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问题设计

2024-05-24

小学语文课堂问题设计(通用8篇)

篇1:小学语文课堂问题设计

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问题设计论文: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的课

堂问题设计

课堂设问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的重要方法,是引导思维,发展学生能力的有效措施;课堂设问还是教师获取信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通过课堂设问可以打破学生的认知平衡,从而使其产生一种渴求知识的愿望。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问题设计尚存在一些问题:设计烦琐化和公式化,凸显了课堂问题设计的盲目性和滞后性,极大地禁锢了学生的思维。

一、问题设计要求新

问题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思维的广度、深度和灵活度。设问要“有效”,即设问要力求激活学生的思维,改善思维品质,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突现新意。

二、问题设计要有明确的目的

问题设计的一般目的是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引导思维的正确方向和进程。新教材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问题设计具有引导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要停留在领会课文内容的水平上,而要在领会课文内容的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学到语文知识,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问题设计要有逻辑性

教师提出的问题应当由浅入深、由此及彼、横向展开、纵向梳理,既要有利于知识的深化,又要利于知识的升华迁移。例如:四年级七册《观潮》一课中的“那条白线很快的向我们移来……到好像大地都被震动得颤动起来。”第一步,整体感知;第二步,从纵向理解;第三步,从横向理解;第四步,知识(比喻)的运用。依次可设置以下问题:①这一段主要描写了什么?(描写了钱塘潮人们涌过来的情景)②这一段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钱塘潮的?(按由远及近的顺序:远处—较远—较近—近处)③这一段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钱塘潮的?(从四个方面:形、色、声、势)④作者是运用什么修辞方法来写钱塘潮的?(主要是比喻)⑤用什么比喻什么?(用“白色城墙”比喻潮的形状,用“千万匹白色战马比喻钱塘潮的气势”)⑥在这一段中,作者运用了哪些比喻词?(犹如、如同、好像)。

四、问题设计要具有多重性

在问题设计时,要突出求异性、想象性、互动性。求异性,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多元思维的广阔天地,激活学生思维的活性;想象性,能开发学生思维潜能,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互动性,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体现群体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篇2:小学语文课堂问题设计

纵观近年来的小学语文课堂,在语文课堂的提问中存在着一种普遍现象,有些教师误认为,问答式就是启发式,问题越多,启发性就越大,就越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越能营造热闹的课堂氛围,越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因此,从上课开始,教师设计了琐碎繁多、深浅不适的问题,结果使满堂灌变成满堂问,看热热闹闹、思维活跃,实际效率低下,失去了提问应有的价值和作用。西方学者德加默曾说:“提问得好即教得好。”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提问艺术。因此,关注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应成为我们每个语文老师必须重视的问题。

一、语文课堂提问存在的现象

根据几年的教学观察与体会,许多语文教师在运用提问手段进行课堂教学时,还存在以下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一)不切实际,空洞无效。所提问题远离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问题的设计与推出缺少台阶,空洞浮泛,令学生无从下手,甚至丈二和尚难摸头脑,反而浪费了许多课堂教学时间。

(二)杂乱无序。一堂课,教学问题提了不少,葡萄串似地一嘟噜一嘟噜,不分大小轻重主次,呼啦圈般连着往学生头上套,变“一灌到底”为“一问到底”,但因为问题的设计求量不求质,使学生缠入问题的网中,失去了学习目标。

(三)方式单一,思维疲劳。教师提问总是按照一般的逻辑思维,或时空顺序发问,学生只需要依据文本顺藤摸瓜,总能顺利找到答案,这种提问对启发学生的思维价值不大,学生易产生思维疲劳,疏于动脑,甚至懒于动脑。其实,(四)挖掘教材不深。由于对教材与学生实际缺少深层把握,所提问题仅仅局限于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的解析,而忽视了情感目标,忽视了语文作品中隐含的丰富的思想内涵,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使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其实,机器,而不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追求真善美的人。备课要做到“三备”:备学生、备课标、备教材。

二、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对策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要掌握好“提问”这门艺术,教师就应勤思考、多分析、努力优化课堂的“问”,“问”出学生的思维,“问”出学生激情,“问”出学生的创造。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工作实践,我认为,主问题设计不失为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的一个好方法。科学合理的主问题设计,它能调动学生通过阅读思考,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发展潜能。现就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问主问题设计谈四点体会:

(一)以学生为本,主问题设计力求符合客观性。

语文课堂提问的问题,不适宜太宽太大,含糊不清,如果问题问得漫无边际,课堂定然会出现僵局,教师也只有自问自答,包办代替,这样就达不到启发学生思维的目的,使师生教学双边活动缺腿;问题也不能超越学生知识水平,应难易适度。如果问题过难,学生望而生畏,就会挫伤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如果问题过易,学生不动脑筋就能轻易答出,也就无法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例如:在教学《巨人的花园》一文时,如果地设含糊地计问题“这则童话让我们明白什么道理”提问学生,很有可能会使学生困惑,难以回答。若进行层层递 进的引导,效果则会大不一样。上述问题可以这样设计:

1、巨人第一次斥责孩子们时,花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巨人第二次斥责孩子们时,花园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当巨人第三次斥责那个小男孩时,他本人的内心世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花园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样分层设计问题范围比较窄,学生容易理解,理解了这几个问题,再问巨人最终明白了什么,那么,这则童话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这一问题也就不难而解了。

(二)变散为聚,主问题设计力求理清文章脉络。

有效的提问忌散贵聚。散,就是散乱零碎,缺乏整体性。聚,就是简洁凝练,具有整体美。语文课堂提出的问题不能凌乱,以免把教材弄得支离破碎,即,提出的问题要紧扣文章的主线,围绕学习目标,把备课中预设的零散问题聚焦到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上,从而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避免架空分析教材,使学生对文章有一个完整的印象。

(三)化顺为逆,主问题设计力求突破重难点。

语文课堂设计的问题只有遵从有利于帮助学生解决重难点的原则,设计既有启发性,又能引起学生兴趣的问题来提问,才能开拓学生思路,突破重难点。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讲究提问的技巧,化顺为逆,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顺,就是顺问,即教师按照一般的逻辑和时空顺序发问。逆,就是逆问。它是从相反的视角切入问点,要求学生利用事物之间相反相成的矛盾关系回答问题。逆问的妙处在于借助正反对比材料,构成矛盾情境,从而启发学生多角度去思考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篇3:小学语文课堂问题设计

近几年来, 以“问题”为突破口来改革课堂教学的思路方兴未艾。然而, 在大量的课堂观察中, 我们发现当前的大量课堂教学在“提问”环节还存在以下几种弊病:一是问题多而琐碎。在很多的课堂中, 在短短的40分钟内, 教师提出的问题达四五十个, 平均一分钟就有一个甚至更多。这么多的问题充斥在课堂中, 犹如“枪林弹雨”, 让学生疲于应付, 学生只能在不断游离的教学情境中作肤浅的思考。二是问题杂而随意。有些课堂中, 教师提出的问题多数没有经过精心设计和挑选, 都是“由着性子”随意而问, 很多问题或偏离教材的内容和教学的目标或没有思维的价值。这样不但不利于课程目标的达成, 而且容易导致学生思维活动的随意性, 甚至使学生的思维处于停滞或低下的状态。三是问题设置不当。有时问题过大, 学生不知从何下手;有时问题过小, 缺乏一定的思考含量;有时问题过深, 超出学生水平, 学生根本“够不着”;有时问题又太浅, 学生根本不用思考就能回答。

由此, 我们提出了“核心问题”的教学思路, 期待在课堂教学中, 通过“核心问题”的设计, 充分整合课程目标和课程教学资源, 有效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为学生打开一条自主探究的通道, 并且让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充分展开高层次的思维过程, 以实现知识的自主建构和能力的全面发展。而整个课堂也在“核心问题”的引领下, 一气呵成, 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二、“核心问题”及相关特征

什么是“核心问题”?“核心问题”也可以称为“核心任务”, 是一节课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中心问题或中心任务, 这个问题、任务是课堂教学的一条主线, 课堂中“派生”出的其他问题、任务都与之存在相关的逻辑关系。教师的教、学生的学都应该围绕着它而展开, 它贯穿了整个课堂教学。

有专家对“核心问题”的概念作出了这样的界定:“核心问题, 指能够激发和推进学生主动活动, 能整合现行教材中应该学习的重点内容, 能与学生生活实际和思维水平密切相关联的, 能贯穿整节课的问题或者任务。”[1]

基于以上的认识, “核心问题”应该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1. 鲜明的指向性

“核心问题”之所以为“核心问题”, 首先是因为它具有鲜明的指向性, 即鲜明地指向教材的核心内容和教学的核心目标。判断一个问题是“核心问题”还是“非核心问题”, 或者说判断一个“核心问题”的价值质量, 首先应该看它是否具有整合教材的重点内容和关键内容的特征, 是否具有更高的和更全面的教学目标达成度。

2. 高度的整合性

“核心问题”还必须具有高度的整合性。这个整合性可以从两方面理解:一方面, 从与课堂其他问题关系上看, 是“主辅”关系, 即这节课中的其他问题都是与之存在逻辑联系的派生问题, 派生问题也是经过精心挑选并按一定序列整合起来的, 它的解决是围绕着核心问题的解决而进行的。另一方面, 从与学习主体关系上看, “核心问题”既关系到课程的知识点和能力点, 又连接着学生的兴趣点和发展点, 它的设计必须基于学生当下的发展水平和兴趣, 并能够激发和推进学生对课程目标的主动建构。它将课堂的核心内容、核心目标与学生的心理、发展高度地整合了起来。

3. 适度的开放性

“核心问题”的结构应具有适度的开放性。所谓“开放”也即“不但一个问题之中多处呈现开放状态, 而且解决路径和解决评价标准也往往是开放性的”。[2]学生有足够的空间去凭借自己的知识经验, 设计自己的解决路径, 在一个宽松的环境里自由地展开思考, 自觉地进行反思, 积极地寻求突破。教师在评价上尽可能多地从学生身上挖掘大量多样化的答案和思路。

三、“核心问题”的设计

1. 精准地把握教材的核心内容和教学的核心目标是设计“核心问题”的关键

“核心问题”的鲜明指向性, 决定了精准地把握教材的核心内容和教学的核心目标成了设计核心问题的关键所在。基于此, 我们教师在设计“核心问题”之前, 首先, 必须认真学习并牢牢把握学科课程标准对学生所处的学段提出的阶段目标, 认真领会课程标准所要求达到的目标要求。其次, 要在课程标准意义上以“俯视”的方式整体把握课程目标与教材内容的联系, 用心揣摩教材编者的意图, 对文本进行全面的解读, 以精准地把握教学的重点及难点, 设计出合理明确的教学目标, 紧紧围绕实现教学目标这个中心, 优化课堂提问, 设计核心任务。例如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课文《爱之链》, 文章的核心内容是:失业的乔依无偿帮助一位老妇人修车, 老妇人在用餐时又得到了乔依妻子的悉心照顾, 也受到了爱的感染, 留下一些钱, 悄悄地走了。依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高年段学生提出的目标“阅读叙事性作品, 了解事件梗概, 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深刻的场景、人物、细节, 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3], “初步领会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4], 结合本课的核心内容, 本课的核心目标“引导学生从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环境描写这三要素入手学会阅读小说, 感受人世间的真情, 学习通过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那么, 可将课文的教学分为三大块, 每一块均可以提出相应的核心问题。第一块“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指导学生概括复述故事”;第二块“朗读环境描写, 体会情境之‘相生’”;第三块“品读人物细节, 体会形象之‘典型’”。通过这样的设计, 整个课堂教学就会纲举目张, 目标集中。

2. 正确地预测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最近发展区是设计“核心问题”的基础

课堂学习的主人是学生, “提问”作为教学活动系统规划的过程之一, 自然也应该围绕学生。“核心问题”一头连接着核心内容、核心目标, 另一头则连接着学生, 在设计上必须基于学生所处年龄段的发展水平和兴趣, 所以正确地预测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最近发展区是设计“核心问题”的基础。为了做好这一点, 我们要从现代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客观、系统地做好学生学习需要的分析, 也即“学习者学习方面目前的状态与所期望达到的状态之间的距离, 也就是学习者目前水平 (学习成绩) 与期望学习者达到的水平 (教学目标) 之间的差距”[5], 并且确定好学生的起点状态, 包括原有的知识水平、技能和学习动机、兴趣等。例如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美丽的丹顶鹤》这篇课文围绕着“美丽”写了丹顶鹤的颜色美、形体美、姿态美, 而这篇课文的学习重点、难点就是要引导学生抓住语言文字, 在适度展开想象中, 感受丹顶鹤的这种美丽, 从而激发起保护动物的意识。一位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核心问题”:“读读课文, 想一想, 课文写了丹顶鹤的哪些特点?”这个问题虽然直接指向教材的核心内容和核心目标, 但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 “特点”这样的词语领悟起来有点困难, 而且问题的答案需要基于文本的整体把握, 这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有点困难, 超越了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 所以课堂教学效果不好。其实, 这名教师只要稍微将问题改动一下, 变成“同学们, 这是一只美丽的丹顶鹤, 请你当一回小画家, 把它画下来, 先说说你会怎么画?为什么这样画?”就能激发起二年级学生学习的兴趣和阅读课文的欲望, 学生理解起来也比较容易。同时, 教师还可以在与学生的对话中引导他们从“颜色、形体、姿态”等方面来感受丹顶鹤的美丽。当学生真正被调动起来, 思维的闸门被打开之后, 其思维探索的方向就不受别人的控制而体现出个性化的特征。

3. 寻找到恰当的切入点是设计“核心问题”的有效方式

“核心问题”的设计是可以找到一些切入点的。

(1) 抓课文题目, 以疑导究。文章的题目 (课题) 一般都是一篇文章的文眼, 它往往高度概括了文章的内容、中心或凝聚了作者的情感, 因此, 课题常常可以成为设计“核心问题”的切入点。例如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师恩难忘》一课, 围绕着课题, 可以设计这样的“核心问题”:“作者难忘田老师的什么?”来统领整个课堂教学。通过研读, 学生可以得出四点: (1) 难忘田老师的能说会道、才学出众; (2) 难忘田老师的上课方式; (3) 难忘田老师讲的故事; (4) 难忘田老师对“我”的深深影响。这样不仅把整篇课文的内容都“串联”了起来, 而且“难忘”之情、“感恩”之意萦绕不绝。

(2) 抓中心词语, 巧妙勾连。文章都有一定的主旨内涵, 这些主旨有的是蕴含在文章的字里行间, 有的则突出地表现在一些关键句子或词语中, 我们要用一双慧眼去发现。例如特级教师王崧舟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 以“纹丝不动”一词, 设计了一组问题:“什么是纹丝不动?为什么要纹丝不动?怎样纹丝不动?纹丝不动的结果怎样?你从纹丝不动中感受到了什么?”这组问题也正是课文“核心内容”的所在, 这些问题的解决过程也就是教学的整个过程了。

(3) 抓核心句子, 合理分解。很多的课文中都有那么一两句精炼的句子, 或概括课文内容, 或蕴含文本中心, 或架构文章结构等, 抓住这些句子, 往往能够产生设计“核心问题”的灵感。例如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安塞腰鼓》, 文中“好一个安塞腰鼓!”出现了四次, 这句话集中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同时也巧妙地架构了文章的结构。教学时可以抓住这句话来设计:“‘好一个安塞腰鼓!’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好’在哪些方面?你从哪些句子中具体体会到它的‘好’?”然后引导学生分别从“好在有火烈的舞蹈场面”“好在有震耳欲聋的鼓声”“好在有茂腾腾的击鼓后生”“好在有匆匆变幻的舞姿”四个方面来感受安塞腰鼓的独特魅力。

(4) 抓内容要素, 形成板块。文章的构成都有一定的内容要素, 这些要素构成了文章的主体内容, 也承载了文章的思想感情和主旨内涵。抓住这些要素, 可以设计出相应的“核心问题”。例如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最后的姿势》, 课文以感人的笔触, 记叙了汶川地震来临的瞬间, 谭千秋老师张开双臂, 用身体守护四名学生的感人事迹。仔细研读文本, 构成这篇文章的“核心内容”有三大部分内容:一是细节描写, 二是环境描写, 三是侧面描写。这些内容集中表现了谭老师恪尽职守、一心为学生的无私大爱。本课的核心目标是“通过语言文字的品读, 感受谭千秋老师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诠释, 体会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 学习侧面烘托人物形象的方法”。于是, 我们可以将教学分为三大板块, 每一个板块设计一个核心问题, 第一板块的核心问题是“紧扣题目, 抓住细节, 体会人物形象。即找出文中描写谭老师最后姿势的句子, 谈谈从细节描写中感受到谭老师是个怎样的人”。第二板块的核心问题是“感受环境描写和场景描写, 体会表达效果。即找出文中描写大地震来临时的句子, 体会这些句子的表达效果”。第三板块的核心问题是“学习侧面烘托, 丰富人物形象。即阅读课文, 找找课文中列举了哪些人物对谭老师的评价, 为什么要写这些评价”。通过这样的设计, 教学的目标、重点更加集中、凸现, 课堂的整体感也更强了。

综上所述, “核心问题”是改变课堂冗长、繁琐、低效的一剂良药。我们应该在实践中不断地加强探索, 让它在教学的百花园中绽放得越来越鲜艳!

参考文献

[1][2]周光岑.核心问题教学研究[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9.

[3][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篇4: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问题设计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问题设计尚存在一些问题:设计烦琐化和公式化,凸显了课堂问题设计的盲目性和滞后性,极大地禁锢了学生的思维。

一、问题设计要求新

问题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思维的广度、深度和灵活度。设问要“有效”,即设问要力求激活学生的思维,改善思维品质,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突现新意。

二、问题设计要有明确的目的

问题设计的一般目的是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引导思维的正确方向和进程。新教材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问题设计具有引导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要停留在领会课文内容的水平上,而要在领会课文内容的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学到语文知识,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问题设计要有逻辑性

教师提出的问题应当由浅入深、由此及彼、横向展开、纵向梳理,既要有利于知识的深化,又要利于知识的升华迁移。例如:四年级七册《观潮》一课中的“那条白线很快的向我们移来……到好像大地都被震动得颤动起来。”第一步,整體感知;第二步,从纵向理解;第三步,从横向理解;第四步,知识(比喻)的运用。依次可设置以下问题:①这一段主要描写了什么?(描写了钱塘潮人们涌过来的情景)②这一段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钱塘潮的?(按由远及近的顺序:远处—较远—较近—近处)③这一段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钱塘潮的?(从四个方面:形、色、声、势)④作者是运用什么修辞方法来写钱塘潮的?(主要是比喻)⑤用什么比喻什么?(用“白色城墙”比喻潮的形状,用“千万匹白色战马比喻钱塘潮的气势”)⑥在这一段中,作者运用了哪些比喻词?(犹如、如同、好像)。

四、问题设计要具有多重性

在问题设计时,要突出求异性、想象性、互动性。求异性,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多元思维的广阔天地,激活学生思维的活性;想象性,能开发学生思维潜能,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互动性,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体现群体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总之,课堂问题设计虽千变万化,但突现自主学习、互动探究,应当是我们的首选。只有这样才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的培养,课堂才能获得整体效果。

篇5: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计

山西师范大学 09级教育学 李玮 09421816021 【摘 要】:“以问题为中心”,是现代教学理念下,教学策略设计的原则之一。现代学习方式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一方面强调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根据学生实际,结合现行教材和新课程标准,准确、科学、有目的的进行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语文 教学 问题 设计

“以问题为中心”,是现代教学理念下,教学策略设计的原则之一。问题是培养学生进行探究的关键,恰到好处的提问能揭示学生的实际与所学知识之间的差距,引起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使学生的情绪处于最佳状态,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开发学生智力,挖掘学生的潜能。而且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对问题反馈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此,怎样设计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设计的问题要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兴趣是学好语文的先导。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教师倘若能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迫切的需 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能充分地调动起来,学习的效率也就会提高。比如:教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大瀑布的葬礼》一文时,由题目中的“葬礼”指出葬礼通常是对死去的人的一种哀悼活动,继而提出“为一条瀑布举行葬礼,这是为什么呢?”问题一提出,立刻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产生了一探究竟的欲望,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设计的问题要难易适中,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

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学生作为发展的人,也就意味着学生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人,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人,学生之间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而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不要站在成人的高度上,要从学生实际(学生的年龄、心理、兴趣爱好、学生认知等方面)出发,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问题,为他们提供发展的机会,使每一位学生参与其中,积极探究,得以不同程度的提高。设计问题不能太简单,也不能太难,要让学生经过思考、努力、交流合作基本上可以把问题解决。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即把问题解决了,也更能激发了他们探究、解决问题的积极性,特别是对那些学习差的学生,还能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

三、设计的问题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探究空间

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还不成熟不全面,但思维活跃,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必须考虑到给学生以足够的探究空间,让学生发散思维活跃思维,以便学生客观全面的认识问题解决问题。比如: 上例《大瀑布的葬礼》一文,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假如让你作为治理塞特凯达斯大瀑布的主管者,你会怎样做呢? 学生的回答结果:拆掉上游的伊泰普水电站;将那些敢于滥砍滥伐的人法办;关闭所有的工厂;做大量的宣传告诉人们节约用水„„而且从中又引发了:关闭了有些工厂,拆掉了水电站,人们的生活怎么办等诸多问题。真可谓一石击起天层浪,学生在思考、探究、合作交流中,思维相互交锋、碰撞,收获很大。

四、问题的设计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是指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理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取之状态。问题意识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从而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问题意识还可以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在教学中我们提出问题不仅要学生解决,还要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比如:在教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中,我这样设计教学的: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读课文,边读边想,再讨论讨论,猜一猜,今天老师要给大家提那些问题?讨论时注意老师会在哪里提问题?如果老师在这里提问题,又该怎样回答?这样一来,学生在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的同时,通过探究、合作交流又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问题意识逐渐形成。

总之,在“以问题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计必须根据新课程标准和现行教材,在准确把握二者的基础上,从学生实际出发,有的放矢,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篇6:小学语文课堂问题设计

青海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吕莉莉

[摘要] 新课程标准指出:既要重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更要重视“基本态度、基本方法”的理解。和谐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师要正确处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我们知道,人的发展其实就是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其中知识是促进人发展的基础,如果离开知识这个基础,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既不能只重视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训练,而忽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也不能在数学活动中忽视知识和技能的做法。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一定要重视基本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让学生有足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又要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产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态度,主动去获取学习数学的基本方法,使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在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有了足够的体验和收获,使学生全面发展,使他们逐渐爱上学习。

[关键字]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 有效性教学 问题及对策

一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设计

根据布鲁纳在《教学理论的建设》中曾论述的教学思想核心:“所谓求知,是过程而不是结果”,“所谓学科的教学不是灌输作为结果的知识,而是儿童参与形成知识的过程”,因此“儿童能想的让他自己去想,儿童能做的让他自己去做”,教师指导的中心乃在于:引起并激化儿童内部的已知与未知的矛盾,借以调动儿童对教材展开主的能动的自我活动。本学段教学内容的特点是课本提供的材料非常简单,但是由本学段引出的问题却很多,且和生活联系较为紧密。课文内容贴进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容易引起孩子们的兴趣与情感上的共鸣。因此结合小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的心理特点,以新课程对教学提出的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目标,本节课的教学采用“研究型”的教学思路进行教学设计。

二 教学程序设计 联系生活,导入新课——个人借助拼音阅读课文——小组探讨较难的字词——讨论归纳课文内容——教师讲解,师生交互评价,矫正总结——布置作业

三 教学程序实施

(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赞可夫认为:兴趣是开发智力的催化剂。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心趣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而引起学生兴趣的规律有两条:当所学知识能解决生活中与自己密切相关的疑问时;当所学只是揭示了自己习以为常的现象中的新的涵义时。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妈妈与奶奶是如何相处的,却不能通过妈妈的行为举止启发到孩子也应该去学会体贴和孝敬老人,《棉鞋的阳光》正是这样的一篇课文,它通过母亲的行为还感染孩子,让孩子也学会去爱老人。

(二)个人借助拼音阅读课文 皮亚杰说过:“智慧起源于动作,思维不过是内化了的动作”。因此教学中我们应该创造一切机会让学生动手动脑。让学生自己通过各种方式来学习生字,教师可以将学生认为较难的生字生词写在黑板上,为下一步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做准备。

(三)小组探讨较难的字词

维果斯基认为:“活动和交往是发展的源泉。”学生在小组合作的活动中,不仅有行为和行为的影响,思想和思想的交流,而且会产生新的行为,新的思想。教师要求学生根据黑板上已经书写的较难的生字生词进行讨论,读音,字形,结构,字义或近义词,反义词,造句都可以作为学生小组合作的讨论内容。这样也许A学生不会的字词通过B、C、D等同学的模仿,可以达到一定的感知和理解,并作出正确的选择。

(四)讨论归纳课文内容

心理学研究表明:对学生而言,同龄伙伴的影响远超过成人对他们的影响,因此竞争、合作、讨论都成为他们喜于接受的学习方式,无需教师提示,小组间自动展开竞争。10分钟后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将学生的讨论结果写在黑板上或是投影到大屏幕上,进行归类,筛选,得出最终结果并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思维成果被老师认可。让学生能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感,由此激发对学习语文的兴趣,在此期间,教师也要示意让学生体会到智者千虑必有一失,集体的智慧胜过个人的力量,要竞争更要合作的道理。

(五)教师讲解,师生交互评价,矫正总结

成就感能够促使学习者产生进一步的学习需要,而适度的焦虑使学习者的注意力更加集中,思维也更敏捷,因此,无论各小组前面的结果是否正确,学生都异常关注讨论结果成败的原因。允许学生在前面理解内容正确的一项中选一条,再利用各小组间个体的差异,来体现集体的优势互补效应,教师针对学生的新发现即使给予提问,再让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的结果,得出最后的答案,再由学生代表评价学生解释的合理性,教师只在学生需要时给及启示从而进一步指导学生理解课文主旨及作者的写作意图。

有效教学要求教学要从学生的未来发展需要出发,使学生在离开教师后仍具有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能力,因此在学生小议从本节课学到了什么学会了什么之后,教师不仅对本节课的知识目标做小结,而且小结本节课的学习方法,最终给出科学方法论的研究过程,使学生体会到今天的学习方法就是科学的研究方法。

(六)布置作业 新的课程观认为:课堂教学要从封闭走向开放创新,因此教材不应只作为传承知识的载体,还应该是发现知识,创新知识的凭借。

四 有效教学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及几点思考:

(一)合理调控教学时间,保证教学时间的有效操作

1、上课预备铃声响,各任课教师应及时准备好教学所需的各种教学用具,确保在正式上课之前到达教师,不能以任何的理由迟到。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兴趣程度和接受、掌握得难易程度,根据学生存在学习能力的差异,确定课堂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妥善处理每一个教学环节,合理分配时间,不提无效的问题,做无效的教学事情,拖延课堂教学时间。

3、精心设计安排课堂练习作业,杜绝“拿来主义”,随意编印题目,每次都要先于学生做过,保证在下课铃声前准时结束课程。

(二)加强课堂教学反思,不断提升执教能力,“亲其师而信其道”

反思能使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水平,教师既要有教学过程中的行动前反思,也要有教学过程中的行动中反思,还要有教学后行动反思,重点反思教学设计是否切实符合实际,教学行为是否符合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是否解决现实问题,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首先,教师要学会培养高尚的人格。我认为合格的教师至少应该是道德境界高的人。教师没有事业心,不注意尊重学生,即使他的业务水平很高,学生也会对他产生排斥,不愿意上他的课。

其次,走进文本、潜心会文是首要任务,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无论教学观念如何更新,对教学来说,深入钻研教材是永恒的要求。

第三,注意教学的组织,环节的安排,方法的运用等都要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第四,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收益

第五,能在课堂上解决的作业,决不留在课后,并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当场反馈,相机指导。做到课课清,提高作业效率。根据学习内容,学生原有水平我精心设计作业,做到精、巧、活。精选作业类型,避免随意、重复、枯燥的作业,不是非做不可的,可做可不做的作业坚决不做。做到作业量适中,难度适宜,梯度适当。设计作业时关注学生全体,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挖掘学生潜能,让学生从作业中同样能体验到经过思维所获得的收获和成功的喜悦,从而使学生不把作业当成负担,当成是不得不为苦于交差的被动式劳动。在课堂教学中摒弃满堂灌的陈旧教学形式,把一定的时间留给学生,能在课堂上解决的作业,决不留在课后,并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当场反馈,相机指导。做到课课清,提高作业效率。根据学习内容,学生原有水平我精心设计作业,做到精、巧、活。精选作业类型,避免随意、重复、枯燥的作业,不是非做不可的,可做可不做的作业坚决不做。做到作业量适中,难度适宜,梯度适当。设计作业时关注学生全体,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挖掘学生潜能,让学生从作业中同样能体验到经过思维所获得的收获和成功的喜悦,从而使学生不把作业当成负担,当成是不得不为苦于交差的被动式劳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对某一活动有浓厚的兴趣,那么活动效率就比较高,而且不易产生疲劳。反之,如果一个人对某项活动不感兴趣时,就算通过意志的努力去做,活动的效率也是很低的,也不一定能够做好。怎样才能使学生的学习热情贯穿始终,使他们爱上课堂呢?首先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应该是灵活多样,富有启发性,注重创造富有趣味的情境,引发学生求知欲,唤醒学生好奇心;其次,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采用多样手段,化抽象为形象,变枯燥为生动,运用多样化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课堂教学的形象性、生动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再有,教师决不能“一言堂”,老师要充分调动所有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地去获取知识,人人都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总之,和谐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我们每个老师所追求的最终目标。但是现实的课堂,总是有这样或那样的遗憾,这是不可避免的。只要我们不断努力,即使不能够做到最好,但我们可以做到更好。以上是我的几点浅显的看法。

[参考文献]:

篇7:语文阅读课堂问题设计专题

No.15 注意几点:

① 提问设计不等于课堂上的提问。前者是预设,后者是生成。要学会应变,把问题分解。

② 尽量让主要问题放在课堂活动中,避免琐碎的提问。(见补充材料《从学的角度构建阅读教学活动》)补充内容

一、提问设计的作用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开启学生思维、接通教学信息、课堂教学展开的主要手段e

二、提问设计的要求

一课的提问设计,应考虑:  为什么问(目的) 问些什么内容(内容) 问几个问题(数量) 在什么时候发问(时机) 用什么方法问(方法) 问题的答案是什么(答案) 要求学生读到什么程度(程度) 提问与讲读练板书如何配合(配合)A、注重提问设计的科学性

(1)问题要规范:撇开问题的具体内容,逻辑地说,一课所提的问题,只有三种类型:  写什么型:引导学生理解和感悟课文的思想内容,解答过程:以文悟道  怎样写型: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表现形式,解答过程:调动学生语文经验  为什么这样写型:引导学生深究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因道解文 例:《老山界》( 教师希望学生回答:小猫的形态  改为:小猫长成了什么样了? c、已知的概念交叉——相容

 这篇课文那些词表现了大海的愤怒与凶猛?哪些词表现了大海的巨大力量和威严气势?

 生„„(愤怒与凶猛,巨大和威严,你中有我,我有种你)d、已知产生歧义

 教师:我到养蜂场看到蜜蜂有什么反应? (是问“我的反应”还是“蜜蜂的反应”?)B、讲究提问设计的艺术性

(一)注重结构:问题不能太乱,所提问题之间有一种逻辑联系,合起来是一个整体,结构模式大体如下:

 层递式:由表及里(链式),由易到难(梯式),由小到大(幅式)如:《变色龙》(由表及里的链式结构)

① 奥楚蔑洛夫的基本性格是什么?(善变)

② 他善变的明显特征有哪些?(变得快,瞬息变了五次,变得蠢,变得逻辑荒谬)③ 他善变,但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是什么?(其趋炎附势的奴才本质)④ 是什么使变色龙一变再变?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一形象?(其锋芒不单指向灵魂卑下的变色龙,还指向这种病态性格的沙皇专制)

 总分式:大问题统领小问题,小问题相对独立,但与解决大问题紧密相关。 比较式:问题两两对照,形成比较

(二)讲究技巧(1)利用矛盾

 《最后一次演讲》:李公朴被反动派杀害了,为什么作者反说,我们的力量大得很。 《七根火柴》:在这样的恶劣的环境中,无名战士全身是湿漉漉的,火柴却是干的,从这儿可以看出无名战士的什么性格特点?(2)变换角度:不直接问,转个弯问  例如:《食物从何处来》的一个设问:  直问:什么是食物?

 曲问:今天早餐,我吃了一个馒头,两根油条,一杯牛奶,一杯开水,请问,其中哪些是食物?哪些不是食物?为什么?  例如:《愚公移山》中的一个设问

 直问:何谓”孀妻“?何谓”遗男“?

 曲问:那个八岁的孩子也去帮助老愚公移山,孩子他爸同意吗? e(3)给前提,搭桥铺路

 《故宫博物馆》中的提问

 比较故宫博物馆、苏州园林、雄伟的人民大会堂三者有何不同点和相同点。可以从这三个角度来比:从规模上比,从布局上比,从建筑美方面来比  《七根火柴》中人物形象的认识(方法传授就是铺垫) 《白杨礼赞》中的提问。

 文章一开始就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接下来却写黄土高原的景色和作者的感受,然后让白杨树出场,这样写好不好?为什么?

篇8:小学语文课堂问题设计

一、多角度设计问题, 引领学生找到解读文本的突破口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内容, 主要为记叙类文本。由于记叙文体的特点明显, 教师在设置导学问题时, 应该紧紧围绕教学目标, 在学生深入阅读文本的基础上, 多角度选择切入点来设置问题, 引领学生找到文本阅读理解的突破口,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 紧扣文题发问

小学语文阅读文本, 其文题往往能够体现文本的主要内容或主题, 文题通常可以看作是文本阅读的一扇窗口。教师可以紧扣文章题目设置问题, 引发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 也可以通过审题和释题, 来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作者的写作思路, 从而获得对文本主要内容的初步感知。笔者在教学《“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 下同) 一文时, 在揭示课题之后, 就向学生提出了如下问题:“这篇课文的题目是一句话, 这句话是谁说的?是在什么时候和什么情况下对谁说的?产生了什么结果?”这几个问题的答案连起来之后, 就把文章的几个记叙要素 (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串成了一句完整的话, 帮助学生初步把握了文本的主要内容, 还帮助学生复习了记叙文的六要素。

2. 抓住线索发问

文章线索是将文中各个事件贯穿起来的一条脉络, 起到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阅读文本, 结构简单, 线索清晰,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从线索入手设置导学问题, 可以帮助学生迅速发现作者组织和安排材料的方法, 弄清楚各段落之间的联系, 理清文章的结构。进而发现记叙文谋篇布局的一些规律, 实现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的目的。《剪枝的学问》一文是以“我”的感情变化作为全文的线索来组织材料的。因此, 笔者在教学时, 就紧紧围绕“情感变化”这条主线, 设置了“剪枝究竟有着什么样的学问呢?”这一问题, 引导学生进行梳理和探究, 最终明白了作者“设疑问—理脉络—知剪枝—赏桃园—明道理”的写作思路。

3. 抓住关键词句发问

文本中的关键词语或句子, 抓住它们就像拿到了打开解读文本大门的钥匙。为了帮助和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的理解, 在学生获得对文本的初步感知之后, 教师可以通过抓住文章关键词句设置问题, 避免漫无目的的发问和滥问。通过对关键词句的品析, 让学生从整体上观照文本, 获得对文本内涵的深层感悟。《大江保卫战》 (五年级下册) 一文中的末尾一段是“大江, 永远铭记着1998年的夏天, 铭记着我英勇的人民子弟兵”, 就是一个揭示文本主题的关键句子。笔者在教学时, 就抓住这一句子设置了如下问题:“‘铭记’是什么意思?1998年的夏天是一个什么样的夏天?你从哪里看到了人民子弟兵的英勇?大江为什么会永远铭记1998年的夏天和人民子弟兵?”学生根据问题阅读和探究, 逐渐从心底感受到了人民子弟兵的英勇无畏形象和那场惊心动魄的大江保卫战。

4. 在看似矛盾处发问

语文阅读文本中常常会有一些看似矛盾的地方, 让学生读起来感到困惑, 其实, 这恰恰正是作者匠心独运的构思所在, 也是教师引发学生思维的生长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需要发现并利用这些看似矛盾之处设置导学问题, 帮助学生了解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正确全面地理解文章内容和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笔者在教学《夹竹桃》 (六年级上册) 一文时, 就利用文本开头作者看似矛盾的表达 (“夹竹桃既不是名贵的花, 也不是最美丽的花;但是, 对我来说, 它却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 来设置问题:“夹竹桃既不名贵, 又不是最美的花, 为什么会成为作者最留恋的花?”引导学生探究夹竹桃的内在品质———可贵的韧性和给我带来的美好幻想, 从深层次获得对作者思想感情的领悟。

二、多层次设计问题, 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文本

1. 精心设计主要问题, 引导学生抓住解读文本的“牛鼻子”

语文阅读教学的任务, 就是要引导学生读书, 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与文本对话, 与文本磨合, 因此, 课堂提问就要精心设计主要问题, 引导学生走向文本的“高峰”, 抓住解读文本的“牛鼻子”。主要问题宜少而精, 如果满堂问, 问题必然散碎, 学生无法获得对文本整体性的理解。“少”和“精”源于整合和提炼, “少”可以是一到两个, “精”必须能统帅全篇, 在对全文的阅读引导上能抓住解读文本的“牛鼻子”, 牵一发而动全身, 还能够激发出学生的阅读和探究兴趣, 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 激活学生的思维。

笔者在教学《轮椅上的霍金》 (六年级上册) 一文时, 在上课伊始就向学生提出了如下问题:“看到霍金的图片, 哪些词语会自然地出现在我们的脑海里?”问题迅速唤醒了学生头脑中对于霍金的散碎记忆, 经过师生的共同梳理, 最后将其归类为外表的“长期禁锢、彻底变形、完全瘫痪、不无悲悯”、品质的“生活强者、身残志坚、不屈不挠、深深敬仰”、称号的“物理天才、宇宙之王、科学巨人、顶礼膜拜”三组词语。这些词语连起来构成了有意义的词串, 词串又清晰地体现了文本的结构线索, 使学生在复习巩固词语的基础上, 再次回顾了文本的整体内容, 为后续的学习做了必要的铺垫。这一问题看似很小, 实则也是一个能够让学生迅速把握文本结构特点以及从整体上感知文本内容的主要问题, 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作用不言自明。围绕这一主要问题, 可以生发出许多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文本的细节问题。比如“文本是怎样表现霍金作为物理天才的传奇色彩的?”“人们对于霍金为什么会产生顶礼膜拜和不无悲悯这样看似矛盾的心理?”等, 这些问题的答案需要对文本进行深入细致的研读和讨论才能明确, 对促进学生的深入阅读和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2. 围绕主要问题设计细节问题, 引导学生深挖文本的内涵

一篇文本的教学, 如果不能设计出一个能够牵住文本“牛鼻子”的主要问题, 课堂提问必然会显得过细、过滥, 还可能造成学生对文本内涵的肢解。如果仅仅依靠一个主要问题, 同样很难带领学生深入地阅读文本, 一些具体、深刻的闪光点很难被挖掘出来, 文中一些细微的情感、情绪的变化也无法让学生获得体验。为了使主要问题凸显其阅读引导的统帅作用, 使课堂教学更丰满、更有生机和活力, 教师在为文本设计了有效的主要问题之后, 还应该围绕主要问题, 抓住文本的关键细节, 设计一些对主要问题具有支撑和深化作用的细节问题, 引领学生深挖文本内涵, 使语文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笔者在教学《天游峰的扫路人》 (六年级下册) 一课时, 备课的时候就设计了一个主要问题:“你看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我本认为这一问题能够很好地带动学生对全篇的阅读, 但是在课堂上, 这一问题抛出之后, 并没有出现预期的效果, 学生似乎没能从问题中得到太多的启发, 很少有学生主动走进文本进行探究。于是我及时进行了调整, 让学生重点关注描写天游峰的句子以及作者和扫路人的对话, 并设计出如下两个细节问题: (1) 天游峰石阶这么多, 扫起来是很辛苦的, 可是老人为什么说得那么轻松, 不觉得苦? (2) 为什么作者说过了30年再来看老人呢?老人能活到100岁吗?学生通过对这两个细节问题的研读, 很快体会到扫路人的自信豁达和乐观开朗, 获得了对主要问题的进一步理解, 也逐渐获得了对文本深层意蕴的感悟。

上一篇:最后的四十五分钟下一篇:让梦想拐个弯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