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一年级英语阅读 阅读理解

2024-05-09

初中一年级英语阅读 阅读理解(共10篇)

篇1:初中一年级英语阅读 阅读理解

初中英语阅读理解一篇

One evening a young woman walked on the beach.She turned to see the footsteps she had left in the sand,but they had already been washed away by the water.When she turned to continue her walk,She was surprised to see an old woman sitting by a fire.She walked up to the old woman and asked,“Where did you come from?I didn’t see you here a minute ago.”

Instead of answering her question,the old woman said,“Sit with me,my child.I have something to show you.”

As the young woman sat down beside the fire,the old woman handed her a book.She turned the pages of the book one by one and was amazed to discover they told the story of her whole life,from the early days of childhood to the present.But when she turned to the next page,she found it empty.And the rest of the pages in the book were all empty.“Does this mean my life ends tonight?”she asked.“No,my child.It means tonight your life begins.”

At that time the old woman took the book into her hands and began to tear(撕掉)each of the pages that had words out of the book.She then threw them into the fire until all that was left were empty pages.She handed the book of empty pages to the young woman.“You see,”she said,“just as the water washed away your footsteps in the sand,your past is forever gone.What you truly have is here and now.Each moment is the beginning of the rest of your life and you should live it to the fullest,because you will not live that moment a second time.As for your future,you are free to shape it as you wish,because it has not yet been written.”

1.Why couldn’t the young woman see her own footsteps in the sand? A.Because they were hidden away by herself.B.Because they were washed away by the water.C.Because there were not any footsteps at all.D.Because they were washed away by the sand.2.What was the book about? ________ A.The old woman’s last and present.B.The young woman’s last and present.C.Nothing

D.The young woman’s childhood

3.What’s the right order of the following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①The old woman showed the young woman a book.②The old woman told the young woman the truth about the book.③The young woman turned to see her footsteps.④The young woman found the rest of the book all empty.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①④②

D.④①③②

4.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true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The young woman saw an old woman beside a fire.B.The old woman showed a book to the young woman.C.Each moment is the beginning of new life.D.All the pages in the book were empty.5.What’s the best title for this passage?

A.A book

B.An old woman

C.Empty pages

D.An evening on the beach 1--5 BBCDC

自拟题

2015.11.18

篇2:初中一年级英语阅读 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一)

【复习目标】

▲提高自身的阅读速度。

▲学会抓住全文的中心思想,学会分析每个选项。

▲学会做题过程中的总结、归纳、积累知识和解题经验。

【解题技巧】

1.阅读短文时,要做到边阅读、边思考、边标记。把文中你认为比较重要的信息用笔画一下。目的是能快捷地把题目与文中相关的信息加以比较,从而作出正确的判断。

2.对较长的文章,应将题目通览一遍,然后带着问题阅读有关材料。

3.阅读材料时要快中求准,做阅读理解题目时要慢中求稳。采用“意群注视法”,即一组词一组词地默看,能较快地读完短文、较准确地理解短文意思。做题目时,为求稳妥,必须慎重考虑,不要轻易落笔,否则容易出错。

4.判断要有根据,推理要顺乎作者意图,对于推断性或评价性之类的阅读理解题目,在材料中是找不到现成答案的,必须通读全篇,对所获信息加以筛选、提炼、推断,对作者的思想倾向,对文中提及的人物或事件可能产生的结尾等,加以综合评估后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篇3:初中起始年级英语阅读教学感悟

一、 口语教学,“高瞻远瞩”

执教老师执教内容是七上unit2 reading,执教老师在教学的组织阶段,使我们若有所思、若有所悟。

师生简单问好Good morning, class! Good morning, sir后,教师紧接着问What day is it today? 学生们回答:Tuesday. 教师继续问how to spell it?

看似与教学主题相差万里,因为Tuesday不是这节课的生词,问星期几也与本节课的教学无关,似乎与教学有所偏差。然而,这就是本节课的一个亮点,体现执教者的“高瞻远瞩”。教学不应该只教教材,应该用教材教,应基于教材,再高于教材。如果今天周二学生学会Tuesday,那么周一到周五的几个星期名称就记住了,集中学习时,学生们会感到So easy!

二、语音复习,“欲擒故纵”

执教老师在口语训练的基础上,对于Tuesday的发音,引出20个元音,其中重点复习了12个单元音,在书写五个长元音时,故意写了两个/u:/,有同学站起来并指出,随即,老师问,那么,这个重复了,那个是什么呢?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小插曲”,显然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善于观察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上课的专注力,同时,也是引导学生,敢于说真话,敢于挑战“权威”,培养学生的实事求是的态度。

三、拓展处,“欲言又止”,善于“留白”

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时,首先对文章的题目进行分析,引导学生从文题——My favourite football star入手,捕捉课文的信息。让学生明白这篇文章写的是“我的最喜爱的足球明星”,强调两个关键词“最喜爱”、“足球明星”。

再提出相关的问题:Who is Simon’s favourite footballstar? What does Li Hua do every day? What does he do in his free time? What does Li Hua’s dream?学生们先口头回答,再把答案写作黑板上,对于最后一个问题的答案,有的同学写的是Li Hua’s dream is wants to play football in the nextWorld Cup.不足之处显而易见,于是,老师让学生找出不足之处,于是,有同学说His dream is to play football in the nextWorld Cup.有的说应该是His dream is playing football in thenext World Cup.于是,同学们有了争议,不能用to play,有的坚持不能用playing.于是,教师微笑着说,其实两个没有对错之分,但用法有微妙的不同,好学习的你一定课后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不定式和动名词的不同之处。简单的激励性的评价,欲言又止的艺术效果,给课堂增添了亮点。

四、精彩处,“快马加鞭”

待学生们读了文章,了解了文章的大意,教师再次引导学生从文章的篇章结构上,分析文章,从而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脉络。如老师首先给了一个任务:Discuss,讨论的内容是连线题:

这个任务的设计,无疑是对文章的主要内容的高度概括,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中心内容,更引导学生从谋篇的角度分析文章的写法,为学生的写作给于有力的指导,同时,实现了读写结合的理念,改变了传统的讲读法,局限于理解文章大意的做法。

在此基础上,教师又“乘胜追击”,再次巧设任务,促其学生捕捉主要信息和关键词,培养学生快速阅读并关注主要信息的能力:

Name __________ Looks__________

Age____________ Comes from________

Club_____________ Lives in_____________

这个练习,对于初一学生来说,难度虽然大,但通过反复阅读文章,已经“熟能生巧”,这个任务难度系数也不是很大。

总之,这位老师,对于这篇文章采用的是整体教学法,走出了一句句分解、一段段翻译的传统灌输法,而是精心设计学习任务、巧妙设计问题,并注意课堂的“留白”,听说读写全面训练,引导学生多种方式阅读文章,打造了学生会读、乐学的高效课堂。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只要教师们不断探讨,立足课改,定会使课堂教学熠熠生辉。

摘要:文章从一次公开课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Reading教学中,感受颇深。笔者认为,执教老师在这节课中,体现出对学生的阅读习惯的养成的高度重视,从教学的组织,导读的问题设计,到阅读的各种方法的训练以及教学评价等,处处以学生的发展为终极目标。本文重点谈谈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篇4:初中一年级英语阅读 阅读理解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中规定: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关注“为什么教”和“教到什么程度”等问题的“国家课程标准”应该成为课程实施的依据。

2.朱晓燕认为“阅读是读者利用各种知识从材料中获取信息、主动构建意义的过程,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主动性,积极利用各种知识如生活常识、话题背景知识、各类语言知识和智力判断等,对语言材料或者作者的观点意图进行对话、质疑和评估。”

3.上海版初中牛津英语教材的高年级教材中出现了大量英语故事的阅读教学语篇。

二、初中高年级英语故事阅读有效性课例研究的预设

对于学生:

1.培养良好的英语故事阅读习惯,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逐步形成有效的自主学习模式。

对于教师:

在故事阅读指导中,能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不同的阅读指导策略,优化学生的阅读行为,指导学生挖掘故事文本的内涵,探索有效提高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方式方法。

三、课例研究实施

牛津英语8AUnit7是一篇典型的英语故事,其文本与8AUnit6的文本构成了完整的一个有关外星探险的科幻故事。

1.原故事导入设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表演Unit6本文故事的结尾,请学生猜测故事的发展和结局会是什么样的?

原导入设计的问题:

(1)耗时太长。(2)学生对故事的发展走向的猜测没有紧密联系前一单元的文本。

修改后的导入设计:

向学生提问:The trouble Captain King and his crew are facing

They are ___________food.

They are in a _______

They have no _______

Gork is more _________than them.

They cant _____ the door.

Gork will try to ____ them.

The _____________will help Gork.

通过图片对比,引出问题:Did Captain King and his crew get away from the cage? How?

引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同时,引入新单词:escape from,laser torch,melt the steel bars,attract,plastic

2.原故事设计文本内涵的挖掘:

原设计:

故事本文阅读到最后,引导学生思考文本内涵,掌握故事发展脉络,提出问题:

Discussion on the plan of escaping:

Step 1: (1) ________________ with my laser torch

Step 2: (2) _____________________ with my laser torch

Step 3: Try to make Gork(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or us

Step 4: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nd get out the caves

Step 5: Escape through the door to (5) __________

原设计的问题:

只对文本事实进行概括和总结,没有对文本内涵的挖掘,缺乏对人物个性特点所导致故事结局的重要性进行深层理解。

修改后的设计:

小组讨论:What are the reasons of Captain King final success?总结出从故事中可以学习到的经验和道理。

Keep a cool head. 保持冷静的头脑。

No way is impossible to courage.    勇士面前无险路。

Confidence in yourself is the first step on the road to success. 自信是通向成功之路的第一步。

四、课例研究后的思考

1.阅读故事文本的导入需要和故事本身的主题息息相关。问题的提出既要能够引起学生阅读本文故事的兴趣,又要有助于启发学生自助思考更深层次地理解文本内涵。教师应有意识地运用这些知识进行阅读活动,提高阅读速度及阅读理解的准确性。

篇5:一年级英语阅读理解专项训练

( ) 1. Mr. and Mrs. White drive for ___________.

A. fishing B. shopping C. business

( ) 2. They stop their car _________.

A. at the parking spot B. near the sea C. near the store

( ) 3. They want to put the things _______.

A. in a big bag B. in their car C. in other’s car

( ) 4. Mr. White can’t open the car, so __________.

A. they walk home

B. they ask a policeman to help

篇6:一年级上英语阅读习题

一、Listen and choose(圈出听到的单词)I(are am)

Danny.I am six years old.I can draw a(pig

duck).This pig is(fat

thin).I like(喜欢)hamburgers.My father and mother like(pizzas

pies).Listen(听)!“Moo ,Moo ” ,(That

this)is a cow.The cow is tall and fat.I don’t

like(this there)

cow.读短文,正确的在括号内打“√”

()

1、My name is Eddie.()

2、Danny is seven years old.()

3、Danny can sing.()

4、You can hear a pig.“Oink, Oink.”

二、Listen and choose(圈出听到的单词)I am(Eddie

Danny).I am(seven six)

years

old.I can(dance sing).I like(pears pies).I don’t like(hamburgers

pies).I

have four(ducks

chicks).They are

(thin

fat).I can see some pigs.(How many

How old)pigs.Five

pigs.三、读短文,选择正确的答案

I am Alice.I am six years old.I like to go(去)to the zoo.I like tigers.I don’t

like bears.There is a panda in the zoo.It is cute.I can draw a

panda.The panda likes to eat apples.1、I am_______(Eddie

Alice).2、I like_______(tigers

bears).3、I can _______(read

draw).4、The panda likes to eat(banana

apples).四、`听短文完成练习

A

Picture(图片)of a

park(公园)

Look, this is a picture(图片)of a park(公园).It is not black and it is not white.It is red, yellow, blue, and green.Is there a lake(湖)

in the park ? Yes , Are there any trees and flowers there? Yes, there are many, They are so beautiful(美丽的).And we can see some people, too.They are sitting near the lake.They are looking at some goldfish(金鱼).1、仔细阅读,判断句子表达是否正确。()

1、This is a picture of a school.()

2、The picture is colourful.()

3、There aren’t many trees in the park.()

4、Some people are standing near the lake.2、在 A B C

D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

()

1、How many colours are there in the picture?

A、One

B、Two

C、Three

D、Four()

2、Is there a lake in the picture? A、Yes, there is.B、No, there isn’t.C、Yes, it is.D、No, it isn’t.()

3、There are some beautiful_____in the park.A、trees

B、flowers C、goldfish

D、A,B and C()

篇7: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阅读书目

A、床头灯英语学习读本系列

特色:英汉对照,语言地道,通俗易懂,生词有注释 01《莎士比亚戏剧故事》

02《理智与情感》

03《白牙》

04《海底两万里》

05《小妇人》

06《地心游记》

07《少年维特的烦恼》

08《秘密花园》

09《螺丝在拧紧》

10《吸血鬼》

11《卡斯特桥市长》

12《霍华德庄园》

13《维尔德费尔庄园的主人》

14《爱玛》

15《觉醒》

16《包法利夫人》

17《密探》

18《摩尔弗兰德斯》

19《永别了武器》

20《红字》

21《希腊神话故事》

22《圣经故事》

23《圣诞欢歌》

24《环游地球80天》

25《白鲸》

26《弗兰肯斯坦》

27《阿丽思漫游奇境记》

28《野性的呼唤》

29《化身博士》

30《德伯家的苔丝》

31《汤姆索亚历险记》

32《杨柳风》

33《黑骏马》

34《格列佛游记》

35《彼得·潘》

36《远大前程》

37《时间机器》

38《巴斯克维尔的猎犬》

39《大战火星人》

40《鲁滨逊漂流记》

41《儿子与情人》

42《简爱》

43《呼啸山庄》

44《傲慢与偏见》

45《三个火枪手》

46《歌剧魅影》

47《了不起的盖茨比》

48《红与黑》

49《飘》

50《查泰莱夫人的情人》

B、英语大书虫世界文学名著系列读本(英汉对照)

篇8:初中一年级英语阅读 阅读理解

Ringbom (2007) 把外语学习分为两种类型:理解习得 (learning for comprehension) 与产出习得 (learning for production) 。理解是从形式 (音) 到意义, 即透过给定的形式解读语义。当输入的信息与习得者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相匹配时, 理解就产生了。产出是从意义到形式 (音) 。习得者从模糊的交际意图开始, 然后再运用各种句法、语音程序。可见两者的提取机制不同。这就意味着习得者完成产出任务的难度会更大。但我们英语专业学生的八级考试成绩却表明, 他们在产出任务上比理解任务做得好。

为弄清真实的状况, 我们决定对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的听力与阅读理解能力现状进行调研, 旨在了解他们在听力与阅读理解方面存在的难点、原因, 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1 调查问题

本课题要了解的主要问题有:

1) 学生对录音材料字面意思的理解能力、存在的难点及原因。

2) 学生根据已知信息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存在的难点及原因。

3) 学生根据录音材料做笔记的能力、存在的难点及原因。4) 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存在的难点及原因。

5) 学生的细读能力、存在的难点及原因。6) 学生的听力与阅读理解能力的相关性。

2 调研方法

本课题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的听力与阅读理解能力进行调研。

2.1 调查对象

本调研的对象为新疆某师范学院2012级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 共55人, 其中女生52人, 男生3人。

2.2 测量工具

1) 2012年6月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试卷。选用这套试卷是出于以下几方面的考虑:一是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试卷具有权威性, 可信度高;二是调查对象是2012级新生, 由于他们需参加军训, 十一长假之后才开始正式上课, 到测试时实际也只上了3个月的课。如果用专业四级试卷, 与他们当下的英语水平差距较大, 难以了解到他们真实的状况;三是英语专业学生接触大学英语试卷的可能性比较小, 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所有参加者都是首次接触到这套试卷。

这套试卷中的听力有三部分内容, 时间是35分钟。Section A有8个短对话和2个长对话, 对话和问题都只说一遍, 共15分;Section B有3篇小短文, 对话和问题都只说一遍, 共10分;Section C有1篇长短文, 读三遍, 共11分, 前8个空要求准确填写听到的词, 后3个空要求用自己的话写下要点或准确填写听到的词。

阅读理解试题有两部分内容, 时间是40分钟。其中快读部分有1篇文章, 1036个单词, 10个问题, 时间是15分钟;细读部分有2篇文章, 分别有358与355个单词, 各有5个问题, 时间是25分钟。

2) 问卷。问卷根据调查内容、参照相关问卷设计, 所得数据旨在增加定量分析的效度与信度。课题组发放了55份问卷, 收回有效问卷55份。

3 调查结果

课题组对英语专业大一学生的听力与阅读理解测试成绩及问卷调查进行了相关统计分析, 所得结果如下。

3.1 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听力理解能力现状

课题组对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听力理解能力的调研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学生对录音材料字面意思的理解能力, 包括 (1) 了解总体大意; (2) 把握重要信息, 要求能够分辨论点与论证、客观事实与主观意见等; (3) 把握细节, 要求能够辨识并回忆地点、数量等重要细节; (4) 理解说话者对听话者或话题的态度。二是学生根据已知信息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三是学生根据录音材料做笔记的能力, 包括辨识关键词汇、根据某一主题从录音材料中筛选相关要点的能力。

课题组所使用的测试试卷中, 听力理解部分共有36个问题。从测试目的看, 其中, 要求理解录音材料字面意思的题有20个, 占55.6%。学生对录音材料字面意思理解的得分率是46.37%;根据已知信息进行判断推理的题有5个, 占13.9%。学生根据已知信息进行判断推理的得分率是55.26%;根据录音材料做笔记的题有11个, 占30.6%。学生根据录音材料做笔记的得分率是56.86%, 其中前8个要求准确填写所听到的词的得分率是61.14%, 后3个要求用自己的话写下要点或准确填写听到的词的得分率是45.47%。

从题目类型看, 听力理解部分中的Section A共有15个问题。其中场景题有3个, 得分率为52.7%;替换题有4个, 得分率为45%;细节题有7个, 得分率为56.87%, but题1个, 得分率为54.5%。Section B中10个问题, 均为细节题, 得分率为42.56%。Section C中前8个空中有4处需要根据并列连词判断填入名词复数, 得分率为34.62%, 1处需要根据动词不定式符号判断填入动词原形, 得分率为76.4%;1处需要填入副词“rarely”, 得分率仅为10.9%, 1处是考查首字母大写, 得分率为

, 处需要填入谓语动词“”得分率为。后处要求用自己的话写下要点或准确填写听到的词的得分率是45.47%。

从听力内容看, Section A为对话, 得分率是52.25%;Section B为小短文, 得分率是42.56%;Section C是一篇长短文, 得分率为53.30%。

3.2 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现状

阅读理解包括快读与细读两部分。快读部分主要是考察学生运用略读或跳读的技巧, 快速而准确地在文章中搜寻到相关信息的能力。细读部分则主要考察学生对阅读材料的主旨和大意、事实与细节、字面意思与隐含意义等的理解。

课题组所使用的试卷中, 阅读理解部分共有20个问题, 总得分率为35.55%, 没有达到合格 (准确率为60%) 的要求。

从测试结果看, 学生在快读部分的得分率为28.55%, 其中Skimming的得分率是31.44%, Scanning的得分率是21.83%;在细读部分的得分率为42.55%,

从题目类型看, 阅读理解部分的20个问题以可分事实与细节题、推理题、原因题。其中, 事实与细节题有15个, 占75%, 学生在事实与细节题上的得分率是32.98%;推理题有1个, 占5%, 学生在推理题上的得分率是30.9%;原因题有4道, 占20%, 学生在原因题上的得分率是46.35%。

3.3 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听力与阅读理解能力相关性分析

课题组对所有参加学生的阅读与听力理解 (前20题) 成绩进行了配对T检验, 双侧配对T检验的结果为Sig (2-tailed) =0.000<0.05,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即听力理解能力与阅读理解能力有显著相关。

4 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在听力与阅读理解上的难点与原因

4.1 听力理解

从测试结果看, 学生在听力部分的总得分率为46.03%, 未达到及格水平。

得分率最低的是在对录音材料字面意思的理解上, 为46.37%, 尤其是在把握要点方面。其次是根据已知信息进行判断推理, 得分率为55.26%。虽然学生根据录音材料做笔记的总得分率是56.86%, 但也只有前8个要求准确填写所听到的词的得分率 (61.14%) 达到了及格, 而后3个要求用自己的话写下要点或准确填写听到的词的得分率 (45.47%) 也比较低。

从题目类型上看, 得分率最低的是根据并列连词判断填入名词复数, 为34.62%。其次是替换题, 得分率为45%;然后是用自己的话写下要点或准确填写听到的词, 得分率是45.47%。

从听力内容看, Section B的小短文得分率最低, 为42.56%。其次是Section A的对话, 得分率为52.25%。得分率最高的是Section C的长短文, 为53.30%。

从卷面上看, 失分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能听出来但不能准确拼写单词, 如26、33填空处, 分别有48.2%与43.6%的学生不能准确地拼写“calculators”和“murders”这两个单词。这反映出学生的英语单词在大脑中凝固化程度比较浅;二是辨音能力弱, 如31填空处, 有89.1%的学生没有听出了“rarely”这个单词, 很多学生把它听成了“really”。这也说明学生对英语的倒装句型不够熟悉, 否则就能够判断出这儿用的应该是一个否定副词, 而不是肯定副词, 否则语义上讲不通。三是从录音材料中筛选相关要点的能力比较弱。如34、35填空处, 有63.6%的学生未能听出并记下要点。四是听力材料相对较难、录音播放次数少, 如Section B为小短文, 内容比Section A的对话难, 却比Section C的长短文要容易, 由于其录音只放一遍, 学生这部分的得分率为42.56%, 在三个部分中最低。这说明学生把握细节的能力还比较弱。

这个结果与问卷调查数据基本吻合。问卷结果显示, 有52.7%的学生认为自己听不懂录音材料, 有50.9%的学生认为自己记不下重要的词, 有41.8%的学生认为自己根据所听到的进行推断有困难。

学生在听力理解上的困难, 究其原因, 根据问卷结果主要有:

1) 英语词汇能力差。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词汇量小。有61.8%的学生认为自己掌握的英语词汇少, 听录音材料时会遇到很多生词, 造成理解困难;二是猜词能力弱。有65.5%的学生称自己不能够根据上下文猜出一个新词的意思;三是已知单词在大脑中的凝固化程度浅。有14.5%的学生称听录音材料时, 有的单词能听出来却写不出来。

2) 练习得少。有45.5%的学生承认自己平时不做听力练习, 也不记单词。

3) 录音材料的语速快、内容难。有18.2%的学生说自己跟不上录音材料的语速, 前面听的还没反应过来呢, 后面的就已经过去了。有9.1%的学生认为听力材料超出了自己的接受能力。

4) 缺乏耐心。有18.2%的学生称自己在听录音材料时没有耐心, 所以不会认真去听。

从学生自己给出的原因中不难看出, 其实最主要还是自身努力程度不够。只要自己肯用功, 单词量、语速、耐心等问题都可迎刃而解。

4.2 阅读理解

从测试结果看, 学生在阅读部分的总得分率为35.55%, 未达到合格水平。说明其阅读理解能力比较差。快读部分的得分率仅为28.55%, 反映出学生运用略读或跳读技巧在文章中快速而准确地搜寻相关信息的能力很弱。虽然细读部分的得分率稍高些 (42.55%) , 但仍未达到及格水平。按题目类型细分, 得分率最低的是推理题, 为30.9%, 事实与细节题次之, 为32.98%, 原因题为46.35%。

究其原因, 根据问卷结果主要有:

1) 词汇量小。有67.3%的学生认为词汇量小是制约自己阅读理解成绩的最主要原因。

2) 文章难。有30.9%的学生认为阅读材料超出了自己的当下英语水平。

3) 练习少。有21.8%的学生认为造成自己阅读理解水平低的原因是平时阅读英语文章少。

4) 无技巧。有21.8%的学生说自己阅读速度慢, 考试时总担心时间不够用, 不知道用什么方法可以提高阅读速度, 同时能找到正确答案。

5) 语法差。有18.2%的学生认为自己没有很好地掌握英语语法, 影响了阅读理解。

6) 知识面窄。有10.9%的学生认为自己掌握的知识不丰富也是影响阅读理解的因素之一。

以上学生总结的原因, 其实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自身的英语水平低;二是努力程度不够, 三是缺乏阅读方法, 四是阅读材料有一定难度。

5 分析与评价

从这套卷面成绩看, 英语专业大一学生在听力与阅读理解部分的得分率分别只有46.03%与35.55%, 离60%的合格标准均还有相当的差距。从考察的结果看, 学生对录音材料字面意思的理解能力、根据已知信息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根据录音材料做笔记的能力、快速阅读能力、细读能力是不同的, 有高有低, 低多高少。这反映出受试的大一学生的英语专业水平起点不高, 基础不够扎实, 所学知识的固化程度还比较浅。若想今后顺利通过专业四、八级考试, 还需要下大功夫去夯实英语专业基础, 并逐步提高各项专业技能。因为本调研对听力与阅读理解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 它们之间有显著相关。这说明提高任何一项英语专业技能, 对其它专业技能都会有益。从学生自己总结的原因看, 在听力与阅读方面大致相同, 主要涉及归因理论 (Weiner, 1986) 中的自身能力、努力程度、任务难度三个因素。所以, 除了学生自身要努力外, 教师还要给予必要的引导与帮助。

6 提高学生听力与阅读理解能力的对策

针对学生在听力与阅读理解上的难点与原因, 本课题组提出以下策略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实施, 以期对提高学生的听力与阅读能力有所帮助。

1) 以“最近发展区”理论为指导, 根据学生当下的英语水平, 提供难度适宜的语料, 帮助学生逐步提高。

2)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因此要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与方法的培训, 使学生形成具有个性特点的有效学习策略与方法。

3) 适度增加课内外的输入量。认知语言学家认为接触语料的频度是习得语言的关键。

4) 加强对输出任务的重视, 通过让学生完成输出任务 (如听录音材料时, 可让学生进行重复跟读、听写等练习) , 加深其对所学知识的固化程度, 从而促进和提高其对输入任务的理解能力。

摘要: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的听力与阅读理解能力进行了调研。结果发现受试在听力与阅读理解部分的得分率均未达到及格的要求。听力方面, 受试对录音材料字面意思的理解上得分率最低;阅读方面, 快读部分的得分率仅为28.55%。究其原因, 问卷结果显示主要涉及到自身能力、努力程度、方法、任务难度四个因素。对此, 调研者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英语专业学生,听力理解,阅读理解,难点,原因,对策

参考文献

[1]Ringbom H.Cross-linguistic Similarity i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M].Clevedon:Multilingual Matters Ltd, 2007.

篇9:励志英语阅读理解一篇

If your life feels like it is lacking the power that you want and the motivation that you need,sometimes all you have to do is to shift your point of view.

By training your thoughts to concentrate on the bright side of things,you are more likely to have the incentive(刺激,诱因) to follow through on your goals. You are less likely to be held back by negative ideas that might limit your performance.

Your life can be enhanced(增强的), and your happiness enriched,when you choose to change your perspective(远景,希望). Don’t leave your future to chance,or wait for things to get better mysteriously on their own. You must go in the direction of your hopes and aspirations. Begin to build your confidence, and work through problems rather than avoid them. Remember that power does not necessarily control over situations,but the ability to deal with whatever comes your way.

Always believe that good things are possible,and remember that mistakes can be lessons that lead to discoveries. Take your fear and transform(转变成)it into trust; learn to rise above anxiety and doubt. Turn your “worry hours” into “productive hours”. Take the energy that you have wasted and direct it toward every worthwhile effort that you can be involved in. You will see beautiful things happen when you allow yourself to experience the joys of life. You will find happiness when you adopt positive thinking into your daily routine and make it an important part of your world.

阅读理解

1. What is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

A. Live every day

B. Treat every day actively

C. Turn your“worry hours” into “productive hours”

D. How to live

2. ______ is the most likely to prevent your being successful.

A. Positive thinkingB. Negative ideas

C. Worry hoursD. Productive hours

3. What does the word “aspirations” mean in the passage?

A. ambitionB. expectation

C. wishD. desire

4. What’s the main idea of the last paragraph?

A. Change your opinion,and change your dream.

B. Negative ideas will limit your life.

C. Turn your “worry hours” into “productive hours”.

D. Positive thinking will make you successful.

答案与解析

1.B 主旨大意题。贯穿本文的主线就是“积极地对待每一天”,C、D与文章大意不符,A有点偏离主题。

2.B 细节题。答案从文中提供的句子“You are less likely to be held back by negative ideas that might limit your performance.”中可获得。

3.A 词意判断题。根据前文的意思以及与hope并列,应该是A项“雄心”。

4.D 概括大意题。从最后一段看,A和B与这一段无关,C的涉及面不足以覆盖全段。

长难句分析

If your life feels like it is lacking the power that you want and the motivation that you need,sometimes all you have to do is to shift your point of view.

此句较长,其中含有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If your life feels like it is lacking the power that you want and the motivation that you need,状语从句中含有定语从句it is lacking the power that you want and the motivation that you need,主句中含有一个定语从句all you have to do is to shift your point of view。主语为all,系动词为is,表语为shift your point of view。本句意思为:如果你觉得心有余力不足,觉得缺乏前进的动力,有时候你只需要改变思维的角度。

词汇聚焦

1. hold back

短语hold back的不同意思

(1) 阻挡

No one can hold back the wheel of history. 没有人能够阻挡历史的车轮。

(2) 隐藏

Do not hold back the truth. 别隐瞒真相。

(3) 抑制

She just managed to hold back her temper. 她勉强压住了自己的火气。

(4) 踌躇

She held back,not knowing how to break the terrible news. 她踌躇着,不知道如何说出这可怕的消息。

动词hold与其他介词和副词搭配的常用短语:

(1) hold down___压住,镇压

The rate of inflation must be held down. 通货膨胀率必须被控制。

(2) hold off 拖延,抵抗

We could get a new computer now or hold off until prices are lower. 我们现在能够买台新电脑,不然等降价了再买。

(3) hold on 坚持,等一等

They managed to hold on until help arrived. 他们勉强坚持到救援到来。

(4) hold on to 紧紧抓住,不卖出

I will hold on to your mails for you until you get back. 在你回来之前,我会一直给您保管邮件。

(5) hold out 提出;顶住,坚持;隐瞒

We can stay here for as long as our food supplies are held out. 我们可以一直呆在这里,直到我们的储备品用完。

(6) hold up 举起,抬起,支撑

She is holding up well under pressure. 她顶住了压力。

2. deal with

短语deal with的不同意思

(1) 对待

Deal with a man as he deals with you.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2) 处理

He has a great deal of correspondence to deal with. 他有大量信件要处理。

(3) 交易

I refuse to deal with that firm any longer. 我拒绝再同那家公司交易。

(4) 涉及,谈及

Her poems often deal with the subject of death. 她的诗通常是关于死亡这个主题的。

动词deal与其他介词和副词搭配的常用短语:

(1) deal in 经营,买卖

This company deals in computer software. 这家公司经营电脑软件。

(2) deal out 分发,分配,给予处罚

The profits were dealt out among the investors. 利润在投资者之间进行分配。

3. in the direction of 在……的方向上

4. lead to导致,通向

5. concentrate on 集中注意力于……

追踪练习

请根据如下内容写一篇英语短文。

你的同学李华因为学习上遇到困难而苦恼,请你以王强的名义给他写一封信鼓励他,信要包含如下内容:

1. 理解对方目前的困境。

2. 积极地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

3. 永不放弃自己心中的梦想,成就自己的未来。

注意:1. 词数在120~150之间。

2. 注意语句通顺。

3. 使用阅读中的部分精彩例句及所学短语。

One Possible Version:

Dear Li Hua,

I hope you are well. I hear that you are meeting with some difficulties in study. In fact,I am in the same situation as you.

Although we are in trouble,we should never give up our hope and dreams. If we insist on working hard and never desert our goals,I believe our dreams will come true.

Always believe that anything is possible and remember that any frustration and difficulties can be turned into lessons of our life and make us stronger. Besides,we should believe in ourselves and face the present troubles bravely. What’s more,we will try our best to concentrate on our study. No matter how difficult it is,we must have enough confidence to overcome it. Live and study happily every day,and we are sure to have a nicer future.

Best wishes.

Yours sincerely,

篇10:初中一年级英语阅读 阅读理解

八年级下

第一单元 阅读理解部分

我说的课是《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阅读理解部分。题目为Do you think you will have your own robot?本课是学生初次接触的较长的阅读课文。无论在知识含量还是在阅读技能的培养上都是重点,课文的冗长,对机器人知识的匮乏都是教师上课的难点。因此需扩展相应知识,教授阅读方面技巧,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二、教学对象分析:学生已达到新课标三级阅读水平的要求

三、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目标:了解机器人的外形和功能;根据标题,推测文章内容。

能力目标:运用快速阅读和精读技巧,学会迅速并准确找到所需信息

情感目标:使学生关注国际高科技的发展;能够看到事物的两面性:全面看待科技发展给我们带来的利弊。

四、教学重点:根据标题推测文章内容的阅读方法,了解机器人的外形和功能。

五、教学难点:对某些单词、词组和长句理解就“未来是否愿意和大量机器人共存”的论题陈述观点,时间1分钟左右。

六、教学方法与手段:

1、讨论法。

2、采用直观法.导入播放机器人的视频,引起学生共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教学用具:多媒体、黑板

七、学法

1、自主学习:这一节是阅读课,所以我指导学生在不同的要求下进行快速阅读和深层阅读,要求学生运用自主学习法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同时鼓励那些怕开口的同学,都参与到课堂的中,动手完成一些基础的学习任务,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信心,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

2、合作学习:积极参与活动,相互交流,互帮互助,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团队精神,更好地掌握本课所学知识。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1’)

运用多媒体课件,播放有关机器人的视频,引起学生共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边看边展示与课文相关的新单词。让学生想像机器人都是什么样的,机器人能做什么?

(这样导入新课,自然创设学习情景,引起学生共鸣,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快速阅读(skimming)(4’)

任务:让学生带着要求快速阅读课文:

Get the main idea of the whole passage.这个环节是让学生初读课文,目的是训练快速阅读技巧,学生以较快的速度完成阅读,迅速找到答案。(学法指导:注意:用浏览、跳读和快读的技巧,培养自己快速获有用信息的能力---抓住关键词、主题句和中心大意的能力。

Tips: Reading for meaning , not for details(细节).不必逐行阅读

(三)深层阅读(5’)

任务一:默读文章,回答下列问题,我利用多媒体出示2个问题,(把2个问题打出来)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有目的阅读。(这样做可以充分利用课本资源,而且化难为易.在全班校对答案之前我让学生先进行同桌相互校对,充分发挥生生互动。)

让学生学会有目的进行阅读,同时通过问题的巧妙设计,让学生在语境中理解本文的重点词汇,比教师直接的讲授效果要好。

学生首先是在书上查找信息,属于知识输入阶段,然后回答是输出的过程,在这里真正做到把知识转换为能力。第二次阅读文章是解决重点内容的部分。通过上面二次阅读和训练。学生对课文的大意及细节的关注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方法让学生一起完成阅读任务应该是水到渠成。但有些学生基础薄弱,缺乏信心和毅力,所以让他们在优生的帮助下,做力所能及的,和大家一起进行热烈的讨论,让他们感觉没有被班级抛弃,英语学习对他们并不是高不可攀,增强他们学习的勇气和信心。同时培养全体同学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任务二:(10’)要求学生再次对课文进行深入细致阅读。我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学生理解文章的细节,段落大意,段与段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对篇章结构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为此设计了几项具体的操练形式。

首先由四人一组,分组讨论,给文章分段并归纳出段落大意,找出topic sentences。这样以来不仅体现了学生之间合作与探索意识,同时又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与合作解决问题能力。

然后是解释explaining:(15’)这一部分主要是对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排疑解难,同时提出文章中的语法点,让学生学习语言知识。设计步骤:重新回到文章当中,学生自主独立学习,找到并画出自己认为难懂、不会的词、短语与句子,提出问题,让其他学生帮助解决问题,如若有疑义,老师在进一步讲解。这样做的目的是学生能做的让他们去做,让每一个学生都主动投入到课堂活动中来,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教师起主导作用这一理念。

(四)听音并抢答(5’)

让学生听磁带仔细听课文,通过分组比赛的形式让学生做对、错练习一方面检测学生对该篇章的理解程度,另一方面活跃气氛。

(五)拓展延伸:

(4’)

讨论:你认为机器人将来可以帮助你和你的家人做什么?未来是否愿意和大量机器人共存?

这个练习是课文的延伸,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再创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也激发了学生对未来生活的热爱。

(六)作业(1’)

1. Read the passage.读课文要求:要求B层的学生要求能流利朗读;其余的学生会读并能熟练读出部分段落(可以自选段落但要求能占课文的三分之一)。

2.Write a letter to a robot scientist.Tell him what other things you think robots can do.Or tell him why you think robots are dangerous and help them to improve robots.(A层要求)

上一篇:勇于创新,实现“十二五规划”开门红下一篇:小学家长的教育日记:生活小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