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非法学专业的法学论文

2022-04-23

[摘要]长期以来,我国大多数地方本科高校特别是新建财经本科院校法学专业人才培养强调对口法律职业,这一逻辑错误地造成了法律人才供需结构失衡。事实上,法学专业与法律职业并非必然对应关系,这就要求法学专业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的复合应用型法律人才,而学科融合是培养复合应用型法律人才的必然路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校非法学专业的法学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校非法学专业的法学论文 篇1:

试论高校非法学专业学生法律素养的培植

摘要:高校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法治教育部分,应在有限的课时展开对学生法律素养的培植。法律素养的培育以法律认知、法律情感、法律信仰为基本要素,而法律素养的最终形成离不开一定的道德观念为底蕴。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法律素养;高校

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法治教育目标解读

原国家教委1987年发布的《关于高等学校思想教育课程建设的意见》意见规定:法律基础课程是使学生懂得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点,掌握宪法和有关专门法的基本精神与规定,增强法制观念和社会责任感,正确行使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以适应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要求。这一规定表明了我国在高校非法学专业中的法制教育的目标:注重法律基本知识传授,明确权利、义务和责任。后来,中宣部、教育部在《关于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意见》中规定,法律基础主要是进行社会主义法制教育,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法学观点,了解宪法和有关法的基本精神和观点,增强学生的社会主义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这是对高校非法学专业学生的法制教育培养提出的新要求:由法律知识的传授转向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的培育。2005年,中宣部、教育部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将原来方案中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两门课合二为一,主要进行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帮助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这极大的缩减了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内容,传递出一种理念:在现代社会,道德和法律都是做人的基本原则,都是衡量一个人素质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因此,笔者认为,该课的法制教育,应该由传统的法律基本规范的传授,转向法律认知——法律情感——法律信仰的培植。毕竟,法律知识是基础,受教育者应该“形成对知识的利益感受、价值认同和坚定信念”。

二、法律素养的形成要素

(一)法律认知是法律素养形成的基础

法律认知,是对法律知识的整体认识和把握,是个体通过对法律知识的学习、法律文化的承继而对法律精神的整体知觉。法律知识的学习是后续法律情感的养成和法律意志形成的起点。要求一个对法律一无所知的人热爱法律、具备法律品格是奢求。霍布斯在《利维坦》一书中说,法律仅仅对广泛了解的人来说才是法律,才具有法律的约束力,对于天生的白痴、儿童和疯子来说法律是不存在的。对于非法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将现行所有的法律规范一一讲解和传授给他们,在课时极为有限的情况下,显然是不可能的。依据现行的教学大纲,笔者认为,课任老师只须对如下内容进行阐述和讲解:第一,关于法的历史渊源、概念、价值、功能等的法理讲解。目的在于学生对法律有个根基性的认识定位。第二,现行法律体系的整体构架的解读和法律学习方法的传授。旨在帮助学生从宏观上把握法制的构造和学习方法的运用。第三,基础法律规范的讲述,着重讲解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民法、刑法、程序法等基本法。通过这些方面的讲述,使学生掌握了法的基本知识和精神,并能够运用法学的学习方法去自学和理解未曾学习的或新颁布的法律法规。法律认知水平取决于个体对法律知识学习的程度,个体只有通过学习、观察和体念来丰富自身的法律知识。

(二)法律情感是个体学习法律、自觉履法的内在驱动力

人是有情感的高等动物。正确的情感培育和向导,能使个体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使个体在社会生活和日常生活中做到自我内心和谐与社会和谐的统一。法律情感是社会个体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根据自己的社会生活实践,对现实法律制度能否符合或满足自身物质和精神需求而产生的好恶心理体念。它以法律认知为基础和法律信仰的最终形成为目的。法律教育者应该引导学生喜爱法律、自觉守法,拂去学生对法律的负面情感,培育学生对法律的亲和感、爱法律。

(三)法律信仰是法律基础教育的终极目的

法律信仰就是人们对法所表现出来的忠诚意识、神圣崇尚、巨大热情和高度信任,它包括社会对法的理性推崇,寄托着现代公民对法的终极关怀及法律人的全部理想情感,是社会公众在对法律现象理性认识的基础上,油然而生的一种对法律的心悦诚服的认同感和依恋感。 伯尔曼说,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形同虚设。法律信仰是实现法治的必由之路。只有信仰法律,将法律内化为道义上的一种责任和义务,行为人才能自觉守法、依法办事。法律信仰是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之上的,法律基础教育目的在于通过法律基本知识的讲授,传送法治的基本精神,明确法律在社会生活中对公平、正义、自由、秩序、人权等价值的推动和保护作用,从而培养学生自觉遵循法律规定的良好习惯,确立法律在他们心中的至上地位,形成对法律的敬畏之心。“一个没有宗教信仰的人,仍然可能是一个善良的人。然而,倘若不相信人世间有任何神圣价值,百无禁忌,为所欲为,这样的人就与禽兽无异了。”

三、法律素养形成的道德底蕴

法律素养的最终形成和恒久,还需要一定的道德观念为底蕴。法律是最底线的道德,表明了法律对道德的依存关系。“法律有效性的大小程度,取决于它所获得道德支持的广泛程度。” 法律发展的历史证明,从法律产生到法治实现离不开道德的支撑。霍姆斯大法官说:法律乃是我们道德生活的见证和外部积淀。法律所追求的秩序、公平、公正等价值目标,实质上也正是公众所认同的道德价值标准。褪去道德内涵或背离道德内涵的法律是“恶”法;没有道德底蕴的法律,很难得到顺利实施。自然法学家傅勒认为,一个不满足内在道德的制度,等于无制度,人民没有义务尊重这个制度。因此,法律制度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道德精神的支持,符合道德、正义的法被视为“良”法,良法才能为人们自愿地守候和信仰。道德力量的内在心理暗示和指引功能,有助于法律的顺利实施,甚至推动社会走向法律所追求却无法企及的至善状态。因为“现代法律制度代表了这样一套规则体系,它旨在使人们不受命运的盲目摆布,能安全地走在从事有意义的、造性活动的道路上。” 但“法律没有办法可用以强迫一个人做到他力所能及的优良程度”。而道德却能够引导人民走向“至善”的道路。一个富含道德的良法,必然得到民众的支持和拥护,才可能方便实现法律文字所想要引导人民走入的正义与道德行为规范之中。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中,课任老师应充分阐释和扬弃我国丰富的道德资源,弘扬那些符合现代社会价值观念和美德的道德精神。将思想道德修养部分的教学与法律基础部分的教学很好的衔接和融合,对中国传统的道德的基本观念作合理的扬弃,以形成与完善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法律信仰及法治体制,实现法治现代化。将法律素质和道德素质的培养结合起来,相互促进,相互贯通的教法,也符合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发展规律,有助于大学生从整体上提高自身素质。

四、法律素养培植的着力点

(一)以权利教育为重点,增强学生的权利意识

我国传统的法律文化是在专制政治控制下的法律文化,义务本位是这种法律传统的核心,特权、等级、人治是其特色。这种法律传统观念已为现代法治文明所摒弃。但由于这一义务本位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公民的权利意识还很微弱。传统表现出的更大张力、传统观念中的“人治和官本位”思想,强化了行政机关在实践中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以权代法等违法行政行为;司法机关也因此频频爆出关系案的丑闻。现实生活中的非法治实践挫伤大学生们的学法积极性。

(二)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教育活动,培育学生的法律情感

社会主体法律情感的形成依赖于其社会实践及其对法律的体悟,是主体在日常生活实践中主动或被动地运用法律实践而获得的主观反映。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期,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强烈,精力充沛,学习能力强,只要教师注重引导,他们一定会对法律产生兴趣,最终形成法律情感。在法律课实践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和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教育活动。如邀请法官检查官举办法制讲座和法制宣传;播放法律电影,渲染法律思想;开展“法庭进校园活动”、参观监狱等等。这些活动既能利于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带到实际生活中去观察、体会、再认识,又能激发他们学习法律的兴趣,进而增进对法律的情感。

(三)坚持道德底蕴,形成法律意志

将思想道德课与法律基础课合二为一,其意旨不仅仅在于实现法制教育和德育教育的协调配合,更强调道德对法律的支持和促进作用、强调道德对学生法律意志形成的“内化”作用。“法律意志是指个体法律动机冲突中的张力,这种张力直接影响个体法律行为的选择意向。” 仅有权利意识和法律情感并不能形成健全的法律素养,还需要法律意志的强化。法律意志是人的意志中比较稳定的维度。道德和法律的不同特点,决定了他们对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不同的作用。道德通过普适性价值观的渲染和高尚情操的引导使学生自觉遵守社会的法律法规,法律通过强制规范学生的外在社会行为来践行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道德和法律的交相辉映、相互贯通,相互促进的指引使学生强化了法律情感、形成法律意志。在教学的实际过程中,教师应该精心组织教学内容,注重挖掘思想道德这部分内容中蕴涵着的法律精神和法治元素,实现法律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融为一体,将法律素养的培养和塑造有机地融合到思想道德教育中。

参考文献:

[1] 谢晖.法律信仰的理念与基础[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

[2] 常桂祥.法律信仰:法治国家之灵魂[J].齐鲁学刊,2005,(5).

[3] 周国平.周国平自选集[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8.

[4] 胡旭晟.法的道德历程[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5] 沈宗灵.现代西方法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6] 富勒.法的道德性[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7] 申来津,龚可澜.论法律品质的构建[J].湖北社会科学,2006,(11).

作者:孔令兵

高校非法学专业的法学论文 篇2:

法学专业复合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摘要]长期以来,我国大多数地方本科高校特别是新建财经本科院校法学专业人才培养强调对口法律职业,这一逻辑错误地造成了法律人才供需结构失衡。事实上,法学专业与法律职业并非必然对应关系,这就要求法学专业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的复合应用型法律人才,而学科融合是培养复合应用型法律人才的必然路径。为此,新建财经本科院校法学专业应该发挥财经学科优势,在“法学+会计”“法学+金融”“法学+商贸”“法学+财税”等学科融合类型上寻求突破以培养几种常见的复合应用型法律人才。当前,新建财经本科院校法学专业学科融合面临着一定的现实难题,需要通过选择合适的学科融合具体模式来予以解决

[关键词]新建财经本科院校;法学专业;复合应用型法律人才;学科融合

长期以来,我国大多数地方本科高校特别是新建财经本科院校法学专业人才培养主要以传统学科专业教育为主,强调法学专业人才培养与法律职业能够对口,以至于法律人才同质化比较严重,法律人才专业知识结构和技能单一,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对复合应用型法律人才的需求。这就需要我们从理论上理顺法学专业与法律职业的关系,合理定位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此,在地方高校应用型转型背景下,培养在某一行业领域具有娴熟技能并能解决该领域法律难题的复合应用型法律人才,自然成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法学专业教育改革的现实选择。这也符合2018年4月发布的最新法学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对法学类专业有关人才培养目标的规定,即培养熟悉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复合型、职业型、创新型法治人才及后备力量。

一、新建财经本科院校法学专业培养复合应用型法律人才的逻辑必然性

(一)法学专业对口法律职业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之逻辑谬误

1.法学专业与法律职业对应关系的逻辑错误造成法律人才供需结构失衡

对于法律职业的理解,一般以“法律职业共同体”这一概念为切入点,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狭义的“法律职业共同体”专指法官、检察官、律师三类;广义的“法律职业共同体”则以法官、检察官、律师、法学家为核心,包含立法人员、公证员以及书记员、法律助理、司法秘书、司法执行人员、司法警察等法律实践者或法律辅助类应用型人才。当前,各行业、各领域需要大量的法律人才,事实上,法学专业本科毕业生从事非法律职业的比例远远超过了学生从事法律职业的比例。然而,传统意义上的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强调法学专业与法律职业能够对口,这导致法律人才知识结构与技能单一[1],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很多领域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尤其是复合应用型法律人才的需求。

2.法学专业与法律职业并非必然对应关系

专业与职业之间并非完全的“一对一”对应关系,更多的是“一对多”或“多对一”的对应关系。“一对多”对应关系主要体现在“厚基础、宽口径”的专业,其对应多个职业目标,“多对一”对应关系是指多种专业都可以发展到某一种职业的情形。

事实上,法学本科毕业生去向呈现多元化态势,一部分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少部分毕业生从事法律职业,绝大多数选择进入国家机关单位或者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涉及法律的工作,这些佛念工作尽管都需要运用到法律专业知识,但都属于从事非法律职业。可见,无论是从广义还是从狭义的“法律职业共同体”的角度来看,一方面,由于法律职业高度专业化,需要具备完备的法律知识体系,以及法律思维、法律技能和法律伦理等专业素养,加上我国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只允许法学专业背景的人报考,法学以外的专业很难发展到法律职业,专业与职业的“多对一”“多对多”对应关系基本不适用于法学专业与法律职业的关系,法学专业与法律职业共同体是“一对多”的对应关系。另一方面,由于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公务员考试的低通过率,加上法律职业

在短期内市场需求仍然相对有限,法学专业本科教育并不导致法律职业之必然,法学专业更多可能对应“非法律职业”。因此,法学专业与法律职业并非必然对应关系。

(二)培养复合应用型法律人才是法学专业面向多样化社会需求的逻辑必然

经济社会发展对法律人才的社会需求日趋多样化,法学专业与法律职业共同体呈“一对多”的对应关系,而且法学专业更多对应“非法律职业”。法学专业对口法律职业的传统法律人才培养模式造成法律人才市场供需结构性失衡,这就要求法学专业在人才培养上做出回应,而培养复合应用型法律人才正好反映了法学专业与法律职业之间的逻辑关系。复合应用型法律人才体现在“厚基础、宽口径”上,即法律人才应该“厚基础”,比较系统地掌握法学学科专业在本科层次所需的法学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从事相应的法律实践工作和简单研究工作的能力;同时,“宽口径”还体现在要掌握相关的其他学科知识。可见,培养复合应用型法律人才是新建财经本科院校法学专业探索培养法律人才的现实需要,也是其谋求转型发展的出路。

二、学科融合是法学专业培养复合应用型法律人才的必然路径

在实践中,学科融合是复合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的恰当途径。学科融合,“是指为了推动学科建设,提高学科水平,打破原有学科之间的组织、结构和秩序,使不同学科相互吸收、相互借鉴而形成一个具有新质的、和谐的学科整体的过程”[2]。

(一)學科融合符合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规律

第一,从学习认知规律来看,学科融合符合复合型人才的学科认知要求。学习认知是涉及多门学科知识的过程,在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主导学科是学习认知的对象,其他学科作为方法和手段为学习主导学科提供资源供给和智力支持,拓展学生的认知视野,以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主导学科[3]。

第二,从学科教学品质来看,学科融合符合复合型人才的学科教学要求。当今行业与行业之间高度沟通与融合,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也从来都不是孤立的,而是需要其他学科知识支持的。学科融合正好契合复合型人才培养在学科教学品质上的诉求,可以为学习专业学科时提供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的支持[4]。

第三,从学生综合素质来看,学科融合符合复合型人才的通专教育融合。培养复合型人才需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美国在这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经验,即发展与建立跨学科人才培养制度[5]。“跨学科人才培养制度”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科知识为基础,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促进复合型人才的成长。另外,英国大学也设有大量联合专业,比如双科专业、三科专业或主副修专业等,加强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6]。

(二)法学专业复合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应立足学科融合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发现,学科融合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的开放性上,即拓宽学生学科知识结构的口径。而我国法学专业传统课程体系过于强调法学专业课,轻视甚至忽视交叉学科课程的设置[7],造成学生缺乏法学相邻或相关学科知识,无法适应法学专业培养复合应用型法律人才的社会需求。

这就需要通过学科融合来解决法学专业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所存在的教学资源封闭单一、学生实践能力薄弱等问题[8],为法学专业知识提供相关学科知识支撑,满足综合运用各种学科知识分析与解决具体法律事务的需要,尤其是有利于法学专业学生将来更好地从事经济、贸易、金融等各种行业领域的法律工作。当然,学科融合培养复合应用型法律人才不只是法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的简单相加,而是要真正实现法学与其他相关学科之间相互融通。因此,复合应用型法律人才是能够實现法学知识和其他学科知识交叉融合,在精通法律知识的同时掌握某一行业领域的特定知识与技能,擅长解决该行业领域专业问题的法学专业人才[9]。

三、新建财经本科院校法学专业学科融合的优势及其常见类型

(一)新建财经本科院校法学专业学科融合的财经学科优势

当前法律人才供需结构性失衡,尤其是缺乏交叉融合财经类学科知识的复合应用型法律人才。而新建财经本科院校法学专业完全可以凭借本校财经类学科优势,在坚持法学学科的基础上突出财经特色,设计出融合法学与财经类等学科特色的交叉学科课程体系,改变传统单一的法学教育模式。新建财经本科院校应该准确把握社会需求,结合自身区位优势、办学传统,在法学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强化法学与财经类学科的交叉融合,形成白身办学特色,培养具备扎实法学专业基础知识和职业技能,熟悉相关财经学科知识的“厚基础、宽口径”复合应用型法律人才[10]。

(二)新建财经本科院校法学专业培养复合应用型法律人才的常见学科融合类型

1.培养“法学+会计”复合应用型法律人才

当前,为了解决交织着财务会计与法律的复杂财务会计问题,法律实践中急需兼具会计学学科与法学学科知识技能的复合应用型法律人才,这就催生了法务会计人才的大量社会需求[11]。法务会计人才是系统掌握法学、会计学等学科基本理论知识,熟悉法律实务、会计业务、审计技术方法,熟悉证据规则等程序性法律规范,熟悉国内外财务会计相关政策、法律法规以及国际惯例的复合应用型法律人才。而我国培养的会计类、法学类专业人才大多数知识结构单一,不能运用会计审计知识来解决法律问题。

为此,新建财经本科院校可以交叉融合法学与会计学、审计学等学科专业知识和实务训练,以便培养既精通法律业务义具备会计审计技能的复合应用型法律人才,以适应国家立法、行政、司法机关、社会中介组织、企事业单位等对人才需求。

2.培养“法学+金融”复合应用型法律人才

当前,金融全球化浪潮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与投融资、互联网金融等经济发展新形态有关的金融实务创新呼唤法务金融人才[12]。法务金融人才是融合法学、金融学科的复合应用型法律人才,在传统金融业务或者金融业务创新等方面具有特殊优势,其社会需求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与日俱增。

为此,新建财经本科院校法学专业可以设置法务金融专业,将法学与金融学两个学科的专业知识进行交叉融合,培养精法律、懂金融的复合应用型法律人才,以更好地适应金融部门、法律职业相关部门,或者与金融有着密切联系的企事业单位对法务金融人才的社会需求[13]。

3.培养“法学+商贸”复合应用型法律人才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一切商贸行为都必须在法律的规范下开展,而法律也在深深地影响并保护着正当的商贸行为,市场经济高速发展迫切需要法学专业基本功扎实、知识面宽厚、实践能力较强的“法商结合”高层次法律人才。也就是说,“法商结合”高层次法律人才是市场经济对复合应用型法律人才的社会需求。

为此,新建财经本科院校法学专业应该交叉融合法学、经济管理中有关商贸学科等方面的学科知识、技能,培养“法商结合”复合应用型法律人才,以满足企事业单位或政府部门等单位相关商贸领域工作岗位的人才需要。

4.培养“法学+财税”复合应用型法律人才

建立并维护良好的财税秩序,需要依法治税,也需要准确的税务核算。当前,法学专业财税法相关课程的教学忽视税收计算公式、技术、筹划技巧等贯穿始终的税务知识;而税务专业财税法相关课程的教学却义对相关的法学基本理论讲授不透彻,无法解决法律实务问题。可见,传统法学专业或税务专业培养的人才与市场对税务人才的需求明显存在差距。

为此,新建财经本科院校法学专业可以交叉融合法学、财税学科,对法学专业的学生在税收技术技巧等方面进行强化训练,实现不同学科知识相互融合渗透,培养具有较高水准的财税知识和法学知识的财税法学复合应用型法律人才,以适应国家机关、社会中介组织、企事业单位等税收法务人才的社会需求[14]。

四、新建财经本科院校法学专业学科融合的现实难题及其解决方法

(一)新建财经本科院校法学专业学科融合的现实难题

近年来,一些财经类院校法学专业为了求生存、谋发展,实现培养目标差异化、办学模式特色化,已经在培养复合应用型法律人才上做了一些有益的创新尝试[15]。

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大多数财经院校法学专业没有结合自身区位优势、学科优势,难以形成自身办学特色,不仅在财经特色上未能形成比较优势,而且在法学功底上不如综合性大学、政法类院校法学专业本科生[16]。

另外,大部分财经院校法学专业都要求法学专业本科生选修本校的经济管理、财务会计、金融税收等财经类学科课程,但选修财经类课程缺乏基础知识的系统性,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上也无法体现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未很好地交叉融合财经类课程与法学课程知识,出现跨学科知识融合度并不强的“两张皮”现象[17],以至于财经院校法学专业培养的复合型法律人才大多很难胜任财经行业的法律事务岗位。

综上所述,新建财经本科院校法学专业培养复合应用型法律人才的难点在于创新财经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以实现法学与财经类学科知识与技能的深度交叉融合,从而让法学专业学生通晓法学与财经类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加以综合运用从而解决财经法律问题。

(二)新建财经本科院校法学专业学科融合的解决方法——选择合适的具体模式

和传统法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封闭性、单一性相比,学科融合的复合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学科优化组合、教学资源共享、教学方法多样化等优势。学科融合模式主要有主辅修模式和课程模块模式两种。

1.主辅修模式的优缺点

主辅修模式的基本形式为:法学专业+另一学科专业,即在完成规定数量的法学专业基础课程的同时,参加其他相关交叉性学科专业课程学习,在学生按规定修读完兩个学科专业规定课程并完成毕业论文(或设计)后,即获得法学与其他学科专业的相应学历学位证书。

该模式优点如下:一是获得相应交叉学科学历学位证书,即获得法学和另一辅修专业的正式学位证书;二是学科交叉融合能够得到保障,即在主辅修模式交叉融合下,所组合的学科专业都是成熟的专业,都有完善的制度保障。

该模式的缺点一是受到学生学习能力与精力约束,即在有限的4年大学学习时间内,辅修其他学科专业对于大多数法科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精力都是极大挑战。二是受到可选辅修专业方面办学条件的约束。受选修人数、办学条件等资源和成本因素的制约,主辅修模式一般只适合在校学生、二级学院、学科类型等方面有优势的高校。三是受到辅修专业计划课程的约束。在主辅修模式中课程开设会受到每个专业教学计划的限制,学生只有选专业的自由,并被动接受所选专业的指定课程。

2.课程模块模式的优缺点

课程模块的基本形式为:法学专业课程+交叉学科课程模块,即在课程体系中,科学合理安排一定数量的交叉学科基础课程形成课程模块,拓展法学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课程模块模式很好地解决了传统法学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单一性和封闭性问题,能更好地让法学专业学生掌握现实法律实践活动所需的知识技能。

该模式的优点如下:一是课程选择较为灵活。在课程模块模式下,学生可根据个人兴趣和专长在学校安排的若干课程模块中自主选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甚至还可以选择多个跨学科专业的交叉课程模块。二是容易产生规模效应。课程模块模式不同于主辅修模式受高校规模、类型等办学条件的限制,其具有成本低、适应范围广、规模效益高以及获益学生人数多等优势。 该模式缺点如下:课程模块模式无法让法学专业学生系统掌握交叉融合学科的专业知识技能,而且在课程模块时也难免会出现盲目性,这就会导致交叉学科课程选择因缺乏科学性而影响学科融合的效果。

3.新建财经本科院校法学专业学科融合的具体模式

综合考虑以上两种模式的优点、缺点,新建财经本科院校法学专业应当根据复合应用型法律人才应有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对财经类应用型法律人才的具体需求,科学合理地设置多个财经类学科专业课程模块,形成相对稳定的课程体系,引导法学专业学生根据自身兴趣与专长自主选择。当然,新建财经本科院校应该在坚持法学学科教育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本校传统学科资源优势,设置不同于其他财经院校的交叉融合的财经学科课程模块,实现复合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目标的差异化,走独具特色的法学专业本科教育之路。

[参考文献]

[1]华鹰.财经特色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重庆与世界:学术版,2016(3):53-57.

[2]宋万杰,陆相林.高校学科融合机制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20):176-177.

[3][4] 陆启威.学科融合不是简单的跨学科教育[J].教学与管理.2016(32):22-23.

[5]王玲.美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关系的历史演变及其制度成因[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68-71.

[6]杨春梅.英国大学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融合的实践及其启示[J].教育探索,2011(2):156-159.

[7]洪浩.法治理想与精英教育:中外法学教育制度比较研究:第1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8]鲁学武.涉东盟法律人才多学科融合培养模式论:以广西高校为视点[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2(8):121-125.

[9]刘莉,尚涛.学科融合角度看复合型法律人才的培养:以建筑复合型法律人才的培养为例[J].煤炭高等教育,2013(1):95-98.

[10][16]徐刚.创新财经类高校法律职业人才培养机制[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16(2):103-108.

[11]郑谊英.基于交叉学科平台的法学专业转型发展的路径探索:以法务(司法)会计本科教育为视角[J].中国司法鉴定.2015(4):113-115。

[12]张红,章小兵.金融全球化新时期法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转型之思考[J].湖南警察学院学报,2013(6):81-86.

[13]秦康美.设置法务金融复合型专业的探索[J].金融教学与研究.2013(2):68-69.

[14]张怡.财税法专业课程的特殊性与改革对策[J].中国大学教学,2007(8):38-40.

[15][17]吴德昌.论财经院校法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8):63-65.

[责任编辑:陈明]

[收稿时间] 2019-03-18

[基金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项目编号:2015JGB371)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梁胜敏(1979-).男,湖北仙桃人,法学硕士,广西财经学院法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经济法、民商法

作者:梁胜敏

高校非法学专业的法学论文 篇3:

法治语境下独立学院法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

[摘 要]为跟上法治时代的步伐和顺应“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的需求,独立学院法学专业应有一套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文章对5个样本院校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分析,认为独立学院法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创新应置于法治语境下,遵循“10+X”分类设置模式,以“基础+特色”为思路对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予以调整。以“领域学”为引领,平衡专业理论模块课程间的适配度,以群概念调整设计法学实践教学课程。

[关键词]法治时代;法治人才;课程体系;模块;独立学院;法学专业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并做出决策部署,由此开启了法学教育改革的新篇章。“形成完善的中国特色法学理论体系、学科体系和课程体系”成为“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的重要内容之一。教育部2015年颁布的《高等法学教育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教学指导意见》、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5月3日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的讲话、教育部2018年4月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法学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法学国家标准》”)等均是对“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采取的改革举措。现代法学教育中,课程是知识传递的载体。如果没有课程体系改革的支撑,法学教育改革会流于形式,法治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终将难以实现。独立学院的法学教育概莫能外。一套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是法学教育改革之根基。

一、现状分析

笔者以武书连高水平独立学院近3年排行榜前10名为依据,通过区域进行筛选,以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山西大学商务学院、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为样本,经过对资料进行收集整理,5个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大致可以分成5大板块:通识(公共)必修课程体系、通识(公共)选修课程体系、专业必修课程体系、专业选修课程体系、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以下是课程设置现状。

(一)通识(公共)课设置比例和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大体相同

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规定,通识(公共)课程体系学分与学时比例保持在30%左右。这一比例设置既体现了独立学院法学教育对通识教育的重视程度,也符合法学专业人才“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目标取向。法学专业核心课程基本按照2018年《法学国家标准》出台前教育部高校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确定的16门法学核心课程进行设置,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具有“基础主干”的特质,规范性明显。通识(公共)必修课程体系、专业必修课程体系与實践教学课程体系中的必修课程相加,基本已经达到或超过整个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总数的四分之三。

(二)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学分设置受重视

《法学国家标准》规定:“法学类专业课程总体上包括理论教学课程和实践教学课程。理论教学课程体系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识课、专业课;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包括实验和实训课、专业实习、社会实践和毕业论文。法学专业培养方案总学分应控制在160学分左右,其中实践教学累计学分不少于总学分的15%。”以此为参照,笔者所选取的5个样本院校实践教学累计学分所占比例均已达到要求,但在总学分的设置上不太相同,最高的学分设置为170学分,最低的为160学分,还有的设置为168学分。

法律职业是实践性极强的职业,法学专业的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比例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虽然样本院校在比例要求上均符合要求,但是各自总学分差异较大,这便会直接影响到限缩总学分后实践课程的设置问题。如果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比例不达标,势必造成理论课程体系对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挤压,继而影响“精技能”法治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调查发现样本院校的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比例均符合要求。

(三)法学专业的必修课程体系与选修课程体系匹配度不够合理

法学专业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之间应有一定的适配度。一般而言,专业必修课与专业选修课应形成一定的课程模块,存在一定的平衡关系。法学专业必修课程体系承担着培养法学专业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任务,而专业选修课程体系则应该是对该基础理论知识培养的较宽范围与幅度的辐射。由此,法学专业的必修课程体系与选修课程体系应为中心与外围的关系,其比例大于1∶1较为合理。但实际上,正如前文所述,样本学院通识(公共)必修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和实践必修课程占据了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大部分学分,留给专业选修课和实践课程的学分不多,独立学院的法学必修课程体系与选修课程体系比例大都在1∶1以下,该比例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培养法治人才 “强能力”的拓展取向,影响独立学院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育人目标。

(四)法治人才培养的复合型、自主化、特色不明显

法治人才的复合型包括知识复合、能力复合、思维复合等方面,这样的人才培养首先在课程体系设置上需要实现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但明明为4年的人才培养方案,其专业理论课程的设置却仅为3年。在3年的课程设置中,又受到法学专业核心课程、通识类课程体系的限制,加之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这一大棒,独立学院的法学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复合型踪迹较为难寻。由于必修类课程所占比重较大,法学专业的学生上课时间较长,能进行自主学习的时间不够充分,因此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发挥受到限制,法学专业学生自主化学习建设不足。专业学生自主化的欠缺,导致独立学院特色不明显。该种状况不仅无法有效回应“分层分类培养”的要求,而且较难形成自身特质。

二、对现状分析之思考

法治人才的培养,无论其创新模式为何,其最终落脚点都必然是将法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具体化为一门门的法学专业课程。笔者通过对样本院校人才培养方案构成进行分析发现,其关键问题在于法学专业必修课程体系和选修课程体系匹配度不够合理,也就是法学专业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间的拓展与延续关系安排不妥当。该问题的根本在于独立学院法学专业对自身育人特色的凝练不足,针对自身办学特色开设的法学专业课程体系特征不明显。对该问题的妥善解决,结合《法学国家标准》,笔者以为,一个是要在独立学院法学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中体现时代要求,将其置于法治语境之下;另一个是要立足自身办学特色来设置属于自身品牌的课程体系。

培养法治人才队伍是时代赋予法学教育的一个重要使命。对于这一重要使命,不论回应的最后落脚点在何处,课程体系改革始终为关键环节。法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创新必须顺应法律职业队伍建设正规化、职业化、专业化的趋势要求。《法学国家标准》是普通高校法学专业教学质量的普适标准,各个学校在具体操作时可高于该标准办学,却不能低于该标准建设。《法学国家标准》的出台是为了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深化法学专业教学改革,提高法治人才培养质量。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依法治国的需要。《法学国家标准》对法学专业核心课程的调整,旨在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法学专业人才的需求。由此,独立学院的法学专业,其课程体系的搭建理应遵循《法学国家标准》并作出适时的调整,贯彻《法学国家标准》的改革意图,使自身的法学教育植根于法治环境,“凝练特色求存在,回应地方寻发展”,培养时代需要的法治专门人才。

因此,独立学院法学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宜以以下两个问题的思考为关键。

问题一:如何恰如其分地调整“X”+“特色”的法学专业核心课程体系?

“同质化”的法学专业课程体系导致专业特色不彰。不同类型的法学院校在师资配备、经费投入、学科背景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势必导致各院校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各有不同。根据《法学国家标准》,法学专业核心课程采取“10+X”分类设置模式,其中“X”指各院校根据办学特色开设的其他专业必修课。因此,“X”+“特色”是形成独立学院法学专业自身特质的关键所在。如何设计才恰如其分?《法学国家标准》在课程调整上要求坚持“重基础,出特色”的原则,仅对法学核心课程做了指导与规定,旨在便于不同类型的法学院校根据办学特色设置自身的课程体系,培养立德树人、德法兼修的法治人才。对该问题的思考,可在符合现代社会发展趋势下,使开设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不仅具有实用性、有效性,而且还要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和法治建设的发展情况,使其具有开放性和适度流动性,以便回应社会的诉求。

问题二:如何落实领域学视域下的模块化法学专业理论课程体系?

当今社会利益冲突涉及的关系复杂多元,领域交叉问题愈来愈多,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已成共识。独立学院法学专业在选择领域时,宜采用领域学的视域,结合地方资源与需求,借助自身的优势特色学科,将法学专业与其他专业相融合。笔者所提倡的领域学视域,并非仅仅是设定跨界类课程,还包括研究方法、思维方式、方式手段等。“领域学下的模块化”课程设计,要做到法学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比例平衡,法学专业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适配合理。跨界类课程如何设置,应以上述问题一也就是自身的“X”+“特色”为导向,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匹配,以及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匹配。

三、具体改革举措

立足法治语境,以《法学国家标准》为参照蓝本,围绕法治人才知识培养、能力培养、素质培养三个方面,笔者对独立学院法学专业课程体系提出如下改革举措。

(一)“10+X”分类设置模式下,“基础+特色”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的调整

根据《法学国家标准》可以将法学专业核心课程分成两类:第一类延续传统法学教育的同质性,任何法学专业学生都必须完成10门专业必修课程的学习;第二类是独立学院根据自身的办学特色开设的其他专业必修课程,原则上不少于5门。将专业核心课程由原来的16门调整为“10+X”。如此既能保证法学专业理论课程的核心基础传承与延续,又能确保法学专业理论课程设置出特色。若将法学教育比作产品的生产,独立学院培养出的法科生应符合社会市场的需求,因而改革法治人才供给侧委实重要。法学问题涉及各行各业,社会需要大量复合型的法治人才。独立学院法治人才培养宜根据自身的办学特色,在实施基础传统法学教育的同时,在会计学、财税法、网络空间、环境法等方面提供特色性培养。

现以笔者所在的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法学院为例。首先,笔者通过对2014届至2018届学生就业方向进行统计汇总,发现除去考研、法考(司考)、考公务员这部分学生,在企业就业的学生所占的比重是最大的,此外还有5%左右的专业学生属于自主创业。以这些统计数据为基础,反馈到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中,便应优先考虑民商学科方向。其次,结合自身专业师资背景、师资力量等,可以做到在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方面的“民商”特色,也可以做到“民商”特色的科学研究。再次,纵观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的学院、专业设置,商科类不论是在专业数量还是在学生数量上均占有明显的优势,商科类与“民商”特色必然会存在交叉与重合,能优势互补。最后,从自身现有的校外教育实践基地资源来看,完全可为“民商”特色提供实验、实训、实践3个方面的保障。由此,笔者所在学院从2018级法学专业人才培养开始,将“X”+“特色”锁定为“民商”特色,将“X”确定为经济法、商法、知识产权法、国际私法和国际经济法。

(二)“领域学”为特色导向下模块理论课程间适配度的平衡

法学专业核心课程与选修课程应有一定的适配度,独立学院法学教育可以“领域学”为导向,借助母体与自身优势的学科与领域,打破专业学科间的藩篱,集中某一领域学科专业,实现法学与其他专业理论课程的交叉融入。例如“X”开设经济法、商法、财税法的独立学院法学专业,可考虑与会计学、财务管理、工商管理等专业实行模块化衔接,在设置法学专业理论选修课程时,纳入审计学、会计学、统计学、税法等课程,实现法学专業与其他专业的资源共享。法学专业理论课程模块设计中,加入“领域学”的引导,既能保持法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开放性、包容性和回应性,便于法学专业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法治建设需要,动态优化课程体系,又能彰显分层分类培养模式下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特色成效,为法治人才“人有所需,各尽其能”提供通道。

将“X”确定为“民商”特色后,笔者所在学院结合“X”所确定的5门核心专业课程,进行了相应的理论选修课程匹配。其办法是将法学专业理论选修课程分为2个模块,一是法学专业选修课程模块,一是法学专业拓展课程模块。法学专业选修课程模块开设了合同法、保险法、公司法、证券法、税法、投资学等15门专业理论选修课程。法学专业拓展课程模块开设了法律逻辑学、法学方法论专题、商务礼仪等6门理论选修课程。从法学专业理论课程体系设置来看,专业必修课程数量为15门,专业选修课程数量为21门,专业必修课程与专业选修课程比例为5∶7,专业理论选修课程与专业理论必修课程达到了一定程度的延续与拓展。除此之外,还要鼓励法学专业学生在选择专业拓展课程时进行跨专业、跨学科选修,承认课程学分。

(三)以群概念调整设计法学实践教学课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学学科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法学教育要处理好知识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独立学院在实施法学教育时不仅要在形式上重视法学实践教学,更应该将其落实。要明确相关实验实训和创新创业课程;增加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在整个法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比重,相关的课程累计学分至少达到国家标准的15%。同时,还应立足于满足专业学生与社会的需求,以关联性与整合性为导向,以群概念为引领,总分为脉络,群中建群。

笔者所在学院的法学专业人才培养,在设置法学专业实践教学课程模块时便是以群概念为引领,分设“基础性、提高性、创新性”3个梯度的法学实践课程群,采用实验、实训、实践教学方式,遵循“基础、提高、拓展”的设计思路,配置相关课程,如下表所示。

该模块以群为建设总纲,分类设计,循序渐进,以一体化为主导推动法学专业实践教学课程间在知识、能力、思维层面的融合,彼此之间各有侧重,相辅相成。同时,秉承“民商”特色,将专业理论课程模块与专业实践教学课程模块在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學方式与手段、教学资源、评价制度等方面予以关联与衔接,真正实现契合“宽口径、厚基础、多技能”的培养规格,由此不仅提升了法学专业学生培养质量,更增强了法学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 参 考 文 献 ]

[1] 钭晓东,黄秀蓉.地方高校本科法学课程改革刍议[J].教育研究,2015(3):131-136.

[2] 刘坤轮.我国法学类专业本科课程体系改革的现状与未来:以五大政法院校类院校为例[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7(4):139-149.

[3] 蒋新苗.加快构建中国特色法学人才体系[J].中国大学教学,2017(5):32-37+41.

[4] 杨忠明,刘颖.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发展回顾与展望[J].思想教育研究,2018(11):24-28.

[5] 李树忠.坚持改革调整创新立中国法学教育,德法兼修明法笃行塑世界法治文明[J].中国大学教学,2018(4):12-16.

[6] 陈云良.新时代高素质法治人才法律职业伦理培养方案研究[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8(4):24-33.

[责任编辑:庞丹丹]

作者:黄彤

上一篇:建筑学与建筑设计现状论文下一篇:栓塞术患者下医学信息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