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与问路作文范文

2024-05-11

走路与问路作文范文(精选2篇)

篇1:走路与问路作文范文

关键词:中考作文,浙江省中考,作文题型,农村教学

中考作文题就像一面生活的镜子, 忠实地呈现出当下写作教学理念。中考作文题也是创作的平台, 引领学生“我手写我心”的写作激情。但学生害怕作文, 不想写作文的现实也不得不让我们正视。这种现状让人不由揪心:我们的作文怎么就那么可怕呢?向前走, 怎样才能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呢?笔者带着这些问题, 对近五年来浙江省各地区中考作文题予以全景观察, 并结合农村中学写作教学的现状, 探索思考农村作文教学的出路。

一、近五年浙江省各地区作文题全景观察

(一) 命题形式:标题作文命题 (含全命题和半命题) “春色满园”

近年来, 中考标题式作文凭借它“适度限制”“便于评价操作”的优势, 经过前两年的“完美转身”和“华丽来袭”后, 2014年稳当中考作文花园中的“一枝独秀”, 并继续“引领风骚”。调查显示, 作文命制者更注重统一评分细则, 更重视提高思维含金量, 努力排除由于命题过于开放而带来的评分标准难把握等因素, 减少由于命题过多而出现评卷标准不够统一的现象。当这样的作文命题理念成为主流, 我们可以预见, 标题作文命题形式肯定会继续“领跑”今后几年的中考。

(二) 命题内容:

“关注生活实践”“展现真我个性”“引领价值向上”成为考生的“心灵鸡汤”

中考作文明确要求“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 可以记叙说明, 编写故事, 也可以发表议论, 抒发感情”, “必须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 写出真情实感”, 于是命题中“我”“自己”“自我”“家”等字样备受青睐。

命题导向以引领健康向上的阳光心态为主, 引导考生从情感世界中溢出快乐以及励志、向善、唯美的题目, 可圈可点。如2010年宁波《一个微笑》、湖州《温暖, 就这么简单》, 2012年衢州《被爱的感觉》、杭州《一份满意的答案》, 2013年杭州《懂得分享》、嘉兴《歌声嘹亮》, 2014年绍兴《我也是一束阳光》等。健康向上的主旋律和关注当代学生真实经历以及心理素质并重的命题格局, 符合可持续发展观对当今教学提出的要求, 将成为今后中考作文命题的亮点。

命题内容引导学生从“平常叙事”到“审美感知”。如2012年温州中考题为《向前走》, 命题意图绝不是让考生写自己实实在在地从牙牙学语到长大的向前走, 而应该从这样的“平常叙事”转向引导考生反观生活经历, 展现某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向前成长, 进行“审美体验”。近年来, 命题里这样的审美情趣渐浓。

(三) 评价标准:从“文字唯美”到“语言和谐与价值和谐”

近年中考作文评价有所变化, 进一步强调“语言和谐与价值和谐”。各地中考命题者纷纷向“假大空”的美文亮剑, 提出明确的作文要求, 语言与价值的和谐凸显。如2014年绍兴中考作文《我也是一束阳光》, 这个命题在考查学生写作能力的同时, 也注重了正能量的宣扬。人间处处温情在, 社会处处有阳光, 它反映了社会的温暖和谐。而“我”也参与了其中, 享受阳光的同时奉献阳光。引用到文中, 结合现实, 就是旨在倡导学生要有爱心, 有良好的道德修养, 能献出爱心, 有自信, 乐于助人。

二、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针对学生作文的现状, 我采用了个别谈话、问卷等方式对他们的写作态度、目的、素材和作文的评改等方面进行调查, 汇总情况如下。

可见, 学生对作文的态度不容乐观, 作文成了一种思想负担。

三、农村中学作文教学建议

观察与分析浙江省近五年的中考作文, 笔者认为, 命题作文既有利于学生随心发挥, 又有利于学校甄别与选拔。就命题方向而言, 来自学生心灵深处的真实的体验感悟, 将成为中考作文的重中之重。挖掘学生内部心灵感悟, 并诉诸外部语言将成为新的写作向标。

透过历年中考作文, 我们看到了作文教学行进的方向。分析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的现状, 我们看到了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的症结所在, 只要对症下药, 相信定会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一) 开展命题作文为主、兼顾其他题型的训练

近五年中考命题作文成为主流, 但其他题型不可忽视。2013年, 材料等其他题型也有涉及。尤其值得注意的是, 近几年高考作文题, 很多省市都考材料作文, 占了作文命题总数的一半。根据以往经验, 高考作文命题理念与趋势的新变化不久就会渗透影响到中考作文中, 所以我们要有一定的思想高度, 平时必须把材料作文训练放到重要地位。2012年绍兴中考材料作文堪称亮点。它为考生提供一则关于“自然界每一朵花都有开放的季节”的材料, 用“为什么非要赶在春天里开放呢?只有找准适合自己开放的季节, 就会开放得务必绚丽”这一句揭示主旨。考生普遍反映所供材料开放性强, 联想面广, 只要抓住“每个人依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发展适合自己的就能成功”“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等立意, 应该不难。

(二) 辨微去异, 培养学生精准审题的实战能力

如面对2010年义乌中考作文《我不只是一个角色》, 2012年台州《我会记得》、湖州《你最珍贵》, 2013年台州《这就够了》或《这还不够》、温州《原来我没懂》, 我们都会发现题目里暗含陷阱。做一个题目比较题:《我不是一个角色》《我记得》《你珍贵》《这够了》《这不够》《我没懂》, 多一个字少一个字, 文章所表达的材料、重点均有差距。所以, 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引导培养学生精准审题的实战能力很重要。其中, “增减字词”“逐字扫描”“比较区别”“抓住题眼”是常用的方法。命题里的那些“也”“最”“还”“竟然”“其实”“更加”“原来”“又”“就在”等关键词和其他暗藏“陷阱”的词语, 会造成创作立意的偏差。我们今后应多进行一些“有无比较”的训练, 以提升学生“辨微去异”的能力。

近几年比喻象征类的“虚”命题也很多, 要求考生具备“虚”中见实、化“虚”为实、以实写“虚”的能力。如2012年温州《向前走》、杭州《一份满意的答卷》, 2011年绍兴《微笑着, 去唱生活的歌谣》等, 找出“虚”词是关键。

(三) 引导学生写熟悉的生活素材, 抒写真情体验

纵观近五年中考作文命题内容, “关注自身成长”“展现真实自我”成为考生的自然诉求。生活处处是资源, 学生是生活中的人, 他们只是不知自己拥有一座“天然金矿”。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加以指点, 使他们对熟视无睹的作文资源能深入挖掘。教学中, 我们要因地制宜创设文化情境, 充分激发学生写作热情, 引导学生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直接接触的人物、曾经到达的地方, 多留心自己所处的环境, 多观察自己身边的独具特色的人、事、物, 发现农村区别于城市的独具魅力的闪光点, 将“考试需要”与“生命需要”统一。

农家田园其实是个五彩缤纷的新天地。而且, 农村学生从小“亲密”接触大自然, 对大自然有着丰富的感性认识和深厚的情结感怀, 可使这些田园生活成为他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可惜, 我们的学生漠视了这一切的存在。所以, 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这笔宝贵的资源, 引导学生说真话抒真情, 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

(四) 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 评改应注重实效

作文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 不可能一蹴而就。当然, 学生创作兴趣的激发是关键。在平时训练命题设计上, 我们要尽可能向学生的实际生活靠近。在要求上, 我们要尽量减少对写作的“硬性”束缚, 鼓励自由多元表达, 倡导学生抒写自己的心灵感悟。在实际的操作中, 我们应该千方百计地保护他们的好奇心, 不断激发他们探究的兴趣。在语言表达中, 鼓励学生敢于写出自己的思考, 有自己的观察, 有自己的想象, 有自己的真情实感, 在与众不同中透出新意。更为重要的一点, 教师评改要注重实效, 要拓宽学生作文的反馈渠道, 让学生真正有所获。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只要我们认真对待, 不懈努力, 扎实教学, 农村作文教学就一定会大有可为、大有作为。因为, 作文教学之路就在我们脚下。

参考文献

[1]学习目标与内容·第四学段·写作.初中语文课程标准 (2011版) .

篇2:走路与问路作文范文

《新闻日日睇》是广州电视台新闻频道于2004年2月2日开播的一档新闻评论类的节目。自开播以来, 一直以它鲜明的特点吸引着广大观众。节目的特点十分鲜明, 基本可以概括为“三化”:题材本土化、语言方言化、立场平民化。

由于受到观众的持续关注, 《新闻日日睇》在2004年10月11日进行扩版。新版节目除保持原有的解读评说当日有影响力的头条新闻及重要时评之外, 又加入了自采的短新闻:G4出动。另外, 还有“广州影像”、“有乜讲乜”等环节, 节目更注重讲述市民百姓的生活故事。“两三个月内节目收视率就一度达到8%, 在2005年的平均收视率也稳定地在6%~7%之间。”往后时间节目更是蒸蒸日上, “2006年收视率还一度高达10.56”。根据《中国电视收视年鉴》统计, 《新闻日日睇》2005年广州市场新闻、时事节目收视率排名第七位, 平均收视率为5.8, 平均占有率为13.2;而在2006年则排名第六, 平均收视率和平均占有率为4.8和10.8。

2007年和2008年虽然经历了一些风波 (如陈扬在2007年的“失踪”事件) , 但是在医疗改革、春运、地震等重要报道上, 还有许多专题策划的制作中, 《新闻日日睇》显示出的实力仍然强大, 节目的观众面也越来越广。

二、陈扬在《新闻日日睇》的地位真的是无可替代?

关于陈扬

节目主持人陈扬被认为是《新闻日日睇》的核心人物。年近花甲的他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 曾经做过老师、记者、电台主持人等工作。不同于传统主播的正襟危坐、西装革履, 陈扬几乎都是上身一件夹克、下面一条军裤的“平民”造型出现在大众的眼前。这个像广州的那些街坊大叔的“另类主持人”用“街坊”称呼新闻中的所有人物。陈扬凭着亲民形象、言辞锋利而不是诙谐幽默的主持风格赢得了无数观众的心。

对“陈扬缺席导致《新闻日日睇》收视情况下滑”假设的验证

众多观众周一到周六晚上7点守候在电视机前, 转到广州电视台新闻频道, 与其说是喜欢《新闻日日睇》这个节目, 还不如说是喜欢陈Sir (陈扬的昵称) 。陈扬在节目中身兼多职, 同时担任主持人、主编和主笔, 几乎是凭借一己之力把《新闻日日睇》从最初2004年的“襁褓婴儿”培养成现在街知巷闻、全国有名的新闻评论类节目, 从而也提升了整个频道的知名度。“新闻频道开播头几年的整体收视率只有0.1左右, 在广州地区能够收看到的所有境内外电视频道中, 收视份额位列第40位之后, 在媒体竞争中处于劣势。但从2004年开始, 广州电视台新闻频道的情况开始发生转变, 这得益于新闻频道的一个新节目———《新闻日日睇》的开播。”

但是陈扬的影响果真如此巨大?没有了他主持的《新闻日日睇》到底观众是否依然喜爱?看节目还是看陈Sir, 到底哪个更重要呢?为了解答这些问题, 笔者特意抽取了相关收视数据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陈扬甚少缺席节目的主持工作, 从2004年开播至今, 除了正常的休假一两天外, 大家都会在周一至周六的晚上7点在节目中见到他。仅有一次例外, 那就是2007年6月29日到8月5日这段时间的“神秘失踪”。2007年6月28日, 陈扬突然宣布临时由节目编辑陈国欣、G4记者彭颖斌担任主持人。这段长达1个多月的时间, 他始终都没有出现在节目当中。

这次“失踪”为我们检视陈扬对于《新闻日日睇》的重要性, 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样本。本文此处选取了2007年6~8月共79期节目的收视率和收视千人情况进行比较;同时为了更好地进行对比, 还会用2007年7月的数据和2006年、2008年的同期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希望可以更全面地解答我们的疑问。而以下分析皆以“陈扬的缺席导致《新闻日日睇》收视下滑”为基本假设。

基于收视率的分析。笔者在对2007年6~8月共79期节目的收视率分析时发现, 《新闻日日睇》7月份的平均收视率为4.2, 相比于6月份的5.4和8月份的6.2都有着不小的差距, 降幅分别达到22%和47.6%。由于仅考察2007年一年里面的3个月的情况可能带有偶然性和随意性, 笔者决定从一个更大的参照系去查看这一变化。从2006年~2008年7月同期的共26天的节目中, 其中有18天的节目 (近70%) 收视率均比2006年和2008年同期要低。

基于节目收视千人数的分析。除了收视率, 收视千人数也是电视节目统计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指标, 所以笔者决定利用其来继续论证本章的假设。与2007年6~8月的收视率情况相似, 6月、7月、8月的月平均收视千人数为327人、296人和381人。也就是说, 7月份和6月份的收视千人数波动不大, 而8月比前面两个月的数字都要多。6月和7月的差距并不明显, 但是8月比7月每期收视千人增加了近百人, 陈扬的复出正好和收视千人数重新上升发生在同一时段, 这个明显的变化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注意。

与上面的分体路径一样, 我们再从2006年至2008年3年的7月份同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发现3年同期相比, 2007年的收视率比2006年的有所提高, 但是比起2008年却仍有一定差距。通过笔者计算, 2006年7月月平均收视千人数为217人, 2008年为434人。而2007年7月的296人则在两年的平均数附近, 并未能完全证明本章开始的假设。

结论。尽管在最后一项比较———3年同期收视千人数分析中未能明显证明我们的假设, 但是根据上面其他3项的分析, 笔者基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陈扬确实是《新闻日日睇》的灵魂人物, 他是否主持节目和节目的收视情况有着重大的关联性。

三、结论和启示

努力培养主持人, 避免过分依赖陈扬

从上一章的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出, 《新闻日日睇》的收视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持人的表现, 也就是陈扬个人的表现。陈扬的主持风格深入民心, 所主持的节目广受欢迎, 这是好事情。另一方面, 作为《新闻日日睇》的主持人, 同时也是主编和主笔, 陈扬因这一身份也可谓获奖无数, 达到“双赢”。

但是笔者认为, 为了节目的长远发展, 培养后备力量也是应该引起重视。纵观《新闻日日睇》节目组, 除了陈扬, 陈国欣、彭颖斌、汤璐等主持虽然都十分努力, 但表现仅是中规中矩, 没有什么特色可言。主持这类评论类新闻节目, 要求主持人有丰富的阅历和深刻的思想, 否则点评就会流于形式, 变得泛泛而谈。《新闻日日睇》之所以广受大众喜欢就是因为陈扬能敏锐地发掘到新闻事件的价值, 并在嬉笑怒骂中将其点出, 让广大“街坊”喜闻乐见。其强烈的个性特点和整个节目融为一体, 相得益彰。但是“成也萧何, 败也萧何”, 正因为陈扬个人拥有如此出众的能力, 也导致了其他“替补”很难得到锻炼的机会。

有学者认为《新闻日日睇》是将主持人同节目捆绑经营战略的成功。“《新闻日日睇》的主持人与节目生产流程融为一体, 陈扬是该节目的主持人、主编兼主笔———节目和主持人互不可分, 是一种媒介策略, 央视在20世纪90年代有过成功的尝试。《东方时空》推出了白岩松、水均益, 《实话实说》推出了崔永元, 《幸运52》推出了李咏, 《开心辞典》推出了王小丫, 包括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推出了李湘……他们都一炮而红。广州电视台的成功也是‘捆绑战略’的成功。”

但是笔者觉得此观点略有片面之处。正如前面分析, 当《新闻日日睇》缺少了陈扬时, 节目的收视率便大打折扣, 换了其他主持人的《新闻日日睇》的观众接受程度也将受到严重的怀疑。诚然, 《东方时空》确实推出了白岩松, 但是节目组还有水均益、敬一丹;《实话实说》崔永元走了还有和晶;《快乐大本营》之所以能出来李湘, 难道不是有何炅、李维嘉的辅助么?我们不应该忘记这些节目都拥有他们厚实的“替补队员”。虽然也有明星主持人的坐镇, 但是一旦出现状况时, 节目组其他的主持人完全有能力独当一面, 并且延续节目的一贯风格。这是现在的《新闻日日睇》所不能比拟的。

节目制作需要更年轻化

《新闻日日睇》的观众主要集中于40岁以上的群体, 节目强调的是广州的本土特色, 采访对象、报道风格都较为适合老广州们的口味。节目曾策划过许多大型主题报道, 如2005年3月播出特辑《新广州人主义》, 节目主持人陈扬与广州形象大使尹捷作出对广州失落的旧文化与保护粤语的探讨;2007年5月多次播出保护广州市荔湾区恩宁路的相关报道;2007年6月9日, 《新闻日日睇》节目播出端午特别策划《酒干倘卖无》, 从端午节龙船体现出广州水乡民俗风情, 同时体现即将随着猎德的拆卸而消失的祖屋、龙王庙、趟栊屋以及精美的五色龙船等古代建筑及风俗;6月14日, 播出同题材策划《把根留着》, 通过采访猎德村原居民对过去的美好回忆等活生生地表达了老村民那种故土难离的复杂心情。这些报道都深得“老广”的喜爱, 因为他们觉得“广味”十足。

但与此同时, 我们可以从相关数据看到, 40岁以上的观众, 特别是年轻的观众 (10~29岁) 收视率的增长3年来都不甚明显。笔者认为原因就在于节目对年轻观众的收视需求有所忽略。虽然不时会有一些针对年轻观众的新闻报道, 如报道动漫节、校园生活、年轻白领的一些新的生活方式, 又或者介绍一些艺术展览, 希望满足这一批年轻受众的口味。但是这些报道多为偶然行为, 节目策划组并没有尝试在节目中制作新的栏目, 以固定的模块吸引更多的年轻的忠实观众。只有不断开拓创新, 在选题和制作上更注重年轻观众的需求, 才可以不断地扩大《新闻日日睇》的观众基础。

努力提高节目格调, 避免低俗化

上面已经提及, 电视节目特别是新闻评论类节目整体定位的关键部分在于节目主持人。而事实上陈扬的个人特质确实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新闻日日睇》的定位, 想提高节目的格调, 避免低俗化就必须注重这个问题。

有人提出了这样的理解:“就文化范围来说, 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主持人的处境是十分微妙和尴尬的。这种处境是一个所谓的夹缝地带:官方文化、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的冲突地区。一方面, 官方的宣传意识形态属性对其有一定的限制;另一方面, 电视又代表着典型的大众文化, 而如果没有精英文化的支持, 理性高度和批判力度的弱化会使电视新闻评论流于形式。如何在三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无论对于电视评论研究还是电视实践都是一个大大的难题。”

其实陈扬作为一个节目的主持人, 确实要顾及各方面的要求, 包括来自官方、大众和知识精英们的审美标准。笔者承认要做到平衡三方面的不同诉求的确非常困难, 但是我们还是可以就现在的《新闻日日睇》的格调提高做出些有益的创新和尝试。例如可以在读报环节中尝试适当增加播报一些其他地方的新闻事件, 甚至可以读一读国际新闻, 扩大节目的观察视野。让观众, 特别是高学历观众不再认为节目只是顾及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情, 而是可以让他们了解到更大范围的资讯, 提高吸引力。

陈扬十分看重自己节目的本土化, 坚持节目的市民路线。但是笔者觉得在目前新的形势下为了节目的长远发展, 应该做出大胆的尝试。鉴于目前广州地区其他电视台也推出了类似的注重报道民生新闻的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 由于内容和形式差异不大, 技术操作也大同小异, 导致各档节目风格已经严重同质化。况且其他台的部分节目用普通话播出, 吸引了许多不懂粤语的外省观众。从节目的长远发展来看, 仅靠陈扬的个人魅力来拉动节目收视率是无法持久的。因此, 提高格调、避免低俗、注重创新才是使节目历久常青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本文如无特别注明, 收视数据均来自AGB Nielsen Media Research, 调查市场为广州地区, 调查对象为广州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日日睇》 (仅调查首播) 。

[2].夏德勇、禢曼怡:《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的品牌问题——以广州电视台〈新闻日日睇〉为例》, 《广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年第1期。

[3].王兰柱主编:《中国电视收视年鉴2006》,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第403页。

[4].王兰柱主编:《中国电视收视年鉴2007》,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第44l页。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走路与问路作文范文】相关文章:

问路教案范文05-17

小猪问路范文05-18

问路教案阅范文05-21

问路教学案范文05-21

问路专题英语范文06-02

小猪问路教案范文06-03

问路在上海高中生作文04-27

敢问路在何方800字作文05-02

走路的奥秘范文05-22

独自走路作文05-21

上一篇:挫折教育不等于吃苦教育下一篇:快乐与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