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身伤害鉴定标准

2024-04-29

最新人身伤害鉴定标准(精选10篇)

篇1:最新人身伤害鉴定标准

人身伤害鉴定标准

人身伤害鉴定标准

各种伤残等级鉴定标准(包括工伤、交通事故、医疗事故、人身损害、犯罪等伤残等级鉴定标准)

交通事故适用《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

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分GB/T 16180-2006》

人体轻微伤的鉴定标准 1996年7月25日公安部发布,1997年1月1日实施适用于一切违反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造成的轻微损害

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1990年6月20日最高法 最高检 公安部 司-法-部发布,1990年7月1日起实施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的伤害他人身体健康的法医学鉴定

人体重伤鉴定标准 1990年3月29日司-法-部 最高法 最高检 公安部发布,1990年7月1日实施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的重伤的法医学鉴定,人身伤害鉴定标准。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本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有关规定, 以医学和法医学的理论与技术为基础,结合法医检案的实践经验制定,为轻伤鉴定提供依据。

第二条 轻伤是指物理、化学及生物等各种外界因素作用于人体, 造成组织、器官结构的一定程度的损害或者部分功能障碍,尚未构成重伤又不属轻微伤害的损伤.第三条 鉴定损伤程度, 应该以外界因素对人体直接造成的原发性损害及后果为依据,包括损伤当时的伤情、损伤后引起的并发症和后遗症等,全面分析,综合评定。

第四条 鉴定人应当由法医师或者具有法医学鉴定资格的人员担任;也可以由司法机关聘请或者委托的主治医师以上人员担任。

鉴定人有权了解案情、调阅案卷、病历和勘验现场,有关单位有责任予以配合。

鉴定人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应用科学的检测方法,保守案件秘密,遵守有关法律规定。

第二章 头颈部损伤

第五条 帽状腱膜下血肿

头皮撕脱伤面积达20平方厘米(儿童达10平方厘米);头皮外伤性缺损面积达10平方厘米(儿童达5平方厘米)。

第六条 头皮锐器创口累计长度达 8厘米, 儿童达 6厘米;钝器创口累计长度达6厘米,儿童达4厘米。

第七条 颅骨单纯性骨折。

第八条 头部损伤确证出现短暂的意识障碍和近事遗忘。

第九条 眼损伤

(一)眼睑损伤影响面容或者功能的;

(二)眶部单纯性骨折;

(三)泪器部分损伤及功能障碍;

(四)眼球部分结构损伤,影响面容或者功能的;

(五)损伤致视力减退,两眼矫正视力减退至0.7以下(较伤前视力下降0.2以上),单眼矫正视力减退至0.5以下(较伤前视力下降0.3以上);原单眼为低视力者,伤后视力减退1个级别。

视野轻度缺损;

(六)外伤性斜视。

第十条 鼻损伤

(一)鼻骨粉碎性骨折,或者鼻骨线形骨折伴有明显移位的;

(二)鼻损伤明显影响鼻外形或者功

能的。

第十一条 耳损伤

(一)耳廓损伤致明显变形;一侧耳廓缺损达一耳的10%,或者两侧耳廓缺损累计达一耳的15%;

(二)外伤性鼓膜穿孔;

(三)外耳道损伤致外耳道狭窄;(四)耳损伤造成一耳听力减退达41分贝,两耳听力减退达30分贝,鉴定材料《人身伤害鉴定标准》。

第十二条 口腔损伤

(一)口唇损伤影响面容、发音或者进食;

(二)牙齿脱落或者折断2枚以上;

(三)口腔组织、器官损伤,影响语言、咀嚼或者吞咽功能的;

(四)涎腺损伤伴有功能障碍。

第十三条 颧骨骨折或者上、下颌骨骨折;颞下颌关节损伤致张口度(上下切牙切缘间距)小于3厘米。

第十四条 面部软组织单个创口长度达3.5 厘米(儿童达 3厘米),或者创口累计长度达5厘米(儿童达4厘米)或者颌面部穿透创。

第十五条 面部损伤后留有明显瘢痕, 单条长 3厘米或者累计长度达4厘米;单块面积2平方厘米或者累计面积达3平方厘米;影响面容的色素改变6平方厘米。

第十六条 面神经损伤致使部分面肌瘫痪影响面容及功能的。

第十七条 颈部软组织单个创口长度达 5厘米或者累计创口长度达 8厘米。

未达到上款规定但有运动功能障碍的。

第十八条 颈部损伤出现窒息征象的。

第十九条 颈部损伤伤及甲状腺、咽喉、气管或者食管的。

第三章 肢体损伤

第二十条 肢体软组织挫伤占体表总面积6%以上。

第二十一条 肢体皮肤及皮下组织单个创口长度达10厘米(儿童达 8厘米)或者创口累计总长度达15厘米(儿童达12厘米);伤及感觉神经、血管、肌腱影响功能的。

第二十二条 皮肤外伤性缺损须植皮的。

第二十三条 手损伤

(一)1节指骨(不含第2至5指未节)粉碎性骨折或者2节指骨线形骨折;

(二)缺失半个指节;

(三)损伤后出现轻度挛缩、畸形、关节活动受限或者侧方不稳;(四)舟骨骨折、月骨脱位或者掌骨完全性骨折。

第二十四条 足损伤

(一)2节趾骨骨折;

(二)缺失1个趾节;

(三)庶骨2节骨折;跗骨、距骨、跟骨骨折;踝关节骨折或者庶跗关节脱位。撕脱骨折除外。

第二十五条 四肢长骨骨折;膑骨骨折。

第二十六条 肢体大关节脱位、关节韧带部分撕裂、半月板损伤或者肢体软组织损伤后瘢痕挛缩致关节功能障碍。

第四章 躯干部和会阴-部损伤

第二十七条 躯干部软组织挫伤比照第二十条。

第二十八条 躯干部创口比照第二十一条。

第二十九条 躯干部穿透创未伤及内脏器官或者重要血管、神经的。

第三十条 胸部损伤引起气胸、血胸或者较大面积的单纯性皮下气肿,未出现呼吸困难。

第三十一条 胸部受挤压, 出现窒息征象。

第三十二条 肩胛骨、锁骨或者胸骨骨折;胸锁关节或者肩锁关节脱位.第三十三条 肋骨骨折(一处单纯性肋骨线形骨折除外)。

第三十四条 女性乳-房损伤导致一侧乳-房明显变形或者部分缺失;一侧乳-房乳腺导管损伤。

第三十五条 腹部闭合性损伤确证胃、肠、肝、脾或者胰挫伤。

第三十六条 外伤性血尿(显微镜检查红细胞>10/高倍视野)持续时间超过二周。

第三十七条 会阴-部软组织挫伤达10平方厘米(儿童酌减)或者血肿二周内不能完全吸收的。

第三十八条 阴-茎挫伤致排尿困难;阴-茎部分缺损、畸形;阴-囊撕脱伤、阴-囊血肿、鞘膜积血;一侧睾-丸脱位、扭转或者萎缩。

第三十九条 会阴、阴-囊创口长度达 2厘米;阴-茎创口长度达 1厘米。

第四十条 外伤性肛裂、肛瘘或者肛管狭窄。

第四十一条 阴-道撕裂伤、子宫或者附件损伤。

第四十二条 损伤致孕妇难免流产。

第四十三条 外伤性脊柱骨折或者脱位;外伤性椎间盘突出;外伤影响脊髓功能,短期内能恢复的。

第四十四条 骨盆

骨折。

第五章 其他损伤

第四十五条 烧、烫伤

(一)烧烫伤占体表面积

浅二度5%以上(儿童3%以上);

深二度2%以上(儿童1%以上);

三度0.1%以上。

(二)头、手、会阴-部二度以上烧烫伤,影响外形、容貌或者活动功能的。

(三)呼吸道烧烫伤。

第四十六条 冻伤比照本标准相关条文。

第四十七条 电烧伤当时伴有意识障碍或者全身抽搐。

第四十八条 损伤致异物存留深部软组织内。

第四十九条 各种损伤出血出现休克前期症状体征的。

第五十条 多部位软组织挫伤比照第二十条。

第五十一条 多部位软组织创伤比照第二十一条。

第五十二条 其他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损伤, 致人体组织、器官结构轻度损害或者部分功能障碍的比照本标准相关条文。

第六章 附 则

第五十三条 多种损伤均未达本标准的, 不能简单相加作为轻伤。若有三种(类)损伤均接近本标准的,可视具体情况,综合评定。

第五十四条 本标准所定各种数据冠有“以上”或者“以下”的均含本数。

第五十五条 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的伤害他人身体健康的法医学鉴定。

第五十六条 本标准自1990年7月1日起试行。

篇2:最新人身伤害鉴定标准

当遭受意外伤害、交通事故、医疗事故等侵权行为,导致当事人人身受到损害,或残疾,甚至死亡的,受害人或其近亲属应如何向加害方请求损害赔偿呢?根据法律规定,受害方可向加害方提出下列损害赔偿的请求:

1、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的,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赔偿义务人应当予以赔偿。

2、受害人因伤致残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费用以及因丧失劳动能力导致的收入损失,包括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赔偿义务人也应当予以赔偿。

3、受害人死亡的,赔偿义务人除应当根据抢救治疗情况赔偿本条第一款规定的相关费用外,还应当赔偿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补偿费以及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其他合理费用。

篇3:人身伤害案中伤情鉴定的常见问题

1对鉴定标准把握不到位

最常见的是对鉴定标准的理解与把握不准确, 放宽使用标准, 草率地做出鉴定结论, 改变事件的性质, 致使简单的民事纠纷上升为刑事案件。如鼻骨骨折和眶壁骨折的鉴定, 只有鼻骨的粉碎性骨折、鼻部塌陷变形、影响通气功能、需复位矫正的或眶壁明显骨折才能达到轻伤的鉴定标准;而鼻骨骨折无塌陷变形、不影响外观、无需复位矫正或眶内壁挫伤、细微骨折裂缝则达不到轻伤标准, 但在实践中, 容易把轻微伤鉴定为轻伤, 出现不公正的结果。

2鉴定资料采集不全面

仅依据被鉴定人提供的病例及影像资料, 不做详细的检查和复查, 由于不同医疗单位的水平不同、医务人员经验和层次的差别造成病例资料不完整, 与实际有出入, 且不乏有漏诊和误诊的情况, 依据这样的资料做出的鉴定结果自然有失科学性。如鉴定胸廓损伤肋骨骨折的情况, 直观的结果靠X线检查显示, 但在不同的单位、不同的医生、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检查方法出具的结果往往有很大的差异, 尤其是有无骨折、骨折的类型和骨折数目的差异, 直接影响鉴定的结果, 对于这种情况, 须按照伤情鉴定的要求进行多体位、多角度X线平片复查, 才能得出准确的检查结果, 避免漏误。

3对资料缺乏认真的甄别

对已有的病历和影像资料不进行详细鉴别, 而盲目做出鉴定结论, 造成难以想象的后果。如脊柱椎体压缩骨折和肋骨骨折, 须鉴别是新鲜骨折还是陈旧性骨折, 尤其被鉴定人是老年人时, 老年性、退变性压缩极为常见, 只需经CT或MR检查即可鉴别骨折的新旧程度, 不做鉴别就易出问题。例如, 78岁老年人的椎体陈旧压缩骨折被错误地鉴定为轻伤, 致使民事纠纷变为刑事案件。

4随意放宽标准及不当鉴定

一些鉴定人受各种关系和人情的影响, 随意放宽鉴定标准, 做人情鉴定, 更有甚者, 个别鉴定人违背职业道德, 亵渎司法神圣, 贪图蝇头小利, 不择手段, 不惜借用假资料做虚假鉴定, 从而干扰司法公正, 严重损害司法鉴定人的形象和案件当事人的权利及利益, 给司法鉴定工作造成极坏的影响。

总之, 在司法鉴定过程中, 司法鉴定人一定要以科学公正的态度, 规范自己的职业行为, 要认真学习和把握鉴定标准, 本着对被鉴定人高度负责的态度和维护司法公正的精神, 对鉴定资料进行严谨科学的分析和甄别, 杜绝虚假鉴定, 防止各种问题及不当鉴定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吴军, 夏文涛.人体损伤程度司法鉴定指南[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2005.67.

[2]王延福, 秦秀红, 王旭.数字化摄影与胸廓创伤[J].影像技术, 2010.1:55-56.

篇4:最新人身伤害鉴定标准

关键词:以审判为中心 鉴定意见 实质性审查 对抗性审查

一、鉴定意见审查的误区

2012年修正的《刑事诉讼法》将原来“鉴定结论”的表述改为“鉴定意见”,隐隐打破了此类证据原有的“不可辩驳”的证据地位。[1]笔者认为,虽然鉴定意见较一般言词证据,更具有科学性,但其本质仍是专家的主观意见,鉴定意见应属于言词证据。

伤情鉴定属于法医类鉴定中的一种,伤情鉴定所形成的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意见(以下称“鉴定意见”),在以往存在着“鉴定意见必采信”的审查误区,公诉人在审查案件事实时,往往只审查鉴定意见中的结论部分,对应定罪量刑的标准加以采信,对基本情况、检案摘要、检验过程的审查敷衍了事。甚至一些公诉人在认识上仍然存有误解,认为鉴定结果就是科学上的定论,不可能出现错误;还有的公诉人对存疑的鉴定意见不敢提出质疑,生怕会发生“外行指导内行”的笑话,一般只是程序性的问询鉴定人,对鉴定人的解释不加判断和筛选,在审查报告中原话摘录,以此结案。随着“以审判为中心”诉讼制度改革的推进,公诉人对鉴定意见从鉴定主体、鉴定程序、特别是鉴定文书的审查,应从程序性审查转向实质性审查,从论证性审查转向对抗性审查,以契合证据裁判原则,接受庭审实质化质证。

二、鉴定意见审查的实证分析

公诉人在审查起诉中应对鉴定意见进行实质审查,以审慎的态度排查证据中的矛盾点,尤其注重防止个别鉴定中因流程、方法、甚至字眼的纰漏而导致证据瑕疵甚至证据排除情况的发生,下文以T市H区人民检察院公诉部门审查起诉的案件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

(一)对鉴定主体的审查

在司法实践中,往往存在着鉴定机构的高度垄断化的现象,以笔者承办的故意伤害案件为例,几乎100%的鉴定意见都为一家鉴定机构所出,侦查机关在移送审查案卷材料时,都没有该鉴定机构和相关鉴定人员的资质证明类的证据,认为这是无需证明的客观事实。但是笔者认为,公诉人应按照法律规定,审查鉴定机构是否具有司法鉴定许可证,鉴定人是否具有鉴定资格,从而对其是都具有法定资质进行实质判断。

(二)对鉴定程序的审查

在我国由于诉讼结构属于职权主义类型,为保障鉴定意见客观真实,鉴定人由官方聘请,没有私鉴定人的制度设计,因此鉴定人必须由公安司法机关聘请或指派。公诉人在审查时,要注意卷中是否有司法鉴定委托书,委托单位是否为公安机关,还要审查公安机关是否履行了告知义务,卷中是否有送达回执类证明。

(三)对鉴定意见文书的审查

1.对基本情况的审查。在对基本情况的审查中,其中除了对基本情况中委托单位、事项、日期等内容进行文字校验,对被鉴定人主体信息比照卷宗中的户籍证明材料进行核对以外,还应着重对鉴定日期进行审查,以确定检验时机是否正确。

[案例一]2014年11月18日,犯罪嫌疑人董某因家庭矛盾殴打被害人李某,导致其右眼部受伤。经鉴定(鉴定时间为2015年1月20日):被鉴定人李某某右眼视神经挫伤,其损伤程度为轻伤二级。经审查,根据《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之规定,以组织器官功能障碍为主要鉴定依据的,应在损伤90日后进行鉴定。本案的李某某右眼视神经挫伤,属于组织器官的功能障碍,受伤时间是2014年11月18日,鉴定意见书在基本情况中记载的鉴定日期是2015年1月20日,间隔时间不足90日,不符合《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对鉴定时间的要求。该鉴定意见鉴定程序违反相应专业技术要求,无法作为定罪依据。由此可见,该案仅仅是因为鉴定时机不当,导致鉴定意见无法作为定罪依据,从而只能启动重新鉴定程序。

2.对检案摘要的审查。一般认为,检案摘要的内容只是根据司法鉴定委托书的记载进行描述,对鉴定意见进行审查时,此部分的审查意义不大。但是往往就因为这些细枝末节的疏忽,可能影响案件走向。

[案例二]2015年7月7日,犯罪嫌疑人宋某因债务纠纷殴打被害人胡某某,胡某某当日被送往医院救治,2015年7月10日,胡某某在住院期间报警,后宋某被公安机关抓获。

在审查起诉阶段,该案宋某的辩护人认为鉴定意见中写到的“2015年7月10日,胡某某在案发地点报警”与卷中其他证据证实的胡某某在2015年7月10日在医院住院的事实发生矛盾,认为7月10日正在住院期间,又能在案发地点报案不合常理,案件事实不清。公诉人经审查,通过询问公安机关办案人、鉴定人,认定该鉴定意见检案摘要属于表述瑕疵,要求鉴定机关更正并加盖专用章,公安机关出具情况说明,实现瑕疵证据补强。以上问题看似很小,但是如果不能及时补正,在庭审阶段,该部分就会成为鉴定意见的薄弱环节,易被辩护人利用,甚至会影响法官的内心确认,影响案件的事实认定。

3.对检验过程的审查。一般检验过程主要是对被害人的医院诊断证明、就诊记录进行摘要总结、分析说明,公诉人在对检验过程的审查中,除了审查其分析说明是否符合《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的规定,还应对照鉴定诊断摘抄内容,与证据卷中的原始就诊记录比对,审查内容是否一致,以查明检材是否客观真实。

[案例三]被害人郭某被犯罪嫌疑人张某打伤,经鉴定:郭某血气胸,伴一侧肺萎陷85%,鉴定为重伤二级。经比对,鉴定机构得出郭某血气胸,伴一侧肺萎陷85%的结论依据是在检验过程中摘录的郭某在医院就诊时的一份CT报告,其中描述“左侧未压缩肺组织占左侧胸腔约15%”。然而经过查找证据卷,却未发现描述有“左侧未压缩肺组织占左侧胸腔约15%”的CT报告的原始证据,那么该鉴定意见的检材是否真实存疑,后经过实地走访被害人就诊医院,调取原始记录,证实存在该份CT报告,由于侦查机关的疏忽在移送案卷时将该份重要证据遗漏。由此可见,对检验过程的认真比对,不但可以对鉴定意见本身的进行全面审查,有时甚至可以对其他证据的审查起到印证作用,一举多得。

4.对鉴定结论的审查。鉴定结论部分往往是公诉人作为定案的直接依据,应该作为审查的重点部分。一是要审查结论的客观性,有时在结论部分会出现“犯罪嫌疑人流窜”“犯罪嫌疑人不法侵害”等主观判断字眼,因为这些存在极强的个人感情色彩,这在作为定案依据时应该予以排除。二是要审查结论的严谨性,由于汉字文意丰富,如果结论部分文字表达存在歧义,就会有导致整份鉴定意见无法作为定案依据的风险。

[案例四]2016年6月18日,犯罪嫌疑人许某因其在贩卖蔬菜时与被害人魏某某抢占摊位而发生争执,后殴打被害人面部致其受伤。经鉴定:魏某某头面部受伤后造成两颗牙齿损伤,损伤程度为轻伤二级。经审查,该份鉴定结论的依据是《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5.2.4(q)“牙齿脱落或者牙折2枚以上,构成轻伤二级”的规定,但是由于该份鉴定结论表述的为“损伤”,损伤的意思可以理解为损害、挫伤、缺损等,但如果本案的被害人牙齿受伤情况是缺损的情况下,那么被害人的伤情只构成轻微伤,而非轻伤,犯罪嫌疑人则有无罪的可能。后通过调取被害人的证言、查阅鉴定意见的检验过程、问询鉴定人,证实被害人的牙齿实际损伤状态为脱落,根据《司法鉴定程序通则》“司法鉴定意见书出具后,发现文字表达有瑕疵,但不影响司法鉴定意见的,司法鉴定机构可以进行补正”的要求,鉴定机构出具了补正说明书,将鉴定结论部分更正为:“魏某某头面部受伤后造成两颗牙齿脱落,损伤程度为轻伤二级。”

5.对附注照片的审查。附注照片直观反映被害人的受伤情况,有时也能从侧面反映出鉴定人的鉴定过程和方法是否符合相关专业的规范要求,甚至有时能直接作为鉴定结论是否正确的佐证。

[案例五]犯罪嫌疑人李某因琐事与被害人秦某发生争执,后李某持菜刀将秦某砍伤,经鉴定:被鉴定人秦某右侧额顶部可见纵行长约5.0cm缝合后伤口瘢痕,其损伤程度为轻伤二级。

经对鉴定意见的附注照片审查发现:被害人秦某的伤口瘢痕5.0cm是从发际线之内的头部进行测量得出,而从所附标尺测量的发际线外额部的瘢痕长度(即面部的瘢痕长度)并不足4.5cm,根据《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5.2.4(a)款的规定,面部单个创口或者瘢痕长度4.5cm以上,构成轻伤二级。原鉴定意见书鉴定轻伤二级的依据不足。后该鉴定机构重新出具审查意见认定,被鉴定人秦某右额顶部的瘢痕总体长度为5cm,其中发际内的长度为1.2cm,额部的瘢痕长度为3.8cm,去除瘢痕挛缩的因素,其面部的瘢痕未达到4.5cm,未达到《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中5.2.4(a)条款所规定的长度,被鉴定人秦某的伤情评定为轻微伤。因而认定犯罪嫌疑人李某的故意伤害他人结果未达到轻伤以上标准,不构成故意伤害罪,不符合起诉条件。

三、鉴定意见审查的思维路径确立

南宋法医学家宋慈在《洗冤集录》里说:“狱情之失,多起于发端之差,定验之误。”错案的发生,往往都是在一开始调查的时候出现了一点误差,一开始的检验或鉴定的时候出现了一点失误。[2]通过以上实证分析不难发现,无论是在对鉴定的主体审查、程序审查、特别是文书审查,几乎每个环节都有可能出现纰漏,一些几不可察的错误可能在庭审的“聚光灯”下都有可能会让公诉人陷入被动,而鉴定意见的证据排除往往直接会割断证据链条,导致案件证据不足,带来无罪的后果,给公诉工作带来较坏影响。即便是在审判环节启动重新鉴定程序,也不可避免的增加了法院以及当事人的负担,同时,损害了法律权威,造成司法公信力的降低。[3]在“以审判为中心”的背景下,公诉人应当及时转变观念,清醒认识到鉴定意见的言词证据属性,正确定位“鉴定意见”的证据地位,[4]笔者认为,公诉人在对鉴定意见的审查思路要做到两点转变。

一要做到从程序性审查到实质性审查的思想转变。根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第252条的规定,对于鉴定意见,检察人员应当进行审查。这说明了对鉴定意见的审查是检察人员的义务,要想对鉴定意见做到全面审查,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不仅仅满足于审查鉴定机构、鉴定人的资质,鉴定人是否存在应当回避的情形,形式要件是否完备等程序性、表面性工作,还必须对鉴定的过程和方法是否符合相关专业规范要求进行实质性、细致性审查。

二要做到从论证性审查到对抗性审查的思想转变,“以审判为中心”要求庭审实质化,而庭审实质化的关键就是用证据说话,让证据定案,庭审过程将更具对抗性和不可控性,鉴定意见在人身伤害案中,特别是轻微人身伤害案中,往往作为罪与非罪的关键界标,更会在法庭的“聚光灯下”被强化质证,所以在审查起诉阶段,公诉人在对鉴定意见的审查时,要树立对抗性的审查思维,这种思维不是为了排除证据而对抗,而是从辩护人的立场上,从辩护的角度审慎的对待鉴定意见,重点审查鉴定意见与勘验、检查笔录及相关照片等其他是否有矛盾,看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有无矛盾。[5]在此条件下,鉴定意见得到充分审查而没有问题,才能获得资格,可以作为定案的依据,接受庭审的考验。

注释:

[1]参见冯宗美、陈玉林:《鉴定意见审查问题探究》,载《中国司法鉴定》2013年第3期。

[2]参见王霞:《谈侦查人员对鉴定意见的审查》,载《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年第4期。

[3]参见李洁:《鉴定意见的可靠性问题研究》,燕山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第16页。

[4]参见沈臻懿:《〈死刑案件证据规定〉第23条的诠释与解读——以鉴定意见审查判断为视角》,载《犯罪研究》2011年第2期。

篇5:浅析人身伤害赔偿标准

目前,我国所公布执行的人身损害赔偿标准正处于多元化状态.由于标准的`不同,相同的人身伤害赔偿项目在不同的标准中所规定的赔偿金额悬殊很大.笔者认为,可以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协调有关部门,组织制定统一的相关赔偿标准,依法保障事故赔偿和安全生产.

作 者:史博学 SHI Bo-xue  作者单位:青岛大学法学系,青岛,266071 刊 名: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 1(3) 分类号:X915.3 关键词:人身伤害   人身伤害赔偿标准   事故赔偿   故意伤害  

篇6:人身伤害的城乡标准

1、确定适用地域的标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九条 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第三十条赔偿权利人举证证明其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受诉法院所在地标准的,残疾赔偿金或者死亡赔偿金可以按照其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的相关标准计算。

2、确定适用城镇或是农村户口

3、对于农村户口,但经常居住地是城市的(须延续一年以上),适用城市户口

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关于经常居住地在城镇的农村居民因交通事故伤亡如何计算赔偿费用的复函

(2005)民他字第25号

2006年4月3日

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关于罗金会等五人与云南昭通交通运输集团公司旅客运输合同纠纷一案所涉法律理解及适用问题的请示》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和被扶养人生活费的计算,应当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结合受害人住所地、经常居住地等因素,确定适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费性支出)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的标准。本案中,受害人唐顺亮虽然农村户口,但在城市经商、居住,其经常居住地和主要收入来源地均为城市,有关损害赔偿费用应当根据当地城镇居民的相关标准计算。

注: 2006年5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印发该复函予全国各地高级法院,参照适用。

4、对于农村户口,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也是农村,但收入主要来源于城市,或者从事非

篇7:重新做人身伤害鉴定的程序

本人对初次人身伤害鉴定的结果有异议,向派出所提出重新做鉴定,我是原告,派出所同意重新做鉴定了,但是管我这个案子的警官说,必须去他们指定的鉴定所做重新鉴定,不可以去其他的鉴定所.可是初次鉴定的时候他就说必须去他们指定的鉴定所.我现在不相信他说的话了.请问受害人自己提出重新做伤害鉴定,真的只可以去他们所指定的司法鉴定所吗?辽宁省内有那么多家鉴定所,我们本市就有好几家.首先,应看你申请重新鉴定的程序,是在司法程序中,还是在侦查机关处理案件过程中;

其次,根据你称“我是原告”,则你所涉情况属于司法鉴定,则当事人对司法鉴定结论有异议的,可以申请重新鉴定,应该写重新鉴定申请书。

对人民法院委托的鉴定部门作出的鉴定结论有异议申请重新鉴定,提出证据证明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予准许:

1、鉴定机构或者鉴定人员不具备相关的鉴定资格的;

2、鉴定程序严重违法的;

3、鉴定结论明显依据不足的;

4、经过质证认定不能作为证据使用的其他情形。

最后,你称“向派出所提出重新做鉴定”,有点乱。

若是原告,所涉问题为司法鉴定,应由法院委托,跟派出所无关。

况且,派出所所称指定,也没有依据,应由原被告双方协商指定,无法协商确定的,有人民法院选号确定,任何部门不能随意指定。追问谢谢你的回答,当时是拨110报的案,还没走到起诉那一步,当时派出所说,先做伤害鉴定,如果是轻微伤,他们调解.但如果是轻伤,他们调解无效后就到法院起诉,并追究刑事责任.所以现在案子还在派出所挂着,但没解决呢.第一次鉴定的委托书就是派出所给出具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办案民警说重新做鉴定的机构必须是他们所指定的,他的话有法律依据吗?

回答据你所述,该鉴定为法医鉴定,而非司法鉴定,法医鉴定为公安机关受理。若对鉴定结论不服的,则应向上一级公安机关提出,由其另行委托。也不是原派出所指定。

具体法医鉴定程序:

1、法医鉴定主要受理公安局、检察院、法院委托的鉴定。县公安机关办理的案件,需要作人身伤害法医学鉴定的,须委托县公安机关的法医进行初次鉴定,不得越权鉴定。

2、委托鉴定由办案单位进行,不授理以个人名义委托的法医学鉴定。

3、委托法医鉴定前,公安机关办案单位应当准备充分的鉴定材料,交由法医对鉴定材料进行审查。案件受伤当事人应配合办案单位提供病历资料、检查报告单、影像诊断资料(X片、CT等)等鉴定资料。

4、法医应当对被鉴定人进行人身检查,可以要求补充鉴定材料,有确定鉴定时机的义

务。委托单位和被鉴定人应当配合法医鉴定。

5、对行动能力严重受限的被鉴定人,办案单位和法医可以到被鉴定人所处的地点进行人身检查。

6、办案单位或案件当事人认为法医鉴定结论(或意见)理由不足、不全面、发现新的材料以及解答新问题,可以由办案单位委托原作出鉴定的法医进行补充鉴定。

7、案件当事人认为法医鉴定结论(或意见)有异议,可以向办案单位申请委托上一级公安机关的法医进行重新鉴定。

办理期限

篇8:最新人身伤害鉴定标准

一、人身伤害鉴定结论争议处理立法现状

我国现行法律对于刑事诉讼重新鉴定没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规定, 有关人身伤害重新鉴定的规定散见于各种法律规范性文件之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一百二十条规定:对人身伤害的医学鉴定有争议需要重新鉴定或者对精神病的医学鉴定, 由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医院进行;一百二十一条:侦查机关应当将用作证据的鉴定结论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申请的, 可以补充鉴定或重新鉴定。

《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二百零七条规定:对人身伤害的医学鉴定有争议需要重新鉴定的情形包括:1.对同一人身伤害已存两个以上的不同鉴定结论, 人民检察院与公安机关、犯罪嫌疑人、被害人之间或者被害人与犯罪嫌疑人之间不能形成一致认识, 人民检察院认为需要重新鉴定的;2.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的人身伤害医学鉴定不能作为定案依据, 需要重新鉴定的;3.人民检察院与公安机关、被害人、犯罪嫌疑人之间或者被害人与犯罪嫌疑人之间对同一人身伤害的医学鉴定有不同认识, 人民检察院认为需要重新鉴定的;第二百零八条人民检察院认为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医院作出的鉴定结论不能作为定案依据的, 应当另行委托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其他医院重新鉴定或者补充鉴定。

二、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从以上法律条件可以看出, 当前我国虽对重新鉴定启动程序、启动条件进行了相关约束性规定, 但规定较为模糊, 司法实践中不易操作。

(一) 当事人滥用重新鉴定权

现行刑诉法赋予当事人重新鉴定申请权是以保障鉴定意见的可靠性, 防止冤、假、错案的发生, 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为目的的。但是司法实践中, 无论在侦查、起诉、还是在审判阶段, 只要犯罪嫌疑人、被害人一方强烈要求再鉴定, 许多案件承办机关往往并不注重审查鉴定程序是否公正, 结论是否科学, 一般情况下都会裁定重新鉴定。以笔者所在地法院为例, 2010年一季度该法院受共受理故意伤害案件7件8人, 其中由被告人提出重新鉴定的有3件4人、被害人提出重新鉴定的1件1人, 法院均作出了同意裁定。从实际情况看, 这些案件中, 当事人对鉴定的异议许多是从自身利益出发轻率地提出, 并无重新鉴定的客观必要。由于对“有争议需要重新鉴定”法律适用未作具体解释, 是否需要重新鉴定凭案件承办人自由裁量, 造成把关不严, 有的案件在不同的诉讼阶段委托不同的鉴定机构鉴定, 出现同一伤情多种鉴定结果, 不仅加大了案件处理的难度, 也严重影响了诉讼效率, 增加了诉讼成本。

(二) 被害人拒不配合重新鉴定

启动重新鉴定程序后, 被鉴定人拒绝配合的, 法院应如何处理?这一问题目前还是法律规定的盲区。以笔者所办理的一个案件为例:刘某某故意伤害案中, 被害人的伤情经公安机关的法医鉴定为重伤乙级 (初次检验结论暂定为轻伤甲级;复查检验被害人的功能恢复情况后, 又定结论为重伤乙级) , 在法庭审理过程中, 被告人及辩护人对该鉴定结论提出质疑并申请重新鉴定结论, 法院作出了同意重新鉴定的决定, 并委托了某鉴定机构对被害人的伤情重新鉴定, 但被害人一直以种种理由推托、不配合重新鉴定, 司法鉴定机构只得被迫终止鉴定。由于伤情的轻重影响着对被告人的定罪、量刑, 在被鉴定人拒绝配合重新鉴定后, 由于法律无明文规定, 法院既不能强行带被鉴定人去鉴定 (即便强行带被鉴定人去作重新鉴定, 由于须对其功能性的恢复, 对鉴定结论势必造成影响) , 又不能贸然对被鉴定人进行处罚 (在此情况下对其进行处罚于法无据) 。无论是《刑事诉讼法》, 还是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制定的司法解释, 均找不到解决上述问题的相关答案。江西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于2002年6月1日通过的《江西省司法鉴定条例》第二十四条也只规定了具有这类情形的, 司法鉴定机构可以终止鉴定。笔者认为, 现行法律对解决该问题的立法空白, 使得法官对被鉴定人拒不配合重新鉴定束手无策, 不仅有损于法院的司法权威, 也不利于刑事案件的正确处理。如刘某某故意伤害案, 截至笔者发稿日, 仍未收到法院判决书, 这一案件处理已严重超越审限。

(三) 重新鉴定费用承担问题

目前, 有关重新鉴定费用如何承担的问题, 《刑事诉讼法》和有关司法解释均未作出规定。由于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刑事案件中, 很大一部分是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时根据需要鉴定的, 受害人没有或者支付了很少的鉴定费, 但重新鉴定时, 被告人预先缴纳了鉴定费及其他费用, 这项费用较高, 一旦重新鉴定的结论推翻了原鉴定结论, 该项费用应该由谁承担的问题就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被害人认为原鉴定结论是公安机关安排的, 鉴定结论是否正确不是被害人能够预料的, 被害人不应承担重新鉴定的费用。被告人认为原鉴定结论错误, 重新鉴定的费用不应由被告人全部承担。如笔者所在院审理的李某某故意伤害一案, 被告人对被害人的伤残等级鉴定不服, 申请重新鉴定后, 鉴定结论认为被害人不构成伤残, 双方对鉴定费用的负担各执一词。

(四) 重新鉴定机构选择问题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规定, 对人身伤害的医学鉴定有争议需要重新鉴定的, 应当由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医院进行。由于对该条文存在不同的理解, 部分司法人员认为, 该规定仅针对“医学鉴定”有争议, 而对侦查机关法医所做的“法医鉴定”、社会司法鉴定机构所做的“司法鉴定”有争议的, 法律并未明确规定相应的重新鉴定机构。由于目前并无相关法律对法医鉴定、医学鉴定作出明确界定, 导致实践中很多人身伤害案件重新鉴定并未由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医院进行。如笔者所在院办理的游某某、闵某某故意伤害一案中, 被害人桂某被二被告人用木凳击伤肩部, 经某医学鉴定机构鉴定:桂某左肩关节功能丧失约53%。当地司法鉴定中心根据该医学鉴定作出司法鉴定:被害人桂某损伤程度为重伤乙级。被告人游某某、闵某某对被害人的伤势结论持异议, 认为桂某的左肩功能没有丧失53%, 达不到重伤乙级, 因此申请重新鉴定。双方争议点是被害人的左肩关节功能到底丧失多少, 该案应属于对医学鉴定有争议, 按照法律规定应当由省政府指定的医院进行。但是受理此案的法院认为, 被告人对被害人重伤乙级的伤势有异议, 属于对法医鉴定有争议, 并不是医学鉴定有争议, 因此不需要委托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医院进行重新鉴定。最终, 该法院委托某社会司法鉴定机构重新鉴定, 该鉴定机构直接作出重新鉴定结论:桂某某左肩关节功能丧失约10%, 损伤程度为轻伤甲级。由于部分司法人员认识上的偏差, 导致出现差异较大的两份鉴定结论, 也致使量刑结果完全不同。

三、原因分析

当前人身伤害重新鉴定存在诸多问题,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 启动重新鉴定程序的条件不明确

《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仅对人身伤害的医学鉴定有争议而需要重新鉴定的条件只从原则上做了规定, 并没有将这些条件具体化, 即因对鉴定结论疑问, “为诉讼需要”而启动。但对于具备何种情形、何种条件即视为达到“诉讼需要”的标准, 法律又未做界定。应当说这种立法措辞因其语义模糊, 不仅无法实现以“诉讼需要”为标准限定鉴定程序的立法本意, 还为司法实务中常常出现只要人提出重新鉴定的申请, 就进行重新鉴定, 导致重新鉴定的比例偏高。

(二) 鉴定机构过多且设置重复, 鉴定人业务素质低

目前, 社会上各种鉴定机构繁多, 但缺少一批高水平的权威性鉴定机构。这是由于从事司法鉴定活动离不开先进的技术设备、可靠的标准方法和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 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长期的积累, 而社会公共鉴定机构缺乏国家投入、财政保障和政策支持, 仅靠市场机制调节难以保证鉴定公正性。在鉴定的社会化大环境下, 鉴定主体受利益驱动影响, 虚假鉴定、随意性鉴定增多。另外, 鉴定人员业务水平低, 工作责任心不强, 实践经验不足, 也是导致重复鉴定增多的原因。

(三) 重新鉴定缺失次数的约束

众所周知, 鉴定会受主客因素影响, 一旦重新鉴定就可能得出与原鉴定不一致甚至截然相悖的结论, 而法律中并没有明确规定鉴定的次数, 实践中就出现了无休止的重新鉴定, 即造成多头鉴定、重复鉴定现象的存在, 从而形成多个争议的鉴定结论。

四、几点建议

第一, 明确重新鉴定的启动条件。笔者认为重新鉴定的必须是有理由和附条件的。启动条件应从实体与程序两方面考虑, 实体方面即原鉴定结论确有错误或者原鉴定结论与其他证据矛盾而有疑问。包括1.原鉴定使用的方法和仪器不当;2.原鉴定人应当回避而没有回避或者故意捏造事实、出具不真实的鉴定结论;3.原鉴定人或鉴定机构不具备鉴定资格;4.送鉴材料、客体失实或虚假;5.发现了新的鉴定资料, 可能影响鉴定结论的准确性等。程序方面, 启动重新鉴定程序必须经县级以上公安局 (处) 长、检察长、法院院长批准。

第二, 立法必须对重新鉴定次数进行限制。我们主张在整个刑事诉讼程序建立每一审级一次鉴定制, 即在一审程序、二审程序、再审程序中只能启动一次重新鉴定。加之在侦查阶段所作的初次鉴定, 对同一专门事件至多只能作四次鉴定。在再审程序中的重新鉴定, 由全国各鉴定领域的权威专家, 以及做出前三次结论的鉴定人组成。这样当事人对依托伤情鉴定作出的裁判文书不服时, 可以通过上诉、申诉的诉讼行为维护其权益, 由上诉审法院、接受其申诉的司法机关对包括伤情鉴定在内的法律文书、证据材料进行综合审查判断, 以确实是否支持其上诉或申诉理由。这期间, 当事人必须执行生效法律文书, 使生效法律文书确实的权利义务及时实现, 相关社会关系及时稳定。

第三, 明确规定人身伤害重新鉴定一律由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鉴定机构进行。从技术要求上进, 《刑事诉讼法》及相关解释规定接受重新鉴定的鉴定机构的资质条件高于原鉴定机构是必要的。这一规定也将原鉴定机构排除在重新鉴定机构选择的范围之外, 避免了鉴定人受先入为主的主观因素的影响, 使其能更客观进行鉴定。国家级司法鉴定机构为终局鉴定机构, 只受理全国范围内启动再审程序的人民法院委托进行的重新鉴定。由于申诉案件时限相对较长, 由国家级鉴定机构承担全国范围内的终局司法鉴定任务具备可行性;省 (自治区) 级鉴定机构只受理本省 (自治区) 范围内的上诉案件的重新鉴定;市级鉴定机构受理本市范围内针对初次鉴定需要重新鉴定的申请;县 (区) 级鉴定只受理初次鉴定申请。

第四, 解决被鉴定人拒绝配合重新鉴定的问题, 应立法强化被鉴定人的权利、义务, 同时增设有关强制性和惩罚性规范。首先, 应立法保障被鉴定人享有因重新鉴定导致误工而获得经济补偿的权利。被鉴定人获得经济补偿的范围包括交通费、误工费、参照国家工作人员出差标准的伙食补助费、住宿费等, 可明确规定该补偿费用一律同国家支付。其次, 应立法明确被鉴定人具有依法配合鉴定及重新鉴定、配合司法机关查明案件事实的义务。再次, 应完善立法, 对于被鉴定人不履行配合鉴定及重新鉴定的, 立法增设有关强制性和惩罚性规范。 (1) 明确人民法院启动重新鉴定程序后, 被鉴定人经两次通知仍拒不履行配合鉴定义务的, 人民法院可以对其处以1000元以下的罚款, 必要时可以对被鉴定人采取拘传的办法, 强制其到场鉴定。 (2) 立法增设对于被鉴定人经做工作拒不配合重新鉴定的, 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可以结合“疑罪从无、疑罪从轻”的刑事诉讼理念, 采集不利于被鉴定人的证据。如:当事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被鉴定人系重伤的法医鉴定结论提出合理质疑并申请重新鉴定, 人民法院决定启动重新鉴定程序后, 被鉴定人经做工作仍拒不配合重新鉴定的, 人民法院可以采信不利于被鉴定人的鉴定结论, 即可以按轻伤处理。当然, 在适用此惩罚性规定时, 人民法院应该结合本案其他证据慎重把握, 不得随意滥用。

篇9:人身伤害率最低的车款

根据美国公路损失数据研究所给出的近两年主流车款和全尺寸多功能运动车的人身伤害索赔概率,该车款得分为:43分

2.大型多功能运动车:奥迪Q7 全时驱动

根据美国公路损失数据研究所给出的近两年主流车款和全尺寸多功能运动车的人身伤害索赔概率,该车款得分为:53分

3.中尺寸奢华车:奥迪 A4 全路况

根据美国公路损失数据研究所给出的近两年主流车款和全尺寸多功能运动车的人身伤害索赔概率,该车款得分为:53分

4.小型多功能运动车:吉普 牧马人

根据美国公路损失数据研究所给出的近两年主流车款和全尺寸多功能运动车的人身伤害索赔概率,该车款得分为:55分

5.大型多功能运动车:保时捷 卡宴 全时驱动

根据美国公路损失数据研究所给出的近两年主流车款和全尺寸多功能运动车的人身伤害索赔概率,该车款得分为:55分

6.大型多功能运动车:大众 途锐 四轮驱动

根据美国公路损失数据研究所给出的近两年主流车款和全尺寸多功能运动车的人身伤害索赔概率,该车款得分为:57分

7.大型多功能运动车:别克 昂科雷

根据美国公路损失数据研究所给出的近两年主流车款和全尺寸多功能运动车的人身伤害索赔概率,该车款得分为:62分

8.大型多功能运动车:雷克萨斯 GX 460 四轮驱动

根据美国公路损失数据研究所给出的近两年主流车款和全尺寸多功能运动车的人身伤害索赔概率,该车款得分为:62分

9.中尺寸多功能运动车:日产 奇骏

根据美国公路损失数据研究所给出的近两年主流车款和全尺寸多功能运动车的人身伤害索赔概率,该车款得分为:62分

10.中尺寸奢华车:沃尔沃 S60 全时驱动

根据美国公路损失数据研究所给出的近两年主流车款和全尺寸多功能运动车的人身伤害索赔概率,该车款得分为:62分

11.中尺寸多功能运动车:GMC 阿卡迪亚

根据美国公路损失数据研究所给出的近两年主流车款和全尺寸多功能运动车的人身伤害索赔概率,该车款得分为:63分

12.中尺寸多功能运动车:吉普 大切诺基

根据美国公路损失数据研究所给出的近两年主流车款和全尺寸多功能运动车的人身伤害索赔概率,该车款得分为:64分

13.中尺寸多功能运动车:丰田 FJ克鲁泽

根据美国公路损失数据研究所给出的近两年主流车款和全尺寸多功能运动车的人身伤害索赔概率,该车款得分为:64分

(宁良凌编译自美国《福布斯》)

篇10:最新人身伤害鉴定标准

1、医疗费 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赔偿义务人对治疗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有异议的,应当承担相应的举证责任。

医疗费的赔偿数额,按照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实际发生的数额确定。器官功能恢复训练所必要的康复费、适当的整容费以及其他后续治疗费,赔偿权利人可以待实际发生后另行起诉。但根据医疗证明或者鉴定结论确定必然发生的费用,可以与已经发生的医疗费一并予以赔偿。

2、误工费 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

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

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3、护理费 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和护理人数、护理期限确定。

护理人员有收入的,参照误工费的规定计算;护理人员没有收入或者雇佣护工的,参照当地护工从事同等级别护理的劳务报酬标准计算。护理人员原则上为一人,但医疗机构或者鉴定机构有明确意见的,可以参照确定护理人员人数。

护理期限应计算至受害人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时止。受害人因残疾不能恢复生活自理能力的,可以根据其年龄、健康状况等因素确定合理的护理期限,但最长不超过二十年。

受害人定残后的护理,应当根据其护理依赖程度并结合配制残疾辅助器具的情况确定护理级别。

4、交通费 根据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护人员因就医或者转院治疗实际发生的费

用计算。交通费应当以正式票据为凭;有关凭据应当与就医地点、时间、人数、次数相符合。

5、住院伙食补助费 可以参照当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予以确定。

受害人确有必要到外地治疗,因客观原因不能住院,受害人本人及其陪护人员实际发生的住宿费和伙食费,其合理部分应予赔偿。

6、营养费 根据受害人伤残情况参照医疗机构的意见确定。

7.被扶养人生活费 根据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标准计算。被扶养人为未成年人的,计算至十八周岁;被扶养人无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计算二十年。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被扶养人是指受害人依法应当承担扶养义务的未成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成年近亲属。被扶养人还有其他扶养人的,赔偿义务人只赔偿受害人依法应当负担的部分。被扶养人有数人的,年赔偿总额累计不超过上一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额或者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额

上一篇:尚武寨小学高效课堂达标奖惩办法下一篇:熊爸爸的愿望树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