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劳动争议案件中举证责任的分配

2024-05-06

浅析劳动争议案件中举证责任的分配(共8篇)

篇1:浅析劳动争议案件中举证责任的分配

浅析劳动争议案件中举证责任的分配

一、举证责任的分配规则

举证责任又称证明责任,是指当事人对诉讼中提出的主张提供证据加以证明的责任。举证责任分为二个层次,一是行为意义上的举证;二是结果意义上的举证。行为意义上的举证是指负有举证责任的一方应当向法院或仲裁机构提供证据,用来证明自己的主张;结果意义上的举证是指负有举证责任的一方提供的证据,能够证明自己的主张和事实。只有负有举证责任的一方既完成了行为意义上的举证,且所举证据能够证明自己的主张,才算完成了举证责任。

举证责任的分配规则有两种情形:举证责任一般规则和举证责任倒置规则。举证责任的一般规则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规定的:“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即通常所说的“谁主张,谁举证”规则,这是举证责任的常态。举证责任的倒置规则,是指根据法律规定,将通常情形下本应由提出主张一方当事人就某种事由不负担举证责任,而由他方当事人就某种事实存在或者不存在承担举证责任,如果该方当事人不能就此举证证明,则推定原告的事实主张成立。举证责任倒置规则是一般规则的例外,它的适用应基于法律和司法解释的规定,没有规定则不应适用,防止出现举证责任分配的随意性。

二、劳动争议案件举证责任的分配规则

劳动争议是指存在劳动关系的当事人之间因劳动权利与义务问题而发生的纠纷。我们知道在劳动关系中,虽然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法律上是平等的主体,但劳动者对用人单位有一定的人身依附属性,所以劳动者在劳动关系中一般处于弱势地位;并且与劳动关系有关的证据材料基本上都由用人单位保管,这使得劳动者在诉讼中对有些事实的举证存在困难,而用人单位提供这些证据则相对容易。因此,对于劳动争议案件中举证责任的分配有着特殊的要求,我们称之为劳动争议案件举证责任倒置规则。下面就法律及相关司法解释对劳动争议案件的举证责任分配的规定作简要归纳。

1、劳动争议案件举证责任的一般规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的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劳动争议案件当然也适用这一规则,例如劳动者对于相关事实有举证的义务,如时效、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存在加班的事实、被克扣工资等,如不完成举证责任,则可能面临败诉的风险。但如果劳动争议案件中仅适用“谁主张,谁举证”规则,因用人单位占有和保管相关证据材料,可能导致劳动者举证不能,即使申请仲裁机构或法院调查,也可能遭遇到用人单位的不配合而承担不利后果,所以还需要适用举证责任倒置规则加以补充。

2、劳动争议案件举证责任倒置规则。这一规则最早体现在2002年4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第六条中:“在劳动争议纠纷案件中,因用人单位作出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劳动争议的,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三条作出了与此相同的规定。有人认为用人单位掌握相关证据材料,由用人单位举证属于法定合理分配的举证责任,不属于举证责任倒置的情形。笔者认为,同样是用人单位举证,举证责任一般规则和倒置规则所产生的意义和后果不同。在举证责任一般规则下,用人单位所举证据是为了证明己方的主张或反驳对方主张,通常产生对己方有利的后果;即使不举证,如果劳动者不能证明相关事实,其也未必承担不利的后果。在举证责任倒置规则下,用人单位则需要按照条文的规定承担相应的举证责任,如用人单位不提供证据或举证不到位,则可能推断劳动者主张成立,用人单位需承担不利的后果。从对本条文的理解,如用人单位举证不能需承担不利后果是应有之义,这一点从后来出台的法律中得以明确,因此该条应属于举证责任倒置规则。这一规则体现了劳动争议案件举证责任分配的公平性、合理性,起到了有效保护劳动者权益的作用。

3、举证责任的一般规则和倒置规则相结合的条文。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六条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三)》第九条规定:“劳动者主张加班费的,应当就加班事实的存在承担举证责任。但劳动者有证据证明用人单位掌握加班事实存在的证据,用人单位不提供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不利后果。”这两条规定一方面规定了举证责任的“谁主张,谁举证”规则,另一方面规定了举证责任倒置规则,即用人单位的举证责任,明确了其不

提供则承担不利后果。从这两条规定,我们也可以看出,虽然劳动争议案件存在举证责任倒置规则,但这并不等于免除了劳动者的举证责任,如举证不能同样也应承担不利后果。

三、劳动争议案件举证责任分配规则的进一步完善

从1994年7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到2008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实施,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到《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三)》,劳动争议案件的举证责任分配规则逐渐完善,当事人的举证责任更加明晰。但我们还应看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劳动争议案件越来越复杂,劳动争议案件的举证责任仍有值得完善的地方。

1、用人单位的举证责任的范围还不够明确。我们知道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规定用人单位对因用人单位作出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劳动争议的负举证责任,虽列举了劳动争议的多种情形,并且用了“等”表明也可适用除此之外的情形,但这有可能导致在不符合上述情况下的劳动争议案件,出现举证责任分配不一致的情况发生,也可能出现对条文的扩大解释,加重了用人单位的举证责任。《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作了进一步的规定,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但哪些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可能因每个人的理解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结果。

2、没有考虑到用人单位因客观原因无法提供证据的情况。如用人单位因客观原因无法提供证据,应该如何处理?例如,劳动者提出其两年前的工资标准低于当时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要求主张权利,那么根据举证责任倒置规则用人单位应提供工资单等证据证明工资支付情况。根据《安徽省工资支付规定》第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书面记录支付劳动者工资的应发项目及数额、实发数额、支付日期、支付周期、依法扣除项目及数额、领取者的姓名等内容,并保存2年以上备查。(还有其他省份有类似规定)”按此规定用人单位相关工资材料只需保存2年,如果用人单位没有保存两年前工资材料,导致客观上不能提供,是不是也要承担不利后果?另外如果用人单位因意外、不可抗力等导致材料损毁而不能提供,能否免除举证责任或减少举证责任?如何处理这些问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

3、对用人单位不提供证据的不利后果未加以明确。对不利后果的理解有几种含义,可能是导致劳动者主张的事实成立,也可能是直接导致败诉的结果等等,理解不同导致案件的结果也不尽相同。这个“度”该如何把握,还需要进行探讨。

总之,完善的劳动争议案件举证责任分配制度能够明确各方当事人的举证责任,能够保证案件的公正审理,这有利于构建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篇2:浅析劳动争议案件中举证责任的分配

「 伴随着经济发展,民间借贷活动异常活跃,而由此引发的纠纷也日益增多。一些借贷活动发生在亲朋好友熟人之间,很多时候碍于情面并未签订书面协议;或者虽然签了书面协议但约定不够详细。一旦发生纠纷,当事人很难举出说服力很强的证据。司法实务中,审理民间借贷案件的一个重点就在于对证据的分析认定,特别是举证责任的分配。举证责任的分配不仅仅是个证据问题,直接关系到案件事实和法律责任认定。本文仅就实践中常遇的几类借贷案件情形谈谈举证责任的分配。」

| 对借据等债权凭证的举证责任分配

原告持借条等债权凭证起诉,被告对债权凭证的真实性提出异议,否认借据上的签名系被告所签。此时如何确定举证责任,特别是申请鉴定义务承担?

一种观点认为,应当由原告来承担举证责任,理由是出借方不仅要对借贷内容负有举证责任,同时还应对借款人是谁负有举证责任。因此,应由原告申请鉴定并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应当由被告申请笔迹鉴定,以此证明自己的抗辨事由。原告提出主张,并提交了签有被告名字的借条,就已完成了举证责任。被告否认该借条的真实性,主张非其本人书写和签名,相当于提出了“该证据系原告伪造”的主张,那么被告就应提供相应的证据。此时的举证责任转移给了被告,由被告就借条上的签名及书写内容与被告本人的签名及书写习惯是否一致申请司法鉴定。

笔者认为,一般情况下,法院应释明由被告申请鉴定。通常情形分配举证责任的原则是:分配给与证据距离近而且能够控制证据的一方当事人。这样做主要是考虑司法鉴定的特殊要求,进行笔迹鉴定,都需要提取异议人的笔迹进行对比。由于人的书写习惯在不同的时期可能会有差异,加上异议人为了逃避鉴定,在提供书写材料时往往会有意识避免与对方提供证据上书写习惯的同一,给鉴定机关的鉴定制造困难。为了辨明真伪,鉴定机关往往要求异议人提供同期书写的相关书面材料和异议人的签名。

如果法院将申请鉴定责任分配给原告,而原告在占有被告本人书写和签名的材料方面明显可能性小,甚至除了该证据外无法找到被告本人签名和书写的相关材料。在此情形下,如果仅让被告配合提供同时期的材料,则被告可能会为了逃避鉴定而找出诸如“我当时就没写什么字”或“当时书写的材料没有保存,无法提供”等等理由予以拒绝。而在没有同一时期材料的情况下,只有异议人现在书写的材料与需鉴定材料对比,在现有技术条件下鉴定失误的比率要大大高于有同时期材料的情况。

而如果将申请鉴定的责任分配给被告,鉴定的预期结果被告心里最清楚,如果真是其本人所书写和签名,被告就很可能会放弃异议了,如果确实不是其本人书写和签名,那么,在法院将申请鉴定的责任分配给被告时,被告就会积极地配合鉴定机关搜集提供他本人同时期相关材料,这样更有利于鉴定机关做出符合客观实际的鉴定结论,能够将错案风险降到最低限。

当然,如果被告提供了相应的证据证明债权凭证的真实性存在疑点,或原告提供的债权凭证内容存在瑕疵,足以形成合理怀疑时,此时原告的举证责任并未完成,法院应释明原告申请司法鉴定,以进一步加强证据效力。

| 仅提供款项交付凭证,未提供借贷合意凭证时举证责任的分配 原告主张原被告双方间存在借贷关系,仅提供银行转账凭证、现金交付或其他足以证明被告收到款项的证据,而未提供借条等债权凭证,被告对借贷关系予以否认,只认可双方存在资金往来。此时当事人的举证责任如何分配?

一种意见认为,既然双方对原告给付被告资金的事实不存争议,则原告已经完成了举证义务,举证责任转移给被告。如被告否认借贷关系,必须说明双方存在什么关系,上述资金往来的性质,是借款、对价给付、赠与、还款等或者是其它什么,并提供相关证据加以证实。

另一种意见则认为,原告主张双方存在借贷法律关系,必须提供证据证明双方之间存在借贷的合意,虽然原告提供了资金流转的证明,但该款属于何种性质尚处于不确定状态,需要原告进一步补强。

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首先,根据《证据规则》第5条规定:“在合同纠纷案件中,主张合同关系成立并生效的一方当事人对合同订立和生效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借贷纠纷案件中,原告作为债权人行使债权请求权,应向法院提供其权利发生并已经届期的法律事实成立的证据。其次,借贷案件的证明要求较高,根据最高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第4、5条的规定,只有借贷关系明确才能支持原告的诉讼请求,如借贷事实存在疑问或不明确时,则不能支持原告的诉讼请求,原告可通过其他法律关系主张权利。第三,从举证能力来分析,如果是借款,原告完全能够要求被告出具借据,没有借据系原告未尽充分注意义务所致;而对于被告而言,一般在原告交付款项时,不一定要求原告出具手续,故在原告举证并不充分的情况下将举证责任转移给被告,有失公允。

| 借款支付方式模糊时举证责任的分配

民间借贷合同具有实践性合同的特征,借贷合同成立,除借款合意外还要有给付钱款的事实。由于当事人证据意识淡薄及民间借贷手续简化等原因,原告往往仅出示被告出具的借条主张债权,其中大部分借条未载明支付方式是现金或是转账。被告则往往以未收到借款、约定的借款中包含了部分利息等理由抗辩,此时举证责任如何分配?

笔者认为,应区分借款金额的大小分别确定。金额较小的借贷案件,可以从宽掌握,原告出具借条,既能证明存在借贷合意,又能证明实际履行了给付行为。而对于大额的借贷案件,如有的地方法院就规定了50万以上属于大额,仅凭借条不足以证明原告给付钱款的事实,原告举证责任并未完成,特别是原告主张现金给付时,其应进一步对资金来源、交付过程、交付细节(地点、经办人员、在场证人等)进一步举证证明,直至形成符合一般交易习惯和逻辑的证据链条为止。此外,即使出现被告自认收到大额借款情况时,法院也应当对双方是否存在真实借贷关系及实际交付的事实进行主动、严格审查,避免当事人串通虚构巨额债务的情况发生。

篇3:浅析劳动争议案件中举证责任的分配

1 劳动争议案件的举证责任分配制度

由于我国并没有通过专门立法来解决劳动争议纠纷诉讼规则, 有关劳动争议纠纷案件的审理主要依据民事诉讼程序之规定, 并结合其他相关程序性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来完成。根据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规定, 劳动争议案件中的举证责任分配主要通过以下方式进行。

1.1 一般举证分配原则

““谁主张, 谁举证”是我国民事诉讼举证责任分配的一般原则, 劳动争议纠纷是民事纠纷的特殊形式, 其在诉讼中除非有特殊规定外, 适用民事诉讼的一般举证责任的分配原则。在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出台之前, 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普遍采用的证明责任分配规则同其他一般民事案件基本一致。

1.2 强制举证责任分配原则

鉴于劳动争议纠纷中主要为用人单位侵权, 其作为劳动侵权行为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且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相比处于弱势地位, 大量的司法实践证明, 在处理劳动争议纠纷中完全依据民事诉讼一般举证责任分配原则, 劳动者合法权益很难得到有效、公正、公平保护。因此,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六条规定:“发生劳动争议, 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 有责任提供证据。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 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 应当承担不利后果。”该规定明确了用人单位强制举证义务, 改变了民事诉讼举证自愿的基本原则, 为劳动者提供了诉讼上的优势地位, 为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提供法律保障, 是我国劳动争议纠纷证据规则的重大突破。

1.3 举证责任倒置的举证分配原则

2001年出台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3条规定“因用人单位作出的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的劳动争议, 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6条中规定“在劳动争议纠纷案件中, 因用人单位作出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劳动争议的, 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根据该规定, 劳动者在与用人单位就用人单位作出的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的劳动争议纠纷, 劳动者只需证明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及损害事实即可, 用人单位则需举证证明其所作出的相关决定符合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该举证责任的分配符合民法举证责任倒置的一般特征。这一举证责任分配规则在劳动争议纠纷中的运用, 极大的降低了劳动者举证的难度, 减轻了劳动者的举证负担, 制约了用人单位任意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可能性。

1.4 通过法官自由裁量分配举证责任

依据前述法定举证责任分配原则, 仍有可能存在举证责任分配不公的可能性, 此种情形出现, 可根据司法解释的规定, 采取法官自由裁量以确定证明责任之分配方式。但是法官在证明责任中的自由裁量权可能会导致证明责任的不确定性, 因此, 法官对于证明责任分配的自由裁量需要寻求一个平衡点。

2 劳动争议案件中存在的几种举证责任特殊分配问题

2.1 关于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中的举证责任分配

所谓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依法订立劳动合同, 形成劳动关系 (包括法律上的和事实上的劳动关系) 后, 劳动合同期满之前, 用人单位行使单方解除权, 提前终止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法律关系的一种法律行为。《劳动合同》第三十九条、第四十条赋予了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 同时也规定了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法定事由。问题在于用人单位在行使单方解除权时, 并不想依据劳动合同法之规定履行解除义务, 如, 支付补偿金、赔偿金等, 往往通过编造劳动者违反单位管理制度等事由, 以开除的形式逃避法律责任, 因此, 劳动者如何通过证据规则的运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就成为防止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 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关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3条和《证据规则》第6条规定:“在劳动争议纠纷案件中, 因用人单位作出的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 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因此, 此类纠纷在举证责任分配上, 应严格实行举证责任倒置, 由用人单位证明自己决定的合法性。用人单位首先必须证明劳动者的劳动行为违反了法定或约定的规范要求, 单位对于劳动者做出开除决定具有合法事由;其次, 用人单位需举证证明劳动者的行为给单位造成了实际损害;再者, 单位需证明其作出的以开除形式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决定已经向劳动者合法送达。尽管如此, 在司法实践中, 此类规定依然存在劳动者合法权益被非法侵害的可能, 第一, 单位出具的有关劳动者实施了违反法定或约定的劳动行为的证据由单位自行做出的, 其举证证明的劳动者违法或违反约定的劳动行为是否真实, 往往难以查证。因此, 此种证据笔者认为应以客观形成证据或劳动者签字认可的证据方可作为定案依据, 事后形成证据若无劳动者认可, 均不应作为定案依据, 否则, 劳动者合法权益将无从保护。

2.2 关于劳动者追索劳动报酬的举证责任分配

根据《劳动法》第19条和《劳动合同法》第17条均规定劳动合同应当具备“劳动报酬”之必备条款, 同时《工资支付暂行条例规定》第6条第3款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书面记录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数额、时间等, 并保存两年以上备查。”根据财政部《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 会计明细账保存15年, 原始凭证保存15年。根据前述规定, 用人单位是劳动报酬的支付方, 其对于支付报酬的证据具有法律上的强制保存义务。劳动者在主张工资报酬的争议中, 劳动者举证责任在于证明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劳动报酬的事实。而用人单位是否按约定或法定发放形式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事实则由用人单位举证证明。实践中, 许多用人单位为了防止在解除劳动合同时过多支付经济补偿金、赔偿金及养老保险金等, 要么不在合同中约定报酬标准, 要么只约定很低的基本工资, 一旦发生纠纷, 对于其实际支付报酬证据拒绝举证, 而此类证据劳动者又难以收集, 导致劳动者无法举证证明自己的主张。《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七十五条:“有证据证明一方当事人持有证据无正当理由拒不提供, 如果对方当事人主张该证据的内容不利于证据持有人, 可以推定该主张成立。”该规定在一定程度上确立了工资报酬的举证责任倒置的分配原则, 但是由于许多用人单位财务管理混乱, 相关证据保存缺乏连续性, 甚至故意灭失, 法官在用人单位拒不举证的情况下, 无法确定劳动争议事实的真实性, 完全依据举证责任倒置又恐判决显失公正。此类情况法官参照举证责任公平分配原则, 按争议发生地最低工资标准进行认定, 这在某种程度上严重损害了劳动者合法权益, 也放纵了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

2.3 关于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证明责任分配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规定:“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 可以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 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 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 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一) 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 (二) 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 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的; (三) 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且劳动者没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 续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 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该条规定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法定情形, 且规定此种劳动者权利为用人单位“应当”履行之义务, “应当”在法律上的含义为“必须”之责。此条款规定的立法用意在于保护劳动者长期付出劳动的合法权益, 该规定将是否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选择权赋予劳动者, 劳动者在具备法定签订无固定期限事由时, 即可提出与用人单位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但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签订发生纠纷后, 劳动者是否提出过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或劳动者虽可以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但拒绝签订并自愿继续与用人单位签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相关证明责任, 就涉及到举证责任分配问题。此类纠纷举证责任分配由于缺乏明确规定, 其举证责任如何分配在司法实践中分歧较大。一种观点认为, 劳动者只要签了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即视为劳动者自动放弃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权利, 应适用一般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分配责任。一种观点认为, 即便劳动者签订了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并不能证明劳动者没有提出要求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单位仍需证明劳动者自愿放弃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权利, 对此适用特殊的举证责任倒置分配原则。笔者认为, 第二种观点更符合本条立法精神。在是否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中, 用人单位几乎没有愿意的, 绝大多数用人单位在劳动者符合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条件时, 冒着承担违约责任的风险提前解除劳动合同, 或强行要求劳动者签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而劳动者事后很难证明自己属被迫签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因此, 签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由劳动者提出的证据应当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 即用人单位应提供在劳动者符合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法定条件下, 劳动者主动提出签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相关证据, 或劳动者自愿放弃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证据。如果用人单位未能举证, 应认定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规定未与劳动者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应按法律规定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3 结束语

劳动争议纠纷举证责任分配是否公平、合理, 关系到作为弱势群体的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 但也要在举证责任分配中平等保护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 以达到在劳资双方利益的平衡, 确保我国劳资双方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和谐共处, 共同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劳动者维权意识的提高, 同时, 维权成本相对其他侵权案件较低, 我国劳资纠纷数量大幅增加, 关于劳动争议案件举证责任分配问题成为在司法审判中的焦点问题。通过对我国劳动争议案件的证明责任分配之现状、劳动争议案件中存在的几种举证责任特殊分配问题的探讨, 提出对于劳动争议纠纷中举证责任分配的看法, 为如何更好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提出看法。

关键词:劳动争议,用人单位,劳动者,举证责任分配

参考文献

[1]李国光.劳动合同法办案手册[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7.

[2]姜颖.劳动合同法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6.

篇4:浅析劳动争议案件中举证责任的分配

关键词:民间借贷;举证责任分配

民间借贷,又叫做“个人信用”或“民间信用”,一般是指非金融机构的自然人之间、自然人与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的借贷。目前我国在立法上还没有这方面完善的规制体系,因而各地也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笔者认为,在民间借贷的纠纷案件中,最困扰法院的往往就是对于案件事实的认定问题,因为民间借贷的自由度高,又缺乏法律法规规定的形式程序,加上我国传统的借贷文化和熟人社会的观念影响,民间借贷各方所能举出的证据往往都带有一定瑕疵,难以直接据以认定案件事实,导致法官时常不得不运用自由裁量权来衡平当事人间的举证责任分配问题。因而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要从立法的角度来考察如何确定民间借贷纠纷中举证责任的分配。

一、对于借贷关系成立与否的举证责任分配

根据我国的法律和司法解释规定,对于民间借贷纠纷,实践中都是以合同纠纷的方式来处理的,根据笔者的阅读总结,常见的问题有如下几种。

(一)借条的真伪

根据民诉法的规定,对于借条的真实性存有疑问的,当事人可以通过申请鉴定等方式来确定,但是这里存在的第一个盲区就是部分虚构的问题,例如出借人以借据主张债权,借款人却抗辩称借据载明的数额包含利息或仅为利息,或者是借据中的关键内容如日期不合常理等。在这些问题中,司法实践倾向于由债务人做出初步举证后确实能够使法官对于借据的真实性产生怀疑的,再由被债权人补充举证,由法官综合考量当事人的交易习惯、亲疏关系、法庭上的言辞辩论等情形来确定。

(二)合同中约定的债权债务人不明

这也是实践中比较常见的一个问题,借据等债权凭证并未写明出借人,这时如果被告辩称持有债权凭证的人不是出借人,因而不具有诉讼资格。相对应的,在借据等债权凭证上签名的借款人辩称自己并非债务人。对此,实践中目前有两种主流的做法,第一是借款人与实际收款人不一致的,借款凭证上记载的人推定为借款人,若在审理中查明被告人确实是被冒名的,则免其责任,通知原告变更被告。第二种是持有债权凭证的人也推定为出借人,具有原告主体资格。①但是,这里的推定资格我认为并不符合我国《民事诉讼法》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或许此处根据由双方当事人各自举证,由法官根据双方的交易习惯、财务收支等情况进行高度盖然性的证明更为合适。

(三)借款合同为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我国《合同法》第52条明确规定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合同无效,按照法律规定,这由被告举证本无疑问,但是实践中的问题在于债务人在借款时通常是承认高利贷等行为的,而为了掩盖这种非行为,出借人通常也是将利息计入借款数额的,对于这一情形,我们说被告人往往无证可举。更有甚者,如若触及到非法集资等刑事责任,被告人通常作为涉案人员自身也不敢举证。②目前我国的实践偏向于由原告举证出借款项的具体细节来认定事实,但是我认为这里应当要重视法院调查权的介入,或者法院认为有可能涉及刑事犯罪时,可以通知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介入。

(四)其他问题

例如借款来源不明是否能作为被告方否认出借人具有出借能力的理由、并未约定履行期限时诉讼时效的计算等等,目前我国法律都没有明确规定,学说和判例也只能是在面对实际情况时进行探讨与衡平,这些都需要我们在立法上进行规定和指导。

二、对于借贷关系生效与否的举证责任分配

履行合同权利义务关系的前提是合同的生效,民间借贷合同的生效要件便是给付事实的认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5条规定,这里的举证责任应当属于原告方。这里涉及的问题是证明的程度问题,也就是原告方是否需要完全正确无误的证明出交付款项的举证后才算举证完毕,显然这一要求是不合理的,实践中更可能的情况是有可能原告没有直接证据证明交付了款项。这时如何保护合法的债权债务关系,根据阅读大量的司法判例,我总结的是对于原告主张的债权,被告的举证若能够使法官对于借款事实产生合理怀疑的话,这时则由原告来补充举证,必要时,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出借的金额、当事人的交易习惯、借贷双方的亲疏关系结合庭审的言辞辩论情况综合审查借贷事实是否发生。③

三、对于举证责任分配的其他问题的考虑

(一)举证责任转移

通过以上的梳理已经不难看出我国司法实践中对于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并不是单纯的根据《民事诉讼法》等法律法规来分配举证责任,在很多的地方立法和判决中我们都可以看到法官在审判过程中都可以根据自由裁量权来确定举证责任在当事人之间发生转移。但是这里涉及到的就是转移的情形问题,即对于发生了何种情形或者一方当事人的举证已达何种程度,这时证明责任才能发生转移。

(二)拒证推定原则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75条规定:“有证据证明一方当事人持有证据无正当理由拒不提供,如果对方当事人主张该证据的内容不利于证据持有人,可以推定该主张成立。”这也是对举证责任分配的一个补充原则,但是同样是从案例中,可以得出对于该项原则的适用,法官总是持审慎的态度。

民间借贷作为一种古老的、重要的民间融资方式,它弥补了正规金融的不足,也拓宽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对于发挥市场经济的活力具有重要意义,但是,通过以上的探讨我们也知道目前我国对于这方面的立法还很不完善,这一行业在缺乏法律的规制下成为了滋生违法犯罪的泥潭,因而从立法的角度来看,我们要探索制定一部专门的法律来调整这一法律关系,确定民间借贷的法定形式,明确纠纷中举證责任的分配,将民间借贷引入合法有序的道路。

注释:

①闫谦逊.《关于民间借贷纠纷审判实务若干问题的探讨》.《学术交流》,2012年9月

②孟庆,张栋志.《浅谈民刑检察工作中民间借贷申诉案件的审查重点》.《中国检察官》,2013年第2期

篇5:劳动争议案件中的举证责任

引言

近年来,随着劳动者法律意识的提高,用工成本的增大,加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出台,劳动争议案件数量逐年递增。某些用人单位因疏忽了劳动关系过程中的法律风险而付出了高昂的成本,其中大部分是因举证责任而导致的。为此,笔者抛砖引玉,在总结劳动争议案件办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以下拙见。

一、举证责任的定义

举证责任是指当事人对其提出的主张有收集或提供证据的义务,并有运用该证据证明主张的案件事实成立或有利于其主张的责任,否则将承担其主张不能成立的危险。

在一般证据规则中,“谁主张谁举证”是举证责任分配的一般原则,而举证责任的倒置则是这一原则的例外。所谓举证责任倒置,指基于法律规定,将通常情形下本应由提出主张的一方当事人(一般是原告)就某种事由不负担举证责任,而由他方当事人(一般是被告)就某种事实存在或不存在承担举证责任,如果该方当事人不能就此举证证明,则推定原告的事实主张成立的一种举证责任分配制度。

在劳动争议案件中,举证责任同时存在着“谁主张谁举证”的一般原则,同时也存在举证责任的倒置,这是由劳资双方的法律地位来决定的。

二、劳动争议案件举证责任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六条“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三条“因用人单位作出的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的劳动争议,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三)》第九条“劳动者主张加班费的,应当就加班事实的存在承担举证责任。但劳动者有

证据证明用人单位掌握加班事实存在的证据,用人单位不提供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不利后果。”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六条“在劳动争议纠纷案件中,因用人单位作出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劳动争议的,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上述之规定明确了劳动争议案件举证责任的一般原则,即大部分举证责任都将由用人单位来承担,这无形加重了用人单位义务,但这也使得用人单位不得不完善其用工体制,以规避法律风险。

三、举证责任之法律实务

(一)用人单位须对劳动合同的订立承担举证责任

《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在《劳动合同法》出台之前,很多公司特别是人员流动较大的公司都没有与员工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即使是《劳动合同法》出台,亦有某些公司、个体工商经营者抱着侥幸的心理,不愿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而劳动纠纷往往就会在劳动者离职时出现。

劳动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在处理这类型纠纷时,一般要求用人单位就是否签订劳动合同承担举证责任,比如是否有签订的《劳动合同》。如果用人单位不能提供证据,那么就会被认定为未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将会承担双倍支付工资的风险。当然在此之前,须先确定是否存在劳动关系,而是否存在劳动关系大部分由劳动者承担举证责任,但这对劳动者要求相对比较简单,像工号牌、名片、公司通讯录、工资表等都可以作为存在劳动关系的直接证据。如果劳动者确实提供了上述证据而用人单位不能提供相关证据证明已签订《劳动合同》的,那么用人单位必然将败诉。

鉴于上述实际情况,笔者建议用人单位与每位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妥善保管好已签订的《劳动合同》,对已到期的《劳动合同》及时续签(到期未续签的亦按照未签订《劳动合同》处理),以避免发生纠纷。

(二)用人单位须对规章制度的制定程序是否合法承担举证责任

《劳动合同法》第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

按照上述规定,规章制度的制定必须履行以下的程序:草案——职工代表大会(工会)协商(不一定取得劳动者同意,但须有会议纪要,劳动者须在会议纪要签字)——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最好是劳动者人手一份)。违反上述程序制定的规章制度将不会被劳动仲裁委员会或人民法院认可。

在笔者办理的一件劳动争议案件中就涉及这个问题,用人单位在劳动者离职时克扣了一半的绩效提成。用人单位主张规章制度明确规定员工离职的,剩余的绩效提成公司不再支付。经查证用人单位确实有此类规章制度,但是劳动者反驳其并不知情。劳动仲裁委员会要求用人单位拿出证明已将该规章制度告知劳动者的相关证据。但是该用人单位不能提供,于是劳动仲裁委员会并未认定规章制度对该名员工的约束,进而裁决用人单位支付剩余的绩效提成。

(三)用人单位对解除劳动合同是否合法承担举证责任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赋予了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但这些权利同时也对用人单位形成了约束。劳动合同不同于《合同法》上的“合同”,合同条款当事人除须协商一致外,还须遵守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劳动合同的单方解除权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而不以双方约定为准,即无论劳动合同是否有解除合同的条款,解除劳动合同都须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如劳动合同约定的解除条件与劳动合同法相冲突的,那么也应以法律规定为准。所以如果劳动合同中约定的解除情形不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那么将会被认定为无效。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时,必须要有法定的情形,且须遵循法定的程序,同时须有相关证据予以证明。

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时须提交的证据,如“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就应当规定详尽的录用条件;“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在规章制度中就须明确出现哪些情形就属于严重的情形,假如设定连续旷工达7天或者一年内累计旷工达20天的属于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情况可以解除劳动合同,那么这个过程中用人单位就须提供该名劳动者旷工的相关证据,比如考勤表。

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时须遵循法定的程序,如用人单位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三款“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之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提交其与劳动进行协商但未能协商一致的相关证据,否则就不能以此款解除劳动合同,擅自解除的,将承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双倍责任。

所以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之前,一定要遵循法律规定,履行法定程序,否则将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四)用人单位须对减少劳动报酬和计算工作年限承担举证责任

用人单位在用工过程中不能擅自减少劳动报酬,否则劳动者将可按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的规定追究用人单位的责任。现目前,很多用人单位制定的薪酬制度中将劳动报酬分为两大类: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基本工资是确定不变的,而绩效工资确是浮动的。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个案子,劳动合同中明确规定了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的数额,而绩效工资的数额确定是最高的,即劳动者在各项考核合格后的数额。但是在实际过程中,劳动者发生了旷工的情况致使绩效工资须下调,进而劳资双方发生了纠纷,进入到仲裁环节,由于用人单位规章制度制定程序不合法而最终导致败诉。鉴于这样的情况,笔者建议用人单位在确定绩效工资时只确定最低标准,每月进行考核时,在此基础上增加,这样可避免发生上述情况。

劳动者工作年限的计算一般由用人单位提供相关证据证明。因为这块儿的证据主要是由用人单位来掌握的,如果用人单位不能提供的,那么劳动者的相关证据将会被仲裁委或者法院认可。所以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部一定要妥善保管好员工入职的相关资料,以便以后查证或者提交证据。

(五)加班事实的举证责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分摊

劳动争议案件司法解释三对加班事实的举证确定了一个基本原则,即劳动者主张加班费的,应当就加班事实的存在承担举证责任。如劳动者有证据证明用人单位掌握加班事实存在的证据,用人单位不提供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不利后果。

举个简单的例子,劳动者提出考勤卡可以看出其加班,那么此时用人单位就须提供考勤卡以便仲裁委或人民法院查证,如考勤卡显示节假日有打卡记录的而又没有安排补休的,那么就会认定劳动者加班;如果用人单位拒绝提供的,那么也认定劳动者加班。

当然,现在很多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在节假日上班毋须打卡,那么以避免通过考勤卡来主张加班费。但是某些用人单位在这一方面也做得不是很完善,像笔者接触过的一个用人单位,工资表中写明每个月的工作天数,本来5月实际工作日为24天的,结果登记的工作天数确是26天,那么这多出的两天就应该算作加班,如果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供该证据的,那么加班费必定得到支持。

四、建立规范的用工制度

结合上述论述,虽用人单位在劳动争议案件中承担的举证责任较重,但是只要用人单位运用劳动法相关法律法规恰当,也可避免承担不利的后果,减少损失。就如何建立规范的用工制度,笔者建议如下:

(一)结合公司实际情况,根据现行法律法规规定,拟定相关法律文件。如员工入职表、离职表、变更工作岗位通知书、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各类签收单等。

(二)合理制定规章制度,完善规章制度制定程序,以保障规章制度合法有效。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对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按照规章制度的程序及要求予以处理。

(三)劳动合同解除须谨慎,解除前须收集并保留相关证据,解除时须履行合法程序。

(四)建立商业秘密保护制度,制定竞业禁止协议和服务期协议。

(五)其他需要规范的事宜。

从实践经验来看,凡事做大、做强的公司都会建立规范的用工制度。“天时、地利、人和”,对于公司来说,“人和”体现在规范的用工制度。笔者认为,用人

篇6:工商行政处罚案件举证责任分配

田凯

举证责任,是指由谁提出证据,证明待证事实的义务和责任。行政处罚案件一般由行政机关负举证责任,这是《行政处罚法》所规定的举证责任基本原则。举证责任分配直接关系到行政机关、当事人和第三人的权利义务范围和对法律后果的承受程度,因而在行政处罚案件的不同阶段(实施、复议、诉讼及赔偿)最为重要,是工作的重心,对于拥有行政处罚权的工商部门而言,对其予以研究,对提高办案质量,预防执法风险,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举证责任分配的基本原则

行政处罚案件由于各方当事人的法律地位、证明能力及相关的法律关系各不相同,其举证责任也不尽相同。行政处罚中,工商机关对其作出的处罚决定承担举证责任;行政复议中,工商机关对其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承担举证责任;行政诉讼中,工商机关对其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承担举证责任,如认为原告起诉超出法定期限,应对此承担举证责任;原告就起诉证据(证明起诉符合起诉条件的材料)承担举证责任;行政赔偿中,原告对违法行政行为造成的损害承担举证责任;依申请追加的第三人应对其与诉讼标的有利害关系承担举证责任。

1、一般原则:工商机关负举证责任

行政处罚由行政机关负举证责任,这是《行政处罚法》规定的举证责任的基本原则。《行政处罚法》第三十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行政机关必须查明事实;违法事实不清的,不得给予行政处罚。”《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二条,“被告对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从行为责任上来说,行政机关负有查明违法事实的责任;从结果责任上来说,如果行政机关没有查明违法事实,则不得给予行政处罚。

2、特殊原则:举证责任倒置

一般情况下,行政机关必须查明违法事实后才能对当事人实施行政处罚。但对某些特殊的违法行为,行政机关可以直接根据法定的基础事实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但是,法律又允许当事人提出反证推翻有关推定。这时,就产生了举证责任的倒置,即举证责任由行政机关转移到了当事人身上。例如,对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查处中就存在典型的举证责任倒置问题。国家工商总局《关于禁止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若干规定》第五条第三款规定,“权利人能证明被申请人所使用的信息与自己的商业秘密具有一致性或者相同性,同时能证明被申请人有获取其商业秘密的条件,而被申请人不能提供或者拒不提供其所使用的信息是合法获得或者使用的证据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可以根据有关证据,认定被申请人有侵权行为。”

3、补充原则:当事人负一定举证责任

(1)当事人对有利于自己的积极事实负举证责任

行政机关在查处违法行为过程中,可以依法要求当事人对有利于自己的积极事实提供证据。例如,《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七条规定的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情形,这类情形的证据由原告负举证责任,一是容易,二是更有利于实现自己的权利。再如,《广告法》第十条规定,“广告使用的数据、统计资料、调查结果、文摘、引用语,应当真实、准确,并标明出处。”在查处违法广告案件时,应当要求当事人提供广告中数据、统计资料、调查结果的相应证据。如果当事人不能提供,则视为其没有相应证据,构成虚假广告行为。

(2)申诉人对自己享有合法权益的事实负举证责任

由于行政机关的执法行为大都是依照职权而采取的行政行为,一般而言不需要申诉人(举报人、检举人等)提供相应的证据。但对于某些违法行为,尤其是本质上属于民事侵权行为的违法行为,根据有关法律的规定,申诉人仍要负一定的举证责任。在工商执法实务中,申诉人主要对侵权类的案件负举证责任。比如,在商标侵权案件中,被侵权人应当证明其依法享有商标专用权或使用权的证据;在查处包装装潢仿冒行为时,被侵权人应当提供其在先使用的证据;在查处商业秘密侵权案件时,被侵权人应当提供其商业秘密存在的证据,证明其商业秘密符合不为公众知悉、具有经济价值、采取了保密措施。

(3)当事人反驳行政机关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负举证责任

这主要表现在当事人要求行政机关撤销或者变更某具体行政行为时,应该提供提出该要求的证据。以涉嫌销售冒牌产品被举报为例,从立案到处罚决定书送达之前,当事人都可以提出反驳证据(如购货合同、发票、厂家证明等),来证明其进货渠道合法、已经履行查验手续。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对于行政处罚案件,工商机关对于当事人的违法事实承担主要的法定举证责任,这种举证责任一般是恒定不变的,当案件事实真伪不明时,工商机关不得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当事人从自身利益考虑,应承担事实举证责任。对于主张工商机关有主观性过错、法律特殊规定的、案件处理结果对当事人有利的证据,当事人随时可以举证。

二、举证责任分配的法律依据

工商行政处罚案件各方当事人应负的举证责任,没有专门的规定,而是散见于各种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各种规范性文件之中。

法律:《行政处罚法》第三十条、第三十六条;《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二条、《产品质量法》第五十五条;《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九条、第六十七条,等;

法规:《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第二条,等;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条、第五十九条;《行政诉讼法解释》第二十八条,等;规章:国家工商总局《关于禁止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若干规定》第五条,等;规范性文件: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关于假冒注册商标商品及标识鉴定有关问题的批复》、《关于商标侵权案件调查取证有关问题的批复》,等。

三、举证责任分配的法理根据

工商行政处罚案件实行以工商机关为主,当事人和第三人为辅的举证责任分配机制,其主要根据在于:

1、依法行政的需要。行政机关必须保证自己的行为符合依法行政要求,所作具体行政行为必须建立在确有证据支持和法律依据的基础之上。

2、有利于提高效率。在某些特殊案件中,由工商行政机关承担举证责任往往困难较大,而当事人或第三人承担举证责任则比较容易。当事人承担一定的举证责任不仅符合公平正义的要求,同时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加快案件的办理。

3、平衡工商机关与当事人举证能力。工商机关掌握着国家权力,占有强大的行政资源,在人力、物力、设备、技术等方面,都处于强势地位,而行政相对人则明显处于能力、信息和资源不对等的弱势地位,以此平衡与当事人之间力量的对比。

4、有利于群众监督。当事人的参与,可以使国家机关处于人民群众的有效监督之下,使其不断增强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

四、举证责任分配的具体范围

1、工商机关的举证责任范围

一般而言,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必须在行政处罚程序中对其作出的行政处罚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承担全面的举证责任。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主体资格。工商行政机关应当举证证明,享有作出行政处罚案件的管辖权,包括职能管辖权、地域管辖权、级别管辖权。在实施行政处罚过程中依法行使职权,不存在超越职权、滥用职权的现象。

(2)案件事实。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工商行政机关应当举证证明:一是当事人实施了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二是当事人主观上存在故意或过失;三是当事人具有行政责任能力;四是当事人的违法行为未超过追责时效。归纳起来有“五何”,即何人、何时、何地、何事、何情节。“五何”是查清案件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实施行政处罚做到事实清楚所必须查清的案件要素。

(3)法律适用。工商行政机关应当举证证明行政处罚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正确合法,主要包括:行政处罚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是合法有效的;该规范性文件是规定或调整行政处罚所针对的事项的;行政处罚所依据的具体法律规范同当事人违法行为的性质是相吻合的`。

(4)行政程序。在实施处罚过程中,工商行政机关应当提供证据证明其以下程序合法:表明身份;进行询问、检查、调查时符合法定方式和法定人数;行政机关调查收集证据是按法定方式进行的,不存在对当事人或证人采取引诱、胁迫、恐吓等非法手段收集证据的情形。

(5)处罚合理性。工商行政机关在行使自由裁量权时必须符合公平、公正原则,行政处罚不仅要合法,而且要合理。对于从轻、从重、减轻或者免于处罚的案件,要有充分的事实根据,相应的证据。因此,在听证、复议、诉讼过程中,应对其行政处罚的合理性承担举证责任。

2、当事人的举证责任范围

在一般情况下,当事人无须为工商行政机关的行为是否违法或不当提供证据,但就以下有关实体和程序方面的内容,当事人应当负举证责任:

(1)当事人举证显然更为容易的案件,则由当事人负举证责任。当然,此类举证在实践中应严加掌握,不宜随意扩大范围。例如,在商标侵权案件中,当事人如果认为自己得到了商标所有人的授权,那么,当事人必须对授权行为进行举证。

(2)在一般的案件中, 如果工商行政机关已经提供证据证明自己的行为合法,当事人仍然主张行政机关的行为违法时,则应当负举证责任。例如,工商行政机关向当事人阐明了依据某规范性文件,对案件具有管辖权。如果当事人仍然坚持工商执法机关没有管辖权,当事人必须负举证责任。

(3)执法过程中存在的违法与不当行为,当事人提出应负举证责任。比如,当事人主张案件调查人员存在法定的回避情形而没有回避时,或者当事人在听证程序中申请听证主持人员回避时,则应当提供证据证明回避情形存在。

3、第三人的举证责任范围

案件中的第三人(申诉人、举报人、有利害关系的人员),有维护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权力。当其参加到案件中来时,需要承担相应的举证责任。例如,如果第三人认为当事人假冒自己的产品,就应提供假产品的鉴定,指出其何以为假。

五、举证责任倒置的应用

1、如何理解司法解释第五十九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五十九条“被告在行政程序中依照法定程序要求原告提供证据,原告依法应当提供而拒不提供的,在诉讼程序中提供的证据,人民法院一般不予采纳”。对该条如何理解?有三层意思需要注意:1、“被告在行政程序中依照法定程序要求原告提供证据”的意思是,被告(行政机关)在行政程序中履行了依照法定程序要求原告提供证据的法定义务,行政机关有义务(注意是义务不是权利),简单的说就是行政机关有义务告知,这是法定的义务。2、依照法定程序要求原告提供证据的法定程序,是指法律规定的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行为时所必须遵循的方式、步骤、时间和顺序。3、原告(行政相对人)依法应当提供而拒不提供,是说原告在行政程序阶段没有提供,而在司法审查阶段才提供的。总之,对于被告在行政程序中已经履行了依照法定程序要求原告提供证据的义务,而原告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应当提供,但其拒不提供的证据,但在诉讼程序中向法院提供的,人民法院一般不予采纳。这里工商机关应充分利用这条规定,在行政程序中注意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步骤、时间和顺序告知当事人提供相应的证据,正确地履行自己的程序义务。这样以来,就不需担心一些行政相对人在行政程序阶段故意不提供已经掌握的案件材料或故意违反法律规定提供证据。比如,在工商机关日常执法办案中,经常涉及到违法经营额的计算。违法经营额通常有成品、半成品以及原辅材料构成。如果当事人不提供有关凭证怎么办?此时工商机关便可以运用举证倒置,责令其限期提供。否则,要承担由此产生的后果。工商机关可以根据市场价格进行核算,也可以委托价格管理部门进行鉴定。如果当事人认为核定错误而提起诉讼,法院一般不予采纳其意见。

2、举证责任倒置适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举证责任倒置”是有条件的,即必须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在法律法规(包括规章)没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工商部门没有权力自作主张地将自己应负有的举证责任强加给当事人。举证责任就其实质是我们执法办案的行为准则,错误地理解举证责任,会给案件办理带来风险,而恰当地运用举证责任倒置,则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是要履行告知义务。行政机关必须向当事人阐明其应负的举证责任,并对当事人提出举证要求,这是实施举证责任倒置的前提。具体操作时,应当向当事人制作并送达《限期举证通知书》,告知其具体要求。

二是要有法律依据。适用举证责任倒置,要有法律依据。否则,是无效的。比如,《广告法》第十条规定:“广告使用数据、统计资料、调查结果、文摘、引用语,应当真实、准确,并表明出处。”我们在查处违法广告案件时,就可以要求当事人提供广告中数据、统计资料、调查结果的相应证据,如果当事人不能提供,视为其没有相应证据,构成违法虚假广告。再如,《产品质量法》第五十五条规定:“销售者销售本法第四十九条至第五十三条规定禁止销售的产品,有充分证据证明其不知道该产品为禁止销售的产品并如实说明其进货来源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如果销售者主张其具备上述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事由,其应当对此负有举证责任。也就是说,当事人在行政程序中如果没有提供证据证明其“不知道该产品为禁止销售的产品……”,那么,在诉讼程序中将被视为没有此方面的证据。()即使提供,法院原则上不予采纳。还如,经营者负有亮证经营的法定义务。在查处无照经营行为时,当事人有提供合法证照的责任。

三是要求要合理。行政机关对当事人的举证要求应当合理,应当考虑当事人举证的难易程度,给予合理的举证期限,不能故意刁难当事人。

四是范围有限制。当事人只对有利自己的事实举证,不对不利于自己的事实举证;当事人只对自己行为合法的事实举证,不对自己行为违法的事实举证;当事人只对积极的作为事实举证,不对消极的不作为事实举证。

篇7:浅析劳动争议案件中举证责任的分配

引言

企业改制是指企业法人的终止、变更、重新设立,原企业的权利义务有新的法人享有和承担。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和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企业必须建立产权明晰现代企业制度,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必然带来劳动法律关系的调整。近几年来,企业改革力度的加大,引发的变更、解除劳动合同及下岗、内退、买断工龄的争议不断出现,依法及时、妥善处理好特定历史时期新型劳动争议案件,是民事审判法官和各地法院的重要任务之一,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推进企业改革,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一项紧迫任务。正确处理好这类案件对保障社会稳定和推动经济发展是有重要作用。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制订于1994年,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转型期,企业改制过程中的劳动争议纠纷案件《劳动法》没有规定,法律处于真空状态。审判实践中难以操作。最高人民法院针对各级人民法院法律适用的困难,制订了多部司法解释,最为显著的是20颁布的《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该解释对审理劳动争议的范围、法律适用、程序与实体处理都作了具体的规定,但仍不能满足司法实践的运用。笔者试图对企业改制过程中的劳动争议纠纷特点、原则、争议诉讼主体、处理等问题,浅见个人不成熟的观点:

一、企业改制中劳动争议案件的特点

企业改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与必然选择。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如劳动关系双方主体地位及权利的进一步明确,双方之间的利益关系也随之会发生变化,不同的利益需求会在劳动关系上反映出来,利益关系的调整必然引发劳动争议纠纷。如改制中企业裁员、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极其平常,其经济补偿和赔偿问题也会不断出现。如企业改制中《劳动法》没有规定的下岗、内退、放长假、买断工龄等新型劳动关系问题也涌现出来。如企业性质的改变,特别是公有制转变为私有制,企业的管理与公有制有着很大区别,职工的自身利益难以与公有制企业相比,职工待遇、福利等受到影响。私有制企业对职工的养老保险不可能按照《劳动法》等法律规定执行,易引起纠纷的发生。为此企业改制发生的劳动争议有以下不同特点:

(一)、案发的必然性和不可回避性。这些有关企业改制的新型劳动关系纠纷,是深化企业改革过程中必然产生的现象,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新旧观念、新旧机制碰撞的产物。因此,在企业改制过程中,出现一些新型劳动争议是完全正常的,人们不可回避的.。

(二)、案发的集中性和阶段性。由于企业改制的时间比较集中,各地普遍推行,因此引发的劳动争议也相对集中地在一段时间内诉讼到法院。而且量大、人多,工作压力重。但这些争议作为特定时期的产物,在企业改制完成、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比较完善的情况下,必将逐渐减少并最终消逝。

(三)、争议内容的特定性。改制期间的劳动争议多因企业减员增效、下岗分流、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问题引起,实质上是一种就业引起的争议,内容具有其特定。

(四)、极强的政策性。企业改制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新型劳动关系,基本都是推行国家政策过程中的派生物,争议的内容与国家产业政策的规定息息相关,国家产业政策是企业解决纠纷的依据,法院审理这类纠纷也应当参照国家产业政策,依据法律来解决纠纷。

(五)法律的滞后性。《劳动法》制定于两种经济体制的颤变期,立法受计划经济思维模式的影响很大,对市场经济规律认识不足,立法没有前瞻

篇8:论民间借贷案件中举证责任的分配

一般认为, 举证责任包括行为意义上的举证责任和结果意义上的举证责任两种。行为意义上的举证责任是指当事人为了避免败诉风险而承担的向法院提出证据的责任。结果意义上的举证责任是指构成要件事实处于真伪不明状态时, 当事人承担因法院不适用以该事实存在为构成要件的法律而产生的不利于自己的法律后果的责任。对于一个具体的案件, 经过举证、质证、调查, 案件的事实无非是以下情形之一:1、案件事实真伪分明, 2、案件真伪不明。案件事实真伪分明的, 又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一是原告方所主张的事实是真实的, 法官会作出有利于原告的判决;二是被告方所主张的事实是真实的, 在该种情况下, 法官则会作出不利于原告的判决。然而由于种种因素, 有时案件事实会处于真伪不明的状态。那么, 法官应当如何作出判决呢?这就是结果意义上的举证责任要解决的问题。此时, 法官应当判令由承担结果意义上的举证责任的一方当事人举证不能的不利后果。

二、行为意义上的举证责任与结果意义上的举证责任的区别

第一, 价值不同。行为意义上的举证责任的意义有:1、当事人只有提供相应的证据证实自己的主张或抗辩, 才可能获得法院的支持。2、民事诉讼所解决的是民事纠纷, 如果完全依靠法院进行调查取证, 既不可能, 也不现实, 当事人也有必要提供证据。而结果意义上的举证责任的意义在于:在案件事实处于真伪不明的时候, 法官同样可以作出判决。

第二, 对于同一事实, 双方当事人均应当提供证据, 即双方均要承担行为意义上的举证责任, 但仅有一方当事人承担结果意义上的举证责任。如果原告起诉被告要求返还借款, 原告要提供证据证实双方存在借款事实;如果被告否认双方之间存在借款合同的, 则要提供证据证明双方不存在借款事实。即对于是否存在借款事实, 双方均会承担提供证据的责任。然而, 对于这个事实, 只能由一方承担结果意义的举证责任。在无法认定双方是否存在借款事实, 案件处于真伪不明的状态时, 应当由原告承担结果意义的举证责任。

第三, 适用条件不同。在诉讼过程中, 双方当事人会举证支持自己的主张和反驳对方的主张, 如果一方的证据使法官形成了有利于该方的心证 (形成心证是指法官对于事实已经作出了初步认定, 即当事人提供的证据已经初步达到了证明标准) 时, 对方则应当提供或进一步提供证据, 以避免不利后果的承担, 这就是行为意义上的举证责任。因此, 一方承担行为意义上的举证责任的前提是对方提供的证据使法官形成了心证。如果经过举证, 法官没有对案件的事实形成心证, 即案件事实真伪不明的, 法官基于不得拒绝裁判的义务, 应当判决承担结果意义举证责任的一方当事人败诉。

第四, 结果意义上的举证责任解决的是案件真伪不明时如何作出判决的问题。结果意义上的举证责任事先已经在双方当事人之间分配好了, 一旦出现真伪不明的情况, 法院就会根据分配规则判决承担结果意义上的举证责任的一方承担败诉后果。而行为意义上的举证责任则不同, 其不存在实现分配的问题, 其是随着法官的心证的变化而在双方当事人之间进行转移的。

第五, 举证责任的转移不同。举证责任的转移主要指行为意义上的举证责任的转移, 结果意义上的举证责任是不会发生转移的。对待证的法律要件事实, 首先应当由承担结果意义上举证责任的一方提供证据, 如原告提供的证据使法官形成了有利于他的心证, 则被告应当提供相反的证据来推翻法官已经形成的心证, 否则, 被告将承担不利的后果。相反, 如被告提供的证据使法官的初步形成的心证发生动摇, 甚或已经形成了有利于被告的心证, 则行为意义上的举证责任就又落到了原告的身上。可见, 行为意义上的举证责任是可以不断转移的。而结果意义上的举证责任原则上是由举证责任的分配规则以及实体法预先设定的, 即当某具体的待证事实如果处于真伪不明状态时, 只能由一方承担不利的后果。

三、我国关于举证责任分配问题的规定

对于举证责任的问题, 《民事诉讼法》所确定的“谁主张, 谁举证”的举证责任分配的原则。《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的, 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该条既对举证责任的含义做了明确, 又对举证责任的分配做了原则性的规定。应该说这规定是以规范说为基础的, 即主张权利发生的当事人对权利的发生承担举证责任, 而主张权利消灭、妨害或者限制的当事人则对权利的消灭、妨害或者限制承担举证责任, 如果无法提供证据证明的, 将要承担不利的后果。

四、民间借贷的构成要件与举证责任的分配

1、从民间借贷关系的构成要件看举证责任的分配

根据《合同法》第一百九十六条“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 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第二百一十条“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 自贷款人提供借款时生效”的规定, 民间借贷关系的成立生效的要件有二:一是当事人之间有借款、还款的约定;二是贷款人已经给付了借款。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一款“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 有责任提供证据”、《证据规定》第二条“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的, 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第五条第一款“在合同案件中, 主张合同关系成立并生效的一方当事人对合同订立和生效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主张合同关系变更、解除、终止、撤销的一方当事人对引起合同关系变动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的规定可知, 民间借贷案件中, 原告应当对其与被告之间成立有效的借款合同关系承担举证责任。不论是根据《合同法》等实体法的规定, 还是根据《民事诉讼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等程序法的规定, 在民间借贷案件中, 均应当由原告就其主张的其向被告提供的款项是借款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因此, 被告自然也就无需对其收取的款项属于原告还款承担举证责任。这里所说的举证责任是指结果意义上的举证责任。在具体民间借贷诉讼中, 双方当事人均负有行为意义上的举证责任, 即原告应当就其给被告的款项系借款的主张提供证据, 而被告也应当积极的就其收到的款项系还款的陈述提供证据。

2、从交易习惯看民间借贷案件的举证责任分配

在民间借贷的实际操作看, 借贷双方往往不会签订一份规范的借款合同, 而仅仅是由一方向另一方出具一个简单的借条, 通常的做法是:贷款人向借款人提供借款的同时, 由借款人向贷款人出具“借条”;而借款人向贷款人还款时, 则由借款人收回其向贷款人出具的“借条”, 或者由贷款人另行向借款人出具“收条”。可见, 在民间借贷案件中, 正确界定一方所持字据的性质, 对正确认定事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第五条第一款以及《合同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第二百一十条的规定, 在民间借贷案件中, 原告应当就其与被告之间存在借款合同关系承担结果意义上的举证责任。

摘要:对于民间借贷案件, 有的观点认为原告只对被告收取其款项承担举证责任, 如果被告否定款项为借款, 则应承担举证责任。这种观点与民间交易习惯不符, 又与举证责任分配原则相悖。事实上, 民间借贷案件中, 原告不仅要举证证实向被告提供了款项, 而且还要对该款项属于出借款项承担举证责任。

上一篇:水轮发电机组值班员理论题库答案下一篇:描写花的句子超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