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绿地规划园林

2024-05-24

城市绿地规划园林(精选8篇)

篇1:城市绿地规划园林

浅谈城市防护林建设

摘要::城市防护林是城市园林绿化地系统规划中防护绿地的重要部分,也是大环境下绿化建设的生态屏障和依托基础。本文指出了城市防护林在绿化建设上的地位与作用的同时,也介绍了防护林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关键词:城市防护林绿化建设

城市防护林是城市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载体和关键纽带,是实现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加快城市防护林建设也是统筹人和自然和谐发展,调整整个国土森林资源布局,使森林资源分布更趋于合理的重要措施。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已经成为提升城市品位、形象和竞争力,推动区域经济健康发展的新理念。

1城防林在绿化建设上的地位

从城市园林绿地组成上讲,城防林属整个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防护绿地,是具有多种不同防护功能的带状绿地,也是城市总体规划中土地平衡绿化用地的一部分,即包含有建成区部分又包含有未建成区部分。从“实行大地园林化”角度讲,城防林是城乡大环境绿化及大范围国土绿化的生态屏障和依托基础。城防林绿化建设意义:从建成区部分园林绿化上,有助于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和城市绿地率的绿化指标;从城市规划上,有利于增加城市园林绿地总面积和托起在环境绿化建设的依托;从国家林业建设上,对增加森林覆盖率是一项有效途径;从人们对环境质量需求方面,清洁优美的环境陶冶着人们的情操,塑造人们美的心灵,启发人们热爱生活积极进取。

2城市防护林的作用

城市生态环境的恶化,严重威协着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如何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鉴于林木的多种生态效益,我们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建设城市防护林体系是一重要措施。

2.1净化空气、吸烟滞尘

城市防护林对市区空气中Cu,与O2起着平衡的作用。有关资料表明lhm2阔叶林每天够吸收CO, 1 OOOkg,放出OZ 730kg(可供1 000人呼吸氧气之用),净化空气1 800万m3。城市防护林对城市工业和交通所排放的大量污染气体有阻挡、吸收、滞留和过滤的作用。据有关专家测定,每1 hm2加拿大杨平均每年可吸收大气中SO, 46kg,每lhmz胡桃林每年可吸收so,34kg。城市防护林的叶、枝、杆及其表面结构能阻滞大量烟灰、粉尘、飘尘等,蒙尘的树木经雨水冲刷后,又能迅速恢复其吸烟滞尘的作用。据专家测定,每1hm212年生旱柳每年可滞尘8t,20年生家榆每1 hm,每年可滞尘lot。此外,草地也有明显的减尘作用。故城市防护林要乔灌草措配。

2.2减弱噪声

植物的叶与枝条轻而柔软能吸收声波,宽阔高大且浓密的树丛可以减弱噪音5dB-lOdB;乔灌草结构带30m宽可降低噪音3dB-5dBo

2.3改善城市小气侯城市

防护林在酷热的夏季,其枝叶形成浓荫覆地,直接遮挡来自太阳的辐射热而且也阻隔了来自地面、墙面和其他相邻物体的反射热。同时,城市绿化地段有强烈蒸散作用,它可消耗掉太阳辐射能量的6000-750o,因而能使城市气温显著降低,高温持续时间明显缩短。在严寒多风的天气里,也能使温度降低较为缓和。城市防护林也具有防风固沙的作用,能保护城市不受风沙危害,地处沙区或沙区

附近的城市,城市防护林的防风固沙的作用显得更为突出。

2.4美化城市环境

城市防护林一般以乔灌草相结合配置。这些花、草、树木不但具有显著的生态作用,而且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布局合理、设计美观的城市防护林不仅可改善城市环境,而且可美化城市,使人赏心悦目。一年四季五颜六色的花,千姿百态的造型,均可为城市增添几分自然美;城市僵硬呆滞的水泥建筑物在四季绿色中可显得生机勃勃,整齐美观,景色宜人。这些都将充分展示城市的自然生态美,给市民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我国城市防护林建设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3.1 用系统性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为指导,科学布局城市防护林建设

一是要注意城市及其周边山水格局的连续性和景观格局的多样性。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维护整体区域山水格局和大地机体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是维护城市生态安全的关键性因素之一。面对城市高速的扩张和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兴建,造成许多自然景观和山脉等被分割,城市周边的湿地和河道生境恶化,城市生态系统的生态阈值大大减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受到很大威胁。在城市林业建设中,只有将城市生态经济系统和城市生态系统紧密地耦合溶解,才能实现城市的协调发展。二是按照景观生态学要求,城市防护林建设要从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合理安排各景观要素所处的地位和等级,尽可能使景观格局呈现多样性、异质性。三是在城市防护林建设中充分保护与发展生物多样性。

3.2 由传统的注重美化、香化、彩化、果化、绿化逐步转移到注重生态效益和美观效益的综合发挥

城市防护林建设不仅要体现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居民生活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要求,而且要体现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由绿化层面向生态层面提升的要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城市防护林建设并不仅仅是单纯意义上的城市建成区绿化建设,要从保障整个国土生态安全的角度,把城市森林建设纳入中国林业生态体系建设,强调由过去注重视觉效果转变到注重生态效益和人类的身心健康上来,突出以林为主,乔、灌、藤、草结合,林、水结合,以人为本的城市森林建设基本原则,同时城市防护林建设要追求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型绿地,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绿量,在城市防护林的建设中要充分发挥乔木的空间伸展优势,可以尝试建设屋顶花园、阳台花园等垂直绿化景观,可以多栽植一些藤本攀援植物爬附在建筑体上,充分发挥有限的城市林地来缓解我国城市化进程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压力,拓展城市的绿色空间。

3.3 注意解决城市防护林建设长期以来形成的树种单

一、林地类型单一和乡土树种优势不明显问题

植物群落中物种间存在竞争、相互依存的平衡关系,若植物种类单一,势必生长不良,稳定性差,同时生物群落得不到发育,发生病虫害的机率就会大大增加,所以整个防护林的景观受损,生态效应也得不到充分发挥,出现“绿色沙漠”现象。目前,我国城市防护林建设所使用的树种普遍比较单一,落叶树种主要是法桐,长江以南城市绿化的常绿树种主要是香樟,造成城市绿化景观的单调。法桐和香樟是好树种,有很多优点,生长快、耐修剪,易造型等,但在一个密度大的城市栽种大量的法桐,常截干修剪,枝下高低、通气性差,叶片的种子脱落时,散布在空气中的密度较大,对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有一定的影响。选用乡土树种为建群种以及多种乡土树种组合,可提高森林的稳定性与抗逆性,降低维护与管理费用,凸现本土特色,增加自然野趣;同时乡土树种也不乏观赏性,可被选做城市行道树种。

3.4 必须注意克服建成区和近远郊区脱节问题

城市建成区和近远郊区防护林建设协调统一、统筹考虑、完美配合才能实现城市防护林建设生态效益的最大化。长期以来,由于我国体制的原因,建成区绿化属于园林部门的事情,郊区和远郊区属于林业部门的事情,由于两个部门隶属关系不同和建设目标不尽相同,这在客观上也造成了两地林业建设脱节,找不到很好的平衡点。城市园林和城市防护林要密切配合,起到有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作用,彰显各自优势,形成既互相补充,又高度和谐的统一整体。

3.5 树立科学的政绩观,克服盲目的树种引进和大树进城等急功近利思想

近年全国范围许多城市存在大量引入外来树种以及跨地带种植的现象,由于树木的根系和树冠创伤难以恢复,同时引进树种由于受土质、气候的影响,树体生长不良,既不能充分发挥绿地应有的生态效应,凸现地区特色,后期的人工管理投入又非常高,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并且在城市中还会由于种种原因进行过度的修剪,生态效应遭到严重的破坏,对树木移出地的生态环境也破坏很大。

综上所述,城防林绿化建设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宏伟大业,是人民生活和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客观要求林业、园林、规划、城建、土地等部门要有超前意识,协调努力,在大环境绿化问题上,要从认识、实践、效果之间形成良性循环,总结出若干符合国情市情的成功经验。

参考文献:

[1]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项目组.中国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总论[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2.[2]赵廷宁,丁国栋,马履一.生态环境建设与管理[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3.[3]刘俊,祖旭宇,朱允华,等.论城市林业与城市建设[J].防护林科技, 2005,(6): 35-37.[4]韦荣华.城市森林-中国建设“城市之肺”[J].中国林业, 2005,(11A): 17-20.

篇2:城市绿地规划园林

考试时间:2011年6月20日至2010年6月27日

考试地点:海南师范大学教学区和白沙门公园

考试内容:

1、考试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3-5人,每个小组需完成综合性公园绿地规划设计图纸一套,具体要求:图纸包括现状分析图(A2)、功能分区图(A2)、视线分析图(A2)、轴线分析图(A2)、交通分析图(A2)、植物规划图(A1)、总平面图(A1),能表现规划设计意图的效果图(透视、鸟瞰均可)、剖立面图2—4幅,各图纸符合制图规范。

2、要求各分析图有简要的文字说明,字数视图纸内容而定,对总平面图有单独文字说明,内容包括对现状的分析、功能布局依据、视线轴线的分析及确定的依据、道路交通规划思路、植物规划构思等,字数1000—2000。

篇3:现代城市园林绿地规划

现代城市发展要求按照社会生活的综合需求和环境资源合理配置城乡绿地, 将“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真正落到实践中。大量实例说明我国的园林建设已从城市园林发展到园林城市。城市绿地率成普遍增长之势, 人均占有绿地面积逐渐增加, 特别是新居住小区中的自然环境得到显著改善。所以我国现代城市的绿地系统绝非传统意义上的绿化, 而是城市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系统。

1 现代城市园林绿地规划的特点:

1.1 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的合理性提高, 游

憩休闲及绿色产业的要求得到了满足。城市绿地规划可分为三个方面, 即市域、城市规划区和主城区。它在城市建筑空间中合理布局各类公园绿地、街头游园, 满足居民日常游憩要求外, 另一个主要的任务是要将城市近郊山林水系组织起来, 通过建立风景区、市郊公园、湿地公园、度假村等大型的绿地空间, 满足城市居民亲近自然的生活需要。

1.2 现代城市绿地规划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增强,

在满足城市生态建设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确定城市绿化目标、确定城市各类绿地控制原则的基础上, 国家对规划的城市绿地加强了规划和落实, 提出了对策措施, 规划水平显著提高。现代城市绿地规划提倡建设生态城市, 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它提出对自然环境加强保护、恢复、修复;强调城市绿地建设, 提高城市绿地占有量, 以绿地占有量为骨架, 把自然引入城市;强调城市紧凑发展和均衡开发。重点突出绿地规划的生态功能, 在满足日常基本要求的基础上, 从城市空间和自然出发, 尽量保护城市自然遗留地和自然植被, 将生物多样性作为城市绿化的基本内容, 重视生态过程的恢复, 运用生态技术, 将人工要素和自然要素融合成绿色生态网络。

1.3 体现城市形象与特色。体现城市特色

是我国现阶段城市发展中的又一重要特色, 但是城市形象绝不是所谓的“大广场”、“大草坪”、“宽马路”, 也不仅仅是城市的建筑风貌。城市赖以存在的地理环境, 即山水形胜、风土人情才是城市特色的基础源泉。坚持文化陶冶, 构筑生态文化体系。

2 现代城市园林绿地规划遇到的问题

2.1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必须建立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协调关系

2.1.1 从绿地规划上说,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需要城市规划行政部门和城市绿化行政部门的紧密合作。它影响到对城市绿地规划基本的理解和城市远景发展的把握、影响到现状资料的收集和对现状问题的分析, 甚至影响到对规划本身的认识。

2.1.2 从参与规划的技术层面上说,

技术人员专业的不同对于城市绿地规划的理解也不同, 因此在必须与城市总体规划相协调的约定之下开展工作, 才能保证各城市的规划编制工作在较为统一的起跑线上, 使各城市的规划成果具有可比性。

2.2 与自然环境的冲突

现代城市绿地规划, 虽然对环境保护重视了, 但与此相背的问题不断出现, 这就促使我们必须保护城市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其重点是山、水、空气、土壤和植物, 保护好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只有根据城市的总体布局和其所处的自然地理条件进行综合分析, 只有将城市生态基础设施与其它市政基础设施同步规划确定保护用地的范围, 才能保证生态效益的发挥。

2.3 正确处理规划的完整性与个性特色的关系

不少规划停留在资料的收集和分析阶段, 怎样融合到规划中, 做出城市的个性特色还缺乏深入的研究和落实。如果规划不能显示城市的特色, 那么规划就只是形式, 造成植物景观、园林内涵和规划手法雷同, 我们都知道个性是规划水平的提升和体现, 完整性是规划的基本要求。

2.4 个别政府的投入和与人们的需求

个别政府对城区绿地系统和城区外围的绿化投入远远不够, 对植物存在的价值缺乏认识。随着城市建设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城市环境水平有所下降, 各类环境问题难以得到有效控制。城镇内人口稠密地段的公共绿地和城市广场与居民游憩的地方不成正比。对城市景观景点缺乏精心设计, 急切增加绿地和公共绿地面积。

3 解决方案

建设生态文明的城市, 弘场其历史文化。在进行城市园林绿地规划时要设计一些突出城市个性的景观。既要满足人们的娱乐休闲需求, 又要让游客感受城市的文化气息。将各市的文化产业发扬光大, 从而推动整体经济素质的全面提高。一些地区绿地建设和后期养护管理资金投入不足。由于养护的资金不到位, 很多规划好的景观在繁盛一时后, 与预想的景观完全不同, 甚至荒废, 造成极大的损失。不但没有达到绿化效果, 还给日后的绿化带来不少麻烦。因此, 建议绿地建设与后期的管理与养护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加大宣传, 倡导绿色精神。

充分利用自然条件, 塑造城市景观特色。建设以城区景观轴线为网络骨架, 突出城区的重点地段景观风貌, 以城区公共绿地和城市广场为中心的景观结构。着眼于城区内外绿地景观的衔接和协调, 重视重点地段和重要节点处的形象设计, 强调绿地景观的整体性, 突出城市整体环境意识, 保护城区自然环境, 以生态系统、环境质量的提高为目标指导绿地系统规划。规划公共绿地活动功能应从人的需要出发, 满足居民游憩休闲等需求。突出经济节约原则、因地制宜, 以较小的投资获得较大的收益。

结束语

篇4:城市绿地规划园林

关键词:雾霾;热岛效应;道路交通安全;城市园林绿地规划

一、雾霾对城市园林绿地规划的启示

PM2.5的污染,现已成为全国性的问题,如今有30多个城市都在遭受雾霾的侵害。据调查显示,30年来,京津地区的雾霾发生频率呈上升趋势北京环保局的数据显示,机动车、燃煤、扬尘,是造成雾霾的三大主要原因,我们除了在源头上减少雾霾发生外,对城市园林绿地进行科学规划和设计,对降低雾霾的影响也十分重要。

首先,在进行城市建设时要以生态优先和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平衡生态用地与人工用地。其次,一些工厂车间经常会排放出大量的烟尘和粉尘,我们在进行城市园林绿地规划时,要加强这些厂区的工厂绿化以及这些厂区与附近居住区之间的道路绿化和居住区绿化。选择滞尘能力较强并且对工厂产生的其它有害物有较强的抵抗力,能够长期存活的树种。树木的滞尘能力是与树冠高低、总的叶片面积、叶片大小、着生角度,表面粗糙程度等条件有关。一般来说,叶片表面较粗糙、凹凸不平,具有网状结构、气孔开口较大,有茸毛、分泌黏性室外油脂或汁液的植物更容易阻滞灰尘。此外,一些种植在草地中的茎叶物,其茎叶可以滞留大量灰尘,且根系与表土牢固结合,能有效地防止风吹尘扬造成的多次污染。但植物的吸附作用有一定的饱和性,要注意对植物进行定期清洗。正在遭受雾霾危害的城市可研究选择这类,并且是乡土树种的树木,或者通过引种驯化种植此类树木来减轻雾霾危害,其它有雾霾发生趋势的城市也可采取同样方法选择相应植物来预防雾霾发生。

此外,水系和建筑空间的合理规划布局也可以有效的增强PM扩散与转化。对于城市水道如河流、湖泊、池塘,在不同类型的公园绿地中要合理布局,有效疏导地面径流与活水工程。对于道路、建筑间空域,对其布局进行调整和优化,使其成为疏导大气PM颗粒物的流通道。

二、热岛效应对城市园林绿地规划的启示

由于城市的发展速度加快,城市的居住人口增加,日常生活所散发的热量增加,城市建筑日益密集、柏油路和水泥路大量铺设,城市绿地、林木和水体减少而导致其缓解热岛效应的能力被削弱,都使得城市热岛效应程度日益增强。它使城市上空缺少较强的冷空气,空气污染加重,破坏人类生存环境,进而引发各种疾病。据调查研究显示,城市园林绿化可从根本上改善城市下垫面热力学特性,是有效改善城市热岛效应的重要措施之一。

合理的园林绿地规划,绿化结构和植被类型,可以显著减弱城市热岛效应。对此,我们要做到:第一、加大城市园林带状绿地面积,在城市周围部署大片楔形绿地,引入城市。第二、加强建筑的屋顶绿化、墙面的垂直绿化。第三、消除城市裸地,提高绿化覆盖率。第四、统筹规划温室气体排放较为密集的工业企业、居住区、街道、公路等地区的绿化,营造良好的绿色通风系统,把室外新鲜空气引进室内,以改善小气候,调节居住环境。第五,增加水景设置,增大水体面积,形成环市水系,不仅可以丰富园林景观,而且可以吸收太阳辐射热量,调节市区的温湿度,降低热岛效应程度。第六、培育适合各个城市土质条件、气候环境的抗旱耐热植物,防止因气温增高,

三、道路交通安全对城市园林绿地规划的启示

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人们对物质生活有了更深层次的追求,私家车几乎成为了城市每个家庭出行的必备品,而随着城市居住人口的增多,私家车的数量也与日俱增,从而带来的不仅仅是对停车位的需求,还有对环境的污染,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威胁。近几十年来,不同程度的交通事故也是日益呈上升趋势,除与驾驶车辆的潜在故障,驾驶人员的不当操作,行人不遵守交通法则的错误做法有关之外,也与不合理的道路绿化息息相关。这就要求我们正确规划道路绿化,同时对道路绿地的植物进行合理搭配。

道路绿地对道路交通安全问题的首要功能便是分隔组织交通以保障安全。配合道路交通设施,在中心岛、导向岛、立体交叉绿岛等处,种植园林植物诱导视线,阻隔人流,起到引导、控制人流、车流的作用,但只能种植低矮的灌木及草坪或者设置花坛,便于驾驶员看清周围行车,减少交通事故。在道路中间设置车行道分隔绿带、行道树绿带和人行道绿带,将快慢车行道、人行道以及建筑隔开,可以减少车流的互相干扰,减轻交通拥堵状况,避免人流和车流的混杂,保证行人安全。但这些分隔绿带布置中,只宜种植低矮灌木及草皮,或者枝下高较高的乔木,不能妨碍驾驶员和行人的视线,同时防止对车辆和行人的刮蹭和划伤。

道路绿地对道路交通安全问题的另一重要功能便是防眩作用和减轻视觉疲劳。夜间相向行驶的车辆其车灯照射会产生眩光,使驾驶员难以辨认路面交通状况,影响行车安全和行车速度,而城市道路和高速公路等合理种植植物形成的分车绿带在夜间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可以遮蔽对面车辆的灯光,达到防眩的目的,有利于夜间车辆的快速安全行驶,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另外,车辆在道路上行驶时速度快、时间长,尤其是高速公路,若沿线景色单调,驾驶员极易产生视觉疲劳,在道路沿线结合环境条件进行植物造景,丰富道路景观,可以给司乘人员提供一个良好的视觉空间,提高其注意力,缓解疲劳,从而利于行车安全,避免或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四、结语

近年来,许多城市正在构建国家或省级“园林城市”,这不只是单纯的绿地覆盖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及绿地率、综合物种指数的增加,还有对热岛效应程度、雾霾程度下降的要求。此外,最重要的还是由城市园林绿地的合理规划设计与布局,园林植物的合理配置而产生的生态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高收益的要求。根据城市现状,对城市园林绿地合理规划,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优化城市人居环境、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打造真正的“绿色城市”。

【参考文献】

[1]李铮生.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胡长龙.园林规划设计[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3]苏雪痕.植物造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

篇5: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若干问题探讨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若干问题探讨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是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代化城市建设以及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作了分析与探讨,并对当前城市绿地规划设计与建设提出自己的建议.

作 者:何玲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明德学院,贵州,贵阳,550003刊 名: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英文刊名:KEHAI GUSHI BOLAN(BAIKE CHUANGCXIN)年,卷(期):“”(11)分类号:X3关键词:绿地规划 可持续发展 探讨

篇6: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复习资料

1、城市规划区——城市市区、近郊区以及城市行政区域内其他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

2、城市建成区——城市行政区内实际已成片开发建设,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设施基本具备的地区。

3、城市现状条件――是城市现有的各项物质内容的构成和状况。

4、城市总体规划――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各项发展建设的综合布置方案。

5、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在城市用地范围内,根据不同功能用途的园林绿地,合理的来布置,使园林绿地能够改善城市小气候条件,改善人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条件,并创造储清洁、卫生、美丽的城市。

6、城市规模――是指城市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

7、城市绿化覆盖率――市区内各类绿地覆盖面积总和与市区面积之比。

8、热岛效应――城市由于建筑密度、生产和生活活动过程中散发出大量的热量,会产生市区气温高于郊区气温的一种情况。

9、环境容量――指风景区的单位面积内所能容纳的平均游人数量,称为容人量,具体用m2/人。

10、行道树――按一定方式种植在道路的两侧,造成浓荫的乔木。

11、视距三角形――根据两相交道路的两个最短视距,可在交叉平面上绘出一个三角形,称为~。

12、风景――在一定的条件之中,以山水景物,以及某些自然和人文现象所构成的足以引起人们审美与欣赏的景象。

13、景点――构成园林绿地的基本单元。

14、景物――构成风景的客观因素,各自具有不同的特征,主要有山、水、植物、动物、气、光、建筑、其他等8类。

15、街道小游园――是在城市干道旁供居民短时间休息用的小块绿地,又称为街道休息绿地,或称为街道花园。

16、植物园――以植物科学研究为主,以引种驯化、栽培实验为中心,培育和引进国内外优良品种,不断挖掘野生植物资源,并扩大在各方面应用的综合研究机构。

17、自净作用――少量污染物一时性进入环境中,经过各种自然过程而分解、稀释,仍可使环境保持并恢复到原来的状态,生态平衡不致破坏。

18、“邻里单位”是城市居住区规划中的一种结构形式,1929年由美国人佩里提出。

19、“田园城市”是19世纪末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提出的关于城市规划的设想

在城市用地适用性的评定过程中,通常办法是将用地按优劣条件分成的种类为3种

20、城市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20年

21、农、林、牧、渔、水利业属于产业类型中的第一产业;工业属于产业类型中的第二产业;旅游业属于城市产业类型中的第三产业。

22、城市化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基础设施的完善。

23、将人口规模进行分类,特大城市(100万人以上)、大城市(50~100万人)、中等城市(20~50万人)、小城市(少于20万人)

24、在人的心理感受方面,对城市印象影响最大的因素包括道路、边界、中心、区域特征、标志物。

25、城市防灾规划包括:城市防洪规划、城市消防规划、城市减轻震灾规划、城市人民防空规划。

26、在城市总体规划用地平衡中,生活居住用地占城市用地比例为50%-60%。

27、在城市单项建设用地中,居住用地一般控制在每人18~28平方米;工业用地一般控制在每人9~22平方米;道路广场用地一般控制在每人8~15平方米;绿地每人不得小于9平方米。

28、在城市绿地类型中,不参与城市建设用地平衡的有居住区绿地和附属绿地。

29、我国城市规划有关标准规定:①园林景观路绿地率不得小于40%;②红线宽度大于5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30%;③红线宽度40m-5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5%;④红线宽度小于4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0%

30、对城市印象影响最大的因素,大致包括以下5个部分,即:道路、边界、中心、区域和标志物。

31、编制城市规划一般分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2个阶段进行。

32、城市园林绿地布局,要保持城市生态系统平衡,基本要求包括:布局合理、指标先进、质量良好、环境改善。

33、城市园林绿地功能包括:景观功能、文教功能、游憩功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功能。

34、城市古树名木保护规划涉及的内容主要有:指定法规、宣传教育、科学研究、养护管理。

35、市级综合公园的服务半径为2000m,区级综合公园的服务半径为1000m,社区公园的服务半径一般为500m。

36、综合性公园根据其活动内容可以分为:文化娱乐区、观赏游览区、安静休息区、儿童活动区、老年活动区、体育活动区、园务管理区及服务设施。

37、居住区的基本组成单元是居住小区

38、居住区绿地的类型包括:公共绿地、公共设施绿地、道路绿地、宅旁绿地。

39、在居住区绿地中的小区游园设计的基本形式主要有:规则式、自由式、混合式。

在城市园林绿地中,园路是小游园的骨架

40、道路绿化断面的布置形式有:一板二带式、二板三带式、三板四带式、四板五带式和其它。

41、在交通干道上栽植的行道树,干高不得小于3.5m;非机动车和人行道之间的行道树,干高也不能小于2.5m,否则会影响交通和人的通行。

42、行道树的定植株距最小为4m,速生树的定植距离一般采用5-6m。行道树种植方式分为树带式和树池式

43、道路对坡度有要求,对于机动车道来说,道路纵坡不宜超过3﹪~4﹪。

44、根据道路在城市中地位、交通特征和功能,可分为不同的等级。大城市、特大城市一般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45、高速公路中央分隔绿带严禁种植乔木

46、在城市街道绿化中,其卫生防护功能包括:净化空气、降低噪音、降低辐射热。

47、按城市广场的功能、性质,可将城市广场绿地分为:集会广场、纪念广场、交通广场、商业广场、文化娱乐休闲广场。

48、防护绿地根据其功能可以分为:城市防风林带、卫生防护林带、水土保持林、农田防护林。

49、防护绿地的主要功能包括改善城市自然条件和卫生状况

50、工厂企业组成部分主要由:厂前区、生产区、露天堆料场及仓库区、绿化美化地段组成。

51、工厂绿化意义主要表现在:有利于环境保护-功能价值、有利于创造精神财富-精神价值、有利于创造物质财富-经济价值。

52、工厂企业园林绿化植物的选择的基本原则包括:适地适树、确定骨干和基调树种、确定合理的比例关系、满足生产工艺过程对环境的要求、选择容易繁殖,便于管理。

53、在校园绿地规划中,离建筑物5米才能栽植乔木

54、风景名胜区在风景游览路线的组织过程中,其组织游览程序包括:入景、展开、酝酿、高潮、尾声。

55、风景构成的基本要素有3类,即景物、景感和条件。

56、风景资源评价包括:景源调查、景源筛选与分类、景源评价与分级、评价结论。

57、简述社会的城市问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

1、住宅问题

2、交通问题

3、城市污染问题

4、城市灾害问题

5、城市环境景观问题

58、简述保护环境的主要途径。

答:

1、采取措施控制污染源,以减少、免除污染的发生。

2、合理的规划布局。

3、采取生物措施,普遍绿化,大力植树造林,栽花植草。

59、简述城市园林绿地布局的目的答:

1、满足全市居民方便的文化娱乐、休憩游览的要求。

2、满足城市生活和生产活动安全的要求。

3、达到城市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目标。

4、满足城市景观艺术的要求。

60、简述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布局的原则。

答:

1、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规划应结合城市其他部分的规划综合考虑,全面安排。

2、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必须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

3、城市公园绿地应均匀分布,服务半径合理,满足全市居民文化休憩的需要。

61、简述城市园林绿地分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答:

1、以绿地的功能作为主要的分类依据。

2、绿地分类要与城市规划用地平衡的计算口径相一致。

3、绿地分类要力求反映不同类型城市绿地的特点。

4、绿地应尽量考虑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可比性。

5、在分类时要考虑绿地的统计范围、投资来源及管理体制。

62、简述城市园林绿地指标的确定的依据。

答:

1、我国城市园林绿地水平。

2、国外城市绿地水平及动向。

3、城市生态学环境保护提出的要求。

4、从观光游览及文化休憩需要考虑。

63、简述城市绿化植物规划的原则。

答:

1、尊重自然发展规律

2、以地域性植物种类为主

3、选择抗性强的植物

4、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相结合64、简述综合性公园规划计的基本原则。

答:

1、贯彻国家在园林绿地建设方面的方针政策,遵守相关规范标准。继承和革新我国造园艺术系统,广泛吸收国外先进经验,创造我国特有的园林风格和特色

2、充分考虑大众对公园的使用要求,丰富公园的活动内容及空间类型。

3、因地制宜,使公园与当地历史文化及自然特征相结合,体现地方特点和风格

4、充分利用公园现状及自然地形,有机组织公园各个构成部分,使不同功能区域各得其所。

5、规划设计要切合实际,指定切实可行的分期建设计划及经营管理措施。

65、简述工厂企业绿化的特点。

答:

1、较差环境不利于植物生长

2、用地紧凑、绿化用地面积少

3、绿化要保证工厂的安全生产

4、工厂绿地的服务对象以本厂职工为主

66、简述工矿企业绿化的意义。

答:

1、有利于环境保护-功能价值

2、有利于创造精神财富-精神价值

3、有利于创造物质财富-经济价值

67、简述防护绿地根据其功能可以分为哪几类。

答:

1、城市防风林带。

2、卫生防护带。

3、水土保持林。

4、农田防护林。

68、简述城市防护绿地的作用。

答:

1、防风固沙

2、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3、吸收有害气体

4、降温保湿

5、洁净环境、美化城市

69、简述道路绿化断面的布置形式。

答:(1)一板二带式(2)二板三带式(3)三板四带式(4)四板五带式(5)其它

70、简述高速公路防护绿地设计应该注意的问题。

答:(1)高速公路防护绿地一般每侧宽度为20-30米,以落叶树和常绿树相结合种植。

(2)防护绿地的种植形式可以靠近车道德一侧先铺草坪,再种植宿根花卉、然后灌木、小乔木、大乔木、由低到高,形成多层次的植物景观。

(3)高速公路防护林宜结合周围地形条件进行合理的设计。

(4)为防止穿越高速公路,可以选择有刺植物进行绿篱栽植,形成防护绿带。

71、简述工矿企业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答:(1)工业企业的绿化应有自己的风格(2)满足生产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3)要与建筑主体相协调(4)增加绿地面积,提高绿地率

72、试论述影响城市园林绿地指标的因素。要求:

答:(1)国民经济水平(2)城市性质(3)城市规模(4)城市自然条件

(5)城市所在地地形、地貌、水文、地貌、土壤等的条件

(6)城市用地的分布现状(7)城市中已形成的建筑物(8)园林绿地的现状及基础

73、试论述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任务。要点

答:

1、选择和合理布局城市各项园林绿地,确定其位置、性质、范围、面积;

2、根据国民经济计划、生产和生活水平及城市发展规模,研究城市园林绿地建设的发展速度与水平,拟订城市绿地的各项指标;

3、对总体规划中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进行调整、充实、改造、提高的意见,提出园林绿地分期建设及重要修建项目的实施计划,以及划出需要控制和保留的绿地的红线。

4、编制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图纸和文件。

5、对于重点的大型的公共绿地,还需提出示意图和规划方案。

74、试论述城市园林绿地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方面的作用。要点

答:

1、园林绿地可净化空气、水体和土壤;

2、园林绿地可改善城市小气候;

3、降低噪声;

4、保护农田;

5、保持水土;

6、安全防护;

7、监测环境污染。

75、试论述宅旁绿化的要点。要点

答:庭院绿化:

1、庭院处于住宅群的环绕之中,因建筑物的遮挡造成大面积的阴影,因此要注意耐荫树种的配置,以保阴影部位良好的绿化效果。

2、自然式绿篱分隔庭院,可降低噪声。

3、多层住宅朝南部分,设计集中绿地,主要布置在住宅楼内居民做短时间休憩及简易幼儿活动场地。底层住户庭院的分隔影响到庭院的外貌,常用通透围墙和绿篱两种方法。

4、花木配置宜采用孤植、丛植的方式,栽植于靠近窗口或居民经常出入之处。

住宅周围绿地:

宅前步行道在庭院入口处,可与围墙结合,利用常绿和开花植物形成绿门、绿墙。

重视屋基绿地,丰富色彩,软化建筑生硬线条,降低辐射热。山墙头绿地可将山墙间的空地连成带状,设计成树丛或攀缘植物。

窗前绿地对室内采光、通风、防止噪声、视线干扰等方面起相当重要的作用。

屋角绿地打破建筑线条的生硬感觉,形成墙角的“绿柱”。

屋顶绿化具有调节温湿度、改善小气候的作用。

注意室内外和院内外绿化结合。

76、试论述避灾绿地规划的原则。要点

答:

1、一级避灾点是灾害发生时居民的紧急避难场所,按各街区的人口密度和避难场所的合理服务范围,均匀地分布于主城区范围内的居住小区内中心绿地、组团绿地、附属绿地或居住区就近的生态环境绿地等场所,并与避灾通道有直接、通畅的道路联系。

2、二级避灾点为灾害发生后作为避难、救援、恢复建设等活动的基地。

3、避灾通道应利用市区交通干道网将各类避灾点连接起来形成避灾网络体系。分车行避灾通道和步行避灾通道两类。

4、为了适应防灾避灾需要,市、区级公园都应有一定面积的水面,既是造景,又可做消防水源

77、试论述如何对高速公路绿地进行规划设计。

答:

1、高速公路中央分隔绿带宽度1.5m以上,宽度可达5-10m,分隔绿带上种植以草坪为主,严禁种植乔木。

2、为防止汽车穿越市区时的噪声和废气等污染,在干道的两侧要留出20-30m的安全防护林带。

3、有一定厚度的黄杨、紫叶小檗等花灌木形成绿带,可减少车辆以外损伤的程度。

4、通过绿地种植来预示线形的变化,引导驾驶员安全操作,种植时注意连续性。

5、在隧道入口处栽植高大树木,以使侧方光线形成明暗的参差阴影,使亮度逐渐变化,以增加适应时间,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78、试论述综合性公园用地选择应注意哪些方面。要点

答:(1)服务半径应使居住用地内的居民能方便使用,并与城市主要交通干道、公共交通设施有方便的联系。

(2)符合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确定的性质及规模,尽量结合城市的有利地形、河湖水系、方便交通、生活居住用地规划综合考虑。

(3)充分发挥城市水系的作用。

(4)选择有古树名木及植被丰富的自然条件,适合建立公园的地段。

(5)选择可利用的原有园林建筑、名胜古迹、革命遗址、人文历史等地点建设公园绿地,既丰富公园的内容,又对保护民族文化遗产起到有利的作用。

(6)选择园址应考虑到发展的可能性,留出适当的发展备用地。

城市问题:①住宅问题②交通问题③城市污染问题④城市灾害问题⑤城市环境景观问题

80《雅典宪章》研究了城市的功能:1.居住,要建设在城市最好的地段,附近有良好的景观和空气,禁止沿交通干道建设住宅2工作,按照性质和需要进行安排,使工作接近居民,并与其他地区之间有绿篱带隔离3.交通,交通,应按照道路的功能进行分类,强调交通干道和建筑物之间绿带隔离4.游憩,新建住宅要留出空地建设公园、运动场和游戏场

81邻里单位:是城市居住区规划中的一种结构形式,1929年由美国人C.A佩里提出。

82.我国对城市规划的界定:我国对城市的界定是人类为了在城市的发展中维持公共生活的空间秩序而做的未来空间安排的意志,其根本的社会作用是作为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是保证城市合理地进行建设和城市土地合理开发利用及正常经营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是实现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综合手段。

83城市规划工作阶段长期是20年,近期是5年

篇7:对城市园林绿地中的道路规划

园路是园林绿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像人体的脉络一样,贯穿于园林中各景区的景点之间。因此,园路的规划,直接影响到园林绿地各功能空间划分的合理与否,人流交通是否通畅,景观组织是否合理,对园林绿地的整体规划的合理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园路的功能作用

园路不仅是园林中分割各个景区、联系不同景点的纽带,更是贯穿整个园林的交通网络,就像人体中的血管,是园林的脉络。其功能大致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组织空间,构成园景 园林道路的作用是把园林绿地中的景观进行分割和整合,根据地形、建筑和景观的形状,恰当地把园林中各个景区联系成一个整体。同时,园路本身又是一种狭长空间,利用它的穿插划分,又把园林空划成了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一系列空间,通过大小、形状的对比,极大地丰富了园林空间的形象,增强了空间的艺术表现力。另外,园路优美的曲线,丰富多彩的路面铺装,可与周围山、水、建筑、花草、树木、石景等景物紧密结合,不仅是“因景设路”,而且是“因路得景”,所以园路可行可游,行游合一。

2.组织交通 园路承担游客的集散、疏导,满足园林绿化、建筑维修、养护、管理等工作的运输任务,以及安全、防火、职工生活、公共餐厅、小卖部等园务工作的运输任务。对于小公园,这些任务可以综合考虑,对于大型公园,由于园务工作交通量大,有时可以设置专门的路线和入口。

3.引导浏览 园林不仅是设计一个个静止的“景观”,而是创造一系列运动中的“境界”。所谓“人随路走”、“步移景移”,就是要做到随着游人位置的移动,园景应该能够引导人们在观景的过程中上升到“意境”“境界”的升华。园路就是要承担起这个组织园林的观赏程序,向游客展示园林风景画面的作用。它通过自己的布局和路面铺砌的图案,引导游客按照设计者的意图、路线和角度来游赏景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园路其实就是园林中游客的导游。

二、园路的分类

在园林绿地规划中,按照园路性质功能的不同,大致可分为:

1.主园路 主园路是园林绿地中的主要通道,它联系全园,是园林内大量游人所要行进的路线,从园林景区入口通向园林中各个景区、广场、公共建筑、观景点、后勤管理区,形成全园的骨架和环路,必要时可通行少量管理用车,道路两旁应充分绿化,宽度4~7米。

2.次园路 次园路是主园路的辅助道路,呈支架状连接各景区内景点和景观建筑,车辆可单向通行,为园内生产管理和园务运输服务。路宽可为主园路的一半。自然曲度一般大于主园路,以优美舒展和富有弹性的曲线线条构成有层次的风景画面。

3.游息小径 游息小径是园路系统的最末梢,是供游人休憩、散步、游览的通幽曲径,设计中一定要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它引导游人更深入地到达园林各个角落,是通达广场、园景的捷径,允许有手推童车通行,宽度0.8~1.5米不等。多曲折布置,并结合园林植物小品建设和起伏的地形,形成亲切自然、静谧幽深的自然游览步道。

三、园路的设计方法

园路具有引导游赏的作用,因此,天然风景中人走出来的园路,凡有可赏之处,必有停留之处,让人们徘徊品赏,或驻足小憩,细细玩味,不会一掠而过。据此,在城市园林绿地中规划布置园路时,也一定要注意园路与园景的配合与协调。

1.在有景的地段,园路的走向应服从赏景的需要,也就是要把最好的画面分别展示在园路的对景上。

可以采用摄影机拍下来,多次反复推敲后,选定园路的位置;

2.在少景的地段,一般先定路后设景,故完全可以将设计的景观用立面图或透视图表达出来;

3.在多景的地段,一定要考虑赏景路线的减速与增留,也即园路的降速设计和增加停留的时间。园路的设计应时刻注意“以人为本”,将安全、方便放在首位。

四、园路铺装类型

园林中的路不同于一般的城市道路,不但要求基础稳定、基层结实、经久耐用,同时还要考虑景观效果,因此对铺装的要求是:不仅要考虑路面的承载能力,更要注重路面的艺术效果。现代园林中常见的路面铺装类型有:

1.整体路面 整体路面主要是沥青混凝土或水泥混凝土铺筑的路面,平整度好,耐压、耐磨,施工和养护管理简单,多用于公园主次园路或一些附属专用道路;

2.块料路面 块料路面一般使用规则或不规则的石材、砖、预制混凝土做路面面层材料,结合层要用水泥砂浆,起路面找平和结合作用。这类铺地适用于园林中的游步道、次园路等,也是现代园林中应用比较普遍的形式之一;

3.卵石路面 卵石是园林中最常用的一种路面面层材料,一般用于公园游步道或小庭园中的道路。中国古典园林中很早就开始用卵石铺路,并且还创造了许多带有传统文化的图案,江南古典园林中目前仍保留了不少这方面的佳作;

4.嵌草、步石、汀步、蹬道 嵌草路面是把天然石块和各种形式的预制水泥混凝土块铺成冰裂纹或其它花纹,铺筑时在块料间留有关3~5厘米的空隙,填入培养土,然后种草;

5.木栈道 木栈道是使用木材作为面层材料的园路,因天然木材具有独特的质感、我色调、纹理,可令步行更为舒适,但造价和维护费用相对较高。所选的木材一般要经防腐处理,因此从保护环境和方便养护出发,应尽量选择耐久性强的木材,或加压注入防腐剂对环境污染小的木材,现在多选用杉木。

五、园路规划中应注意的问题

园路规划中,要始终注意的两个原则是“结合园景地形布置”和“以人为本”,不能主观地凭想象随意设置。现代城市园林绿地道路规划中,常出现的不适当的现象有:

1.现代园林中,由于设计师或某些个人的主管意见,将本身很美的自然地形铲成一马平川,使园路失去了在立面上的变化,或将平地堆成“坟堆”,强行使园路“三步一弯,五步一曲”,出现不符合人们游览习惯的别扭感;

2.园路布局形式有自然式、规则式和混合式三种,但不管采用哪种园路形式,最忌讳的就是断头路,回头路。除非终点有一个明显的景观和建筑;

3.在园林绿地规划中园路所占面积,比例不适当,造成交通不便,人们行路过程中挤占绿地的现象;相反,某些规划设计中,又过多规划园路,形如蜘蛛网,不仅影响景观效果,同时给建筑投资也加大了负担,还于生态不利;如:佳木斯杏林湖公园是一个休闲公园,要求生态良好,但其设计中园路占有的面积太大,园路穿插其中形如蜘蛛网,游人在里面不知所向,影响休闲效果;

4.某些园路交叉口不合理,夹角太小,示考虑半径。人们为了方便,往往踩着草坪。有些交叉口相交路数量太多(有的有四、五条),造成人们在路口交叉处无所适从的现象;

5.某些园路在与环境的处理上,不是很适宜。如与圆形花坛相切,建筑物入口集散广场处,相交路口偏重某一侧,道路与水体驳岸紧贴布置等。

六、结束语

篇8:城市园林绿地规划研究

关键词:重要性,功能,布局,规划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人民物质、精神生活的提高, 对城市园林绿地功能的认识也逐渐深入, 绿地功能具有多方面的效益。除了心理功能, 使人们获得美和愉快的精神享受外, 其它如, 保护环境、防止灾害、体育保健、文化教育等, 城市园林绿地的作用也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城市园林绿地系统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园林系统的规划, 就是在城市用地范围内, 根据各种不同功能用途的园林绿地, 合理地进行布置, 使园林绿地能够改善城市小气候条件, 改善人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条件, 并创造出清洁、卫生、美丽的城市。

1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的主要特点

1.1 与城市整体环境的有机结合

城市园林绿地虽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但它必须遵循城市规划的整体布局原则。在设计中要注重与周围城市环境的协调, 通过巧妙的布局, 使之与周围环境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1.2 设计的灵活度大

由于城市园林绿地受到休憩游乐生活多样性和观赏性强的影响, 因此, 在设计方面的灵活性特别大。这一特性既可以为空间组合的多样化带来有利条件, 也会给设计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1.3 艺术性要求高

城市园林绿地的主要功能是生态功能、游憩功能、景观功能等, 这就要求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与艺术性。

1.4 注重步移景换的时空效果

园林绿地所提供的空间场所要适合人们在动中观景的需要, 力求景色富于变化, 要认真推敲园林的空间序列和组织观赏路线, 力争达到步移景换的时空效果。

1.5 追求声色皆具的立体效果

为了创造富于艺术意境的空间环境, 还要特别重视巧借大自然中各种动态组景的因素。如园林空间在花木水石点缀下, 再结合诸如各种水声、风啸、鸟语、花香等动态组景因素, 常可产生奇妙的艺术效果。

2 城市园林规划的基本手法

2.1 因地制宜, 顺应自然

因地制宜是指造园时根据不同的基地条件, 有山靠山、有水依水, 充分攫取自然景色的美为我所用, 这实际上也就是园林规划布局中的顺应自然。顺应自然的另一层意思是按自然山水风景的形成规律来塑造园中的风景, 使园内景色富有自然逼真的魅力。具体地讲, 园林艺术处理山水 (即叠山理水) 的规律就是“山贵有脉, 水贵有源, 脉理贯通, 全园生动”。其实, 山有脉络走向, 水有源头流向, 这是自然山水风景最一般的规律。要是园林中的山无脉络, 混成一堆, 园中的水又是无源的死水, 那么即使亭台建筑设计得再精巧, 花木品种再多, 整座园林也生动不起来。因此, 造园的第一步就是要确定山的脉络走向, 疏通园中的水源, 并使山水自然地交融在一起。园林植物的栽植也同山水造景一样, 要顺应自然。我国古园中栽花种树的原则, 是让其自然生长, 不加人工约束。植物布置因地制宜, 顺应自然的另一个表现是不求品种的名贵和齐全, 山野村落中一些常见树种, 如榆、槐、杨、柳、银杏等都是园林的座上客。它们既增加了山石景的自然情趣, 又起到遮掩某些残留的斧凿之痕的“藏拙”作用, 是造就园林自然活泼景致的很好辅助。

2.2 山水为主, 双重结构

园林艺术的最终产品是立体的风景形象, 毫无疑问, 山水林泉等自然景物是它的主要部分。有了它们, 这种建筑空间才能称之为庭院, 可见, 园林的总体布局中, 山水地形的设计极为重要。园林风景是否自然逼真, 是否有野趣, 是否曲折变化, 是否余意不尽, 都与此有直接的关系。同时, 园林是由一个个、一组组不同的景观组成, 在园林中把这些景物按照一定的艺术规则有机的组织起来, 创造一个和谐完美的整体, 这个过程称为园林布局。 (1) 园林的功能决定其布局的综合性。园林设计必须以经济条件为基础, 以园林艺术、园林美学原理为依据, 以园林的使用功能为目的。 (2) 园林构成要素的布局具有统一性。园林构图的素材主要包括地形、地貌、水体活动、植物等自然景观及建筑、构筑物和广场等人文景观。这些景物必须与天然的山水、植物有机的结合起来, 并融入自然中才能实现其功能要求。

3 小结

城市园林绿化不仅是对城市中原有的自然环境部分进行合理的保护与提高, 更是对自然环境的再创造, 是对园林植被 (花、草、树木) 这种能够塑造自然空间的资源, 在城市人工环境中得以合理再生、扩大积蓄和持续利用。

参考文献

[1]刘爱国.现代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功能作用分析及规划建设思路[J].中外建筑, 2009 (8)

上一篇:大学班级下学期工作计划下一篇:创新党建工作思路和载体 改进和加强企业党建工作(企业党建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