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面派老师作文

2024-04-27

多面派老师作文(精选7篇)

篇1:多面派老师作文

多面派老师优秀作文800字

“我叫张祖坤,是你们的班主任,你们可以叫我老张或者是坤哥。”

初识·可可爱爱

教室里瞬间鸦雀无声。朝教室门口望望,还没看见脸呢,脚刚一迈进教室,那个圆圆滚滚像装了个小西瓜似的肚子就抢着从门里“冲”了进来。没错,这就是我们求实2班的班主任坤哥。

个子不是太高,脑袋圆圆的、小小的,也许是因为整体上看胖胖的`,他总给人以一种可可爱爱的感觉,但当那双圆溜溜的小眼睛在眼眶里不停转动,和蔼中又藏着些许“刀光剑影”的目光透过眼镜片落到我们身上,甚至与我们的视线发生交汇时,总会让人忍不住躲闪。

坤哥每次站在讲台上,总让人感觉是因为肚子太重,实在承受不起,好不容易找了个地方,把它放下。大多数时候,那个“圆滚滚”的肚子上总会出现一只手,没错,他总爱用自己的手不停地旋转地抚摸着他的肚子,好像这样给肚子按摩,它就会自己慢慢变苗条似的。

课堂·光芒万丈

有的人平时看着可可爱爱,不太精明的样子,可一旦到了他所擅长的领域,整个人都仿佛在散发着光芒。这话啊,就好像为我们坤哥量身定做的一般。如果把一道道物理难题比作—座座高山,那我们一定是一群忘带高级装备、手无寸铁的登山队员,相比之下,坤哥一定成了个拥有无限神力的巨人,那些大山在他眼前简直连小蚂蚁都比不上。

当然,他的光芒不仅来自于他的能力,还来源于他那令人捧腹大笑的话语。记得第一次上物理课时,坤哥教我们学好物理的方法。当时,我和身边的同学都认为他会讲一大串学习方法,正拿起笔准备记录时,突然,他来了这么一句话“爱上我”,看着他那真诚的眼神,我们先是愣了一会儿,接着便被逗笑得说不出话来了。

“你们的脑袋聪不聪明,主要取决于那天的天气,还有门缝的大小。”“你们只要学会了这种方法,就是高手。因为啊,我就是高手。”

在物理课上,他总是金句频出,一本正经地搞笑,弄得物理课上啊,几乎全被笑声围绕。

未知·“凶神恶煞”

“我之前的学生可都在群里冒泡,问我小军训安排上了没,蹲起做了吗,跑步锻炼上了没我这第一个月已经非常控制自己了,尽量在你们面前表现我温柔的一面。后面的日子啊,你们几乎每个人都会受到一次惩罚,准备好哦。”他一边揉着肚子,一边露出诡异的笑容。

我抬头看着他那个憨厚可爱的模样,是如何也想象不到他对人“破口大骂”,甚至拿着“行为矫正器”时“凶神恶煞”的模样。也不知是出于什么心理,在有些瑟瑟发抖的同时,我竟然还有些期待。

篇2:多面派老师作文

短短的头发干净利落,高高的身材挺拔威武,严肃的表情让人望而生畏。他,就是我的爸爸——赵荣凯。

爸爸作为一家之主,可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辛苦派”。因为他每天都要早出晚归,往返于湖塘和东安之间,路上来回的时间足够给我看一场完整的电影。

爸爸还是个“博学派”。有一次,我的一道数学题不会做,爸爸就耐心地给我解释答题思路,还让我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

爸爸更是个“严厉派”。记得二年级时,我的数学《练习与测试》一下错了好几题。爸爸紧绷着脸,眼睛像夹着闪电的乌云,用他那非常严肃的语气对我说:“赵艺舟,你实在太不用心了,做作业怎么能这么马虎呢?”三言两语把我说得惭愧极了。

不过爸爸也有一个小缺点,那就是爱打牌,每当周末的晚上,他都会用花言巧语迷住妈妈,然后偷偷地溜出去,一玩就是几小时。所以妈妈经常教训他,可顽固的爸爸还是屡教不改。

篇3:让经典作文素材发挥多面效用

(1) 任何程度的学生均有了解和掌握;

(2) 具有其他材料无法比拟的深刻内涵和文化意义;

(3) 有典范的甚至诗意化的表述可资借鉴, 易于操作;

(4) 经典材料的叙述容易书面化, 能有效避免语言口语化;

(5) 经典材料的阐释空间较大, 具有“百变通”的可能, 方便在作文中普遍运用。

对作品经常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的陶渊明, 中学生们都耳熟能详:陶渊明 (约376~427) , 字元亮, 自号“五柳先生”, 晚年更名“潜”, 卒后友人私谥“靖节征士”, 浔阳柴桑 (今江西省九江市) 人。出生于一个衰落的世家, 生活在晋宋易代之际。父亲早死, 因家贫, 曾做过几年的官, 却因“质性自然”, 不愿“以心为形役”、不肯“为五斗米折腰, 拳拳事乡里小人”而解绶去职, 过起了躬耕自足的田园生活。自小体弱多病, 曾作《五柳先生传》以自况, 称自己“闲静少言, 不慕荣利。好读书, 不求甚解;每有会意, 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 然而“家贫, 不能常得”;日子虽然过得很艰苦, 他却能安贫乐道, 忘怀得失。“不戚戚于贫贱, 不汲汲于富贵”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六十岁左右去世。深受后世文人骚客推崇, 欧阳文忠公甚至认为“两晋无文章, 惟《归去来兮》而已”。

大多数学生能从陶渊明生平事迹材料中直观提取出亲近自然、淡泊名利、回归原点、傲视权贵等角度, 然后准确引用陶渊明的材料为自己的观点佐证。

例如湖南省近年高考作文题:

1.它被天边的彩云所吸引, 奋力飞腾, 寒冷、饥寒、风雨都无法阻止它, 它毅然决然地向上飞, 飞上高山之巅, 它已经精疲力竭, 伤痕累累, 一个声音问, 值得吗?天地苍茫、彩云缭绕, 它内心充实而满足, 喃喃地答道:我愿意!

2.父亲的书桌对面有一把小椅子, 儿子坐在那里陪伴回家在桌子前剪报的父亲, 父子俩没有说话, 静静相对, 儿子望着父亲, 祥和的面容, 心里充溢着宁静的幸福。父亲, 您辛苦了, 能这样陪陪您, 我真的很愿意。

根据上面两则材料, 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任选角度, 自拟题目,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无论是材料一中志存高远, 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不畏艰险无惧风雨的鸟还是材料二中只愿意享受平静的生活中淡淡的幸福与充实的孩子, 他们都在进行一种“心灵的选择”。

实战运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 有的人追求名利, 有的人追求物质享受, 林林总总, 不一而足, 这都是人之常情。“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也曾出仕为官, 幻想在政治舞台上一展抱负, 这是人之常情, 试想哪个读书人不想“学而优则仕”呢?哪一个有志之士不想为“帝王师”呢?名与利, 功与禄, 取之有方, 用之无愧。人之常情, 实不为过。但当他的人格尊严收到侮辱之时, 他能坚守理想、信仰, 当官场污秽不堪之时, 他能毅然“不为五斗米折腰”, 最终“久在樊笼里, 复得返自然”。陶渊明的可贵在于他突破了人之常情, 面对浊世, 多数人选择的是同流合污, 这是人之常情。陶渊明一身傲骨, 不低头, 不苟且, 做不合常情之举, 做不违心之事, 这是何等潇洒, 何等洒脱。

“心灵的选择”是在对陶渊明的素材解读后所做出的一个比较大众化的角度提取。

清初黄宗羲说:“每一题必有庸人思路的共集之处缠绕笔端, 剥去一层, 方有至理名言, 犹如玉在璞中, 凿开顽璞, 方始见玉, 不可以璞为玉也。”

选材小巧。应避同求异, 避熟求生, 那些人人皆知的例子或材料, 以不写或少写为佳。把他人少知甚至不知, 然而却有分量的东西拿出来写, 自然会有新感觉。除材料本身新颖生动外, 选材角度也应独运匠心, 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角度一要小, 以小见大;二要巧, 巧中取胜, 小与巧相互关联。

例如南京、盐城调研考试语文作文题:

一次, 艺术大师毕加索在参观了一个儿童画展后深有感慨地说:“我和他们一样大时, 就能够画得和文艺复兴时的大师拉斐尔一样, 但是我要学会像他们这样画, 却花去了我一生的时间。”

考古学家一生研究一面古希腊铜镜背面的文字, 始终无法辨识。多年后, 他的孙子将铜镜背面对身边玻璃镜随意一照, 玻璃镜上文字刚好与古镜背面的相反, 原来是“别人都认为你向左, 我知道你是在向右”。年轻人慨叹道:“爷爷是一个杰出的考古学家, 可他却把一生的光阴都浪费在这几个字上了!”

再如浙江省高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 根据要求作文。

中国作家丰子恺:孩子的眼光是直线的, 不会转弯。

英国作家赫胥黎:为什么人的年龄在延长, 而少男少女的心灵却在提前硬化?

美国作家菲尔丁:世界在失去伟大的孩提王国, 一旦失去这一王国, 那就是真正的沉沦。

综合上述材料, 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这两道材料作文题在立意方面有共通之处, 那就是人应当保有赤子之心。就在我们苦思冥想“赤子之心”的作文素材时, 归隐田园的陶渊明向我们走来, 他的亲近自然不也可以引申为他所怀有的一种赤子情怀吗?

实战运用:穷厄之人, 或许离赤子之心的随意天然更近, 可一旦功成名就花团锦簇, 就会得意忘形迷失自我, 和毕加索一样, 他们需要抵御的是富贵荣华、自我膨胀、众生的谄媚喧哗, 这比苦难更容易摧毁一个艺术家。正如文章憎命达, 好的艺术往往和好官运无缘, 官运亨通通向世俗外在的成功, 少有自省, 落了灰尘, 神秀说了也不错, 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莫使惹尘埃。落满尘埃, 躯壳自顶至踵的衰朽, 与心灵日益离异, 何谈赤子之心。可一旦贬谪, 亲近山水, 心灵获得疗养, 还原成本来的自我, 就意外获得了一次艺术的救赎。苏轼不贬黄州, 就没有千古流传的《赤壁赋》, 陶渊明官如果顺风顺水, 就读不到他的田园诗歌了, 虽然落寞非其初衷, 但唯有远离得意喧嚣, 才会保有赤子之心, 获得艺术上的成功。我们乐意看君子固穷时的旷达哂然, 他们失之东隅, 我们在他们的作品里收之桑榆。你看, 读者总是那么残忍。

陶渊明在功名利禄与清静充实之间的选择体现出了他的执著与坚决。但他在人生的困境中选择的是按自己向往的生活方式享受生活而不是像屈原那样以死明志不也正体现了他的灵活变通吗?“灵活变通”的立意恰好和以下两道作文题的立意有交集。

例如重庆高考语文作文题:

大豆是蛋白质含量极其丰富而又十分廉价的食物。可它的境遇曾一度尴尬, 煮熟的大豆难以引起人们的食欲, 并且会使肠胃胀气。人们需要更好的大豆食用方式, 后来, 用盐卤点制豆浆而发明了豆腐。

豆腐的诞生彻底改变了大豆的命运。豆腐让人体对大豆蛋白的吸收和利用, 变得更加容易;豆腐柔软变通的个性给擅长烹饪的中国人留有极大的创造空间, 豆腐也因此被制作出品类繁多的菜肴, 以适应不同地区人们的口味和喜好。所有这些, 让普通的大豆得到了升华。

请根据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文体不限。

再如湖北省高考作文题:

你注意到了吗?装鲜牛奶的容器一般是方盒子, 装矿泉水的容器一般是圆瓶子, 装酒的圆瓶子又一般放在方盒子里, 方圆之间, 各得其妙, 古诗云:方圆虽异器, 功用信具呈。人生也是如此, 所谓:上善若水任方圆。以方圆为话题, 根据此材料, 题目自拟写作文。

实战运用:陶渊明尽管有“猛志逸四海”, 有大济苍生之志, 但他也有自知之明, 知道在那样的时代, 他的才能还不足以在那条路上走通, 所以就归隐田园, 做他的诗, 采他的菊, 喝他的酒去了。陶渊明没有像这个题目中的乌鸦那样, 行也要行, 不行也要行———他没有因为渴望政治上的成就, 就像屈原那样上路走到天黑, 投汨罗江而死;也没有像杜甫那样, 明明只有诗才, 却偏偏自诩有能力“致君尧舜上”。这就是陶渊明明智、通达、可爱的地方。

陶渊明不善于写那种字句华丽的诗, 与他那个时代崇尚藻饰的诗歌风格格格不入。他没有铺陈华藻的才能, 但他却善于开掘题材, 开创了在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深远的田园诗风。他的诗风质朴醇厚, 这是另一种才能。陶渊明很明智, 他没有忘记自我而去盲目模仿别人, 因了不求其同, 反而创造出自己独特的价值。如果天空上飞翔的都是捕捉小羊的鹰群, 如果这个世界上只有具有相同能力的一种生物, 这个单一的世界将会非常可怕。

或许我们都觉得, 陶渊明跑进田园, 看起来是逃避。但换个角度思考, 他实际上是为了获得人格的独立, 不愿与当时污浊的官场同流合污, 因而他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而那些缺少道德担当的人, 则可能与世浮沉。这样, 陶渊明就被塑造成一个有所担当的榜样, 顺理成章地写进这篇作文中了。

写作议论文之前, 我们虽然有目的地积累和准备了一些事例, 但是很难达到每一个事例对应一个观点的效果。如何根据不同的观点有效利用素材进而写出高水准的议论文, 这就需要我们对已有的事例进行灵活变通, 恰当处理。这是因为, 任何客观材料所包含的意义都不是单一的, 而是多元的, 只要我们对同一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灵活变通运用, 就会使素材达到不同的论证效果。我们可以根据事例的大致情节、关键语句等, 依据文章的主旨, 遵循其内在规律引发联想, 或补充、或引申、或添加枝叶等, 使其变得既能有力地支撑论点又光彩照人, 使万“例”皆为我所用。

变通和处理的方法有两种:一是依据故事的情节拓展故事;二是抓住关键语句复活故事。需要强调指出的是, 我们在“变通”事例时, 必须依据文章的主旨, 遵循其内在规律, 对已有的事例进行增加或扩展, 切不可搞游离于主旨之外的“变通”。

如果我们在平时教学中能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多积累经典素材, 多角度阐释内涵, 寻找与材料立意的交集, 那么何愁材料匮乏、单调俗套呢?我们定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帮助他们写出流光溢彩、熠熠生辉的议论文。

参考文献

[1]董旭午.生活化语文教学课内提升[M].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4.

[2]程振理.特级教师这样教语文[M].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3.

[3]李忠文.议论文复合论据的表述方略[J].语文月刊, 2016.1.

[4]张勇.高中作文教学需要学生的合理想象[J].中学语文, 2016.1.

篇4:多面派宝贝

比如,他小小年纪,就很“世故”,好像失去了身为孩童的一派纯真,

那么,孩子是在多大时,有了多面派的苗头?

我们又该怎样去看待多面派“看人下菜碟”的一面?

多面派宝宝的典型特征是:把照料他的亲人按亲疏远近分成三六九等,依照大人不同的容忍底线,来决定自己当以什么样的表现来配合;在能容忍自己的亲人面前,宝宝通常乐于讨价还价,泼皮耍赖,在对自己说一不二严格要求的亲人面前,宝宝自觉自愿、乖巧懂事……

宝宝多面派生活场景上演!

1 妈妈出差回来,孩子爸爸说:“带孩子哪有那么辛苦?你一走,宝宝就像兵营里的士兵一样听话!”

2 宝宝出门游玩时,喜欢单独和妈妈去,爸爸也要去就显得兴致不高。

3 妈妈对爸爸说,宝宝一出门就要求买发圈发卡,很磨人啊。爸爸说,怎么会,宝宝刚说要剪成可爱的短发。

4 妈妈带宝宝出门时,宝宝主动谢绝吃冰淇淋,说肚子会痛;但保姆后来说,回家后不让宝宝多吃冰淇淋,宝宝就赌气不吃饭。

5 看动画片,妈妈在时宝宝只看一集;保姆或奶奶在时,不让他继续看下去他就满地打滚。

6 收拾玩具,爸爸在时,宝宝一个人收拾,爸爸在一边看报纸;妈妈在时,宝宝要求和妈妈一起收拾;保姆在时,宝宝对收拾玩具的要求翻白眼说:“你不会收拾?我妈妈付你工资干吗的?”

7 吃晚饭时,要是爸爸在,所有人都松口气,知道宝宝不会为“不吃蔬菜”、“不吃鱼”、“不吃米饭要吃外卖汉堡”掀起一场战争。

8 每天早上出门时,宝宝都要为“不穿这个要穿那个”让妈妈急得发疯,只要让爸爸去弄,父女俩5分钟内就出门了,小女孩穿T恤中裤也服服帖帖。

9 宝宝不肯打针,磨得保姆一天都哭丧着脸;爸爸一放下话来说:“不打防疫针,就把他的所有玩具都捐出去,说到做到!”宝宝就挨个央求:“带我去打针,好不好?”

10 爸爸不在家,宝宝是个多嘴的八哥,爸爸一回来,宝宝文静得就像一个闷嘴小葫芦。

以上这十条,你家宝宝切合几条?符合四条以上,就有多面派宝宝的倾向,符合六条以上,就是一个很典型的多面派宝宝啦。宝宝的多面派表现,甚至会挑起大人间的矛盾:妈妈认为宝宝的“刁蛮行径”是保姆造的谣;或者,爸爸认为妈妈夸大了带孩子的辛苦程度。

多面派宝宝的“养成节点”

要是你是个细心的妈妈,你就会发现,孩子超过一岁半或两岁后,一般就会根据不同的照料对象,有意或者无意地表现出多面派的个性。比如,在朝夕相处的、心软“好欺”的人面前,再内向的宝宝也会变得大胆,甚至颐指气使;而在严肃的、一板一眼的人面前,再好动刁蛮的宝宝也会变得乖顺可人;在对全家人都说一不二的爸爸或爷爷面前,调皮捣蛋的宝宝,也会做出听话懂事的样子;而在“不得不讨好宝宝换得主人信任”的保姆面前,文静的孩子也会变得调皮率性。

10多年前,孩子有多面派的表现一般要在两岁以后,随着社会环境的发展和孩子的早熟,现在孩子会在18个月到20个月之间,学会“察颜观色”。也就是说,一岁半,成了多面派宝宝的养成节点。在这个节点上,只要他发现亲人对他的容忍度有所不同,他就会不断试探爸妈、爷爷奶奶、保姆阿姨对他的行为的容忍极限在哪里,然后再根据这个限度调整自己的行为。而这个年纪的孩子,奶声奶气,像天使一样,通常成了大人们“争宠”的对象,家长不但不要求他“在所有的大人面前一样乖”,反而为孩子“不黏你而黏我”沾沾自喜,经常以破坏对方所立的规矩,“让宝宝和我更亲一点”为赏心乐事,这就越发纵容了宝宝“看人下菜碟”的行为。要是到了三四岁以后,再试图来扭转宝宝的多面派表现,往往会很困难。

我们这么做

最好的做法恰恰是,抓住一岁半这个多面派宝宝的养成节点,趁着宝宝睡熟了,所有的家人要坐下来,认真谈一次话,立下一些消弥“多面派”倾向的规矩,所有的人都要遵守。例如:

当一方责罚宝宝时,另一方再心疼,也不可出言护短。

谁也不得当着宝宝的面说“付你工资有啥用”,“叫你走,你就得走”来贬低保姆的地位。相反,大家要主动维护保姆的权威性。

任何人不得以“你们不行!宝宝见了我就老实了”自得,也不得以“我管不动你,我叫你爸来”来自我放弃,这会强化孩子“我是一个多面派”的暗示。

对生活起居、学习内容等多种要求,切不可一方失之以严,另一方失之以宽,让孩子有缝隙可乘。要商定出相对统一和有弹性的方案来,大家执行。

家中大人之间有矛盾时,不得威逼利诱,让孩子“站到自己”这一边来。

任何大人不得说对方“头发长见识短”,“你懂什么呀,管孩子你别插嘴。”要知道,孩子一旦发现大人在言语地位上也分尊卑,就很难怪他“看人下菜碟”了。

慎用“狐假虎威”

狐假虎威一开始可能会让宝宝噤若寒蝉,缴械投降,但时间一长,可能就不灵了,宝宝可能会说:“爸爸今天出差了,回不来。”“就算他回来也不能把我怎么样……妈妈,你会帮我的,妈妈最爱宝宝了,对不对?”后者简直不是“攻心计”,而是成了“反间计”了。

篇5:多面派老师作文

听高老师上课,那是“老高卖瓜,自卖自嘲”。每当讲到某位非常伟大的人,高老师就会非常认真地把那位伟人称赞一下,然后谦虚地说自己就没有这么高尚。其实我们都知道,高老师厉害着呢。兴许是他对自己要求高吧。

说高老师能力强,可不是我有意吹捧。那一日,我因为个人事情烦恼。实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我找到了高老师,请求高老师帮忙。高老师听了后,叮嘱我把心思放在学习上。高老师行动很快,第二日那个男生便圆润地离开了我的视线。我不得不感叹高老师对我们的上心和关心。

篇6:多面老师作文

王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用一个词可以概括,那就是——“多面体”!

第一面:教学幽默风趣、生动活泼。开学第一节课,她微笑着向我们走来。一段幽默风趣的开场白,拉近了我们彼此之间的距离。那时,我感觉到她就像一位大朋友,一位知心姐姐,那么和蔼可亲,那么平易近人。她上课时经常在我们学累的时候讲一些课外知识或说一些笑话,所以我们的教室里总是回荡着久久的笑声,从班级一直飘到整个校园。

第二面:有爱心,用真心关心他人。一次,我们班的大力士——屈子恒上楼时不小心把腿摔破了,当时,血滴答不止地流着。王老师知道后,像箭一样飞奔跑去,用纸巾小心地帮屈子恒止血,还不住地问:“还疼吗?还疼吗?”那种感觉,就像是一位慈祥的母亲在关心自己的孩子,那么焦急,那么温暖。因屈子恒好几天不能上课,王老师为了不让他落下功课,就每天晚上去屈子恒家给他补课。回家后已经很晚了,她还要拖着疲倦的身子去准备第二天我们要上的新课,直到很晚、很晚,但她从未说过一句苦,一句累。

第三面:智慧无穷、创意无限。为了让我们写好作文,王老师几乎每周都组织有意义的科学实践活动,有环保服装设计大赛、跳蚤市场、夹豆子比赛、抢板凳比赛、模仿舞蹈赛等等,不胜枚举。这些活动不仅锻炼了我们动手、动脑的能力和创造力, 还 丰 富了我们的课外生活,开拓了同学们的视野。通过实践,我们的作文水平提高了,写的一个比一个好。

篇7:多面老师作文

可爱搞笑

每到下课的时候,李老师总会和我们打成一片,丢手绢,丢沙包,跳绳……有时候她还会给我们讲笑话呢,她那妙语连珠的口才把我们全班同学都逗笑了。李老师还会经常出思维题来考我们呢,只要答对了问题,总能获得丰富的奖品。她就像一位知心姐姐为我们解除烦恼,带来快乐。

严厉与慈祥

别看李老师那么可爱搞笑,其实,她是一只“母老虎”,为什么说她是‘母老虎’呢?大家一看便知了。只要我们上课不认真,或没按时完成作业,她就会“怒发冲冠”,厉声喝斥,甚至叫我们家长过来一起。

大家不要觉得李老师仅仅是一只可怕的“母老虎”,她也有着慈祥的一面。我的数学一直不是很好,在期末考试的前几天,她一直悉心地帮我复习,为我解惑,我不会的题她总会反复地教我,直到我明白了为止。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期末考试我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上一篇:幼儿优秀绘本推荐下一篇:枸杞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