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家的味道杂文随笔

2024-04-20

是家的味道杂文随笔(共14篇)

篇1:是家的味道杂文随笔

鼻子是记忆力最好的器官。你不知道的,鼻子都感受到了;你忘记的,鼻子都还替你记得。

所以有时候,鼻子不小心会突然一酸,因为它的翕动,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乡愁。那是类似家的味道。

那味道,难以描述,但鼻子都明了。

每个家的味道都是不一样的。

我有一个物理老师,他其实是爸爸的物理老师了。等爸爸有了我,我又上了初中,他便成了我的物理老师,每周辅导我的功课。

他信佛,在卧室的壁橱里,供着一尊小小的佛龛。佛龛终日香火不断,他的家,是沉香的味道。

但细细闻下去,还有书香,盖得旧旧的、非常柔软的被子的香,和常常在我们散学时,厨房里冒出来的葱花香。

这些气味,构成了一瓶叫做“家”的香水,有前调,有中调,有后调。那是一瓶再复杂不过的香水了,从没有和其它香水撞过香。

我家的前调是土豆炒辣子、“滴露”洗洁精、臭氧。

中调是新鲜西红柿、红木、“蓝月亮”柔顺剂。

尾调是海飞丝洗发露、力士沐浴乳、旧书、飘窗上的阳光。

这并不是我家的全部配方。氤氲其中的大概还有,每周拖几次地、用投过几次的抹布擦了多少次家具、主人一天洗几次澡、那天有没有客人来喝茶嗑瓜子抽烟。

一个家的味道,是这个家里所有人习惯的总和。怀念家的味道,是怀念爷爷的报纸,奶奶的唠叨,爸爸的沉默,和妈妈的微笑。

但就像香水也分花香调、木香调、果香调、东方香调一样。家也可大致分为不同的香调。烟火气浓重些的,是饭香调。一家都是知识分子的,是书香调。我舅舅舅妈原先在香精厂工作,他们家,是夜巴黎香调的。那是我小时候最流行的一种香精,淡黄色的液体,装在一个小小的多棱的玻璃瓶里,只在手腕抹上一滴,整个房间都是香的。让人感觉这一瓶小小的香水就算用上一辈子,也尽够了。我三姨结婚那天,出发去酒店前,就郑重其事地在手腕上抹了一滴。如今香料厂早已倒闭多年,但不知为何,我妹妹现在身上还是一股夜巴黎的味道。非常复古,非常摩登,令人往过去的日子里无限神驰。

有人爱往家里喷空气清新剂,或是在洗手间放上一瓶香氛,来左右家里的味道。那家里一定是有个浪漫的女主人的。就像我家,原先有一台可以加冰的冷风机,我就建议过我妈妈往里面加点香水,这样家里不就可以冷香阵阵了吗?结果到最后我也没当成薛宝钗,因为妈妈说,她早就试过了,刚开始还是香的,过几天就臭了。

但我家有我妈妈在,还是香香的。越靠近大衣柜越是。那是年轻时候的妈妈,装进大衣柜抽屉里的奇士美粉饼的味道。每天早晨妈妈化好妆,会一边亲我一边叫我起床,迷迷糊糊中,是鼻子先愉快地清醒过来。那时候,妈妈每次出差,我都喜欢到大衣柜那里站很久。那里有一种粉粉的,暖暖的,妈妈的味道。

或许,每个人的味道都活在别人的鼻子里。只要我们靠得足够近,就能从一瞬间,彼此相思到一辈子。

篇2:是家的味道杂文随笔

老公家里离我家很远,我对他们那里也不熟,刚一开始住在他们家各种不适应,于是每天晚上等老公的电话成了我的期盼,回来快生了,我也得了产前抑郁症,身体上的不适,加上地域的不适更加重了我的抑郁!终于预产期到了,老公也回来了,我心里算是得到了安慰。

我满月后老公又回到了工作岗位上,两地分居的生活又开始了,虽然有公婆帮我带孩子,但总感觉生活少点什么……

篇3:是年味,也是家的味道

忆父亲的春卷、藕饼和十香莱也好,母亲的乌鱼子和长年莱也好,一家大小在晕黄灯光下,围桌同享年夜饭的滋味,始终让我眷恋不己,只因为,那其实是家的味道 尚未嫁来荷兰前,每到春节,我就会选一天,和双亲一起出门办年货,大包小包拎回家,大伙喝杯茶,稍喘口气,便统统卷起袖子,忙活起来。一年一度的年夜饭可马虎不得,需及早备好料,除夕下午烧年夜饭时,才不会忙得人仰马翻。家乡菜:春卷、蛋饺、藕饼 春卷、蛋饺这些的,好几天前就得包好、摊好,冷冻起来。高汤需早早炖上,蹄筋和鱼唇也宜先发好,少了这几样材料,就烧不成象征一家团圆如意的“全家福”(即烩什锦)了。 先来包春卷,年夜饭桌上绝不能没有炸春卷。通体金黄的炸春卷形似金条,过春节食炸春卷,除了有迎春纳吉之意,多少也反映昔时常民不求闻达,但求财富保障一家温饱的务实心理。爸爸个性潇洒,并不在意求财之事,然老家传统如此,老人家坚持遵守。 我家的春卷偏江浙口味,馅料有韭黄、肉丝和虾仁,肉丝和虾仁需分别腌过,过油炒至刚熟,和切段的生韭黄拌合,加点盐和白胡椒即可。材料虽不复杂,包春卷却是费工夫。爸爸叮嘱,馅料不可贪多,以免胀破皮子;也不能太少,否则炸出来的春卷会扁而蹋,不够饱满好看。另外.卷时需留心手势,才能把春卷包得不松不紧。分量之多寡、手势之轻重,多拿捏几次便能得心应手,小孩学包春卷,包着包着,不知不觉就明白中庸之道了。 接着,我帮着妈妈调上一大盆肉末,里头加姜汁、葱末、酱油、麻油和一点淀粉,顺时钟方向搅打一会儿,让肉产生黏度。这肉馅匀出一部分,和以剁碎的苎荠,拿来包蛋饺,其他的可以做藕饼和炸小丸子。 摊蛋饺皮是最难的一部分,爸爸手巧,煎蛋餃就靠他。平底锅里只能抹极薄极薄的素油,锅热时淋下一小匙打散的蛋汁,晃一晃使成圆形,趁蛋汁将凝而未凝,赶紧在蛋皮上搁一小撮馅料,即刻对折,铲出锅,从头到尾动作宜轻盈,以免破坏那一个个小巧可爱的蛋饺。 然后就要做藕饼了,这也是爸爸的家乡菜。除了当年跟他一起来台湾的几位同乡外,我几乎没听过有别人家里做这道年菜,直到移居荷兰前一年的冬天,偶然在社交场合和邻座有一搭没一搭地聊起年俗,讲到藕饼时,对方的眼睛亮了,说:“对对对,过年一定要吃炸藕饼,这是我母亲娘家的年菜。”一问之下,她母亲果然是江苏东台人,和祖居东台、南通长大的爸爸算同乡。因为一道菜,我当下觉得跟对方亲近不少,交谈也热络起来,食物真不愧是绝佳的沟通桥梁。 藕饼说是饼,其实跟湖北菜的炸藕夹很像。上菜场买来个头粗大、质地粉糯的莲藕,煮熟以后以一刀断一刀不断的切法,切成两片微微相连、像荷叶饼似的薄片,每片的间隙里夹进肉末馅,裹以薄薄的面糊,下油锅炸到微黄即捞起,吸油、摊凉后进冷冻柜,除夕和过年期间准备食用前,再回锅炸至金黄。刚起锅的藕饼又酥又脆,我一连吃上三四块都不腻。必务菜肴:十香菜 除了前面讲到的这几样菜式,年年必出现在我家除夕饭桌上的菜式,还有砂锅火腿鸡汤、红烧元宝(即蹄膀)、蒜薹炒腊肉、豆苗虾仁或炸虾球等热菜,以及苏式熏鱼、卤牛腱、盐水鸭或酱鸭等凉菜,可说是典型的“大鱼大肉”,这时就得靠一大碗十香菜来中和油腻。 十香菜即素什锦,亦是老家过年必备菜肴,菜谱在咱家一代传一代,己不知传承多少年。其材料算不上名贵,做法也不太难,但讲究慢工出细活,耗时又费工,没有耐心绝做不成。十香菜凉热皆宜,我觉得冷食比热吃更可口,临上桌前淋少许麻油和上好的陈醋拌匀,味道更香且清爽。从除夕夜到大年初三,在一桌子荤菜间,这盘素菜总是头一个见底。 我家的团圆饭大抵是父亲口味的天下,身为职业妇女的妈妈却并不在意,反正她平时难得下厨,吃的多半是帮佣和爸爸烧的苏菜或浙菜,早就吃惯了。不过,仍有两道台湾味的年菜她必定亲手烹调,年年端上桌。 其中一道是烤乌鱼子。外婆还在时,冬至前后乌鱼产卵,会亲赴台南的兴达港,直接向渔民购买乌鱼卵巢,一买就是几十副,请专人盐腌制作,而后分送给她的子女和亲友。外婆过世后,妈妈改上迪化街购买,那儿是台北著名的年货大街,老字号特别多。长年菜:领略苦尽甘来 到了除夕那天,妈妈按照外婆的做法,用米酒浸泡乌鱼子一会儿,接着仔细剥除外头那一层薄膜,置于烧红的木炭上烤到两面金黄起泡,这时乌鱼子外层似焦未焦,里面则是七八分熟,软嫩油润,有股原始而迷人的味道。烤乌鱼子切薄片,佐冬季萝卜或蒜苗,是最地道的食法。妈妈酒量还行,喜欢吃一口乌鱼子,抿一口白兰地,不多饮,只品其香。 妈妈的另一道年菜,叫做“长年菜”,其实就是芥菜(台湾闽南人称为刈菜)加高汤同炖,象征“长长久久”“长命百岁”,年夜饭桌上,包括爸爸在内每人都得吃上几口,讨个吉利。 长年菜味苦,我小时很不爱吃。妈妈说,多嚼两下就甜了,可我尝来仍只有苦味。长大以后,也许是因为开始尝到比长年菜不知苦了多少的人生况味,总算慢慢领略那苦尽甘来的乐趣。 父亲的春卷、藕饼和十香菜也好,母亲的乌鱼子和长年菜也好,一家大小在晕黄灯光下,围桌同享年夜饭的滋味,始终让我眷恋不已,只因为,那其实是“家”的味道。(资料来源:《南都周刊》)

nlc202309051533

篇4:幸福是家的味道(450字)作文

一直以来我都在追求着幸福,但幸福究竟是什么。是得到玩具时的惊喜;还是吃饱时的满足;还是游览名胜的喜悦呢;还是。

但这一刻我终于明白了,我一直忽略的那种幸福其实一直在我身边,它,是家的味道。

自我有记忆开始,家就是一株沾了蜜糖的薰衣草,既清香又甜美;家更是一个载满玩具的摇篮,既幸福又温馨。我就像是一艘小船,而家永远是我最幸福的港湾。家有许多种味道,最浓烈的味道便是爱。它不像爱情那样刻骨铭心,不像友情那样纯真美好,它只是一种朴实不加任何掩饰的不需回报的爱,这种味道真的很值得留恋。这种味道弥漫在我成长的道路上,它像一盏路灯为我指明了人生的航向。当漆黑的夜晚,你孤独无依,独自一人处在异国他乡时,你会对家的味道倍感怀念。因为它曾给你一种莫明的安全感,一种最贴心的呵护。当你因为追求梦想而受伤时,这种味道会让你鼓起勇气重新振作起来,直到梦想成真。因为家永远是你最坚强的后盾;永运是你可以依靠的最坚实的臂膀。

寂静的夜晚偶尔传来几声汽笛声,伴着这种声音我渐渐坠入了梦乡。在梦里我仿佛嗅到了家的味道,它是那么令我神往。初一:赵铱冉 篇一:家的味道

家的味道

亲爱的妈妈: 您好!家是爱的港湾,家是快乐的城堡,浓浓的亲情拥抱着我们,那是家的幸福的味道。家的味道是在你遭受了外面的风雨后,疲惫地回到家递来一杯香浓的牛奶,家的味道是不需要任何的铺张,只是临走前的嘱托。

记得上学期由于我的一时贪玩儿,导致右手骨折。在那段日子里,我没有办法写字,连吃饭都成了问题,全都是妈妈每天不辞辛劳的照顾我,直到我的手可以正常活动。

近日,天气渐渐转凉了,妈妈特地给我织了一件毛衣给我,这件毛衣摸起来软软的,暖了我的身体,也暖了我的心,这就是属于家的味道吧!

品味家的味道,那是幸福的味道,家永远是我们的依靠

祝: 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由帅 四年一班 建平县篇二:家的味道

家 的 味 道 家是爱的港湾,家是快乐的城堡,浓浓的亲情拥抱着我们,那是家的味道,是幸福快乐的味道。

家的味道里有浓浓的奶香。傍晚放学后我疲倦地回到家,透过厨房的门,看到妈妈正在厨房里忙碌,接过妈妈递来的刚刚熬好的牛奶,举杯一闻,原来家的味道温馨而甘甜。家的味道里有辛苦的牵挂。还记得那次因为贪玩回家晚了,透过自己家亮灯的窗户,看到父母正向窗外张望,我不安地打开门,迎接我的是父母焦急、担心的目光,我感受到了家的味道,那是亲人间割舍不断的牵挂。

家的味道还源自受伤时的消毒水。因为打闹划破了胳膊,我哭着跑回家,妈妈赶紧拿来消毒水给我的伤口消毒,并用创可贴小心翼翼贴好伤口。在刺鼻的消毒水味道中,我也闻到了幸福温馨的母爱的味道。

其实,家的味道更多的还是表现为平淡和质朴。可能只是临上学前妈妈的一句“路上小心点”,或者是爸爸默默地为我背上书包,还有假期即将到来时,乡下爷爷、奶奶在电话中对我回老家的期待和盼望„„

家,是世界上最宁静、最温馨的避风港,在这个港湾里,充满了世间最真、最美、最纯的味道,那是亲人的味道,那是亲情的味道,需要我们每个人用用心地去感悟和品尝。

篇三:家的味道作文500字

篇一:品一品家的味道

家的味道是温馨的,在你遭受了外面的风雨后,疲惫地回到家,母亲递来一杯香浓的咖啡,父亲一句暖人心的话语,举杯一闻,原来家的味道是温馨的甘甜。

家的味道是朴实的,它不需要任何的铺张,只是临走前母亲的一句“路上小心点”,父亲的一杯热牛奶,举杯一闻,家的味道原来就是朴实的香醇。

家是温暖的避风港,是我们这群辛勤的舵手可以栖息的港湾,天天在母亲的叮咛中,在父亲的教诲中我懂了家,不仅仅是港湾,也是大树,这要我们有责任感,去保卫这棵爱之树。回家的感觉真好,它是我心灵的寄托,躯体的依靠。在外被同学欺负后,扑入母亲的怀中诉说痛苦;在友人不理解后,心怀悲伤的对父亲理会。

在现在的社会中,我们承受着亲人的期盼与不解,只有烈日的煅就,才有我们的硕果;只有风雨的冲刷,才有我们的辉煌;只有家的温暖,才有我们光明的未来。把心依靠在家,把疲惫的身体依偎在家,你能体会到家的味道,它那最真,最纯,最美的味道是用心去品尝的。家人之间的理解,关怀,扩而广之,乃至整个世界,整个地球的关怀,那世界将是爱的世界。

握着母亲的咖啡,父亲的牛奶,仿佛我好象握起了整个地球,握起了家的沉重,握起了一份责任,同时也品出了世界的味道,朴实,香醇„„„

篇二:家的味道

今天是星期天,妈妈买了排骨,可把我高兴极了。

排骨是我的最爱。还没烧好我好像已经闻到了香味,馋得口水都流了下来。我不断地催妈妈赶快把排骨烧好。

好不容易等到了中午。终于听到妈妈在厨房里喊:“快来呀!糖醋排骨烧好了!”爸爸也像个孩子似地说:“好!洗手喽!”可是,在书房的我正看到了故事的精彩处。只听妈妈说:“谁来迟了就没有排骨吃啦!”于是,我立刻放下书,冲出房间,奔到桌边,用手抓了一块塞进嘴里啃了起来。妈妈见了大眼睛一瞪,冲我吼道:“小馋猫,快去洗手!”没办法,我只得乖乖地冲向水池,一边洗手,一边大声嚷着:“哪来那么多的规矩!”

好不容易在桌边坐下,我心生一计,不如来一个“先下手为强”,于是,赶紧抢了好几块堆在碗里。爸爸歪着嘴巴说:“你再抢,我就把碗端跑了!” “哼,要比抢!我这个厨房掌勺人还不早就下手了,哪有你们俩的份!”听了妈妈的话,我和爸爸忍不住大笑起来,我还把饭喷了出来。“哎呀呀,哎呀呀,今天还真甭吃了!”

爸爸妈妈嘴上这么说,可今天的排骨还数我吃的最多!香甜的排骨甜到了我的心里。这甜味就是幸福的味道,家的味道!

篇三:家的味道

家,避风的港湾;家,烈日下的遮阳伞,严寒时的棉衣;家,一棵结满爱的果实的参天大树。家,在不同时期也有不同的味道。

小时候,家中总是充满欢声笑语,童年的我常常冒出一些傻傻的话或是做出一些傻事,便会引起哄堂大笑。为这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增添了许多抹不去的鲜艳色彩。那泛黄的照片是童年稚嫩的脚丫为儿时的家留下的足迹,也是长大后最美好的回忆。童年的家,是快乐的,像一颗糖,只有单单纯纯的甜蜜。

时间的悄悄流逝,我逐渐长大,童年稚嫩的脚,如今已踏入了学校的大门,生活不再像儿时那样无忧无虑,肩上也担起了家的责任。我每天奔波于学校与家之间,母亲为了不耽误我的学习时间,也许是为了来看我一眼,每天中午来学校为我送饭,这时的饭盒盛的母亲对我满满的爱。上学时一旦落下什么东西,总是父亲

关爱、一点呵护,我的心中舒畅极了!一会儿,妈妈醒了,激动地对我说:“谢谢你,我的好儿子!”我看着妈妈,妈妈也看着我,我们都笑了,因为我们都闻到了家的味道,那是一种像糖一样的味道,甜甜的,香香的。

在我的记忆里,我的家始终充满了温馨、甜蜜的味道,正是这种味道才让我健康、快乐地成长着„„

篇五:家的味道

我说,家是有味道的,一种温暖幸福的味道。

每到过年的时候,我便发现这种味道愈加浓郁。

今年春节有些与众不同。外公刚出院便就近住进了我们家。三室一厅的房子一下子显得拥挤起来。爸爸妈妈主动让出了主卧室,拉了张小床和我挤在一个房间里。平常冷清的家里一下子有了生机。

我主动要求睡在小床上,令爸爸妈妈感动不已。而我也显得十分兴奋,没有了墙壁的阻隔,我突然觉得和爸妈之间的距离近了好多。大年三十,从爷爷家吃完团圆饭,便赶回了家守岁。我兴奋地打开了卧室里的电脑,观看春节联欢晚会在线直播。这时,爸爸也坐在了我的旁边。要知道爸爸对春节联欢晚会从来不表现出任何兴趣。

“爸爸,你的新年愿望是什么?”我问爸爸,“啊?当然是多赚一点钱了。”老爸开心地笑着。“爸爸,你要那么多钱干什么?”“嗯,让我想想,当务之急嘛,就是买一套别墅了。”“啊,爸爸你要那么大别墅干什么?搞不好还会闹鬼哦。”我揶揄道。“臭丫头,哪里会闹鬼吗?”“以我之见就是换一套大一点的房子就好了嘛。哈,老爸,你太贪心了噢。”我很没形象的自顾自笑了起来。老妈无可奈何地把我从爸爸怀里拉了出来:“快看,电视开始了。”

我和爸妈坐在电脑前,一边猛磕瓜子,一边为了赵本山的小品狂笑不已。哦,我闻到了家的味道。

大年初一在向各个亲戚拜完年之后,便一把拉着爸妈向超市冲去。哈哈,老爸单位的福利,不用白不用哦。

我推着超市的购物车在货架里来回穿梭,惹得爸妈在我身后大喊:“慢一点!”我很有成就感的在咖啡货架前停下了:“买一些咖啡吧。”爸爸拿起爱不释手的雀巢咖啡就要往车里送。“不要。”妈妈态度坚决打掉了老爸那只已经深入车里的手。

“你搞霸权主义,我连买咖啡的权利都没有了。”爸爸一脸委屈。“喝多了咖啡对身体一点好处也没有,我回家榨豆浆给你喝吧。”爸爸十分听话地离开了他心爱的雀巢咖啡。哇,好温馨。我在心里偷笑。

没有别墅,没有山珍海味,我的家并未因此而失去快乐。因为,我的家有一种味道,可以让全家人都开心的味道。

篇四:家的味道 家的味道 我从未想过家的味道,直到今天我才想,在我心中,家是辛苦、幸福的。

我们家是做衣服生意的,父母每天都是一会儿跑那儿,一会儿跑这,看别人把衣服打好没有,每天这样跑,非常辛苦,但不得不这样做。

记得有一次,下着大雨,我们没有去上学,但妈妈还是要去收货,我好心去劝妈妈几天就不去了吧,妈妈怒斥道:“快去写作业,大人的事,小孩儿别管。”当时我很伤心。但我也理解妈妈的心情。咚咚咚,妈妈着急地回来了,我看妈妈的脸上不好,于是妈妈生气地说:“没什么。”看样子妈妈可能是病了,我跑到楼下的药店,着急地为妈妈买了药,又像刚射出的箭一般飞快的到了家,为妈妈吃了药,休息了一下午,妈妈的病好了?? 到了晚上,是我们家最开心的时候,不知不觉中,一天又过去了。又到了早上,我正想找妈妈,可妈妈天不见亮就又出去了,我又独自在家的窗户旁,等待着妈妈回来。过了许久妈妈回来了,我万分地高兴,真想对妈妈聊聊天,可妈妈又去给我做饭了。吃完了饭,妈妈又去洗碗,于是我亲切地对妈妈说:“我来帮你洗吧。”于是妈妈又出去了。

篇5:家的杂文随笔

家,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古今中外,天下所有的人都离不开家,所有的人对家都是非常珍爱的。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家的感情就越来越深厚。

一个人不论何时何地,也不论富贵还是贫穷,都离不开家。人只要有了家,就有了依托,就有了安全感。

当我们忙完了一天的工作,回到家里和家人分享家庭的幸福时光的时候,我们的心情就会感到无比的高兴和愉快,这时候我们就会觉得有家真好,有家真甜美。

我们知道家对每个人非常重要,那么我们每个人必须好好珍惜和爱护家。家除了有房屋給我们住以外,更重要的是,家是由一定的家庭成员组成的,所以,当我们说到爱家的时候,其实就是要我们的家庭成员,只有一家人和睦相处,平平安安,团团圆圆,才是一个幸福的家庭,一家人生活在一起才会有真正的幸福感。

人们祖祖辈辈都离不开家,都非常热爱自己的家,都千方百计地把自己的家保护好,都想把自己的家建设得更加美好。自从有人类历史以来,无数的革命先烈,为了保卫我们的家,他们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我的祖父们,为了保护我们的家,与反动派进行了英勇斗争,在斗争中,我的曾祖父惨遭杀害,尸首分离,我们的老前辈为了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为了保护我们的家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篇6:家的杂文随笔

无论你多富裕,成为多么显赫的人

城里的门槛被踏破,不再说方言

家,总是要回的

旧大巴将你从城里往乡下送

泥雾越来越重,房子越来越散

行道树代替路灯,指引你回家

吃饭的桌子上灰蝇在飞……

这就是你的故乡,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

每天早晨,人们在公鸡的长鸣中起床

你坐的火车去了另外一个地方:别人的

黑泥土,红泥土,黄泥土,别人的家

这两天收到老家整体拆迁的一张所谓“明白纸”,是老家朋友发过来的,上面详列拆迁政策和村民购买安置房的计价方式,朋友按照“明白纸”所述,计算了一下自己将要购房的实际花费,扣除掉旧屋评估价格和安置补贴,还需自己再掏十几万块钱.这是一个“扶贫”项目,所谓“扶贫”,就是把还在住平房的村民整体“扶贫”进楼房里去。

“这就是你的故乡,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如果以住平房和楼房来区分,我相信,绝大多数人的故乡都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而我们时代的步伐,快得有点可怕,今年GDP又比去年多出一个澳大利亚,而我们还觉得澳大利亚人不应该仇华。

“家,总是要回的”.回家,也许仅仅只是一种习惯.“故乡”除了是一个有“家”的所在,还能是什么?很大程度上,眼下的“故乡”,已然跟不上时代的“故乡”,多少已经是赝品.它并不会为你停留,为你静止,也不会按照你喜欢的方式去追赶时代,也不会呈现你所期望的故乡表情,相反,“泥雾越来越重”,“吃饭的桌子上灰蝇在飞”.你的故乡也许并不贫穷,但越来越不讨你的欢心。

篇7:是年味,也是家的味道

春卷、蛋饺这些的,好几天前就得包好、摊好,冷冻起来。高汤需早早炖上,蹄筋和鱼唇也宜先发好,少了这几样材料,就烧不成象征一家团圆如意的“全家福”(即烩什锦)了。

先来包春卷,年夜饭桌上绝不能没有炸春卷。通体金黄的炸春卷形似金条,过春节食炸春卷,除了有迎春纳吉之意,多少也反映昔时常民不求闻达,但求财富保障一家温饱的务实心理。爸爸个性潇洒,并不在意求财之事,然老家传统如此,老人家坚持遵守。

我家的春卷偏江浙口味,馅料有韭黄、肉丝和虾仁,肉丝和虾仁需分别腌过,过油炒至刚熟,和切段的生韭黄拌合,加点盐和白胡椒即可。材料虽不复杂,包春卷却是费工夫。爸爸叮嘱,馅料不可贪多,以免胀破皮子;也不能太少,否则炸出来的春卷会扁而蹋,不够饱满好看。另外,卷时需留心手势,才能把春卷包得不松不紧。分量之多寡、手势之轻重,多拿捏几次便能得心应手,小孩学包春卷,包着包着,不知不觉就明白中庸之道了。

接着,我帮着妈妈调上一大盆肉末,里头加姜汁、葱末、酱油、麻油和一点淀粉,顺时钟方向搅打一会儿,让肉产生黏度。这肉馅匀出一部分,和以剁碎的苎荠,拿来包蛋饺,其他的可以做藕饼和炸小丸子。

摊蛋饺皮是最难的一部分,爸爸手巧,煎蛋饺就靠他。平底锅里只能抹极薄极薄的素油,锅热时淋下一小匙打散的蛋汁,晃一晃使成圆形,趁蛋汁将凝而未凝,赶紧在蛋皮上搁一小撮馅料,即刻对折,铲出锅,从头到尾动作宜轻盈,以免破坏那一个个小巧可爱的蛋饺。

然后就要做藕饼了,这也是爸爸的家乡菜。除了当年跟他一起来台湾的几位同乡外,我几乎没听过有别人家里做这道年菜,直到移居荷兰前一年的冬天,偶然在社交场合和邻座有一搭没一搭地聊起年俗,讲到藕饼时,对方的眼睛亮了,说:“对对对,过年一定要吃炸藕饼,这是我母亲娘家的年菜。”一问之下,她母亲果然是江苏东台人,和祖居东台、南通长大的爸爸算同乡。因为一道菜,我当下觉得跟对方亲近不少,交谈也热络起来,食物真不愧绝佳的沟通桥梁。

藕饼说是饼,其实跟湖北菜的炸藕夹很像。上菜场买来个头粗大、质地粉糯的莲藕,煮熟以后以一刀断一刀不断的切法,切成两片微微相连、像荷叶饼似的薄片,每片的间隙里夹进肉末馅,裹以薄薄的面糊,下油锅炸到微黄即捞起,吸油、摊凉后进冷冻柜,除夕和过年期间准备食用前,再回锅炸至金黄。刚起锅的藕饼又酥又脆,我一连吃上三四块都不腻。

除了前面讲到的这几样菜式,年年必出现在我家除夕饭桌上的菜式,还有砂锅火腿鸡汤、红烧元宝(即蹄膀)、蒜薹炒腊肉、豆苗虾仁或炸虾球等热菜,以及苏式熏鱼、卤牛腱、盐水鸭或酱鸭等凉菜,可说是典型的“大鱼大肉”,这时就得靠一大碗的十香菜来中和油腻。

十香菜即素什锦,亦是老家过年必备菜肴,菜谱在咱家一代传一代,已不知传承多少年。其材料算不上名贵,做法也不太难,但讲究慢工出细活,耗时又费工,没有耐心绝做不成。十香菜凉热皆宜,我觉得冷食比热吃更可口,临上桌前淋少许麻油和上好的陈醋拌匀,味道更香且清爽。从除夕夜到大年初三,在一桌子荤菜间,这盘素菜总是头一个见底。

我家的团圆饭大抵是父亲口味的天下,职业妇女妈妈却并不在意,反正她平时难得下厨,吃的多半是帮佣和爸爸烧的苏菜或浙菜,早就吃惯了。不过,仍有两道台湾味的年菜她必定亲手烹调,年年端上桌。

其中一道是烤乌鱼子。外婆还在时,冬至前后乌鱼产季,会亲赴台南的兴达港,直接向渔民购买乌鱼卵巢,一买就是几十副,请专人盐腌制作,而后分送给她的子女和亲友。外婆过世后,妈妈改上迪化街购买,那儿是台北著名的年货大街,老字号特别多。

到了除夕那天,妈妈按照外婆的做法,用米酒浸泡乌鱼子一会儿,接着仔细剥除外头那一层薄膜,置于烧红的木炭上烤到两面金黄起泡,这时乌鱼子外层似焦未焦,里面则是七八分熟,软嫩油润,有股原始而迷人的味道。烤乌鱼子切薄片,佐冬季萝卜或蒜苗,是最地道的食法。妈妈酒量还行,喜欢吃一口乌鱼子,抿一口白兰地,不多饮,只品其香。

妈妈的另一道年菜,叫做“长年菜”,其实就是芥菜(台湾闽南人称为刈菜)加高汤同炖,象征“长长久久”、“长命百岁”,年夜饭桌上,包括爸爸在内每人都得吃上几口,讨个吉利。

长年菜味苦,我小时很不爱吃。妈妈说,多嚼两下就甜了,可我尝来仍只有苦味。长大以后,也许是因为开始尝到比长年菜不知苦了多少的人生况味,总算慢慢领略那苦尽甘来的乐趣。

篇8:家的杂文随笔

我生活在一个小城市,每天工作着,工作的时候才知道在爸爸妈妈的怀抱有多么的幸福,然而等到自己一个人的时候,你才会发现,一切都是那么的真实,没有任何的依靠,没有任何的指望,我终于知道为什么工作的人们总是喜欢说自己想家了,因为家才是最安逸的。

也许社会正事社会的残酷才会教会我们如何成就自己家的幸福,看到父亲的抽烟姿势,看到母亲做饭姿势,我突然好想抱着他们,或许我从来没有深深的抱着他们。

我爸爸是个设计师,一个很懒的设计师,但是我很崇拜他。我妈妈很平凡,没读过什么书,但是我觉得她的怀抱最温暖。

篇9:家的杂文随笔

早餐后,我简单的清扫和整理了一下房间,然后去伺弄我的花,今天要好好的浇一下水了,花,很娇贵,要懂得习性,不能浇水太勤,也不能不浇水。我养的大都是不开花的绿色植物,吊兰、绿萝、滴水观音、富贵竹、铁线蕨、凤尾竹等等,我喜欢生命的绿,同时更重要的是为了净化室内空气。室内养植中,我最钟爱的是文竹,喜欢她那纤弱,云展云舒,轻轻摇曳的美,可惜太娇贵了,与我无缘,尽管我很努力了,可几度失之交臂,换过两盆后,现在留下的只有摇曳影子;

最友好的是富贵竹、吊兰、绿萝,调节室内氧气、湿度、清除有害气体、甲醛等;最感动的是五色梅,死而复生,现在繁华似锦、五彩缤纷,花期已整整五个月了,这个寒冷的冬季,还在争奇吐艳,怒放着生命;最大气的是滴水观音,那几片宽展的大叶,鲜嫩翠绿,与明窗净几相映辉。

花有花语,伺弄时我都热情的与花交谈着;花通灵性,养花也需要闲情雅致。我拿着喷壶用心的喷洗着绿植的每一片叶子,盆内也浇足了水,顿时室内焕然清新。我先给卧室进行了紫外线消毒,然后去开卧室、客厅的窗子,好好的通通风,换换气,放放捂了这几天的浊气。

刚一推开窗,一阵寒风从窗外吹进来,我不禁打了个寒噤,连忙跑入书房,关上门,打开电脑,尽情的在网上遨游了。

许久许久,我也伺候好了网上的花滕,帮友友们照顾了花们,浏览了新闻、股市,又到友友们的空间游荡,一幅幅《琴心不语》、《为你等待》等精美的flase,使我感到“诗、乐、画,争奇怒放;听、品、思,沁入心脾”;一阵阵《生活禅》让我感悟人生:“春有百花秋望月,夏有凉风冬听雪,心中若无烦恼事,便是人生好时节”;还有那《秋日私语》轻音乐弥漫着整个房间……

突然门铃响了,我很诧异,这个时间,会是谁呢?我问了一句,是送水的,我打开了门,噢,我忘了,是我昨天要的水,没送来,今天我又忘记打电话要水了,没想到还是送来了,一位穿着单薄但很壮实的小伙抗着一桶水进来,我把他引到客厅饮水机前。我随口说了一句:“昨天我要水了,没送来”“昨天送完60桶后,太晚了”送水工很歉意的说。“60桶?”我很惊讶。我转身到卧室拿钱,窗子还开着,卧室很冷,要过年了,我换了整捆新票,拆了捆,拿出一把新票,到客厅看到送水工已装好水桶,我将这把一元钱捻开成扇面形,点了十张,递给送水工。“您点一下,别少了,是新票,不好搓。”

送水工很腼腆,不好意思但很认真的点了点,小心奕奕的装入腰包。窗开已经半天了,客厅很冷,我冻的只打哆嗦,又随口问了句:“外面很冷吧”送水工憨厚的一笑,说:“是的,很冷,但今天还可以,冷,没风,昨天,也很冷,还吹着风”“哦,我通风,忘了关窗户了,屋内太冷了!”送水工清理好东西,边往出走边说:“家,真暖和;家,真暖和;家,真暖和。”送水工连说三句“家,真暖和”,我很诧异,看着他有点满足和留恋的表情,回味刚才那句“今天还可以,冷,没风,昨天,也很冷,还吹着风”,是的,外面肯定很冷很冷,我突然想让送水工喝点热水再走,但是我没说!只是热情的送出门,友好的告别,“下楼慢点,再见!”

送水工走了,我回到两卧室关上南北窗户,又关上客厅的窗户,屋内的确很冷,我又打了个寒噤,回想起送水工刚才的话,我很疑惑,送水工为什么不觉得冷呢?——因为送水工很知足!没风,他就感到满意:家,真暖和,尽管一个小的不能在小的停留。可是我为什么觉得很冷呢?——身在福中不惜福!猛的悟到:人,应知福惜福。

篇10:杂文随笔家的遐思

鹊结巢于树;蚁筑窝在土;龙盘深潭;虎踞山林。

世上万物,都有家。

即使是漂浮的云也有家,即使是流动的水也有家。

人与家的关系,就像鸟之于山林,泉之于幽谷,船之于港湾。家是生命的摇篮。

悠悠岁月,生活多舛。人生是一只漂泊的舢板;家是避风的港湾。

在辛勤的艰难跋涉之后,家是休养安歇的暖巢。

这里有父母的深情关爱;有夫妻间的甜蜜温馨;有孩子的天真童趣;有享不尽的天伦之乐。

在家里,温情就像一壶美酒,好香好醇。

不管是城市乡村,还是华屋陋室;家永远使你牵肠挂肚,永远使你梦萦魂绕。

家是情感的特区,家是思念的表白。

这里是生命的演绎,也是真情的放飞。

家是穿透人生的一缕情丝,常被泪水淹没。

家是浓浓的爱心与纯纯的血缘为经纬,编织支撑一方的天地。

家是一只精致的纸船,放在梦中的漂泊。

当你孤身一人客居他乡,无论有何等的.荣华富贵,还是何等的高官厚禄;在情感上萦绕不止的总是家的身影。

当生活的凄风若雨将你折磨得伤痕累累的时候,抚平你的创伤,给你精神上的慰藉;支撑你心灵的便是家带来的那份情。

想起家,你就会马上精神抖擞。

在家里,烦恼是一种爱,忧伤是一种情。

家是回音壁,可以所见社会发展的潮响;

家是镜子,可以照见国家兴衰的影子;

家是加油站,可以送你远方,攀登事业的高峰;

家也可能是私欲的深壑,让你迷失,坠入罪恶的地狱。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家应该越来越漂亮,越来越温暖,越来越幸福。

别让世俗污染了你的家;别让烦恼窒息了你的家;更别让琐碎的家务拖坏了你的家。

篇11:月是家的影

年轻时教中文写作的香港老师,给我讲过一个故事。

那是抗战时期。鬼子侵入南方某城,杀害了老师的父亲。鬼子对市民实行粮食配给制度,每人每天给半斤掺了糠的粗米。母亲排队去买米糠,可轮到她时,鬼子却不卖了。人们去质问,被鬼子们一阵推搡,挥起皮鞭就打。混乱之中,鬼子鸣枪,老师的母亲则被枪托击破头颅。

母亲回到家时,老师见母亲头上鲜血直流,吓坏了。母亲蒙着疼痛难忍的伤口,低声地说,这敌占区待不下去了,咱们快走,不当亡国奴。于是,母子被迫踏上逃难路。

几经周折,好心人把他们引到广西桂平的一个小山村。一户面目善良的地主,听说娘儿俩的遭遇后,便安排他们住进后院的茅屋,还让出几分荒地,给他们种菜维持生活。

那一夜,正好中秋。月亮挣脱乌云的纠缠,在天边越来越明亮。远离家乡的他,独自离开母亲的视线,爬到竹子掩隐的小山坡上望月。月亮的光一眼比一眼明洁,可越看饥肠越是不听话地咕噜起来。他端详着自己的手,可两手空空,他想念家乡,想念往年随处可见的月饼,想念那些失散的小伙伴,此时只有月光的清辉,一缕缕从他指缝中溜走。

这近乎流浪的境遇,能活下来就不错了,望月有何用?于是,他默默低下头,懂事地独自回到茅屋,找出铅笔,在雪白的泥墙上,轻轻地画起心中的月亮来。

手足无措的母亲,倚在墙角默默地望着他。片刻,母亲走到了锅台前。她默默地炒起大米,然后放在石磨里一遍一遍地磨,磨成粉子,又加入红糖,做成了几个小米团。然后,当成月饼送到他手上。

“孩子,画啥呢?月亮应该是这样的吧。”

他轻轻地咬了一口,会心地笑了,好香的月饼呀!

母亲也笑了,眼里闪过晶莹的泪光。那年,他十一岁。

那一夜,他吃着香喷喷的月饼,一个人跑到后院那棵大龙眼树上,树枝一晃一晃的,月光折射的光芒,将他小小的影子照得斑驳陆离。他一边摘龙眼,一边便睡着了。

子夜,母亲在远去的月光里,四处唤他的乳名。直到凌晨,远处打更的木鱼声传来,他才如梦初醒,从树上落下来,挨了母亲一顿揍。

这就是他一个人的中秋之夜。它被老师记在后来的每一个中秋里,每每遇到那些不喜欢吃月饼的人,他便会对大家讲起这个故事。

这样的故事,看似简单,但我敢说最优秀的小说家也想象不出来。有时,生活赋予我们的磨难,往往难以言说。但那一夜的温情,从来不曾被忘记。

篇12:别人家的幸福杂文随笔

有人喜欢牡丹的艳丽,有人喜欢荷花的淡雅,但我们却不能说所有的人都喜欢牡丹,或者荷花。就像这“别人家的幸福”,又岂是我们这每一个人的幸福?

也许,我们每个人总喜欢,把自己跟别人时刻来相比,但却忘了“别人家的幸福”又岂是自己应该追求的幸福?幸福,是一种很简单的东西。说的俗一点,就是心灵上的一种自我满足。但满足之后,我们又应该怎样去做呢?是让自己一直持续在这个“状态”,还是以此为基础,再接再厉,勇往直前呢?

昨天,看了几集电视剧《骨语》,其中一个故事,有这样讲到:一个女孩辛灵,长期在母亲的影响下,时刻都在改变着自己,身高不高她增骨,太胖她就用常人做不到的意志强制入身。她生活在一个完全没有自我的世界里,就像那位女法医说的这样,“其实,她早死了。”换言之,如果一个人来到了人世间,她没有自己的灵魂,也没有自己的一切正常生活,而只是盲目性的攀比,或者仿着别人的样子来追求着所谓“别人家的幸福”。可想而知,她的生活在晴天朗朗中又是何等的“灰暗!”说的更直一点,她就是别人的影子,完全没有自己的生活能力,没有自己的.一切想法,她只不过是个傀儡罢了。

因而,在如今社会,“别人家的幸福”,有时只可向往,或者当做一个目标去追求,而不可天真固执的把她强加于己。就比如,同是10万元,分别给一个从小在穷人家长大的孩子与富二代一样。因为他们的生活观、价值观不同,结果意义也是肯定不同的。因为“穷人家”的孩子或许“不再贫穷”就是他的幸福,可是富二代呢?所以,我们可以浅显而知,结果也是肯定不相同的。所以,有一种幸福只是“别人家的幸福”,而不是常人的幸福,故也不宜大力推广。

而我们身为这社会的芸芸众生,应从自身的各个方面出发,综合自身素质,去找寻自己的幸福,就比如一个人喜欢绘画,她可以把绘画当做一种兴趣,一种爱好,而不是非得把自己不擅长的东西,没有悟性的事务强加于己。这如果那样,岂不是累心又累体。所以,我们可以在坚信能获得“自己”幸福的前提下,把“别人家的幸福”当做一种精神的向往,一种心灵的渴望,而不是非得按着“别人家的幸福”模样,而终成自己的幸福。又或者,为了得到“别人家的幸福”,我们不择手段最终也得到了。可是当你匆匆走完一生,那你真切的幸福又去了哪里?那你的生活,从根本上来说,还可以称作是你的人生吗?

人,生下来,就要活下去。简而言之,就是“生活”。而生活的本能也是在指引我们更好的生存,有自己的一套生活模式,而不是那“别人家的幸福”。或许,万千世界,我们每个人都在追求更高的目标,早已淡忘了自己的幸福,那“别人家的幸福”,你到终又会透彻的体会到多少呢?

篇13:过年的味道杂文随笔

去年春节,我在海南骑行,除夕夜,是在海南博鳌附近一个小村子里度过的,朋友的家中,热腾腾的火锅,海南味道的年夜饭,鞭炮声不绝于耳。第二天穿行在一个个村落中,看到到处都是春联、鞭炮的红屑,人们走动拜年,小孩子们看到骑行的我们,挥着手大叫新年好。很温馨的感觉。

我老家是山东,冬天一般不回北方,太冷,我拣最好的季节回去,和家人乐享天伦。身为时间管理者,我喜欢错季行动,这样,尽得自由、轻松,这是真正的幸福感,比加入春运大军强——在我的观念里。

我喜欢传统,也喜欢时代的进步。以前在家乡过年的时候,虽然的确年味越来越淡,不象小时候那样有着鲜明的年节特色,但是毕竟也有着其他时候不可比的气氛,我享受那种气氛,喜欢和家人一起置办年货的感觉,而现在,当我身处深圳,我同样喜欢到热带度假的选择。

我理解年节的实质在于团聚,一年辛苦到头,回乡与家人相守一段时间,享受天伦之乐,如果能够抓住实质,也就会明白,未必一定要到年节,心意可以在平日里就多多体现出来,比如电话问候、QQ(现在主要是微信了)、平常休年假回去团聚等,而且,过年也未必一定在家乡,不过这个可能会涉及到一些传统观念,比如我劝我爸爸到深圳来过年,他就不愿意,其实这样多好啊,深圳的冬天比山东暖和多了。

职场人士可能一年到头总是繁忙,即使有年假也难休。我一直觉得:要想过好年,功夫在年外。努力提升自己的技能,把工作做好,争取在合适的时间休假,不用非得等到春节,如果是带团队,其实这更重要,因为身为管理者而不放心自己休假期间的工作,那有可能表明管理不到位。我以前带团队时非常注意后备经理人的培养,我休年假,工作照常进行,领导不用担忧,员工也觉得被信任和得到了锻炼。

春节,和平常的每一天一样,都要开心地度过,我喜欢自己的度假方式,不用在路上奔波,不用和很多人拥挤,也不用害怕冰天雪地,因为和家里人有充分的沟通,所以他们也理解我——当然有时候要做有点小危险的事情就瞒一下,避免他们担心,我去海南骑行也没告诉我爸爸,不过惨的是除夕夜他打电话给我,听到周围的鞭炮,疑惑地问深圳不是不让放鞭炮么,只好告诉他在海南了,这事表明一个能降低环境噪音的电话相当重要:)。

每个人都是群体中的一部分,也是有独立意识的个体,每个人过年的方式,有同,有异,有个人选择的自由,只是,不管选择哪种,我觉得,开心最重要,选择了,就开开心心地过,而不是“当境恨境,离境爱境”,在自己选择的方式里,仍然纠结、不开心。为了回家的热望,回程中的漫漫几十小时也是值得的,选择了远赴海外过年,就不必在意别人的非议。

篇14:家乡的味道杂文随笔

甘肃的乡下吃肉少,小时候家里都是一年养一头猪,每天要用吃饭后的泔水喂猪,年下杀猪后,有些部位,排骨、猪腿什么的都是煮着吃的。家乡盛产花椒,都是用八角、花椒等大料慢慢将肉煮到一抖就从骨头上掉下来,然后一家人一人端一碗,就着大笼蒸的馒头吃,年菜中的重要内容。其余的肉,肥瘦肉分来,肥肉切片,瘦肉切丁,放上粗盐粒,在灶上大锅中翻炒,火苗旺盛,直至将猪油熬出,连油带肉放到坛子里,一年的炒菜用猪油就是了。以前平时买肉少,做菜时挖上一块带着肉的猪油放进锅里,肉香便会渗进菜里;甘肃人中午吃菜,晚上吃面。傍晚时分在村里走上一圈,家家户户案板都在响,家家的媳妇都在擀面条,宽的、细的、柳叶的。

村子里自家的面条分两味:我们叫甜饭或酸饭(甘肃面条叫“饭”,米饭就是米饭了)。甜饭是统称,甘肃人做菜基本不放糖,仅用于与酸饭区分。酸饭也叫浆水面,其主要原料就是酸菜。此处酸菜与东北不同,主要原料是芹菜或卷心菜,切成细条,春天也会用新长出的蒲公英来做,那就是上品了。这些菜在大锅中煮水抄一下后都会连水带菜倒入大缸中,缸中会留一些以前的酸菜做“结子”,也是就发酵的真菌来源。过上三两天,菜成了褐色,清香解暑,用来下面条,先是用菜油(家乡做酸饭不放肉或猪油)炒下蒜瓣什么的,香味爆出后倒下酸菜和浆水,清香扑鼻,随后酸菜倒出,下面,面至9成熟后再将酸菜连浆水倒入锅中,须臾便成。吃酸菜面每家配菜不同,最常用的是韭菜咸菜,新长出的韭菜切细,加上油盐一拌,与酸菜面就是绝配,也有炒辣椒的,甘肃产辣椒,新鲜的辣香。

辣椒是重要的调味品与蔬菜,我从小便被教会如何辨认各种辣椒的口感和辣度,在集市上买回最辣的辣椒是生存必备技能。小时候最喜欢吃的,是奶奶在一个小平底锅中炒的辣椒,只用油和盐,慢慢小火炒成,就是软软的白面烙饼或馒头,我一次能吃一盘。长大后回家,每回我妈都要在我在火车上时打电话问我想吃什么,我的答案经年不变:洋芋茄子辣椒。

洋芋是土豆。甘肃产土豆,我家以前也种。集市上去买土豆,好的就是又白又亮又大的,也有以前是老品种的麻色的。我心心念念的洋芋茄子辣椒很简单,就是将土豆切片,辣椒切丝,茄子切成什么样看我妈心情,油盐花椒粉炒成,蔬菜的天然味道在花椒的香气中烘托出来~

另外的最爱是土豆泥和洋芋饽饽。土豆上锅蒸熟,捣成泥,油盐炒一下,蒜泥捣成,两者相配,浑然天成。洋芋饽饽做法类似,饽饽是宽面条,切成方块,与土豆一起蒸熟捣在一起,同样热油泼的蒜泥相配,每次都会忘记要减肥。

这次回家是在秋季,中秋前后山里的核桃下来了。满街都是成堆的核桃,上面的青皮也去,褶皱中留着黑色的残留。弄开后核桃肉上的黄白的皮是可以剥下来的,雪白的果肉一瓣瓣剥出来,甘香清甜,一天能吃2斤,中秋前后可以吃掉一年的核桃分量。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是家的味道杂文随笔】相关文章:

风的味道杂文随笔04-27

家的味道作文范文05-28

家的味道[800字作文]04-07

家的味道阅读理解07-04

家的味道给家人的一封信作文04-17

随笔杂文范文05-17

杂文随笔范文05-18

花见杂文随笔04-09

春思杂文随笔04-10

父亲杂文随笔04-10

上一篇:逆光飞翔影评下一篇:中戏考博辅导盛世清北中央戏剧学院艺术管理系考博考研辅导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