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花归去马蹄香心情日记

2024-04-25

踏花归去马蹄香心情日记(共9篇)

篇1:踏花归去马蹄香心情日记

踏花归去马蹄香心情日记

如果,踏花归去马蹄香,是否踏雪归去人院空?夕阳西下几时回,佳人亦不知在何方。少女时代成长的那首诗,终将在淡定从容中消逝,我依旧走自己的路,小心的,欣赏着……(灾区的同胞们,希望你们,也要坚强起来)

——伤者望福,福者弃伤。

掐着指头算起,只有短短几天了,我身上的包袱早已经丢弃了,只是心里蓦地涌出一丝不舍、一丝从容、一丝可悲的叹息。终究是命!终究是命——飞越不了的殇,在心里扎根。寂寞的残阳,映着如雪的大海西沉,凋零的泪水,只为老师生气扭曲的脸。

无谓了,无痛了,困倦了,疲乏了。真正做到“麻木不仁”的状态,确实不需要紧迫感,那样只会加重负担。老师苦口婆心说的话似乎灌不进我的耳朵里了,努力给自己减压,终究是徒劳。嘿!那光明的前方不久近在咫尺吗?淡定的从容一直是借口罢了!寂如初,默如初。那一张张惨白的考卷,那一个个掷地有声的字,积压的总是心里数不尽的朦胧愁绪不是嘛?鲜红的分数是血淋淋的事实,不是我们需要的心情!踏花归去都能马蹄香,我们付出那么多,会有回报!

看凄凉的夜色和昏黄的烛光形成怎样强烈的对比,悲怆终成殇,我一遍遍在心里呼唤着的名字竟是那样陌生;把自己看得平凡点,渺小点,或许更好受,是么?清朗的夜空会有着不可告人的深邃,是因为橘色的路灯光芒悄然掩映;昏黄的烛光洒在卷上,预示着诡秘的期盼,那烛光闪闪烁烁在影子上形成巨大的火焰,疯狂舞蹈!暗蓝天空与橘色灯海相交德很美,可是,为什么没有星星?

莫不是,星星也走了?走了好——走了好啊!对着天空放声高喊,压抑的情绪似乎平抚了许多。这世界,好迷茫,我的心,好苦恼。分数分数还是分数!人生人生还是人生!我只不过是一只受伤的小鸟,寻求一个温暖的怀抱,难道连这样一个小小的要求都不行吗?不要评论!不要以为我想不开……我在发泄,我只是迷失了自己而已,让我安静一下不是很好吗?是,我是坏孩子,我是差生,我是被世界瞧不起的人。我愿意,我知道这叫自暴自弃,在考试面前,我选择自暴自弃。纳兰性德为爱痴狂,而小生我呢?只不过是一只井底之蛙,害怕困难的井底之蛙,没有远见的井底之蛙,自恃清高的井底之蛙!STOP——停止吧,世界停歇吧!这一秒,我疯了,我喜欢这感觉,因为我什么都不要想,什么都不要想!!!路还要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追溯着屈原的`脚步,踏花归去马蹄香,而踏雪归去人院空……

要考试了,我相信大家会紧张,会害怕。筱筱没有什么好说的,只是想告诉大家,我们在成长,我们很勇敢!考试算什么,我们都不怕!如果你想哭,就对着天空呐喊“我不是差生!”迷上了春的《差生》,其实世界上,没有天注定的差生。上一秒—心痛,这一秒—悲伤,下一秒—停止……

差生

看着黑板上

不解的想法

嘲笑我怎么就这样

OH傻傻的模样

我知道要争光

却总是受伤

黑眼圈总离不开眼眶

别问为什么紧张

差生的夜伴奏哭红的眼

放走心愿只受月光的怜

害怕作业反正我像看不见

等钟到了七点就是明天

差生像是走在陌生的街

却也希望能够把梦实现

害怕眼光反正我不想看见

谁说我就只有昨天

看着黑板上

不解的想法

嘲笑我怎么就这样

OH傻傻的模样

我知道要争光

却总是受伤

黑眼圈总离不开眼眶

别问为什么紧张

差生的夜伴奏哭红的眼

放走心愿只受月光的怜

害怕作业反正我像看不见

等钟到了七点就是明天

差生像是走在陌生的街

却也希望能够把梦实现

害怕眼光反正我不想看见

谁说我就只有昨天

篇2:踏花归去马蹄香心情日记

泥水漉漉,跳跃着水珠四溅。只是声声蹄响,便叫人迷了心智。箫音琴声,四处流转,和马蹄声融成了一体。高山流水,韵依依,竟袭来阵阵花香宜人。是马儿蹄底带香,还是马上骑者携花?

山水悠悠,雾也悠悠,只见得衣带飘飘,分不清马上谁人,融入苍茫雾色,难觅踪影,唯有暗香残留……

篇3:踏花归去马蹄香心情日记

侧面描写作为一种表现手法, 尤其是在高考现代文阅读类试题分值增加的背景下, 在近几年高考散文阅读题中出现频率很高, 2010年江苏高考现代文阅读“表现手法”类试题往年往往只考一题, 而今年这类试题考查了两道, 分值也增加了。同样的考查多次出现在其他省份的高考试题或者高考模拟试题中。

但是高考阅卷反馈的结果显示, 这类试题得分率一直走低, 究其原因, 考生常因判别手法不准或分析要点缺失而丢分, 所以作为教师, 有必要总结此类试题在知识、题型和答题上的规律, 进而寻求解题的方法, 以求全面提高考生应考能力。

一、写人记事运用侧面描写, 使人物形象饱满生动

在写人记事的文章当中, 作者有时不是从正面去描写人物, 而是通过对其他人物的描写, 间接地烘托出特定人物, 或通过旁人对某个特定人物的议论与评价来间接地描写该人物。

湖南省2005年高考语文试卷的21题要求以“他者的视角——试析《贝多芬:一个巨人》的侧面描写”为题写一段点评文字。作者从不同的角度与层面对巨人贝多芬的形象进行立体刻画:其一, 女佣的视角, 从侧面反映了贝多芬的日常生活, 也初步表现了他孤傲自强的性格特点。其二, 客人的视角, 与贝多芬深入交谈之后, 客人被深深感染, 对音乐巨人的性格、意志与精神终于有了全面而深入的了解, “巨人”贝多芬最深刻最感人的一面被清晰地刻画出来。其三, 一般人的视角, 这实际上是一个隐含的视角, 但细心的读者却可从女佣与贝多芬的对话中看出, 这个视角包括他的侄子、嘲弄他的孩子们以及许多把他看作“厌世者”的人, 通过这一视角, 不仅呈现了一般人眼中的贝多芬形象, 更将贝多芬失聪后艰难的处境与孤独的心境描绘了出来, 更能衬托出贝多芬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巨人形象。

天津2004年高考《听蜀僧睿弹琴》第四联“不觉碧山暮, 秋云暗几重”, 诗人听完蜀僧弹琴, 举目四望, 不知从什么开始, 青山已罩上一层暮色, 灰暗的秋云重重叠叠, 布满天空。这实际上写出了作者沉醉于琴声之中的状态, 听得如痴如醉, 表现了琴声的魅力, 侧面烘托了演奏者技艺的高超。

清代林嗣环的《口技》, 在表现口技表演者的精湛技艺时也是通过大量的侧面描写来烘托的。如:“满坐寂然, 无敢哗者”、“满坐宾客无不伸颈, 侧目, 微笑, 默叹, 以为妙绝”、“宾客意少舒, 稍稍正坐”、“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奋袖出臂, 两股战战, 几欲先走”等, 作者巧妙地利用了人们行为上产生的一系列举动, 表现出了口技表演者出神入化、以假乱真的高超技巧。

可见, 通过人物行动、语言、神态来烘托主要人物的写作方法所产生的艺术效果是无可估量的。

二、状物写景运用侧面描写, 使“难写之景如在目前”

侧面描写, 还可以通过对场面的描写来间接地烘托某个特定人物, 或折射人物心理, 或凸显人物性格, 或烘托环境特征。

广东省2005年高考语文试卷《壶口的黄河》第17题:“第四段通过主观感受来写壶口的黄河, 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通过分析, 作者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 通过渲染主观感受 (如心跳、耳聋、眼花、脑子空白等) 来写壶口的黄河, 从侧面烘托壶口黄河的气势与生命力。与此相似, 白居易的诗《夜雪》, 作者避开人们通常使用的正面描写的手法, 从颜色、形状、姿态的角度, 从触觉、视觉、感觉、听觉四个主观感受叙写, 全用侧面烘托, 从而生动传神地描绘了一场夜雪。

江苏2010年高考语文试题《溜索》第12题, 从题干上看实际上就是要分析“牛”这一形象的对于环境和人物的塑造有何作用。根据阅读的一般规律, 如果一个形象不是主要形象的话, 那么这一形象往往会以陪衬的角色出现, 本题也不例外。答案从两个角度设置:环境方面, 侧面表现怒江峡谷的高峻险恶;人物方面, 与“我”“战战兢兢”的心理互相映衬, 侧面烘托领队及汉子的勇敢无畏。

江苏2004年《一幅烟雨牛鹭图》第15题:作者在描绘“烟雨牛鹭图”后, 为什么还要写时装设计师、诗人和画家的感受。作者展开大胆的联想, 从时装设计师、诗人和画家三个不同角度, 运用侧面描写的方法揭示出“牛鹭图”蕴涵的美, 更能突出作者对古老农耕文明的态度的主题。

可见, 环境描写决非可有可无的“装饰”、“摆设”, 反而会对烘托人物的思想、性格、身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篇4:踏花归去马蹄香

【关键词】语文教学;教学艺术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我们的语文课文就如一朵朵美丽的花,在我们的教学中,很多教师自己不去好好读书。一篇课文走马观花,不驻足,不留意,不在乎花开花落,有“花”却不带领学生赏“花色”;有“花”却不让学生聆听花开的声音;有“花”却不引导学生闻“花香”。其实,语文姓“语”又姓“文”,每一篇课文都如花,有的开得烂漫,有的开的热烈,有的无花却有果……教师有责任让学生用心地驻足,贪心地欣赏,满心地眷恋,感觉到其中的春意,享受到其中的愉悦,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踩着花瓣,享受着花的芬芳,让学生“马蹄品香,马蹄含香,马蹄恋香”。以至达到“踏花归去马蹄香”的境界。这就是我们阅读教学应该追求的。

一、聆听花开的声音,一“字”一“词”品韵味

以前,对于字词的教学,大致有以下类型:第一个类型是对字词的知觉学习。即在视觉与听觉上,对字词做出辨别。第二个类型是概念的学习。对(字)词的内涵和外延做出辨别。第三个类型是应用的学习。其实,学生最终把握字词,必须通过听说读写等实际应用的环节,有人认为,一个词由理解到会用以致用得恰当,需要反复使用几十遍。而今,我们不孤立地为教词而教词,为教字而教字,我们设法融三位于一体,融视觉听觉,意义语感,甚至运用浑然一体。在语境中感悟,品味,以致一“字”一“词”皆韵味。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如何带领学生体味字词呢?

(一)一字一词渗文化

有位老师在教学《搭石》一课的“伏”字时,先为学生分析了“伏”字的结构,然后认真地说:“‘犬在古代是一个受人崇拜的象征,在民间观念中,狗是地的守护神,人伏在他面前很虔诚、很心甘情愿。”不足一分钟的教学,就体现了从语言文字入手渗透传统文化的教学理念。学生对这些补充的训诂学、文字学的知识很感兴趣,听得津津有味。

(二)一字一词抓内涵

《触摸春天》一文中,盲女孩安静神奇地拢住了一只蝴蝶。在课文的第六自然段,文中的安静在春天的深处,张开手指,让蝴蝶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安静是个盲女孩,她能“张望”吗?她会张望到什么?这是她对新景象的一种张望,是对新生活的一种向往,一种追求。这“张望”所包含的内容多么深刻,意义多么深重。于是,我以“张望”为抓手,在品味了她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之后,我创设情境:(播放钢琴曲:秋日私语)在春天的深处,在细细的春光中,安静张开手指,让蝴蝶飞走了,安静抬起头来张望,她仿佛张望到了什么?让学生拿起笔写下来。在美妙的意境中,学生走进了安静的心灵。

二、拨开绿叶闻花香,一“空”一“白”融贯通

“从无字句处读书”,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有空白,只是需要发现,挖掘。教学时,我们可以让空白处活起来,满起来。让学生通过想象,透过表面在头脑中出现广阔的空间、动态的情景,诱发孩子们说话的欲望,对文字情景进行“再造”,帮助学生更进一步理解教材。

《笋芽儿》一课教学中,娇嫩的笋芽儿由于妈妈的宠爱,尽管春雨姑娘深情地呼唤,但她还是害怕出来。于是,雷公公又用粗重的嗓音呼唤了,那么雷公公会怎么呼唤呢?我抓住这一空白,我让学生发挥想象,联系课文上下文说一说。

学生是聪明的,顿时像开了锅似的,小手纷纷举了起来。

生:笋芽儿,出来吧,看你四周黑洞洞的,闷不闷呀,快出来吧!

生:笋芽儿,出来吧,外面春雨姐姐沙沙沙地在弹琴,可好听了,快出来吧。

生:笋芽儿,外面好美呀,小草弟弟会跳舞呢,快出来吧。

我看到学生只停留在上文的提示,不能联系下文展开思考,发挥联想。于是,我故作娇滴地说:“可是,我怕寒冷呀,寒风会把我吹坏的。”在老师的提醒下,学生顿时得到了点拨,高高地举起了手:“老师,我有许多话要说”,“我有许多话要说”。我不知请谁,干脆让学生写下来,也不失一次练笔的好机会。

三、在乎花开和花落,一“探”一“究”出真知

《鸬鹚》一文中“一抹”的诗意教学可谓家喻户晓。我们也正学习这篇优美的文章,随着教学流程的展开,读着读着,一个声音响亮地冒出来:“老师,我觉得文中的‘甩跟上文的‘抹反差太大,我觉得渔人太狠。”“一石激起千层浪。”是呀,用“甩”可以吗?恰当吗?我随即把问题抛还给学生,马上让学生展开分组讨论。教室里顿时叽叽喳喳。“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汇报上来的结果真让我耳目一新:

生1:用“甩”表示动作更熟练,更快。因为此时已是黄昏了。

生2:用“甩”可以,因为渔人身边的鸬鹚很多,不甩出远一点,鸬鹚都挤不下了。

师:是吗?你从哪里读出来?

生2(继续说):因为下文说“鸬鹚不断地跳上船,渔人都要忙不过来了”。

(他用重音强调了“不断地”和“忙不过来”两个词。)

生3:用“甩”是渔人想让鸬鹚捕捉到更多的鱼,因为近处的鱼可能被它们捉了,甩得远就会捉到更多的鱼。

师:有道理,这是你们的推理。

生4:“甩”跟前文的“悠闲”很相配,都表示渔人很轻松。

师:好家伙,你真会读书呀,竟读出意境来了!

……

欣慰学生有“学者不怕羞”的精神,能于疑处存疑;还能通过读书,结合身边的科学,生活的经验,结合文中的字、词、意境感悟到这么多,感悟得这么透。我觉得我收获了一个“真问题——真探究——真感悟”的过程。

一本本书,一篇篇课文,其实就像美妙的“语言大观园”,老师不需要教给孩子太多的知识,但需要不断点拨,引导,带领学生自由自在地畅游,观赏和探索,播撒情感的种子。让学生喜欢每一朵小花,会用身,用心,留心去采撷每一束花,摄取花中的营养,让学生“马蹄品香,马蹄含香,马蹄恋香”,达到“踏花归去马蹄香”,甚至是“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仍有“马蹄香”的境界。这是我们追求的。

参考文献

[1] 黄济等. 小学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2).

[2] 任长松. 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变革[M].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M].江苏教育出版社.

篇5:踏花归去马蹄香心情日记

苏子与客泛舟于赤壁之上叹道: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陶渊明作诗有云: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随风转,此已非常身。人生之中的确有很多东西如梦幻泡影一般,虚而不实。每个人都有这样经历,在梦中时,身临其境,感觉真真切切,等梦醒觉然,原来一场空。那么现实中的存在是否就是真如我们所想的,实实在在?会不会,我们的人生就是在做一场梦,一场春秋大梦!梦醒后,也只不过是一场空?

依稀记得,小时候,清晨从梦中醒来,迷迷糊糊洗过脸,总有一双带着雪花膏清香的手,从脸上轻轻滑过。带着淡雅的雪花膏香味寒风中奔向学校。

矮矮的砖墙围绕着几座灰白色的瓦房,坐落在村外的几亩田地上,这便是儿时的小学,没有多么的雅致。但坐在桌上写毛笔字时,淡淡的书香与浓烈的墨汁味轻轻的萦绕在周边,至今飘在记忆深处。

放学后走在田间小路上,微风拥起层层绿波夹带着甜甜的麦味袭向少不更事是的人儿。一路小跑到村口,黄黄的油菜花中,飞舞着终日劳碌却不知为何的小蜜蜂。嗡嗡声和油菜花的香交织出一个春天来。

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每当暮色降临,哥和我蹲在厨房门口,母亲轻轻地拉着风箱,火光映着历经世事的脸庞,忽明忽暗。淡淡的油烟味弥漫在暗黄的白炽灯光下,彼时心里总是涌动着一种难以名状东西。不用问是父亲,拖着疲惫的身影,推着自行车进了门。习惯性地蹲在门口,轻盈地划亮一支火柴,一吸一吐,清白的烟雾销去去的是丝丝倦意,更在我心中留下一缕香。

在校,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在家,油味烟味桐花味味味沁脾。

人生路上,一缕缕清香总是让人心神暖暖的。一香飘来,一香去,泛眼间已长大成人。人生有很多时候都伴有一种特别质地的香,诚如动物用味道划分领地一样,划分着我们不同的阶段。

您是否还清晰记得,儿时躺在爷爷奶奶怀中他们身上特别的气息?是否还会想起小时家中淡淡的香水味?学校的`书香是否至今还停留在你的心底?如果有一天,您邂逅了这些香,心是否会被深深地触动?

又是一年阳春三月,走过樱花树旁,阳光伴着沁人心脾的芳香洒向坐在石椅情侣的身上,青春在心底萌动。夜雨吹落桐花香飘进窗来,即便无事也会生出些许哀愁,小酒一杯,不胜美哉!漂泊异乡,陌生的城市,会有陌生的味道,在某个角落他会牵出些许寂寞,更会让人想起家的气息。

迈步田野,泥土的芬芳唤起心底劳动的赞歌;踏入森林,欣欣向荣的气息,让人领悟生得美;走进庙堂,浓浓的香火味温暖身心,了去尘世的一切烦劳。一路走去,也许不会留下足迹,但所有的香会停留萦绕脚上。不信,驻足用心静静的倾听,有一只蜜蜂在你身旁飞舞!

也许在尘世中碾转,让我们的嗅觉不再敏感。但若有一天,于时空的浩渺无涯中邂逅了那曾经的香,我们是否会砰然心动,泪流满面地想起曾经的一切。

篇6:教学心得:踏花归来马蹄香

9月12日,汪梦云老师对工作室成员进行部编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材介绍专题讲座,工作室导师万莉、周响云、舒淑芳、刘莉琴老师及全体工作室成员共同参加了此次活动。

汪老师在暑假参加了江西省20义务教育部编教材骨干教师培训班,工作室导师万莉副校长要求务必认真学习,回来后对其他未参训老师进行二次培训。汪老师学成归来,与同仁分享,以部编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材的解读为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教材解读的步骤、内容和途径。她从部编教材的编写背景、新旧教材的变化、教学的建议等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首先强调了我们对教材中知识点的挖掘,必须以新课标为依托,不能随意拔高学生水平,要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前提下,培养学生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其次,语文知识的学习不能只局限于课堂,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积累和运用。再次,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对教材中文章的阅读指导,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读好书读整本书的方法,从而把这种阅读的方式由课堂延伸到课下。指出语文课就一定要依托语言文字的运用和实践,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提高各方面的学习能力,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篇7:踏花归去马蹄香

关键词:素描;构图;立意

北宋开国后,设立翰林图画院,并用考画来取仕。考题多摘古人诗句为题,让考生根据诗句的内容作画,看谁的构思巧妙,出奇制胜,更有创造性。据说,有一年的考题是“踏花归来马蹄香”。这里“花”“归来”“马蹄”都好表现,唯有无形的“香”,很难用画表现出来。在众多的应考的画卷中,有一画脱颖而出,只见夕阳西下,一翩翩少年骑马而归。马儿奔腾,马蹄高扬。而马蹄周围,蝴蝶飞舞追逐。人们惊叹此画面构图奇特,立意深长,香气浓郁,把它圈点为最佳画作。这正如徐悲鸿先生所说,绘画要“致广大而尽精微,格高明而道中庸”。这启示我们:画的构图要取材广泛,致力于达到广博深厚的境界,画的立意要阐述道理通俗易懂且有正能量。

可见,构图立意是一幅优秀作品的关键和灵魂,最能体现绘画艺术魅力所在,所以,学习素描时,必须要多思考、多学习,掌握构图的原则、立意的方法,展示画面的意蕴和美感。

一、整散结合,画面构图有主次

整,就是每一幅画、每一个物都可看作是一个整体;散,就是每幅画都由若干个不可分割的元素构成,单个的元素是构建整体的基础。绘画时,不仅要善于化整为散,还要善于聚散为整,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画面层次要主次分明,突显细节,使复杂、繁锁的问题简单化,强化整体画面的效果。如果只依葫芦画瓢,不会对画面或单体解构,就无法表现出画面的整体效果。正如物理中将物体分解为分子,素描构建的基础是线条。每根线条的轻重、粗细、均匀,都是长期训练的结果。再由线条的重叠,区分出黑白灰,组合成立体物象,接着根据透视,分出前后空间,再解决明暗、调子,等等,总之,点成线,线成面,面成体,体成物,物成画,这是程序上的整散结合。

在内容上也存在整散结合。“现代绘画之父”塞尚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由几何体构成,如,课上画一个陶罐,从上到下,可分解为一个有厚度的同心圆环加上一个圆柱体加上两个上下大小相互倒置的圆台共四个部件组成,只要同学弄懂每个几何体在特定光影下的明暗变化,就肯定能拼出这个陶罐。为什么有的同学画不出,原因是他没明白,眼睛只看见大脑所选择的东西。

内容和程序上的整散结合(技术)相对简单,但构图上的整散(理念)就要体现画者的修养了。一个物象不是在任何时间、角度下都是美的,但如果画入我们的画中必须是美的。如果你发现不了对象的美,那也同美术的初衷相违背,画面的视觉中心,是画眼必须精彩。通过大小、角度、遮挡、光影等手段,再巧妙地运用对称、平衡、黄金比等构图原理等这些“散”的元素,组合出视觉中心这个“整”的目的。整散的结合始终贯穿于作画的全过程中。围绕视觉中心,突出构图时想要表达的主要物体。

二、虚实相生,三维作画有张力

素描绘画中,物象的立体意识,是画面成败的另一关键。立体就是三维。在课堂上,同学的轮廓上太上心,我反而要教育其,因为他的思维是平面的,被动画和简笔画左右的太多。反复解释轮廓线是不存在的,只是立体物象上面的分界,如同国境线,只在地图上出现,而现实的地点上是没有那根线的,课上这种维度意识不断灌输,作画过程不断指正,表现效果不断感悟。立体意识就是学画的分水岭,有了,画面就有张力。

我们的世界定义为四维,三维空间是静止的世界,第四维是单向流逝的时间,素描画面常被固定在一个特定的时间点上,是一个静止的现实生活瞬间,这一点是我们共同的认识,所以画是三维的,或者画的是三维立体的实实在在的物象,即为“实”。而仍有一个问题,纸张是二维空间,在画纸上的素描形象,是我们对三维世界认识的印象,是个虚拟的假象。这是我所说的“虚”。所以,常对学生灌输的思想就是:素描是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在二维的平面上创造三维的假象,它就是一种魔术,看见的像感觉是真实的,但又确实是一个模拟的虚像。难的就是这“化虚为实”,让自己和观者都认为它真实存在。

虚实对比看,实比较容易,人眼看见的本来就是实实在在的东西,而虚相对难,明明所见是清楚的,却要画的模糊。好比相机的全自动模式和纯手动模式,就知道为什么同学拍的叫照片,摄影师拍的叫作品,画面中一定要有虚有实,相互衬托,才是完美的,如果面面俱到,就不清楚你想表现画面的哪部分。“虚”是为了你要强化的“实”。在课堂中,有意识地训练一小时作业,不让其深入刻画,就是为了“化虚为实”分清主次。这种能力如果缺乏,画面只会是二维平面。

素描要增加画面三维立体感,视觉中心一定要体现,课堂中,反复训练同学快速地找到上下、左右的四个黄金点位,四点连线之外为“虚”的区域,之内为要画“实”的区域。实处用夸张的黑白加强对比,吸引眼球,虚处又要有意减弱黑白,用对比微妙的灰系列来营造。但难点是往往实处有虚,而虚处必然也会有实,正如小说精彩处是矛盾激化时,优秀的画面,视觉中心必然是虚实变化最频繁的地方。一个物象上的虚实同物象之间的虚实,对它们的度的把握,恰当则能突出画面的立意,混乱则使观者不知所云。

三、繁简有度,层次结构有风格

“化繁为简”,即越是复杂的事情越是可以用简单的方法去化解,往往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素描绘画中没有真正意义上简单的物体和方法,因为素描不能机械地描绘、感悟、比较、推敲,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布纹。画面中大小、前后、松紧、深浅、虚实、强弱等关系,都必须画者自己把控,所以,每幅画都是一个系统的大工程,谓之“繁”。

学生的素描作业中常常出现繁简处理不当的现象,如学生画背景时每条布纹都一丝不苟(简处又画繁了),而前方物体在平台上的投影用了一个椭圆表示(繁处又简了)。再如画的梨,常会把表皮上的点点也画出来(应该简的地方画繁了),而明暗交界线又常用一个弧形来表示(应该繁的地方画简单了)。这些问题的出现,其实都是结构不清和虚实处理不当造成的。为纠正这些错误,教学中,尝试“化繁为简”,在作画方法及物象的结构上做文章。其一,严格按照素描作画步骤画,实践证明局部画法会使你觉得画面很繁,画面中一个物体画得已很深入,且花费了你一定的时间,而画面的其他空间还没开始动笔,心理上容易繁躁,常把其他地方画得简单,我把这种画法称之为“复印机式”画法。看上去画完了,其实很多关系都没有,就是方法上“繁”了,但画面是“简”。如同,家里装修,先弄完厨房(什么都弄好),再弄卫生间,再弄房间、客厅。如果这样装潢,你家的人工费用、进度、效果会好吗?所以,第一的“简”是程序上的“简”,统筹安排,不管细节,抓紧时间弄出一个摘掉眼镜后看见的物象(三维空间感),然后再画前面实的物体和细节。分两步走,立马简单多了。其二,大局观让缤纷的万物公式化,李世石败给机器人阿尔法,主要就是败在大局意识不如人工智能。在你的画面中谁是男一号,谁是配角,谁是路人甲,是作者你定的,你是导演,大部分笔墨是给主角的,分清了主次画起来也就“简”了。第三,人在看物象时常常只看见表象,本质是物体的几何化,越几何越简单。

简单的事情重复做,你就是专家;重复的事情认真做,你就是赢家。所以,课堂上告诉同学,绘画步骤化、明暗概括化、物像几何化、表现主次化。像工厂的流水线一样把产品分解为简单的工序,重复每一步及熟悉每一步上下的两道工序,就学会了“化繁为简”。

同时化繁为简还包括画面中常说的归类黑白灰关系,把所有的内容都归纳到黑白灰三个区域中,然后只在各自本区域中对比。这也是绘画不错的方式,在课堂中一直要求同学这么做,效果不错。

四、有无圆融 ,构图立意有意境

素描画面中的“无”是利用画面的空白和亮色块,“有”是画面有内容与思想。通俗的讲,你的画面有的空间什么都没画或寥寥数笔,但能让观者感觉有东西有内容,你的素描画才有内涵和深度,才经得起推敲。所以,课堂中探究“有无圆融”,引导学生努力经营每个细节,深入思考每点布局,最终提升画面的意境。

素描绘画中强调大的色阶的对比,最亮的物体旁边出现的往往是最暗的物体,你的画面是有故事的,而故事又是理想化的,是对现实场景的提炼和升华,即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二维平面中追求虚化的理想生活的完美。在风景写生中,把杂乱的物质世界引入到我们的画面中,发现有序的规律,体现出画面的思想,从而达到 “水本无色,其色最优,白非彩色,其色最佳”的境界。

老师教学生,只要花精力和时间,技法总能学会,但思想要靠自己平时思索、探究、积累。可以说,素描的训练,是培养“家”,而不是集训“匠”。

学生学画时问最多的一句话是:“老师,这个该怎么画?”说明这个学生,画的时候脑中无对象的意识,无分析的习惯,每次学习新内容,老师都会示范两三遍,详细解说物体的结构,绘画的步骤,画的过程的思考。思想永远在手之前,即画面上还“无”时,脑子里已“有”了,画的过程,就是由脑到眼到手到笔的搬运过程,学生学就是学这个过程,老师教亦是教该过程,是渔也是悟。在画同类物象时,如素描瓜果时,苹果、梨、桔、桃、番茄等,都是球体基础的变形,“有”了一种物象的体验,没画过的(无)就要通过“有”来生成,这个同数学的例题一模一样,所以“有”和“无”的“圆融”需要在教和学上加上时间的磨炼才会形成。

素描学习之路很长,且画且思,且思且画,力求整散结合,虚实相生,繁简有度,有无转换,提升画面的艺术感染力。绘画没有捷径,要勤学苦练,熟能生巧。学习过程痛并快乐着。当有了正确的观察和绘画方式,有了构图立意的修养时,我们或许就能闻到踏花归去马蹄“香”了。

作者单位:

篇8:踏花归去马蹄香

宋人陈善《扪虱新语》记录了另一次画院考核:

唐人诗有“嫩绿枝头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之句。闻旧时尝以此试画工,众人竟于花卉处妆点春色,皆不中选。唯一人于危亭缥渺、绿杨隐映之处,画一美妇人,凭栏而立,众工遂服。此可谓善体诗人之意矣矣。有论者日,若能突出美妇的红色樱桃小口,应该更胜一筹。

宋代邓椿在《画继》中对《野渡无人舟自横》画题有过这样的评论:“所试之题,如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自第二人以下,多系空舟岸侧,或拳鹭于舷间,或栖鸦于篷背,独魓则不然,画一舟人卧于船尾,横一孤笛,其意以为非为舟人,止无行人耳。”

上一个世纪,作家老舍在齐白石九十一岁高龄时,以清人查初白的“蛙声十里出山泉”为题,请白石老人作画。此画难点不仅要在尺幅上表现出“十里”的广阔空间,而且要求在视觉空间表现出听觉上的蛙声。大师毕竟是大师,考虑了数天终于创造性地交出了答卷。一幅四尺长的立轴上,画面上一片急流,从长满青苔的乱石中倾泻,几只蝌蚪摇曳着尾巴顺流而下,高处则是抹了几笔的远山。画面上虽然没有半只青蛙,但人们从这些小蝌蚪的摇曳中听到了蛙声,而且蛙鼓之声响遍山泉所经之处,这又何止十里八里。

篇9:踏花归去马蹄香

一些教师会埋怨学生的麻木不仁,一些教师会把问题归结为中职学校“重技能轻人文”的整体倾向。其实,中职语文审美教育的不容乐观,更多的原因在于教师自身。他们忽视了语文教学的审美功能,不能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因而很难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罗丹曾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其实,语文课堂蕴藏着无限的生机,每一篇课文都如同一朵花,每一次课堂就是一次欣赏体验的美妙之旅,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用心驻足,贪心欣赏,满心眷恋,享受到美的愉悦,并尝试进行美的创造,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以至达到“踏花归去马蹄香”的境界。

一、以媒为辅,创设生动的审美情境

教师应利用各种手段创造一种和谐而又生动的教学气氛和情境,调动学生的多重感官体验,让学生自觉地进入课堂审美活动,使学生的思维进入积极活跃的状态。人的情感是非常丰富的,借助图画和音乐创设审美情境,能唤起学生的潜在情感,进而去分析、评价、品味美的事物。教授《荷塘月色》时,放一段优美动人的小提琴独奏《月光奏鸣曲》,学生就会在如痴如醉的音乐欣赏中顿悟;教授《我与地坛》时,放一段阿炳的二胡独奏《二泉映月》,学生会为主人公身残志坚的悲怆和坚强所感动;教授《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放一组“长江长城黄山黄河”的图片,学生就能感受苏词“大江东去”的豪放。

在教授《祖国山川颂》时,笔者就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了三次展示:

展示几句表现爱国之情的名人名言,配以音乐《我的中国心》。

师:每一个人对自己的祖国都有着深深地眷恋之情,就像一只风筝,无论身在何处,无论飞多远,总有一根线紧紧地攥在手中,祖国永远是人们心灵的归宿。作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黄药眠,他又是如何在《祖国山川颂》中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的呢?就让我们通过深情的朗读,一起来领略一下吧。

……

展示祖国名山大川的图片,内容为:莽苍的黄土高原,美丽的西双版纳,一望无际的华北平原,一泻千里的黄河,浩浩荡荡的扬子江,广阔无垠的牧场。

师:祖国山川的壮美的确令我们叹为观止,如果你还意犹未尽,就让我们在文章中继续欣赏。读一读这些优美的文字,谈谈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一幅场景?为什么?做出点评。大家可以从修辞美,结构美,意韵美三方面中任选一方面鉴赏。

……

展示家乡长兴的图片,内容为:十里银杏长廊,仙山湖胜景,大唐贡茶院,太湖风光等。

师:有人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其实是因为我们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不是吗?只要你留心,一棵小树,一朵小花,一阕短歌,一缕炊烟,都可以成为美丽的风景。祖国的名山大川是美的,我们的江南小城又何尝不美呢?请大家打开慧眼,仔细观察,以“家乡风景颂”为题写一篇文章。

学习这篇文章,要让学生了解祖国山川的美丽,更要体会作者在文中倾注的无限热爱之情。爱国,对于中职学生而言,是一个很宏大而不切实际的概念。第一次展示时,以熟悉的歌声吸引学生的注意,并试图通过名人名言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为整个课堂的活动奠定情感基础。第二次展示,旨在通过欣赏美丽的图片,唤起学生探究文本的欲望,学生在直观地感受了祖国山川的壮美之后,转向文本,讨论探究散文的修辞美、结构美、意韵美,学习审美鉴赏的方法。学生的讨论很激烈,在点评交流阶段发言踊跃,还有学生提出“想再多看一些祖国山川的图片”。第三次展示,是将学生的审美活动由课内拓展到课外,利用家乡的风景来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一草一木,激发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和归宿感,顺势提出作文的要求。学生没有像以往那样一听说要写作文就大呼小叫,而这次作文,也出现了不少蕴涵真情实感的佳作。

二、以人为本,激活冰封的情感体验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美的事物在人心中唤起的那种感觉,是类似我们当着亲爱的人的面时,洋溢于我们心中的喜悦。”作为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心理特点,通过审美的愉悦感来稳定学生情绪。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他们的心理特点出发,从他们的专业特色出发,从他们的爱好和兴趣出发。学生喜欢流行歌曲,就带领他们从流行歌曲中学习修辞;学生喜欢娱乐明星,就让他们为自己喜爱的明星写人物传记;学生喜欢微博,就让他们从网络中学习遣词造句;学生向往朦胧的爱情,就让他们通过品读《致橡树》等诗歌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学生喜欢穿越小说,就从穿越小说中学习“心鹜八极,神游万仞”的联想和想象。总之,要结合学生实际,找到审美的切入点,让学生主动融入,自主的体验和感受课堂内外的美。

以下是笔者在学前教育班教授《十八岁和其他》时的一个片段:

某同学朗读她的妈妈给她写的一封信。

师:大家听了有什么感受?

生1:她妈妈写得真好,大学生吧?(众生笑)我妈就写了一句话: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笑)

生2:嗨,我爸妈连一个字儿都没写,他们一点儿也不关心我,就知道挣钱挣钱。

师:(问生2)你回家有没有把这篇文章和《致家长》的信给父母看呢?

生2:(脸红,低下头)没有,他们好像很忙的样子。

师:这就不能怨你的父母了,每一个父母都是关心自己孩子的。就像他们挣钱打拼,也是为了给你创造好的物质条件啊,正应了一句古话,可怜——

生齐:可怜天下父母心!

师:很好,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最深沉最无私的,从父亲给儿子东东写的这封信中,你能体会到这种爱吗?endprint

生3:“东东,假如人生能够重来一次,我真会情愿溺爱你的!”

生4:“人生如有知己,应该以自己的孩子为最。”

生5:“抱着初生的你到医生处诊治你的“脱肠”,半夜喊破喉咙把医生从睡梦中叫起”,这些细节也很让人感动。

师:那在你的记忆中,有没有感受过这种深沉、无私的爱呢?

生5:小时候我生过一场大病,我爸妈抱着我到处求医问药,晚上都是一整夜一整夜地抱着我睡觉,后来,我的病好了,我妈妈却累病了。

生6:刚住校的时候,我爸爸对我不放心,每天下班后骑摩托车从林城赶到长兴来看我,风雨无阻,有时候都冻得瑟瑟发抖。

生7:有一次我和老妈吵架了,一气之下离家出走了,后来听说我妈跟疯了似的,我一回来她就抱住我跟我道歉,其实是我做得不对啊。(哽咽)

……

师:大家都说得很好!我也是做了母亲之后,才更加明白自己父母的艰辛不易。所以,我们要及时尽孝,多为父母做些事情,不要留下“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大部分是女孩子,感情比较细腻,虽然她们对祖国对社会对集体没有太深的情感,但对亲人和朋友还是比较关注的。在上“此情可待成追忆”这一专题的内容时,笔者在学生中开展了一项题为“亲情,友情,爱情,在你心中孰轻孰重”的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学生都把亲情排在第一位。因此,在涉及到亲情这一话题时,笔者就鼓励学生说说和父母之间的故事,让学生通过回忆生活中的感人片段,体会父母的爱之深厚。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放下身段,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将真实的体验引入阅读教学,使之辐射出情感的热度,感化学生的心灵。学生以往的生活经验被唤醒、激发,所以学生的思维活跃,发言踊跃。课后,许多学生都表示要主动向父母敞开心扉,逾越“代沟”,要多为父母尽尽孝心,课堂上的情感体验延伸到社会和生活之中,实现了学生自主性精神的生长。

三、以文化人,乐享丰厚的精神大餐

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收录了古今中外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这些作品是人类文化的优秀积淀,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其中不乏字字珠玑的佳作,也不乏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充分发掘教材的审美资源。通过对教材的品读、赏析和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让学生受到熏陶,得到启发,尽情享受文本所带来的丰厚的精神大餐。

在课内,教师应引导学生立足文本,细致地感受语言之美、形象之美、情感之美,才能使学生在阅读品味中自然而然地迸溅出智慧的火花,得到思想的熏陶感染。学生在与文本亲密接触的过程中,可以获得诸如高兴、悲哀、舒畅、伤感等种种复杂感情,从而丰富学生自身的情感阅历。例如学生阅读《指南录后序》可感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阅读《旧日的时光》可体验友谊的纯真与天长地久,阅读《登高》可品味崇高的爱国情感和羁旅愁思,阅读《老王》可感受底层劳动人民朴实善良的珍贵品质。通过对文本的解读,不断丰富学生的内心情感体验,增强学生发现美、选择美的能力,促进学生审美情感的提高。

在课外,推荐学生阅读一些优美的文章,选文应侧重于人文精神,并对学生加以引导。如周作人、胡适等人的散文,如古典诗歌中托物言志的篇章,都是学生不可多得的审美教育素材。

中职语文新大纲规定,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在于“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语文给予学生的应该是精神上的涵养,心灵上的震动,思想上的启发。笔者不赞同将语文课上成政治课的做法,语文课上如果缺少了审美元素和情感交流,那就失去了语文本身的韵味,也无法实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堂上审美教育和情感渗透的最佳境界,就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就是踏花归去,马蹄含香,在无形的熏陶渐染中逐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最后,笔者想借用江苏如东县实验中学特级教师李凤老师的话与广大同仁共勉:语文教师必须守望精神家园,回归语文教育本身,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让所有的生命“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参考文献:

[1]李凤.“无痕”语文:我的教学新主张[J].江苏教育研究,2011,(09).

[2]李凌颖.浅谈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14).

[3]杨娜.谈经典美文阅读对提升中职学生语文素养的作用[J].职业教育,2012,(5).

上一篇:冉庄地道战遗址观后感下一篇:跟媳妇认错的道歉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