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宫文学社工作总结

2023-02-23

无论是刚进职场的我们,还是成长路上的奋斗人,在工作的过程中,我们不断的积累经验,吸取他人与自身的教学,优化自身的工作方式。在长时间的工作下,我们自身的工作水平,有着显著的提升,为自己写一份工作总结吧,用于记录与反思自己的工作情况。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少年宫文学社工作总结》,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一篇:少年宫文学社工作总结

少年儿童文学期末复习

第一章 少年文学的基本理论 重点掌握少年文学的性质及其美学特征。 ( 重点掌握少年文学的性质及其美学特征。 9--16) )

第二章 少年文学的创作 重点掌握少年文学作者的素质和类型、少年文学的母题。 重点掌握少年文学作者的素质和类型、少年文学的母题。(30--36)

第三章 中学生的文学阅读 重点掌握中学生文学阅读的方式和课外阅读对语文学习的意义。 重点掌握中学生文学阅读的方式和课外阅读对语文学习的意义。(64--71) 第四章 少年文学的体裁 重点掌握少年诗歌、童话、少年小说、 种文体。 重点掌握少年诗歌、童话、少年小说、少年散文 4 种文体。(87--116) 第五章 中为少年儿童文学的历史概述 重点掌握五四时期、新时期这两个时间段的中国少年儿童文学发展情况。 重点掌握五四时期、新时期这两个时间段的中国少年儿童文学发展情况。(150) 掌握五四时期

第六章 中国少年儿童文学重要作家作品 重点掌握鲁讯、周作人、郑振铎、叶圣陶、冰心、黎锦晖、张天翼、陈伯吹、金波、 重点掌握鲁讯、周作人、郑振铎、叶圣陶、冰心、黎锦晖、张天翼、陈伯吹、金波、 位作家及其代表作。 孙幼军 10 位作家及其代表作。(175--184) 第七章 外国少年儿童文学的历史扫描 重点掌握 19 世纪欧美各国少年儿童文学的景观和 20 世纪二战后世界各国少年儿童文 学发展情况。 学发展情况。(221--243) 第八章 外国少年儿童文学重要作家作品 重点掌握法国的凡尔纳、德国的克斯特纳、英国的王尔德、美国的马克 吐温、 重点掌握法国的凡尔纳、德国的克斯特纳、英国的王尔德、美国的马克。吐温、丹麦 的安徒生、瑞典的林格伦、意大利的科洛迪、亚米契斯、罗大利、俄罗斯的盖达尔、 的安徒生、瑞典的林格伦、意大利的科洛迪、亚米契斯、罗大利、俄罗斯的盖达尔、诺索 位作家及代表作。 夫和日本的小川未明等 12 位作家及代表作。(252--272) 、

(四) 综合练习题 第 2 页 共 22 页

一、

1.少年文学就是_少年的文学_,它是由“文学”和少年两大要素构成。

2. 少年的年龄特征是指与少年年龄阶段相适应的 生理特征、 心理特征、 社会特征。

3.儿童文学通常是相对于成人文学而言的。它以18 岁以前的全体少年儿童为 读者对象, 通常可以依次划分为婴幼儿文学、儿童文学和少年 文学三个层次。

4.少年文学的美学特征是指少年文学的基本艺术品质。

5. 少年文学的梦幻色彩, 可分为豪情奔放的梦幻美和温婉柔情的梦幻美两大类。

6.少年文学完善人格的作用,大致是通过情感上的__宣泄__和补偿两 种方式来实现的。 7. 少年文学的忧郁情调,大致可分为平和冲淡的忧郁美_和_深沉浓郁的悲 剧美_两大类。 8 . 少 年 文 学的 幽 默意 味主 要 依 凭 于少 年 人_矛盾 性_的心 理 特 征 _和生理特征_。

9. _儿童性_与_成人性_、 _校园化_与_社会化,体现了少年文学基本性质的两大方面。 10.在给青少年读者以启迪的成长母题中,成长主题的核心内容是_磨难化_。

11.少年文学具有_儿童性_与_成人性_两极融合的双重品格,具有

独特_而_复杂_的性质 12. 语 文 教 育 的 任 务 主 要 是 学 习 _本 民 族 语 言 _, 传 承 人 类 文 化 _, 培 养审 美 情 趣 _和发 展 健 康 人 格 _等。

13.在文学鉴赏过程中,情与理的统一具体体现在 _形象的感受、 _情感的体验_、理性的鉴别_三个方面。

14.民间童话是童话_早期发展阶段的表现形式,它最早是作为_口头文学_的形式出现的。

15.真正体现童话从民间童话到文学童话演进过程的是 _丹麦_童话大师 安徒 生__的作品。

16. 寓 言 在 世 界 上 有 三 大 主 要 发 祥 地 即 _希 腊 、 印 度 和 中 国 。

17.寓言是一种寄托着 _教学_和_哲理__的简短故事。 18.我国的寓言就文字记录而言,大约产生于 _先秦时期 。

19.寓言的艺术特征主要表现在_明确的寓意_、_生动的比喻__以及_精炼的语言_三个方面。 20.少年散文按照叙述方式可分为 _抒情散文_、_叙事散文和议论散文_三大类。

21.少年报告文学由于少年视角的_独特性_, 因此在取材上就有了自身的_选择性。

22.少年戏剧和少年影视文学在剧本结构上讲究线索的单纯性和情节 的 生动性。

23.少年文学评论主要有_作品论、作家论和市场论三种类型。

24。在中国,儿童文学这个名称虽然是五四时期才出现的,但具有儿童 文学因素的作品却早已有之。

25.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大禹,是一个_半人半神_的人物。

26. 《精卫填海》是《山海经》中的一个故事。它象征着人类与大自然抗争的 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27.成书于宋代的《神童诗》、《千家诗》等,文学 、 意味十分浓厚。

28.明代吴承恩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以杰出的想象力和表现力,创作了《西游记》这部伟大作品。

29.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的作者是清代的蒲松龄。

30.黄遵宪是中国儿童诗歌创作的奠基人。其儿童诗 歌代表作幼稚园上学歌以“入境庐主人”的笔名发表于《新小说》 第三号。

31.五四时期,鲁迅在《狂人日记》中提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吁,并 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等文章中阐述了现代意义的儿童观念。

32.五四时期,在童话创作方面做出最大成绩的是叶圣陶先生。他的童 话集《稻草人》被鲁迅誉为“经中国童话开了一条自己创作的路” 。

33.冰心的《寄小读者》以歌颂母爱、童真、自然爱为主题,文字清新、 典雅,富有极强的抒情色彩,从而奠定了她在儿童散文史上的重要地位

34.抗日战争时期,儿童剧得到了迅速发展, “孩子剧团”等少年儿童 剧团和宣传队纷纷出现,出现了包蕾的《雪夜梦》吴祖光的《孩子军》等作品。

35.1946 年,苏北解放区成立了中华少年出版社,晋冀鲁豫边区出版了《儿童杂志》,陕甘宁边区创办了《新少年》等。

36.张天翼的《宝葫芦的秘密》和严文井的《 “下次开船”港》曾被誉为 20 世纪 50 年代童话园地两朵绽开的鲜花

37.在上世纪 80 年代的童话创作中,出现了两种风格完全不同的童话作品,一种是以郑渊 杰为代表的 “热闹派”童话,一种是以冰波为代表的 “抒情派”童话。

38.现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作为一种审美对象,它满足现代儿童心灵与 审美的需 这 种 意 义 上 的 儿 童 文 学 大 约 产 生 于18 世 纪 下 半 叶到19 世 纪。

39 . 从 古 代 社 会 至17 世 纪 之 前, 称 为 儿 童 文 学 的史 前 期。

40.世界第一本少年儿童书籍是公元前 6 世纪问世的印度的_《五卷书》。这是一本_民间寓言童话集。

41.被称为欧洲两大著名故事圈的《阿瑟王传说》和《查理曼王 传说》,故事曲折、受到少年儿童的青睐。

42.14 世纪成书的阿拉伯童话集《一千零一夜》和 12 至 14 世纪成 书的法国_民间童话《列那狐故事》一直是少年儿童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43 . 从 儿 童 文 学 史 前 期 到 现 代 意 义 的 儿 童 文 学 诞 生 期 之 间 的过 渡 时 期,被称为儿童文学的准备期。

44 . 真 正 给 儿 童 观 带 来 根 本 改 变 的 是 法 国启 蒙 运 动思 想 家 _ 卢 梭。他发表了震惊世界的教育小说_《爱弥尔》。 45.1658 年,捷克大教育家__夸美纽斯_出版了_《_世界图解》_给予儿童以 新的_人体定位_,从而确立了全新的儿童观,向幼儿和儿童介绍浅近的自然 科学和__社会知识_。

46。作家,出版家和书商约翰纽伯里于 1744 年在_伦敦_创立的“圣经和太 阳”出版公司,是世界上第一家儿童出版社。约翰纽伯里也被称为__“儿童文学之父” _。

47.从_18 世纪中后叶到_19 世纪,少年儿童文学终于成为主 流文学的一个分支。从成人文学和_民间文学中独立出来。

48.1900 年,瑞典女教育家_爱伦.凯提出了“20 世纪是儿童的世纪”口 号。

49 . 美 国 哲 学 家 、 心 理 学 家 、 教 育 家杜 威提 出 了“ 儿 童 中 心 主 义 ”。使儿童文学作家的创作扭转到__以儿童为本位_的 轨道上来。

二.名词解释

1.年龄阶段 p7

2.儿童文学 p8

3.母题 p37

4.象征手法 p44

5.意识流手法 p45

6.文学鉴赏 p57

7.童话 p81

8.少年诗歌 p75

9.夸张 p84

10.少年文学评论 p117 三.简答题

1.中学生的文学创作活动有哪些特点?p 2.少年文学主要有哪些题材类型?p 3.少年文学对艺术表现的基本要求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p42-44 4.儿童文学的三大基本母题是什么?p37

5.将少年文学从广义的儿童文学中独立出来进行研究有何意义?p7 6.中学生文学有哪几种常见的阅读方式?p68 7.少年诗歌有哪些艺术特点?p75-78 8.寓言与童话主要有哪些区别?p88

9.少年报告文学主要有哪些结构类型?p104 10.少年文学批评主要有哪些任务和作用?p118 11.中国古代可以称作古典意义的少年儿童文学有哪些?p127

12.五四时期儿童文学创作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这一时期的儿童文学观是什么? p129 13.在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间,在儿童诗的创作中有哪些代表作家和作品?p135 14.上世纪 80 年代以来出现的“少女心理小说” ,其主要代表作家作品有哪些?p140 15.产生于上世纪 80 年代的“特殊少年形象”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p140 16.为什么史前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p 183 17.新儿童观的确立与儿童教育的发展是在什么思潮的影响下产生的?p 184 18.在文艺复兴时期,儿童教育发生了哪些根本性改变?p185-186 19.启蒙运动和文艺复兴运动对儿童文学的诞生起到了什么作用?

20.儿童文学出现的标志是什么?p187 四.简述题

1.简述少年的年龄特征。P11 2.举例说明磨难对成长的意义。P 3.少年报告文学有哪些特点?p102-103 4.简述寓言与童话的区别 p88

5.举例说明中国古代小诗人的诗歌创作具有什么样的特征。P124 。

6.举例说明《聊斋志异》的童话价值。P126

8.简述“少女心理小说”在少年文学创作中的意义。P140 9.举例说明“热闹派”童话与“抒情派”童话的不同美学特征。P 10.简述 18 世纪中后叶至 19 世纪初世界儿童文学对民间文学的利用。P190

11. 简这 18 世纪中后叶至 19 世纪初的几位杰出的儿童文学作家对儿童文学创作的重要贡献。 P192 12.简述儿童文学走向繁荣的时代及其标志。P193 13.简述在二战前和二战中的儿童文学作家反映当代儿童生活的两种视角。P195-198 14.法国当代有哪些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及其代表作?p204-208 五.论述题

1.试举例说明少年文学青春性的美学特征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为什么会具有这些特征? P22-26 2.举例说明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对少年文学创作所具有的含义 p 3.童话有哪些形象类型,各举例说明。P85 4.试分析罗大里的童话《一分钟也不坐的本韦努托》。P

5.试阐述上世纪

五、六十年代儿童文学创作的成就与不足。P137 6.试结合作品分析曹文轩的儿童文学创作主张及其创作实践。P179

7.分析马克吐温《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汤姆的形象,并指出其典型意义。P211 8。结合《洋葱头历险记》和《假话国历险记》 ,试分析罗大里的创作特点。P219

四.简述题

1.简述少年的年龄特征 这道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对少年年龄特征的理解。 (1)少年的年龄特征是指与少年阶段相适应的生理特征、心理特征和社会文化特征的 综合表现上。也即指少年特有的由于年龄因素所形成的一切人格特征的总和。

(2)在生理上,少年处于青春发育的启动阶段,从形体和精神两方面完成了由童年向 成人的转变。在心理上和社会关系关系方面,则表现为一个独立学习、成长的阶段。

2.举例说明磨难对成长的意义。

(1)少年读者以启迪的成长母题中,其核心内容就是“磨难” 。自古以来,人们心中始 终深藏着一个神圣的情节,那就是要真正长在成人,必须经过磨难,反映在文学上,则是少 年经受磨难的过程。

(2)在世界各民族的童话中,人们不约而同地以善良主人公经受磨难、不懈努力而最 终获得完美结局的生动故事, 塑造着理想的人格模型, 经读者树立完善品行和修养身心的榜 样。少年处于意志品格的养成期,少年小说中成长磨难的故事对当代少年更具教育学意义。

五.问答题

(一) 少年文学青春性的美学特征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为什么会具有这些特征?

(1)简要回答三个美学特征的主要表现。 主要表现为梦幻色彩、忧郁情调、幽默意味三个方面。

(2)具体阐述梦幻色彩的内涵和产生的生理心理因素。 少年文学的梦幻色彩表现两种情况:一是豪壮奔放的梦幻美。 少年在生理上已接近成人,充满青春活力,有太多精力需要发泄,对未来充满幻想,所 以其梦想带有豪壮奔放的色彩。 二是温婉柔情的梦幻色彩,这是因为外部世界的诗意与少年心中的梦想合拍共振。 可结合作品作简要阐述。

(3)具体阐述忧郁情调的内涵和产生的生理心理因素。 这种忧郁情调又可为平和冲淡的忧郁美和深沉浓郁的悲剧美。 少年阶段的生命特征基本上是成长, 而成长是一个夹杂着喜悦和痛苦的蜕变过程。 因此, 少年文学往往要描写少年经过种种磨难达到再生。 这就使少年文学具有了一种多愁善感的忧 郁情调。 可结合作品作简要阐述。 (4)具体阐述产生幽默情调的生理心理因素。 青春的朝气蓬勃与旺盛生命力,让少年的生命在整体上洋溢着一层欢快愉悦的幽默意 味。少年文学的幽默感主要依赖于少年矛盾性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

(二)举例说明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对少年文学创作所具有的含义?

(1)阐述真实性原则的具体含义。 无论是描写少年身边的日常生活,还是表现重大的社会问题,都不应回避矛盾,不能据 有关人士据有关人士掩盖问题的本质,必须真实地提示出少年儿童所面对的复杂的社会关 系,及时地传达出他们对于社会现实的思考和要求。

(2) 阐述丰富性原则的具体含义。 丰富性是指作品中的形象应该丰满可信。 在创作中要摒弃类型化、 概念化的单色调模式, 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塑造真实可信性格丰满的各种少年形象。

(3)阐述题材的多样性原则。 不拘泥于表现学校教育和常识性的主题,要透过校园生活的表层,开掘时代精神,表现 新时代的人性美、人情美,表现人的尊严和人的价值,从而拓展和深化少年文学的主题。

1.中学生文学有哪几种常见的阅读方式?P68 2.少年诗歌的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P75 3.少年散文有哪些基本特征?P97-99 4.少年报告文学主要有哪些结构类型?P103-104 5.少年文学批评主要有哪些任务和作用? 118

1.少年报告文学有哪些特点?

(1) 首先, 少年报告文学与成人报告文学最大的区别在于看待世界与生活的视角不同。 (2)其次,在取材上有自身的选择性。 (3)第三,报告文学应有锐气和青春气息。

2.简述寓言与童话的区别

(1)一般来说,寓言的情节单纯,篇幅短小,而童话的情节比较曲折丰富,结构也复 杂多变,篇幅相对较长; (2)在象征性上,寓言习惯于用概括性的语言将寓意点明,训诫的意味比童话明显, 童话的象征则比较隐讳;(3)童话的幻想需根植于现实生活,遵循特定的童话逻辑,而寓言重视的是对现实的 讽喻和影射, 因而多着眼于现实事物与虚构事物中找到某点相通之处, 并不拘泥于自然逻辑。 可以突破“物”的限制; (4)此外,寓言不要求塑造性格鲜明的形象,而童话对此有较高要求。P104 五.论述题

1.童话有哪些形象类型,各举例说明。

(1)其表现形态的不同,通常可以分为常人体、拟人体和超人体三种形象类型。(2)常人体形象是指童话中所描绘的与现实生活中的常人相似或相近的人物形象。它 通常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与生活中的常人完全相似的一般常态人物形。。 另一种则是用变形的艺术手法处理过的变形常人形象。(2)形象是指童话创作中,利用拟人化手法赋予人以外的各种事物以人生命和特征而 创造出来的“拟人形象” ,是“人性”和“物性”的融合 。(3)形象是指童话中具有超乎常人力量的神摩法术,能施行超自然的奇迹,可以无所 不能、无所不知、无所不为的人物形象。。

2.试分析罗大里的童话《一分钟也不坐的本韦努托》。

(1)本韦努托是一个很特殊的孩子。他一出生就能在地上跑,比任何人都长得快,尤 其是只要一坐下就会老得很快。因此他只得很少坐,连睡觉也控制在一星期两小时。在工作 中积极勤快,一直不坐,时刻准备着帮助别人。但他每次帮助别人都只能坐下来,但这会让 秘书老得更快。但为了帮助别人,使别人快乐,他坐着也无所谓了,并不因自己又老了几岁 而难过。(2)本韦努托就是这样一个非常让人感动的形象。他心地善良,让自己在帮助别人的 过程中得到快乐, 让自己的生命在帮助别人中结束。 为他人快乐而不惜牺牲自己利益是本韦 努托的最大特点。(3)本韦努托虽然是一个常人体形象,但作者在描写他的特点时采用了夸张的手法: 长得特别快,衰老得特特别快,尤其是坐下来衰老得特别快,让本韦努托在个人和帮助别人 之间作出选择,从而表现他高尚的人格。虽然是一个童话形象,但仍然表现了人世间美好感 情和助人为乐的高尚品质。

三.简述题

1.举例说明中国古代小诗人的诗歌创作具有什么样的特征。P146 。

(1)中国古代小诗人创作的作品由于表现了少年儿童眼中的世界,反映的是少年儿童 第 16 页 共 22 页 的思维与观念,往往具有活泼清新的童稚天趣。(2)举例(略)2.举例说明《聊斋志异》的童话价值。P149 《聊斋志异》 本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童话小说。

(1)在《聊斋志异》的故事中,蒲松龄以花、狐、蜂、蚁等动物为描写对象,赋予它 们以人的思想感情,并因拟人化手法的娴熟运用,使其中的不少篇章成为优美的童话(2)如《陆判》中的鬼可以和人一起喝酒,并成为好朋友,还帮助人换心、换脑袋, 让人变得更聪明、更漂亮。这些奇特优美的想象穿插在自然的故事情节中,浑然天成,流畅 自如,可和现代意义上的童话媲美。

3.举例说明黄遵宪的儿童诗创作的成就。 (1)黄遵宪是中国近代儿童诗歌创作的奠基人。 《幼稚园上学课》是其儿童诗创作的代 表作。全诗十节,模拟学龄前儿童的口气,自勉自励,表达了他们渴求知识和成长的志向, 抒发了读书乐、乐读书的情趣。诗歌节奏鲜明跳跃,活泼轻快,想象丰富,非常适合幼儿诵 读。(2)黄遵宪的儿童诗创作注重儿童的年龄特征,从语言形式到内容都适合一定年龄层 次的儿童。他以自己的创作实践探索了儿童诗歌的特征和创作规律。

4.简述“少女心理小说”在少年文学创作中的意义。P169

(1)世纪 80 年代,随着对儿童心理的进一步认识,特别是少年儿童心理的认识,作家 们创作了一批表现少年心理的所谓“少年心理小说” ,表现了少年期儿童心理的秘密世界。 在少年心理小说中占有较大比重的是一批“少女心理小说” 。其中较著名的有作家陈丹燕, 秦文君, 程玮等。 她们在自己的作品中展示了少女在进入青春期后朦胧而又神秘的情感世界, 表现了她们与社会、家庭、学校之间的冲突与和解。(2)这一系列少女形象为儿童文学人物画廊增添了新的人物形象,同时为人们揭示了 丰富多彩的少女心灵世界,提醒人们应尊重和爱护这些美丽而柔弱的心灵。

5.举例说明“热闹派”童话与“抒情派”童话的不同美学特征。P167 (1)上世纪 80 年代,在童话创作中出现了两种风格完全不同的童话作品,一种被称为 “热闹派”童话,一种被称为“抒情派”童话。(2) “热闹派”童话以郑渊杰的《皮皮鲁外传 —— 写给男孩子看的童话》 《鲁西西外 传—— 写给年看了童话》 、周锐的《勇敢理发店》等作家作品为代表。这些作品富于动感与 节奏,夸张怪异、寓庄于谐,以娱乐性和游戏精神见长。(3) “抒情派”童话的主要作品有冰波的《夏夜的梦》 《窗下的树皮小屋》等为代表。 这些作品风格清新优美,富于诗情画意,以情感、美感的熏陶取胜。 四.论述题

1.简述上世纪

五、六十年代儿童文学创作的成就与不足。

(1)从总体上说,上世纪

五、六十年代我国的儿童文学创作有了长足的发展。从创作 队伍上看,一大批有成就的成人作家响应党的号召,参与到儿童文学的创作中来,同时也出 现了一大批专业儿童文学作家。 从文学体裁上看, 儿童文学的各种体裁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 快速发展,出现了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观。从创作题材和主题上看,题材更为广阔,主题也更 加深刻, 形成了这一时期儿童文学创作热情明朗、 乐观向上的鲜明时代特色。 展示了新时代、 新社会少年儿童的新风貌、新形象。(2)上世纪

五、六十年代儿童文学创作的不足主要表现在过于贴近生活,主题先行, 紧跟政治形势上,使创作出现了公式化、概念化、模式化的不良倾向。这其中既有作者本身 的原因,也和当时受极左思潮影响有密切关系。

2.结合作品阐述曹文轩的儿童文学创作主张与创作实践。

(1)早在上世纪 80 年代,曹文轩就提出了“儿童文学承担着塑造民族未来性格的天职” 的观点, 提升了儿童文学作家的使命意识, 80 年代中期到 90 年代初期儿童文学的精神气 对 度和艺术风格产生了极大影响。(2)进入 90 年代,曹文轩又提出了“成长小说”的命题。他认为,在一般意义上的成 人文学与儿童文学之间,有一块荒芜的空地。在这块空地上的创作处境尴尬:儿童文学嫌它 故作高深,成人文学嫌它过于浅薄。而“成长小说”的命名则有助于消除作家的尴尬。

1.简述 18 世纪中后叶至 19 世纪初世界儿童文学对民间文学的利用。P231

(1)世界儿童文学对民间文学的利用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对民间童话的汇集,另一 种是对民间童话和历史故事的改写。(2)针对汇集这种情形举例。(3)针对改写这种情形举例。

2.简述 18 世纪中后叶至 19 世纪初的几位杰出的儿童文学作家对儿童文学创作的重要 贡献。P234

1)在这一时期先后出现了英国诗人 W布莱克、L卡洛尔、美国作家马克吐温、 意大利作家科洛迪,以及丹麦作家安徒生。(2)正是由于他们的作品所引起的轰动效应,才使世人“发现”了儿童文学的诞生, 从而在世人眼中儿童文学才真正成为一个独立的文学门类。 这些天才作家创作的突出特点是 有较强的想象性,真正使儿童文学成为审美对象。 3.简述儿童文学走向繁荣的时代及其标志。P235 (1)20 世纪是世界儿童文学走向繁荣的时代。(2)其走向繁荣的标志是儿童观进一步刷新,这种新儿童观连同儿童广阔的社会生活 在儿童文学作品中得到更丰富的表现;出现了一支较大的儿童文学专业作家队伍;逐步 建立起各种儿童文化机构与制度;产生了相当数量的初、中级作品,同时还出现了世界 一流的儿童文学作品。

4.简述在二战前和二战中的儿童文学作家反映当代儿童生活的两种视角。P238

(1)二战前和二战中的世界各国人民都经历了战争的苦难,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儿童 文学作家们反映当代儿童生活往往采取两种视角: 一是执著于现实, 侧重从社会生活的视角 描写儿童生活,甚至通过表现儿童生活来反映社会状况。 (2)另一种是远离现实,侧重表现儿童的精神世界,表现作家的“童年情结” ,体现出 一种超现实主义的浪漫主义精神,这在童话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5.法国当代有哪些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及其代表作?P253~255

法国当代有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有圣埃克絮佩利,代表和为中篇童话《小王子》 ;马 塞尔埃梅。代表作和成名作为《捉猫猫游戏童话集》 《捉猫猫游戏童话续集》 《捉猫猫游戏 童话末集》 ;勒内吉约,曾获国际安徙生儿童文学奖。其代表作为《格里什卡和他的熊》 。

1.结合分析马克吐温《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汤姆的形象,并指出其典型意义。

(1)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马克吐温的重要作品。书中描写了一个生活在圣彼得堡 小镇,名叫汤姆索亚的孩子,因为厌恶教会学校枯燥无味的生活,幻想着能过上传说中像 海盗和绿林好汉一样的新奇冒险的生活,于是作出了种种冒险经历。(2)汤姆被村里人公认为最顽皮的孩子。他聪明爱动,生性顽皮,对现实环境持反感 态度, 一心想冲出桎梏去当绿林好汉, 过行侠仗义的生活。 所以他曾跑到荒岛上去逛了几天。 同时,他又勇敢善良,富有正义感。比如一个午夜,他和哈克去坟场游逛,意外撞见了一起 强盗杀人事情,他克服了巨大的恐惧,在法庭上指证罪犯,一夜之间成为英雄。(3)小说中的汤姆索不同于传统的好孩子形象。他有理想、有抱负,但同时也有烦 恼。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智慧、计谋、正义、勇敢乃至领导等多种才能。马克吐温将儿童 固有的喜欢无拘无束的狂野开性释放出来, 表现了儿童对自然与玩耍的无限倾心, 也将人物 塑造得有血有肉,栩栩如生,是一个具有独特审美意义的成长中的少年形象。

2.结合《洋葱头历险记》和《假话国历险记》 ,试分析罗大里的创作特点。P270

(1)罗大里意大利共产党员,也是意大利当代具有进步的思想倾向的著名儿童文学作 家。他的童话名篇《洋葱头历险记》《假话国历险记》被认为是不可多得的童话经典。(2)《洋葱头历险记》讲述了在蔬菜和动物的世界里,洋葱头与以柠檬王、番茄骑士 之间的尖锐斗争,游戏般地演绎了善与恶的斗争。在《假话国历险记》里,抓住人类爱讲假 话这一弱点,设置童话意境,采用归缪法和夸张的手法,将人类的这一弱点放大,充分显示 了说谎的荒谬可笑。(3)罗大里的童话创作,往往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 《洋葱头历险记》实际上反映了当 时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 即以洋葱头为代表的劳动人民与以柠檬王和番茄骑士为代表的 统治阶级之间的尖锐斗争;而《假话国历险记》则讲的是强盗贾科蒙内为掩盖自己的强盗历 史,用武力建立起独裁专制的假话国。以大嗓门小茉莉、瘸腿猫、玉米大娘、画家小香蕉等 代表被压迫人民不甘沉默,说出真相,号召人们推翻了贾科蒙内的独裁统治。罗大里在故事 中表现出来的政治倾向无疑和他本人的政治倾向有关。(4)一般说来,童话故事忌讳政治倾向,因为容易失去与儿童的亲和性。但罗大里在 表现这些剧烈的社会生活内容时没有丝毫的宣传说教, 而是让少年读者像参加一场游戏一样 深入到故事世界中去, 与故事中的人物一起经历悲欢离合, 自然地引起少年读者对现实生活 的联想。同时,童话中的人性与物性高度统一,语言讽刺幽默,从而使这两部作品成为世界 儿童文学中的精典。

第二篇:丁玲青少年文学奖征文

青春之歌

青春之歌,我唱响青春之歌,

我要唱响那青春激情的歌……

每天清晨睁开眼,我微笑,欢愉的空气包围着我,是青春吗? 每天打开阳台的门,灿烂的阳光扑向我,我欣喜,是你,青春吗?

你何时来的?不打声招呼吗?

是要给我一个惊喜吗?

青春之歌,我唱响那青春之歌,

我要用号角吹你到四方……

当我排着整齐的队列做操时,我感到了,春风如母亲的轻吻; 当我走进洁净的教室,我想我看到了,你那如长者的爱抚。

你是要说什么吗?对我?我的伙伴?

啊,是对我们的青春吧!

我也曾找过你……

你一定是蓝穹里射出的金线,直直的引线;

你一定是路两旁嫩薄的叶子,团结成荫,浓绿的,坠到地面;

你有一定是那鸟的歌,要告诉我你来到的消息;

而我,却有时厌恶你的无休无止,

你,不会怪我吧?

我也曾找过你的……

你一定是那托住大一美梦的树……

你一定是那教诲大二坦实的砖……

你一定是那劝勉大三厚积的土……

你一定是那直指大四未来的线……

你一定在操场?

你一定在教室?

你一定在图书馆?

你一定在大礼堂?

你在哪,我的青春?

你就在我的身边吧,

因为——

我确实唱着你的歌——青春之歌呀!

青春之歌!

我唱响青春之歌,我要用你点染我的生活!

那自习时笔尖下的每一个字,是否是你行过的足迹? 那谈天说地时吐出的每一个音节,是否是那匆匆的话别? 那歌唱时侵入的每一个声符,是否是你多情的挥手? 那生活中记录的每一段精彩,是否是你留给我的想念?

你,走了吗?能为我再伫足会儿吗?

因为我童心未泯……

因为我志气未灭!

因为我很骄傲我的青春与年华!

青春之歌,当我满头霜花在唱你时,

你,不会讨嫌我吧?

你不会的,我相信!

我不曾真正怪过你的无休无止,

你一定也不会因我的乐此不疲而与我决裂。 那么,就这样,我们说定了,我要唱你一辈子的!

不论到哪……

青春之歌,你就是和教学楼比高的那棵青松吧?

春天,多绿啊!

作者:王辰(文学院2010级对外汉语专业)学号:

寝室号:

联系方式:

(文章性质:原创)

第三篇:文学名著缘何离青少年越来越远

韦庆斌 刘昆

广西民族学院陆卓宁教授不久前做过一次学生对文学名著了解情况的调查,结果令她担忧:看过鲁迅等大文学家作品的学生占总人数的23%,而阅读外国文学名著的学生仅占12.7%。许多学生认识许云峰、江姐、孙悟空、鲁智深等都是通过电视,而对这些人物的了解远远逊于对成龙、李连杰等的了解。大学生课余时间比较充裕,但只有少部分人在读《红与黑》、《复活》,而大多数同学对计算机、时尚、财经美食类的书籍比较有兴趣。在某高校就读的卢同学,前些日子在父亲的再三引导下,看了一集话剧《日出》。他没想到自己会被深深地吸引。于是,他从图书馆借来原著一字不漏地通读了一遍又一遍,感到收获很大。“精彩的故事情节和主人公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我根本没有办法不抽出时间来把它读完。我完全没有想到名著原来有如此的魅力。”他说。

如今,像卢同学这样能认真阅读的学生不多,像他父亲那样鼓励支持孩子读名著的家长同样不多。

广西民族学院中文系的金丽老师说,要求学生去阅读文学名著,学生往往以阅读《中文文学名著快读》代替对文学原著的阅读。这对培养学生对知识的了解、阅读面的拓展以及综合素质都是相当不利的。

青年学生为什么离文学名著越来越远呢?据了解,今天青年学生的阅读兴奋点已经不在文学名著上,他们不愿花费时间和耐心去完整地阅读名著。轻松化、兴趣化、情绪化成为青少年的阅读心理;短小隽永的文学小品、影视文学、通俗小说、漫画卡通迎合了青少年学生的心理需求,成为了校园流行的主打。

广西民族学院中文系王尔勃老师认为,随着社会的进步,电视、电脑、VCD、游戏机和因特网等现代娱乐和信息传播方式正在全方位地占领青少年学生的生活学习空间。许多孩子都是在电脑屏幕前长大的,他们生活和工作的所有信息都是来自因特网,很少花时间阅读文学名著。他们往往热衷于“文化快餐”,而不是文学名著。

家长们对文学名著的态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学生们的读书取向。一些家长认为,学好功课才是至关重要的“正事”,文学名著完全可以留到大学毕业或工作之后再读。而一些青少年学生也直言不讳: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这一代人的审美情趣较之上一辈人已经有了根本的改变。

转载自:光明日报

关于“代沟”的调查王 梅

当前,在父母与孩子之间,尤其是父母与独生子女之间,最棘手的是代沟问题。所谓代沟,即两代人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在一些问题上不同看法的反映,它会影响两代人之间正常的感情沟通。

在对500名中学生的一次问卷调查中,反映与父母有“代沟”的选择较为集中,具体表现在“穿衣打扮”、“父母唠叨”、“业余爱好”、“零用钱消费”、“课外读物”、“交友”、“隐私”等方面的分歧。

怎样穿衣合适

有76%的同学表示在穿衣问题上与父母发生过争执,其中两位女生在“备注栏”内的补充回答颇具代表性。一位女生这样写道:我喜欢打扮得前卫时尚些,可父母总是看不惯;另一位女生的回答令人忍俊不禁:我说穿这么多一活动就会感到热,可妈妈说穿这么少出门会冻着。

双方各执一词

在“选择课外读物”的调查中,有超过70%的同学回答与父母之间存在矛盾。家长们常常禁止孩子阅读与功课无关的课外读物,或者最多能放宽到允许孩子阅读名著。许多同学则认为阅读各类杂志报刊可以丰富知识、开阔眼界、放松精神、利于学习。

消费观念不同

有超过半数的女生回答,在支配零用钱时经常受到父母的干涉和限制。父母所持的观点是:没有实用价值的东西最好不要买,而有用的花多少钱买都可以。

干涉业余爱好

“业余爱好”是男性与父母较易产生摩擦的选项,有超过57%的学生认为自己与父母在这方面存在矛盾。虽然大多数家长同意子女有业余爱好,但在其内容上却存在着较大分歧。很多男生喜欢踢足球、打篮球,而父母却不太支持他们。原因是虽然体育锻炼有助身体健康,但父母的观点仍是学习为重,“没有用的最好少玩!”

还是少说为妙

在“父母唠叨”一栏中,大多数同学都划上了“?”,这令父母们颇为伤心。有75%的学生对父母“苦口婆心”的叮嘱不领情,甚至感到“很厌烦”、“难以忍受”。

尊重个人隐私

在父母私拆孩子信件、偷看孩子日记、关注孩子与异性同学交往的问题上,只有不到20%的学生回答与父母发生过摩擦。不少同学这样回答:没有摩擦是父母对自己的情况不摸底。现在有什么话可以和同学当面讲,不用费神写什么信;日记自己也锁了起来,父母不撬抽屉就看不到;父母与自己有代沟,什么事还是少让他们知道为妙……

“代沟”,是孩子与父母都不希望看到的,如何消除它,的确是值得现代父母们深思的一个问题。

转载自:生活时报

心理专家:孩子该如何学英语

语言是孩子思维的窗口,代表了孩子心理发育的水平,家长都非常关注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加上如今对外交往的日益增加,大家更加关注孩子英语的学习,例如,双语幼儿园、剑桥英语学校、阶梯英语教学等等,一时间全民学英语,从娃娃开始学英语,效果到底好不好,对孩子的心智成长有什么利弊呢?

从小学习语言对掌握该语言无疑是好的,但关键是孩子应该在早期主要掌握什么语言?当然是首先掌握好母语。语言专家研究表明:当孩子的大脑忙于掌握语言,如果训练过度,必然会压抑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所以,语言能力强、外语好的孩子,数学、物理学习往往却很吃力,学习成绩偏科。所以,不能一味训练孩子的语言能力,反而限制了其它能力的发展。

家长认为语言训练有助于提高孩子的智力,然而,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的智力是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的综合。儿童在进行智力活动时,这几种能力都在发挥自己的作用。而每种能力的发展水平又会影响到其他能力的发展,甚至影响整个智力的发展。例如,一个孩子的注意力差,不能很好地

集中在一件事情上,那么,他就不能认真观察事物,不能很好地记住事物的特征,不能产生完整的想象,更不能进行连续的思维,所以,有些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看上去挺聪明,可就是学习成绩不理想,其实就是因为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所造成的。心理学家在对孩子的学习能力进行训练时,要测验孩子的智能发展水平和注意力集中程度,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而不是只注重语言的训练。

家长在训练孩子语言能力时,难免要注重记忆力的培养,让孩子背古诗、识很多字、记地图等,但往往忽略了孩子其他能力的培养,所以,有些孩子背课文很快,但不解其意,不动脑筋,不善思考。有些家长重视孩子读、写、算的能力培养,却不注意孩子手的操作能力的训练,故而影响了孩子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自信心的培养,还会影响孩子适应社会的能力。

创造力是智力的最佳表现,也是衡量智力水平和发展前途的重要标志。调查发现,一个欧洲国家,国人自小就会至少3种语言,相当多的人会7种语言,但是,这个国家很少出文学家、发明家等创造性人才,因为语言的过度训练把人的大脑格式化了。那么,现在的家长就要注意,莫让语言训练阻碍了孩子创造能力的发展。

孩子的语言学习和掌握是需要必要的环境的,现在这么小就学外语,但又没有机会去练习,语言是在使用中学会的,但是现在的孩子根本没有锻炼外语的机会,使用语言又能使孩子有兴趣学习。所以,很多孩子觉得单调乏味,有的孩子学得快忘得快,如果这么早学习的语言最终是要因为很少使用而被忘记,那为什么还要牺牲孩子宝贵的玩耍时间呢?

语言学习很重要,但是要根据孩子所处的环境来选择主学什么辅学什么。最重要的是能力的培养。(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心理健康部杨霞)

第四篇:第七届全国青少年冰心文学大赛(范文)

 第七届全国青少年冰心文学大赛

征 稿 通 知

主办单位:中国散文学会

中国诗歌学会

《冰心少年文学》编辑部

全国青少年冰心文学大赛组委会

冰心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最具爱心和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她一生追求光明、奉献爱心、启迪后人。她的优秀作品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为更好的继承和发扬冰心文学精神,主办单位在成功举办六届大赛的基础上继续举办第七届全国青少年冰心文学大赛。

由中国散文学会、中国诗歌学会、《冰心少年文学》编辑部共同主办的全国青少年冰心文学大赛是一项高品质、大规模的文学赛事,每届参赛稿件高达几十万份。该项赛事规格高,评审严格,是全国最具权威性的青少年文学赛事之一。邓友梅、王巨才、吴青(冰心女儿)、周明、雷抒雁、张之路、杨红樱等多次出席颁奖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大赛通过开展征文评选、读书笔记展评、散文诗歌朗诵及古典诗词背诵等系列文学活动,引导广大青少年多读书、多背诵、勤思考、善写作,切实提高全国青少年的人文素养,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第七届全国青少年冰心文学大赛征稿工作已全面启动,欢迎广大青少年文学爱好者继续报送作品参赛。

大赛不收报名及参评费用,直接投稿即可。

一、征稿对象:

各级各类学校在校学生,青少年文学爱好者。

二、征稿类型:

中小学生优秀习作、读书笔记、散文、诗歌、小说、童话等体裁,字数不限。

三、征稿办法:

1、集体投稿:由各级文联、各级各类学校、文学社团组织集体参赛;

2、个人投稿:可直接将作品寄往大赛组委会;参赛作品正文之前注明参赛作者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家庭通讯地址、电话、所在学校班级、辅导老师等详细信息。可到下载个人、集体参赛报名表。

3、每位参赛作者参评作品限一篇,包括已刊发和未刊发的;

4、教师作品:大赛特设教师冰心文学创作奖和教学论文奖。体裁和字数不限。

四、投稿时间:

第一批即日起至2011年12月31日止(寒假期间进行初评)。

第二批从2012年1月1日起至2012年4月15日止。

五、作品评选:

按参赛组别进行初评和定评。专家评选委员会由中国散文学会、中国诗歌学会、中央级文学期刊(人民日报文艺部、人民文学杂志社、中国作家杂志社、诗刊社)作家、诗人、文学评论家组成。评委会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参评作品进行评选。来稿一般不予退回,请自留底稿。参赛即视为同意大赛组委会对获奖作品有出版权。

学生作品按小学组(低年级组和高年级组)、初中组、高中组、大学组、社会青年组5个组别,分别评出金、银、铜奖。特别突出者将授予“中华小作家”称号。

教师作品将评选出教师冰心文学创作奖和教学论文奖(分别按金、银、铜奖颁发证书)。

六、集体奖项及教师辅导奖项:

根据参赛作品数量及质量,分别评出评出优秀组织奖、冰心文学摇篮奖;辅导老师将获得与获奖学生相对应的辅导奖项(以最高奖项为准);成绩特别突出的学校挂牌成立“全国青少年冰心文学大赛创作基地”;同时评选出十佳文学社(社长)、十佳写作教学示范学校(校长)。获奖学校校长和获奖教师将被邀请参加颁奖大会及文学采风交流活动。

七、2012 年度“文学之星”中小学生现场作文大赛2012年暑假颁奖活动期间在北京举行。大赛将评选出2012年度“文学之星”10名(奖金各1000元,赠送全年《冰心少年文学》杂志)和现场大赛

一、

二、三等奖(颁发荣誉证书)。在本届全国青少年冰心文学大赛中荣获三等奖以上(含三等奖)奖项的获奖者可报名参加。

八、学生及老师参赛作品将随时择优在《冰心少年文学》杂志上刊发。

九、颁奖仪式:

颁奖大会定于2012年暑假期间举行,这将是一次全国青少年文学盛典。届时将邀请部分获奖作者和获奖单位代表参会。我国著名作家、诗人、评论家、教育家向获奖者颁奖。

十、编辑《全国青少年冰心文学大赛获奖作品选》,全国发行。

十一、在本届颁奖活动中将进行第七届全国青少年散文诗歌朗诵大赛、中国古典诗词背诵大赛。参赛选手可直接填写报名表寄至大赛组委会。 十

二、需要张贴征稿通知的学校可请与组委会联系邮寄事宜。

文学永远是人类精神世界一块蓊郁的绿洲,文学使我们神采飞扬,使我们激情澎湃,热爱文学的人永远像春天一样充满希望。全国青少年冰心文学大赛使我们走到了一起。让我们在冰心的旗帜下集合,朝着文学的圣殿执著前行!

投稿邮箱: wenxuedasaihzq@sohu.com

联系电话:021-38689210 18930448348

联系地址:(201204)上海市120-122信箱

全国青少年冰心文学大赛组委会(上海)

第五篇:2014年甘肃省电大省开课《作业与评价》少年儿童文学答案

《少年儿童文学作业》1

一、填空题

1.儿童文学艺术样式上的独特性,根源于读者对象的年龄特征,而决定这个特征的因素是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化程度。

2.儿童诗最重要的艺术特征是:题材选择是严格的,主题确立是严肃的,感情抒发是健康的,总的基调是明朗的。

3.儿童文学有别于成人文学有四大特征,其中叙事性几乎可以说是儿童文学艺术样式的总体特征。

4.通过儿童文学帮助童年期儿童了解社会和人生,是童年期文学的主要作用,即认知作用。

5.儿童故事与儿童小说的主要区别在于,儿童故事重于故事情节,儿童小说则重于典型人物的塑造。

6.《北风和太阳》是伊索寓言的著名寓言故事,它给予人们的教训是说服往往比压服更有效。

7.儿童文学鉴赏是一种艺术思维活动,具有主动性、创造性。 8.儿童文学批评的标准就是用以评价和衡量儿童文学作品的尺度。

二、选择题

1.童年期文学常用的艺术手法有(B)。

A. 拟人 写实 夸张 B.夸张 写实 幽默 C.象征 拟人 幽默 2.儿童文学的三大层次是指( B ) 。 A. 婴儿文学 幼儿文学 儿童文学 B.婴幼儿文学 童年期文学 少年期文学 C.童年期文学 学龄期文学 少年期文学 3.《特别法庭》的作者是( A ) 。 A. 郑渊洁 B.周锐 C.彭学军

4.《字典公公家里的争吵》是一篇著名的( B ) 。 A. 儿童故事 B.儿童诗 C.寓言

5.从童话的形象看,《猪八戒吃西瓜是》( A ) 。 A. 拟人体童话 B.超人体童话 C.常人体童话 6.以( C ) 分,儿童故事可分为文字故事和图画故事。 A. 作者 B.内容 C.表现形式 7.( A ) 是童话最显著的艺术特征。 A. 幻想性 B.夸张性 C.趣味性

8.深受孩子们欢迎的儿童戏剧作品是( C ) 。 A. 《没有牙齿的大老虎》 B.《坐火车》 C.《小熊请客》

9.通过描写小白狼与猎人爷爷的交往,赞美了天真无邪的纯真童心的童话作品是( C ) 。

A. 《诺言》 B.《什么叫做好,什么叫做不好》 C.《小儿郎,小儿狼》

10.童话大师安徒生一生写下了160多篇童话作品,其代表作有( C ) 。 A. 《快乐王子》 B.《七色花》 C.《豌豆上的公主》

三、问答题

1.简述儿童文学的四个基本特征。

答题要点:儿童文学有别于成人文学的四个基本特征是:1. 韵文性,作品充满诗意,节奏感强。韵文体作品、散文体作品中的诗的特色。2. 直观性,即形象性,具体可感性。3.幻想性,幻想是儿童文学创作思维的基本形式,构建情节的主要方式,形成童趣的重要途径。4.叙事性,是儿童文学艺术样式的总体特征,叙事更有利于突出形象、出故事。( 参见《儿童文学引论》第2-6页,《儿童文学课程学习指导书》第19-21页。 )

2.童年期儿童文学常见的样式是什么?它们为何受到欢迎?

答题要点:童年期儿童文学的样式十分广泛,常见的主要有:儿童诗、英雄故事、小说、科幻作品、童话、寓言和散文等。它们受欢迎的原因是:儿童诗是幼儿文学中儿歌的自然延伸;英雄故事是这一时期儿童的英雄崇拜心理在文学需求上的反映;儿童小说是婴幼儿期生活故事的发展;科幻作品以其幻想性、探索性、知识性等特点,为儿童展现了一个全新的幻想世界;童话也以幻想为特征,篇幅较长、结构较复杂的艺术童话更受欢迎;寓言可以既听故事又长智慧,受到青睐;散文则适应着儿童抒情言志求知的需要,短小的抒情散文、知识性散文更受欢迎。( 参见《儿童文学引论》第61-63页,《儿童文学课程学习指导书》第49页。 ) 3.儿童文学批评的作用有哪些?

答题要点:儿童文学批评是以儿童文学鉴赏为基础,在一定的文学理论指导下,对儿童文学作家作品及有关文学现象进行判断的实践活动,其意义( 作用 ) 在于:1.对儿童文学作家的创作具有指导意义;2.对儿童读者的阅读具有指导意义;3.对儿童文学理论具有建设意义。( 参见《儿童文学引论》第186-188页。 ) 4.举例说明儿童故事的艺术特征。

答题要点:儿童故事的艺术特征:1.主题集中而明朗。有很强的针对性,寓有相当明显的教育目的。2.情节曲折而单纯。紧张曲折的情节容易抓住儿童的注意力,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情节发展又要单纯而脉络清晰。3.叙述明快而有童趣,描写和叙述是主要表现手段。4.语言质朴而活泼。语体色彩明朗朴实,浅近、平白、口语化。( 参见《儿童文学引论》第112-114页,举例请结合自己学过的作品。 )

四、鉴赏分析题

阅读儿童小说《六年级大逃亡》,回答下列问题: 1.以题材为标准,这篇作品可归入哪类儿童小说? 答.现实生活题材的儿童小说。 2.分析李小乔这一形象的现实性及积极意义。

答.( 略,参见《儿童文学课程学习指导书》第104-106页。 ) 3.从这篇小说看儿童小说与儿童故事的区别。

答.结合作品,围绕下面几点分析、阐述清楚:1.儿童小说重在典型人物的塑造、讲究人物形象的艺术效果和主题的深度,而儿童故事着重于故事情节,讲究精彩事件的叙述和讲故事的技巧;2.儿童小说的文学性要比儿童故事高。( 参见《儿童文学课程学习指导书》第81页。 )

上一篇:水泥厂机修工年终总结下一篇:生命青协特色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