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走路作文

2024-05-26

第一次走路作文(精选5篇)

篇1:第一次走路作文

想必谁都有过第一次:第一次上山,第一次下海,第一次洗衣服,第一次做饭……像这样的第一次,我可以一口气说上三天三夜,但今天我要说的第一次,可以说是我人生中的一个警示,那就是:第一次学走路。

我的第一次走路是在我一岁的时候。因为我的爸爸和妈妈在我几个月大的时候就去找工作了,所以我学走路的事情就交给我的大姨和三姨来做了。

开始,我并不想学走路:走路多累呀,让他们抱着我不是更好一些吗?于是,在大姨把我放到地下时,我故意装作站不起来的样子,双腿摊在地上,就是不起来。三姨反反复复把我抱起来,再放下,我就是不站起来,三姨也拿我没办法。还是大姨了解我,她说:“这孩子要是再站不起来的话,就只能让她天天在家里呆着了。”我虽然才几个月,但已经认识几十个字了。在那时,大人们说的话,我也差不多能明白。就像刚刚大姨说的,我就知道,意思就是:我要是不学会走路,大姨以后也不会再抱我了,我也就不能再上大街上玩了。想到这里,我马上站了起来,准备学走路。因为我可不想呆在家里被闷死。大姨叫我先迈出左脚,然后再迈出去右脚就行了。

我迈出了左脚,迈得很“完美”,可在我迈右脚的时候,由于生疏,右脚竟被左脚绊到了,我“啪”的一声摔倒了。我一回头,看见大姨正要过来扶我,我当时心里一下子想起了妈妈对我说过的一句话“摔倒了,爬起来!”于是,我那双稚嫩的小手,用尽力气把我撑了起来。就这样,我站起来了,我成功了!大姨也连连夸奖我。

后来,我慢慢的学会了走路。而我的第一次走路,也让年少无知的我懂得:世界上从来不会有不劳而获之物。父母的爱,也是要以自己的学习来作为代价的`。同样,我的第一次走路,更加让我明白了:无路有什么困难,一定要坚持,就算是失败了,也是可以重新来过的。所以,面对困难,一定要坚持,当然,也要吸取教训。

“摔倒了,爬起来!”我一直都记得妈妈说的这句话,永远也不会忘记。因为,它告诉我一个真谛:人生,必定会有输赢,会有成败。成功了,不能骄傲;就算是失败了,也不能一直灰头土脸,要重拾自信,乐观开朗地面对现实。

篇2:第一次走路作文

“知了,知了……”,蝉在树上不停的叫着,阳光打在大地上,人们行色匆匆地赶路,夏日总是死气沉沉。此时,我已经被带到了一个“冰房”里,我穿上冰鞋,左扭右转地走向入口,一个冰封的天地!没错——是一个溜冰场。

我刚走上一步便重心不稳,向后仰面摔去,完了!我一条腿在冰上蹭了一下便滑了出去,另一条腿眼看就要顺势跌倒。我闭上眼睛,耳畔回荡着溜冰场内的嬉笑声、追喊声……,而脑子里一片空白。几秒过后,我睁开眼镜,哎?我没有摔倒!背上有一股力量支撑着我。回头一看:一根柱子、一根粗壮的软软的柱子、竟然是柱子!

这时,教练走来,她笑呵呵地对我说:“我来教你!”我把腿往前迈一步,腿就开始不自然地微微发颤。教练示意我迈另一条腿,哪知刚迈一步,两条腿就不停的发抖。“放松!”我又往前走出了“艰难”的一步。一次复一次,慢慢的,我在教练的帮助下成功走出了一小段路。接着,便是我自己走了。教练松开手,我自信满满,往前大步走去,正当我暗自窃喜之时,意外发生了!一不小心,脚一滑、下了一个“一字马”,随后背重重的拍在地上、背火辣辣的疼。我尝试着站起来,但一点也不敢往前走了。这时,一只温暖的手把我扶起来,还是教练!她让我继续尝试、慢慢来。

篇3:怎样学走路,就怎样学作文

小孩学走路,重要的,是他自己走,而不是对他进行走路的“指导”:提起右脚,重心落到左脚;右脚前移,重心随之前移;右脚落地,重心逐渐落在右脚上。左脚提起,重心落在右脚上……

其实,小孩子哪懂什么“重心”,哪懂什么“逐渐”,它只会使孩子害怕学走路,以为“学走路”是一门高深的学问。你让孩子自己走,走得摇摇晃晃,不要紧;要摔跤,赶去扶一把;扶不上,摔跟头,也没事,爬起来不就得了。学走路,小孩第一要的,不是“走”的技巧,而是“走”的勇气、“走”的实践。

多鼓励孩子,孩子多走了,走多了,尝到自个儿走的甜头了,哪能学不会?孩子会走了,你看着孩子走,适当的时候,提醒提醒,注意前面,别跟人撞;注意脚下,有绊脚的东西。那不就得了?

小孩子学说话,哪个年轻的爸妈,先教孩子“主谓宾”的?有的话,准是书呆子。孩子听多了,咿咿呀呀多了,自然会说。孩子会说了,说的时候,有不准的,不妥当的,提醒提醒,哪个字发音要准一点,哪句话不该那么讲,要这么讲。

小孩子学走路、学说话,都是“先”开动实践,“后”评点帮助。没学之前,你“指导”来“指导”去,反把人整糊涂了。

小孩子写作文,咬着笔杆,怎么也写不出来,你不要去“指导”。一“指导”,完了,负面效应大啦——

(1)他以后一拿起笔来写作文,心里就诞生出一个“依赖”,找老爸、老妈去;(2)写之前,一“指导”,他只知道循着你的路走,永远不知道自己该怎么走。

你真要“指导”,也行,放孩子写好作文后,放孩子自己动过一番脑子、绞尽一番心力后,你认真读孩子的作文,“指”出哪句写得好,句子就该这么写;哪段写得好,段落就该这么断;哪篇的结构好,结构就该这么处理,作文就该这么写。

或者,“指”出哪里有问题,有什么问题,该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写出作文后的“指导”,就是实实在在的“指导”,这样的“指导”,贴近孩子作文的“最近发展区域”,最有效。孩子写出作文前,他的作文还是个子虚乌有,你“指导”得再卖力,到底还是“空对空”的虚浮。

孩子的作文出来了,看得见、摸得着了,你的“指导”就实在,孩子不会听得云里雾里。也不用你花心思、费力气地找什么“教作文”的点子,孩子的作文就是实打实的靶子。你一边看孩子的作文,一边发现孩子作文里的亮点或缺点,那就是你等会儿要做的“指导”。

少在孩子作文前,“指导”这个、“指导”那个。作文写出来之前,你所有的“指导”,都只是你的猜测。即便你是猜谜高手,也不能保证每次都猜对,何况在作文这件扑朔迷离的事上,我们还真只是猜谜的菜鸟。

幼儿园老师对小朋友说,管老师给你一个苹果,王老师给你一个苹果,张阿姨给你一个苹果,你有几个苹果?小朋友开心地说:“我有四个。”老师不开心了,耐心启发:“管老师给你一个梨,王老师给你一个梨,张阿姨给你一个梨,你有几个梨?”小朋友开心地说:“三个。”有门啊,老师回到“苹果”上。“四个。”老师正郁闷呢,小朋友从桌兜里掏出一个苹果,“老师,早上奶奶给了我一个苹果呢。”

问题没暴露之前,你哪知道症结在这里——奶奶给了一个苹果呢?很多事儿,不能提前干。“指导”也是。元旦那天,你说,我要提前去吃感冒灵、阿莫西林,理由是,今年我肯定会感冒几次的。你要那么说,家人一定很紧张,以为你脑子里的某根筋,搭错了。

有人说,打预防针不也先“指导”,效果挺好嘛!预防针是个好东西。每一个预防针,都是医学专家反复权衡,反复试验,每一针的生产,都科学规范。你能确定,孩子作文前,你的“指导”能像预防针那样科学吗?

教学这事儿,学生在前面小跑,教师在后面跟着,学生遇到坑坑洼洼,要摔跤、要跌倒,老师上前去扶一把,告诉他要注意的事项。而不是老师在前面按照自己的想法,跑啊跑,学生在后面跟啊跟;跟不上,恨不得把他们臭骂一通。

亲爱的朋友,你若要“指导”孩子的作文,道理完全一样。“先学后教”“以学定教”“顺学而教”,闻名全国的洋思经验、杜朗口经验,不就这几个字吗?学作文,也要遵循,那就是“先写后教”“以写定教”“顺写而教”。

孩子作文前,假设学生会有什么问题,提前防范。那是以科学的理性思维,解决人文的模糊思维。“写人”的作文,作文前,很多老师要学生注意人物外貌、对话、动作、表情等。没有“外貌、对话、动作、表情”,就不能成为一篇好的写人作文?绝不是。老师假设的问题,以及假设的解决方略,只是老师的,不是学生的。对甲学生来说,你的假设可能是如鱼得水的金箍棒,对乙学生来说,可能是深恶痛绝的紧箍咒。

作文,要先“号脉”,再“下药”,孩子写出了作文,有什么问题,你给诊断,给开药方,这药就能下得准,药到病能除。药到病不能除,也没啥副作用:孩子已经写出作文了。

很多老师看了我班上学生的作文,说:“你的学生的作文,就是不一样。”不一样在哪里?他们说,鲜的、活的,各有各的话,各有各的样。我想了N年才明白,为什么我的学生的作文“不一样”——

学生写作文前,我不“指导”;我的力气,都花在学生写出了作文之后。

盆景制作有两种典型方式:(1)强制地将枝杆朝着人为的方向前进,从而制作出大量相似的盆景;(2)顺着枝杆原有的姿态,做必要的牵引,每一个盆景都是不可复制的唯一。

让孩子自己写作文,写出来后,你顺着孩子的作文,做必要的指点,走的正是第二种盆景的制作方式,那是真正有艺术生命的制作方式。

篇4:第一次走路作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第一次走路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第一次走路作文1

星期五,老师布置了一个作业:叫爸爸妈妈给我们讲有关我们小时侯刚学走路或学说话的情况。晚上,临睡前,妈妈就给我讲起了我学走路这一过程:

那时,我还没满周岁,其实我很想像大人一样走路,能够独立,总爱挣脱妈妈的怀抱滑落到地上玩,可又不敢完全脱离妈妈,哪怕是抓住妈妈的一根手指头也行。就这样持续了很长时间后,有一天,叔叔买回来一辆遥控赛车,那是一辆绿色的吉普车,我非常喜欢。爸爸掌握着遥控器,车子在地面上一会儿前进,一会儿后退,一会儿左转,一会儿右转,而且车子在开动时不时的唱着好听的歌曲。我看得入了神,喜欢得不得了。不知不觉中,我放开了妈妈的指头,向前迈出了步子,一步,两步,三步……当我追到车子,把它抱在手里时,我才发现原来妈妈已经不在身旁。我竟然离开妈妈好大一段距离了。

从此以后,我就不再需要妈妈的.“手指头”了,我终于学会了走路,迈出了人生的第一步。

第一次走路作文2

你们有走路回家过吗?不管你们有还是没有,反正我是经历过“走路惊魂”这一幕。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五,我左等右等也没等到有人来接我。于是,我打算自己走路回家。

起初在大皿村时有东西两侧许多人家,我并不害怕。因为小时候我曾在路边不小心摔倒在一条小沟里,大约有一米高,从那以后就害怕起来。可到了皂坑,我便不安起来,于是打算唱歌壮胆:“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操场边的秋千上,还有只蝴蝶停在上面······”我又继续往前走。

走着走着,我看着生机勃勃的大自然,忘了一切,差一点儿掉到水田里去。忽然,听到小鸟的“叽叽”声,我觉得轻松多了,休息了一会儿后,我迈着轻快的脚步走在乡间小路上。

篇5:第一次学走路作文

【篇一:第一次学走路】

星期五,老师布置了一个作业:叫爸爸妈妈给我们讲有关我们小时侯刚学走路或学说话的情况。晚上,临睡前,妈妈就给我讲起了我学走路这一过程:

那时,我还没满周岁,其实我很想像大人一样走路,能够独立,总爱挣脱妈妈的怀抱滑落到地上玩,可又不敢完全脱离妈妈,哪怕是抓住妈妈的一根手指头也行。就这样持续了很长时间后,有一天,叔叔买回来一辆遥控赛车,那是一辆绿色的吉普车,我非常喜欢。爸爸掌握着遥控器,车子在地面上一会儿前进,一会儿后退,一会儿左转,一会儿右转,而且车子在开动时不时的唱着好听的歌曲。我看得入了神,喜欢得不得了。不知不觉中,我放开了妈妈的指头,向前迈出了步子,一步,两步,三步……当我追到车子,把它抱在手里时,我才发现原来妈妈已经不在身旁。我竟然离开妈妈好大一段距离了。

从此以后,我就不再需要妈妈的“手指头”了,我终于学会了走路,迈出了人生的第一步。【篇二:第一次学走路】

岁月匆匆而过,蓦然回首,我已走进初中校园生活近一年了,那人生道路上的无数个第一次就象波涛起伏的海浪,荡漾在我的心头。是那样的亲切而熟悉,又是那样的美好而和-谐。

第一次我学会了走路,同时也迈出了人生道路上的第一步。当我来到这个世界时的第一阵哭声,就代表着我的生命即将拉开序幕!在我出生后的五六个月,我就按照爸爸妈妈的嘱咐,学起了走路。训练场地就在公园的小径,我像个老人一瘸一拐的走了起来。心想:呜呜,爸爸妈妈好坏,干嘛让我学走路啊,在你们的怀里很好埃可我不能违抗,只好乖乖走起来。啊,好痛啊,啊,好痛碍…就这样我一直摔跤,爸爸妈妈在一旁还偷笑,还让我自己站起来,我不服气,就趴在地上不起来了,但后来我还是自己爬起来了,和爸爸妈妈这样争执的不是办法。

后来,我没学几个星期就学会了走路,我可高兴了!慢慢的我会跑了。七年后我上了小学,读起了书,认识了许多好朋友。现在六年级了,我明白了爸爸妈妈在我学走路时做的一切,他们让我这么早学习走路是为了让我能跟早了跨出了生命第一步;他们在我摔跤时不扶我起来是为了让我以后面对困难而跌倒时能够自己爬起来,重新振作起来,勇敢的面对困难;他们在我走路时对我说的所有话我都会牢牢记在心里。

学会走路,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它让我懂得了不少道理,它让我对生活有了新的认识,他让我明白在困难来临时要勇于面对。它是我的良师益友!我有过许多的第一次:第一次说话,第一次学走路,第一次上学……但我从来没有像这一次的兴奋,难道是我的错觉吗?不,那是真实的,当我第一次入社时,我激动的一整夜未眠。加入社团,我真的没有想过,我回如此的顺利,太感谢了,我的文采不太好,因为我总是惧怕写作,但当我看了创新作文中那些社团的宣言,我想我可以喜欢文学了,那中感觉像在《一千年以后》,想在《白桦林》中沐浴一样,让我感受到写作的乐趣,不知开往哪一站是我的终点,终点也许又是起点,就算风景一如从前,海市蜃楼般善变,我想文学和写作也会陪我一起到终点。这个世界要飞的高;飞的快,没空被你牵着鼻子走,you、know、whatIam、saying,因为这是我们的时代,我们的机会终于来了,让我们尽情展现我们的风采。这种感觉,我知道我能做得到。酝酿了五千年,终于可以让我们的光彩眩人耳目,那是一种自豪,我们要让我们的个性张扬。每个人都拥有一个梦,即使彼此不相同,能够与你们一起分享,无论失败成功都会被感动,让我们心中充满爱,爱,因为在心中,平凡而不平庸,世界就像迷宫,却有让我们此刻相逢。让我们共同期待我们心中的太阳,期待美好的明天,相信明天会更好。第一次有太都的话想要说,可有一切尽在不言中,此时无声胜有声。让我们第一次相遇,期待第一次的成功。【篇三:第一次学走路作文】

听妈妈说,我小时候最有趣的事情,是11个月的时候第一次学走路。

“天哪!小萱萱都这么大了啊!快来给阿姨抱抱。”一听就知道是姜苏阿姨来了,年幼的我听不懂妈妈和阿姨在说什么,哪里会知道今天有一场“魔鬼训练”在等着我。

妈妈抓住我的肩膀,像老鹰抓小鸡似的。她把学步带缠在我的身上,然后把我放到地板上,一副想教我学走路的架势。这下子可怜了我倒霉的额头,因为我一摔跤,总是头先着地,没多大会儿,白白的额头已经变成惨绿的“青蛙头”了!妈妈说:“乖乖哎!头都青了!”我以为不需要走了,嘴角不由得往上扬了许多。谁知妈妈却搬来一块大大的海绵垫,把我放上去,学步带仍牢牢地绑在我身上,她转头就跟姜苏阿姨唠唠叨叨地讲起了育儿经,看样子这只是“中场休息”啊,残酷的“学步拉练”随时都可能重新开始!我在海绵上待得实在无聊,嘴里开始哼哼唧唧起来。妈妈谈兴正浓,见状只是把我抱起来放到床上,并没有多加理会。

身上的学步带像铁链一样“锁住”我,我有点儿不耐烦了,便侧身翻了过去,咦!我竟然爬了起来。愿望总是美好的,可现实却很残酷。由于我的头太大了,于是我又光荣地倒了下来。不一会儿,我又开始继续翻,但是一不小心我从床上翻了下去掉在了海绵上。妈妈说,自打我出生之后,这手和脚就动啊不息。我喜欢手舞足蹈,这次两手朝背后一抓一撑,我居然站了起来!虽然两腿还在摇摇晃晃,但是一步、两步、三步却当真走了起来,最后竟然跌跌撞撞地走到了妈妈的背后,两只小手顽皮地拍了拍妈妈的后背,妈妈回头一看是我,先是眼睛瞪得滴溜圆,接着就惊喜地大呼小叫,阿姨也在一旁欣慰地抹起了眼泪。现在听妈妈帮我回忆小时候的趣事,我总是会心一笑。人们总说小时候发生的事很幼稚,但是谁又能否认,留在记忆里的往事不是时光赋予我们最珍贵的礼物呢?时间都去哪儿了?跑跑跳跳的我渐渐长大,每走一步都会从身上掉下许多东西,而往往,最容易被丢失的,也是最珍贵的童心。所以,妈妈,我多么喜欢你给我讲的儿时趣事,多么喜欢时光深处那个小小的却纯真的我。【篇四:第一次走路】

这一天春光明媚。那太阳公公老早就来上班了,瞧!太阳公公正睁着他那双大大的眼睛对我微笑呢!

窗外的鸟鸣声把我从梦中惊醒,爸爸妈妈见我醒了,就带我出去学走路。我睁着一双好奇的眼睛看着我身边这生机勃勃的一切,有绿草,有鲜花,有阳光,有小溪,有小鸟,有大树,有白云。

我就在这里迈出了我人生中的第一步。

爸爸妈妈把我放在柔软的草地上。他们轻轻地牵着我的小手,而我在草地上小心翼翼地迈出了小小的步伐。我在走几步,我觉得非常好玩,就咧开那樱桃般的小嘴笑了。

爸爸妈妈看出我已经知道了对走路的基本姿势、要点,就把手伸了回去,要我自己走几步,爸爸妈妈的大手离开了我的小手,我就找不到平衡点了,刚走了一步,就摔倒在了草丛里了,这可把我摔了个四脚朝天,我的泪水不停的从我的脸蛋上滑落下来,这时,爸爸走过来对我语重心长的说:“要想成功的学会走路,就要勇敢的面对困难!”那时,我还不知道爸爸说的话的意思,但我隐隐约约的好象知道了什么,就继续走了起来。

经过爸爸对我短短几天的时间的训练,我终于学会了走路,还体会到了随心所欲走路的乐趣!我开心的哇哇大叫!

长大后,和爸爸妈妈说起这件事,我明白了今后不管遇到了什么困难,都要勇敢的去面对!【篇五:第一次自己走路回家】

从上幼儿园到现在,为了安全,一直是爸爸、妈妈接送我上学和回家,从来没有让我自己独自行走过。每天上学,都是妈妈骑着自行车送我,这是为了赶时间,不迟到;放学时,只要爸爸不出差,他总是下班后走路来接我,这是为了让妈妈下班后早点回家,好给我们做饭。每天中午,当我们父子俩气喘吁吁的走进家门时,妈妈的饭菜已经做好了。妈妈说:“这样的安排,不但为我们全家节省了时间,也使你们父子这一大一小两个胖子,通过走路锻炼了身体。”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转眼间,已经是四年级的第二学期,我也快满十岁了。一天放学的路上,我告诉爸爸:“今后放学,你们再也不用接我了,让我自己走吧!你看人家别的孩子,放学都是自己走,有的还骑着自行车,而我总是跟在你们的身后,让你们拿着书包,多丢人呀!”爸爸说:“不行!南门这个十字路口太复杂,车辆多,行人多,又没有红绿灯,没有警察,你看那公交车和出租车,一见行人就加油,我和你妈妈不放心。”我说:“爸爸,我们班的吴桐就住在红会路,每天放学,他都是一个人走回家的。我可以和他一起走到我们家的路口。”

也许是爸爸看我一再坚持,也许是他和妈妈想有意锻炼一下我,他们终于同意让我先试一试。就这样,第二天下午放学时,爸爸没有来接我。放学时,我找到吴桐说:“今天放学,咱俩一起走吧,我不再让爸爸、妈妈接我了。”吴桐听了非常高兴。于是,我们一起手拉着手,高高兴兴地走出了校门。

校门口是书院路,路窄,车少,行人多,车辆的速度也比较慢,我们很快就通过了。我们沿着中汇商场门前的人行道走出南门,没走多远便来到了南门什字。由于是下班时间,这里的车辆特别多,大公交一辆接一辆地向前开着,速度很快;出租车在行人和自行车中间穿行,速度一点不减;车辆稍微一慢,行人和自行车就穿了过去。看到这场面,我拉住吴桐的手,站在路边不敢通过。还是吴桐经验多,他说:“别害怕!我们手拉手,慢慢走,遇到车辆不要抢,不行就停下来。”就这样,我紧紧地拉着吴桐的手,和他一起慢慢的走过了马路。当我们来到马路对面时,一转身,我看见了妈妈。只见她推着自行车,紧紧地跟在我们的身后。啊!原来是妈妈不放心,一直跟在我们的后面。“不错,不错!两个男子汉,终于可以自己回家了!”妈妈高兴地说着,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从此以后,我的胆子越来越大了。每天下午放学,再也不用爸爸、妈妈来接我。我每次都和吴桐一起回家。有时吴桐有事不能和我一起走时,我也能自己回家了。

通过这件事,使我懂得了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勇敢,要敢于自己去尝试,不能事事都依赖着大人。同时我感到自己真正长大了,成了一个不再事事都依赖爸爸、妈妈的男子汉了。【篇六:第一次走路】

想必谁都有过第一次:第一次上山,第一次下海,第一次洗衣服,第一次做饭……像这样的第一次,我可以一口气说上三天三夜,但今天我要说的第一次,可以说是我人生中的一个警示,那就是:第一次走路。

我的第一次走路是在我一岁的时候。因为我的爸爸和妈妈在我几个月大的时候就去找工作了,所以我学走路的事情就交给我的大姨和三姨来做了。开始,我并不想学走路:走路多累呀,让他们抱着我不是更好一些吗?于是,在大姨把我放到地下时,我故意装作站不起来的样子,双腿摊在地上,就是不起来。三姨反反复复把我抱起来,再放下,我就是不站起来,三姨也拿我没办法。还是大姨了解我,她说:“这孩子要是再站不起来的话,就只能让她天天在家里呆着了。”我虽然才几个月,但已经认识几十个字了。在那时,大人们说的话,我也差不多能明白。就像刚刚大姨说的,我就知道,意思就是:我要是不学会走路,大姨以后也不会再抱我了,我也就不能再上大街上玩了。想到这里,我马上站了起来,准备学走路。因为我可不想呆在家里被闷死。大姨叫我先迈出左脚,然后再迈出去右脚就行了。

我迈出了左脚,迈得很“完美”,可在我迈右脚的时候,由于生疏,右脚竟被左脚绊到了,我“啪”的一声摔倒了。我一回头,看见大姨正要过来扶我,我当时心里一下子想起了妈妈对我说过的一句话“摔倒了,爬起来!”于是,我那双稚嫩的小手,用尽力气把我撑了起来。就这样,我站起来了,我成功了!大姨也连连夸奖我。

后来,我慢慢的学会了走路。而我的第一次走路,也让年少无知的我懂得:世界上从来不会有不劳而获之物。父母的爱,也是要以自己的学习来作为代价的。同样,我的第一次走路,更加让我明白了:无路有什么困难,一定要坚持,就算是失败了,也是可以重新来过的。所以,面对困难,一定要坚持,当然,也要吸取教训。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第一次走路作文】相关文章:

独自走路作文05-21

高中作文:走路06-05

走路950字作文04-11

倒着走路作文04-14

走路150字作文05-01

走路不是痛苦初二作文05-06

走路与问路作文范文05-11

走路的1200字作文05-20

走路的作文750字06-10

踏实走路的作文950字05-24

上一篇:看《无手教师》观后感下一篇:医院党员工作考核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