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法学会警察法学研究会2012年会暨警务心理研讨会综述

2024-04-29

省法学会警察法学研究会2012年会暨警务心理研讨会综述(共4篇)

篇1:省法学会警察法学研究会2012年会暨警务心理研讨会综述

省法学会警察法学研究会2012年会暨警务心理研讨会综述

王荐举

2012年12月22日,陕西省法学会警察法学研究会2012年暨警务心理研讨会在西北政法大学召开。此次会议由陕西省法学会警察法学研究会主办,西北政法大学公安学院承办。参加本次会议的有陕西省法学会专职副会长雷宝生,省法学会副会长、省公安厅副厅长陈里,西北政法大学副校长王翰,省委党校副校长、警察法研究会副会长宦洁,省法学会研究部主任魏清利,西北政法大学教授、警察法研究会会长惠生武。还有西北政法大学、陕西法治信息网、《调研与决策》编辑部、西安市交警支队、《警察防卫技术》编辑部、等多家单位数名学者济济一堂,围绕研讨会主题“警务与司法心理”做了精彩的发言和讨论,会议取得了圆满的成功。会议由警察法研究会副会长、西北政法大学公安学院院长毕成主持。

此次学术研讨会的主题是“警务与司法心理”,收到与会者提交的学术论文共近100篇。大会主题发言分为两个单元:第一单元,会议邀请了陕西省法学会警察法学研究会名誉会长、公安厅副厅长陈里同志出席会议祝贺并作了重要讲话,请警察法学研究会会长惠生武教授宣读、颁发聘书,并做警察法学研究会2012年工作总结;第二阶段是警务与司法心理研讨会发言,由西北政法大学公安学院副院长毕成主持,共有10位行业专家作了主题发言。

年会暨学术研讨会的主要学术成果综述如下:

陕西省法学会副会长、公安厅副厅长陈里博士在讲话中介绍了警务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他指出,自新中国成立至2009年年底,全国共有10768名民警牺牲。同时,警察执法环境艰苦、自身综合素质不高、执法过程有违法行为、公安经费保障滞后等问题现如今也同时存在,并且他还提出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刚性维稳,柔性执法”。

警察法学研究会惠生武会长对警察法研究会2012年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并汇报了2013年的工作安排。

西北政法大学王翰副校长联系当代社会实际情况,提出科研工作的新思路主要在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省法学会专职副会长雷宝生对警察法学研究会的工作给予了肯定与表扬,并要求大家在充分学习“十八大精神”的前提下搞好法治工作。

上半场会议在热烈掌声中结束,各位专家代表进行了合影留念。

二十分钟休息后,开始会议第二单元:以警务与司法心理为主题的研讨会。研讨会由公安学院副院长冯雪主持。

西安市公安局雁塔分局李会贤政委在“警察心理压力及调试现状”方面指出:

警察作为一项高危职业,无论是心理上还是身体上,在工作中都要承担巨大的压力。近几年来,在对敌斗争、打击犯罪、维护治安、处置突发事件和抢险救灾等工作中,因公伤亡的人数逐年增多。公安工作的性质和特点决定其必须承担更多的责任、风险和压力,也决定了这支队伍在和平时期必须付出更多的流血和牺牲。如果我们平时不注意心理和身体保健,健康很容易出现问题。小之可能是一般常见疾病,日积月累可能就是致命的身体伤害。我们只有树立起科学的健康理念,保持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才能拥有饱满的热情和强健的体魄,才能投入到艰巨而伟大的公安事业中去。

在“基层民警心理援助该如何开展”问题上,西安市公安局宣传处胡杰科长建议:要对民警进行健康知识教育,帮助民警掌握正确的健康知识,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和健康观,做到身体、心理、社会适应三者协调统一,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加强心理健康指导,帮助民警培养健全人格,加强品德锻炼,改善人际关系,正确处理工作、生活压力,自觉加强心理健康保健。倡导民警在日常生活中,一要加强身体锻炼,二要经常进行健康检查,三要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西安市雁塔区检察院徐英科长简明扼要的围绕“检察官的警务心理的认识 ”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

陕西省监狱管理局刑罚执行处李亚军科长在“监狱特殊群体心理矫治及相关问题探讨”时提出,在特定的监狱环境下,要关注特殊人群,把他们的心理矫治当成大事去抓。

在“心理测试技术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问题上,西安市碑林检察院反贪局刘晓溪科长指出:在各地的侦查、安全、机要部门中,通过使用“测谎仪”协助办理案件已经不是秘密。随着心理学理论发展及实践经验的积累,一套由测谎仪创新发展而来的测试技术在我国应运而生。它就是由我国科研人员自主研发的、依据国人生理、心理实际情况而升级完善的“心理测试技术”。目前,这一测试技术在刑事案件侦查审讯中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陕西师范大学心理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兰继军教授主要从心理健康教育和体育心理学方面进行精彩阐述应用心理学的发展。

西安体院朱昭红博士在心理训练及应用方面指出: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尽管民警的各级机关已经意识到明警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但做的还远远不够。要实现心理健康常态化制度化,任重而道远。

西北政法大学院副教授赵晓凤等就自己在警务心理研究领域的理论与实践经验进行交流发言。关注心理健康是提高公安队伍战斗力的保障,民警良好的心态决定了在这个高危行业里更好地服务群众。

西北政法大学院副教授徐渭生在警察心理健康研究现状的发言中,结合目前现况从概述、国内理论与实践、个人观点三方面进行了研究:

一、现状、国内外情况;

二、理论方面、实践方面;

三、从警察职业压力源分析警察心理健康体系之构建。

他提出,结合民警的现实压力,把倾听大家的意见和反映的情况及时做好沟通,让每个民警在一线工作没有后顾之忧。定时减压,成立减压室咨询室、心理健康康复中心,建立心理健康摸底调查录入制度、接待倾诉制度。

会议在热烈的讨论与交流中结束。

篇2:省法学会警察法学研究会2012年会暨警务心理研讨会综述

作者:王荐举

2011年12月17日,陕西省法学会警察法学研究会暨 “警察规范性执法与社会管理创新”理论研讨会在陕西省委党校召开。陕西省法学会常务副会长雷宝生同志专程出席会议祝贺并作了重要讲话。省法学会、省委党校、省委政策研究室、省公安厅、西北政法大学公安学院、陕西警官职业学院、省高院法警总队、省森林公安局、西安市公安局、杨凌区法制办、商洛市公安局、曲江监狱、《调研与决策》编辑部、《现代世界警察》西安工作站、《警察防卫技术》编辑部、《法制之窗》编辑部、陕西和平房地产公司、陕西唯益保安服务公司等单位的五十余位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围绕着学术研讨会主题“警察规范性执法与社会管理创新理论”作了精彩的主题发言,并展开了充分而热烈的讨论,最后取得了圆满成功。会议由省法学会警察法学研究会会长惠生武教授主持。

此次学术研讨会的主题是“警察规范性执法与社会管理创新理论”,会议收到与会者提交的学术论文共近100篇。大会主题发言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会议邀请了陕西省法学会常务副会长雷宝生同志作了重要讲话;第二阶段是大会主题发言,由省法学会警察法学研究会惠生武会长做了主题发言。第三阶段论坛共有8位行业专家作了主题发言。与往年相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新,参会者对警察规范性执法与社会管理创新理论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作了深度剖析很多新观点建设性强;二是热,参会专家准备充分广泛探讨,大家发言踊跃,现场气氛热烈;三是广,参会单位多,会上一致通过增加李朔,耿军翔等四名常务理事和十名理事,新理事的加入更给研究会增添新的活力。

年会暨学术研讨会的主要学术成果综述如下:

雷宝生副会长首先传达了中央及省政法工作会议精神,并指出,当前警察执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今天的研讨会贯彻落实了党中央和省政法委的相关精神,省法学会作为上级主管单位非常重视本次会议,相信通过研讨会能够更新执法观念、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进一步推进我省警察规范化执法。

省法学会警察法学研究会惠生武会长首先感谢省法学会等上级单位长期以来对研究会工作中的支持,认真回顾2011年研究会开展警察法学研究的工作情况,并指出研究会在省法学会的正确领导下,在警察法学基础理论研究、警务实践研究、承担科研课题、编写教材及专著以及参与社会实践、提供社会服务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我省乃至全国的警察法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本届年会的宗旨和任务是研究警察规范化执法和社会管理创新问题,重点是就社会管理创新与公安管理创新进行深入交流探讨。

惠生武会长指出警察法学研究会研究前景广阔,任重道远。规范化执法必须放到经济社会全局中来谋划和推进,努力反映经济社会和执法环境深刻变化对警察规范化的必然要求,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解放思想,拓宽思维,才能不断创新。

他进一步提出今后警察法研究的任务和目标就是要进一步明确警察法学的地位,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结合自身情况,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深入实践,明确警察执法的对象与适用,坚持科学认真的研究态度,将社会管理创新与公安管理创新相结合。最后他强调,应当重视警察法学理论研究与警务实践相结合,不断创新警察法学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积极推进警察法制建设,科学性和实践性对于提升警察执法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研究会副会长陕西省公安厅法制总队周俊峰总队长发言指出陕西省公安厅党委紧紧围绕“争当西部一流、争创全国先进”的工作目标,推动执法规范化建设创新发展,带动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再上新台阶。

首先,应该组织学习和培训,提高素质。执法规范化理念的树立,民警执法素养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要依靠长期扎实的教育培训来实现。更要不断深化执法交流实践,建立了执法服务队、通过开展案件巡查等新颖独特的形式,强化培训效果,指导执法工作,用社会主义法制理念武装民警头脑,潜移默化地提高民警法律素养。

其次,推进执法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建设,发展较快,如果不积极学习,努力掌握最新信息科技,就会淘汰,必须加强学习,应定期组织人员学习和培训计算机网络管理知识,提高警员网络信息化管理、使用和维护能力,充分发挥信息化建设对执法监督工作的促进作用。

再次,全面深化以规范化、标准化为核心的路面执勤执法工作规范。坚持与时俱进、以人为本,把执法规范化和法律的人文关怀紧密结合,始终把执勤执法的标准化、程序化、规范化作为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基本要求。

最后,放权基层,简化程序,树立一线民警执法权威。为了树立一线民警的执法权威,提高新形势下公安机关社会管理的执行力,应该紧紧抓住机构升格后各大队具备独立执法办案资格的有利时机,与相关部门多方沟通,精简环节,大胆放权,以更加强健奋发的姿态,秉持“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理念,强力推进交警队伍执法规范化建设。

研究会副会长省交警总队办公室主任马随法在会上对加强和改进执法监督工作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要深化认识,加强领导。要把执法规范化建设作为提高执法权威和执法公信力的基础工程,通过认真、扎实和创造性地工作,全面提升执法规范化建设的程度。要科学谋划,统筹安排。从全市执法工作的实际出发,用科学的思维来谋划,走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发展道路。要强化措施,扎实推进。组织执法规范化建设专项检查,开展日常工作统计和通报,定期抽查基层所、队的案卷,全程实行督察督办,年终进行评比奖励。分清责任,狠抓落实。

研究会副会长省厅刑警总队吴仲飞政委在会上着重介绍了我省刑侦案件的执法情况,表示规范化执法一直朝前进行。进一步强化执法监督。有力的推进了支队执法规范化建设。不断完善执法主体、执法制度、执法工作信息化建设,狠抓执法办案质量,坚持以严格公正、文明规范执法为重点,规范执法行为,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切实做到执法为人民群众服务,强化执法规范化建设。研究会常务理事西安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特勤大队政委王端阳针对利用数据与素材表现出规范化执法的发展做了详细介绍,与此同时针对当前西安市渣土车交通安全管理的问题,也着重分析了西安市渣土车管理现状以及渣土车管理上存在的诸多薄弱环节,并提出了解决当前西安市渣土车交通安全管理整治的主要对策和建议。

首先是政府主导部门牵头,其它部门分工加强城市从源头上治理,其次是深入开展宣传教育,全面提高安全意识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要想彻底治理好渣土车驾驶员交通违法的问题,就必须从加强驾驶员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入手,提高驾驶员的交通安全意识和遵章守法的自觉性。建立常态管理机制,始终保持高压管控深入开展渣土车车队改制试点,适当的时候可以考虑让车主入股司机统一管理。

研究会常务理事西安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宣法处处长车强发言明确提出如何真正树立一线民警的执法权威,提高新形势下公安机关社会管理的执行力,西安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紧紧抓住机构升格后各大队具备独立执法办案资格的有利时机,与相关部门多方沟通,精简环节,大胆放权。

当前民警在工作中规范性执法的重要性,交警工作是一项社会性工作,交通违法案件数量非常庞大,没有一个有力、高效、完善的执法办案体制,难以充分发挥打击违法犯罪的作用,更难以驾驭管理纷繁复杂的交通秩序。过去,基层大队办理一件行政拘留案件至少需经大队、支队、分局3部门审批,民警要在上述部门之间来回跑3—5趟,严重影响了办案效率和效果;同时环节过多导致干扰办案因素增加,甚至影响执法权威,挫伤民警积极性。

2009年,他们把原来由支队统一审批的行政拘留案件全部下放一线大队,简化了办案手续,节省了办案时间,降低了执法成本,提高了执法权威。仅2010年,全市行政拘留醉酒驾车当事人1447例,各项执法指标大幅攀升,对遏制交通事故、强化道路交通秩序、打击严重交通违法犯罪发挥了非常显著的作用。特别是2011年5月,《刑法修正案八》正式实施颁布,把醉酒驾驶纳入了刑事案件以后,他们第一时间结合公安部相关要求,制定了《支队办理醉酒驾驶刑事案件暂行规定》,简化程序、强化指导,把办理刑事案件的权力也下发一线大队。通过行政案件、刑事案件两项办案权力的下放,使大队真正成为了一个实战的执法实体,一线执法权威和道路交通的管控能力显著提升,受到了省公安厅交警总队的充分肯定。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3年来,执法规范化建设为西安交警队伍注入了强大的活力和动力。西安借交警支队连续3年被评为

陕西省交警系统执法工作第一名、西安“五五”普法先进集体,交警支队成为西安市公安局各警种的执法标杆单位,涌现出了全国公安交管系统执法标兵吴刚、感动古城十大民警高永鹏、“全国三八红旗手”张昂、“全国道德模范”王振治、西安市“巾帼文明岗”西华门女子示范岗等一批先进单位和个人。执法规范化是现代文明社会对公安机关迫切要求,规范执法理应成为全体交警的一种习惯,一种常态。它是一个镌刻在人民警察心中的誓言,是一个永恒的追求。

研究会常务理事陕西省森林公安局副调研员王毅,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的现状与问题做了精彩的发言。针对目前的生态保护投入与面临的生态问题不相适应,生态保护任务难以落到实处。生态保护资金投入少、投入渠道单一,生态治理工程效益有待继续提高等一系列的现状,王毅提出了以下几点对策:第一,完善经济政策,扩大宣传教育。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积极探索建立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共享机制。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力度,弘扬环境文化,倡导生态文明;第二,构建监测体系,加大政府投入。建立并逐步完善生态系统监测网络。加强对重点生态系统的科学研究,开展生态系统脆弱区和敏感区的监测,建立生态监测和预警网络,提高生态系统监测能力的同时加大政府度投入;第三,建立标准体系,开展国际合作。积极引进吸收国外资金、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提高中国生态环境保护的技术和管理水平。

研究会常务理事陕西省委《调研与决策》蒋宏权副主编、常务理事省高院法警总队政委李少碧和省西北政法大学、警官职业学院的教授学者都分别讲话。最后,警察法学研究会惠生武会长做了总结性发言,他指出本次年会开得很成功并对发言作出了精彩点评。警察法学研究会为推动警察法学的研究及警务实践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推动警察法学科的研究及警务实践工作的发展。会议同时增补了七名研究会常务理事与四名研究会理事。会议最后在全体与会者热烈掌声中宣告结束。

作者:中国法学会理事

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

篇3:省法学会警察法学研究会2012年会暨警务心理研讨会综述

为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深化教育改革的精神, 进一步促进课程改革、课程创新的深入开展, 从而为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创设更适合的成长环境, 2014年10月21日~23日, 由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与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共同承办的第七届学术年会暨第二届中国小学国际教育研讨会在北京京民大厦隆重召开。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 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李烈, 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副司长申继亮等领导、专家, 与来自美国、英国及中国香港、台湾地区的教育同仁, 连同全国各地五百多位小学教育界的校长与教师代表们, 围绕着“为了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聚焦课程创新”这一主题, 坦率深入地分享思想, 赤诚热烈地交流心得。

一、开辟课程方向:以未来视角把握育人要求

课程方向, 既要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 也要满足未来社会的迫切需求。对此, 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李烈在大会致辞中有深度阐释。她通过解读今年9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敏锐地觉察出未来对人才培养的三大要求:“育人基础性的要求”、“育人综合性的要求”与“育人选择性的要求”, 认为“教育绝不能关起门来办学, 需要高瞻远瞩的视野和务实创新的行动——从育人的‘出口处’确定我们前行的方向和目标, 从育人的‘入口处’确定我们前行的内容和方式”。

教育部全国教育管理干部培训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褚宏启呼应了李烈理事长的课程观点, 他在所作的报告《教育发展方式转变与教育治理变革》中认为, “国家人才需要看小学课程”, 而核心就是英才教育课程与实践能力课程。

开辟课程方向, 要着眼于育人的未来需求, 也要立足于当下的教育实际。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认为, “为了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应该要做到五点:一是把握教育发展大的趋势, 把主要精力放在提高办学质量上;二是必须要转变教育观念, 尊重孩子们的选择, 让他们接受适合自己的教育, 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三是加强课程改革, 进行课程创新, 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四是高度重视小学教师队伍建设, 做到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五是建设好管理体制, 深化管理体制改革, 完善领导职能。钟秉林会长特别强调, 只有将课程改革与教育趋势、教育观念、队伍建设、管理体制结合起来, 课程改革才可能真正取得成功。

从时间纵线而言, 课程设计者要面向未来;从空间幅度来说, 课程还要放眼世界, 要有开放的心态与开阔的视野。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副司长申继亮在其《从学生发展核心素质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报告中指出, 要从中国文化发展和国际视野的视角看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再以核心素养为灵魂进行课程设计。报告以前瞻性的思考深入探讨了教育发展与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 给与会者以深刻的启发。

二、落实课程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如何设计课程内容?如何落实课程理念?国内外8位代表围绕“课程创新”在研讨会上各自作了20分钟的专题发言。

(一) 从人出发

课程必须要为人服务, 以人为本, 关注学生的感受, 重视学生的体验, 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 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 满足学生的内心需要。

北京小学副校长陈立力的发言《四级课程: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 从改革课程、改革课堂、改革课时、改革课业四方面, 介绍了北京小学的课程设置情况。在北京小学, 依据一年四季节令不同, 设计出了满足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的系统课程:春天是“律动健身周”课程, 夏天是“读书实践周”课程, 秋天是“科技创意周”课程, 冬天是“传统文化周”课程。

“以人为本”不能是一句空头口号, 而应该是教育者在实际生活中忠实实行的根本原则。来自美国的肯尼迪·洛克校长以几个问题、一个故事引起了现场参会人员的深思。什么是课程?什么是创新?儿时有哪些印象深刻的游戏?洛克校长的几个问题, 瞬间点燃了所有人的热情之火, 让大家意识到教育应该回归到最初的出发点——人的发展。接着, 洛克校长还以一个“天鹅的故事”, 讲到学生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友爱的精神, 认为老师比课程更重要, 团队研究是最重要的课程文化。洛克校长以生活实例说明尊重人、呵护人、关爱人是课程的根本, 老师应该以平等的视角与学生交流, 要能俯下身子聆听孩子内心的声音。

(二) 自主发展

“教”是为了不教, 设计课程的目的不是要把学生局限在课堂之内, 而是要让学生通过课程媒介, 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 切身体会, 大胆实践。通过自主体验的方式, 掌握各种本领, 领悟人生奥秘, 从而真正将学习与活动结合起来, 提升个人素质, 锻造创新精神。

上海市第一师范附属小学在愉快教育理念下, 创新校本学生自主课程, 校长鲁慧茹如此介绍愉快教育理念下的校园生活:学生在校的学习应该是丰富多元的, 学生在校的生活应该是生动多彩的。为此, 学校开设了各种各样符合学生自主发展的课程, “乐高机器人课程”、“海洋生物课程”和“陶艺课程”等等, 激发学生的兴趣, 涵养学生的素养, 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台北市松山区健康国民小学杨士贤校长强调自己学校“在乎每一个学生”, 以“日进课程”和“志新活动”让学生找到自己, 并以他们自己的方式、自己的能力帮助别人, 在实践中感知, 在实践中锻炼。

(三) 不断探索

课程理念作为教育思想的宝藏, 要想真正实践, 还要有落实的途径与方法。因为任何课程理念都无法快速、简单地解决所有复杂、现实的教育问题。课程创新要想取得突破, 教育者必须要抱着坚定的信念、顽强的精神与卓越的努力。香港浸信会沙田围吕明才小学的邓薇先校长, 30年的探索让人深受感动, 更让人见证了长期坚持的态度;北京第二实验小学芦咏莉副校长一切归零的思路, 更是来源于清醒的认识与审慎的思考。

在教育过程中, 课程理念只有不断探索, 不断创新, 不断突破, 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

三、聚焦课程创新:让每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课程理念需要课堂来贯彻实行, 因为课堂是学校开展教育活动、传播各类知识的主阵地。研讨会上的两节公开示范课, 也很好地展示了北京实验二小与上海上外静安外国语小学不同的课程特色。

北京实验二小施银燕老师展示的《比和比例》的数学课, 以侦探破案的形式, 让课堂饶有兴味。北京师范大学刘坚教授点评其为“情景教学贯穿课堂始终”,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三小刘可钦校长认为其“在教学与创新方面, 起了很强的示范作用”。

上海上外静安外国语小学周云燕校长展示的语文课《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重视字词、诵读等语文基本功的训练, 得到了北师大郑国民教授的充分肯定, 他认为优秀课堂是“智慧与智慧的碰撞, 情感与情感的交流, 心灵与心灵的启迪”。

课程专家、上海市建平中学原校长、广东省深圳明德实验学校校长程红兵作了《创建有文化含量的智慧课堂》的学术报告, 他把课堂教学分为规范课堂、高效课堂、智慧课堂三个等级, 更从思维层次、开放程度与文化品位三个方面, 对智慧课堂作了深入探讨。

课程创新究竟应该怎么设计、实施、评价, 有哪些问题与困惑, 又有哪些感悟与思考, 23日下午, 学术年会以课程体系、课程文化、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五个创新论坛的形式, 同时分组展开热烈的研讨。

课程体系创新论坛, 从博大宏观层面思考教育的基本问题, 从顶层设计入手, 格局开阔。论坛中, 代表学校有从国际视野来探讨课程设计的, 如浙江省杭州绿城育华小学的《国际视野下的绿城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河南省实验学校鑫苑外国语小学的《小学双语课程体系研究报告》等;有从儿童心理视角构建课程的, 如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星河小学的《创想自由的国度——儿童创想课程构建的校本研究》;还有从“立德树人”来探索德育课程途径的, 如重庆巴蜀小学的《探索“立德树人”的有效途径, 综合实施德育课程》, 认为教育是“做的哲学”, 应该把“大的追求化为小的动力”。

课程文化创新论坛, 探讨既要注重地方的本土性、特色性, 又要关注世界的丰富性、广博性。课程文化创新是不同区域文化与办学理念的结合, 目标在于以国际视野培养特色学生。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县东升小学将课程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主要载体, 创设多样化、民族化的校本课程, 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阳光课程”体系, 其中国之魂的国学课程、蜀之韵的“川剧进校园”艺术课程, 彰显了课程文化创新的独特魅力。

课程内容创新论坛, 各代表学校呈现了丰富多彩的课程内容。重庆市巴蜀小学的“体育项目式学习”课程, 以项目的方式设置课程, “为学生一辈子的健康、安全幸福生活服务”, 令人印象深刻。

课程实施创新论坛, 各代表学校分享了实施课程的具体方法。浙江省金师附小《还给孩子九十九——项目学习的设计与实施》、杭州市学军小学《玩转数学观点报告》都展现了其颇有创意的实施方式。

课程评价创新论坛, 关注课程的评价方式、评价实施、评价效果。北京市朝阳区芳草地国际学校认为必要、适当的评价, 能很好地调节学生的学习情绪, 让学生在高昂的状态下更乐意去探究, 由此确定了“小学信息技术课探究学习有效评价”, 通过发现学生探究学习的问题、梳理学生探究学习指导方法、总结有效性评价的标准与体系, 构建了信息技术课的系统评价。

四、推进课程改革:在沉淀和梳理后继续担负使命

五个分论坛以思维的激烈碰撞、教育的火热激情, 完成了课程创新的各个论题, 启迪了众多参会者的教育智慧。分论坛结束以后, 五个分论坛代表在梳理本组观点以后, 汇合众人精彩言论, 代表本组进行发言。

学术年会闭幕式上, 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委员会副理事长兼执行秘书长孙章存宣读了《关于全国第七届学术年会微型录像课表彰的决定》和《关于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表彰的决定》, 表彰了第七届学术年会微型课语文、数学、英语与其他学科的一、二等奖获得者, 以及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一、二、三等奖获得者。

学术年会最后, 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教育学院教授季苹作了《在聆听中理解和发展——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学术年会暨第二届中国小学国际教育研讨会学术总结》的报告, 从学术研究、课程创新、学术会议以及本次提交的论文质量等方面发表了看法, 认为责任使命和视野是学术研究的推动力, 态度以外, 实际调研、理论学习、概念界定和系统思考是提高学术研究水平的关键。她认为课程是心灵发展的过程, 是学生生长出希望的过程;课程在客观上是教师的专业性和人性, 在主观上是学生发展的空间;课程是学生与目标、学生和教师、学生与知识、学生与学生互动的过程, 也是国家目标与学生需要的契合的过程, 还是学生走向民族化和国际化的过程。

篇4:省法学会警察法学研究会2012年会暨警务心理研讨会综述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科评审组召集人、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会长王英杰教授在开幕辞中对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比较教育的发展进行了回顾和反思。他指出, 我国的比较教育研究在提供国外教育发展的原始数据与资料、引进先进教育教学思想、参与国家重大教育政策法令的制定、跟踪和评析国外历次重大教育改革以及搭建国际教育交流平台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同时也面临着研究领域过于宽泛、边界过于模糊、缺乏特有的理论、概念和方法以及学科生存空间受到其他教育分支学科挤压等严峻挑战。王英杰教授着重指出, 在新的形势下, 我国比较教育学科发展需要处理好构建学科边界与探索新的研究领域、开展宏观教育制度和政策研究与微观课程教学研究、重视研究的创新性与基础性等若干重要关系。浙江大学副校长罗卫东教授代表浙江大学致祝贺辞。他强调主办本届年会对加强浙江大学比较教育学科及人文社会科学建设的重要意义, 希望借年会的东风进一步加强浙江大学教育学科的建设。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常务副院长徐小洲教授代表承办单位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辞, 对来自各地的会议代表表示热烈欢迎, 并向与会代表介绍浙江大学比较教育学科悠久而光荣的历史。开幕式上,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名誉会长顾明远先生也即兴发表了讲话, 他强调了比较教育研究的价值与重要意义, 并对大批青年学生的与会和我国比较教育研究事业的兴旺发达感到欢欣和振奋。

本届年会上, 来自国内外比较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国际视野下的教育均衡发展”的大会主题以及“基础教育均衡发展”、“高等教育均衡发展”、“创新人才培养与教育改革”、“比较教育学科建设”和“王承绪先生比较教育思想研究”等分主题, 展开了热烈的探讨。在全体大会阶段, 中山大学教育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冯增俊教授、英国伦敦大学教育学院罗伯特·科文 (Robert Cowen) 教授、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常务副院长徐小洲教授、英国苏塞克斯大学教育与社会工作学院国际教育中心主任柳基思 (Keith Lewin) 教授、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教育学院罗伯特·阿诺夫 (Robert Arnove) 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所长黄志成教授、香港大学比较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马克·贝磊 (Mark Bray) 教授发表了主题讲演。本届年会分组讨论阶段, 来自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50多位专家、学者就各专题的议题交流了最新的研究成果。

一、关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话题之一。英国苏塞克斯大学柳基思教授分析了6个层级的教育“排斥区” (Zone of Exclusion) 的状况, 并且运用详实的数据和清晰的图表呈现了孟加拉、加纳、印度、南非等国基础教育阶段大量弱势学生被排除在学校教育之外的事实。华中师范大学熊淳博士认为, 非洲基础教育实现均衡发展的复杂性, 主要是由多样的历史文化和政治以及不平衡的地区经济发展造成的。教育资源严重匮乏、男女就学严重不均衡、地区、城乡、民族及社会阶层差异的进一步拉大是当前非洲基础教育均衡发展面临的主要困境。浙江大学邵兴江博士指出, 我国未来基本公共教育均等化要着重解决教育财政投入均等化、优质教育资源分配均等化以及城乡、东西部人口分布变化对教育均等发展带来的挑战等问题。香港教育学院胡少伟博士指出, 香港回归后教育公平问题突出体现在升中派位过程中性别的争议、照顾贫穷家庭子女的学习、特殊需要学童的照顾、少数族裔学生的学习公平以及新来港学童与跨境生的学习公平等方面。

针对广泛存在的基础教育不均衡现象, 与会代表从理念创新、政府推动、院校改革等角度提出了建议。华东师范大学黄志成教授从全纳教育的视角, 探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与保障人的受教育权之间的关系, 构建了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理念框架。黄教授指出,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建立在切实保障人的受教育权利的理念上的。受教育权是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的前提, 保障教育权是实现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的基础。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有赖于全纳教育的实践。北京师范大学郭玉贵教授通过对近40年来美国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四阶段变革的分析指出:应该提升中央政府负担的义务教育经费比例;突出各个省级政府在统筹和配置经费中的关键作用;将教育经费在各级政府的财政体制中单列;逐渐在省域范围内实行义务教育经费合理配置, 东部发达地区和西部落后地区可以率先在省域推进。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胡学亮教授采用不同地区义务教育的毛入学率、中心城市与边远农村义务教育就学率、特殊需要儿童教育机会的保障三个指标比较了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期” (1955年~1973年) 地区间、城乡间民众义务教育机会, 指出日本经过19年持续的经济高速增长, 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实现了地区间、城乡间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西南大学博士生谭菲介绍了韩国“2009年修订教育课程”政策的主要背景、基本理念与特点、各级各类学校课程修订的主要内容以及未来新课程面临的挑战。上海师范大学孔令帅博士以印度新德里为个案, 探析发展中国家大都市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的政府作用。他提出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方略:加大教育投入, 发展基础教育;实施教育福利计划和项目, 对弱势群体进行教育补助;不同地区部门采取不同措施, 努力促进本地区教育均衡发展;关注女童教育, 促进不同性别之间的教育均衡发展;发展私立学校, 减少政府学校和私立学校之间的差异。上海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陈静静博士认为, 义务教育是国民所受的最低标准的“合格教育”, 是公共性程度较高的公共产品;要实现区域教育均衡首先要不断增加区域内的优质教育资源, 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范围, 激发薄弱学校的办学活力, 从而形成优质基础上的均衡, 使更多的国民享受优质义务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彭正梅副教授认为, 德国学生在小学教育之后分别进入主要学校、实科中学和学术中学学习, 与西方其他多数国家的综合中学模式形成鲜明的对比, 德国普通中等教育“三元制”体现了另一种教育公平之道。

促进西部教育发展和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是我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内容。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康叶钦以教育迁移为切入点, 通过对近10年国外教育迁移研究进行系统梳理, 指出针对教育迁移的研究在全球化背景下正在复苏, 不仅研究队伍不断扩大, 而且在研究主题方面也形成了建构理论分析框架、关注案例研究等不同取向。她尤其介绍了教育迁移在中国西部地区的实践, 指出教育迁移对于促进中国区域教育公平具有重要意义。中央民族大学常永才教授指出, 边远民族地区农村教育和谐、持续的均衡发展, 应当充分重视课程的文化适切性。

二、关于高等教育均衡发展

推进高等教育均衡发展是保障教育公平、维系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应有之义。香港大学杨锐副教授和华东师范大学李梅副教授指出, 高校扩招和学费上涨已经对很多家庭造成了财政压力。他们通过对上海交通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和马鞍山师范专科学校的调查, 指出高等教育分布的不均衡、高校招生的地域分割、各类高校财政投入的不均衡以及成本分担制度是影响中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城乡差异的主要制度因素。哈尔滨工业大学林涛博士通过分析中美在教育资源配置机制方面的差异, 提出了少数人偏好框架导致资源的跨区域汇聚的掠夺效应和教育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效率损失。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罗伯特·阿诺夫教授指出, 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的当务之急是处理以下五种关系:平衡公平、质量与效率;协调私立部门和公共资源的贡献;平衡院校自主、学术自由与公共问责;在机构内在目标和教育系统目标之间达成和谐;借鉴其他国家最佳实践的同时构建本土教育机构和传统的优势。西南大学周谊教授从降低师生比、延长图书馆的开放时间、增加锻炼场所、增强学生就业意识四个方面探讨了促进中国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的路径。北京师范大学孙进副教授以自己留学德国的经历为基础, 比较了中德高等教育均衡化发展的差异。浙江师范大学王占军博士认为, 美国高等院校通过层次升格和“学术漂移” (academic drift) 两种途径, 已经越来越显示出院校趋同的倾向。美国高等教育的分化和趋同是市场和政府共同作用的结果。中美院校趋同分别受到不同的制度塑造主体驱动, 前者的制度塑造主体主要是民族国家, 后者主要是专业组织。日本同志社大学普尔·格雷戈里教授 (Poole Gregory) 从文化发展与文化定义的角度入手, 介绍了日本在国际化进程中高等教育思想的发展与演变。浙江师范大学万秀兰教授认为非洲高等教育国际化在历史特点上具有深远的殖民主义影响, 在组织特点上体现出区域化与全球化的特征, 在性质特点上严重依附前殖民主义者的大学和其他外国捐赠者的援助, 在关系特点上表现出国际化和本土化的尖锐冲突。陕西师范大学郭葆玲博士借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的教育性别平等的四层次分析框架, 从入学机会平等、教育过程公平和教育结果公平三个层面分析论证了东南亚各国女子高等教育发展情况。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陈立副教授从评估目的、评估规程、评估标准三个维度考察了越南大学评估制度, 并探讨了未来越南大学评估制度建设的主要课题。

三、关于创新人才培养与教育改革

培养创新创业人才迎合了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参与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的需要。浙江大学徐小洲教授从创业本质、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动力、组织结构、经费来源、支撑体系五个方面, 比较了高校创业教育美国模式与欧盟模式的异同点, 并提出创业教育是系统工程, 涉及高等教育理念、体制、组织与目标的一系列改革:政府应成为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主要推动者;高等院校应提供多种类型的创业课程;应多渠道筹措高校创业教育资助;政府、高校、企业应各司其职, 构建创业教育支撑体系。华南师范大学吴坚教授认为, 我国的创新人才培养概念大多局限于“创新”上, 对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个性品质的全面关注不够;这些局限性容易导致对创新人才的误解和实践上的偏颇。他提出了培养创新人才的三条路径:高校管理体制改革、通识教育、产学研结合。暨南大学袁祖望教授指出, 创新人才的培养绝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 亦非简单的技术性问题;创新人才培养受制于文化传统、社会环境、教育制度等多重因素。北京师范大学杨明全副教授认为, 文化启蒙仍然是我国当今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教育文化启蒙的基本维度包括:提升民族的精神境界, 从传统文化中传承优秀文化基因;确立人本观念, 改变对分数的迷恋与对个性的漠视;崇尚科学与民主, 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与学习需求;提升精神境界, 塑造开放的心态和国际视野。哈尔滨工业大学姜华教授认为, 在以精英教育为目标的大学中, 工科学生职业的多样性不能靠淡化专业、泛化专业来实现, 而是要靠在专业教育的各个教育环节中培养学生各种能力来实现。所谓的宽口径应该体现在培养学生适应未来不同工作的多方面的能力上。对于工科学生来说三个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即: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科研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北京师范大学马健生教授由“钱学森之问”引出主题, 提出保障创新的两种机制:有效激励与风险分摊。他还在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具体举措进行探讨的基础上认为在中国的现实背景下关注创新风险分摊机制尤为重要。陕西师范大学李延平教授介绍了产生于1994年的美国康涅狄格州HOT (Higher-Order Thinking Schools) 学校。这种致力于通过艺术教育的形式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学校, 提供了培养创新人才的另外一种思路。

沈阳师范大学杜岩岩教授、杭州师范大学姜炳军副教授、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姜晓燕博士探讨了俄罗斯创新人才培养的问题、现状与趋势。杜岩岩教授指出, 20世纪90年代以来, 俄罗斯传统的创新人才体系出现内部移民与智力流失、学术传统的断裂与科研队伍的断层以及创新人才竞争力不足等各种问题。姜炳军副教授指出, 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俄罗斯对科研和教育领域的长期拨款不足造成的。《2009-2013年“创新俄罗斯的科研与教育科研人员”联邦目标纲要》是俄罗斯最新出台的、旨在将创新人才成长政策纳入俄罗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发展创新经济战略的重要政策, 对我国培养创新人才具有重要启示。姜晓燕认为, 俄罗斯的创新人才培养呈现如下发展趋势:实现教育的标准化和个性化、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大学的国际竞争力、构建现代终身教育体系、扶植优秀教师和天才青年。

也有学者从教师培养、项目或课程设计等角度思考创新人才培养问题。云南师范大学王艳玲副教授研究了美国反思型教师教育思潮, 分析了教师教育教学策略的五种主要类型, 即实践体验、实物分析、案例教学、行动研究、叙述探究, 指出中国教师教育应加强教学策略的研究、更新教学观, 并注重开发和利用本土教学策略。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海蒂·罗斯 (Heidi Ross) 教授观察到, 在过去10年里, 博士学位的奖学金项目急剧增长, 但是很少有研究关注这些参与了博士项目的中国学生的需求和影响。她通过印第安纳大学比较与国际教育博士生项目的初步研究, 指出国际与比较教育专业应该培养学生成为拥有全球视野, 能够进行全球合作, 并且能够思考全球发展的学者。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李云鹏以课程建设为切入点, 通过对美国博士生教育的课程目标、设置、实施、考核与保障等维度进行系统分析, 归纳出美国博士生课程的两个主要特点是尊重教育规律, 不断优化课程理念;推进政策和机构建设, 构建个性化的课程体系。他建议我国优化博士生课程结构, 强化研究能力,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四、关于比较教育学科建设

“以史为镜, 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 可以知得失”。但是如果我们所能接触到的历史是错误的, 我们树立的“英雄”是不恰当的, 比较教育学科的发展就会被带入错误的方向。伦敦大学教育学院罗伯特·科文教授尖锐地指出, 传统的比较教育研究至少在三个方面是错误的:一是传统的比较教育学发展史是欧美等国的比较教育学发展史, 是朱利安、萨德勒、汉斯、霍姆斯、诺亚和埃克斯坦、贝雷迪等人的历史, 这是一种狭隘的并且带有种族优越感的历史观, 对于比较教育学的科学发展是不利的;二是我们没有明确的标准区分哪些人可以成为该学科领域的重要“英雄”, 以至于我们自己树立的“英雄”典型在某种程度上是不恰当的;三是较少关注全球动态。带着这种批判意识, 罗伯特·科文教授指出, 应该重新思考并且重塑比较教育学科的发展。他尤其预见了中国比较教育学科的未来发展:首先, 在19世纪和20世纪盛行的“向别国学习”的形式不大可能成为未来中国比较教育学的核心;其次, 中国将输出自己的教育理念和经验。中山大学冯增俊教授认为, 创建大国教育下中国比较教育学科有四大时代任务:一是推进中国创建一个以教育为基础的社会发展战略新体系;二是全面推进中华民族的大国计划, 推进高水平普及教育运动;三是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实施素质教育, 建设高水平大学;四是推进教育转型, 建设创新型国家。因此, 走向强国教育的中国比较教育学科也需要相应地进行转型:一是正视新时期的教育任务, 以大国的责任和思维来开展新的教育研究;二是正视当代教育发展问题, 以把握现代教育规律来推动新的教育改革;三是正视中国教育发展实际, 以变革创新走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发展道路。香港大学马克·贝磊教授对比较教育学科的前景非常乐观。他指出, 成立于1970年的世界比较教育学联合会目前已经拥有了37个成员单位, 而且比较教育学的边界不断拓展。比较教育学科是一个处在不断发展中的、令人兴奋的领域。世界比较教育学联合会期待与中国比较教育学会有更多的合作。首都师范大学丁邦平教授认为, 比较教育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重点研究领域。21世纪上半叶我国比较教育研究应当有整体战略规划与选择, 应当确定若干关注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并能够为此提供强有力的学术支持的重要研究方向或重点研究领域。开展比较教学论研究是新时期应对比较教育研究所面临的挑战和要求的一个主动选择。

与会学者还讨论了比较教育学科发展的关键问题。华中师范大学王建梁教授认为, 借鉴主义方法论、民族主义方法论、实证主义方法论是比较教育方法论的历史传统;20世纪70年代以后是比较教育方法论的现代变革时期, 主要有人文主义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后现代主义方法论;目前比较教育学科方法论呈现多元化趋势, 而实证主义方法论是贯穿方法论发展的主线。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张永军指出, 比较教育身份地位尽管屡受质疑, 但是比较教育学科仍然得到了蓬勃的发展, 这主要归功于比较教育学科的开放性。这种开放性主要体现为研究对象的开放性、研究方法的开放性和研究者的开放性。开放性是比较教育的典型特征, 也是比较教育学科的活力所在。河北大学傅松涛教授认为, 比较教育学的教育形态研究范式是一种对当代全球教育社会生态的真实全质存在进行形态性完整把握的研究方式。西南大学田小红博士指出, 在比较教育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中, 比较教育学是接受者而非施予者。当代比较教育学的发展过程实际就是相关“学科”对比较教育学的方法论重建、比较教育学的研究视野的拓展以及比较教育学的话语体系的形成的影响和比较教育学主动接受这一影响的过程。

五、关于王承绪先生比较教育思想研究

王承绪先生是我国比较教育学界的一代宗师, 是新中国比较教育学科的主要创始者和奠基者, 为新中国比较教育和外国教育史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人民教育出版社资深编辑诸惠芳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王承绪先生的著作为切入点, 分析了王先生的比较教育思想。河北大学李文英教授从比较教育的概念和性质、研究目的与功能、研究方法、课程与教学四个方面介绍了王承绪教授的比较教育思想。华南师范大学陈伟副教授指出, 王承绪教授之所以能够做出巨大的学术贡献, 受益于他爱国报国的知识分子精神、“以学术为业”的物我两忘精神、“圣人无意”式的人生境界等诸多难能可贵的学术品性和人格精神。浙江大学博士研究生李志永从王承绪先生从事国际教育交流的经历以及由此建立的国际友谊和学术情缘入手, 通过王先生翻译伯顿·克拉克的作品, 分析了王先生多学科发展、多国比较、组织整合、创新发展的比较教育思想。天津教育科学研究院张谦教授认为, 王承绪先生的比较教育思想在我国比较教育学界是带有显著的开拓性、指导性、权威性特征的“主旋律”思想, 他对“比较教育”概念的界定, 对比较教育研究方法、比较教育学科体系的研究、归纳和阐述都在我国比较教育学界占有重要地位。浙江大学博士生薛珊指出, 王承绪先生认为比较教育学科具有跨国家与跨文化性、跨学科性、可比性、实践性等特性, 认为比较教育研究者应具有胜任并推动国际交流、文化理解力、跨学科知识结构、脚踏中国实际等基本素质, 并总结了以语言为利器、以方法为基石、以出国考察为助力的比较教育人才培养观。

上一篇:当校长的下一篇:游海滨栈道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