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秆画的工艺特点介绍

2024-04-15

麦秆画的工艺特点介绍(共9篇)

篇1:麦秆画的工艺特点介绍

《麦秆画的制作》教学设计

麦秆画,又称麦秆贴,也叫麦草画,源自我国民间,始见于隋唐时代的宫廷工艺品,已有一千五百年的历史。麦秆画和剪纸、布贴一样,都属于剪贴艺术,是民间艺术的一种形式,在一千多年的时间里,经过我国民间艺人的传承和发展,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制作工艺, 作品明暗有序、古色古香、高贵典雅、形象逼真,极具艺术感染力,有着“中国民间艺术一绝”的美称。

教学目标:

1、学习“麦秆画”制作的一些简单技能,初步尝试用麦秆粘贴作画。

2.培养学生的表现力、观察力、动手动脑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教学难点:加工麦秆,制做 课前准备:

1、麦秆、剪刀,双面胶、抹布和废纸篓。

2、范例作品。用麦秆编制的物件。导入:

制作麦秆画的麦秆是需要加工的。下面介绍怎样加工麦秆:

一、采麦秆

麦秆要在麦收季节采。

1、选择成熟的麦秆

2、选择活着的麦秆

3、选择粗而长的麦秆

4、采麦秆的

2、把麦秆放入水中浸透

3、用剪、刀把麦秆豁开

4、从豁开的口处把麦秆打开

5、清除麦秆的内膜

6、用电熨斗把麦秆熨平

7、用电熨斗着色

8、用光滑类的圆形棒打磨上光。

9、要艳色的染色。

麦秆经过以上9道工序后就加工好了,可以作画了。

加工麦秆 手扯外衣慢慢脱,赤身裸体水中搓。开膛破肚除积腐,熨斗压平棒打磨。三.剪丝

四.贴图粘丝

五.组合上板

篇2:麦秆画的工艺特点介绍

一门容心理学、教育学、行为学、艺术学等多方面知识为一 体的儿童必修课程,不是简单的兴趣和爱好

儿童美术教育,并不以培养少数画家为目的,让儿童参 加美术活动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和方法。说道这里(我 爱 E 社区)网组织了公益儿童涂鸦展,可以去参加下。儿童 在逻辑思维形成前,都是以形象思维认识世界和表达自我,儿童只能通过绘画把自己脑海中的意象、心绪、思想、情感 以及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表达出来,可以说儿童画是儿童全部 自我的表现。所以,如果儿童掌握了绘画这门工具,他们就 可以尽情舒展自己内在的意欲和情感,家长也可以更好地理 解儿童的内心世界。同时,美术活动还可以培养儿童的观察 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培养儿童美的情操和陶 冶他们完美的人格。因此,如果你想了解孩子,并给孩子美 的教育,你就要让孩子走进美术的世界,掌握儿童绘画这把 钥匙。

世界发达国家均非常重视儿童的早期美术教育,这是由 于这种活动在培养儿童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 及手脑协调能力、审美能力方面具有开发其潜力(特别是右 脑潜能)的重要意义,有着其它学科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绘画是眼、手、脑紧密配合的活动。在绘画活动中,要 将感知到的具体形象,通过眼睛认真观察,经过分析、比较 找出主要特征,运用线条、色彩等手段描绘出来,做到视有 所感、脑有所思、手有所致。

这种绘画有利于智力的培养(掌握正确的观察、思维方 法)和表现技能的提高。

知识不等于智力,重要的应是掌握运用这些知识的能 力。

我们要从小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 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语言能力、动手能力等。绘画与锻炼 这几种能力的关系都很密切。在绘画中,通过对实物的观察、记忆、比较发展认识能力;通过分析、概括、取舍发展思维 能力;通过联想、虚构发展创造能力。当然,几种能力不是 孤立的,是互相联系的,一个人完成一件工作是多种能力的 综合。为了叙述方便,下面分别讲一讲怎样通过绘画培养这 几种能力。.观察能力。观察是孩子认识事物、获取知识的重要

途径,是进发创造力的基础。当然观察不是随便一看,心理 学上称有意的、有计划的视知觉活动。各种工作都离不开观 察。伟大生物学家达尔文说: “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

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观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时,对其 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众人之上。”

画家齐白石说: “吾

画虾数十年使得其神。

”他用水缸养虾置于案头,每时每刻

注意细致观察虾的各种动态,才把虾画“活”了。孩子的学习也和观察有直接关系,观察能力强的孩子读写能力也强,容易分辨字形笔划的细致差别。孩子作文内容丰富,描写生 动,与他从小学会观察有很大关系。

我们应创造条件开阔孩子的眼界,丰富孩子的生活,让

他们以愉快的心情去认识生活。从他们最感兴趣的事物入 手。哪里有他们自己的乐趣,他们观察得就认真、仔细,画 出来的画就越具体、生动。

孩子会发现别人没有注意的细节。

把这些观察和发现记录下来,就是《观察日记》。可以做景

物的观察,如季节的种种变化(春、夏、秋、冬、风、晴、雨、雪),时间的变化(早晨、中午、晚上)。孩子到公园去

观察树的四季变化、水面的波纹、亭榭和远山等自然景色。在节假日,有大的活动场面,让孩子现场观察,做到整体观 察看气氛,局部观察看特征。动物是孩子最感兴趣的,个性 突出的大象、长颈鹿、猴子往往最吸引孩子。可到动物园去 观察它们的不同形态、不同生活习性。孩子会把它们比作人 的家庭(爸爸、妈妈的孩子),画的动物就显得活泼可爱,也可以让孩子自己绘制动物故事。

孩子对画人感到比较困难,虽然每天和人接触最多、最 熟悉,但往往熟视无睹,不太注意,所以画出的人没有特点 差别。可以引导孩子从家里人观察起。人的外貌,在穿衣上 就有很多不同,只要他细观察,抓住特征,进行比较,就会 发现人的千差万别,当然孩子对人的观察不可能细致到相貌 和表情特征。儿童绘画时期,只要画出不同人的衣服、发型 区别就行了。.记忆能力。观察的目的是为了积累,人类的智慧正

是不断积累知识的结果。积累知识又离不开记忆。绘画的语 言是形象,形象的积累也靠记忆。许多作家、画家、演员往 往具有很强的视觉记忆能力,能对瞬息呈现的人物景象在写 作、绘画和表演中准确地再现出来,这是他们在长期的观察 中练出了惊人的形象记忆力。如画家的舞蹈速写,舞蹈演员 的动作是那样迅速,不断地变换,画家的速写技巧即使再熟

练也赶不上,只依靠眼睛看是无从下笔的,必须在熟悉舞蹈 动作的基础上,靠脑子记忆画出来。

儿童的记忆主要是无意识的,他们的大部分知识来源于 无意识的记忆。他不是有目的地去记一样东西,而是自然而 然记住了。对孩子来说,记忆的效果好坏,一受外界事物特 点的影响,直观的、形象的、鲜明的事物就容易记住;二受 孩子兴趣的支配,有浓厚兴趣的事物容易记住。

训练孩子的形象记忆力,“默画”是一个好办法。让他

观察后默画他感兴趣的东西,或看图画书讲故事后默画下 来,久而久之养成习惯,他脑子里会贮存丰富的形象,要画 什么就会感到非常自由。而画临摹画养成习惯的孩子,只能 照画本画,离开画本就画不出来,缺乏的正是这种形象记忆 能力。.思维能力。思维是人脑对现实的加工反映。我们观

察到的东西,经过分析、概括发现事物的内在联系,掌握发 展规律,从而有所发明创造。思维能力的发展,对儿童学习、掌握和运用知识十分重要。人们不难观察到画画好的孩子思 维活跃,想象丰富,那是由于他在绘画活动中接触的事物多,受到的感知刺激多,积累的感性知识丰富,并进行积极的形 象思维活动。幼儿的思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他凭借具体形 象甚至通过自己的动作进行思维。你给他一个娃娃,他就用 手抱娃娃玩,把娃娃拿走了,他抱娃娃的思维就停止了。以 后逐步脱离动作、实物进行思维,认识活动中的具体形象性 相对减少,分析、综合、比较、概括、抽象成分逐步增加,这就是形成抽象思维的过程。所以要让孩子通过画画多看、多听、多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参加各项有意义的活动。在活动中鼓励孩子多动脑筋想问题,培养动脑筋的习惯。到 了儿童绘画晚期,只凭直觉的观察、记忆就不够了,还需要 相应的理解力。绘画艺术不只靠形象思维,还要伴以相应的 抽象思维(分析、比较、概括、取舍的能力),才会有绘画

作品的质的提高,才会使儿童绘画向成人绘画顺利过渡。.想象能力。想象是人头脑中原有的事物形象经过加

工、改造产生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丰富的想象力是学习和 工作的重要因素,可以说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科学家爱因 斯坦说过:

“想象力比知识还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

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 的源泉。

”因此,大胆丰富的想象,是艺术创造、科学发明 的必要因素。有才能的科学家、艺术家都是富于联想的,他 们在深入的思考中,由此及彼,举一反三,产生创造的灵感,把某一领域的知识技能、方法迁移到新的领域,就会出现新 的奇迹。瓦特从水壶盖联想到蒸汽作动力的机器,牛顿从苹 果落地联想到万有引力,书法家怀素观公孙大娘舞剑启发了 草书的运笔,表演艺术家盖叫天观察狮子、罗汉想到舞台的 亮相,这种创造性的联想活动是科学发明和艺术创作的前 提。所以,从小就要培养孩子的丰富想象力,把他们天真的 好奇和遐想引导到科学和艺术的轨道上去,绘画正为孩子提 供了一个大胆想象、自由奔放的天地。幼儿的想象是以无意想象为主,不是有目的的想象。他 们的想象也容易变化转移,一般是看什么想什么,听到什么 想什么,接触到什么想什么。画画时,一会儿画这个,一会 儿画那个。5、6 岁孩子的有意想象逐渐增长,让他画公园,他能想到公园的花、树、亭子等。儿童的想象是很活跃的,如果我们注意加以引导,他们会创造出许多新奇的画面。可 以在给孩子讲故事时让他想象故事的结尾,看图讲故事,都

能调动孩子积极想象。让孩子听一些歌曲、乐曲,从音乐艺 术形象感染熏陶孩子的感情,也会启迪孩子的想象力。对他 们富于想象的画面应赞扬、鼓励,不应压制,允许他们“想 入非非”

。有个孩子画了一棵树,树上长满了各种水果(西 瓜、香蕉、苹果、桃等),叫“百果树”,这是孩子的创造想

象。如果我们成年人打击孩子想象的积极性,想象的翅膀受 到束缚,创造的火花也就泯灭了。

对儿童进行绘画训练,可以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透过 绘画能力可以窥见幼儿智能发育水平,所以说绘画能力是智 力发展的一项重要标志。但是从另一方面说,画画不好的孩 子是不是智力就差了呢?那倒不能绝对地看待这个问题。

根据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 ? 加德纳对人的智力 的探索和研究,提出了一个叫做“多智力”的理论。加德纳 证实,人的大脑共有 6 种智力,每一种智力都受大脑的一个

“小区”的控制。其中有两种是人们熟悉的,这就是语言运 用智力和数学运算智力,但人们对其它四种智力就很陌生 了。加德纳把它们归纳为:音乐智力、空间直观智力,身体 活动智力、个人控制感情和体察他人情绪的智力。各种智力 既能独立地发挥作用,又能相互协作,对客观世界形成一个 统一的看法。因此,所谓“智力”,就是观察、分析、理解 信息的综合性混合体。然而,现行教育对儿童进行的 “智商”

测验,主要通过对语言运用智力和数学运算智力进行测试是 缺乏科学性的。儿童智力的类型是不一样的,不可能在一个 人身上具备全部智力才能,但及早发现孩子具有哪方面的优 势并加以培养,因材施教就可能帮助他们早日成才。

根据观察以及国内外心理学研究资料反映,儿童的绘画 能力和他们的智力发展一样,是有规律的,次序并不会颠倒。

不少学者经过研究,把儿童绘画的发展过程,分若干阶段,每一阶段都有着这个时期的特征。

根据我国儿童的实际情况和观察,儿童绘画发展过程可 分为以下几个阶段:①涂鸦期;大约在 1 ~ 3 岁。②象征期

(又叫表象符号期): 3 ~ 5 岁。

③主观感觉表现期: 5 ~ 9 岁。

④视觉写实期: 9 岁以后。

在现实生活中,人的智力发展是有快有慢、水平有高有 低的。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归结起来有两方面:其一是遗 传因素,其二是环境的影响。对一个智力发育正常的儿童来 说,教育,或称环境熏陶,对儿童智力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 用,早期教育尤为突出。儿童 6、7 岁以前学的东西,常常

终身不忘。许多人认为,学习某种东西有一个最佳时期。4 岁左右是形象知觉的敏感期,必要的音乐、绘画教育可以使 儿童在这方面的才能得到迅速发展。阅读和外语教学也如 此,这个年龄的儿童虽然不识字,但通过语言传授,他们会 很容易地记住并背诵。

早期教育造就英才,在历史上是屡见不鲜的。这种例子 我国也有,少年攻读大学课程,这就是世人说的神童。在书 法和绘画方面也有不少成绩卓著的儿童。自古说: “ 10 岁神 童,15 才子,一过 20 就是凡人。

”所谓神童并非超凡之人,儿童在某些方面较早地显示了才华,说明他们是经过早期教 育智力聪颖的人。有些人小时候成绩突出,成年以后就一定 成大器吗?那还要看个人努力的程度。也有不少伟大的人物 是大器晚成的,像中国的艺术大师齐白石就是一个例子,他 早年曾是个木工,57 岁后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90 多岁时

成为世界著名的画家。

目前不少家长盼子成龙,看到孩子能画几笔,就到处寻

师访友,打听孩子有没有这方面的天才,见到孩子能抹两笔 国画,偶然出一些笔墨趣味就认为是“神童”了。对儿童画 画适当给以鼓励是必要的,如果过分宣传,对儿童并无好处。

儿童学画需重视培养兴趣和毅力,因为在教育中,影响 学生智力发展的,除了智力因素以外,还有另一方面的因素 ——人格因素。有人查阅中外 53 名学者(包括科学家、发 明家、理论家)和 47 名艺术家(包括诗人、文学家、画家

等)的传记发现,他们除了异常聪慧以外,还有一些共同的 人格特征:①勤奋好学,不知疲倦地工作;②为实现理想勇 于克服各种困难;③虚心学习、实践,④坚信自己的事业一 定能成功;⑤争强好胜,有进取心,⑥工作认真细致,一丝 不苟,有高度的责任感。

篇3:喜帖设计敲开幸福大门

作为伍点贰拾婚礼印品定制店首席喜帖设计师,85 后武汉姑娘马桂琼说,每张创意喜帖浓缩的都是一个特别的爱情故事,不同的是,有的浪漫温馨,有的文艺清新……

闺密婚礼激发创意创业

1988年出生的马桂琼毕业于湖北工业大学的工业造型设计专业。开店之前从事百货公司的企业策划,月入5000元的待遇,加上即将升职的可能,让她一度安于现状。

改变发生在2011 年年底,最要好的闺密即将结婚,马桂琼“友情出演”,负责婚礼策划和喜帖设计。她发现,喜帖是婚礼的“敲门砖”,会让宾客对婚礼有所期待。好的喜帖还可以承载新人的相恋经历、仪式流程等,使之成为婚礼信息的发布平台。于是,马桂琼有了开个小店的想法:因为重在口碑营销,店面不必开在闹市便可降低房租预算;又因为爸爸是做印刷生意的,可以把关纸张质量又能按成本价印刷;自己则发挥设计和策划宣传的特长。经过半年多的准备,2012年6月,马桂琼的伍点贰拾婚礼印品定制店开张了。

喜帖设计摸准新人心声

看到情侣背靠背而坐,她设计了大熊和小兔背靠背的喜帖;新人喜爱中国结,她就在喜帖上下两页系上活结,宾客打开喜帖,就帮这对新人把中国结系紧……喜帖的售价包括固定的设计费和浮动的印制费。相对普通喜帖,个性定制喜帖要贵5 ~ 10倍,因为这要通过详细的前期沟通,根据客户的爱情故事、爱好习惯、审美风格等量身设计。

初创期,有一位客户本来已经确定了方案,但当她拿给妈妈看时,妈妈对颜色提出了意见,但等马桂琼修改完,客户的婆婆又对字体提出了新的意见。几次三番的折腾,让马桂琼在店中定下了“仅限修改三次”的原则。

“现在的客户多数是独生子女,一张小小的喜帖承载的不只是夫妻双方的希望,也包括双方家长的意见。长辈们就算不考虑自己的感觉,也还会考虑他们的同事和朋友们的看法。”马桂琼理解,喜帖扮演着起码三个家庭间的桥梁,不仅要让新郎新娘感到有创意,也得让双方父母都感到有面子。

在实体店做得有模有样的时候,马桂琼又开起了淘宝店拓展客源,招来几名设计师,线上线下同时接单。并且,以喜帖设计为核心,马桂琼还一并设计系列婚礼签到册、桌卡、糖盒、红包袋、酒瓶吊牌、爱情证书等婚礼相关纸品。她说:“只要新人们提出‘套餐’需要,我们就会按他们的主题一并设计。”

有的客户要求细致到足有八页WORD文档那么长,因为对她来说,婚礼是她从三岁起就开始想象的;有的客户点名要伊斯兰教风格,强调自己的信仰;有的客户希望是手绘图案,传递朴拙的美好;有的要求每张都打上不同的赠言,向每位亲朋好友表达独一无二的感谢……走到喜帖深处,马桂琼越来越感到,喜帖是凝结文化差异、人生梦想、审美追求的创作,而她也越来越热爱这样充满感恩喜悦的工作了。

篇4:麦秆画的工艺特点介绍

中国的定格动画历史悠久,丰富多彩的传统民间工艺也以其多样的表现形式在定格动画的发展中得到了很好应用,展现了多元化的姿态。但从目前中国动画的整体来看,中国动画还是处于一个瓶颈阶段,如何能够立足本土,运用本国的民族文化精髓,从而创作出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动画作品,是我们现在应该积极去探索研究实践的。本论文提出的麦秆画工艺美术风格在定格动画中的探索研究,正是对中国民族传统文化在动画创作上的探索。本文提出的麦秆画工艺美术风格对当代定格动画的应用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

麦秆画工艺美术的基本概述

工艺美术与人民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它通过生活中的各个不同方面进行取材创作,并服务于人民。它是生活同美学结合的产物。麦秆画,也叫做麦草画或麦秸画,起源于我国古代的中原地区,最早可追溯到隋唐时期,经过历代的传播与发展,麦秆画逐渐成为一种完善的有其自身特色的艺术形式;麦秆画是以天然麦秆为原材料,经历选、漂、刮、拼、烫、剪、刻、贴等多道制作步骤创作出的。它们的制作工序较为精细繁复,对于制作者的耐心和审美能力等都是一个考验,而这正凸显出了我国古代的汉族劳动人民勤劳坚毅的精神品质,从而造就了麦秆画独特的艺术精华。它都借鉴了传统的国画、漆画等传统艺术表现形式,在画面构图上简洁大方,色彩自然、温暖,同时充满着浓厚的乡土气息,能够给观赏者的心灵带来轻柔抚慰的感觉。

定格动画的艺术表现对新材料的需求

从理论上讲,动画所拍摄攫取的对象可以是任何看得见的物质,所以动画材料的选择具有无限的拓展性。尤其是对定格动画来说,材料的选择是影响动画效果的重要因素。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美感,合适的材料能够更加有力的表现我们所创作的动画的美感。而麦秆画的材料本身是来源于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并且材料易于制作者操作,对于定格动画的创作来说,这类常见可操作的材料引入定格动画创作中的选择是可行的。

在对定格动画的材料整理归纳上,定格动画材料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改变所选材质自然属性,力求表现人物或环境的真实质感。以材质再现真实世界;一种是保留并强调所选材质原有的自然属性,突出材质原本自然属性再现真实世界。在黏贴类工艺美术风格中麦秆画是通过强调对自身材料的应用,突出自身材质的自然属性再现真实世界,在这一点上也可体现其在定格动画创作中的融合是可行的。

麦秆画工艺美术风格在定格动画创作中应用的可能性

在制作工艺的可实现性上,麦秆画工艺美术风格和定格动画都共同具有的特点就是手工工艺性。它们都依赖一定的制作工艺和技巧,而这些技巧和工艺是可以通用的。麦秆画的制作工艺经过不断地发展和改良,日渐形成了成熟的制作技巧和方法。它们在定格动画的创作过程中,整个动画的所有组成部分都需要通过手工来完成。

在色彩上,“民间关于‘色彩的概念,就是‘高纯度的饱和色”。麦秆画在整体的画面风格上,以民间传统工艺为基础,也与时俱进的表现了时代特色。在整体色彩的运用上,运用分割使整体色彩由点、线、面构成,通过整体画面上大色块的组织和小色块的对比从而达到色调层次上的微妙变化。这种色彩自然统一,稍加点缀的手法使得整体的造型更加协调、精美、生动,并且更显中国传统韵味。

在肌理排列上,材料本身的肌理是具有一定美感的。麦秆取材于自然,整体作品中自然材料的肌理特点的体现也是极为鲜明的。麦秆画会根据创作的需要在表现作品时根据作品中描绘的形态进行合理的黏贴和排列。如在表现树木时,顺着树皮的肌理进行拼贴,表现荷叶时根据荷叶的肌理进行组合排列,通过利用麦秆本身的肌理以及对材料有节奏的肌理排列表现了树木花草等不同的肌理效果。而且在定格动画的制作过程中,通过对材料进行有节奏的肌理排列也会产生不同的观看效果。

在审美启示上,麦秆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一部分,它们是人民大众自己创作出来的,它们运用的材料也是跟普通劳动人民密切相关的麦秆材料,体现了劳动人民的质朴表达,通过运用自己熟悉的材料经过主观对自然的理解进行创作。这造就了麦秆画表现的题材常以传统的人物花草、山水风景以及民间民俗为主,如《鸳鸯戏水》等作品既具有民族传统绘画的特色,也有麦秆本身的线条感,体现了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蕴含着吉祥等象征寓意,具有传统艺术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通过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能更好的传达给观众创作者的思想。

结论

通过对麦秆画工艺美术风格在定格动画引入的探索研究,从而做到对传统文化的推陈出新,同时尊重我们本民族的艺术独特性,合理运用我们民族的传统艺术元素来创作出既有时代特色、又有能够体现中国民族传统艺术风格的动画新面貌。希望今后能够将更多的民族文化元素融入到定格动画的制作中,为定格动画注入更多活力,为中国的民族动画品牌添砖加瓦。

(作者单位:广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篇5:麦秆菊的花语和传说

在古希腊的神话故事里,有一则传说。传说尤里西斯乘坐的船只,在航海途中遇上风浪沉没,他被冲上法伊阿基亚岛,遇上皇帝的女儿娜乌茜卡。她以女神般的美丽容貌而闻名,据说为了永远保持美丽,她以一种具有再生功效的珍贵金黄色香油涂抹全身。

为了帮助尤里西斯重拾勇气,继续旅程,娜乌茜卡给他送上一瓶她常用的著名金黄色香油:麦秆菊精华油。尤里西斯将精华油涂遍全身后,回复了神人后代的英雄气概和俊美容貌,于是重新出发,完成那伟大而艰辛的旅程。

麦秆菊的常见品种

毛叶麦秆菊

毛叶麦秆菊,是麦秆菊的一个比较常见的栽培品种。

毛叶麦秆菊的原产地是在新西兰,现在已经在园林栽培中比较常见了。毛叶麦秆菊的主要特点就是它具有蔓性生长的茎,而叶片呈现倒卵圆形。开花时,头状花序单朵开放,花朵银白色。

伞花麦秆菊

伞花麦秆菊是麦秆菊的另外一种常见的栽培品种,它不是产自澳洲大陆的,而是原产自南非地区。伞花麦秆菊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头状花序伞呈房状。

伞花麦秆菊的基部有些灌木状,它的叶片是卵圆形的,头状花序伞呈房状,总苞苞片则是长圆形,先端较钝,呈现乳白色。

天山麦秆菊

天山麦秆菊,也是麦秆菊的常见栽培品种之一,这种麦秆菊是原产自中国的地区的,在中国有着种植历史,分布也比较广泛,天山麦秆菊在岭南地区的花圃里普遍种植。

天山麦秆菊为宿根草本植物,天山麦秆菊的植株全株有着浓密的细小绒毛,叶片狭长,是呈现披针形的,头状花序同样也是呈现伞房。开花时,天山麦秆菊的花朵颜色为黄色或桔红色,这种麦秆菊开出来的花朵很像金色的太阳,光彩夺目,十分动人。

帝王贝细工

帝王贝细工是另外一种栽培品种,它主要分高型、中型、矮型品种。有大花型、小花型之分。

麦秆菊的简介

简介

菊花在世界切花生产中占有重要位置,是世界四大切花之一,产量居四大切花之首(屈连伟),切花要求花型整齐,花径7-12cm,花色鲜艳,无病虫为害,叶浓绿,茎通直,高80cm以上,水养期长。切花菊可地栽,株距12-13cm,行距约15cm。每平方米达50株,需设网扶持,以保植株直立。

菊花可促成和抑制栽培,长日照季节,每天17时至次晨9时遮光,每天日照10小时,至花蕾现色时停止遮光,可提前开花。短日照季节每天控制日照长度14小时,可控制花芽分化,延迟供花时间,和樱花同为日本国花。中国历代诗人画家

麦杆菊可不可以泡水喝?

篇6:秸秆禁烧暨采集麦秆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一年一度的夏收季节已经来临,农民伯伯辛勤的汗水即将变为丰收的果实。然而每年秋收过后,农作物秸秆大部分被废弃或燃烧,焚烧产生的浓烟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气体,滚滚浓烟、片片焦土,不仅污染空气,影响人的身体健康,而且还极大的破坏了城乡环境形象,妨碍交通,引发火灾,真是坏处多多呀,为了让我们家乡的天更蓝,水更清,景更美,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作为我们小学生也应该尽一份我们能尽的责任,在这里我向大家发出倡议请同学们告诉你们的家人、亲戚朋友,劝说他们不要焚烧秸秆,可是有同学要问,年年喊禁烧,到处抓环保,可是这些秸秆到底该怎么处置,有什么办法能变废为宝呢?在这里我要向大家宣布一个好消息,在我校大队部和美术组的研究下,我校的“秸秆画社团”已经成为省级优秀红领巾环保社团,我们“秸秆画”中的诸多作品中有一张陈思涵等同学的作品,获得了扬州市首届“中国梦·运河情”中小学才艺大赛高邮赛区的特等奖,在这里请大家对他们表示祝贺,那么麦秆画到底是什么呢?将麦秆,也就是我们刚刚提到的农民伯伯觉得没有用也没地方丢弃,焚烧的、堆放的废物,而在我们麦秆画社团里他们根根都是宝贝呢,经过我们“秸秆画社团”老师和同学们的浸泡、剖开、刮薄、粘贴、熨烫、构思、制作等一系列的工序最终形成散发自然光泽的绚丽的麦秆画。因为社团活动刚起步我们还在尝试阶段,以后我们社团还会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也希望更多心灵手巧、热爱环保的同学来参加我们的“秸秆画社团”,我们将把“秸秆画社团”打造成特色社团,成为我们学校的一个精品社团。

本周班队课少先大队部将以班级为单位组织麦秆收集活动,请3-6年各班班主任将任务布置下去,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采集麦秆的社会实践活动,周五下午统一带来,每人采集10根麦秆,各班将处理好的麦秆,用写上班级的大纸盒装好交至美术教室,大队部将对各班上交麦秆的质量和数量做一个评选并在下周公布表扬。

对于麦秆的处理我这里仔细讲一下请各位同学认真听,麦穗下面一节最长的部分用来处理麦秆画最好,请各位同学把麦秆的皮剥掉,剪掉结巴部分然后再带来,注意麦秆中间一定不要折断,折断了用来做画就不好看了,霉烂和破碎的麦秆请不要带来,还有希望各位同学保管好你们的麦秆,不要在路上和校园里乱丢弃。

伸出你的手,伸出我的手,让我们携起手来,小手拉大手,共同来保护环境,让一个人带动一个家庭,一个班级带动一个村庄,一所学校带动一个城镇。大家行动起来,为共创美丽家园来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吧!

篇7:麦秆画的工艺特点介绍

活动目标:

1、学习“麦秆画”制作的一些简单技能,初步尝试用麦秆粘贴作画。

2、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作力,体验创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3、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4、在想象创作过程中能用简单的材料装饰,体验成功的乐趣。

活动准备:

1、麦秆、剪刀,双面胶、抹布和废纸篓。

2、范例作品。用麦秆编制的物件。

活动过程:

一、引题。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神秘的客人,请大家一起来看看它是谁呀?(麦子)

1、小朋友来说说这些麦子有什么用?(作粮食,磨成粉做面包等)

2、那你觉得麦秆有什么用?(作燃料,作扫帚),还能用来做什么?(出示编制的麦秆编制品)。

3、麦秆是很有用的材料,很好玩,还可以派大用场,用来作画呢,我们一起用麦秆作画吧。

三、讲解,示范.1、出示范例图一:

请幼儿欣赏三幅作画步骤范例画,让幼儿说说三角形图案添几根变成什么?(幼儿讲述和想象)

2、出示的范例二:(粘有双面胶)

老师竖粘一麦秆,问:这可以变成什么?幼儿想象并说说长方形、正方形图案添几根变成什么?(幼儿讲述和想象)。(老师示范粘贴一电视机或冰箱)

3、出示麦秆组合范例画:

问:我们一起来看看老师把麦秆变成了什么?它们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幼儿讲述)

四、幼儿创作部分。

1、让我们也来作一幅画吧,你准备在纸上面用各种图形变上一些什么东西?

2、请大家先想好画的内容,再自己挑一张喜欢的底板纸,然后请你剪下合适的长度,试试把图形先摆好。然后粘贴上去。现在我们就开始作画吧。

3、幼儿动手操作部分,老师巡回观察,适当指导和提醒。

4、请幼儿将作品完成后张贴起来,鼓励幼儿欣赏自己和别人的作品。

五、师幼共评作品。

1、老师先以大拇指为奖励,表明态度,再请幼儿一起作评委,自己将大拇指奖给自己最喜欢的作品。

a.(哇,大家的作品真棒呀,我最喜欢这幅画,它是由xx形和xx形组成的,这是谁的作品呀?老师说得对吗?真好,老师奖给你一个大拇指.)

b.(我也喜欢这幅作品,这是谁的作品呀?你喜欢麦秆画吗?真不错,老师也奖给你一个大拇指.)

c.(这幅作品也很棒,这是谁的作品呀?我们请小画家自己来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吧.)(好,老师也奖给你一个大拇指.)

d.(哇,还有那么多的作品也想得到小朋友们的大拇指,你们仔细看看,你认为最棒,最喜欢的画在哪里?想好了就把拇指奖给这幅作品.4---6个幼儿为一次,分批奖大拇指,直至全部幼儿都奖好拇指)

2、幼儿一起评出最棒的小朋友们最喜欢的作品,用相框标起来,将作品上墙展览作品。我们一起看看得大拇指最多的作品在哪里,一起把作品带到教室贴起来给大家欣赏吧!

大班上学期美术教案《麦秆画》这篇文章共3249字。

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飞机》》:大班教案《飞机》适用于大班的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激发自制玩具的兴趣,能按要求制作飞机,培养幼儿手指的灵活性,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飞机》教案吧。

篇8:麦秆画的工艺特点介绍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武术,文化空间,立法保护

1 前言

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该公约详细地界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以及其所包括的范围。在世界范围内开展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人类为保护自己的精神家园而开展的一项极其伟大的文化传承工程。同年,以文化部、财政部、国家民委和中国文联联合启动实施的为期17年的“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为标志,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始走上全面的、整体性的保护阶段。2004年8月28日,第10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1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国政府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决定,标志着中国将保护自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全面纳入正轨。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公布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将武术、杂技、秋千、蹴鞠等多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收录其中,明确表明了武术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同年10月,由中国艺术学院院长、研究员王文章出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中将传统武术划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体系13类中的第八类,说明了传统武术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却是:产生于农业文明及相对封闭环境中的中华武术,面对经济的转型与社会生活方式的转变,正在走进一个尴尬的发展境遇。特别是面对宗法制度的解体及生活环境的变迁,使得包括传统武术在内的种种民间无形的文化传统正在渐次失去生存的土壤。伴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大批有价值的武术文化资源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一些依靠口传心授的武术文化遗产伴随着一些老拳师的相继谢世而不断湮没,许多珍贵的实物和资料也在不断流失。武术文化遗产的保护面临着严峻挑战。如何切实有效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中进行传统武术保护亟待探讨。

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及特点

联合国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是:“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的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及相关部分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由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代表中国政府意见的,具有权威性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的附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了这样的定义: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几个基本特点:第一,生存方式的非物质形态性;第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文化空间”;第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载体是活生生的现实中的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内容,传统武术保护无疑将受到上述特点影响。

3“非物质形态特点”决定了传统武术保护的中心在其“传承”

3.1“传承人”是传统武术保护的核心与灵魂

非物质文化遗产所重点强调的并不是这些物质层面的载体和呈现形式,而是蕴藏在这些物化形式背后的精湛的技艺、独到的思维方式、丰富的精神蕴藏等非物质形态的内容。虽然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通过一定的物化形式得以呈现,但是它主要是一种不断运动着的活态的存在,并主要是依赖传承人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非文化物质文化遗产的这种“活”文化,必须有人去传承延续,传承的本质是文化的延续,传承人的消失,原生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就不复存在,只有世代相传才能使传统武术绵延不息。

传统武术传人是武术文化存在的根基。武术属于技艺性项目,其技术与文化都是无形的、活态的、动态的存在,任何物质的、静态的保护都不能阻挡武术的流逝。只有人与人之间的动态传承才能保障武术文化的存在与发展。因此,传承人的保护是传统武术保护的关键。因此,特别是对老一辈的拳师和各拳派的传人的保护应该是传统武术保护的重点。要以传承人为核心主体,通过传授、培训以及宣传,使传统武术得到传承,传承人的地位得到尊重。

3.2“技术传承”是传统武术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武术是艺术,更是文化。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是整体的、全面的。保护“传承人”是保护传统武术的核心、灵魂,但是,传统武术的保护仅仅保护传承人是不够的,技术传承也是保护传统武术整体的一部分,我们必须加以重视。

传统武术属于技性项目,传统武术技术的整体传承一定要“师徒传承”、“身传心授”,经年累月,才能保证源远的武术实现流长。

3.3“教育传承”是传统武术保护的重要途径

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发展迅猛、突飞猛进,传统文化在循迅速萎缩和衰亡。要保护传统文化,保护传统武术,就要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

教育是文化传承的主要阵地,但在我国有多于三分之二的普通中小学没有开设武术课,很多学生将跆拳道和拳击误认为武术,在初中生喜欢的武术项目中跆拳道名列第一。外来强势体育文化的冲击,使青少年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出现了危机。在跆拳道等域外武技项目被我国青少年追逐为时尚运动的同时,武术却日益受到国外人士的喜爱,新加坡还将武术列为中小学体育课的必修内容。被誉为国粹的武术在国内的濒危与在国外流行的反差,这不能不引发我们重新审视武术文化遗产的价值与保护的意义。

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开设传统武术课,使学生了解、认识我们的国粹传统武术,掌握、传承民族的传统文化、传统武术,是十分重要又非常迫切的。

4“文化空间”决定了传统武术保护的基本范围

4.1“文化空间”的定义

这里的文化空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用语,因此,文化空间的释义必须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基础。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宣布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条例》中,明确将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划分为两大类:一是各种“民间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语言、文学、音乐、舞蹈、游戏、神话、礼仪、习惯、手工艺、建筑术及其他艺术、传统形式的传播和信息等传统民间文化表现形式;二是文化空间。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会议正式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它总结概括了此前有关传统民间创作和口头与非物质遗产的研究成果,并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做了新的分类,这便是目前在各国广泛使用的五大类分类方法:一是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二是表演艺术;三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四是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五是传统手工艺。

“文化场所(theculturespace)”是“文化空间”的不同译法。在后来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际文件译本中,“文化空间”逐渐确定下来。值得注意的是,“文化空间”作为一种特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现象,并没有出现在上面列出的五大类分类内容中。但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19种名录中便有5种属于“文化空间”现象,分别是多米尼加共和国的圣灵兄弟会文化空间、几内亚的索索·巴拉文化空间、摩洛哥的吉马广场文化空间、俄罗斯的塞梅斯基文化空间和口头文化、乌兹别克斯坦的博逊地区的文化空间等。2003年和2005年公布的第二、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也有属于文化空间的项目,爱沙尼亚的基努文化空间、哥伦比亚的帕—德—圣巴西里奥的文化空间、约旦的佩特拉和维地拉姆的贝都人文化空间等等。我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之附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第3条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界定中明确列举了除联合国公约中五大类外的第六类即“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把“文化空间”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基本类别,并定义为“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兼具空间性和时间性。”

4.2“文化空间”是传统武术保护的重要场所

从文化空间的定义可以看出,文化空间是指有价值的文化空间或时间,是有价值的传统文化活动、民间文化活动得以举行的空间或时间,这些活动是有规律的、约定俗成的文化活动场所。由于文化空间是新的概念与认识,在我国的文化保护中还没有被重视研究,许多有价值的文化空间项目处于濒危失传的状况。如图腾崇拜的活动、仪式,通过装扮图腾神,以驱逐瘟疫、鬼怪,表达了人们祈求平安的愿望,这些活动对人类学、民间文艺学、民俗学、社会学等学科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

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代表项目之一,有许多有价值的文化空间需要保护。比如少林功夫这一中国影响深远、内涵极为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统武术的代表项目之一。其核心内容绝非几百种拳术套路与功法。其1500年的历史,加之嵩山少林寺这一特定的佛教文化环境与僧人习武就是一个别具特色的“文化空间”。对这一文化空间进行整体保护比仅仅对少林武术进行技术保护更加全面,更加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象与实际。依次类推,武当武术、洪洞通背拳、山西形意拳、河南温县陈家沟陈氏太极、邢台梅花拳等都可以作为文化空间进行保护。

4.3 传统武术“文化空间”的保护

传统武术文化空间保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4.3.1 申报联合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通过“申遗”唤起人们的文化自觉,增加人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从而对博大精深的武术文化有全面的认识。

4.3.2 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6年9月,国家财政部、文化部印发了关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设立了专项基金。武术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要以“民间传统武术”整体申报,或者首先申报濒危武术项目。通过国家的力量保护武术的文化空间。

4.3.3 关注“农村”武术。

中国的武术在民间,民间的武术又数农村。在数千年的农耕时代,农村是最基本的社会单元。由于历史悠久、民族多样、自然条件不同、文化板块众多,形成了南拳北腿、少林武当、外家内家等缤纷灿烂、风格各异的民间武术文化。广大农村至今依然保持着以师徒传承、家族传承为特征的民间传统武术。可以说中国武术文化的根基基本上在农村,风格各异的拳种流派也大多分布在农村。相比城市而言,农村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较小。武术文化的生存环境好于城市,或者说,武术的文化空间主要存在于农村。武术内容丰富、风格各异,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与经典。武术文化空间的保护需要遵循武术整体传承的原则。

5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的多样性决定了立法保护传统武术的实施基础

立法保护是根本性的保护,只有健全的立法保护,才会使行政保护、财政支持、知识产权保护得到保证。传统武术文化遗产是我国最大的最珍贵的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的国粹,是不可再生的珍贵的文化资源,必须致力于对它的保护。在人们的文化保护意识还没有充分树立起之前,立法显得格外重要。而且,传统武术的保护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很长时间。要实施好这项工程,仅有应急措施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有坚实的法律和政策的规约和保障。

因此,建议国务院制定《中国武术保护条例》。在条例中应当规定以下制度:第一,国家对中国武术予以保护和扶植义务;第二,对中国武术各种类的确认归属制度;第三,对中国武术的使用管理制度,包括合理使用制度、商业利用制度和对传统群体以外的人对中国武术的使用限制制度;第四,对中国武术挖掘、传播有突出贡献者的奖励制度;第五,相关群体的个人义务,尤其是保密义务;第六,对传承人的保护制度;第七,设立“传统武术文化遗产日”等。

6 结语

在全社会普遍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并取得重要成绩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清新地看到,在全球化步伐加速,体育文化全球化悄然而至的背景下,对传统武术这种无形文化资源作为文化遗产进行认识、评估、抢救、保护显得尤其急迫、重要,传统武术的抢救、保护不仅需要国家在宏观的文化战略中去积极地关注,同时,也需要社会各界、需要我们每一个公民去关注。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民族文化遗产的继承者和保护者,我们对中华民族世代创造、传承的武术,不仅应当给予文化上的尊重,更重要的是认识到其中更深层,更具有普遍性、群体性,更具有生命基因活力,更具有淳朴野性生命创造力的文化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岗.中华武术:一个被忽视的活态文化[J].搏击·武术科学,2007(8).

[2]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10).

[3]王晓.非物质文化视野下民族传统体育保护的若干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1).

[4]郭玉成.武术传承的文化空间[J].搏击·武术科学,2007(2).

[5]洪浩.武术:亟待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J].搏击·武术科学,2007(10).

篇9:电解加工的工艺特点

电解加工对于难加工材料、形状复杂或薄壁零件的加工具有显著优势。目前,电解加工已获得广泛应用,如炮管膛线,叶片,整体叶轮,模具,异型孔及异型零件,倒角和去毛刺

等加工。并且在许多零件的加工中,电解加工工艺已占有重要甚至不可替代的地位。

与其它加工方法相比,电解加工具有如下特点:

(1)加工范围广。电解加工几乎可以加工所有的导电材料,并且不受材料的强度、硬度、韧性等机械、物理性能的限制,加工后材料的金相组织基本上不发生变化。它常用于加工硬质合金、高温合金、淬火钢、不锈钢等难加工材料。

(2)生产率高,且加工生产率不直接受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限制。电解加工能以简单的直线进给运动一次加工出复杂的型腔、型面和型孔,而且加工速度可以和电流密度成比例地增加,

据统计,电解加工的生产率约为电火花加工的5至 10 倍,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以超过机械切削加工。

(3)加工质量好。可获得一定的加工精度和较低的表面粗糙度。

加工精度(mm):型面和型腔为 ± 0.05~0.20;型孔和套料为 ± 0.03~0.05。表面粗糙度(μm):对于一般中、高碳钢和合金钢,可稳定地达到 Ra1.6~0.4,有些合金钢可达到 Ra0.1[1]。

(4)可用于加工薄壁和易变形零件。电解加工过程中工具和工件不接触,不存在机械切削力,不产生残余应力和变形,没有飞边毛刺。

(5)工具阴极无损耗。在电解加工过程中工具阴极上仅仅析出氢气,而不发生溶解反应,所以没有损耗。只有在产生火花、短路等异常现象时才会导致阴极损伤。

但是,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电解加工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

(1)加工精度和加工稳定性不高。电解加工的加工精度和稳定性取决于阴极的精度和加工间隙的控制。而阴极的设计、制造和修正都比较困难,阴极的精度难以保证。此外,影响电解加工间隙的因素很多,且规律难以掌握,加工间隙的控制比较困难。

(2)由于阴极和夹具的设计、制造及修正困难,周期较长,因而单件小批量生产的成本较高。同时,电解加工所需的附属设备较多,占地面积较大,且机床需要足够的刚性和防腐蚀性能,造价较高。因此,批量越小,单件附加成本越高。

★ 数控加工工艺分析的一般步骤与方法

★ 数控加工专业个人简历

★ 项目教学法在数控加工工艺中的设计与实施

★ 中职数控加工技术教学现况分析论文

★ 加工装配贸易的形式、特点和作用

上一篇:对旧城改造和住房建设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下一篇:校企合作签约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