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2024-05-22

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共8篇)

篇1: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目前,XX县共有新社会组织74个,其中社团组织47个、中介组织12个,民办非企业单位15个。新社会组织从业人员 3775人,其中专职人员913人,党员98人;兼职人员2862人,党员614名,单独建立党组织14个。

一、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主要做法和措施

2005年,无为县出台了《关于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意见》,近三年来,该县在夯实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基础、强化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自身建设、加强对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领导和指导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夯实工作基础。一是认真调查摸底。各级党组织对本地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每年进行一次全面调查摸底,并对本辖区内的新社会组织逐一建档,为搞好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二是抓好党组织组建。对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相对较稳定、结合较紧密的新社会组织,都要求单独建立党组织;对正式党员不足3名的,按照行业相近、地域相邻的原则,就近、就便组建联合党组织或直接挂靠邻近的党组织。三是理顺隶属关系。按照“有利于党组织开展活动、有利于促进企业发展、有利于党员的教育管理”的原则,新社会组织党组织一般由所在地的乡镇党委领导,专业性较强、行业特点明显的,由具有业务领导职能的行业管理部门党组织归口领导。

(二)加强自身建设。一是加强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凡建立党组织的新社会组织,均配备了专职或兼职的党务干部。党组织领导成员人数,一般3—5人,党员较少的党组织只设书记1人。党组织负责人的配备坚持高标准,切实把党性强、作风正、组织能力强、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具有一定党务工作经验、知识和能力,并且对新社会组织情况比较熟悉的正式党员选任到党组织领导岗位上来。二是健全党建工作制度。按照党章的要求,结合新社会组织的特点,建立了一套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有利于开展党的工作的规章制度。重点是建立健全“三会一课”制度、发展党员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党费收缴使用管理制度等,为新社会组织党组织更好地开展工作、发挥作用提供制度保障。三是不断壮大党员队伍。发展的重点放在那些从业人数较多、相对稳定、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新社会组织,把管理人员、专业人员和工作一线的优秀职工作为发展的重点,坚持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不断壮大党员队伍。四是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各级党组织共同帮助新社会组织做好党员的教育管理和培训工作,提高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理论政策水平。针对新社会组织党员的特点,加强党员教育管理,使新社会组织党员在本职岗位和急难险重任务中勇挑重担。

(三)加大领导力度。一是健全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坚持各级党委及组织部门的负责同志经常深入新社会组织进行专题调研,了解和关心新社会组织党组织负责人学习、思想和工作状况,加强思想教育、工作指导和业务培训,切实解决他们在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发现、及时总结、及时推广成功经验,努力把联系点办成党建工作示范点。二是建立党建工作指导员制度。乡镇党委建立向党员人数少、暂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但从业人数较大的新社会组织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制度。党建工作指导员一般由新社会组织所在地乡镇党委选派。三是实行定期汇报制度。各级党委把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纳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总体规划,加强对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检查指导,及时总结经验,树立典型,定期分析并通报情况。

二、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该县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社会中介组织党建工作的覆盖面难以进一步扩大。目前,新社会组织规模普遍偏小,近90%的从业人数在10人以下,从业人员稳定性较差,管理分散、活动不正常,有的甚至连相应主管部门都没有。这些新社会组织中的党建工作难度较大。二是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方式难以适应新形势需要。如社会团体比较松散,结构复杂,且不固定,党员一般都是机关或社会上的人员,一般都在原单位或所在农村支部参加组织生活。其从业人员特别是党员的管理大多沿用机关事业单位的传统模式,普遍存在没有独立的党组织,一般也是挂靠原单位党支部或基层村级党组织开展活动。三是新社会组织党组织的影响力和渗透力难以持续增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远未深入人心,新社会组织本身对党建工作的认识还不统一。由于新社会组织本身体制问题,其党组织对单位的人、财、物没有控制权,功能定位与中介组织的价值取向有一个较长的磨合期,党员的个人诉求尚停留在求生存、保稳定的阶段,对如何保持自身先进性思考不多不深,从而制约了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和影响力、渗透力的增强。

三、对加强和改进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几点建议

在社会中介组织中开展党建工作,必须坚持统筹规划、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原则。除加大宣传力度之外,还要认真抓好三大环节:一是加强和改善对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组织领导。按照属地管理为主兼顾行业管理为辅,把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纳入党的建设的总体规划,将社区党建工作、新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统筹考虑,动员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部门共同扩大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为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营造更优更宽松的大环境。要建立健全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及相应的办公场所,吸收包括组织、工商、民政、财政、司法、劳动等职能部门和相关的社区党组织参加,定期对新社会中介组织党建工作进行研究部署、指导协调和督促检查,形成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强大合力。二是加大新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和管理力度。对党员人数3人以上的新社会组织未建立党组织,应该加强组建党组织的力度。让党员由分散在各自居住的社区过党组织生活,改为集中过组织生活。可以考虑建立组织、工商、民政部门联合办公制度,把党建工作情况纳入新社会组织注册登记的申报事项,确保党务部门能及时了解新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底子,确保符合条件的新社会组织在成立时同步建立党的组织。同时要建立实施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联络员、信息员制度,使党务部门能随时了解新社会组织的党建动态特别是人员变动、员工心态、单位运行等情况,为及时建立或调整社会中介组织党组织提供决策依据。在党组织设置类型上,尽可能首选独立党支部模式,减少挂靠党支部数量,优先考虑新社会组织之间的联合,在党员过少的同类新社会组织中联合组建党支部;在党组织隶属关系上,尽可能将新社会组织党组织交由行业协会或业务最相近的企事业单位党组织进行管理,这样不仅可以解决党建工作在新社会组织中覆盖面难以扩大的难题,还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新社会组织的行政干预。三是改进新社会组织党组织的活动内容和方式。党组织的活动方式要切合新社会组织的特点,按照“灵活、务实、小型、多样”的原则进行设计,注重针对性、灵活性和实效性;活动内容要主题鲜明,尽可能符合新社会组织的企业文化、经营理念,有利于增强员工的拼搏进取精神和争先创优意识,有利于发挥党员的中流砥柱、先锋模范作用,确保党建活动为新社会组织发展所需要,引导新社会组织党员在实践性、互动性学习活动中提高,求得思想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双赢。

篇2: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1、管理体制不健全导致新社会组织主动性不够。新社会组织实行的是双重管理体制,即新社会组织成立都要经过政府业务主管单位的前置审批和政府登记管理机关的法人登记。而大量涌现的各种社会团体、行业协会等不少是挂靠某政府部门和主管单位,具有半官半民性质,经费和人员主要依赖于相关部门,缺少独立性和自主性。这种管理体制影响了新社会组织的组建和发展。

2、监管措施不健全导致新社会组织行业规范性不够。由于新社会组织涉及领域广、类型多,相关部门不可能做到监督管理全覆盖,存在“重登记轻管理”、“重发展轻培育”的现象,导致少数新社会组织外部监管制度缺失,遵纪守法意识不强,有法不依。少数新社会组织经济利益倾向比较明显,存在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自律机制不健全,民主建设不到位的现象,缺乏社会诚信、奉献社会和自觉接受监督意识,导致社会形象差,公信度不高。

3、服务水平不适应导致新社会组织作用发挥不够。新社会组织自身力量薄弱,发展后劲不足,普遍存在缺乏稳定的资金来源、固定的活动场所设备、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良好的内部治理结构等问题,再加上活动载体缺乏 1

创新,因循守旧,服务社会的作用不能充分显现,使新社会组织难以大有作为。比如不少行业组织无场所,行业活动不正常,信息沟通渠道不畅,难以发挥行业协会应有的作用。

二、加快推进新社会组织工作的建议

要主动适应形势发展变化的需要,加强党对新社会组织的领导,及时把党的建设延伸到各类新社会组织中去,把党的工作覆盖到各种新社会组织中去,切实把握新社会组织发展与规范的正确方向,使新社会组织成为党领导下的服务经济发展、参与公共服务、促进社会和谐的可靠力量。

1、理顺管理体系,完善管理机制,积极推动新社会组织快速健康发展。

一是要理顺管理体系。把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纳入基层大党建格局中,按照便于管理、便于工作、便于指导的原则,采取“谁审批、谁主管、谁负责”和坚持“属业管理与属地管理相结合”的办法,合理确定新社会组织党组织的隶属关系和管理模式。建立由组织部门牵头负责,“两新”工委指导协调,各登记年检单位负责源头管理,各业务主管单位负责建立审批,属地或属业党组织具体指导的统一领导、分工明确、通力合作的新社会组织大党建大联动新格局。二是要完善相关机制。建立健全新社会组织党建联席

会议制度、责任考核制度和党建工作指导员制度等相关制度,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工作责任,扩大党对新社会组织的影响力和渗透力。依托业务主管单位或行业协会建立党建工作站,整合优势资源,形成服务合力,实现新社会组织发展与党建工作的双提升。三是实行分类管理新模式。对律师、会计师、税务师等行业准入条件比较严格、管理较为规范、专业性较强的新社会组织,依托行业协会进行管理,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人才、技术、资金等资源优势,巩固和发展行业优势;对民办学校、民办医院、专业性、学术性研究协会等专业性较强的新社会组织,由业务主管单位直接管理,帮助制定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优化资源配置,规范服务行为,做到管理公开透明;对社区公共服务机构、社会团体、公益组织等专业性不强、规模较小,且对地方依附性较强的新社会组织由属地党组织进行管理,属地党组织充分利用新社会组织的人才和资源优势,开展各类社区服务、社会公益和群众文体活动,推进社会公益事业健康发展。

2、抓住重点领域,规范运行监管,建立新社会组织发展的长效机制。

一是要加强行业指导,实施精细化培育。要以工商联为牵头单位培育发展各类行业协会,切实发挥行业协会桥梁纽带作用,搭建人才交流和培养、技术创新、信息共享的平台,形成抱团发展的合力;以农办、农委为牵头单位加快培育发展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建设一支以能人大户、技术能手为主体的带头人队伍,培育一批具有地方产业特色的专业合作组织,有效发挥专业合作组织协调服务、业务指导、带动致富等作用;以民政、卫生、司法、群众团体为牵头单位大力培育发展公益慈善类新社会组织,整合利用现有资源与新社会组织开展共建活动,有效发挥公益慈善类组织在扶贫助困、兴教助学、便民利民、矛盾排解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二是要注重长效管理,提升规范化水平。依托民政部门按照组织类型的不同,建立会员、社会、政府参与的社会化评价体系,会同有关部门制定考核评估办法,按照新社会组织自评、业务主管部门初评、公示评估结论、登记部门综合确认评估结果等程序,确定评估等级,并将考核结果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开;依托行业主管部门按照行业要求和发展实际,有针对性地出台推进行业规范化建设的意见或标准,提升行业单位整体水平;依托组织部门开展新社会组织党建标准化认证工作,实施对标创建,组织考评认证,将业主、党员、职工群众“三个认可度”纳入考核体系,实现新社会组织党组织建设水平的提档升级。三是要落实制度保障,实现良性发展。通过完善政府购买服务机制,树立政府购买服务政策新理念,把适宜于新社会组织行使的相关业务职能逐步通过转移、授

权或委托的方式,移交给符合条件的新社会组织承担,探索建立以项目为导向的契约化管理模式,采取公开招标、项目发包、项目申请、委托管理等方式购买新社会组织的服务,如居家养老、法律援助、支教助学、扶贫济困等项目。支持新社会组织依法开展有偿服务,增加收入,增强提供服务的实力。

3、创新活动载体,打造服务品牌,探索新社会组织作用发挥的新途径。

篇3: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关键词:新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工作,存在问题,采取对策

一、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 各级党组织加大了对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重视和管理, 通过系统谋划, 整体推进, 使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管理体制更加理顺;通过积极探索, 试点先行, 使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组织系统得到全面构建;通过创新载体, 典型带动, 使新社会组织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通过严格标准, 加强指导, 使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日益规范。但面对新形势, 新任务, 新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仍然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 主要是:

(一) 在思想观念上, 对新社会组织党建重要性认识不足

由于企业以生产经营和经济增长为重点, 在部分新社会组织中, 企业领导人员对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 不同程度的存在着重发展轻党建, 重经营轻教育的倾向, 对在新社会组织内建立党组织、开展党的工作心存疑虑, 有的甚至认为企业党建是对中心工作的冲击和阻碍。

(二) 在人员组成上, 新社会组织党员结构数量不太稳定

从调查了解的情况可以看出, 新社会组织的组成人员身份复杂多样, 来自社会各个层面, 既包括部分在职干部, 又有一些离退休人员;既有个体经营人员, 又有务工农民。不同于社区和单位党员的是, 他们居住地相对分散, 而且人员流动性比较大, 因此导致了在党员结构、数量上的不稳定性, 给正常开展党建工作带来一定困难。

(三) 在发展环境上, 新社会组织党建软硬件建设程度不高

大部分地市、县区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总体上处于党员数量少, 党的力量薄弱阶段, 因此软硬件建设程度相对不高留。在软件建设上, 大部分新社会组织经费来源不足, 活动难以开展, 工作的内容、技巧、方法等不能完全适应新社会组织的时代特点, 而且相当一部分新社会组织还没有真正建立党的组织等等;在硬件建设上, 存在规模较小, 无固定场所的实际困难。

二、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思考和对策

新社会组织的迅速增加和蓬勃发展, 要求我们必须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 以改革创新精神, 实事求是地探索、把握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规律, 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 创新党建工作的方式方法。

(一) 提高思想认识, 关心支持新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

各级党组织要加强对新形势新任务的认识, 加强对完善和提高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重大意义的认识, 切实增强抓好和管理好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要本着有利于对社会组织中党员的教育和管理, 有利于不同性质新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 有利于新社会组织中党的组织和党员表率作用的有效发挥的原则, 将新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工作列入重要日程。要结合当地工作重点和党建工作实际, 根据不同新社会组织的不同情况, 突出重点, 区别对待, 采取有效措施, 新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高效、快速、稳步推进。

(二) 加大管理力度, 落实新社会组织党建责任主体

要积极建立健全和严格执行如“三会一课”制度、党员联系职工等制度。严格党的组织生活, 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活动, 开展多种形式的批评与自我批评, 逐步形成党委统筹指导、行政大力支持、条块相互联动、网络全面覆盖的党建工作新格局。尤其是党委组织部门要不断加强对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指导、帮助、督和检查, 广泛开展争先创优, 大力表彰优秀党员, 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作为新社会组织的审批部门, 不仅要对新申请登记的新社会组织的资质和资格进行严格把关, 还应该根据党建联动和联席会议要求, 对符合建立党组织条件的, 要积极提醒, 并通报相关党建主管部门。对于先前已经登记注册的, 审批部门要积极配合党建主管部门做好筛查工作, 协助做好党组织组建工作。同时, 作为新社会组织的主管单位和挂靠单位的党组织, 要认真履行职责, 主动深入新社会组织调研和指导, 要主动帮助新社会组织解决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对于暂时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上级党组织可以采取应选派党建工作联络员的方式, 协助新社会组织做好党的思想路线宣传工作和党员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以此达到党的建设工作在新社会组织中实现全覆盖。

(三) 加强工作指导, 不断探索新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工作新途径

要充分发挥新社会组织中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加强对他们的服务与指导。通过不同形式的学习与培训, 加强党员对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国家法律法规等熟悉程度, 使他们遵纪守法并能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通过学习市场经济知识、不同的岗位技能知识和工作业务技能, 增加干事创业的自信心, 提高市场和生活竞争力。认真研究新社会组织中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和新党员发展的模式和程序操作, 创新入党积极分子考察方式。以党组织牵头积极开展形式多样, 内容丰富的组织活动, 科学设计活动内容, 本着“服务、渗透”的指导思想, 增强活动的实效, 坚决杜绝形式主义。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要本着“服务与发展”的原则, 积极支持、指导和服务新社会组织的自身发展, 关心和维护组织成员的合法权益。

结语:

抓好新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 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具体举措。新社会组织的党建是一项系统工程, 起步晚, 可借鉴的成型经验不多, 但也正是因此给了我们更多创新的空间。我们要在实践不断总结经验, 认真积累经验, 逐步完善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体制和机制, 不断推动新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迈上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吴锦良.社会团体党建工作的调查与思考[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01, 06.

[2]邓成立, 王晓龙.加强我州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N].大理日报 (汉) , 2005, 10.

篇4: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关键词]党建工作;有效整合;新社会组织;工作重点;原则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并提出明确要求。党的十七大再次指出,全面推进新社会组织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新社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为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提出要求、明确方向。然而,新社会组织是一块崭新领域,党建工作的开展难度较大。过去,开展党建工作属于体制内的,我们非常擅长。今天,如何让新社会组织信服、拥护,愿意跟党走,却是一个挑战!这就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创新,认真思考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在解决具体问题中探索新路子,在破解难题中增强凝聚力。

一、必要性:为什么要加强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

加强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首先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现实需要。新社会组织是改革后诞生的一块新生领域,党组织基本上是一片空白,如果不加强新社会组织中党的建设,党的影响力、吸引力以及辐射力势必会下降。党与这些新崛起的社会力量的联系纽带必然会松弛,甚至断裂,新社会组织中的许多新生力量不能成为党的新鲜血液,严重影响或削弱党的执政基础。

当然,除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之外,加强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必要性还与其他因素有关。

是党调控社会、运作社会和领导社会的重要路径。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迫切要求其改变与之不相适应的党、政府、社会及企业市场高度一体化的政治体制形态,政企、政资、政社、政事等需要分开,即政府的一部分职能、功能开始发生转移。在这种新的形势下,各种新的社会组织如社团、协会、中介机构、社会服务组织及志愿者组织等作为部分职能承接者大量涌现。如此一来,党原先调控社会、运作社会和领导社会所依靠的工厂、机关、街道、乡村等“杠杆”、“连接器”、“传动器”已经不够,迫切需要在新社会组织这块新领域组建党组织、开展党建工作以建立新的“杠杆”、“连接器”、“传动器”。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各行各业人们的创造活力,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新社会组织已逐渐成为社会人员比较集中的地方,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于党。因此,要积极在新社会组织中成立党组织,加强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的作用,如通过反映群众的意见和呼声,妥善协调不同社会群众的利益关系,化解矛盾及规范行为,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是积累党内民主建设经验的重要实践。新社会组织的发展本身就是一个培养公民意识的过程,是实现民主的过程,民主是其发展和运作的显著特点。党组织要积极参与新社会组织的民主管理,不断推进社会组织治理的民主化进程,同时也要积极学习和汲取新社会组织民主运作的经验,加快党组织自身的民主化建设,为党内民主化建设提供有益的经验。

是新社会组织自身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在新社会组织中开展党建工作,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就能够为新社会组织健康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在新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反映社情民意,协调关系和化解矛盾,就能够为新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党组织还能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和监督新社会组织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为新社会组织健康发展提供组织保证。

是解决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问题的客观需要。在一些新社会组织中,党的建设相对来说比较薄弱,主体表现在:一是党组织覆盖面不广,大量党员游离于组织之外,党组织未能在新社会组织中普遍建立。二是党组织活动较少,凝聚力、向心力不强,影响力和渗透力不够。三是党建工作缺人才、少资金和无场所等,党组织的作用未能发挥。四是党组织地位和职能定位尚不清晰,未能形成有效、长期的工作机制。五是从业人员结构比较复杂,流动性大,其管理相对松散,造成党建工作困难较多,积极性不够高。六是党建工作方式缺乏创新,难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七是党组织隶属关系没有理顺,一些地区和部门的党组织对本地区的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管理薄弱,有的甚至放任自流。

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落实。党、政府、社会及企业市场高度一体化的政治体制形态发生改变后,政府加大其职能的转移并积极推动社会组织的民间化与自治,以广东省行业协会为例,目前已全面实现政会分开和民间化,100%的行业协会已实现“自愿发起、自选会长、自筹经费、自聘人员、自主会务”。然而,社会组织的自治性将会弱化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因此,应当积极推行“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组织管理模式,加强党对社会组织的政治领导,积极推动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当下,受金融危机影响,社会组织必须认真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各项方针政策,把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社会组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就需要成立社会组织党组织,以确保新兴社会组织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大局开展工作。

二、合理性:如何实现党建工作与新社会组织运行的有效整合

加强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并不一帆风顺。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新社会组织主要负责人,特别是非党员负责人(业主、法人等)对于成立党组织存在顾虑:一怕党组织建立后,会干预新社会组织的决定,打乱正常的工作秩序,削弱和制约他们的权力;二怕党建工作越多反而加大管理成本;三怕党建工作削弱新社会组织负责人对党员雇员的管理与制约。这些顾虑的背后是对加强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合理性提出质疑。

因而,开展党建工作的首要任务是解决好其开展的合理性问题,以防止可能存在的利益冲突或工作方式上的干扰,使党建工作依照法律规定和党章要求及中央的有关规定,符合新社会组织的实际,坚持改革创新,注重实效,努力做到业主、党员、群众三认同、三满意,既有利于新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又有利于服务大局与和谐社会的建设。具体要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把握好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界限。党建工作要明确自己的职能、活动范围,以促进新社会组织业务工作为基准,在不影响或干扰业务工作正常进行的情况下开展党建工作。只有把握好这个界限,才能以党务促业务,把党建工作与

业务工作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把党建工作渗透到从业人员政治素质、业务素质、文化建设、诚信建设等各个方面,增强党建工作的实效性。

2坚持好新社会组织与党建工作的共赢共进。把党建工作的总体要求与新社会组织实际结合好,才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把党建工作与新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结合起来,以促进党建工作与新社会组织的共同发展。

3定位好党员双角色扮演。探索好党员在新社会组织里的活动形式和载体,使党员扮演好双重角色:一是充分发挥党员在生产经营中的“经济人”角色;二是充分发挥好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政治人”角色。

4处理好党组织与业主的关系。处理好党组织与业主的关系体现为由“雇佣人”到“合伙人”再到“引路人”的规律。发挥好党组织的作用,由“雇佣人”向“合伙人”的转变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成为业主的合伙人,与业主合力发展业务,才能获得业主的支持,进而,才能发挥好党组织“引路人”的角色。

5实现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与其他领域党建工作有机衔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企业、街道社区及其他各种经济社会组织,每个领域的基层党建工作既有各自的特点和规律,又密切相关,相互影响。这就要求抓好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以实现与其他领域党建工作的有机衔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三、工作重点:当下加强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重点

(一)开展调查研究,做到底子清、情况明

对新社会组织发展状况及党的工作情况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是做好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第一步。只有通过全面调查,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才能有针对性地做好党建工作,才能提高和完善基础较好的新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才能帮助党力量薄弱,工作基础差的新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更上一个台阶。具体地说,各级党组织对本地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每年进行一次全面调查摸底,并在调研中指导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帮助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只要做到底子清、情况明,搞好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就有了良好基础。

(二)做好思想工作,在“必须建”上统一认识

新社会组织成立党组织,开展党建工作,离不开各级党组织、管理部门、社会组织成员及党员的支持,做好其思想工作以统一认识相当重要。首先要做好纠正各级党组织及管理部门思想认识不到位的工作,增强其加强新社会组织党组织建设的责任意识。其次要做好新社会组织相关责任人的思想政治工作,使其充分认识到党建也是生产力,能够促进新社会组织各项工作更好更快发展,能够凝聚人并形成积极向上的组织文化。最后教育党员牢记党员身份,增强党的意识,消除无所作为思想,积极推动党组织建设,多多参与党组织活动,充分发挥党员作用。

(三)创新组织设置形式,在“怎么建”上打破常规

在组织设置形式上,可根据新社会组织自身的实际情况探索以下几种形式:(1)单建式。对有三名以上正式党员,具备建党条件的,原则上都要单独建立党的组织。(2)联建式。对于党员人数少,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按照“行业相近,地域相邻”的原则,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两新”组织单位联合组建党支部。(3)挂靠式。依托民政部门、行业协会等有关团体成立党组织,对本系统的新社会组织党员进行管理。(4)派入式。由上级党组织向没有党员的新社会组织派驻政治指导员或联络员,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建立党建创造条件。(5)属资式,根据“谁出资、谁负责”的原则,以资产为纽带,由投资、主办新社会组织的单位党组织主管这些组织的党建工作。(6)临时式。对于能够确认党员身份,但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将党组织关系转入的党员,通过建立临时党支部加强对其进行管理。

(四)建立健全各项工作机制,促进党建工作有效开展

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主要包括在新社会组织中建立健全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的机制、党员教育管理机制、发展党员工作机制及构建党组织工作正常运转的保障机制。在建立健全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方面,要积极探索其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有效方式,让各类党员能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党员教育管理方面,新社会组织中党员分散性强、流动性大、难以集中,须积极探索教育管理的有效路径,如做好流动党员、“隐形”党员的普查工作,并采取融教育、管理和服务为一体的管理方法对其进行管理教育;在发展党员工作机制上,根据新社会组织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党员发展流程,明确入党人员的相关信息,重视听取本单位党员群众或服务对象意见或设计党员考核表,以吸收思想觉悟高、政治表现好及活动积极的优秀人员入党;在构建党组织正常运转的保障机制方面,应建立党务工作人员岗位补贴制度,科学设岗,考绩定酬,以保证党务工作人员的相对稳定,积极探索以确保党组织活动经费来源的路径,如从新社会组织管理费中划拨或者加大党费返还力度等,与此同时,要充分整合相关部门的活动场所,为党组织活动创造条件。

(五)定位好党组织的职能,确保党建工作的主动性

从已有的实践来看,新社会组织党组织的职能不明确,严重影响群众的凝聚力,党组织的内动力以及开展党建工作的主动性。故需明确好并完善新社会组织中党组织的职能。目前,其主要职能至少包括:一是宣传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引导和监督新社会组织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实现党的政治领导;二是支持新社会组织及负责人按照组织章程开展工作;三是提高员工的竞争力、生存力;四是做好从业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服务党员群众,维护各方合法权益,团结凝聚人心;五是加强新社会组织文化建设;六是加强在新社会阶层中培养积极分子和发展党员。

(六)扩大党组织工作覆盖面,消除党建工作空白

提高新社会组织党组织的组建率,扩大党在新社会组织的覆盖面,是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重要基础。应根据新社会组织的不同情况,本着有利于党组织建设、业务工作和党的活动的原则,建立党小组、独立党支部或联合党支部等,积极稳妥而科学合理地设置党组织,做到成熟一个建立一个,建立一个巩固一个,努力消除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空白点。另外,要抓好党建工作示范点的建设与宣传,从而起到示范带动作用,以及通过选配思想素质好、作风过硬、工作经验丰富、参与新社会组织经济经营决策能力强的党员组成党支部班子成员,以利于党组织工作覆盖面的扩大。同时,要明确相关部门对新社会组织党组织建设工作的督促检查以及要通过查找、稳定和发展党员,特别是“隐身党员”,不断壮大新社会组织的党员队伍,为组建党组织奠定基础,为开展党建工作创造条件。

四、原则:加强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应遵循的原则

一是实事求是原则。新社会组织的发展受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同时也受其他条件的制约。因此,要根据具体情况建立党组织,推行党建工作,不能夸大主观能动性。误认为一切党建工作都有利于新社会组织的发展,结果,造成与新社会组织的冲突,影响党建工作的开展。相反,应充分考虑各

种制约因素,在实践中深入调查,逐步探索,循序渐进,综合好各方意愿和要求,使党建工作与新社会组织和谐发展。如对于党组织建设模式,要坚持因地、分类指导、注重实效的原则,积极探索符合实际的模式,对具备条件的应尽快建立党支部,对暂时不具备条件的,应建立联合支部,或落实一名党建工作指导员以利于新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

二是多样化原则。新社会组织本身是非常复杂的,如地域与地域的不一样,行业与行业的不一样,每一类组织又不一样,同一类组织内每一个单位也不一样等等。在实际开展党建工作就不应该是统一部署或采用单一模式,而应该根据各新社会组织的实际情况开展多样化的党建工作,如党组织设置形式可采用“新建、联合、挂靠、选派”等多种形式;对新社会组织文化建设应坚持“以人为本”,形式要多样,尽量满足党员、员工、业主的多种需求,等等。

三是科学原则。科学原则强调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始终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来检验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成效,切实打牢工作基础。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是否抓到点子上,是否取得真正成效,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来进行评判和衡量。首先要体现以人为本。把教育人、引导人、团结人、关心人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密切联系群众,做好群众工作,把最广大成员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等等。其次要做到统筹兼顾。统筹是理念也是方法,新社会组织与所服务的市场主体、与所依存的城市社区、行业主管部门联系紧密,加强新社会党建工作,就要充分整合现有资源,实现组织共建、党员共管、资源共享。如积极地运用政策、信息资源发挥咨询、引导、监督和献计献策的作用。另外,运用各种资源协调调节与相关部门(工商、税务、计监、药监等)的关系。最后党建工作要始终围绕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这个中心来进行统筹和谋划,在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新社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中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新推动,并有助于新社会组织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四是创新原则。新社会组织是一块新领域,只有通过创新才能使党的活动与新社会组织的运行有机结合起来。具体要做到:(1)创新工作方法。改变以往就党建抓党建的做法,将工作定位在协调劳资关系、密切党群关系上,将工作重点放在为员工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上,将工作重心放在提供党员教育、管理和服务上。(2)创新工作手段。利用互联网交互式的联络手段,在党员与新社会组织之间,党员与党员之间建立起便捷的交流、联络渠道,打破时间、地域、专业等的限制。(3)创新组建模式。根本实际情况,研究探索新社会组织党建模式。(4)创新运行机制。发挥现有党务人员积极作用的前提下,充分挖掘和整合社会资源,不断充实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队伍,改进党务干部的选配方式,多渠道招揽人才等等。(5)创新党员教育方式,根据新社会组织自身的特点,通过上党课、作形势报告、举办演讲比赛、开展交心谈心活动、在网站上开辟党建栏目等不同的、灵活的方式,组织党员学习、讨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将必要的政治学习融入业务知识学习、科技文化知识学习和有益身心健康的文化活动之中。

篇5: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是部分人对“两新”组织党的建设思想认识还不到位。首先是重视“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氛围尚未完全形成,有些部门和党务工作者思想上还存在一些模糊认识。有的认为,“两新”组织一般规模比较小,党员人数少,抓不抓党的建设无关紧要;有的对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存在畏难情绪,认为与“两新”组织无领导、管理关系,开展党建工作难度大。其次是相当一部分“两新”组织负责人思想上有疑虑。有的担心党组织建立起来后会团结员工与自己对抗;有的担心党组织开展工作影响生产经营、加重企业负担;有的认为企业、社会团体、中介组织靠规章制度来约束员工,按章程办事,无需设立党组织;还有一部分“两新”组织负责人持观望态度。第三,“两新”组织中部分党员党性观念淡漠。党员不愿暴露身份或不愿将组织关系转入,已成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最大难题。有的党员负责人一心忙于挣钱,对建立党组织,开展党的工作漠不关心;有的务工党员存在雇佣思想,认为自己是打工者,参不参加组织活动无所谓,有的甚至隐瞒党员身份。凡此种种都说明,无论是有关组织和部门,还是“两新”组织和党员,都没有真正认识到在“两新”组织中建立党组织并有效开展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导致思想上模糊,行动上落后。

二是“两新”组织中党组织的地位还不够明确,作用发挥不够理想。目前,对“两新”组织中党组织处于什么地位、发挥什么作用、主要职责和任务是什么等,尚未完全明确。因此,往往存在着“两新”组织找不准自己的位置,工作上无所适从,影响了“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正常开展。加之“两新”组织在产权结构、管理体制等方面的特殊性,业主对企业的一切活动具有最终决定权,这一特点决定了党组织在“两新”组织中开展党的工作处于相对被动的局面,往往把党组织“从属化”、“隐形化”。

三是“两新”组织党员比例少,党组织组建率低。由于党员人数少且流动性强,再加上一些党员不愿意把党组织关系转到“两新”组织中来,使相当数量的“两新”组织不具备建立党组织的条件。此外,即使具备建立党组织的条件,往往因为没有合适的党组织负责人人选,而迟迟不能建立党组织。

四是部分“两新”组织党组织设置不合理,隶属关系还没有完全理顺。目前,大多数“两新”组织存在无上级主管部门、无行政隶属关系、无行业协会的“三无”现象。其党建工作由谁来管还不够明确,存在多头管理、分散管理甚至无人管理的情况。一些国有、集体中小型企业被个体私营企业收购、兼并后,往往由于兼并企业没有建立党组织,被兼并企业党组织不知隶属何处,兼并企业党组织与被兼并企业党组织在建制上有时也出现不匹配的现象。

五是部分“两新”组织的党组织活动不正常,作用难以发挥。由于受时间、场地、经费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过去一直沿用的静态管理模式也与“两新”组织党员工作的流动性、变动性不相适应,这些都影响了活动效果。此外,一部分“两新”组织虽然有党组织但无活动,有的缺乏健全的组织生活制度,使党组织的作用不能很好地发挥。

上述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有效开展。这种情况下如何贯彻落实好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的:“加大在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的工作力度,探索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方法和途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第80页),成为当前党建工作研究和实践的重点课题之一,必须采取得力措施加以解决。

1、进一步提高对“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增强工作的自觉性。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当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工人阶级的队伍在不断扩大,在“两新”组织中从业的职工群众包括广大农民工在内,都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都是我们党重要的阶级基础。要贯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就必须切实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真正做到凡是有群众的地方就有党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包括新社会阶层广大人员在内的一切力量团结在党的周围,进一步夯实党的阶级基础和执政基础。同时,搞好“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也是维护广大职工群众合法权益和社会政治稳定的迫切需要。因此,各级党组织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从建立健全“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领导体制入手,将“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纳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之中,纳入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

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之中,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之中,努力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有关方面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两新”组织党的建设工作格局,为“两新”组织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2、积极进入,着力抓好“两新”组织党组织的组建工作,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党章第二十九条明文规定:“凡是正式党员三人以上的,都应当成立党的基层组织”。党的基层组织的建立不能也不该有被遗忘的地方。因而在对待“两新”组织中党的建设问题上,应当理直气壮,积极进入,努力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具体工作中,要坚持因地、因企制宜,采取“独立、联合、挂靠、派入、统建”等灵活多样方法,抓好组建工作。具备条件的“两新”组织要按照党章规定,及时建立党组织;对暂不具备条件的,要按照“行业相近、地域相邻、方便工作”的原则,建立联合党支部;对没有党员的,采取派驻党建指导员、党员联络服务站或依托工会组织等形式开展党的工作。要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及时总结推广一些地区的楼宇党建全覆盖的经验,探索在这一领域“两新”组织中建立党组织的办法,加快在社会团体、行业协会、社会中介组织等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的工作步伐,力求做到成熟一个建立一个,建立一个健全一个,健全一个巩固一个,使在“两新”中建立党组织工作有突破性进展,减少“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空白点”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

在准确把握并做好上述工作的同时,还应把握好三个问题:一是突出重点,循序渐进。优先考虑在规模较大、员工人数多、生产经营比较稳定、具备党组织书记人选、业主比较开明的“两新”组织中组建党组织。二是搞好协调,形成合力。组建过程中,党委组织部门要负责组织协调宣传、统战、工商、人事、劳动、税务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和各类协会等,密切配合,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合力,共同做好组建工作。三是结合实际,理顺关系。从实际出发,本着有利于加强“两新”组织的政治领导、有利于开展党的工作、有利于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的原则,理顺“两新”组织党组织的隶属关系。

3、准确定位,找到党组织在“两新”组织中作用发挥的最佳点。党组织在“两新”组织的地位问题,实际上是党组织同企业(社会组织)、企业主(业主)、职工群众的关系问题。“两新”组织中的党组织的正确定位应该是在企业(社会组织)职工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首先,十六大党章明确规定,“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中党的基层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而对“两新”组织中党的基层组织,没有这一提法。其次,“两新”组织的业主、董事会拥有法律赋予的生产经营决策和人事任免权,而“两新”组织中党的基层组织不能直接参与重大问题决策以体现政治核心作用。其三,按照党章的要求“党的基层党组织领导工会、妇联、共青团等群众组织,团结凝聚职工群众,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党组织必然成为职工的政治核心,由此而积极影响了“两新”组织对重大问题的决策,但并不能说明党的基层组织在“两新”组织中发挥了“法定”的政治核心作用,这只是政治影响力之所及。

具体来说,这种政治影响力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实现:其一,党员尤其是党组织班子成员要树立先做业务“能人”,后做政治“红人”的观念,通过依法进入企业管理层的渠道,以“能人”和“红人”先锋模范作用的双重效应,影响企业决策,实现引导和监督;其二,通过党员在生产、科研、销售等方面的表率作用和开展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凝聚人心,激发热情,促进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其三,通过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提高职工的思想文化素质,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其四,通过领导并发挥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的作用,积极协调劳资关系,既保护业主的正当合法权益,又维护好职工的合法权益和地位,实现企业发展、劳资双赢。

4、完善机制,创新载体,着力增强“两新”组织中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当前出现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的新形势下,“两新”组织党员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流动性、分散性、差异性、多变性显著增强。应当积极探索对“两新”组织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的有效途径,找准“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与企业(社会组织)发展有机结合的切入点,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两新”组织中党建的时代特征。为此,应该在实践中努力把握四个环节:

篇6: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要求摘录

时间:2010-12-20来源:中国注册税务师协会作者:中国注册税务师协会阅读次数: 356 字体: 【大 中 小】

各种新建立的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日益增多,需要从实际出发建立党的组织,开展党的活动。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

中央领导同志重要论述

胡锦涛同志的有关论述

要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全面推进农村、企业、城市社区和机关、学校、新社会组织等的基层党组织建设,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创新活动方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动其他各类基层组织建设。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习近平同志的有关论述

要紧紧围绕协调利益,化解矛盾,规范服务加强新社会组织党的建设。以行业规模较大、业务主管部门明确、工作基础较好的律师、会计师等行业为突破口,以点带面,积极探索加强新社会组织基层党建工作。

___2008年2月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各地各部门党委(党组)要坚持抓好新社会组织学习实践活动整改落实阶段的工作,着力加强长效机制建设,再接再厉、乘胜而进,在新的起点上全面推进新社会组织党的建设,进一步扩大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

——2010年1月29日在北京调研新社会组织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情况时的讲话

各地各单位要充分利用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这一难得机遇,攻坚克难,推动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要扎实抓好新社会组织党组织组建工作,认真落实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责任制,进一步理顺新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积极探索新社会组织党组织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切实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2009年1月在北京出租汽车暨汽车租赁协会召开部分新社会组织学习实践活动座谈会上的讲话

李克强同志的有关批示

旭人同志:

财政部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精心组织指导会计师事务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带动了服务创新,规范管理和业务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望总结经验,着力建机制、打基础,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2010年1月24日在财政部呈报的《关于会计师事务所学习实践活动和注册会计师行业党建工作有关情况的报告》上的批示

李源潮同志的有关论述

要进一步探索解决“两新”组织中党组织建立难、发挥作用难问题的有效途径,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增强党对“两新”组织的影响力和对员工的凝聚力。

——2008年2月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逐渐完善,党在各个行业的组织系统和领导系统也要健全和完善。财政部、司法部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探索的加强行业党组织建设的经验,对成系统的新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具有示范意义。要认真研究在新社会组织中加强党建工作的规律和方法,理顺行业党组织管理体制,明确行业主管部门抓党建的责任,根据行业特点建立组织、开展活动。要依托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组织的力量,支持和保障行业党的建设。要坚持党的建设与业务发展相结合,以党建保发展,以发展促党建,在新社会组织形成党建与业务相促进,业务与党建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2010年1月27日到财政部、司法部调研会计师行业、律师行业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时的讲话

中组部关于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相关要求

【重要意义】加强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我国新社会组织种类繁多,包括社会团体、社会中介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和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多种类型,涵盖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教育、卫生等多个领域。业务涉及生产、流通、消费、社会保障等多个环节,承担着提供服务、2 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等多种公共服务职能,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社会组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决定了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这一领域党的建设,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培育扶持和依法管理新社会组织,推动他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更好地服务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2008年7月中组部副部长欧阳淞在全国律师行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指导思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应当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全国组织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要求,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创新活动方式,发展党内民主,充分发挥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

——2008年7月中组部副部长欧阳淞在全国律师行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管理体制】创新党建工作管理体制,明确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责任主体。当前,管理体制不顺畅、责任主体不明确的问题,仍然是影响和制约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发展的一个主要问题。要按照有利于加强党的领导、有利于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有利于开展党的活动的原则,建立健全地方党委统一领导,市、县分级负责,业务主管单位或行政挂靠单位党组织管理为主,行业协会党组织管理为依托的党建工作管理体制。一是对行业准入条件比较严格、规模较大、数量较多、管理比较规范的新社会组织,如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建筑师事务所等,以业务主管部门党组织管理为主,依托行业协会党组织进行管理。二是对专业性较强,数量较少、暂不宜成立行业党组织的新社会组织如民办学校、民办医院等,可由业务主管单位或行政挂靠单位党组织直接管理。三是对专业性不强、规模较小,且对社区依附性较强的新社会组织,如社区公共服务机构等,可由街道社区党组织管理。四是有条件的地方可借鉴一些省市的做法,成立党的社会工作委员会,作为地方党委派出机构,专门负责领导本地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

——2008年7月中组部副部长欧阳淞在全国律师行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组织设置形式】创新党组织设置形式,扩大党在新社会组织中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目前,新社会组织党组织覆盖面普遍偏低,抓好党组织组建工作,是这一领域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要借鉴抓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经验做法,先从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规模较大、人数较多、影响较大的新社会组织抓起,积极探索务实管用、灵活便捷的党组织设置形式。首先,对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新社会组织,都要及时建立党组织。其次,对党员人数不足3名的新社会组织,可按照业务相近、地域相邻的原则,就近与其他新社会组织中的党员联合建立党支部,或将党员组织关系转入其业务主管单位或挂靠单位的党组织,参加党的活动。再次,对目前还没有党员的新社会组织,可采取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联络员,先行建立工会和共青团等群团组织,为建立党组织创造条件。此外,还可以通过建立“商务楼宇支部”等形式,把新社会组织中的党员组织起来。同时,3 要切实加强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及时把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群众基础好的员工,特别是高学历、有专长、工作一线的青年骨干作为重点发展对象,不断优化党员结构,发展壮大党的力量。

——2008年7月中组部副部长欧阳淞在全国律师行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进度与目标】力争通过一年左右时间的努力,使行业规模较大,业务主管部门明确,工作基础较好的律师、会计师等行业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取得突破性进展,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通过三年左右时间的努力,涌现出一批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作用发挥好,社会反映好的新社会组织党组织。

篇7:大力推进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

近年来,义乌市委从实际出发,把加强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作为事关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的大事来抓,以“消灭空白点、扩大覆盖面、增强有效性”为目标,积极探索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1.按照“把握规律、有效覆盖”的要求,创新党组织组建工作。把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纳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总体规划,按照“先易后难、分类指导、有序推进、全面覆盖”原则,推进新社会组织党组织组建工作,不断扩大党的工作覆盖和组织覆盖。

健全组建工作机制。市委成立了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各镇、街道也建立相应的具体工作机构,明确工作人员,落实工作任务,建立职责明确、网络健全、上下联动的党建工作体系。同时,建立组织部门、登记管理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三位一体、共同负责、通力合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及时指导新社会组织按要求组建党组织。

探索组织设置形式。根据正式党员人数、新社会组织性质等实际情况,分别采取单独组建、联合组建、挂靠组建等方式,成熟一个组建一个,建立一个巩固一个,巩固一个带动一批。对于有正式党员3名以上、党员人数较为稳定、有合适支部书记人选的新社会组织,单独建立党支部。对于党员人数较少的新社会组织,按照“行业相近、地域相邻、工作方便”的原则,由各社会组织共同联合建立党支部。对于不具备单独建立支部条件的新社会组织,挂靠社区或主管部门,成立党员小组。对于暂不具备组建条件但又有工作要求的新社会组织,从业务主管单位党组织或所在地党组织中选派熟悉业务和党务工作的党员,担任党建工作指导员,为以后组建工作创造条件。

理顺归口管理体制。根据便于管理、便于工作、便于指导的原则,实行行业管理、属地管理、对口管理、挂靠管理、指定管理等不同的管理体制。对一些规模较小、政策性和专业性不是很强,与街道社区和镇关系紧密的新社会组织,以及行业关系隶属于地方的新社会组织,其党组织关系一般实行属地管理。对一些政策性、专业性强的新社会组织,其党组织关系一般由业务主管单位党组织直接管理。对已成立行业协会的新社会组织,其党组织关系一般由业务主管单位依托行业协会组织管理。对一些不具备单独建立党支部条件的新社会组织中的党员,挂靠到社区或主管部门党组织管理。对一些行业特点不明显,无明确上级主管部门的新社会组织,则由上级组织部门指定实行属地管理或归口到性质相近的行业主管部门管理。

2.按照“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要求,创新党组织自身建设。通过实施党组织规范化建设,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

配强党务干部。在新社会组织党组织中,倡导行政负责人和党组织班子成员“双向进入、交叉兼职”,同时把党性强、业务精、有一定组织能力和党务工作经验的行政负责人或管理者选拔到党组织书记岗位上来。明确规定新社会组织辞退或解聘党组织负责人,应事先征得上级党组织和业务主管部门的同意,确保党组织负责人应有的权利和党务工作者队伍的稳定。完善党组织负责人待遇保障制度,给予享受各单位副职的待遇,激励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加强对党务干部的考核,建立完善监督考核制度。每年组织一次集中业务培训,提高党组织负责人的业务能力和领导水平。

健全工作制度。按照党章要求,结合新社会组织的特点,建立健全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有利于开展党的工作的规章制度。对党组织职责、“三会一课”制度、党员电化教育制度、党员责任区制度等实行统一要求,并做到制度上墙;开展丰富多彩的争先创优活动,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工作,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加强队伍建设。坚持标准,严把质量,做好党员发展工作,把经营管理者、业务骨干中的优秀分子培养成党员。加强党员组织关系接转工作,对在新社会组织工作六个月以上而组织关系未转入的党员,原则上将其组织关系转入新社会组织党组织(包括业务主管单位党组织、行业协会党组织、所在地党组织);对长期在新社会组织工作而组织关系确实难以转入或短期在新社会组织工作的党员,凭《流动党员活动证》参加新社会组织党组织的生活。

3.按照“服务党员、关爱党员”的要求,创新党内服务工作。积极探索新社会组织党内服务的新机制、新载体,不断拓展党内服务的新途径,逐步形成“党委服务支部、支部服务党员、党员服务群众”的党内服务格局。

完善党内服务机制。成立市级党员服务中心,各镇、街道建立党员服务站,各新社会组织党支部成立党员服务点,对外挂牌明示,明确工作职责和服务项目。建立新社会组织党员信息库,全面了解党员的需求,并确定重点服务对象和困难党员帮扶名单,有针对性地开展党内服务。建立党员慰问制度、结对制度、扶贫帮困制度、访谈制度、信息传达制度等各项服务制度,将服务落到实处,切实增强党员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强化党内服务功能。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注重保障党员权益。从入党教育培训到党组织关系转接,从志愿者服务到优秀党员宣传,从热线求助到代理承办等,全方位地为党员提供服务。各党内服务机构公开服务电话,畅通党员与党组织之间的联系,全面掌握党员的思想状况和实际需求,使服务工作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有效整合全市党组织及社会资源,发挥各相关部门、辖区单位在基层党建中的作用,实现上下联动、共同服务,形成服务合力。

落实服务保障措施。通过积极沟通和争取,新社会组织党组织普遍设立了“党员活动室”、“党员之家”,进一步拓展了党员活动空间。探索通过管理费用税前列支、党费奖励、财政补助等途径,为新社会组织建立党组织、开展服务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落实人员保障,明确专人负责联系、落实和开展党内服务工作。

4.按照“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要求,创新作用发挥途径。把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着力点放在支持和推动新社会组织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做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有机结合,实现“以作为赢

取地位”的目标。

发挥党组织的宣传引导作用。通过党组织负责人、党员行政领导、党员业务骨干在新社会组织中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党员教育,开展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和身边党员实例教育,增强党员意识。做好骨干培育,开展“三推荐”活动(推荐党员到新社会组织就业,推荐优秀职工入党,推荐优秀党员进入管理层),使党性观念强、思想政治素质好、专业技能突出的优秀党员通过竞争走上重要岗位。

篇8: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从2011年7月开始, 卢文凯在导师的支持下, 开始了在北京小西天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工作。接近2年的孵化工作中, 卢文凯前后孵化过团队16个, 其中成立6个月后存活的有7个, 成立1年后存活的仅有4个, 其中1个被技术收购了、一个没融资但实现了收支平衡、一个苦苦支撑着马上能获得天使投资、最好的一个马上将进行A轮融资了。

他从12个失败项目和4个相对成功案例中总结出了10个大学生创业教训:

1.学生创业不要做上下游对接很重的产品

云端科技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项目, 它的目标是帮你的钱包瘦身, 将所有的优惠卡、会员卡、积分卡都放到一个app上。可是项目最后失败了。原因是:这是资源导向性的项目。他们相当于商家和消费者之间的桥梁, 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这点已经很难做, 更何况他们需要大量的商家在你的app上登记、更新。而后者偏偏需要大量社会资源。大学生往往无法凭借“努力”就能补上这一短板。

所以, 大学生项目最好只对接一类用户。比如, Facebook最初只针对大学生, 超级课程表也是只针对大学生。

2.如果你的创业方向不是你的兴趣爱好, 请谨慎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行话也有说“隔行如隔山”。最靠谱的学生项目首先是源自创业者的兴趣和爱好。一个不爱看书的团队, 做的却是书友间的兴趣社区;一个自己不玩游戏的人, 却异想天开做游戏。真正进入一个行业, 需要时间成本, 了解新概念、用户习惯、潜规则。时间是创业的最大成本, 进入一个行业并做你的项目, 你能兼顾吗?

大学生阶段, 大部分学生对“产品”设计的掌控能力不足、对“人性”的理解也尚未形成系统的知识。大家应该从最熟悉、最常接触的方面入手, 去发现这些方面中很麻烦、很不便利、很难堪之处, 再利用互联网、科技的方式来优化这个过程, 使大家 (用户) 的生活更加美好。不错, 无论app还是网站, 都只是一种优化的方式, 它并不是生活的主题。

3.人员稳定性是学生团队的最大杀手, 而队长则是决定项目成败的重中之重

在每个团队的最初最关键的6个月, 有超过一半以上 (9/16) 的团队发生人员变更。回想文章开头的那个数据:创业6个月后失败的团队数 (9/16) , 冥冥中还是有关系的。两个数据的团队并不重合, 我们通过观察可以了解到, 团队某个成员因为个人发展目标并不在此, 6个月或者一学期过后, 他们会由于现实的压力 (保研、考研、托福、GRE) 而选择放弃, 并且因为这些成员承担着项目某一重要部分, 而导致项目不得不中止。除非, 团队本身的执行力很高, 6个月以内已经做出产品。但这个很难, 详细看第4点。

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很简单:社会创业者承担着失败的风险, 创业这事对自己的家庭、未来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而在校学生创业, 他们没有忧患的意识, 更多的是试一试的心理。请问, 两军对战心理如此, 何方可胜?

而过了6个月后, 项目的产品出来了, 这时是队长发挥作用的关键时刻, 项目成败也取决于队长。队长承担着一个这么重要的角色:产品设计、部分技术工作、市场营销、战略发展、团队协调。6个月后产品面向用户、面向市场, 技术研发已经变成一个次要的因素。怎么在有限时间内使项目获取到一个好的数据、好的口碑, 甚至是好的收入, 需要队长超强的前瞻性, 指挥好队员的工作。一个好的项目, 他们的队长无疑都是杰出的。

4.第一次做项目就成功?别想多了, 就当积累经验吧

最初, 我认为大学生能够凭借自身的学习能力, 即使是第一次做项目也能创业成功。但事实告诉我, 学生缺乏经验是第一次创业容易失败最主要的原因。具体表现有:进度无法保证、时间表无限延后, 一个学期 (半年) 都没做出一个demo, 从而团队心思散涣, 进而团队解散。16个项目中, 有7个团队第一次做项目, 最后仅有1个团队存活 (XL-View) 。这个存活的团队也不是一帆风顺, 其中曾发生一次团队震荡, 幸好负责人和我及时地重组团队。

所以, 想参加创业团队或者组建创业团队的同学, 看看你这个团队以前是否都有集体项目经验 (不是学校那种创新实践项目) , 而是有否承接过外包?有否做过别的项目转型而来?如果没有, 你又很想在这个团队中共事, 先别太心高气傲, 第一个项目, 先练练手吧。

5.社交、电商和平台

太多同学都有一个美好的愿景, 但这个愿景也是他们当前的目标。这造成了愿望太美好, 无法实现。他们描述项目最常见的三个词“社交、电商、平台”, 没有一个项目天生就该如此, 这3个词只是你以后发展的方向。

任何的愿景都是一步一步叠加而成的。Facebook当初也只是一个Facemash (比比两个人中谁更漂亮) , 没有社交、没有分享、没有登录。只有2个按钮, A漂亮还是B漂亮。Facebook也是在这个的基础上一次一次的迭代、改善、改版做出来的, Twitter同样也是, 这些故事都可以网上搜到。

将愿景细化成一个核心功能真正落地的能力, 只做一个核心功能, 能够使你集中力量把这个功能做到最好。一个100%优秀的功能, 无疑比10个10%的功能更加吸引人。

6.优雅地死去

新产品出来前后的运营是学生很大的薄弱点, 怎么将新产品告诉你的用户呢?

一个百万PV的网站, 用户并不是天生的。微博火的时候, 去利用热点新闻吸引眼球、去做微博应用然后想办法上首页, 新浪、腾讯都积累了大量流量;微信公众账号自动回复功能编写了几百个条;各大论坛、贴吧刷帖, 老被删贴就去摸GM的上线习惯利用时间差发帖多存留时间等等。

“优雅的”学生团队连去开水房贴上温馨提示并附上二维码都不愿意去做。他们守着他们的网站, 等待用户的上门。这些脏活、累活, 不屑于去做, 那么凭什么而活?

创业就像一群人去争地盘。你可以选择优雅得像个Gentleman, 掏出手帕擦擦枪头, 讲究仪式, 而流氓上来抡起拳头就开干了。Live or die, make your choice。想想这句话后面的镜头你就懂了。

7.活着, 比一切重要

同学们一直幻想着这个事情:坐在电脑前, 埋头苦干几个月, 做出一个惊世骇俗的产品, 用户蜂拥而至, 投资争先恐后。或者说, 不愿意赚钱, 也未曾想过要赚钱, 认为只要用户多, 以后肯定有盈利的方法。问题是, 你能活到以后吗?

你可以不要冠冕堂皇的办公场地, 但一定要找到一个能够挤下你团队办公的小地方;你可以鄙视各种作秀的创业比赛和电视节目, 但一定要抓紧每一次能够给公司带来收入的机会;你可以不拿工钱, 但一定要推出一些服务来赚钱, 即使是小钱。

因为每一分钱, 可能帮你解决一个难题。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但你连用钱就能解决的问题都解决不了, 你又如何能解决更难更复杂的问题呢?

投资人的钱是把双刃剑。如何在损害你们团队的利益的前提下使你们能够得到生存, 这需要团队负责人好好思量。

8.投资人不是创业者的赚钱机器

我们算算学生项目初期需要多少金钱:服务器 (100元/月) 、开发书籍 (300元) 、开发者认证 (i OS 99美元, Android 25美元) 、域名 (200元/年) 加上团队建设 (400元) 的费用, 一年费用大概是2000元人民币。这是研发的基本费用, 可以算多, 也可以算不多。但大部分的同学抱着这样的想法:等着“投资人”投钱吧。创业是自个的事情, 靠自己的双手打拼, 遇到困难, 首先是自己想办法尽努力地去解决, 而不是寄望于别人帮助。要知道, 每换回来一次好处, 就要给对方相应的回报, 没有人天生有义务帮你。

另外说一个案例, 某创业大赛里面, 一个团队从演讲到展示环节都表现得十分好, 到了问答环节:“你们通过什么方式盈利?”回答“融到100万”。不知可笑还是无奈, 投资人成为创业团队的“赚钱方法”。其实投资人并不是最后给你产品买单的人, 投资人是认同你团队的方向, 投入金钱跟你们一起把项目做起来的“合伙人”, 你们的区别是, 投资人付出金钱, 团队付出实际劳动。

9.前途十分美好、市场非常宏大

两年来, 收到无数来自全国各地大学生的邮件, 最常见的一封邮件就是只有一行字“我的想法产品前途十分美好、市场非常宏大, 请问可以获得XXX支持吗?”这里要吐槽两点, 一是凭什么是“美好”、“宏大”的?数据呢、行业呢、证据呢?另外, 大学生项目往往存在臆想中, 没有找过客户、没有跑过市场。

二是, 如果你要寻求帮助, 请务必将你的想法、产品、计划、目前进展的阶段给对方说明白。我自认为还算比较热心, 这样的邮件都一一回复了。如果你的发送的对方是你的客户、投资人, 他们在百忙中会如何处理?——垃圾邮箱或者直接删除。大学生, 请锻炼你的社交能力, 起码明白基本社交礼仪。

1 0. 技术能帮到你什么?

13个失败项目中, 不乏技术导向型的团队, 利用自身在实验室的工作而获取到的特殊技术, 想转化成面向用户的产品, 而这样的团队往往是失败的。前面讲过“技术是一种方式”, 换言之, 技术仅仅一种提升程度的手段, 人们并不需要活在技术中;观察市面上流行的app, 并不需要多高超的技术, 他们抓住的是用户的最不舒服的场景, 提供最贴心的功能。同时, 技术导向型团队更多是“工程师”思维, 为了实现功能而去做功能, 缺乏设计和用户体验, 用户还没体验到该技术的厉害, 就早已关掉应用了。

另外说一下, 技术导向而成功的项目, 一般具有2个特征:1是技术做到极致或行业内顶尖;2是面向的用户群不是普通大众, 而是第三方开发商。清华的face++团队是这样的例子, 他们拥有优秀的人脸识别技术团队, 他们把技术做成开放接口供其他第三方调用。这种类似Paa S (平台即服务) 的做法, 是技术型创业团队要好好参考的出路。

综上所述, 我个人总结了具有成功潜质的学生创业团队应当满足的3个条件:

1.队伍稳定, 不一定要成员齐全, 但成员起码要能保证能够在6个月内以创业这件事为主;

2.队长/负责人必须懂产品, 且创业方向是其所擅长的;

3.团队高效的执行力。

16个曾经支持的团队里面, 我见到完全符合3点的有1个 (V电影) , 符合其中2点的有3个 (云印、XL-View、半次元) 。一件事要成功, 不在于做的事情, 而在于“人”本身。各位年轻人, 你们认同么?

当然, 不是说方向和做的事情不重要, 我简单归纳了一下未来一年很有可能爆发的点, 希望能帮到大家:

1.降级

别盯着北上广了, 二三线城市中都是机会, java机时代的电子小说就是一个例子;别只做互联网应用了, 想想传统行业有什么优势和劣势, 利用互联网的特性将它改进。

2.手机作为入口, 服务作为商业模式

纯app扩大用户量这种重视线上产品是互联网老一套的玩法。相信将会涌出一批这样的公司, 重视并提供优质的服务, 拥有忠实的用户, app的地位下降只作为入口。

3.软硬结合

上一篇:十四五规划学习下一篇: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