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第1章导论

2024-05-07

操作系统第1章导论(精选10篇)

篇1:操作系统第1章导论

第1章导论课后题答案

1.什么是企业文化?

国外:①企业文化是以人为中心的企业管理方式,强调要把企业建立成一种人人都具有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的命运共同体。②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共有的价值观

国内:企业文化是企业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广义: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创造的具有自身特色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以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意识形态)

2.企业文化有哪些要素构成?

五要素说:企业环境、价值观、英雄人物、典礼与文化仪式、文化网络

八要素说:贵在行动,紧靠顾客,鼓励革新、容忍失败,以人促产,深入现场、以价值观为动力,不离本行,精兵简政,辩证处理矛盾。

3.企业文化有哪些特性?

①科学性与人文性②民族性③系统性④时代性⑤多样性

4.企业文化的作用是什么?

①“塑造人”的作用②导向作用③约束作用④激励作用⑤辐射作用⑥阻抑作用

5.为什么说企业文化是现代管理科学发展的新阶段?

企业文化理论是在以前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创新而成的。企业管理从科学技术、经济上升到文化层面,是管理思想发展上的一场革命,给企业管理带来了勃勃生机和活力。

企业文化是现代管理科学发展的新阶段,其主要贡献在于其实现了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的统一、工作与生活的统一、管理与被管理的统一、约束与自由的统一、物质奖励与精神鼓励等的统一。特别是,企业文化正在把人对物的管理以及被西方历史传统分割开来的人的物质生活和人的精神生活,努力统一于企业管理之中。

6.如何理解企业文化内容的创新与发展?

①创新与变革文化

②人本与能本文化

③差别与差距文化

④学习与超越文化

⑤虚拟与借力文化

⑥速度与效率文化

⑦协作与共享文化

⑧信用与信誉文化

⑨知识管理

篇2:操作系统第1章导论

第1章 导论

【教学目的】

1.了解地图学的研究对象、本课程的内容和学习方法。2.认识地图的特性、分类和功用。了解地图学的发展过程。

【教学重点】

地图的概念、特性、构成要素和分类

【教学难点】

地图的简要制作过程

【课时安排】

6课时

【教学方法】

板书+讲授+讨论+课后练习

[引入] 以图形作为人类传输地理信息的工具,已经存在几千年,经历了几千年来社会的发展,人类以地图作为认识客观世界传递时空信息的方式之一,不但没有被其他形式所代替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地图的制作精度不断提高,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应用功能不断扩大制图理论日趋成熟,地图成为生产建设、科学试验、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工具,地图学也成为一门具有完善学科体系及多层次地图理论制成的综合性学科。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历史与社会文化系

第1节 地图的特征、地图的定义

一、地图的基本特征

地图所具有的基本特征,都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数学法则、地图概况、符号系统、地理信息载体。

1.地图必须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

地图必须准确地反映他与客观实体在位置、属性等要素之间的关系。因而比例尺、地图投影、各种坐标系统就成了地图的数学法则。随着对地图特性认识的深化,更趋向认为地图是一种客体模型,这就突破了地图不仅具有欧氏几何的长度、面积的比例尺,而且还具有拓扑比例的概念。此外,地图作为一种模型,不仅是具体而现实的图形形式,还可以以数字或数学的方式来表现。

2.地图必须经过科学概括

缩小了的地图不可能容纳地面所有的现象,地图上所标似的,是在大量的地理信息中,选取某些缩小的、需要的信息加以处理,并经过人类的思维与加工,形成地图。这种经过分类、简化、夸张和符号化,从地理信息形成地图信息的过程就是地图概况。它反映了人们对所选取地理信息内在的、本质的特征及联系的认识。

3.地图具有完整的符号系统

地图表现的客体主要是地球。地球上具有数量极其强大的,包括自然与社会经济现象的地理信息。只有透过完整的符号系统,才能准确的表达这种现象。把制图对象的地理位置及范围,质量和数量特征,时-空分布规律与相互关系,用十分概括与抽象的符号加以表示。作为对客观事物的抽象表示----符号,不仅可以是图形,还可以广义的理解为文字注记和数字形式。

4.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

地图容纳和储存了数量巨大的信息,而作为信息的载体,可以是传统概念上的纸质地图、实体模型、可以是各种可视化屏幕影响。、声像地图,也可以是触觉地图。

二、地图的构成要素

《新编地图学教程》教案

地图的构成要素有:图形要素、数学要素、辅助要素及补充说明。1.图形要素。它是地图所表示内容的主题,把自然、社会经济现象中需要表示为地图内容的数量、质量、空间、时间状况,运用各类地图符号表示出来而形成图形要素。地图上的各种注记也属符号系统,他们都是图形要素的组成部分。

2.数学要素。它是保证地图具有可量性、可比性的基础。地图的数学要素主要包括地图投影、坐标系统、比例尺、控制点等。

3.辅助要素。它说明地图编制状况及为方便地图应用所必须提供的内容,其要素包括:图名、图例、地图编号,编制和出版本图的单位、时间,主要编图过程及参数。辅助要素也是保证地图完整性及地图使用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4.补充说明。它是一地图、统计图表、剖面图、照片、文字等形式,对主要土建在内容与形式上的补充,可根据需要配置在主要图面的适当位置。

三、地图的定义

地图:它是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客体上的地理信息,通过科学地概括,并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和质量在实践与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第2节 地图的功能和分类

一、地图的功能

地图的功能从总体上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认识功能

(1)可以组成整体、全局的概念,也就是确立地理信息明确的空间位置。例如我国的各民族的区域分布十分分散,依靠语言或文字描述,无法构成整体分布状况的概念,而通过绘制“中华民族区域分布图”则能圆满地解决问题。

(2)提供空间分布物体和现象的尺寸、维数、范围等概念。形成正确的对比概念、图形感受及制图对象空间立体分布和时间过程变化,也就是获得物体所具有的定性及定量特征。

(3)建立地物与地物或现象与现象间的空间关系。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历史与社会文化系

(4)易于建立正确的空间图像。只有地图才能帮助人们迅速建立正确的空间徒刑。地图是人类认识自己赖以生存环境的最主要的,并且永远不可代替的工具。

2.模拟功能

模型与他表示的对象具有相似性,模型可以有物质模型与概念模型之分。物质模型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因为地图特别是表示各种基本地理要素的普通地图。可以直观地感受到时制图区域的一种实体模型。概念模型是对实体的一种概括与抽象,它又可分为形象模型与符号模型。形象模型是运用思维能力对客观存在进行的简化与概括;符号模型是运用符号和图形对客观存在进行简化和抽象的过程。地图兼具这两方面的特点,被视为是一种形象-符号模型。作为一种时空模型还是地图在科学预测中发挥作用,如气象预报、灾害性要素的变迁及过程预测。

3.信息的载负和传递功能

地图能容纳和贮存的信息量是十分巨大的,是空间信息的理想载体,地图信息由直接信息和间接信息两部分组成:直接信息是地图上用图形符号直接表示的地理信息,如道路、河流网、居民点等;间接信息是经过分析解译而获得有关现象或物体规律的信息,磁介质相比于纸介质的地图,能贮存更大的地理信息。地图也是空间信息十分良好的传递工具,因为信息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具有可传递性。

二、地图的应用

1.经济建设

自然资源调查和开发需要精度高、现势性强的地图作为必要的工具。工矿、交通、水利等基本建设,从选址、选线、勘测设计到工程施工,都离不开地图。城市规划、居民地布局、地籍管理等需要以比例尺较大的平面地图作为基础图件。农业方面的应用十分广泛荒地开垦、沙漠治理、旱地灌溉、水土保持、防洪排涝、盐碱地改良、大规模的改造自然工程都离不开地图。

2.科学研究

进行科学研究时,一方面需要选用各种适宜的比例尺的地图作为地理底图,通过野外工作及室内地图分析,研究各种要素的分布规律、动态变化及相互联系得到重要的研究结论综合评价或作出预测预报,另一方面又把地图作为一种重要

《新编地图学教程》教案

及独立的成果表达形式。

3.国防建设

地图对军事活动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从各兵种、军种的首脑机关决策战略方针,中级指挥员制定战役计划,基层指挥员指挥具体的战斗行动,都无法离开地图,4.政治活动、文化教育、日常生活

地图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及法律效力。地图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工具。在教学活动中特别是地理教学中地图更是绝不可忽视的重要教学手段。在日常生活中,也都离不开地图需要运用一定的地图知识。

三、地图的类型

1.按地图的图型分类

有普通地图与专题地图之分。普通地图时表示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一般特征的地图,它并不偏重某个要素。普通地图按内容的概括程度,区域及图幅的划分状况等分为地形图和地理图。专题地图是着重表示一种或几种主体要素及它们之间互相关系的地图。

2.按比例尺分类

按比例尺的大小可将地图分为大、中、小三类:大于1:10万比例尺的地图,称大比例尺地图。小于1:10万二大于1:100万比例尺的地图,称中比例尺地图。小于1:100万比例尺地图,称小比例尺地图。

3.按区域分类

按区域及范围从整体到拒不从达到小进行分类可以包括多个层次:(1)星球图、地球图;

(2)世界图、大洲图、大洋图、半球图;

(3)国家图以及下属的一级行政区二级行政区以及更小的行政区域地图。;(4)局部区域图:海洋图、海湾图、流域图。4.按地图的视觉化状况分类

可有实地图与虚地图。实地图是空间数据可视化的地图,包括纸介质和屏幕地图它是将地图信息经过抽象和符号化以后在指定的载体上形成的。虚地图指存贮于人脑或电脑中的地图,前者即为“心象地图”后者即为“数字地图”。实地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历史与社会文化系

图和虚地图可以相互转换,如屏幕地图与存贮在磁带上的数字地图。

5.按地图的瞬时状态分类

可有静态地图和动态地图。静态地图它所标示的内容都是被固化的,以静态地图来反映动态事物,可以借助于地图符号的变化或同意先想不同时相静态地图的对比来实现,动态地图是连续快速呈现的一组反映随时间变化的地图,只能在屏幕上以播放的形式实现。

6.按地图维数分类

可有平面图形及立体图形。在三位地图基础上利用虚拟现实技术,通过头盔,数据手套等工具,形成了一种称为“可进入”地图的新品种使用者能产生亲临其境的感觉。

7.按其他指标分类

可按用途、语言种类、出版和使用方式、感受方式、历史年代分为多种地图。

第3节 地图的历史与现代发展

一、古代地图制作的成就

二、中世纪西方的黑暗时代和我国的地图传统

三、地理大发现带来的测绘进步

四、信息时代的地图进展

1.现代地图及其制作的发展 2.现代地图学理论研究(1)地图信息论(2)地图信息传递论(3)地图感受论(4)地图符号论(5)地图模型论(6)地图认知论(7)制图综合理论

《新编地图学教程》教案

第4节 地图的成图方法

地图的简要制作过程主要包括:实测成图与编绘成图。

一、实测成图法

实测成图法一直是测制大比例尺地图最基本的方法。其工作过程主要包括四个步骤,首先在国家控制网点的基础上进行扩展加密成实测地图所需的图根控制点或网,其次以图根控制点为标准,对实际地物的平面位置及高程进行施测,然后转入内业,对图件进行整理、清绘,最后制作成地图。实测的方法可以分为地面和高空两种。地面实测地图,采用全站仪,将野外点位的各种数据在实测的同时一起输入仪器内由计算机储存、计算,使成图工作量大为减轻,精度大为提高。高空实测地图的主要手段是航摄成图,通过航摄仪器获得地面影像后,转入室内进行各种处理,并对实地调绘后形成地图。

二、编绘成图法

传统的编绘成图法是把实测所得的大比例尺地图,根据需要逐级缩小,编制成各种较小比例尺的地图。其主要过程可分为编辑准备、编绘、清绘、制印四个步骤。

第5节 地图学的定义与相关学科

一、地图学定义的讨论

不同时期随着科技发展,促进了地图科学的结构和体系的变化,丰富和加深了地图学的内涵加速了对地图学定义的不断修改与更新。地图学是以地图信息传递为中心的,探讨地图的理论实质、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的综合性科学。

二、地图学的学科体系和理论发展

地图学在其逐步发展成具有独立学科体系的过程中,所包括的学科组成结构也在不断的变化与组合。早期的地图学是由数学地图学、地图编制学、地图制印三个分支学科组成,然而有发展成为地图概论、数学制图学、地图编制学、地图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历史与社会文化系

整饰学、地图制印学等五个分支学科。自20世纪70年代起运用信息论的观点研究地图信息传递的特点,提出了地图学领域分为理论地图学与应用地图学两个基本部分。我国地图学者对地图学结构体系的观点,地图学是由地图理论研究地图制作方法与技术、地图应用这三方面的分支学科所组成。

地图学包括:理论地图学、地图制图学、应用地图学。其中,理论地图学又包括:地图学概念、地图信息理论、地图模型理论、地图传输理论、数学地图学、地图符号学、地图感受理论、制图综合理论、综合制图理论。地图制图学包括:普通地图制图学、专题地图制图学、遥感制图学、机助制图学、地图制印学。应用地图学包括:地图的基本功能、地图的评价、地图分析的方法论、地图分析利用步骤、地图分析利用方法、地图信息自动分析与处理、地图的实际应用。

三、与地图学相联系的学科

地图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曾与测量学、地理学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测量学一直是地图的信息来源。地理学及其各分支学科都把地图作为自己的第二语言,并视之为成果表达的重要方式。

色彩学与美学的应用,是决定地图作品艺术性的基础。其对符号系统、图面配置的影响无所不在能直接影响地图作品的品种、数量、质量、以及地图的易读性。而对心理学的作用更不能低估,它直接促成了色彩学、符号学、感受理论等在地图学中产生深层次的影响。信息论、系统论、传递理论等也开始介入呆地图学领域,为地图学各种基础理论及应用理论的形成提供了用力的工具。

数学一直是促进地图学形成独立学科体系的重要因素,数学对地图学的发展,特别是在各种信息员数据的处理、数学模型的建立、地图应用分析的定量化等方面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遥感技术与地图学的结合,极大的提高了地图信息源的数量与质量,形成了新的成图方法。计算机技术对地图学有着深刻影响。它空前扩大了可能制图的领域,增加了地图内容的深度,提高了制图生产的效率,计算机技术对地图的介入程度,甚至成了地图学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们都是空间信息处理的科学,只是地图学更强调图形信息的传输,而GIS则更强调空间数据处理与分析。可以认为,GIS是地图学在信息时代的发展,是地图学理论、方法与功能的延伸。

《新编地图学教程》教案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由于GIS需要集成多学科的知识和技术,原先的单学科概念不能满足其发展的需要,促使了一门新兴学科的诞生,地球信息学。王之卓、陈述彭、李德仁等均大力倡导发展该学科,李德仁认为:地理信息学是利用各种现代化方法来采集、量测、分析、存贮、显示、传播和应用于地理和空间分布有关的数据的一门综合和集成的信息科学和产业实体,是测量学、地图学、遥感学、计算机图形学、卫星定位技术、专家系统与现代通讯技术等的有机结合。

【本章小结】

1.地图、地图学的定义 2.地图的基本特征 3.测制地图的方法 4.地图的构成和作用

5.地图的分类(按内容分类、按比例尺分类等)6.地图的功能

【思考习题】

1.航空相片、素描画能否具备地图的特征?为什么? 2.比较虚地图和实地图的异同。

篇3:操作系统第1章导论

第二节教育创新要从实际出发

三、武汉大学尝试回归“学术本位”

《人民日报》2008年4月17日有篇报道, 说的是武汉大学尝试回归“学术本位”。

随着高校行政化弊端的日益显现, “学者治学”“教授治教”的呼声越来越高。然而, 如何将这些口号变为行动?

“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 在于行政权与学术权分离。”武汉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经南说。近年来, 武汉大学推出了一系列以“回归学术”为目的的改革, 试图从根本上突破传统的“政学不分”的管理体制。“目前, 武汉大学正在考虑实施‘大部制’改革, 70%财权下放到学院。”“纵观国外一流大学, 都是小机关、大学院。二级学院才是高校教学和科研的实体, 拥有相对独立的人、财、物的管理权, 学校的财力80%都在学院。而在我国, 大多数综合性大学还是由学校直接掌管人、财、物大权, 这样不可避免会导致机构臃肿、效率低下等问题, 而学院这一教学、科研的主体呢?活力不足。”刘经南说。因此, 武汉大学将权力下移作为改革的大方向。既然要放, 就得从根上放。2006年初, 武汉大学开始了校院两级财务管理体制改革, 通过预算制管理, 学校直接“分钱到院”, 由院系自主“理财”。院内人员工资、水电费、科研经费、学费收入、小型基础设施建设费等全部划归院系管理分配。现在, 学院已掌握了全校70%的经费。

“管钱”自然推动了“管事”。有限的钱投向哪些专业、哪些专家、哪些项目更有效益, 更能促进整个学院的学术发展, 学院心里有本“账”。通过院内分配政策调整, 生科院建立了“质量优先”的导向机制。

“我们现在按‘影响因子’评价论文, ‘影响因子’是包括发表刊物的级别、院内外同行的公认度等的综合指标, 既有硬杠杆、也有其他学者的个性评价。‘影响因子’低的论文不仅奖励低, 而且在评职称时不予考虑。”何建庆介绍说。

“大学是学术性组织, 学术是大学的核心。因此, ‘学术本位’是大学管理的基本原则。”刘经南说。

为了保障学术权力真正得到落实, 武汉大学成立了校学术委员会, 在院系一级成立了教授委员会, 并明确规定, 校院两级党政一把手不能担任两级学术组织的主任委员。

“‘老班子’成员往往看不惯‘新班子’, 可我不是。我当了十几年的行政领导, 现在退下来当了学院教授委员会的一名普通委员, 我由衷地感到, 现在不是什么事都是行政领导说了算, ‘学者治学’‘教授治教’不再是一句空话。”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前副院长罗紫初教授说。

根据章程, 教授委员会委员由院系全体教师大会推选, 主任委员和副主任委员由全体委员民主推选产生。教授委员会不仅有权审议院系的学科和专业设置、科研计划、发展规划, 为院系发展提供咨询意见, 而且有权评定院系教学、科研成果, 在学院引进人才、职称评定等问题上拥有初审权。

“过去, 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大多数是行政领导, 一个有行政职务的人在职称评定中就占有‘人脉优势’。可现在不同了。有几个系级行政领导评职称, 结果第一轮就被教授委员会‘淘汰出局’, 因为教授会上他们没有得到半数以上的票。”武大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张建清说。“最近, 我院有一个博士生留校名额, 院领导和教授们推荐了3个学生, 要谁不要谁, 过去是院领导很头疼的事。可现在, 我们让3个学生一起到教授会议上试讲、答辩, 教授们一投票就基本决定了。”罗紫初说。

从2002年开始, 武汉大学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 对职能部门和院系进行了两次大幅度调整。2004年, 又对机关干部实行竞聘上岗, 将管理人员精简了20%。“这个比例还要压缩, 学校的改革目标是17%, 我个人认为应减到15%。”刘经南并不满足。据刘经南介绍, 武汉大学正在积极探索“大部制”管理改革思路, 大幅精简管理部门数量。根据初步计划, 学校将实施本科生综合管理方式, 从招生、学籍管理、教学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学位工作到就业指导, 都纳入一个综合部门下统筹考虑。同时, 对科研管理、后勤管理和安全管理也将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我的理想是, 学校管理框架主要由本科生综合管理部门、研究生院、继续教育学院、科学研究综合管理部门、后勤和安全系统等4~6个‘大部门’组成。”刘经南说。

篇4:第1章?吉林背影

1.1 建国初期吉林工业的恢复与调整

1948年吉林省全境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发动群众恢复工业生产,主要发展国营企业,努力发展与城市人民生活关系密切的民用工业。1949~1952年恢复时期的吉林省工业迎来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3年间工业生产增长了195.7%,年平均增长43.5%。见表1-1,图1-1、1-2。

1.2 重型工业基地的建设

“一五”期间,苏联援建的156个项目(实际实施150项),吉林省有11项,实际投资额为12.69亿元。这一时期,关乎国计民生的基础工业、代表工业化水平的重工业成为吉林省经济建设的重点,吉林省工业不仅生产能力增强,而且工业内部各种比例关系和工农业比例关系发生相应的变化。见表1-2、1-3。

1.3 为中国工业振兴做出卓越贡献

吉林重型工业基地的形成和发展,构成了国家完整工业体系的重要力量,不仅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而且为中国工业振兴和全国持续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见表1-4、1-5、1-6。1.4 职业教育蓬勃发展

篇5:量子力学导论第5章答案

力学量随时间的变化与对称性

5.1)设力学量不显含,为本体系的Hamilton量,证明

证.若力学量不显含,则有,令

则,5.2)设力学量不显含,证明束缚定态,证:束缚定态为::。

在束缚定态,有。

其复共轭为。

5.3)表示沿方向平移距离算符.证明下列形式波函数(Bloch波函数),是的本征态,相应的本征值为

证:,证毕。

5.4)设表示的本征态(本征值为),证明

是角动量沿空间方向的分量的本征态。

证:算符相当于将体系绕轴转角,算符相当于将体系绕轴转角,原为的本征态,本征值为,经过两次转动,固定于体系的坐标系(即随体系一起转动的坐标系)的轴(开始时和实验室轴重合)已转到实验室坐标系的方向,即方向,变成了,即变成了的本征态。本征值是状态的物理属性,不受坐标变换的影响,故仍为。(还有解法二,参

钱..《剖析》.P327)

5.5)设Hamilton量。证明下列求和规则。

是的一个分量,是对一切定态求和,是相应于态的能量本征值。

证:

()

又。

不难得出,对于分量,亦有同样的结论,证毕。

5.6)设为厄米算符,证明能量表象中求和规则为

(1)

证:式(1)左端

(2)

计算中用到了公式。

由于是厄米算符,有下列算符关系:

(3)

式(2)取共轭,得到

(4)

结合式(2)和(4),得

证毕。

5.7)证明schrödinger方程变换在Galileo变换下的不变性,即设惯性参照系的速度相对于惯性参照系运动(沿轴方向),空间任何一点

两个参照系中的坐标满足下列关系:。

(1)

势能在两个参照系中的表示式有下列关系

(2)

证明schrödinger方程在参照系中表为

在参照系中表为

其中

证:由波函数的统计解释,和的意义完全相同。,是时刻在点找到粒子的几率密度;,是时刻在点找到粒子的几率密度。

但是在给定时刻,给定地点发现粒子的几率应与参照系的选择无关,所以相应的几率应相等,即

(6)

从(1)式有

(6’)

由此可以得出,和两个波函数彼此只应差绝对值为1的相因子,所以

(7)

(7)

由(1)式,,(3)式变为:

(8)

将(7’)代入(8)式,可得

(9)

选择适当的,使得(9)(4)。

(10)

(10’)

从(10)可得。

(11)

是的任意函数,将(11)代入(10’),可得

积分,得。

为积分常数,但时,系和系重合,应等于,即应等于,故应取,从而得到

(12)

代入(7’)式,最后得到波函数的变换规律:

(13)

逆变换为

(13’)

相当于式(13)中的,带的量和不带的量互换。

讨论:的函数形式也可用下法求出:

因和势能无关,所以只需要比较平面波(自由粒子)在和系中的表现形式,即可确定.沿方向运动的自由粒子,在伽利略变换下,动量、能量的变换关系为

(14)

据此,系和系中相应的平面波波函数为,(15)

(1)、(14)代入(15),即得

篇6:量子力学导论第3章参考答案

3.1)设粒子处在二维无限深势阱中,求粒子的能量本征值和本征波函数。如,能级的简并度如何?

解:能量的本征值和本征函数为

若,则

这时,若,则能级不简并;若,则能级一般是二度简并的(有偶然简并情况,如与)

3.2)设粒子限制在矩形匣子中运动,即

求粒子的能量本征值和本征波函数。如,讨论能级的简并度。

解:能量本征值和本征波函数为,当时,时,能级不简并;

三者中有二者相等,而第三者不等时,能级一般为三重简并的。

三者皆不相等时,能级一般为6度简并的。

3.3)设粒子处在一维无限深方势阱中,证明处于定态的粒子

讨论的情况,并于经典力学计算结果相比较。

证:设粒子处于第n个本征态,其本征函数

.(1)

(2)

在经典情况下,在区间粒子除与阱壁碰撞(设碰撞时间不计,且为弹性碰撞,即粒子碰撞后仅运动方向改变,但动能、速度不变)外,来回作匀速运动,因此粒子处于范围的几率为,故,(3),(4)

当时,量子力学的结果与经典力学结果一致。

3.4)设粒子处在一维无限深方势阱中,处于基态,求粒子的动量分布。

解:基态波函数为,(参P57,(12))

动量的几率分布

3.5)设粒子处于半壁高的势场中

(1)

求粒子的能量本征值。求至少存在一条束缚能级的体积。

解:分区域写出:

(2)

其中

(3)

方程的解为

(4)

根据对波函数的有限性要求,当时,有限,则

当时,则

于是

(5)

在处,波函数及其一级导数连续,得

(6)

上两方程相比,得

(7)

(7’)

若令

(8)

则由(7)和(3),我们将得到两个方程:

(10)式是以为半径的圆。对于束缚态来说,结合(3)、(8)式可知,和都大于零。(10)式表达的圆与曲线在第一象限的交点可决定束缚态能级。当,即,亦即

(11)

时,至少存在一个束缚态能级。这是对粒子质量,位阱深度和宽度的一个限制。

3—6)求不对称势阱中粒子的能量本征值。

解:仅讨论分立能级的情况,即,当时,故有

由在、处的连续条件,得

(1)

由(1a)可得

(2)

由于皆为正值,故由(1b),知为二,四象限的角。

因而

(3)

又由(1),余切函数的周期为,故由(2)式,(4)

由(3),得

(5)

结合(4),(5),得

(6)

一般而言,给定一个值,有一个解,相当于有一个能级:

(7)

当时,仅当

才有束缚态,故给定时,仅当

(8)

时才有束缚态(若,则无论和的值如何,至少总有一个能级)

当给定时,由(7)式可求出个能级(若有个能级的话)。相应的波函数为:

其中

3—7)设粒子(能量)从左入射,碰到下列势阱(图),求阱壁处的反射系数。

解:势阱为

在区域Ⅰ上有入射波与反射波,在区域Ⅱ上仅有透射波。故

由,得。

由,得。

从上二式消去c,得。

反射系数

将代入运算,可得

3—8)利用Hermite多项式的递推关系(附录A3。式(11)),证明

谐振子波函数满足下列关系

并由此证明,在态下,证:谐振子波函数

(1)

其中,归一化常数

(2)的递推关系为

(3)

3—9)利用Hermite多项式的求导公式。证明(参A3.式(12))

证:A3.式(12):

3—10)谐振子处于态下,计算,解:由题3—6),由题3—7),对于基态,刚好是测不准关系所规定的下限。

3—11)荷电q的谐振子,受到外电场的作用,(1)

求能量本征值和本征函数。

解:

(2)的本征函数为,本征值

现将的本征值记为,本症函数记为。

式(1)的势能项可以写成其中

(3)

如作坐标平移,令

(4)

由于

(5)

可表成(6)

(6)式中的与(2)式中的相比较,易见和的差别在于变量由换成,并添加了常数项,由此可知

(7)

(8)

(9)

(10)

其中

(11)

3—12)设粒子在下列势阱中运动,求粒子能级。

解:既然粒子不能穿入的区域,则对应的S.eq的本征函数必须在处为零。另一方面,在的区域,这些本征函数和谐振子的本征函数相同(因在这个区域,粒子的和谐振子的完全一样,粒子的波函数和谐振子的波函数满足同样的S.eq)。振子的具有的奇宇称波函数在处为零,因而这些波函数是这一问题的解(的偶宇称波函数不满足边条件)所以

3—13)设粒子在下列势阱中运动,(1)

是否存在束缚定态?求存在束缚定态的条件。

解:S.eq:

(2)

对于束缚态(),令

(3)

(4)

积分,得跃变的条件

(5)

在处,方程(4)化为

(6)

边条件为

因此

(7)

再根据点连续条件及跃变条件(5),分别得

(8)

(9)

由(8)(9)可得(以乘以(9)式,利用(8)式)

(10)

此即确定能级的公式。下列分析至少存在一条束缚态能级的条件。

当势阱出现第一条能级时,所以,利用,(10)式化为,因此至少存在一条束缚态能级的条件为

(11)

纯势阱中存在唯一的束缚能级。当一侧存在无限高势垒时,由于排斥作用(表现为,对)。束缚态存在与否是要受到影响的。纯势阱的特征长度。

条件(11)可改写为

(12)

即要求无限高势垒离开势阱较远()。才能保证势阱中的束缚态能存在下去。显然,当(即),时,左侧无限高势垒的影响可以完全忽略,此时,式(10)给出

(13)

与势阱的结论完全相同。

令,则式(10)化为

(14)

由于,所以只当时,式(10)或(14)才有解。解出根之后,利用,即可求出能级

篇7:微观经济学第一章导论习题及答案

二、单选题:

1.经济物品是指()A.有用的物品

B.稀缺的物品C.要用钱购买的物品

D.有用且稀缺的物品 2.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内一点表示()A.通货膨胀

B.失业或者说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

C.该国可能利用的资源减少以及技术水平降低D.一种生产品最适度产出水平3.生产可能性曲线说明的基本原理是()A.一国资源总能被充分利用;B.假定所有经济资源能得到充分利用,则只有减少C.改进技术引起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内移动D.经济能力增长唯一决定于劳动力数量4.下列命题中哪一个不是实证分析命题?A.1982年8月联储把贴现率降到C.联邦所得税对中等收入家庭是不公平的D.社会保险税的课税依据现在已超过5.以下问题中哪一个不属微观经济学所考察的问题?A.一个厂商的产出水平C.联邦货物税的高税率对货物销售的影响6.经济学家提出模型的主要理由是A.一个模型为验证一种假设所必需B一个模型可帮助弄清和组织对一个论点的思考过程C.一个模型为决定一个指数所必需7.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A.市场经济

8.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A.计划经济

C.不发达国家经济增长9.实证经济学(A.关注应该是什么C.不能提供价值判断的依据10.下列哪一项会导致生产可能线向外移动A.失业 B.通货膨胀人们在经济资源的配置和利用中要进行选择的根本原因在于(A.产品效用的不同C.经济资源的稀缺性

一、简释下列基本概念:1.稀缺:指经济资源的稀缺性,是经济学研究的前提。相对于人类无穷无尽的欲望而言,资源总是稀缺的,要的经济学。

2.自由物品:指人类无需通过努力就能自由取用的物品,3.经济物品:指人类必须付出代价方可得到的物品,即必须借助生产资源通过人类加工出来的物品,其数量是有限的。

B.个体行为)

C.有用性资源增加或技术进步 B.D.Y物品生产才能增加

()

10%

B.1981

30000美元

()

B.失业率的上升或下降

D.某一行业中雇佣工人的数量()

D.只有模型中才可使用实际变量()。C.总体经济活动

D.失业和通货膨胀等()。B.经济总体状况,如失业与通货膨胀D.计算机产业的价格决定问题

B.主要研究是什么,为什么,将来如何

D.对事物进行价值判断()。

D.消费品生产增加,如阳光、空气等,X物品的生产9%

其数量是无限的。年失业率超过。

资本品生产下降11.)。人们的主观偏好不同经济资源用途的不同这就产生了研究如何合理地配置和利用稀缺资源用于诸多用途以满足人类需 4.机会成本:当把一定经济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另一种产品上最大的收益就是这种产品市场上的机会成本。5.生产可能性边界:表明在既定的经济资源和生产技术条件下所能达到的各种产品最大产量组合的轨迹,又称为生产可能性曲线,表示社会生产在现有条件下的最佳状态。

6.自给经济:即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其特征是每个家庭或每个村落(经济体)生产他们消费的大部分物品,只有极少数消费品与外界交换。在这种体制下,资源配置和利用由居民直接消费决定,经济效率低下。

7.计划经济:即国家指令性经济或命令经济。其特征是生产资料归政府所有,经济管理像一个大公司。在这种体制下,用计划来解决资源配置和利用问题。

8.市场经济经济为“一只看不见的手”9.混合经济和国家所有相结合,度下,凭借市场制度来解决资源配制问题,好的制度,能够使效率和公平得到较好的协调。10.微观经济学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场上均衡理论、收入分配理论、福利经济学和一般均衡理论等。11.宏观经济学济变量的总量是如何决定的以及相互关系。总体经济问题包括经济波动、经济增长、就业、通货膨胀、国家财政、进出口贸易和国际收支等。12.实证分析分析要求,观察到的事实,观性,西方经济学家把实证经济学定义为目的在于了解经济是如何运行的分析。13.规范分析标准。力求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定义为对于政策行动的福利后果的分析。14.存量:15.流量: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变动的数值。16.局部均衡产要素)的供给与需求达到均衡时的价格决定。17.一般均衡响、互相依存的前提出发,定。

18.理性人一定行为准则,这一行为准则是既定目标的最优化,但理性人不一定完全是自私自利的。19.内生变量20.外生变量的变量。

二、单选题:1.D 2.B

三、简述题::以单个经济单位(居民户、厂商以及单个产品市场)为考察对象,研究单

: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社会总体经济问题以及相应的经:考察经济现象是什么,即经济现状如何,为何如此,其发展趋势如何。市政而且要能够对有关现象将来出现的情况做出正确的预测。: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作为出发点,提出行为的标准,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假定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来分析某一时间、某一生产的某种商品(或生:把整个经济体系视为一个整体,从市场上所有的价格、供给和需求是相互影:指由经济模型内部结构决定的变量。:指不是由经济模型中的变量决定的,而是由外部因素(如政治、自然)决定

3.B 4.C

所指引,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考察各种商品的价格、5.B 6.B 资源配置和利用由自由竞争的市场中的价格机制来解决。规范经济学不具有客观性,7.B 8.B 也是垄断与竞争相混合的制度。

供给和需求同时达到均衡状态下的价格决

9.B 10.C 在这种制被认为是最主要内容包括价格理论、不仅要能够反映或解释已经实证经济学具有客

西方经济学家把规范经济学 11.C :即用市场配置资源的经济形式。其特征是产权明晰,经济决策高度分散。这种:即市场经济与政府干预经济相结合的经济形式。其特征是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自由竞争与国家干预相结合,依靠国家干预来解决资源利用问题,一个理论或假说涉及到的有关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一定时点上存在的变量的数值。:在经济分析中,需要假定进行经济决策的主体(居民户、厂商、政府)都遵循

1.你认为研究人们的消费问题是属于微观经济学现象还是宏观经济学现象? 答:研究消费者的消费行为问题属于微观经济学现象,也就社会消费问题属于宏观经济学现象。

2.什么是经济理性主义?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行为是符合这个原则的,有没有“非理性”或“反理性”行为,自私自利和损人利己是理性的还是反理性的,为什么?您给出的答案是实证性的还是规范性的? 答:经济理想主义认为人在经济生活中总是受个人利益或利己的动机所驱使,总能认真地对各种可能的抉择权进行比较,以便找出一个能使他耗费给定的代价取得最大限度的利益的所谓最优方案。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花费一定金钱买进消费品时总力求消费品提供最大效用,厂商经营总力求利润最大,要素出售者生产要素则力求收益最大。总之,人们无论从事何种经济活动,都力求能带来最大利益,带来最大限度满足。一切头脑正常的人,即所谓有理性的人都会这样行动,不可能有所谓“非理性”或“反理性”的行为。然而,理性行为不一定是自私自利的,更不一定是损人利己的。因为如果人们不把自私自利和损人利己作为自己行为所追求的目标,而把助人为乐看作是自己行为准则的话,则自私自利和损人利己就不会成为他们的理性行为。当然,在自私自利或损人利己主义者看来,自私自利和损人利己行为就是理性行为。可见,如果我们说,理性行为不应该是自私自利或损人利己的行为,这种说法实际已经是规范性的而不是实证性的了。3.经济学中的均衡的含义是什么?

篇8:第4章实数

【名师箴言】

学习的乐趣在于我们在已有知识的经验基础上, 不断地探索、总结、发现新的知识.

无理数的发现产生了第一次数学危机, 数学家们不畏权威, 坚持不懈地为无理数验明“真身”, 从而给出了实数的公理化定义.数学家们为理想而奋斗终生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我们在学习过程中, 也要发扬不怕吃苦的精神, 刻苦学习、勇于探索、敢于创新.

篇9:操作系统第1章导论

http://sw.fjjy.org 第3章 第1节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1、细胞的边界是_________(植物细胞在其外还有_________)。

2、制备细胞膜

(1)选用的材料:__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原理(使细胞破裂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过程:

①制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高倍镜下滴水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结果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如果试验是在试管中进行的,如何获得纯净的细胞膜?_______________

3、细胞膜的成分、结构

(1)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此外,还有少量的_________。(2)脂质中最丰富的是__________,还有__________。(3)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_________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举例说出膜蛋白的种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癌变时检测的成分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糖类位置___________,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细胞膜的各种成分如何排列?模型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细胞膜结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细胞膜的功能是:

(1)三大功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细胞膜的功能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

(3)信息交流方式: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

5、植物细胞壁

(1)主要化学成分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对植物细胞有______________作用。(2)最能体现动植物细胞的区别的就是有无细胞壁。(3)如何去除植物细胞壁并能使其仍保持活性? 练习:

1、下列对细胞膜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氧分子容易通过细胞膜 B.水分子容易通过细胞膜 C.CO2容易排出细胞 D.病毒不可能进入细胞

2、动物细胞和植物叶肉细胞的功能差异很大,其主要原因是构成细胞膜的成分中: A.脂质不同 B.磷脂不同 C.蛋白质不同 D.水不同

3、从细胞膜上提取了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如双缩脲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试剂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NA的主要合成场所是细胞核,RNA的主要合成场所是细胞质

·1·

“高中生物颖韬工作室”整理

http://sw.fjjy.org B.细胞核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细胞质的遗传物质主要是RNA C.磷脂是所有细胞必不可少的脂质

D.只有多糖、蛋白质、脂肪三类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5、具有细胞壁的选项是 A.花粉 B.红细胞 C.胰岛A细胞 D.流感病毒

6、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关系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细胞质基质不能为细胞代谢提供ATP B.细胞膜上的糖蛋白与细胞表面的识别有关 C.细胞核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D.细胞若失去结构的完整性将大大缩短其寿命

7、下列关于原核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没有细胞器,但有细胞壁 B.无成型细胞核,但有染色体 C.能进行转录、翻译过程 D.进行有丝分裂,遵循遗传规律

8、下列关于生命物质的基础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中,含量最多的是C B.蛋白质分子的多样性只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好排列顺序有关 C.葡萄糖存在于叶绿体中而不存在于线粒体中

D.葡萄糖是细胞的重要能源物质,是自然界中含量最多的糖类

9、某一人体神经细胞与肝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其根本原因是这两种细胞的: A.DNA碱基排列顺序不同 B.核糖体不同 C.转运RNA不同 D.信使RNA不同

10、下列物质和结构中不含糖成分的是:

A.生长素 B.核糖体 C.ATP D.DNA

11、甜味肽具有味道佳、热量低等特点,是一种绿色的食品添加剂。它的分子式为C13H16O5N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甜味肽分子中含有1个肽键

B.甜味肽分子中的O存在于羧基、肽键和R基上 C.甜味肽分子中的R基上共含有10个C D.该甜味肽可被二肽酶水解

篇10:操作系统第1章导论

下图为某地二至日正午太阳光照的情况,图中∠1=47°。据此回答1~2题。

1.该地出现太阳直射的月份可能是()A.5月

B.6月 C.8月

D.12月

2.若黄赤交角增大,则a光线与b光线之间的夹角∠3会()A.增大

B.变小

C.不变

D.可能增大也可能变小

解析:第1题,b线表示正午太阳位于该地南方天空,且与地面的夹角为47°;a线表示正午太阳位于该地北方正上空,且接近直射。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可以判断出a为夏至日光照情况,b为冬至日光照情况,且该地位于北半球的热带地区,其纬度接近北回归线。故该地出现直射现象的时间为6月份。第2题,黄赤交角的度数等于回归线度数。若黄赤交角变大,则热带范围扩大,该地与北回归线之间的纬度差将增大,该地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将减小;该地与南回归线之间的纬度范围也将扩大,故该地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也将减小。图中∠1减小,∠2也减小,则∠3增大。

答案:1.B 2.A(2011年高考四川文综卷)下图为经纬网图。图中A点位于南纬68度,AB为晨昏线的一段;此刻,北京处于白昼;近期,C地日出时刻越来越早。据题设条件回答3~4题。

3.此刻,与北京日期不相同的是()A.圣保罗

B.华盛顿 C.开普敦

D.莫斯科 4.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该日,大约在7月中旬 B.该日,C地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 C.该季节,正值尼罗河枯水期

D.该季节,马达加斯加岛白昼比塔斯马尼亚岛长

解析:第3题,由北京处于白昼可以判断AB为昏线,这时东经120°与昏线与赤道的交点B的经度差是90°,由此两点推知北京时间恰是正午12时,0时经线则是与东经120°相对的西经60°,也就是说与北京不在同一天的经度范围是西经60°向西到180°经线,选项中符合的是华盛顿。第4题,C地位于南半球,日出时刻越来越早说明南半球的白昼越来越长,A点是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位于南纬68°及其以南的地区是极夜,说明太阳直射北纬22°,根据太阳直射点每月移动接近8°的道理,可以推知此时大约在7月初,正是尼罗河的汛期。北半球夏半年时,全球日出方位都是东北方,日落方位都是西北方。塔斯马尼亚岛的纬度高于马达加斯加岛,在南半球的冬半年白昼短于马达加斯加岛。

答案:3.B 4.D 读经纬网示意图。有一架飞机于当地时间下午1点,以与地球自转相等的角速度从甲地向乙地飞行,3小时20分钟之后,正好看到乙地的日落。据此回答5~6题。

5.甲、乙两地的经度差是()A.40° B.50° C.35° D.45°

6.该飞机上的乘客当天经历的昼长是()A.11时40分

B.12时20分 C.12时

D.8时40分 答案:5.B 6.C 下图表示夏至日四地昼长时数和正午太阳高度。读图完成7~9题。

7.图中标注有明显错误的一地是()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8.当北京时间为8:45时,①地正好日出,则其地理坐标是()A.60°N,30°E B.45°S,30°W C.60°N,75°E D.13°S,75°W 9.若用M表示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则对M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地最大

B.②地最大 C.③地最大

D.各地相同

解析:第7题,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为90度,正午太阳高度自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南半球相反,赤道上昼夜等长。图示显示④地昼长12小时,应在赤道上,而此时赤道上的正午太阳高度应小于90度,故④地标注错误。第8题,根据①地昼长18时30分,可计算出该地日出的地方时:12-18时30分/2=2时45分,即可推算出①地经度为:120°E-15°×(8时45分-2时45分)=30°E。夏至日①地正午太阳高度为53.5°,根据公式H=90°-|Φ-δ|,可计算出①地纬度为60°N或13°S。故A项正确。第9题,回归线之间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较小,回归线之外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大,且变化幅度相同,为47°,图中②③④三地都在回归线之间,①在回归线以外,故A项正确。

答案:7.D 8.A 9.A(2012年百校联盟文综)北京时间2011年7月8日23时29分,“亚特兰蒂斯”号开始最后一次太空之旅。执行任务12天后,于7月20日返回地球。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0~11题。10.下列关于“亚特兰蒂斯”号发射时全球昼夜和日期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A.东半球上白昼面积远大于黑夜 B.南半球上白昼面积略小于黑夜 C.东半球上8日的范围略小于9日 D.南半球上日期分布与北半球不同

11.在“亚特兰蒂斯”号飞行期间,下列地区同等高度的房屋正午时刻影子朝向不变、长度变短的是()A.中国全境

B.美国五大湖地区 C.澳大利亚大陆

D.南极点附近

解析:第10题,根据北京时间为8日23时29分,可计算出东半球的白昼范围大致为20°W至37.5°E,故A项错误;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南半球的白昼面积略小于黑夜,故B项正确;北京时间接近23:00时,东半球9日的范围约为32.5°,8日的范围约为147.5°,东半球上8日的范围远大于9日的范围,故C项错误;南半球上日期分布与北半球相同,故D项错误。第11题,7月8日至7月20日,太阳直射点的范围大约在19.5°N至16.5°N,并向南移动,16.5°N以南地区(除极夜地区外)房屋影子的长度逐渐变短,且影子始终朝向房屋的南侧。结合选项中各地的纬度位臵可知,只有澳大利亚符合题干要求。

答案:10.B 11.C(2012年百校联盟模拟)下图所示的是北半球的一段纬线,M、N两点分别是某日的晨线、昏线与该纬线的交点。一年中M、N两点有重合于O点的现象。读图回答12~13题。

12.一年中,O点的太阳高度最大值约为()A.23°

B.43° C.47°

D.57°

13.当图中M、O、N三点重合为一点时,该点一年内所处的纬度范围是下图中的()

A.①线

B.②线 C.③线

D.④线

解析:第12题,一年中M、N两点重合于O点时,晨昏线与M、N所在的纬线相切,O点为切点。据此可知该纬线为北极圈或北极圈以内的某一纬线。O点的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需满足的条件是该点在北极圈上且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运用公式H=90°-(66°34′-23°26′)可以得出结果。第13题,若M、O、N三点重合,说明该点是晨线与昏线的交点,也就是该点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所以该点一年内所处的纬度范围只能是66°34′N—90°N。

答案:12.C 13.B 2011年1月19日,中国第27次南极考察队自2010年年底进入位于南极冰穹A地区的昆仑站(80°25′1″S,77°6′58″E)后,成功完成世界最高水平天文科考支撑平台的安装、调试工作,从而正式拉开了我国在南极建造天文台的帷幕。据此完成14~15题。

14.该日工作人员看到的太阳运动轨迹为()A.东北地平线升起,西南地平线落下 B.东南地平线升起,西南地平线落下

C.东南方升起,中午位于正北方,高度最高;西南方落下,子夜时在正南方,高度最低

D.平行于地平面,沿逆时针方向做圆周运动 15.南极天文观测的最佳时段为()A.11月中旬—次年3月中旬 B.8月中旬—次年3月中旬 C.4月中旬—8月中旬 D.1月中旬—5月中旬

解析:第14题,1月19日,南极绝大多数地区处于极昼期,根据昆仑站的经纬度可推断,该日该地处于极昼范围内,故太阳的视运动轨迹为东南方升起,中午位于正北方,高度最高;西南方落下,子夜时在正南方,高度最低。第15题,天文观测应选择在夜晚进行,故南极出现极夜的时候为最佳观测时段,即4月中旬—8月中旬。

答案:14.C 15.C

二、综合题

16.(2012年合肥模拟)下图中AO和BO分别为昏线和晨线,阴影所在的经度范围与全球其他地区日期不同。读图回答问题。

(1)据图判断,图示日期在北半球二分二至日中的________日前后,地球上出现极昼现象的区域是________。

(2)B地地方时是________点,O地地方时是________点。(3)A地经度是________,该日A地的夜长约________小时。(4)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是______,纬度是______。(5)一年中,A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是______。

解析:从经纬线的分布来看,本区域为南半球局部示意图,阴影所在的经度范围与全球其他地区日期不同,则表示O点和70°S纬线切点地方时为0时,A经线为180°,70°S以南出现极昼现象,出现的日期是12月22日前后;B是晨线和赤道的交点,其地方时为6时,O点地方时为0时;图中的经度差为30度,A点日落,此时地方时为20时,夜长为8小时;太阳直射的经度由A点180度经线为20时,计算得出12时的经度为60°E,直射纬度由晨昏线和70°S相切,可以判断太阳直射纬度为20°S;A地为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最大为直射该纬度,为90度,最小为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43°08′,一年中相差46°52′。

答案:(1)冬至(12月22日)南纬70°及其以南地区(2)6 0(3)180° 8(4)60°E 20°S(5)46°52′

17.(2012年南京模拟)下图是8月的某一天示意图,其中M点为晨昏线与80度纬线的切点。读图回答问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________;用

在图中画出夜半球。

(2)该日,地球上的极夜范围为________。晨昏圈与纬线圈切点的纬度在一年中最低为________。

(3)南京今后3个月内的昼夜状况及变化趋势是________。(4)关于图中各地此时出现的现象,可信的是________。A.a地旭日东升

B.b地地球自转线速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C.c海域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D.d地盛行西北风 E.e地草木茂盛

解析:第(1)题,由该图为8月的某一天可知,太阳直射北半球,又知晨昏线与80°纬线相切,说明80°N及其以北出现极昼,由此得出太阳直射10°N,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为30°W,据此可知太阳直射120°W经线。第(2)题,该图所示日期,太阳直射10°N,地球上的极夜范围为80°S及其以南地区。晨昏线与纬线圈的切点在一年中的变化范围为极圈与极点之间,其最低纬度为66°34′。第(3)题,今后3个月内,太阳直射点将向南移动,并由北半球移向南半球,所以其昼夜状况及变化趋势是昼渐短夜渐长。秋分日前,昼长夜短;秋分日后,昼短夜长。第(4)题,此时太阳直射10°N,a地位于昏线上,正值日落,所以A项不可信;地球上任一地点的自转线速度没有季节变化,所以B项不可信;图中c海域为北印度洋,此时受西南季风影响,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所以C项可信;d地为地中海气候区,此时当地为冬季,当地受南半球西风带控制,盛行西北风,所以D项可信;e地为非洲南部草原,此时当地为干季,草木枯黄,所以E项不可信。

答案:(1)(10°N,120°W)画图略(2)80°S及其以南地区 66°34′

上一篇:XX年度派出所教导员工作总结下一篇:煤矿应急救援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