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江采芙蓉

2024-05-09

涉江采芙蓉(精选8篇)

篇1:涉江采芙蓉

拟涉江采芙蓉诗,拟涉江采芙蓉诗陆机,拟涉江采芙蓉诗的意思,拟涉江采芙蓉诗赏析 -诗词大全

拟涉江采芙蓉诗

作者:陆机朝代:魏晋 上山采琼蕊。穹谷饶芳兰。

采采不盈掬。悠悠怀所欢。

故乡一何旷。山川阻且难。

沈思钟万里。踯躅独吟叹。

篇2:涉江采芙蓉

赋得涉江采芙蓉

作者:孔德绍  朝代:唐  体裁:五律   莲舟泛锦碛,极目眺江干。

沿流渡楫易,逆浪取花难。

有雾疑川广,无风见水宽。

篇3:《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

(一)知识与技能。1. 积累文学常识,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诗歌;2. 感受诗歌的思想内涵,掌握必要的分析、理解古诗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1. 诵读感知诗歌,展开想象描摩诗境;2. 小组合作探究,抓住意象、关键词句分析歌意境和情感特征;3. 引导学生从意境,手法,多元解读等方面培养鉴赏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接受诗歌中纯真的情感熏陶,培养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1. 运用想象描摹诗歌艺术画面;2. 理解诗歌的意象和情感,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和思想内涵。

三、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点拨分析法。

四、教学课时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驻足岁月的长河,我们常常会感慨:有多少分离,就有多少思念,有多少思念,就有多少忧伤。今人常祈盼,古人亦涉江。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古诗十九首》,共同去感悟《涉江采芙蓉》中无际的思念与弥漫的忧伤。

(二)作品介绍

《古诗十九首》是汉代无名作家所作的19首五言诗歌的作品合称。它以平浅质朴的文字展现深情。《古诗十九首》的出现标志着五言诗创作已经达到成熟阶段。南朝梁代文学家萧统将19首诗歌收录于《文选》中,并为之命名为《古诗十九首》。其思想内容 :(1)失志伤时、人生无常的感慨;(2)世态的炎凉与人情的冷暖;(3)游子思妇们离别相思之苦。

(三)诵读感知,描摹诗境

1. 诵读诗歌,了解大意。2.《涉江采芙蓉》是有故事情节的,请同学们发挥想象,用散文化的语言改写诗歌,力求突出诗歌意境。(诗意描写5分钟)

(四)合作探究,点拨鉴赏

【思考讨论】学习小组讨论完成以下问题,讨论过程中做好笔录,指定发言人。(10分钟)

问题设置:1.“芙蓉”“芳草”“兰泽”这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氛围、意境?以花草赠送亲朋是古人常有的一种行为,你对这种行为怎样理解? 2. 关于这首诗,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男性,“涉江”者和“环顾”者都是男子,也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女性,“涉江”者是女子,“还顾”者则是“所思”的男子。你怎么看?谈谈自己的观点和依据。3. 分析诗歌最后两句所表达的情感。4. 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答案展示:

1. 明确:芙蓉给人以清幽、高洁之感。“芙蓉”和这些江边的芬芳馥郁的水草,描述了抒情主人公涉江采摘芙蓉的情景,营造的是轻松欢快的氛围、高洁清幽的意境,让人顿感抒情主人公形象的雅洁以及所表达的感情纯洁、美好。

2. 明确:看法一:一些诗评家大都认为主人公是女子,理由有三:(1) 本诗前四句是女子在采莲,思夫心切,后四句便是她想象远方的丈夫此刻也正带着无限乡愁,回望故乡,思念家妻。(2)古代的女子是很少离开家乡的。离“旧乡”而去“远道”的人大半是男子,游子求宦京师,是在洛阳一带,远离江南,不会去南方采摘芙蓉。(3) 一年一度的采莲活动,是江南农家女子的一种风俗习惯。夏秋之交荷花盛开,女子穿行于湖泽中采莲是情理之中的事。这也可证明本诗主人公为女性。从这个角度讲,诗歌内容应是一首思妇怀远诗。看法二:主人公是男子,理由有二:(1)“涉江”者和“环顾”者都是男子。古代离乡远行的照例是男子。本诗全为实写,写他“涉江采芙蓉”,采花送花,望乡思人,“忧伤”的也是他。(2)游子以女子的口吻虚拟“思妇”之词。游子在穷愁潦倒的愁绪中,通过自身的感受,想象家乡的女子在采莲,并思念这位女子,表现游子的苦闷、忧伤。从这个角度讲,诗歌内容应是一首游子思妇诗。

3. 明确:(1)以乐景衬哀情:采摘这些花草的目的是表达对亲人以及朋友的思念和祝福。不过,花草很快就会枯萎,送花草给远方的亲人是无法实现的想法,内心的痛苦与惆怅可想而知了。自问自答可以看出主人公的情绪出现了变化——由欢欣转为失落。将人物置于美好、欢乐的采莲背景上,抒写女主人公独自思夫的忧伤,正具有以“乐”衬“哀”的强烈效果。(2)采用了“对写法”的“悬想”方式。“对写法”又称“主客移位”,是古代“思乡怀人”诗歌中的一种独特的表现手法和写作技巧。简单说就是自己思念对方,却不直接描述,而从对方下笔,将内心深挚的情思委婉含蓄地表达出来。

《涉江采芙蓉》运用“对写法”更是将其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中,痛苦的妻子手拈芙蓉,孤独凄清,她设想着层叠山峦、浩荡江河之外的丈夫也在深情地回望故乡,思念着自己。

六、课堂小结

《涉江采芙蓉》为我们营造了一个高洁清幽的意境,真诚美好的采莲情境反衬出思而不得的忧伤,诗中大胆想象,变换角色,跨越时空,以对写的悬想方式抒写思妇游子相思离别之情,相爱却不能相守,让人有“忧伤以终老”的担忧,黯然的心情令人销魂。

板书设计:

意境:高洁清幽

情感:黯然痛苦真挚深厚

手法:以乐衬哀写法

摘要:《涉江采芙蓉》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诗三首》中的一首,选自《古诗十九首》。诗歌以乐衬哀,以“对写”的悬想方式抒写思妇游子相思离别之情。《新课程标准》鼓励学生作个性化解读,可引导学生就此作些探讨。

篇4:倩谁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是汉代文人诗的集大成之作,大抵为建安时期的作品。对于《古诗十九首》中是否有汉代辞赋家枚乘的作品,历来学者虽然多持怀疑的态度,但“《古诗十九首》出自汉代文人之手”已经被广泛接受。沈德潜说:“古诗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辞,一时之作。大率逐臣弃妇,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之感。”(《说诗晬语》)由于这些诗歌的作者姓名都已佚失,“人代冥灭而清音独远”,我们无法知道他们的生平和相关资料,客观上使研究者对诗歌的不同解读集中到了对诗歌修辞手段运用的不同理解上来。“诗无达诂”,但这并不与为诗歌寻求更为合宜的解读相抵牾。以《涉江采芙蓉》为例,通过对各家分歧的梳理,笔者认为,对于该诗的解读应该能够从修辞学的角度进行中肯的切入。

朱东润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在《涉江采芙蓉》的解题中写道:“这是写游子思念故乡和亲人的诗,首说采香花芳草打算赠送对方;次说所思的人身在远方,心愿难递;最后说人各一方,忧伤难遣。”袁行霈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认为:“《涉江采芙蓉》的主人公采撷芳草想要赠给远方的妻子,并且苦苦吟叹:‘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显然都以为诗的作者即是采莲人,涉江采芙蓉的是“游子”而非“怨妇”,《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中潘啸龙先生坚持认为诗作者是“游子”,而采莲人应是游子身居远方的爱人,也即“怨妇”。对于该诗的不同理解致使各家在“采莲人”为谁的问题上存在分歧。

在“采莲者”为谁这个问题上潘啸龙先生的说法更为合理。“涉江采芙蓉”,采莲一事确是江南女子的专司,但潘啸龙先生对于“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的解释却有不妥之处。潘先生认为这两句的意思是:“采莲之际,摘几枝红莹可爱的莲花,归去送给各自的心上人,难说就不是妻子、姑娘们真挚情意的表现。何况在湖畔岸泽畔,还有着数不清的兰蕙芳草,一并摘至袖中、插上发际。幽香袭人,岂不是更教人醉心?——这就是‘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两句吟咏,所展示的如画之境。”其实这是顺文说之,恐怕并非诗文原意。与其这样自圆其说,倒不如看作是颠倒句序以求叶韵。实际上兰泽虽多芳草,但涉江却只采芙蓉。同样的修辞手段在《古诗十九首》中《冉冉孤生竹》一首里也有体现。“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正是因为轩车来迟,所以才思君致老,同样是倒句叶韵的精彩运用。那么为何只采芙蓉?此处“芙蓉”为双关语,双关的修辞手法在先秦时期已经开始运用,以“芙蓉”寓“夫容”,徐仁甫先生在《古诗别解》中认为,此处“芙蓉”双关格的运用已“开六朝风人体之先”,群芳竞妍却独采芙蓉实在是寄托了女子对远方丈夫的无尽思念,所以自然才有“所思在远道”的下文了。前四句为全诗的起、承之笔。

诗中首先由采莲女子在春光无限、群芳争妍的兰泽中择取芙蓉这样的鲜艳的画面写开,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然而采莲人心中确是有着化不开的愁思。正如王夫之所云:“以哀景写乐,以乐景写哀,倍增其哀乐。”(《姜斋诗话》)诗人以女子采莲先开乐景写哀之妙境,继而承接其“所思在远道”这一句“美丽的忧伤”,自然引起了作者游宦在外的乡思之情,由“涉江采芙蓉”的情景示现到触动心弦“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的感叹,进而才有“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这一巨大的现实悖论产生的无穷哀痛。在情感的起承转合中巧妙绝伦地完成了诗人抒写角度的变换。

前四句并非是诗人眼见之景,而应是诗人想见之景,实际上运用了示现格的修辞手法。何谓“示现”,戴锡琦在《古诗文修辞艺术概观》中认为“示现格是充分展示作者心灵视野的修辞格,古代诗文家通过这一辞格的运用,将许多过去、未来或悬想的情境栩栩如生地展示在读者面前,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杜甫的《月夜》即是运用示现手法的名篇。“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当时,杜甫身陷长安,却写妻子独望月色而感慨命蹇时乖,苦盼丈夫而杳无音信,不觉潸然泪下,雾湿云鬓,月寒玉臂,不知何年相聚泪始干。通篇皆是想见,以想见为真实,更觉悲从中来不可断绝。韦庄的《浣溪沙》也是示现格运用的名篇。“夜夜乡思更漏残,伤心明月凭阑干,想君思我锦衾寒。咫尺画堂深似海,忆来唯把旧书看,几时携手入长安?”其中的一大亮色即是写相思从对面着笔写来,“想君思我锦衾寒”,比直述相思其情更切,其意更浓。如果仅从字面来看,示现格的一大特点就是自做多情。《涉江采芙蓉》一诗中,诗人认为妻子芳草之中只采芙蓉,相思所寄必在远道,正如张玉谷在《古诗赏析》中的评论,是“从对面曲揣彼意,言亦必望乡而叹长道”的高超诗笔。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此两句为全诗转关,诗人由想见的甜蜜转回现实的凄凉,长路漫漫,相思渺渺,别情恨恨,为全诗合收力转一笔,才自然引出“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的沉重的无奈。《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中潘啸龙教授认为“实际上这两句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的视点仍在江南,表现的依然是那位采莲女子的痛苦情思”。“诗中的境界应该不是空间的转换和女主人公的隐去,而是画面的分隔和同时显现:一边是痛苦的妻子,纤手拈芙蓉,仰望远天,身后绿的荷叶,红的荷花,衬着她轻拂的衣裙,显得那样孤独凄清;一边则是云烟缥缈的远空,隐隐约约摇晃着返身回望的丈夫的身影,那一闪而隐的面容,竟那般愁苦!”“正是在这样的静寂中,天地间幽幽响起了一声凄伤的浩叹‘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潘啸龙教授对后四句的解读引入了上世纪90年代电视诗歌散文的制作方法,包含了镜头拼接和话外音处理等技术元素。当然,作为一种个人解读方式,潘先生运用丰富想象力进行的解读本来也是无可厚非的,但作为一部具有权威意义的大部头鉴赏辞典,在解读赏析诗歌时还是应该尽量接近原诗。

全诗结构起承转合清晰自然,在写作手法上运用了示现格的修辞手段,独居家乡的妻子涉江采莲而思远乡游子(即诗人)是诗人自己的悬想,采莲人应是诗人的妻子,诗作者当是远乡游子,诗人思乡情切,悬想慰怀,反而更觉山重水远,归程难觅,才有了“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的断肠之叹!如此说来,全诗叙写相思的自然流畅、意沉情切,笔法圆融皆可谓跃然纸上,独有千古。

篇5:涉江采芙蓉教案

目标:

通过分析诗歌内容探讨写作者是谁,鉴赏诗歌以乐衬哀的艺术手法和大胆想象的创作思路,并赏析诗歌的情感。通过一定想象和联想将诗歌改写为现代诗歌或散文以训练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3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泰戈尔

二、整体感知 20 1.读诗有三境界:随意读,认真读,入情读

接下来,让咱们一起来朗诵一下这首诗歌,朗诵的时候注意字的读音和诗歌的节奏。(遗、还的读音和意义)

这首诗选自《古诗十九首》,梁代昭明太子萧统《文选》杂类诗的一个标题(《文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各类文学作品的选集,收集秦汉以来的文学作品,共30卷,也称《昭明文选》),包括汉代无名氏所作的19首五言诗。清代沈德潜说:“古诗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辞,一时之作。大率逐臣弃妻,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之感。”

2.大家读完了这首诗,能不能对这首诗有一个大体的了解呢?这首诗是什么样的人写的?写了什么事?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4 明确:可能是游子或思妇所作;写了涉江采芙蓉、欲遗人、还顾望旧乡、忧伤(动词:涉、采、遗、还顾、望、忧伤);抒发了作者思念家乡、思念远地的佳人。

隐含问题:讨论这首诗歌的抒情主人公到底是男子,还是女子呢?是不是有一个矛盾在里边?

(学生先思考并讨论5分钟,然后老师提问再做出一些提示,学生再思考并讨论3分钟,教师做出总结。)

男子(游子)说:从“还顾望旧乡”来看,本诗应当是表现游子对“旧乡”望而难归的思念之情。而且在中国古代,女子一般是足不出户的,何况是“远道”。所以,本诗的作者是出门在外或是求取功名的游子。

女子(思妇)说:游子外出求取功名一般都在北方,因为当时的都城在洛阳,而诗歌首句为“涉江采芙蓉”,芙蓉是在南方生长的,且生有兰草的沼泽地应当是在南方。在风和日丽中,荡一叶小舟,穿行在“莲叶何田田”、“莲花过人头”的湖泽之上,开始一年一度的采莲活动,可是江南农家女子的乐事!采莲之际,摘几枝红莹可爱的莲花,归去送给各自的心上人,难说就不是妻子、姑娘们真挚情意的表露? 另外,“芙蓉”谐音“夫容”,说明是女子在江边思念丈夫。

综合说:可以认为是女子思夫诗,也可看做游子思乡思妇诗。女子思夫:“芙蓉”在女子眼中幻出了一张亲切微笑的面容--他就是这位女子苦苦思念的丈夫。“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长长的吁叹,点明了这女子全部忧思之所由来:当姑娘们竞采摘着荷花,声言要将最好的一朵送给“心上”人时,女主人公思念的丈夫,却正远在天涯!她徒然采摘了美好的“芙蓉”,此刻又能送给谁呢?他不由得望向丈夫所在的方向,思念起了丈夫,他在干嘛呢?“还顾望旧乡”他是不是也在此时回头望着故乡的方向,望着我所在的方向,“长路漫浩浩”但是路途遥远,且山水阻隔,他是否也同我一样满面忧愁呢?“心有灵犀一点通”啊!最美的事莫过于我在思念你的时候你也正在思念我。而最后一句“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又是对上一句的回应,虽然其中饱含了分离两地的忧伤,但也蕴含了虽分隔两地却都在思念对方,感情深厚的幸福。游子思乡说同理。

3.再一齐朗诵一遍这首诗歌,把自己想象成写这首诗的人。

三、写作练习及分享15 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这一美丽的画面中作者的表情,想象诗人“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时的情状,“还顾望旧乡”,面对漫漫长路满面愁容的样子,“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时忧愁而又幸福的模样。

根据自己所赞成的观点,以当事人的视角把这首诗改写成为一篇现代诗歌或是散文。

篇6:涉江采芙蓉 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常识;

2、注重意象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熟读成诵。

3、体悟古诗中“思乡怀人”情感的审美价值。

【教学重点】

1、把握诗歌情感,能够有感情朗读至成诵。

2、学会抓住诗歌意象,解读诗歌情感的方法。

【教学工具】 PPT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下面我念几句诗,你们请接下句: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这些诗句中都有一个共同的描写对象,请问是什么? 生:莲花(荷花、莲、芙蓉)

师:那我们今天再学习一篇关于莲的古诗——《涉江采芙蓉》

二、《古诗十九首》介绍

1、收录

《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的《昭明文选》。萧统在编《文选》时,把十九首流传已久,没有作者署名,但思想内容、艺术风格比较近似的五言抒情短诗编为一组,统名之“古诗一十九首”。关于《古诗十九首》的作者和创作年代问题,虽然千百年来人们聚讼纷纭,莫衷一是,但从文学发展的实际来看,从诗歌所写内容来看,大部分人还是认为它们作于东汉末期,出自一群下层文人之手。

2、内容及思想 总体说来,《古诗十九首》抒写的主题不外两个:两地相思、人生失意。诗的内容大多表现游子、思妇的离情别绪与人生苦短、彷徨失意的消极情绪和及时行乐等思想,不论是感叹两地相思,还是抒写人生失意,这十九首诗歌的抒情主体都显得极度忧伤、孤独,使全部诗作笼罩着一层浓厚的悲剧色彩。

3、艺术成就及影响

《古诗十九首》继承了《诗经》《楚辞》以来的优良传统,下开建安诗风,树立了五言诗的新典范,并为其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千古五言之祖”之誉,是我国五言诗成熟的标志。刘勰推崇它为“五言之冠冕”,钟嵘称它“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3、篇目 两地相思: 《涉江采芙蓉》、《迢迢牵牛星》、《行行重行行》、《青青河畔草》、《冉冉孤生竹》、《庭中有奇树》、《凛凛岁云暮》、《孟冬寒气至》、《客从远方来》 人生失意: 《青青陵上柏》、《今日良宴会》、《西北有高楼》、《明月皎夜光》、《回车驾言迈》、《东城高且长》、《驱车上东门》、《去者日以疏》、《生年不满百》、《明月何皎皎》

二、感知课文

1、听录音,感知诗歌内容及节奏

朗读指导:五言诗的断句:二三字格式,二一二格式

本诗采用二三字格式断句,但是在朗读的时候可以将第三个字适当延长发音时间。

2、学生朗读

3、齐读

4、问:①诗中的主人公为何要采莲?(采芙蓉以遗所思)

②全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悲伤/哀愁/伤感/凄凉)

三、梳理诗歌内容

师:全诗共八句,请同学们先朗读前四句。

① 涉江采芙蓉:涉:进入。进入江中采摘芙蓉。

② 兰泽多芳草:兰泽:注释②,生有兰草的沼泽地里长着许多茂盛的香草。③ 采之欲遗谁:遗:赠送。采摘芙蓉是想赠送给谁呢? ④ 所思在远道:我所思念的人在远方啊。

问:请同学们想象一下这四句诗给我们描绘了一幅什么画面? 生:一个女子采摘荷花,想送给在远方思念的人。师:这是一幅“采莲图”

师:在这幅“采莲图”中,前两句“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是一幅什么景象? 生:一幅生机朝气的景象,是自然的美

师:这是一幅暖色调的图画,写的是“乐景”。那三四句呢?你们读出了什么感情? 生:哀伤、悲凉、伤感的情调

师:这是一个设问,采摘了芙蓉给谁呢?我所思念的人在远方啊!总体情感是哀伤的,与前两句的乐景形成了反差,那么第一二句是什么写法呢? 生:以“乐景”写“哀情”。

师:以乐景写哀情,更衬出那种“所思在远道”的忧伤。

师:以花、草、植物为意象,来表现惜别、相思的写法是很常见的: 如:“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李白《忆秦娥》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王之涣《送别》 “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北朝·魏·陆凯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王维《相思》 师:本文是“采芙蓉”以“遗所思”,“莲”这个意向,向来是文人笔下的常客。怎么理解这个意向呢?

(一)君子之花 特点:香气清幽、品质高洁

1、“芙蓉”的别名有:荷花、莲花、菡萏、芙蕖、君子花、凌波仙子、水波仙子、六月春、中国莲、玉环、玉芝等。

2、荷花是中国的传统名花,也是品德高尚的花。从古至今,人们都把荷花当做是圣洁之花,不仅在于荷花花叶清秀,花香四溢,沁人肺腑,而且还在于荷花有迎骄阳而不惧、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气质。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的《爱莲说》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屈原《离骚》(通过芬芳的花草和繁盛的服饰来表现其高洁的品格和志向)

“白莲生淤泥,清浊不相干”

——苏辙《盆池白莲》 “开花油水中,抱性一何洁”

——苏辙《和文与可菡萏轩》

(二)佳人之花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王昌龄《采莲曲二首》(其二)

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郑愁予《错误》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象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徐志摩《沙扬娜拉一首》

(三)爱情之花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南朝乐府 《西州曲》 试妾与君泪,两处滴池水。看取芙蓉花,今年为谁死!

——孟郊《怨诗》

师:我们来看诗的后四句。⑤“还顾望旧乡”:环顾:回头看。还顾一词非常的精妙,动作感是很强烈的。在静态的画面中,多了那种心有所系,依依不舍的动态画面,让我们在读的过程中,更能体会到那种思念。有时候一个无声的动作会胜过千言万语的表达。⑥“长路漫浩浩”:漫:长貌,辽远状。浩浩:叠词。表现出归家之路遥远无际,那种思乡之愁通过“浩浩”这一叠词,传递给我们的是一种绵延无尽的惆怅,此恨绵绵无绝期的无限惆怅。具有含蓄不尽的艺术效果。

⑦同心而离居:同心,指感情深厚。而:连词,却。⑧忧伤以终老:忧伤:点出了本诗的情感,那种想念同心人却不得见的忧伤,伴随着我老去,直至死亡,一生忧伤。让人深切地感受到两个彼此相爱的人的真挚笃厚的感情。因爱之深才会思之切,才会见荷花而欲遗之,遗之而不得故深情回望,回望中更感路途遥渺,相聚无望,因爱之长久才有“终老”之“忧伤”。可见这种爱至深至真至纯至上,黯然的情绪最是令人销魂!师:后四句又是一幅什么画面呢? 生: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思乡 师:用“思”不如用“望”,更赋有动作之感,永远朝着一个地方看的孤独感,含蓄不尽,余味悠长。“望乡图”。

师:下面,请带着情感再次朗读这首诗。

四、问题探究

有人说,这首诗的主人公是游子,又有人说是思妇。到底是游子思乡,还是闺妇思远?你们怎么看?

提示:可以将主人公这个角色代入全诗,再去体会。生:略

师:其实《古诗十九首》的魅力就在于此,正是因为其作者不知,主人翁不知,年代久远,才能予后世之人一种自由想象的空间,每一个人读这首诗都有一个主人翁的倾向,无论将其定义为游子思乡,还是闺妇思远都是可以的,这也是《古诗十九首》的魅力,越是懵懂,越是美丽。

闺妇思远:前四句为实写,后四句为虚写。游子思归:前四句为想象,后四句为实写。

五、延伸拓展

师:《涉江采芙蓉》在中国诗歌题材上属于游子思妇类型的。然而游子思归的诗大家经常接触,下面我们来拓展一下闺怨诗。

(一)简介

闺怨诗是古典诗歌中一个很独特的门类,大致说来,就是写少妇、少女在闺阁中的忧愁和怨恨。古来闺怨诗词非常多,多以弃妇、思妇为主要描写对象,以伤春怀人为主题,剖析女子们在特定社会情态、生活遭遇下或悲悼、或悔恨、或失落、或惆怅的复杂心理状态。闺怨诗中还有一部分特别的“宫怨诗”。

中国古代的诗人对“宫怨”、“闺怨”、“春宫”、“春怨”之类诗的为何情有独钟,为何能把这类诗写得如此真切感人?因为他们与那些怨郁的女子具有同样的遭遇,同样的情怀,中国的文人骨子里有着奴颜媚膝的怨妇情结,这种情结自屈原始,瓜瓞绵绵,经久不衰。

(二)闺怨名篇名句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李白《子夜吴歌》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隐《嫦娥》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栏干。——李璟《摊破浣溪沙》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声声慢》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温庭筠《望江南》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李清照《一剪梅》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欧阳修《蝶恋花》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温庭筠《菩萨蛮》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还君明珠双泪垂,何不相逢未嫁时。——张籍《节妇吟》

上阳人,上阳人,红颜暗老白发新。绿衣监使守宫门,一闭上阳多少春。

宿空房,秋夜长,夜长无寐天不明。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春日迟,日迟独坐天难暮。

宫莺百啭愁厌闻,梁燕双栖老休妒。莺归燕去长悄然,春往秋来不记年。唯向深宫望明月,东西四五百回圆。

——白居易《上阳白发人》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李白《玉阶怨》

篇7:《涉江采芙蓉》教案

一、导语设计

师:屈原《九歌》里说,“悲莫悲兮生别离。” 对刻骨铭心的离愁别恨,古人感之,苦之,悲之,言之,别离的哀音在真纯的古典文学世界回响不绝。山隔水阻,风雪塞途,游学仕宦,战争行役„„一朝分别,音讯杳然。漫漫时光使分别化成了一声声长叹,迢迢山水让别离酿成了一曲曲哀歌,思念之情往往显得格外真挚动人。今天,就让我们重回两千年前的汉末,走近“涉江采芙蓉”的有情人。

书写题目《涉江采芙蓉》 出示幻灯片

师:请看学习目标:

1.诵读诗歌,品味诗歌含蓄隽永的语言。2.品析意象,体会诗歌深沉真挚的情感。

二、学习过程

师:那这首诗歌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请一位同学来诵读一下这首诗歌,让我们初步感知这首诗歌。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生读。

师:这位同学对字音、断句的把握非常到位,但是对情感的把握稍显不足。跟着这位同学的诵读,我们已经初步感知了这首诗歌,这首诗歌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生:一对男女恋人分离相互思念着对方的故事。师:从诗中哪个地方看出来的呢? 生:同心而离居。

师:我具体地问问,是谁在涉江采芙蓉呢?他的目的是什么? 生:女子

师:你为什么把他想象成一位女子而不是一位男子呢?

生1:因为采芙蓉的应该还是女子,如果是一位男子采芙蓉,这个画面也显得有点不伦不类。生2 朱自清《荷塘月色》里也说:采莲是江南的旧俗„„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师:有没有不同意见呢? 生:男子。

师:那你说一说,你是从哪些诗句看出来的呢?(你为什么把他想象成一位男子呢?)

生:诗歌的第三句和第四句: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我认为古代离开家乡,外出生活的应该是男子,而女子一般是不离开家的。而且男子也可以采芙蓉,无论古代还是现代,一般给别人送花的都是男子。

师:你们谈了自己的看法,并且从诗歌中找到了自己的理由,老师觉得都不错,但是我发现无论你们的答案是什么样的,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认为是一对分离的恋人在彼此思念着对方。正是由于你们多样化的思考,才使这首诗歌充满了无穷的魅力。但是老师的想法是把它当作一位女子来看待。在古代,男子离开家乡女子在家守候,是一种更常见的生存和生活方式。

师:对这首诗歌有了初步的认识,那我们能否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这首诗的情感的诗呢?(幻)这是一首 的诗? 生:忧伤 相思 思念 痛苦

师:同学们赋予了这首诗歌丰富的情感。

那在这首诗中,有没有哪个词能直接概括这种情感的? 生:忧伤。板书:忧伤

那现在就让我们走进文本,品读诗歌。我们先来看前四句: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谁来翻译一下这几句诗?语言要美一点。

生:渡江去采摘芙蓉花,兰泽上芳草萋萋。采摘芙蓉花送给谁呢?我所思念的人在远方。师:翻译得不错。那我想问问,你刚才翻译的“渡过江水采芙蓉”,这个“渡江”和“涉江”意思一样吗?“涉江采芙蓉”的“涉”是什么意思? 生:一样,“涉”的意思就是“渡过”(坐着船过江)。师:一般都怎么渡过江呢 生:不一样。“涉”的意思是蹚水过河。

师:蹚水过江采芙蓉和坐船过江采芙蓉,主人公的感受会一样吗? 生:不会。(幻灯片)“涉”的本意:行走在溪水中。

我们设想一下:清清的江水缓缓流淌,兰花盛开的水泽里芳草萋萋,一位女子赤足走在浅浅的江水中,江水轻轻地划过她的肌肤,也牵动着她的心。“涉”字让我们感受到江水在肌肤上流过的细腻的触感,这种触感和主人公的内心情感是浸润在一起的。而如果说成了“渡江”或“坐着船过江”,作者的心可能还是那一颗思念的心,但就没有那么真挚动人了。师:我们沉浸在女子涉江的美好画面中,在这画面中有哪些意象呢? 生:芙蓉、芳草。(板书:芙蓉、芳草)

在这长满芳草的水泽,主人公为什么单就采集“芙蓉”呢? 生:1:周敦颐《爱莲说》中有:“予独爱莲之出淤泥,濯清涟而不妖”,芙蓉也叫做莲花,这里有一种君子的品质。生2:“芙蓉”和“夫容”谐音,在这里更能突出女子思念丈夫的心情。师:这位同学旁征博引,能运用学过的知识来说明芙蓉的品质。师:芙蓉,在《诗经》中叫作荷花,“山有扶苏,隰有荷华”,《楚辞》中叫芙蓉,“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人们赋予了荷花很多美好的意蕴,如爱情、相思、忠贞、君子等等,它是一种纯洁与美好的象征。

师:老师很喜欢这首诗。读了很多遍,但是有一点小小的疑问。你看,比如去掉一句,同学们齐读“涉江采芙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有没有影响文意呢? 生:好像没有。

师:那这句话写在这儿不是多余了吗? 生沉默

师:谁说说? 生:“兰泽多芳草”是环境描写,加上这一句更突出了意境的优美。师:你对诗歌品读的很细致,我们来复活一下当时那个画面吧: 一位女子想采一朵最美丽的芙蓉花送给她的心上人,当来到了这片长满芳草的水泽里,满目的鲜花,馥郁的芳香使她一下子沉浸在这美好的画面之中。我们再读读这两句: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重读)芳草。

而在他内心深处最深沉的情感是什么呢?是思念。于是,她突然想到了“采之欲遗谁”,却发现“所思在远道”,不禁悲从中来。前两句是欢乐的采莲背景,后两句的情感却陡然一转,悲伤了起来。诗人写如此美景的目的原来是为了—— 生:以乐景衬哀情。生读。

师:这么美好的景色,女子采了芙蓉花,却突然问道:“采之欲遗谁?”难道她不知道是谁吗?生:知道。

师:知道为什么还要问呢?如果不问,直接就说成“采之遗远道”怎么样?

生1:她不想直接说出来送给谁。那样显得很直白,一般女子不会有那么直白的话语。生2:她想说出来,说出来以后会觉得心情好一些。

主人公这一问,引发了我们的思考,也使感情的抒发和诗意的表达更委婉含蓄,曲折有致。师:理解了诗意,谁来读读这几句诗?第一句要轻松、愉悦,第二句要低沉、忧郁。(重点引导学生好好读,使课堂推向一个高潮)生读。

师点评。可以把“所思在远道”,重点教给学生读读。

师:芬芳的兰泽,美丽的芙蓉,却使人感到了深切的“忧伤”。这种忧伤能否停止呢?请看下句。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师:我们常说:诗歌是浓缩的想象,散文将这种想象铺展开来,于是有了情节,有了人物,有了一颦一笑,有了一思一虑。现在就请充分发挥联想与想象,用散文化的语言改写这两句诗。师:时间到,谁来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 生:„„

师:加入了环境描写更好地渲染了这种离别之愁。加入心理描写,使人物形象会更加丰满。加入动作描写,给人很强的画面感。

师:同学们丰富的想象与描写,仿佛使我们身临其境。长相思,在“旧乡”,佳人不见,摧肝肠。这个还在远道上前行的男子,离家越来越远。他不时地回望着无穷无尽的走过的路,心中对爱人充满了思念。他又远望着前方漫漫浩浩的长路,心想:何处才是我的归宿? 这两句除了情感的绵长,语言的魅力又体现在哪里呢?(幻灯片)哪些词语最为传神?最能传达主人公的情感呢? 生:运用了动作描写。“还顾”和“望” 师:回答非常好。“还顾”和“望”这两个词的动作性和画面性很强,(板书:还顾 望)让这种思念之情更加浓重。多少思念多少爱,全在这一深情的还顾里;多少忧伤多少桶,都在这悲情的回望里。

让学生试着重音读读 “望”(让学生把轻飘飘地读和重音,读读对比一下感觉)师:同学们看看这两句,还有哪个词语用的好? 生:漫浩浩 师:好在哪里?

生:运用了叠词,更突出道路的漫长。师:你对语言有非常敏锐的感知。“浩浩”读起来有那种烟波渺渺,烟水茫茫的感觉。李清照《声声慢》的第一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连用叠词,音韵和谐,更突出了愁绪的浓重。“浩浩”语义,不仅指道路漫长无际,更让人感觉到忧伤的绵长。诵读的时候要把“浩浩”二字的无奈与绵长读出来。我请一位同学,读读这句话。生读。

教师指导学生把“浩浩”两字拉长,引导学生逐渐读出情感。

师:涉江采芙蓉,目的已不是为了送到远方,因为早已知道无从可送。还顾望旧乡,没有缓解思念的焦渴,只有更深沉的忧伤。到此,郁积多年的苦痛喷薄而出:“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师:我国南朝文学批评家钟嵘评价《古诗十九首》是“(幻灯片)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乎一字千金。”《古诗十九首》是否真做到了“一字千金”呢?我们把 “而”和“以”去掉,改成四言诗。

师:同学们来齐读一下:“同心离居,忧伤终老”(幻灯片)师:怎么样呢?能不能去掉? 生:不能。

师:那我们先来翻译一下这句话。

生:同心同德但是却被迫分离,只能忧伤一直到终老。这个“而”是什么意思?

生:可是,但是,却。表转折。如果去掉了,这是矛盾的。同心同德却离居,然后还忧伤到老。生:“而”在这里是一个表转折的连词,形成了前后巨大的反差,更让人感觉到被迫无奈的离居。表明了生活到老的一种持续的状态,就是“忧伤”。师:这两句诗是全诗诗眼所在,也是全诗主题的升华。有了这个“而”字,情感是这样表达的: 我们两个人是心心相印,两情相悦的,可是啊,却要被迫分离,天各一方。因此“而”字既表达了情感的转折,又突出了从甜蜜相爱到痛苦分离的极大反差,把那种相爱不能相守,想念不能相见的黯然心情表现的淋漓尽致。“以”连接“忧伤”和“终老”,就把 “忧伤”所跨越的时间的绵长感体现了出来。

师:那在这两句中,作者用哪个词来表达这种忧伤的状态呢? 生:离居。

师:这里的“离居”含义是什么呢? 生:分开居住。

师:离居就是分开居住。老师引言中说到了“悲莫悲兮生别离”,这里的“离居”就是一种“生别离”的状态。人世间的别离有生别离也有死别离,二者哪一个更让人悲哀呢? 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各组派出代表来阐述这个问题。学生讨论。

生1:死别。苏轼说:“十年生死两茫茫”,对亡妻的思念让他非常痛苦。因为生别还有希望再见,而死者再也不能复返了。

生2:生别。明明知道那个人在哪里,却只能两地相忆,在煎熬中度过一生,这比死别更凄楚。生3:生别离吧。其实古人的生别就相当于现在的死别了。“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就是一种体现。生4:死别。“死去元知万事空”,死了什么都没有了。死了就永远不能相见了,而生别离可能还有见面的机会,也有可能不断听到对方的消息,于是心里有个念想,不至于太悲哀。

生5:生别。生别离会让人的内心时刻承受着煎熬,无论相隔多远时间多久,都不能见面。师:同学们深入的思考,也让老师感慨良多。“多情自古伤离别”,无论是生别离还是死别离,都是让人心痛的。但我想,死别,确实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痛苦,但这痛苦是爆发性的,也是一次性的,我们需要的只是一个接受事实的过程。而生别离,是明明知道对方还在那里却永远不能相见,需要时时刻刻承受着痛苦和煎熬,彼此的存在就是痛苦的根源,因此这种忧伤是绵延不绝的,是会一直到终老的。

师:叶嘉莹先生在赏析《古诗十九首》时,也曾经说过:

(幻灯片)死别往往是一恸而绝,而生离则是在你的有生之年永远要悬念,要悲哀。我想:这首诗歌告诉给我们的是:生离比死别更悲哀。

一边是痛苦的妻子,正手拈芙蓉、仰望远天;一边则是漫漫浩浩的长路上还顾回望的丈夫。两人之间,是层叠的山峦和浩渺的江河,他们彼此都茫然地相望,这时天地间仿佛响起了一声凄伤的感叹:“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板书:画两颗心,“忧伤”是两颗心重合的部分),这个声音仿佛来自万里相隔的天南地北,是一对同心离居的夫妇那痛苦叹息的交鸣!

师: 同学们,本该携子之手,与子偕老。可如今有家不得归,有爱却不能守,这种痛苦、这种哀伤你谁能理解呢?

有哪位同学能带着情感读一下这首诗? 生读。(配乐:分角色朗读,最后两句读两遍,最后一句加读一遍)

三、结语:泰戈尔说: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 不是我不能说我想你 // 而是彼此相爱 // 却不能在一起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 不是树与树的距离 //而是同根生长的树枝// 却无法在风中相依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是鱼与飞鸟的距离 // 一个翱翔天际 // 一个却深潜海底”。我们把《古诗十九首》奉为经典,因为它和所有不朽的诗歌一样,都唱出了平凡人的情感,他们的欢喜与惆怅,他们的遗憾与悲伤。《涉江采芙蓉》以其独特的章法,让游子与思妇对唱表白。就像这对鱼与飞鸟,它们深沉而真挚地情感在思念与渴望中产生心灵的共鸣,爱而不见的惆怅之情使人涕下,造句直而不野,令人满口生香,无愧于刘勰所说的“五言之冠冕”。

师:最后,让我们带着这种情感,听老师诵读这首诗歌,再次感受主人公的情怀。(教师配乐诵读,最后两句读两遍)

四、作业: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古诗十九首》之一

篇8:涉江采芙蓉

西奥多·萨沃利曾指出, 风格是每一篇文章的本质特征, 是作者个性与写作时的感情相结合的产物。每一篇文章都会或多或少的体现出作者的特质。从这条概念中, 可以得知风格是文本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文本的字里行间处处体现着作者风格的痕迹。

在翻译理论研究中, 文章风格的重要性已经被国内外学者多方论述。茅盾在1954年全国文学翻译工作会议里提出了以下观点 :“文学是一门语言艺术……文学的翻译是用另一种语言, 把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 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像读原作时一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感受”。此外, 在英国翻译理论家泰特勒提出的翻译三原则中, 第二条原则就是译文的文笔风格应当与原文的性质相同。由此看来, 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 不仅仅要求传达原文最基本的信息, 还应该尽可能准确地在译文中转化出原文的风格和艺术特点。译者应当期待译文读者通过阅读译本所产生的联想和感受在最大程度上与源语读者相同。只有译者最大程度上还原原文的风格, 注重译文的音韵, 节奏, 语义, 修辞, 形式, 意象等诸多方面, 才能够真正达到与原文的统一。

二、风格的可译性

奈达在《语言结构与翻译》一书中曾经提出过, 即使语言结构与文化特征之间具有巨大的差异, 翻译过程的各参与者通常也能够进行有效的跨语言的沟通。相对充足的跨语言交际建立在两个基础上, 其一是两种语言间语义的相似性 ;其二是两种语言句法结构间的基本相似性。不同语言群体经历过的共同或者类似体验以及语言间的相似内核成为了风格可译性的基础。 (刘重德, 1991)

刘重德教授在《文学翻译十讲》中总结了认为风格不可译的三种原因, 并以具体实例将这些成见一一击破。其一是认为不同的语言不能够传达相同的风格。实际上英语与汉语句型相似或者相同的句子非常多, 甚至有的句子可以采用形式对应的翻译方法。其二是认为译者有自己的风格, 会代替原文的风格。而刘重德教授则引用了西奥多·萨沃利的观点, 以证明一个真正的好的译者会放弃自己原有的行文风格, 在翻译的过程中会在目的语中选择与原文风格相适应的语言要素。其三是认为没有一个客观标准去评价哪一个译本好而哪一个译本有所欠缺。对于这种观点, 刘重德教授提出可以用译本比较的方法解决。

如何翻译文本风格, 可以将文本的风格标记分成形式标记和非形式标记两种对于类型。这些风格标记大多数能够在目的语中进行转换, 如果在翻译的过程中能对这些标记进行动态的还原, 那么可以说是做到了风格的对等。

从以上诸多论述中, 我们可以得出风格可译的结论, 风格的翻译在于译者在分析文本的各方面特征之后, 将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对于目的语的语言知识相结合, 达到风格的转化。

三、《涉江采芙蓉》三个译本的风格再现

本文所选取的《涉江采芙蓉》的三个译本分别由许渊冲, 亚瑟·韦利, 和翟里斯翻译。在原文意义的转换上, 三个译本各有取舍;在风格的再现上, 三者各有所长, 都带给了目标语读者与原文相似的审美感受。

本文对于风格再现的分析将从译文文本的形式标记和非形式标记角度分别进行对比分析, 注意译文在各个方面是否与原诗达到动态对等并完成了风格的再现。通常来说, 形式标记包括音系标记, 语域标记, 词语标记, 句法标记, 章法标记, 修辞标记;非形式标记包含了表现法, 作品内在气质, 译文接收者等等,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一一分析。

(一) 题目

首先从题目说起。这十九首诗起初并无题目, 后人取每首诗的第一句话为题目, 但很多书刊在收录时仍只是标明诗歌序号。因此在许渊冲和亚瑟·韦利的译本中只是将其根据《古诗十九首》的顺序标上序号。但是在翟里斯的译本中, 译者在题目的翻译上发挥了主观能动性, 以本诗的主题“Parted”为题目, 直接在题目中点明了本诗的内容和所反映的感情。译者虽然加以创造, 但是并没有破坏诗歌的整体风格和意境。

(二) 形式标记

1.音系标记

本诗在音韵上与大多数五言律诗相同, 在第二, 四, 六, 八句尾押韵。本诗句尾押ao韵。在这三个译本中, 许渊冲和翟里斯对押韵的处理方法是选择了从形式上向目的语归化, 使用了英文诗歌中常用的“aabb”押韵形式, 更接近于译文读者熟悉的十四行诗的韵律。这种翻译方式让译文的节奏对于英文读者的感染力与原诗的节奏给汉语读者的感染力相类似。然而韦利则持有在诗歌翻译中押韵可能造成“因声损义”的观点, 他倾向于将韵诗翻译成自由体诗或是散体诗。

《古诗十九首》在音韵上的重要的特点是大量使用叠字, 在本诗中体现在“长路漫浩浩”一句。但是在三个译本中, 只有许渊冲的译本将其翻译成“a long, long road”, 能够体现出原文的叠字的特点。韦利的译本“The long roadstretches on for ever”则是取原句精髓, 重现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反映出了两人相距遥远, 难以相见。相比之下, 翟里斯的译本“The distance that between us lies”相对来说比较平淡含蓄, 没有翻译出原文音韵上的叠字, 用比较朴实的语言说出两人相处异地相距遥远。

2.语域标记

从语域标记角度看, 这三个译本中, 许渊冲和翟里斯选用的词语较为韦利的选词更具有诗歌用语的特征, 采用了更具有诗意的抒情方式。本诗最后两句是感情的升华, 翟里斯用了古典英诗中表达悲伤感叹的“Alas”加强了情感的表达。许渊冲的译本从整体上说风格比较古朴, 表达方式更具有诗歌的婉转特征。相对来说, 韦利的译本较为平实, 语言风格的诗歌感较弱。

3.词语标记

三篇译文在词语标记的还原上各有所长。总体来说国外的汉学家对中国文化仍存在误解, 而许渊冲的选词比另两位的选词更贴近中国文化的精髓, 在文化的还原上比较恰当。比如第一句中的“芙蓉”实指莲花。在中国古诗中, 常常用芙蓉、菡萏等词代替莲花 ;而且莲花由于谐音“怜”, 在古诗里通常指代爱情, 在本诗中亦是如此。许渊冲在译文中将其直译为“lotus”;但是翟里斯和韦利都误会了“芙蓉”的借代修辞, 认为此处的“芙蓉”真的是指芙蓉花, 所以将其译成“hibiscus”, 变成了另一种植物。“兰泽”在本文中实指生长着兰花的沼泽, 许渊冲与翟里斯选择使用了“marsh”这个词, 但是韦利则使用了“swamp”。实际上“marsh”指的是生长着草本植物的水路相连的湿地, 而“swamp”指的是生长的木本植物的沼泽, 显然“marsh”比较符合兰花的生长环境。“采之欲遗谁”句中有两个动词“采”和“遗”。许渊冲的译本“To whom shall I send what I pucktoday?”中, 两个动词翻译的都比较到位, 而韦利的译本“Igather them, but who shall I send them to? ”和翟里斯的译本“All these I gather as I stray, ”则分别只翻译出来了一个动作。

4.句法标记

在句法标记上, 许渊冲与韦利的译本将诗歌中的两个动作主体表现的比较明显, 其中表示动作主体的代词分别出现了12次和7次, 从整体上还原了诗歌对于两人行为的白描。原诗虽然没有出现任何人称代词, 但是能够看出来动作的主体分别是谁, 而翟里斯的译诗则是倾向于弱化诗歌的白描的特点, 强调诗歌的融情于景, 将部分动作描写直接转化成眼中所见景物。可以说翟里斯的译文在动作描写的角度上没有做到充分还原。

5.章法标记

在章法标记上, 三篇译文特点鲜明。韦利基本按照原文的句式进行翻译, 译文中的每一句内容与原文严格对应。整体布局上, 这个译本最大的长处是发扬中国诗歌的特点, 上下句句式对应, 与原诗基本相同, 在篇章结构上还原了原文的风格。相比之下, 翟里斯的译本则是灵活了许多, 简直可以说是对原诗的改写。译者取每句话的神韵, 将之按英语诗歌的写作特点重新表述, 便于在目的语读者中引起共鸣, 同时也不完全脱离原文。比如“还顾望旧乡, 长路漫浩浩”一句, 翟里斯译为“I strive to pierce with straining eyes, the distance that between us lies”。如果将译文回译的话, 意思与原文有所差距, 但是所表达的感情却基本相同, 从意境上说基本能够还原原文风格。许渊冲的译文在篇章结构上的改动程度位于二者之间, 唯有诗的结尾处两句, 根据原文含义打乱意义的表述顺序, 译为“Living apart, howcan we be consoled? Our hearts are one, I’ll grievetill I grow old.”。先说了二人“离居”然后再说“同心”, 并将最后一句与“同心”的内容合并为一句。

(三) 非形式标记

《涉江采芙蓉》虚实结合, 情景相生, 抒情含蓄婉曲, 风格惆怅感伤, 字里行间流露出民歌的感情真挚、质朴自然、毫无矫饰、意境清新。在非形式标记的还原上, 三个译本各有优劣。从整体上来说, 韦利的译本比较质朴, 节奏错落有致, 还原了民歌的风格特点, 可惜给读者带来的抒情感不够强。许渊冲的译本在原文的质朴风格和表达的强烈思念感之间达到了一个平衡, 相对来说比较含蓄, 意义传达的也比较准确。而翟里斯的译本确实能让读者体会到爱人相处异地不得见面的痛苦, 但是整体上与原诗的民歌特征不太相符, 不够含蓄, 抒情比较直接。从带给读者的感觉上来说, 三个译本中, 许渊冲的译本和韦利的译本让读者感到亲切, 译文读者的感受比较近似于原文读者, 相对来说, 翟里斯的译本则显得更“文绉绉”一些, 对原文风格的还原不太到位, 虽然这种表达方式可能更容易为不熟悉中国文化的英文读者所理解。

四 、结论

总体来说, 许渊冲的译本在这三个译本中为最佳, 从各个角度上都基本还原了原诗的风格, 无论是诗歌的音韵, 措辞, 句法, 布局谋篇还是诗歌的整体感情和意境都表现的比较恰当, 与原文相近。相比之下, 两位汉学家的译本, 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一些问题。韦利的译本在措辞, 音韵等细节问题上不够准确, 而翟里斯在非形式标记的角度上没有还原原诗风格。

参考文献

[1]冯光杰.《涉江采芙蓉》《迢迢牵牛星》的主题及表现手法[J].语文建设, 2012 (4) :46-48

上一篇:编辑工作实习鉴定下一篇:市水利局关于岗位绩效管理工作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