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价值的作文范文

2024-04-08

关于价值的作文范文(共8篇)

篇1:关于价值的作文范文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

一种价值观的提出和弘扬,一定与其所处时代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国际等方面面临的复杂形势和挑战有关,与社会道德水平的滑坡和人们精神信仰上出现的焦虑、迷茫甚至缺失密不可分。在当代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时代背景下,在社会人们道德缺失的状况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和提出,既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历史与现实发展的必然要求,又是应对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关键时期所面临的复杂形势与时代要求的需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基本内容,从国家、社会。公民个人三个层面出发,为国家、社会和公民树立了正确的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这不仅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也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衔接,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

说到价值观,我们首先会想到何为价值?而价值观又是什么呢?价值是体现主体与客体关系的一个范畴,它反应的是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马克思早就说过:‘‘‘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从哲学意义上讲,价值体现的是现实中人的需要与事物属性之间的一种关系。我们说某事物或者某现象有价值,就是因为该事物或者该现象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成为人们的兴趣或目的所追求的对象。而价值观则是人们关于什么是价值、怎样评判价值、如何创造价值等问题的的根本观点。价值观的内容,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标准;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标准,成为人们判断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它集中反映了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精神,体现人们对生活现实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价值观对人们自身行为的定向和调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决定人的自我认识,并由此影响和决定一个人的理想、信念、生活目标和追求方向的性质。

由此我们首先来谈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顺应我国改革发展,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正确价值观它的基本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那些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居于统治地位、起决定性指导作用的价值理念,是反映社会主义基本的、稳定的社会关系及价值追求的价值观,它是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中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是我们民族长期秉承的反映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规律的根本原则和价值观念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人和全体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核心价值目标和价值理念,这种核心价值理念支撑着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的行为指向和行为准则,从更深层次影响着全体国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的思想方法和行为方式。

接着我们再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背景出发分析我国为何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且高度重视价值观的践行。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除了为其国民提供繁荣发达的经济基础之外,还要为国民树立和弘扬积极、健康、科学的价值观,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满足他们精神上的追求和享受。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国力和社会发展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大提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果丰硕,广大人民群众总体上形成了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是改革开放引发的经济建设大潮,以及改革开放带来的深刻的社会变革,促使一部分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了嬗变。一些过去曾经洗涤过的腐朽、落后、不健康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生活恶习重新泛滥。整个社会风气和社会道德出现了令人担忧的乱象,例如,拜金主义风气盛行,‘‘官二代’’、‘‘富二代’’现象层出不穷;奢靡享乐主义盛行,许多党员干部沉溺于吃喝嫖赌,败坏作风严重腐蚀社会风气;诚信缺失,社会道德滑坡,三鹿‘‘毒奶粉’’,‘‘瘦肉精’’等诚信缺失现象,以及老人摔倒扶还是不扶,‘‘小悦悦’’事件等道德滑坡现象等等,都让社会处于一种危险的境地。因此,整个社会价值秩序的纠偏和重建已是刻不容缓的任务,这就急需一套系统的、科学的价值观来加以引导和扶正。从这一角度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是有着其重要的社会和国家背景的。

其次我们再来谈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有什么作用和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大大彰显了社会主义的价值性,有助于丰富和深化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进而有利于完善和健全社会主义的制度。凝炼和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不仅表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从理论层面、制度层面、道路层面上升到价值层面,而且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构建了价值之魂,使之成为强基固本的兴国之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和提出,正值中国发展进入新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关键时刻,它以通俗、易懂、易记的语言迅速传播到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中去,以此统摄纷繁复杂的社会意识,整合喧嚣多元的价值秩序,形成全面改革深化的强大精神纽带和精神动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价值理念和追求,又渊源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吸纳了人类共有的文明成果的精髓,这不仅会增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而且会大大拓展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不断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最后我们将目光投放于自己身上,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该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呢?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它体现在社会成员的具体行为中,体现在现实生活里,和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作为刚刚进入到大学的小鲜肉的我们承载着祖国的新希望。因而建设祖国,为祖国做贡献我们责无旁贷。为了这巨大的重担,我们应该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精神本质以及它四个方面的科学内涵。同时我们也要知道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方法,明确学习是我们当代大学生的得第一要务,清楚我们身上所肩负的责任。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努力学习发愤图强,储备好将来报效祖国的本领。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反应到学习上就是要‘‘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尽最大努力取得优良成绩,圆满完成学业;反应到学校生活中,就应该‘‘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与同学互相关爱,互相帮助。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代中国有着其巨大的实践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得到实现之时,就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所提出的美丽中国更加靓丽之日。在中国梦广为流传的今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据重要的地位,中国人的中国梦,其基本内容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这个梦支持和鼓励着中国人为了祖国的发展而努力和奋斗,而这个梦的源头就是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目标,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结合的时代背景下实现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核心的体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适应当今我国发展趋势的又一次精神提升。

结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符合我国潮流和趋势的价值观,有着深远的意义和巨大的作用。我们要深刻体会和理解它的价值所在,并从自身出发,好好践行其理念,用我们的行动为祖国明天的宏伟建设做出卓越的贡献!

篇2:关于价值的作文范文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社会、一个行业、一个部门、一个团体乃至个体的一个人前进的标杆和奋斗的力量源泉。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自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作为一个九零后的年轻大学生,我也许不能完全理解其中的深奥,但我能理解的是努力学习政治、学习文化才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的建设做出贡献。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人们从主体的需要和客体能否满意主体的须要以及如何满足主体须要的角度,考察和评价各种物质的、精神的景象及主体的行为对个人、无产阶级阶级、社会主义社会的意义。当代大学生是我国未来建设的生力军,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必须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应坚持把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与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结合起来,把人文关怀送到社会的每个角落,辐射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使人们充分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感受到生活在其中的幸福,进而自觉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适应群众的接受习惯和心理特点,根据不同对象,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解决群众的思想疑虑和困惑。在我国社会情况发生复杂而深刻的变化,思想政治工作面临大量新情况、新问题的形势下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凸显人文关怀,采取疏导、说服教育的办法,从思想上真正解决群众所产生的种种问题和疑虑,为人们认知、认同、接 建

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受、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打好坚实的思想基础。

我们大学生作为布满理想、活力和热情的群体,轻易接受社会和谐必须共同遵守的价值目标和行为规范,不易全面了解和谐社会就是通过对各种利益关系、社会矛盾的调整和处理来实现社会和谐与融洽。事实上,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以科学发展观和公平正义的原则去解决市场经济带来的矛盾,才能以对人类未来文明和后人负责的态度去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才能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要求,去解决人的生活方式中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的矛盾。更好地形成社会的文明道得风尚,同心同得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学生,使广大青年驰皙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得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难创业的新一代,坚定我们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促进整个社会的团结和稳定。作为尚未走上社会的大学生,目前的根本任务是努力提高自我价值,提高自己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知识和能力。而要实现大学生的自我价值,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要靠外部教育和培养,包括学校教育、社会影响等;二要靠大学生的自我修养和锻炼,提高内在素质。

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除了学校、社会的教育帮助外,我们大学生更应具有自我提高、自我发展的成才意识,积极主动地通过各种途径,加强自我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从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在学习中加强自我修养。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一个人是否有价值,能否实现自我价值,源泉在于学习。但是有的学生学得好,而有的学生学得很吃力。主要原因是每个人的学习目的、动力、态度和方法等各不相同。所以学习的过程是自我修养的过程,包括学习方法的修养,学习目的的修养,学习意志和毅力的修养等等。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在学习过程中探索出一套合理的、能适应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是艰苦的,是漫长的,所以学习需要勤奋,需要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精神。

2.在社会实践中加强自我修养。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这两句话都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这里的实践不仅强调大学生要把书本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同样注重的是要求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例如公益劳动、居民社区精神文明建设、青年志愿者服务、献爱心活动等等。这些活动都能使每一位参与者更多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培养他们一种奉献的精神,为大家服务的精神,能使参与者深刻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句话的内涵,使大学生深刻意识到社会实践的重要性,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才是青年大学生成长的正确道路。

3.在与人交往中加强自我修养。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深刻揭示了人的本质是:人是社会的人,每个人都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生活,而不能离开一定社会关系而独立存在。与此同时,随着现代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个人与集体中的其他人的接触与交往越来越多,要很好地完成一项工作,越来越注重相互间的团队合作精神。所以,个人具有自我价值,要实现自我价值,首先要充分认识自己是处于一定的集体中,要融于集体。然后要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个人就要善于与集体中的他人交往、相处、协调、合作,要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要虚心向他人学习,取长补短。

篇3:关于价值的作文范文

价值工程(Value Engineering以下简称VE)是以研究对象的最低寿命周期成本可靠地实现使用者所需的功能,以获取最佳的综合效益,也就是最大限度地提高价值[1]。然而,如何寻求最低的寿命周期费用,在许多教科书和公开发表的论文中都出现了如图1所示的图形,并认为,产品寿命周期费用曲线上的最低点就是Cmin价值工程的“最低寿命周期成本”,产品性能相应有一个最适宜水平F0,这种情况下是一种理想状态,一般情况下都没有达到这种状态,都有一个差A,开展价值工程就是使C′降到接近Cmin[1]。本人认为这种说法是不确切的,其根本原因是没有准确地理解价值工程概念的实质以及价值工程的“最低费用”、“最大价值”和功能-全寿命周期费用曲线的内涵。由于受其权威的影响,有关价值工程应用方面的文献如[2-8]也都有类似的问题,所选取的功能和寿命周期费用的点都没有达到“最大限度地提高价值”。本文将对这些问题做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1 价值工程基本概念的内涵

关于价值工程的基本概念,曾任美国价值工程师协会副主席的马蒂(J.Marty)把价值工程定义为“是有组织的努力,使产品、系统或服务工作达到合适的价值,以最低的费用提供必要的功能。”国内文献更多是采用我国于1987年制定的关于价值工程的国家标准《价值工程的基本术语和一般工作程序》(GR8223-87)中的定义:“价值工程是通过各相关领域的协作,对所研究对象的功能与费用进行系统分析,不断创新,旨在提高研究对象价值的思想方法和管理技术”[1]。张彩江在《复杂价值工程理论与新方法应用》中指出,价值工程的目的,就是以“对象的最低寿命周期成本,可靠地实现使用者所需的功能,以获取最佳的综合效益”[9]。

从以上定义对价值工程概念的描述可以看出,价值工程的实质是通过方案创新实现功能与全寿命周期费用的最佳匹配关系,以实现最大的价值。在实现价值最大的前提下确定合适的功能水平及与之对应的全寿命周期最低费用。要准确地理解价值工程的内涵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把握:

1.1 价值工程的目的。(1)价值工程的目的首先是为用户创造最大价值。用户追求的是“实现最大价值”而不是“最低费用”,所花的每一分钱购买的产品都要物有所值,实现“效用”的最大化,这是麦尔斯当时创造《价值分析》的初衷和本意。价值准则性原理也告诉我们,价值工程的目的就是实现客户价值的最大化[10]。(2)价值工程的目的还应该是实现全社会效用的最大化。开展价值工程,就是使社会资源得到合理充分的利用,使用户、企业和国家的利益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实现,是全局最优,而不是局部最优,这是价值工程的最高目标。

1.2 开展价值工程就是寻求功能与全寿命周期费用最佳的匹配关系,实现最大的价值量,开展价值工程的过程就是寻求功能与全寿命周期费用最佳匹配关系的过程。

1.3“合适的功能水平”是保证价值最大化的前提下确定的,这个“功能水平”既不是最大,也不是最小,而是选取它正好保证价值最大化。

1.4“最低的全寿命周期费用”是选取合适的功能水平后为实现这一功能水平,客户支付的最低的产品全寿命周期费用,是在功能水平确定或不变的情况下,实现这一功能水平有很多种实现方案,通过开展价值工程就是选取全寿命周期费用最低的一种方案。这个过程在功能———全寿命周期费用曲线上是表述不出来的。

2“最大价值”与“最低费用”的分析、论证

2.1关于价值工程的“最低费用”功能—成本相关性原理告诉我们,功能与成本微观上是不确定的,在宏观上是统计相关的,它反映了VE活动的基本规律,是功能水平与生产成本或产品全寿命周期费用的相互关系。在微观上,功能与成本之间呈现一种不确定性关系,实现同一功能有很多种方案,其成本是各不相同,有的方案成本高,有的方案成本低,这是因为影响功能成本的因素很多,诸如资源、工艺、技术装备、生产规模、人员素质、管理水平等,都会影响到功能成本。甚至于企业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运输条件、协作水平等企业外部因素亦会影响实现功能的成本。所以功能成本的高低是一系列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实现同一功能的诸多成本中,必然存在一个最低成本[11],这个成本就是开展价值工程的“最低费用”,准确的讲就是“最低的全寿命周期费用”,如图3的B点。通过开展VE,就是尽可能的找到这个最低的成本。

2.2 功能———全寿命周期费用曲线的含义根据功能—成本相关性原理,在宏观上,根据概率论的中心极限定理,实现功能的诸多成本近似服从正态分布,即实现功能的诸多成本,随着统计数量的增加,会出现一个成本数额的高频值,(在数学上称为“期望值”)见图2,在图2中,CE为实现同一功能的成本高频值。对于VE对象的不同功能水平,实现每一功能水平的成本也都近似服从正态分布。每一功能水平都对应着一个成本数额的高频值,把它们联接起来,即构成图3所示的功能—费用关系曲线。可见,功能———全寿命周期费用曲线是实现每一种功能的众多成本中的统计平均值在功能———全寿命周期费用二维空间形成的点的集合,反映了产品的功能值的大小与全寿命周期费用统计平均值的变化关系。

2.3 价值工程的“最低费用”与“功能—费用曲线”上的最低费用的区别这两个“最低费用”虽然都是最低费用,但是两个概念不同,有着本质的区别,不能混为一谈,如果搞不清,就会出现象图1那样的错误。前者表示在功能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实现该功能的众多方案中,必有一个方案成本最低,这个最低成本是价值工程要找的点。后者的涵义是在功能水平改变的情况下,其对应的统计平均值成本也随之变化,当功能达到某个水平时其对应的统计平均值成本最低,这个最低点对应的功能水平不是很高,所以价值不是最高,该点不是价值工程要找的点。哪么价值工程要找的点该在哪里呢?

2.4 价值工程中“价值最大”的点该选在哪里

2.4.1理论分析“最低费用”与“最大价值”是有相互联系的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目标不一致,从图1可以看出,Cmin是全寿命周期费最低的点,但并不是价值最大的点,向右移动坐标点,虽然全寿命周期费用在提高,但用户获得的价值在提高,在低功能区,由于功能提高的速度大于成本上升的速度,所以VE对象的价值是上升的;而在高功能区,由于功能提高的速度小于成本上升的幅度,所以VE对象的价值是下降的。VE对象的价值由上升转为下降这一变化,必然会出现一个极大值,相应对象功能与成本的比值处于最佳的价值状态,这个点才是价值最大的点,是我们要找的最理想的点,并且只有一个,这个点不是全寿命周期费用最低点,与Cmin点不重合。所以说实现了“全寿命周期费用最低”并没有实现“为客户创造了最大价值”,反之“,为客户创造了最大价值“”全寿命周期费用”并不是最低。图1把成本最低的点Cmin作为价值工程要选的点是不确切的。

2.4.2数理证明图3是产品的功能———费用———价值关系图,装备的全寿命周期费用LCC由三部分组成,每件产品的研制成本C1,分摊的利润、税金C2和用户购买后在使用过程中要支付的使用费用C3,既LCC=C1+C2+C3,由于研制生产费用C1随效能的提高而增加,而使用维修费C3则相反,因此,由曲线C1+C2和使用费用曲线C3相叠加而构成的装备全寿命周期费用曲线LCC为一条马鞍形曲线,有一个最低点为Cmin。价值工程中的价值是指产品的功能与取得该功能所需成本的比值,可表示为:价值(V)=功能(F)/成本(C)(1)

V是衡量产品经济效益的尺度,是效率公式在价值工程中的具体表现。用户所追求的价廉物美的产品,正是高价值的产品[12]。功能是指一种产品或服务的天然的、特有的属性。产品、设备或者服务按它们当前所设计或者设想的方式所起的作用[13]。

设M为LCC曲线上的任意一点,其价值为Vm,连接OM的直线L的斜率为K,则

化当L与LCC相切时,切点为B,切线为OL0,此时切线OL的斜率最小,则价值最大为: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LCC曲线与直线OL的切点对应的价值最大,这个切点B就是价值工程必选的点,对应的功能水平F1是价值工程要确定的功能水平,它才是“合适的功能”水平,见图3。F0是成本最低的点,但并不是价值最大的点,因此图1选F0点作为价值工程要选的点是不合适的。图1是产品全寿命周期费用与产品功能(量化)大小的关系曲线图,纵坐标表示的是产品全寿命周期费用的统计平均值,它反映的是产品功能的大小与产品全寿命周期费的统计平均值的关系,当功能的大小为F′时,它对应曲线上的点的纵坐标表示的是该点的全寿命周期费用的统计平均值。开展价值工程活动,不是把C′移动到Cmin点,把F′点移动到F0′点,开展价值工程的过程应该是首先通过“创新”选取“合适的功能点B”,然后在功能不变的情况下,在微观层面上把全寿命周期费用降到最低。第二个过程在图1上是表述不出来的。

3 开展价值工程的思想方法

既然价值工程是一种管理技术,又是一种思想方法,那么,开展价值工程的思想方法是什么呢?

价值工程是以全系统、全寿命的观点去寻求功能与费用的最佳匹配,决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以最低的费用提供必要的功能”,必须树立系统的思想,采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和原则[14]。

开展价值工程实现“价值的最大化”是一个多维的目标函数即Vmax(X,Y),它有两个自变量X和Y,首先在宏观统计平均全寿命周期费用曲线上找价值最大的点以确定合适的功能水平(这个过程用X表示);在功能水平确定的情况下在微观层面上确定费用最低的点,实现产品的全寿命周期费用最小(这个过程用y表示)。也就是说开展价值工程有两个过程,先X后Y且顺序不可颠倒。这两个方面或者说两个步骤缺一不可,是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两个过程是价值工程的一个完整的体系,两者相辅相成,目标一致,不可分割,不管缺少了哪一个环节、那个变量,价值工程都是不完整的。既然价值工程是以提高价值并实现社会效用的最大化为目的,也只有包含这两方面两个过程,按照这两个程序去办,才能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在开展价值工程活动时一定要遵循这个原则。

开展价值工程如果说图1表述的是X过程,那么仅把C′点移到Cmin是错误的,而应该移到B点。按照作者文字表述的意思来看应该是Y过程,但Y过程是不能在图1上表述的,况且把X、Y两个过程割裂开了或者只有一个过程而缺少另一个过程,价值工程的过程都是不完备的,或者说文字描述的是一个过程而在图形上表述的却是另一个过程都是不对的,所以说图1的表述是不合适的。

4 结论

篇4:关于价值的作文范文

关键词:范文澜《中国近代史》;反帝反封建;唯物史观;治史精神

范文澜(1893—1969年)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他的《中国近代史》(上册)已经问世65年,其于时的重大政治战斗力和于后的深远学术影响力感染了一代又一代读者,成为中国近代史研究的经典作品。这部著作的主要意义是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研究进入了科学的阶段。它所奠定的基本格局,开创的中国近代史叙述模式以及提出的一系列深刻论断,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得到规范和发展,成为很长时间内中国近代研究者所遵循的基本学术范式。半个多世纪以来,随着近代史研究的渐次完善和不断成熟,学科创新问题应运而生,如何建立新的中国近代史诠释范式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热点。近年来,有部分学者认为学科创新应该从突破所谓的“革命史范式”入手,甚至认为范著已经过时,不值得一提。这是值得商榷的。我们认为,“传统”固然要随时而变,但需理性审视和批判继承;“创新”诚然必要、可贵,但不能以颠覆传统为前提。作为20世纪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扛鼎之作,范著《中国近代史》中的学术营养仍然值得今天的读者们认真汲取。

一、“反帝反封建”的近代史主题不容否定

《中国近代史》(上册)全书共30万字,将1840—1901年的中国近代史分为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人民的反英反满斗争、太平天国革命、第二次鸦片战争、洋务派的“自强”与第一次割地狂潮、甲午中日战争及第二次割地狂潮、第一次改良主义运动——戊戌变法、对抗瓜分野心的义和团运动等8个专题,基本上按记事本末的体例,系统地论述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和演变过程,富有说服力地证明了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帝国主义侵华史和中国人民英勇反抗斗争史,揭示了近代中国历史的主线是人民大众英勇地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经历艰难曲折而不断高涨,并不断走向胜利;其时代特征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认识基本符合中国近代历史的客观进程。诚然,“反帝反封建过程”并不能涵盖中国近代史的全部,但作为中国近代史主题的概括,它是基本可取的,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其一,“反帝反封建”符合客观历史事实。近代中国在帝国主义列强入侵与中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下被推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在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人民大众与封建主义的矛盾激化的危局下,中国人民为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高举反帝反封的革命旗帜,进行了长期的、顽强不屈的英勇斗争,最终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反帝反封建的历史运动始终贯穿于实现民族独立和寻求国家富强的进程之中,并为中国社会的近代化开辟道路,这即是中国近代史的大主题、大背景。中国近代史的研究创新也应以承认“反帝反封建”这一历史主题为前提,深入主题之中而超然于主题之外,在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的基础上,把阶级斗争的事实同生产方式的演变联系起来进行考察研究,不断拓展和丰富研究内容,才能得出经得起历史考验的正确认识。

其二,“反帝反封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继往开来,以史为鉴”是史学的核心价值之所在,也中国历史学的优良传统。近代史研究担负着教育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一代的任务。范著在问世之初,曾激励了无数爱国青年奔赴解放区,发挥了历史著作重要的战斗作用。时至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今天,对近代百年历史如何认识,不仅与正确认识当前社会前进的方向、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以及西方国家对华政策的演变直接相关,而且同坚持对外开放中弘扬爱国精神和民族正气、抵制民族虚无主义紧密相连,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支柱,同时也是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客观要求。因而,从历史教育的角度来说,近代史是,也需要是一部以反帝反封建为主题激发爱国主义与时代责任感的历史,而绝不能像某些历史教材一样,歪曲成一部以文明史为主导,排斥王朝、战争、革命、共产主义而滋长安逸感与狭隘民族自豪感的历史。

二、唯物史观的科学指导必须坚持

“范文澜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杰出贡献之一,是他为系统地、科学地研究中国近代史奠定了基础。”[1]他的《中国近代史》是中国史学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研究中国近代史的拓荒之作。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在占有翔实史料的基础上,基本展现了近代史的本来面目。当然,作为将唯物史观与近代史研究科学结合的初步尝试,此书难免还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比如它基本上是一部政治史或者说是革命史,依据主要历史事件作了纪事本末式地叙述;由于服务于现实斗争存在着简单影射的现象,对一些人物(如曾国藩)的评价过于政治化和极端化,影响了其科学性。但该书为近代史研究所指明的马克思主义化方向是科学的,也是符合中国实情的,当为值得提倡和发扬的一种研究方向。

近年来,学术界出现了“革命史范式”和“现代化范式”的论争,一些学者质疑唯物史观的科学性,断言现代化才是近代中国的历史主题,应该用“现代化史观”取代“革命史观”。我们认为,运用西方的现代化理论研究中国近代史,作为一种推动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创新方法和独特视角是可取的,有利于更全面地恢复中国近代史的本来面目。但是,单纯以现代化来构建中国近现代史的学科体系是值得商榷的。第一,就现代化理论本身而言,它存在漏洞。现代化理论对历史时间只是传统和现代的两分法,缺乏真正的未来维度。现代化本身很难说清何时就是现代化,什么时候现代化的时代结束。而现代化时代之后又将是什么时代,没有解释。而且现代的概念很难量化,就像我们一方面说自己处在现代社会,另一方面却又在强调要加快现代化进程。同时,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化理论类似于人类社会的进化论,都要求人类进步,但作为历史的基本线索是不合适的。第二,单纯以现代化为线索,有厚今薄古、厚西薄中之嫌。现代化范式的产生背景是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和深化,“革命和阶级斗争”让位于“改革与现代化”。历史虽然是为政治服务,但是并不意味着现实中有什么就要从历史里面找,必须遵循历史主义原则。此外,中国近代社会的演变不同于西方国家现代化,有其自身的复杂性、矛盾性和特殊性。对此,范老有着独到的认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曾因为有了中国资本主义而变成资本主义社会,所以中国近代史只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决不能像西方那样把近代史等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2](P.151)单纯运用现代化理论来解释中国近代史,难免过于牵强附会,对于中国的个性则把握不足,特别是不能很好地体现反帝反封建的近代史主题。第三,革命史范式和现代化范式应该结合起来而不是对立开来。革命史范式并不不排斥现代化,一定程度的现代化恰恰是反帝反封建获得最后胜利的必要前提。同时,革命的目的也是为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现代化创造更好的条件。

正如论者所说,“所谓的革命史观和现代化史观都不是指导历史研究的正确史观,指导历史研究的正确史观应是唯物史观。”[3]唯物史观是彻底的唯物主义的标志,是关于社会历史的真正科学的观点和方法。它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结合起来,把阶级斗争的事实同生产方式的演变联系起来进行科学考究,探讨社会历史的本质和一般规律,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方向及其未来。范老在谈及用唯物史观指导史学研究时特别强调:“应用马克思主义研究历史就是应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具体分析历史的实际状况,而不是削足适履,使历史的论述符合于某个现成的公式或结论。”[2](P.218)按照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考察中国近代史,追求民族独立于国家富强旗帜下的反帝反封建正是近代中国的历史主题,这既是客观事实,也是中国的个性之所在。而现代化进程在近代中国虽然缓慢地进行,却从来没有居于主导地位。现代化进程在中国社会发展中成为主流应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三、博学贯通、严谨务实的治史精神需要发扬

当今学术界,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当中有一句流行语,叫做”天下文章一大抄”。在令人汗颜和忧虑之余,深刻反映了当代人治学的两大弊病:一是学风浮躁;二是功底肤浅。相比之下,范老生前提倡的治学格言“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在今天看来是弥足珍贵和尤为高尚的。它一语道破了学术自律的真谛,为后辈学人的治学指明了方向。《中国近代史》(上册)正是作者“博”与“实”的治学态度的真实写照。

该书原是《中国通史简编》总计划的一部分,作者对中国历史的通识是其撰述断代史的重要基础。以扎实的中国古代史功底研究近代史,使作者很好地把握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规律,系统地透析了近代社会的基本矛盾和演变过程,基本恢复了近代史的本来面目。此外,作者注重在世界历史的大背景下着眼中国近代史,如在许多章节的开篇部分对同一时期的世界历史发展概况作一扼要的铺叙,体现出把世界近代史同中国近代史结合起来的研究思路,突出了世界历史的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的博识。通晓古今、学贯中西是老一辈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们身上的优良传统。对于当今的学者而言,只有继承和发扬这一传统,敢于“坐冷板凳”,不断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才能开拓视野、提升层面,为学科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造端宏大,材料新颖、详实亦为该书在当时的一大特点。作者的其他几部史学著作也无不是具体论述具体史实,极少空泛的议论。范老向来强调“平实”二字,认为历史研究应通过平实的分析论述,力求接近历史实际。言之有物,言之有据,不要发空论,不要粗制滥造也正是“文章不写一句空”所告诫我们的治学原则。他说:“史学工作者写出文章来,应该切实些、清楚些、简要些、生动些。他反对空洞无物的长文章、摇笔即得万言书,东抄抄,西扯扯,终日言,如不言,使人败兴,不愿卒读。”[2](P.200)在学风浮躁、学术泡沫和不端行为屡见的今天,范老的教诲无疑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所有学林中人细细体味。范老通过他的著作,以其自导的严谨务实的治史精神为后辈学人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参考文献

[1]陈其泰.范文澜《中国近代史》的开拓意义——纪念范文澜诞生100周年[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3,(6).

[2]范文澜历史论文选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

[3]张海鹏.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基本评价和方法论问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篇5:关于写景作文的指导(范文)

陈 静

写景,就是用语言文字把人们看到的、听到的和接触到的各种自然景物具体地、生动地描绘出来,以此来烘托环境气氛,突出文章的中心或衬托人物的心情,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写景记叙文是以描写自然景物为主的记叙文,它是小学生经常练习并要掌握其方法的重要作文类型之一。写景,主要是突出景物的特征,写出此景与他景的不同,向读者描绘出一幅独具特色的风景画。怎样才能抓住景物的特征呢?

首先要注意观察。在确定观察对象以后,要进行长时间、全面、深入地观察,既要观察它的整体,又要观察它的局部,既要观察它的静态(颜色、姿态等),也要观察它的动态(生长过程、四季变化、刮风下雨等);还要善于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力求形象、生动、明晰、特点显著。还要与其他景物进行比较,找出其相同与不同之处。通过比较,把握其与众不同的地方,才能把握住景物的特征。

另外,写景要选好观察点,按一定的顺序写。有的先写全貌,再写部分,有的从上到下,有的由内而外,有的自远及近……总之,要有一个基点,确定观察的顺序。再有,写景作文离不开抒情,写景是手段,抒情才是目的,绝没有单纯为写景而写景的文章。通过生动、细致的描

写,把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只有渗透了作者真实的情感,才能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中心,起到它应有的作用。

那么,怎样才能把感情寄托在景物描写之中,使写景和抒情相结合呢?

篇6:关于克隆的英语作文(范文)

Today the problem of cloning has been brought into focus.different people hold differentopinions.however each phenomenon exists for a number of reasons.今天,克隆已经成为关注的焦点问题。不同的人持有不同的观点。然而每个现象都有它存在的原因。

Cloning strives to cure diseases by obtaining the stem cells,as we all know cloning wouldincrease the chances for a tissue match from 25 percent to nearly 100Percent.克隆努力获得干细胞治疗疾病,我们都知道克隆使组织匹配的机会从25%提高到近100%。

I am unique in the world and I am proud of that.If another I appears, is there any need for me to exist?

我自豪为我的存在是独一无二的,如果出现了另一个我,我的存在还有什么意义。

篇7:关于美好回忆的作文(范文)

其中我最喜欢的一张是我和哥哥在大丰麋鹿保护区拍的。那一年,姨夫说要带我们去看四不像,四不像是什么东西?姨夫故意卖关子,神秘地说:你到了就知道了。

汽车飞快地奔驰,一会儿就把我们带到了大丰麋鹿保护区。一下车我就看见了丹顶鹤和四不像。啊!这里就像动物的天堂,那里的河水很清澈,小草碧绿碧绿的,真美丽!我和哥哥兴奋极了。我们首先来到丹顶鹤的生活区,隔着栏杆,我看到丹顶鹤全身都是雪白雪白的,只有脖子和翅膀边儿有点黑,它的头顶上嵌着一颗鲜红的宝石,它唱歌的声音非常洪亮。它可真逗人喜爱啊!

哥哥又带着我到四不像的生活区去,哦,这就是四不像。我自言自语地说。它角似鹿,蹄似牛,脸似马,尾似驴,长得真奇怪。我还看见它们有的在悠闲地散步,有的三五成群地正在寻找食物,还有的在说悄悄话,它们生活得真是无忧无虑。

篇8:关于艺术价值的讨论

有些人会说是因为艺术高超的模仿能力。也有艺术源于模仿一说。人们天生就具有模仿的本能, 所有艺术的前身都是由模仿开始的。也是源于古希腊哲学家的见解。认为无论任何形式的艺术都是“模仿”。其中德莫克利特认为:“在许多重要的事情上, 我们是模仿禽兽作为学习对象。看到蜘蛛我们学会了织布和缝纫。燕子教会我们怎么造房子, 鸟儿教会我们怎么唱歌。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Herakleitos最早提出了“艺术模仿自然, 显然是如此:绘画将红色, 白色, 蓝色, 黄色, 灰色等各种颜色进行混合, 通过光线从而描绘出接近实物的形象。音乐将长音, 短音, 高音, 低音进行搭配配合。从而形成一个和谐的曲调。书写混合横, 竖, 撇, 捺, 起承转合从而形成整个这种艺术”的论点。当然我们推崇模仿也因为我们认为艺术创作是需要客观实物作为依据的。所以艺术高超的模仿能力是艺术价值所在么?我们不得不说我们惊叹在安格尔画里出现的栩栩如生的妙龄少女和景物, 也可以解释为什么蒙娜丽莎的微笑对现实状态的如实描摹的程度是它被看作为是永恒经典的依据。甚至在雷诺阿莫奈印象画派中对真实光影的如实再现。都是让我们喜欢它们的证据。所以准确的表达有可能是艺术价值的依据。但是随后出现的各种画派比如表现主义, 野兽派, 立体主义。越来越脱离对现实模仿的程度, 逐步脱离并抽离现实物体。比如说表现主义, 画面呈现的样式不再是对现实的模仿, 而是将现实看到的物相通过变形抽离精简的形式感出现在画面中的。我们在将之与实物进行对比的时候甚至很难再找到实物展现出来的表象, 并成为一种艺术形式不断的发展和被人们所接受。而原来单纯的模仿手段也已经渐渐被艺术家所摒弃甚至是批判。从这一点分析, 对现实的模仿以渐渐被替代。并不能作为我们考量艺术价值的依据。

有人说是源于它的形式美。贝尔最著名的美学命题是认为美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他认为在不同的艺术作品中, 线条、色彩等以某种特殊方式组成某种形式或形式间的关系, 激起我们的审美感情, 这种线、色的关系和组合, 这些审美的感人的形式, 就是“有意味的形式”。“有意味的形式”是一切视觉艺术的共同性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形式主义。就是在艺术和哲学上注重形式感而忽视内容的作用。以绘画为例, 这里有一种形式主义的论点:艺术的形式特征是艺术的真正价值。对形式的把握——比如画面的角度, 位置, 所用形式的线条, 颜色彼此相结合, 形成令人满意或者惊艳的绘画形式与格调。比如毕加索的著名油画《格尔尼亚》将具象和立体的手法相结合。运用几何造型的表现手段, 将战争的混乱及惨无人道的罪行表现的淋漓尽致。这种几何造型方式使观赏者产生一种特殊的情感。而作者的生平, 所处的社会环境, 历史背景都不作为考虑的对象。也就是说除了绘画本身, 一些比如“高兴, 悲伤, 兴奋, 痛苦的情绪只是观看者自己幻想出来并影射进去的。同理不仅仅在绘画的领域, 音乐, 戏曲, 诗歌, 都截取他们自己形式特征找到合适的方式相结合给予观赏者进行鉴赏。

但我们也非常清楚, 形式主义也面临着许多的质疑。以绘画中的抽象绘画为例。 (具体绘画中总会涉及到人物或者某物体的指引, 不利于我们提炼纯粹的形式) 抽象绘画的形式真的可以跟其他方面分开么?抽象绘画的作者在创作时一定是围绕着某个主题, 但观看者却并不是一定钟情于这个主题, 而是会引发其他的观念和感触。这里涉及到一个情绪的问题。但如果说抽象绘画表达了某种情绪, 那是错误的, 因为情绪需要某件事或者行为作为缘由。但是抽象绘画既不表达某件事也不表达某种行为, 所以说抽象绘画不可能表达某种情绪。但是又为什么会引发观者不同的感触呢。除了形式, 还有别的影响因素么。这个又会提到“心绪”一词, 心绪和情绪却不一样。我们持有的心绪是惯有的, 不需要任何事件作为缘由而存在的。如果心绪可以通过抽象绘画加以表达的话, 就说明形式主义是站不稳脚跟的。的确, 我们欣赏抽象绘画, 不同于我们一般的观看, 而是富有想象力的观看。抽象绘画里点线面的穿插, 颜色的配合使用, 使我们处在一个思维运动的空间中。感官互动画面的形式感, 形成新的主题, 产生新的感受。我们在创作一幅绘画的时候都会偏向一种情绪状态。形成一种创作主题。我们会围绕着这一主题对绘画进行一定成分上的处理。而观看者却希望它能关注于某件事情, 形成具有一个不同于它的主题。所以说单纯的形式主义是站不稳脚跟的。

我们或许会说, 艺术给我们带来的快乐体验是艺术的价值。我们喜欢一个艺术作品, 一定是艺术作品反馈给我们愉悦的体验, 所以说快乐的体验是艺术的价值。但是我们反问, 在我们娱乐的很多方面都可以带给我们快乐的体验。比如一次放松的旅游, 和朋友聚会, 或得到肯定之类。这些都能给我们带来快乐, 甚至有些比艺术给我带来的快乐还有更加多, 为什么不能把这些价值和艺术价值相提并论呢?为什么这些提供快乐的来源并不如艺术的价值呢?从这一点就开始说不通了。所以并不能把快乐作为艺术价值的唯一标准。再者, 如果以快乐作为标准, 那也许我们便没有了标准。快乐来自于每个人的体验, 我们每个人的体验都是不一样的, 比如在欣赏某一幅画作的时候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感受, 并且在人生活中的不同阶段也会有不同的体验标准。以个人经验举个例子, 在我最初接触到大师的作品的时候我是比较喜欢印象派比如莫奈, 雷诺阿的作品, 喜欢那种对光影效果和空气表现的颜色把握, 营造一种朦胧幻象的空间。但当我渐渐长大, 我变疯狂的喜欢上之前并不感冒的梵高的作品, 大胆疯狂的线条构图和强烈刺激的色彩, 梵高的画作不再是对事物表面的描摹, 而是描绘了从事物中抽离出的事物的本质。那么直接与强烈。所以由于每个人的生长环境, 知识构成都不一样, 会对艺术的判断有着完全不同的解释和喜好。有些人喜欢, 有些人完全不感兴趣。或者说有些人完全不具备欣赏的能力, 这样看的话, 如果艺术能使人愉悦这个论点成立的话, 这就完全依赖个人的喜好而失去了标准。快乐作为价值标准不能解释任何东西, 不具有可信度。也没有说服力。

有些人会说是艺术作品中作者投入的真实。是作者或者艺术家如实的反应了自己的情感。反应了他自己。我们常常会说我们在体验艺术作品的时候看到了自己生活中的某种状态是真实的缩影并给予我们反馈。比如我自己非常喜欢的一部文学作品——路遥的《平凡是世界》一部反应城乡生活的长篇现实主义小说。描述了中国70年代到80年代各阶层普通老百姓的生活, 痛苦与理想, 爱情与现实, 以孙少安和孙少平农村两兄弟的生活情感作为线索, 堪称文学巨作。用最朴实的语言激励着无数的青年。这篇文学作品中传达了基本上都是来自生活当中真实的故事。我们可以把这看做是艺术家情感真诚的反应, 但是就真实而言, 虚构和想象也是文学作品中常出现的一种形式, 所有场景故事都是虚构出来的, 现实生活中并没有相似的案例, 比如说我们中国的著名长篇浪漫主义神魔小说——《西游记》。作为一个80后, 这部小说是伴随我成长的。描写了贞观年间唐僧, 孙悟空, 猪八戒, 沙僧四人经历九九八十一难西行取经的故事。其中除了唐僧真有其人之外, 绝大部分的角色是虚构出来的, 人物角色各具特征, 孙悟空神通广大, 武艺超群, 猪八戒胆小好色, 性格憨厚, 沙僧为人正直忠厚。途径许多劫难, 路遇妖怪诱惑, 最总化险为夷取得真经的故事。故事结构紧凑, 引人入胜。生动富有影响力。无论是文学, 影视还是绘画像这样虚构出来的例子非常之多。并且很多同样被堪称为经典之作。我们能说这样的作品就不具有价值么?我想是不能的。西游记这部小说同样影响了无数的青少年。小说里面的妖怪和历经的艰难虽然不是现实生活中真实可见, 但却可以处处映射反应现实生活中的原型。在绘画领域也有极多相似的例子, 很多画面是找不到完完全全真实的出处的, 这里面也存在一个作者观看和解读的问题, 我们同样是看到的同一个景物, 但却通过不同人物的解读而产生新的景象。新的诠释, 发挥最大的想象力用自己善于的方式或许是写实或许是虚构的来创作画面。更能创作出不朽的作品。经过上述分析对比。这样显然将虚构作为不真实而不赋予价值也是站不稳脚跟的。也就是说艺术作品的真实与否也不是艺术价值的所在。

通过以上对艺术价值的讨论, 我们对艺术价值的判断涉及到许多的问题, 虽然我们一再提出反对的意见。但是每一条论证在我们提出疑虑时反而更能显示出它的重要性。比如说话的人在说话时所投入的感情, 欣赏者在欣赏时的心境, 正如主观主义认为好的艺术存在于观赏者的眼中。艺术提供给我们愉悦, 它有模仿自然的能力, 它的形式的美感, 它传递情感并且让我们在其中得到体验和感触等等, 这些缺乏那一条都是不成立的。主观主义免除了我们企图对艺术判断进行辩护的义务, 因为我们从不需要对艺术判断的正确与否做出代价承担责任。和伦理道德判断不一样, 艺术是一种消遣形式, 它为我们的生活提供娱乐, 给予方向。人在生活和工作过程中, 总会遇到一些问题, 产生心理压抑, 我们能够在不同的艺术中找到共鸣, 以实现人的心理平衡。缓解在现实生活中经历的痛苦和不堪, 找到解决办法。让我们更了解自己, 理解他人, 并帮助无限发挥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我想这才是艺术价值最重要的。

摘要:艺术到底赋予我们什么样的价值?值得我们赋予它如此高的地位。有人说艺术会给我们带来历史价值、经济价值。也有人说艺术能带给我们精神的宽慰, 情感的寄托。给人以娱乐促进身心健康等。但以上所说都是艺术给之带来的社会效益或者个人满足。但究根源到底什么是我们从艺术中最想要得到或者渴望得到的呢。本文将对艺术价值进行一些讨论研究。

上一篇:保险自我评价怎么写下一篇:纸游戏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