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体育法学热点问题研究综述

2022-09-17

体育法的诞生源于人类社会法制文明的进步和体育活动规范化的需要, 人们对体育法的研究旨在推动这一领域法律规定的科学性、法律实施的有效性和法律秩序的稳定性。19世纪的西欧, 随着国家开始对体育活动的干预程度日渐加深, 产生了最初的单独体育法规。2 0世纪6 0年代后, 在美国、澳大利亚等体育职业、商业化较为发达的国家, 法律开始扮演调整体育关系的重要角色, 1995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颁布实施, 这是我国第一次以立法的形式, 阐述了国家发展体育事业的指导原则、工作方针、基本内容和重大措施, 明确了体育行政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群众性体育团体、公民等体育法主体在参与体育活动中的权利和义务。这对促进我国体育事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伴随着体育法制建设的发展, 体育法学理论研究也在不断进步中。1984年, 天津体育学院石刚的《体育法学》是我国首篇公开发表的体育法学论文, 此后, 国内对体育法学的研究开始兴起, 并屡次召开体育法学学术研讨会。二十几年来, 我国对体育法的研究在研究数量、研究领域和理论水平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1 国内近年来体育法学研究的热点问题

国内著名的体育法学研究专家于善旭教授将体育法学研究发展的历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984年至1995年, 逐步建立与初始发展时期;1995年至2001年, 加强建设与积极推进时期;2001年至今, 是体育法学日益扩大与逐步深入时期。从已有的研究文献中可以看出, 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体育法的基础理论、体育法律关系、《体育法》相关问题的研究、体育权、体育纠纷的司法介入等问题。学者们研究此类问题的立足点各不同, 一些人立足于体育法学的一般理论, 研究体育法学学科自身的问题、体育法的产生、发展、体育法与社会经济的关系、体育法律关系、法律地位、体育法制建设等;另一些人则从公民权利、体育纠纷或者一些典型的热点问题入手, 分析这些问题的理论依据和体育法的基本原理在体育实践中的应用。本文拟将上述两种研究文献划分为“宏观理论”和“微观应用”两类, 就当前我国体育法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及代表性观点加以阐释。

1.1 对体育法学宏观基础理论的研究

(1) 体育法学学科研究

对于体育法学学科理论的研究包括体育法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和意义等。苏州大学教师童宪明在其硕士论文《体育法学的学科研究》中谈到, 体育法学是以体育法律这一特定的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它主要研究体育法律的本质、形式、特征和作用;研究体育法律的产生、发展及其消亡的规律;研究体育法和其他法律现象的关系;研究制定体育法律规范、执行体育法律和构建体育法律体系, 以及运用体育法律为社会服务等问题。体育法律是揭示体育法律社会现象和体育法律规范产生发展的内在规律性的科学, 又是介于法律科学和体育社会科学的边缘学科。

(2) 体育法产生的社会条件及其发展规律

有的学者认为, 现代意义上的体育法, 是随着近代体育的形成和民主制度的建设而产生的。运用法律手段维护体育秩序, 促进体育运动的发展, 已经成为当代各国的通行做法。有的研究对体育发展、社会经济对体育法形成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认为体育法的产生是体育运动自身规律发展和社会经济基础内在运动的结果。体育运动的产生和发展有一个由不成熟到成熟、由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在这个发展过程中, 每一个体育运动项目都与生产劳动、政治军事、娱乐休闲、理论思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因此也就像其他人类活动一样, 对人们提出相应的约束以令其遵循, 久而久之就逐渐形成了习惯性规范。这些习惯性规范是现代体育运动项目章程、规则的雏形, 具有直接、简单、零散的特点, 而且是以不成文法规的形式出现的。随着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确立, 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提高, 城市文化生活的丰富和活跃, 人们对体育的需求日益增强, 体育作为一种基本人权, 与教育一同在许多国家的法律中得以体现。现代体育日益复杂的体育关系和体育问题, 愈来愈离不开法律的定位和调整。

(3) 公民的体育权利

公民的体育权利的概念, 权利性质和内容, 如何更好地保障公民, 特别是大学生的体育权利都是学者们所探讨的特点。有的学者将公民体育权利的概念界定为:公民或者组织在社会生活中, 可以获得身体健康和进行体育锻炼的自由以及平等竞争的机会和资格, 从而享有能达到最高体质和心理健康标准, 最终实现最大自我利益和公共福利的可能性。根据该定义, 公民体育权利的法律保护也因此分为以下层面:第一, 公民的健康权。我国《体育法》第1条规定:“为了发展体育事业, 增强人民体质, 提高体育运动水平, 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根据宪法, 制定本法。”这也是体育法的立法宗旨。第二, 公民的社会经济权利。体育与经济有着密切的关系, 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体育的发展, 使人民有了享受体育权利的物质基础, 同时体育可以在诸多方面对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第三, 公民的社会文化权利。体育法不但促进公民身体素质提高和社会经济发展, 促进物质文明建设, 体育本身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也在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有人提出:体育权利是每个公民获得从事体育活动的资格、条件与技能, 从事自己所选择的体育活动并且从中获益的权利, 属于生命健康权的下位权利, 也是一种文化权利。

研究者普遍认为:公民的体育权具有宪法权的属性, 是受宪法保护的权利, 我国宪法第21条第2款规定国家发展体育事业, 开展群众性的体育活动, 增强人民体质。第4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国家发展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设施, 规定职工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第4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大学生体育权的内容及其保障也是目前这类文献中讨论的热点, 大学生享有体育权利的内容包括10个方面:平等权, 学习权, 知晓权, 参与权, 确认权, 生存健康权, 发展权, 请求权, 限制权, 特别权。大学生体育权的实现方式包括:必修体育课;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定期参加体格健康体检;使用体育场地、设施和器材。当高校学生的体育权受到校方行为的侵犯时, 依据《体育法》和《教育法》的相关规定享有申诉权;同时也可以根据侵权行为事实提起民事诉讼, 要求校方承担相应责任。一些学者也从完善体育法的角度谈对大学生体育权利的保障, 提出完善《体育法》和有关体育行政法规, 在原有内容的基础上, 增加以下内容:一是关于学生体育设施的配置、维护安全问题。二是建立学校体育运动伤害事故赔偿制度。三是在原法律责任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侵犯运动员、教练员合法权益的法律责任、侵犯学生体育权利的法律责任等内容。同时, 建立学生体育权利的救济机制。一是建立学校体育仲裁制度和机制, 负责学校体育纠纷的调解和诉讼。二是建立学生体育运动管理制度和机构, 负责管理学生体育社团、群体活动等普及性的体育活动。

(4) 体育法的法律渊源和体育法律关系主体

体育法的渊源是体育法的外在表现形式, 目前学术界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争议不大, 一般认为, 体育法的法律渊源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地方法规和国际法的有关专门性文件、条款、内容及适用于体育的原则、精神等。很多学者将其表述为:以《宪法》为指导, 以《体育法》龙头, 以行政法规为骨干, 以部门规章和地方性体法规、规章为基础, 以及我国缔结和参加的有关际条约以及有关的国际惯例, 构成我国体育法的法律渊源。

体育法律关系主体也是体育法学研究的一项基础性内容, 在体育法学研究的不同历史时期, 对体育法律关系主体的界定是不同的。一些学者从研究体育法律关系入手确定体育法律关系的主体。于善旭教授提出, 体育法律关系既有各种体育行政机关、其他机关和体育社会团体、其他团体在开展体育工作中与工作对象形成的具有不平等主体的体育管理法律关系;又有在体育活动过程中所结成的各种交往、联合与协作形式的具有平等主体地位的法律关系。在此基础上, 有学者提出, 体育法调整对象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调整国家各级体育行政部门以及国家其他有关行政机关, 在领导、管理体育活动中与行政相对人之间所发生的体育行政管理关系;另一类的调整对象是体育活动的主体在参与和开展体育活动中所发生的平等主体之间的横向的竞争与协作的关系。第一类是公法领域, 第二类是私法领域。并进一步认为, 因为存在着两种法律关系, 主体很难一而统之, 只能依法律关系的不同而进行二分甚至多分。也有些学者对体育法律关系主体做出较为详细的界定, 认为体育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在体育法律关系中享受权利、承担义务的当事人。体育法律主体主要指公民和法人。国家是体育法律关系的特殊主体。目前, 很多文章中提出的体育法律关系主体则更为具体, 包括公民、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居民委员会、农村基层组织以及国际体育组织机构等等。对体育法律关系主体的认识和研究随着体育事业的发展而不断深化。

(5) 体育法的法律地位

体育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处于何种法律地位, 它是否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研究者看法各异。第一种观点认为体育法是分属于其他部门法的调整各种体育关系的法律规范的综合概念, 体育法的出现, 只是运用已有的部门法规则调整体育行为的结果, 并没有形成一个特别的、独立的、完整的体育法法律体系。

第二种观点认为, 在内容和性质上, 教育、科学、文化、体育、卫生等领域都属于社会精神文明的部门, 具有某些共同的特点, 国家对其管理、调整方法手段也有共同之处。完全有必要和有可能将这几方面合成一个新的法律部门——教科文法律部门, 把体育法作为它的一个有机构成。第三种观点认为体育法的调整对象应全部或部分属于行政法的调整范围, 对于这一部分的体育关系, 或归于行政法调整, 或在行政法下设立一个新的行政分支, 即“体育行政法”。“虽然我国体育法的调整对象比较复杂, 但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 应当将体育法列入行政法律部门。”第四种观点认为, 体育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提出要构建符合我国体育事业发展需要的体育法体系, 必须明确体育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具有独立部门法地位。并通过体育社会关系的特点及相对独立性、体育法渊源的相对独立性, 体育法内在价值的独立性和特殊性来分析确立其为独立部门法的依据。可以说持第四种观点的学者目前占居多数, 有学者提出, 这是因为随着社会主体市场经济下国家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建立, 体育已经逐步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事务, 体育法制化的进程也在日益加快。笔者认为, 分析一部法律的法律地位, 过于强调调整对象的发展状况和对社会政治、经济各项事业的重要意义和价值是不妥的, 该部法律自身的立法和实践状况也是对其法律地位认定时须考虑的因素, 我们无法断言某一项事业在整个社会发展中不具重要性, 但调整这些事务的法律规范并非都有独立的法律地位。

(6) 《体育法》的相关问题

现行《体育法》是指导我国体育实践的重要依据, 对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保障公民体育权利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 社会的发展使得体育事业的外部环境处在不断的变化发展之中, 一些新问题已经超出现行体育法可调整的范畴, 还有一些问题虽在体育法中有所提及, 但条文过于抽象、空泛, 有法难依, 其中存在的弊端和不足日渐凸现出来。基于此, 很多学者对《体育法》中现存的问题和修改意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修改体育应该确立怎样的宗旨、遵循什么原则是首当其冲要考虑的问题。《体育法》作为我国目前惟一的体育法律, 是一部体现国家最高意志对全国体育进行全面规范调整的体育基本法, 是所有其他体育立法的基础。根据当前时代发展和社会与体育需求, 对现行风中有关我国体育改革发展的总体格局方面的内容进行审视, 与时俱进并具有前瞻性地充实新的内容, 顺应时代法治的发展趋势, 确立权利本位的立法宗旨。《体育法》的正当性首先表现在立法权的合法性上, 因此《体育法》的修改应遵循立法权力的宪法规制, 严格按照宪法所分配的立法权力进行法律的制定与修改, 应当坚持宪法的人民主权原则、平等保护原则。

那么, 现行体育法究竟存在哪些弊端和不足呢?有人提出, 体育法不能完全反映社会现实需要;缺乏明确性, “禁止”、“不得”等作为法律约束显得过于苍白;缺乏法治精神。有些文章谈得比较具体, 认为其中惩治经济体育中违规现象的立法不细, 虽在体育法中有所规定, 如第五十一条, 但过于笼统, 没有细则可寻;运动项目管理中适应群众参与的具体运动方式和组织方式立法不够;对职业体育俱乐部管理体系的立法相对落后;社会体育发展的法制建设落后;体育培训市场不足;体育事业在不同区域经济发展中体育法规的制衡性不足;法律责任与法律义务失衡, 体育法的社会正义矫正功能因此弱化;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之间的递进和衔接关系在《体育法》中表现得不严整, 给追究违法当事人的法律责任带来不便。

面对诸多问题, 如何修改和完善《体育法》是最为重要的。这些立法建议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第一, 从侧重于行政管理到突出人民体育权利的保护;第二, 增加有关职业体育和体育产业化的相关规定;第三, 应当制定社会体育的配套法规;第四, 增加有关运动员安全和体育活动安全的法律内容, 诸如体育设施安全, 体育器材, 服装的安检细则, 禁赛细则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第五, 加强对体育法律实施的监督, 切实落实国际人权公约的相关要求。还有的学者提出:《体育法》应该调整和明确体育社会团体的职权定位;反映体育竞赛训练体制改革的最新成果;增加体育产业与市场经营的专章内容;设立和健全体育纠纷的解决救济渠道;要进一步完善体育安全保险和禁用物品、药物方法的法规;增加对体育经营活动从业人员资质的规定、保护体育经营活动中消费者的权益。

1.2 体育法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

(1) 体育纠纷的解决机制

体育纠纷当事人能够运用的纠纷解决机制有, 第一, 向体育协会所属的国内或国际体育联合会请求解决争端;第二, 向适当的有管辖权的国内法院起诉;第三, 使用体育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其中, 向适当的有管辖权的国内法院起诉的做法, 可以借助司法的手段和力量使纠纷得到更为有效的解决。体育纠纷的司法介入包括三种情形, 即体育民事纠纷、行政争议、刑事犯罪的司法处理, 我国应当建立体育纠纷司法救济的权利基础、程序保障、设立体育审判庭。有的文章中对体育行政诉讼进行专门研究, 认为可纳入体育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行政争议包括:因对体育行政部门所作的行政处罚决定和行政强制措施不服而产生的争议, 因体育行政部门侵犯经营性单位法定经营权而产生的争议以及同体育行政部门行政许可行为有关的争议。另外, 以下两类情况属于体育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边缘性问题, 第一, 体育行政部门作为公共体育设施规划主体的情况是有限的, 体育行政部门不必然成为体育设施规划行政诉讼的适格被告。第二, 竞技性争议属于体育领域的内部性争议, 从原则上说, 不应当属于法院的审查范围。一些学者也肯定了用仲裁方式解决体育纠纷的优点, 仲裁的快捷符合体育运动的快节奏, 从而使纠纷能在短时间内解决, 保证体育运动的正常进行;同时仲裁的程序简便, 方式灵活, 当事人有较大的自主权。

(2) 体育协会的内部处罚权性质及其可诉性研究

足协等体育协会的内部处罚权属于什么性质, 被处罚对象如何寻求权利救济, 是近年来体育法学研究的热点, 也是司法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2002年, 长春亚泰俱乐部诉中国足协, 虽然当时法院裁定不予受理, 但持不同观点者大有人在, 学者们对这类案例背后所应遵循的法律原理和依据纷纷展开讨论。一种观点反对体育协会在行使内部处罚权时的司法介入, 有人提出体育社会团体内部处罚是因体育社会团体内部自治法产生的一种权力, 这种权力滥用的救济机制不能从体育社会团体的外部来寻找。也有人认为体育社会团体的内部处罚权是体育法赋予的, 但它区别于行政处罚权和民事权利, 具有自律性。这表现在, 社会团体的本质就是按照章程的自律性管理, 接受章程则成为会员, 作为会员就应按章程行事。会员对体育社会团体的处罚不服, 可依章程寻求“内部”救济——向体育社会团体的有关组织申诉, 但不能寻求外部救济——申请行政复议或向法院提起诉讼。但是, 同一处罚事由可能在违反竞技体育规则、体育纪律的同时, 又违反了民法、行政法, 甚至违反了刑法, 体育社会团体实施的处罚不影响其它法律责任的追究。另一种观点认为, 这类社团的内部处罚权是可诉行为。理由有以下几方面:第一, 虽然中国足协并非具有独立行政职权的行政机关, 但它是被法律授权的组织, 行使者国家授予的特定的行政权力, 凡是足协行使被授予的行政职权而做出的行为解释为行政行为, 即可诉的行为。第二, 2002年长春亚泰俱乐部诉中国足协一案, 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裁定不予受理, 反对法院受理本案的理由之一是, 中国足协程和国际足联章程都规定, 足协与会员俱乐部及其员之间发生纠纷不得提交法院处理。但很多研究者认为, 这一规定本身值得商榷。第三, 从司法干预与体育行业自治的关系来看, 以诉讼来解决体育行会的内部纠纷, 并不会影响体育行会的行业自治。

后一种观点的持有者居多数, 但在肯定对足协行为的司法管辖权的同时, 很多人认为司法权在介入这类行为时必须要谨慎, 司法机关的审查应当受到以下原则的限制:技术事项例外原则、用尽内部救济原则与仲裁协议效力优先原则, 并且应当仅限于程序和形式上审查。

(3) 足球比赛中的“黑哨”问题

“黑哨”现象是近年来体育司法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 体育法第34条规定:“体育竞赛实行公平竞争的原则。体育竞赛的组织者和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应当遵守体育道德, 不得弄虚作假、营私舞弊”。“黑哨”的本质是权钱交易, 这一行为不尽违反体育法的规定, 同时也触犯了刑律, 它符合刑法当中受贿罪的行为特征, 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应当受到刑事处罚。我国现行刑法规定的受贿罪主体有两类, 分别是国家工作人员和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 但足球裁判在中国足协工作, 所行使得裁判权是合同上的权力, 不是国家权力, 足球裁判既不是国家工作人员, 又不是公司、企业人员。因此, 有的学者认为, 依我国现行刑法, 足球裁判不能构成受贿罪, 这是刑法的漏洞, 应当及时修正刑法, 扩大受贿罪的主体范围。对此, 根据我国刑法第93条的规定:“本法所称国家工作人员, 是指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 以国家工作人员论。”鉴于“黑哨”的社会危害性, 有学者建议将裁判裁判员按照“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认定为国家工作人员, 从而构成受贿罪, 追究裁判员刑事责任。

(4) 兴奋剂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各地政策的导向, 运动员能从比赛的胜利中获取的利益越来越大, 这使得一些运动员通过服用兴奋剂的途径来提高比赛成绩。《体育法》第34条规定, 在体育运动中严禁使用禁用的药物和方法, 禁用药物检测机构应当对禁用的药物和方法进行严格检查。《反兴奋剂条例》第46条规定, 运动员违反本条例规定的, 由有关体育社会团体、运动员管理单位、竞赛组织者做出取消参赛资格、取消比赛成绩或者禁赛的处理。我国对兴奋剂处罚采取的是严格责任原则, 不论运动员自身是否有过错, 只要在兴奋剂检查中呈阳性, 就要给予处罚。

对此, 有研究者提到, 一名优秀的运动员及其教练, 在比赛前后谨慎的对待摄入体内的事务是其应尽的注意义务。如果在其他向发现了违禁药物而因为运动员没有过错不给予处罚, 这对其它其他竞技的运动员来说本身就是不公平的。但是, 在肯定严格责任的同时, 也提出在进行处罚时, 应当考虑责任相称的问题, 即对使用兴奋剂的运动员的禁赛处罚期能否在有关规则的基础上予以灵活处理, 增加或减少禁赛的期限。

(5) 虚假比赛问题

十运会上奥运冠军孙福明的假摔引发了体育界和法律界对虚假比赛的极大关注, 该行为违背了应有的职业道德, 违反了体育法第34条的规定, 即体育竞赛实行公平竞争的原则。体育竞赛的组织者和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应当遵守体育道德, 不得弄虚作假、营私舞弊。有的学者提出, 虚假比赛的行为同时也侵犯了作为消费者的观众的权益。体育作为一项产业, 在现代已成为一种经济行为, 出售比赛门票应当看作是一种市场行为和法律行为, 在比赛组委会和观众之间形成了一个合同, 观众购买门票观看比赛就是购买了一种特殊的服务, 而合同另一方就有责任向观众提供股和要求的服务。认为此时观众的权益受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保障, 可以通过该法寻求权利救济, 此类案件在实务中可能引发的集团诉讼的形式, 会对虚假比赛现象有所制约。

2 当前我国体育法学研究存在的问题和若干建议

体育法学在我国尚属较新的学科, 发展还不够成熟, 纵观目前的研究对象和理论成果, 可以看出, 我国对体育法的研究整体上显得比较零乱, 尚未形成科学的研究体系, 从研究内容上看, 在体育法的基础理论方面, 研究多停留在体育法的产生、发展、对象、法律地位、法律关系等方面, 深层的法理分析和对体育立法、司法背后的本原探究较少, 理论研究还缺乏深度。在体育执法方面, 讨论的对象比较集中, 但文章的立意和思想多有交叉重叠, 创新性不够, 体育法学微观层面的研究对象主要来源于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体育纠纷, 这使得该领域的研究多半是“从问题入手”,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没有形成系统而深入的研究。从研究方法上看, 比较单一, 定性分析多, 定量分析很少, 这也影响了体育法研究的进展。另外, 还有一些文章在论证过程中运用的法学概念不够准确, 这使得文章的理论水平大打折扣。

提升体育法学研究水平, 应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2.1 建立体育法研究队伍和专门的体育法学研究机构

目前体育法学领域的研究者主要是体育院校的教师和体育科研人员, 法学专业的研究者比较少。体育法学的发展需要一批既精通体育业务知识, 又有深厚的法学理论功底的研究人员, 因此, 我们应当为培养这类人才创造良好条件, 国内师资力量雄厚的综合大学法学院、政法院校和专业体育院校均应开设体育法学科目, 并在研究生阶段设置体育法学研究方向, 培养体育法学专门人才, 扩大体育法学学科影响力。注重这支研究力量的挖掘和储备, 必然会对体育法学研究的发展奠定人力资源基础。同时, 我们应当建立起专门的体育法学研究机构, 可设在高校内部, 体育法学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为研究者创造更高更大的平台。

2.2 广泛开展学术交流、改进研究方法

体育法学研究的发展离不开研究者之间的交流研讨, 应当广泛开展专门针对体育法学的学术研讨会, 这种直接的交流方式, 可以使研究者在开放的空间中更加全面和深入地了解体育法学研究中最前沿的问题和最新的成果, 实现不同研究思路的交融互动, 无论是官方的, 还是民间的学术交流, 都对体育法学研究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研究方法上, 应当注重规范化和多样化, 增强在体育法学领域的实证研究。

2.3 将体育法学理论研究和《体育法》的修改完善相结合

如前所述, 体育法学的理论研究缺乏系统性, 这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现行《体育法》的立法水平, 《体育法》中存在过多的原则性和指导性的规范, 可操作性较弱, 内容不够全面, 在指导体育司法实践中有很多局限性, 造成人们在研究中更多地从实践中的问题入手, 研究这些问题的性质和解决机制。科学完善的体育法律规范可以使实践中的体育纠纷有法可依, 体育法理论研究有章可循, 研究者根据体育法自身的结构体系, 选取其中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研究, 并在体育法法律原则和法理依据的指导下, 对体育实践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的产生和法律适用展开讨论, 这样的研究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更大, 成果也会更突出, 整体研究水平进展更快。当然, 《体育法》自身的完善更离不开体育法学理论研究, 它的科学性和对体育实践的规范效果依赖于体育法理论研究的水平, 可见, 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我们应该理性地认识并利用好这种关系, 推进体育法制建设和体育法学理论研究共同发展。

2.4 体育法学研究同国际接轨

国外一些法治发达的国家, 在体育法学研究方面也居于前列, 他们对体育法的研究起步较早, 上世纪80年代已有不少体育法学专著问世, 至今已取得了十分丰富的研究成果。我们应当通过各种形式的交流合作, 了解和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和成果。当前我们在体育司法实践中遇到的诸多问题也是其他国家正在面对并且研究的课题, 我们有必要加强体育法学研究的对外联系, 尽快加入体育法学的国际组织, 参与国际学术交流活动, 引进和介绍有关国际学术资料, 建立各种形式与国外体育法学研究信息交流的模式。

摘要:本文从体育法学基础理论和体育司法实践两方面, 对我当前我国体育法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及主要观点进行归纳总结和简要评述, 分析了我国体育法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有关建议。

关键词:体育法学,研究状况,建议

参考文献

[1] 冯玉军, 季长龙.论体育权利保护与中国体育法的完善[J].西北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5.

[2] 王言芳, 高晓春.论体育权利的实现[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 2006, 1.25 (1) .

[3] 朱琳.论我国体育法独立部门法地位的确立[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4) .

[4] 毛坤, 周凤桐, 陈彩香.从体育竞赛现状谈加强体育法制建设的迫切性[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05 (2) .

[5] 张雯, 贾玉科, 左新荣.对《体育法》进一步修改和完善的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 2006, 2.

[6] 饶晓红, 周爱光.浅议我国《体育法》法律特性的不足[J].体育文化导刊, 2006, 6.

[7] 周青山.从十运会看中国体育法的几个问题[J].法治论丛, 2006, 1.

[8] 雷金火.论公民体育权利的法律化[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 2006, 4.

[9] 张沛中, 翁飚, 张奇智.从我国体育法的修改看法律的调整范围[J].闽西职业大学学报, 2005, 3.

[10] 潘新美.中国足协作为行政诉讼主体的法理分析[J].行政与法, 2005 (3) .

[11] 李建设.我国体育经纪人立法管理体制构想[J].中国体育科技, 2004, 40.

[12] 周青山.从十运会看中国体育法的几个问题[J].法治论丛, 2006, 1.

[13] 谢香道.体育法学初探[J].江西大学学报, 1987 (2) .

[14] 王承信.我国体育法的哲学思考[J].滨州学院学报, 2005, 4.21 (2) .

[15] 张杰.公民体育权利的内涵与法律地位[J].体育学刊, 2006, 9.

[16] 曹利民.论大学生之体育权[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06.22 (2) .

[17] 唐静萍.论体育权利的法律属性[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3.23 (2) .

[18] 于善旭.论体育法的基本特征[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1994 (12) .

[19] 张家喜, 沈建华.体育法主体理论的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 2005, 9.

[20] 张厚福, 罗嘉司.体育法学概要[M].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8, 4 (1) :80.

[21] 郭树理.体育纠纷的多元化救济机制探讨[M].法律出版社, 2004, 2.

[22] 于善旭.试论体育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J].体育与科学, 1990 (3) .

[23] 汤卫东.体育法学[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 2000, 8.

[24] 朱琳.论我国体育法独立部门法地位的确立[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4) .

[25] 于善旭.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修改思路的探讨[J].体育科学, 2006 (8) .

[26] 何殿英.体育法修改的宪法学思考[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 (4) .

[27] 邓欣博.完善我国体育经营活动相关法规的思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06, 4 (20) .

[28] 魏波, 罗大钧.体育纠纷司法介入之思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5, 4 (39) .

[29] 杨寅.体育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探讨[J].法商研究, 2005 (01) .

[30] 肖宗涛, 肖平, 代天修, 李泽波.对《体育法》赋予体育社会团体处罚权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2, 9 (36) .

[31] 王诚.足协真的不可诉吗?——对非政府公共组织权力的分析[J].律师世界, 2002 (2) .

[32] 郭树理.论司法对体育行会内部纠纷的干预[J].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3 (3) .

[33] 李泽波, 窦文强, 代天修.司法介入足球“黑哨”的刑法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2, 5 (36) .

上一篇:商业银行资本金补充途径探究下一篇:浅谈园林工程建设质量控制的因素及其控制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