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苦难高三作文

2024-04-23

谈苦难高三作文(通用9篇)

篇1:谈苦难高三作文

苦难高三作文750字

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还不辞百川,故其阔广,命不辞苦难,故能成功,

梅者,坚韧者也,忆其迎风雪,战冬寒,历千万艰难,终获一身傲骨。天地苍茫,惟有扑鼻清香。松者,挺拔者也,观其立山颠倚危岩,年愈百岁,仍枝叶纷葩,耸立参天,正气威然。青竹,生性苍劲,虽生于破岩,且任风吹雨残。身型纤弱,然负千钧不断自是骨韧节劲……

木且如此,人且何如?无患世事多难,但恐心志不坚,与其怨天恨命,疑生之不公无如迎难而前。

命,贵于挫苦,贵于挫难。

夫仲尼展转南北,游说诸侯,虽不为所用,然终有《春秋》一部,弟子三千。安能谓其无成?孙子虽膑脚而统兵之志不亡。一册兵法,千古绝唱。吾哀其身残,敬其志坚。昔日孟德,虽兵败赤壁,魂惊华容,然统天下之志不渝。待其整拾旗鼓,重起东山,亦是傲气冲天!

且如孟子云:天将降大任,必先苦心志,劳筋骨,饿体肤,空乏身。夫惟有克艰险,挫苦难,方能承天景命,命途安然。

懦者,视难如高墙,如天栈。故畏缩滞待。如此定毕生潦倒无所为。勇者,视难如劲敌,如天梯,虽举步维艰,,然不惧劳形,勇于向前,鼓生后伟岸。

由是观之,命之贵贱,非在天赋,而在己为,贵贱之分,悉因勇懦不同,而勇懦之别,又在临难一瞬间。

难者,命之伴也,如衣裘,如口食。生之百岁,共之百年。人虽非为难而生,然无难则无人生。邦因多难而愈兴,命因多难而愈强。

夫李自成者,人号曰“闯王”,尝帅义军百万,斩庸卒,除昏政。义军之势如破竹,俯仰之间,旧制灭,新制生。然功至甚易,成不自惜,后清军复,自成亡。

自成之败,悉因逢难甚少。观其疆土,以战得者少,因降得者多。无难而功,则功如雾,如虹,徒有其形。

故诚欲获其功,历难之事安无乎?

再忆自成,使人叹惋,使人断肠。

嗟乎!一生于世,坎坎坷坷,惟有克难挫苦,方可笑傲苍穹,方能康庄道广!

篇2:谈苦难高三作文

一个天才的产生需要搭配相应的苦难,天才至极致,也就是苦难至极致,上帝在冥冥之中的那双手,难道早已计算好了,尽在他的掌握之中?

19世纪,一位对音乐有着炙热感情的落魄潦倒的年轻人,在没有钢琴、只能借用别人钢琴演奏的困苦环境中,创作了大量传世名曲。他就是舒伯特。

舒伯特的一生经常饱受饥饿、病痛的折磨,别说钢琴,有时甚至连五线谱纸都买不起,灵感来了,却无法写下,一句“我要是有五线谱纸就好了”让人听着心酸。然而最悲惨的还不止于此。他的一首名曲只能换取一盘土豆、一辈子都没有一架属于自己的钢琴,一生爱情屡次失败、孤独终生……

舒伯特是一位“真正的天才”,不到,舒伯特在及其艰难的环境中以神话般的速度创作了600多首艺术歌曲、80多首重唱与合唱、19部歌剧和歌唱剧、30首宗教作品、24部管弦作品、24首室内乐、21首钢琴奏鸣曲、300多首钢琴演奏的舞曲……而且,这些作品不仅仅是数量惊人,而且质量优秀、影响巨大。这种短时期内能取得如此伟大成就的奇迹,在整个人类音乐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由于他的天才、他的执着、他的真诚、他的奋斗,使他赢得了“浪漫主义音乐奠基人”、“歌曲之王”等辉煌闪耀的桂冠。虽然,他仅仅在世界上停留了短暂的31年……

我觉得,有两句话是对舒伯特其人其乐最好的诠释,一句是他自己说——“我的歌曲是我的天才与苦难的产物。”一句是著名音乐史学家符。加拉茨卡雅对他的评价:“舒伯特所经历的悲剧性,距离以后阶段的浪漫主义概念非常远。绝望和悲哀的成分并没有压倒他对于生活和对于人的能战胜一切的爱,这种爱在舒伯特的作品里加进了战胜时间的美和力量。”

上帝像精明的生意人,给您一份天才,就搭配几倍于天才的苦难。

小提琴家帕格尼尼就是一位同时接受两项馈赠并善于用苦难的琴弦把天才演奏到极致的.奇人。

他首先是一位苦难者。4岁时一场麻疹和强制性昏厥症,使他快入棺材。7岁又险些死于猩红热。13岁患上严重肺炎,不得不大量放血治疗。46岁牙床突然长满脓疮,只好拔掉几乎所有牙齿。牙病刚愈,又患上可怕的眼疾,幼小的儿子成了他手中的拐杖。50岁后,关节炎、肠道炎、喉结核等多种疾病吞噬着他的肌体。后来声带也坏了,靠儿子按口型翻译他的思想。他仅活到了57岁,就口吐鲜血而亡。死后尸体也备受磨难,先后搬迁了8次。

上帝搭配给他的苦难实在太残酷无情了。但他似乎觉得这还不够深重,又给生活设置了各种障碍和旋涡。他长期把自己囚禁起来,每天练琴10至12小时,忘记饥饿与死亡。13岁起,他就周游各地,过着流浪生活。除了儿子和小提琴,他几乎没有一个家和其他亲人。

苦难才是他的情人,他把她拥抱得那么热烈与悲壮。

他其次才是一位天才。3岁学琴,12岁就举办首次音乐会,并一举成功,轰动舆论界。之后他的琴声遍及法、意、奥、德、英、捷等国。他的演奏使帕尔马首席提琴家罗拉惊异得从病榻上跳下来,木然而立,无颜收他为徒。巴黎人为他的琴声陶醉,早忘记正在流行的严重霍乱,演奏会依然场场爆满……

上帝创造天才的方式便这般独特和不可思议。

人们不禁要问,是苦难成就了天才,还是天才特别热爱苦难?

要想成为天才必定得经历上天安排的苦难。天才与苦难是相互联系的。苦难是竖在现实与未来之间一扇纸糊的门,你只要敢于捅破,前方的路便天宽地阔。

对待苦难的过程是一个裂变的过程!“苦难如横亘的山,你只有跨越,只有征服!”耳畔有疾风劲雨在疯狂的吼着,刮着,大自然的伟岸被淋漓尽致的显示了出来。我没有屈服,没有气馁,用冷峻的目光面对所有的一切!用“让暴风雨来得更猛些”的心情去迎接这所有的一切!用“笑到最后,才笑得最美”的意志去战胜这所有的一切。但是往往有多少人能坚持这样做呢?总是怨天尤人,往往是失败了就放弃了,所以永远没有成功。

我很佩服那些大自然里面的生物。不甘弱小的蝼蚁们,万众一心,排除万难的气概令我叹服;不甘失败的蜘蛛们,永不气馁,用一生的无畏和执着编织生活的精神使我敬仰。我已经唤醒了自己,丑陋的蛹已经变为斑斓的花蝶,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已欣然地在生命之树上开放。但我更懂得,只有用自己的震动,自己的裂变,去换来千百万次的共鸣,千百万次裂变的盛况,才是一片辉煌的姹紫嫣红!

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努力,机会只留给做好准备的人!

篇3:谈苦难高三作文

(一)追求理想的勇敢者

许三观是一个卑微懦弱的人,在一个小城里工作,接触的人不多,也就是他的同事们。而就在这个不大的圈子里, 许三观的地位怎样呢?“她们的手经常会伸出来,在他头上拍一下,或者来到他的胸口把他往后一推。”可见许三观是被她们戏耍的对象,至少大家不会敬畏他,也说明了他在同事中的地位其实不高。那么他在亲戚中的地位怎样呢?许三观在家排行老三,父亲死了,母亲跑了,文中仅提到了他的爷爷和四叔,从没提到过他下面的老四、老五,也就是说他在家中的地位是最低的。许三观第一次卖血后,和阿方、根龙去胜利饭店吃饭时,“觉得他们喊叫时拍着桌子很神气,” 拍一下桌子都会让许三观觉得神气,可见他一直都是很卑微的生活。拍桌子是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只是一个很简单的点菜方式却让许三观觉得神气,因为他的卑微、懦弱,他不会刻意去引起别人注意,甚至不懂得高贵的享受方式,却又乐此不疲地学习。第二次卖血后,许三观隐约记得第一次卖血后的情景,唯独想不起来那句“黄酒给我温一温”,因为这句话与他的生活不符,一般是地位高贵的人为了追求高质量的享受,对很多事情的要求也比较高,而许三观却把它当成了提升注意、提高身份的方式。

就是这样一个卑微、懦弱的小人物,在面对自己的理想时却表现得异常勇敢。第一次卖了血之后,他不知道那么多钱要拿来做什么,于是想到了结婚,又迅速锁定了目标,主动出击,甚至得知人家有男朋友也不退缩,主动提了东西去找许玉兰的父亲,并拿出了老人家最在乎的“延续香火”为理由,成功娶到了城西最时髦、最漂亮的姑娘。在这过程中也显示出了他的聪明才智。

许三观共经历过十二次卖血,除了少数的几次是没有目的的卖血之外,其余的几次都是为了一定的理由去卖血,这些卖血的理由,就是许三观追求的理想,尤其是最后的几次, 他每隔几天就去卖血,甚至目睹了根龙卖血而死后也没有放弃。许三观追求理想的勇敢,使他卑微的形象越来越模糊, 高大的形象却越来越清晰。

(二)追求公平的复仇者

许三观的形象虽在追求理想时变得高大了起来,但仍掩盖不了他自身的缺点。每个人都会追求生活的平等,而许三观追求的平等却有些极端。

许三观是处处追求公平的,一旦有不公平的事情发生, 他就会伺机报仇。许三观在得知一乐不是自己亲生的儿子后就不干活了,并告诉两个儿子十年以后要帮他报仇。报仇本身就是心胸狭窄的表现,自己报不了仇还要让下一代去报仇,则更显其狭隘。然而,许三观的懦弱胆小,并没有让他口中的报仇方式化为行动,只有唯一的一次,而这唯一的一次只是为了他的平等找了一个好借口。

许三观在看望受伤的林芬芳的时候与其发生了关系,如果说他是为了许玉兰与何小勇的事报仇,他大可理直气壮, 而不会在事后给林芬芳送东西,也不会在许玉兰抓住了这个把柄后在家里任劳任怨,也不会在后来觉得自己确实干了一件傻事。公平只是在他情不自禁的风流之后给自己找的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因为许玉兰的错误比他的严重,所以他也就不觉得自己错了。

许三观所有的仇都与何小勇有关,但真正能让他报仇的时候,他却放弃了。何小勇被撞后,许三观高兴得不得了, 他一方面认为这是老天爷对何小勇的惩罚,另一方面他也为自己没报的仇老天爷替他报了而高兴。因为他的软弱,也因为他的善良,他对何小勇的恨一直积压在心里,无处释放, 而这一次何小勇撞车,让他内心中一直积压的恨意找到了释放的出口。然而,也正是这个人,叫一乐去把把何小勇的魂喊回来。“叫一乐去喊魂不只是救何小勇一条命那么简单, 也等于许三观承认了一乐是何小勇的儿子,也就等于他承认了自己戴了绿帽子,这对于一个男人来说,无疑是一种最残酷的打击,也是一种最惨烈的伤害,而在这种苦难和耻辱的背后,许三观的忠厚品质也获得了极大的彰显。”[1]

在追求公平的过程中,许三观自私、狭隘,也犯过错误, 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泯灭人性,反而用宽容、善良使这一段仇恨得以结束,这也是他苦难命运的一个开端,而他用以德报怨的方式进行了救赎。

(三)无私乐观的救赎者

许三观的一生,经历了许多国家的重大变革。在这些重大的动荡中,也使许三观的美好人性表露无遗。

水灾后的荒年,全家人喝了一个多月的玉米稀粥,只有在许三观生日的时候,全家人才喝上了一碗放了糖的比平时稠很多的粥,他却无私地把粥分给了孩子们,并为了能让全家人吃上好吃的,在生日第二天又去卖血了。因为在那样的灾荒年,“他除了身上的血,别的什么都没有了。”灾荒年本该是一个萧条、沉寂的场面,许三观却用乐观演绎了一段温情:用嘴炒菜。这在常人看似离谱的行为,在许三观的演绎下却变得温馨而又悲凉。温馨的是我们看到了一家人其乐融融地享受精神会餐,悲凉的是我们看到了一个父亲、 一个丈夫在苦难面前的责任与担当。即使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他仍能乐观地面对一切,并通过自己的乐观来影响自己的家人。

许三观的无私不仅表现在儿子身上,从许玉兰的身上也看得到。许玉兰给许三观戴了绿帽子,他也只是偶尔发发脾气,也并没有因一乐不是亲生的就对他有些许的不好。许三观不忘每个月把新发下来的手套交给许玉兰,好让她能穿上精纺的线衣,自己却戴着几年也不换一次的破烂手套。

文革的特殊时期,许玉兰被批斗,三个孩子都不愿意给许玉兰送饭,许三观却顶着耻辱每天给许玉兰送饭,并贴心地把肉埋在饭下面,甚至为了让孩子们不恨许玉兰,自己把自己批斗了一番。在苦难面前,我们看到了许三观对许玉兰的爱,看到了许三观在无私中透露出的细心与体贴。

许三观用血救赎的道路仍在继续,他的无私与伟大也一直在继续。一乐、二乐下乡后,许三观为了一乐瘦弱的身体去卖血了,过了不久,二乐的生产队长来了,许三观又去卖血了,为了二乐能早点回城,他也顾不得自己的身体了。为了家人,许三观付出了很多,他还想付出更多,只是他并没有什么资本,他有的只是身上的血,所以他一次次地卖血, 一次次地用自己的方式去向命运抗争。在那过程中,他见识到了根龙的死,他知道根龙是卖血而死的,但他却并没有因此而停止卖血,反而愈演愈烈,而且间隔时间极短,因为一乐病了。

一乐本不是许三观亲生的儿子,他大可不必为了一乐那么拼命,但是相反,他却为一乐付出的最多,所以说他无私, 他伟大,因为他为了一个不是亲生的儿子,付出了自己的全部,他甚至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他的家人。

这也是全书的高潮部分,许三观用血拯救了儿子的生命,用爱战胜了不是血缘的陌生,从而也实现了自己对苦难的救赎。

许三观一生卖血,而卖血就可能面对死亡,为什么他还一次次地坚持呢?他不怕死吗?这就显示出了他的伟大:一个卑微的小人物,却有着强大的与命运斗争的能量,是什么能量能如此强大?答案是——信念。在许三观眼中,卖血就是他能挣脱命运捆绑的方式,它存在于他心中,作为一种信念存在着。除此之外,则是他作为一家之长的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种信念让他忘记了自己的存在,忘记了自己, 生死也就置之度外了。因此,他用一种极为平静、极为超然的态度来看待死亡,而这种平静与超然也让他的生命力变得更加顽强。

许三观用血、用生命对他一生的苦难命运进行了救赎, 在救赎的过程中他不再是一个小人物,而因其光辉的形象而变得高大起来。

二、许三观的意义

许三观经历了波折的一生,在那过程中彰显出了他光辉的人性:乐观、无私、坚韧、宽厚、善良,他自身也存在着许多缺点:狭隘、懦弱、卑微,而善恶的交织也使得这一形象更加鲜活、真实。更重要的是,因为人性的共通性,使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在他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

在许三观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看到了在苦难面前显示出的坚强的人性。他用自己一生的行动向人们证明了一个卑微的人也可以用爱、用宽容、用坚忍去抵挡命运中的苦难,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战胜苦难,去改变命运, 从而保护好一个家庭的完整,也在此过程中获得了生命的真谛。

许三观的故事告诉我们,再卑微的生命都会有它的闪光之处,只要坚持,只要不放弃,你就可以成为命运的主人。 许三观就是这样一个卑微的平凡人,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平凡的人,却用尽他的一生,完成了对苦难命运的救赎。

三、总结

《许三观卖血记》自出版以来,得到了广泛的好评。法国《读书》杂志评论《许三观卖血记》是“一部精妙绝伦的小说, 是外表朴实简洁和内涵意蕴深远的完美结合”。法国 《两个世界》认为, 余华以极大的温情描绘了磨难中的人生, 以激烈的形式表达了人在面对厄运时求生的欲望。法国《新共和报》认为, 作者以卓越博大的胸怀, 以简洁人道的笔触, 表达了人们面对厄运时求生的欲望。

“余华是先锋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他的小说最为明显的先锋性在于他的冷漠叙述,在他早期的作品中充斥着很多血腥、暴力的叙述,他还较为擅长对旧有文类的颠覆性戏仿。”[2]《许三观卖血记》则是余华的转型之作,他也曾经说过: “随着时间的推移, 我内心的愤怒渐渐平息,我开始意识到一位真正的作家所寻找的是真理,是一种排斥道德批判的真理。作家的使命不是发泄,不是控诉或者揭露,他应该向人们展示高尚。这里所说的高尚,不是那种单纯的美好,而是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对善与恶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所以在这部小说中,纵使是残忍的命运中的苦难,作者也描写得极其简单、极其平淡,仿佛述说着一件极其平常、极其普通的事件,重复和转述手法的运用,也淡化了作品及人物本身的悲剧色彩。而这种单纯,却极具力量,余华也曾说:“我用一种很直接的、很准确的叙述方式写, 反而更有力量。”[3]

篇4:谈高三作文素材的储备

一、从教材中就地取材

让学生依据课本整理、提炼作文素材是一种捷径。取材可以是词语、诗文名句积累,也可以是富有创造性、启发性、哲理性文句积累,更可以是作家思想、经历、情操的积累。在要求学生梳理时,老师可拟定话题(如思乡、爱国主题的,青春话题的、人生话题的等),让学生有的放矢、分门别类整理。具体操作方法是,每两人为一小组,两个星期后进行成果展示会,利用多媒体、实物投影仪进行现场解说、展示、交流、点评。

二、从考试练习中撷取素材

高三大量的考试练习题是不容忽视的作文素材库。讲评时引导学生关注语言表达和文句事例积累。如词语使用题,我会要求学生把选项中的词语带入句子仔细甄别近义词的细微差异,逐渐提升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和增强作文中推敲使用词语的意识;如仿写、扩写、拟广告语、拟写对联等语言表达题,我会要求学生背诵至少三个学生自己满意的答案;如阅读理解题,让学生熟读精美文章自主选择文句、事例乃至篇章积累,有感悟的写出感悟笔记;再如作文,每次都印发典型例文,要求学生感悟背诵至少三个切合话题的典型事例和自主选择的精美文句。讲评后要求学生按语言类和事例类分类整理。

三、从生活中汲取素材

叶圣陶说:“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流,只有源泉丰盈,溪流才会活泼泼奔腾不止。”一语道破了写作与生活的关系。高三生活看似单调乏味,但学生在拼搏努力的过程中,会有烦闷、焦躁,亦会有自我砥砺、拼搏的充实和成功的喜悦,会有各种刻骨铭心的经历和感受,这些都可以成为他们创作的源泉。我引导学生每周记周记,及时练笔,记录自己的生活和情感历程,捕捉生活中思想中的闪光点,沉淀情感积淀语言。

四、打造精美“晨读套餐”,提供综合营养

晨读是学生积累作文素材的黄金时间,教师在晨读材料的准备方面必须煞费苦心,力争材料少而精,让学生乐读乐记,可以速读速记。通过摸索改进在晨读材料的印制方面,我大体上确定如下版块:诗词赏读、文言典故、精彩文段、名人名言、热点透视、人物素材等。

五、借助“外物”(多媒体),冲击视觉,直扣心灵

善假于物,则会事半功倍。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便捷的优势,在作文素材的积累方面我们也不妨偶一试,播放学生感兴趣的视频,可以冲击其视觉,直扣其心灵。想利用好多媒体,要讲究一定的方法。比如我在播放“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视频前,先印发给学生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介绍和颁奖词,这样视频和材料相互映照,学生印象会更为深刻,看后要求学生写观后感(可择其一二人物);再如让学生观看“杨澜访谈中国首善陈光标”的视频后,组织学生讨论:你怎么看待陈光标的“高调”行善?适时抛出有价值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思维。

篇5:站在苦难的枝头微笑高三作文

人的一生,就如同一棵树,而苦难是它的一个分枝;没有了苦难,就构不成一个完整的人生。

俗语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谁都不能准确地预测到苦难之神何时会降临到自己头上。面对苦难,有许多人会茫然不知所措。他们感叹“时运不齐,命途多舛”;或从此一蹶不振,。但是也有一部分人会将苦难视为一笔难得的财富。高尔基曾经说过:“苦难是磨练要格之最高学府。”

的确,苦难就如同一扇常年关闭的大门,它把许多自卑怯弱者拒之门外;而面对有志之士,它却永远敞开。凡能顺利闯入这扇大门的人,他就会发现门后是一个世界,那里有阳光、鲜花和累累硕果。

王安石在游褒禅山时说过:“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这样看起来,无限风光还在险峰啊。只有那些不畏苦难不怕艰险的人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而这样的人,首先就要有站在苦难枝头微笑的勇气。要知道,——只要杀不死我们的挫折,都会使我们变得更坚强。

面对突如其来的苦难,我们要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唯有坚定不移的意志,才能使我们跨过苦难之门;面对苦难,我们要有乐观向上的心态,唯有乐观向上的心态,才会使我们不与胜利擦肩而过;面对苦难,我们还要有强健的体魄,唯有强健的身体,才能使我们更有抵御人生风雨的能力……

纵观历史长河,凡成就一番伟业之士,无不是饱经苦难磨砺之人。勾践卧薪尝胆,项羽破釜沉舟,苏东坡仕途坎坷,爱迪生的三千多种试验材料,海伦?凯勒的生理残疾……面对苦难,他们并没有丧失奋斗的勇气,他们用微笑去迎接苦难的.到来。最终他们摘到了苦难枝头的胜利果实……

塞万提斯曾说过:“上帝是公平的,当它为你关闭一扇门时,另一扇窗就会为你打开。”苦难是一笔巨大的人生财富,是一块磨砺你人生的磨刀石,是脆弱者的万丈深渊;是强者的康庄大道。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篇6:以苦难为主题的高三优美作文

如果,你确实如此。那么,祝贺你!因为你拥有了人生的第一笔财富——苦难。

常言说得好:“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人在苦中不知苦,因为当逆境来临之时,人自然会产生适应力,并可发挥潜能超越痛苦,所以才有“因祸得福”一说。所以说,苦难也是财富。

我们的人生犹如登山,在通往顶峰中所遇到的阻碍便是人生中的苦难。山越高,路越是艰险,跋涉者的艰辛是极目远眺的必须。我们看到的风景越多越美,我们付出的汗水也就必须越多。在走向我们所向往的光明塔时,不怕路远,就怕我们志短;不怕缓慢,就怕我们常站;不怕贫穷,就怕我们懒惰。我们只有以一颗不怕失败的心去面对困难,生命才会坚强。我们只有敢于挑战逆境,生命才会茁壮。所以,苦难始终在激励着逆境中那些不被轻易打败的人!

苦难是一种磨练,对于善于利用的人来说还是一种修养。没有哪个人会随随便便成功的,始终,彩虹总在风雨后,梅香来自冬严寒……

她出生于1940年6月23日,是美国田纳西州一个铁路工人家庭的孩子。她小时候,因为肺炎和腥红热引发高烧造成小儿麻痹,使得她的左腿萎缩无法走路,必须依靠铁架矫正鞋才能勉强行走,为了使自己能够像正常人那样,她从小就开始抛洒着汗与泪……即使是没走几步就会摔倒,但摔倒后却会坚强的笑着站起来,她从没放弃!经过痛苦的训练,11岁那年,她第一次脱掉了铁鞋,打着赤脚跟她哥哥们打篮球玩耍。12岁她已经完全摆脱铁鞋。于是她凭借着她的顽强开始了对体育项目的艰苦练习中,即使一次次的受伤,一次次的哭泣,但他从未低头……

她的地狱式的训练和钢铁般的意志,换来了1960年罗马奥运会的田径赛中的3枚金牌。随即,在1983年,她入选美国奥运名人堂!1993年被授予美国体育奖!

她是一个奥运传奇——威尔玛·鲁道夫!

若没有冬的严寒,又哪有梅的含香艳放。若没有鲁道夫对疾病的顽强抵抗,又怎么会有属于她的奥运传奇。是苦难让她厚积薄发,在奥运史上创造了不朽的奇迹!

他在17岁进入牛津大学学习物理。但是他学习并不用功,他向所有的年轻人一样迷茫——对一切厌倦,觉得没有任何值得努力追求的东西。他在学校与同学们一同游荡、喝酒,参加赛艇俱乐部。如果事情这样发展下去,那么他可能成为一个庸庸碌碌的教师。

然而病魔出现了。在一次从楼梯上摔下来后,医生诊断他患了卢伽雷病,并宣判这个二十一岁的青年只能活两年。但他并没有就此任命,没有向病魔屈服,他一直在与病魔抗争,与不公的命运说NO。病魔将他固定在了轮椅上,但病魔去无法固定这位天才的思想!

他的大脑不断思维着,穿越时间和空间,追寻着宇宙的尽头、黑洞的隐秘;他敏锐的直觉和坚定的推理直接挑战已被人们广泛认同的传统量子力学、大爆炸理论,甚至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病魔没能击败他,相反,他“借力打力”,借病魔之力成就不朽的科学传奇。他是轮椅上的神——史蒂芬·霍金!

“心,乃是你动用的天地,你可以把地狱变成天国,亦可以把天国变成地狱。”这是对霍金的完美诠释,他瘫痪却能如此,更何况我们四肢健全呢?只要我们还活着;只要我们明天依然可以看到明媚的晨光,呼吸到清晨的新鲜空气;只要我们拥有一颗火热且永不屈服的心。那么我们天地亦可变成天国!

有志者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翻开历史的篇章,我们可以看到:范仲淹两岁丧父,随母改嫁,幼时连稀粥都难以吃到;司马光出生寒门;苏联作家高尔基曾经是个流浪儿;丹麦童话家安徒生出生鞋匠家庭,衣不蔽体;居里夫人刚满十岁就外出打工挣钱供姐姐读书……太多的苦难,成就了太多的不凡。

篇7:谈苦难高三作文

刚捧到这本书时,给我的感受是厚重、沧桑。细细读来,心情为之沉重,连呼吸都变得似乎凝重起来。这本书绝不是在缓缓的将一个故事,他叙述的一部沉重的历史,一部中国共产党的艰辛奋斗史,更是一部充满血和泪的历史。《苦难辉煌》这本书详细、生动地描绘了中国工农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前后的历史画卷,描绘了众多我们敬仰或熟知的大人物,同时也描写了众多迄今仍默默无闻的英雄。这本让我增加了很多历史知识,弥补了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但是最让我感慨和佩服的还是共产党人。他们不怕困难、不惧死亡、对共产主义抱有坚定的信念,即使最艰难地长征路上也决不放弃。这些人怀着崇高的革命理想和坚定信念,甘愿吃苦,宁愿战死,也不愿掉队、离队,忠贞不渝地凝聚在党的旗帜下,朝着远大目标冲锋向前。这真让我们后来无比敬仰和钦佩。这些共产党先辈的光辉事迹,更值得我们今天的共产党员学习。

一部《苦难辉煌》,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一幅伟大时代的宏伟画卷,它让我们明白了中国共产党初期奋斗的历史。正是这一段波澜壮阔、血雨腥风的历史,给了我们前进的动力和生活的智慧。一本好书能够改变人的一生。《苦难辉煌》它让我们沉醉于深深思考中,它告诉我们的东西太多太多。读这本书时的心情,真的很复杂。有对共产党人一心为国为民的钦佩之情,有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深恶痛绝,更有对日本侵略者的极其痛恨。翻开书页,一幅幅历史画面在我眼前重现,一个个战斗情景再次显现。我能切身感受到国家危难之时,一个个热血青年投入到保家卫国的伟大事业之中。这些爱国青年的爱国之情,不是更值得我们现在的青年学习和崇拜吗?从书中我学到了很多。看共产党的艰辛历程,我懂得了,一个人要有正确的理想,要有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更要有坚持自己理想信念的勇气和毅力。当年的无数革命志士,在诱惑和死亡面前岿然不动,毅然决然的坚持着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从瞿秋白到李大钊,再从到夏明翰,他们在面对死亡时无一不是慷慨悲歌,凛然赴死。

对于一个人来说,何尝不是如此?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困难挫折,都要敢于坚持自己的梦想。行动中遇到困难挫折贵在坚持,任何退却和放弃无疑是懦夫的表现。生活中正是由于我们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的急于放弃,最终自己成为失败者。生活就象金矿的矿脉,有时会出现断层,只要你坚定信心认真挖掘,成功就不会离你太遥远。古语云,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共产党的坚韧不拔值得我用一生去学习。其实作者金一南本人,又何尝不令人钦佩呢?金一南将军着手写这本书前,仅整理资料就用了两三年的时间,其间,他读了500多本书,整理了200多万字的笔记,历时时间最后形成52万余字的作品《苦难辉煌》,在充斥这学风浮夸,学术造假,急功近利的社会现实中,金将军这种严谨的治学态度,事实求是,尊重历史真相的态度也正是我们所要学习的。我们的一生并不一定经历多大的苦难,也并不一定会取得多大的辉煌,但是踏踏实实的走好我们的每一步,每个平凡人坚实的每一步将成就我们国家的最终的辉煌。

在今天,我们所经历的不再是前辈们需要面对的恶劣生存环境,但是我们不能忘记今天的幸福来自哪里,不能忘记为了我今天的幸福而付出生命的那一群群可敬、可爱的人。只有不忘记他们,我们才更能体会到理想、信念的力量与伟大。在今天,我们总在经历着这样那样的困难,在种种诱惑面前我们需要更清醒的意识,更坚定的信仰去支撑。我们要学习长征中共产党人、红军战士那种千难万险只等闲的大无畏精神,不管经历怎样的挫折,都不放弃自己对理想目标的追求。《沉思录》中说:“如果你有力量,就立即投入行动,不要环顾左右是否有什么人将注意它,也不要期望柏拉图式的理想。”只要坚持下去,尽管追求的道路还很长,只要我们不停地一步一步的前行,终点肯定就在不远处。

做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的理想就是共产主义,我始终坚信共产主义在中国必将实现。共产主义是个理想,为了这个理想我们要踏踏实实的走过每一步。没有人告诉我们这每一步都是什么,应该怎样走,所以党和国家在探索着走。我们没有理由放弃自己的理想与信念。做为一个普通人如此,做为一名党员更应如此。如果忘记自己是谁,如果忘记自己应该如何,那我自己曾经的“苦难”又为何付出?所以理想是永远的明灯,信念是永远的动力。记住那些为了我的幸福而甘愿经历苦难的所有人,记住自己为了对他人有益而经历的艰苦付出。,那些苦难是我们继往开来的脊梁。

读这本书时,我仔细思考,认真阅读和总结,并用一个本子随时记下了书中发人深省的文字以及自己的一些感悟。

※做难事必有所得。做简单的事只是毫无意义的重复。

※共产党成立之初,并没有多少人看好,但是千辛万苦之后,最终解放了劳苦大众,成立了新中国并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万事开头难,只要道路是对的,一定要坚持,风雨过后才有彩虹。对自己的梦想和抱负,无论多苦多难都要坚持。

※“坚持”二字说着容易做着难,有时不得不面对生与死的考验。当年,无数革命志士为了坚持自己的理想毅然舍弃了生命。著名人口学家马寅初时期为了坚持自己的理论,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但是他决然的坚持了自己的理论,没有违心地对自己的理论作出检讨,后来的事实证明他是对的。

※理论指导实践或者为什么说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一声炮声给我们送来了马列主义,送来了组织指导甚至送来了活动经费,但是没有送来武装割据,没有送来农村包围城市,没有送来枪杆子出政权。我想,更没有送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这些都是我们党的领导人根据中国具体实际结合马列主义创造出来的。是中国化的成果。

※英国文学家塞缪尔说:爱国心在不少场合,是被流氓当做隐身衣来使用的。这句话值得我们深思。

※俄国的列宁和中国的毛泽东皆对自己从事的事业,自己担负的使命,表现出一种果敢和不可抑制的自信。

※列宁和毛泽东都成功了。他们都领到了各自国家的劳苦大众推翻了旧统治,并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他们的成功源于对事业的忠诚,来源于强烈的使命感。伟人的事迹总能启发我们这些普通人。我们国防生也要做到忠诚于党,献身使命。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从军报国的梦想。

※不爱钱、不怕死,是革命军人的两个最重要的信条。

※黄埔军校门口对联:升官发财,请走别路贪生怕死,莫如此门

※人的一生虽然漫长,但是关键的只有几步。我想我已经正确的走过了两步。第一步,报考大学时我毅然选择了国防生。虽已不是战火纷飞的年代,但是军队仍然热血青年实现报国从军梦想的最佳场所。立志报国、从军入伍,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把青春献给军队、献给国家,无疑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光荣的选择。第二步,我于5月8日正式成为了中国共产党员。《苦难辉煌》把共产党的伟大表现得淋漓尽致。共产党成立伊始就以天下为先,以人民的利益为最高利益,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成为共产党员,是我能更好地投入到为人民服务的行列之中,跻身于这伟大的事业之中。

※苦难与辉煌并存。中国共产党人与中国工农红军最深重的苦难和最耀眼的辉煌皆出自于长征。长征精神的: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是保证我们的革命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当代革命军人应该具有长征精神,乐于吃苦,不怕牺牲。

※生命只有一次,生活多么美好,还有什么比生死更能考验一个人呢?

※长征是共产党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里程碑。同样,对于一个人来说,苦难也是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标志。一个人只有经过了苦难的洗礼,才能走向辉煌,走向成功。

※毛泽东思想是全党集体的智慧结晶。这并不是一句空话,最好的平局就是在这些危难关头,中国共产党集体选择了毛泽东,而毛泽东也往往在这些危难关头采纳了集体中最成熟和最深思熟虑的建议。

人的一生是短暂的,在人的一生中,一个人虽然不能把握自己生命的长度,但是,可以通过扬起目标的风帆,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发扬长征精神,让生命的航船成功远航,从而增加生命的宽度和厚度。待以后回首往事的时候,我们会说:我奋斗过,我拼搏过,我不后悔。

我们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性时刻,个人的命运不可能不和国家的崛起紧密相连。一个人一生不仅在为自己,更是在为他人的幸福、民族的强盛拼搏奋斗,这样的人生会更充实、更有意义,也定会更加绚丽多彩。今天,对于中华民族来说,需要前仆后继的事业依然在继续,不论我们前进的道路如何艰难,我们都要坚持下去,坚持就是胜利。

篇8:浅谈高三英语作文讲评课

越是临近高考,学生们对于分数的渴望就表现得越明显,越迫切地想要快速提高自己英语写作分数,因此上好作文讲评课在高三阶段尤为重要。笔者从自己的实践中总结了本阶段上好作文讲评课的几个要素与大家分享。

一、了解学生写作能力不佳的原因

原因一: 学生自身英语基础薄弱。高考要求的词汇量,常见句型句式和表达法记忆程度不到位,在写作时难免会词不达意,力不从心。

原因二: 缺乏足够的练习。英语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并非第一语言,足够的练习和严格的要求对于写作来讲必不可少。又因为英汉两种语言本身存在着巨大差异,如果练习的频率跟不上,会使得学生对写作越来越恐惧。

原因三:书写不达标。练英语书写, 要尽早开始。 字母的占格,大小写,字母间隔,单词间距,甚至字母的饱满程度,字体风格,每行词数等等都会影响到整体书面表达。有些学生书写不规范, 字迹潦草,这会直接影响作文分数。

二、 写作练习之前的要求及指导需到位

假使写作练习前老师的引导和所提的要求不具体,没有统一标准,学生写作时不知从何下手,也会给作文讲评带来很大麻烦。老师的讲评没有铺垫,也就没有任何针对性,不仅费时,也不会达到预期效果。老师对同学们的具体要求可细化为:

1. 认真审题,把握内容要点。根据题目的要求,确定写作意图,抓住内容要点,确定体裁,明确人称、时态。

2. 列出简单的提纲,安排好层次段落,铺设好过渡,处理好开头和结尾。

3. 打好草稿,扩展成文,根据字数多少扩展成篇。在整篇文章中,避免只用一两个句式或重复用同一词语。使用不同长度的句子,改变句子的开头方式。

三、 讲评课前充分备课

充分备课包括两方面, 一是对作文本身进行分析;二是对学生错词错句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做能够加强讲评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教师既要对作文的类型、文体、命题思路、考查角度进行分析,也要对学生的写作情况进行分析。逐项分析学生出现的错误及原因,以便在讲解过程中有的放矢。

四、 讲评过程要有层次梯度

成功的作文讲评课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为目标的。讲评要以学生为中心,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其中。高效的作文讲评课也应该是高水平的综合复习课。通过讲评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构建知识结构,提高英语表达能力。讲评也要遵循一定的步骤程序,有条不紊。

下面笔者就以学生最近的一篇习作为例来进行分析:

假定你是李华,你校与美国一所友好学校决定通过网络开展跨文化交流活动(Cross Cultural Communication Project)。请你用邮件与美方联系,谈谈自己的设想,征求对方意见。

交流内容要点如下:

1.自我介绍; 2.饮食文化差异;

3.中学教育; 4.语言学习体会。

注意:1.词数100左右;

2. 可以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

Hi Mark,

Hope all is wel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Yours,

Li Hua

1. 教师整体点评

本文写作类型为常见的提纲式应用文,主要是考查学生对英语语言的实际运用表达能力,时态应选择现在时和将来时。正确的写作思路应当是依据题目要求,运用恰当的英语句式和表达法,全面阐述自己对本活动的设想和计划即可。

2. 学生典型错误盘点

(1)审题偏差:一个偏差是交流内容第一条的自我介绍被许多同学误解为李华向Mark作自我介绍;另一个偏差就是不少同学重点描述了计划中的二三两个方面,用较大篇幅介绍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和中学教育的不同。其实正确思路应该是把这四个方面作为平行的的四个想法依次表达出来。

(2) 汉化英语:所谓汉化英语就是直接根据汉语提示逐字翻译出来的英语。由这种机械的对应方式翻译出来的英语往往不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很生硬,是带有浓重的汉语色彩的蹩脚英语。我们在日常的学习中要特别重视汉英差异,避免出现汉化英语。英语有大量的抽象词汇,一个单词往往有好几层意思,汉语却很少。因此要注意不同的情景下对于同一个汉字在英语中有不同的对应词、词组或短语。比如汉语的“开窗户” 应对应英语的“open”,而“开车”应对应“drive”,“开公司”应对应“set up”,“开灯”应对“turn on”,“开玩笑”应对应“play”。 本篇习作中好多同学把饮食文化直接翻译成了“diet culture”或者“eating culture”,而正确的对应应该是“food culture”或者“eating habit”。

3. 提高练习

高考中的高分作文句式不可能是固定的、平淡的,而应是多样化的。有条件使用从句或者其他的高级句式的尽量使用。比如我们常见的“有一些人支持这个观点”的对应译文可使用从句“there are some people who are for the idea”,或者可以替换为“there are some people supporting the idea”。为了写出一篇尽可能完美的文章,我们要触类旁通,多归纳总结,去完善我们的英语语言体系。同学们就“语言学习体会的交流对我们双方都有益处”这句话有以下几种译法,其句式变化都很地道:

1) Communication of language study will do good to both sides.

2) Exchange of language learning will be of benefit to both sides.

3) Communication of language study will be of great help to both sides.

4) Exchange of language learning will be helpful / beneficial to both sides.

篇9:浅谈余华《活着》的苦难内涵

摘要 《活着》展现了一个又一个人的死亡过程,掀起一波又一波无边无际的苦难波浪,表现了一种面对苦难生活、面对死亡的可能的态度,真实地展示了人“活着”的艰难与无奈。面对苦难,主人公福贵顽强隐忍,并从苦难中超越出来, 让灵魂升华到一个宁静平和的境界, 向我们展示了人的蓬勃生命力和坚持追求自己人生的伟大和崇高。

关键词 余华

《活着》

苦难

余华在《活着》的前言中谈到:“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这句话也揭示了《活着》这部小说的悲剧所在: 人生总有许多苦难, 人不断地承受着生活给予的苦难, 没有任何办法, 只有默默地承受, 但人不能被苦难打倒, 要让不屈的灵魂顽强隐忍地生活, 并让灵魂从苦难中超越与升华出来, 追求活着本身的真正意义。

一、在苦难的世界中“活着”

“作家是否能够使自己始终置身于发现之中,这是最重要的”余华用自己独特的洞察力,发现和描写了现实生活中普通老百姓所经历的重重苦难。,余华想要告诉读者的是“我们中国农民的利益是一再被牺牲掉„„中国的农民啊,就跟福贵一样,逆来顺受,不会做过激的事情„„我想不应该再牺牲他们的利益了。”余华在小说中对福贵这样一些无辜受难者,寄托了无尽的关怀和同情。

《活着》以连续性的死亡事件, 叙述了主人公福贵在一夜之间倾家荡产, 在命运的夹缝中左冲右突, 开始了一生的悲剧历程。福贵的不幸源于他嗜赌成性, 冥顽不化, 最终输掉祖上最后的房产。画押清帐后, 徐父被活活气死, 而败家子的福贵只是打了个寒颤。生活似乎从这一刻才真正开始, 生存的艰难渐显端倪。福贵作为一个普通的中国农民,长期以来在贫困线上挣扎、苦熬,妻子有病没钱医治而病死,儿子死于输血,好不容易遇到一个好女婿,要抱外孙,女儿却死于难产,女婿死于事故,年老力衰的他无法为外孙带来幸福,却使外孙因为饥饿吃了过多的青豆胀死。余华在这部小说把苦难推向了极致, 在这里, 命运作为一种无比残忍的力量, 造成了死亡重复地、循环地发生, 死亡就像福贵摆不脱的阴影, 时时逼着他退缩到怵目惊心的生命荒野。

小说从头到尾都没离开一个死字,就是这样一部书,被余华取名为《活着》,但讲述的却是如何面对死亡。

二、不屈的灵魂在苦难中顽强隐忍

毋庸置疑,世上的苦难大多数都是降临在最底层的平民特别是农民头上,而底层农民由于自身力量弱小,地位的低下,要想改变自己的真实生存处境,几乎没有可能。面对冰冷的现实,面对巨大的苦难,弱势群体无法改变,弱势个体更是无法改变。福贵虽然面临一次又一次的苦难, 在苦难面前无力与强悍的命运抗争, 但他仍然不断为自己寻找活着的意义与希望, 以不屈的灵魂在苦难中顽强隐忍地生活。全文色调总体上十分灰暗, 但是每一个故事情节里又总有一笔亮色, 表现了福贵在承受了一个一个打击之后, 依然对生命中的另一些亮色充满了希望和期待。父亲把家产全部变卖后并不完全绝望,只希望福贵从此以后能重新做人;父亲死后, 母亲宽慰福贵说:“人只有活着高兴, 穷也不怕”, 然后福贵为了养活家人, 向龙二租了五亩地, 期待开始新的生活;母亲病死后, 家产被龙二拿走, 但妻子家珍的话让他明白, 只要一家人天天在一起, 也就不在乎什么福分了;儿子有庆死后, 福贵就把希望寄托在凤霞身上;凤霞去世后, 福贵就把希望寄托到了女婿和外孙苦根身上;家珍去世后, 福贵就搬到城里和二喜一起照顾苦根。随着故事的逐步推进, 福贵面对死亡的深层次情绪逐渐出现了转机,悲凉的气氛也在逐渐减弱。一个个亲人的死去,在别人眼里是多么的凄凉,但此时福贵的眼神是那样平和,就像是看了一辈子的悲欢离合之后的沉淀, 这种眼神就是要袒露的内心真实。

《活着》这部小说向读者展示的不仅仅是生活中那形形色色的苦难,而且还告诉读者如何应对苦难。对于处于弱势群体的福贵来讲,在无力穿越的现实苦难面前,只有默默的忍耐,在不断地忍受苦难的同时,自己的情感也变得广阔、超脱。反复的“死亡”旋律,强化和突出了“活着”的福贵忍耐力量的强大,使读者看到了中华民族顽强的生命力。在苦难面前,反抗的方式让人们看到人类面对苦难时的积极的、行动的姿态,这是人类生命力量和意志力量的表现,是人类精神境界的最高体现。

《活着》是余华创作中的一次大转折, 他写了具体实在的苦难, 写了现实境遇中的人如何在苦难中活着, 并向我们显示了“活着”的人在生命和精神两个角度上的意义。小说中,余华的讲述充满对福贵的悲悯,把苦难化为一种迷漫性的痛苦情绪,融入在平静而略带温和的叙述之中,使读者感到余华的情感的力量和德行的力量。他对于福贵的这种深切关怀和深刻同情,给读者带来心灵的温暖和灵魂的震撼力。

参考文献

上一篇:摇呀摇摇到外婆桥歌词下一篇:中学生的责任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