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创业行动-方案

2024-05-21

全民创业行动-方案(精选9篇)

篇1:全民创业行动-方案

“113006038.doc”宣传方案

关于 “全民创业行动”宣传策划方案

策划单位:昌平区新闻中心 2010年5月14日

关于人力社保局实施

“全民创业行动”宣传策划方案

一、宣传策划背景分析

区委三届八次会议提出了‚一三四七‛工作思路,深入落实关于开展‚全民创业行动‛的工作部署,积极鼓励、引导农村劳动力、城镇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和高端人才创业,努力开创全民创业工作新局面,以创业带动就业,结合实际,营造全民创业良好氛围。

‚全民创业行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区委三届八次、九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全区打造‚商务花园城市‛、建设一流的现代化城市发展新区的战略任务,以带动、扩大就业为目标,以完善服务机制、健全政策体系为保障,以扩大创业覆盖面、提高创业成功率为核心,充分调动全民创业积极性和主动性,着力提升全民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扶持、培育一批存活能力强、发展前景好、带动就业效果突出的创业企业,为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构筑‚首都人才新高地‛、打造‚商务花园城市‛奠定坚持基础。

我区成立了实施‚全民创业行动‛工作小组,负责制定全区创业扶持政策措施,研究解决全民创业方面的重大问题。工作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牵头落实创业扶持政策,具体指导全民创业工作,督促协调各相关部门共同推进‚全民创业行动‛。为营造全民创业良好氛围,发挥区内媒体作用,广泛宣传创业优惠政策和创业成功经验,扩大社会效应,在全区大力弘扬创业有功、发展有责,创业为荣、安贫为耻的区域创业文化。依托《周刊》,创办区及全民创业宣传专栏,加大创业项目展示和创业政策发布力度,及时宣传全民创业工作动态。

《周刊》是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而创办的综合性报刊,是区委宣传部主办的区内最大的纸传媒,它的创刊和发展壮大是我区进入

文明城市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我区两个文明发展与经济建设全面展示的一个重要窗口。《周刊》围绕‚三贴近‛原则,服务于区委区政府,服务于群众百姓,成立十年来,为各项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影响力与日俱增,遍及全区17个镇,覆盖1325平方公里,70多万人口,20余万驻军。《周刊》现已成为宣传政治、经济、文化、体育、科技、旅游等各方面建设的重要窗口。

二、具体宣传方案

新闻中心充分发挥媒体优势、采访编辑等资源优势,拟与人力社保局开展合作,推出整体宣传报道方案,扩大‚全民创业行动‛在全区的影响。

1、在《周刊》开辟‚全民创业行动‛专版。

充分利用《周刊》在全区的影响力与宣传覆盖作用,开辟‚全民创业行动‛专栏,增加宣传报道频率。

形式上:建议每周一期或隔周一期(即每两周一期),每期为一个彩色整版,增加宣传的时效性,提高宣传频率。

内容上:建议增加相关栏目,丰富版面内容,扩大宣传报道范围。如:‚创业时讯‛、‚创业曲‛、‚创业指南‛、‚回声‛、‚‘异江水’或‘他山之石’‛、等栏目。

1、‚创业时讯‛:以全民创业为主线,进行实地采访,以新闻形式刊登。如:《全民创业行动催生千个就业岗位》、《青年在昌创业可享11项优惠政策》、《北京青年创业示范园开园》、《第二届晨光杯青年创业大赛启动》;

2、‚创业曲‛:对成功创业的人事进行专访,以人物为主线,体现实施‚全民创业行动‛取得的成绩以及创业成功人事的经验,如:《‚猪倌‛刘华亮的创业人生》、;

刊登一年后,可开展评选活动,如“十佳创业优秀人物和企业‛,对评选的人物给予奖励,以此激励创业者。

3、‚创业指南‛:可刊登‚全民创业行动‛相关政策法规,并对政策进行详细的解释,让文化水平低想创业的农民了解相关政策,给予创业指引。如刊登《支持全民创业行动60条措施》、《区地税局出台六十条措施支持全民创业行动》、《给大学生创业的三大建议》;

4、‚回声‛:刊登创业者的来信,实施‚全民创业行动‛办公室工作人员可根据内容进行相关的解答;

5、‚‘异江水’或‘他山之石’‛:刊登其他省市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如:《河南省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 鼓励大学生创业》、《瑞金以作风建设激发市民创业激情》。

三、宣传执行方案

针对扩大《周刊》上的‚全民创业行动‛宣传版块。

由新闻中心专人负责、编辑文字、排版、校对的基础。

具体工作有两项:

1.做好人力社保局与新闻中心的沟通联络,主要沟通报纸宣传,编排。

2.配合人力社保局‚全民创业行动‛工作,深入镇村、街道社区做细致、全面的新闻采访,并撰写实效性新闻稿件,或采写深入报道,全面反映各方面的工作进展情况。除新闻以外的内容协助完成,或是由专人完成后由人力社保局有关工作人员审核。

希望通过新闻中心与人力社保局具体、深入、全面的合作,全面推进‚全民创业行动‛工作。新闻中心将携手人力社保局,全力搞好新闻宣传工作,以正确的舆论导向,高标准、高质量地宣传稿件,服务于群众,让我们共同为全区的社会稳定和进步做出新贡献。

篇2:全民创业行动-方案

1.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自主创业并办理营业执照的,可将其尚未领取的失业保险金一次性发给本人,作为其自主创业的扶持资金。

2.对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高校毕业生、军队退役人员、低保户、低保边缘户、残疾人及其家庭人员首次自主创业(指首次领取工商营业执照),正常经营一年以上的,给予3000元的一次性创业补贴.所需资金由省市县(区)三级财政各承担三分之一。低保户及低保边缘户家庭成员自主创业后,其原享受的低保待遇可保留6个月。

3.对符合规定条件的就业困难人员从事个体经营或灵活就业的,给与一定的社会保险补贴。

篇3:全民健身,社区在行动

那么优秀的社区是如何推动居民的健身意识呢?笔者作为社区里的常住居民,采访了位于福建省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的福州市鼓楼区体育中心社区。

不断完善的设施建设

网球场、篮球场、健身步道……走在体育中心社区的文化广场,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供社区居民健身活动的设施。每天的早晨和傍晚,社区的居民都会来到这里进行健身活动。

作为一个历史比较悠久的小区,与市内其他一些有一定年限的小区相比,体育中心社区的健身设施一直在进行着更新换代。作为社区内的居民,笔者还记得,早年社区的文化广场设施还比较简单,只有三个篮球场地,还有一些单双杠之类的体操器械。那时候居民的健身主要以打篮球和跑步为主。为了打上篮球,常常有一群人在场边等候着替补和轮换,社区的建设不能满足居民们的健身渴望。

而随着奥林匹克中心的扩建和新的场馆落成,社区的文化广场也开始发生变化。原先的篮球场进行了改建,数量也从三个增加到7个,崭新的篮球架和标准的场地让热爱篮球运动的居民的热情更加高涨。笔者傍晚在广场散步的时候,常常能听到球场方向传来的叫好声。

除了篮球场之外,为了丰富居民们的健身选择,文化广场上也多了很多新的健身设施。为了方便来练习舞蹈的居民,在改建的过程中社区还划出了一片场地,作为体育舞蹈场供大家使用。除此之外,社区还修建了一些健身步道和橡胶跑道,方便了许多热爱跑步的居民。

同时,由于地处福建省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内,众多的新场馆也给社区居民提供了很好的活动空间,乒乓球馆、跆拳道馆、羽毛球馆等场馆也丰富了居民的健身选择。在过去,居民们在文化广场打羽毛球只能自己找一片空地来进行,而新的场馆落成也提供了更好的环境。“很喜欢新的场地,感觉打起球来更有劲了。”一位接受采访的女士笑着告诉笔者。

健身活动走入百姓身边

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体育中心社区在社区的建设上注重提倡体育在社区居民生活中的地位。这种重视使得社区不仅仅在硬件设施的建设上花费了心思,更在社区的配套服务上作出了新的尝试。

作为一项健身运动,太极拳一直受到许多中老年人的欢迎。在体育中心的文化广场上,每天都有一批中老年人在练习太极拳。为了让社区居民更好的体会到太极拳的内涵,给社区居民带来高质量的太极拳教学,社区还专门邀请了中医药大学的老师来给大家传授标准的太极拳。每天的8点到9点都会有老师来给居民们做示范,通过系统的教学,让社区的居民能够掌握规范的太极拳动作,以此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类似的情况还有不少,除了邀请中医药大学的老师来进行指导,作为共建单位,体育中心社区还会经常邀请福建省体工队的运动员给居民们做健身运动的指导。在社区的指导和鼓励下,居民们还自发成立了舞蹈队,每天都可以看到他们在文化广场上练习广场舞。

这种指导与激励也大大地提高了居民们的信心,也激发了居民们对于健身的热情。一部分的社区居民自发地组成了跑团,在清晨和傍晚都能看到他们成群结队地围绕着体育中心的场馆进行跑步。

在邀请专业人士对居民进行健身上的指导之外,体育中心社区还会给健身的居民提供各种便利。每逢夏日,体育中心社区都会支起凉茶铺子,给来社区锻炼的居民免费提供凉茶解暑。

除了给居民的健身提供便利之外,为了调动居民健身的热情,体育中心社区还会不定时举行一些活动。就在不久前,为了迎接第一届青运会在福州召开,庆祝中秋和国庆的到来,社区举办了一场亲子运动会。运动会的项目不少,有顶西瓜、占领阵地等7个项目,参与的家长和孩子都乐在其中,整个运动会的过程之中都充满了欢笑。

由于社区内的孩子众多,体育中心社区通常会在暑假期间举办夏令营活动。通过夏令营带动了孩子们运动的热情,也带动了许多家长参与到全民健身的热潮中来。在整个夏令营的过程之中,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调动了孩子们对于运动的喜爱和热情,也为他们树立了热爱健身、享受健身的观念。

在采访的过程中,笔者看到了许多的宣传栏换上了新的宣传内容,为即将到来的青运会做着最后的准备。同时,社区还组织了一批的志愿者走上街头,进行全民健身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宣传。

倡导健身的居家养老

随着居家养老的逐步推进,每个社区都在对养老模式进行探索和推进。在体育中心社区,他们也针对自身的优势条件制订了方案:居家养老睦邻点。

居家睦邻点由许多内容组成,包括了健身睦邻点、太极拳睦邻点、纳凉睦邻点,篮球睦邻点、棋牌睦邻点。可以看出,在这几个居家睦邻点的建设上,有三分之二的睦邻点是关于健身的。“我们尝试是将我们社区的优势健身纳入到老年人的养老中去。”社区负责人告诉笔者。

在居家养老建设上,除了在节假日给老人送去慰问和祝福之外,体育中心社区更注重在平时通过睦邻点的活动建设来提高老人们的生活质量。作为其中发挥作用最大的太极拳睦邻点,每天都可以看到几十号的老人在这里健身,而且健步道上也常常能看到许多老年人在散步健身。论起运动的热情,这些老人们比年轻人还要高涨。

除了带动老人们进行体育锻炼,社区还通过睦邻点来举行了许多关于健康养生的讲座。在一次讲座中,主讲人从老年人的心理卫生、延缓记忆衰退的若干对策、中老年自我健康管理等几方面对老年人的心理变化做了生动地讲解和分析,同时还通过实例给老人们介绍了许多适合的健身活动。通常在讲座结束之后,社区的服务人员还会为老人们进行血压测量和心理咨询,帮助老人们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

全民健身你我他

篇4:全民创业行动-方案

此次行动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乡(镇)、村为区域,以农民(含农垦、森工系统职工)为主体,以农民致富增收为目标,围绕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引导和鼓励农民开发农业农村各类要素资源,重点在设施农业、规模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民俗民族工艺产业、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农产品流通与电子商务、养老家政服务、生产资料供应服务等农村一二三产业领域,创办领办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等市场主体,通过落实扶持政策、开发创业项目、搭建创业平台、培育创业典型、构建服务体系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全面激发农民创业活力,加快培育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

《方案》中提出,在完善农民创业政策支持体系方面,将降低农民创业准入门槛,落实定向减税和普遍性降费政策,强化农民创业金融服务,完善创业园支持政策,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各项农业补贴政策要重点向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对农民创办的企业、农民合作社招用就业困难人员、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的,按照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同时,将农民创业所需融资贷款纳入省农业信贷担保有限责任公司的农业信贷资金担保范畴,每年支持农民创业贷款担保额度2亿元。对符合条件的创业农民,按照规定可在创业地申请2年期最高额度为10万元财政贴息的创业(小额)担保贷款;对合伙经营和组织起来创业的,按人均不超过10万元、贷款额最高100万元的规模给予担保贷款。对个人发放的创业担保贷款,在贷款基础利率基础上上浮3个百分点以内的,由财政给予贴息。对农民创办的劳动密集型小微企业当年新招用各类就业困难人员达到企业员工的30%(超过100人的达到15%)以上并与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给予为期2年、最高不超过200万元的担保贷款,财政部门按贷款基准利率的50%给予贴息。

篇5:江苏全民创业行动的工作计划

创业是群众致富的最大潜力,是扩大就业的关键之举。记者从省人社厅获悉,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全民创业行动计划(-)》,该《行动计划》瞄准六大重点创业群体,着力实施五大创业行动,明确到20底,基本形成创业主体多元、创业层次提升、创业领域扩大、创业形式丰富的全民创业新格局,把我省打造成全国领先、充满活力的创业高地。

按照该《行动计划》所确定的目标,到年底,我省每年创业培训10万人以上,培训合格率、培训后成功创业率分别达90%和50%以上;每年遴选认定省级创业示范基地40个,累计建成留学回国人员创新创业园80家、各类创业载体不少于家;设区市基本达到国家创业型城市标准,40%以上的县(市)建成省级创业带动就业示范城市;每年扶持成功自主创业12万人以上,带动就业60万人以上,有创业意愿和创业能力的劳动者都能得到支持、投身创业。

如何实现上述目标?据悉,我省将着力推动实施五大创业行动:

一是创业政策拓展行动,包括优化创业环境,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清理妨碍创业发展的制度和规定,破除不合理的.市场准入限制;加强金融支持,落实创业担保贷款政策,扩大支持对象范围,降低创业担保贷款门槛,鼓励各地将个人贷款最高额度提高到不低于30万元,贷款期限延长到3年;落实财税政策,完善落实一次性创业、带动就业、运营经费、场地租金等补贴政策,推动各项政策由线下实体经济企业向线上电子商务企业覆盖。

二是创业能力提升行动,包括提高创业培训质量,适应企业在初创期、成长期等不同阶段的需求,开发更具针对性的创业培训(实训)课程;完善城乡统一的创业培训补贴制度,全面推行创业培训实名制管理。

三是创业载体建设行动,包括培育创业公共平台,落实税收优惠和资金资助(奖补)、政府购买服务、支持创新创业用地等政策,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创业投资机构和各类社会组织等,利用现有房屋和闲置厂房等兴办创业孵化基地;打造创业示范基地,对促进就业成效明显的各类创业孵化基地、培训(实训)基地、创业园区,给予相应的创业基地运营补贴,并按实际孵化成功户数,给予创业孵化补贴;建立创业项目有效采集和定期发布制度,开展多种形式的创业项目展示推介活动,促进创业者与创业项目有效对接。

四是创业服务优化行动,包括进一步提升县乡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基层和社区(村)公共服务平台的创业服务功能,形成覆盖城乡的公共创业服务体系;为创业者免费提供创业培训、创业指导、信息咨询、融资服务、资金申请、权益维护等基本公共创业服务。

五是创业氛围营造行动,包括强化舆论引导,倡导“劳动光荣、创业可贵”的理念,引导城乡劳动者转变传统就业观和择业观;创新活动形式,组织开展全民创业活动周、创业文化节等系列主题活动,举办创业大赛、创业成果展示、创业故事宣讲等推介活动,鼓励有志者投身创业。

篇6:全民创业行动-方案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创业富民战略,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投入创业实践,努力把我市打造成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和苏北创业创新首选之城,为“推进更大突破、实现全面小康”注入强大内生动力,现就实施全民创业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市第四次党代会和市委四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按照“政府促进、社会支持、市场导向、自主创业”的原则,坚定不移实施创业富民战略,以更大的力度、更加务实的举措,通过三年时间的不懈努力,培育更加活跃的创业主体,建立更加丰富的创业载体,提供更加优惠的创业扶持,营造更加宽松的创业环境。

二、目标任务

(一)创业主体培育实现倍增。各类群体创业活跃,创业主体总量迅速扩张,到“十二五”末,全市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总数比“十一五”末翻一番,分别达到7万户、33万户。

(二)创业平台建设覆盖城乡。建立健全市、县(区)、乡镇(街道)三级联动、覆盖城乡的创业载体。到2015年,全市建成各类创业孵化基地、创业示范街区、全民创业园分别达27万平方米、5万平方米、100万平方米。三县两区和宿迁经济开发区、市湖滨新城、市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园、市洋河新城分别建立一个不少于3万平方米的创业孵化基地,县(区)城区分别建立不少于1万平方米的创业示范街区,每个乡镇建立一个不少于1万平方米标准厂房的全民创业园和1000亩以上连片的现代农业创业基地,每个村居建立不少于1个实业公司。

(三)创业服务体系完善高效。建立健全全民创业服务机构,在各级创业就业部门设立创业服务中心,在各级行政服务中心开设创业服务专区,实现一个窗口受

理、一站式办结。开通宿迁全民创业网,建立创业项目库,探索成立产权多元化的创业投资公司,成立YBC(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宿迁办公室,提升创业服务水平。

三、政策措施

重点实施“五个一批”创业推进计划,从创业主体、载体、融资、项目、税费五个方面提供创业支持,不断扩大创业规模,提升创业层次。

(一)培育一批创业主体

1、鼓励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离岗创业,经批准停薪留职参与创业的,一次性停薪留职为3–5年,签约期满后要求回单位的,可恢复上岗,工龄连续计算。停薪留职期间不影响工资调级;继续创业的,经本人申请按辞职办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凡工作年满30年,或离国家规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且工作年限满25年的工作人员,经本人申请,任免机构批准,可提前退休创业。

2、支持全市高校、科研院所和事业单位科技人才创业,3年内保留其原有身份和职称,档案工资正常晋升。鼓励科技人才以知识产权、实物、科技成果等可评估资产作价出资,允许科技人才自主创业企业以股权出质融资。

3、搭建返乡人员创业平台,对有创业意向的返乡人员提供创业项目查询、培训指导和专家咨询等服务;对返乡人员创业项目进行跟踪服务,帮助他们解决技术、市场、用工等方面的困难,并通过发放小额贷款、减免税收等一系列举措,助推他们创业。

4、对符合创业条件的大学生村官,由县(区)委组织部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共同审核后,发给创业卡。持卡人可直接到所在地农村商业银行和村镇银行办理贷款手续,贷款额度为信用贷款5万元、担保贷款15万元,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2年,由同级财政按银行同期基准利率的50%比例贴息。

5、依托各级人社部门就业信息系统,以村居干部、大学生村官、离退休干部职工、返乡人员、下岗失业人员、大中专毕业生、青年、农民、妇女、科技人员、退役军人等创业主体为重点,完善信息收集发布动态维护机制,建立健全创业主体数据库,加大帮扶支持力度,壮大创业主体规模。

(二)建设一批创业载体

1、建立市、县(区)创业孵化基地,为初始创业者提供共享服务空间、经营场地、政策指导、资金申请、技术鉴定、咨询策划、项目顾问、人才培训等多类创业服务。对达到标准的孵化基地,经评估验收合格,市财政采取以奖代补方式一次性给予50―100万元补助。

2、建立乡镇全民创业园,解决创业人员创业分散或创业用地难问题。到2013年底,各乡镇均要建立不少于5000平方米标准厂房的全民创业园。全民创业园建设达到标准的,由县(区)按总投入不低于5%的比例给予补助。全市每年评选10个优秀全民创业园,市财政分别给予10万元的一次性建园奖励补贴。鼓励乡镇建立现代农业创业基地,吸引返乡人员、农民和农技人员进园创业。到2013年底,各乡镇均要建成500亩以上现代农业创业基地,对达到标准的现代农业创业基地由所在县(区)财政一次性奖励10万元。

3、设立创业示范街区,帮助城镇社区创业者解决用地、用房难题。到2013年底,各县(区)城区要建立不少于8000平方米的创业示范街区,对入驻创业的,给予1—3年优惠政策扶持。

4、充分发挥村居在发展经济中的独立主体作用,成立实业公司,示范和引领群众创业。到2013年底,每个乡镇50%以上村居都要组建至少1个创业实业公司。

(三)支持一批创业融资

1、市财政一次性安排1000万元用于融资资本金投入,探索运作产权多元化的创业投资公司,支持发展前景好、科技含量高的创业项目。每年安排1500万元创

业发展资金,主要用于创业载体建设、融资主体建设和优秀创业项目补助,其中安排一定比例用于创业文化及工作平台建设。各县(区)每年要按照不低于2000万元标准安排创业发展资金,主要用于创业补贴、创业贷款贴息和创业投资。

2、发挥市、县(区)现有政府主导的担保机构职能作用,按照市级不少于5000万元、县(区)不少于3000万元规模安排专项创业小额担保贷款,专门用于创业贷款担保。担保业务所产生的担保费用以及担保风险补偿,从创业发展资金中列支。对符合条件的各类创业主体,可提供5万元左右的小额担保贷款,对经营规模较大的个人小额担保贷款最高额度可达10万元,贷款期限最长2年。对利用小额担保贷款从事微利项目的,由同级财政据实全额贴息;从事非微利项目的,给予银行同期基准利率的50%贴息。

3、鼓励创业人员积极争取专项资金支持和社会风险投资,县(区)财政按照创业项目所争取专项资金总额给予不低于10%的配套支持(最高不超过10万元)。

(四)资助一批创业项目

1、采取面向社会征集、创业项目电视大赛、专业部门推荐等方式,在全市征集创业项目。设立项目会审服务中心,公开征集筛选入库项目,对筛选入库的项目一次性给予2000元奖励,并定期向全市有创业意向人员推介。

2、市创业办负责组织评估全市创业项目,每年遴选出200个科技含量高、税收贡献高、潜在经济与社会效益及市场前景好的优秀创业项目,每个项目给予5—10万元的一次性补助;每年遴选出20个特别优秀创业项目,每个项目给予20万元一次性补助。补助资金从同级创业发展资金中支出(不重复享受)。

3、对入驻创业孵化基地、全民创业园和创业示范街区的初始创业项目,各县(区)要给予一定比例的免费场地或租金补贴。对无自有住房的初始创业人员优先安排公租房。每年遴选一批高效农业项目,由高效农业专项资金给予支持。

4、对接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成立YBC宿迁办公室,为符合条件的初始创业青年争取3—5万元创业启动资金,提供“二对一”伴随式创业辅导,即一名创业导师、一名退休干部辅导一名创业者。

(五)减免一批创业税费

1、对在创业孵化基地、全民创业园和创业示范街区初始创业项目所缴纳的增值税、营业税和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3年内给予全额奖励。

2、自主创业人员申办个体工商户登记的,自其在工商部门首次注册登记之日起三年内,免交登记类、管理类和证照类等行政事业性收费;申办注册资本10万元以下中小企业的,免收企业设立注册登记费。

3、自主创办的商贸和服务型等企业实体(除限制行业外),在新增加的岗位中,当年招用持《就业失业登记证》人员,与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在3年内根据实际招用人数按照每人每年4800元的优惠定额依次扣减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企业所得税。从事个体经营(除限制行业外)的,在3年内按每户每年8000元为限额依次扣减其当年实际应缴纳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个人所得税。

四、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区)要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县(区)委分管负责人任常务副组长、相关责任部门参加的全民创业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全民创业工作的组织协调、业务指导、督促检查等工作。市、县(区)创业办要按照“有专职人员、有专项经费、有办公场所”的“三有”要求调整充实力量,确保各项职能落实到位。各乡镇(街道)要明确专(兼)职工作人员,指导开展全民创业工作,提供各项创业扶持政策咨询服务,负责创业手续登记办理工作。

(二)明确职责分工。市、县(区)创业办负责全民创业的组织统筹、协调指导、项目申报审批;组织部门负责村居干部、大学生村官创业;老干部部门发挥好离

退休干部职工创业引领作用;人社部门负责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创建、创业培训与指导和返乡人员、下岗失业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创业工作;教育部门配合人社部门开展城乡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和大中专毕业生创业工作;工会配合人社部门负责下岗失业职工创业;团委、妇联、农工、科技、科协、民政部门分别负责青年、妇女、农民、科技人员、退役军人创业;财政部门负责创业扶持资金的筹措和管理;金融办、人行负责落实金融扶持政策,拓宽创业企业融资渠道;工商部门负责注册登记扶持政策的落实;税务部门负责税费减免政策的落实。

(三)落实经费保障。市、县(区)财政要加大对全民创业工作的资金投入和保障力度,根据意见确定的目标任务,合理安排年度创业专项资金,保障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和创业扶持政策落实。

(四)优化创业服务。各地各部门要充分整合创业培训机构和师资队伍,积极开展创业培训和创业实训;发挥创业导师帮扶引导作用,为创业者解决各种创业难题,提升创业成功率;综合运用报纸、电视和网络等新闻媒体,宣传创业典型,弘扬创业精神。市创业办要在办好创业文化节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宿迁创业文化内涵,营造更加浓厚的干事创业氛围。要组织开展“创业之星”评选,通过选树和表彰一批先进典型,在全社会营造争创业、创大业的良好氛围。

篇7: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实施方案

2012年2月29日,湖北武汉市首批机关公务自行车服务系统正式启动,投放2000辆公务自行车方便工作人员近距离公务活动借用。

2012年3月1日,广西桂林市在市直机关五美路办公大院、叠彩路办公大院、八桂路办公大院等区域共存放100辆公务自行车,倡导公务员骑车出行。同年6月,桂林市又购置了第二批公务自行车100辆,这批车辆重点投放在上述办公区外的部、委、办、局。

这些公务自行车是否还在用?推行的效果怎么样?有什么困难?近日,记者走访桂林市和武汉市进行了调查。

还在使用吗

武汉日使用量超千次

2013年12月13日,一如往常,梁建明骑着公务自行车从桂林市直机关五美路办公大院出发,前往各机关办公区域检查安保情况。梁建明是桂林市机关事务管理局保卫科科长,从桂林市推行公务自行车以来,骑车出门成了他工作的常态。

桂林公务自行车看起来和普通自行车有明显区别。车身为醒目的橙色,在雨板上粘贴着喷有桂林山水的图片,并且标明车辆所属的单位名称。车架上喷有公务车字样,车后部不设搭载物品或人员的座位。

为规范公务自行车的使用和管理,桂林市专门出台了公务自行车使用管理规定,借车人必须凭发放到单位的借车证,在借车点填写借车登记表后才能将车骑走。有专人负责车辆的日常擦拭和维护保养工作。据不完全统计,桂林市各借车点平均十五六辆车,累计平均每月借车500次左右。

湖北省省直机关事务管理局节能办姚义全介绍,单位购置了10辆公务自行车。公务自行车只限于上班时间使用,若发生丢失、损坏照价赔偿。租还方式主要由保安人工记录,内容包括借用部门、姓名、借用时间、归还时间、车号和经手人。据值班保安称,今年已经记到第二本(每本100页)的第五十页了,每日有8到10次借还记录。

与湖北省直机关事务管理局不同,武汉市公务自行车使用的是一种无人值守系统,租还车模式与现有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类似。使用专门的公务自行车卡在智能系统上一刷,车锁自动打开。还车时将车推入锁车位,然后刷卡系统认可就算还车成功。据统计,目前已有约3000名公务员办卡,全市日租还量为1500—2000次。

但记者发现,在武汉市政府大院的车棚内的30多辆公务自行车中,很多车上都有灰尘,自动智能借还系统基本上都坏掉了,所以目前使用人工智能借还服务,即车棚工作人员用机器(类似超市扫描条形码的机器)刷卡记载。在半个小时内,前后有两位公务人员前来借车。优点有哪些

省钱、节时更亲民

桂林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推行公务自行车来满足公务员短途公务活动的需要,是桂林市在公车改革上作出的一次尝试。不仅为工作人员从事较近距离的公务活动提供了便利,同时也减少了汽车的使用频率和“三公”经费支出,还为节能减排做了贡献。记者略算一笔账,以一辆公务车一次公务出行3公里为例,来回为6公里,以每辆车百公里耗油10升算,6公里的油费就是4.5元,按该单位一天出行5次计算,那就是22.5元,每个月的油费将近500元,一年下来就是6000元。如果单位有10辆公务车,就能省下6万元。

亲身体验了公务自行车后,一些公务员明显感受到,若是市内的短途出行,骑自行车反而比开车更方便,因为不会堵车,也不用花时间在院子里转来转去寻找停车位,节省了许多

时间。姚义全说,自己在武汉经常骑公务自行车去水果湖其他单位办事,公务自行车借还手续简便,办事时间好掌控。梁建明告诉记者:“在上下班高峰期,我在叠彩办公区办完事要返回五美办公区,有时遇上堵车,开汽车可能要20到30分钟,骑自行车的话绝对不超过10分钟。”

公务员大多伏案工作,身体活动比较少,骑车外出办事还能舒展身体,起到锻炼的作用,有益健康。对于老百姓而言,看到平时眼中的“政府领导”骑车出行,让他们颇感亲切、大加赞赏。“看着机关干部骑单车上下班,觉得他们不再高高在上,我们之间的距离更近了!”市民陈大姐说。

困难有哪些

配置不科学,维护不到位

公务自行车在管理、使用上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公务自行车配置不均衡,有的单位需要用到较多公务自行车,但是在实际中分配到位的较少;也有的单位因与其他机关之间距离较远、周围行车环境不便等现实原因降低了公务自行车的使用频率,公务自行车无法发挥应有作用。

据桂林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自行车的分配标准是依照每个大院的办公人数而定,最多的30辆,最少的6辆。另外,相较于公务员队伍,现有的200辆自行车还是太少,不足以覆盖所有有需求的单位和人群,导致一些公务员想用却用不上。

湖北省卫生厅后勤中心负责人介绍说,在卫生厅地址还在武昌水果湖时,公务自行车很受工作人员欢迎,使用频繁。因为水果湖属于高密度办公区域,聚集着几十家省直机关单位,互相之间距离不远,尤其在交通高峰期,骑车优势明显。而后来搬到东湖附近,距离其他省直机关远了些,公务自行车虽然仍然在使用,但骑车办公的频次减少,工作人员加班时常骑车到附近购买盒饭。

湖北省卫生厅的另一位公务员说,一次经历把他吓出了一身冷汗。在卫生厅到水果湖省直机关这一路上,有的路段没有非机动车道,且通行公交车、轿车、电动车非常多。有一次正好遇上交通高峰期,他前后几次差点跟公交车、电动车发生擦碰,为了安全,现在到水果湖附近办事,他很少骑公务自行车。

公务自行车缺乏有效管理和维护。在桂林,一些公务员“吐槽”公务自行车的借用管理方式“太原始”。借车人必须在借车点用笔填写借用登记表,才能办理借用手续。更不方便的是,借车人在哪里借车就必须在哪里还车,这也间接引发了一些超时间借车、过夜不还的现象。此外,自行车的借用点也不多,借用起来存在一定麻烦。

武汉市虽然推出了刷卡借车的系统,但系统出现问题后常常不能及时修好,影响了正常使用;另外,多辆公务自行车车身粘灰,没有被很好地爱护,也影响了公务人员使用的积极性。

篇8:创新发展 全民行动

中国石油学会将全国科普活动日主场落户在中国石化长炼,安排一系列创新交流活动和“科技创新与质量效益提升”产学研对接活动,并将长炼科技馆确定为中国石油学会首批科普教育基地,既是对湖南省石油学会、长炼科协创造性开展科学普及工作、营造科技创新文化工作的高度认可,也将进一步促进企业的科研生产水平,促进湖南省石化产业的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为湖南省的科学发展贡献积极的正能量。

长岭炼化公司党委书记、湖南省石油学会副理事长文志成致欢迎辞,代表长岭炼化向中国科协、中国石油学会、湖南省科协、湖南省石油学会、岳阳市科协的领导、专家和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长岭炼化公司副总经理、湖南省石油学会副秘书长刘建平主持启动仪式,中国科技咨询服务中心副主任王诚宣布活动启动,并在启动仪式上作了题为《创新·方法·人才》的主题报告。湖南省科协副主席、党组成员廖任强在会上讲话,中国石油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周抚生为公司科技馆授牌“中国石油学会科普教育基地”并讲话。启动式上,对2014年“科学与生活”网络科普知识竞赛的获奖者代表进行了表彰并颁奖。最后,湖南省首届“十佳”科普使者、全国科普讲解大赛获奖者代表进行了“石油里的石化”和“隐形的翅膀—石化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研发与应用”科普演讲。

全国科普活动日期间,长炼科协通过开放“科技之家”展示科技信息和创新成果、为中老科技工作者开办健康养生知识咨询和中西医专家义诊、为学生组织“科技创新小制作”科普课堂、为优秀科技工作者及家属提供湖南省科技馆科技创新体验、在科教馆展出创新方法科普系列挂图等方式,向公民普及科普知识,提升大家的科普意识。

在中国石油学会全国科普活动日期间,9月18日,长炼科协还组织举行了石化企业创新方法与科技创新培训基地建设项目推进会,会议对科协创新方法推广应用项目进行了汇报,6名长炼科技人员做运用创新方法及创新成果展示;9月19日上午,举行了科技创新与质量效益提升产学研论坛,长岭炼化、巴陵石化、催化剂长岭分公司、湖南建长等4家企业在会上作主题报告,湘潭大学罗和安教授、清华大学魏小波博士等8名相关领域专家在会上做了新技术推介;9月19日下午,组织召开了学会工作座谈会,理事长、副理事长单位相关负责人进行了湖南省石油学会工作交流研讨,中国石油学会副理事长周抚生一行参加研讨,并指导提升学会工作。

自2004年起,全国科普日活动已连续举办10年,成效显著,为提高公民科学素质作出了重要贡献。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动员社会和全民共同参与创新,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和中科院决定共同组织开展2014年全国科普日活动。

2014年全国科普日主题为“创新发展,全民行动”。定于9月20至26日在北京和全国各地集中开展全国科普日活动,部分科普活动提前启动,主题宣传贯穿全年。

篇9: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工作方案1

关于印发《鸣鹫镇贯彻全民科学素质行动

计划纲要的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党总支、各村委会,镇属各有关单位,市属驻镇各有关单位:

〘鸣鹫镇关于贯彻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工作方案〙已经镇党委、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中共鸣鹫镇委员会

鸣鹫镇人民政府

2011年11月9日

2量。结合农村实际,充分发挥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作用,广泛开展针对农村校内外未成年人的科学教育活动。结合实施“阳光工程”,在我镇中小学校渗入职业技术教育课程,大力开展面向农村未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培训,帮助他们掌握1~2门农业生产实用技术或职业技能。

4、整合校外科学教育资源,完善科技教育辅导机制。建立校外科技活动场所与学校科学课程相衔接的长效机制,各类农业科技示范园等具有科学教育功能的场所,要向未成年人开放。建立和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校内外科技辅导员队伍,扩大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的渠道和机会,发挥社会教育在未成年人校外教育中的作用。

5、镇文化服务中心、镇新闻媒体要加大面向未成年人的科技传播力度,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为未成年人提供优秀、有益、生动的科普作品,要开辟科普专题(栏),加大科技传播普及力度。

(二)以促进农村科技进步和提高农民科技致富能力为重点,实施农民科学素质行动。

1、开展农村党员和基层干部科学技术和经济知识培训。结合实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农村党员干部实用技术和市场经济知识培训计划,通过现代远程教育、集中培训等形式,每年对村以上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村青壮年党员轮训1~2次。切实改善村组干部、后备干部和农村青年党员知识结构,提升学历层次,提高管理水平,培养一批农村基层管理人才和科技致富带头人。

2、开展大规模、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以推广优良品种、主导技术为重点,采取送科技下乡、科普进农村、赶科普街、专家讲座、样板示范、农业科技入户和网络咨询等有效形式,广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探索科技人员与农民互动的科技咨询服务长效机制。抓好以“农函大”为龙头的农村各种科技培训,继续实施“绿色证书”培训、“星火科技培训专项行动”、“双学双比”、“巾帼科技致富工程”等,开展系统化、规范化的农民科技培训,提高科技示范户科学种植、养殖、加工生产能力。实施“新型农民创业培训工程”,加大对各种农业生产专业户、科技示范户、农村经济组织带头人的培训。积极开展农村乡土人才评定工作,培养、选拔农村科技人才。“十二五”期间,争取全镇农村劳动力平均每年能接受1~2次实用技术技能培训,掌握1~2项实用技术技能,6%的人获得“绿色证书”。

6科学素质行动骨干队伍;依托镇级协会,建立科普专家队伍,与村建立定向服务机制;发展村科普志愿者队伍,培训志愿者,引导村民开展自我服务。大力推进村科普阵地建设,各有关部门要加大对村基层公共科普设施设备建设的支持力度,在资金和用地上给予优先考虑安排,鼓励采取资源共享的方式建设科普阵地,“十二五”期间,全镇所有村委会要建立科普活动站(室)。

4、优化各种教育培训资源,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进一步发挥好科普教育基地、科普宣传栏、科普活动站(室)、村委会科普学校等科普场所和设施作用,开发和运用科普产品和信息资源(包括科普挂图、图书、音像制品等),为劳动者提高科学素质提供更多的共享服务。镇劳动保障所、镇中小学等单位、部门要发挥各自优势,主动承担各种形式的再就业培训和劳动预备制培训,提高我镇失业人员和新增劳动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能力,及参与社会生活和维护自身权益能力。

5、建设高技能人才队伍。围绕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推进企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培养一批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技术型、复合型和知识型高技能人才,建立培养体系完善、评价和使用机制科学、鼓励和保障措施健全的高技能人才工作新机制,逐步形成与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中、初级技能劳动者比例结构基本合理的格局。广泛开展操作比赛、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厂会”协作等活动,努力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推动企业技术创新、进步。

(四)以提高科技意识和科学决策水平为重点,实施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建立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终身学习机制。

1、认真贯彻〘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将全镇党政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技知识学习纳入干部理论学习计划和培训规划,将提高科学素质列为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企业负责人培训教育规划和相关计划的重要内容。在创建学习型机关中,建立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学习培训制度、公务员科学知识学习培训登记制度。

2、全镇党政领导干部和公务员要在每年的“科技活动周”和有关科学纪念日期间带头参与科普活动。我镇每年举办不少于1场(次)面向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普讲座、科技报告会,积极开展科普进机关等活动。

(五)以科普能力建设为重点,大力实施“四项科普基础

10增长情况逐步提高教育、科普经费增长幅度。镇政府每年为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列支专项工作经费,保证实施〘纲要〙工作有效运转。各相关部门要积极争取上级对口部门的支持,积极倡导捐资赞助,开展市场化运作,广辟社会资金投入渠道。

2、加强队伍建设。建立一支素质优良、胜任各类科学教育与培训的教师队伍,特别要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科普工作队伍,强化对科协组织、科普队伍的思想教育,树立敬业精神,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专业水平;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动员引导、鼓励支持社会各方面力量开展科普作品创作活动,发现扶持创作人才;发展壮大科普志愿者队伍,调动广大科技人员及各类离退休人员参与全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特长与热情。

3、建立监测评估体系。各相关部门要参照国家标准,结合我镇实际,组织实施公众科学素质状况调查工作,建立我镇公众科学素质状况和〘纲要〙实施工作监测指标,纳入我镇社会发展指标体系;组织实施公众科学素质状况和〘纲要〙实施情况监测评估,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五、职责分工

根据〘纲要〙明确的“四大主要行动”、“四项基础工程”和保障条件与监测评估等工作要求,按照部门职能分工分别明确为牵头部门和责任单位,并由第一个牵头部门的主要领导负责具体牵头事宜,抓好九个方面工作的实施。

(一)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

牵头部门:鸣鹫中学、鸣鹫中心学校、镇团委

责任单位:镇党政办、镇妇联、镇关工委、镇科协、镇科委、镇文化服务中心、鸣鹫司法所。

(二)农民科学素质行动 牵头部门:镇农服中心、镇科协

责任单位:镇党政办、镇工会、镇团委、镇妇联、镇财政所、镇民政所、镇林业站、镇水利水土保持工作站、鸣鹫中学、鸣鹫中心学校、镇科委、镇文化服务中心、镇社会事务办、镇经济开发办、鸣鹫司法所、鸣鹫卫生院

(三)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行动 牵头部门:镇党政办、镇工会

责任单位:镇团委、镇妇联、镇科协、镇科委、镇文化服务中心、镇社会事务办、镇经济开发办、鸣鹫司法所、鸣鹫卫生院、鸣鹫中学、鸣鹫中心学校、(三)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

314成员:徐文清

鸣鹫派出所所长

高凤双 镇党委委员、党政办主任 杨建兰

镇党委委员、社会事务办主任 许

镇经济开发办主任 王永俊

镇民政所所长 周保宏

鸣鹫司法局所所长 刘庆红

镇农服中心主任 白贵平

镇林业站站长

魏朝清

镇水利水土保持工作站站长 赵

镇文化服务中心主任 王

镇财政所负责人 金汝忠

鸣鹫中学校长 毛应红

鸣鹫中心学校校长 普箐竹

鸣鹫卫生院负责人

镇党政办副主任、组织、人事干事 尹悦明

镇妇联主席 代周存

镇工会联合会秘书长 张

镇宣传干事 杜美芬

镇科协、科委干事

镇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镇科协,由杜美芬同志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处理日常事务。

各村委会、各有关部门也要指定专人负责此项工作。

七、工作方式

〘纲要〙实施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范围广,工作量大,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和各部门的密切配合。

(一)突出重点,抓住关键。以全体公民为科学素质建设主体,发动全民参与〘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坚持以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带动全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高;抓住科学教育这个关键环节,加强校内外资源整合力度;加强科普资源建设与共享,努力形成社会化大科普格局。系统规划和设计全民参与的科普活动,每年确定一个工作主题,围绕主题开展工作,采取多种方式组织全民参与。

(二)加强领导,密切协作。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进行动员部署和检查监督。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按照各自职能范围积极开展工作,各村委会负责领导和统筹组织本辖区的实施工作。

(三)加大投入,健全队伍。结合科技、科普工作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建立专职和兼职相结合的

上一篇:2022社区安全生产月活动方案下一篇:项目策划部部门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