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收集和反馈

2024-04-30

信息收集和反馈(通用14篇)

篇1:信息收集和反馈

安全检查信息收集、传递、处理和反馈机制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公司安全检查信息的收集、传递、处理和反馈等各环节的管理,及时制定和落实有效措施,消除安全隐患,避免各类事故的发生,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机制。

第二章适用范围

第二条本机制适用于公司所属部室和生产(辅助)单位(以下简称各单位)。

第三章实施细则

第三条各单位主要负责人负责对本单位的安全检查信息随时进行收集、传递、处理和反馈,各作业人员有义务及时向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收集、传递安全检查信息,并及时处理和反馈。

第四条在日常工作中,部门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对所属作业区域的安全检查信息进行收集、传递、处理和反馈,按要求进行监督检查。

第五条安全环保部负责对公司内各单位的安全检查信息收集、传递、处理和反馈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六条各单位按安全生产责任制要求,及时开展工作,形成完整的安全检查信息收集、传递、处理和反馈网络。

第七条安全环保部负责安全检查信息收集、传递、处理和反馈。

第八条安全环保部明确责任、制定按照公司相关制度实施监督和考核,必要时,及时向主管领导汇报,确保本机制的有效实施。

第四章附则

第九条本机制自下发之日起开始施行。

第十条本机制由安全环保部负责解释。

篇2:信息收集和反馈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档案信息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们在工作的过程中,处处都离不开档案的支持,人口的不断增加,给档案的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难题,需要把变动的个人信息随时记录到档案当中,针对这一现象,档案反馈信息的方法被提及出来,有力地改变了这一现象。

笔者通过对档案反馈信息进行介绍,提出加强收集与管理工作的重要措施,仅供参考。

篇3:信息收集和反馈

服务质量是一种感知, 是利用者对服务提供者所提供服务的感知。在服务活动中, 这种感知受利用者和服务提供者共同作用而产生, 要使利用者对所提供的服务有一个良好的感知, 受多方面因素影响, 但了解利用者的需求, 掌握利用者对所提供服务的满意度, 对利用者产生良好感知起着重要作用。

档案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利用, 将档案进行收集、加工整理, 再提供给利用者使用是档案服务工作的重要内容。而档案利用包括为利用者提供档案信息和利用者对档案信息利用情况反馈效果的收集两个方面。而目前档案工作者只注重档案信息的提供, 忽略了对利用后反馈信息的收集, 影响了服务质量。

档案服务的宗旨就是让利用者以最短的时间找到他们需要的文献, 简言之就是“多快好省”, 可供查阅的档案数量多, 检索速度快, 服务质量好, 还要尽可能地节省时间, 提高查准率、查全率。服务工作架起了档案与利用的桥梁, 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这两者之间的良性循环及双赢效应, 因此要提高我们的服务质量, 就必须加强对利用反馈信息的收集工作, 使服务得以良性循环。通过对收集回来的反馈信息加以分析研究, 一可以发现我们平时档案工作在收集、整理、保管、鉴定、检索、编研等环节中存在的问题;二可以了解和掌握档案利用者对档案服务工作的意见、需求和建议, 总结经验、寻找规律, 并以此作为调整改进各项工作的依据和提高服务质量的有效途径, 进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档案的价值和作用;三可以给档案工作者提供利用的效果, 即档案所发挥的作用、创造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四可以反映出档案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与利用者之间的关系。信息反馈是评价档案部门利用工作优劣的一个参数, 是衡量利用业务工作服务质量高低的一个标准。因此, 对利用反馈信息的收集是服务质量的组成部分, 缺少此项工作服务质量难以提高。

二、反馈信息收集的现状

目前的主要问题是只管用, 不注重对利用效果的收集, 即使收集也只是为了工作总结, 没有进行分析、研究, 以达到提高服务质量的目的。反馈信息收集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利用时填写档案利用登记表不够规范, 流于形式。

目前大多数档案馆都建立了利用登记表, 要求利用者填写其单位和姓名, 查阅的内容、日期、利用目的等, 但利用者在填写时往往比较随意, 有的内容写的不够完整, 有的字迹潦草, 事后无法确认, 有的人在填写利用目的栏目时比较简单, 如“补办毕业证”、“学历认证”、“办教师资格证”、“打官司用”、“付工程款”等, 填写登记表格的不足在于不求深层了解, 失去了档案利用信息反馈的好机会。

2. 档案提供利用后忽视了利用效果的反馈收集和整理。大多

数档案人员无过多心思和热情去追踪记录, 不愿进行收集, 甚至也不知如何收集。查档完毕后是档案利用的第一步, 至于档案是否真正发挥了作用, 是怎样发挥作用的, 取得哪些效果, 对利用者的实际工作起了什么重要作用, 解决了什么关键问题, 或对利用者工作的发展起了什么推动作用等却心中无数。大多数档案馆的档案利用工作只局限于档案利用数据的统计, 如利用人数、档案卷 (册) 数等, 这些简单的统计数据不能深层次地反映通过我们的档案利用所获得的直接或间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 档案利用者不情愿把档案利用效果反馈到档案部门。

一些利用者对信息反馈工作认识不够, 认为这是他自己的事, 与档案馆无关了, 不积极配合, 导致反馈信息时有时无, 而档案部门缺乏对利用者信息反馈工作的制约, 显得无能为力。

4. 大多数档案馆未能将档案利用反馈信息处理列入领导和档案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工作程序及有关的规章制度。

三、加强反馈信息收集的对策

档案管理者要加强服务意识, 认识到对反馈信息的收集是档案服务的一个重要环节, 建立反馈信息收集、研究机制。

1. 完善借阅制度。

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档案利用规章制度。要将档案利用信息反馈的有关规定纳入《档案利用借阅制度》中, 使档案管理人员和利用者有章可循, 一则让管理人员清楚, 反馈信息的收集是我们服务工作流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必须要收集齐了才算是一项工作的完成;二则要让利用者明确其利用档案的权利, 同时也有反馈信息的义务。

2. 做好业务基础工作, 练好内功。

首先档案利用登记表要规范, 不能流于形式, 要求档案利用者认真填写单位、身份、职务、学历、利用目的、家庭住址、联系方式、案卷题名及类型等, 工作人员要有职业敏感性, 对可能产生社会效果的档案利用者一定及时记录有关信息, 并根据档案利用目的的不同, 及时进行汇总登记, 以便今后对档案利用效果的重点跟踪调查收集和电话联系;其次要对本馆库藏档案的数量、种类、成分、特色馆藏、检索工具和编研资料的名称、种类、数量等档案信息资源, 发布在档案馆网页上, 让利用单位或个人了解档案的馆藏情况, 即馆藏中究竟有些什么可供社会利用, 注重对馆藏档案的宣传、介绍及开发利用, 只有先用才能有反馈, 然后通过信息反馈又能推动服务工作, 从而提高服务质量。

3. 实地调查和电话跟踪采访相结合。

我们要改变那种只“坐等”利用者上门的工作方式, 可根据利用者查阅时登记的线索, 对一些不能当场反映出利用效果的利用情况, 寄发档案利用信息反馈表进行跟踪和调查采访, 也可随时用电话或写信的形式联系, 必要时也可主动上门服务, 充分掌握利用效果的第一手资料。

4. 利用好网络这个大平台, 更好地体现档案利用反馈效果。在

档案馆网页上增设“查档利用反馈”栏目, 点击进入即可填写档案利用反馈表。这样, 既能有效地收集到反馈意见, 也方便了广大利用者, 还可把一些典型的档案利用事例公布在网页上, 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5. 编写《档案利用实例》。

《档案利用实例》是根据档案利用者获取了自己所需的凭证、参考及咨询等目的的具体事例编写出来的, 一个个事例真实、生动、鲜活, 《利用实例》能使社会和全民更加认识档案信息的重要性, 也更能显示出档案信息和档案服务工作的价值。加大宣传力度, 让广大利用者能自觉、主动配合我们档案馆做好信息反馈工作, 让全社会认识到档案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工作是息息相关的。这样既可增强社会的档案意识, 又可大大提高档案馆的社会地位和知名度。

6. 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前面我已经阐述过了服务工作架起了档案与利用之间的桥梁, 档案人员就是档案服务工作的主体, 所有的档案工作都要靠档案管理人员来完成, 他们的业务修养及综合素质直接决定档案利用工作及服务质量的好坏。所以, 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是提高服务质量的关键。新形势下, 随着档案信息资源的增长和社会对档案利用需求的增加, 为使档案服务适应时代的要求, 档案工作人员要充分认识到提高自身素质的紧迫感, 力争尽快使自己成为一个既熟悉档案专业又懂得相关业务知识的复合型档案人才。一方面, 应具备向各层次利用者就利用方法、利用手段、使用检索工具查找档案资料等方面进行指导, 以及向他们正确推荐相关档案材料的业务知识和能力, 从而拓宽我们的服务渠道, 提高服务质量;另一方面, 应具备较高的综合分析、档案编研和文字表达能力, 并通过参加专业培训、自学等方式, 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晋军, 等.信息反馈工作不容忽视[J].兰台世界, 2004 (4) .

[2]燕军.档案利用信息反馈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兰台世界, 1999 (5) .

[3]李莉.浅谈档案利用反馈信息的收集[J].兰台内外, 2004 (4) .

[4]杨振清.档案利用效果反馈工作的思考[J].山东档案, 2005 (5) .

篇4:信息收集和反馈

一、建设免疫规划系统是档案服务民生的迫切需要

免疫规划工作是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北省自实行儿童免疫规划以来,疫苗针对传染病的控制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免疫规划档案信息工作与社会发展呈现不平衡的问题,大部分地区免疫规划服务和管理工作停留在简单、落后的手工登记、统计分析的原始手段上,其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及时性得不到保障,传统落后的免疫规划档案信息的录入和管理方式已难以适应免疫规划实际工作的需要。流动人口的剧增,群众预防接种意识的增强,业务管理模式的不一致,数据标准、编码、接口的不统一,不能实现异地接种和档案信息共享等问题直接影响着民众需求和免疫事业发展。如何建立动态监测的档案信息,提供科学严谨、及时准确的各类免疫规划相关数据,解决异地接种,实现数据共享,为管理部门决策提供依据,更好的为社会服务,为人民大众服务,成为免疫规划工作新的难点和工作重点。2005年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始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建设工作。

二、收集档案信息是建设免疫规划系统的基本前提

根据卫生部《关于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卫疾控发[2006]512号)和湖北省卫生厅《关于开展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建设的通知》(鄂卫办发[2007]24号)要求,湖北省自2005年开始实施信息化试点工作,将儿童接种档案的收集纳入信息化工作和免疫规划系统建设。

一是从2006年开始,全面组织全省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档案的普查统计工作,组织数据录入,建立报告管理系统;

二是从2008年开始,完成平台权限开通工作,实现客户端系统市、县、乡镇三个100%覆盖,实现2005年以来出生儿童个人档案覆盖率达到98%以上;

三是2009年狠抓客户端数据的覆盖率和数据质量、增大经费投入加快省市两级平台建设,在进一步完善档案信息数据录入的基础上,全面更新全省免疫规划信息化设备、加强人员培训和加大系统维护经费的支持力度;

四是2010年重点抓好省级信息化平台建设工作,2010年6月,湖北省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系统平台开通并试运行,12月,全省全面启动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产科接种点新生儿预防接种信息化系统建设工作;2011年4月25日湖北省免疫规划信息系统正式启动。

三、通过免疫规划信息系统提升民生档案服务能力

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以接种单位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客户端软件为基础,包括湖北省免疫规划之窗、预防接种信息管理平台、免疫规划办公自动化系统、免疫规划GIS系统、免疫规划信息服务中心等五个部分,其主要的功能就是服务儿童免疫防疫工作,服务民生工作。

1、湖北省免疫规划之窗。湖北省免疫规划之窗由首页、工作动态、免疫预防知识、接种门诊、接种查询、专家咨询、公众投诉等7个界面组成,以简洁的展示风格,紧握“实施免疫规划、保障和谐、促进健康的主题”。建设以事务链为中心的网站展示系统,体现服务型单位形象;整合网上服务项目,实现对人民群众的“一站式”服务,建立方便、高效的渠道,使人民群众能够获取相关信息知识,逐步实现单位与人民群众的互动式交流。

2、湖北省预防接种信息管理平台。湖北省预防接种信息管理平台是解决免疫规划的业务应用平台,由新生儿接种、基本信息、常规接种、群体接种、免疫监测、疫苗流通等6个子系统组成。覆盖了省、市、区(县)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乡级预防接种机构、医疗卫生机构产科接种点等相关部门,及时、准确和完整的收集免疫接种情况、疾病监测情况、单位情况、人员情况、辖区人口情况等基本信息,通过计算机技术对数据进行利用和深度挖掘,对全省的免疫接种、发病和疫苗使用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汇总,为管理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实现免疫规划工作的一体化管理。

3、湖北省免疫规划办公自动化系统。湖北省免疫规划办公自动化系统由个人办公、在线交流、意见建议、工作动态、文件流转、工作任务、文档共享、车辆管理、会议管理、人员管理、网站管理、数据字典、系统管理等13个功能模块组成。通过办公自动化系统,无缝连接各级下属机构;建成手段先进、反应灵敏、制度规范、队伍健全、运行高效的集档案信息采集、分析、交流、发布为一体的,满足对日常工作业务要求的系统信息化体系。同时以网络为依托,建立起符合免疫规划管理体系和科学的宏观决策体系。

4、湖北省免疫规划GIS系统。湖北省免疫规划GIS系统由地图工具、信息搜索、地图信息管理、预警分析等4个部分组成。采用图形化表现方式,充分利用Web-GIS(网络GIS)直观化、图形化特点,实现功能强大,操作简单的应急指挥数字化平台。整个系统建立在完整的系统安全体系保护下,并且完全遵守我国计算机软件、电子政务、卫生行业信息化相关标准,具有完全开放性和可扩展性。

5、湖北省免疫规划信息服务中心。湖北省免疫规划信息服务中心由最新通知、帮助中心、程序下载、联系我们等5部分组成,帮助用户及时了解最新信息及动态,发布软件操作指南,软件故障处理小教程,发布软件升级及相关升级用的软件模块,方便用户尽快的联系相关部门解决问题及疑惑。

四、免疫规划信息系统建设推动档案事业科学发展

1、在为接种机构服务中完善档案信息资源。全省近2500个接种点,分布在乡/街道、村/社区,利用PC机和读卡设备,使用客户端软件,完成数据采集、处理和管理等功能。产科新生儿接种管理,完成新生儿卡介苗、乙肝第一针接种管理和新生儿基本个人档案信息的采集。全省17个市州,市级应用覆盖率为100%;全省102个县(市、区),县(市、区)级覆盖率为100%;全省1300个乡镇(街道)应用覆盖率达到98%以上;全省1831个接种门诊应用覆盖率达100%;全省医疗机构产科1567个应用覆盖率达100%。

2、在为管理和决策机构服务中加大档案资源建设。通过免疫规划系统数据中心实现数据共享,利用建立的GIS地理信息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管理、分析、决策。通过平台建立预防接种儿童个人档案,实现接种信息登记、通知服务。全省0~6岁实施预防接种的儿童,收集个案为4187259人,2005年以来个案覆盖率达98%以上;成人接种(特别是甲流应急接种)收集个案达430多万,覆盖率达85%以上。全省1745个接种机构,进行了异地儿童接种数据交换,交换儿童数达379478个。

篇5:信息收集和反馈

党务公开检查、考核制度

一、党务公开工作的督查、检查考核按照实事求是、分级负责、严格要求、促进工作的原则进行。我镇党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全镇党务公开工作的检查、考核。

二、检查落实的主要内容:

(一)公开的内容是否全面真实,坚持制度化;

(二)公开的形式是否灵活多样,注重实效;

(三)公开的程序是否规范有序;

(四)公开的时限是否符合要求,及时到位;

(五)收集的意见、建议是否及时办理和反馈。

(六)党务公开工作的资料是否健全。

三、党务公开工作原则上要求每月检查一次,年终全面进行考核。对重要事项及公开面大的公开项目要组织人员随时进行督查。

四、督查、检查、考核要周密部署,强化组织领导,严格按照市党务公开办制定的考核办法和评分标准组织实施,经常征询党员、群众和党务公开监督员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掌握各单位党务公开工作的真实情况,切忌走过场、图形式。

篇6:信息收集和反馈

党务公开意见建议收集整理和反馈制度

第一条学校党务公开意见、建议的收集处理和反馈工作,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进行。

第二条 学校党组织应通过设立意见箱、聘请监督员、公布监督电话、组织座谈走访等形式,经常性地收集党员、家长对党务公开的意见和建议。

第三条党务公开意见、建议收集处理和反馈的日常工作,由党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落实专人负责。对收集到的意见建议,党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应认真整理,并及时向有关领导报告。属党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办理的,应认真研究办理、及时反馈结果。

第四条学校党员、家长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的办理结果,应以适当形式公开答复。对署名的意见、建议,应将办理结果当面答复反映人,并进一步听取其意见建议。办理结果的反馈时限一般不超过半个月。

第五条对意见建议的收集整理和反馈情况,学校党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应详细记录,记录情况作为党务公开工作考核内容。

第六条对党员、家长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推诿扯皮、置之不理,或对提意见和建议的党员、家长进行打击报复的,应按照《党务公开责任追究制度》的有关规定予以严肃处理。

授田英才学园

党务公开办公室

篇7:党务公开意见收集处理反馈制度

一、意见收集:由党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通过建立党务公开意见箱、召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表(函)、联络党务公开监督员等方式收集广大党员、群众对党务公开的意见和建议,整理后向党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报告。

二、意见处理:对党员、群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各党支部组织要指派专人,按照有关规定和办法认真办理,并及时将办理情况向党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重要意见和建议的办理情况要向党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报。对于提出的一般性意见和建议原则上要求3天内办结;对于一时不能办理的或涉及重大问题的,要解释原因,创造条件,尽快办理。

三、意见反馈:对党员、群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的处理结果,各党支部组织应以适当形式给予回复。对署真实姓名的党员、群众,由所在村(居)支书当面答复,并进一步听取意见。严禁对党员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推诿扯皮、置之不理,坚决杜绝任何组织或个人对提意见、建议的党员群众进行打击报复。

篇8:信息收集和反馈

一、善于察言观色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 数学课堂的教与学的模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老师当主演、学生当观众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还, 加之各种典型模式的引进, 现在的课堂渐成一个完全开放的舞台, 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教师有足够的时间潜心于数学课堂, 使捕捉数学课堂中学生的真实学情成为现实。教师要善于用自己的双眼来观察整个课堂, 在形形色色课堂众生相中, 从学生的动作、表情、情绪等反应中获得反馈信息。

二、倾听学生发言

课堂发言是学生在数学课堂中主动性的体现, 倾听学生发言是教师获取课堂教学反馈的重要途径。学习过程中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感悟和思考方式必然会有所不同。因此, 对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出现的不同的思考方式和思路, 数学教师一定要珍视、尊重并大加鼓励, 无论是个人发言还是交流成果, 我们都要悉心倾听。

倾听时, 教师要注视发言的学生, 并将注意力集中在发言学生的发言内容上。学生所说的内容无论正确与否, 都要沉住气, 不急于打断学生的发言, 更不急于随便发表自己的看法。当然在什么时候让哪个学生发言, 则是数学教师把握学生学情水平的体现, 能否听到全面的、有效的发言取决于教师察言观色的收获。从学生的发言中得到课堂教学的反馈信息, 进行精准点评则是教师教学基本功的体现。科学的提问, 恰当的点评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迅速收集整理学生的真实有效的反馈信息, 对准确及时地调整自己的课堂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

三、重视作业批改

作业分为课堂练习 (作业) 与课后作业, 课堂练习以及学生板演是教师捕捉学生课堂理解信息的一个很好时机, 它可以发现学生解题过程中的思维途径、计算的正确性等对课堂知识理解程度的信息。教师要精心设计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习题, 多层次、多角度地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

为了能及时全面地捕捉反馈信息,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把握学生的学情, 准确掌握让谁板演、查看哪个学生的课堂练习, 以获取全面的教学反馈, 了解全班的学习反馈, 以便及时调整教学进度与方案。笔者认为课堂作业必须课内完成, 并尽可能地在课内批阅一定数量的学生作业, 以便及时真实地获取课堂反馈信息, 发现的问题如当堂课上能解决的则最佳, 不能的则课后尽快解决。

课后 (家庭) 作业也是收集学生课堂学习信息反馈的重要手段, 教师的作业忌只布置不批改, 忌只批不看, 一个“阅”字了之。测试是对学生阶段学习状况的了解, 它也是教师获取学生学习反馈信息的途径。

四、学会与学生谈心

与学生谈心沟通的机会很多, 只要我们有这个想法, 课间10分钟就是好时机。善于把握机会与学生谈心的老师不会是上课铃响, 提着讲义走进课堂, 下课铃声响, 夹着书本马上离开教室, 躲进办公室, 不闻窗外事的老师。他会充分利用这短暂的10分钟, 与学生在一起游戏、闲谈, 观察学生, 倾听学生的心声, 充分进行情感交流, 多给自己一点时间了解学生, 多给学生一点时间了解自己。有些话, 学生在一般场合是不会说的, 但师生一起交心时, 他们常视师者为长者, 才有可能尽抒胸臆, 了解他们在刚过去的课堂中的收获与流失, 以及对老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真实评判, 教师才能收集到更多的课堂信息反馈, 以便及时对症下药, 及时调整教学。

五、巧用师生信箱

书信是一种古老的交流方式, 由于它的表达交流具有间接性, 有时无法直说的话语可以通过书信毫无保留地传达, 因此书信交流的收获往往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我的班上就挂着自制的信箱, 每天下午放学时打开它, 然后便会潜入其中掘取学生的有效反馈信息, 然后一一回信, 选择其中有价值的进行重点回复。每接手一个新的班级, 我便会在新学期的开始向学生公布我的QQ号, 告诉学生我每天上网的时间, 在那里我可以获得许多价值十足的反馈信息, 学生也可能匿名与我尽情交流, 也可用实名直抒胸意, 向我讨教, 向我质疑。这里常常会成为我的会客厅、我的第二课堂, 我传道授业、解疑释难的讲台。尽管为了给学生回信, 陪学生聊天而耽误我备课, 让我常常熬夜到子时, 整日里被爱人说成“夜猫子”, 但我终是乐此不疲。

篇9: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信息的好习惯

一、营造氛围,激发兴趣

教育家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的主动参与者。”为此,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抓住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激活学生主动探究,引发其获取信息的欲望。因此就应该借助各种外部条件来刺激学生的求知欲。做为教师,要善于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及时对学生予以肯定和表扬,增强其自尊心、自信心,使其爱学、乐学,乃至成为一位研究者、探究者。一开始,我让学生收集信息时,学生总觉得很麻烦,只有少数的同学进行了收集。为了调动学生的兴趣,我采用了积分制,对每次能在学习新课前主动收集资料的学生,除了给予精神上的奖励外,还在他们的积分册上加一分。

二、创造条件,认真收集

学生有了兴趣,可大部分人处于享受状态,并没亲自去查。究其原因是部分人忙于家庭作业,如做练习题、听写、背诵等,无时间查找资料;另一部分,家长阻止学生上网查找,心存猜疑;还有一部分,不知如何收集查找;还有一部分,根本就没有去调查。了解到这些情况后,我采取了以下措施,为学生查找资料创造条件:(1)以小组的形式,(2)寻求家长支持,(3)教给收集方法,教会学生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分析信息、提取信息,将使学生终身受益。勤动笔墨是积累信息的好方法。为此,让学生每人备一本积累本,用于搜集自己認为有趣、有价值的东西。指导学生,一边读书、读报、看新闻,一边有目的、有选择、有重点地简要摘录阅读中发现的新信息、新方法以及自己所需的有关信息。(4)教师帮助学生收集和打印学生很难收集到的相关的资料,然后发给各个小组。(5)引导学生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走向社会进行一些社会调查,根据教学内容先确定所要调查的范围、地点、人物等以及调查的内容等。

三、指导方法,有效筛选

对于五、六年级的学生来说,资料的收集还处于起步阶段,不少同学拿来长达三、四页的电脑资料,课堂交流时,长篇大论,听的同学则不知所云,最重要的是浪费课上宝贵的时间。此时老师应让学生以授课内容为载体,以所学的主要内容紧密相关来收集各种信息。如学习人教版五年级下二单元《呼穿住话古今(二)》时,学生不仅找到了不同时期服装与建筑的图片,还找到了服装的相关的视频,收集和整理这些资料帮助学生准确、深入的理解不同时期出现的服装与建筑不同风格,而且在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们惊喜的发现知识可以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去获取。这样就为他们自己学会读书,终身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更好的收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四、交流信息,资源共享

在收集信息过程中只有加强群体内部信息交流、集众人之力,才能更好地捕捉信息、驾驭信息,利用信息;才能信息共享。比如教学六年级下册《只有一个地球》说说自己了解到的人口状况、资源状况时,我让学生搜集相关资料,课上,我充分让学生交流,先小组交流,再推选代表发言,不是走过场,而是让学生都能有展示收集到的信息的机会,让他们感觉自己没白忙活,而且和其他同学分享了自己的劳动成果,乐在其中。这样一节课下来,学生了解到好多人口状况、资源状况的相关知识,视野顿时开阔了。

五、注意积累,习惯养成

篇10:信息收集和反馈

一、总则

第一条 为畅通建言献策渠道,保证教职工、家长、学生意见建议能够得到及时有效地收集、处理和反馈,进一步调动和提高广大教职工、家长、学生参政议政的积极性,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我校初

二、初三所有教职工和在校学生及学生家长。

第三条 意见建议的收集处理反馈应坚持“及时、准确、有效”的原则。

二、组织机构

第四条 学校二部成立意见建议收集处理反馈领导小组。组长刘亮老师,副组长张春跃老师,成员为二部全体老师。领导小组负责此项工作的统一组织及协调、指导工作。

第五条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成员为教师代表。领导小组办公室承担领导小组责权范围内日常事务的处理工作。

三、意见建议的收集

第六条 教职工、家长、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还可通过以下途径反映:

(1)教职工、家长、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可直接向领导小组办公室反映,由办公室汇总整理后报领导小组。(2)教职工、家长、学生可以在每大周班会课上反映学校在教学、食宿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由领导小组办公室以调查问卷的形式收集。

(3)教职工、家长、学生也可以通过学校QQ群反映,由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时做好信息的收集整理工作。

四、意见建议的处理

第七条 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时把收集的教职工、家长、学生意见和建议按后勤服务、业务管理等类别归整,分别报送相关领导阅批。

第八条 领导小组办公室应在接到教职工、家长、学生意见建议后3日内转交到相关处室并督促相关处室及时处理。

第九条 承办处室接到领导签批意见后,要在3日内向领导小组办公室反馈处理情况。对一时不能解决或涉及重大问题的,承办部门要向分管领导及领导小组办公室出具书面解释,并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尽快处理。

五、意见建议的反馈

第十条 领导小组将处理意见和处理情况通知办公室,及时向提议人反馈。对于需要公开的要通过公开栏或全体大会等形式定期向全校进行公开。

第十一条 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建立教职工、家长、学生意见建议收集箱及处理反馈台账,跟踪记录教职工、学生意见建议的收集、处理和反馈情况,以备查验。

六、奖惩 第十二条 严禁对教职工、家长、学生提出的意见建议推诿扯皮、置之不理。

第十三条 严禁任何处室或个人对提意见建议的教职工、家长、学生进行打击报复。

第十四条 教职工、家长、学生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有利于促进学校发展、维护学校稳定。所提建议被采纳的,领导小组办公室给予适当表扬。

七、附则

篇11:信息收集和反馈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公司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风险评估工作,及时、准确第二条 第三条 第四条第五条 地发现食品安全问题,为食品安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保健食品管理办法》的规定,结合我公司实际制定本办法。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应本着代表性、客观性、准确性和及时性的原则进行。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范围包括对本单位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中生物性、化学性和物理性危害进行的评估。

办公室负责公司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风险评估的组织领导及综合协调工作,及时将监测和评估结果报公司负责人。办公室负责公司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风险评估日常管理工作。组织开展调研,并向公司领导提出工作建议,执行相关决议;制定、组织实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方案;负责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及时向上级报告监测情况,根据监测结果,认为有需要进行风险评估的,下达风险评估任务。

食品风险监测和评估所获得的数据、结果、结论等相关信息实行保密制度,在批准公布前,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擅自引用或对外公布。第二章 风险监测和实施

第六条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分日常监测、专项监测和应急监测。日常监测是各相关部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而开展的常规性监测活动。专项监测是各相关部门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或根据需要及主管部门的规定而开展的专项监测活动。应急监测是针对突发性食源性疾病信息、食品安全热点问题、突发食品安全事故和新发现的食品安全问题等而开展和实施的应急监测活动。

第七条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遵循优先选择原则,兼顾日常监测范围和重点,将以下情况作为优先监测的内容:

(一)健康危害较大、风险程度较高以及污染水平呈上升趋势的;

(二)易于对婴幼儿、孕产妇、老年人、病人造成健康影响的;

(三)使用范围广、流通过程长、消费量大的;

(四)以往导致食品安全事故或者受到消费者关注的。第八条 办公室于每年12月底前制定并印发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

第九条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承担监测任务的部门;

(二)具体监测的内容,包括样品种类、数量、采样来源、检验项目;

(三)样品的采样、封装、运输及保存条件;

(四)采样方法、检验方法及依据;

(五)结果汇总及报送机构;

(六)监测完成时间及结果报送日期。

第十条 承担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的部门应根据要求,完成监测方案规定的监测任务,按时向办公室报送监测数据和分析结果,保证监测数据真实、准确、客观。

第十一条 办公室负责对监测数据进行收集和汇总分析,及时向企业负责人报告监测数据和分析结果。

第三章 风险评估原则和实施

第十二条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以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监督管理信息、科学数据及其他有关信息为基础,遵循科学、透明和个案处理的原则进行。

第十三条 承担风险评估任务的部门应独立开展风险评估,保证风险评估结论的科学、客观和公正。

第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公司负责人审核同意后,由办公室组织组成评估委员会下达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任务:

(一)为制订或修订食品安全标准提供科学依据需要进行风险评估的;

(二)通过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或者接到举报发现食品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在组织进行检验后认为属于区域性污染,需要进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

(三)主管行政部门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认为需要进行风险评估的其他情形。

第十五条 办公室组织组成评估委员会进行风险评估,对风险评估的结果和报告负责,并及时将结果报告给公司领导。

第十六条 本管理办法用语定义: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指通过系统和持续地收集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及食品中有害因素的监测数据及相关信息,并进行综合分析的过程。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指对食品、食品添加剂中生物性、化学性和物理性危害对人体健康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所进行的科学评估,包括危害识别、危害特征描述、暴露评估、风险特征描述等。

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食品安全事故,指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源于食品,对人体健康有危害或者可能有危害的事故。食品污染,是指根据国际食品安全管理的一般规则,在食品生产、加工或流通等过程中因非故意原因进入食品的外来污染物,一般包括金属污染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真菌毒素及食源性致病微生物、寄生虫等。

食品中的有害因素,指在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等环节,除了食品污染以外的其他可能途径进入食品的有害因第十七条 素,包括食品中自然存在的有害物、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超范围或超限量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及被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的有害物质。

危害,指食品中所含有的对健康有潜在不良影响的生物、化学或物理因素或食品存在状况。

危害识别,指对食品中可能产生不良健康影响的某种危害的定性描述。

篇12:校务公开信息反馈和检查考核制度

校务公开信息反馈和检查考核制度

一、校务公开信息反馈制度

1.按照校务公开“提请——审批——公开”的程序实施内容公开后,学校党支部、校务公开工作小组和校务公开监督小组须分别及时地收集群众对所公开的内容、形式、程序等方面的反响和实际效果及满意度的信息。

2.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归类整理,并向校务公开领导小组作汇报,以便对需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问题予以及时的处置。

3.正确对待来自各方面的反馈信息,并作出相应的公正、客观的疏导和回复。

4.必须保证信息反馈渠道的畅通。

二、校务公开检查考核制度

1.校务公开领导小组会同监督小组一道,于每年年终对学校校务公开工作实施全面的检查与考核。

篇13:信息收集和反馈

一、利用课堂巡视, 及时捕捉学情

在新课标精神的指引下, “探究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被频频搬上教学舞台, 然而, 有效课堂还需要有效巡视, 在自主开放的课堂中, 教师的引领者身份使得课堂巡视的重要性更突出. 通过课堂巡视, 教师可以发现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 不但可以更好地辅导掌握不好的学生, 增强他们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还可以让掌握较好的学生进一步思考, 拓展他们的思维广度与深度,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

案例1 :m取何值时, 方程 (m 2 -2) x 2 -2 (m+1) x+1=0有两个不同的实数根.

在巡视过程中我发现, 大部分同学经过思考后都可以按照一元二次函数的根判定方法得出结论. 但是也有部分同学没有完全掌握题意, 导致解题的片面性.根据巡视的情况, 我选择了两名有代表性的学生回答如何解题, 指定的第一位学生的解题方法存在一些问题, 让其他学生展开讨论, 把思维过程展示出来.学生是这样求解的:

令4 (2m+3) >0, 解之得m>-3/ 2 .

第二位学生的解题方法是正确的.补充了二次项的系数m2 -2≠0这个前提条件.这是因为当m 2 -2=0时, 即, 原方程变为一次方程, 不可能有两个不同的实数根, 所以应当舍去.结合以上考虑, 本题正确的答案应该是m>-3 /2且m≠±通过请运用不同解法的学生分别阐述自己的解法, 然后师生共同剖析解法的正确与否, 产生错误的原因, 找出纠正的办法, 并写出每道题的正确解答, 让学生的困惑、错误得到及时消除和纠正, 思维的火花被及时点燃.学生就会有探索者的收获, 发现者的欢乐, 胜利者的喜悦.

二、借助课堂提问, 准确把握学情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 课堂提问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 也是信息输出与反馈的桥梁, 每一位数学教师都必须高度重视课堂提问的意义, 不仅要善问, 而且要会问, 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地进行巧妙提问.因此, 教师要在课前精心准备一些问题, 通过提问, 抓住学生在回答过程中暴露的反馈信息, 做出引导或有针对性的补救, 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案例2:在讲解《相似三角形》时, 有如下练习, 如图, 直角梯形ABCD, AD∥BC, ∠A=90°, ∠B=90°, ∠DEC=90°, 试找出AD, AE, BE, BC之间的关系.

通过分析图形, 学生很快找到四条线段的关系———成比例.此时教师提问:“如果把这个图中的三个90度的角改成60度的, 这四条线段有什么关系? ”学生试着用第一步中找相等角的方法, 证得△ADE与△BEC相似, 进而得到四条线段成比例的关系.教师提问:“如果把60度的角改成130度的, 是否也有相同的结论呢? ”学生思考片刻后, 得出肯定的回答.教师提问:“现在你们有什么发现? ”学生就提出, 当∠- DAE=∠DEC=∠EBC时, AD、AE、BE、BC都是成比例的.通过变式提问的方式让学生熟悉了图形特征, 掌握了解题方法, 拓宽了解题思路.

三、优化课堂练习, 做好实时反馈

数学课堂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 由“知”转化为“能”的重要环节, 也是获取教学反馈最及时、最准确的方式.课堂练习不是对所学新知的简单重复, 不是简单地把教材上的“做一做”当成唯一的课堂练习, 而是需要教师根据教学重难点精心设计针对性比较强的课堂练习, 做到重点突出, 层层递进, 让学生的学情得到充分暴露, 帮助教师及时有效地调控教学过程, 更科学、合理地组织后续教学.

案例3: 已知二次函数y=-x 2 +x+4, 求: (1) 抛物线的开口方向; (2) 抛物线的顶点坐标; (3) 对称轴; (4) 抛物线与两坐标轴的交点坐标; (5) x为何值时, y有最大 (小) 值? (6) 画出函数图像, 说出函数图像是怎样由y=-x 2平移得到的? (7) 根图像回答x为何值时①y>0;②y>0;③y<0; (8) 根据图像回答x为何值时: ①y随x的增大而增大, ②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学生通过这道例题的学习, 可达到以下效果:

(1) 加深了对二次函数性质的理解和掌握;

(2) 掌握了求抛物线顶点坐标的两种方法, 即公式法和配方法;

(3) 会用五点法画二次函数的图像;

(4) 掌握了二次函数的图像平移规律;

(5) 了解利用函数图像研究函数性质的方法, 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上述典型例题, 带动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掌握, 达到了以点带面的目的,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广阔性和创造性.

篇14:小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

在高科技广泛应用、迅猛发展的今天,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是一个人在信息社会能否立足和发展的关键,它正越来越成为人们赖以生存的一项重要能力。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要适应信息社会的新变化,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源,拓展视野,获得选择、判断、利用、表达信息的技能。下面就“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谈点自己的体会。

一、课前收集信息,初步感知

受课本的局限,教材中提供课堂教学的素材是有限的,而现实生活中的素材是无限的,是丰富多彩的。 有些课文的内容背景性很强,诸如社会背景、文化背景、知识背景、作者背景等,在新授课文之前,让学生通过上网、读报纸、看电视、看课外书等渠道搜集、了解并在课堂上交流这些背景,既锻炼了他们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又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了课文。在课前,让学生相互交流汇报课前收集的信息,既开阔了学生视野,丰富了学生认知表象,又能在交流过程中,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精神,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同时,在交流过程中,也可以让学生认识到信息收集渠道的广阔性、信息内容的多样性,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兴趣和能力。在语文教学中,获取信息的主要方法是读,语文教材中课后思考练习提出了许多诸如“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背下来”“把含义深刻的语句找出来,读一读,再抄下来”的要求,要达到这些要求都需要去细读。但获取信息的方法不仅仅是阅读,此外还可通过访问、讨论、参观、实验、资料检索、电子视听感知等获取信息。信息的来源也不仅是书本,电视、网络、自然环境等都是信息媒介。所以,要想获取更多的信息依赖于读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培养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信息的能力。

教学《长征组歌》,同学们对长征、对红军、对毛主席、对周副主席是陌生的朦胧的,为了使大家对红军战士的形象丰满、高大,需要搜集一些有关介绍长征方面的文章。起初学生很为难,我启发他们:大家想想看,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找这些资料呢?第二天,有两个同学带来了一些资料,他们告诉同学是从学校图书室和网络上查阅到的。顿时,大家眼前一亮。后来他们摘录的有关长征的笔记就有十几页。

课外阅读信息,巩固发展。受学生年龄、阅历、能力和信息来源的影响,学生所搜集到的信息不可能全面地了解或反映某一主题。同时,在了解和探索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可能会提出一些新的问题,这就需要课后补充搜集。课后的补充搜集应是有针对性的。比如,具体去调查某一内容、走访或咨询某个部门或个人,查找某一书刊、核对某一数据等。这种补充搜集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

二、课中处理信息,理解掌握

课堂教学要取得效果,实现教学目标,就必须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以往教师主要是通过讲解、板书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例如,在学习《宇宙里有些什么》时,为了让学生加深对宇宙的了解,我要求学生先仔细阅读课文,再搜集有关人类探索宇宙奥秘的文章和资料,并要求学生想一想“宇宙里有哪些物质组成?” “为什么说宇宙是无穷无尽的?”、“宇宙有哪些特点?”很多学生通过阅读一些科普读物或上网“百度”,基本了解了宇宙里有些什么以及宇宙是物质的无穷无尽的是运动的等基本特点,激发了学生的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和热情,有的学生表示长大后要当一名科学家,为人类探索宇宙奥秘作出贡献,从而使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

知识只有在实际生活中进行运用,才有其生命力,才能显示出它本身的价值。因此,在对语文信息处理和掌握其中语文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学生自己所熟悉的信息资料,向其他同学发布一些简短的信息,从而及时反馈,达到学以致用。让学生认识信息的客观存在及其价值。我们要想知道天气在一定时间内将会怎样变化,看一下天空就可以;某个同学的情绪怎样,可以看看他的表情。依据声音可判断出是什么物体,凭触觉可感知水温高低等。交通标志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在马路上安全行走,商标告诉我们是何种商品。单一的信息源较容易获取,复杂的信息之则需依据人的兴趣和能力来决定获取的信息量。获取信息一定要通过人体的感官,所以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是家里还是野外,都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充分调动、利用身上的感觉器官提高获取信息的速度和数量。鼓励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让他们真正懂得语文学习的外延等同于生活的外延,把社会作为学习的课堂。

在平时的教学中,只要我们有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意识,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尽可能多的给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就会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形成和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信息素养必将是现代人的一种重要能力,让我们高度重视并努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吧!

上一篇:送宋秀才,送宋秀才綦毋潜,送宋秀才的意思,送宋秀才赏析下一篇:儿童想象力培训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