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月现代诗

2024-04-25

咏月现代诗(共6篇)

篇1:咏月现代诗

历代咏月诗大全

月亮,多么美丽迷人的字眼!古今中外,人们无不爱月、赏月、咏月。中国诗歌史上究竟有多少咏月诗作,如同“明月几时有”一般令人难以作答。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那便是自古咏月诗人多,咏月诗更多。“匪东方则明,月出之光”(《诗经·齐风·鸡鸣》),“月出皎兮”,“月出皓兮”,“月出照兮”(均见《诗经·陈风·月出》),这些都是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咏月诗句。

从咏月诗中,我们可以看到月亮有不少的别名、代称。最常见的有——月子:“月子纤纤云里见,吴江不尽莫湖来”(宋·汪元量:《湖州歌》);月牙:“别家六见月牙新,万里风霜老病身”(金·张澄:《和林秋日感怀寄张丈御史》);月魄:“日轮驻霜戈,月魄悬雕弓”(唐·高适:《塞下曲》);月轮:“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唐·王昌龄:《春宫怨》);月桂:“长河上月桂,澄彩照高楼”(南朝·陈·张正见:《薄帷鉴明月》);桂魄:“不知桂魄今何在?应在吾家紫石屏”(宋·欧阳修:《中秋不见月问客》),等等。

咏月诗,大都着意描绘月亮的形状。在诗人们的笔下,新月是弯弯的,其形如玉钩:“玉钩斜傍画檐生,云匣初开一寸明”(唐·赵嘏:《新月》),“夜来江上如钩月,时有惊鱼掷浪声”(唐·崔道融:《秋霁》);其状如弯弓:“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唐·白居易:《暮江吟》);其样像女子的眉毛:“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唐·戴叔伦:《兰溪棹歌》)。而满月则是圆圆的,李白的诗句“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古朗月行》),以“白玉盘”、“瑶台镜”状写月圆之形,且突出了月光的皎洁;苏轼的“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中秋月》),也是用玉盘比喻月亮,描绘颇为形象具体。

月亮皎洁明亮,这在咏月诗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诗句“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杂诗》),著一 “素”字,直写月之皎洁明亮。唐代诗人王维的诗句“家住水东西,浣纱明月下”(《白石滩》),“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竹里馆》),李白的诗句“明月照我影.送我至郯溪”(《梦游天姥吟留别》),宋代诗人苏轼的诗句“杏花飞帘散余春,明月入户寻幽人”(《月夜与客饮杏花下》),都是以“明”字明言月之皎洁明亮。咏月诗中也有不少是借助于比喻、映衬手法描绘月之皎洁明亮的。南朝梁简文帝萧纲的“夜月似秋霜”(《玄圃纳凉》),唐代李白的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静夜思》),李益的“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夜上受降城闻笛》),这些都是以白雪比喻月亮的皎洁。赵嘏的“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江楼感怀》),这是以清澈的江水与皎洁的月光相互映衬,突出月明。北朝诗人庾信的“山明疑有雪,岸白不关沙”(《舟中望月》),这是以雪的洁白、沙的反光映衬月光的皎洁明亮。而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村夜》),以明月映照下的荞麦花白如雪来衬托月光的皎洁明亮,别有一番韵致。

一年四季,季季有月。而在诗人们的笔下,不同季节的月则分别与不同的物象连在一起。春月,往往与梨花等物象、与青春的气息连在一起:“一树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属何人?”(唐·无名氏:《杂诗》);“日暮归来春困重,秋千闲在月明中”(元·贡性之:《暮春》)。夏月,常常与荷花等物象、与纳凉相联系:“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宋·黄庭坚:《鄂州南楼书事四首》之一);“绿槐阴转小栏干,八尺龙须玉簟寒。自把红窗开一扇,放他明月枕边看”(清·纳兰性德:《四时无题诗》)。秋月,每每与露、霜等物象共处:“白云映水摇空城,自露垂珠滴秋月”(李白:《金陵城西楼月下吟》);“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唐·温庭筠:《商山早行》)。冬月又总是与梅、雪等物象相互映衬的:“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宋·杜耒:《寒夜》);“梅花擎雪影,和月度疏篱”(宋·赵葵:《雪夜》);“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南朝·宋·谢灵运:《岁暮》)。

静寂之夜,皓月当空.常常引起游子的思乡之情,唤起诗人的怀远之念。李白的绝句《静夜思》便是游子月夜思乡的名篇之一。诗的前两句“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写月光洁白如霜;后两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写诗人望月思乡,于平谈处见深情。杜甫的诗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故乡与其弟的深切思念之情。他的另一首《月夜》诗: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全诗以月为主线,处处从对面着墨,描绘出了一幅妻子儿女月下思亲图,从而,将诗人对妻子儿女的思念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此诗堪称望月怀远之代表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月在中天,遍地洒满清辉,于是,诗人们生发出奇想,托明月将自己的思亲之情捎给远方的爱人或友人:“春风难期信,托情明月光”(南朝乐府民歌:《读曲歌》);“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有首《绝句》:“美人揽明月,盈手以瑶华。欲赠离居者,徘徊秋汉斜。”此诗写美人用手揽起月光想赠给客居异地的心上人,可又不知如何赠送,为此,她徘徊不定,想象更是奇特大胆,与唐代诗人李冶的诗句“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层城”(《明月夜留别》)有异曲同工之妙。

月夜,诗人们遥望明月,自然会联想到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并以此为题吟诗遣兴。嫦娥,也作姮娥、恒娥,系神话故事中后羿之妻。后羿从西王母处取得不死之药,嫦娥偷吃后奔上月宫。在众多吟咏嫦娥的诗中,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嫦娥》是一首耐人咀嚼的佳作: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此诗写嫦娥独处月宫,孤寂凄凉,长夜不寐,她应悔恨当初不该偷吃不死之药奔月。古今学者大都认为此诗有寓意,至于有何寓意则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或以为是思人,或以为是悼亡,或以为是借嫦娥抒孤高不遇之感,等等。笔者以为,对此诗有何寓意,解诗者大可不必像科学家那般论证坐实,还是让读者自己去体会。不是说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吗?写嫦娥悔恨的还有李商隐的“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垣娥应断肠”(《月夕》),宋代诗人晏殊的“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中秋月》)等。明代边贡的《嫦娥》也写得很出色:

月宫秋冷桂团团,岁岁花开只自攀。共在人间说天上,不知天上忆人间。

此诗由望月联想到嫦娥在月宫的孤寂,进而将天上与人间联系起来,突出嫦娥与人间两相忆这一中心,欲露还藏.似淡实美。

月出月落,月圆月缺,这一自然景象的奥秘何在?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仁人志士废寝忘食地探索之,试图找到科学的答案,诗人们则借助于丰富的想象咏之问之。李白的《把酒问月》便是这方面的代表作之一: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题下有诗人自注:“故人贾淳令予问之。”可见,此诗系诗人应老友贾淳之请所作。全诗紧扣一个“月”字,突出“把酒问月”的主旨,共有四问:明月几时有?月,夜晚由于东海,白日隐入云间,又是怎样归落东海的呢?月中白兔为何年复一年地捣药不止?寂寞孤独的嫦娥与谁为邻?但诗中皆问而不答。一是无法作答——前两问尚属未解之谜;二是无须作答——后两问涉及神话故事,读者完全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去自寻答案。最后,诗人由问月而慨叹月的永恒与人生的短暂,从而,流露出及时行乐的消极情绪。此诗对后世的影响颇大,宋代大诗人苏轼《水调歌头》一词的发端“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便是化用了此诗的开头两句。

一言以蔽之,月亮美,古代的咏月诗也美;月亮是永恒的,诗人咏月也是永恒的。

篇2:咏月现代诗

【作者】胡 琴 【关键词】李白??咏月诗??内在意蕴??审美特征??意义及影响

【指导老师】李金荣

【专业】中文

【正文】

月亮是大自然赐给我们的一样极为美好的艺术品,而中华民族更是一个特别喜欢月亮的民族,她那妩媚的笑厣,柔美的清光,朦胧的倩影,圆缺不定的外观,永恒的存在,不知引起了多少中国人的联翩遐想,勾起了多少中国的爱恨情仇。在中国,不但有许多关于月亮的美丽传说,而且歌咏月亮也成了我国古代诗歌的一个传统题材。早在《诗经》的时代,人们便吟出了“日居月诸,照临下土”(《日月》)?、“月出皎兮,佼人僚兮”(《月出》)?等写月诗句;而后楚辞中也有“抚余马兮安驱,夜皎皎兮即明”《东君》)?、“悬明月以自照兮,徂清夜于洞房”?等诗句的出现。汉魏时,更有“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帏床”?等脍炙人口的咏月佳句。到了唐宋时代,月亮更是成了文人墨客诸多情感的载体,月亮早已被他们拟人化,情感化、诗化了,举凡思乡怀亲,盛衰兴废,悲欢离合、人生理想、哲理思辩等众多情怀在咏月诗中都有尽情的抒发,产生了一大批为大家耳熟能详的名篇佳句,为中国诗歌百花园里增添了一朵奇葩。

在唐宋诗人中,最擅长写咏月诗的当属李白,堪称写月圣手,他对月亮有一种出于本能、超乎寻常的特别热爱之情。对他来说,恐怕最为美好、最感亲切的东西就是心中和笔下的月亮了,他将一生的才情寄托于山水月色,写出了许多名垂千古的佳句名篇。在他留存下的近千首诗中,咏及月亮的就有三百余首,其数量之多在历代诗人中绝无仅有,而他在月亮世界中创造的那种瑰丽多姿,韵味飘逸的艺术境界更是前无古人,后启来者。古代诗人中最擅长写咏月诗的当属李白,他将一生的才情寄托于山水月色,写出了许多名垂千古的佳句名篇。他一生创作的与月有关的诗多达300余首,这些诗篇伴随着诗人坎坷悲壮的一生,诉说着诗人绵绵不尽的悲情。本文拟以李白咏月诗作为观照对象,对李白咏月诗中亮意象丰富深刻的内在意蕴、审美特征和李白咏月诗的典范意义等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月意象的意义

明月在诗人笔下,虽也常表现为自然月的属性,但更多的时候却被赋予了丰富而深邃的象征意义。因此,明月被诗人高度人格化,赋予其以人的思想情感。“冰合井泉月入闺,金缸青凝照悲啼”(《夜坐吟》),?“月光欲到长门殿,别作深宫一段愁”,“夜悬明镜青天上,独照长门宫里人”(《长门怨二首》),“落月低轩窥烛尽,飞花落户笑床空”(《春怨》),诗人将明月人格化,将其写成有人的思想感情的精灵。通过它来表现宫女、思妇的对月伤怀念人,使诗作更生动活泼,也更见情趣,表现出一种特有的艺术魅力。也由此而反映出诗人不苟同于世俗的高洁人格。李白诗中之月的象征意义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李白自身的感受 1.时光流逝??及时行乐

广阔苍茫间,悠悠月光下,人在行路中,时光悄悄流。在每一个孤寂的夜晚,李白面对茫茫的大地,人之渺小、生命苦短,所有的人世感慨,望着空灵的月,一一抒发。时间不复还的悲愁,人生飘渺的茫然,潇洒的李白常饮酒对月,诗中透露丝丝无奈,却又接受这亘古不变的流逝,于是李白选择及时行乐坦然面对,缕缕感怀在诗中涌现。这种感受在《把酒问月》中写的最为深刻,“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怜?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此诗完整描写李白的心境过度,月的高远、月的出没、月的神话,种种对月的不同看法,字字句句流露李白对时间流逝的感触。首句一发问,即是李白面对广大苍穹,感慨人如沧海之一粟,由月矗立在天空之谜,月的高远朦胧烘托惆怅。月亮代表长流的时空,月虽难以与人亲近相随,但终究是相隔遥远,对于“掌握未来”透露出可望而不可及的无奈。接着写月的外貌改变,象征起伏不定的人生,月在变,未来不也是在变动吗?最后李白籍由跨越时空的月抒发千古尽是如此。人事全非,仅有月依旧,处处由月表达生命的有限喟叹!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月下独酌》里李白的心更为狂放,实际是狂放掩悲愁,字里行间充满凄凉消极之感。冷清的夜晚,心醉的李白独自承受孤寂,与月为友,即使月“不解饮”,但或许只有想象月与影子相伴才能增添几许热闹,由月渲染出浓厚的失意情愁,并消极的认为到“行乐须及春”。李白因月感到时光流逝,却也借月安慰自己。王德春先生在《日,月意象与李白其人其诗》一文中提到:“虽然月是无情物,但他那如水的清光是一种最好的清凉剂,诗人邀月对饮,实在是因为月光比酒更能抚慰他那饱经忧患的心灵,还给他人的真性情”?《将进酒》中也有类似的心境表达“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写得意实因失意,月引发李白对人生思索,显现李白及时行了的认同。2.抱负志向

李白一生中的理想,就是活跃于政治舞台,一展抱负,但却是崎岖艰难的道路,诗中的月反映着李白的意气风发揽月的雄心壮志象征梦想实现与豪放胸臆。另一方面也寄托了失意无奈、悲愤、痛心、惆怅„„。月亮诉说出李白太多太多的情怀!太远太高的梦想。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俱怀安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此诗一开头就道出仕途??,心中烦忧的苦闷精神,这是现实;在大醉之后,李白的豪情壮志再度兴发“揽月之情”正代表他一生追求的梦想,豪迈气概溢于言表,这是理想。理想与现实相远,李白以月托情,月的遥不可及象征李白高洁的心志,远大的抱负,月远在青天遥迢也暗喻梦想未果的悲凄!《登太白峰》则是更强烈的表达自己的雄心壮志“„„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一别武功去。何时复见还?”诗中的月不仅是李白想要从政的怀抱,还牵系着内心光明的理想世界,是一个远离尘世的理想,但末两句却反映不舍人世羁绊,两相矛盾,两番情愁,李白借月渲染黯淡现实与光明理想的复杂心境。

《玉壶吟》写于李白被放出朝的时候,壮志难申的情怀,昔日光景的怀念,娓娓诉出。“三杯拂剑舞秋月,忽然高咏涕泗涟”夹杂着李白潇洒狂放与悲烈惆怅。太白将其抱负未果的壮志难酬寄予月亮,月亮倾诉他的多样情愁,“舞秋月”是一种凄凉意境的呈现,秋的萧瑟映着月光沁入李白的心,月的形象似乎已升华,深深与诗人内心的悲痛相融。陈吕洪先生于《月光下的李白―李白诗中的月意象简析》中描述得十分完整:“李白笔下的月常常既是月亮本身,又是主体感受中被‘变形’为某种感情的‘材料’,既以他的客观自然品行为物境,又失去他的自在状态,融入主观情感的直接抒发,形成融合性意境。”李白因落寞无奈而愤懑写下此诗,诗境依旧浑然天成。? 3.心灵沉静

苦闷忧愁空对月,心静澄明月色清。李白明了对现实的苦病呻吟乃是枉然,在心中另有一汩慰藉的清流,用沉静的心灵望月吟咏,这类的作品,由月酝酿的情境转为恬淡、洒脱,描绘出一幅幅灵动静谧的景致,象征李白的娴静心态,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表达,写出多种风貌。《金陵城西楼月下吟》正是李白抒解愁绪的最佳写照,“白露垂珠滴秋月,月下沉吟久不归”,此诗的月与太白之心紧紧牵系,秋月悬挂夜空是一种冷清寂寞的意境,似乎是李白空虚的心灵,露珠滴秋月,明写景,实写心,暗指李白的心掀起淡淡波动,因月亮在旷远的高空露出宁静的美感,使李白的悲愁渐渐退去,月下沉吟便是胸中愁绪的解放,让诗人流连往返。诗境由景入情,由月的空灵形象转入深沉的思索,李白心境的转变,与月的形象息息相关,又此可见。?月滤静了李白内心的喧嚣吵杂,带给他心灵的慰藉,此番情怀在《与夏十二登岳阳楼》里更为显著,“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对月的美好向往,从“好月”二字即可看出。雁的飞离代表愁心的消逝,是顷刻飞逝的快速;好月衔来代表内心沉静的开始,是安谧祥和的的存在;月色悬于星空乃是远离世俗的高洁象征,月的出现使李白找到超然物外的解脱。喻世华先生在《月下的沉吟―论李白诗歌的月意象》这样描述:“月亮的宁静安谧的神韵和玲珑晶莹的光彩,象征了和谐静谧的中国智慧及超群拔俗,潇洒飘逸的士大夫风范,这也正是李白追求的一种境界。? 在月光下,李白心灵沉静也会以闲情自得的态度表示。“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佘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洞庭》,前两句欲一飞冲天的大志,在句中暗自否决了,诗人退一步海阔天空,寻求明月下的单纯永恒,“佘月色”是一种自然之景以安慰心灵的体现,可见洞庭月色之美好,让李白小心翼翼的赊月,却也表示这份月之闲事来得不易的,清明的月光满溢于太白眼中,衬托安然自足的潇洒胸襟。月引发了李白思索人生哲学,从中创造怡然自得的处事态度。

(二)李白对人事感触 1.思妇闺怨

李白看到夫妻分隔两地的愁苦,为苦苦等候的妇女写出一首首悲歌,每到夜晚孤独寂寞便排山倒海的袭来,倍感亲切,而月触动了内心的想念,该是团圆却分离,李白以第三人称的观点写下思妇的忧闷,月既为景亦表情。大概是因为月亮基本的象征意蕴是女性,太白也不由自主描写妇女的情愁。

《玉阶怨》里正有一思妇遥望秋月未归的丈夫,“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此诗完全从人物的行仪倾诉思念之苦,而无须作心境的独白,即一目了然,以月作结,仿佛一股悲愁回环往复的缭绕!月一向有团圆的象征,秋天于万物为凋零的时节,中秋对人是团聚的时刻,前者可衬托月矗立于夜空的苍茫,投射于人心即是孤单;后者诗人虽未点出月圆之日,但乃是同一季节,望月极易引发思念之“忧”情。此外,从水晶帘里望月又是另一番情感表现,水漾晶莹的帘子由每一串迷蒙串起,思妇与月似乎隔了一层屏障,虚渺的距离象征相见之期不定,望断长空的怨情由秋月渐渐晕染„„《唐诗鉴赏?上册》作了以下的赏析:“‘玲珑’二字于此诗中看似不经意之笔,实则极见工力。以月之玲珑,亲人之幽怨;从反处着笔,全胜正面涂抹”李白这首绝句用字精练,依然情意深挚。? 《子夜吴歌―秋歌》以“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开头,借景入情仍诉愁,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正是如此。秋季正在缝制战袍,每一位妇女皆夙兴夜寐的赶工,由“一片月”可想象此情景,月光明亮,得以捣衣,妇人缝制针线思念于战服,不正好照亮思妇内心深沉的孤寂?尝试掩盖的悲痛在月光?,明显地放映一家一户的离愁伤景,月光的明亮反衬思妇的黯然。《关山月》的叹息则是一种壮阔的表现,与前诗不同,“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夜色,叹息未应闲”?开头二句描写了整个边塞的辽阔凄凉,这首诗从战士的思乡写出思妇的愁苦,明月引发士兵怀念故乡的情绪,而家中的妻子想必也是一样吧?李白以月作为思念的媒介,身处异处仅有月是唯一相同的,士卒与思妇的怀想做了心灵的交流。而边塞广阔的月夜使感触更为深沉,雄浑的闺怨诗有别于细腻情愁的表现。吕华明先生探讨《太白之月意象》写着:“李白借诗中人物巧妙地完成月意象中的情感跨越,把女子闺阁思夫的那份感情以月度之,而在这千里的跨越情感里,使那本来无心的月,也不禁暗暗生出一丝莫名的惆怅”。?

2、好友遭困

篇3:现代诗,我们应该教什么

一、咀嚼语句, 品味诗歌的语言

诗是语言的艺术。深刻的思想、鲜明的形象, 只有用凝练、形象、具有表现力的语言来表现, 才能成为诗。儿童诗的教学应为儿童学习驾驭语言提供优良的条件, 让儿童在优美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语言、丰富语汇, 提高他们驾驭语言、鉴赏语言的能力, 同时得到美的享受。一位老师在引导学生品味《长江之歌》歌词“你从雪山走来, 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 惊涛是你的气概”的精确时, 是这样展开教学的:

师:再请你细细读读这四行诗, 你还有什么发现? 作者是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写的? 哪些词让你感受到?

生:作者采用了拟人的手法, 从“走”和“奔”感受到了。

师:这两个词能不能交换呢? 为什么?

生1:不能交换, 一个“走”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春天来了, 冰雪消融, 大雪山上的雪水慢慢融化, 此时的长江如涓涓细流, 缓缓流淌, 就像一位美丽的少女在悠闲地散步。

生2:还像一位风度翩翩的绅士, 慢慢走来……

师:这句诗该怎样读? 谁来读读这句诗?

师:一个“奔”让你想到了哪些词?

生1:波涛汹涌。

生2:波澜壮阔。

生3:千军万马

……

师:此时你看到了%%%%的长江。

生:此时的长江奔腾咆哮, 一路狂奔, 向东而去。一路上, 她汇集了七百多条支流, 气势越来越大。

师:谁把这种磅礴的气势读出来? (生练读)

师: 这四行诗让我们感受到我们的母亲河长江在空间上跨度很大, 像一根长长的纽带, 贯穿了祖国东西, 所以说她是无穷的源泉。

师:这四行让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生1:在时间上跨度很大。

生2:历史悠久。

点评:在此环节的教学中, 老师紧扣“走”和“奔”两个关键词语展开教学, 引导学生咀嚼词句, 让学生细细推敲, 引导学生体会“走”表现了长江江水的奔流不息, 而“奔”则形象地刻画出了长江江水的奔腾咆哮, 作者用词多么精确传神, 体会到拟人手法的形象与生动, 让长江在孩子们的脑海中活了起来。

二、感受意境, 想象诗歌的画面

儿童是最富于想象和联想的, 他们总是用自己创造性的想象认识并诠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在他们通过想象而诗化的世界里, 花儿会笑、鸟儿会唱、草儿会舞、鱼儿会说……因此, 教学儿童诗必须以符合儿童心理的丰富想象创设优美的意境, 抒发儿童的童真童趣, 让儿童在奇妙多姿的世界里, 张开想象的翅膀, 感悟诗的题旨。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儿童诗时, 要在想象的世界中用心和儿童对话。如教学《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时,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这样展开想象:

师:同学们, 你们自己读读这首诗, 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你能给它起个名字吗?

生1:通过读第2小节, 看到了一幅青山碧岭图。

师:看到“青山碧岭”, 你的脑海中又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生1: 我们仿佛看到了山上到处种满了郁郁葱葱的树木, 一片生机勃勃。

生2:我们看到了小动物们在欢快地嬉戏, 听到了小鸟在枝头快乐地歌唱。

生3:我们闻到了阵阵花香, 树木的清香。

……

师:让我们打开书本, 看看诗人用他手中的笔, 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青山碧岭”画面吧!

点评:在此教学环节中, 教者巧妙地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青山碧岭”想象画面, 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植树带给我们的巨大变化, 从而深刻地领悟了植树的好处, 又实实在在地进行了语言文字训练, 可谓一举两得。

三、扣住语言, 体悟诗歌的情感

教学现代诗, 理解不是目的, 我们追寻的应该是领悟和体验。正如叶圣陶老先生所说的:“所谓感受, 就是读者的心与诗人的心起了共鸣, 仿佛诗人说的正是读者自己的话, 诗人宣泄的正是读者自己的情感似的。阅读诗歌的最大受用在此。”我们教学现代诗应让学生品词品句, 扣住语言文字体悟诗歌的情感, 从而获得心灵的共鸣。如一位老师是这样引导学生体悟《长城和运河》的情感的。

师:如果用一两个词来概括长城的特点, 你想用哪个词? (板书:雄伟壮丽) 把体会到的长城的特点朗读出来。

师:读到这儿你有什么疑问?

生1:是谁建造了这了不起的万里长城?

师:谁能回答他的疑问?

生读: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师:建造长城的砖石有两三千斤重, 在古代, 劳动人民只能靠双手搬、靠肩膀扛, 建造万里长城容易吗?

生:不容易。

师:你想对我们的祖先说些什么?

生1:祖先啊祖先, 你们真伟大。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人间奇迹。

生2:祖先啊祖先, 你们真厉害。

生3:祖先啊祖先, 你们真了不起。

点评:在此教学环节中, 教者引导孩子由直观到深入再到所感, 随着读书的层层深入, 随着资料的步步展开, 每次读书都会有不同的情感变化, 情感得到升华。在这样的情感体验下, 学生的朗读能力、情感体验及思维能力怎能不得到极大的锻炼和提高? 学生很自然与诗人产生了共鸣, 很自然体会到建造长城和运河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由此生发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篇4:咏月诗系列解读(下)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连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作者注明,写作时间是元丰六年,这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为团练副使已经四年了。这年他四十四岁,总的来说,他的心情是比较沉郁的。但是苏东坡毕竟有他自己的个性,不像范仲淹那样,永远是忧愁,进亦忧,退亦忧,在朝则忧其民,在野则忧其君。苏东坡当然也有忧愁,可是,他并不因此而没有欢乐。这一篇写的就是,在政治上十分艰难的岁月里,他仍然有他自己的欢乐。

这一篇小品式的文章中,所表现的苏东坡的个性是十分丰富、非常自由的。他非常重视自己的心情,享受难得的、欢乐的心情。本来到了夜里,解衣欲睡了,仅仅因为月色入户,就欣然起行。也就是说,不睡了,没有倦意了,兴致来了,日常生活的习惯就不在话下。为什么呢?就是因为自然景观触动了他,觉得很应该快乐一下。自己快乐就快乐吧,不够,还要找一个朋友来一起快乐,就跑到承天寺里去找朋友张怀民,一起享受这大自然的恩赐。

本来,此刻一般的月色就已经足够使苏东坡兴奋了,可是没有想到张怀民那里,在承天寺的天井里,月色更是精彩。

这篇文章的精华,就在于对月色的精彩写得十分精彩。

首先,文本的主体是月色,但是没有直接提到月。苏东坡的笔力集中在月色的明亮,但又不提月色明亮,只是说“积水空明”,写的是一种视觉效果:月光照着庭院,给人一种满院子都是水的感觉;而且不是一般的水,是透明的水;不是一般透明的水,是透明得好像什么也没有一样。“积水”和“空明”,这两个词组结合在一起,很精炼,也很传神,给读者以很多的联想。这是一方面:强调的是,月色的透明。

第二个方面,则是从透明的反面做文章。不是透明,而是不透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竹柏的影子很黑,黑得像水中荇藻一样。这个暗喻的好处不但在于黑自对比,而且在于,它和前面的把月光比作水,是连贯性的。前面的水引出了后面的藻,在联想上是从属衍生性的。

这里动人的当然是自然景观。但是,整篇文章的动人,又不完全是自然景观,而是对于自然景观的发现。文章写夜月到处都是,竹柏影子也是普遍的存在,但是美景要有一种心情去欣赏。这种心情,就是一种闲适的心情。没有闲适的心情,就对美景没有感觉了。故最后一句说,天下美景甚多,之所以没有得到表现者,因为没有我这样的闲适心情。

归根到底,这篇文章的主题,就是美景与闲心的遇合。闲心就是超越世俗功利之心。苏东坡正是以这样的闲心对待逆境的。即使在逆境中,也以平常心处之,这样的人才是一个内心丰富的成熟的人。

水调歌头·中秋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令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明显地受到李白的影响。李白的“青天明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被苏东坡转化为“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好像基本上是抄袭,没有什么新意。但若果真如此,苏东坡的词就没有必要写了。幸而,苏氏的整个命意却与李白有所不同。李白的主题是人的生命与大自然相比是暂短的,虽然暂短,但仍然要潇洒地欢度;而苏轼的却不是(详见下文)。李白笔下的月亮是没有具体时间的;而苏东坡面对的月亮,是中秋的月亮。李白的月亮,固然引起了戍客的乡愁和思妇的怀远,但并不是指具体的个人,而是一般概括,富于哲理性;而苏东坡的想象中,则是很有个人色彩的观感,和对亲人的怀念。

题目下诗人的手记就说得很明白:是中秋节,据说是在密州的一个叫做“超然台”的地方,对着月亮非常快乐地喝酒,喝到通宵而且大醉,醒来后,抒发想念自己弟弟的情绪。苏轼因为政治上和王安石不合,失意,就自己识相,请求离开中央,便被下放到杭州。本来这是个好地方,可是,因为弟弟当时在齐州(今山东济南),他便要求调任,就调到高密(今属山东),后来又到密州(今山东诸城)。从密州到齐州,大约200多公里。地理上的距离是缩短了,可是他还是觉得兄弟不能相亲,是个极大的遗憾。在密州三个月后,到了中秋,想念自己弟弟就在不远处,可就是相见无由。(当年十月,苏辙罢齐州任回京,十二月,苏轼调任山西,他们兄弟始终未能相会。)说是“欢饮达旦”,可是从全词的语言来看,好像并不完全是欢乐,其中肯定有亲人离散的忧愁。准确地说,这首词的好处可能在于悲欢交集。

饮酒,尽情地饮,当然是痛快的,可是为什么要喝这么多呢?心中有事,要解脱。问明月几时有,向天发问,就是等明月等得有点焦急了。明月出现了,不是不用问了吗?可是还要问,问什么?天上宫阙,是豪华的琼楼玉宇,是想象中的仙境,面对这样的仙境固然很美妙;自己的感觉也因此而变化,“我欲乘风归去”。好像体重都没有了。“乘风”这两个字,用得太潇洒,毫不费力就可以上天,而且是“归去”,似乎本来家就在天上。这可真是飘飘欲仙了。苏东坡这时,政治上虽然受到一些挫折,但比之后来所受的打击,还是很轻微的。故此时的他,很容易进入很浪漫的想象境界。有一条记载说明了这一点。蔡僚的《铁围山丛谈》中说:

东坡昔与客游金山,适中秋夕,天宇四垂,一碧无际,加江流倾涌,俄月色如画,遂共登金山山顶之妙高台,命(袁)绚歌其《水调歌头》,曰:“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歌罢,坡为起舞,而顾问曰:“此便是神仙矣。”

从这一点来看,苏轼应该是飘飘有神仙之感的,精神上相当放松的。但是,苏轼毕竟不像李白那样一旦幻想起来,就忘记了现实而游仙起来。他是很现实的,天上固然美好,但是“高处不胜寒”,不一定适合人居。那么不去天上,就是在人间,起舞弄清影,也不是挺美好的吗?这个“起舞弄清影”,关键在于一个“弄”字,就是玩弄。也就是游戏。这样的诗意,是从李白“对影成三人”那里转化出来的,但是并不像李白那样为了表现孤独,而是为了表现自身的潇洒。就这样,苏轼营造一种似人间而又非人间的意境,一种又醉而又清醒的感觉,徘徊于现实与理想、人间与非人间之间,矛盾而又统一。有矛盾,有彷徨,才有特点,才精彩。正是因为太精彩,后世就有^模仿。李冶的《敬斋古今注》卷八中说:

东坡《水调歌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一时词手,多用此格,如鲁直(按黄庭坚)云:“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只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盖效东坡语也。

近世闲闲老人亦云:“我欲骑鲸归去,只恐神仙官府,嫌我醉时真。笑拍群仙手,几度梦中身。”

应该说,模仿得并不高明。模仿要得法,应该是脱胎换骨,得其神髓,而不落痕迹。黄庭坚那首,连句法(我欲)都一样,对自己的要求太低。想象的思路,也追随苏东坡,想要到天上去。只是看重了苏东坡的想象的终点,没有看到苏东坡想象的联想自如。苏东坡要上天,有一个条件,是自己有身体轻盈的感觉:“我欲乘风归去。”而黄庭坚却是直接从“穿花寻路”,就到了“白云深处”。坏就坏在这个“路”字上。路怎么会自如地过渡到向天上去的联想呢?再说“红露湿人衣”,并不像“高处不胜寒”那样可虑。故其想象欲其飞跃,然而联想却十分生硬。差之毫厘,谬之千里。至于闲闲老人,则更是粗俗,他所担心的竟然是到了天上,担心“神仙官府”嫌他“醉时真”,这个“真”是什么意思呢?是本真吗?神仙境界拒绝本真,有什么联想的根据呢?又笑“拍群仙手”不是很开心吗?为什么成为担忧的理由呢?整个联想的过程无序,给人一种混乱的感觉。

到了下片,从天外幻觉中转向人间,用人间的目光来看月亮。“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月亮是美好的,所照耀的建筑也是华贵的“朱阁”和“绮户”。有词话说,“低绮户”的“低”应该是“窥”(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十九》),这是有道理的。这是对现实中月亮的描述。“转”“窥”“照”三个字,并不是全面写月亮的运动,而是拣与人有关的居所到人物来写,特别点出人物的“无眠”。中秋的月亮本来是很光明的,普照大地;可是在苏东坡笔下,却成了专门找失眠的人作对。失眠是一种结果,思乡、思亲才是原因。

接下去的“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就不是描述而是抒情了。这是从思亲的角度,还是从一般的失眠者的角度,不必细究。唐圭璋《唐宋词简释》中说:“‘不应’两句,写月圆人不圆,颇有恼月之意。‘人有’三句一转,言人月无常,从古皆然,又有替月分解之意。”这是说得很精到的。亲人近在,而不得团聚。原因本不在月,而先归咎于月。

这里的关键词是“圆”。其中包含着双重的意味:第一重,是月亮之形状之圆;第二重,是汉语里由月亮形状之圆而引申出来的亲人之团圆。正是因为月圆与团圆的双关,诗人的联想才自如从物的圆转移到人的不团圆上来。这种转移,使得诗人恼月有了根据,同时也显示了情感的逻辑与理性逻辑之不同,可见情感之强烈。后又为月解说道,悲欢离合,阴晴圆缺,是免不了的,不可能正好是同步对称的。这是自我安慰,但是这种自我安慰,并不完全是理性的,仍然是把人情的“悲欢离合”,和自然现象的“阴晴圆缺”对称起来,按正相关的规律来看待的。这种正相关,仍然不完全是理性的,而是情感逻辑的。

这是议论,是抒情,最后把抒情归结到意象上来: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既然不能两全,就只能豁达一点,只要感情长久,也就是不变,就是不能相聚,只要同时望月也就是很美的了。这就表现了情感的收敛。从恼月的强烈,到望月的共享,情感不是一味强烈,而是一张一弛,节奏起伏有致。

苏轼对弟弟苏辙很有感情。这个弟弟,也真是一个不简单的弟弟。后来,当苏轼因为“乌台诗案”受难,“狱司必欲置之死地锻炼久之不决”,就是这个弟弟苏辙,主动提出把皇上所赐爵禄拿出来为哥哥赎罪,感动了皇上,把他下放到黄州。

由于苏东坡这首词受到李白的《关山月》非常明显的影响,特附《李白<关山月>解读》于下,供参考:

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妇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这是一首乐府古题,所谓古题,就是不像《把酒问月》《月下独酌》那样是作者自己的命题,而是现成的题目。《乐府古题要解》说:“关山月,伤别离也。”主题和基本情调已经确定了。就这个题目而言,在李白以前,已有卢照邻、沈俭期等人写过;在李白以后,还有王建、张藉、李端等人再写。很显然,这是一种练习题。诗人通过此等现成题目,在已经得到共识的意象和主题中展开想象。要完成这样的诗应该是并不太难的,而要在公共话语中,写出自己的新意来,则比较困难。试看卢照邻的《横吹曲辞·关山月》:

塞垣通碣石。虏障抵祁连。

相思在万里,明月正孤悬。

影移金岫北,光断玉门前。

寄书谢中妇,时看鸿雁天。

构思和想象的空间,是从西北边塞,中经玉门,到中原大地。抒情主人公则为征戍之士和他思念中的“中妇”。以这一首和李白那一首相比较,就戍客和思妇之间的思念之情来看,两者区别是不太大的。但是,李白的一首却是千古名作,而卢照邻的这一首却是平庸之作。这是为什么呢?

“塞垣通碣石,虏障抵祁连。”这两句,指的是从祁连山到长城边塞战线之漫长,而征戍之士,和思妇之间也极其遥远(万里)。空间的距离由于对仗的句法而联系起来。

接着是:“相思在万里,明月正孤悬。”把这样的空间之上联系起来的是孤悬的明月。应该说,这两句把本来比较松散的意象,统一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是很精彩的。而李白的那一首则是: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这一句曾经有人发出过疑问:天山在西部,月亮应该是落天山,而不是出天山。但是,下面的云海,可以补足这样的想象。云海,提供海的感觉。海下生明月,就比较顺了。明月浮现在云海之间,是比较符合读者阅读和想象程序的。明月从天山浮现,在苍茫云海之间,表面上与卢照邻的“相思在万里,明月正孤悬”在字面上有许多相近之处,但在气魄上,有很大的不同。首先,卢的境界是辽远的,而不是辽阔的,是透明的,而不是苍凉的。其次,从天山到玉门关内,用明月相连已经成为俗套了。李白毕竟是李白,他不用明月这样可视的意象来联系,而是: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用“几万里”的“长风”把关外和关内遥远的空间统一起来。其想象和情绪与卢照邻有什么不同呢?表面上看,风好像不如月,不具备可感(视)性。但是,“万里吹度”却提供了一种宏大的视野,长驱直入的动势,透露出豪迈的胸襟。无形的风,从有形的明月和云海这样的意象上吹过,也就带上了意象的渗透。空间的宏大,反衬了气魄的宏大。

卢照邻接下去的两句:“影移金岫北,光断玉门前。”前面已经表明相思万里、明月孤悬了,这两句,虽然有具体的意象,但都是地名的典故,仍然是月亮在万里空间上的“影”和“光”,并没有多少情绪的拓展,严格说来,是诗人的思路徘徊。为什么诗人要写这样的句子呢?大概是因为当时对仗的手法比较方便,信手拈来,毫不费力。和李白诗一比就不难显出高下来了: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虽然也是对仗的句法,但是从空间的辽阔,变成

了时间的远溯。历史上边塞曾有过凶险的记录,连汉高祖都曾经被匈奴围困在白登(今山西大同附近)。而青海,则是唐军与吐蕃连年征战之地。民族矛盾,常常是迫在眉睫。在这种情况下,战争是不可避免的现实: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牺牲是惨烈的,但是,又是别无选择的。这样,诗人的情绪就变得很复杂了。同样是戍边的将士与思妇,在卢照邻那里,就只是:“寄书谢中妇,时看鸿雁天。”“谢中妇”的“谢”,不是感谢,在古代汉语中有“道歉”的意思,非常抱歉,害得妻子时见大雁南归而丈夫不归,引发忧愁。这两句和前面的“相思在万里,明月正孤悬”呼应,构思还是完整的。但是从内涵上来说,明月和大雁,所引发的限于现实的思念之苦。而李白却写出了历史与现实的矛盾,这里有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

戍客望边色,思妇多苦颜。

在如此惨烈的背景上,又用了一联对句。诗人于历史和现实之间,既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征戍之士和思念丈夫的妻子,精神上都是很痛苦的。对于征戍之士的称谓,唐诗创造了一个很别致的词:“戍客”。戍,是战士,从人,从戈,意为戍守。而客,却是客居,突出了远离家乡的意味。但是,李白在这里的用词似乎比较节制。戍客和思妇,本来应该是很痛苦的,但是只用了“望边色”和“多苦颜”,显得很含蓄。第二个层次则是: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这里的“当”,就是“对”,对什么呢?就是对着月亮,也就是开头从天山上出现的月亮。想象妻子正面对明月。思念亲人的妻子,向来在精神上都很痛苦的。但是,这里的意思只是叹息,不断的叹息,情绪也并不是很强烈的。这就是古诗与律诗、绝句在情绪上有所不同的地方。强烈的感情和不强烈的感情都可以是明亮的。后者有时甚至比前者还要更隽永深沉。

月诗两首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古代词话在欣赏苏东坡的《水调歌头·中秋》的最后一句“千里共婵娟”时往往要提到,这是由谢庄的《月赋》中的句子“隔千里兮共明月”中化出来的。这可能有道理。但到了苏东坡时代,从月亮想到家乡,已经成为传统母题的共用想象途径。这个联想途径。早在唐朝就广为运用了。本篇就是—个例子。

不过,由于这已经成为一个套路,在比较有追求的诗人来说,光是以月亮的共赏来引发思乡的愁绪,就显得有点单薄。那么李益的这首诗,是不是增加了一些什么东西呢?

首先是地方的特点。这不是在中原,不是在东部,而是在西部,沙漠地带。第一句就写沙漠上月光的特点:“回乐峰前沙似雪”。这是强调荒凉的沙漠上月亮的反光之强烈。第二句“受降城外月如霜”,这就是说,不管是沙还是月光,都是统一的霜雪的色调,那就是一望无垠的银白色。这样就构成了一片空阔的境界,除了白色一无所有的空旷画面。在这样的画面上,看到月亮,想到千里之外的家乡,不是很自然的吗?但是诗人可能觉得这样太落套路了,于是就在这样的空旷的天地之间增加了一个元素:“不知何处吹芦管”。芦管,就是胡笳,是异族的乐器。这是用听觉来增加视觉的感染力,提醒战士身在异乡。再加上这么空旷的天地,月光普照大地。空间如此之广阔,直视无碍,故征人望乡,不是一般的望望,而是望了“一夜”。这里也写了失眠,但是一个字也没有直接写到,而是用了一个更为含蓄的字眼,一夜望乡,当然一夜失眠的原因,也是一夜失眠的结果了。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这首也是写月光的,但并不写思乡,而是写月光的明净宁静。

“人闲桂花落”,这第一句好像是叙述,没有什么功夫。其实不然,这一句中暗含着一个因果关系。桂花落下来,是很轻盈的,没有声音的,一般地说,人是不会有感觉的,但是居然被感觉到了。这就说明这个人是多么的闲、多么的宁静了。

第二句“夜静春山空”也好像是叙述,没有什么特别。但是这里的“空”,不仅仅是春山的“空”,而且这个人心灵的“空”。宁静到极端,意味着极其的空灵。这种空灵,在第二句还只是一种状态,读者可能还没有感受。

篇5:咏月现代诗

咏月,咏月李贞白,咏月的意思,咏月赏析 -诗词大全

咏月

作者:李贞白  朝代:唐  体裁:五古   当途当途见,芜湖芜湖见。八月十五夜,一似没柄扇。

篇6:现代诗,爱情诗,悔过诗

也许有一天我会和你走丢,那必将成为我人生中最遗憾的的事情,深刻的反思让我明白在我的人生中也许不会再出现一个像你一样爱我的人。

你对我的要求总是那么的低,一个小小的满足都会让你开心很久,可我却愈加的逼近你的忍耐限度。

越来越少的慰问和关心剥夺了本该属于你的幸福,天天感觉痛苦可我却变得麻木。

未来的道路我会和你一起并肩的走下去,因为我会在走丢的那个路口等你回来。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咏月现代诗】相关文章:

关于咏月的现代诗歌04-16

2现代诗04-08

现代励志诗04-11

短诗现代诗04-20

十首现代诗05-02

思情念诗现代诗04-19

雪现代诗范文05-17

冬天现代诗范文05-19

风景现代诗范文05-19

经典现代诗范文05-20

上一篇:石咀镇中心小学2014年春季期教导处工作计划下一篇:对学生会工作的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