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文化浅析

2024-04-30

中国茶文化浅析(共8篇)

篇1:中国茶文化浅析

形势与政策论文

浅析中国文化软实力

摘要:文化软实力正日益成为衡量国家或地区发展的重要指标和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和平发展的中国,应该把打造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现实发展战略的重心。综观当前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现状,虽然在总体上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但在客观上也存在亟待解决的诸多问题。结合我国实际,从文化软实力存在的问题出发,探索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新思路和新方式,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改革创新

正文:

软实力”(Soft Power)的概念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提出,他认为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主要存在于三种资源中:“文化(在能对他国产生吸引力的地方起作用)、政治价值观(当这个国家在国内外努力实践这些价值观时)及外交政策(当政策需被认为合法且具有道德威信时)”。我国学者对软实力的认识有别于约瑟夫·奈的观点,但在软实力构成上,中西学者一致认为“软实力”是包括文化、价值观念、外交政策、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等在内的影响力、感召力、凝聚力和向心力,其中文化方面的软实力,即“文化软实力”是软实力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 我国文化软实力的优势:

(一)中华传统文化是文化软实力的核心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创造了辉煌的文明,这种独特而鲜明的特质,就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在当前世界大变动的格局中,中华文化对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中国古代政治家对内对外重视软实力的传统可谓源远流长,对内多主张德政与仁政,对外多提倡王道与厚道。中国古代关于软实力的政治思想与实践,奠定了中华民族爱国思想和以人为本精神的基础,至今仍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与外交政治理念核心是儒家的仁政与王道思想,倡导的中和哲学与中庸之道、人我关系哲学与忠恕之道、重义轻利或义利兼顾、协和万邦与大同小康、德政与仁政、尊王道贬霸道等,以及墨家的兼爱非攻与扶弱击强等基本思想,奠定了中华民族的德性内涵。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为今天的软实力建设留下了珍贵遗产。

自古以来,中华文化对中国周边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形成了相对独立的中华文化圈(儒家文化圈)这一地区除了中国,还包括日本、朝鲜、韩国、越南等地。中华文化也对世界其他地区产生了重要影响。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文化,以及科举制度、四大发明、航海造船等等,是欧洲近代启蒙运动的重要思想源泉。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影响深远,我们必须继承与发展!

(二)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是软实力增强的强大动力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在外交上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与邻为善和以邻为伴、对话而非对抗,“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安

全观,和谐世界等主张,对外占领“道德制高点”。内政上提出了:“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和谐社会与战略目标等,汇集成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

特别是2007年10月,胡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新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表明,文化软实力这一概念已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提升到党和国家战略的层面,成为国家文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指导方针。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化软实力建设是我国文化软实力增强的坚强后盾和强大推动力!

二 我国文化软实力的不足:

(一)文化发展水平低,对外传播不足

由于中国文化发展的起点太低,尽管当前推进速度比较快,但是吸引力还是极其有限的。主要表现在:1在语言方面,中国和西方的交流处于严重逆差状态。2在高等教育方面,中国的大学质量远远地落后于欧美,没有一所大学能够入围世界顶尖高校之列。3在学术研究方面,时至今日,没有一个中国人在国内获得诺贝尔奖。4在大众文化方面,中国影视市场和音乐的“进出口”极不平衡。

(二)文化管理体制与能力落后

传统的计划体制还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范围内存在,文化管理者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型的文化管理方式,从而使得我国的文化生产力难以充分释放,进一步导致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得不到充分的满足,以及我国文化的国际竞争力相对薄弱。

(三)经济发展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

三十年来改革开放为中国经济带来了突飞猛进的增长,但与此同时也造成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如:贫富差距过大,污染严重,社保不足,腐败严重,公权力滥用,强拆等一系列问题,造成国民对国家的失望和国外对“中国模式”“中国梦”吸引力下降。

三 改革创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我国的软实力有着难以复制的优势,但同样有着众多的不足。我国在提高文化软实力,扩大文化影响力方面既面临着新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总体来看是机遇大于挑战。而抓住当前国内外的有利时机,迎接挑战,是我们的唯一选择,也是我国作为世界经济大国应当承担的责任。

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需要继承和发展自身优势并且探索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新思路和新方式,在此我有以下建议:

(一)要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服务贸易。

文化传播能力与一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直接相关,是一国文化生产力和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构成元素。一个国家文化的影响力,不仅取决于其内容是否具有独特魅力,而且取决于该国是否具有先进的传播手段和强大的传播能力。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服务贸易可以将我国优秀和先进的文化传播出去,提高我国影响力。

(二)创新体制机制,形成合力,发挥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整体作用。

软实力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党和国家还有普通民众共同努力,把各个方面的力量整合起来,凝聚共识形成合力。创新文化管理体制使之更有利于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三)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提升国家吸引力

近几年所涌现的社会问题,是由于政治体制改革没有适应经济发展的步伐,暴露出一些社会问题,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使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有利于根本上解决一些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和谐,人民团结和“中国模式的”吸引力。

(四)要综合运用经济、军事的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两种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经济建设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为文化软实力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坚定不移的继续发展经济和军事实力的同时,充分发挥文化软实力的吸引力和影响力。综合运用经济、军事的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两种作用,形成整体合力,大幅度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水平,使之与中国的经济大国地位相适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中国日报》《南方周末》

浅析中国文化软实力

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

班级:

B1005

姓名:孙隆隆

学号:1513100523

邮箱:orange_oranges@qq.com

篇2:中国茶文化浅析

中国的传统节日体系是在协调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整个社会和谐和整个道德教育,这些都在这个节日体系里得到了体现。现如今很多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人大多数选择过外国节日。这种“崇洋媚外”的现象,令许多学者很头疼,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今天,我从中西传统节日两者源自不同的自然环境和文化背景来简析这种现象。

中国的主要传统节日都是由岁时节令转换而来的,具有浓厚的农业色彩;西方的传统节日的起源都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但两者并非“井水不犯河水”,而是有着诸多的天然相通之处。

中西节日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不约而同地传承着文化内涵,主要围绕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就是两种节日文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之情。如西方的圣诞节中,人们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圣诞快乐”;而在中国的春节中,人们则见面就是“福禄寿禧”的祝词。

其次,就是传承尊老爱幼、景仰历史人物及忠于爱情的文明薪火。中国有敬老节重阳节,而西方亦有父亲节、母亲节;西方也有为忠于爱情的人们设立的情人节,而中国有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七夕节。

虽然中西方节日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中国文化也有其独特的闪光点: 第一个特点:中国传统节日中所有的活动,包括祭祀、庆贺、社交、游乐,以及宗教等民俗活动,都与人们的农耕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都直接源自于农耕生活,为着农耕生活;更不用说那些专为农耕生活而特定的二十四节气这些农事节日了。说中国古代节日起始于农耕生活,是因为这些节日,都不同于西方的圣诞节、复活节、宰牲节、开斋节之类的纯宗教信仰的节日。前者是为“现实与人生”过节;后者则是为着超自然、超人类,而主宰着自然与人类的“真主与上帝”过节。

第二个特点:中国每个传统节日,都是中国大文化的具体展现。

中国传统节日均不同于西方的狂欢节、愚人节、教师节、电影节、音乐节等那么专

一、那么单纯。中国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涵括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天文、地理、人文、历史、伦理、道德、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等等。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一种极为严肃、极其认真的“人文化成”活动。绝不仅仅是过节了,放假了,好好轻松轻松和朋友热闹一番那么简单。中国传统的每个节日,既不是单纯的祭祀、怀念,也不是单纯的热闹、娱乐,它是一种综合的中华文化现象。在节日中,每个人只有亲身参与到各项民俗活动中,才能感悟到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品位,从而提高每个人的文化素质和修养。

正因为如此,介绍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果不从这些特点入手,而仅仅记述节日中有哪些民俗活动,有哪些程序过场等这些表象,那中国节日恐怕就会黯然失色了,会远不如西方节日来的那么强烈和刺激。

篇3:浅析日本茶道与中国茶文化的区别

1中日茶文化的发展渊源

在中国, 大概公元200年便在《尔雅》中记载了野生大茶树的相关词句, 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载体, 茶已经成为了我国的国饮。从秦后开始, 在巴蜀地区人工栽培茶树, 逐渐变得商品化, 之后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茶文化开始兴盛, 饮茶之风盛行。在唐朝, 茶文化随着当时的政治经济的辉煌发展而迅速兴盛, 成为我国茶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特别是陆羽《茶经》的问世, 标志着我国的茶文化已经基本发展出框架。同样是在这一时期, 中日文化交流随着经济交流的频繁而日渐兴盛, 许多佛理和其它先进文化被日本僧人和留学生从中国带入日本, 饮茶之风也在其中。宋朝“斗茶”之风盛行, 明清时期烹茶技艺进一步变革完善, 尤其明朝废团茶, 兴叶茶, 为我国现代茶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日本则在晚唐至宋这段时间, 由于闭关锁国经历了衰滞时期, 第一部茶书《吃茶养生记》为茶叶在日本的推广贡献了极大的力量, 并且推陈出新, 逐渐形成了“抹茶道”, 在明时期彻底摆脱中国传统茶文化束缚, 从茶礼仪、茶室、茶具等方面基本形成了日本的茶道程序。之后引入禅宗思想, 将日本的茶道文化进一步升华, 清朝时, 我国封建锁国, 茶风渐弱, 茶馆茶庄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大量出现。福建功夫茶传播于日本, 使日本茶道形成了“抹茶道”与“煎茶道”并存的局面。迄今为止, 中日茶文化的交流已经过1000多年, 同根同源, 又各自独具魅力。

2中日茶文化的异同点

2.1中日茶道的本质比较

千利休对日本茶道影响重大, 他将空寂的内涵融于茶道, 充分地发挥了茶道精髓。在这之前, 日本茶道一直是以贵族书院式为主, 采用中国的茶席模式, 在饮茶地点摆放豪华的工艺名品或山水名画, 以做品茗时欣赏之用。正是千利休一反常态, 将空寂理念融于茶美学思想, 强调“贫困”这种与世俗相对的超脱现实的所在, 将书院式茶道改革为草庵式空寂茶, 同时在茶道建筑上将其素化, 以木质结构为主, 在墙壁上涂抹稻草、泥土等涂料, 使墙壁呈现简素的结构和沉静的色彩, 且缩小茶室的铺席面积, 使茶室内能够更加容易的充满茶的香气和热气, 促进茶人在茶室中更加心无杂念的进行交流。在这种沉静、简素的环境中, 无限地激发出茶人心中纷繁的形与色, 并在茶道仪式中严格遵照规范动作进行, 在静寂的节奏感中体会茶的悠悠韵味。中国的茶文化相对日本茶道要早很多, 主要可以分为贵族茶道与雅士茶道、禅宗茶道, 贵族茶道尤其讲究茶、水品质和繁琐程序, 主要是为了夸耀茶人自己的富贵与地位, 有着深刻的文化背景却多处违情背理;雅士茶道是由中国文人雅士发展起来的, 是我国茶道中较大的发展流派, 从雅致的环境到精致的茶品, 讲究超凡脱俗的品茶境界与意趣, 重点在文化修养的雅;禅宗茶道是由僧人丛林修持发展起来的, 饮茶修心符合僧人清心寡欲的修行特性, 符合佛教教义。

2.2中日茶精神的比较

中国茶文化具有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 既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又有简约的自然之风, 并且结合儒道释三家思想, 形成了既有儒家含蓄文雅、又包含佛家空灵静寂氛围和道家幽玄旷达情怀的综合茶文化精神理念, 以独特的“和”字理念为精神发展核心。历来茶人都爱在青山绿水、苍松翠竹的环境中品茗论道, 在天地自然中体会自然纯美,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和天人合一, 实现人文和谐发展, 是中国茶人的这种品茶思想赋予了茶文化一种清净、平和、简朴的特性, 使茶人能够在茶事活动中实现心意的自我升华。日本茶文化是由僧人从中国传入的, 具有普渡众生的禅学思想, 是禅学与茶学的结合体, 并且形成了独特的草庵茶风。日本茶道极其注重点茶仪式及其过程中的精神修养, 集和、敬、清、寂为一体, 作为日本茶人品茶活动的行动指南, 并且倡导一期一会的茶事心情, 主人要尽心的彰显出自己的深情实意, 客人也需要热心的领受主人的招待, 并在茶事活动中以诚相交, 使主客双方在品茗相交时获得足够的生命充实感, 可以说既是审美的宗教, 也是人生的宗教。茶道在日本是人们进行礼仪交流和艺术鉴赏的活动, 宗教性质的茶道是主客在寂静的环境中进行精神交流和心灵共鸣的重要文化。

2.3中日茶礼俗文化的比较

中国的茶礼俗在待客、婚俗、丧祭等方面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中国人热情好客, 自宋朝开始, 以茶待客便成为了我国的传统礼仪, 素有“客来无茶, 不成人家”之说, 并且在以茶待客这件事上丝毫不可马虎, 要严谨遵守相关礼节, 洗手沏茶, 茶水不可太浓或太淡, 斟茶七分满, 敬茶长幼有序, 饮茶要慢品, 以表达主客之间的深情厚谊;在中国婚俗中, 茶礼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据记载, 唐文成公主的嫁妆中就包括许多名茶, 江南也有“三茶六礼”的婚俗, 新妇要向长辈敬茶, 茶成为了婚姻的象征, 各民族也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婚俗茶礼;茶用于祭祀在南北朝时期便有了文字记载, 茶也可以作为随葬品。总而言之, 茶贯穿于中国人民的日常生活、衣食住行等各种礼仪需求。在日本, 茶道同样对待客、婚俗、丧祭等有着重要影响, 但其思想内涵和侧重点方面都有所不同。日本的茶道待客是将宗教、伦理、美学等相融合的文化艺术活动, 重在“静心”;在婚俗中, 中国茶礼象征纯洁、从一等思想, 而日本却更多地反映茶与女性之间的关系, 在丧葬中, 日本有些地区认为茶是用来做法事的东西, 有“奠茶”或“天茶”之称, 佐贺县还有在亲人的追悼会上进行“茶讲”之说, 这主要是茶与佛禅的关系所决定的, 而葬礼多举行于寺院, 此外, 茶在日本还有区分境界之意, 有与亲人告别的意味。

2.4中日茶道传承方式比较

中国茶文化和日本茶道在先进社会都得到了一定的继承与推广, 但两者在传承制度和茶道教育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差异。首先, 在传承制度上, 中国虽然是茶文化的起源国家, 也一直在不断的探索茶的饮用方法和养生效用, 但却没有形成规范正统的茶道礼仪, 一方面, 中国的茶叶种类和饮茶流派较为复杂多样, 另一方面却是由于传承制度不尽完善, 我国高校的茶学专业更加注重茶学理论知识和农业生物科学知识以及茶叶的生产营销方面的知识传授, 而相对的忽略了文化传承;在日本, 则各流派都以千利休的茶学思想作为茶道发展的指导准则, 并实行“家元制度”, 将茶道流派和日本的茶道思想不断传承和发扬光大, 形成了自己的, 民族文化代表。其次, 在茶道教育上, 我国采取应试教育的方式, 极少有传统茶道文化课程的开设, 只有在日语系课程中或可一见, 而且, 中国传统社会多以男性为主, 虽然现今社会女性经常参加聚会饮茶、茶艺表演、茶艺考试等活动, 但这多是职业女性为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提高竞争力所做的努力, 而不是基于她们对传统茶文化的兴趣;而日本学校非常注重对学生守规矩、重合作的教导, 与茶道的严格礼仪规范相辅相成, 所以, 日本学校教育通常是将茶道与教育相结合, 是家庭课所必不可少的课程, 可以有效培养孩子严谨做事的习惯, 且在明治维新之后, 为培养女子的贤妻良母气质, 各地女子学校的茶道课程都相继开设, 茶道逐渐成为了未婚女性的必修课, 是她们良好品行的表现方式之一, 因此直接发扬了日本的茶道文化。

结语

中国茶文化和日本茶道文化随着历史发展而逐渐各有特色, 我们要将中国的传统茶文化优秀的继承与发展, 需要在不断发展创新自身优势的情况下, 积极的借鉴日本茶道文化发展的积极经验, 加强对我国茶文化的教育教学, 培养出熟悉中国传统茶文化的核心人才, 并不断地进行茶文化的文化技艺内容丰富创新, 加强中国与国际社会的茶文化交流, 使中国茶文化为更多人所知, 从而走向世界, 带领我国茶文化向更高的高度发展。

摘要:中国和日本都是饮茶大国, 都有自己独特的茶文化, 但作为一衣带水的两个国家, 其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又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中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 一直以来都很注重茶文化的传统发展和茶的“中庸和谐”思想, 并从中追求创新, 比较向着生活化、实用化方向发展, 而日本则是秉承着茶文化传统, 却自成一派, 形成了具有丰富的精神内涵和鲜明特色的茶文化体系。中国与日本的茶文化都在不断地发展, 两者又互相影响互相促进。本文从中国与日本茶文化的发展渊源, 就茶文化在其传承方式、精神内涵和礼仪文化方面的差异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日本茶道,中国茶文化,差异,发展渊源

参考文献

[1]胡佳.浅析中日茶文化差异[J].北方文学 (中旬刊) , 2015 (8) :217

[2]张亚敏, 邢媛媛.中日茶道的本质区别[J].考试周刊, 2010 (31) :45-46

[3]董姻, 谭雪婷.中日茶文化渊源及异同比较[J].2010 (2) :139-141

[4]周晓冰.中日茶礼俗之比较研究[J].宜春学院学报, 2010, 32 (1) :71-74

[5]刘方冉, 腉野诗织, 蔡碧凡.中日茶人对茶道精神的印象比较研究[J].农业考古, 2013 (5) :92-97

篇4:中国鱼文化浅析

关键词:鱼文化;鱼龙崇拜;社会风俗;饮食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3-0172-03

一、鱼文化的产生

(一)鱼文化的产生背景

早在远古时代,先民们选择住处的最主要方面就是依水而居,鱼是远古人民的最早食物之一,所以捕鱼这种生存方式就产生了。在1958年,我国考古学家就在黑龙江省宁安县牛场遗址发现一枚新石器时代的鱼钩,这就可以看出我国捕鱼历史十分悠久。在1983年,考古学家又在辽宁省海城县的小孤山仙人洞遗址中,发现了一枚用鹿角制作的用来射鱼的用具“鱼镖头”,其头上还制成钩形和尖刃,这是目前为止发现最早的捕鱼工具。鱼在人类生活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对人们的生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因此开始形成鱼文化。

(二)鱼文化与“鱼”字

“鱼”字在汉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的产生、演变也有历史渊源,与长期的捕鱼活动有很大的关系,在劳动中人们创造出了“鱼”字。首先是象形的“鱼”字,早在原始社会的彩陶上就已出现单体鱼纹、双体鱼纹、变体鱼纹,例如姜寨仰韶彩陶上的单体鱼纹、山西芮城仰韶文化彩陶双体鱼纹等。同我国古代其他文字一样,“鱼”字的演变也经历了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殷商时期的铜器上和甲骨上已出现了象形文字“鱼”,经过了社会历史的不断发展,到春秋战国,象形字“鱼”上的鳞片符号消失,尾部变成了火字,后又逐渐发展变成4点。篆文的鱼字上的鱼鳍慢慢消失,直到隶书出现以后,鱼字下面的“火”字变成“四点底”,直到现代,“魚”字被简化变成“鱼”字。由于“鱼”同人们生产生活的关系密切,因此中国文字中出现了许多以“鱼”为部首的文字,在《说文解字》中共收“鱼”部字103个,在《康熙字典》中共收“鱼”部字632个,而现在计算机“国标码全字库”中,则查询到“鱼”部字1075个。

二、鱼文化的发展

(一)鱼文化与图腾崇拜

远古时代的人们“逐水而居”,鱼自然也就成为古人重要的饮食来源,长期从事和鱼类有关的活动,古人逐渐对鱼产生了崇拜,把其作为生命的象征,这是对鱼崇拜的一个原因。举例来说,西安半坡遗址出土了大量鱼纹图案的陶器,其中最让人关注的就是许多人面鱼纹陶盆。对鱼崇拜的另一个原因是鱼的生殖力强,远古时期人丁稀少、生育力差,人们希望能够像鱼一样多子多福。位于川东鄂西的大溪文化遗址中,发现了一处墓地,而墓主人的入葬形象很奇特,与仰韶文化中的人鱼纹相似,可见当时人们对鱼的崇拜程度。

(二)鱼龙崇拜

原始图腾崇拜后期,鱼逐渐被人们视为身份高贵的象征。与此同时,人们创造了一个新的崇拜对象——龙。鱼在某些特征上和龙有些相似,在古代传说中,鱼和龙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尤其是鲤鱼,有许多传说,如“鲤鱼跃龙门”:鱼要成为龙,必须经过重重磨难,天火烧去龙尾,才能变成神龙。这些神话传说已经深入人心,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希冀,也能看出来在人们心中,龙与海洋鱼文化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太平御览》载:“龙门山在河东界,禹凿山断门,阔一里余,黄河自中流下,两岸不通车马。每暮春之际,有黄鲤鱼逆流而上,得者便化为龙。……一岁中,登龙门者不过七十二。初登龙门,即有云雨随之,天火自后烧其尾,乃化为龙矣。”从古代文献记载就能看出来,人们常常把鱼和龙看做是相通的,也许是龙作为中国的图腾,高高在上,遥不可及,所以由于鱼与龙的一些相通特征,人们把鱼视为龙。《山海经》说,“蛇乃化为鱼”,意思是蛇是龙的化身,而蛇化为鱼,因此可以被认为古龙化成鱼。这些记载都证明了当时鱼与龙已经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了,鱼龙转化已经深深印刻在中国历史发展中。

(三)鱼与社会尊卑

鲤鱼古时被誉为鱼类之首,到李唐王朝更是到了极盛时期,在唐朝鲤鱼被奉为国鱼。东晋葛洪在《抱朴子》中写到:“夫得道者,上能竦身于云霄。下能潜泳于川海。是以萧史偕翔凤以凌虚,琴高乘朱鲤于深渊,斯其验也。”这说明鲤鱼为道教圣物,乘坐鲤鱼成为得道升仙的标志。唐代推崇道教,由于道教崇鲤,所以唐代对鲤鱼极其尊崇。由于唐朝君主姓“李”,与“鲤”同音,由此鲤鱼预示着唐朝的兴盛,唐朝统治者也就禁止捕杀鲤鱼,捕得的鲤鱼必须放生。在唐朝鱼也就成为权力和身份的象征,唐朝推行鱼袋,君王将相多佩戴鱼袋,《旧唐书·本纪第四高宗上》:“开府仪同三司及京官文武职事四品、五品,并给随身鱼。”在唐朝,只有五品以上官员才能佩戴鱼袋,用以辨别等级尊卑,而且还被作为进宫的凭证,鱼袋就被做成鲤鱼的形状。

(四)鱼与爱情观念有关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鱼”常常被用来表达爱情或是美丽的女子。例如,《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雎鸠”古代叫做“鱼鹰”,雎鸠不停鸣叫在河边捕鱼,便以此象征“君子”追求“淑女”,来表达美好的爱情。《诗经·陈风·衡门》:“岂其食鱼,必河之舫。岂其取妻,必齐之姜。岂其食鱼,必河之鲤。岂其取妻,必宋之子。”以“食鱼”对“取妻”,象征之意非常明显。《卫风·硕人》“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鱣鲔发发”,以“鱼水之欢”表明夫妻恩爱和谐。古代人表达爱慕之情比较含蓄,所以经常会用一些事物暗指情意,由于鱼的形象特征和它在社会生活中与人们的密切关系,所以用鱼或与鱼有关的事物喻指婚姻、爱情。

(五)鱼用来表达文人的感情

许多文人墨客用鱼传递信息和表达感情。古人常把书信做成鱼的形状来传达信息,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这里是用鱼传递书信,表达情感。《西厢记》中:“你休忧‘文齐福不齐,我只怕你‘停妻再娶妻。休要‘一春鱼雁无消息!我这里青鸾有信频须寄,你却休‘金榜无名誓不归”。在这段唱词中,崔莺莺用“鱼雁传书”的典故告诉张生一定要经常写信,希望张生能够珍惜感情,淡薄名利。

此外,鱼也经常被文人借用在古诗、文章中,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如唐代诗人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一种对自由的向往之情,即使“斜风细雨”诗人也不用急着回家,可以尽情欣赏大自然的绝美风光,不受外界约束。宋代范仲淹《江上渔者》:“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道出了捕鱼人的辛苦,与只知道享乐者形成鲜明的对比,诗句表达出诗人对捕鱼人的赞美和对享乐者的批判。苏轼诗词中也经常出现鱼,《鳊鱼》:“晓日照江水,游鱼似玉瓶。谁言解缩颈,贪饵每遭烹。”《惠崇春江晓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喜欢吃鱼,所以诗中出现的鱼一般都和饮食有关,表达了诗人对鱼味鲜美的喜爱的情感。

三、鱼文化对社会风俗的影响

唐朝以后,鱼文化进入民间,逐渐成为中国民族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表现在年画、图画、剪纸、婚俗、灯饰等领域,鱼文化得到普及和发展。民间对鱼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鱼文化贴近民众,使得它得到更多的创新,成为文化生活非常重要的部分。

由于“鱼”与“余”同音,并且二者在某些意义上又有一些相同之处,所以人们常用“鱼”代替“余”表示美好的寓意。例如,在每年除夕晚上吃团圆饭,家家户户饭桌上必须有鱼这道菜,晚上不吃,要等到大年初一才吃,就是为了讨个吉利“年年有鱼(余)”“去年鱼(余)到今年”,俗称“讨口彩”。因为“鲤”与“利”谐音,所以民间也常把鲤鱼视为“财神”。每年新春之际,村里就会有人担着装有鲤鱼的担子,嘴里喊着“财神爷来了”,每家每户听到这个都会打开屋门热情迎接,给来人一个红包,来人就会留下一条鲤鱼。这样的风俗随处可见,人们都是取其好的寓意,希望来年风调雨顺,生活富足。

在年画和吉祥图中,以鱼为题材的不在少数。例如,《年年有余》的图案是两条鱼,一般是两条鲇鱼,由于“鲇”与“年”同音,“鱼”与“余”同音,所以图案寓意是祝愿年年有余,丰衣足食,平安康乐;《吉庆有余》的图案是一个磬和一条或是两条鱼,一般是两个童子中一个童子拿磬,一童子抱鱼,“磬”与“庆”同音,表示普天同庆,年年有余。在民间剪纸和年画中,还有娃娃抱鱼莲图、鱼散钱籽、双鱼抱竹图等。

此外,有些地方的婚俗也与鱼有关,新媳妇下花轿时,随手撒些铜钱,铜钱也叫“铜子”,人们把这个称为“鲤鱼撒子”,意为希望新娘多生子,多子多福,儿孙满堂。鱼文化还表现在灯饰上,鱼灯舞是一种以各种鱼灯组成的喜庆民间舞蹈,用以表达人们“吉庆有余”的美好愿望,把灯做成鱼的形状是取鱼的吉祥之意,舞鱼灯表达了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是舞者们尽情挥动鱼灯来表达自己的欢快心情,另一方面是祝愿观看的人们顺风顺水,连年有余。舞鱼灯极其精彩,南朝梁元帝《对灯赋》这样描写到:“本知龙灯应无偶,复讶鱼灯有旧名。”

鱼文化对社会风俗的影响不只是表现在这几个方面,还有许多表现领域,本文就不一一赘述了,鱼文化渗透到了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下面就来阐述下鱼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四、鱼文化与饮食

前面讲了鱼文化的产生、发展以及对社会文化、风俗的影响,这些是理性的、抽象的分析,而饮食却是与具体生活完全联系的,鱼文化的产生就与食物有关,所以不得不分析一下生活中鱼的饮食文化。

经过几千年生活的沉淀,吃鱼也形成了一套文化,食鱼文化是精致的、有讲究的。据记载,在唐朝虽然曾经有过一段禁渔的历史,但是也不过持续十年左右,相反,唐朝人对吃鱼有独到的见解,在烹鱼的做法中,除了炒、煎、炸、炖,还有生吃、腌制等做法,做法可谓精致独特。及至明代,李渔在《闲情偶寄》中对食鱼文化也做了详细的描绘,他在书中写到:“食鱼者首重在鲜,次则及肥,肥而且鲜,鱼之能事毕矣。”“如鲟、如鲫、如鲤,皆以鲜胜,鲜宜清煮作汤;如鳊、如白、如鲥、如鲢,皆以肥胜,肥宜厚烹作脍。”生吃鱼的吃法体现了人们的勇气、胆量和追求美的文化内涵。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凡诸鱼之鲜活者,薄切洗净血腥,沃之以蒜,韭,姜,醋,盐五味食之。”一直到现在,食鱼文化越来越丰富,鱼文化在饮食上的反映是实在的、具体的,食鱼文化是鱼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鱼是自然产物,但它与中国社会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慢慢演变成了一种文化现象——鱼文化。中国的鱼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影响也渗透到诸如饮食、风俗、艺术、文学等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鱼在中国代表富足、美满、自由,这或许是中国文化中鱼形成一种文化的原因所在,它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久立于中国文化长河中。

参考文献:

〔1〕李华.中国鱼文化初探[J].渔业现代化,2003,(5).

〔2〕李盛仙.话说年年有“鱼[J].新农村,2006,(1).

〔3〕尤娜.“鱼”文化浅议[J].课外阅读(中旬),2010,(8).

〔4〕宁波.鱼文化的历史演化[J].鱼苑杂谈,2008,(2).

〔5〕殷伟.中国鱼文化[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

篇5:中国文化发展浅析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先哲留下的一份厚重遗产。它凝结积累着民族的智慧,是全体中华民族创造的结晶。

中国历代各大家思想流派对中国文化的各个发展时期都做出了不同的贡献和作用,就其影响来说,其中道、佛、儒等对中国文化所产生的影响最为深刻。特别是儒家的礼学在中国的思想界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从先秦的孔、孟、荀、韩,汉代的董仲舒、班固,宋元明理学以及清学,他们都十分注重礼学,并且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文化各个时期的发展。正是由于儒学思想对中国文化的长期潜移默化,所以中国文化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高度重视伦理观念和精神力量。注重人伦政治,把礼学神学化、理学化,并强调非常严格的等级观念。显然,儒学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思想作用。

但是,由于礼学思想的禁锢作用和十分严格的政治等级制度,它对中国及中国文化的发展无疑也会产生相当程度的制约作用。譬如对外来非主流文化和科学文化,以及商业文化、艺术、司法文化的排它性,导致了19世纪的中国起码比国际社会整整落后了近2,而由于儒家礼学思想的束缚,使中国文学的发展也倍受桎梏。

2.2 中国文化与外来文化相互交融

中国文化的发展是中国各种思想流派共同作用的结果。虽然儒家思想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经常占住着主导地位,但这绝不能说儒家思想就是中国文化的全部。中国文化本身就在不断地学习和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正是由于它善于接受和消化外来文化的优良成果,所以它能长期地独立发展。

在中国文化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大规模引进、消化外来文化的历史曾经发生过两次,第一次是公元2~11世纪,由印度传入佛教文化;第二次是17世纪以来,西方文化对中国实施的大规模文化扩张。而这两次外来文化进入中国都曾使中国本土文化显得十分仓惶,完全处在尴尬应对的窘境之中。中国文化是在外来文化经过大规模文化渗透以后,甚至是遭到了外来文化的肆掠,才萌生了应对外来文化的举措。

19世纪末,马克思主义开始传入中国。在发展阶段,也受到了一系列的抵触。经过无数次的摸索、发展,毛泽东结合中国革命实践,创造性地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并最终指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之后,在与中国文化和社会实践的相互交融中,在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又相继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不断指导中国社会主义事业走向成功,走向辉煌。

篇6:“中国红”背后的文化意义浅析

【摘要】本文从“中国红”色彩的发端起源,以及中国古代传统对红色崇拜的由来,简要探究红色背后文化意义的探究,使我们更理性的发掘红色,以及中国红色为主导的色彩文化的内涵,更透彻的了解颜色本质而得以在设计中传承与创新。【关键词】中国红;文化意义;物质基础;自然崇拜

红色由于其自身的颜色特性,以及所具有的心理影响,在众多古代文明中都有重要的地位。但在中国,红色具有超过其它色彩的更多的文化内涵,被誉为“国色”。这与中国几千年来源远流长的传统历史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如今提到红色,首先想到的意义是热情,吉祥,喜庆,兴旺,百事顺利……“中国红”是中国色彩文化的精髓,探究其的历史渊源才能更透彻的了解其本质和文化内涵从而得以传承甚至创新。本文将从对于红色的崇拜的地理及物质基础,社会文化基础等方面进行简析。

地理环境促成的农业文明发展

我国位于地球上最辽阔的大陆──欧亚大陆的东侧。而东南濒临最浩瀚的大洋──太平洋,北部、西北部则深居欧亚大陆的中心,可谓陆海兼备。也就是说,中华民族属于大陆─海岸型民族。同时中华民族生活的东亚大陆,远离世界其他文明中心,周边多有地理屏障:东濒茫茫无际的太平洋,北临漫漫戈壁和浩瀚的原始针叶林,西南阻隔着世界上最庞大而高峻的青藏高原。这种一面朝着古人难以超越的太平洋,其他三面为陆上障壁所阻,而内部又相当开阔的环境,造成一种与外部世界相对隔绝的状态。同时,黄河流域充沛的水源与平坦广阔的地势,形成了中华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这对中华民族及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所造成的影响,是久远而深刻的。

农业生产是中国(中原)人最为主要的生产方式,农业文明所衍生的文化特征如下: 古代农业生产与自然关系极为密切,虽然我国古代发展出了高度发达的播种,耕种,灌溉等技术,“靠天吃饭“仍一点不为过,对先民而言,万物生长的根本要素是太阳,人类自身离不开太阳,而关乎生存发展的最重要的农业生产更是离不开太阳,这就成为了太阳崇拜的极为重要的根源之一。

另外,农业文明的高度发达,与农耕技术的发展,农时的计算和掌握等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而这些技术与经验,为祖先历经数百上千年流传下来,古人对于祖先的崇拜,便同这种经验传承密切相关。尙血观念虽在各民族原始文化中均有体现,但中国祭礼中的用血制度,更同祖先崇拜紧密联系,《说文·血部》,“血“字之源即在“祭所荐之牲血也“。甲骨文中”血“字的写法正是血滴入器皿之状……种种史料表明,因此,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发展,同中国的血崇拜有着更加深刻的联系。

太阳崇拜和血崇拜在世界各个古老文明中均有体现,但所查资料未有论及其与中国原始文化更密切的关系,以上基于自己的理解,简述了中国古代文明基础——农业文明与二者的关系。

”中国红“的物质基础

朱红色是被人类所使用的古老颜色之一,证据出现在中国史前史中。朱红是一种不透明的朱砂而制成的颜色,从上古已使用。而最纯正的朱砂出自中国,因此又名“中国红“。

朱砂是汞与硫的天然化合物,是红色的固态矿物,化学成份为硫化汞(HgS)。优质的朱砂呈晶体状,晶形属三方晶系,常呈菱面体或板状。另有呈块状、粒状、粉末状等形态,质量等级有所不同。具体色彩有鲜红、暗红及黑色。制备的时候,一般用胶将其收成膏状,这样可以直接蘸水取用。

朱砂在我国,很早就由于其红色的色相而受到人们的青睐,并被应用到生活与艺术创作中去。我国目前出土最早的朱漆文物—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第三层文化的木胎漆碗,出土时红光闪闪,光谱分析其成分与长沙马王堆漆器相同。也就是说,我国至少在约6000年前就已经开始使用朱砂来进行装饰。

朱砂红的重要地位取决于朱砂的物质特性,一是它的红色色彩与血液色彩相联系,而与相关祭祀,墓葬,医药等结合;二是它的色相与太阳,火焰的颜色相联系,进而被引入阴阳五行理论中,影响服饰,礼器用色等;三是朱砂本身的防腐作用,在墓葬艺术中广泛应用,与中国人的祖先崇拜有密切联系;另外,保存较好的出土的漆器等使用朱砂颜料的文物,其颜色仍鲜艳逼真,朱砂本身的可通过化学方法炼制出水银,与炼丹术相结合,均体现了永恒与生命的意义。

太阳崇拜

光明和温暖对于人类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几乎各地,各民族都有对于太阳神的崇拜,原始人类对于光明和温暖的本能渴求激发了对于太阳的崇拜,并认为自己的生命源于太阳的恩赐,便把太阳视作孕育万物的生命之神,而红色象征了太阳的色彩,因此对于太阳的崇拜衍生成对红色的崇拜。

但这些只解释了原始民族对于太阳的崇拜和对红色的崇拜,为何红色对于中华民族有更独特更深刻的影响,并没有说明。上面也已经说到,农业文明的高度发达,与中华民族对于太阳的崇拜有着深刻影响。

原始社会后期,人类发现了火,并学会了保持和使用火。火可以驱走寒冷和黑暗,它改变了人类茹毛饮血的生存状态,促进了人类的文明进步。德国学者利普斯在其《事物的起源》一书中曾指出“:一切火的崇拜都起源于太阳崇拜。”《淮南子·天文》又言“:积阳热气者生火,火气之精者为日。”从太阳崇拜中延伸出了火崇拜,而对红色的崇拜也被顺承了下来。火是人类改善生活状态的重要工具和现象,因其从天而降,能驱邪逐魔、消灾去污,进而亦被视为神物。鲜明的红色作为火的标志也被世人所崇拜。在中国,传说中的神农氏教给人们如何种植谷物,使人们不受饥饿的困扰,后世尊称他为“炎帝”,有史料称:“炎帝,火德,其色赤。”而农业文明的发展确立了神农氏极其重要的地位,也因此,炎帝,赤色,也成为重要的崇拜对象。

日神崇拜还有一个分支,即凤鸟崇拜。凤凰是传说中的神鸟,鸟中之王,它与太阳,火,红色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凤凰生在南山,居在丹穴,在方位上对应南方,五行上对应火,所以太阳崇拜,火崇拜和凤鸟崇拜是一脉相承的。正统的八卦图中,青红二色对应农时节气,对应方位,对应时间,南方正红充盈,对应凤鸟,为夏至之时。此图与农业生产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也是红色与中国的发达的农业文明关系的一个重要印证。《鹃冠子·度万》说:“凤凰者,鹑火之禽,阳之精也。”据文献资料记载,原始时代的南方稻作名族以“鸟”为图腾。这种鸟古称“丹雀”,又称“阳鸟”、“鸾鸟”,就是凤凰神鸟的原型。周人和楚人崇拜凤鸟,亦崇拜红色。周代的文化奠定了后世儒家文明的格局,楚国的文化由汉代文化所继承,故周人和楚人的尚红文化流传至今,为我国色彩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血液崇拜

红色崇拜的另一源头是血崇拜。红色是血的颜色,对血液的崇拜催生了对红色的崇拜。生物体伴随着母亲的血出生,血是生命力的象征,是生命的源泉。“据了解,一些近代仍处于原始社会阶段的氏族部落中,有的认为红色代表鲜血,是生命的来源和灵魂的寄生处。” 所参考资料提及关于红色的血液崇拜来源,均只关注原始人类将红色与血液颜色相联系,认为血液具有通天达地之巫术能力,这点确实不容忽视,但几乎所有原始民族都对于血液具有不同程度的崇拜,未发现论及对于中华民族的更为重要的意义。对中国人来说,农业文明高度发达,衍生的文化意义是对于经验传承,对于祖先的高度重视,儒家推崇孝治天下,儒家礼典上则将上古的血崇拜与血巫术加以仪式化和制度化。儒家经典(“三礼”及其它经书)又将其文本化。血液崇拜对于中国人而言,更重要的部分是对于祖先的崇拜。

自先秦甚至更早以来,祭祀礼仪用血制度便已形成,《礼记》《礼器》《周礼》《国语》等诸多文献中均有记载,此处不多赘述,种种史料表明祭祖之礼中都存在献血程序。

结语

篇7:中国茶文化浅析

浅析西方的文化霸权及其对中国文化安全的影响

后殖民主义文化霸权是当今第三世界国家共同面对的一种文化殖民现象,在全球化背景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把占领别国的思想文化阵地,建立其文化霸权作为谋求世界霸权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这种在新形势下所呈现的被人们称为“软战争”的西方文化霸权之战,我们首先应该对文化霸权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全球化语境下面对西方的文化霸权,中国应该理性面对文化权的现状,积极着手于文化权的重塑.

作 者:钟晶 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政治与社会学学院,四川,成都,610041刊 名:剑南文学英文刊名:JIAN NAN WENXUE年,卷(期):“”(9)分类号:G04关键词:文化霸权 后殖民主义 萨义德 葛兰西

篇8:浅析中国传统玉文化

玉所具有的“神灵”特质

古人认为万物皆有灵性, 玉器以她特有的外在属性, 被古人奉为瑞宝, 作为沟通天人的媒介, 成为祭祀天地的“神物”。古人认为用玉器来祭祀预示着吉祥征兆且可避凶化吉。《周礼·春官·大宗伯》载:“以玉作六器, 以礼天地四方。以苍壁礼天, 以黄琮礼地, 以青圭礼东方, 以赤璋礼南方, 以白虎礼西方, 以玄璜礼北方。”由此可见, 古人在祭祀时, 不同的器形和颜色代表不同的神灵, 玉器不仅被赋予了神的特性, 也同时暗示出了古人视玉器以不同的等级。

玉所具有的神灵特质还体现在古代丧葬方面。古人由于历史观的限制, 希望死后能够有人陪伴, 永生不朽。由此以玉敛葬的风俗习惯大肆流行。葛洪在《抱朴子》中说:“金玉在九窍, 则死者为之不朽。”正是对这种丧葬制度的记载。从另一个方面来说, 古人对玉的狂热莫过于把玉吃下去, “服金者寿如金, 服玉者寿如玉”, 在他们看来玉是一种仙药, 食之便可长命百岁。葛洪在《抱朴子》中记载了古人食玉的几种方法: (1) 把玉拌乌米酒化之为水; (2) 以葱浆消之为饴; (3) 把玉粉做成丸状; (4) 把玉烧成粉吃。

玉是美的象征

玉是美的象征, 首先是由玉的温润外表和坚韧质地决定的。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阐述了玉所具有的美德。“玉, 石之美有五德者。”古人对玉石的界定范围比较宽泛, 从外在表现来说, 只要具有坚韧的质地、明亮的光泽、绚丽的颜色、舒扬的声音者, 都可称之为玉。古人对玉的审美, 除了侧重玉的外在属性美之外, 也同样注重玉器的质地美。即玉器的美既体现在质地上, 也同时体现在色泽上, 这就是古人所推崇的辨玉标准:“符”与“德”。由此可见, 古人对于玉的审美是兼顾外在和内在的双重属性的。而在这两者中, 玉器的内在美似乎更胜一筹。中华民族是一个非常注重内涵、气质、心灵等内在美的民族。玉器以她特有的内在美折服着我们, 这也是玉器上万年来流传至今的关键性因素, 也同时成为美好象征物的代言者。在我国古代书籍中有很多关于玉作为美好事物代名词的描述。据《诗·召南》记载“白茅纯束, 有女如玉。”这里以玉来比喻容貌秀美的女子。汉语词汇中的亭亭玉立、玉树临风、粉妆玉琢等也是对此种美的直接描绘。除此之外, 玉作为美好的象征物还一度成为古代情人间相互赠送的信物, 据《诗·卫风·木瓜》记载:“投我以木瓜, 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 永以为好之。”由此可见, 古代情人间期盼以玉来寄托自己对美好爱情和姻缘。

玉是伦理道德的象征

玉器具有伦理道德标准的属性源于春秋时期孔子的“君子比德于玉”说。君子比德与玉是用玉这种温润美丽的自然属性来比喻君子温文尔雅, 彬彬有礼的美好品格。也即玉器被赋予了人格化的内涵, 成为君子的代名词。在孔子看来, 玉的美好品格主要体现在以下十一方面:“温润而泽, 仁也;缜密以栗, 知也;廉而不秽, 义也;瑕不掩瑜, 瑜不掩瑕, 忠也;孚尹旁达, 信也;其如长虹, 天也;精神见于山川, 地也;圭璋特达, 德也;天下莫不贵者, 道也。仁、知、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十一德是孔子关于“君子比德与玉说”的全部, 它时刻提醒着古人要以玉的品性来要求自己, 这种学说对春秋以后的玉器文化发展以及儒家“仁”的思想的推行起到了积极作用。

玉象征着财富

玉是宝贝, 玉是财富。首先是由玉石的名贵特性决定的。在中国古代, 玉石稀少且不易雕刻, 再加上玉器美丽通润的自然属性, 使玉器自然成为宝物。古人视玉为宝物, 在古书《天工开物》《艺文类聚》等著作中都不约而同地把玉器归纳为“珠玉”“宝货”“珍宝”类, 于此同时, 战国时期“和氏璧”以及卞和献玉璞的故事也体现出了玉的价值连城。玉是财富的象征, 这种文化属性至今流传, 当代人对与玉器的追捧除了玉器所具有的深厚文化底蕴之外, 还和它自身所代表的财富密不可分。玉器象征着财富, 这种属性在当代的表现方式就是玉器收藏和拍卖行业的疯狂, 由于玉器经济价值的驱使, 致使玉器收藏成为继中国书画和瓷器之后最热门的收藏之一。收藏与拍卖两种外在形式推动了玉器价值的攀升, 而玉器价值的攀升带动了收藏及拍卖行业的发展, 从而有效地带动了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

玉是等级名位的象征

玉具有温润美丽的自然属性, 一旦被统治阶级拥有, 赋予社会属性之后就毫无疑问地成为等级名位的象征, 具有高低贵贱之别。在中国古代, 玉器因稀少及难于加工等特点被人们视为宝物, 一直为达官贵人, 氏族贵族所占有, 被打上了权利的烙印。《周礼·春官·大宗伯》中对玉器的所属者做了严格规定:“以玉作六瑞, 以等邦国。玉执镇圭, 公执桓圭, 侯执信圭, 伯执躬圭, 子执政谷璧, 男执蒲璧。”由此可见, 官位的高低和所持有的玉器形状是一一对应的, 成为官员等级名位的象征。

中国的玉文化自远古发展至今, 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 形成了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传统文化精髓, 体现出的是君子风度, 深刻内涵、儒家文化。中国的玉文化为什么能代代相传, 经久不衰?究其原因除了玉文化自身所具有的传统文化因素之外, 还与玉文化中所具有的“实质性传统”特质密不可分。

希尔斯在《论传统》中对实质性传统 (substantivetradition) 的论述如下:“一种宗教信仰、一种哲学思想、一种艺术风格、一种社会制度, 在其代代相传的过程中既发生了种种变异, 又保持了某些共同的主题, 共同的渊源, 相近的表现方式和出发点, 从而它们的各种变体之间仍有一条共同的连锁联结其间。”中国玉文化也遵循了这样的传统。中国传统玉文化所体现出的“神灵”特质、美好事物的象征、伦理道德的标志、财富名位的代言等在代代相传的过程中, 虽然各个阶段表现为不同的特征, 但几千年来连绵不断, 时至今日, 玉文化传统中体现出的君子风度、儒家文化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 虽然发生过变异甚至突变, 但它仍然与中国传统玉文化密切相连。正如希尔斯所说“距今万年的远古传统在千年的古典传统甚至所谓百年的现代传统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 只是在各自不同的阶段又有着各自主流的传统特征”。

摘要:中国玉文化中所包涵的广度和深度涵盖了政治、礼仪、宗教、信仰、风俗、审美意识诸多方面, 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玉是神灵的化身、玉是美的象征、玉是伦理道德的标志、玉是等级名位的“护照”玉蕴育着财富。玉文化自远古时代一直延续发展至今, 为何能连绵不断, 贯彻始终?究其原因, 除了玉器自身所具有的传统文化之外, 还与中国玉文化中所体现出的实质性传统因素有着密切关联。正是由于这种实质性传统的存在, 中国玉文化才得以代代相传。

关键词:传统,玉文化,实质性传统

参考文献

①殷之强《说玉道器》, 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②朱怡芳:《西周宗法结构下的玉石文化特征分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 2008年

③叶舒宪《神话意象》,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年

上一篇:个人总结大二下一篇:杭州:应届专科生落户政策放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