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新课程自查报告

2024-04-25

一中新课程自查报告(精选5篇)

篇1:一中新课程自查报告

通渭一中高中新课程改革调研自查报告

一、教师培训及交流情况

参加国家、省市课改培训基本情况及课改先进学校在新课程实施方面的交流情况。

答:为使广大教师尽快从观念上适应新课程、从行动上走进新课程,在认真分析我校教学实际的基础上,实施“观念先导,培训保障”的策略,加强学科教研组、备课组建设,有效地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学校围绕“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这一主题内容,积极创新课程培训和教研活动:

1.4月初冯校长在银川参加了新课改培训,8月初全体教师参加了暑期教师网络培训,8月底各学科骨干教师在兰州参加了新教材培训,10月中旬教务处杨主任参加了教务主任培训。2.10月14日---10月15日去定西一中学习观摩交流

3.10月23日---10月24日高一级各科代表、教研组长去兰州参加了“文慧苑”新课改课堂教学观摩交流会。这次新课改培训,使我们学到了全新的理念,崭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新的学生观、人才观,学会了更加熟练的使用网络。通过这次新课改培训,使教师都意识到要不断的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4.11月19日---21日高一级全体语文教师赴兰州参加新课程语文课堂教学培训。

5.11月26日---28日高一级数学、英语科代表教师赴兰州参加新课程数学、英语课堂教学培训。

二、课程设置与实施情况

1.能否开齐、开全、开足各科目的必修模块?答:能。特别是能否开齐、开全、开足通用技术(不能,省上没安排,无条件)、信息技术和音乐、美术、体育等科目的必修模块?答:能。能否按要求开展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答:不能。

2.能否按照学生实际选课要求开设选修1内容一?答:还没开设,应当能,已在学习模块计划中有安排。如果有不能开设模块,是哪一科的哪一模块?为什么(是课时问题、还是师资或选修学生不足问题)?答:师资不足的问题。

3.能否按照学生实际选课要求开设选修1内容二?学校开设了选修1内容二各学科的哪些模块?答:都还没开设。

4.学校为学生提供多少选修2课程?答:没有。

三、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情况

学校是否制定符合学校实际的综合素质实施细则?阶段性评价实施情况如何?

答:已制定,阶段性评价、教师集体研讨,几次高一级科任教师

会议。

四、课堂教学情况 课堂教学中是否体现“以生为本、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答:体现出了。是否实现真正的转变?答:正在转变。是否体现了学生主体性?答:探究摸索教学过程的转变,体现了学生主体性。教师的教学设计和实施是否紧紧围绕学生的学习而进行的?答:是。

五、学分认定和学业水平考试情况

能否严格按照要求和程序认定学分?答:能,制度已制定。学校是否有统一的学分管理机构?答:有,成立学校新课程领导小组。是否对学分认定结果进行统一管理?答:是,已制定了课程实施方案中有学分认定制度。

六、教师队伍建设和建设发展情况

学校是否制订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划?答:制订了。是否建立有效的校本科研和校本培训机制?答:建立了并正在实施安排编写校本教材。

七、学校管理情况

1.为了实施新课程,学校做了哪些制度预设?答:通渭一中新课程实施方案及各类指导方案(制度建设)。各种预设制度执行情况如何?答:基本都能落实或正在落实。

2.为了实施新课程,是否对原有的学校制度进行了调整?答:进行了调整,如部分科目课时量的增多,增加了新课程培训、研讨、交流的活动次数。

八、经验与问题

1.你们认为新课改实施后,带来哪些可喜的变化?答:以学生为主体,课堂气氛活跃,知识覆盖面宽,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取得哪些成绩和经验?答:(1)听课、评课、交流、探讨;(2)去外地观摩;(3)开展示范课活动;(4)集中交流,集体备课。

2.与新课程的预期目标有多大差距?答:有较大差距。哪些问题制约新课程的全面实施(是制度方面、还是观念方面、操作方面和条件方面的制约)?答:是观念、操作和条件方面的制约。哪些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答:(1)资源配制;(2)教法与方法 ;(3)如何处理新课程与高考之间的矛盾关系。

3.你们有什么意见和建议?答:(1)望能及时传送一些最新的文件和有关新课改的最新信息;(2)争取更多的机会到新课改实验区观摩学习、交流;(3)各科能有关于新课改的最优秀的课堂录像光盘供老师上课参考;(4)望能尽快拿到我省新课程考纲,以便平时对新课程上课有一个导向作用。

篇2:一中新课程自查报告

为了落实上级各项收费政策,切实规范我校收费工作,根据上级文件,我校组织了认真的自查,现将我校有关收费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统一思想。

1、成立收费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彭济岭

副组长:郭俊杰

白正君

郭小静 赵海峰

成员:李合琴

张正强

张少东 杨元祥 李瑞芬及各年级组长和班主任。

2、召开收费专题会议。

我校每学期都要召开收费专题会议,由校务会成员参加,同时在例会上作为专题提出收费要求。我校在收费工作中按照“综合治理,标本兼治,严格标准,强化监督,从严查处,狠抓落实”的工作方针,学校在涉及收费的相关人员中进行统一思想的教育,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加强收费管理工作就落实在他们的执行和操作之中,务必重视、务必认真、务必坚持原则。

二、加强公示,严格执行收费的各项政策。我校严格按照物价局规定的收费项目和标准进行收费,不增加收费项目,不扩大收费范围,不提高收费标准。我校本学期只收取了学生书本费(4-6年级70元,1-3年级48元),没有收取其他费用。学校按规定在学校橱窗里张贴由区物价、教育部门统一印刷的教育收费公示表,接受家长和社会的监督。不强迫收取学生上级审定书目外的任何资料费。

三、明确要求,严格规范学校收费行为。学校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减轻群众负担的各项规定,按照市政府、物价局和教育部门的统一部署,认真执行有关部门规定的阿后方项目和标准。学校对开学收费坚持做到依法收取,执行“四公开”的规定,以增加收费的透明度,实行专人负责,校长一把手负责人对收费全权监督。

四、落实责任,加大对收费的工作监管力度。我校能切实加强收费的管理,落实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坚持“谁主管,谁负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原则。学校适时召开全体教职工会议学习有关文件精神,加强对全体教职工的宣传和教育,增强依法收费的意识。学校所有收费实行“收支两条线”并纳入财政专户管理,不截留、挪用和抵充收费。校长在收费签字上有明确的监督机制,主要是管理透明化、群众知情化。我们还和各年级组长及科任教师签订了“不乱收费”保证书,制定了奖惩制度,以更好地落实收费工作。

五、不断加强规范收费力度,推进学校健康发展。学校收费牵涉到千家万户,关系到学校声誉和形象,是一项敏感工程。在收费问题上,每个人的每一举动都对信息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为此,学校制订了规范收费制度,落实了规范收费工作责任制,确保学校乱收费责任投诉为零,为学校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收费管理,为树立良好的教育形象而努力。

鹤山区中新小学

2012-3-7

鹤山区中新小学收费工作自查报告

鹤山区中新小学

篇3:一中新课程自查报告

2010年秋季,我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全面实施,我校荣幸地成为白银市新课程实验市级样本校。这给学校带来的不仅是机遇,更是挑战,是充满探索、创造和建设的教育改革实践过程。在近一年半的时间里,在市、县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的积极配合下,我校健全组织、强化措施、加强学习、狠抓落实、稳妥推进,使新课改实验进展顺利、态势良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同时,在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现将我校近一年来新课程实施情况汇报如下:

一、已开展的工作及取得的成效。

(一)建立组织机构,制定完善课改配套方案。

为切实加强我校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实验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学校及时建立了组织管理与业务指导机构。

一是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新课改领导小组,全面统筹协调学校课程改革实施工作,负责对学校新课程改革做出决策和部署。二是成立新课程实验业务指导、评价及协调领导小组,主要有:1.学分认定小组,负责为每个学生组建学分档案,制定学分认定标准,统一学分认定程序,认真监督学分认定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确保学分认定的公正、公平、公开;2.选课指导小组,制定选课的各种政策,向学生提供学校详细的课程安排、任课教师名单与课程说明,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特征,发展趋势,为学生选课、补修、重修、改修做好参谋;3.综合实践活动课领导小组,负责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4.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本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组织实施评价工作,审定评价结果;5.研究性学习指导小组,负责各个学科研究性学习指导,实施过程监督以及学分认定工作。

为保证新课程的顺利实施,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学校在修订完善了原有的一些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的同时,先后研究制定了学校新课改实验的相关文件,主要有《景泰一中新课程实验实施方案》《景泰一中学生学分认定管理暂行规定》《景泰一中学生选课指导意见》《景泰一中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景泰一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景泰一中社会实践课程及社区服务实施方案》《景泰一中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等。

这些制度方案的制定,使我校新课程实验工作有章可依、有制可循,保证了新课程实验的顺利进行。

(二)树立课改理念,组织开展新课程师资培训。

课改成功的关键在于教师,要使教师能很好地适应新课程,关键要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并将新课改理念内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为此,我们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强调“全员培训、骨干引领”的理念,建立“边培训、边实验、边总结、边提高”的培训模式,组织本校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进行普通高中新课程培训,学校努力创设各种机会加强对各个层面教师的培训,力求实现“全员、全面、全程”的培训目标。

1.立足校情,加大新课程教师培训力度。

为积极有效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我校加大师资培训与队伍建设方面的投入,我校高

一、高二年级任课教师全员参加了新课程改革的各项培训与考核,主要有“国培”及白银市分学科组织的相关培训与课堂观摩、研讨活动等。1

2.内引外联,实施“请进来、走出去”的培训策略。

在“国培”和市级培训的基础上,我校又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策略,通过各种渠道,加强与先进地区的交流合作,吸纳校外资源并加以研究利用。学校多次请进北京、河南、兰州等国内、省内课改先进地区的专家来我校作报告;同时积极组织教师到外地考察学习,学校先后组织教师到北京、上海、江苏、西安、兰州、张掖、嘉峪关等国内、省内课改名校参观学习,使教师能够感受到新课改带来的变化,进而促使其教学理念的更新。

3.以老促新,采取“骨干引领”的校本培训方式。

骨干教师是学校的优质资源,他们在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发挥着引领作用,对提高学校教师的整体素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校通过组织理论学习、举行专题讨论会、开展观摩课、示范课等活动,促使骨干教师自觉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研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同时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训引导。青年是学校新鲜血液,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希望,我校采取了很多措施,为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平台:一是实施“青蓝工程”,让教龄在五年以下的教师与学科骨干教师结对;二是组织培训讲座,提高青年教师的理论水平;三是组织新教师汇报课;四是组织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和教学比武活动等,让新教师能快速成长。

4.注重实效,建立常规化的校本培训制度。

为了提高培训的实效性,我们立足本校实际,探索建立“边培训、边实验、边总结、边提高”的校本培训模式。一是凡参加省、市培训的教师要在全校做培训心得报告,对培训情况进行传达、分析,使所有教师都对新课程实验有关事项、各科新课程标准有更深的理解;二是在平时教研活动中,经常性地组织课堂案例分析,对新课程环境下的教学方式进行研讨等等;三是强化教师自我研修,学校先后为教师配发了《陶行知教育名篇》、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等教育教学辅导用书,订阅各类教育教学报刊杂志,要求教师认真学习并撰写业务学习笔记;同时,学校为教师的远程教育培训积极创造条件,使教师拥有更多的教育和研修资源。

通过以上培训提高了广大教师对新课程实验重要性、长期性、复杂性的认识,增强了责任感,达到了帮助教师转变课程观念,把握新课程目标,熟悉新课程内容,掌握教材教法,提高教学能力的目的。

(三)注重课堂教学,开展广泛的教研活动。

我校的教学研究有着优良的传统,新课改以来,教研活动更加活跃,特别是集体备课开展得有声有色,体现了教师互相协作的良好氛围。

1.重视集体备课,发挥集体作用

自新课改以来,学校在借鉴先进地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校实际,制定了《景泰一中集体备课实施方案》,并安排各学科每周用一个下午的时间进行集体备课。

我们学校集体备课的具体过程是:备课组长在前一学期期末制定本备课组的集体备课实施细则(含备课计划)草案,将备课任务提前合理地分配给组内成员——主备人,并督促主备人做好准备,认真组织开好议课会。主备人接受备课任务后要分析教材,提出教学目标。准确把握所备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备教法和学法,备教具及多媒体,设计教学活动,并且编制教学简案,在议课会前下发给全体参评人员。参备人要认真听取主备人的发言,质询主备人的观点和设计思路,列出补充和修改意见,不当“局外人”。

根据集体讨论的意见,参备人修改教学简案和学案,要充分体现“五统一”的原则:教学目标、教学进度、重难点处理、作业训练、检测评估必须统一,同

时提出改进教学方法的建议。可根椐各班的学情,在不离开“五统一”的前提下,发挥各人特长,在教案本上撰写教案详案。集体备课既要强调共同研讨,统一认识,又要突出个性特色和自主发挥。教师特别要记录好课后反思,下一次集中时,把上次教案实施时反映出来的重点问题提出来,供以后借鉴。

集体备课,营造了研究氛围,增强了课程实效性;同时发挥了集体作用,展示了集体智慧,还解放了教师思想,树立了创新精神,进而培养了教师的超前意识和反思意识。

2.注重教师交流,转变教学方式。

在实施新课改后,老师们感触最深的就是教师之间毫无保留的精诚合作。这不仅体现在每周固定的教研活动中,更体现在每节课的课前和课后。课前都要共同商讨教学策略措施、技巧等,课后都要共同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集体探究改进的办法,不少教师在业余时间通过上网等方式查阅相关资料,以求达到最佳教学效果。新课改理念认为,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我校的课堂教学焕发了新的活力,呈现出了新的气象。

首先是课堂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换。教师从传统教学的传授者转变为现代教学的促进者、学习者、发现者、引导者、组织者,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不断提高。

其次在学生学习方式、方法转变上,我校做了大量尝试,如:

(1)改变学生学习态度,倡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

(2)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倡导学生自主性学习;

(3)重视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及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分析、整理资料,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方案的设计。

(4)充分利用学校图书室的优越条件,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阅读,以拓宽知识面。

(5)赏识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的理解和表达。

(6)重视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意识。

(7)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践活动。

3.调动学习积极性,加强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不是一门独立的科目,而是渗透在各个学科之中的一种实践性较强的教育教学活动。在新课改中,它是每位学生的必修课。按照《景泰一中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方案》,制定了教学计划,要求各年级研究性学习课时安排采用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弹性课时制。具体方案为:高中三年每年完成1个课题,高一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定课题,高二学校指定课题,高三学生自定课题;高

一、高二每个课题6个学分,高三课题3个学分,共15个学分。学生要经过学法指导、选择课题、实施环节、制订计划、开题交流、开展研究、整理总结和交流评价八个实施环节才能完成课题研究。由于高一学生很多都是第一次进行研究性学习,部分教师就如何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也不是非常清楚,因此学校在上学期组织教师们学习了有关研究性学习方面的指导性文件和其它学校研究性学习方面的成功案例,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教导处制定了《景泰一中“研究性学习”课题申报表》,先让学生选题申报,教师认真审查,提出研究方案的指导性意见,然后利用正课时间组织学生进行开题报告交流,最后进行总结评价,实现研究成果共享。同时编写了《景泰一中研究性学习过程记录册》,让学生对研究的过程进行记录,记录内容包括搜集到的各种资料、调查数据、试验结果以及各成员对问

题的认识与理解和研究小组的讨论和分析。学生通过不断的整理、分析、验证、提炼等过程,形成课题成果,课题完成后和课题报告一起上交。根据研究情况和研究成果,学生和指导老师共同评选优秀课题,获得合格等级以上的,认定学分。对于优秀课题,学校组织上报评奖。

4.积极筹措,开设通用技术课程。

为了贯彻《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精神,落实《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实验)》目标,今年我们根据《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指导意见(试行)》的有关要求,开设了通用技术课程,开发和培养高中生技术素养,激发他们学科学、爱科学,按科学教育规律办事的观念和意识。为此,我们做了以下工作:

(1)分步开设模块

在通用技术课程的实施中,我校将开设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与“技术与设计2”两个必修模块。学校将在开设这两个必修模块的同时,开设 1到2个选修模块。待课程稳定后,预期3年内使选修模块开设到4~6个。

(2)师资及教室资源建设

学校高度重视通用技术课程的实施工作,在师资极为紧张的情况下,学校通过跨学科兼任的方式配足3名通用技术教师。其中,两名为信息技术教师,一名为有丰富教学经验的物理教师。学校十分重视通用技术教师上岗前的培训,三名教师专门参加省教育厅组织的新课程通识培训和学科培训,为学校通用技术课程的实施打下基础。同时,学校已多方努力,按照上级标准积极筹建通用技术教室和器材室。

(3)加强课程管理

在课程管理方面,教学校长、教务主任对技术课程负总责,为保证通用技术课程的科学开设,防止流于形式,为通用技术的开设提供服务:建立通用技术教师继续教育制度,组织他们参加相关专业的培训,制定通用技术课的评价管理办法,实行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以确保我校通用技术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强化动态管理,实施多方面的综合素质评价。

按照新课改要求,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将从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六个方面对学生评价。评价的基本程序是: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和教师评价、合成评价并填写综合性评语。依据《景泰一中新课程实施方案》、《景泰一中学生学分认定管理暂行规定》、《景泰一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和《景泰一中社会实践课程及社区服务实施方案》,我们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各班成立了由班主任任组长,由任课教师、学生代表为成员的工作小组,在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具体负责各班学生的评价工作。

1.学分认定

学分认定由学生学习过程表现和模块测评成绩构成,两项目分值权重为4:6,按此比例对学生实行综合评价认定学分。学生学习过程等级评价,主要依据学生的考勤情况(10分)、课堂表现(10分)、作业(10分)、情感态度(5分)、个性评价(5分),总共占考核的40%。模块测评成绩根椐期中、期末或其它考试,总共占考核的60%,最后由学校学分认定工作执行小组划定分数线。模块测评成绩在划定分数线以上,给予相应学时学分,否则不予认定。根椐《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学分认定指导意见(试行)》的有关规定和要求,模块测试不合格要进行补考或重修。

2.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活动

学校根据《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实施指导意见(试行)》精神,结合我校对综合实践课程的探索与实践,成立了景泰一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领导小组,制定了《景泰一中社会实践课程及社区服务实施方案》,政教处具体负责安排实施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以学年为单位安排教学时间,每学年总的活动时间不少于1周,约为36学时,高中三年中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学时总数不得少于3周,共6学分。高一安排军训活动,高

二、高三安排德育基地教育活动;社区服务安排在高一和高二两个假期进行,每个假期不少于5个工作日,共2学分。

高一开学初,政教处制定高一级军训计划,组织实施高一级学生军训,军训后填写《景泰一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登记表》和《景泰一中社会实践评价表》,目前已全部填写完毕,每个学生获2学分。社区服务安排在寒假进行,高一多数学生参加了社区服务,并填写了《景泰一中学生社区服务活动登记表》和《景泰一中社区服务评价表》,获得1个学分。

(五)整合课程资源,积极指导开发校本课程。

在校本课程开发上,我校的指导思想是:立足于学校现有课程资源,体现学校办学特色,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为此,学校成立了校本课程开发实施小组,制定了《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明确了开发主体(教师)和程序(挖掘资源、确定主题、研究论证、确定方案、形成教案、指导选课、组织实施、反思总结、修改完善),并将校本课程开发分为四类,即理科拓展类、文科自选类、特长培养类和活动自育类。目前申报的课程开发计划达十多项,已收到近多个校本课程初稿,将在完善的基础上尽快向高二学生推出,供学生选课使用。其中其中张治忠老师的专著《高中课堂教学艺术》由甘肃文化出版社出版发行、韩世珍老师主编的乡土教材《美丽的景泰》、周维纳老师主编的校本教材《古代诗歌鉴赏方法》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随着新课程实验工作的不断深入,校本课程的开发将成为我校彰显办学特色的一大亮点。

二、存在的问题与困惑。

虽然我校新课程实验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困惑。

1.在我省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模式还没有完全明朗的情况下,教师普遍认为必修课程的深度广度很难把握。

2.虽然学校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的培训做了大量工作,但教师的观念转变程度不一,驾驭课堂的能力也参差不齐,依然存在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

3.新课程方案对学校硬软件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学校已加大了投入,尽量适应新课程的需要,但在理化生实验设备、信息技术手段、体育设施与场地、通用技术课程的开设条件、与新教材相配套的优秀课例与课件等方面还是很难完全适应新课改的需要。

4.过程评价的形式、内容和实效三者还不能做到很好的统一,导致过程评价实施缓慢。加重过程评价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部分,我校在过程评价方面做了积极地探索,制订过程评价方案并积极落实,但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其原因有三,一是教师习惯了原来的单一评价而还不习惯多元综合评价;二是感觉评价的过程太复杂,填写内容多,操作起来困难大,实际是还没有找到常态的多元评价方法;三是把评价表集中到一个部门统一汇总工作量很大,而又缺乏实效性。

5.新课程的实施对我校来说毕竟还是摸索过程,很多方面都靠自己摸着石头过河,如学分的认定,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学校课程的开发、学生成长记录袋的创建等。希望上级有关部门能经常组织专家进行指导,适当组织外出,到有经验的地区进行考察学习。

6.学生新课改意识薄弱,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主动性欠缺,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今后的工作构想

1.由于通用技术教师的紧缺,建议上级主管部门尽快配足、配齐通用技术教师,进一步加强通用技术新课程培训工作。

2.争取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在经费方面有更大的投入,给我校新课程实施提供必要的物资保障;进一步振奋精神,狠抓管理与落实,群策群力,在全校营造浓厚的新课改氛围;

3.建立选课指导制度。

学校将逐步建立校内选课指导制度,避免学生选课的盲目性。学校将编制课程设置说明和选课指导手册,并在选课前及时提供给学生。

4.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

学校将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鼓励教师针对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开展教学研究,重视不同学科教师的交流与研讨,创设有利于引导教师创造性实施课程的环境,使教师能依据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使课程的实施过程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不断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专业技能。

5.建立课程资源共享的机制。

为保障我校高中新课程的实施,学校将加强课程资源建设,充分挖掘并有效利用校内现有课程资源。同时,大力加强校际之间以及学校与社区的合作,补充校内课程资源的不足,努力实现课程资源的共享,尽可能满足学生的选课需求。

6.建立发展性评价制度。

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学校将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综合运用观察、交流、测验、实际操作、作品展示、自评与互评等多种方式,为学生建立综合、动态的成长记录手册,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

7、不断总结与完善

(1)学校每学期将召开两次课改工作会,及时研究和解决课改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总结课改中的经验和教训。

(2)学校将组织部分教师到课程改革示范学校参观学习,不断修订和完善我校新课改的有关制度与方案。

篇4:一中新课程自查报告

课程实施水平自查报告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坚持素质教育方向,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格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的育人意识、服务意识,增强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德立教,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和业务素质,狠抓常规管理,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课程设置与管理

1.为确保学校顺利且有效地实现课程实施方案,我校制定了明晰的新课程理念学习制度,以集体与自学相结合为学习方式,每位老师做到学习有记录,并通过理论测试、论文撰写及课堂实践等形式作为检查学习效果的主要方式。对于新出炉的课程理念,学校通过会议、网络等渠道进行宣传;在校园文化建设上,能够紧紧围绕先进的教学理念,使校园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尽最大努力地体现教育理念。在新课程实施中,结合学校实际,确立了符合素质教育的办学思想,有自己学校规划、工作计划和总结。

2.严格按山东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施方案(综合)设置课程,开足开齐课程。从不随意增减每周的课时数,教师个人课程表与学校总课程表、班级课程表完全一致;严格遵守统一的作息时间。一年级开设道德与法治二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三~六年

级开设品德与社会,综合实践、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等薄弱课程加大师资力量,保证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针对不同年级开设安全教育、信息技术课、传统文化、环境教育、国防教育及书法课、剪纸等,三~六年级开设英语课。2015年9月始学校自三年级开设书法课程,2016年3月各年级开设足球课,自上学年在每周四下午开展社团活动,这些课程的设置为学生提供了学习过程中的空间选择和内容选择,体现了教学内容的多元性和选择性。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

3.教师队伍建设上,按照课程开设的要求配齐、配足了教师,教师学历达标、年龄与职称结构合理。保证开齐、开足课程。教学设施配置上正逐步完善,力争与现在的教学要求平衡。

4.教学研究和教学活动,做到了教研机构健全、制度完善、计划有针对性,便于操作;定期开展主题明确、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20名老师的教研论文在市、县获奖,15名教师获得县及办事处优质课、7名教师获得县级教学能手称号,6名教师获得县级学科带头人的称号。教科研成果丰硕,2016年上半年我校魏清澈校长主持的市级课题《小学课程教学过程的优化与整合》郭学聪老师主持的市级课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导入的实践与探索》两课题均已顺利结题,对学校教学工作具有深远的意义。教师上课,备课上能准确把握课程标准,吃透教材,对重难点的分析到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教学目标;合理的设计教学环节,练习安排适当,绝不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教学采用小组合作化教学,以“学案导学,先学后教”的模式,以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基本

能力为中心,运用灵活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并分层次培养,面向全体,因材施教。作业设置和批改有记录分析,及时矫正。学校同时开展了常规教育和主题教育,有班会、校会、升国旗制度,利用重大节日开展各种主题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爱家乡、安全、道德法制等活动,对学生进行了健康人格教育,有效地落实素质教育目标。

5.强化体育锻炼,确保阳光活动。

我们深知阳光体育是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鼓励学生到阳光下,到操场上,到大自然中锻炼身体,陶冶情操,有效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增强了师生的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形成学生健康的体魄,更好的学习,更好的生活,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本着这一指导思想,我的做法:①每个学习日学生确保有一个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②每天上午9:50—10:15为全校性大课间活动,由学校统一组织,统一安排活动内容。下午第三节课为课外活动。

三、课程评价、考试、作业情况

围绕课程标准,我校在对学生评价上以激励性评价为核心,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几方面进行评价,内容上分成过程评价和期末评价两种。过程评价主要有单元考查、课堂表现、作业、写字、学习态度等构成平时成绩,记录以等级+评语进行;期末以书面考查、口语表达构成期末综合成绩,记录以等级进行。学校不公布学生考试成绩,不排列名次。学生的成绩只是作为调整和改进教学的依据,不做他用。对于地方课

程,学校也制定了相应得评价方法和标准,为每个学生建立了评价档案,评价结果都以等级形式表达。各学科的评价以激励性评价为核心,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发挥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

学生课业完全依照省标准执行,学生每天在校时间不超过六小时,双休日与其他法定节假日从不安排上课。作业布置方面一、二年级无书面作业,3-6年级书面作业不超1小时。讲巩固也求实践,严格遵循不同年级的不同要求布置作业。

四、教材与教辅资料使用

学校教材和教辅资料的选用,符合省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学校严格按照上级有关文件执行。

新课程的改革,需要我们孜孜以求的不断探究和反思;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提高教学水平;需要我们进一步改进教学管理,分析课程实施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使课程改革之路越走越稳。通过本次自查,我们清楚地看到,我们学校的新课程实施工作和其他兄弟学校一样,做了大量的工作,进行一系列大胆的尝试,并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为新课程的进一步深入打下了基础,积累了经验。同时,也发现了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如教师的知识结构过于单一,难以适应地校课程的教学,缺乏相关的培训;制订的教师、教学、学业评价方案是否合理可行,真正发挥评价的正确导向作用等等。需要我们在以后的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完善与总结。

篇5:一中新课程自查报告

《知识产权法》优质课程由法学院安玉萍老师作为负责人,于2005年进行了山东大学威海分校一级的优质课申报并获得立项,于2009年12月结项。结项之后,继续进行该优质课程的日常维护工作,一直坚持以下几方面的完善工作:

一是进一步丰富网上教学资源。教学课件、参考书目的题库相继上网开放,完善了本课程的教学资源;

二是教学内容的完善和教学方法的改进。首先是教材更新,选用了21世纪法学规划教材的最新版本:曹新明主编:《知识产权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一版;

其次,精心制作了与更新教材配套的课件、教学大纲、习题等,供学生学习参考,教学内容更新百分之百; 再次,积极探索多媒体的教学方法,按照学校现代技术教育中心的正规的多媒体课件制作培训,并制作化多样化的直观文字、图形课件将知识产权法理论知识外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后,在教学方法方面,继续更新教学观,将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变为师生共同探索、教材和课外读物并重,将传授知识为中心变为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并重,建立问题教学,将案例教学法、诊所教学法等教学法方法纳入到教学中,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是课程师资队伍建设

该课程的教学梯队共有3人,教授1人,副教授1人,讲师1人,2名具有硕士学位,1名为博士学位。

上一篇:温暖的晚餐作文500字下一篇:基层机关年度工会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