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伤害责任协议书

2024-05-07

人身伤害责任协议书(共14篇)

篇1:人身伤害责任协议书

人身伤害责任协议书

由于甲方即施暴方在受害方乙方责任内对乙方造成了严重的人身伤害,现进行住院治疗,鉴于甲方态度较好,积极配合对乙方的治疗,并承诺且愿意承担在医院治疗期间的所有医药费、生活费、误工费及其其他的合理费用,并保证对治愈以后乙方因为受伤而留下的后遗症、相应不能工作期间的收入、精神损失费及对此事件的总的赔偿。此协议是在符合法律规定范围内为保证乙方即受害方的合法权益而立,并让乙方所属公司负责人丙方进行证明。希望三方重视此协议的效力,使三方对此事有个合理的理解和对明确的责任进行负责。

甲方签字:乙方签字:丙方签字:

日期:

篇2:人身伤害责任协议书

在本合同的保险期间内,保险人承担下列保险金的给付责任:

(一)被保险人自意外伤害发生之日起一百八十日以该次意外伤害为直接原因身故,保险人按保单所载保险金额给付身故保险金.(二)被保险人自意外伤害发生之日起一百八十日内以该次意外伤害为直接原因致残的,保险人按保险单所载保险金额及该项身体残疾所对应的给付比例给付残疾保险金.如自意外伤害发生之日起第一百八十日时的治疗仍未结束的,按第一百八十日的身体情况进行残疾鉴定,并据此给付残疾保险金.被保险人因同一意外伤害事故造成多项身体残疾的,保险人给付各对应项残疾保险金之和.但不同的残疾项目属于同一手或同一足时,仅给付一项残疾保险金;若属于同一手或同一足的不同残疾项目所对应的给付比例不同时,保险人仅给付其中比例较高一项的残疾保险金.该次意外伤害导致的残疾合并前次残疾可领取较高比例残疾保险金金者,按较高比例给付,但前次已给付残疾保险金(投保前已患或因责任免除事项所致残疾程度与给付比例表所列的残疾视为已给付残疾保障金)应予以扣除.(三)保险人对每一被保险人所负给付保险金的责任以保险单所载保险金额为限,一次或累计给付的保险金达到时保险金额时,保险人对该被保险人的保险责任终止.附加团体意外伤害医疗保险责任

在保险期间内,且在主险合同有效的前提下,因发生属主险合同责任范围的意外伤害,经保险人指定或认可的医疗机构治疗而支出的符合本保险单签发地政府基本医疗保险管理规定的以下费用,保险人对被保险人承担保险金给付责任;

(一)被保险人因意外伤害而支付的符合本保险单签发地政府基本医疗保险管理规定的治疗费,检查费(每次事故门.急诊检查费以300元为限).手术费.药费.保险人对一次事故中100元以内(含100元)的上述费用不承担给付,对于一次事故中100元以上部分的上述费用按80%的比例在保险金额内予以补偿.(二)被保险人在保险期间内因意外伤害而住院治疗,到保险期满仍未结束的,继续承担本条第一款所列的保险责任,最长到意外伤害发生之日起第一百八十天止,但累计给付金额达到保险金额时,保险责任终止.(三)在保险期间内,无论被保险人一次或多次发生意外伤害而进行治疗,保险人均按规定给付保险金,但累计给付金额达到保险金额全数时,保险人对该被保险人的保险责任终止

(四)保险事故发生时,被保险人拥有其他医疗费用保险有效保单的,保险人按本合同有效保险金额与全部合同有次保险金额的比例承担医疗费用给付.意外伤害费率:0.8%

篇3:高校校园人身伤害赔偿责任探析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和人们法律维权意识的增强, 高校校园人身伤害事故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目前由于学界关于校园人身伤害纠纷的性质、处理原则和规则尚未达成一致, 导致了实践中相同事实的处理结果往往不一致, 不仅不利于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保护, 也有悖于法制统一的原则。本文试图从侵权责任法的基本原理出发, 分析和研究高校校园人身伤害赔偿责任的性质和特征, 并提出相应的立法建议, 以便更好地理清事故责任, 稳定校园秩序, 实现和谐校园目标。

1 高校校园人身伤害事故赔偿之债

所谓高校校园人身伤害事故, 就是指发生于高校教育教学活动或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或发生于高校管理范围内的教育教学设施或生活设施内的人身伤害事故。它具有一定的突发性、危害性、公共性。

(1) 从债法基本原理出发, 债为特定当事人之间的请求为特定行为的法律关系。 (2) 伤害事故作为一种事件, 具有很强的危害性和突发性, 其本质上为一种侵权之债, 债权人为在校人员, 债务人为所属高等学校, 债权人可以请求债务人赔偿由此造成的损失, 其主要表现为财产损失。具体来看, 高校校园人身伤害事故赔偿之债的构成要素如下:

第一, 有损害事实。“无损害即无赔偿”已成为罗马法以来的格言。高等学校承担侵权责任的前提是有人身损害这一事实。人身损害可以具体表现为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受到侵害, 导致受害人伤残或死亡的后果;也可以表现为上述权利被侵犯后产生的精神损害。第二, 高等学校的行为与人身受损害事实之间存在因果关系。高等学校的行为通常情况下表现为消极的不作为, 所谓消极的不作为, 是指行为人在某种情况下, 负有特定的法律义务作为而不履行其义务, 并致他人损害。 (3) 如高等学校的校舍、设备、体育器材不符合安全规定, 或者教学管理活动存在漏洞等。而这些不作为正是导致人身遭受损害的原因。第三, 高等学校存在过错。过错是高等学校侵权责任构成要件中重要因素, 虽然有人身受损害的事实, 且有因果关系存在, 但若没有过错, 高等学校仍然不承担责任。过错的形式有故意和过失两种, 通常情况下, 高等学校的过错表现为放任损害事实的发生或表现为过失。

2 高校校园人身伤害事故赔偿之债的特征

高校校园人身伤害事故赔偿之债, 因其主体、行为方式等方面的特定性, 故与一般的侵权之债相比, 在主体、损害时间、损害地点、处理方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2.1 主体的特定性

高校校园人身伤害事故的受害人多为在校人员, 既包括教职工也包括学生, 涉及面和影响面较广。另外, 高校校园人身伤害事故的主体必须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 在学理探讨和法律适用上应排除监护人制度的规定。

2.2 损害地点的特定性

因校园伤害导致的人身损害事实应是发生学校管理范围内的地点, 如操场、校舍、食堂、生活设施等, 即使在校外活动, 也应当是学校管理职责控制的范围内。而在学校管理范围以外的地点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则不能纳入校园伤害事故的范畴。

2.3 损害时间的特定性

法律对于高校校园人身伤害事故的时间有明确规定和限制, 只有发生在在校学习或生活这一时间段的人身事故才属于高校校园人身伤害事故。而当人身伤害事故主体离开学校, 在离校期间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则不属于校园人身伤害事故。在国家法定节假日或寒暑假期间出现的人身伤害事故, 即使事故主体为在校人员, 也不应纳入高校校园人身伤害事故范围内。

2.4 损害发生的原因是不特定的

高校在进行日常管理时, 通常难以兼顾方方面面, 其管理存在一定的疏漏。就高校校园人身事故伤害而言, 其损害发生的原因是不特定的, 具有一定的突发性, 通常无规律可循。

3 高校校园人身伤害事故赔偿解决建议

3.1 完善相关立法

目前, 我国尚未出台明确法律法规以解决高校校园人身伤害事故, 在高校校园人身事故伤害赔偿方面更是存在诸多法律空白。其中, 教育部关于高校校园人身事故伤害的处理办法的效力层次较低, 是一种部门性的规章制度, 并不能作为处理类似纠纷的法律渊源, 只能参照适用。《侵权责任法》虽然规定了侵权责任的一般性适用规则, 但在高校校园人身伤害事故人身伤害赔偿方面也难以面面俱到。为此, 建议提高高校校园人身伤害事故处理的立法层级, 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出台相关法律, 也可以由国务院出台行政法规, 使处理该类纠纷做到有法可依。

3.2 准确界定高校校园人身伤害事故中责任主体与高校间的关系

在界定高校校园人身伤害事故的法律关系时, 学校首先应该了解事故的起因、经过、结果, 明确事故性质和责任双方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 并积极履行其相应的义务。与其他人身伤害事故相比, 高校校园人身伤害事故中责任主体之间的关系具有其独特性, 主要表现在它具有民事法律责任和刑事法律责任双重属性。因此, 要想进一步理清事故中的法律关系, 就必须明确双方争议的问题焦点和事实性质。高校虽然不具有行政机关的资格, 但高校的一些相关管理办法和条例都就校园伤害事故的处理作出了相关规定, 肯定和赋予了学校在事故中应尽的教育和管理职责, 这些关系体现了学校管理的行政性特点。在对高校校园人身伤害事故进行赔偿处理时, 学校首先应该明确事故中的民事法律关系, 妥善处理和协调好各方利益。随着高校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发展, 学校的管理和职责范围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在高校校园人身伤害事故所包含的民事关系中, 双方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 必须依法承担起法律责任, 并履行其法律义务。

3.3 严格适用过错责任归责原则

《侵权责任法》第六条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 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根据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 行为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 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这是我国法律对过错责任原则的原则性规定。相关高校校园人身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中明确规定了事故责任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规定相关当事人应当根据其行为过错程度的比例及其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承担相应的责任。这明确了在处理校园伤害事故中应适用过错责任原则。

高校校园人身伤害事故中高等学校过错的认定, 首先要分析学校在依法履行其教育管理职责时有无失职和不当之处, 若存在, 且这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则学校必须依法行使其责任和义务, 加强管理力度, 并积极采取有效的防范和处理措施, 以减少此类事故的不良影响。此外, 学校还要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和教育力度, 强化在校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 引导其自觉调整自身行为。综上所述, 面对日渐频发的高校校园人身伤害事故, 应当综合运用各种矛盾调处机制, 正确处理高校校园人身伤害事故伤害赔偿纠纷, 理清高校和事故责任人的责任界限, 以维持校园教学秩序的稳定, 维护学校和在校人员的合法利益。

参考文献

[1]江平.民法学[M].2000 (1) .

[2]张新宝.侵权责任法[M].2010 (7) .

[3]李景义.高校学生伤害事故民事责任及处理机制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4 (7) .

篇4:人身伤害责任协议书

一、校方责任保险的性质:强制险还是自愿险?

教育部颁布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规定:“学校有条件的,应当依据保险法的有关规定,参加学校责任保险。”2006 年9 月生效的由国务院十部委联合颁布的《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规定:“有条件的,学校举办者应当为学校购买责任保险。”从上述规定来看,校方责任保险属于自愿险而不是强制险,因为是否“有条件”,可以由投保人自己决定。

但是,各地在推行该险种时,都将其作为强制险对待。例如:福建省教育厅《关于认真做好2006-2007 学年校方责任保险工作的通知》和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开展学校责任保险工作的意见》都规定,凡是符合条件的中小学校都必须参加校方责任保险,并且由省教育厅出面选择一家保险公司,与该保险公司协商确定保险条款的详细内容。由此可见,各地的实践与上述部委的规章是相矛盾的。那么,校方责任保险到底是强制险还是自愿险呢?

强制险又称法定保险,是指法律规定必须参加的保险。依据保险理论,当一种保险涉及社会公共利益时,可以将其作为强制险予以推行。例如:环境污染责任强制险、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险等。中小学生伤害事故是否会涉及社会公共利益呢?笔者认为,回答是肯定的。

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伤害事故频发,伤亡人数居高不下。据有关媒体报道,我国中小学生每年非正常死亡人数都在1.6 万人以上,每天都有一个班的学生离开这个世界。此外,还有更多的学生遭受各种伤害。[1]教育部发布的《2006年全国中小学安全形势分析报告》表明,2006 年因学校内部管理不到位引发的安全事故有所增多,主要表现在学生食物中毒和校园伤害等事故增多。一个学生伤亡,就是一个家庭甚至几个家庭的灾难。每次伤亡事故,学校都要面临受害学生及其家属提出的动辄几十万、上百万的经济赔偿请求。但是,学校的财产主要来自财政预算,除去用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支付教职工工资和其他日常性开支之外,很难有剩余。事故发生后,医疗费用可能超过受害学生的家庭经济承受能力,而学校又无力赔偿,受害学生可能因此被迫停止医疗救治,这必然会加剧受害人与学校的对立,促使受害人滋生对学校和社会的不满情绪,到学校闹事吵嚷,甚至做出极端的行为,影响学校和谐和社会稳定。健全学校安全管理机制,强化学校赔偿责任,成为广大学生和家长的共同要求。推行校方责任保险制度,一方面将学校在学生伤害事故中应承担的赔偿责任转移给保险公司来承担,将学校从繁重的经济责任中解脱出来,有利于其将精力集中于教育教学事业;另一方面,受害学生及其家属也能通过校方责任保险及时足额地获得赔偿,有利于中小学生人身权的维护,减少受害学生及其家属与学校之间的对立和矛盾,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所以,将校方责任保险作为强制险,既有理论根据,也是现实需要。

值得注意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以下简称《保险法》)第11 条规定:“除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必须保险的以外,保险公司和其他单位不得强制他人订立保险合同。”这表明,强制险的种类只能由法律和行政法规创设,目前各省市推行的强制性校方责任保险都有“违法”之嫌。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者建议,结合《意见》的精神,尽快研究起草《中小学校校方责任保险条例》,由国务院以行政法规的形式颁布。

二、校方责任保险的资金来源:保险费由谁承担?

在各地的校方责任保险实践中,关于保险费的承担主要有以下4 种模式:(1)由投保的学校承担。例如:福建省规定,“校方责任保险分为三档,由投保学校根据自身财力按自愿的原则确定投保方案”。山东省规定,保险费“采取学校出资、社会赞助的投保方式,积极争取政府财力支持”。(2)由学校的举办者承担。比如:浙江省教育厅《关于积极推进校(园)方责任保险工作的通知》规定,“保险费按照谁办学、谁支付的原则承担,不得向学生收取”。(3)由教育行政部门承担。例如:辽宁省教育厅《关于积极推进校方责任保险工作的通知》规定,“提供校方责任保险所需保费,将其纳入学校年度预算,并以学校为单位,统计核查上报,由教育行政部门统一支付”。(4)由财政支付。例如:江苏省《中小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条例》规定,“政府应当组织学校办理学生伤害事故校方责任保险,保险费用由省财政统筹支付”。

由学校自行承担保险费的方式不妥。首先,学校的本职工作是教育教学,不应由其花大力气去筹措保险经费。其次,学校的投保意识普遍较弱,加上教育经费紧张,如果由其投保,则投保率很难保证。第三,如果由学校筹措保险经费,那么学校可能会想办法将该项费用摊派到学生头上,增加学生负担。

公办学校的举办者与管理者基本上是同一的,都是教育行政部门。如果规定由各级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承担保险费,那么投保情况必然受主管部门的重视程度、当地教育经费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很难保证落实。另一方面,广大农村中小学的主管部门是县、乡一级教育行政部门,其教育经费非常有限,有的地区甚至不能解决拖欠教师工资的问题,让它们出资投保,必然是强其所难。因此,由学校的举办者或教育行政部门承担保险费的做法也是不妥的。

篇5:人身伤害赔偿协议书

乙方:学生 家长:

经学校调解双方家长达成如下协议:

1、甲方现已付清乙方的住院费用(xxxx年2月26日---xxxx年3月18日);

2、甲方应另附给乙方住院期间的护理费及一切费用xxxx元(包括车费、住院期间的生活费等费用);

3、甲方负责乙方的后续治疗、检查费用,直至痊愈(痊愈是指:医院出具的完全康复证 明);在校疗养期间由甲方和校方共同监护;

4、康复后在xxx市公安局做伤情鉴定,鉴定的费用由甲方负责;

5、学校政教处负责监督此协议的执行情况;

6、此协议一式三份,甲乙双方各一份,第三方:xxxx学校政教处留一份。

甲方: 乙方: 第三方:

xxxx年x月xxx日

篇6:人身伤害赔偿协议书

甲方:祁县古县中学

法定代表人:张福林

乙方:范生平身份证号码:***111。于20 11年 11 月 18 日下午下班回家路上,不慎摔伤,造成右侧锁骨骨折,肋骨损伤,经治疗现正在康复。为妥善解决乙方受伤治疗等费用事宜,甲、乙双方本着互谅互让的原则,经协商达成协议如下:

一、本协议为双方平等、自愿协商之结果,是双方真实的意思表示,符合公平合理的原则。

二、自乙方受伤日起截至本协议签订日发生的费用如下:医疗费用6517.4元。住院伙食补助20元×14天=280元,营养补助500元,各项费用合计7297.4元.本费用由学校处理解决.三、甲乙双方签订本协议后,赔偿关系终止.同时乙方承诺不再以任何形式任何理由,涉及与赔偿有关的事宜,向甲方要求其他任何费用或承当任何责任.四、本协议内容甲、乙双方已经全文阅读并理解无误,甲乙双方明白本协议所涉及后果,甲、乙双方对此协议处理结果完全满意。

本协议一式三份,合同当事人各执一份。本协议自签订之日起生效。

甲方:乙方:

篇7:人身伤害赔偿协议书

乙方:周XX,男,汉族,XXXX年6月9日出生,厨师,XXXXXX人,身份证号XXXXXX。

甲方王XXX(以下简称甲方)和乙方周XXX(以下简称乙方)是同事。xxx3年9月4日,工作之余王XX和周XX在厨房嬉戏,双方在嬉戏过程中由于王XX失手致周XX左眼受伤。事后王XX将周XX送往XXX市人民医院救治,经医院治疗周XX于xxx3年9月30日康复出院。住院期间王XX支付了全部医疗费用,周XX没有支付医疗费。因甲、乙双方是同事,甲方因失手致乙方眼睛受伤,且事后甲方主动将乙方送往医院救治,并且支付了全部医疗费用。现甲、乙双方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情况下就乙方受伤赔偿一事达成以下协议:

一、本次事故造成乙方受伤的医疗费用全部由甲方承担(甲方已经全部支付)。

二、甲方除已经支付的医疗费用外,另外再支付乙方贰万元(0.00元)人民币作为对乙方的全部赔偿。

甲方支付乙方的贰万元赔偿金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赔偿项目:误工费、护理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伤残赔偿金、被扶养人生活费、精神损害抚慰金、后续治疗费等。

三、甲、乙双方就本次事故达成赔偿协议并签字,甲方支付乙方贰万元赔偿后,本次意外伤害事故处理就此终结,双方以后不得因此事再起任何纠纷。乙方保证以后不得因此事再追究甲方任何责任,并放弃对甲方诉讼的权利。

四、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协议自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

甲方(签字): 年月日

乙方(签字): 年月 日

篇8:人身伤害责任协议书

一、学生校外实习身份定位不明

随着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紧迫需求,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改革已经开始展开。高职院校也提出了“就业即上岗, 上岗即顶岗”, “与就业岗位零距离”的响亮口号。这就对职业教育的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 需要学生有更多的实践、实习机会。而由于学生自身安全意识淡薄、操作水平不熟练, 在生产实践中, 学生受到人身伤害的概率也大大的增加, 学校的风险成本也随之提高。而我国相关的立法对于学生在校外实习中出现的人身伤害事故却没有给予具体明确的规定。究其原因, 是因为对实习学生身份定位的法律规定的不明确。

校外实习过程中, 一直强调学生既是学校学生又是企业员工的双重身份定位, 这就造成了法律规定对实习生身份定位的不明确性。从实际上来讲, 实习学生没有成为“劳动者”的条件, 学生与实习单位没有具体的劳动合同关系。

按照劳动法律的规定, 劳动者是指依据劳动法律和劳动合同的规定, 在用人单位从事体力或脑力劳动, 并获取劳动报酬的自然人。也就是说劳动者必须具备法律规定的法定条件, 即16周岁以上具有劳动能力且行为自由的公民。可是对实习学生来讲, 校外实习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安排, 是学校课堂学习内容的一种延伸, 实习生与学校仍然是有教学关系的, 学生并没有毕业, 实习的目的是通过实践操作, 培养学生的技术能力。

而劳动合同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构成劳动关系, 明确双方劳动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在校生进行校外实习是通过实践积累经验, 进一步熟练自己的技能, 与用人单位的雇佣劳动关系有着极大的区别。对于用人单位来说, 实习生与本单位的正式员工是不同的, 高职学生只是通过用人单位这个平台获取一个实践的机会。在校实习生在实习期间虽然要遵从实习单位的相关管理规定, 服从安排, 但是并不依附于实习单位, 在身份归属上依然属于学校学生。通常来讲, 实习生与实习单位之间并没有签订具体的劳动合同关系。

二、适用于高职学生校外实习人身伤害的法律

校外实习是高职院校课堂教学的延伸, 随着校外实习工作的进一步实现, 校外实习学生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概率也在不断加大。从过往的几起校外实习人身伤害事故的司法实践判例来看, 对于高校实习学生实习期间人身伤害事故的处理各级人民法院所依据的的法律法规主要来自《民法通则》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伤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在学生校外实习所遭受的“工伤”承担责任中, 实习单位、学校的责任性质是民法中的过错责任、侵权责任。

(一) 实习单位对高职校外实习学生的人身伤害承担侵权的民事责任。虽然没有具体的劳动合同, 但校外实习中, 用人单位与实习学生已经构成了一定的雇佣关系, 而且用人单位与学校有相关的实习协议, 因此实习单位为要提供给实习生符合国家规定的安全卫生的劳动条件。如果因为实习单位没有做好安全教育、危险警告和安全保护等方面的工作, 导致实习过程中实习学生受到人身伤害, 那么就是实习单位的过失, 法院可以根据实习单位的过错程度, 判决其应该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如果是实习单位的工作人员或雇员在工作的过程中导致实习学生人身伤害, 那么实习单位也要根据其工作人员或者雇员的过错程度, 承担赔偿责任。

(二) 高职院校对学生实习的人身伤害承担过错侵权责任。对于是由学校安排的实习来说, 由于校外实习是学生课堂学习内容的延伸, 在实习单位进行实习工作期间仍然是在校学生的身份, 所以学校仍然对学生承担一定的管理和保护的义务。如果学校并没有很好的尽到相应的义务, 那么在学生出现人身伤害事故时, 学校就存在着一定的过错, 要根据其过错程度, 让其承担相应的责任。而对于在校生自主参加的校外实习, 并没有向学校老师或者有关部门报告实习过程的, 学校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只要尽到了监管的责任, 对学生自己自主参与的实习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一定的告诫, 就可以视为学校尽到了应有的责任, 如果学生出现人身伤害事故, 那么应该由实习单位承担责任。

三、对于高职学生校外实习人身伤害法律责任完善的建议

造成高职学生校外实习人身伤害法律责任不明确的最根本原因是我国目前的实习制度才刚刚起步, 诸多方面的规定几乎为零, 学校、实习单位之间对于学生实习并没有一个明确配套的市场环境, 导致了高职学生出现一系列难题。而在法律上的缺乏明确的规定, 一些企业认为有利可图、有漏可钻。要使实习生人身伤害等一系列问题等得不到有效的解决, 要建立健全高职学生实习权益保障体系, 主要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 通过国家立法规范企业和学校的责任。实习生在实习期间仍然是在校学生的身份, 学校对其承担着一定的管理和保护的义务。同时, 企业也对实习生肩负着一定的责任, 高职学生掌握着丰富的专业技能知识, 但是实践工作技能方面还有很大的欠缺, 这就是校外实习的目的所在, 企业建立完善的实习生制度也是一种社会义务。

(二) 施行工伤保险机制, 完善保险制度。工伤保险机制具有迅速、及时补偿的特点, 能够使受害学生的基本权益得到保障。在立法中明确大中专院校、技工学校、职业高中学生在实习单位因工作受到人身伤害的, 以《工伤保险条例》的有关待遇标准作为参照, 由当地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发给一次性补偿, 工伤保险经办机构不能向有关学校和实习单位收取保险费用, 使实习生的基本利益得到保障。

(三) 高职学生校外实习制度化, 设立相应的法律保护机制。高职学生校外实习制度化, 教育行政部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 以及相关法律部门应该根据实际情况, 尽快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 使高职学生校外实习的权益保障做到有法可依, 把校外实习制度归入法律制度的调整范围, 这不仅保障了高职学生的合法权益, 也降低了高职学生校外实习人身伤害维权的成本。

四、结语

随着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紧缺,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必然迎来新的发展时期, 校外实习是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具体方法, 在这个阶段, 学生的人身伤害概率也不断增长。完善的校外实习人身伤害事故责任法律制度, 是高职学生和谐、安全实习环境的基本保障。

参考文献

[1].刘丽霞, 胡海春, 黄婷.高校学生实习期间人身伤害事故的法律思考[J].法制与经济, 2010

[2].贾冬艳, 傅维利, 胡克伟.高职学生实习期间人身伤害现状及防范措施研究[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3].吴猛.高职学生校外顶岗实习人身伤害法律责任辨析[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9

[4].郭平.学生顶岗实习意外伤害中双重角色的维权尴尬及解决办法[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篇9:人身伤害责任协议书

关键词:老年公寓;人身伤害;安保义务;免责条款

一、老年公寓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典型情形

安全保障义务是指依照法律规定或者约定,负有保护特定人的人身和财产免受侵害的义务人,如果没有尽到此项义务,需要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1]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处于衰退阶段,而老年公寓又是老人聚集区,因此其需承担更高水平的安全保障义务。若养老服务合同中已经规定较高标准的安保义务,老年公寓若违反就需承担违约责任,若合同中并未明文规定,但老年公寓确未达到应具备的安保标准,就要承担违反安保义务的侵权责任。老年公寓违反安保义务主要表现为以下情形:

(一)硬件设施不完善

许多老年人会受伤与老年公寓的设施不完善有密切关系,尤其是防护栏的设置出现问题,曾发生因老年公寓的阳台栏杆低于正常标准18厘米,而导致老人坠亡的意外事件。[2]老年公寓存在的安全瑕疵与受害人死亡之间存在相当因果关系,老年公寓应当承担其安保不力带来的法律后果。

(二)工作人员照顾不当

老年人在老年公寓洗澡摔倒,因未及时发现和抢救致死的案例屡见不鲜,而老年公寓往往辩护称该摔倒的老人是自理老人,且洗澡并不是双方在合同中约定的服务项目,所以不应承担责任。但是保证老年人的洗澡安全以及在发生意外时及时提供救助是老年公寓的基础安保义务。既然老年公寓从事以养老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经营活动,就应对入住人员在合理范围内负有安全保障义务,养老服务合同的"级别"高低不是免除安全保障义务的条件。[3]

(三)第三人侵权

老年公寓中老人之间也可能产生矛盾,如一件案例中老人之间发生口角并有推搡行为,工作人员未及时制止而导致其中一人手臂骨折。[4]在类似情形下,其实是第三人的原因导致受伤,该第三人当然要承担侵权责任。而《侵权责任法》第37条规定:"宾馆、商场、银行、车站、娱乐场所等公共场所的管理人或者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因第三人的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管理人或者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老年公寓是公共场所,又是管理人和组织者,其未能尽到合理范围内的安全保障义务,需要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

二、免责条款在三种情形下的效力

大多数老年公寓都会与入住老人签订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为了反复使用以及避免风险,老年公寓一般会采用格式合同,并在合同中规定免责条款,预先申明不负法律责任的情形,但是在法律实践中,这些免责条款并不一定能免除订立者的法律责任。

(一)入住老人遭受人身伤害的责任

老年人由于其身体状况、精神状态的复杂性和虚弱性,往往很容易发生意外,为了避免承担赔偿责任,很多养老院会在合同中预先拟定各种免责条款,如"发生意外概不负责"。免责条款并不是当然无效,根据《合同法》第四十条和第五十三条的规定,"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或免除"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责任,此类免责条款才会无效。在老年人的意外受伤或死亡是老年公寓的过错造成的情况下,该免责条款无效,老年公寓仍然应当负法律责任。

(二)老人走失的责任

入住老人虽然与公寓签订了养老服务合同,老年公寓对公寓内的老人负有照管的义务,但老年公寓对于独自外出老人的危险往往无法控制,因此有的合同会规定"擅自离开本老年公寓而发生的意外概不负责",这一免责条款是否无效应当根据行为能力的不同进行区分:老人不具备完全行为能力时,应当限制老人外出或由专人陪同老人外出,若任由老人自行外出则属于无效的免责条款;在老人具备完全行为能力时,老年公寓并没有权利限制老人的人身自由,但是若老人在合理期限仍未返回应当及时寻找、报警并通知家人,若怠于行使事前的核实义务或事后的寻找、通知义务时,老年公寓也要承担法律责任。

(三)老人自杀时的责任

一般情况下自杀行为应当遵循自负其责的原则,自杀行为不是他人造成的,不属于免除"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责任,也就不是无效的免责条款。但考虑到老人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状态,以及老年公寓与老人之间存在的服务合同,老年公寓对入住老人负有较高程度的保护和注意义务,只有在证明已经尽到高度注意义务仍然无法避免自杀后果时才可以免除法律责任。如果老年公寓事前未注意到老人自杀前的异常,事后也未及时送医,就存在一定的过失,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三、老年公寓无需承担法律责任的典型情形

(一)老年公寓已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

由于老年人的生理机能处于衰退阶段,老年公寓理应对老年人的生活环境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在起居室内,用电线路应采取特别装置,洗浴室应铺设防滑垫,避免放置易倒、易碎物品;在其余所有的活动空间,地板应避免湿滑,减小上下楼梯坡度,扶手与护栏应定期加固等。如果老年公寓已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并且护理员已履行管理与提示义务,老年人不予理睬或故意违反而导致自身受损害,老年公寓无需承担责任。

(二)入住老年人自身疾病致害

老年人是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的高发人群,且老年人患病的特征在于:一人多病,症状不典型,并发症多,发展迅速。由于老年人的自身调节能力变弱,很多潜在疾病会突然袭击,使老年人与护理员都猝不及防。因此,若老人自身疾病导致健康受损或者突发疾病而摔倒致害,老年公寓无需承担责任。

(三)不可抗力致害

在某些情形下,损害是老年公寓和老人都无法预见、无法避免并无法克服的原因所致。例如,沿海城市夏季多台风;山区易发生泥石流与滑坡,通行极易受到阻碍;抑或老年公寓遭受恐怖袭击等。在以上不可抗力发生的情形下,老年人若受损,老年公寓无需承担责任。

参考文献:

[1]杨立新.新类型侵权行为之二: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侵权行为[EB/OL].http://www.yanglx.com/dispnews.asp?id=208,2014-08-05.

[2]陈实.敬老院官司频起凸现社会养老问题[N].健康报,2008-02-19.

[3]秦晓玲,张兆利.老人发生意外,敬老院据情担责[N].检察日报,2012-10-20.

[4]颜梅生.老人面对侵害该怎么办?[N].江苏法制报,2010-11-05.

篇10:人身伤害和解协议

甲方:**县保安服务有限公司 乙方:****

在甲方保安员于**************商场门口处对乙方人身造成伤害后,甲方代表肇事保安员与乙方充分协商后,就刑事责任和民事赔偿相关事宜与乙方达成和解,在双方真实意思表示的基础上达成如下协议:

一、乙方因甲方保安员的伤害行为而产生的所有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残疾赔偿金、住院伙食补助费、精神损害抚慰金、后续治疗费和整容费等),双方同意不经伤残鉴定,由甲方一次性向乙方赔偿捌万叁仟(83000.00)元整(包括甲方先前所垫付的医药费壹万伍仟元)。

二、甲方于本协议签订之日起七日内将剩余赔偿款陆万捌仟(68000.00元)元整,以转账方式转至乙方指定账户(乙方指定账号为622200***88;开户行为工行五堰支行),即为付款义务履行完毕。

三、乙方对甲方保安员的伤害行为表示谅解,向公安机关申请撤案,并不再追究其刑事责任,同时自愿放弃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权利。

四、乙方确认并同意不再追究甲方和相关人员及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任何责任(包括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甲方赔偿到位后因

本次事件导致的一切后果均由乙方承担,并且此后不再以任何理由主张权利。

五、本协议一式五份,在甲方将上述赔偿款支付到位后产生法律效力,赔偿不到位,则本协议没有生效。甲、乙双方各执二份,交公安机关备案一份。

甲方:

代理人:

****年**月**日

乙方:

篇11:故意伤害(人身损害)调解协议书

甲方: 身份证号码: 住址: 联系电话: 乙方: 身份证号码: 住址: 联系电话:

甲、乙双方因人身伤害纠纷,在 派出所达到如下协议:

1、事情经过: 年 月 日甲、乙双方等人在 因斗气发生口角,进而互相发生打斗,结果双方均有人受伤,只有乙方被打伤住院。乙方在 医院住院治疗,至 年 月 日出院,据法医鉴定结论(或出院小结):

2、在乙方住院期间,甲方已分 期共支付 元给乙方。甲方现一次性赔偿乙方人民币 元(大写: 元),上述赔偿款包括医疗费、营养费、交通费、后续治疗费、诊断费、护理费、误工费等一切费用。

3、甲方履行上述赔偿义务后,双方之间故意伤害事件的终止,双方没有其它任何争议。乙方不得再向甲方或任何第三方提出追究责任或索赔请求,乙方放弃向公安机关要求治安处罚或向法院起诉故意伤害刑事附带民事自诉的权利。

4、甲、乙方双方均保证,在本协议签订后应和平相处,不得以任何理由再产生纠纷与口角,保证不再发生此类事件。甲、乙双方均做各自当时参加人员的工作,不就本事件再生事端。

5、本协议自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一式三份,双方各持一份,交公安机关备案一份。

篇12:人身伤害责任协议书

对未成年人作证的证据应如何认定;学生在校期间受到人身伤害责任应如何承担。

[案例索引]

一审:新县人民法院(2006)新民初字第373号民事判决书

[案情]

原告冯某与被告林某均系被告卡房小学学生。2006年4月21日下午放学,冯某、林某及其他同学列成路队回家,当行至途中大松树附

近时,被告林某用雨伞与同学嘻打时将原告冯某致伤。伤后第三天被带到村医疗点治疗,后又转入卡房乡卫生院、泼河个体医疗点、槐店卫生院等地治疗,其间曾到信阳市中心医院、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检查,其伤情经信阳明德法医临床鉴定所鉴定为七级伤残。事故发生后经卡房小学调查当天下午一块行走的学生,其中有三人证明当天下午冯某告诉他们说林某打伤其眼睛,具体怎么伤的不清楚,其他人均说没有看见。2006年6月1日经卡房司法所工作人员调解,双方达成协议,林某之监护人黄秀清自愿一次性付给冯某治眼伤药费3600元,从付款之日起双方不再互相追究。现原告以协议显失公平为由诉请法院解决。

[审判]

新县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告冯某、被告林某均系未成年人,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双方父母是其法定监护人,监护人应经常对被监护人进行安全教育,告知其在校期间及放学途中遵守校规,不能从事危险的活动,对被监护人造成的损失应承担赔偿责任。本案中原告冯某、被告林某在放学途中不遵守安全规范,致使林某将冯某眼睛致伤,虽没有人直接看见林某致伤冯某,但有卡房小学对事发时在场学生证明冯某曾告知他们林某打冯某的调查笔录,及事后卡房司法所工作人员参与调解的林某方给付冯某治眼伤药费的调解协议加以印证,且被告不能提供证据证明原告眼睛被致伤另有他因,由此可以认定冯某被林某致伤的事实成立。因现场无直接目击证人证明事发起因及经过,致使双方责任无法划分,可按同等责任由双方的法定代理人予以承担。被告卡房小学已尽到了安全教育及注意责任,且事发于放学途中,学校已无法对学生的行为予以监管,不存在过错,因此对该事故的发生不应承担赔偿责任。双方签订协议时原告病情尚不稳定,但经鉴定原告伤情已构成七级伤残,协议所定给付赔偿数额不能弥补原告因此所造成的损失,属显失公平,应予以撤销。原告伤后到外地医院治疗没有正规转院手续,且单据不规范,对其涂改的两张单据本院不予认定,对确因病情治疗需要所花费用可酌情考虑。被告林某反诉要求退还所付3600元及卡房小学反诉要求恢复名誉、赔偿损失,因不符合有关法律规定,本院不予支持。被告林某已给付的费用应从赔偿额中予以扣除。原告要求后期治疗费用待实际发生后另行起诉,符合有关法律规定,本院予以认可。经本院主持调解,双方当事人未能达成协议,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6条、第119条、第131条之规定,判决如下:

一、原告冯某因被致伤所受损失31463.72元,由被告林某法定代理人赔偿50%,即15731.86元,扣除已给付3600元,余额12131.86元限本判决书生效后10日内一次性付清;

二、驳回被告林森、卡房小学的反诉请求。

[评析]

对本案处理要把握好以下两个关键问题:

一、关于对未成年人作证证据的采信问题

随着现代社会公民法律意识的不断提高,人们维权意识也越来越强,各种类型案件不断出现,未成年人作证现象也越来越多,对未成年人作证的证据认定问题也就日益突出。最高人民法院分别于1998年、2001年出台了《关于民事经济审判方式改革问题的若干规定》、《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证据规则》),对此问题作出专门、清晰、明确的规定。这两个解释都规定未成年人所作的与其年龄和智力状况不相当的证言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据此理解,未成年人所作证言只要与其年龄智力状况相当即可以作为定案依据。判断未成年所作证言是否与其年龄智力状况相当,是法官一个自由心证和自由裁量的过程,应由办案法官综合考虑未成年人当地教育水平、心理成熟状况及未成年人理解能力等因素,并与其所作证言内容相比较来判断其是否相当,从而决定是否采纳其证言作为认定事实的依据。本案认定被告对原告致伤事实成立的主要证据均系双方同学的证言材料,属未成年人证人证言,根据《证据规则》第六十九条之规定“未成年人所作的与其年龄智力状况不相当的证言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而本案中事发现场只有双方同学,全部系未成年人,如果法院笼统的一概加以否认,显然对原告方不利也不公平。根据此司法解释如未成年人所作的证言与其年龄、智力状况相适应,又能与其他间接证据相映证,则其所作证言是可以作为定案依据的。本案作证的原告同学虽系未成年人,但其证言证明曾看到原告哭泣并说被告打了原告眼睛,此陈述应当与小学生的年龄和智力状况相当,又结合其他间接证据也证实此事实,故综合判断原告对被告致伤的事实成立。

二、关于学校是否应承担责任的问题

根据《民法通则》及其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未成年的监护人应为未成年的父母,未成年人在校期间受到伤害或造成损害,单位有过错的,可以责令单位适当赔偿。实践中,有观点认为学生在校期间,其监

篇13:人身伤害责任协议书

一、兼职大学生人身伤害现状

近日, 深圳媒体曝出了这样一条新闻:2012年寒假, 大学生小蒲到深圳某工厂勤工俭学, 工作时被工厂机器压断手臂后被截肢。后经司法鉴定, 小蒲为六级伤残, 小蒲索赔遭拒, 将该工厂告上法庭, 索赔93万余元。一审法院认为, 小蒲尚未毕业, 事发时处于学校寒假期间, 其在锐豪公司的用工事实不应视为就业, 双方建立的不是劳动关系, 而是一种雇佣关系, 由雇佣关系而导致的因工致伤应认定为一般侵权, 按人身损害赔偿的法律规定处理, 最后判决该工厂应承担赔偿责任, 共计应赔偿小蒲87.8万余元。

大学生在兼职期间因工受伤的情况同样屡见不鲜。比起其他许多受工伤较小却得不到有效赔偿的大学生, 小蒲是比较幸运的。现实中, 许多大学生坦言, “学生兼职的时间一般都很短, 很多单位都不愿意用, 能找到单位就不错了。”“即使在工作中受了点小伤, 一般都是自己去医院看看。如果受伤非常严重, 也是先找老板协商, 协商不成才会想到打官司。”

然而, 即使打官司, 也得不到《劳动法》的法律支持。根据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2条之规定, 在校生勤工俭学的, 不视为就业, 未建立劳动关系, 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这条实际上已经否定了大学生的劳动关系的主体资格, 因此, 像小蒲那样作为在校大学生利用假期与用人单位所建立的兼职关系应不属于劳动关系, 小蒲等在校大学生并不是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者, 不受《劳动法》及《劳动合同法》的调整, 小蒲等在校大学生因工受的人身伤害不能认定为《劳动法》上的工伤, 不能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只能引用雇佣关系或劳务关系进行人身损害赔偿。比起适用无过错责任的劳动关系的全额赔偿, 在劳务关系或雇佣关系的人身损害赔偿中, 不仅大学生要承担过错责任, 而且只能得到部分赔偿。

二、兼职大学生人身伤害原因探析

(一) 法律救济途径和效果的有限性

正如前所述, 劳动部关于《劳动法》相关意见否认了大学生的劳动者地位, 兼职大学生得不到工伤赔偿待遇, 只能得到一般人身损害赔偿, 即使一些大学生选择去劳动监察部门投诉, 但由于劳务关系不受《劳动法》调整, 劳动部门也无法给予帮助, 这不能完全保障大学生劳动权益。对于诉讼, 通常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财力, 大多兼职学生并不愿意采用这种成本巨大的救济途径。

(二) 大学生经验浅, 法律维权意识薄弱

大学生本以学习为主, 去做兼职就是为了增加社会工作经验, 由于社会工作经验不足, 或多或少存在一些过错使自身受到伤害。同时, 当前在法律教育上也存在着不足。目前的法律教育只有法学专业的学生有专门学习《劳动法》、《劳动合同法》、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 其他专业的学生则很少普及这样的专业法律知识。大多学生并不知道如何进行劳动争议仲裁, 加上诉讼的冗繁, 对于较小的因工伤害, 只好忍气吞声。

(三) 用人单位推卸责任

现实中, 用人单位总以大学生工作时间短, 具有临时性, 或担心承担责任等原因而避免与大学生签订劳动合同或工作协议。相关单位大多会因兼职大学生并不是本单位的正式员工为由而拒绝对大学生的工伤进行赔偿, 兼职大学生的健康权等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有的单位安全教育不到位, 缺乏安全防护措施, 生产环境卫生相对恶劣等等。这些因素都威胁到兼职大学生人身安全。

三、兼职大学生人身伤害救济对策

(一) 完善工伤保险制度, 将学生兼职人身伤害事故纳入“工伤”范围

相对于兼职单位, 大学生都处于弱势地位, 跟一般劳动者相比, 无论是工作经验还是社会能力都有所欠缺, 而且自我保护能力和责任能力有限, 应当对其权益给予适当的保护。按劳务关系或雇佣关系, 大学生在举证责任、承担过错责任等方面处于弱势, 既不利于大学生维权, 也打击了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其他劳动者一样, 大学生勤工俭学不仅是为了锻炼自身的能力, 更是为了获取劳动报酬。根据劳动法的立法宗旨以及大学生自身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 用人单位所提供的劳动就属于有偿劳动, 大学生与用人单位建立了劳动关系, 应当受劳动法调整。将大学生勤工俭学纳入劳动法适用范围符合劳动法的立法宗旨, 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

(二) 兼职大学生加强法律学习, 提高维权意识

首先, 在大学学习中应加强法学尤其是《劳动法》的学习, 提高法律意识, 使自己在面对兼职中的法律纠纷时指导如何维护自身权益。其次, 要注重劳动合同的签订, 主动要求签订劳动合同。如果用人单位实在不愿签, 大学生也要注意保存曾经在这个单位工作过的证据, 包括工资记录、上班记录、证人、工作服、重要对话的录音等, 以便用证据说话, 更好地保护自身权益。最后, 大学生应树立牢固的安全意识, 严格遵守工作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和规程, 谨慎操作, 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三) 加强监管, 用人单位保障兼职学生人身安全

用人单位应严格按照国家《安全生产法》相关规定, 具备应由的安全措施和良好的劳动环境, 对兼职学生进行培训与安全教育, 按照法律规定与大学生签订劳动合同, 明确双方权利义务, 在大出现人身损害事故时, 勇于承担单位责任, 保障大学生人身健康。政府相关部门如劳动行政部门应加强对单位安全生产的监督, 加大监察执法力度, 严惩侵害学生劳动权益的不法现象, 纠正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 最大限度的保护兼职大学生合法权益。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走向社会, 勤工俭学。然而, 在兼职过程中人身伤害事故频繁发生。本文从劳动法、学生自身、用人单位等方面, 对兼职学生人身伤害现状及救济对策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兼职学生,人身伤害,权益保护

参考文献

「1」薛为华﹒学生假期间勤工俭学, 期间受伤算不算工伤﹒南方周末「J」.2013-03-14﹒

「2」温倩茜等.试论大学生实习期间合法权益的保护.法制与经济「J」.2012-01.

篇14:人身伤害率最低的车款

根据美国公路损失数据研究所给出的近两年主流车款和全尺寸多功能运动车的人身伤害索赔概率,该车款得分为:43分

2.大型多功能运动车:奥迪Q7 全时驱动

根据美国公路损失数据研究所给出的近两年主流车款和全尺寸多功能运动车的人身伤害索赔概率,该车款得分为:53分

3.中尺寸奢华车:奥迪 A4 全路况

根据美国公路损失数据研究所给出的近两年主流车款和全尺寸多功能运动车的人身伤害索赔概率,该车款得分为:53分

4.小型多功能运动车:吉普 牧马人

根据美国公路损失数据研究所给出的近两年主流车款和全尺寸多功能运动车的人身伤害索赔概率,该车款得分为:55分

5.大型多功能运动车:保时捷 卡宴 全时驱动

根据美国公路损失数据研究所给出的近两年主流车款和全尺寸多功能运动车的人身伤害索赔概率,该车款得分为:55分

6.大型多功能运动车:大众 途锐 四轮驱动

根据美国公路损失数据研究所给出的近两年主流车款和全尺寸多功能运动车的人身伤害索赔概率,该车款得分为:57分

7.大型多功能运动车:别克 昂科雷

根据美国公路损失数据研究所给出的近两年主流车款和全尺寸多功能运动车的人身伤害索赔概率,该车款得分为:62分

8.大型多功能运动车:雷克萨斯 GX 460 四轮驱动

根据美国公路损失数据研究所给出的近两年主流车款和全尺寸多功能运动车的人身伤害索赔概率,该车款得分为:62分

9.中尺寸多功能运动车:日产 奇骏

根据美国公路损失数据研究所给出的近两年主流车款和全尺寸多功能运动车的人身伤害索赔概率,该车款得分为:62分

10.中尺寸奢华车:沃尔沃 S60 全时驱动

根据美国公路损失数据研究所给出的近两年主流车款和全尺寸多功能运动车的人身伤害索赔概率,该车款得分为:62分

11.中尺寸多功能运动车:GMC 阿卡迪亚

根据美国公路损失数据研究所给出的近两年主流车款和全尺寸多功能运动车的人身伤害索赔概率,该车款得分为:63分

12.中尺寸多功能运动车:吉普 大切诺基

根据美国公路损失数据研究所给出的近两年主流车款和全尺寸多功能运动车的人身伤害索赔概率,该车款得分为:64分

13.中尺寸多功能运动车:丰田 FJ克鲁泽

根据美国公路损失数据研究所给出的近两年主流车款和全尺寸多功能运动车的人身伤害索赔概率,该车款得分为:64分

(宁良凌编译自美国《福布斯》)

上一篇:医药代表的专业拜访下一篇: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怎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