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江采芙蓉古诗词鉴赏

2024-05-09

涉江采芙蓉古诗词鉴赏(精选8篇)

篇1:涉江采芙蓉古诗词鉴赏

有许多动人的抒情,初读时总感到它异常单纯。待到再三涵咏,才发现这“单纯”,其实寓于颇微妙的婉曲表现之中。

《涉江采芙蓉》就属于这一类。初看起来,似乎无须多加解说,即可明白它的旨意,乃在表现远方游子的思乡之情。诗中的“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正把游子对“旧乡”的望而难归之思,抒写得极为凄惋。那么,开篇之“涉江采芙蓉”者,也当是离乡游子了。不过,游子之求宦京师,是在洛阳一带,是不可能去“涉”南方之“江”采摘芙蓉的,而且按江南民歌所常用的谐音双关手法,“芙蓉”(荷花)往往以暗关着“夫容”,明是女子思夫口吻,当不可径指其为“游子”。连主人公的身分都在两可之间,可见此诗并不单纯。不妨先从女子口吻,体味一下它的妙处。

夏秋之交,正是荷花盛开的美好季节。在风和日丽中,荡一叶小舟,穿行在“莲叶何田田”、“莲花过人头”的湖泽之上,开始一年一度的采莲活动,可是江南农家女子的乐事。采莲之际,摘几枝红莹可爱的莲花,归去送给各自的心上人,难说就不是妻子、姑娘们真挚情意的表露。何况在湖岸泽畔,还有着数不清的兰、蕙芳草,一并摘置袖中、插上发际、幽香袭人,更教人心醉。——这就是“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两句吟叹,所展示的如画之境。倘若倾耳细听,读者想必还能听到湖面上、“兰泽”间传来的阵阵戏谑、欢笑之声。

但这美好欢乐的情景,刹那间被充斥于诗行间的叹息之声改变了。镜头迅速摇近,人们才发现,这叹息来自一位怅立船头的女子。与众多姑娘的嬉笑打诨不同,她却注视着手中的芙蓉默然无语。此刻,“芙蓉”在她眼中幻出了一张亲切微笑的面容——他就是这位女子苦苦思念的丈夫。“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长长的吁叹,点明了这女子全部忧思之所由来:当姑娘们竞采摘着荷花,声言要拣最好的一朵送给“心上人”时,女主人公思念的丈夫,却正远在天涯!她徒然采摘了美好的“芙蓉”,此刻难以遗送给远方的人。人们总以为,倘要表现人物的寂寞、凄凉,最好是将他(她)放在孤身独处的清秋,因为那最能烘托人物的凄清心境。但是否想到,有时将人物置于美好、欢乐的采莲背景上,抒写女主人公独自思夫的忧伤,更具有以“乐”衬“哀”的强烈效果。

接着两句空间突然转换,出现在画面上的,似乎已不是拈花沉思的女主人公,而是那身在“远道”的丈夫了:“还顾望归乡,长路漫浩浩。”仿佛是心灵感诮似的,正当女主人公独自思夫的时候,她远方的丈夫,此刻也正带着无限忧愁,回望着妻子所在的故乡。他当然不能望见故乡的山水、那在江对岸湖泽中采莲的妻子。此刻展现在他眼间的,无非是漫漫公元尽的“长路”,和那阻止山隔水的浩浩烟云。许多读者以为,这两句写的是还望“旧乡’的实境,从而产生了诗之主人公乃离乡游子的错觉。实际上,这两句的“视点”仍在江南,表现的依然是那位采莲女子的痛苦思情。不过在写法上,采用了“从对面曲揣彼意,言亦必望乡而叹长途”(张玉谷《古诗赏析》)的“悬想”方式,从面造出了“诗从对面飞来”的绝妙虚境。

这种“从对面曲揣彼意”的表现方式,与《诗经》“卷耳”、“陟岵”的主人公,在悬想中显现丈夫骑马登山望乡,父母在云际呼唤儿子的幻境,正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所以,诗中的境界应该不是空间的.转换和女主人公的隐去,而是画面的分隔和同时显现:一边是痛苦的妻子,正手拈芙蓉、仰望远天,身后的密密荷叶、红丽荷花,衬着她飘拂的衣裙,显得那亲孤独而凄清;一边则是云烟缥缈的远空,隐隐约约摇晃着返身回望丈夫的身影,那一闪面隐的面容,是十分愁苦的。两者之间,则是层叠的山峦和浩荡的江河。双方都茫然相望,当然谁也看不见对方。正是在这样的静寂中,天地间幽幽响起了一声凄伤的浩汉:“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这浩叹无疑发自女主人公心胸,但因为是在“对面”悬想的境界中发出,读者所感受到的,就不是一个声音:它仿佛来自万里相隔的天南地北,是一对同心离居的夫妇那痛苦叹息的交鸣。这就是诗之结句所传达的意韵。当读到这结句时,或许能感觉到:此诗抒写的思无之情虽然那样“单纯”,但由于采取了如此婉曲的表现方式,便如山泉之曲折奔流,最后终于汇成了飞凌山岩匠急瀑,震荡起撼人心魄的巨声。

上文已经说到,此诗的主人公应该是位女子,全诗所抒写的,乃是故乡妻子思念丈夫的深切忧伤。但倘若把此诗的作者,也认定是这女子,那就错了。马茂元先生说得好:“文人诗与民歌不同,其中思妇词也出于游的虚拟。”因此,《涉江采芙蓉》最终仍是游子思乡之作,只是在表现游子的苦闷、忧伤时,采用了“思妇调”的“虚拟”方式:“在穷愁潦倒的客愁中,通过自身的感受,设想到家室的离思,因而把一性质的苦闷,从两种不同角度表现出来”(马茂元《论〈古诗十九首〉》)。从这一点看,《涉江采芙蓉》为表现游子思乡的苦闷,不仅虚拟了全篇的“思妇”之词,而且在虚拟中又借思妇口吻,“悬想”出游子“还顾望旧乡”的情景。这样的诗情抒写,就不只是“婉曲”,简直是奇想了。

创作背景

这是反映游子思妇的相思之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两汉时期,经学成为士人跻身朝堂、谋求功名的重要资本。于是千千万万的学子离乡游学求宦。但是对于如此众多的士人而言,官僚机构的容纳能力实在太有限了,这必然形成一种得机幸进者少、失意向隅者多的局面。于是一个坎凛失意的文人群体便产生了,这就是《古诗十九首》中的“游子”和“荡子”。这些宦途失意的游学的士子在宦途无望、朋友道绝的孤单失意中,自然会苦苦地怀念故乡和亲人。此诗即是《古诗十九首》中描写怀乡思亲的代表作。《古诗十九首》大约是东汉后期作品,当作于汉献帝建安之前的几十年间。

整体赏析

此诗开篇之“涉江采芙蓉”的人,有人认为是离乡的游子(即思妇的丈夫);但有人反对这种观点,理由是游子求宦在外,或者因别的原因,是不可能去“涉”南方之“江”采摘芙蓉的。因此,有人认为“涉江采芙蓉”者是在江南家乡的思妇(即妻子)。按江南民歌所常用的谐音双关手法,诗歌中的“芙蓉”(荷花)往往谐“夫容”之音,即丈夫的面容。所以,“涉江采芙蓉”的人当为思妇。“兰泽多芳草”,是说湖岸泽畔,还有很多的兰、蕙草,发出阵阵幽香。这里是以花喻人,因此,除了说兰泽多芳草外,也暗示了说兰泽有很多美女。这与《乐府诗集·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的景象有异曲同工之妙。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这两句点明了思妇的忧思源于对丈夫的思念。思妇思念丈夫,而丈夫正远在天涯。她采摘了美好的“芙蓉”,此刻难以送给自己想念的远方的人。可以说,思妇采莲,真有《乐府诗集·江南》中的“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的快乐。采莲是快乐的,而女子却是忧伤的。这里,诗人以乐景表哀情,倍增其哀。

接着两句空间发生了突然转换,视角发生了变化,不写自己,而写身在“远道”的丈夫:“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也许就是一种心灵的感应。上面两句写思妇还在思夫的时候,诗歌就转换了视角,写远方的丈夫此刻也正带着无限思念,回望妻子所在的故乡。然而,展现在他眼前的,无非是漫漫无尽的“长路”和阻山隔水的浩浩烟云。这样的写法就是一种“悬想”的方法,即不写此处写彼处。杜甫的《月夜》就是这样的写法。杜甫不写自己想念妻儿,而写妻子想念自己,这样就增强了情感的表达效果。游子回家的希望渺茫,因而思念妻子的情感更为强烈。

诗歌最后两句:“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如果从游子的角度看,是在悬想的境界中发出,不但表现出一种无奈,更表现出了对“同心而离居”的妻子的思念。如果从妻子的角度看,表现出了对丈夫爱的坚强决心。即使丈夫不回家,即使想念的“衣带渐宽”也“终不悔”,爱到老死也心甘情愿。可以说,这样的结尾明白晓畅,表现出这对夫妻同心离居的痛苦与无奈中那爱的决心。

篇2:涉江采芙蓉古诗词鉴赏

这是反映游子思妇的相思之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两汉时期,经学成为士人跻身朝堂、谋求功名的重要资本。于是千千万万的学子离乡游学求宦。但是对于如此众多的士人而言,官僚机构的容纳能力实在太有限了,这必然形成一种得机幸进者少、失意向隅者多的局面。于是一个坎凛失意的文人群体便产生了,这就是《古诗十九首》中的“游子”和“荡子”。这些宦途失意的游学的士子在宦途无望、朋友道绝的孤单失意中,自然会苦苦地怀念故乡和亲人。此诗即是《古诗十九首》中描写怀乡思亲的代表作。《古诗十九首》大约是东汉后期作品,当作于汉献帝建安之前的几十年间。

原文:

篇3:《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

(一)知识与技能。1. 积累文学常识,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诗歌;2. 感受诗歌的思想内涵,掌握必要的分析、理解古诗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1. 诵读感知诗歌,展开想象描摩诗境;2. 小组合作探究,抓住意象、关键词句分析歌意境和情感特征;3. 引导学生从意境,手法,多元解读等方面培养鉴赏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接受诗歌中纯真的情感熏陶,培养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1. 运用想象描摹诗歌艺术画面;2. 理解诗歌的意象和情感,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和思想内涵。

三、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点拨分析法。

四、教学课时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驻足岁月的长河,我们常常会感慨:有多少分离,就有多少思念,有多少思念,就有多少忧伤。今人常祈盼,古人亦涉江。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古诗十九首》,共同去感悟《涉江采芙蓉》中无际的思念与弥漫的忧伤。

(二)作品介绍

《古诗十九首》是汉代无名作家所作的19首五言诗歌的作品合称。它以平浅质朴的文字展现深情。《古诗十九首》的出现标志着五言诗创作已经达到成熟阶段。南朝梁代文学家萧统将19首诗歌收录于《文选》中,并为之命名为《古诗十九首》。其思想内容 :(1)失志伤时、人生无常的感慨;(2)世态的炎凉与人情的冷暖;(3)游子思妇们离别相思之苦。

(三)诵读感知,描摹诗境

1. 诵读诗歌,了解大意。2.《涉江采芙蓉》是有故事情节的,请同学们发挥想象,用散文化的语言改写诗歌,力求突出诗歌意境。(诗意描写5分钟)

(四)合作探究,点拨鉴赏

【思考讨论】学习小组讨论完成以下问题,讨论过程中做好笔录,指定发言人。(10分钟)

问题设置:1.“芙蓉”“芳草”“兰泽”这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氛围、意境?以花草赠送亲朋是古人常有的一种行为,你对这种行为怎样理解? 2. 关于这首诗,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男性,“涉江”者和“环顾”者都是男子,也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女性,“涉江”者是女子,“还顾”者则是“所思”的男子。你怎么看?谈谈自己的观点和依据。3. 分析诗歌最后两句所表达的情感。4. 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答案展示:

1. 明确:芙蓉给人以清幽、高洁之感。“芙蓉”和这些江边的芬芳馥郁的水草,描述了抒情主人公涉江采摘芙蓉的情景,营造的是轻松欢快的氛围、高洁清幽的意境,让人顿感抒情主人公形象的雅洁以及所表达的感情纯洁、美好。

2. 明确:看法一:一些诗评家大都认为主人公是女子,理由有三:(1) 本诗前四句是女子在采莲,思夫心切,后四句便是她想象远方的丈夫此刻也正带着无限乡愁,回望故乡,思念家妻。(2)古代的女子是很少离开家乡的。离“旧乡”而去“远道”的人大半是男子,游子求宦京师,是在洛阳一带,远离江南,不会去南方采摘芙蓉。(3) 一年一度的采莲活动,是江南农家女子的一种风俗习惯。夏秋之交荷花盛开,女子穿行于湖泽中采莲是情理之中的事。这也可证明本诗主人公为女性。从这个角度讲,诗歌内容应是一首思妇怀远诗。看法二:主人公是男子,理由有二:(1)“涉江”者和“环顾”者都是男子。古代离乡远行的照例是男子。本诗全为实写,写他“涉江采芙蓉”,采花送花,望乡思人,“忧伤”的也是他。(2)游子以女子的口吻虚拟“思妇”之词。游子在穷愁潦倒的愁绪中,通过自身的感受,想象家乡的女子在采莲,并思念这位女子,表现游子的苦闷、忧伤。从这个角度讲,诗歌内容应是一首游子思妇诗。

3. 明确:(1)以乐景衬哀情:采摘这些花草的目的是表达对亲人以及朋友的思念和祝福。不过,花草很快就会枯萎,送花草给远方的亲人是无法实现的想法,内心的痛苦与惆怅可想而知了。自问自答可以看出主人公的情绪出现了变化——由欢欣转为失落。将人物置于美好、欢乐的采莲背景上,抒写女主人公独自思夫的忧伤,正具有以“乐”衬“哀”的强烈效果。(2)采用了“对写法”的“悬想”方式。“对写法”又称“主客移位”,是古代“思乡怀人”诗歌中的一种独特的表现手法和写作技巧。简单说就是自己思念对方,却不直接描述,而从对方下笔,将内心深挚的情思委婉含蓄地表达出来。

《涉江采芙蓉》运用“对写法”更是将其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中,痛苦的妻子手拈芙蓉,孤独凄清,她设想着层叠山峦、浩荡江河之外的丈夫也在深情地回望故乡,思念着自己。

六、课堂小结

《涉江采芙蓉》为我们营造了一个高洁清幽的意境,真诚美好的采莲情境反衬出思而不得的忧伤,诗中大胆想象,变换角色,跨越时空,以对写的悬想方式抒写思妇游子相思离别之情,相爱却不能相守,让人有“忧伤以终老”的担忧,黯然的心情令人销魂。

板书设计:

意境:高洁清幽

情感:黯然痛苦真挚深厚

手法:以乐衬哀写法

摘要:《涉江采芙蓉》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诗三首》中的一首,选自《古诗十九首》。诗歌以乐衬哀,以“对写”的悬想方式抒写思妇游子相思离别之情。《新课程标准》鼓励学生作个性化解读,可引导学生就此作些探讨。

篇4:倩谁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是汉代文人诗的集大成之作,大抵为建安时期的作品。对于《古诗十九首》中是否有汉代辞赋家枚乘的作品,历来学者虽然多持怀疑的态度,但“《古诗十九首》出自汉代文人之手”已经被广泛接受。沈德潜说:“古诗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辞,一时之作。大率逐臣弃妇,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之感。”(《说诗晬语》)由于这些诗歌的作者姓名都已佚失,“人代冥灭而清音独远”,我们无法知道他们的生平和相关资料,客观上使研究者对诗歌的不同解读集中到了对诗歌修辞手段运用的不同理解上来。“诗无达诂”,但这并不与为诗歌寻求更为合宜的解读相抵牾。以《涉江采芙蓉》为例,通过对各家分歧的梳理,笔者认为,对于该诗的解读应该能够从修辞学的角度进行中肯的切入。

朱东润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在《涉江采芙蓉》的解题中写道:“这是写游子思念故乡和亲人的诗,首说采香花芳草打算赠送对方;次说所思的人身在远方,心愿难递;最后说人各一方,忧伤难遣。”袁行霈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认为:“《涉江采芙蓉》的主人公采撷芳草想要赠给远方的妻子,并且苦苦吟叹:‘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显然都以为诗的作者即是采莲人,涉江采芙蓉的是“游子”而非“怨妇”,《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中潘啸龙先生坚持认为诗作者是“游子”,而采莲人应是游子身居远方的爱人,也即“怨妇”。对于该诗的不同理解致使各家在“采莲人”为谁的问题上存在分歧。

在“采莲者”为谁这个问题上潘啸龙先生的说法更为合理。“涉江采芙蓉”,采莲一事确是江南女子的专司,但潘啸龙先生对于“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的解释却有不妥之处。潘先生认为这两句的意思是:“采莲之际,摘几枝红莹可爱的莲花,归去送给各自的心上人,难说就不是妻子、姑娘们真挚情意的表现。何况在湖畔岸泽畔,还有着数不清的兰蕙芳草,一并摘至袖中、插上发际。幽香袭人,岂不是更教人醉心?——这就是‘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两句吟咏,所展示的如画之境。”其实这是顺文说之,恐怕并非诗文原意。与其这样自圆其说,倒不如看作是颠倒句序以求叶韵。实际上兰泽虽多芳草,但涉江却只采芙蓉。同样的修辞手段在《古诗十九首》中《冉冉孤生竹》一首里也有体现。“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正是因为轩车来迟,所以才思君致老,同样是倒句叶韵的精彩运用。那么为何只采芙蓉?此处“芙蓉”为双关语,双关的修辞手法在先秦时期已经开始运用,以“芙蓉”寓“夫容”,徐仁甫先生在《古诗别解》中认为,此处“芙蓉”双关格的运用已“开六朝风人体之先”,群芳竞妍却独采芙蓉实在是寄托了女子对远方丈夫的无尽思念,所以自然才有“所思在远道”的下文了。前四句为全诗的起、承之笔。

诗中首先由采莲女子在春光无限、群芳争妍的兰泽中择取芙蓉这样的鲜艳的画面写开,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然而采莲人心中确是有着化不开的愁思。正如王夫之所云:“以哀景写乐,以乐景写哀,倍增其哀乐。”(《姜斋诗话》)诗人以女子采莲先开乐景写哀之妙境,继而承接其“所思在远道”这一句“美丽的忧伤”,自然引起了作者游宦在外的乡思之情,由“涉江采芙蓉”的情景示现到触动心弦“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的感叹,进而才有“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这一巨大的现实悖论产生的无穷哀痛。在情感的起承转合中巧妙绝伦地完成了诗人抒写角度的变换。

前四句并非是诗人眼见之景,而应是诗人想见之景,实际上运用了示现格的修辞手法。何谓“示现”,戴锡琦在《古诗文修辞艺术概观》中认为“示现格是充分展示作者心灵视野的修辞格,古代诗文家通过这一辞格的运用,将许多过去、未来或悬想的情境栩栩如生地展示在读者面前,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杜甫的《月夜》即是运用示现手法的名篇。“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当时,杜甫身陷长安,却写妻子独望月色而感慨命蹇时乖,苦盼丈夫而杳无音信,不觉潸然泪下,雾湿云鬓,月寒玉臂,不知何年相聚泪始干。通篇皆是想见,以想见为真实,更觉悲从中来不可断绝。韦庄的《浣溪沙》也是示现格运用的名篇。“夜夜乡思更漏残,伤心明月凭阑干,想君思我锦衾寒。咫尺画堂深似海,忆来唯把旧书看,几时携手入长安?”其中的一大亮色即是写相思从对面着笔写来,“想君思我锦衾寒”,比直述相思其情更切,其意更浓。如果仅从字面来看,示现格的一大特点就是自做多情。《涉江采芙蓉》一诗中,诗人认为妻子芳草之中只采芙蓉,相思所寄必在远道,正如张玉谷在《古诗赏析》中的评论,是“从对面曲揣彼意,言亦必望乡而叹长道”的高超诗笔。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此两句为全诗转关,诗人由想见的甜蜜转回现实的凄凉,长路漫漫,相思渺渺,别情恨恨,为全诗合收力转一笔,才自然引出“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的沉重的无奈。《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中潘啸龙教授认为“实际上这两句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的视点仍在江南,表现的依然是那位采莲女子的痛苦情思”。“诗中的境界应该不是空间的转换和女主人公的隐去,而是画面的分隔和同时显现:一边是痛苦的妻子,纤手拈芙蓉,仰望远天,身后绿的荷叶,红的荷花,衬着她轻拂的衣裙,显得那样孤独凄清;一边则是云烟缥缈的远空,隐隐约约摇晃着返身回望的丈夫的身影,那一闪而隐的面容,竟那般愁苦!”“正是在这样的静寂中,天地间幽幽响起了一声凄伤的浩叹‘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潘啸龙教授对后四句的解读引入了上世纪90年代电视诗歌散文的制作方法,包含了镜头拼接和话外音处理等技术元素。当然,作为一种个人解读方式,潘先生运用丰富想象力进行的解读本来也是无可厚非的,但作为一部具有权威意义的大部头鉴赏辞典,在解读赏析诗歌时还是应该尽量接近原诗。

全诗结构起承转合清晰自然,在写作手法上运用了示现格的修辞手段,独居家乡的妻子涉江采莲而思远乡游子(即诗人)是诗人自己的悬想,采莲人应是诗人的妻子,诗作者当是远乡游子,诗人思乡情切,悬想慰怀,反而更觉山重水远,归程难觅,才有了“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的断肠之叹!如此说来,全诗叙写相思的自然流畅、意沉情切,笔法圆融皆可谓跃然纸上,独有千古。

篇5:涉江采芙蓉古诗词鉴赏

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

【教学目标】

1、了解《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常识

2、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描摹诗歌的艺术画面,把握诗歌中的意象,品味诗歌的意境,体会诗歌的情感

3、树立学生健康的人生观,尤其是其中的爱情观和苦难观。【教学重难点】

1、运用想象和联想描摹诗歌画面;

2、抓住诗歌意象来解读诗歌主旨,培养诗歌鉴赏能力。【课时安排】

1课时

【导

入】

从“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诗经》一路走来,我们读过屈原的《离骚》,汨罗江边的纵身一跳,并没有真正停止了屈原的生命,借着《离骚》中芬芳馥郁的诗句,仿佛还能触摸到他的那颗滚烫的跳动的心。于是,现实主义诗歌和浪漫主义诗歌都有了丰沛而清洁的源头。我们还需感谢汉武帝,他设置了一个大规模的音乐机构——乐府,也许他只为了娱乐,了解施政效果,但客观上却起了保存民歌的作用,为后世留存了一个宝库。

时间流驶,我们来到东汉末年,有一群文人,文化素养较高,他们继承了《诗经》和《楚辞》的传统,吸收了汉乐府的营养,创造出大量的风格独特,艺术成就很高的五言诗,以《古诗十九首》为代表。

《古诗十九首》选自南朝梁萧统《文选》,它是《文选》“杂诗”类的一个标题,包括汉代无名氏所作的19首五言诗,它们并非一人一时之作,也不是一个有机构成的组诗。

因作者姓名失传,时代不能确定,故编者题为“古诗”。从内容上看,主要抒写游子失志和思妇离别之情,突出地表现了当时中下层士子的不满不平以至玩世不恭、颓唐享乐的思想情绪,真实地从这一侧面反映出东汉后期政治混乱、败坏、没落的时代面貌。

艺术上继承了《诗经》和《楚辞》的传统,吸收了汉乐府的营养,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被称为“五言之冠冕”。

钟嵘《诗品》:“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原

文】

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①芙蓉:荷花的别名。

②兰泽:生有兰草的沼泽。

③遗(wèi):赠。

④远道:犹言“远方”。

⑤旧乡:故乡。

⑥漫浩浩:犹“漫漫浩浩”,形容路途的遥远无尽头。

⑦同心:古代习用的词语,多用于男女之间的爱情或夫妇感情融洽。

⑧终老:终生。

【五个一】一个高洁优雅的意境,一串真纯自然的举动,一声感人肺腑的叹息,来自一段深挚笃厚的爱情,一腔无以名状的忧愤。

/ 7

【读法领悟】

1、“涉江/采芙蓉”读作升调,要读出一路涉江采摘行程中的无限期待、欣喜的感情。

2、“兰泽/多芳草”读作降调,要读出采到鲜花、兰草后的欣慰与踏实的感情。

3、“采之/欲遗谁?”这句用设问语气读,声音放轻,语速放慢,从朗读中渗透出一点似有若无的伤感。

4、“所思/在远道”中“所思”声音略拖长,读“在远道”时需略带沉重,用重音降调读。

5、“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第一句读升调,第二句读降调,声音拖长,语速放慢,要读出些许失落与惆怅,仿佛觉得浩浩长路,虽然牵系着那女主人公的心与爱,却无法牵起望断天涯的他乡与故乡。

6、“同心/而离居”末字要以平调拖长,表达出因无望而带来的无奈。

7、接着重读“忧伤/以终老”依然用略平的降调读,表达出岁月沧桑,生活煎熬已使得抒情主人公心如止水、哀莫心死的感情,凸显其无望无奈中深陷忧伤、终老无望的形象。

【诗歌赏析】

用四个词概括一下本诗的大致情节。

采花 ——

送花 ——

望乡

—— 思亲 体味主人公情感的变化

轻松欢乐——乐极生悲——忧从中来——愁苦绵绵

【文本分析·1】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诗歌里直接说出的感情往往是苍白的,需要一些意向: 《挪威的森林》:绿子问:喜欢我到什么程度?渡边答:就像老鼠爱大米,我心的断崖从此星光烂漫,整个世界的森林里所有的老虎都融化成了黄油!(因为爱上一个人,而爱上整个世界,特有安全感。)

①选择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起什么样的作用?

“芙蓉”“兰泽”“芳草” “江”等意象。芙蓉,即荷花、莲花,谐音为“夫荣”,“莲”谐音“怜”,“怜”即“爱”。给人以清幽、高洁之感。花草娇嫩美丽,又给人欣欣向荣的感觉,以花草赠亲朋,既有关怀、思念,也有表达了美好祝愿。由此可见,采莲女子内心充溢着无穷无尽的爱恋。同时又让人顿感抒情主人公形象的雅洁以及所表达的感情的纯洁、美好。

描述了涉江采摘芙蓉的美丽优雅迷人的情景,营造的是轻松欢快的氛围,清幽、高洁的意境。

用环境描写侧面烘托诗人情怀的高雅,感情的纯洁、美好。

②怎样理解“赠花”的行为?

赠花这种举动在古代诗歌中常有出现。例如王维《相思》所写: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采花折柳,以花草赠亲朋,这正是古人传情达意的方式,采摘这些花草的目的是表达对亲人及朋友的思念和祝福。

现实生活中情人节送玫瑰,母亲节送康乃馨。

/ 7

【1·一个高洁优雅的意境】

1·“芳草”的“兰泽”意象

兰与芳草指的是江边的芬芳馥郁的水草。

屈原对香花美草赋予善与美的高洁品性,又把穿着、佩戴、饮食香花美草比喻刻苦自修。【芙蓉意象】

荷花、莲花、芙蕖、菡萏 ①君子之花

周敦颐·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莲,花之君子者也

品质高洁、气质优雅、姿态优美、仪表庄重

②佳人之花:

唐·王昌龄·采莲曲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一片绿荷红莲丛中,采莲少女的绿罗裙已经融入田田荷叶之中,几乎分不清孰为荷叶,孰为罗裙;而少女的脸庞则与鲜艳的荷花相互照映,人花难辨。

徐志摩·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 郑愁予·错误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我打江南走过 象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沙扬娜拉!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③爱情之花

唐·皇甫松·采莲子

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

写出了采莲少女的情窦初开、娇憨可爱。她天真无邪,大胆纯情,发自内心地喜欢那个英俊少年。

忽然,她连想也没想,就抓起一把莲子,隔着水面向少年抛过去(“莲子”与“怜子”偕音。“怜”,爱也;“子”,就是你。所以古代把莲子当作爱情的信物)。

作者在这首小诗中将这个下意识的动作写得逼真、传神,把采莲姑娘的勇敢、忘情、挑逗、戏谑„„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姑娘一转眼,发现远处有人在悄悄地看她,把她向少年抛莲子的动作看得清清楚楚。姑娘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失态,不禁满脸飞红,赶紧低下头来,心中忐忑不安地羞愧了好久:我怎么这样冒失?唉,被人看笑话了!

这首诗风格清新,音韵和谐,既大胆直率、纯真朴实,又委婉含蓄、细腻动人,宛如一块自然天成的璞玉,玲珑剔透,别有情趣,写出了江南水乡特有的风物、人情和水乡姑娘的 3 / 7

天然、纯情。

江南水乡可爱,水乡姑娘更可爱!

湖光山色迷人,如画山水中的乡女更迷人!

一首小诗,仅28个字,惜墨如金,却写了风景、人物、性格、民俗„„风趣幽默、引人入胜,而又明白如话、通俗易懂,真可谓“神来之笔”!

意境总结:那是一个夏日,花香日暖,江上芙蓉朵朵,赏心悦目,一幅纯美静谧的画面,一个高洁优雅的意境。这样的意境,意在表达感情的纯洁和美好。

【文本赏析·2】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主人公表达情感的方式是什么?花送出没有?想象主人公情绪发生怎样的变化?使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

摘花欲赠送亲人。可花没送出去。

由作者自问自答可看出他的情绪悄悄地由欢欣转为失落,在结构上是暗转过渡,为表现主人公的情绪由欢欣转为下面的黯然失落作铺垫。

用了以乐景衬哀情的手法。用美好热闹欢快的场景来衬托人的凄清心境。

采莲不为欣赏悦己,而为送人示爱,而所送之人却又远在异乡,爱的心声化作了无边无际的思念。

【2·1一串真纯自然的动作】

涉江而采的动作描写

采:采的目的——遗所思(纯洁美好)采的方式——涉江

(真挚深沉)采的结果——所思在远道,遗之不得

他采之的目的就是为了赠予所思念的人,这就要从中国古代的折芳馈赠的传统说起了。

《诗经 ·邶(bèi)风》

静女其姝(shū),俟(sì)我于城隅(yú)。爱而不见,搔首踟(chí)蹰(chú)。

静女其娈(luán),贻(yí)我彤(tóng)管。彤管有炜(wěi),说(yuè)怿(yì)女(rǔ)美。

自牧⑮归(kuì)荑(tí),洵(xún)美且异。匪(fēi)女(rǔ)之为美,美人之贻。

文雅的姑娘真美丽,她约我到城边的角落里。却故意躲藏起来,惹我挠头又徘徊。美丽姑娘真好看,送我一支小彤管。彤管红红的发出闪闪的亮光,让人越看越喜爱。牧场归来送我荑草,荑草美得真出奇。不是荑草真的美,(而是)美人送我含爱意。

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主人公折花,原是为了解脱相思的痛苦,从中得到一点慰藉;而偏偏所思在天涯,花儿无法寄达,平白又添了一层苦恼;相思怀念更加无法解脱。

因为内心对你的纯洁美好的爱,因此看到荷花想采摘而赠予你;又因为爱得深沉不肤浅,因而不惜涉江之劳,也许我不善划水,不懂荡舟,但一定要涉江把花摘到,赠予最爱的你。但,知心人却远在天涯,“路远莫致之”,美丽的东西不能送达,即使这点情意都难以传递。于是,一腔热忱遭到一盆凉水,一霎时天地为之变色。还是不甘心,仍要回望故乡,那儿有我的牵挂。

/ 7

【文本赏析·3】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还顾”、“漫浩浩”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1·“还顾”一词,动作性和画面感很强,清晰地表现了主人公孤独、忧愁、怅惘的形象和心情,让我们仿佛能亲眼目睹主人公的动作。

2·“漫浩浩”用两个叠字,写极了路途的遥远和无尽。短短十字,因空间而产生的无限哀愁显露无余。游子尚可望乡,思妇却不知望向何方,一份无着的思念,使她感到了无声无言的迷茫。

3·这两个词含蓄地传达了主人公极度痛苦的心情,可是又没有直接点明主人公的痛苦,这样就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具有含蓄不尽的艺术效果。

展开想象的翅膀,我们似乎能看见在美丽的荷花,欢乐的人群背后一个主人公正孤单忧愁地站立在船头,徒劳地往故乡的方向张望,可是展现在他面前的是山水迢迢路遥遥。

【2·2一串真纯自然的动作】

还顾而远望的动作描写

目的:悲歌可以当泣,远望权且当归。方式:还顾

结果:长路漫浩浩,归之不得 通过想象活动完成归去的目的:

还顾望旧乡,故乡的山水是那么的亲切,父老乡亲是那么淳朴,关键是淡去这背景,清晰的,放大的是你啊,日夜思念的人,看到你的容颜因思念的煎熬而日渐憔悴,“想佳人妆楼顒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柳永《八声甘州》)却又“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温庭筠《望江南》)因此泪光点点,涕泣涟涟,令人断肠。

还顾,回望更显得对故乡的依恋,对思念中人的深沉爱恋。

结果,事实上远望是看不见旧乡的,更看不见爱人,从想象中跌落到现实中,视线必被青山阻隔,为浮云所遮,事实是长路漫漫,天地苍茫,故乡归之不得,佳人见之不得。

所以,在高洁优雅的意境中,抒情主人公不辞涉江之苦而采芙蓉,欲遗所思,遗之不得,故深情回望旧乡,以望代归,却又终究是归之不得。这一串动作是内在情感的外化,是真纯自然的。

【文本赏析·4】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与秦观的《鹊桥仙》“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比较,两种别情有何不同?

情感:

黯然忧伤和两个彼此相爱之人的真挚深厚的情义。

因爱之深,故思之切,故痛之刻骨铭心,故才忧伤以终老。相知相恋不能相聚相守白头到老,只能永世不能团聚,“同心而离居”是游子漂泊的结果。也是一个明确的原因,使得相恋双方终老忧伤。

作者的哀情当真是由眼前之乐景而激发出来的吗? 不!他的哀情是时时在心头的,哀情的根源是 “同心而离居”,是他终日忧愁以至老的根本原因!作者虽未直接抒情,却给了读者很大的想象空间,让人觉得余韵未歇、意犹未尽。

/ 7

宋·秦观·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对比:秦观的诗主要写牛郎织女每年七夕相会时的美好幸福和眷念不舍,结尾一句似乎是以牛郎的口吻在安慰织女,两人虽离别犹有一年一度相聚的机会,只要爱得深,铁锤磨成针,小别胜新婚,距离产生美。

但本诗则意味着永久的分别,不得相见,故而痛苦之情更为沉重。

【3·一声感人肺腑的叹息】

爱之深才会思之切,才会见荷花而欲遗之,遗之而不得故深情回望,回望中更感路途遥渺,相聚无望,于是,郁积在心中的忧伤就幻化为天地间的一声幽叹。

我日夜思念的人啊,想到我们相敬如宾,彼此恩爱,我愿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怎奈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韩愈《祭十二郎文》“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彼苍者天,曷其有极”)同心而离居,更难堪的是,这不是一时而是一世。

【4·一段深挚笃厚的爱情】

让人深切地感受到两个彼此相爱的人的真挚笃厚的感情。因爱之深才会思之切,才会见荷花而欲遗之,遗之而不得故深情回望,回望中更感路途遥渺,相聚无望,因爱之长久才有“终老”之“忧伤”。可见这种爱至深至真至纯至上,令人感佩而崇敬。

忧伤:同心、离居、终老

【5·一腔无可名状的忧愤】

何以有终老之叹?

时代原因:东汉中晚期朝政腐败,尤以桓灵之世为甚,桓帝时的《童谣》“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诸葛亮也曾对后主劝谏道:“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汉末外戚宦官交相干政,此起彼伏,这些人把持朝政,安插亲信,使本来就有极大弊端的东汉选举制度也破坏殆尽,举官不再问品行、学业,只看门路和金钱,这就堵塞了一般士人的出路。士人悬梁刺股只为立德,立功,立言,怀有强烈的功名意识,为了求一官半职不惜游京师,谒州郡,以求权门的推荐援引,但事实上大多投奔无门,空怀抱负,眼见时间消逝,不免有极大的痛苦和困惑。一方面热烈追求仕宦,一方面黑暗社会进身无望,理想与现实形成强烈反差,因而就有了“游子”的乡愁和“思妇”的闺怨。草木摇落功业无成,思远路,韶华易逝,空床凄冷,泪轻流,反映了漂泊流离之苦和离别相思之痛,表达了一种祈求社会安定、渴望家室团聚的愿望。由于这种愿望难以实现,因此流露了浓重的感伤之情,蕴含了对社会的强烈不满。“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时代的音乐怨恨而愤怒,这是政治脱离政道的表现)

这五个一结合铸就了一首成就极高的五言诗,讲述了东汉末年大多数文人的悲剧人生。

【拓展延伸·1】

本诗中的感情有没有变化?

请找出诗歌中体现主人公情感变化的词语。采芙蓉——在远道——望旧乡——忧伤 作者的感情变化:

欢欣——失望——思念——忧伤

/ 7

【拓展延伸·2】

采芙蓉的人是男是女?采莲赠谁?二人之间是什么关系?

女子(思妇)

男子(漂泊异乡之人)

①解读一:

是男子。因“所思在远道”且“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说明男子漂泊异乡,思念远在家乡的心上人,采莲相送,却无法送达,所以满心忧伤,感慨同心却不能共居。

②解读二:

是女子。女子在家乡,莲花盛开的时节,她揽裙涉江,采来清雅芬芳的芙蓉,想赠送给心上人。却无奈心上人“在远道”。是征战,是徭役,是仕宦?无从知晓,但相同的是分隔两地,相思不尽。

那么,“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该作何解释呢?岂不矛盾吗?

不矛盾。这是“推己及人,一笔两写”的手法。

女子手执清香素雅的芙蓉思念对方之时,也想到了对方对自己的思念。心上人远在他乡,必是十分思念家乡,“还顾望旧乡”,思念故乡的我。可是长路漫漫,相距遥远,唯有不尽的遗憾满怀的相思绵绵„„

这种“推己及人,一笔两写”的手法古诗词中极为常见。

李清照·一剪梅: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杜甫·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篇6:涉江采芙蓉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译文

我踏过江水去采荷花,生有兰草的水泽中长满了香草。

可是我采了荷花要送给谁呢?我想要送给远方的爱人。

回头看那一起生活过的故乡,路途显得那么无边无际。

两心相爱却不能在一起。于是我们要各在一方,愁苦忧伤以至终老异乡。

注释

芙蓉:荷花的别名。

兰泽:生有兰草的沼泽地。

遗(wèi):赠。

远道:犹言“远方”。

还顾:回顾,回头看。

旧乡:故乡。

漫浩浩:犹“漫漫浩浩”,形容路途的遥远无尽头。形容无边无际。

同心:古代习用的成语,多用于男女之间的爱情或夫妇感情融洽指感情深厚。

终老:度过晚年直至去世。

赏析

《涉江采芙蓉》初读时十分单纯,而这”单纯“其实寓于颇微妙的婉曲表现中。初看起来,似乎无须多加解说,即可明白它的旨意,乃在表现远方游子的思乡之情。诗中的“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正把游子对“旧乡”的望而难归之思,抒写得极为凄惋。那么,开篇之“涉江采芙蓉”者,也当是离乡游子了。不过,游子之求宦京师,是在洛阳一带,是不可能去“涉”南方之“江”采摘芙蓉的,而且按江南民歌所常用的谐音双关手法,“芙蓉”(荷花)往往以暗关着“夫容”,明是女子思夫口吻,当不可径指其为“游子”。连主人公的身分都在两可之间,可见此诗并不单纯。不妨先从女子口吻,体味一下它的妙处。

夏秋之交,正是荷花盛开的美好季节。在风和日丽中,荡一叶小舟,穿行在“莲叶何田田”、“莲花过人头”的湖泽之上,开始一年一度的采莲活动,可是江南农家女子的乐事。采莲之际,摘几枝红莹可爱的莲花,归去送给各自的心上人,难说就不是妻子、姑娘们真挚情意的表露。何况在湖岸泽畔,还有着数不清的兰、蕙芳草,一并摘置袖中、插上发际、幽香袭人,更教人心醉。——这就是“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两句吟叹,所展示的如画之境。倘若倾耳细听,读者想必还能听到湖面上、“兰泽”间传来的阵阵戏谑、欢笑之声。

但这美好欢乐的`情景,刹那间被充斥于诗行间的叹息之声改变了。镜头迅速摇近,人们才发现,这叹息来自一位怅立船头的女子。与众多姑娘的嬉笑打诨不同,她却注视着手中的芙蓉默然无语。此刻,“芙蓉”在她眼中幻出了一张亲切微笑的面容——他就是这位女子苦苦思念的丈夫。“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长长的吁叹,点明了这女子全部忧思之所由来:当姑娘们竞采摘着荷花,声言要拣最好的一朵送给“心上人”时,女主人公思念的丈夫,却正远在天涯!她徒然采摘了象征美好的芙蓉,却难以遗送给心上人。人们总以为,倘要表现人物的寂寞、凄凉,最好是将他(她)放在孤身独处的清秋,因为那最能烘托人物的凄清心境。但是否想到,有时将人物置于美好、欢乐的采莲背景上,抒写女主人公独自思夫的忧伤,更具有以“乐”衬“哀”的强烈效果。

接着两句空间突然转换,出现在画面上的,似乎已不是拈花沉思的女主人公,而是那身在“远道”的丈夫了:“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是女主人公在想丈夫在干什么,这是古体诗长用手法。而且仿佛是心灵感应似的,正当女主人公独自思夫的时候,她远方的丈夫,此刻也正带着无限忧愁,回望着妻子所在的故乡。他当然不能望见故乡的山水、那在江对岸湖泽中采莲的妻子。此刻展现在他眼间的,无非是漫漫长路,和那阻山隔水的浩浩烟云。许多读者以为,这两句写的是还望“旧乡’的实境,从而产生了诗之主人公乃离乡游子的错觉。实际上,这两句的“视点”仍在江南,表现的依然是那位采莲女子的痛苦思情。不过在写法上,采用了“从对面曲揣彼意,言亦必望乡而叹长途”(张玉谷《古诗赏析》)的“悬想”方式,从面造出了“诗从对面飞来”的绝妙虚境。

这种“从对面曲揣彼意”的表现方式,与《诗经》“卷耳”、“陟岵”的主人公,在悬想中显现丈夫骑马登山望乡,父母在云际呼唤儿子的幻境,正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所以,诗中的境界应该不是空间的转换和女主人公的隐去,而是画面的分隔和同时显现:一边是痛苦的妻子,正手拈芙蓉、仰望远天,身后的密密荷叶、红丽荷花,衬着她飘拂的衣裙,显得那样孤独而凄清;一边则是云烟缥缈的远空,隐隐约约摇晃着返身回望的丈夫的身影,那一闪而隐的面容,竟那般愁苦!两者之间,则是层叠的山峦和浩荡的江河。双方都茫然相望,当然谁也看不见对方。正是在这样的静寂中,天地间幽幽响起了一声凄伤的浩汉:“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这浩叹无疑发自女主人公心胸,但因为是在“对面”悬想的境界中发出,读者所感受到的,就不是一个声音:它仿佛来自万里相隔的天南地北,是一对同心离居的夫妇那痛苦叹息的交鸣!这就是诗之结句所传达的意韵。当你读到这结句时,或许能感觉到:此诗抒写的思夫之情虽然那样“单纯”,但由于采取了如此婉曲的表现方式,便如山泉之曲折奔流,最后终于汇成了飞凌山岩的急瀑,震荡起撼人心魄的巨声。

上文已经说到,此诗的主人公应该是位女子,全诗所抒写的,乃是故乡妻子思念丈夫的深切忧伤。但倘若把此诗的作者,也认定是这位女子,那就错了。马茂元先生说得好:“文人诗与民歌不同,其中思妇词也出于游子的虚拟。”因此,《涉江采芙蓉》最终仍是游子思乡之作,只是在表现游子的苦闷、忧伤时,采用了“思妇词”的“虚拟”方式:“在穷愁潦倒的客愁中,通过自身的感受,设想到家室的离思,因而把一性质的苦闷,从两种不同角度表现出来”(马茂元《论〈古诗十九首〉》)。从这一点看,《涉江采芙蓉》为表现游子思乡的苦闷,不仅虚拟了全篇的“思妇”之词,而且在虚拟中又借思妇口吻,“悬想”出游子“还顾望旧乡”的情景。

创作背景

篇7:涉江采芙蓉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品味诗歌的思想情感 2学习诗中对写法的表现手法

(二)过程与方法

1反复朗读,让学生获得对全诗的整体认识,体悟诗歌的情感,品味诗歌的语言魅力。

2通过启发,自主,探究,感受诗歌的情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接受诗中高尚而纯真的情感熏陶 【教学重点】

品味诗歌的思想情感,培养鉴赏诗歌能力 【教学难点】

学习诗中对写法的表现手法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用《梁祝》音乐导入,以便学生很快进入文本情绪中,渲染课堂气氛。二 整体感知

1疏通大意

2朗读课文

三 抓关键词,初步感知情感

明确:忧伤

四 品味语言,体会情感

思考;1为何而忧何人在忧

怎样的忧伤 1为何而忧

明确:同心而离居

长路漫浩浩

忧伤以终老

2何人在忧

分组讨论:这份深沉,厚重的忧伤到底谁在承受?给每句诗填写缺失的主语。(尊重学生个性化解读)

名家观点:

古代一些诗评家大都认为主人公是女子,理由有三:当时男子游宦京师洛阳,远离江南;女子采莲是旧俗,“芙蓉”即“夫容”,“莲子”即“怜子”;其次,把“还顾”接“所思”,作为女子推己及人的一种想象,见出女子对男子的爱情有根深的信任,这样就对衬出下文“同心”两个字不是空话,而忧伤的也就不是女子一个人。照这样解释,诗的意味就比较深刻些。3 怎样的忧伤:

明确:有情人不能相守相见的忧伤

五 表现手法

对写法:抒情主人公思乡怀人,往往不直抒胸臆,而是通过想象,写对方思念自己之情。委婉含蓄地表达心中的思念之情。

好处:1扩大了诗歌意境,丰富了情感内涵

2使抒情更加婉曲蕴藉,富有含蓄之美。

六 小结 :

诗里一点一点的意味,一点点从诗里走出来和我们相遇。所以诗歌就像陈年香酿,越品越浓香,越品越有味。

作业: 以 《“涉江”情》为题写一篇200字左右的随笔,发挥想象,注重自己的感受。

整理并抄写随笔,下一节进行展示。2 背诵和默写这首诗。八

课后反思

引导学生总结解读诗歌思想内容的方法。如:看标题,抓题眼。看注释,抓暗示有效信息。看意象意境,缘景明情。把握“情感关键词”。了解诗歌主旨类型。分析表达技巧。并用这些方法自己赏析一首诗歌。九

板书设计

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

关键词:忧伤

1为何忧伤

2何人在忧

篇8:涉江采芙蓉古诗词鉴赏

西奥多·萨沃利曾指出, 风格是每一篇文章的本质特征, 是作者个性与写作时的感情相结合的产物。每一篇文章都会或多或少的体现出作者的特质。从这条概念中, 可以得知风格是文本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文本的字里行间处处体现着作者风格的痕迹。

在翻译理论研究中, 文章风格的重要性已经被国内外学者多方论述。茅盾在1954年全国文学翻译工作会议里提出了以下观点 :“文学是一门语言艺术……文学的翻译是用另一种语言, 把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 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像读原作时一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感受”。此外, 在英国翻译理论家泰特勒提出的翻译三原则中, 第二条原则就是译文的文笔风格应当与原文的性质相同。由此看来, 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 不仅仅要求传达原文最基本的信息, 还应该尽可能准确地在译文中转化出原文的风格和艺术特点。译者应当期待译文读者通过阅读译本所产生的联想和感受在最大程度上与源语读者相同。只有译者最大程度上还原原文的风格, 注重译文的音韵, 节奏, 语义, 修辞, 形式, 意象等诸多方面, 才能够真正达到与原文的统一。

二、风格的可译性

奈达在《语言结构与翻译》一书中曾经提出过, 即使语言结构与文化特征之间具有巨大的差异, 翻译过程的各参与者通常也能够进行有效的跨语言的沟通。相对充足的跨语言交际建立在两个基础上, 其一是两种语言间语义的相似性 ;其二是两种语言句法结构间的基本相似性。不同语言群体经历过的共同或者类似体验以及语言间的相似内核成为了风格可译性的基础。 (刘重德, 1991)

刘重德教授在《文学翻译十讲》中总结了认为风格不可译的三种原因, 并以具体实例将这些成见一一击破。其一是认为不同的语言不能够传达相同的风格。实际上英语与汉语句型相似或者相同的句子非常多, 甚至有的句子可以采用形式对应的翻译方法。其二是认为译者有自己的风格, 会代替原文的风格。而刘重德教授则引用了西奥多·萨沃利的观点, 以证明一个真正的好的译者会放弃自己原有的行文风格, 在翻译的过程中会在目的语中选择与原文风格相适应的语言要素。其三是认为没有一个客观标准去评价哪一个译本好而哪一个译本有所欠缺。对于这种观点, 刘重德教授提出可以用译本比较的方法解决。

如何翻译文本风格, 可以将文本的风格标记分成形式标记和非形式标记两种对于类型。这些风格标记大多数能够在目的语中进行转换, 如果在翻译的过程中能对这些标记进行动态的还原, 那么可以说是做到了风格的对等。

从以上诸多论述中, 我们可以得出风格可译的结论, 风格的翻译在于译者在分析文本的各方面特征之后, 将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对于目的语的语言知识相结合, 达到风格的转化。

三、《涉江采芙蓉》三个译本的风格再现

本文所选取的《涉江采芙蓉》的三个译本分别由许渊冲, 亚瑟·韦利, 和翟里斯翻译。在原文意义的转换上, 三个译本各有取舍;在风格的再现上, 三者各有所长, 都带给了目标语读者与原文相似的审美感受。

本文对于风格再现的分析将从译文文本的形式标记和非形式标记角度分别进行对比分析, 注意译文在各个方面是否与原诗达到动态对等并完成了风格的再现。通常来说, 形式标记包括音系标记, 语域标记, 词语标记, 句法标记, 章法标记, 修辞标记;非形式标记包含了表现法, 作品内在气质, 译文接收者等等,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一一分析。

(一) 题目

首先从题目说起。这十九首诗起初并无题目, 后人取每首诗的第一句话为题目, 但很多书刊在收录时仍只是标明诗歌序号。因此在许渊冲和亚瑟·韦利的译本中只是将其根据《古诗十九首》的顺序标上序号。但是在翟里斯的译本中, 译者在题目的翻译上发挥了主观能动性, 以本诗的主题“Parted”为题目, 直接在题目中点明了本诗的内容和所反映的感情。译者虽然加以创造, 但是并没有破坏诗歌的整体风格和意境。

(二) 形式标记

1.音系标记

本诗在音韵上与大多数五言律诗相同, 在第二, 四, 六, 八句尾押韵。本诗句尾押ao韵。在这三个译本中, 许渊冲和翟里斯对押韵的处理方法是选择了从形式上向目的语归化, 使用了英文诗歌中常用的“aabb”押韵形式, 更接近于译文读者熟悉的十四行诗的韵律。这种翻译方式让译文的节奏对于英文读者的感染力与原诗的节奏给汉语读者的感染力相类似。然而韦利则持有在诗歌翻译中押韵可能造成“因声损义”的观点, 他倾向于将韵诗翻译成自由体诗或是散体诗。

《古诗十九首》在音韵上的重要的特点是大量使用叠字, 在本诗中体现在“长路漫浩浩”一句。但是在三个译本中, 只有许渊冲的译本将其翻译成“a long, long road”, 能够体现出原文的叠字的特点。韦利的译本“The long roadstretches on for ever”则是取原句精髓, 重现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反映出了两人相距遥远, 难以相见。相比之下, 翟里斯的译本“The distance that between us lies”相对来说比较平淡含蓄, 没有翻译出原文音韵上的叠字, 用比较朴实的语言说出两人相处异地相距遥远。

2.语域标记

从语域标记角度看, 这三个译本中, 许渊冲和翟里斯选用的词语较为韦利的选词更具有诗歌用语的特征, 采用了更具有诗意的抒情方式。本诗最后两句是感情的升华, 翟里斯用了古典英诗中表达悲伤感叹的“Alas”加强了情感的表达。许渊冲的译本从整体上说风格比较古朴, 表达方式更具有诗歌的婉转特征。相对来说, 韦利的译本较为平实, 语言风格的诗歌感较弱。

3.词语标记

三篇译文在词语标记的还原上各有所长。总体来说国外的汉学家对中国文化仍存在误解, 而许渊冲的选词比另两位的选词更贴近中国文化的精髓, 在文化的还原上比较恰当。比如第一句中的“芙蓉”实指莲花。在中国古诗中, 常常用芙蓉、菡萏等词代替莲花 ;而且莲花由于谐音“怜”, 在古诗里通常指代爱情, 在本诗中亦是如此。许渊冲在译文中将其直译为“lotus”;但是翟里斯和韦利都误会了“芙蓉”的借代修辞, 认为此处的“芙蓉”真的是指芙蓉花, 所以将其译成“hibiscus”, 变成了另一种植物。“兰泽”在本文中实指生长着兰花的沼泽, 许渊冲与翟里斯选择使用了“marsh”这个词, 但是韦利则使用了“swamp”。实际上“marsh”指的是生长着草本植物的水路相连的湿地, 而“swamp”指的是生长的木本植物的沼泽, 显然“marsh”比较符合兰花的生长环境。“采之欲遗谁”句中有两个动词“采”和“遗”。许渊冲的译本“To whom shall I send what I pucktoday?”中, 两个动词翻译的都比较到位, 而韦利的译本“Igather them, but who shall I send them to? ”和翟里斯的译本“All these I gather as I stray, ”则分别只翻译出来了一个动作。

4.句法标记

在句法标记上, 许渊冲与韦利的译本将诗歌中的两个动作主体表现的比较明显, 其中表示动作主体的代词分别出现了12次和7次, 从整体上还原了诗歌对于两人行为的白描。原诗虽然没有出现任何人称代词, 但是能够看出来动作的主体分别是谁, 而翟里斯的译诗则是倾向于弱化诗歌的白描的特点, 强调诗歌的融情于景, 将部分动作描写直接转化成眼中所见景物。可以说翟里斯的译文在动作描写的角度上没有做到充分还原。

5.章法标记

在章法标记上, 三篇译文特点鲜明。韦利基本按照原文的句式进行翻译, 译文中的每一句内容与原文严格对应。整体布局上, 这个译本最大的长处是发扬中国诗歌的特点, 上下句句式对应, 与原诗基本相同, 在篇章结构上还原了原文的风格。相比之下, 翟里斯的译本则是灵活了许多, 简直可以说是对原诗的改写。译者取每句话的神韵, 将之按英语诗歌的写作特点重新表述, 便于在目的语读者中引起共鸣, 同时也不完全脱离原文。比如“还顾望旧乡, 长路漫浩浩”一句, 翟里斯译为“I strive to pierce with straining eyes, the distance that between us lies”。如果将译文回译的话, 意思与原文有所差距, 但是所表达的感情却基本相同, 从意境上说基本能够还原原文风格。许渊冲的译文在篇章结构上的改动程度位于二者之间, 唯有诗的结尾处两句, 根据原文含义打乱意义的表述顺序, 译为“Living apart, howcan we be consoled? Our hearts are one, I’ll grievetill I grow old.”。先说了二人“离居”然后再说“同心”, 并将最后一句与“同心”的内容合并为一句。

(三) 非形式标记

《涉江采芙蓉》虚实结合, 情景相生, 抒情含蓄婉曲, 风格惆怅感伤, 字里行间流露出民歌的感情真挚、质朴自然、毫无矫饰、意境清新。在非形式标记的还原上, 三个译本各有优劣。从整体上来说, 韦利的译本比较质朴, 节奏错落有致, 还原了民歌的风格特点, 可惜给读者带来的抒情感不够强。许渊冲的译本在原文的质朴风格和表达的强烈思念感之间达到了一个平衡, 相对来说比较含蓄, 意义传达的也比较准确。而翟里斯的译本确实能让读者体会到爱人相处异地不得见面的痛苦, 但是整体上与原诗的民歌特征不太相符, 不够含蓄, 抒情比较直接。从带给读者的感觉上来说, 三个译本中, 许渊冲的译本和韦利的译本让读者感到亲切, 译文读者的感受比较近似于原文读者, 相对来说, 翟里斯的译本则显得更“文绉绉”一些, 对原文风格的还原不太到位, 虽然这种表达方式可能更容易为不熟悉中国文化的英文读者所理解。

四 、结论

总体来说, 许渊冲的译本在这三个译本中为最佳, 从各个角度上都基本还原了原诗的风格, 无论是诗歌的音韵, 措辞, 句法, 布局谋篇还是诗歌的整体感情和意境都表现的比较恰当, 与原文相近。相比之下, 两位汉学家的译本, 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一些问题。韦利的译本在措辞, 音韵等细节问题上不够准确, 而翟里斯在非形式标记的角度上没有还原原诗风格。

参考文献

[1]冯光杰.《涉江采芙蓉》《迢迢牵牛星》的主题及表现手法[J].语文建设, 2012 (4) :46-48

上一篇:林业行政案件管理工作调研报告下一篇:党建品牌培育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