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体育的发展历程

2024-04-26

竞技体育的发展历程(精选8篇)

篇1:竞技体育的发展历程

我的体育锻炼历程与感悟

作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不仅是你现在能够正常学习的条件,也是你未来事业成功的基石,在学业事业上没有健康的身体做支称,就不可能构筑自己学业与事业的百年大厦。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例子也有力的证明了健康的重要性。进行体育锻炼可谓是终身受益之事。

高中时候,由于学习和高考的压力大,所以很少有时间进行锻炼,身体也是经常出问题,特别是高三那年,我是经常的生病,今天是头疼感冒,明天是脾胃不良,加之高考又摆在我们面前,这无疑给我很大的担忧。高考后的暑假我每天晚上都会去操场散步,尽量快走,经过锻炼我的身体素质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

进入大学以后,我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锻炼身体,同时我们锻炼的形式和方法也变的多样化了。大一上学期我们体育课学的是排球,在这之前我完全没接触过这项运动,因此学习过程比较艰难,但我还是通过勤奋的练习掌握了这项运动的技巧。排球不仅是我的身体得到锻炼,也给我带来了休闲和欢乐。大一下学期我们学的是太极拳,太极拳是形意拳种。讲究心领神会。经过学习使我们能够随时随地的进行锻炼,同时也使我们多了一种修身养性,自我调节的方法。

体育课是一周一次,这显然达不到每天锻炼的要求。然而由于我们物理专业课程较多,不能有太多时间去运动场,在这时候,我在网上找到了一些健身操课程,选择了其中一个身边大多数人都在做的郑多燕减肥操。每天早上起床后和中午午休前我都会做一次减肥操,每次都在三十分钟以上。刚开始会流大量汗,肌肉酸疼,后来锻炼习惯之后每次做完都会觉得精神很好,晚上睡眠质量也有所提高。由此可见锻炼身体的好处不仅仅在于体魄的强健,更是在于心理状况的调节,生活质量的改善。

通过大学的体育锻炼。身体的重要性我已深深的意识到了。我认为每个人都应该适当的去锻炼,年轻的时候去锻炼,使自己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而不必等到身体不好时去遗憾。

终身体育意识与习惯形成:所说“终身体育意识”就是指树立终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不间断的进行下去。众所周知,思想支配着行动,树立终身体育意识是进行体育锻炼的前提。意识的树立,使我们能深刻的明白锻炼之重要,促进我们去行动,去锻炼。而习惯的形成也与体育意识的树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怎样的体育观或体育意识将决定着一个人怎样的习惯,一个拥有体育锻炼意识的人,他经经常参加各种锻炼活动,他给我们的是精神抖擞,身强力壮,气质不凡,生活态度是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相反一个没有体育锻炼意识的人,给人的是萎靡不振,弱不禁风,毫无气质,生活态度是没有方向,毫无目标的。同时从小树立体育意识,有助于孩子从小发挥自己的特长,从小就开始锻炼,有助于更多专门优秀体育人才的出现。体育运动,不仅可以锻炼了身体,增强了体质,更重要的是让你抛弃了烦恼,磨练坚强的意志,培养顽强的作风,是你学习生活的斗志激扬。同时也决定了你习惯的形成,对人生的影响深远。体育意识的树立促进良好习惯的形成,而习惯的形成对正确体育意识的发展有很大促进作用。

大学生应具备能独立地进行体育锻炼的能力,毕业后能够更好地进行自我身体锻炼,并充当家庭和社会的指导者。我们只有充分认识到体育锻炼的价值,才会自觉地养成锻炼习惯。养成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并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培养终身体育能力,促进我们身心健康发展,促进学生文化知识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大学时期主动进行体育锻炼,是整个人生的关键环节。所有大学生在大学学习过程中就应受到良好的体育教育。从思想深处认识到体育对于人体的巨大作用,努力学习体育基本知识、探究自己锻炼身体的方法,积极经常地参加身体锻炼。是自己用健康的人生!

物理学 彭丹阳

篇2:竞技体育的发展历程

所谓正确的教学思想,就是要充分认识到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首先要明确在教学中,教师始终是为教学的主体学生服务的。教师既要给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能和方法等,又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既要对学生充满热情,又要充分信任学生。教师在课堂上要唤起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展示才能的机会,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过程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人。所谓教学作风,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表现出来的思想特点。课堂气氛紧张,学生思想闭塞,反应迟缓,民主的教学作风则师生交流融洽,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敏捷,故应该提倡教师树立民主、有序、热情、自律的教学作风。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首先要真诚地热爱学生,充分信任学生,学生感受到了这些,其学习自信心就得到增强,学习积极性就能得到调动,学习潜能也就得到激发,同时也就能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

3.妥善处理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安排合理,学生听得懂,学得会,做得到,特别是教师的示范动作既要赏心悦目,让学生一看就愿意学,想学,又要规范,难易适度,让学生觉得自己也能做。学生只有在学习过程中有了成功的内心体验,才能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课堂气氛就活跃起来了。

4.淡化体育课程评价的数据测量,重视理性分析

如果单纯采用运动项目成绩来评价学生的体质,必定对个矮体瘦的学生不公平,打击了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体育运动重在参与,通过对学生进行各种身体练习,使学生机体承受科学强度的生理负荷,促进身体健康。另外,促进健康与调节情感有一定的因果关系。海格尔教授提出的“笑”既是促进健康的一面,也是体育课追求的目标。因为“笑”既可以说明学生对体育课的组织、身体练习的效果、各种运动愿望满足的满意程度等,又可以衡量学生对教师设计的这节课的适应程度。另外,“笑”还可以消除精神紧张,推迟疲劳出现。因此,体育教师要创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让体育课“笑”声常在,就应对体育成绩进行理性分析。

三、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课外体育活动有别于体育课教学,其活动内容可以是各种类型的体育知识讲座、体育演讲比赛、体育欣赏、体育图片资料展览等。近些年来,部分学校甚至开始尝试体育俱乐部的活动形式,受到了学生广泛的喜爱。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活跃校园文化和营建体育文化氛围,而且还可以扩大学生的体育知识面,从而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

兴趣是一种心理倾向,可以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终身体育直接兴趣的培养,有赖于对体育活动愉悦身心和取得成功的情感体验,而终身体育间接兴趣的培养,可以和体育意识的培养相结合起来。课余体育活动不拘一格,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变,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课余体育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有独到的作用。学生参加课余体育活动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内容、形式和方法来满足愉悦身心的情感体验。此外,学生体育特长的形成与保持也依赖学生在课余体育活动中不断强化、巩固和提高。此外,课余体育活动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运用所学体育基本知识施展体育才能的机会。因此,课余体育活动对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兴趣有着重要的作用。

终身体育习惯一经形成,体育活动就成了学生日常生活中必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四、以学生为主体,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生的自觉积极性不是自发的,而是需要教师通过一系列细致的工作才能调动起来。所以,必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主导作用的具体表现,应该是给学生提供和创造条件,促进外因迅速转化为内因,从而调动起学生的自觉积极性。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们所以能够积极行动,是因为内心有一种行动的愿望,心理学称之为动机。动机是一切行动的前提,是推动学生积极进行体育锻炼的心理依据,也即是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内因。为此,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教师要起模范和表率作用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教师“为人师表”要注重“身教”。

第二,教师要谦虚谨慎

教师的言行不仅影响学生,同时也受到学生的监督。教师的威信应该建立在自己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作风之上,这样才能获得学生的拥护和爱戴。

第三,教师要善于疏导

篇3:竞技体育的发展历程

1 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进程

我国的群众体育事业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共分为以下4个阶段。

1.1 建国起初政治色彩的群众体育

我国在1949年成立后,群众体育逐渐被国家重视,并实现健康发展。1949年是中国成立的第一年,这一年也是存在特殊形势的一年,我国政府领导人基于稳固国家政治权利而提议向苏联国家效仿,进而举办了全民运动(群众体育),以此增强公民身心健康和素质,此时的新中国刚刚成立,国家仍以建设新中国主义社会为中心思想理念,因而群众体育仅有政治色彩,毫无文娱等方面性质。

1.2 文革时期的群众体育

在1966年至1976年,我国爆发了较为严峻的政治运动,严重致使社会各界动乱,而在此期间,群众体育也因此受到了较大影响,并被带上“无产阶级反动路线”的头衔,因此,群众体育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阻碍,因为我国农村地区的环境迥殊于城镇,使得其群众体育的耗损率较小[2],随着1968年“上山下乡”、九届二中全会的展开后,我国整体的政治逐渐平稳,进而使群众体育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1.3 改革开放阶段的群众体育

1978年12月后,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其也是邓小平主义理论的形成部分之一,在此间,我国政党建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政策,随后我国群众体育便获得了良好的发展前景,即我国体育委员会将学校体育作为重点群众体育培养的战略,与此同时,我国政府也将“最先发展城市体育,并且联合农村体育”作为发展目的,此段时期的群众体育得到了全面发展。

1.4 奥运后期的群众体育

我国在2008年8月8日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而在此之后,我国的竞技体育便得到了更高一层的发展,此阶段可以说是我国群众体育进程最璀璨的时期,但是我国的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仍旧存留着较大的差异,怎样提升群众体育的发展,便成为了当代体育事业需要解决的问题。

2 目前我国群众体育的近况及问题

2.1 体育场地的体育设备近况

若想将群众体育事业持续发展,就应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前提是必须拥有良好的体育设备和稳定地体育场地[3],随着近些年群众体育的健康发展,使得我国各个城镇与农村地区都建设了不同的体育场地和设备,政府也加大了对群众体育的重视,但是就我国21世纪人口持续增长与发展的现状而言,体育的人口增长量也是无法估量的,这就会导致部分体育民众无法利用设备进行运动,这种问题对于我国群众体育事业迫在眉睫的。

2.2 我国体育产业化的发展近况

从建国初期到2008年奥运举办后,我国的群众体育处于不断发展中,也使得我国的体育产业不断提升,然而,仍存在一些问题尚需解决,例如:产业问题,市面上的体育产品应有尽有,样式千奇百变,但是多数不符合群众需求,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体育产业的发展。

2.3 群众体育与竞技、学校体育的发展近况

在我国例行“奥运争光计划”后,我国整体竞技体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现如今已达到体育的高峰阶段,与此同时全民健身的筹划,也使得竞技体育得到了全面发展,但是同竞技体育相论,群众体育依然是比较过时的,并且作为发展体育事业的重要基地“学校”,其发展也不近人情,随着时代的改革与更新,教育部更加重视加强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到”,以保学生整体素质发展,因此便漠视了学校体育。

2.4 群众体育理念的近况

即使在2008年后我国的整体群众体育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参加群众体育的人数也是日益增加,但是就近些年而言[4],我国的群众体育理念极大缺乏,进而致使其不存在体育观念,将大量的时间花费在学习和工作中,从而使我国整体人民健康越来越降低,每年的癌症病患者直线增长,这便是忽略群众体育理念而造成的结果。

3 我国群众体育发展前景的分析及思考

3.1 当代发展群众体育应坚持的方针

全民健身运动的实质就是提升人体身心健康和素质能力,因而社会公民在进行专业的体育健身时,应着重坚持体育方针,依照自身特点,适当选择体育项目,利用良好有效的方法进行体育锻炼,进而提升自身健康和身体素质,达成强身健体的目的。

3.2 政府应着重于群众体育的发展

尽管我国竞技体育在近些年得到了良好的发展,但这不能说明我国国民整体健康较好,因此,政府应加大对群众体育的重视,建设优质的体育设施,使得我国国民整体的身体素质得以提升,进而达成国富力强的道路。

3.3 推动我国群众体育产业化的发展

在实施产业化发展途中,政府应着重于山村偏远地区和农村地区,对其进行基本设施的改造,例如:体育场、台球所、高尔夫球场等,应极大满足人民的体育设施需求,为国民建造一个完善的群众体育场所。

3.4 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促使群众体育健康发展

近些年,政府制定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不但提升了人民对体育锻炼的意识,也将群众体育带入了新兴的管理道路上,但是部分地区依旧存在不法现象,因而我国有关部门必须制定和改善更加强有力的法律法规,以此提升广大社会公民的体育法律意识,确保群众体育能够在一个健康、和谐且拥有专业法制规定的国家中发展。

3.5 强化传扬力度

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完善对社会公民的指导工作,使其增加对健康理念的认识,我国的体育爱好者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增加,但是依旧存有部分人民不能够理解和掌握健康理念和运动意义[5],跑偏了方向,因而要强化对社会的体育锻炼力度,在部分落后地区进行传扬知识教育,并定期开展活动,以此加强其体育意识理念,使其积极自主的参与进群众体育中,长此以往,便提升了我国群众体育人群的健康与身心素质。

4 结语

群众体育是一种健康活动,它同竞技、学校体育为一体,而在我国的现阶段,政府和有关部门需加强人民的体育意识和观念,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待偏远地区人民进行定期的体育培训,努力改善我国群众体育的不良现状,进而使其走向长远的发展道路。

摘要:伴随着时代的与日更新,我国的体育事业蒸蒸日上,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也为中国在国际市场上赢得了更高的地位,体育已然被我国各行各业熟知和运用,现如今的人民可以在体育中得到运动的满足,强身健体,在此期间,群众体育逐步凸显在社会和生活中,它的发展不仅会提升社会公民的身体素质,也会充实人民的生活。该文将针对我国群众体育的历程与发展前景作深刻分析与研讨。

关键词:群众体育,历程,发展前景,分析

参考文献

[1]田海燕.辽宁城乡群众体育发展模式研究[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262-265.

[2]阴腾龙,云林森.中国体育梦实践历程探析[J].山东体育科技,2015(2):28-31.

[3]彭国强,舒盛芳.中国体育发展走向的研究[J].体育学刊,2016,23(2):12-17.

[4]吴文峰,周君华,于军,等.群众体育社会评价研究——以天津市为例[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5(5):19-26.

篇4:美国体育科学发展历程的新解读

关键词:科学知识图谱;美国;现代体育科学;体育科学史;文献共被引分析

中图分类号:G80(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12)10-0018-06

A New Interpretation of History of Sports Science in America

——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ocuments Cocitation Knowledge Mapping

WANG Qi,HUANG Hansheng

(1Sports Science Institute, 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 Tianjin 300387, China;2Fujian Normal University,Fuzhou 350108,Fujian China)

Abstract:In the new century, scientific knowledge mapping and knowledge visualization has developed quickly and become the mainstream of scientific metrology field. According to the Web of science databases in U.S. 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ISI), the researchers access to 4 219 research papers of 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 during 1930-2009, draw scientific knowledge mapping by using documents cocitation analysis and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software Citespace, and obtained some knowledge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science in America through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map.

Key words:knowledge mapping; America; modern sports science; history of sports science; documents cocitation analysis

了解体育科学的历史发展轨迹及演变特征,探寻学科发展的动力机制,对体育科学的学术创新和学科建设都具有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体育科学史研究尚未受到体育学术界的充分关注,相关研究成果较少,同时还存在几点不足:其一,重分支学科史,轻体育科学史;其二,重国内体育科学史,轻国外体育科学史,美国体育科学史作为现代体育科学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研究是体育科学史和体育科学学科理论建设的重要环节;其三,重定性方法,轻定量方法,尤其忽视了专门研究科学史的科学计量学方法。自科学计量学家加菲尔德1963年创办的《科学引文索引》出版以来,引文分析成为现代科学史研究的重要理论模型和研究工具。基于此,本文以研究方法为突破口,主要应用引文分析来重新解读美国体育科学的历史。

1 研究方法、期刊样本及数据来源

1.1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引文分析中的共被引分析。共被引分析是通过在引文网络中聚合一些高被引用文献得以实现的。共被引分析比一般引文分析更具客观性、科学性和数据有效性。国内外科学计量学家普遍认为其适合研究和揭示科学文献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描绘科学发展的动态结构[1]。此外,当前国际科学计量学界开始进行动态可视化研究并用以辅助分析科学文献网络变化,一种以知识单元为分析基础的知识图谱方法,正在蓬勃兴起。本文还将运用美国德雷塞尔大学信息可视化专家陈超美开发的可视化软件Citespace绘制知识图谱。

1.2 期刊样本及数据来源 选择《研究季刊》(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作为期刊样本,其原因有三:其一,在目前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收录的所有体育类学术期刊中,《研究季刊》的引文数据最为完整。ISI收录了该期刊从1930年至今的所有文献数据,而其他体育类学术期刊一般是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才出现。其二,《研究季刊》是一份综合性的权威体育学术期刊。根据2010年期刊引用报告,《研究季刊》的影响因子为1.191。体育类学术期刊中有多种期刊具有多学科性质以及较高的影响因子,但都以刊载体育自然科学的论文为主,相比较而言,《研究季刊》能较完整地反映体育科学的全貌。其三,自1930-2009年,《研究季刊》刊发的论文有83.51%来自美国,它在一定程度上是反映美国体育科学发展状况的理想期刊。在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下载了《研究季刊》1930-2009年期间发表的4 219篇文章和55 728条引文数据,数据库最后更新时间为2010年11月18日。

2 《研究季刊》文献共被引网络知识图谱分析

将55 728条引文建立数据库,把整个时间段分为8个10年段,选择每个时间段被引频次最高的前1%的文献进行分析,合并这8个时间分区网络最后得到由466个节点、1 885条连线组成的共被引图谱。每个节点代表一篇文献,节点大小反映的是文献在网络中的被引频次大小。软件还自动将中心性大于0.1的关键节点文献用紫色的圈来显示。根据陈超美的定义,共引网络图谱中的关键节点是图谱中连接两个以上不同聚类,且相对中心度和被引频次较高的节点,这些节点是发现不同学科和主题的连接点或是进化网络的支点[2]。连线粗细代表文献之间的共被引关系,连线的颜色则代表了首次共被引的年份(如图谱顶部的色带所示)。

图1 《研究季刊》1930-2009年文献共被引网络图谱

图1是对《研究季刊》55 728条引文的共被引分析可视化结果。根据网络结构和连线的颜色,将图谱大致划分为9个主要聚类,并通过对聚类节点的原文分析来给聚类命名。该图谱共包含26个连接各文献聚类的关键节点,这些关键节点文献是美国体育科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的里程碑或者转折点。除了关键节点文献,图谱中还存在一些高被引文献(本文将19篇被引频次超过30次以上的文献称为高被引文献)。一个时期的高被引文献代表了该文献的研究内容受关注的程度,也能反映学科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研究热点领域。

2.1 聚类1:体育测量研究 图1显示,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形成了稠密的共被引聚类1,这意味着该时期体育科学的研究内容非常集中。聚类1中的关键节点文献是布雷斯的《运动能力测量》,它是美国体育科学研究领域演变的起点。布雷斯是美国体育科学研究的早期实践者,更是体育测量领域的先驱,他首次利用T量表这种现代科学方法开发出“布雷斯运动能力测量”,该测量方法曾被广泛用来测试身体技能。[3]此外,麦克乐的《运动能力测量》是聚类1中的高被引文献,这两篇文献说明了美国该时期主要以体育测量研究为主。

在聚类1向聚类2演进的路径上,林奎斯特的《教育研究中的统计分析》是一个重要的连接点,它与聚类1中的《运动能力测量》和聚类2中的多篇文献有较强的共被引关系。林奎斯特是20世纪最重要的应用统计学家和教育测量领域的先驱。20世纪40年代,教育统计学由描述统计为主转向推断统计为主,使得教育研究的科学化程度有了较大提升。而林奎斯特的《教育研究中的统计分析》就是这个新阶段最有影响力的代表著作。[4]可见,早期的体育学者敏感地认识到统计方法的变革趋势,并将其应用到体育科学研究中,因而体育科研方法出现了从描述统计向推断统计的飞跃。

2.2 聚类2: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理学、运动技能学习、体适能、体育测量研究 聚类2的形成时间主要在20世纪50、60年代。该聚类包含较多影响美国体育科学发展的关键节点文献。其中,爱德华得的《系统的重量训练对运动爆发力的影响》、卡彭(的《系统的重量训练对爆发力、力量和耐力的影响》以及默斯利的《重量训练与力量、速度及协调性的关系》这三篇共被引关系较强的关键文献是聚类2的核心。从文

献的标题可知,运动训练及其运动生理学机制探讨是20世纪50、60年代的主流研究领域。在聚类2的右侧还有两篇与运动技能学习相关的关键文献,分别是富兰克林·亨利的《侧划臂动作中静力性力量和速度的因素结构》和《复杂运动的反应潜伏期延长与神经运动反应的“记忆鼓”理论》。

与聚类1相比,聚类2比较离散,表明其研究领域更加丰富。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研究季刊》的研究领域形成两条演进路径:聚类2向聚类3演进后,聚类3与聚类4、聚类5相互之间联系紧密,它们形成一条清晰的演进路径。另一条则是聚类2与聚类6、聚类7和聚类8形成的演进路径。

图谱显示,在聚类2向聚类3演进的过程中又分了两条路径。20世纪体适能专家哈里森的《力量和包含躯干及腿的身体表现测量的关系》与美国公认的体适能运动方面的领导者和实践者库里顿的《体适能的评价和指导》和《冠军运动员的体适能》形成了一条路径。哈里森的《力量和包含躯干及腿的身体表现测量的关系》还与谢尔登的《人类体质的种类:体质心理学概论》、琼斯的《运动表现与成长:静力测力的发展研究》以及奥斯特朗的《身体工作能力与性别及年龄关系的实验研究》形成了另一条演进路径。谢尔登与琼斯的两篇文献涉及到肌肉表现、肌肉疲劳曲线等内容的研究,主要关注运动疲劳与肌肉新陈代谢之间的关系。奥斯特朗更是被誉为“欧洲运动生理学之父”。毋庸置疑,上述两条路径说明,体适能和运动生理学研究是20世纪50、60年代的热点研究领域。

综上所述,20世纪50、60年代是美国体育科学发展史上的一个关键时期,该时期的体育科学研究较之前发生了几个显著变化:其一,从以体育测量研究为主转变为围绕学生的体适能与运动能力、竞技运动训练、运动技能学习等问题展开科学研究,体育科学研究领域更为丰富和多样、学科分化明显。其二,运动训练研究成为热点。二战后随着各国经济的复苏,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扩大,体育运动的普及及其运动形式的丰富,学校校际间运动竞赛的蓬勃开展,再加上电视传媒对比赛的报道,竞技体育比赛吸引了广泛的关注,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针对竞技运动训练的学术研究。其三,儿童青少年体适能研究在20世纪50、60年代受到特殊的重视,这主要源于克诺斯和希施兰关于美国儿童体能远远弱于欧洲儿童的研究结果促使美国政治领袖们发起了一项提升国家青年健康与体能的新运动。[5]

2.3 聚类3:运动生理学、体适能、身体成分研究 聚类3是图谱中最大的聚类,其形成时间为20世纪70、80年代。总体上看,聚类3的文献群更加分散,其研究内容分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在聚类3中,除前面提到的《体适能的评价和指导》、《冠军运动员的体适能》、《身体工作能力与性别及年龄关系的实验研究》外,格拉斯的《教育与心理学的统计方法》也是聚类3的关键节点,其中心度高达0.26,表明它在体育科学研究方法演进过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19世纪70年代,在社会科学,尤其在教育研究工作中发展了更成熟的统计学技术,应用统计学得到大发展,格拉斯的《教育与心理学的统计方法》便是权威的应用统计学专著之一。

另外,聚类3还有几篇高被引文献:布罗热克的《身体成分的密度分析:若干定量假设的修正》是该聚类中被引频次最高的文献。布罗热克提出了更为完善的身体成分的密度测定法。至今为止,该方法一直是推定身体脂肪率的最正确方法之一,是身体成分测量的黄金标准[6]。可见,身体成分研究也是20世纪70、80年代的主流研究领域之一。

篇5:诗歌的发展历程

艺术起源于劳动。诗歌同样也起源于劳动。

鲁迅先生说:先民在劳动中,为了协调动作,消除疲劳。“其中一个叫„抗育抗育‟,那么,这就是创作”,“倘若用什么记号留存下来,这就是文学”。(《门外文谈》)从集体劳作的节奏中直接孕育降生的初民文学可以说是中国最原始的诗歌。早期的诗歌伴随着歌舞,“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尾,投足以歌八阙”。(《吕氏春秋。古乐》)这种传统一直贯穿于我国的诗歌发展史中。

进行诗歌创作不仅要有丰富的情感和想象,而且还要有人生意识、空间意识、社会意识和民族意识,对中国的文化历史与传统进行纵横思考,对当前的现实生活也要进行哲理的思索。为此,我们对中国诗歌发展史要有一个大致的认识,脑中要形成一个大概的轮廓。下面我们分几个阶段进行简要阐述:

一、先秦诗歌

(一)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诗经》共三百零五篇,故又称《诗三百》,包括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约五百多年的历史。全集分风、雅、颂,其中风包括十五“国风”,雅分“大雅”、“小雅”,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表现手法有赋、比、兴。“子曰:《诗》三百,一言蔽之,曰:思无邪。”如《关睢》,这是一首民间情歌,用起兴的艺术手法着笔,“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写青年男子思恋少女,感情真挚大胆。由于此诗思想、艺术性都很强,且为《诗经》之首篇,故历来均受重视。

(二)屈原《离骚》

《离骚》是屈原作品中最伟大的一首抒情诗,在我国诗史具有独特地位。《离骚》篇名之意,据汉代班固所释为:离,犹遭也;骚,忧也,明已遭忧作辞也。全诗共373句,2490字。两千多年前,有这样的鸿篇巨制,确为我国诗史上之骄傲啊。屈原的代表作除此外,还有《九歌》、《天问》等。

二、秦汉诗歌

我国的诗歌发展至汉魏之间,出现一个新的局面,主要是乐府诗、民间歌辞与文人五言诗。

(一)乐府:乐府原为秦时设置的音乐机关,后经汉武帝充实编改,其任务是制定乐谱,搜集歌辞等;魏晋六朝,乐府则是指带有音乐性的诗体,逐步转变为一种新的诗体的名称。唐时的乐府是相对于近体诗与一般五七言古诗而言的另一种比较活泼质朴的诗体,“感于衰乐,缘事而发,”具有现实主义传统。宋元之后,凡属合乐之,如词、散曲均可称为“乐府”。

(二)汉乐府诗:它主要包括四类作品:

1、郊庙歌辞;

2、相和歌辞;

3、鼓吹曲辞;

4、杂曲歌辞。

乐府民歌是在《诗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诗经》有共同之处。可以说《诗经》又向前发展了。

三、魏晋南北诗歌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五言诗发展的全盛时期,而且开始形成不同时期和不同风格的诗体,主要有建安体、正始体、永嘉体、陶体、谢体、永明体等。在此不作详细论述,我们简略谈谈陶渊明。

陶渊明(365-427):东晋著名诗人,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寻阳柴桑人。其诗的内容尤为丰富,通过对农村田园生活之吟唱,表现躬耕田亩的种种体验与坚持崇高理想的斗争精神,出污泥而不染,并向封建社会的黑暗统治提出抗议。

他开创中国的田园诗,把田园看作是一片纯情的净土,歌颂田园牧歌式的生活,表现其自然天籁与美好。陶渊明具有敏锐的领悟力,生存在那与大自然距离很小的环境中,对田园生活的欣赏出见一辙,对它歌颂咏唱,以至于复归自然。如他的《归园田居》“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表现一种深远的竟境。

南北朝的诗歌形式,上承汉魏,下开唐宋,在民间歌辞的基础上,经过许多诗人的努力,逐步形成各种诗体,成为一个重要的诗体过渡时期。

四、唐代诗歌

唐代是我国诗史上的黄金时代,各体诗歌全面成熟。三百年间,诗才辈出,作品繁多,题材广泛,形式多样,风格各异;诗坛上万紫千红,百花争艳。

(一)初唐时期——准备期

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家是“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此外,还有陈子昂。

(二)盛唐时期——顶峰期

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唐诗发展至顶峰时期,题材广阔,流派众多,出现“边塞诗派”与“田园诗派”等。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和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即是这一时期最杰出的代表。他们的诗雄视千古,为一代之冠,在他们的笔下,无论五律七律,五绝七绝、古风歌行皆达到很高的艺术成就,正如韩愈所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洒》;杜甫的《三吏》、《三别》等等。

(三)中唐与晚唐时期——发展与成熟期

在中晚唐时期,诗人各有成就。但成绩最卓著的要数白居易,他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进步理论主张,并亲自参加领导“新乐府运动”,白居易的诗明白晓畅,通俗易懂,深受群众喜爱,代表作有《长恨歌》、《琵琶行》等。中晚唐诗人较著名的还有:韦应物、刘长卿、韩愈、孟郊、柳宗元、李贺、李商隐、杜牧等。

五、宋代诗词

词起源于唐代。宋词是我国诗史上又一高峰。北宁著名的词家有晏几道、欧阳修、范仲淹、王安石、柳永、苏轼、秦观、周邦彦等。

苏轼(号东坡),北宋最有名的文学家,诗、词、散文都写得很好。苏词题材广泛,有多方面的艺术修养,风格亦多样,但其主体风格是豪放的。他不仅写男女恋情、离愁别绪,而且也用来表现爱国激情和反映农村生活,代表作《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怀子由》、《念奴娇。赤壁情古》,表现诗人对理想之执着与追求,对祖国美丽河山的赞颂和热爱以及对历史上英雄人物的向往,感情奔放,联想丰富,笔力豪迈,具有积极的浪漫主义色彩,成为豪放派词家的典范作品。

南宋著名词人是张孝祥、辛弃疾、李清照、陆游、姜夔„„

宋代著名诗人是欧阳修、梅尧臣、苏舜钦、王安石、苏东坡、黄庭坚、杨万里、范成大、陆游、文天祥,其中以陆游和苏东坡的成就最高。

陆游是一个多产的诗人,一生写了9300多首诗,他的不少诗篇洋溢爱国主义豪情,激越悲壮,雄浑豪放,在宋代诗坛上独树一帜。代表作如《关山月》、《金错刀行》、《书愤》、《示儿》等,充分表达了他对南宋王朝忍辱苟安的愤恨和祖国命运的关怀。他的诗不论在当时或对后世,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六、元曲、杂剧

元代是散曲和杂剧兴盛的时代。

元代散曲是继诗词而兴起的一种新诗体。马致远是元代散曲之大家,很有影响,其作品多写怀才不遇的悲愤或羁旅飘泊的痛苦,代表作如《双调。夜行船》(秋思)、《天净沙》(秋思)等。

“枯藤老树皆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

马致远的确善于摄取自然景物,融羁旅飘泊之情于萧瑟荒芜之景,强烈烘托出“断肠人在天涯”的秋思情绪,情调虽感伤,艺术手法却很高,给人以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元杂剧的代表作家是关汉卿与王实甫,代表作分别为《窦娥冤》和《西厢记》。

七、明清诗歌

明清两朝是戏曲和小说兴盛的时代。

较有成就的诗人如:高启、于谦、戚继光、俞大猷、顾炎武、陈子龙、夏完淳、吴伟业、王士祯、纳兰性德、袁枚等人。

新诗的发展离不开对旧体诗词的借鉴。创作新诗应当全面继承和发展几千年来中国古典诗词内容与形式两方面的优良传统,努力创造发扬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新诗的民族形式。在此对我国诗史只作了一个简要介绍,理出一个基本脉络构想,还有待不断充实、完善。《诗经 采薇》全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xiǎn狁yǔn 之故。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猃xiǎn狁yǔn孔棘!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赏析:

《采薇》是西周时期一位饱尝服役思归之苦的戍边战士在归途中所作的诗,诗中叙述了他转战边陲的艰苦生活,表达了他爱国恋家、忧时伤事的感情。 诗的前三章以倒叙的方式,回忆了征战的苦况。为了抵御狁的侵扰,他长期远离家室,戎马倥偬,多么渴望边境早日安定而返故乡!

篇6:汉字的发展历程

秦统一前,各诸候国使用的文字各不相同,秦始皇统一中国,李斯整理小篆,“书同文”的历史从此开始。尽管汉语方言发音差异很大,但是书写系统的统一减少了方言差异造成的交流障碍。

三千余年来,汉字的书写方式变化不大,使得后人得以阅读古文而不生窒碍。但近代西方文明进入东亚之后,整个汉字文化圈的各个国家纷纷掀起了学习西方的思潮,其中,放弃使用汉字是这场运动的一个重要方面。

由于汉字书写复杂,这种“汉字落后论”的说法存在了很长时间,认为汉字是教育及信息化瓶颈,并有“汉字拉丁化”甚至废除汉字的推动行为。这些运动的立论以为:跟西方拼音文字相比,汉字是繁琐笨拙的。许多使用汉字国家即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汉字简化,甚至还有完全拼音化的尝试。

其中日文假名的拉丁转写方案以及汉语多种拼音方案的出现都是基于这种思想。

中国大陆将汉字笔划参考行书草书加以简化,于1956年1月28日审订通过《简化字总表》,在中国及新加坡使用至今。台湾则一直使用繁体中文。

不过有趣的是,目前世界上只有汉字是唯一的流传至今从未中断的文字,英语等拼音文字现代人看几百年前的书大都看不懂,更别说几千年了。

目前的汉字体系分为繁体字和简体字,前者用于台湾、香港、澳门和北美的华人圈中,后者用于中国大陆和新加坡以及东南亚的华人社区。通常说来,两种汉字书写系统虽然有差异,常用汉字的个体差异不到25%,并且简繁字转换都有规律可循,尤其通过电脑软件转换非常方便,不存在多少交流障碍。

现在一般认为汉字也有突出优点,初始学习难度虽大,但掌握常用字后不存在类似海量英文单词的继续学习问题,且其表意特性也能充分调动人脑的学习能力。在计算机输入问题基本解决后,“汉字落后论”及“汉字拉丁化”已实际上逐渐被大多数人抛弃。

目前汉字系统已经基本稳定,但汉字的规范化、生僻字的自然消亡仍在继续进行。

篇7:党的发展历程

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

中国共产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四大部分,即新生期、奋斗期、探索期、逐步迈向成熟期。

一、中国共产党新生期

清末民初,人民深受军阀混战的残害和西方殖民者的压迫。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土地,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中国国民党由于它的自身原因限制,无法满足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需要。因此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迫切要求成立自己的组织。1921年,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中国共产党破天荒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目标。采取资产阶级民主派没有采取的依靠广大群众的革命方法,推动中国工人运动出现了第一个高潮,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影响和推动下,在国共合作的条件下,中国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1925年的五卅运动标志着全国范围的革命高潮的到来,为举行讨伐北洋军阀的革命战争奠定了群众基础。北伐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反帝反封建的口号下进行的。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同国民党中的先进人士一起,在北伐军中发挥了骨干作用。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运动迅猛发展,动摇了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在中国的统治基础。但是在斗争的关键时刻,由于大资产阶级的叛变和共产党内发生陈独秀投降主义的错误,对统一战线内部的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妥协性与反动性认识不足。因此,没有及时有效地组织革命力量同他们作坚决的斗争。结果,当蒋介石、汪精卫控制中国国民党先后叛变的时候,中国共产党不能组织有效的反击,导致了第一次大革命的失败。1927年革命失败后,蒋介石与中国国民党在帝国主义、买办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的支持下,建立了新军阀统治,对共产党人和革命者实行极其残酷的镇压。在1927年到1928年上半年,就屠杀了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33.7万多人。但是,共产党人并没有被吓倒,被杀绝。他们揩干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体,又继续战斗了。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等人领导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8月7日,党中央召开紧急会议,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

针。9月,毛泽东同湖南省委领导了湖南、江西边界的秋收起义。随后,湘鄂赣粤各地的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和其它许多地区的起义先后爆发。自1927年大革命失败到1928年,中国共产党在全国各地领导武装起义100多次,开始进入创建红军和发动土地革命的新时期。

毛泽东组织建立了中国农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并带领军队进驻井冈山。于1928年与朱德带领的起义军会师于井冈山,创立了红军第四军,扩大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到1933年,全国红军发展到33万人,共产党员也从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的1万多人发展到30多万人。

在此后的一段时间里,党内的“左”错误几乎使城市中有组织的革命力量损失贻尽。党中央在城市站不住脚。1933年,被迫撤到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一方面军损失惨重,不得不在1934年10月退出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1935年1月,长征途中在遵义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批评了党在军事理论指挥上的错误,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全党的领导地位。但是,王明冒险主义造成的这次严重损失,使全国红军由30多万人减少到3万人左右,共产党员由30多万人减少到4万人左右。

毛泽东说过:“我们的军事力量长征前曾经达到过30万人,因为犯错误,后来剩下不到3万人,不到十分之一。重要的是在困难的时候,不要动摇。三万人比三十万人哪个更强大?因为得到了教训,三万人人队伍比三十万人的队伍更强大。”

二、中国共产党的奋斗期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针对当时实际情况毛泽东同志多次重申党的二大提出的关于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规化,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光辉思想,指出了中国的出路在于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反动统治,并进而转入社会主义。并着重总结了建党以来在统一战线方面的经验与教训,制订了既联合又斗争的策略,以及同顽固派斗争的方针。建立了中国国民党在内的包括一切抗日阶级的抗日统一战线。并将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点放在敌后,放手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建立革命根据地和政权。在抗日战争期间,由于执行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路线,致使革命力量迅速发展。到抗日战争胜利的前夕,人民军队的主力,由抗战开始的3万多人,发展到120万多人,使我们党真正建设成为一

个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成为中国人民前所未有的领导力量。

抗日战争结束以后,蒋介石依赖美国的援助,拒绝我党和全国人民关于实现和平民主的正义要求,悍然发动全面内战。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以根据革命形势的变化和革命实践的发展,充实和丰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政策,面对蒋介石发动的全面内战,提出了“针锋相对,寸土必争”的方针,以革命的两手反对其反革命的两手。在武装斗争总题上,毛泽东同志提出了十大军事原则,使我党领导的革命力量在内战中不断发展壮大。

从1946年6月至10月,国民党军侵占解放区城市153座;解放军则收复城市40座,歼敌29.8万人。从1946年11月至1947年2月,国民党军侵占解放区城市87座;解放军则收复和解放城市87座,歼敌41万人。国民党军被迫放弃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而改为对陕北、山东两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从1947年3月至6月,解放军经过4个月的内线作战,努力打退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并在东北、热河、冀东、豫南等地开始局部反攻。解放区虽仍有95座城市被敌侵占,但解放军同时收复和解放了153座城市,并歼敌40余万人。

1947年10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发表宣言,提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1949年4月,百万雄狮过大江,占领南京总统府。

中国共产党仅仅经过3年多的英勇奋战,就消灭了蒋介石的800万军队。中国共产党用小米加步枪打垮了美国制造的飞机加大炮,推翻了国民党政府。

三、中国共产党探索期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此,中国人民开始建设新中国,为新中国的繁荣与发展奋斗的探索之路。1955年夏季以后,“大跃进”运动兴起,社会主义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过于简单划一,为以后的长期发展遗留了一些问题。期间,“浮夸风”盛行,偏离了实事求是的道路。虽然后来拨乱反正,但是这次错误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得的影响。

从1966年5月到1976年10月这十年,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

灾难的内乱。它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文化大革命”中同“左”倾错误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进行了艰难曲折的斗争,使“文化大革命”的破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胜利,从危难中挽救了党,使国家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随后开始的改革开放事业,是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的毛泽东思想,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以及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沿着社会主义道路,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奋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着帝国主义的干涉。为了保护党和国家不受外国的侵犯,中国共产党不断地完善自己,歼灭国内的残余反动势力,还先后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及援越战争。从而使新中国的国际威望进一步提升,彻底粉碎了蒋介石幻想的第三次世界大战,更好地维护了党和国家的政权。

四、中国共产党逐步迈向成熟

进入21世纪,中国共产党继续大力发展经济,为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和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而努力。通过10年的发展,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已经超越了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血泪史。有多少位革命先烈流血牺牲;是一部成长史,中国共产党经历过无数挫折,仍然能够成长与壮大;是一部发展史,它是从“星星之火”发展到“可以燎原”的态势。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历史,是一部光辉的高速发展史,使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变成“富起来”。中国共产党的发展离不开中国人民的努力,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所以它不断发展到现在。我相信,在它的带领下,中国人民一定可以实现共产主义。

篇二:中国共产党发展历史简介

中国共产党发展历史简介

中国共产党创立时,中国正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的基本矛盾,其中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成为中国革命的基本任务。

中国共产党产生的阶级基础,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和工人运动的迅速发展。中国工人阶级是伴随着外国资本主义、中国早期官僚买办资本和民族资本开办近代工业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到1919年,中国近代产业工人已达200万人左右,成为中国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中国工人阶级从产生时起,就不断地进行反对剥削和压迫的斗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随着工人阶级的壮大,工人罢工的次数日益增多,罢工的规模急剧扩大,开始参加规模较大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政治斗争。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迫切需要先进的革命理论的指导和本阶级政党的领导,从而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准备了物质力量,为中国共产党的产生奠定了阶级基础。

为了反抗外国帝国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主义统治,争取民族独立,改变国家贫穷落后的面貌,中国人民进行过无数次不屈不挠的斗争。但是,包括太平天国等农民运动和辛亥革命等资产阶级革命,都没有能够从根本上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统治,最后都失败了。近代历史证明,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都不可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彻底胜利。中国革命要取得胜利,必须有一个新型的先进的阶级来领导。这个历史重任,落到了中国工人阶级身上。中国工人阶级除具有世界一般工人阶级的优点外,还具有斗争最坚决最彻底、集中程度高,易于形成强大政治力量、便于和农民结成巩固联盟等本身独特的优点。这些特点,决定了中国工人阶级是中国最革命、最进步、最有远大前途的阶级。在中国社会的发展中,中国工人阶级有力量、有能力肩负起历史责任,发挥决定性作用,领导中国革命达到胜利。

中国共产党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基础上产生起来的。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志士仁人一直苦苦寻找救国之路,诚心诚意地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文明。但是,西方资本主义列强这些“先生”并不希望中国独立富强,他们总是欺负自己的“学生”,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充分暴露出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矛盾的现实,从反面教育了中国人民。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不得不在黑暗中继续摸索新的出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把学习的目光由西方转向俄国,转向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奠定了建立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基础。

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在近代中国,最早歌颂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是李大钊。李大钊(1889-1927),河北省乐亭县大黑地村人。他在1913年至1916年留学日本期间,就注意研究社会主义思潮。1918年,他先后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等文章,热情歌颂十月革命的胜利,指出十月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上之革命”,“是二十世纪世界革命的先声”,并满怀豪情地预言:“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1919年5月,李大钊写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在中国第一次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经济学说和科学社会主义,并强调阶级斗争学说是把三大原理联络起来的“一条金线”。同年7月,他发表《再论问题与主义》等文章,驳斥一些人对马克思主义的攻击、诬蔑,强调对中国社会问题必须有一个“根本解决”,从而维护和推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919年的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919年上半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协约国”在巴黎召开了重新瓜分世界的“巴黎和会”。当时,中国作为战胜国也参加了会议。但会议拒绝中国正当要求,还决定把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转交日本。北洋军阀代表居然准备在这样的和约上签字。消息传到中国,激起中国各阶层人民强烈愤怒。为了反对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主权的损害,反对北洋军阀政府的卖国政策,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3000 马克思主义认为,工人阶级的革命政党,是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的结合。工人阶级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才能由自在阶级转变为自为阶级,形成自觉的工人运动,不断提高斗争水平,产生组织起工人阶级政党的要求、马克思主义是工人运动经验的科学总结,只有和工人运动相结合,才能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指导工人阶级在革命斗争中建立起自己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历史表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并日益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也就是中国共产党从酝酿、准备到正式建立的过程。在五四运动中,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看到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历史地位和它的伟大作用。因此,一大批先进分子纷纷到工厂、煤矿等地方,调查工人生活,开办工人夜校,讲解革命道理,宣传马克思主

义,发挥桥梁作用,使马克思主义逐步地和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成立以后,这项工作开展得更加深人,知识分子和工人当中都涌现出一批有共产主义理想的先进分子。在此基础上,正式建立中国共产党的条件基本具备了。工作的决议》,决定集中力量领导工人运动,首先是组织工会和教育工人;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共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中国共产党正式宣告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开天辟地的大事件,从此;中国有了一个完全新式的、以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和唯一的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工人阶级有了坚强的战斗司令部,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信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共产主义运动在中国兴起,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1919—1927)

中国共产党创建于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破天荒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目标;采取资产阶级民主派没有采取的依靠广大群众的革命方法,推动中国工人运动出现了第一个高潮,中国革命的面目为之一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影响和推动下,在国共合作的条件下,中国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1925年的五卅运动标志着全国范围的革命高潮的到来,为举行讨伐北洋军阀的革命战争奠定了群众基础。北伐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反帝反封建的口号下进行的;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同国民党中的先进人士一起,在北伐军中发挥了骨干作用。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党领导的工农运动迅猛发展,动摇了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在中国的统治基础。在斗争的关键时刻,由于大资产阶级的叛变和共产党内发生陈独秀投降主义的错误,这次革命遭到了失败。

(1927—1937)

1927年革命失败后,面对国民党新军阀的残暴统治,中国共产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总方针。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逐步把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到农村,建立根据地,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党领导根据地人民建立革命武装和工农政权,连续多次击败国民党的军事“围剿”。在革命走向复兴的时刻,党内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使党再次受到严重损失。由于第五次反“围剿”斗争的失败,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长征。长

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纠正了党内的“左”倾错误,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路线的领导地位,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党从幼年走向成熟。随后,党领导红军以异乎寻常的坚强毅力,战胜敌人的围追堵截和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

抗日战争(1937-1945)

1937年7月,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的侵华战争。中国共产党制定抗日救国的纲领,提出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战略方针,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指明了道路。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抗日人民武装深入敌人后方,发动人民群众,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建设抗日民主政权。根据地军民逐步成为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在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党领导敌后军民坚决同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并同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妥协逆流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中国人民经过八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并为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解放战争(1945-1949)

全面建设(1949-1956)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站立起来了,中国历史从此开 篇三:党的发展历程

九十年风雨兼程,九十年星光闪耀。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成立以来,至今已经走过了90年不平凡的历程。90年来,历经风雨的中国共产党,从当初只有50多名党员,发展成为一个拥有近8000万名党员的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党和国家的建设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回顾梳理党的历史,那一幅幅波澜壮阔的画面栩栩如生,刻在我们心里的那一些记忆永远值得我们铭记。

1、从五四运动到“南湖会议”(党的创立时期 1919.5.——1921.7.)

近代中国社会的演变和“救亡图存”斗争的屡遭失败,奠定了中国共产党产生的社会基础;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和政治上的觉醒,奠定了中国共产党产生的阶级基础;十月革命的胜利和马克思主义的传人,奠定了中国共产党产生的思想基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生奠定了中国共产党产生的干部基础。在各种条件具备后,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就成为了历史的必然。

2、从第一次国共合作到“七.一五分共”(国民革命时期 1921.7.——1927.7)

1924年的第一次国共合作巩固了广东革命根据地,推动了北伐战争的顺利进军,但由于幼年的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右派的妥协退让,放

弃了对同一战线和武装斗争的领导权,致使国民党右派势力得逞,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相继背叛革命国民革命失败。

3、从挺进井冈山到“七七事变”(土地革命时期 1927.7.——1937.7.)

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成功地实现了两次生死攸关的大转折:第一次是从国民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中国共产党在失败中总结教训,成功的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第二次是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到遵义会议的召开,停止了“左倾”路线在党内的统治,重新确定了毛泽东同志在党的领导地位,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挽救了党。

4、第二次国共合作到抗日胜利(抗日战争时期 1937.7.——1945.8.)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了“芦沟桥事变”,点燃了全面侵华的战火。在全国人民抗日热情地推动和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下,以第二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并历经八年艰苦抗战,打败了强大的日本侵略者,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5、从重庆谈判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解放战争时期 1945.8.——1949.10.)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不顾全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及各民主党派的反对,在美国的支持下发动了全面内战。中国共产党在全国人民和各民族党派的支持下,最终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建立了新中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6、从争取国民经济恢复到“三大改造”完成(向社会主义过度时期 1949.10.——1956.12.)1949年到1952年,面对满目倡痍、白废待兴、茅盾重重的困难局面,中国共产党遵循“不要四面出击”的方针,成功地用三年时间实现了国民经济的根本好转。从1952年开始,又展开并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7、从“大跃进”到“八字方针”制定(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时期 1957.——1965.)

从1957年开始,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虽然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但在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下,也出现了阶级斗争扩大化和经济建设中的“左倾错误”。

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指导下,加之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破坏,出现了“文化大革命”这样历时十年的全局性内乱,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遭受了严重挫折和损失。

9、从“两年徘徊”到十一届六中全会(拨乱反正时期 1976.——1981.)

篇8:竞技体育的发展历程

独立战争使美洲摆脱了英国的统治。1861~1865南北战争时期, 美国学校军事训练代替了体育训练。19世纪是美国历史上一个转折点, 发展中心从农村市场向城市化和工业化转移。19世纪初, 体操进入美国, 这个时期的主题是集德国体操、法国体操、瑞典体操与一体的美式体操[1]。

19世纪末, 学校体育逐渐被重视, 主要内容是体格训练, 通过器械体操和柔软体操训练来达到健康的目的。同时学校体育受重视的另外一个原因是为快速发展的工业提供劳动力, 以及为军队提供军事人才。1861~1900年在这一时期, 美国学校体育的主要指导思想是以德国体操、瑞典体操为主要内容, 为工业和军队提供体格强壮的人。

1900~1950年, 以杜威为主的进步教育运动对当时美国体育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最重的思想就是“新体育”[2]。“新体育”觉得体育的目的不只是全面培养发展的人, 也是为了健身, 他的教学内容以竞技运动为主。此外, 吴涛在《美国中小学体育教学主导思想沿革初探》中谈到, “新体育”注重科学性, 提出教学计划必须与儿童的运动能力和儿童的发育相适应的要求, 一定要尊重儿童的欲望、兴趣, 在课堂上必须以儿童为中心, 教师只是起到辅助的作用。综上所述, 这一时期美国体育的指导思想主要是新体育理论, 即让学生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20世纪60年代, 肯尼迪任美国总统, 在其影响下, 美国学校体育产生了积极的效应。1969年美国调查显示, 94%的大学都设有体育必修课。在这段时期, 学校体育发展的趋势为:课程设置是以竞技体育为主, 以健身、参与为目的。但是后者比较受学生的欢迎[3]。

美国政府1 9 8 0年, 在《全国的目标:增进健康, 预防疾病》这一报告中, 再一次申明学校体育对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起到重要作用。由当时美国学校体育的发展状况, 明确了一个1 0年目标, 就是至1990年, 每天要和60%以上的少年儿童, 一同参加学校组织的体育课和课外活动。后来调查结果显示, 美国将近9 0%的儿童青少年都参与体育活动。

美国国家运动和体育协会 (NASPE) 于1995年颁布了《走向未来——国家体育标准》 (Moving into future-National Standards for Physical Education) , 这是美国学校体育史上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改革[4]。标准是对关于学生应该知道什么, 学生能够做什么的一个回答。自从颁布该教学标准, 美国学校体育都是以帮助学生建立终身体育锻炼的观念和培养体育锻炼的习惯为主要指导思想。在美国, 非常鼓励并重视在校期间学生参加体育活动, 也很注重和培养毕业后学生能继续参加体育活动。由体育教学来促进健康, 使体育活动在学生中有一个积极的态度。为了适应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体特征[5], 要降低运动项目的负荷还有难度。

美国把运动视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发展与教育密切相关。从上面可以看出美国各个时期的体育指导思想是由美国的国情决定的, 它受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的影响。另外, 美国的体育教育一般都与健康教育相结合, 建立以促进学生健康为出发点, 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为目的的学校体育教育模式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因此现在以及以后很长一段时期内, 美国学校体育的主要指导思想是终身体育, 促进青少年和儿童社会、精神、体质、情感的发展,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 美国学校体育的管理体制

美国是典型的地方分权制国家, 学校体育也是地方分权制类型, 主要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政府主要通过政策法规来管理体育, 全国没有统一的目标及体育教学大纲, 有各洲自己制定。各州的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都有权利制定自己的教学内容。学校的教学内容取决于各个州和学校的经济状况和学生数量等其他因素[6]。

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美国各州、各校都有很大的自主权, 注重根据本地条件编定相应的教学大纲。教材选择空间大、内容多, 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得到满足, 学生的个性也得以发展, 在多种多样的内容中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 可以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活动。例:纽约规定, 7~12年级段的这群学生, 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 在大纲规定的内容里可以选择1~2项运动项目成为其终身锻炼项目。体育教学主导思想的基本内容虽然一致, 但其在实践中确具有极大的灵活性, 并呈现自由发展的趋势。政府不会介入也很少干预, 就算介入也是采用补贴和立法的费用方式进行。

美国大学体育主要由大学体育联合会管辖。学生的课外活动一般由娱乐体育部管理。体育课程内容呈现弹性和选择性趋势, 适应个体差异需求。而且教学大纲是随着学生身心特点和个性发展而变化的。

3 美国学校体育的运行机制

体育发展的运行机制是由管理体制决定的。美国学校体育运行机制主要是通过美国国家体育标准, 体育课程的实施和规章制度。标准中指出, 一个受过身体教育的人 (aphysically educated person) 应该能达成目标: (1) 可以展现出多种运动方式然后熟练掌控这些运动。 (2) 可以运用运动的概念和原理, 指导动作技能的发展学习。 (3) 培养并形成积极运动的生活方式。 (4) 保持并达到健康的体能。 (5) 可以展现出负责任的社会、个人行为能力, 在身体活动环境中体现。 (6) 在身体活动环境中, 可以尊重、理解人们的不同之处。 (7) 懂得身体活动能够提供自我展现、挑战、快乐和社会交往的机会[7]。

在美国, 各学校只是把体育课程标准作为一个指导方针, 没有明确规定各州或地区的体育课堂内容, 每个州都有权利制定自己的课程标准, 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自己学校特色的课程模式和内容。美国注重让学生掌握长期运动的技术和方法, 增强学生体质。教学内容多样。许多课程模式在这个时候应运而生。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SPARK课程模式、运动教育模式、健康体适能模式等。其中笔者感触最深的就是SPARK (Sport, Play, and Active Recreation for Kids) 课程模式, 笔者有幸参与了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Lynn Dale Housner教授来我院培训Spark。在美国, Spark课程是一门经过反复研究和验证的权威性课程。这几年传入我国, 在多个试验点开展实施, 取得了强烈的积极效应。

美国的健身体育模式的发展趋势是简化、分解和改变原有的竞技体育项目的规则为基础的, 非常鼓励并重视在校期间学生参加体育活动, 也很注重和培养毕业后学生能继续参加体育活动。由体育教学来促进健康, 使体育活动在学生中有一个积极的态度。为了适应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体特征, 要降低运动项目的负荷还有难度。

另外, 体育设施也是学校体育运行的一个重要因素。通常体育馆被视为学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的学校运动设施在全世界范围内是佼佼者, 孩子们在体育课上都能够充分利用体育器材。学校的宗旨就是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上有充足的体育器材和设施, 学校会充分运用体育设施来开展学生的体育活动, 如组织联赛。

4 对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启示

通过回顾美国学校体育教育改革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对学校体育发展的优势进行分析, 对我国学校体育改革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美国学校体育是在培养学生的个性, 为终身体育打基础;它的教学目标群定位是学生, 学习者可以不断的参加, 增强体质是我国传统体育教学的目标, 放在首位的是活动和运动的能力培养, 对体育课学生将失去兴趣, 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受到妨碍。另外, 美国的教师有一定的自主权, 教学大纲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灵活性, 学生能够真正的体会到体育课堂带来的乐趣, 愿意主动去参与去锻炼, 而我国实施的是统一的教学大纲, 缺少灵活性。

另外, 终身体育是当前国际上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的总趋势。体育教学世界各国的共识是, 要为终身体育打基础。为此美国体育课程内容逐渐引进了许多终身体育性质的项目, 例如自行车、慢跑、步行、游泳以及一些竞技体育项目改造后的运动。而我国传统的体育教学思想是以技术教学为主导的, 在一定程度上终身体育思想的培养受到阻碍。

美国的学校体育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但是我们不能简单的“拿来主义”, 要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本土化, 以创新性、开放性的学校体育理念, 加速真正以学生为本学校体育改革, 是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必然。

参考文献

[1]吴涛, 时勇进.美国中小学体育教学主导思想沿革初探[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1993 (4) .

[2]李艳.中美两国学校体育教育思想的比较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

[3]姚淳.美国学校体育教育计划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

[4]徐勤儿, 陈金凤.美国基于国家标准的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对比研究[J].体育与科学, 2007 (5) .

[5]王若光.美国早期体育思想发展研究[J].体育科学研究, 2010 (1) .

[6]赵云宏, 宋会君, 揭明兰.国外体育管理体制改革趋势的研究[J].体育科学, 2002 (11) .

上一篇:写班上的同学的作文1200字下一篇:落实巡察反馈问题整改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