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所2018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选办法

2024-05-22

青藏高原所2018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选办法(共4篇)

篇1:青藏高原所2018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选办法

青藏高原所2018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选办法

青藏高原所依据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的评选办法,结合本所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制定我所国家奖学金评选办法。

第一条 本办法适用于中国科学院大学按照国家招生计划录取的、在青藏高原所接受研究生学历教育的全日制研究生的国家奖学金评选。

第二条 青藏高原所奖学金名额由国科大根据当年财政部、教育部下达情况按比例分配。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3万元;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2万元。

第三条 申请资格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国科大及所在研究所各项规章制度; 3.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

4.在学期间获得过国科大优秀学生荣誉称号,学习成绩优异,科研能力显著,发展潜力突出;

5.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第四条 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取消申请国家奖学金资格: 1.在学期间受到过国科大或研究所纪律处分者;

2.学位课考试或必修环节考核有一门及以上不及格或不通过者; 3.参评学年由于个人原因,在各种实验、实践环节中严重损坏仪器设备或出现安全责任事故者。

4.参评学年的一半及以上时间学籍状态处于休学、保留学籍者。第五条 硕博连读生按申请时的学籍注册培养层次参与评选。

第六条 评选工作开始时已毕业离校的学生、在职生、港澳台学生和留学生不在国家奖学金评选之列。由于因私出国留学、疾病、创业等原因未在校学习的研究生,期间内原则上不具备国家奖学金参评资格。

第七条 评审组织 青藏高原所按照国科大的建议及要求成立国家奖学金评审委员会,由7-9人组成,由主管研究生教育的所领导担任主任委员,党委副书记或纪委书记/学位评定委员会主任或副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或副主任担任副主任委员,学位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委员代表、科研教育处处长、导师代表和学生代表任委员,负责国家奖学金的初步评审等工作。评审委员会办公室设在科研教育处。

第八条 评审程序 1.申请

参评国家奖学金的学生,应在规定时限内如实填写并向科研教育处提交《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申请审批表》和相关申请材料。申请参评的事迹或成果应在申请截止日期之前取得。曾获评国家奖学金的学生申请参评的材料不得重复使用。

2.初审

青藏高原所国家奖学金评审委员会,按照“公正、公开、公平、择优”的原则,对申请者进行初审,申请人集中在初审委员会现场进行报告,报告内容包括:1)硕士期间成绩;2)发表的文章(第一和第二作者);3)8分钟ppt汇报,2分钟提问。初审委员会按下达名额评选、并确定获奖学生名单。

评选成绩由三部分组成:

1、现场评委打分的平均分(百分制);

2、基础课程成绩(乘20%);

3、发表文章成绩(第一作者每篇核心加20分,SCI-E加30分,SCI加50分;第二作者每篇SCI加5分)。

获奖学生名单在所内进行不少于5个工作日的公示。公示无异议后,提交国科大国家奖学金评审领导小组进行审定。

3.审定

国科大国家奖学金评审领导小组对各单位提交的初审结果进行审定,审定结果在全校范围内进行不少于5个工作日的公示。学校公示无异议后,报教育部备案。4.奖励

国家奖学金评选结果经教育部批准备案后,国科大发文对获得国家奖学金的学生进行表彰,当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一次性发放给获奖学生,并颁发国家统一印制的荣誉证书。学生获得国家奖学金情况记入本人学籍档案。

第九条 争议及违规处理

1.对国家奖学金评审结果有异议的学生,可在公示阶段向研究所评审委员会提出申诉,所评审委员会应及时研究并予以答复。如学生对所评审委员会作出的答复仍存在异议,可在学校公示阶段向国科大国家奖学金评审领导小组提请裁决。

2.学生在评选过程中如发现存在参评成绩、事迹和成果有弄虚作假等问题的,一经查实,将永久取消当事学生的参评资格,并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3.学生获得国家奖学金后若发生学术不端行为,学校将取消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荣誉,收缴所得全部奖金,并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青藏所科研教育处 2018年9月19日

篇2:青藏高原所2018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选办法

(试行)

学院评审委员会按照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对照评审条件对申请学业奖学金的研究生材料进行审查,对申请者的评价内容与计分标准为(总分100分):

(一)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日常表现及对学校、学院科技创新或社会服务的贡献度(占5分);

(二)课程学习成绩。

1)2017级根据学校研究生培养办提供的成绩单,按以下公式进行计算(占20分):

学习成绩=[(平均学分绩点-1)×10+60]/5 平均学分绩点=∑(学分×绩点)/∑学分 绩点=(成绩-60)×0.1+1 备注:读研期间有不及格课程的学生只参评选四等奖学金; 2)2016级学生因研二期间无课程学习,该项统一计20分基础分。

(三)外语学习成绩:以学生提供的六级成绩单为依据,按以下公式进行计算(占10分):

外语成绩=六级分数/710*10

(四)论文、专利等科研成果及实践成果等计分标准(35分):(1)论文被SCI期刊I、II区(以中科院分区为准)录用或发表:第1作者20分,第2作者10分;

(2)论文被EI和SCI期刊III区(以中科院分区为准)及以下录用或发表:第1作者10分,第2作者6分;

(3)论文被二类期刊录用或发表:第1作者6分,第2作者3分;

(4)论文在CSCD扩展版期刊发表且为第一作者:3分;CSCD扩展版期刊的认定以论文发表当年该期刊是否在收录目录内为准。

(5)申请者参评的论文必须是第一作者;如为第二作者但第一作者必须为申请者导师,加分标准按照该论文级别的第二作者认定,除此之外其余均不加分;同一篇论文仅认可1人;被期刊录用但未出版的论文必须提供论文录用通知和缴费发票复印件;

(6)发明专利第一、二、三设计人分别加10分、7分、3分,排名第四及其后的不加分,如第一人为导师,第二、三设计人加7分、3分,第四及其后不加分;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第一设计人加2分,排名第二加1分,第三及其以后不加分;如第一人为导师,第二设计人加1分,第三及其后不加分;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发明专利需获得专利证书或收到盖有红章的专利授权通知书(无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审查业务章无效)。

(7)科研成果应为研究生期间获得(以申请或投稿的日期为准),同一成果不得两次参评,每一学年专业奖学金评选的科研成果不能作为下一年的申报材料;论文被EI收录的,仅认可其中的期刊论文(即检索系统判断为Document type: Journal article〈JA〉);科研成果(论文和专利)的第一完成单位必须为安徽农业大学,否则不计算分。

(五)参加国内各类比赛、活动及其他获奖的计分标准为(占10分):

(1)A类赛事:特等奖15分,一等奖10分,二等奖8分,三等奖5分,三等奖以下3分;(2)B类赛事:特等奖12分,一等奖8分,二等奖5分,三等奖3分,三等奖以下2分;(3)参加国家级赛事,不在A、B类赛事名单中的,按B类赛事计分。参加非A、B类赛事的省级竞赛,按照其他赛事计分:一等奖5分,二等奖3分,三等奖2分,三等奖以下1分。

(4)A、B类赛事以安徽省教育厅皖教秘高[2017]48号文件为准。同一项目获得不同级别奖励,只取最高级别奖计分;不同项目获奖可累计计分,但最高不超过10分。获得集体奖者,根据其在集体中的排序,按照不同级别奖项依次按1、0.8、0.6、0.5、0.4、0.3、0.2比例加分,第8名及其后按0.1比例加分;如不能提供合法有效的在集体中的排序,不计算分数。

(六)学院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审委员会进行票决,现场公布得票结果(占20分,得分=得票数/参会委员数×20)。

(七)以上6项成绩之和为每位同学的最终成绩,按照从高到低排序,按学校分配指标依次确定每位同学获奖等级。原则上同一导师同一年级学生一等奖学金获奖人数不超过1人。

(八)所有材料需保证真实有效,弄虚作假者一经发现,取消其参评资格。

(九)根据学校政策,在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和学业奖学金评审时,成果不重复使用。此成果含本办法中

(四)、(五)项。

(十)本评审办法未尽事宜,由学院党政联席会负责解释。

对学业奖学金评审结果有异议者,可在学院公示阶段向学院评审委员会提出申诉。本标准如与安徽农业大学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审办法(试行)不一致,以后者为准。

安徽农业大学工学院

篇3:国家励志奖学金评选办法

北京交通大学2012-2013学年国家励志奖学金评选办法

一、评选条件:

(一)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二)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三)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

(四)家庭经济困难,生活俭朴;

(五)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秀,专业排名前40%,思想行为测评成绩专业排名前70%。

二、奖金设置:

全校共评选400名,奖励金额每人每年5000元。

三、工作要求:

(一)申请国家励志奖学金的学生为全日制在校二年级以上(含二年级)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同一学年内,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的学生可以同时申请并获得国家助学金,但不能同时申请国家奖学金;

篇4:青藏高原所2018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选办法

为鼓励研究生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科学技术文化知识,培养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促进研究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根据《安徽大学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实施办法》,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细则(试行)。

一、评选对象

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的评选对象为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全日制研究生。

二、奖学金金额、名额和评选时间

1.硕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名额一般不超过参评人数的40%,学业奖学金评选具体名额由学校根据省教育厅下达经费情况分配。

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名额分配向基础学科(专业、方向)和国家亟需的学科倾斜。2.硕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的标准为8000元/(人·年)。

3.研究生学业奖学金每学年评选一次,每次评选的具体时间由研究生院统一布置。

三、评选条件

学业奖学金评选基本条件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遵纪守法,诚实守信,道德品行优良。

3.成绩优异,积极参与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

4.按规定缴纳学费。

5.以下情况之一者,不得参加评选:(1)本学年内受“警告”及以上处分;

(2)学位课程考试(即学位必修与选修课程)有不及格者;(3)考试作弊或学术科研弄虚作假者;

四、评选原则

1、公开、公平、公正原则。评选前,通知所有符合参评范围的同学,告知参评条件、原则、名额及评选程序等;评选初步结果要进行公示,进一步听取意见。

2、综合评价原则。评选中既要考量研究生的学习成绩、科研水平和发表论文的数量、杂志的级别等业务能力,也要注意考评学生的思想品德、团队精神,以及遵守纪律和为同学服务精神等。

五、评选计分细则

1、一年级奖学金评选:参评同学按研究生院分配名额,根据初试和复试的综合排名评选产生,“硕士推免生”符合基本条件的,第一学年自动享受学业奖学金,名额单列。

二年级奖学金评选:以第一学年专业课程总评成绩为主(占60%),主持以研究生身份申报的科研项目和发表学术论文为辅(占30%)。同时,考虑其他社会工作情况(占10%)。

三年级奖学金评选:以研究生身份主持申报的科研项目和发表学术论文为主(占50%,奖学金评选科研基础分统一计为50分),专业课成绩为辅(占40%),同时,考虑其他社会工作情况(占10%)。

2、总评成绩计分公式:

总评成绩学分成绩

学分

3、科研成果计分:

(1)在安徽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类学术成果分类评价认定标准一类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独著者得200分。

(2)在安徽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类学术成果分类评价认定标准二类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独著者得100分。

(3)在安徽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类学术成果分类评价认定标准三类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独著者得70分。

(4)在安徽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类学术成果分类评价认定标准四类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独著者得30分。

(5)在CSSCI来源期刊扩展版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独著者得15分,第二作者不计分。

(6)其他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收录的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第1作者得8分,一年最多按3篇计分,同期同刊发表多篇按1篇计分。第二作者不计分。

以上(1)-(6)的科研论文字数不得少于3000字。(7)研究生主持校级项目,一项得15分。

4、社会工作计分:

(1)学生干部计分:院研究生会干部、班委及经院推荐担任校研究生会干部的,按工作表现酌情加分,最高不超过3分。

(2)社会活动计分:参加校院级以上文艺、体育等活动,适当加分。具体加分项目参见附录3。

学生干部和社会活动累计最高分不超过12分。

六、评选程序

1、个人提出书面申请。硕士研究生对照奖学金评选的基本条件,自行提出申请、填写《安徽大学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申请表》,并提交证明材料原件(经审核后退回本人)及复印件一份。

2、导师推荐。导师对申请奖学金硕士研究生所提供材料的真实性进行审查,并出具书面推荐意见。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申请奖学金时未确定导师的,其所提供材料的真实性审查和推荐意见由辅导员负责。

3、审定。管理学院研究生国家奖助学金评审委员会确定获得学业奖学金研究生名单后,进行不少于3个工作日的公示。公示无异议后,提交学校国家奖助学金评审领导小组审定。

4、公布获奖名单,颁发证书和奖金。

七、本细则自公布之日起施行,由管理学院负责解释。

安徽大学管理学院

2018年8月31日

附录1:关于科研成果计分的相关说明:

①参加评审的论文内容必须与本专业相关或交叉,如论文内容与本专业完全无关则不计分。

②论文必须在评奖之前正式发表,仅有用稿通知不计分。

③若上述(1)(2)(3)(4)论文是二人(除导师外)合作完成:第一作者按70%计分,第二作者按30%计分。第三作者(除导师外)、增刊不记分。

④若导师为第一作者,研究生作者顺序依次提前;如与外单位人员合作的,研究生单位必须署名安徽大学,并按相应作者顺序计分。

⑤上一学年的论文不能再次作为参评成果。主持科研项目以项目申报书和批文上的明确署名为准。主持的科研项目仅计分一次。

⑥申报奖学金时需交作品或获奖证书原件及复印件,评选后退还。

⑦综合积分相同者,以科研加分先后排序,其次参加集体活动、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工作者优先。

附录2:安徽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类学术成果和科研项目分类评价认定标准

(仅截取学术论文类成果刊物部分1.2.3.4)

1.一类

综合类 《中国社会科学》(含英文版)中国社会科学院

2.二类

综合类 SSCI(一区、二区)收录学术期刊

综合类 《新华文摘》(转载2500字以上)人民出版社

综合类 《求是》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综合类《学术月刊》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法学 《法学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管理学《管理世界》(不含短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理论经济学 《经济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应用经济学 《中国工业经济》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历史学《历史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外国文学 《外国文学评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

新闻学与传播学 《新闻与传播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语言学 《外国语》 上海外国语大学

语言学 《中国语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哲学 《哲学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政治学 《政治学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

中国文学 《文学评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宗教学 《世界宗教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考古学《考古》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民族学 《民族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教育学 《教育研究》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体育学 《体育科学》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

统计学 《统计研究》 中国统计学会、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

图书情报与文献学 《中国图书馆学报》

中国图书馆学会、国家图书馆

心理学 《心理学报》

中国心理学会、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艺术学《文艺研究》 中国艺术研究院

3.三类

管理学

《南开管理评论》 南开大学商学院

《中国软科学》 中国软科学研究会

《经济管理》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管理科学学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

《中国行政管理》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

《中国管理科学》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等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中共中央编译局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教学与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主义研究部等

哲学

《哲学动态》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中国哲学史》 中国哲学史学会

《世界哲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宗教学

《宗教学研究》 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

语言学

《世界汉语教学》北京语言大学

《当代语言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语言文字应用》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

《外语教学与研究》 北京外国语大学

《外语界》 上海外国语大学

《方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中国文字学报》 中国文字学会

《中国翻译》 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等

文学

《外国文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

《文学遗产》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文艺理论研究》 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华东师范大学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中国现代文学馆

艺术学

《音乐研究》 人民音乐出版社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

《装饰》 清华大学

《美术研究》 中央美术学院

历史学

《近代史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中国史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清史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史学理论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

《世界历史》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

《当代中国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

考古学

《文物》 文物出版社

经济学

《世界经济》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经济学》(季刊)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财贸经济》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

《金融研究》 中国金融学会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会计研究》 中国会计学会

《中国农村经济》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财经研究》 上海财经大学

《经济学家》 西南财经大学

《南开经济研究》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国际金融研究》 中国国际金融学会

《国际贸易问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中国经济史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财政研究》 中国财政学会

政治学

《世界经济与政治》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当代亚太》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等

《东北亚论坛》 吉林大学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外交学院

《现代国际关系》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

《中共党史研究》 中共党史研究室

法学

《中国法学》 中国法学会

《中外法学》 北京大学

《法学家》 中国人民大学

《法商研究》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社会学

《社会》 上海大学

《中国人口科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

民族学与文化学

《世界民族》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央民族大学

《民俗研究》 山东大学

新闻学与传播学

《国际新闻界》 中国人民大学

《现代传播》 中国传媒大学

《新闻大学》 复旦大学

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

《大学图书馆学报》 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

《图书情报工作》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情报学报》 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等

《档案学通讯》 中国人民大学

教育学

《高等教育研究》 华中科技大学等

《中国高教研究》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人文、经济地理学

《经济地理》 中国地理学会、湖南省经济地理研究所

环境科学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等

体育学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北京体育大学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上海体育学院

统计学

《数理统计与管理》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

心理学

《心理科学》 中国心理学会

综合性社科期刊

《社会科学》 上海社会科学院

《江海学刊》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文献》国家图书馆

《国外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

《学术研究》 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社会科学研究》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社会科学战线》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

高校综合性学报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中国人民大学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浙江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华中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北京师范大学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南京大学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山大学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清华大学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吉林大学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北京大学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复旦大学

《文史哲》山东大学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厦门大学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武汉大学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南开大学

其他

(1)SSCI(三区、四区)和 A&HCI收录学术期刊

(2)《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3)《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理论版和学术版)(2500字以上)

(4)《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均须转摘2500字以上)

4.四类

(1)其他CSSCI来源期刊(以文章发表当年的来源期刊目录为准)

(2)CSSCI来源集刊(以文章发表当年的来源期刊目录为准)

附录3:社会活动计分说明:(1)管理学院辩论赛获奖 +1(2)管理学院迎新年晚会节目 +2(多节目不重复加分)(3)安徽大学迎新年晚会节目 +2(多节目不重复加分)(4)安徽大学研究生羽毛球比赛获奖 +2(5)安徽大学研究生篮球比赛获奖 +2(6)安徽大学研究生乒乓球比赛获奖 +2

(7)管理学院运动会获奖 +2(多项目获奖不重复加分)(8)安徽大学运动会获奖 +4(多项目获奖不重复加分)(9)安徽省运动会获奖+8(多项目获奖不重复加分)(10)安徽大学信息检索大赛获奖 +2(11)“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获奖 校级 +2 省级 +4 全国 +6(12)全国数学建模比赛获奖 +6(13)参加脱贫攻坚第三方检测评估工作

+2(14)其他校级大型文体竞赛获奖 +2 以上获奖项目,均需提供相关印证材料,否则不予认可。上一社会活动不计入

上一篇:一级建造师复习要点下一篇:2023亲子朗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