质和性别关系的想象和定义。从“男、女、妇、嫁”等词源上看,日常生活中的性别关系和性别制度都隐含在其中了。“男”字是

由“田”和“力”组成,“力”指一种古代农具“耒”,“男”是指在田间耕作、使用农业器具的人。“女”字

是一个跪着的人,双手温顺地放在胸前,这意味着跪着并听话的人是“女人”,象征着妇女的从属地

位。通过进一步考察使用“女”字结构的其他文字的词源学含义,可以看到语言中所包含的性别不

平等以及父权结构的历史演变。女人一结婚必然走入夫家,所以“女”字加上一个“家”字便成为 “嫁”字。“嫁”字的原意是“回家”,女子出嫁意味着回家,即女性注定是丈夫家的人,她为夫家而生。

在早期中国社会,女孩出生后没有名字,统称为“氏”,她们像是暂时被寄养在娘家的人,她们的身份

和地位取决于夫家的身份和地位。女人婚后成为妻子或妇人,所以妇女的“妇”字便是由“女”字和

表示扫把的“彐”字组成,它代表着妇女的从属地位及必须做家务的事实,同时还代表了一种性别的

篇8:解读英语语言中性别歧视现象

语言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从古至今,“男尊女卑”的思想并非中国独有,英语语言中也有,近年来世界各地关于男女平等的呼声越来越高涨,可以说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感受到了这一时代趋势。语言当然也要顺应历史的发展而向前发展,但英语语言中性别歧视又是一个颇具影响意义的语言障碍。本文主要从语言学的角度对性别存在歧视的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发展的对策进行探讨,希望对现实交际和英语教育帮助。

2. 性别歧视的表现

2.1 称谓中的性别歧视

在西方,女人结婚后放弃自己原有的姓氏而改用丈夫的姓氏。“Mrs”等于向他人公开宣布了她们的婚姻状况,而“Mr”一词则不会暴露自己的婚姻状况,在日常工作中,男性上司可以称呼他们的下属女性为“sugar, sweetie, darling”,反过来女性下属却不能用这些昵称称呼她们的上司或男性职员。而有时男人又会用“vixen, hen, bitch, goose”等词招呼女性,是侮辱、嘲弄,甚至是不怀好意。当教堂举行婚礼时,牧师都会当众宣布:“I now pronounce you man and wife.”很明显,婚后的男性仍然被称为man,而女性就成为wife,女性称谓中所包含的文化意向也就随之完全改变了。

2.2 词法、句法、语义等方面的歧视

2.2.1 词法

性别歧视是一种由来已久的社会现象,它随主流思想隐含在社会的语言和文化中。英语词汇中就有很多包含了“man”的复合词。如:mankind, manpower, manmade, chairman, freshman等。mankind作“人类”解释,其意义同时包括了男性和女性,然而却不能被womankind所取代。一位会议的主持人即使是女性,也要被称为chairman;一个大学一年级的新生即使是女生,也要被称为freshman。不难发现,这些复合词中的“man”已经不单纯地指男性,在语法和词义上都涵盖了女性。很明显,男性词语的泛化现象是性别歧视现象的语言表现之一。类似的例子在英语语言中比比皆是:manslaughter, workman’s compensation, sportsmanship。所有这些词语都很难找到一个女性词语与之相对应。在西方文化中,男性是社会的主宰,女性处于从属的地位。按照《圣经·创世篇》的记载,上帝在创造了亚当之后,唯恐他寂寞,就用亚当的一根肋骨创造了夏娃。《英汉文化比较词典》引《辞源词典》对“woman”的解释为:“Thecreature was produced from the rib of man...she is a house built for the generation and generation, ...when our language calls her wom an.”我们不得不承认, 夏娃是亚当的“骨中之骨, 肉中之肉”。又如虽然英国是由女皇统治的国家, 但也只有kingdom, 而没有queendom。另还有一些词缀也表现出男女不平等的现象。如一些女性的名词是在表示男性的名词后面添加后缀派生而来的, 而所添加的常见后缀含有“卑小低微、微不足道”的意思。如“-ess, -ette, -enne, -trix, -ine”:actor—actress, host—host ess, steward—stewardess, usher—usherette, graduate—gradu-atete, farmer—farmerette, hack—hackette, comedian—comedi enne, tragedian—tragedienne, administrator—administratrix, hero—heroine, landgrave—landgravine, margrave—magravine。

2.2.2 句法

现代英语语法中的性别标记只限于代词系统,其中没有一个可以兼顾两性的单数代词。当不明性别的不定代词everyone, everybody, anyone, anybody, someone, somebody, no one, no body等,以及不明性别的名词如man, a person等作主语时,根据语法“一致性”的原则,代替它们的第三人称代词要用阳性人称代词,也就是he, his, him, himself等。分别举例如下:

Every person thinks he knows best.

Everybody washes his hand.

The child should be given ample time to familiarize himself with the test material.

以上的几个例子中, 阳性人称代词被用来兼指男女两性。he, his, himself在很多情况下代替了she, her, herself, 而反过来却不能代替。另外, 虽然英语语法并没有规定“男先女后”的词序, 但是有许多语言却是男先女后的顺序, 如:man and woman, husband and wife, father and mother, male and female, boys and girls, son and daughter, king and queen, Adam and Eve等, ladies and gentlemen, lady first这样的例子很少。

2.2.3 语义

男性词多具有中性词义或带褒义,而女性对应词多具贬义。

Call boy(戏院中招呼演员准备上台的人)

Call girl(用电话召唤的妓女)

a man in the street(普通人)

a woman of the street(娼妓)

a public man(公职人员)

a public woman(娼妓、淫妇)

a strange man(古怪的人、陌生人)

a strange woman(娼妓、淫妇)

同一个词用于男性和女性有时也贬褒有别。

He is a professional.(医生或律师)

She is a professional.(美国人会理解为“她是妓女”)

He is an imposing man.(给人深刻印象,令人钦佩的)

She is an imposing woman.(冷漠无情的)

用于描写女性的形容词好多也含贬义。

如effeminate(小女人似的),pigheaded(顽固的、固执的),scatter-brained(精力不集中的、健忘的),frivolous(轻佻的),gossipy(爱说闲话的),logical(无逻辑性的)。

3. 英语语言性别差异产生的根源

3.1 历史、文化原因

众所周知,语言传递文化,文化又通过语言反映着社会现实。因此英语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必然要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并反映其内涵。作为文化的集中反映,宗教深刻地影响语言的产生和发展。另外,在父权制社会,男女语言的不对等反映男女社会地位的差异。语言中倾向男性重能力、女性重外貌。而且男性在社会经济和政治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权力上的不平等,也造成了语言上的不平等。

3.2 生理、心理和社会分工因素

长期以来社会分工的不平等,以性别为基础的劳动分工,使得男性在家里处于主导地位,在社会中享有权势,所以较喜欢垄断发言权常打断对方的谈话。而女性常被看作是男性的商品和部分私有财产,所以她们在与男性交谈时,往往是被支配的。并渴望不被歧视,女性倾向于使用正确的语言形式。生理特点决定了女性语言的某些特点,比如语调较高、较容易掌握正确的语言形式等,使用标准英语是有教养、有地位的标志。另外,女性承担着教育子女的任务,她们尽可能地使用规范的语言和礼貌用语。

4. 改变英语中性别歧视的对策和发展

改变性别歧视,首先要解决语言中的男性泛化现象。针对人们在交际中都习惯用he来泛指的情况,可以凡在性别未确定的场合使用he/she或he or she,取代传统中he的位置。用中性词person取代man来泛指通性,如businessperson, chairperson, congressperson, draftsperson, spokesperson用其它中性词取代man,如supervisor—foreman, fisher—fisherman, police officer—police—man, guard—watchman, homemaker—housewife, flight attendant—airhostess等。另外还创造了一些新词语, 使其尽量中性化, 如chairman—chairwoman—chairperson—chair, 由chair man到chair, 经过了三次变化, 几番推敲, 终于用chair取代了chairman。

与此同时, 还要用法律手段来维护公民平等的合法权益。英国就业平等委员会已立法规定以下广告用语的中性化要求。如慎用salesman, storeman, woman等词, 确保两性有平等的就业机会。于是男性化的词语普遍转为中性词。salesman—sales assistant, storeman—store assistant, postman—letter—carrier, fireman—fire fighter。机械师、打字员和餐厅服务员的职位不可偏向一性。例如“Waiter Required”属于违法广告, “Waiter/Waitress Required”才是合法广告。

5. 研究的意义

社会在变更,语言也随之变化。正确地认识、理解英语语言中的性别差异现象,对言语交际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英语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它能够指导不同性别的学生学会使用适合自己性别角色的地道的英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与人进行得体的交流,同时增强学生的目的语的文化意识,以便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只有这样我们的语言教学才算有意义。

参考文献

[1]任庆梅.英语词汇中的性别差异[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0, (1) 1:33-35.

[2]赵晨舒.英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及对策[J]镇江高专学报, 2008, (7) 3:31-33.

[3]秦秀白.英语中性别歧视现象的历时文化透视[J].现代外语, 1996, (2) :18-25.

[4]Holy Bible[M].上海:中国基督教协会, 2002:2-3.

[5]张爱玲.谈女性语言的特点及其文化内涵[J].外语界, 1995, (1) .

[6]钱进.语言性别差异研究综述.甘肃社会科学, 2004, (6) .

上一篇:电路大学电路原理教学下一篇:国旗下讲话——快乐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