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室六项制度

2024-05-22

档案室六项制度(共9篇)

篇1:档案室六项制度

档案室“六项”管理制度

第一项 档案保管制度

1、档案管理人员要忠于职守,提高安全保密意识,自觉做好安全防范工作,提高警惕,严守党和国家机密,确保档案资料的完整和安全。

2、档案库房每天检查一次,做到门、窗、橱柜牢固无损,非工作时间将库房门、窗关严锁好,并切断库房电源。

3、库房内严禁吸烟,禁放易燃物品,注意清洁卫生,消防器材定期检查,努力做到“九防”:防盗、防光、防高温、防火、防潮、防尘、防鼠、防虫、防污染。

4、非本室工作人员,未经批准,一律不得进入档案库房,以确保安全。

5、库房内备有温度计,每天按时记载库内温度,并选择有利时机通风。

6、对破损、字迹不清等不易继续保管而又需永久、长期保存的档案资料及时进行裱糊和复制。

7、爱护室内一切设备,确保设备完好。

8、管理人员工作调动时,要严格执行交接手续,在没有交接前,不得离职。

第二项 档案鉴定与销毁制度

1、档案材料必须根据其保管期限进行鉴定,对于失去保存价值的档案材料可予以销毁。

2、组织档案鉴定销毁领导组,由分管领导负责,档案室牵头,有关部门专(兼)职档案人员组成,共同对所鉴定的档案材料进行审核和监销。

3、通过鉴定需要销毁的档案材料,必须编制清册,并由鉴定领导组逐一审核。确认无误后,签署意见。

4、鉴定工作完成后,由档案室和鉴定领导小组对所要销毁的档案材料写出鉴定小结和销毁报告,报请所在地区档案业务主管部门批准。

5、要指定专人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销毁,任何人都不得擅自处理或任意分散。

6、销毁档案时,须由二人以上监销,监销人应在销毁清册上签字盖章,并注明销毁的方式和日期。

7、销毁后,必须在原目录上注销,并说明鉴定和销毁日期。

8、销毁清册归入全宗卷,妥善保存。

第三项 归档制度

一、归档范围:凡是本单位工作活动中办理完毕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件材料均应归档。

二、归档时间:文书处理人员必须在一季度将上一年度办理完毕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分类组卷、归档、编目装订,系统排列,向档案室归档。

三、归档要求:

1、应当归档的文件材料必须齐全完整;

2、归档文件材料应当按规定分类组卷、归档,完成的案卷能正确反映本单位活动的基本面貌,便于保管和利用;

3、档案移交必须编制移交目录,交接双方履行点交和签字手续。

第四项 档案保密制度

1、档案人员应当忠于职守,遵守纪律,增强保密观念。对党和国家的机密,不说、不问、不外传。

2、任何人借阅档案必须办理借阅登记手续,凡借阅涉及保密内容的文件资料,必须经分管领导批准。

3、档案人员要提高安全保密意识,如发现情况要冷静分析判断,应及时报告领导。

4、不得隐匿、损毁、丢失、出卖和擅自销毁档案。

5、不得涂改、伪造档案。

6、不得公布、抄录、提供涉及保密内容的档案。

7、不得将档案、机密文件资料带到宿舍和公共场所。

8、非工作人员,不得随便进入档案库房。

9、对档案人员因玩忽职守,造成档案泄密的,视情节轻重,给予处分。

第五项 档案调阅(利用)制度

1、凡调阅利用档案资料者,需严格履行手续,填写“调阅档案登记簿”和“利用效果登记表”。

2、本单位工作需要借阅者,只限于在调阅室里查阅,确需借出时,须经分管领导同意,并限期归还。

3、凡外单位借档者,须持单位介绍信,经分管领导同意,履行借阅手续,方可借阅。

4、查阅档案应在调阅室内进行,调阅室内严禁吸烟,不得高声喧哗。非本室工作人员,不得进入档案库房。

5、查阅者,必须爱护档案,不得拆卷、污损、圈点、划线、涂改,不得翻阅其他无关资料。

6、查阅者摘抄或复制的档案资料,须经本室工作人员核对并加盖公章,否则一律无效。对摘抄或复制的材料。要妥善保存,不得丢失。摘抄或复制有关机密资料,必须先经分管领导批准,如有失密,由摘抄人或复制人负责。

7、本室档案资料一般不外借,特殊情况必须经分管领导批准,并办理借阅手续,一周内用毕归还。

8、查阅人员须按规定交费。

第六项 档案统计制度

1、充分认识档案统计工作的重要性,纳入档案室工作议事日程,加强领导,明确专人。认真落实。

2、对档案室保管的各门类档案资料,每年要进行统计,按统一规定的统计范围、格式、项目、要求和计量单位逐项统计,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填写,字迹工整清晰,不得潦草,按规定时间汇总上报,确保年报质量。

3、在接受、移出、销毁库存档案时,必须及时登记统计。

4、对立卷档案,必须及时抄好案卷目录,以便统计。

5、对档案资料的利用、借阅人次、卷数等要详细登记、以便年终统计。

6、统计人员要认真对待统计工作,积极收集和积累原始数据,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统计工作要及时,统计数据必须准确可靠。并负责对所属单位和部门专(兼)职档案统计人员的辅导和培训。

7、对统计数据要进行综合分析,从中探索内在联系和发展变化规律,为制定档案工作计划、总结经验教训提供依据。

篇2:档案室六项制度

老莱镇中心学校

老莱镇中心学校

关于师德师风建设的六项制度

为了进一步加强全县教育系统师德师风建设,牢牢树立敬业爱生、为人师表的如东教师形象,特对全县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制定如下制度:

一、重要情况报告制度

对本单位、本地区有违反师德规范的重要情况及重大问题,应及时向上级报告。对隐瞒不报,不如实报告、干扰和阻挠如实报告或不按时报告的,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二、述职述廉评议制度

每年全系统工作人员应至少在规定范围内述职一次,报告本人当年遵守师德规范、职业道德的情况,接受群众评议。教育行政干部还应按规定报告执行党风廉政建设相关规定的情况。

三、民主生活会制度

党员教工每年至少参加一次师德师风民主生活会,通过民主生活会,统一思想,改进师风,加强监督,增进团结。民主生活会的主题应按照上级党组织的要求、针对师德师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确定。民主生活会的情况应及时以书面形式向上级报告。

四、诫勉谈话制度

发现教工在政治思想、履行职责、工作作风、道德品质、师德师风等方面的苗头性问题,各单位负责人应及时对其进行诫勉谈话。对谈话对象的诫勉要求以及谈话对象的说明、表态,应当作书面记录,待本人核实后,由相关组织留存。

五、巡查制度 巡查工作期间,查阅相关教师的师德建设资料,召开座谈会,与有关人员谈话。对被巡查同志履行师德建设责任及本单位师德师风的情况作出书面评价。

六、责任追究制度

师德建设实行“一把手”负责制。主要领导应当认真履行职责,层层落实责任。对因教育管理不力造成重大师德失范的,取消相关负责人评优评先资格,情节严重的,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同时,对教工师德失范实行一票否决。学校教师有从事有偿家教、体罚或变相体罚、赌博、对学生及家长索要钱物、搞封建迷信等行为的,一经查实,一律一票否决。

师德师风八条禁令

老莱镇中心学校教师

老莱镇中心学校教师

八条禁令

1.严禁体罚、变相体罚学生,不得歧视、侮辱学生。2.严禁有偿家教,不得擅自在校外办学机构兼职兼课。3.严禁在上课时接听手机,收发短信,不得在工作时间打计算机游戏、上网聊天。

篇3:档案室六项制度

一、各国档案鉴定制度简介

1. 美国档案鉴定制度。

美国档案鉴定制度及保管期限的制定, 主要依据为美国联邦法典汇编第44篇, 其中以《机关通用档案保管期限基准》、《第115号标准报表》及《综合性机关档案保管期限表》的编制与审议作为中心。新设机关单位可以先行应用以前的区分表, 但应于设立2年之内制定综合性机关档案保管期限表;各机关如果开设新的业务, 则必须在1年内制定该业务档案的保管期限。各机关不具共性的个别业务档案, 无论媒介形式、永久或定期保存, 都应填送第115号标准报表, 明确填报机关、档案产生单位及档案保管期限区分表的相关项目, 进行档案描述, 并明确档案检选、保管期限及整理方式, 提请鉴定与审查, 以获得整理权限。档案鉴定工作, 在必要时可结合分类系统办理。

美国国家档案与文件署进行档案鉴定的程序包括: (1) 受理及登记各机关所提交的档案保管期限表; (2) 进行档案保管期限草案的初布审查并草拟鉴定分析报告; (3) 在联邦政府公报公示约110天, 并征询公众意见; (4) 办理个别档案内容的进一步鉴定工作; (5) 研究拟定鉴定备忘录, 说明保管期限的合理性或注明建议整理的理由; (6) 办理鉴定报告审查; (7) 修正第115号标准表内容; (8) 核定第115号标准表, 将有关档案保管期限核定等级, 分为同意整理、核定永久保存、不同意整理及撤回等四级, 其中核定永久保存者应同时明确移转时间。

2. 英国档案鉴定制度。

英国对于档案鉴定的标准, 采取档案学家谢伦伯格的“双重价值鉴定理论”, 即档案价值包括原始价值 (或称为业务价值, 指档案对于机关组织业务运作的价值) 和次要价值 (或称为档案价值, 指档案对于公众使用或历史研究的价值) 。有关档案鉴定的方法则深受Grigg系统的影响, 该系统源于1958年机关档案管理皇家委员会所提报告, 建议档案鉴定采用两个阶段性的步骤, 由于该委员会由James Grigg担任主席, 故一般简称为Grigg系统。在公文办毕归档五年后, 进行第一阶段评估, 鉴定人员主要以机关业务单位人员为主, 以该档案是否具有业务价值为鉴定重点。凡鉴定结果为判定销毁, 则判定继续保存某段期间后销毁, 否则进入第二阶段再评估。第二阶段评估约于档案产生日起25年后才实施办理, 鉴定人员除机关业务单位人员外, 应有英国国家档案馆人员参与, 并征询外部使用者意见, 以档案是否具历史价值为鉴定重点。英国国家档案馆将鉴定政策、征集政策及33种国家档案主题作为档案鉴选的标准。

英国各机关制定的档案保管期限与美国一样, 也分为《机关通用档案保管期限标准》及《个别机关档案保管期限》, 前者系各机关通用档案的整理授权, 由国家档案局制定和颁发, 包含政府建筑、公务人员、机关会计、卫生安全、契约、申诉、新闻公关、资讯管理、中央支出、内部稽核及国会等类, 其规范的保管期限包含定期、不定期及永久保存档案。此外, 为配合档案保管技术环境的变化和后续审查的需要, 需要制定阶段性整理期限;同时也应该根据业务需求、组织重整、新颁法令规定、权责稽凭及诉讼要求等内、外部环境的变化, 定期检查并修正原有的档案保管期限。

3. 加拿大档案鉴定制度。

加拿大档案法令规定各联邦机关需依据分类系统、查询需求及档案利用价值, 制定综合性机关档案保管期限表, 同时指导个别档案保管期限表的制定;各机关进行档案移交、销毁或移出等工作前, 需依规定制定档案保管期限, 并获得国家档案局的事前核准, 或直接应用该局所颁发的《机关通用档案保管期限基本标准》等制度。此外, 为有效引导联邦机关的档案整理工作, 国家档案局颁发了《机关通用档案的整理办法》, 规范人事、财务及事务管理等通用的行政档案整理期限与相关条件, 并授权各机关进行这些档案的整理。加拿大政府负责整合宏观鉴定及个案鉴定方式, 先搜集相关信息, 进行档案背景研究, 并建立鉴定假设, 从各种档案产生环境或总体信息中, 评析、比较相关档案, 发现潜在的永久类档案;再设定相关鉴定标准, 进行逐个鉴定。

4. 澳大利亚档案鉴定制度。

澳大利亚采取“功能鉴定”的办法, 以机关组织的业务进行分类, 作为档案保管期限编订、鉴定与整理决策的基础, 以反映各类组织功能及相关业务项目的“整理类别”, 作为鉴定分析的基本单位, 并以案卷作为主要整理单元, 进行档案生命周期管理。澳大利亚国家档案局要求各联邦机关依据《档案保存系统设计及执行手册》规定的策略分析程序与方法, 制定档案鉴定计划、评估档案保存需求、制定保存策略及各类档案保管期限并拟定整理建议, 最后提请国家档案局核准。该局还协同参与各机关鉴定过程, 确认保存与整理需求, 评析档案保管期限及到期应采取的整理行动, 并进行国家档案的选择。

二、英美各国档案鉴定制度对我国档案鉴定发展的借鉴和启示

1. 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积极开展馆藏档案鉴定工作。

采取历史的、全面的、长远的观点, 从国家和社会的总体需求出发, 从研究档案的内容实质和其他各方面的因素入手, 充分预测档案对经济建设、和谐社会建设、人的发展所能起到的作用, 来判断其价值。

2. 准确把握档案法律、法规和有关档案鉴定工作的标准规范, 加强档案局与各单位档案鉴定工作的相互配合。

各级档案局应根据《档案法》和《档案法实施办法》, 按照“统一领导, 分级管理”的档案工作基本原则, 加强对相关单位档案鉴定工作的监督、指导;同时, 坚持“以我为主”, 突出档案形成单位在档案鉴定中的地位。

3. 积极落实“国家档案局第8号令”, 即《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

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 (以下简称《规定》) , 修订各机关单位文件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加快落实《规定》的执行, 根据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认真编制完成《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 确定完成的期限, 并报同级档案局审批, 使其能够全面、系统、准确地反映各单位实际, 真正成为各单位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划分的指南。

4. 积极应对新变化, 推进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社会经济政治的快速发展使档案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各级档案局及各整理单位必须适应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需要, 加强对管理体制、服务方式、工作方法、思想观念等方面的更新, 提升档案管理和鉴定的精细化、自动化、数字化水平。

摘要:文件形成时间是档案鉴定重要的历史标准, 形成年代久远者价值较大, 从整体上讲应该长久保存, 但并非说历史档案就不能鉴定销毁。本文通过对比美、英、加等国家的档案鉴定制度, 从中发掘对我国档案鉴定制度的借鉴和启示。

篇4:档案室六项制度

今年,中央组织部将集中推出六项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措施。

一是出台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的规定,进一步提高干部公开选拔工作的科学化、规范 化水平;

二是出台党政机关干部竞争上岗的规定,使之成为机关干部选拔任用的一种重要方式;

三是出台党政领导干部辞职的规定,进一步疏通领导干部能下能出的渠道;

四是出台地方党委全委会对下一级党政正职拟任人选和推荐人选表决办法,充分发挥全 委会在干部任用中的作用;

五是出台干部职务与职级相结合的制度,合理设置职级结构,增强职级的激励作用;

篇5:安全六项制度

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监督管理六项制度

一、重大事故隐患界定制度

1、基本定义

A、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基本标准是隐患能够在1个月内完成整改的;

B、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基本标准是隐患整改期限在1个月以上或到期1个月内未完成整改的;(重大事故隐患分为一、二、三、四级)

2、界定内容

A、四级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可能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不能立即排除,有一定整改难度的隐患。

B.三级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可能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且整改难度较大,需局部停产停业,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

C、二级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可能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且整改难度很大,需全部停产停业,经过一段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D、一级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可能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或可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后果特别严重,需全部停产停业整治,且整改难度很大的事故隐患。

二、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登记报告制度

为了规范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报告制度,落实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公司特制定本制度。

A、公司在自检自查过程中发现重大事故隐患,应立即向公司负责人报告,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向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B、及时填写重大事故隐患登记表,并于重大事故隐患发现20日内将事故隐患治理方案报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备案;

C、当地接到报告后要组织相关人员和专家对其隐患进行认定,属于重大事故隐患,应立即报上级安监部门办公室登记备案。

D、公司在认真排查隐患的基础上,必须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进行评估分级,建立事故隐患登记台帐和事故隐患信息档案。

三、重大事故隐患分级挂牌督办制度

为及时消除重大事故隐患,有效防范重大事故,现结合公司实际制定重大事故隐患整改挂牌督办制度。

A、凡列入一、二、三、四级重大事故隐患,一律实行重大事故隐患整改挂牌督办制度。挂牌督办实行分级管理,一级重大事故隐患由省安委会挂牌督办;二三级重大事故隐患由市安委会挂牌督办;四级重大事故隐患由地方安委会挂牌督办。

B、凡被查出的重大事故隐患,相关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必须当即下达文书,要求限期整改,并抓好整改和跟踪落实。

C、需由安委会挂牌督办的重大事故隐患,相关部门须以书面形式提交同级安委会,并根据隐患等级逐级上报,内容包括重大事故隐患名称、情况简介、可能造成的后果、拟整改措施和整改目标等。

D、凡被挂牌的重大事故隐患部门,在整改期内,要认真制定整改方案,想方设法落实整改措施,确保事故隐患得以及时消除,同时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做到防范于未然。重大事故隐患部门的主管,应加强隐患整改的协调和督查,帮助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促其落实整改措施。

四、重大事故隐患评估和销号制度

整改完毕的重大事故隐患,应及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检查验收,验收确认合格后,提请市、县安委会予以摘牌。具体制度如下:

A、一级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整改完毕的部门,必须要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或专家对治理情况进行评估,评估完成后,由当地市安委会提出对公司其部门进行销号摘牌申请。

B、对于二级重大事故隐患或公共基础设施方面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由公司组织技术人员和专家对事故隐患的治理情况进行评估,完成评估后提请安委会进行销号摘牌。

C、三四级重大事故隐患整改治理完毕后,由主管部门组织人员进行评估,随后要求安全监管部门到厂验收,完毕后提出销号摘牌。

五、重大事故隐患公告制度

为充分发挥舆论监督对重大安全事故隐患整改的促进作用,动员公司全员力量参与、支持安全生产工作,督促各部门抓好重大安全事故隐患的整改,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防范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制定本制度。

A、公司安委会办公室负责公司重大安全事故隐患公告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

B、公司各部门和有关公共设施,场所等存在重大安全事故隐患,经相关安全机构评估后,达到三、四级的重大安全事故隐患,分别由市、县安委会挂牌督办整治,并分别向公司全员公告。

C、公示内容:重大安全事故隐患基本情况及危害;重大安全事故隐患整改责任人和责任部门。

D、公告方式:公司安委会每半年在厂区公告一次列入备案督办的重大事故隐患项目,每半年公告一次列入备案督办的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情况,接受全员的监督。

六、安全隐患日查月报和重大事故隐患零报告制度 A、公司各部门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制度,每天有专人排查,每次排查有记录,每条隐患有专人落实。

篇6:道班六项制度

一、班长

1、负责本班全面工作,重点抓好养护生产的组织管理与计划实施。

2、做好上情下达、下情上报,保证完成各项养护生产任务。

3、负责按照养护技术规范,对施工养护质量、文明生产、安全措施等,严格进行检查验收、组织路况量验工作。

4、熟悉管养路段的现状和存在问题,作风民主、办事公道,能向上级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5、及时完成上级领导临时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二、生产料具管理员

1、负责本班生产用具管理,严格执行工具使用保管制度。

2、物资的管理。物资必须按类分别,根据物资的性质、数量,固定位置堆放,做到整齐美观。

3、物资的发放。发放物资须经道班班长签字同意,领用人签字后方可发放,并及时登记。物品一律不得私自任意拿用。

4、做好修旧利废,延长物资的使用寿命。定期对设备、工具等资产使用情况进行监督,防止浪费和丢失。

5、如领用物品发生人为损坏,应及时向道班班长汇报,按损坏赔偿制度的规定赔偿。

道班养护巡查制度

道班日常的生产状况直接影响着公路的使用质量、使用寿命和行车的安全。为使道班的日常生产有章可循,结合实际情况,特制订道班养护巡查制度。

1、要根据本班管养路段的实际情况,分组或定人定段,做到任务落实、责任明确、人员到位。

2、养护人员巡查的次数每周不少于三次。公路巡查必须做到定时、定向、定线路,进行检查时,必须做好检查记录。

3、养护人员要把当天巡路的情况汇报班长,并认真填写好《公路巡查记录表》并做好归档工作。

4、除日常巡查养护外,道班每季度要组织对所管养路段的路基,路面、桥梁、涵洞、排水系统、防护构造物及其他沿线设施等进行一次以上的专项检查,并把检查的情况汇报镇养护站。

5、在汛期、恶劣天气和突发事件期间,道班要成立抢险抢修小分队,上路查巡,及时排除边沟、路肩、路面等障碍物,保证公路畅通。对发现公路水毁事件和其它突发事件,应及时上报镇养护站。

6、当公路发生严重毁坏危及行车安全时,应立即在两端设立危险警告标志或禁止通行标志,并及时上报镇养护站。

7、全面检查公路路面及沿线公路设施是否完好,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发现问题,按职责范围及时处理,超出范围的应及时上报镇养护站处理,防止公路交通事故的发生。

道班考勤管理制度

1、养护人员应自觉遵守劳动法规,遵守劳动纪律,服从工作安排,努力完成工作任务。

2、养护人员应严格落实请假、销假制度。

3、考勤由养护道班自行负责,及时填写出勤出工日记,月底报镇养护站。考勤员要坚持原则,履行职责,不得弄虚作假。镇养护站每月对出勤出工情况进行检查。

4、养护人员上路作业,必须着养护服,如发现不穿者,将进行处罚。

5、镇养护站可根据考勤情况适当给予经济奖励或处罚。

篇7:慰问职工六项制度

关心职工慰问走访制度的通知

各分工会:

为进一步完善工会管理规章制度,真正体现工会对职工的关怀,经局工会研究决定,制订宜兴市民政局工会关心职工慰问走访制度。现将该制度印发给你们,望认真贯彻执行。

特此通知。

附:宜兴市民政局工会关心职工慰问走访制度

宜兴市民政局工会

二00九年十月十日

主题词:工会制度印发

宜兴市民政局办公室2009年10月10日印发1

附:

宜兴市民政局工会

关心职工慰问走访制度

第一条为全面贯彻《工会法》,认真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基本职责,进一步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企业和社会的稳定,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关心职工特别是关心困难职工和弱势群体,是各级工会组织和每个工会工作者应尽的基本职责,慰问走访则是关心职工的有效方法,是中国工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也是工会实施“送温暖”工程,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的重要内容和载体。

第三条慰问走访的对象是本局全体职工(包括离、退休职工)。

第四条各级工会是慰问走访工作的主要组织者和实施者,工会主席是第一责任人。工会小组长应主动和班组长(科室负责人)一起,做好本小组范围内职工的慰问走访工作。

第五条局工会干事根据自身的联系点,协助分工会做好慰问走访工作。

第六条退休职工的慰问走访工作以离、退休职工各网络负责人为主,各分工会应积极主动地做好这项工作。

第七条慰问走访的重点对象主要是:

1、生活困难的职工;

2、患重病、大病或其他因病住院的职工;

3、家庭遭遇突发性灾害的职工;

4、发生意外伤害的职工;

5、生育的女职工;

6、荣获劳动模范及市级以上先进称号的职工;

7、离、退休职工。

除上述重点对象外,职工发生下列情况,也要进行家访。

1、下岗待业或内退;

2、职工之间发生不团结现象;

3、家庭不和,邻里发生矛盾;

4、因各种原因受到处分;

5、职工情绪不正常,精神状态欠佳;

6、不服从分配,违章违纪;

7、其他影响正常生产、工作和企业稳定的情况。

第八条凡是职工发生突发性灾害、意外伤害或是可能发生不利于社会与企业稳定团结的突发性事件,各级工会和干部在闻讯后,必须及时对当事人进行慰问、谈心、走访。在走访中碰到需要解决的思想问题或其它实际问题,如当时可解决的,应从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提供帮助,妥善解决。如问题一时解决不了的,应及时与单位党政领导研究商量;

或与所在居委会、治安部门取得联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使问题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给需要帮助的职工提供援助,做到化解矛盾不过夜,防止不稳定事态进一步扩大,确保企业和社会的安定团结。

第九条慰问走访病人、生活困难职工等,可一次性赠送慰问品,一般控制在200元左右,由局工会主席审批,在职工福利费报支。(职工困难补助按局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条各级工会干部要合理安排时间,经常深入职工及家属,了解掌握情况,有的放矢地开展慰问走访工作。

第十一条做好慰问走访工作是工会加强职工之家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各级工会特别是工会小组要做好记录,积累资料。局工会将此项工作纳入职工之家建设的考核标准和评比条件。

篇8:档案室六项制度

一、档案工作管理的现代化与档案管理的标准化是分不开的

(一) 档案标准化是实现档案工作现代化的前提条件

档案工作的标准化是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前提与基础。随着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 档案管理逐渐向现代化方向发展, 要想将档案管理工作得到更好, 就要充分利用我国的档案信息资源, 使档案信息的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通过计算机查询获得最经济、最广泛、最便捷的档案信息资源。但是如果想档案资料在网络上得到共享, 首先要使档案工作朝标准化迈进。

(二) 重新落实现有的档案管理标准

虽然现阶段档案工作标准化已经被档案局纳入到了档案管理的升级评审内容中, 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却没有体现出相应的地位与作用。一些没有进行标注的档案信息在考评的过程中不会给予扣分处理, 只是认为拥有了计算机的相关硬件设备就具备了科学的管理手段, 不会考虑对计算机网络设备的利用率高低。对于相关的软件要求和硬件配置在工作的过程中往往无人问津, 对于标准化的档案管理工作不够重视。 (2) 所以出现了现代化管理情况与标准化的实施情况之间的不协调现象。

(三) 档案工作的标准化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随着计算机的不断发展与网络技术的普遍应用, 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已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促进。要想更多的人对我们的档案资源进行了解, 就要对我国的档案资源进行充分的开发, 使我国的档案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通过计算机的查询可以获得最便捷、最方便、最经济的资源共享, 将档案工作的标准化作为工作的前提与基础。

(四) 档案工作的标准化与档案工作的现代化是分不开的

在档案工作中档案工作的标准化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涉及到档案工作的方方面面, 在档案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与档案工作的其它组成部分共同结合起来, 产生一种“乘数效应”, 最终达到档案信息资源的充分开发与利用。如果档案工作的标准化得不到实现, 档案工作的现代化就得不到有效的发展, 最终就会造成档案工作的混乱。档案工作标准化的意义与作用主要体现在对档案工作中的各项内容进行科学的管理和有序的控制, 达不到标准化的档案工作, 现代化就无从体现。

二、档案工作标准化、现代化的保证在于加强领导和完善制度

(一) 全宗的完整性应该得到有效的维护

在归档工作中应该分清主次, 掌握重点, 将全宗的入关口把住, 对于不应该归档的文件坚决不可以归档, 与此同时还要注意避免散失应该进行归档的文件。在立卷的过程中要将同类别的、有一定联系的文件放在同一个卷宗内, 使同一问题的完整性得到保持, 立卷后的文件内容虽然庞杂但是不可以混乱, 为档案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奠定建设的基础。

(二) 档案人员的队伍建设要得到加强

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应该加强相关人员的队伍建设, 促进档案的标准化与规范化, 使档案人员的素质得到一定的提高, 将队伍建设搞好, 加强档案人员对相关规章制度、职业道德教育以及现代科技知识的培训, 使相关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得到相应的提高。 (3)

1. 责任意识应该得到增强。

档案管理与工作人员应该热爱档案事业, 对档案工作具有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以及事业心, 这是将档案工作做好的基本要求。

2. 法律意识应该得到增强。

从事档案工作的相关工作者应该对《档案法》进行有效的学习, 具备“依法用档”“依法治档”的意识, 对于档案的安全与完整要进行有效的维护。

3. 奉献意识应该得到增强。

档案工作具有一定的保密性和隐蔽性, 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项工作与其它工作不同, 不可以像其它工作一样引人注目、张扬自我, 它注定是一项默默无闻的工作, 从事档案工作的相关人员应该耐得住寂寞、不计名利、默默奉献, 只有这样才可以将这项工作做好。

(三) 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应该坚持“以我为主”的原则进行归档

“以我为主”的原则是本单位文件归档的主要原则, 这一原则在我国的立卷归档工作中是经过多年沿用的一项基本原则。这项基本原则在执行的过程中需要对三个方面的问题进行注意:

1. 对于文件归档的时效性要进行准

确的把握, 对于现行文件任务得到完成的, 就应该对其进行立卷和归档, 但是对于还没有完成的, 就不可以对其进行立卷或者归档。

2. 立卷归档的重点要得到确立, 立卷分工要合理。

在档案管理的过程中要坚持“以我为主”的基本原则, 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将立卷归档的重点进行确定, 除此之外还要注意将资料与文件的内容区分开来, 因为有很多资料与文件在形式、内容等方面都具有相似之处, 为了使档案管理中的信息冗余度以及重复度得到相应的减少, 就要使档案利用的效果得到提高。

3. 对于全宗的完整性要进行有效的

维护, 当然这种维护应该建立在坚持与贯彻“以我为主”的归档原则前提下。

(四) 通过现代化信息系统的应用使档案管理标准化得到促进

随着时代的发展, 现代化的技术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得到了有效的应用, 通过现代化科学技术与管理方法的应用, (4) 通过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对档案进行立卷、整理、编号等等, 进而使档案管理变得更加迅速、全面、系统, 档案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现代化以及自动化得到有效的实现。

(五) 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加强对档案的整理、收集、统计

为了使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得到相应的提高, 在工作中我们一定要将档案的收集、鉴定、整理等工作做好, 主动的征集和收集上级下发的文件、下级上报的文件, 对于收集到的资料与文件进行认真的整理, 使档案资料的完整性得到保证。在档案管理工作中, 应该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对档案技能型组卷和编目, 与此同时建立起台账, 通过基础性的工作使档案管理工作效率得到相应的提高, 与此同时档案管理的质量也应该得到一定的提高。

三、结论

综上所述, 档案是人们对客观规律进行认识与把握的重要依据。随着时间的推移, 大量的档案资料得到了保存, 使档案工作的标准化进程得到推进是档案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怎样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将档案得到充分的利用, 是现阶段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5) 所以, 在档案管理工作中我们应该逐渐使档案管理意识得到强化, 在档案管理工作中树立起标准化的管理意识。

摘要:在档案管理工作中档案工作标准化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 同时也是档案管理现代化得到实现的重要基础。本文针对档案标准化管理与完善档案管理制度的问题, 进行深入的研究, 希望可以为相关的研究提供一些理论性的参考。

关键词:档案标准化管理,档案管理制度

注释

1潘金霞.加强档案标准化管理推进企业档案创新发展[J].办公室业务, 2011, (10) .

2管媛辉.高等院校档案标准化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J].长春大学学报, 2013, (12) .

3王芳.规范化与标准化管理模式在电力基建工程档案管理中的应用[J].办公室业务, 2012, (23) .

4何强.高校档案现代化管理与服务教学功能构建研究[J].神州, 2013, (4) .

篇9:试析人事档案代理制度

关键词:档案代理 知情权 服务意识

1995年国家人事部首次提出“人事代理”, 这是人事管理大胆改革的举措,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而推行的一种新型的人事管理社会化方式。与之相关的代理人员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由人事代理机构负责,则标志着人事档案管理的规范化、系统化、社会化,改变了人事档案纯属单位所有的弊端。但是随着人事代理制度的进一步推行,人事档案在代理的过程中逐渐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何使人事档案代理制度更加完善,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新任务。

一、目前人事档案代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代理人员对人事档案重要性认识不足

有些人事代理人员对人事档案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只要有一份好工作就行了,档案可有可無,对个人档案采取忽视的态度,有些人连自己的人事档案在哪都不清楚,还有的认为自己的档案不在本人所属的单位,而由档案代理机构管理,觉得不放心,甚至有些人还认为自己和非人事代理人员不一样, 没有归属感。代理人员不重视个人档案只会使自己的权益无法得到保障,代理人员的这些思想观念如不转变,必然会给人事档案代理工作带来负面影响。

2.人事代理机构对代理人员的档案材料补充、收集、更新缓慢

社会实践活动日新月异,人事代理人员的经历不断变化,其人事档案的内容也需要连续不断地补充与更新,才能真实地反映其现实面貌。而目前的状况是人事代理机构对代理人员的档案补充、收集、更新缓慢。各类代理人员在工作中形成的业绩考核、职称考评、继续教育、奖惩、工资晋升等方面形成的材料十分丰富,如果这些材料收集工作不到位、不及时,就会导致许多归档范围内的材料流失,破坏人事档案的完整性。自2004年以来,我单位对招收的200多名医务人员实行人事代理,在查阅这些人员的人事档案时,我们发现不少人员的档案材料中缺少年度考核表、转正申请表,晋升工资表,资格考试报名表等原单位材料,大多数有的只是学生档案、人事代理人员关系托管表等材料,而且大多数档案是散装的,很容易造成材料丢失。这不仅给我单位的聘用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而且直接影响了代理人员的职称评定、工资套改等。

3.人事代理机构与用人单位职责不明确,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

人事代理机构与用人单位工作职责不明确,在具体操作实施时不能落实协调机制,就会造成衔接工作的断层。这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代理人员的人事档案管理,以致不能充分发挥人事档案的作用。代理机构档案管理模式仍侧重于一般的接收保管、存放,代理机构与用人单位衔接不紧,对代理人员的档案重接收,轻开发利用,档案大多以原有结构存在,而且档案装订不及时,档案材料散乱无章、杂乱无序,利用极不方便。由于人事档案是个人成长经历的真实记载,具有连续性的特点。如果代理机构的制度不完善、工作效率不高、信息反馈不及时, 用人单位对个人的情况就会“一无所知”,从而延误相关工作。例如在我单位2008年招收的医务人员中,有一位同志在原单位入了党,成为预备党员,这在档案中有记载,但是代理机构没有及时把信息提供给我单位,所以该同志预备党员预备期的正常转正就受到了影响。

4.人事档案代理机构未能转变服务观念

现如今部分人事档案代理机构始终未能转变“你求我”的观念,对代理人员动向掌握不明,与代理人员缺少沟通联系,有高高在上的思想,服务态度过于生硬。用人单位和代理机构之间常常在材料收集、归档时产生误差,因为档案存在代理机构,用人单位管档人员对档案内容缺乏了解,而代理机构在接收用人单位转来材料时基本不审不看,责任心不强,服务意识差,这就造成档案内容不全或信息偏差,严重影响了档案信息质量。很多具体繁琐的事务让用人单位档案员代办,如催缴代理费、催促代理人员回学校或生源地转递学生档案、代理人员流向汇报、转正定级通知等。

二、加大对人事档案代理中存在问题的整改力度

1.提高对人事档案的重视程度,实现人事代理人员的知情权

切实执行现有规章制度,大力宣传人事档案代理机构及其职责范围,将有关人事档案代理政策和规章制度让代理人员知晓,让更多的人知道人事档案代理机构及其职责,人事代理人员档案管理原则、管理范围、对象及转递、收集、整理利用规定等,让更多的人事代理人员了解档案托管的实际意义。只有将人事档案托管在人事档案代理机构的人才能享受到某些应有的待遇,如身份保留、工龄连续计算、转正定级等。在一定范围内将不属于保密范畴的档案内容向代理人员公开,实现公民知情权,让当事人对自身的档案状况有清晰的了解,认识到档案是自己的业绩、信用等方面的一个体现,逐步改变代理人员对档案的神秘感和漠视感,增强代理人员的档案价值意识,提高对人事档案的重视程度,从另一方面对人事档案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也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

2.及时收集代理人员的档案材料,全面准确真实地反映其个人现实情况

如何全面和及时地收集材料,是档案工作的重中之重。代理机构与用人单位要注意沟通信息,建立健全人事档案信息交换联系制度,建立人事档案材料收集网络,代理机构把需归档材料的内容及范围以书面形式发到用人单位,定期联系,用人单位对代理人员在工作中形成的人事材料及时收集、鉴定、登记,年终和代理机构进行档案移交, 以保证代理人员的人事档案真实性和完整性,全面、准确、真实地反映代理人员的现实情况,以提升人事档案的利用价值。

3.明确代理机构与用人单位的职责,规范档案管理的操作程序

代理人员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须由用人单位和人事档案代理机构合作才能完成。所以这就要求双方在管理工作上观念要有所转变,用人单位要积极配合人事档案代理机构做好档案材料的收集工作,人事档案代理机构也不能仅仅停留在档案保管上,双方都要在档案管理方面做好协调工作,着力解决职责不清、代理范围不明、关系不顺、程序不规范、信息反馈不及时等问题,弄清楚哪些是代理机构的职责、哪些是用人单位的职责。制定出可操作的具体措施,明确人事代理机构和用人单位的职责范围、工作程序等,建立健全一整套包括材料收集、人事档案保管与保护、鉴别、查(借)阅、转递、与代理人员和用人单位定期联系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规范管理,使人事代理人员的人事档案管理逐步实现法制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4.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档案管理人员自身素质,优化人事档案代理机构的服务质量

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政策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档案管理人员是人事档案工作的主体,必须熟悉国家人事政策和法律法规,了解人事代理制度,掌握人事档案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档案管理人员一定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特别注重解决或多或少地存在的官僚思想和居高临下、服务态度生硬等现实问题,由现在的被动式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不断拓展、延伸服务功能,主动与用人单位及代理人员沟通、联系,搭建一个双方充分了解的平台,营造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为用人单位和人事代理人员提供优质、方便、快捷、高效的服务。

5.实现代理人员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发挥人事档案的信息功能

人事档案信息开发是促进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手段,人事档案代理机构在处理好开发利用和保密的前提下,建立代理人员人事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和相应的信息连接,实现网络共联,凭借网络优势,以现代化的网络化管理模式,实现个人基本信息的联机网络检索和联网查询,提高实际利用率,实现信息共享,向企事业单位和政府决策等提供人事代理人员的基本信息。用人单位可以借助网络平台,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快捷方便地查阅本单位所属人事代理人员的电子档案,诸如社会保险缴纳、学历、职称、履历等信息,实现人事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既减少了档案人员工作量, 又使人事档案信息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为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有效的途径,为用人单位在发展、培养、选拔使用人才上提供坚实可靠的材料。

实行人事档案代理制度是人事制度改革过程中的新事物,这项制度的出发点是正确的,关键要进一步细化措施,分清职责,规范操作。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发挥人事档案代理制度的优势,打造坚实的人才服务平台,为企事业单位的改革和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丁忠利.高校人事代理工作浅议[J].铜陵学院学报,2004(4).

2.潘中喜.人事代理与高校用人制度改革[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2).

3.杨健.医院人事档案代理业务的思考[J].兰台世界,2007(11S).

4.马惠珍.高校人事档案代理制度的探索[J].中国教师,2009(S1).

上一篇:提升党员干部政治能力下一篇:求一句话经典爱情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