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学社工作总结

2024-05-05

民族文学社工作总结(精选8篇)

篇1:民族文学社工作总结

民族文学社在新一轮成员的努力下开展了一学期的工作,现将本学期工作进行总结如下:

一、开展活动

1、新学期伊始,民族文学社通过学生干部选举招收负责人和新成员,并逐步稳定工作。他们为文学社本学期的发展写出了合理而又新颖的建议计划书,为以后更好地开展工作奠定了基础;

2、九月中旬,即使在三个人(牛宇维、李志刚、奉泽明)的情况下召开会议,强调了社团的规章制度,为社员之间建立深厚的友谊搭建了平台,也使文学社的工作向更加规范的方向发展;

3、在牛宇维社长的带领下开展第一期工作——出版《曲水流觞》国庆特刊,为祖国六十年喝彩;

4、协同社团活动部进行纳新工作,并根据工作的需要作出调整;

5、在新成员的努力下出版了新的刊物,并协助分团委举办‘古尔帮’节大型晚会。

6、成功举办了首届‘民族文学’杯征文比赛。

二、基本经验

在工作过程中,文学社取得了一些办社经验。

1、作为学生性文学组织,应最大限度上让学生自我组织,自我创办,始终坚持以‘文学’为主,不断充实文学社,发展文学社;

2、在办社过程中,应始终坚持办社宗旨,在正确的思想指导下开展工作;

3、举办文学专栏,开展文学竞赛是提高社员文学素养的有效途径;

4、加强与各类期刊的联系,为学员早出成果提供有利条件。

三、思考总结

1、今后要努力创造条件加强对外交流,通过交流学习不断充实自我,发展自我;

2、要通过努力,让那些真正热爱文学又有一定写作基础的人进入文学社,壮大文学队伍;

3、文学社应与时代同步,创办具有时代气息的社刊,见证文学社的发展,使之成为民族教育学院的招牌;

4、建立文学社专有网站,使浏览渠道畅通,加大影响力。

校园是一方净土,没有世俗的东西,没有物欲的现象,文学社的成长,是校园文学发展的一个缩影,愿所有热爱文学的莘莘学子们都来沐浴这神圣之光,在这片净土中踏入文学的殿堂。充分发挥想象,丰富校园生活,让快乐之泉流进每一个人的心中!

民族文学社李志刚

2009年12月22日

篇2:民族文学社工作总结

总结过去,展望未来。为更好的发展和建设好民族文学社,繁荣社团文化,扩大社团在学院的影响力,提高社员的积极性,现对我社本学期的工作做总结。希望在总结过去的基础上,更好地发展社团。

民族文学社在本学期中谨遵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要求社员,积极配合社团联合会各项工作,认真开展社团内各项活动。

民族文学社自2010年10月组建以来,经过短期调整,已形成了完善的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本社团现设社长一名,主编一名,副主编两名,编辑部编辑五名,宣传部宣传员两名,外联部外联员五名,校对员一名,印刷员一名,顾问一名。共十九人。民族文学社附属机构青年文学基地设负责人一名,成员十二名。

在编辑方面,各个编辑都认真努力地工作,精心挑选符合广大同学们要求的内容,严格审核信息。而不足之处在于没有最大化的删繁就简,使得二次审核难度加大,耗费了一定的时间和人力。

在宣传方面,宣传部共制作海报五张,分别为外联部纳新海报一张,编辑部纳新海报一张,征稿海报两张,广告海报一张。海报特色鲜明,富有吸引力。但是也有不足,比如在第二期征稿海报的制作中,由于材料不足,效果不明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征稿效果。

在外联方面,累计拉到赞助经费一千元整,另有价值四百元的健身卡,可谓功劳卓著。但在健身卡的销售方面,外联部成员显得并不十分积极。

主编以及副主编在工作中尽心负责,甚至牺牲了大量业余时间工作,这是文学社成员团结一心、共同进步的写照。

青年文学基地的大部分成员积极投稿,但还有少数成员未投稿,这还需要基地负责人和社长共同努力,团结一心,丰富稿件来源,共同建设好青年文学基地。

校对员和宣传员在工作中严格要求,紧把质量关,使得首期《曲水流觞》的出版较为顺利。

总的来说,民族文学社的各项工作都是在紧张而有序的进展之中。优点不少,缺点也在所难免。但我社成员定将再接再厉,不畏艰难,勇于创新,争取更大的进步。

东北师范大学民族教育学院民族文学社

篇3:民族文学社工作总结

关键词:女性,身体,民族危亡

刘禾的《文本、批评与民族国家文学》是“重写文学史”中的重要文章, 作者在文中表明了写作目的:讨论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实践与民族国家文学的关系问题。而这样一个很大的题目很难在有限的篇幅当中充分的阐述, 萧红的《生死场》的接受史可以看做是民族国家文学生产过程中的某种缩影, 因此作者选择了这样的文本来对上述那个大的题目进行阐释。

作者以《生死场》为例, 用民族国家与女性意识作为解读《生死场》的双重维度, 她发现在过去的解读中存在着严重的偏差, 而这个偏差正是由于民族国家曾经是解读的惟一规则造成的, 于是她沿着孟悦、戴锦华的女性主义诠释再推进一步:她认为萧红不仅具有女性意识, 而且自觉的处于女性意识与民族国家意识对立的状态, 于是刘禾开始指陈“男批评家的盲区”、发现“民族兴亡与女性的身体”的关系, 最后她认为“八十年代文学的最大功劳就是对民族国家文学的反动之中”, 汉语文学的再生在于突破民族国家文学的圈子。

文章的作者刘禾是具有丰厚理论修养的批评家, 尤其是对西方的批评方法颇为精通, 因此, 她能够自由的运用西方的批评方法对于现代文学进行解读。对于她运用女性主义的理论来解读萧红的《生死场》的方式我是深表赞同的, 从女性经验出发可能更接近萧红的本意和文本的传达。并且作品中的的确确有大量的女性身体经验的叙写, 这是萧红作为一位女性所特有的体验。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 萧红并非不想抗日或对民族命运不关心——她的困境在于她所面对的不是一个而是两个敌人:帝国主义和男性父权专制。这种情况在《生死场》中金枝的身上表现很集中。“丈夫和强奸者给她带来的身体体验与由于日本军的侵略而造成的民资身份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萧红和金枝有着相似的体验, 这样说的可能不是太准确, 但是她们所面对的困境的是相同的。这样我们很自然的可以理解萧红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内容, 也可以理解在《生死场》中萧红用大量的篇幅来描写女性的身体体验。我们更加可以肯定刘禾这种解读方式, 在90年代她的解读方法的确是有着重要的意义。

但是, 不能因为文章的价值而忽略当中一些略显偏颇之处。比如她认为男性批评家忽视了萧红作品的女性内容, 只关注民族大义。我们必须要明白在不同的年代, 文学理论方面的研究是不尽相同的, 不同时期的社会的意识形态更是大相径庭, 因此对作品的研究点不同, 就会引发出作品的多重解读方法。刘禾在论述中, 说“民族兴亡的眼睛造成了鲁迅对萧红作品的阅读盲点”这种说法过于偏激, 我们必须考虑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 首先思考的是民族的危亡, 这也是鲁迅一直在关注的, 我相信作为任何一个有良心的中国人都应该去想。再次, 我觉得鲁迅未必没关注到大量的女性身体体验的叙写, 但是我们还要考虑的是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 鲁迅真的明确提出来那部分内容能否被大众接受。当然我们不能否认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女性问题的关注, 或者说从女性主义角度来解读来作品也不失为一种好的解读方式。但是在我们更应该从当时的社会大背景来思考。在三十年代, 女性主义还没有发展起来, 那从这个角度来看作品基本是不存在可能。而且那个时候的女性自身也未必能够有这种意识, 包括萧红更多的应该是从自身的体验出发来进行创作的。

对《生死场》的女性主义立场解读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但却不是她文章论述的最终目标和唯一目标。她是以此作为例子来阐释中国现在文学批评实践和民族国家文学的关系的问题。而在文本内容中“民族危亡与女性的身体”又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在后来的作品中类似于这种的思考也出现在作家的作品中, 比如丁玲的《我在霞村的时候》 (1941年) 、张爱玲的《色·戒》、铁凝《棉花垛》 (1989年) 都描写的是当国家遇到危难时, 作为女性的身体的体验。当然这里的身体体验显然与萧红笔下的女性的生育与死亡的身体体验不相同, 但是却表现出来了相同的问题。这个问题不只一次出现在了女作家的作品中, 可能作家并不是有意要表明出对于女性身体和国家民族命运之间关系的思考, 但是起码作为一种体验它不断地出现, 那就是一个值得我们去讨论的问题。在那样特殊时代背景中女性确实比男人多面对一个敌人:男权话语体系对女性的压制。

《我在霞村的时候》中的贞贞靠出卖自己的身体来获取有价值的情报, 但并为因此或得别人对她的尊重, 在他人眼里, 贞贞是一个失去少女贞操和民族节操的双重失节者。张爱玲《色·戒》中的王佳芝, 同样是作为美人计中的一个“诱饵”, 作为一个被导演控制的演员, 遭到的确实同伴们异样的眼光。而《棉花垛》里的小臭子和乔, 一个因为出卖革命而被杀, 一个因为忠诚于革命而被杀。但是作为女人, 她们的身体仅仅是被当做一种工具。在战争的特殊年代, 侮辱占领女人的身体往往被看做是使国家、民族蒙羞的手段。因此, 作为一个女性, 利用自己的身体达到政治上的目的, 为国家、为民族贡献力量就要受到“鄙视”。那么, 在面临国难的时候, 女性这一特殊群体应该如何为国家、民族做贡献的确实是一大难题。

面对国家危亡的时刻, 女性的确是面临了双重的困境:民族的危亡与男性话语强权的压制。而女性明显的外在表现身体的体验在民族、国家面临危难时也是苦难的。萧红的《生死场》更多的是生育与死亡的痛苦, 而还有一种就是牺牲身体为国家、民族做贡献, 反而得不到起码的尊重。战争年代, 女性似乎很难找到自己的位置, 这样的困境女性很难去摆脱。在作品中, 作家借由女性独特的身体体验只是一种写作角度, 应该是期待对这样问题的更多的思考。

参考文献

[1]刘禾.文本、批评与民族国家文学.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 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 1993

篇4:美国西部文学与民族精神

西部文学的起源与美国精神的雏形

追溯美国西部小说的历史,它是随着对西部领土的开发而发展与繁荣起来的。美国独立战争以美英于1783年在巴黎正式签订《凡尔赛和约》而宣告结束。从此,美国脱离英国而完成独立大业。当时,美国西部边界南起密西西比,北到俄亥俄一线。1830年,美国人从法国人手中购进路易斯安那以后,美国的历史便进入了向西部挺进、开发的阶段,移民源源涌入。这些移民的到来,使得美国通过购买和掠夺,扩张领土将近三倍,其边界一直在不停地变动着,年年向西推移。

的确,美国的西部富有魅力:河流纵横、山高谷深、草原无际……但最富魅力的还是那未开垦的处女地。然而,在西部荒原上开拓定居也的确充满艰险,拓荒者必须勇敢、顽强、机智,富于艰苦创业和耐劳实干的精神。无尽的资源待人开发,为人们提供了发财致富的良机。但是,在没有政府、没有法律束缚的荒野中,人们的生活是那样远离文明,以致经历十分曲折,斗争惊心动魄,甚至富有传奇色彩。这一切都成了西部小说的绝好题材。

在美国西部开发过程中,首先闯入荒野的多是猎人和皮货商人。他们顺着河流寻找水獭,猎取麋鹿和其他毛皮动物,过着差不多和印第安人一样的原始生活,穿着自己缝制的鹿皮衣、鹿皮鞋,把猎获的皮货或从印第安人手中换取的皮货送往皮货公司所设的货栈,销往欧洲。这些人以山林为家,性格粗野、豪放,不怕死亡,尤重义气,他们经常成为西部小说中的主人公。

矿工们也出没于深山河谷,建起一个个采矿营。1848年在美国最西部的加利福尼亚的河流里发现金砂,倾刻间,淘金者蜂拥而至,使加利福尼亚的“寻金热”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富传奇色彩的一幕。一些人从东部横跨大陆而来,经过干旱的平原,忍受着干渴、饥饿,冒着遭印第安人袭击的危险,跋涉数千英里来到加利福尼亚;另一些人则乘船从海上绕道而来。结果,小客栈拥挤不堪,人满为患;采矿营里盗窃、诈骗、抢劫、谋财害命,无所不为。人们有了钱就去聚赌纵饮……这一切既是历史的真实,也成了西部小说中反复出现的情节。

牛仔则是西部小说中最常见的形象。他们纵马奔驰,挥舞皮鞭和绳套把成百上千的长角牛聚拢,随后在牛群蹚起的滚滚烟尘中上路,跨越大平原,把牛群从德克萨斯大草原赶到牛贩交易所道奇城或阿比林城,从那里装上火车运往东部。遇到大雨如注,河水泛滥时,牛仔们必须以超人的毅力和勇气与大自然搏斗,并且随时警惕成帮结伙的劫掠者的袭击。夜晚为了使牛群安定,他们在篝火旁整夜唱着抑郁忧伤的曲子。经过西部小说的渲染,这一幕幕景象已被人们所熟悉,使得牛仔今天成为举世共知的形象。

在美国西部开发过程中,拓荒者们不与自然妥协,他们的任务不是去适应而是去征服。千万亩的原木被他们用斧子砍倒,千万亩的草泥被他们用犁翻起。长期艰苦的拓荒生活,磨炼了人们的意志,养成了人们乐观进取,勇于创新、讲求实际的精神。这就是“拓荒精神”。没有“拓荒精神”,西部开发就不可能成功。拓荒者们在西进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立自由、百折不挠、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正是后来人们所津津乐道的美国民族精神的根源所在。

西部文学的发展与美国精神的形成

西部小说的历史发展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进程。18世纪末期,美国绝大部分人口都居住在大西洋沿岸的13个州内,1790年居住在阿巴拉契亚山脉以东的人口占总人口的94%以上。那时美国人民对西部边疆所知甚少,认为那里只有神秘的深山,凶猛的野兽、恶劣的自然条件,完全是一片不毛之地,只有穷途末路的人才去那里冒险。

然而,以后人们对西部边疆的认识发生了质的变化。最先是1784年,约翰·菲尔森发表了他的既具有传说魅力,又具有一定史学价值的著作《肯塔基的发现,定居和现状》。在这本书中,美国人民第一次了解到最早向西移居的英雄——丹尼尔·布恩。布恩是典型的“西部人”,1769年他和几个猎手在山中巡猎,越过坎布兰山口,继续向西,翻过一座高山后,发现了一望无际的富庶土地,这就是当时尚不为人知的肯塔基。4年后布恩带来了第一批定居者。他一直以山林为家,热切地寻找新土地,不断地移居,最后来到密苏里。他到80高龄还在林间狩猎。布恩是西部开拓史话中广为人知的人物,也是小说中“西部人”的雏型。他的果敢、刚毅、智慧,他的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成了人们心目中的典范,也成了“西部精神”的代名词。

能够根据已有的关于西部的材料,运用作家的天才与浪漫主义幻想,抓住人们的心理,塑造出第一个饱满的西部小说中英雄人物的作家,是美国民族文学的先驱者詹姆斯·费尼莫尔·库柏。他创作了以西部边疆为题材的系列小说,即以绰号“皮袜子”的猎人纳蒂·邦波为中心人物的五部曲:《拓荒者》、《最后一个莫希干人》、《大草原》、《探路者》和《杀鹿者》。这套小说的基本故事线索是纳蒂·邦波在森林中以狩猎为生,与印第安人为伍,因两次救过法官的女儿,法官企图把他置于自己所代表的“文明”的保护之下。不料,邦波却厌恶这种所谓的“文明”而走向西部未开发的土地,过起他所热爱的森林生活。库柏通过这套小说生动形象地反映了西部边疆在不断移动过程中的惊心动魄的斗争与历史性的变化:这里有英法殖民主义者之间的争夺之战;有早期移民争取生存的艰苦斗争;有白人殖民者对当地印第安人施展的欺诈与暴行。在艺术处理上,这套小说既有惊险的情节,又穿插了传奇式的爱情故事,开了西部小说基本格调的先河。因此,可以说,库柏笔下的纳蒂·邦波正是人们期待已久的真正的西部英雄。他的力量、他的气质、他的不受束缚的自由精神、他的高于一切的道德境界,是西部精神的最好体现。也正由于库柏为西部小说的创立、发展构建了一个基础,以至后来西部小说中所使用的几乎全部要素在库柏的作品中都曾出现过,所以难怪后来的评论家把他尊为“西部小说之父”。

1865年美国内战结束的30年里,西部小说的面貌发生了变化。在这一时期流行的西部小说中,有的主人公在实践生活中有他们的原型,如基特·卡森和“公牛比尔”,有的则出于小说家的虚构。但是不论实有其人还是纯属虚构,他们的冒险业绩都得到了极大的夸张。这是由于当时“一角钱丛书”的出现,许多小说家为了牟利,采用庸俗刺激的手法,以情节与冒险吸引读者。因此,实际西部开发的情况在这些廉价的小说中遭到了歪曲,从而导致许多读者和评论者对西部小说产生了轻视和偏见。

篇5:民族文学社工作总结

摘要:文学鉴赏和文学批评实践课,有着不同于其它课程的特点和难度,在分析文学鉴赏和文学批评的性质、联系及其区别的基础上,实施“复述归纳、体悟阐释、分析评判、提升创造”四步走训练模式,可达到明辨相关概念、提升鉴赏和批评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文学鉴赏;文学批评;写作实践;教学策略

对于中文系的师生来说,文学鉴赏和文学批评实践课,有着不同于其它课程的特点和难度。和其它纯理论课程相比,这门课不仅对师生的知识状况有着一定的要求,而且还要求师生同时必须具备具体的操作实践能力。对于学生而言,这门课不再是单纯的纯理论式掌握,不再只停留在“形之于心”的阶段,更为关键和重要的是怎样把所学知识和阅读作品的感受、体验、思考结合起来对文学作品进行鉴赏和评价,而这无疑是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体现――所学、所感、所思、所读、所写,完美地结合起来才行。对于老师而言,不仅自己要有相关的知识和能力,而且通过讲解、引导和具体操作,把相关知识传授给学生,要把相关的能力在学生身上培养起来,而这涉及的不仅仅是专业素养,而是职业素养和专业素养的结合。所以,这门课对于老师和学生而言,都有着很强的操作性和实践性,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解决这些问题的难度,在民族院校中尤其显得突出,笔者根据自己上课的经验和体会,意欲从教师的角度总结、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且在民族院校中易于实施且便于实践的的授课策略。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但是,对于我们而言,不是先让学生“利其器”,而是先让学生学会“用其器”。因为,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之“器”的打造和磨练,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在民族院校中尤为如此,也不是我们在本课程之内就能解决的问题。对于本课程而言,我们必须先让学生事先明白,我们用大学专业所打造的器皿,在本课程当中怎样使用。所以课程之初,我们必须讲解文学鉴赏和文学批评的性质以及两者的联系和不同之处,这不是老生常谈,而是很多专家和学者也都分辨不清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在我们给学生们所布置的历次文学鉴赏和文学批评写作的作业当中都有明显的体现。笔者对我校汉语系的历届学生布置形式和要求不同的文学鉴赏及文学批评作业,发现约60%的同学不知道文学鉴赏和文学批评的联系,近乎100%的同学不清楚文学鉴赏和文学批评的不同之处。大多数同学将文学鉴赏和文学批评写成了印象式和臆测式的读后感,还有很多同学将文学批评写成了文学鉴赏。虽然,地方民族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可能逊色些,这方面的问题可能更为突出一些,但是这些问题的出现绝不是个案,据笔者的阅读经验,即使杂志上已发表的文学鉴赏和文学批评作品,这样的毛病也并不鲜见,可见课程之初讲解这些问题的重要性。在此,笔者就这个问题略表拙见,以期使问题清晰化,有益于课程之教学。

关于如何给文学鉴赏下个科学定义的问题,笔者同意吴俊忠先生的定义方法,但不同意他的部分结论,所以在引文中笔者没有取其结论部分,结论部分用省略号代之,他说“文学鉴赏的科学定义,首先要分清欣赏与鉴赏的区别(客观存在着欣赏与鉴赏的概念混用或通用的现象),……;其次,要界定文学鉴赏、文学欣赏与文学批评之间的内在联系,……”笔者认为,“欣赏”一词不是一个学术用语,而是一个生活用语。语言学常识告诉我们,生活用语具有模糊性,不具有学术和科学用语的精确性,所以“欣赏”一词是一个含混概念,是指人们不刻意地抱有某种目的、观点、眼光,对事物进行随意的审美关照,但事实上没有人在“欣赏”时不抱有某种观点眼光和标准,这种关照一般不形成正式的发言和文字。并且“欣赏”的对象,可以是自然事物也可以是艺术品。而“鉴赏”要比“欣赏”严肃、认真、理性地多,且“鉴赏”的对象一般只指艺术品中的艺术因素,一般不牵涉更多更广泛的内容。所以“鉴赏”是指人们抱着某种目的、观点、运用既定的审美标准对艺术品进行审美关照和艺术上的分析与评判。所以,文学鉴赏,一般只是对文学作品的艺术审美关照和艺术评判。而文学批评则不同,除了包含有文学鉴赏层面的内容外,还必须树立和表述更多关于作品的外层标准以及依此对作品的评判和看法,比如文学作品的终极价值、社会意义、社会影响、人文关怀等等。如果说文学鉴赏主要是从艺术标准的角度来评判文学,那么文学批评则除此之外还必须有其它的标准来评判文学,比如社会历史标准、伦理道德标准、时代科学标准等等。所以,在文学鉴赏中我们一般只采用艺术方法和理论来进行鉴赏,而文学批评则需采用诸如社会历史学批评法、伦理道德式批评法、女权主义批评法、殖民主义批评法等方法和理论,具体采用何种方法与理论还要看我们批评的目的和既有观点、标准如何。除此之外,文学鉴赏中鉴赏者一般很少有自己的创造,而在文学批评中,批评者却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文学鉴赏必须依赖于具体的文学作品,而文学批评则不然,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有其独立的地位,正如批评家陈晓明所说“文学批评应该在创作实践中占据主动地位,这并不是说批评要去领导文学创作实践,而是批评始终有自身的文化/美学目标,它和创作是一种对抗性的关系,而不是相互抚慰,共同投机的关系。创作可以有它自身的目标,创作非常个人化的特征,使得创作总是顽强地逃离批评,创作不是简单地呼应批评,或者与批评毫无关联的情况随遇而安,而是在与批评构成的呼应逃离紧张关系中,两者的内在对抗性,形成文学创作实践和批评实践的革命冲动。创作每一次的背叛,都是对批评权力实践的质疑,它促使批评不断去探索新的起点,解决新的疑难,迎接新的挑战。”所以,我们给文学批评的定义是:文学批评是指人们在多样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下,采用多重艺术的和非艺术的标准对文学进行评判和要求。文学鉴赏和文学批评的内涵虽然不尽相同,但两者之问的联系却非常紧密。文学批评要以文学的艺术鉴赏为基础,并且在此基础上有所提高,而文学鉴赏也不能完全忽略非艺术的评判,两者常常处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融状态。对于初涉文学鉴赏和文学评论的写作者来说,弄清两者的联系和区别,才不至于在写作实践时将两者混淆。概念阐释清楚后,学生在上文学鉴赏和文学批评实践课的时候,在方法和操作上就会很明确,不会将文学鉴赏写成没有艺术标准的.主观臆想和主观感受,也不会将文学批评写成纯艺术式的鉴赏。   这样,我们的文学鉴赏和批评实践课便拉开了序幕。不过,根据笔者的上课体会,我们还需要注意一个总的原则,那就是切不可操之过急,对于民族院校的师生来说更是如此,学生素质普遍较低的情况也决定了文学鉴赏和文学批评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分阶段、分层次进行,否则学生容易忽视某些重要的环节。分阶段、分层地次进行文学鉴赏、文学批评实践教学,有这样几个优点:对于教师而言,可以使课堂清晰有序,便于教师的表述和操作,能够保证教学质量;对于学生而言,一方面,他们在接受和训练的过程中有个由浅人深、循序渐进的过程,便于学习和接受,不至于茫然不知所措,另一方面,可以强化文学鉴赏和文学评论各个必须阶段的处理和实践能力,并为以后各个阶段的综合和取舍奠定基础。为了节省课堂时间和提高课堂效率,笔者提倡将文学鉴赏和文学评论合起来进行分阶段、分层次教学。行之有效的做法是:把文学鉴赏和文学评论写作糅合起来分为四个阶段,在这四个阶段中分别训练不同的能力,但必须同时兼顾到鉴赏和评论的联系及其区别。当然,阶段和层次的划分,不同的学校、师生可以采用不同的做法,这要根据学校、师生的实际情况而定。笔者是将杨守森先生的“四种形态”和“四重境界”说作为划分课堂阶段和层次的依据。杨守森先生认为“依据内容构成,文学批评大致可分为复述归纳、体悟阐释、分析评判、提升创造四种基本形态,依次相对应的是传播文学信息、丰富作品内容、探讨创作规律、开拓思想空间四重境界。”闭同样。我们可以将文学鉴赏和文学批评实践课分为“复述归纳、体悟阐释、分析评判、提升创造”四个阶段,相对应四种境界,我们评判学生在各个阶段表现的标准也便有了,那便是学生在各个阶段是否做到了“传播文学信息、丰富作品内容、探讨创作规律、开拓思想空间”。杨先生此文虽然是专对文学批评而言,我们可以将文学鉴赏也纳入到这四个阶段之中,而且将文学鉴赏写作纳入到第三个阶段进行专业训练。下面,笔者将四个阶段的关系以及具体处理和课堂操作办法简要叙述之,以期和各位老师探讨且能得到专家指点。

“复述归纳、体悟阐释、分析评判、提升创造”四个阶段是一个整体,其中,“复述归纳和体悟阐释”是进行文学鉴赏和文学评论写作的基础,这两个阶段与后两个阶段相比较为简单,我们可以在课时设置上有所减轻,但由于它是基础性的东西,所以我们万万不可忽视。在民族院校中,此环节的课时和实践训练比重也可适量加大,以弥补师生素质的欠缺和不足,为以后的各环节打下更为牢靠的基础。分析评判阶段是四个阶段中最为关键和重要的,它涉及到学生的写作在质上是否符合鉴赏和评论的标准问题,所以我们要在课时设置上加大比重,在讲解和训练上加大课堂投入,一定要让学生了解和学会运用相关的标准。分析评判的标准不外乎艺术的标准和非艺术的标准,在两个的比例上一定要取舍得当。我们之所以将文学鉴赏纳人到第三个阶段进行专门训练的目的也在于此。文学鉴赏离不开分析和评判文学的艺术标准,我们可将学生在文学课和文学理论上学到的相关艺术标准进行综述之,使之学会在分析和评判作品时选择相关标准。同时,我们也要讲解非艺术的标准,特别要强调非艺术标准的应用和尺度问题,因为相比较艺术标准,非艺术标准更为复杂,更带有主观性,而且在人类社会和文化的发展过程中,非艺术标准是参差不齐、良莠不分、清浊相混,在量上呈排山倒海之势的,如何选择与运用是个难度系数很高的问题,这也不仅仅是文学的问题,同时还涉及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诸多问题,稍不留神便会出现失误。所以老师一定要慎重讲解,要求学生慎重对待,要培养出自己“火眼金睛”般的眼光和识别力、判断力。另外,在这个阶段我们要把前面提到的文学鉴赏和文学批评的性质、联系以及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再次强调,因为这个阶段关系到写作的性质问题,学生写作的到底是鉴赏还是批评在这里就要分岭了。侧重艺术标准的便接近文学鉴赏,侧重非艺术标准或综合标准的便接近文学批评了。在这个阶段我们还要加大学生具体的实践和写作训练,可以采用课上训练、课下作业的方式来加强。第四个阶段是文学鉴赏和文学批评写作的升华阶段,它关系到写作是否精彩的问题。笔者认为,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有所强调,但不易涉猎过深,如果讲解和训练过深,效果可能适得其反,可能会使学生在课堂上得到的清晰结论变得模糊,学到的有章可循的写作方法变得“无迹可求”。在这个阶段,我们主要是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提供一个线索、一个方向,大量的内容是学生在以后的人生或职业生涯中慢慢体悟和理解的,大量的准备工作是要在其它学科和学生的广泛阅读中积累的。

篇6:民族文学社工作总结

摘要:多民族文学教育的展开需要强调多元文化的交融发展,肯定文学的历史融合,重建文学评价体系,以汉语进行多民族文学实践,追求多元一体文学格局目标,无论哪个方向或环节都需要对民族文学和汉语文学进行跨越和整合,因此,多民族文学教育必将有效推进民族文学和汉语文学的融合发展。

关键词:多民族文学;民族文学;汉语文学;融合

前言

多民族共存的社会格局决定了多民族文学共存的现实,少数民族文学和汉语文学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学,但是长期以来,在政治形态和意识观念的影响下,中国文学格局一向以汉语文学为主导民族文学为补充,少数民族文学的主体性被忽略。随着中国文学的深入发展,如何在中华文学体系中体现多民族国家多元一体的事实格局,多民族政治共同体内部的文学关系如何梳理等有关中国文学如何发展的问题逐渐凸显。与此同时,随着世界民族族群意识的觉醒,世界文学格局中多民族文学的差异性和特殊性逐渐得到重视,成为世界文学话语的重要构成。内外因素共同作用下,多民族文学教育逐渐成为中国文学研讨的热点问题。多民族文学教育的本质是肯定民族文学在中国文学中的主体性,把民族文学和汉语文化放置于平等位置,跨越差异,进行文化资源整合,共同构筑中国文学的格局,因此,多民族文学教育的展开实际上也是民族文学和汉语文学融合发展的肯定和促进。

一、多民族文学概念强调了多元文化的交融发展

多民族文学教育展开首先要做的是明确多民族文学概念。虽然近年来多民族文学理念渗透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讨论中,但是对于什么是多民族文学并无统一的说辞。根据各方面的探讨,笔者理解多民族文学是在基于多元一体政治格局的基础上,使民族文学由原来汉语文学的补充或点缀,获得文化上的主体性,使其摆脱当前在中国文学中的边缘状态。这个概念的成立意味着之前所定义的以汉语文学为主导的中国文学向更为宽广的方向扩容,中国文学概念被重新诠释,之前以汉语文学为主导的中国文学转变为民族文学和汉语文学的共同构建。在多民族教育实践过程中,就要通过民族文学和汉语文学形态的共建来体现以上对中国文学的诠释,而这种诠释和体现的过程自然也是民族文学和汉语文学融合发展的过程。多民族教育以民族文学和汉语文学共建中国文学概念需要解决以下问题:第一,民族文学的主体性;第二,民族文学和汉语文学的求同存异。多民族文学教育对以上两个问题的解答过程也是民族文学和汉语文学融合发展的过程。首先,从前者来说,多民族文学认为民族文学和汉语文学一起构成和推动了中国文学的发展,都是中国文学的组成部分,因此,民族文学自然需要和汉语文学获得同等地位,能够平等对话,而不是处于中国文学史的边缘地带。多民族文学把民族文学和汉语文学相提并论,强调其主体性,意味着民族文学和汉语文学是平等但又有差异的两种文学形态,两者具有异质性,并不能完全糅合在一起,共同作为中国文学的内驱要素,两者需要融合创新才能形成凝聚力,共同推动中国文学的发展。[1]由此可见,在多民族文学教育中对民族文学的主体性明确,在中国文学体系内,其必然需要和汉语文学融合发展。其次,从民族文学和汉语文学的求同存异来说,在教育实践中,民族文学和汉语文学共同成为中国文学教育的内容,但是两者又存在着差异,要使两者有机结合,成为中国文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就需要对两者寻求共性,求同存异,如汉语文学拥有发达的书面文学传统,而藏族、蒙古族则有口头文学传统,也有部分民族口头文学和汉语文学共存,这些文学形态都是中国文学形态的一部分,只是文学载体不同,认知和明确书面文学和口头文学的差异,并从中寻找共性,使其共生共存,在这个明确特殊性并保持一致的实践中,实际上也是民族文学和汉语文学相结合发展的过程,自然也是两者融合发展的过程。

二、多民族文学教育肯定了文学的历史交融

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地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和现实情境相一致,知识界开始颠覆单一国家或民族主流民族历史叙事的潮流或模式,开始提倡性别或族群话语,以族群嬗变和互动视角来讲述文学现象称为世界文学研究的跨国转向,族群文学成为超越国别文学叙述的支撑点,多民族文学教育由此而起。族群文学的研究自然需要从族群文学的历史源流来把握,因此,沿循历史脉络解读多民族文学便成为多民族文学教育的必然内容。在中国历史发展中,民族文学和汉语文学的发展一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同生共创的发展状态,中国文学的发展一直是民族文学和汉语文学互动互融的过程。[2]历史已成过去,但是历史并未完全抹平民族文学和汉语文学交融发展的历史,以南北朝的诗歌为例,虽然当时的《乐府诗集》中很多民族诗歌的内容已经遗失,但是胡琴、琵琶、羌笛等民族特色乐器却在遗存诗歌中多有出现,以此便可以想象当时民族文学和汉语文学共荣共生的和谐情境。每个民族的文化或文学都不是单一发展的,各民族之间的文学发展都相互影响,特别是中国历史上由于战争或政治因素造成了多次民族迁徙,每一次民族迁徙都意味着迁徙民族和其他民族的融合,而民族融合环境下,表现在文学上便是民族文学和汉语文学的融合,如辽金时期,汉语诗词中包含了民族文化的成分,特别是汉语戏曲等民间文学的民族成分更加明显。中国历史中的多民族融合使得民族文学和汉语文学也相互交融,中国文学史中包含了大量少数民族的文学成分。[3]虽然历史发展中民族文学一直和汉语文学共生互融,共同构建了中国文学的框架体系,但是由于汉族人口数量的绝对优势和汉语语言的官方通用下,当下教育体制对于中国文学的表述理所当然地指向了汉语文学,无论是中国文学史的编写,还是教育体制中的文学教育,以及大众视野中的中国文学概念,都从事实上佐证了这一点。在汉语文学被作为中国文学的全部或主导时,中国文学历史发展中汉语文学和民族文学的共生互融的事实被遗忘或忽略。而这种情况在大众的视野由汉语文学转向多民族文学时,民族文学的历史发展和嬗变成为关注的焦点,多民族文学共存共荣的历史融合自然而然便会重新提起或发掘,在多民族文学教育展开时,民族文学和汉语文学的融合发展的`历史真实面目最终会突破教育体制、意识观念和语言等因素的阻隔重新回归到民众视野中,而这种回归也将成为民族文学和汉语文学融合发展的开端。

三、多元文学评价体系需要整合民族文学评价资源

文化是人类在不同生存发展环境中自我保护、自我表达的机制,虽然表述方式不同,但是所有文化表达的都是共同的人性。文学是文化重要的表达方式之一,不同文化体系的文学表达各有特点,对不同文学表述差异的学习和了解,可以扩展人类对人性认知的宽度,同时也能让人类在多种文学表述中探寻人类共性的边界,因此,对于各种文学形态都需要端正认识。不同文学作品由不同文学创作者创作,由于创作者本身的文字水平和思想认知的限制,文学作品有高低之分。同时,由于表达需要,文学作品有多种体裁,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有不同的评价标准,才能使文学作品得到合理评价。特别是在文学教育中,更需要借助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来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从而通过文学评价使学生对文学作品有一定的判断。文学评价体系包括多个方面的内容,思想性、作品形态、作品表达、语言文字、文学价值等都是文学评价的标准,越全面的文学评价体系得到的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多民族文学理念下,汉语文学和民族文学共同作为民族文学的构成部分,更需要多元文学评价体系才能使评价结果接近客观事实,而多民族文学教育也需要通过这个评价体系来对学生进行引导。由于社会环境及文化发展的影响,少数民族文学形成了各种神话、史诗、歌谣等文学作品,同时由于文字及书写习惯所限,部分民族文学并未成为书面文学,而只是用口头方式传承下来,成为口头文学,这些形式各异的文学作品具有不同的文学价值,如少数民族歌谣是民族民众人际交往、调适身心、沟通神灵的媒介,而民族史诗则传达了民族特定的宇宙观,对民族历史进行了记忆。和书面文学一致,各种形式的少数民族文学都是人类用身体、仪式进行的文化展演,在人类影响上和书面文学有同样的价值。但是在当前的文学评价体系中,书面文学是文学的唯一形态,汉语语言是主要评价语言,这样的文学评价体系自然把民族语言创作的民族文学和口头民族文学排除在外。在多民族文学教育中,随着民族文学的主体性加强,以及主体地位的回归,必然要形成新的文学评价体系,扩大文学层面,调整评判标准。新的文学评价体系对民族文学形态特征的兼顾,以及对民族文学评价资源的整合,也是变相的民族文化和汉语文化的融合发展。

四、多民族文学教育实践以汉语语言为主导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中蕴含着特定的文化信息,对某种语言的文学使用,自然会使作品具有以上语言所对应的文化意味,而这种由于不同语言使用而进行的文学创作也是文化之间的交融。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密切关系,因此,在文化教育中,用什么语言来书写往往就成为文学研究的重点问题。由于汉语的官方使用和大范围内应用,当前的少数民族文学作品主要分为本民族语言所创作的文学作品和用汉语创作的民族文学作品,以本民族语言创作的民族文学作品自然不存在语言文化的差异问题,但是对于以汉语创作的文学作品目前还有不同的认知。有人认为汉语和特定民族文化不属于同一个文化系统,无论是汉语的文化表达,还是汉语对民族韵味的反映,都存在欠缺,因此,对于汉语创作民族文学作品还存在一些争议。另外,也有观点认为,民族文学的特质在于民族思想文化,关键是文学中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意识,使用汉语创作对于民族文学有影响但影响并不大,而且汉语创作还有利于汉语文学作品的广泛传播,有利于民族文学作品的影响扩大。[4]争议归争议,事实上,由于民族学生的汉语学习,相当一部分的民族学生并未掌握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而在现实教育中,高等院校的文学教育也往往是以汉语来教学,20个拥有一级语言学科学位授予权的“985”院校几乎都有汉语言文学,但是仅有中央民族大学等四所大学设置了民族语言学科。现实的客观情况决定了即便是民族文化和汉语文化并列于院校的课程内容中,但是由于民族语言普及限制,多民族文学教育实践仍然主要是以汉语为主导,民族语言的离席意味着多民族文学教育实践只能以汉语为主,在民族学生对汉语的输入学习中,以及汉字的输出创作中,汉语的文化意义已经和民族学生原有的母语文化进行了对接或融合。

五、多民族文学以多元一体文学共同体为目标

费孝通先生曾经对多民族共存状态及趋势提出了美美与共的总结和构想,这个观点是在多民族不同文化、不同历史的差异基础上为各民族寻求和谐发展的模式,对多民族文学同样有借鉴意义。形成于不同民族文化背景的每个民族文学都有自己的特点,文化的差异决定了民族文学的差异和分歧,在文学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各民族文学不同程度地参与到中国文学的发展创造中,最终形成了中国文学体系内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文学生态。多民族文学的提出虽然强调了民族文学的特殊性和差异性,并对民族文学的主体性提出了要求,但是最终的目的是强调民族文学的价值意义,并对其在文学史中进行明确地位,意图通过民族文学地位的合理确定和文学资源的合理利用推动中国文学发展,而并非对民族文学厚此薄彼。无论是汉语文学还是民族文学都要置于中国文学的语境下,多元文化政治共同体决定了多民族文学教育的最终目的形成多元一体文学共同体。[5]在这个构想下,各民族文学都共同参与到中国文学历史的发展中,共同创造中国文学史,而这种参与并非是无序杂拌,而是少数民族文学和汉语文学的相互融合创新来实现。多民族文学教育对以上构想的实践,首先,便是树立多民族文学史观;其次,通过各种方式促进民族文学和汉语文学的融合。多民族文学史观自然会对民族文学和汉语文学融合关系给予肯定,在此文学观引导下,多民族文学教育要明确各民族文学的差异和特征,使各种文学都能从其他文学中寻求到可以融合的要素或方式,并以各种方式来促进其融合交流,而中国文学统一体开放和包容的组织结构也为民族文学和汉语文学的融合提供了更多可能。

结语

虽然长时期以来,少数民族文学和汉语文学在历史发展中互融共生,共同推动了中国文学的发展,但是由于族群力量、语言等方面的差异,少数民族文学在历史中的影响和作用并未在中国文学史中真实呈现,中国文学体系形成了汉语文学一支独大的格局,这种格局不仅使少数民族文学既有的贡献和价值难以得到正确评估,同时也局限了中国文学的多样化发展。随着民族意识的觉醒和民族文学的价值发掘,多民族文学必将成为中国文学发展的主要趋势。多民族文学理念是中国文学内部的反思和重构,其对中国文学概念扩容和新文学格局的重建,都意味着多民族文学教育的过程也是民族文学和汉语文学融合发展的过程,对多民族文学教育的系统梳理和认知,将有助于民族文学和汉语文学更好地融合发展,民族文学和和汉语文学的同创共生也将最终促进中国文学的大繁荣。

参考文献:

[1]李宏岩.英美文学参照下民族文学创作的文化认同差异[J].贵州民族研究,,(11).

[2]陈跃红,付海鸿.多民族文学教育的融合与发展——北京大学中文系陈跃红教授访谈[J].百色学院学报,,(2).

[3]肖昕茹.我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现状研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5,(1).

[4]张利玲.汉语言文学对湘西民族文学的渗透和影响[J].吉首大学学报,,(2).

篇7:汉语言文学与民族认同研究中心

(江苏哲学社会科学领域重点研究基地介绍之五)

语言文化与民族认同的研究,在国际上已是一个较为成熟的研究领域。但是国外的学者往往着重于批判,而忽视了语言文化与民族认同这一主题的建设性的开展。对于属于多民族国家而且还处在现代化进程的初期的我国,积极地探索汉语言文学如何促进民族认同这一问题具有更大的现实意义。国内学术界目前这一领域也已有不少的研究成果,但整合多学科的力量对此进行综合研究的学术单位尚未出现。南京大学汉语文学与民族认同研究中心,是财政部、教育部2004批准设立的国家“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该基地的主要学术方向是对汉语言文学与民族认同的关系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总结世界各国尤其是中国的历史及现实中所包含的学理资源,为当今如何增强汉语言文学对中华民族的民族认同的促进作用提出决策咨询和理论基础。

中国语言文学与民族认同问题,是当前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前沿课题,也是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现实课题。首先,在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的今天,面对外来文化的复杂影响,如何承继中国久远历史和面向未来发展,民族认同成为弘扬文化中国并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关键因素。其次,中国是多民族国家,如何发挥汉语文化对于多民族融合的重要作用;台海两岸尚未统一,如何通过共同的语言文学的纽带推进两岸统一;当代中国双语教育格局已经形成,西方的语言文化通过多种渠道对青少年产生影响,如何维护汉语言文学的民族性等问题,都是急需研究的重大问题。该课题具有跨学科交叉研究的特性。它对于促进学科互动、构造新的学科增长点,培育创新的学科团队和创造性人才,集中学科力量,形成一批具有世界影响的学术成果,具有积极意义。

研究基地主要研究力量包括南京大学4个国家重点学科: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英语语言文学;2个省级重点学科:社会学,戏剧戏曲学和4个博士点学科:文艺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这些学科的学科带头人有莫砺锋教授、丁帆教授、鲁国尧教授、董健教授、王守仁教授、周晓虹教授、赵宪章教授、杨正润教授、程章灿教授、李开教授等。

研究基地主攻目标:对西方相关理论及经验研究范例进行批判性分析,厘清其学术脉络与局限,进而结合汉语言文学与民族认同的独特性和具体问题,提出自己的理论框架和研究设计,达到国外同类学科的先进水平,并建设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的学科内涵,为中国现代化进程和社会文明建设提供学理及实际决策的咨询。

该课题包含4个主要研究方向:1汉语言文学与民族认同的理论研究;2传统汉语言文学与中华民族认同的形式;3危机中的现代汉语言文学与民族认同;4全球化语境下当代汉语言文学如何促进民族认同之实际对策研究。

篇8:文学重建与民族国家新生刍议

一、文学重建的基础

中国文化是在专制的国家背景下发展起来的, 文化是对一个国家统治阶层精神实质的反映, 现代化的思想观念对中国封建统治及问题化特征的分析, 是判断中国文学重建的基础和依据。文化与文学这两个概念在根本上是有区别的, 但先人并未给出明确的区分, 中国古代文学作为近现代文学发展的基础, 是文学国家主体性的重要来源。[2]

1. 中国文化与文学

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西方学者泰勒对“文化”这一概念做出来定义:从广泛的民族意义上来说, 文化或文明包括知识、艺术、道德、法律以及风俗习惯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综合体, 泰勒这一定义的提出, 在世界较大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文化、文学与统治之间存在关联, 文学思想与通知思想的结合, 使得文学、政治、文化逐渐发展成为封建国家社会的组成部分, 文学也被赋予了更多的封建特征。文化作为一种思维方式, 渗透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封建统治在文学中得到了不断的记录和展现, 文学为中国封建统治服务, 经过漫长的演化与变革, 文学逐渐发展为独立的体系和拥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文化。历史上文人墨客对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如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荀子, 确立了国家治理与思想文化的同一性, 着重强调了圣人在思想文化中的地位和所起作用。秦汉以后, 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封建专制制度的巩固, 文学与国家的发展关系也逐渐规范, 一些学者甚至尝试将各家学派的思想理论引入到文学领域中, 以此来规范文学思想。正统的中国古代文学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制度的完善而不断深化与成熟, 与现代文学的要求相比, 在一定程度上是具有反民主、反科学的观念。[3]

2. 文学的含义、体裁及功能

文学这一基本概念, 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文学与狭义的文化内涵基本相似, 它包含了所有的文字记载, 狭义的文化是指以语言文字的形式将社会社会生活反映到作品中, 以语言的形式记录人的思想观念、情感、价值观, 文学逐渐发展成为思想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和核心构成要素。文学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其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之一, 文化思想引导文学的发展方向, 而文学则将文化以其特有的方式表现出来。[4]文学与政治、经济、文化、历史以及哲学是相互联系的, 在早期的文学作品中神话故事、传说这种虚构性较强的文学体裁, 是对社会生活真实方面的反映, 在文学研究中具有较高的价值。文学与历史、政治、哲学、文化思想在民族国家的最初发展中便肩负起了记录历史、传承思想的重担。文学相对于哲学而言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较为规范的学术化体系, 诗文功能的不断扩大和应用, 逐渐拓展到整个文学的功能, 文学体裁的应用功能各不相同, 且形式各异, 但其所起到的社会功能都是相同的。[5]

二、中国文学的重建与民族国家新生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与发展, 中国的社会及中国文学都经历了改革。从清朝末年过渡到民国初年, 通过丰富的实践积累, 中国文学发生了质的飞跃;五四运动时期达到空前发展高潮, 文学的内容、形式、思想观念以及时代政治等方面均发生了变化, 文学也从旧文学形式逐渐过渡为新文学形式;20世纪中期的新旧文学更替是中国文学的第一次重建, 同样也是最重要的一次文学重建, 以第一次文学重建为基础, 在此后又进行了多次的重建与规范。20世纪的中国经历了由旧民族到新民族再到新国家的变化和转型, 文学的发展与民族国家的发展紧密结合, 以反映社会发展实际为主脉, 文学在经历多次的重建后, 重塑了文学与民族国家的同步发展, “新”文学作为现代文化的重要标志, 在当前社会发展中具体重要的价值和意义。[6]

1. 五四文学的建构与分析

五四时期的旧文学向新文学的重建与过渡成为了民族国家文学主体性的开端。中国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社会发展与现代世界的发展, 从根本上是有区别的, 违背了现代化市场经济发展的原则, 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因素已不能很好地适应中国社会救亡图存的需要。清末民初, 西方列强在侵占中国的同时, 也将西方的思想带入了中国, 为中国社会的变革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实践资源, 对消极落后的文学予以批判和否定, 强调多种形式的文体革命, 在创作实践等方面积极探索, 不断推动文学革命的前进和发展。

文学是对文化的承载体, 文学在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其重要性也越来越多地凸显出来, 文学的表现形式多样、感染力及影响能力较强, 以文学的方式来表达思想, 更易于被社会大众所接受和理解, 引起社会的共同反响, 这种以文学为传播媒介的文化发展当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彰显了文学独特的魅力和作用。[7]中国社会现代化发展的每一步都是中国不同的社会团体与旧文化、旧思想以及旧制度的决裂, 都是通过激烈的抗争形式而实现的,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进步青年为主力, 以现代化的观念来对中国文学进行重新审视和评判。

2. 现代民族国家意识的形成与文学的发展

现代化的民族意识是在民族平等, 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础上形成的, 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 理论是观念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中国社会从近代到现代的转型中, 民族与国家观念的产生与完善是最为重要的因素和关键环节。中国文学的重建与中国现代社会的发展有着深刻的联系。[8]近代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社会矛盾激化, 新旧观念针锋相对, 各政党学派为争取实现自己的政治观念和主张, 动员一切可以应用的资源, 文学重建的主要实施者是知识阶层, 普通老百姓很难参与到其中, 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民族国家的群众基础。进入现代化, 中国社会逐渐步入转型发展时期, 在政治、经济、文化相对复杂的环境中, 国家组织结构形式及社会生活等方面也发生了改变, 中国社会的矛盾也由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冲突转化为国家内部人民之间的矛盾。[9]中国的新文学运动是一场除旧迎新的革命, 对旧文学的批判继承, 对新文学的应用, 新文学以西方先进文学创作理念和观念为基础, 在模仿中探索, 这样照搬硬套的方式, 无法确立中国文学鲜明的特征和标志, 文化自觉性的不足使得文学的发展在探索过程中亦步亦趋, 存在着较多的问题。

中国现代文学中, 文学重构与生活的关系作为其重要内容, 文学与生活的关系是文学创作中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也作为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理论基础。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是多种多样的, 古人强调“人”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强调艺术即文学表现形式、修辞手法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中国现代文学的创作以现实为基本原则, 强调文学作品应反映民族国家发展的现实, 将“真”与“美”作为文学评判的标准, 确立中国文学的发展应以国家民族为主要发展方向, 文学源于生活, 同样也是对生活的反映, 社会生活的真实性是文学创作的来源, 对于文学作品要以写实为基准, 在材料的应用及阅览上, 要严格缜密, 描写时要忠于事物的实际发生发展情况。社会生活的变化是快速且丰富多彩的, 文学通过书面文字、声音、影响以及抽象画的表现方式, 将生活的发展和变化展现出来, 对于整个人类社会来说, 人的知识和意识来源于生活, 文学作品是对生活的反映。

三、结语

现代化思想观念的发展催生了中国文学的重建, 文学的重建为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思想理念, 这种新的发展形势促进了民族国家的新生。以现代化思想为发展导向, 彰显文学的引领带头作用, 以崇尚民主、科学、理性的人文精神, 来唤起人们对自由解放的重视, 强化文学语言、形式以及思想观念的革新, 以人民群众知晓的语言、文字来反映现实生活发展实际, 揭露社会矛盾, 激发人们的创新及变革热情。在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要求的基础上, 以新的文体形式、内容, 探索文学与人生、艺术之间的联系, 将写实作为文学创作的基本要求, 将创新作为文学创作的发展目标。

摘要:中国文学是各民族及各朝代文学积淀的总和, 是在不同社会发展环境及不同语境中发展起来的。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不断深化, 中国文学也经历了多次的重建, 形成了极具鲜明时代特色和发展阶段特征的不同文学流派和理论, 在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中, 文学之间是相互关联的, 但文学风格却各有不同。本文主要是从分析中国文学发展的特征的基础上, 对中国文学的重建与民族国家的新生等方面进行深入化的探究。

关键词:文学重建,民族,国家新生,问题探索

参考文献

[1]姚新勇.少数民族文学:身份话语与主体性生产[J].暨南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4 (02) :2-17.

[2]吴翔宇.五四儿童文学建构中国形象的现代生成[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4 (01) :24-32.

[3]陶东风.文学经典与文化权力 (上) ——文化研究视野中的文学经典问题[J].中国比较文学, 2004 (03) :61-77.

[4]方长安, 王桂妹, 王本朝, 方长安, 黄发有.民族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学 (专题讨论) [J].河北学刊, 2004 (02) :117-133.

[5]张志忠.现代性理论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转型[J].文艺争鸣, 2009 (01) :56-74.

[6]陈晓明.壮怀激烈:中国当代文学60年[J].文艺争鸣, 2009 (07) :28-57.

[7]杨圣敏.中国民族学的百年回顾与新时代的总结[J].西北民族研究, 2009 (02) :14-38+192.

[8]林精华.民族国家价值观的重建——关于当代俄国民族主义思潮的研究[J].民族研究, 2003 (01) :19-28.

上一篇:中学教研组工作职责下一篇:废弃物垃圾处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