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下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探析论文

2024-05-20

通识教育下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探析论文(精选8篇)

篇1:通识教育下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探析论文

通识教育下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探析论文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人们已经逐渐意识到传统工具理性主义课程论的弊端,通识教育理念应运而生。本文以此为背景,以高校体育课程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通识教育背景下高校体育课程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构想。

一、高校通识教育改革背景

现代高等教育是启蒙思想的产物,然而随着工具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大获全胜,大学精神在技术理性、功利主义的侵蚀下慢慢退化,高等教育逐渐演变成技术教育,大学教育在发展中被不断地“实用化”和“外在化”。大学教育中的人文理念也日益丧失其地位,学生的人文素养降低,丧失本土文化认同感,缺乏对多元文化的理解与文化批判精神。因此如果大学教育还仅仅停留在专业教育,势必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学生的自我追求及教育自身富含的丰富意义。为此,摒弃工具理性主义的课程理念,大力发展通识教育已经成为理论界、高校乃至全社会的共识。通识教育首先是一种教育理念,在这种理念基础之上,采取相应的方法以通识课程为载体,从而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通识教育是从人自身出发,促进人的全面与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它符合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趋势,为学习型社会和岗位的变迁奠定基础。虽然众多教育家们对通识教育的具体内容或许存在争议,却难掩其相同的本质追求,即强调受教育者作为人本身的和谐发展,反对过分专业化的、异化的、工具化的人。

二、通识教育背景下高校体育课程存在的问题

为深入了解通识教育背景下高校体育课程的具体实施状况,笔者在陕西省选择了1所985、211工程院校、1所一本院校、1所二本院校和所民办高校进行了实地调研。在调研中发现,目前高校体育课程得到了较高程度的重视、已经开始了具体的教学改革、师资水平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还普遍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课程目标设置模糊。虽然各高校提交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文件中都明确写明了体育课程的设置目标,但这些目标明显带有模糊性、缺乏针对性。而且尽管各高校的实际情况都有所差异,他们的课程设置目标却呈现出较大的雷同性。从这几所高校提供的教学文件来看,他们并没有将通识教育理念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

2.课程设置不够科学。现有的高校体育类课程除了学生的必修课大学体育以外,还包括了一些选修课程,如羽毛球、乒乓球、排球、篮球等。但这些课程的开设,缺乏整体性和逻辑性。各高校采取的普遍做法就是利用现有的资源,教师能上什么课就开什么课。有一些选修课甚至和大学体育中的内容重复。另外,目前高校开设的体育类课程大多以运动项目类为主,缺乏体育文化类、体育传播类、体育社会学和体育伦理等方面的课程。

3.体育课程教学存在一定的问题。(1)教师教学积极性不高。由于体育课程的效益是长期的,短期内很难看到成效,体育课程在高校里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也不高,因为他们从中得到的回报和激励较少,总认为自己的学科属于边缘学科。有些教师甚至认为上课就是带着学生玩,从来不备课,上交的教案都是从其他老师处拷贝的,或者从网上下载的。这对于提高体育课程的课堂教学质量是十分不利的。(2)教学方法囿于常规。博耶曾强调说:“最好的大学教育意味着积极主动的学习和训练有素的探究,使学生具有推理、思考能力,高质量的教学是大学教育的核心,所有教师都应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最理想的大学是一个以智慧为支撑、以传授知识为己任的机构、一个通过创造性的教学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场所。”钱伟长在谈教育创新时提到:教师的教,关键在于“授之以渔”,应交给学生一些思考问题的方法。而目前大多数高校体育课程的教学方法仍然采用传统的.方法,很少使用启发式教学等新方法,这是与通识教育的理念相背离的。

三、通识教育背景下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构想

高校通识教育的根本使命在于造就敏于探索、善于批判、勇于创新、乐于奉献、全面发展的新人。通过通识教育,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发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综合素质。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并非只是开设五花八门的课程供学生修读,不能仅仅停留在传递各种知识的层面,而应当在掌握必要知识的基础上,实现学科之间的整合,即发现各门知识、各相关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大局观”、“整体观”。此外,通识教育还应当坚持“非功利化”,弘扬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培养“全人”。为此,高校体育课程建设应当坚持正确理念,坚持其相对独立的价值观,为人的全面发展做准备。1.明确教学目标。课程目标是课程论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制约着课程的设置,规定了课程的内容和组织,同时课程目标也是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我国学者勒玉乐认为课程目标具有四种功能:导向功能、调控功能、中介功能、评价功能。根据课程目标在不同环节中的影响,它可以具有不同的功能,但它的核心功能首先是导向与标准功能。它负载着特定时期的教育价值观,通过特定教育任务的完成使学生达到所要求的目标,对教育过程中的理念、教学行为具有规范作用,同时它也为评价工作提供了具体依据。为此,各高校应当依据本校和本学科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出明确的体育类课程的教学目标。2.优化课程建设。高校必须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减少体育类必修课,扩充体育类选修课,强化基础课,开设辅修课,加强体育文化素养修养课、体育生活常识课与体育生活方式教育等。在加强课程建设的同时,进一步更新教学内容,把通识教育渗透到教学内容中去,使其更贴近社会生活,更贴近时代,在提高学生文化素质、促进其个性发展、使之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3.改善体育课程教学。首先,学校应当加大对体育类教师的培养力度,投入大量经费用于体育教师发展提升业务水平,如,参加国内外高级研修班、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进行教学改革等。以增强他们的教学改革积极性,为教学改革提供方法论指导。其次,应当采取项目教学法、案例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参考文献:

[1]骆少明,刘淼.2009中国大学通识教育报告[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

[2]哈佛委员会著.李曼丽译.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勒玉乐.现代课程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157-159

篇2:通识教育下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探析论文

关键词:

通识教育;大学体育;教学改革

近年来,我国逐渐加强了对于高校教育事业的改革,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通识教育的理念别逐渐运用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并以此为基础逐渐推动教学效果的提升。相关的实践显示,在大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运用通识教育理念,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推动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何为通识教育

所谓的通识教育指的“非技职、非专业”的教育模式。从教育性质而言,其实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从教学内容来看,通识教育指的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技能培训。总体而言,通识教育指的就是结合基本知识以及态度技能的综合教育。在该教育理念在实际推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模式[1]。

二、通识教育与大学体育教学的关系

现阶段,作为我国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育综合能力的培养逐渐活动相关部门的重视。目前,由于我国在教育领域逐步提倡素质教育。因而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相关的教育者逐步推行分层次教学,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实行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并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估。现如今,我国高校在推行体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逐步放弃了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式,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开始在教授学生体育技巧的同时,加强对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视。事实上,这种全新的教育理念的发展最终推动了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和进步。目前,我国的高效在开展体育教学的过程中,逐步加强了对于通识教育理念的运用。事实上,通识教育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主要是将基础教育、预备教育以及整合教育三者进行有机的结合,从而以此为基础推动我国大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逐渐成为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自身知识文化涵养的提高。

三、通识教育对大学体育教学的改革

1、通识教育视角下教学目标的改革

在通识教育的视角之下,需要教师注重加强对于学生的自主发展以及创造性地发展。基于此,就使得相关人员在进行教学目标的改革过程中,注重对于教学的价值体系以及学习精神的分析,并逐步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2、通识教育视角下教学内容的改革

在通识教育的视角之下,需要相关人员逐步树立起大以人为本额的发展目标,并在实际的体育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增长自身的见识,并不断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2]。基于此,就需要相关人员加强对于体育教学内容的改革。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加强对于多元化教学内容的设置,并不断的增强人文教育,实现对于学生文化修养的提高。此外,还需要为学生创造轻松的学习环境,在这一过程中需要相关教学者进行体育比赛以及娱乐活动的组织,从而以此为基础,为学生构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并最终推动学生综合能力以及文化修养的提高。

3、通识教育视角下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改革

现阶段,我国在发展教育的过程中逐渐提倡素质教育,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国的大学体育改革主要朝着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搞笑的相关部门在推动体育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注重加强对于体育俱乐部的建设以及教学方法的改革。在建设自主学习的体系中,需要相关的教育者按照教学的实际需要,不断地推动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完善,并在这一过程中保证教学工作的完成以及教学质量的保障。此外,还需要相关人员逐步加强对于体育教学俱乐部的建设,并在这一过程中推行有效的教育改革,实现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相关的实践显示,在对体育教学内容进行改革的过程中,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推动学生对于相关学习方法的掌握,并以此为依托推动学生的体育技能以及人文修养的提高。

4、通识教育视角下教学评价的改革

在借助通识教学理念进行大学体育改革的过程中,需要逐渐对教学评价进行相关的改革。事实上,教学评价一方面能够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总结,另一方面也能够推动教学的发展。对此,就需要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加强对于教学评估的改革,对相关的教学任务以及教学内容进行准确的评价。并在做好教学评价工作的过程中推动教学的发展[3]。

四、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使得我国相关部门逐渐加强了对于教育的重视。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通识教育理念逐渐兴起,并在实际被运用到世纪的教学过程中。事实上,笔者通过对大学体育教学的研究发展,随着相关人员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加强对于我通识教育理念的贯彻和运用,其最终不仅能够有效的推动进我国大学生体育素养的提高,还能够推动其知识文化涵养的提升,从而实现其自身的全面发展。本文主要介绍了通识教育的含义以及其与大学体育教学的关系,并最终阐释了如何推动通识教育下我国大学体育教育的改革。笔者认为,随着相关理念的贯彻,我国的大学体育教学必将取得突破。

参考文献:

篇3:通识教育下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探析论文

通识教育 (general education) , 起源于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自由教育思想, 注重人文精神熏陶。它与专业教育 (professional education) 相对, 是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人生教育, 目的是使学生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19世纪初期美国帕卡德 (Packrad) 教授首次将通识教育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 他指出大学应该给青年一种general education, 包括“古典的、文学的和科学的”, 一种尽可能综合的 (comprehensive) 教育。在我国上世纪20年代, 清华大学的校长梅贻琦先生提出了“通识为本, 专识为末”的教育理念, 提倡通识教育, 他认为:大学不只是培养某一方面的“专家”, “应在通而不在专”。李曼丽采用“理想类型”方法, 从性质、目的和内容三个角度对通识教育的概念作了初步构建:就性质而言, 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 是所有大学生应该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就目的而言, 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就内容而言, 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1]。目前我国关于通识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越来越多, 但至今关于通识教育的内涵还没有一个公认、规范的表述。

在我国, 通识教育是相对专业教育而言的。高等教育过分专业化弊端逐渐显露, 培养出来的人才综合素质较低、创新能力不足。为了纠正20世纪50年代前苏联高等教育专业化的模式, 改变重专业轻基础、重科学轻人文的现象, 培养宽口径的建设人才, 我国高等教育逐步提出了“素质教育”、“文化教育”、“通识教育”等理念, 各个高等院校也纷纷开始尝试进行通识教育改革。北京大学2001年设立元培学院开始逐步实行通识教育, 西安交大的书院制, 南京大学的匡亚明学院, 复旦大学的复旦学院, 清华大学的素质教育, 中国人民大学的通识教育大讲坛, 通过重视文化素质教育, 力图培养具备厚基础、高素质、宽口径、创新能力强的高水平的建设人才。

二、通识课程体系

美国的四年制高等学校一般在在大一、大二学习通识教育课程, 学习包括人类不同文明的历史、科学、艺术、宗教、哲学、伦理及西方文学经典等课程, 通识教育课程约占总学分的33%~40%, 在大二下学期或大三才分专业, 进行专业学习。

美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一般由几类核心课程, 几百门课程组成。在美国加州各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 最普通的形式是核心课程。学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及自身的通识教育理念, 组织一组或多组课程作为核心课程。加州州立大学各分校的核心课程一般包括基本技能、科学与数学基础、人文与艺术、社会科学、历史与文化等课程组。旧金山州立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包括三大类:一是基本要求。包括口头交流、书面交流、理性思维、定量推理四个课程模块。二是人文与科学核心课程要求。包括物理与生命科学、人文与创造性艺术、行为与社会科学、终身发展、美国的种族与少数民族5个课程模块, 其中物理与生命科学包含物理科学、生命科学和综合科学3个课程组;人文与创造性艺术, 包含重要人文成就, 学科与学科交叉, 创造性积极参与, 外语和历史, 社会、种族与文化5个课程组;行为与社会科学包括社会中的个体, 决策与社会政策和历史, 跨文化、种族与全球化3个课程组。三是学科关联要求。[2]

哈佛大学于2007年对本科通识教育进行了一次彻底的修正, 提出新的通识教育课程知识领域及课程具体标准, 将原来的外国文化、历史研究、道德推理、定量推理、科学与技术、社会分析、文学艺术7门课程知识领域改为8门: (1) 美学的和阐释的理解 (Aesthetic and Interpretive Understanding) 。 (2) 文化和信仰 (Culture and Belief) 。 (3) 实证和数学推理 (Empirical and Mathematical Reasoning) 。 (4) 道德推理 (Ethical Reasoning) 。 (5) 生命系统科学 (Science of Living Systems) 。 (6) 宇宙物理科学 (Science of the Physical Universe) 。 (7) 世界社会 (Societies of the World) 。 (8) 世界中的美国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World) 。[3]

我国学者李曼丽对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的通识教育进行了调查, 把通识教育课程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全校性必修课, 包括政治理论课程、外语课程、计算机课程、体育和军事课程等;另一部分为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 并把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划分为七个领域:数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计算机、语言、艺术和技能。上述四所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占总课程学分的29.5%~41%[4]。

可以看出, 我国高等教育逐步认识到通识教育的重要性, 在高校纷纷开设了覆盖面较为广泛的通识教育课程, 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为教育目标, 从而满足21世纪社会和经济日益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我国通识教育视角下的人才观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本专业领域高深的知识, 还能掌握跨学科的知识, 使学生成为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深厚文化底蕴、创造性的思维能力、科学严谨的分析能力、卓越的价值判断和审美能力和较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全人”。

三、我国通识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

1. 通识课程结构缺乏合理性。

我国大学本科课程体系主要由“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三部分构成, 其中, “公共基础课”主要是“通识课程”。通识教育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为外语、计算机、体育、马列课程和德育课程。以笔者所在大学的法学专业课程为例, 学生培养方案总学分约为192分, 通识课程占总学分的37%。其中大学英语、大学语文、计算机、体育、马列课程、军事6门课为54.5学分, 占通识课程的77%, 人文类课程为12学分, 占通识课程的17%, 数理化等自然科学基础课只占6%。国内各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仍存在重专业教育、轻通识教育的现象。各高校都较多地强调政治素质、英语能力的培养, 开设了大量的“两课” (10学分) 和“大学英语” (16学分) , 科学类、伦理类、历史类、文化类、人文类的课程比较匮乏, 忽略了公民基本素质、科学素养、道德伦理、文化的思辨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2. 通识课程设置随意性倾向较强。

由于通识课程由全校不同的院系开设, 院系之间、教师之间缺乏相互沟通, 课程安排缺乏整体性, 课程内容之间出现重复。各个院系根据本学院教师的研究兴趣因人设课、没有按照学生的专业应该需要的知识类型开课, 各门开设的课程缺乏合理的分析, 课程的科学论证不足, 课程的内在逻辑性不强, 学生所接受的知识是孤立的、零散的, 不能理解不同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

3. 通识课程偏向应用性和工具性。

通识课程旨在探索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学科与社会问题的关系, 培养学生从跨学科的角度理解学科的应用价值, 用学科知识解决复杂的社会问题。然而当前高校通识课程的主要部分是必修课, 几乎都带有应用性、工具性色彩。“两课”和军事理论课程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 提高学生政治素质的责任;英语、计算机为学生提供适应社会的技能, 英语的学习主要为了通过四、六级, 计算机的学习也是为了考级的需要;体育则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为了给学生专业学习打好的基础, 学校提供的一些选修课程也规定学生必修, 成为必修的选修课程。由于过分偏重工具价值, 必修课在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和文化修养方面效果有限。笔者认为通识教育课程应该是一种基础性的、普适性的课程内容, 着眼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4. 课程管理缺乏规范性。

各高校在本科教学中都非常重视通识教育, 并且能够开设出学科门类齐全的通识教育课程, 但是由于缺乏对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整体规划, 通识教育的课程管理处于松散状态, 随意性比较强, 协调性比较差。学校应加强对通识课程申报、执行和评估的管理, 加大通识课程的执行力度, 成立通识教育委员会, 还应鼓励教师和学生参与通识课程的建设与管理。

四、我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的对策思考

1. 明确通识教育目标。

什么样的课程才能达到通识教育的目标?美国大学联合会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College, ACC) 明确指出通识教育的目标是:为高年级的学习和终身学习建立起基本的技能;使学生了解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艺术等方面的主流思想;培养学生更宽的知识面和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知识和能力。ACC建议高校课程要包括以下九种基础技能: (1) 探究、抽象逻辑思维和批判分析能力; (2) 听、说、读、写能力; (3) 理解数据的能力; (4) 历史意识; (5) 对科学的本质、科学方法、科学的可靠性和局限性的了解; (6) 价值判断; (7) 艺术鉴赏能力; (8) 国际性和多种文化的体验; (9) 深入学习的能力。[5,6]我国高校通识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深厚的文化底蕴、创造性的思维能力、科学严谨的分析能力、卓越的价值判断和审美能力, 从而培养塑造出21世纪全面发展的人才。

2. 优化通识教育课程结构。

完善的通识课程体系、设置核心课程是实现通识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通识课程应涵盖科学、伦理、历史、文化、人文等主要学科领域的课程, 力求在人文学科、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三大领域平衡施教。在课程的设置上, 可以让理工科大学的学生加强文科课程的学习, 综合性大学的学生加强理工科课程的学习。

3. 加强通识教育课程的管理。

学校需要成立如“通识教育中心”、“通识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等通识教育的专门管理机构, 从而对通识课程实施的各个环节实行有效的管理。在通识课程的选择上, 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选课, 保证学生兼顾各个学科领域, 同时, 对通识教育的教学过程、管理过程实现严格的监督和控制, 对老师的通识教育课程实现有效的教学评估体制, 从而使通识课程、尤其是选修课程的教学质量得到有效的保障。

4. 加深通识教育理念的理解。

通识教育理念决定通识课程的设置。由于历史的原因, 我国的高等教育局限于专业教育, 培养某一行业领域的专业人才是高校教育的根本目的之所在。长时期过分偏重专业教育导致大学生人文素质的严重缺失, 专业知识狭隘、人文素质低下的大学生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与专业教育不同, 通识教育的目的不在于单纯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与技能, 而更为关注学生作为一个“人”的最基本的思想、情感、能力、修养的需要, 是拥有完整人格、实现全面发展的“全人”。

通识教育课程是通识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 科学地设置通识教育课程是实现通识教育的重要保障。只有通过重塑通识教育观念, 制定清晰具体的通识课程目标、优化通识课程结构, 加强通识课程的管理才能保证高校高质量地实施通识教育, 实现高等教育的目标, 满足日益发展的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李曼丽, 汪永铨.关于“通识教育”概念内涵的讨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1999, (1) :96-101.

[2]李静.美国加州州立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研读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 2007 (8) :35-36.

[3]牛畅.2007年哈佛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改革新举措[J].教育研究, 2007 (10) :39-41.

[4]李曼丽, 杨莉, 孙海涛.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现状调查分析——以北大、清华、人大、北师大四所院校为例[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1, (2) :125-133.

[5]蔡映辉.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问题及改革对策[J].高等教育研究, 2004 (6) :76-79.

篇4:通识教育下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探析论文

【关键词】高校通识课程;全面发展;以人为本;人文精神

近20年来,在专才教育模式的影响下,大学教育呈现出了以适应社会职业需求为目的的功利性,主要表现在学生的知识面窄,能力结构不合理,人文素质欠缺等方面。为缓解这种局面,人们把目光投向了通识教育,在具体的操作层面上,当前高校一般把面向全校开设的通识课程作为实施通识教育的主要途径,虽然这只是走向通识教育的权宜之计,但学生通过通识课程的学习,在拓展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弥补专才教育的不足上,确实起到了良好的作用。通识课一般包括人文社科类、管理类、艺术类、体育类和科学技术类等课程。那么,体育通识课程在改善学生知识和能力结构,提升学生人文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等方面具有什么样的价值?当前高校体育通识课教学中存在什么样的问题?为了充分发挥体育课程通识的教育价值,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改革措施?这些都是高等教育改革面临的十分重要和紧迫的课题。

1.高校体育通识课程的价值

1.1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体育通识课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修,并可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没有体育必修课的强制性,完全是学生个性和兴趣的自然展现,是一种弘扬学生主体性的教育,体现了对学生人格和个性的尊重,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此,根据新时代大学生身心特点而设计的体育通识课,对学生的兴趣、特长和心理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创造能力,能够很好的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和人格的完善。

1.2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精神

体育的强健身心价值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强身健体的价值只是体育价值的一个方面。体育通识教育强调的不仅仅是强身健体,更重要的是看中体育对于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和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价值。体育通识教育从终极意义上把握体育的意义,确定的体育价值和教育方向,强调以学生为根本,将全面发展贯穿于教育的全部过程,注重体育教育对学生人文教育价值的挖掘,在体育竞赛中培养竞争观念、平等观念、规则观念、民主观念、协同观念等价值观念,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

1.3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在高校体育通识课程实施过程中,课堂情境以及师生之间的互动方式,与一般文化课相比具有明显的特点:沟通更加通畅,学生之间及师生之间交流的机会比较多,有助于增进学生与人交往及解决问题的的能力。学生学习条件及方式的灵活多样,这就有助于学生的应变及判断能力。体育通识课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和主体性,这种人文环境有利于在体育课上加速个体的适应能力。学生在体育通识课中学习和锻炼的过程也是逐步实现自我调整,自我教育的过程。而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体验到各个角色的责任、义务、技能、心理等,对于体验社会角色的这一过程可以促进个体的社会化,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作用是无容置疑的。

1.4巩固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

在高校体育通识课实施过程中始终要贯彻一个理念,那就是注重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终身体育是现代人追求的一种生活方式,也是我们体育通识课追求的目标。体育通识教育从学生对体育活动兴趣入手,同时注重激发学生的参与动机,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和能力。学校体育通识课实施过程中会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及教学组织方法,因人而异的向学生传授体育基本知识、技术、技能、充分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及参与性,通过参与体育通识课培养每个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功感,使学生热爱体育自觉的参与到体育鍛炼中来,进而培养了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为学生终身体育打下坚实基础。

1.5增强体质增长知识与技能

高校通识体育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增进健康;形成正确的姿势,塑造健美的体态。提高对外界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同时能学会体育及相关学科知识与技能。体育通识教育又能提高青少年从事生产劳动的基本能力,促进劳动技能教育的发展。因为生产活动需要劳动者具有动作的协调性、体能的耐性和一定的生产技能。这些必要条件都能在体育锻炼中得到培养和训练。同时,许多运动技术和技巧应用到生产劳动中时能够提高劳动效率。

2.当前高校体育通识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2.1目标定位不够明确,过程管理相对松散

体育通识教育的方式是以“关注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前提的。它强调的是将受教育者作为一个具有主体性的、完善的人而实施以全面的教育,使受教育者在人格和学问、理智和情感、身心等各个方面均得到自由、和谐的发展。只有我们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才能从终极意义上把握体育,确定正确的体育价值和体育教育方向。而我们现在的体育通识课却忽略了体育这些本质的功能。这主要反映在对体育文化、体育能力的关注不够上。

从课程管理的角度看,尽管各高校提出要重视体育通识教育,但对通识教育课程管理不善,注重表面的课程种类丰富,缺乏对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整体规划。其具体表现是:高校鲜有实施通识教育的专门机构,通识教育缺乏明确的目标,实施中随意性强、协调性差;教师对体育通识教育课程不重视或准备不足,许多教师是在讲授专业课后的空余时间才参与体育通识教育的教学,以一种业余课程或是次要课程的态度,去看待通识教育课程,授课方式经常为大班上课,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不足,更谈不上对学生素质的培养。

2.2 内容设置不够合理,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好多高校体育通识教育主要是为了扩充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对各个体育项目都了解一点,但是却没有深入,结果造成很多项目的大拼盘,缺少对不同内容通识教育价值的挖掘。忽视了系统地接受人文教育与专业知识的合理衔接的必要性。而许多学生选修体育通识课的目的也只是为了糊弄过关,并没有体会到体育通识教育的深刻内涵。这反映出学校在体育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中,缺乏统一、明确的指导思想以及核心价值理念。同时说明我们的体育通识教育课程缺乏相关课程的板块整合,缺乏结构性的设计安排。

由于体育通识科目的繁多,学生兴趣又不一。这就要求有足够的体育教师去担任。体育通识课的实施又需要有综合素质及能力较高的教师。需要对很多体育相关课程都精通的万精油。同是对体育教师本身的人文素质,道德情操具有很高的要求,而高校对这样的教师往往是比较紧缺的。

2.3 缺乏对课程人文内涵与教育价值的挖掘

由于缺乏经验和认识上不足,在实施的过程中往往会偏离通识教育的理念,从课程设置上看,一般仍停留在知识教育补缺的层面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实用化”、“技能化”和“拼盘化”的倾向。实用性、技能性课程在通识课程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教师、学生仍以实用、功利的观点来看待通识教育。结果只是让学生粗略的学了一些不同的体育运动项目和理论课程,并没有起到通识教育的目的。同时每个教师只管完成自己的教学,而并没有在组织教法上去注重挖掘体育通识课程的人文内涵,也没有让学生了解到不同学科之间的融会贯通。体育通识教育所倡导的竞争观念、平等观念、规则观念、民主观念、协同观念等价值观念并没有在教学中得到体现。使当前的体育通识课程教学只是一个形式的存在,难以达到它应有的目的。

3.充分发挥体育课程通识教育价值的措施

3.1 明确体育通识课程目标定位

体育通识教育的理念和目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赋予不同的含义,明确具体的目标是实施体育通识教育的前提。通识教育是一个理念,体育通识教育的理念就在于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前提,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使学生的人文素养、科学精神、价值观、方法论体系以及综合问题的实践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因此,要将体育通识课程的目标定位于对学生进行体育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心智的开发和理性的发展,德性的培养、人格的完善,培养合格社会公民的责任。到具体的课程教学中,还要将目标具体化,具有一定的指向性、可操作性和可观察性,保证体育通识课程实施的有效性。

3.2 优化体育通识课程设置

要使高校的体育通识教育取得较好效果,必须优化体育课程设置,分析研究现阶段通识教育的成功与不足之处,及时总结经验与教训。体育通识教育课的教学不能只是对已有知识的简单传授,也不能只是不同体育课程的大杂烩。体育通识课程设置的各个环节都应该围绕着一定的目标实施。体育通识课程的设置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宗旨,建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体育课程体系,同时它是随着社会的变迁而不断变化发展的。这就要求我们的体育通识课程的内容围绕目标及时作出优化调整,具有一定的动态弹性。

3.3 建立合理的教学管理模式和评价体系

高校应根据体育通识教育的目标建立与其相对应管理和评价体系。设置实施通识教育的专门机构,加大教学管理的改革力度,提高的教学质量,改变实施中随意性强、协调性差;教师对通识教育课程不重视或准备不足等现象。使老师和学生对体育通识教育都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使学生也不至于盲目的选修体育课程。

体育通识课程的评价体系相对是比较复杂的。存在着大量不确定因素,像学生的态度、思想品质、心理素质等指标是不能像体育课的密度、运动负荷那样用定量的方法来确定。要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文观念,不仅要在技术和体能上进行评价,更要注重在意识和观念上进行评价。应将绝对评价、相对评价、终结评价和过程评价结合起来。在对结果评价的同时,更应注重锻炼的过程评价,注重锻炼的客观效果的评价,重点考察学生通过锻炼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发展提高的程度,以达到评价是为了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

3.4 鼓励经验丰富的教师开课

体育通识课程的实施对体育教师的要求条件比较高。教师不仅要具有比较全面的技术和教学组织能力。而且要有具备多方面的文化修养。教师要根据体育通识教育理念及学校体育教学的特点,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及人文精神的培养。作为起模范作用的教师是通识教育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一个具有高标准和善于关心人的教师,在道德行为方面肯定会教给学生更多的影响和交感作用。目前的体育通识课程多数是通过学生选择不同的课程来达到目的,教师只限于本课程的内容进行授课,而如果担任体育通识课程的教师本身就具备文体互通的教学和组织能力,能够对学生加以引导,则可以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因此要鼓励经验丰富的教师开课。

3.5 丰富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灵活多样

体育通识教育的人文性要体现课程安排、教学方法、组织管理方面的弹性及灵活性。在课程安排上,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按照学生身体素质发展水平及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安排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选择既要符合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又要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应多安排一些娱乐性、趣味性的内容。丰富教学内容,尽可能的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将永远是教学恒久不变的主题。根据特定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个体差异灵活地使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才能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教师要与学生在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基础上进行交往和对话,为学生提供自由、民主、开放的教育情境,对学生的兴趣、特长和心理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课堂教学要体现学生的参与性和主体性,可多设置一些情景体验式教学和小组学习与讨论的教学方法,进一步强化、发展和完善学生的个性。

3.6 挖掘课程的人文内涵和人文教育价值

体育通识课程人文内涵和人文价值的挖掘,不仅要体现到对体育通识教育理念的正确认识上,同时要体现到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等多因素上来。体育通识教育要面向社会、面向现代化服务学生、塑造学生和发展学生,促进大学生的完善和全面发展。教学中要树立人文体育理念,形成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价值观,满足大学生对人文体育的需求,激发大学生塑造人文精神和促进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发展。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在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的匹配,教学步骤与学生精神状况的匹配,教学环境与对学生人文精神熏陶作用的匹配,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平等的人际关系,以及和谐的课堂氛围。

3.7 打造校本课程的优势和特色

在使用国家与地方体育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加强校本化体育通识课的研究。构建适合学校实际和学生实际的、有特色的体育通识课程资源体系,开发具有各校特色的学生和教师活动辅助用书、活动教辅器材,建立一些体育活动基地。开发与利用各种体育通识课程教学资源,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而异,改变千校一面的做法,使体育通识课程从内容到方法更灵活更有效,更好地满足了学生对体育知识和全面发展人的需要,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既掌握一项或几项运动技能,又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造性,培养责任感和时代价值观,成为为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有效课堂。■

【参考文献】

[1]龙佩林,周道平,刘少英.从体育文化的逻辑结构看“体育文化人”的培养[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118-121.

[2]贾永生.简析“哈佛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1999,(4).

篇5: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论文

根据问卷发放统计,大一的学生数为108人,占总数的13.04%;大二的学生数为267,约为总数的32.25%;大三的学生数为339,为总数的40.94%;大四的人数为114,占到总数的13.77%。

从总体上看,文、理、工科均有涉及,样本分布较为合理。

1.1公共体育课程开设情况

山东大学〈威海〉开设的公共体育教育课程种类较多,包括篮球、排球、沙滩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健美操、武术、散打、健美操、瑜伽、柔力球、铁人三项、轮滑,却唯独没有田径课程。

田径运动的本质是健身、强体,是促进人们获得更快、更高、更强的人体基本运动技能。

田径运动的普及和提高对大学生的体魄的增强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从近几年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可以有直观的反映。

1.2公共体育课程任课教师

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师从数量上来讲,呈现比较匮乏的状态。

近30名体育教师要负责7200多普通学生的体育必修课程,平均每人次每周要上8次课,每次课1.5小时,也就是说一周要不间断上4天课,如果课程分布分散,要上5天课程。

由于学生的专业课程安排的冲突,大学公共体育课程只能安排在周末,为了满足学生的通选课程的选课,每名教师要身兼数职,教授不同的课程,专业性不强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

1.3学生对公共体育课程的态度方面

问卷调查中各高校在校大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态度。

认为很有必要的有361人,占总数的43.7%;持无所谓,可有可无态度的有436人,占总人数的52.85%;同时还有28人认为是没有必要开始公共体育课程的,占到了总数的3.39%。

1.4公共体育课程面临的问题

1.4.1对公共体育教育的重要性认识

尽管通识教育理念已被人们所广泛接受,但是各高校对公共体育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还比较片面,这在公共体育课程的开设数量和门类上有明显体现,主要停留在迎合国家政策文件的层面。

尽管学校针对有关政策,课程设置按部就班,但是没有将实施公共体育教育提高到发展学生全面素质的自觉行为层面。

山东大学〈威海〉有关领导也认识到这一问题,将于2015年5月18日,为帮助师生深入理解通识教育理念,推进我校通识教育工作,教务处邀请台湾中原大学黄坤锦教授来我校做关于通识教育的专题报告,进行《大学通识教育:What?Why?How?》的专题讲座。

1.4.2公共体育课程的可选性不强

课程内容的可选性非常有限,例如规定:每名教师每学期只能申报两门通选课,并且规定通选课程的数量不能超过两次,导致严重的减少了公共体育通选课程的种类和数量。

学生每学期只能选择一门体育类课程,并且不能重复选择,多选不仅学分无效而且会丧失一次选课机会,这样的规定大大地限制了学生对公共体育课程的选择性,限制了学生学习体育的机会。

1.4.3学生缺乏对公共体育课程学习的兴趣,选课功利性过强

在调查中,有79.33%的人选择了愿意选修对就业有辅助性作用的实用课程,例如cad制图,java、word操作、计算机应用技术基础等课程,仅仅只有6.72%的人选择了公共体育课程。

由于高校扩招和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大学生就业压力与日倶增。

学生中普遍表现出了“科学技术至上”的思想,选课的功利色彩比较浓厚。

同时,学生普遍认为接受高等教育只是为了找一份体面的工作,将大学教育当作就业的手段和工具,从而强化了高校教育的功利性质,而忽视了受教育个体的全面素质发展,使得高等教育的人文属性渐渐淡化,高校学生人文素养普遍缺乏,以至于公共体育课程不受欢迎。

2高校公共体育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2.1对通识教育的性质存在模糊认识

通识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人便是他的固有性质和特征。

通识教育相对于专业教育而言,最根本的区别就是他的非功利性质。

我们必须认识到,通识教育关注的是学生个体作为完整的人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公民基本素养,教给学生的是那些具有普遍性意义的,直接指向人的的发展的知识和理论,以此来锻炼学生的判断能力和理解能力。

纵观各个大学的本科生培养计划中,强调更多的是英语、计算机等课程的学习,具有很强的功利性,这些课程在通识教育课程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从学分设置上来看,公共体育课程学分远远小于其他学科课程的学分,正常学期通选课程学分为1分,小学期体育通选课为0.5学分,而其他专业课程通选学分有的达到4学分。

2.2对通识教育目标的把握不准确

教育目标的定位决定着课程的设置状况,通识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一门技能,而是教会学生思考的方式,使学生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以培养具有高素质的社会公民,同时对学生进行基本能力的训练,使学生具有合理的能力结构,培养大学生的高雅情趣和完美的人性。

但由于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传统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具体教学的实践中,通识教育的目标却难以体现。

作为大学,首先是要向社会输送人才。

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大学一方面肩负着培养实用人才的压力,另一方面又要顺应国家教育理念与政策的要求,与国际接轨。

于是,通识课程便只能通过选修课的形式来实施,变成了不重要的“第二堂课”,使得通识教育变成了学校迎合政策,学生完成学分的工具,人为造成了通识教育目标的偏离,使得大学无法在信息时代科技至上的洪流中准确把握通识教育的目标,无法保持大学自身的独立与自主。

开设的体育课程具有很强的功利化性质,从主观认识上限制了公共体育课程的发展。

2.3对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关系把握不准

调查发现:学校过分追求知识的功利性,普遍忽视了学生人文素养和价值观的培养。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辅相成,不能忽视任何一方。

但是,在大学的实际教学过程中,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普遍存在失衡,不管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没能很好把握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之间的关系。

要实现某种文化的平衡,包括哲学在内的人文学科的重要性必然会逐渐增加而不是减少。

人才是大学的基础,教育不仅仅要使人学会“做事”,更重要的是要使人学会“做人”。

由此可见,把握好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关系,不偏废任何一方,做到二者的有效整合,是公共体育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

3结论与对策

研究表明,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师资队伍、学生态度等方面与实现通识教育理念有较大差距。

本文借鉴国外公共体育教育思想和经验,从教育理念、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校园文化等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

3.1更新观念,更好地实践通识教育课程目标

摒弃过去“学而优则仕”的落后观念,将教育真正回归到育人的目的,提高公共体育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帮助学生体会人生的意义、目的和价值,达到思想与行为的统一,从而更好地达到通识教育课程目标。

3.2创建和规范公共体育课程评价机制

理解体育课程评价的实质、目标,摒弃急功近利的思想,反映通识精神,评价的重心应该是在教与学的过程之中,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以及体育修养的形成,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到评价的过程中来,使其成为评价的主体,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而不是将考试分数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

3.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专与通的融合

公共体育教育不同于专业教育,所面对是非体育专业的在校大学生,教师要能够用通俗的语言把最基本的专业知识讲清楚,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学习兴趣,这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3.4积极推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注重隐性课程的发展

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部分,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对学生体育素养的熏陶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发挥第二堂课的作用,注重隐性课程的发展,对公共体育教育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使学生能在茶余饭后切身感受体育的魅力,便能在耳儒目染中对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产生影晌。

篇6:通识教育下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探析论文

“数字校园体育”(Digital Campus Physical Education,简称DCPE)其本质就是学校体育教育与管理的数字化,是数字技术与学校体育相结合的一种信息全面、系统的管理方案。通过利用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将学校体育方方面面的信息加工、整合、处理、分析,得到的相关数据来指导工作,为校园体育教育带来科学、方便、实用的管理手段与方法,从而加快体育教育、管理的现代化进程,提高和改进体育教育教学的质量,丰富校园体育文化。

DCPE的作用是以校园体育的全方位生活和工作为中心,使学校各方面的信息通过加工、直观而便捷地反映到管理者的面前,从而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和时效性,最终达到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和社会影响力的目的。同时DCPE还兼顾了:

(1)全面性。一切从学校的实际出发,考虑学校在教学、管理、交流等方面的复杂需求,从而设计各功能组件,分别针对不同类型用户的需要,真正有效地解决教师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成为为学校体育管理者和全体教师准备的教学管理平台。

(2)通用性。适应各类各级不同的学校。基于对各种学校不同管理方式的广泛调查和深入研究,系统会充分考虑用户需求的多样性,适用于全国绝大多数大中小学(包括职业中学)的工作需要。

(3)易用性。精心的设计使用户轻松入门。系统在设计研发中始终围绕“以人为本”的核心。即使一个对计算机并不熟悉的体育教育管理者或体育教师,也可以很容易地完成以前需要很久才可以完成的复杂工作。

(4)经济性。充分考虑到我国地域辽阔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各级各类学校的硬件设施建设参差不齐的现状,在系统的建设和软件的开发中,对硬件及网络设施要求较低,不需要花费很大的资金投入便可实现本系统的全部功能。

(5)交互性。系统的建设不仅是一个管理平台也是一个网络交流的平台,通过DCPE-N系统提供强大的信息发送、电子邮件、BBS等子功能,所有用户(包括教师和学生)都可以真正参与到这个虚拟的网络中来。

(6)灵活性。充分考虑到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下的工作性能,无论采用流行而廉价的Linux操作系统,还是已经安装了广泛应用的Windows NT,系统都能适应需求。(7)扩展性。系统的核心部分在开发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将来的功能扩展,用户可以方便地在原有系统中增加新开发的功能组件,或者平滑地升级至更高级的版本。在DCPE-N中还可以接受全国各级各类教师发来的资料文章等以此来充实数据库。

(8)组件化。整个系统依据不同功能划分为若干相对独立的组件,在系统中它们之间又相互融合,共享信息,为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提供不同的组件。

(9)网络化。系统开发完全基于网络的信息系统平台,充分利用因特网的众多优点。它可以非常容易地联入Internet,实现部分公共数据的网络共享,实现更大范围的教育网络。

(10)智能化。系统重点突出智能化,从而达到系统应用的简捷化,提高系统的职能决策与分析能力,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减少了人为错误的可能性等诸多特性,所以校园体育向数字化发展是必然的,因为学校体育教育、教学与管理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工作。以往我们一直采用工业时代的传统方法解决学校体育教育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效率较低。很多的学校体育教育和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由于大量信息数据的管理无法完成、相互联系手段的限制而夭折,造成校园体育工作的被动。信息化、数字化大潮的涌现为我们体育管理带来全新的解决方案,对摆脱传统手工管理方面的不足、加快信息化教育、完善当前学校体育工作,提升信息时代学校体育管理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当前全国各行业都在进行信息化、数字化的建设,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体育教育信息化、数字化落后于其他行业,不但影响到国家信息化、数字化建设的进程,同样也造成校园体育教育管理的落后局面。其主要原因是我们对信息化、数字化思想上不重视、认识上不明确、行动上不迅速。同时在体育教育、教学和管理的数字化方面暂无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也没有成熟的模式可供参考。要想赶上信息化、数字化潮流,使学校体育工作数字化,我们必须充分学习、了解和认识信息化、数字化技术的巨大挑战和机遇,积极主动地研究、设计和开发适合于校园体育的信息化、数字化产品,以改变新世纪学校体育管理的落后局面。

二、教学方面由传统的课堂教学向体育俱乐部发展

全面推行体育俱乐部。高校体育俱乐部是学习借鉴发达国家高校体育俱乐部的一些做法,结合我国的实情形成和建立起来的一种体育组织模式,定性为体育教学俱乐部。体育教学俱乐部是以体育与健康教育为目标,以共同体育锻炼爱好为组织基础,根据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社会和自我完善的需要,把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群体竞赛、三者融为一体的体育教育形式。学校体育俱乐部的建设目标是:

1.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可以自由选择项目、教师、机动地利用时间;2.满足需要发展个性,俱乐部采用多层次,多类型的组织形式,最大限度的满足学生的需求;3.课内外一体化,教学、辅导、群体竞赛有机结合,有效地促进学生体育知识技能的掌握和健康水平的提高;4.教师由原来的主授者变为组织者、辅导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为实现自我的发展而积极主动地参加体育学习和锻炼。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重视学生的合理要求,让学生学会自己选择,自主练习和自我评价,从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满足,引导学生由“依赖型“向“自主型”发展。我们向这一方向发展的目标是把公共体育课建设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充分发挥体育课的功能和作用,更加有效地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健康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在体育教学目标中应该突出强调的是“态度(兴趣)”、“习惯”、“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以及“经验”的重要性。体育态度和兴趣的培养应是未来体育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体育锻炼行为习惯的养成在体育教学目标中的重要地位应得到逐步地加强;体育教学目标中更加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确立“经验”在体育教学目标中的位置。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应该认真系统地学习知识、技能和本领,这些对于一个人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但是,不能忽视经验,经验对于一个人的发展也是十分重要的。这就要求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提供更多和足够的机会去思考、探究,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发现学习的“过程”,获得主动探索的“经历”,从直接参与中获得知识、技术和技能,从而也培养了对学习的兴趣、情感和态度。所以,我们认为数字化体育与体育教学俱乐部相结合,是我们需要积极为之努力的良策,也是今后学校体育的必然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虞锡芳.中外高校体育的对比研究[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4).

[2]王力晨.“数字校园体育”的建构[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3,(3).

篇7:通识教育下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探析论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12-0193-01

高校体育的开展,不但有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增强,还能够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使其成为一个在学识和身体素质方面均比较突出的社会需要型人才。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的篮球课程,是高校中比较受学生欢迎的一门课程,在趣味性、运动性以及给学生带来欢乐等方面均具有一定意义。虽然高校公共体育篮球教学在现实的高校体育中占有重要的`作用,但也难掩其在当今社会大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下面笔者将结合自身在高校公共篮球教学中的多年经验,同国内各个高校篮球教师共同探讨一下当前我国高校公共篮球课程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以为我国篮球教学改革指明方向。

一、高校公共体育篮球教学时间方面的改革

当前我国高校为了便于课时量统计工作的开展,大部分都以大课时这一形式进行体育教学。这种教学形式的开展,从某种角度上讲确实有利于部分学科在传授知识过程中对于教学时间的需求,有利于教学的有效开展。但另一程度上,由于一次课时间过程长,都在90分钟左右,也使得一些学科教学出现一定困难,体育学科便是其中之一。在现实的高校篮球教学过程中,由于课时时间较长,无形中使得学生的练习强度和练习次数出现增加这一情况。众所周知,体育属于身体活动,在身体活动的过程中,练习者会消耗自身体力,而持续较长时间的身体练习,则更容易使练习者出现身体透支等问题。笔者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在现实的高校公共体育篮球教学过程中,篮球课开始时学生均非常兴奋,表现出欢呼雀跃的状态,学生练习得也非常认真努力,但这样的现象持续到60分钟之后,学生的学习状态便大不如前了,很多学生由于练习次数过多出现了身体疲劳等状况,不得不原地休息,这种状况的出现使得当前我国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有效开展受到很大影响,不利于学生篮球的学习,不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增长。未来高校课程改革时,需要思考篮球教学时间的问题,以更好地促使学生篮球的学习。

二、高校公共体育篮球教学内容方面的改革

教学内容主要是指教师在篮球授课过程中所选择的学生练习内容。教学内容选择得越科学,越能够激发出学生的练习兴趣,越会受学生的欢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会越轻松。如果教师所选择的教学内容不受学生欢迎,则很难激发出学生进行体育练习的兴趣,在授课过程中很多学生便会表现出不悦,不配合教师的行为。因此,为了更好地开展高校公共体育篮球教学,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需要教师选择好现实的教学内容。当前我国高校公共体育篮球教学过程中篮球教学内容的选择也存在一定问题,主要表现在授课过程中主要以运球、投篮、传球、以及运球上篮等教学内容为主体,这些教学内容的选择很多教师认为无可厚非,其实存在很大的问题,那是因为高校所要面对的授课对象是大学生,其在小学、初中以及高中的体育教学篮球学习过程中,很多内容均已学过,并非第一次出现在篮球教学课堂上。陈旧的教学内容,使得很多学生不愿意进行练习,也使得现实的高校公共体育篮球教学出现教学困难,学生不喜欢教师所选择的授课内容等情况。为了更好地开展我国高校体育教学,需要对现实的篮球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减少传统的授课内容,转而在授课过程中多增加平衡、协调等内容,让学生在平衡球上练习运球,让学生在平衡球上练习传球,这样变化一下教学内容,更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更有利于学生练习的开展。

三、高校公共体育篮球教学需要打破旧的体育教学模式

体育教学模式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体育教学方式,对于现实的教学过程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和补充作用。以往的体育教学模式单一,过于强调体育教师的主导地位,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压榨了学生的发展空间,着重于身体素质和竞技体育,侧重于运动技术,忽视了其他方面的东西,比如,心理、社会适应、学生的创新、不同需求、个别学生的身体体能等诸多方面。在学生的体育考核中不能做到区别对待,例如,个体差异、先天条件、兴趣爱好等,且容易造成差生的心理波动:抑郁、自卑、害怕、沮丧,甚至使学生对体育失去兴趣,影响到同学间的交往及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

参考文献:

[1]王羽.生命教育视阈下对学校体育目的的反思[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6).

篇8:通识教育下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探析论文

1 正确认识通识教育的基本内涵

通识教育(也有学者将其译为普通教育、一般教育)既是大学的一种理念,也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其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即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而不仅仅是某一狭窄专业领域的专精型人才。通识教育的思想发源于欧美,近100年来在美国大学界得以成熟发展,如今已成为全球许多著名大学办学的指导思想和理念。美国的大学在通识教育发展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拥有先进的管理体制,并且在实践中形成了不同的发展模式。较早开展自由教育的耶鲁大学倡导学生选修人文艺术课程;哈佛大学则在通识课中极力打造通识核心课程,在教育计划中倡导文理交叉;芝加哥大学的名著课程计划试图把“全人类的文明经典”介绍给学生;布朗大学实行的自由选修的通识课程,是全美常春藤盟校中最有个性、最创新、最开放的大学。台湾大学、台湾辅仁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也试图通过通识教育,增加学生知识的广度与深度,拓展学生视野,使学生兼备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才”。

2 我国普通高校大学体育通识课程的现状分析

我国高校的共有特点,也是与国外高校明显不同的一个特点是有比较多的必修课程,一般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英语、计算机、体育与军事等课程。体育历来作为各类大学的基础教育课程,它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中占据重要位置,是通识教育中的一块坚强的柱石。

普通高校的大学体育课程大都是在大一和大二两年内完成, 可分为基础课和兴趣选修课。在第一阶段以提高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和身体素质为主的练习。在第二阶段,学生可根据自身的情况和兴趣任选某一项目进行学习。当前,大学体育课程现状不容乐观: (1)尽管许多高校开设了十几项体育项目作为选项课,但受场地、师资等因素的影响,仍无法满足学生的多种需求,造成学生无法实现“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选择上课时间、自主选择任课教师”的教学选课模式。(2)体育课一个学期课时一般是32~36个学时,这期间包括理论课学习、体质健康测试、体育理论与运动技能考试,还有一部分高校因室外课受天气制约而影响教学进度。有限的时间内,体育教育中认知、智力、情意等各项体育品质的发展被弱化甚至忽视。教师难以从通识教育的教育理念高度去完整地规划和领导体育教育的全过程,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与熏陶也就十分有限了。(3)体育教学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认为学生只是一个进行教育培养的客体,使体育课成为“讲解、示范、练习、纠错、巩固”的单一教学模式,学生只有被动的接受教师的培养,忽视了其主体地位的发挥。(4)体育的考核大都是遵循一些量化的技能标准来考核,如篮球选项课上定点投篮,学生投几个便得多少分,健身健美类项目也是以教师教的固定组合或是套路练习为主,教师和学生按照教学大纲进行教与学,很少或基本不进行教学大纲考核以外的内容学习。因而没有调动学生参与体育的积极性。

3 通识教育视角下,普通高校大学体育教育发展研究

3 . 1调整思路, 转变教学理念, 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顾拜旦阐明:“体育运动不仅锻炼一个人体魄,他同心理的关系与其他生理关系一样,能够影响人的悟心、性格和良心,因而,它是一服社会、道德的改良剂。”体育教学活动不但要适合大学生的心理与智力特点,还要着力于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为此,教师必须更新教学理念,把握机遇,灵活地采用并创新多种生动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体育教学在通识教育中的作用,充分弘扬学生的个性,以满足时代对人才的需要。在教学中,落实技能训练,注重培养学生认识和掌握终身体育能力,使学生获取探求知识的能力;为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大胆实践、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创造条件;培养学生奋发进取的协作精神、坚韧顽强的拼搏精神、遵纪守法、尊重他人、文明礼貌的优秀品质,为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

3 . 2树立多维教育观, 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注重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与陶治

普通高校大学体育课程,大都是以某一单个项目为基础展开教学。教学目标都是围绕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方面进行的,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往往会偏离主流方向,课程内容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实用化”和“技能化”的倾向。教学过程大多还是处于对知识和技能的简单传授,没有注重与其他学科的融会贯通。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与陶治,根据体育课程的特点,可分为两分面来加强。一方面,在大学体育通识课程设置中,可以增加一些关于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的课程,学校多开设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的选修课。另一方面,在学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 应增加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举办体育文化讲座和专家论坛,普及体育文化知识;以学校运动会为主线,以健美操大赛、校园蓝球赛、足球赛等为辅,各体育单项协会举办的体育比赛以及各院系的运动会贯穿全学年,形成人人参与、生机勃勃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学生通过参加体育活动,体验体育的快乐、领悟体育的精神、感受体育的魅力,通过校园体育文化的熏陶和浸润促使学生喜欢上体育、愿意自觉地进行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终身参与体育锻炼习惯,从而培养他们积极上进的精神,进一步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

3 . 3开展多种教学形式,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是教学恒久不变的主题。通识课程的教师要善于开设跨项目的综合性课程,关注相关课程中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能够以主题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灵活地变通教学方式,在使用传统教学手段的基础上,网络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个别教学与集体教学相结合的个性化教学模式,开发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样不仅能打破学科和专业的界限,实现不同知识间的统整和融合,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学习意志。另外,当今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社会需要的是有较好合作能力和较强团队精神身心健康的人才。每一个人无论何时、何地都将生活和工作在某一个特定的团队中。体育学科具有鲜明的独特性,大部分是在实践中进行的,它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观察、思维、操作、实践的表现机会。体育学科中的团队精神对于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具有其它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

3 . 4改变考核形式与内容, 建立隐性环节评价体系,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考核内容和形式对大学体育的教学起到关键性的作用。目前的大学体育通识课程课程评价基本上是以课程结业考试的形式来进行,学生通过一个学期一个项目的学习,参加某种形式的考试, 教师根据学生出勤、课堂表现、理论成绩、运动技术4个部分给出期末成绩。普通高校大学体育通识课程的考核,首先要理解大学体育通识课程评价的实质、目标,摒弃急功近利的思想,反映通识精神; 其次,在考试内容上改变传统技能的考核,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评价,评价方法应该多样化,不仅仅简单的依靠试卷和技术水平, 学生平时参与社团和校运会及高水平训练的情况、推荐资料的查找、团队合作完成课堂练习及考核等隐性环节都应该纳入评价范围,促使学生注重平时的学习和积累,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以及终身体育观念的形成。通过全面客观的评价体系,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 结语

通识实践已全面展开的今天,大学体育教育应自觉地融于通识教育,努力实现自身多样化的价值,大学体育教育的发展不仅要强调体育教育理念的落实,教学形式的改进,还要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注重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与陶治,营造一个良好的通识教育氛围,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担当起培养全面人才的特有使命。

摘要:在通识教育的理念下,剖析了大学体育在普通高校通识教育中的价值,审视我国普通高校大学体育教学在通识教育中的现状,提出了调整思路,转变教学理念;注重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与陶治;开展多种教学形式,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对策。

上一篇:2023年中考名著阅读试题(含答案)下一篇:教师专业素养专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