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化市第五中学名师培养工作实施方案

2024-05-20

从化市第五中学名师培养工作实施方案(共2篇)

篇1:从化市第五中学名师培养工作实施方案

从化市第五中学名师培养工作实施方案

为了满足学校和教师的发展目标和需求,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化成长,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高素质骨干教师队伍,为我校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提供师资保障,使我校早日成为文化底蕴深厚、师资力量雄厚、学校管理科学、办学条件优良、教学质量优秀、办学特色鲜明、品牌优势明显、根据有关师资培养规划、政策和规定的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学以师为先,名师出高徒。名师是教育改革、探索、创新的必然产物,是教育品位升高的客观呼唤,是迎接社会挑战的战略需要。通过实施“教学名师”工程,在全校营造敬业爱岗、争先创优、勤奋学习、比学赶帮的浓厚氛围;提高广大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乐于奉献的积极性;进一步推动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的形成。我校实施名师工程,是深入贯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方针,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充分发挥名师引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作用。为名师搭建平台,让英雄有用武之地;创造引进名师、培养名师和留住名师的环境,引领教师走专业化发展的道路。在各学科培养和造就一批学术造诣较深的“名师”从而达到强队伍的目的。

二、实施目标:

经过3至5年的努力,力争在全校形成以市级以上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为领衔,中青年优秀教师为骨干,布局比较合理的市级、校级名师梯队。

三、遵循原则

1.激励性原则:我校为教师在教育教学的天地里搭建施展才能的舞台,为教师创造施展才华的机会,让他们的聪明才智充分地运用到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去,为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而出力流汗,激励教师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同时在获得相应的“名师”后除了给予荣誉外,还将给物质奖励。

2.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学校将成立评审小组,首先对参评者的申报材料进行审阅、确认参评资格,然后根据相关量化评分标准进行评审。评审小组组长由校长担任,其他成员由相关行政领导、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组成。

3.实事求是的原则: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重在业绩,重在先锋、示范、指导作用。坚持标准,规范操作,宁缺勿滥。

四、具体措施:

1、结合“名师”队伍建设需要,今后每两年开展一次“校级教学名师”评选活动,以不断充实名师队伍。五年时间内,共培养校级教学名师20-30名。

2、采取推荐和审定的办法,在学科、学术后备带头人及中青年骨干教师中将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较高的教学水平、并具有一定教学研究能力的优秀教师选拔出来,进行重点培养。

3、充分发挥市、校级教学名师的榜样示范作用,让这些名师有进一步施展才华的机会与场所,为他们进行学术研究、开展学术交流创设有利条件。

4、采用多种措施鼓励支持帮助“名师”著书立说,或担任一定范围内的课题研究指导工作,以不断扩大其影响。

5、教学名师要确立明确的、既符合自己的教学特色、又适应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及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课题研究,并申请市级以上科研立项。

五、评选条件:

1、评选范围应为我校承担学科教学任务的中级职称以上专任教师。

2、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模范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协作精神。治学严谨,学风端正,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3、学术造诣高,长期从事教育教学研究,并取得公认的研究成果。有符合时代特点的教学思想,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方面取得突出成绩,做出重要贡献。

4、教学效果好,所任学科质量在全市有较大影响,有先进的教学方法,学生评价优秀。

5、努力从事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建设,自觉指导和帮助中青年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重视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对形成合理的教学梯队做出重要贡献。

六、申报、评选程序及办法

1、由个人递交书面申请,申报时间为每年的9月,提出申请后,必须报送名师标准中规定的所有材料,一人一袋。

2、申报校级学科带头人,必须是已被评为校级教学能手,申报县级以上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头人的,必须是已被评为校级学科带头人的教师。

3、申报后由专家评审小组组织考察评审(凡在评审小组成员中的教师如申报名师评选,则实行回避制度)根据情况确定。

4、评审小组综合考核评审后,确定各类名师人选,并向全校教师公示,接受监督。

5、学校表彰。

6、向市推荐高一层次名师。

七、奖励措施

1、凡评为校级教学能手和学科带头人,发给荣誉证书,并在学校媒体上宣传其事迹,在年终评优或晋级、晋职时优先,并积极推荐学科带头人中的优秀者评选“特级教师”。

2、被评为校级或市级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的教师,学校酌情奖励,将“教学名师奖”列入我校常设表彰奖励项目。

3、教师出版教育教学专著,学校给予资助。

“名师工程”是一项艰苦、复杂、长期的工程,也是保证学校长盛不衰的千秋大业,全校教师要共同努力,力争使名师工程达到预期目的,从而在教学上创出从化五中特色。

从化市第五中学

篇2:从化市第五中学名师培养工作实施方案

2011年新教师成长培养方案

我校2011通过公开招聘,引进了一名思想品德教师李铭,按照区进修学校的统一部署,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2011年新教师成长培养方案。

一、学校成立新教师成长培养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

领导小组

组长:刘光泉(校长)

组员:王玲(书记)陈军(副校长)

金凤英(教导处主任)

刘宝柱(组织人事科科长)

工作小组

组长:陈军(副校长)

组员:金凤英(教导处主任)

李克增(教导处副主任)朱传霞(业务指导教师)

陆海燕(班级管理指导教师)

二、聘请教学经验丰富的朱传霞老师为李铭的指导教师,聘请班级管理经验的路海燕老师为李铭的班主任指导教师。由教导处和团委牵头举行隆重的“拜师学艺”仪式,颁发聘任书并签订指导协议,明确各自的任务和责任。

三、对新教师及其指导教师提出明确的要求

(一)对新教师李铭的要求: 1.虚心学习,主动请教。

2.主动承担指导教师布置的课题及有关任务。

3.不断总结,定期向指导教师汇报每学期的心得与体会。4.每周至少听指导教师一节课或向指导老师理论业务学习一次,虚心学习指导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写出听课体会和教学反思。

5.每周应与班级管理的指导教师交流班级管理工作一次,写出心得体会。

6.做好听课、班级管理交流记录、期末总结。每学期期末将本人及指导教师活动记录收齐,上交团委。

7.拜师学艺一年,结合工作转正,上一堂汇报课。一年师生关系到期前,上一堂优质公开课,写一篇教育、教学论文,开好一堂主题班会。

(二)对指导教师的要求:

1.主动关心青年教师的工作、学习及发展情况,要指导新教师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理解熟悉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教材、进行教法的具体指导。

2.全程指导常规教学的各个环节,具体包括: A、教学计划的制定及总结的书写; B、备课及教案书写;

C、作业批阅及学生学习评价; D、课堂教学过程的指导;

E、了解学情及教学辅导等。每周至少跟踪听课1节,一学期不少于20节,全学年不少于40节,要认真做好听课记录,使用指导徒弟专用听课本。为能够有效指导,同时要在听课记录中做好课堂点评和总评记录。

3.指导青年教师积极参与相关学术、教育教学方面的活动。

4.业务指导教师每周不少于1节课或者1次教研活动,及时评课指导;班级管理指导教师每学期与青年教师至少谈话交流10次。

5.业务指导教师学期末填写期末总结表及指导意见;班级管理指导教师填写期末总结表及指导意见。

6.定期向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汇报新教师指导工作。

四、加强与区教师进修学校、区教学研究室的合作,邀请区名师、名班主任来校对李铭进行业务指导,帮助其成长。李铭要按教师进修学校的要求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定期向进修学校汇报自己的工作。

五、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全程指导、监督新教师成长培养的工作,并为新教师成长和指导教师的工作做出客观的评价,计入其工作业绩。

济南第十五中学

上一篇:原生态环境保护方案下一篇:一年级小青蛙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