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化工中长期趋势凸显

2024-04-14

重化工中长期趋势凸显(精选3篇)

篇1:重化工中长期趋势凸显

重化工中长期趋势凸显

如果把下半年以来的经济增长仅仅看成是宏观经济指标的回升,那就大大低估了中国经济正在经历的变化.对于一个依然处在快速增长期的`经济来说,结构变化往往比总量变化更重要.中国经济正在进入新的重化工业阶段,这个阶段表现出与以往不同的增长特征,对此不宜简单套用历史经验来解释.相应地,政府在产业发展和宏观经济方面的政策也应有必要调整.

作 者:刘世锦  作者单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 刊 名:财经界 英文刊名:MONEY CHINA 年,卷(期): “”(3) 分类号: 关键词: 

篇2:重化工中长期趋势凸显

一、高校学科建设情况

学科建设是高等教育的基础, 是大学的“细胞”, 学科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人才, 特别是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重点学科、交叉学科、新兴学科是高校学科建设的核心。当前高校学科建设的主要领域:一是本学科的前沿领域, 二是本学科与相关学科的渗透领域和多学科的交叉领域。因此创新人才培养必须抓好重点学科建设, 扶植和发展新兴、交叉学科。应用型专业学位设置是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专门人才需要的必然要求, 对创新人才培养起着至关重要作用。

1. 落实情况

(1) 国家重点学科的建设情况

国家重点学科是国家根据发展战略与重大需求, 择优确定并重点建设的培养创新人才、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在高等教育学科体系中居于骨干和引领地位。重点学科建设对于带动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全面提升,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需求, 提高国家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的意义。

《纲要》实施以来, 国家关于重点学科建设颁布了一系列重要政策和相关文件 (见表1) 。

(2) 交叉学科、新兴学科的发展情况

通过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 (2012) 、《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 (2011版) 》两份文件了解本科生、研究生两个层面学科、专业的调整情况。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 (2012) , 新增了艺术学门类。新目录的学科门类由原来的11个增加到12个, 专业由原来的73个增加到92个, 共由352种基本专业和154种特设专业构成。新目录保留了一批学科基础比较成熟、社会需求相对稳定、布点数量相对较多、继承性较好的专业, 调整了一批内涵不够清晰、名称不够规范、区分度较小的专业, 增设了一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改善民生急需以及应用性强、行业针对性强的新专业, 如物流管理与工程、电子商务、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等专业。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颁布最新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 (2011版) 》。新目录与1997年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相比, 增加了1个学科门类, 即:艺术学门类。学科门类总数由12个变成13个。一级学科数量从原来的89个增加到110个, 增加了21个, 另有2个一级学科更名。

(3) 应用型专业学位的设置与发展情况

随着研究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 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去向已更多地从教学、科研岗位转向实际工作部门。为促进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更好发展, 进一步调整和优化硕士研究生的类型结构, 逐渐将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 实现研究生教育在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等方面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此, 《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年) 〉的若干配套政策》提出: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类专门人才的需求”。

(4) 国家颁布的有关应用型专业学位的政策和文件

国家颁布的有关应用型专业学位的政策和文件如表2所示。

2. 实施效果

(1) 重点学科建设成效显著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于2013年1月29日发布学科评估结果显示:近年来国家重点学科建设成效显著, 评估结果在前五位的学科中, 超过75%是国家重点学科。

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国家重点学科建设的意见》精神, 在“服务国家目标, 提高建设效益, 完善制度机制, 建设一流学科”方针指导下, 调整的重点是在按二级学科设置的基础上, 增设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的建设要突出综合优势和整体水平, 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和新兴学科的生长;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的建设要突出特色和优势, 在重点方向上取得突破。共评选出286个一级学科, 677个二级学科, 217个国家重点 (培育) 学科。

(2) 我国学科在ESI国际学科排名情况有所提升

从排名来看, 《纲要》实施以来各大学进入排名的学科数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有些学校新进入ESI排名的学科数相当令人瞩目, 发展较快, 呈现出乐观的态势。

根据《中国高校进入ESI前1%学科统计调查及对大陆高校学科建设的启示》的统计结果, 中国共有137所高校、共计520个学科进入ESI前1%, 覆盖20个ESI学科领域。大陆地区共有104所高校的335个学科在19个ESI学科领域进入了前1%, 不仅进入ESI前1%的高校数、学科数、ESI学科领域覆盖率均达到一定规模, 而且这些高校办学类型丰富多元, 反映出近10年我国高等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 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分布情况也得到了改善。

(3) 985、211工程学校重点学科建设实现突破

《纲要》实施以来, “985工程”学校的重点学科建设加速实现新突破, 形成了一批学术影响力进入世界百强的学科。论文被引次数是国际上公认的反映学术影响力的主要指标。能够进入美国ESI数据库的都是论文被引次数位居各学科世界前1%的机构。2001年, “985工程”学校仅有40个学科被选进入ESI数据库, 而到2008年, 进入ESI数据库的学科数量就翻了近两番, 已经有34所学校的140个学科被选进入ESI数据库, 主要集中在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物理、临床医学等学科。其中按被引总次数统计, 进入世界高校百强的有10所学校的26个学科。这些学科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和巨大的潜力, 已经具备了冲击世界一流学科的实力。学校优势不断加大,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发表的国际论文10年来增长了近4倍, 而论文被引次数增长了10倍之多, 显示出质量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数量的增长速度。

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产业司《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中期实施情况调查报告》指出:为科技创新提供创新人才支撑而组织实施的“211工程”三期建设, 引导高校以重点学科建设为核心, 瞄准学科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 紧密结合实施《纲要》以及国家重大科技项目, 进一步优化学科结构和布局。5年来,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逐步提升, 科技创新功能不断彰显, 科研成果转化率明显提高, 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培育了规模宏大的人才队伍。

(4) 专业目录调整推动交叉、新兴学科的发展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 (2012) 新目录调整学科门类12类, 与研究生学科目录的学科一一对应;专业类92个, 与研究生学科目录的一级学科基本对应;专业数506种, 比原来减少了20%。

本次目录将专业的具体设置分为了基本专业和特设专业两大部分。基本专业是学科基础比较成熟、社会需求相对稳定、继承性较好的专业;特设专业是针对不同高校办学特色, 或适应近年来人才培养特殊需求设置的专业。同时, 撤销了一些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并超前部署了一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专业。另外在这次新目录中, 还出现了一批新交叉学科, 这种可授予两种或以上学位门类的专业, 原则上由所属高校自己确定授予学生其中一种。

(5) 高校自行设置专业的权力有所扩大

《纲要》实施以来, 教育部在落实与扩大高校专业设置自主权上迈出了重大步伐。按照新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 高校可以根据专业目录自行设置本科专业, 也可以申请设置尚未列入目录的新专业。新《规定》首次对高校专业设置实行备案和审批两种制度。

(6) 工程硕士、博士及卓越高等工程师教育均有较大发展

《纲要》实施以来, 全国工程硕士 (博士) 包含机械工程等40个工程领域, 支撑的一级学科数目为35个, 工程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毕业人数均有大幅增长, 招生人数6年增长3倍, 毕业人数增长近两倍。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 成为目前培养单位最多、领域覆盖面最广、培养规模最大、企业和社会评价较好的专业学位。

3. 存在问题

(1) 中国大学一流学科的总体实力仍需加强

从进入ESI学科排行的排名来看, 中国大学学科的总体实力不是很强, 虽然我国很多大学在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和工程学领域有不俗的表现, 但是主要还是集中在少数高校, 没有形成一个较大的一流学科建设群, 我国大学的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任重而道远。

(2) 部分学科建设非常薄弱需大力加强

部分学科尚未进入ESI的排行, 这意味着我国大学在部分学科上的建设是非常薄弱的, 需要大力加强。

二、高校研究生参与科研情况

支持和鼓励研究生参与科研工作, 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 也是《纲要》的明确要求。

1. 落实情况

(1) 研究生参与重大科技项目的人数稳定增长

《纲要》实施以来, 研究生参与重大科技项目和发展项目的人数、研究生参与高校R&D成果应用及科技服务项目的人数均成增长态势, 增幅稳定 (见表3、表4) 。

(2) 高等学校研究与发展机构培养研究生人数稳步增长

2006年以来, 高校研究与发展机构稳步增长, 项目数随之增加, 培养研究生人数也呈增长态势 (见表5) 。

(3) 国家重点实验室培养研究生情况

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我国科学技术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为我国创新体系的建设提供了支撑, 现已经发展为由高等院校国家重点实验室、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军民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港澳伙伴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组成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截止2011年底正在运行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共计498个, 其中高等院校国家重点实验室为260个, 占据国家重点实验室半壁江山。

2011年高等院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入学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共88227, 毕业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26031人。共有34位博士生的毕业论文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占当年总数的35.1%。

(4)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培养研究生情况

国家工程技术中心 (以下简称“工程中心”) 是国家科技发展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研发条件和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

“十一五”期间, 科技部以提高工程中心自主创新能力和推动行业发展为目标, 紧紧围绕国家中长期科学发展战略目标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崛起的战略需要, 进一步加大工程中心建设力度, 同时结合政府职能转变要求, 进一步统筹基地、人才、项目, 注重与国家科技计划、重大专项工作和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实施相结合, 工程中心建设工作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具体发展情况见表6。

数据来源:根据2007—2011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数据中各类高等学校研究与发展项目制作。

数据来源:根据2007—2011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数据中各类高等学校R&D成果应用及科技服务项目制作。

数据来源:根据2007—2011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数据中各类高等学校研究与发展机构表制作。

(5) 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实施情况

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实施以来, 项目数量稳步扩大, 项目类型逐渐增加, 内容不断丰富, 取得了明显成效, 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 初步形成激励和支持研究生创新的良好氛围。

2. 实施效果

研究生参与重大科技项目的主要成果, 即产出大量的学术论文、专利等, 以及形成众多高水平的学位论文。

(1) 研究生参与重大科技项目所产出的专利和成果

据国家知识产权局规划发展司统计, 截止到2007年底, 全国高等院校共申请专利133541件。2007年, 全国高校共申请专利32680件, 比2006年增长42.4%;全国高校当年共获授权专利14773件, 比2006年增长41.3%。

2007年, 教育部直属高校共申请专利15020件, 占申请总数的45.96%, 获授权专利7463件, 占授权总数的50.52%;“985”高校共申请专利12759件, 占申请总数的39.04%, 获授权专利6426件, 占授权总数的43.50%;“211工程”高校共申请专利18059件, 占申请总数的55.26%, 获授权专利8638件, 占授权总数的58.47%。

数据来源:根据2007—2012年国家科技计划年度报告中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建设部分国家工程技术中心数据制作。

教育部批准科技成果鉴定申请277项, 集中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3项, 教育部计划项目7项, 科技攻关项目6项, 军工项目28项, 省市计划项目22项, 横向项目16项和自选项目131项, 博士点基金项目1项, 其他部委计划项目4项, 社会项目134项等。2007年, 共进行各类科研成果项目登记1157项, 并将登记项目报科技部备案。**

目前, 研究生已成为高校科研工作的主力军, 以上这些专利和成果的取得都离不开研究生们的辛勤工作和付出;也正是通过参与这些科技项目的研究工作, 从而大大提高了研究生们的科技创新能力。

(2) 研究生参与科技项目研究有利于提高学位论文质量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是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组织开展的一项工作, 旨在加强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工作, 鼓励创新精神, 提高我国研究生教育特别是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是对博士培养质量进行监督和激励的一项重要举措, 对培养和激励在学博士生的创新精神, 促进我国博士生培养质量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作用。

自1999年首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 至2009年共进行了11次, 各省级学位委员会累计推荐了5444篇论文参加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 共评选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984篇, 提名优秀博士学位论文949篇。同时, 为鼓励、支持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在高等学校不断作出创造性成果, 教育部还设立了“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 对在中国内地高等学校工作的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给予5年的研究资金资助, 并委托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组织“优博论文资助项目”的专家评议和管理工作。自1999年至2009年, 共对704个项目进行了评审, 立项675项, 资助了672位优博获得者。目前已对216个项目进行了结题, 其它项目正在正常进行之中。这一举措, 有效激励研究生积极参与科技项目的研究, 为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创造了条件。

(3) 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实施效果

从数量上来看, 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实施项目逐年递增, 至2006年以后逐渐稳定;从具体项目类型上来看, 各项目类型大部分呈上升态势;而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以及访学研究三类项目覆盖人群, 均有大幅增长;成果产出方面也有较大增长。

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实施以来, 项目数量稳步扩大, 覆盖人群逐渐增加, 内容不断丰富, 投入产出取得了明显成效, 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 初步形成激励和支持研究生创新的良好氛围, 有利于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

三、国际交流培养创新人才情况

在全球化背景下, 面对激烈的国际科技与教育竞争, 实行开放办学, 扩大国际交流培养人才的规模和水平, 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大学人才培养的质量与国际化水平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在学生层面上, 积极推进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公派专项研究生奖学金等项目, 鼓励跨境跨校交流访学, 发展联合培养项目;积极稳妥放宽外国留学生来华留学政策, 吸引高学历留学生来华留学;通过学生交流、海外访学、学分互认、联合培养等方式为学生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和途径, 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和国际视野, 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沟通、理解、合作和竞争的能力。

1. 落实情况

(1) 政策落实

《纲要》实施以来, 我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关于国际交流培养人才工作的政策性文件, 以推动国际交流培养人才工作的开展。如, 2005-2010年《留学基金委年报》, 2005-2013年的《国家公派出国研究生项目实施方案》;2007年颁布的《国家公派出国留学研究生管理规定 (试行) 》;2008年颁布的《国家公派出国留学选派办法》, 此外, 还颁布了《高等学校接受外国留学生管理规定》、《关于中国政府奖学金的管理规定》等。

(2) 国家积极推进有关国际交流培养人才的项目

《纲要》实施以来, 我国政府积极推进国际交流培养人才的项目, 以促进中外学生的交流, 为培养创新人才创造条件。包括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公派专项研究生奖学金项目、跨境跨校交流访学和联合培养项。除此, 还积极稳妥地放宽外国留学生来华留学政策, 吸引高学历留学生来华留学。

2. 实施效果

(1) 出国留学研究生不断增加

《纲要》颁布以来, 我国公派出国留学研究生数量保持稳定。从表7中可以看出, 已有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各种方式出国留学完成研究生学业, 拓宽了人才培养的途径, 增强了国际交流能力, 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条件。

(2) 各国来华留学研究生较快增长

《纲要》实施以来, 2005—2011年来华接受学历教育的留学研究生数量呈逐年增长态势, 2011年比2005年来华硕士研究生增长了近4倍, 博士研究生也增长了2倍 (见表8) 。

四、高校与院所合作培养人才情况

“加强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 鼓励科研院所与高等学校合作培养研究型人才”, 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也是《纲要》的明确要求。

1. 落实情况

(1) 国家对校所合作培养人才工作高度重视

《纲要》实施以来, 国家对校所合作培养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出台了关于校所合作培养人才的一系列重要政策文件。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开展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工作暂行办法》、《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通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下达2012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通知》、《教育部关于开展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的通知》等, 将校所合作培养人才工作提升到新高度。

备注:2007年来华留学生统计简况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分会网无法查询, 数据缺失。

(2) 高等学校和工程研究院所联合培养博士生试点工作

当前, 我国经济发展亟需大批高层次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支撑。充分发挥工程研究院所与高等学校双方的优势, 开展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高层次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道路, 对创新型国家建设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为此, 教育部与中国工程院共同推动了高等学校与工程研究院所联合培养博士生试点工作, 这也是校所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创新研究生培养体制和机制, 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高层次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 推动研究生教育科学发展, 自2010年起中国工程院与教育部共同推动了高等学校和工程研究院所联合培养博士生试点工作。教育部于2010年4月下发了《关于开展高等学校和工程研究院所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试点工作的通知》, 试点工作按照《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开展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工作暂行办法》的规定, 采取“联合招生, 合作培养, 双重管理, 资源共享”的模式进行。目的是充分发挥双方功能和资源优势, 实现强强联合, 形成教育、科研、管理合力, 共同构建拔尖创新工程科技人才和科学研究新的合作平台。目标是:试点带动、重点突破、全面推进, 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道路, 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融合发展。2010年共8家高校和8家研究院所参加了试点, 当年下达联合培养指标88名;2011年共18家高校和18家研究院所参加试点, 当年下达联合培养指标210名。

(3) 高等学校与中国科学院联合培养人才工作

高校与中科院联合联合培养人才工作也是校所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2012年8月29日, 教育部、中科院联合启动实施《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计划》强调, 要认真贯彻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大力推进科技与教育协同育人, 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科研与人才培养结合, 努力培养造就高素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

21所“211”高校和中科院31个研究所现场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首批将有80余家中科院研究所、50余家高校参加, 每年将有15万名以上的研究生、本科生参与其中, 有1800多人次院士、科学家、教授到高校授课, 到中学开设科普讲座。

2. 实施效果

(1) 校所合作培养创新人才规模逐渐增长

校所合作培养人才工作从2010年起正式启动 (见图1) , 至今已经连续3年开展高等学校与科研机构联合培养研究生试点工作专项招生计划。3年来, 参与高校、科研院所规模逐渐扩大, 高校数增长近3倍, 科研院所数增长近4倍;联合培养博士生、硕士生数量也呈增长态势, 增幅均达200%以上。这些数据表明, 随着校所联合培养研究生试点工作开展, 校所合作培养创新人才模式逐渐成熟, 培养规模逐渐增长。

(2) 校所合作培养创新人才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截至2012年, 高校与工程研究院所联合培养试点工作参加单位已达63家, 在校博士生达600余人。实践证明, 这种强强联合的模式有利于高校和科研机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有利于学生在理论学习之余, 参与国家的重大科研项目, 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 是创新培养机制, 培养创新工程科技人才的有力举措;同时, 促进了高等学校和工程研究院所之间的交流, 深化了两者之间的合作, 有助于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数据来源:根据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下达2010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通知》、《关于下达2011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通知》、《关于下达2012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通知》和《教育部关于开展高等学校和工程研究院所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试点工作的通知》中相关数据制作 (表中参与高校及科研院所数量为合作数量未去除重复单位) 。

(3) 高等学校与中科院联合培养人才计划全面落实

从目前调研数据来看, 中科院研究生计划规模逐渐增加。2012年高等学校与中国科学院院所联合培养计划中, 招生单位22个高校分别与41个 (次) 联合培养单位共培养博士生372人。

(4) 典型案例

中科院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从1978年开始招收全日制情报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是国内最早培养该学科研究生的机构之一。1998年开始与北京大学合作培养情报学专业博士研究生。2006年1月又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成为首批图书馆、情报、档案管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2011年成功向教育部报备信息资源管理、竞争情报2个二级学科后, 形成图书馆学、情报学、信息资源管理、竞争情报4个二级学科和20个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教育规模。目前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共计71人, 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共计9人。

2006年至今, 共培养硕士研究生253人, 招收博士研究生14人, 毕业博士生9人, 招收53名博士后入站, 出站博士后18名。大多数毕业研究生已经成为信息机构、企事业单位、大学和政府部门等用人单位的业务骨干和中坚力量。

五、实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情况

大力发展和改革职业教育, 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实用技术专业人才, 是《纲要》提出的重要目标。

1. 落实情况

(1) 国家对发展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和指导

《纲要》实施以来, 国家对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高度重视, 从中共十七大报告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 再到教育部等部委发布的《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等10多个文件的颁发, 表明了国家对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高度重视。

(2) 职业教育培养实用技术专业人才的实绩

①确保国家对职业教育发展投入经费的增长。《纲要》实施以来, 国家对职业教育发展投入经费每年呈增长态势。

②切实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在基础能力建设方面, 坚决贯彻实施:加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规划、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规划、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等4项计划。四驾马车并驾齐驱有力地保证了“大力发展与改革职业教育, 切实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除此之外, 地方政府在认真落实中央职教项目配套经费的同时, 也建立了一批地方职教专项经费项目, 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

③搭建实用技术人才成长“立交桥”, 积极推进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 改革招生考试制度。中等职业学校扩大服务面, 高职院校探索多样化选拔录取机制。从历年来中高职招生、在校人数变化数据也可以看出, 6年来中职招生、在校人数增长幅度较大, 高职有增长但幅度较小, 这些举措体现了扩大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规模, 提高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质量的目标。

④完善职业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模式与机制。职业教育努力完善产教结合机制, 建立教育与产业对话协作机制, 创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等。

(3) 教育部颁布新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

2010年, 教育部颁布新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目录》包括19个专业类、321个专业、927个专业 (技能) 方向, 对应职业 (岗位) 1185个、职业资格证书720个、继续学习方向554个。《目录》强调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 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 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4) 建立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动态调整机制

职业教育紧紧围绕区域功能定位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加快专业结构优化和布局调整, 改造或淘汰一些不适应市场岗位需要的传统产业, 增设现代农业、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急需的专业, 大大提高了职业教育有效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吻合度和贡献率。

2. 实施效果

(1) 职业教育发展成效显著, 社会认可度较高

《纲要》颁布以来, 随着职业院校招生规模持续扩大, 职业教育累计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输送了5789万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极大提高了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在招生规模扩大的同时, 职业教育也注重扩展服务对象范围, 面向人人办学:一是职业院校招生对象多元化, 二是扩大面向农村和西部地区招生规模, 三是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 力争把“人人有知识, 个个有技能”的宏伟蓝图变成现实。这种职业教育面向人人的理念, 从社会对职业教育的满意程度上可以看到成效。

根据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联合撰写的《职业教育公众满意度调查报告》显示, 66.2%的公众对职业教育总体呈满意态度, 只有4.8%公众对职业教育现状不满。这充分体现《纲要》实施以来, 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成效显著, 社会认可度较高。

(2) 初步具备了大规模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专业技术人才的能力

截止到2010年, 我国中、高等职业教育招生人数, 分别占高中阶段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 初步具备了大规模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的能力。

(3) 中高职毕业生已成为产业大军的主力军

职业教育作为实现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在以人力资本为先导的经济发展中作用突出。研究表明, 职业教育对我国主要劳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增长贡献率为21%。

2005至2011年, 中、高职毕业生数均呈增长态势, 其中中职毕业生6年来年均增幅50万, 高职毕业生人数6年增长了近1倍。6年来, 我国职业院校有5789万毕业生在掌握职业技能后走向社会, 进入物质生产和服务部门与行业, 以及精神产品和服务的第一线, 成为支撑实体经济持续发展的产业大军中的主体力量。

全国高技能人才数量从2004年的1860万人增至2009年的2631万人, 中国制造业从业人员受教育年限从2005年的11年增加至2010年的13年, 职业教育贡献突出。

从毕业生就业方面来看, 近3年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半年就业率平均为87.6%, 平均月收入为2171.3元, 两者均处于持续上升状态。近年来, 中职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续6年95%以上, 高职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87%以上。这充分表明《纲要》实施以来, 职业教育在实用技术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巨大成效。

摘要:创新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建设, 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需要。教育是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途径, 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年) 》 (以下简称《纲要》) 将“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作为人才队伍建设中重要政策, 本刊综合报道了《纲要》颁布以来, 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所发挥的作用的落实情况、实施效果和许多专家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教育,创新人才,高校,科研

注释

1资料来源:《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年) 》实施情况调研组系列调研报告:《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情况专题调研报告》。

2《2008年中国教育年鉴》.教育部网站, http://www.moe.gov.cn.

篇3:3月对长期收益担忧凸显

其中,机构投资者信心指数为63,较上月下降3.1%;券商分析师信心指数为62,与上月持平;个人投资者信心指数为53,与上月持平。3月分类投资者信心指数显示,全部投资者信心基本与上月持平。

预计2014年3月上证综指将上涨的全部投资者加权比例为73%,较上月上升2.8%。其中,券商分析师的看涨比例为80%,上升6.7%;机构投资者看涨比例为67%,下跌4.3%;个人投资者的看涨比例为71%,上升1.4%。

值得关注的是,虽仍有过半投资者预计未来6个月上证综指将上涨,但较之上月大幅降低26.7%,投资者对长期收益担忧凸显。51%的投资者认为当前股票价格低于真实合理的投资价值或与之基本一致,比上月低19%。预计未来6个月上证综指将上涨的机构投资者为45%,下跌40%;个人投资者为70%,下跌6.7%;券商分析师为33%,下跌56%。

上一篇:再接再厉勇攀高峰——2013---2014学年度下学期班级工作计划下一篇:丁庄小学建教学楼申请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