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林业资源发展论文

2022-04-26

[摘要]西部欠发达山区县域还处在以吃穿用为主要消费对象的再生产循环带动经济增长的阶段,产业结构单一,产业发展水平不高,农业仍占据主导地位,对农副产品的加工处在初级阶段;产品交换存在供需矛盾,供给的时间、数量与质量和需求不一致,要素市场与产品市场不发达,交易规则不公平;空间结构发展局限,难以发挥集聚资源的优势。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青藏高原林业资源发展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青藏高原林业资源发展论文 篇1:

西藏生态经济发展路径探讨

摘要:作为我国的生态安全屏障,西藏被誉为“世界上最后一块净土”,地域特有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对其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谓生态经济,即在于将区域内各项资源进行整合,依托其力量助推经济加速发展。西藏生态与经济之间关系的建设关系到我国“美丽中国”建设的步伐,因此生态经济的开展对于西藏高高原经济体系构建具有划时代意义。该文旨在探讨西藏生态经济发展现状,根据分析研究,以期提出具有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生态经济;西藏经济发展;高高原经济体系

1 概述

1)国内生态经济现状及发展

十九大指出:要加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生态文明建设旨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那么生态经济就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

只有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绿色可协调发展,才能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终极目标。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重视经济发展,2010年虽然已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强国,但由于我国在经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等特点,使得我国经济结构严重失衡,环境大规模污染,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当前社会情况下研究我国生态紧急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现实和长久意义。

2)西藏生态经济现状和发展

西藏自治区“十一五”规划提出了要发展“循环经济”,通过严格监控对资源的回收和再生,实现循环利用。在循环经济的基础上“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促进“生态经济”,生态经济的提出充分表明西藏自治区领导在经济发展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为西藏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目前,西藏七大产业协调发展,加快西藏经济发展速度,且成果显著,对于西藏加快高高原现代化经济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2 生态经济概述

2.1 “生态经济”的概念内涵

“生态经济”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鲍尔丁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在其著作《一门学科——生态经济学》中提出,是指在生态系统可承载范围内,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生态经济系统理论改变已有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最大化利用资源,建立低耗能高收益的产业模式,大力发展经济,通过不断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市场布局,完善市场体制结构,形成生态、经济、资源的和谐发展,不断增强整个国家的经济实力,最终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和谐共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一种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对于生态经济的概念表述虽在国内外学者之中各有其侧重点,但对其概念内涵国内外学者们的观点基本一致,都认为“生态经济”的核心即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并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2.2 “生态经济”的特征

由“生态经济”的概念内涵可以看出,该理论作为一个“生态”与“经济”结合的经济范畴,应该从“生态”与“经济”这二者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中找出其概念特征:

一是和谐性。当代社会在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生态问题,归根结底都是由于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忽视了保护生态的重要性,导致人与自然的相处过程中造成不和谐的声音。和谐发展作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自然也应是衡量“生态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在实践中,采取各种政策措施保证人与自然的协调,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任务。

二是公平性。从生态经济学的观点来看,持续和公平是两个密切联系的概念,公平是持续的前提,是经济得以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这就要求人们在利用自然资源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必须重视代际的公平。即今天追求高速度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后代人赖以发展经济的生态系统资源为代价,这也是可持续发展理念所要求的。

三是持久性。可持续发展的持久性,来源于经济发展中自然资源供给的持久性和生态环境对污染容纳的持久性。只有人们能过正确的认识和对待自然资源供给的有限性和生态承载能力的有限性,才能在利用自然资源的时候不只是着眼于眼前的利益,而是以长足的眼光正确处理资源和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取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 西藏发展生态经济的要素禀赋及其局限性

西藏自治区齐扎拉主席提出建设西藏高高原经济体系,要求把“高”字“嫁接”到西藏的特色产业体系中,围绕西藏独特的旅游文化产业、高原农牧业经济体系、矿产资源、清洁能源等,建立一个高高原经济体系。建设高高原经济体系也是对对建设西藏“生态经济”的具体落实,是建立在对西藏特点、经济发展方式的正确认识上所提出的的经济建设模式。

西藏在资源要素禀赋方面具有双面性。一方面,西藏地处高原,海拔偏高,地势险峻,人才相对匮乏,面对如此的自然环境,西藏在资源的开采利用方面相对于其他省市有更大的阻力,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和人力投入。另一方面,西藏被誉为地球第三极,亚洲水塔,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其草场资源、林业资源、药材资源丰富,西藏草原总面积13.23亿亩,其中可利用草原面积11.57亿亩,除此之外,西藏还拥有丰富的太阳能和风能资源,在新能源利用方面有著得天独厚的优势。

在西藏生态经济发展得到过程中,由于资源禀赋存在的双面性,故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1)清洁能源的普及率有待提高

因为在自然资源要素禀赋方面,西藏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故西藏在太阳能、风能、水电、地热能等方面的应用和推广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由于技术能力的限制,总体的开发利用水平较低,规模小、开发利用率不高成了首要问题。西藏地区的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由于前期缺少统筹规划,所以在开发利用方面也存在很大缺陷。总之, 科技能力的欠缺、研发能力的滞后、开发成本较高、产业总体规划不健全是导致西藏清洁能源普及率相对较低的首要原因。

2)对于产业发展定位精准性有待提高

目前西藏的特色产业较多,但总体呈现出规模小、知名度低、以售卖资源为主的特点,这对生态经济的发展是不利的。规模小导致生产效率低下,生產过程中对资源的利用率不高;知名度低导致产业发展前景不被看好,容易形成作坊式生产,对西藏的生态可持续发展是不利的;没有规划的售卖资源会导致资源无序开采,形成资源浪费,这也是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的。

3)传统农业发展渠道的丰富性有待提高

相较于东部经济发达区域农业的现代化、机械化作业,西藏地区由于地处青藏高原海拔较高,农牧业的现代化、机械化作业有一定的难度。近年来,党和国家主抓西藏第一产业的发展,但是由于西藏地广人稀,农牧业经济发展依然处于粗放型增长模式,主要依靠人力种植,且发展渠道单一,距离规模化、现代化、多样化、农牧业机械化种植还有一定距离,而且农牧民的整体文化水平比较低,导致经营水平较低,无法形成现代化农民经营新主体。

4)本区人民对生态经济的认识度有待提高

在西藏的禀赋结构中,相较于丰富的资源禀赋,人力资源和物资资本相对薄弱得多,科技研发能力主要依靠外部“输血”的模式,本区人民对资源的局限性认识相当有限。且由于受地理环境所限,对于可持续发展等理念的传输也是遇到了许多阻碍,仅仅依靠本区人民的宗教信仰,只能做到保护生态,不能使生态和经济这两个引擎同时驱动,还需要逐步推广普及人民对生态经济的认识程度。

4 西藏生态经济建设路径

近年来,生态污染不仅仅产生于城市,也开始向乡镇蔓延。因此,要保证城镇化发展的猛烈势头,同时照顾好西藏的生态环境容量保持在承载限度内,做好以下几点工作必不可少:

1)提高清洁能源普及率和废水废气净化率

解决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则应该从污染根源上对症下药。居民的能源消耗应该转变为以清洁能源为主,化石能源为辅的能耗方式。采取多种措施和普及宣传方式,让居民有条件使用水电、太阳能、天然气、沼气和地热能等多样化复合式的能源消耗方式。在提高清洁能源普及率的基础上仍需要加大力度投入废气物净化处理的设施和场所,为生态环境的保持减少负担。将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化常态化,严格监督管理。

2)优先发展低能耗低污染的环保产业

依托水质、土壤、空气和人文环境“四不污染”的高原优势,西藏生态经济发展应针对其经济发展方式应该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变化,大力发展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环保产业。近年来,西藏各部门大力推崇的净土健康产业也是其中之一。要注意挖掘和推进能够和高原特色相结合的低碳产业,如天然饮用水、高原奶制品、高原肉制品、藏草药材产业、高原特色文化产业和高原特色旅游产业等。对于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加大监控力度,督促该产业进行污染物处理,严格达到排放标准后方可进行排出,征收环保税。始终秉持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理念,倡导生态和经济相生共长的经济发展理念,拒绝走上先破坏再治理这样的弯路。力求走出提一条经济和生态环境相辅相成,人与环境和谐共进的绿色产业发展道路,实现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共提速。

3)持续推进农业节能减排工作

在农业发展方式上,仍需持续推进农业种养循环工作,争取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不排出过多废料残渣,建立起循环农业、牧业生产方式。在农业种植方面,提倡以有机环保肥料代替化学肥料;改进种植技术和灌溉技术,以达到节约用水、节约农药的目的;采取多种实现方式,形成生态循环农业种植方式,减少过多排放。在建立起新型生态循环农业的同时,应注意监测农业污染比较集中的地区,以先进的技术和效益改变惯于传统农业的农民种植理念,对已造成的破坏和污染进行及时的治理。

4)提倡全民节能减排行动

最后,通过各种渠道进行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城镇居民和游客的环境保护意识。加大力度推进国土绿化工程,鼓励多植树多种草,提高居民和游客对蓝天、白云、鸟兽、山川、河湖存续的重视程度。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正视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提高生活水平。并且,加强舆论监督,使全社会了解生态环境安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生态环境、共同保护和建设自己生态家园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 陈爱东.构建西藏特色优势产业体系的财政支持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6.

[2] 宋振华.建筑经济与生态经济的良性互动[J]. 住宅与房地产,2018(1).

[3] 肖幼林.生态西藏视域下西藏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7).

[4] 刘洁.西藏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研究[J].区域创新,2016(9).

[5] 彭娜.淮河生态经济带绿色经济效率统计研究[D].合肥:安徽财经大学,2018.

[6] 胡平波.江西省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动力因素的实证[J].华东经济管理,2011,25(7):19-22.

【通联编辑:张薇】

作者:寇扬扬 谢静宜

青藏高原林业资源发展论文 篇2:

西部欠发达山区县域经济增长点的培育思路

[摘要] 西部欠发达山区县域还处在以吃穿用为主要消费对象的再生产循环带动经济增长的阶段,产业结构单一,产业发展水平不高,农业仍占据主导地位,对农副产品的加工处在初级阶段;产品交换存在供需矛盾,供给的时间、数量与质量和需求不一致,要素市场与产品市场不发达,交易规则不公平;空间结构发展局限,难以发挥集聚资源的优势。西部山区县的经济增长重点要逐步过渡到以信息产品和服务为主要消费对象的再生产循环中。

[关键词] 西部;欠发达山区县域经济;经济增长点

我国是典型的山地国家,山地占国土面积的2/3。这一特征在西部尤为突出:西部地区的12个省(区、市)地域辽阔,面积达660.83万km2,占全国幅员总面积的68.83%,其中山地就占其陆地面积的86%以上;山地面积超过90%的省有贵州、云南和四川,重庆、陕西的山地面积也逾80%,其余各省(区)的山地面积均达50%以上。我国西部地区有山区县492个,占西部地区全部县份的62.5%,其中欠发达的山区县就占414个,占西部地区全部山区县份的84.1%。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确定的贫困县592个,其中249个分布在西部山区,占42.1%。

西部山区县有通达性差、脆弱性和边缘性的一面,代表了限制因素;同样也具有多样性、特色性和因时因地制宜的一面,代表了发展和缓解贫困的机遇;然而后一方面带来的机遇还没有变成现实,这主要受马太效应的影响,一成不变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根深蒂固。由于历史、地理环境、发展基础的多方面原因,西部山区县域经济的发展比东中部地区突出得多,“三农”问题也远较其他地区更为突出。山区县域经济的发展对西部国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这就需要创造条件,把山区县的经济社会融入主流社会,减少其边缘性,积极开发利用其多样性,搞好特色产业,大力培育经济增长点,改变其落后、单一的经济结构与闭塞、关联性差的空间结构。

一、西部欠发达山区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西部欠发达山区县域还处在以吃穿用为主要消费对象的再生产循环带动经济增长的阶段,相应的产业结构单一、产业发展水平不高,农业仍占据主导地位,对农副产品的加工处在初级阶段;产品交换存在供需矛盾,供给的时间、数量、质量与需求不一致,要素市场与产品市场不发达,交易规则不公平;空间结构发展局限,难以发挥集聚资源的优势,产业发展与城镇化还未形成有效互动。

(一)农业产业化进程缓慢

在西部欠发达山区县域,农业生产的诸多环节仍以人力畜力为主,传统的生产和技术手段占农业生产的绝对主体,无论是劳动生产率、农产品单位面积产出率、还是农业综合商品率都大大落后于东部平原地区,农产品产量十分低下,农产品供给不充足,农业生产的需求约束基本不存在。并且,西部山区县自然条件恶劣,频繁的自然灾害经常造成农业减产、歉收、甚至绝收。以农业生产为导向、以提高农产品产量为中心的农业工业化尚待实现,而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农业产业化目标更难企及。其主要原因在于粮食生产约束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一方面,西部山区欠发达县域难以找到适销的农产品,加上对生存基本需要的考虑,只有进行传统的粮食生产;另一方面,受到生产力水平的限制,粮食产量不高,所耗资源较多,自然不断排斥其他生产的发展,无法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支柱或主导产业就无从建立。目前,全国粮食丰产,粮食安全问题得到缓解,西部欠发达山区县域应该抓住这个契机,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发展以种植反季节绿色蔬菜为主的蔬菜产业,发展以优质果和速生林、经济林为主的林果业,发展以草食动物为主的畜牧业等等,推动山区县的农业产业升级。

(二)非农产业发展滞后

就非农产业而言,西部山区与东部平原比较,无论是经济结构还是水平都存在巨大差异。在产业结构上,东部平原地区县的非农产值占GDP的90%左右,而西部山区县低于70%;东部平原县以二、三产业为主,且第三产业对人均GDP的贡献率已超过第二产业,而西部山区县则主要以农业为主。在产业发展水平上,东部平原县以具有高附加值的加工、组装业为主,而西部山区县则以农产品、矿产品的初级加工为主,技术含量不高,附加值低。然而西部山区县拥有多样化的非农产业,包括生态旅游、水电和采矿、交通和通讯业、绿色食品和天然中药材业、民族手工业与外出务工等。这些产业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只要充分利用这些潜力,就有可能改变西部山区县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

(三)产业发展对自然资源的依附性高、利用率低

西部山区县是自然资源的富集区,林地、湖泊、矿藏等自然资源主要分布于此,从而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产业得以出现,自然而然,产业发展对自然资源就表现出较强的依赖性,但是由于其他生产要素的限制(如资本投入不足、技术落后等),产业发展均处于幼稚阶段,未形成前向一体化或后向一体化生产,难以带动非资源开发型产业的发展,整体表现出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不足,资源损耗较大。具体而言,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多是初级的农、矿、林和能源加工模式,生产分散、规模小,设备陈旧,更新速度慢,生产的产品大多数以简单的资源密集型和简单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其产品需求的收缩弹性较小,外加产品技术含量和市场占有率低,资源禀赋优势难以发挥效用。

(四)高地一低地交换不平等

西部山区县由于区位条件差,地处内陆,甚至是边远山区、深山峡谷,远离海岸港口,陆路运输也极为受限,导致运输成本高而稀缺。山区县所生产的产品要运送到低地销售,虽然其生产的产品价格高,但所得收益较小,主要是由于他们缺乏必要的市场营销手段,对市场不了解,导致其进入市场的时间不合时宜;买卖规模小,多数以个人为基础,缺乏与中间商进行讨价还价的能力;当地居民没有过多积蓄,为了生活急需资金,急于出售产品;此外,产品大多为特色产品,需求弹性大,卖方在市场竞争过程中难以占据有利地位。而所需的部分生产资料和生活消费品要从低地获取,这又由卖方市场控制,价格普遍较高。可见,西部山区县在交换中出现的不利的贸易条款,削弱了山区群众的购买力和投资力。

(五)城镇化质量偏低

城镇化是以工业发展为基础,依托产业发展与集聚,城镇化的发展进程应与经济发展水平相辅相成,然而西部山区县的城镇化建设相当滞后,质量普遍较低,不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西部山区县在建国初期的工矿业化发展与随后的“三线”建设中,形成了一批中小型城镇;改革开放后,由于这些军工企业建立分散,靠近山、洞,

又存在转型困难、体制落后、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等因素的制约,以军工企业为依托建立的城镇出现了人口大量迁移、厂房废置、消费市场停滞等状况,导致城镇化倒退。目前建立的新兴城镇主要以小城镇为主,但绝对数量也不多,城镇密度低,难以覆盖广阔的西部山区;城镇人口数量少,明显不及中东部城镇;各地区的城镇化呈现出不均衡状态,四川盆地的周边山区县由于中心城市、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形成了足具规模的城镇带,然而在辽阔的青藏高原,每万平方公里不足一个城镇,地处崇山峻岭,相互隔离,难以形成中心城镇,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城镇的各项生活水平指标不同程度地低于东部的平均水平。由于西部县城镇化表现出来的种种不足,使其城镇一方面难以承载容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安置自然条件恶劣地区的生态移民的重负,另一方面,难以发挥城镇的集聚与扩散效应,阻碍经济增长。

二、西部欠发达山区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西部山区县域经济的发展需要培育经济增长点。但是,在培育县域经济增长点的过程中,受诸多因素的不利影响,经济增长点的形成困难重重。

(一)自然资源地域分布不均衡,开发利用不当

西部山区虽然自然资源种类多、数量大,是我国自然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但也存在地域分布不均衡,人为开发利用不当的不利因素影响,限制当地经济增长点的培育,难以支持主导产业的发展。其一,西部山区县的土地资源以坡地为主,而现行对坡地的利用是顺坡耕作,广种薄收,这已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虽对其进行了坡改梯的治理,但又忽视了土壤肥力的改善与提高,导致农作物产量不高,农村人口的收入水平低下;农民对土地资源的利用局限于满足温饱,耕作的农作物数量有限,不能形成规模化,也未找到适宜的农作物种类,发挥经济价值,没有原材料,对特色农产品的深加工就无从谈起。其二,由于西部山区的河流落差大,河水湍急,水利资源开发价值较大,近年来我国对西部山区河流开发的力度日趋加大,但梯级水电开发使河流水库化后,库水加深,污染沉积物不容易排解,影响到整个地区的生态环境,不但要走回开发一治理一开发的发展老路,而且破坏为作为经济增长点的产业、部门或地区提供能源的持续性。其三,西部各地区矿藏资源分布不均,且矿种单一,不具组合优势,外加矿产的冶炼和加工所需的其他原材料必须从外地长距离运输来,这无形中也加大了开发成本。对矿产的简单开发,不但得不到经济效益,而且消耗了不可再生的储备资源。最后,西部各地区的水资源也分布不均,西北缺水,西南水资源充足,导致黄土高原生活生产受到极大的限制。

(二)区位条件差,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空间结构局限

西部山区县所处的地理位置错综复杂,往往存在地形的天然阻隔;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还未构建起纵横交错的运输网络、快捷交换信息的通信及通讯网络;大部分的山区群众居住分散、地处偏远,远离国家、省、市的政治经济中心,也缺少中心城镇的辐射带动,山区县的不同等级城镇之间纵向联系往往仅属于行政隶属关系,同等级的城镇之间横向联系十分薄弱,各自封闭,自成一体,从而造成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阻塞,无从进行必要的能量交换,既得不到能量集聚,又得不到能量的扩散,使其难以融入主流社会的分工体系中。即便县域内存在带动经济增长的产业、部门与城镇,但也因上述原因不能进一步发展,一方面当这部分产业、部门与城镇的资源过度集中,出现产品供大于求,反而造成资源无益的损耗;另一方面由于资源的分散,难以集聚,阻碍再生产循环。这两方面最终导致产业、部门与城镇经济的萎缩。

(三)人力资源匮乏、资金积累不足、新技术难于推广

劳动力、资金、技术是经济增长点的必要支撑与推动力,然而西部山区县在这三方面均存在问题,极大地阻碍了当地经济发展与增长。主要表现在:第一,人口增长过快,土地承载能力有限,从而造成部分剩余劳动力,但由于教育投入有限,教师素质不高,师资少,这部分人文盲、半文盲比例较大,其科学素养、知识水平不高,法制观念淡薄,思想封闭、守旧,使其难以成为推动西部山区县域经济发展所需的高技术人才,同时由于山区县人均收入较低,难以留住和引进人才,出现人才奇缺的状况;第二,山区县居民收入单一,闲散资金较少,当地企业规模小,效益差,难有留存收益,使其生产的初始投入和再投入困难,农村的小额信贷发展局限,信贷过程中存在诸多限制条款,激发不了农民以此渠道获得资金的热情;最后,山区县的多数产品都是天然和有机产品,市场价格高,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大多数农民没有得到应得的收益,使其都不愿意接受新技术,新技术进入速度缓慢。

(四)市场条件差,经济运行依靠政府

西部山区县的劳动力市场管理落后,机制不完善,信息渠道不畅通,就业压力大,企业家市场与职业经理市场更无从谈起,这势必阻碍高级人才的引进,难以维持对主导产业与部门人力资本的投入;资本市场和技术市场基本形成,更落后于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其弊病——规模小、供需矛盾、秩序不畅等也逐渐显现,因此,市场在资源的合理配置中发挥作用有限,市场化程度普遍较低。大多数县仍然是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主导作用,经济运行主要依靠政府来推动。然而,在不完善的市场条件下,资源的逐利性只有通过政府给予企业特许权表现出来,企业在得到垄断性收益后,资源的配置才能到达利益最大化。企业为了从政府手中获得特许权价值,纷纷向政府寻租,扰乱了市场秩序。政府通过行政权利使其经济职能扩大化,不但导致效率低下,而且限制政府作用的发挥,他们应该转变职能,平衡行政职能与经济职能,发挥其公共服务优势,为经济增长点的培育提供制度支持。

(五)承担生态保护压力,缺乏补偿机制

西部山区多属于生态敏感区、生态脆弱区,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当地居民一方面承担了部分生态建设费用;另一方面,当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发生冲突时,要以生态保护为重,放弃开发项目,并且,原先的生产方式有背生态环境建设时,仍需停止或采用新技术加以解决。这些有可能带来当地居民的失业、生产成本投入增加,他们的短期经济利益受到侵蚀。然而,由于生态环境的改善,低地获利较多,西部山区县则未获得相应的补偿。西部县群众的权利受到侵害,群众的能动性难以调动,从而限制当地经济的发展。

(六)制度环境薄弱

长期以来,西部山区县形成了自己独特规律的社会经济生活秩序,以及对付自然灾害的制度和组织,在自给自足的经济条件下和封闭的社会环境中,这些制度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然而,在资源日益匮乏、外部环境不断改变的情况下,这些制度还远远不够,如在经营农、林业产品上就显得黔驴技穷。另一方面,由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创立的新的制度和新机构在解决这些问题上也只

是取得部分成功,对当地来说还比较陌生,还激发不了当地群众为共同的利益和可见或潜在的好处而共同努力的热情和承诺。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西部山区县由于与发达城市和中心城市距离远,能接受的辐射能量低,各种改革的进程相对滞后,县级政府带有保守、独断的行政色彩,权利受到较少的监督,追求短期政绩,盲目地招商引资,进行大量的重复建设,走的是粗放型发展的道路。在国家实行分税制后,财政权集中到了中央,地方政府不能发行地方债券,在转移支付不规范的体制下,欠发达的县财政吃紧,常年赤字,导致对文、教、卫的投入严重不足。社会保障水平低,农村主要的医疗保障形式是合作医疗制度,但把农村人口纳入其中的数量极其有限,大多数村庄都未设有敬老院,农村的养老保障责任几乎全由家庭承担。以上种种不利因素致使不能为主导产业、部门与城镇的发展提供良好的软环境,经济增长点的培育受到制度的束缚与制约。

三、西部欠发达山区县域经济增长点培育的对策措施

西部山区县的经济增长重点要逐步过渡到以信息产品和服务为主要消费对象的再生产循环中。由于西部山区经济基础薄弱约束、区位条件的限制,目前其县域经济增长点的选择还要因时因地制宜,重点落在以绿色产品和特色产品开发推动当地经济增长,有选择地建立小城镇,为绿色产品和特色产品的生产、销售等环节提供良好的环境。在培育经济增长点的过程中,要把影响培育的不利因素转化成有利因素,促进作为经济增长点的产业、部门与城镇的发展,从而带动其他产业、部门与整个地区的发展。

(一)充分开发山区优势资源

西部山区县由于各种自然条件的差异和小环境的多样性,并不一定都适合于粮食作物的生产。因此,重要的是应该认识到粮食生产并不一定是山区最适合的选择。根据山区地形地貌复杂和小气候多样性以及物种丰富的特点,因地制宜,重点发展优质林果业、药材、畜牧业、特种养殖业、旅游业,开发绿色产品和特色产品。同时搞好退耕还林还草,利用国家的生态补助,与具有开发优势的绿色产品和特色产品的投资相结合。搞好绿色产品和特色产品的产业化生产,注重研发、生产、营销、管理等各个环节的效率与有机结合,从而推动产品品牌战略的实施。

在研发方面,积极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有重点地开发新产品,引进新技术特别是利用生物技术加快传统产品的改良,提高产品的质量;在生产方面,改变小而全的生产模式,不同地区发挥当地的资源禀赋优势,如干旱、半干旱的土地种植花椒,高寒地区种植反季节的绿色蔬菜、药材等,实现规模化、专业化生产,通过“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经济组织+农户”、“市场+农户”等机制,实现前向一体化或后向一体化生产,逐渐形成农户依托企业发展的产业集群;在营销方面,积极进行市场调研,避免产品的供需矛盾,在产品进入市场的时间、数量与质量方面根据各种信息定位准确,建立各种农业组织(专业合作社和协会),使其与农户按照互惠互利、风险共担的原则,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和长期的购销关系,克服买卖双方利益对立的不利影响,同时促进农民的规范化、标准化生产,最终维护农民的利益;在管理方面,既要加强企业内部的人事制度、财务制度、部门机构管理,又要加强外部产品名誉管理。加大产品宣传,逐步创立当地的名牌产品,发挥品牌效应,形成“规模优势一成本优势一价格优势→场优势→销量优势→规模优势”的良性循环,创造较高的市场价值,给山区县带来经济效益,改善当地的收入结构和水平。

此外,也不能忽视当地旅游资源与民族文化的开发。西部山区县拥有大量的人文与自然景观,合理地开发利用可以成为县域经济增长点。自然风景区大多是少数民族聚居区,民族文化为自然风景区增添了人文气息,对旅游资源和民族文化进行结合式开发,以独特性、多元性吸引游客。然而在当地旅游逐渐形成规模,有了一定的声誉后,又容易出现由于当地居民分散经营,缺乏旅游品牌的意识,造成市场过度竞争的情况,阻碍旅游业的发展。政府应该积极帮助当地居民进行合理规划,对已经初具品牌效应的特色服务申请商标注册,保护无形资产不受侵害,最终形成旅游业带动当地其他产业发展的产业集群。

(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改变西部山区县的区位劣势,主动接受中心城市的辐射,势必就要加大加快对基础设施的投入与建设。首先,提高公路的覆盖率,打通山区县与中心城市的交通阻隔及山区县内各乡镇的交通阻隔。在扩大总体规模的同时,重点加强质量水平的提高。公路建设筹资渠道应多元化,根据国家的相关法规(如提高养路费征收标准、开征车辆购置附加费、允许高等级公路收费还贷),逐步扭转公路建设资金短缺的状况。逐渐形成一个干支衔接、布局合理、四通八达的县域公路网。其次,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普遍服务水平。在铺设光纤,修建通信、通讯设施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完善县域内的网络基础设施,合理扩大网络规模,有效提升网络层次;整顿和规范电信业务市场和建设市场秩序,创造公平公正、有效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加强网络资源整合,努力提高资源利用率,分层次、有重点地发展各项通信业务。最后,县域内的城镇要搞好供水、供气、供热、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园林绿化等基本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三)加强人力资源开发

人力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势在必行。要开发西部山区县的人力资源,一方面做好当地人才的培养,政府应该首先增加投入和投资,以保证每个孩子的上学机会,鼓励当地学生外出学成后,积极回到原籍投身建设,对于有机会进行继续深造的贫困学生,政府应该架起当地企业与贫困学生的桥梁,使双方达成读书资助与学成后回该企业工作的协议,同时企业根据需要开办职业技术学校,有组织地进行开发技术培训,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远程教育,进行在职员工的再教育;另一方面,做好外地人才的引进,主要以高薪或优惠政策吸引和留住高素质人才,政府积极推行户籍审批制向登记制转变,对于当地有杰出贡献的人才给予物质奖励,企业通过“薪金+股份”的优厚待遇引进人才。

对于山区县内的剩余劳动力,一方面,可以通过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解决部分就业;另一方面,政府有组织地进行合理的劳务输出或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必要条件,缓解当地的就业压力,同时又为劳动力需求旺盛的地方解决供给不足的矛盾,将来外出务工人员返乡时,把信息、资金、技术、知识带回家乡,为当地建设进行投入。

(四)有选择地发展小城镇

小城镇的发展要依托大城市和中心城市,西部山区县所处地区的大城市和中心城市较少,这样就限制西部山区县遍地开花地发展小城镇。距离大、中心城市近的地区,可以建立起大、中心

城市带动型的小城镇,这些小城镇既拥有当地劳动力廉价、土地资源相对丰富的优势,又可以通过扩散效应获得大、中心城市的过度集中的资源和能量向周边的地区转移和传递,从而得以依附大、中心城市而发展。受地理位置不利因素的约束,根据当地资源优势,发展资源带动型的小城镇,发展绿色与特色产品,推动农业产业化,使之成为农产品加工基地和集聚中心,带动当地经济的增长。山区县的旅游资源集中的地区,可以发展旅游资源带动型的小城镇,通过旅游带动当地服务业的发展,同时也改善当地不便的交通与通讯状况。

由于资源、环境的约束,不同带动型的小城镇也应该有选择地建立与发展,完善其各项功能,增强其辐射和带动能力,逐步扩大其规模,以容纳更多的山区农村人口和支撑山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为后续发展的小城镇提供原动力。在小城镇的发展过程中,势必会带动基础设施的建设,相应增加基础设施的投入,陈旧的设备得以更新,地理上的阻隔通过道路的铺设得以打通。

(五)建立职业经理市场

职业经理市场在我国是才兴起的市场,发展时间尚短,很不成熟,西部山区县更是缺乏这样的市场。然而,随着西部山区县的民营企业逐步发展,他们不能走家族型企业模式的老路,要搞股份式企业,必然会产生对职业经理人的需求。职业经理人具有企业家精神,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先进的管理经验、丰富的专业知识以及组织能力,能不断为企业注入新的活力,创造新的财富。从而建立职业经理市场,能够促进山区县民营企业的良性发展,持续不断地为当地经济增长作出贡献。职业经理人市场是劳动力市场的子市场,职业经理人市场的建立,也会促进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它的活跃也会带动其他子市场的兴旺。职业经理人市场也与中介公司紧密相连,这样,就带动相应的中介公司在当地的组建。

职业经理人市场也是由买卖双方、产品、交易机构这几要素构成,要建立职业经理人市场,第一,就需要有供给意愿的职业经理人,有需求意愿的企业,形成买卖双方;第二,提供能够进行专业的企业运营管理服务的劳动力产品;第三,通过交易机构,即做市商(如猎头公司、人才服务公司这样的中介机构)进行做市;最后,要形成一套合理的职业经理人评价机制。

(六)充分发挥银行融通资金的作用

西部山区县获得资金的途径少,资金匮乏,银行融通资金的作用凸显。没有县域银行对县域经济增长点培育的支撑,就不可能发展当地的经济。银行不但要对低收入群体和小企业进行资金融通,而且在县域基础设施建设、龙头企业扶持、县域产业园区建设等方面发挥支持作用。第一,银行稳步发展对农民的小额贷款,满足低收入群体和小企业的资金需求。小额信贷有信贷规模小、无需实物抵押、采用联保贷款的模式、覆盖范围广的特点,达到改善资金的到户率和还款率的目的,在广大农村地区试点和推行了十多年,在此过程中出现了非健康发展的苗头,这就需要进行正确的导向:小额贷款应该被定位于一种服务于广大低收入群体和小企业的金融产品,银行应该进行严格的信用风险管理,对资金需求者建立信用档案库,使资金能够真正流向信誉好的资金需求者手中,达到银行与资金需求者双赢的目的。第二.由于县域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地方财政支持力度小,银行贷款成为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资金的主要来源。投资修建路桥,打通地区内与地区外的交通阻隔,建立畅通的交通网;投资铺设光纤,修建通信、通讯设施,加快信息的交换。第三,银行与生产特色产品的龙头企业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特色产品将成为西部山区县经济增长点,生产特色产品的企业自然对资金的需求较大,银行和这些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建立起伙伴关系,银行为企业不但提供贷款而且提供理财服务,一方面,有利于企业再生产,扩大企业规模,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银行从理财服务中,掌握了企业的资金流,有利于银行了解企业对贷款资金的运用,降低贷款风险。龙头企业得到县域金融的扶持,不断做强做大。第四,在作为经济增长点的龙头企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规模经济的效应逐渐显现,对产业园区呼之欲出。产业园区能够产生集聚效应,不断吸引各种资源,进一步促进龙头企业的发展,同时还伴随着园区内商业、综合服务功能的集聚,充实和强化整体产业的发展。然而,产业园区的投入需要大量资金,企业自然没有这个实力,必然需要银行的贷款支持。银行贷款主要进行产业园区的固定资产投资,投向各种硬件设施的建设。

(七)充分发挥政府在山区县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政府在培育西部山区县域经济增长点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营造良好投资环境的同时,兼顾当地群众福利水平的提高。政府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也相当于是对山区县居民的权利被剥夺以及在环境保护中所付出的成本的补偿。首先,政府从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角度考虑,确定长远的经济建设目标。其次,制定优惠的投资政策。在退耕还林还草和外商投资用地上,应当试行放开土地买卖的政策,以鼓励大面积的林草户和投资者。对种植的果树、烟叶和药材等减免农业特产税,减免期限适当放长。再次,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政府和个体经营者或企业建立良好关系,政府要进行基层调查,了解他们的真正需要,改变低效的工作程序。确保山区市场功能运转正常,使市场失效所带来的风险和影响减少到最小程度,使山区县经济逐步以市场为导向。再次,对贫困农民提供转移支付,尽可能地安排就业,解决他们的温饱问题。最后,加大对当地科、教、文、卫的投人,使人们感受到真正的福利。

(责任编辑:何 频)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罗仲平

青藏高原林业资源发展论文 篇3:

中部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SWOT分析

[摘要]中部贫困革命老区经济社会稳步发展对于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具有重要意义。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中部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在地缘性、劳动力、自然资源和革命作风方面具有明显优势,面临着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施、中部崛起及产业梯度转移加速等良好机遇,但同时存着资金积累不足、基础设施落后、收入外部性依赖强、专业人才匮乏等劣势与挑战。据此,在结合其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下,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中部革命老区(贫困地区);SWOT分析;对策建议

一、中部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的界定及分布

中部革命老区(贫困地区),本文界定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建的中部6省革命老区县。同时,依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确定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共计137个县(市)。从中部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的地理分布来看,中部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绝大部分分布在山区,呈集中连片态势(如图1),且大多处省域周边地带,与本省中心城市相距较远,如江西省赣州市距南昌421公里,河南省面积最大的深山区县卢氏距离郑州403公里,湖南省龙山至长沙市约500公里,等等。中部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山多、沟深、坡陡、交通不便,形成了较封闭的山区地域环境。其中,江西20个革命老区县(贫困地区)主要分布在江西赣州、吉安、上饶、抚州、九江、萍乡地区,多为山区县,呈现集中连片状态,国土面积47670平方公里,占江西省国土面积的28.6%。湖北25个革命老区县(贫困地区)主要分布在鄂西北秦巴山区、鄂西南武陵山区、鄂东北大别山区和鄂东南幕阜山区,呈集中连片状态,国土面积72995平方公里,占湖北省国土面积的39.3%。河南24个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处集中连片秦巴山片区和大别山片区,总面积43407平方公里,占河南省总面积的26%。湖南20个革命老区(贫困地区)主要集中在与四川、贵州和广西交界的湘西土家族自治州,地处集中连片武陵山区和罗霄山区,总面积54200平方公里,占湖南省总面积的25.6%。安徽省13个革命老区(贫困地区)主要位于大别山区、沿淮淮北地区和皖南深山区,总面积29482平方公里,占安徽省总面积的21.1%。山西35个革命老区(贫困地区)主要分布在燕山一太行土石山区、吕梁山区和晋西北黄土高原丘陵山区,总面积60436平方公里,占山西省总面积的38.6%。

二、中部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方法是一种系统综合分析模型,通过对研究对象的内在条件和外在竞争环境进行综合考察,以期对研究对象的竞争优势作出正确的评估,其中s代表strength(优势),W代表weakness(劣势),O代表opportu-nity(机遇),T代表threat(挑战)。系统化方面,早在SWOT诞生之前的20世纪60年代,就已经有人提出过SWOT分析中涉及到的内部优势、弱势,外部机会、挑战这些变化因素,但只是孤立地对它们加以分析。SWOT方法的重要贡献就在于用系统的思想将这些似乎独立的因素相互匹配起来进行综合分析,使得研究对象战略计划的制定更加科学全面。中部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复杂的多元系统,要了解其发展状况,识别其竞争优势,就需要借助SWOT分析方法,对其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全面地分析,在此基础上评价其竞争优劣势,为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制定奠定基础。

(一)中部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

1.区位集中连片,地缘性优势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共同发展

中部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共137个县(市),分属于鄂、赣、豫、湘、皖、晋六个省份,数量较多,乍听之下略显凌乱。但事实上,中部革命老区(贫困地区)集中连成片,并不零散。虽然分属于不同的省区,但恰是比邻而居,相互连接,集中于秦巴山区、武陵山区、燕山-太行山区、吕梁山区、大别山区、罗霄山区等。且中部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同为山区县,地形相似,生活具有相同空间的特性。

从经济发展来看,中部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普遍较低,人民生活较为贫困,提高生活水平、积极向上进取的意识强烈。从经济发展方式来看,中部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因其自然环境的特性,非常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发挥优势的农业产业发展能为农民带来实利。优美的生态环境,也为老区生态旅游的发展奠定基础。另外,在国人的意识中,中部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同属“红色区域”,是一片英雄的土地,老区人民为革命无私奉献、英勇献身的精神获得中国人普遍的感动与认同。不忘老区民生疾苦,不忘老区经济发展!这是一个富强的共和国的责任,也是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心愿。总之,中部革命老区(贫困地区)这一片红色土地,地域上集中连成片,经济发展基础相同,又具有共同的积极发展经济的强烈意识,如此强大的地缘性优势,非常有利于中部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经济社会的共同发展。

2.生态、矿产、文化资源丰富

中部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多有生态之城的美称。境内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气候宜人,多数县森林覆盖率在70%以上,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是旅游观光的好去处。中部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基本为山区县,境内崇山峻岭,峰峦重叠,复杂的地形产生出丰富多彩的矿产资源。如赣州市是全国重点有色金属基地之一,素有“世界钨都”、“稀土王国”之美誉。已发现矿种106种,其中查明储量的矿种75种。矿产地1254处,其中大型矿床28处,中型矿床60处,小型矿床712处,矿点454处。煤炭是山西省最大的优势矿产资源。山西煤炭资源分布从北至南有大同、宁武、西山、沁水、霍西、河东六大煤田及浑源、五台等煤产地,含煤面积6.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39.6%。中部革命老区(贫困地区)不仅生态资源和矿产资源独特,而且文化资源也非常丰富。特别是历史文化景观丰富,是红色旅游的宝贵资源。

3.劳动力转移,居民思想逐渐开化

中部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大多农业生产结构单一,剩余劳动力就地消化困难,老区政府都在大力实施劳动力转移政策,因此有大量的农民工外出务工。以安徽省霍邱为例。霍邱县是安徽省劳务输出大县,全县170万人口中农业人口近140万,常年外出务工人数达40余万。农民工来到城市,进入非农产业部门,学习新的技能,开阔眼界,扩大交往,从观念到能力都发生很大的转变。对于人口流动给农村带来的社会后果,列宁曾有过精辟论述:“迁移是防止农民‘生苔’的极重要的因素之一,历史堆积在他们身上的苔藓太多了,不造成居民的流动,就不可能有居民的开化”。外出务工人员经历了现代城市的激烈市场竞争,大大增强了商品意识、竞争意识和风险意识。另外,中部革命老区(贫困地区)都在大力发展旅游业、规模特色农业和相应的工业,吸纳了大量的劳动力,酒店管理、导游服务的人员越来越多,在工农业生产和服务业发展的实践中,就业人员的能力和素质取得了进步和提升,逐渐走向专业化、职业化。

4.后发优势,有利于经济追赶

“后发优势”理论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格申克龙(A·Gerschenkron)提出的。1962年,Gersehenkron从落后国家如何利用“落后的有利性”实现经济赶超概括了后发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1)相对落后会造成紧张状态,从而激起国民要求工业化的强烈愿望,以致形成一种社会压力,激发制度创新,并促进以本地适当的替代物填补先决条件的缺乏。(2)替代性的广泛存在,使后进国在吸收先进国家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基础上形成和设计工业化模式时,具有可选择性和创造性。(3)后进国家引进先进国家的技术和设备,可以节省科研经费和时间,加速人才培养,能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推进工业化,同时资金的引进也可以解决后进国家工业化过程中资本严重不足的问题。后发优势起因于差距,源于引进、模仿和学习,包括资本、技术和制度等。中部革命老区(贫困地区)落后于我国其他地区的发展,这种差距既是压力也是动力,能激发改变后进的决心,而其自身所具有的良好生态、矿产、劳动力、土地、红色旅游等资源,也为其追赶奠定了物质条件。在此基础上引进先进技术,模仿和学习发达地区相适应的发展模式,后发优势的全面发挥定能促进中部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经济社会的稳步向前发展。

5.作风优良,革命历史文化传统深厚

中部革命老区革命历史文化,从很大范围来说就是指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诞生于以瑞金为核心的中央苏区“红土地”之上的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文化。这种红色文化是由毛泽东、周恩来、朱德、方志敏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老区共产党人和广大军民在波澜壮阔的苏维埃革命运动中培育形成的。老区革命历史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归纳起来就是“星火燎原,信念坚定;反对本本,开拓进取;执政为民,争创第一;艰苦奋斗,廉洁奉公;无私奉献,不怕牺牲”。老区人民长期沉浸在“红色文化”中,受到革命精神的熏陶。红色文化所蕴涵的坚持信念、开拓创新、集体主义、为民服务、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为中部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城市建设、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大的力量支撑。

(二)中部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劣势

1.资本积累不足

中部革命老区(贫困地区)最主要的弱势就是资本积累不足,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偏小,阻碍了其经济社会发展的道路。以安徽省为例。安徽共有62个县(市),其13个革命老区(贫困地区)2012年的GDP、人均GDP、财政收入、人均财政收入数据和位次如下表1。从中可以看出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都量小,位次基本靠后,石台位列最后一位。资本的缺乏成了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障碍。

2.地方居民的文化观念保守,劳动技能低

由于地处偏远山区,信息闭塞,农村劳动力普遍观念陈旧,接受新思想、新技术的能力有限,发展现代农业缺乏技术支撑,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不高。劳动力文化程度低,缺少实用技能培训,这是农村贫困家庭普遍存在的一种致贫现象。从劳动力的就业情况来看,绝大部分贫困户都在本地从业,而且从事单一的种植业和家庭式的养殖业,很少人经营第二、三产业。由于劳动力束缚在单一的种养业上,增收渠道狭窄。据调查,江西省赣州市集中连片区域内贫困群众小学毕业文化程度以下占48.8%,还有相当数量文盲、半文盲。有70%的贫困户家庭主要依赖传统农业,卖的是原材料,农产品无任何附加值,商品率极低;有80%以上贫困劳力外出务工靠苦力,收入低,工作环境差;有50%以上的贫困群众对脱贫致富缺乏信心,因循守旧,“等、靠、要”依赖思想严重。

3.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发展不足

中部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基本都在山区,地理条件的限制导致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发展滞后。这类地区的基础设施状况普遍低于其他地区,特别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水、电、路等建设情况还比较落后。由于基础设施落后,直接导致农民生产成本增加,增收致富难度加大。近年来,虽然乡村通路里程也有所增加,但由于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农户居住十分分散,公路弯弯曲曲,公路技术等级偏低,路面状况差,通过能力低,基础设施的改善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例如,湖南革命老区大多数公路技术等级低,交通流量已大大超过设计能力,经常造成公路堵塞,特别是国道G319线花垣至吉首路段、国道G209线凤凰至吉首路段堵车现象更是严重,过境车辆和游客怨声载道。从吉首到龙山由于路况差,近250公里的路程需要6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比吉首到长沙的时间还要长。同时,贫困人口大多分布在边远山区、水库库区和地质灾害多发区,山洪、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较高,致使广大群众因灾返贫现象突出。因此,交通通讯等问题已经成为中部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发展的瓶颈。

4.地方居民的经济增长力不强和收入外部依赖性强

中部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目前大都是农业县、林业县,有少数工业化程度比较好的县也大都是资源开采型、环境污染型、能量高耗型,所生产的农副产品和资源性产品都靠外销,创新能力不足,对外依赖加重,仅仅是低端供货商。这种依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经济动力、经济收入依赖于外部,经济投入主要依赖于国家上级财政支持。

第一,家庭收入的外部依赖性非常强。因本地工业比较少,所以劳动力大部分都流向上海、广东、江苏、福建厦门一带。只有少数的县有比较好的产业基础,能带动老百姓当地就业,比如湖北郧县光农产品工业园,就带动了3万农民就业,“工业梯田”的打造更是为郧县人们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但大多数老区县都以农林为主,所以大部分居民出去寻求生计。农民收入有着严重的外部依赖性。收入外部依赖性存在一定的脆弱性,波动性。受制于人,受制于外界环境。例如:2008年金融危机导致了制造业的萧条,很多外出务工人员就早早回家过年,经济收入明显下降,家庭生活困难。

第二,财政投入的外部依赖性强。例如:河南洛宁县2011年生产总值116.9451亿元,人均生产总值27698元。全县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3999亿元,地方财政支出14.4558亿元,70%的财政支撑依靠上级财政补助,属于典型的财政投入依赖型。外部依赖性的财政很难保证当地农户有更多开创性的产业发展,大多仅仅维持基本的生活需求。

(三)中部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机遇

1.“中部崛起”战略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中部崛起”战略自2006年被正式提出,是我国继西部大开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后又一个区域协调发展的伟大战略举措。2010年国家发改委通过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实施意见的通知》,2012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若干意见》,这些政策文件都强调要把中部地区建设成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并着力发展服务业。中部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生态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农业资源等都异常丰富,“中部崛起”战略突出了县域资源优势,为中部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确定了产业发展方向。政策还强调扶持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增加扶贫资金投入,加大工作力度,推进秦巴山区、武陵山区、燕山一太行山区、吕梁山区、大别山区、罗霄山区等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攻坚工程,到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扭转贫困地区与其他地区发展差距扩大趋势。推动在武陵山区率先开展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促进大别山革命老区加快发展”,这都突显了中部地区发展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的重大决心。

2.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20世纪90年代,针对地区差距带来的突出问题,国家“九五”规划纲要适时作出了“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的重大决策,要求更加重视支持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加强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联合与合作,鼓励向中西部地区投资,引导人才向中西部流动。区域协调发展这一国民经济发展方针,在“十五”规划、“十一五”规划中得到继续贯彻和强化。“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再次确认了区域协调发展的方针政策,并且强调“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扶持力度”,“在南疆地区、青藏高原东缘地区、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西边境山区、秦巴山一六盘山区以及中西部其他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实施扶贫开发攻坚工程,加大以工代赈和易地扶贫搬迁力度”,这为身处秦巴山区、武陵山区、燕山一太行山区、吕梁山区、大别山区、罗霄山区等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中部革命老区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3.符合统筹城乡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一个社会的收入分配问题,不仅决定着全社会创造的财富为各个阶层带来的福利多寡,同时还影响着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中部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还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本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以湖北革命老区(贫困地区)为例。2011年湖北24个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之比都较高,多数县超过国家的平均水平(3.16:1),也基本上高于全省的平均线(2.66:1),其中最低为阳新县2.46:1,最高为恩施市3.81:1,快接近国际公认的警戒线4.0的水平(如图2)。

所幸的是,贫富差距的扩大早已引起了国家的重视,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把“统筹城乡关系”作为“五个统筹”的第一位加以提出,并且强调“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同时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三农”问题反复被党中央列为工作的重点,这是我国从根本上协调城乡关系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理论创新和政策保障,是确保城乡社会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的战略性思路。这一战略性改革要求各级政府在制定计划、解决问题、分配收入等方面,不要就农村说农村,就城市说城市,而是要改变“城乡两策,重城抑乡”的思路,优先考虑农村,从城乡各自的小循环、小系统走向城乡统一的大循环、大系统,树立城乡一盘棋的总体思想,发挥城市辐射带动优势和城乡之间关联优势,打通城乡,资源共享,双赢共荣。

4.国内外产业梯度转移加速提供了契机

产业梯度转移理论,源于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雁行发展理论”和美国经济学家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该理论认为,创新活动诸如新行业、新产品、新技术、新的生产管理和组织方法等大都发源于高梯度地区,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产品生命周期的变化,逐步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高梯度地区关键在于创新,通过发明新产品,建立新产业,保持区域在技术上的领先地位;低梯度地区则主要居于自己的比较优势承接从高梯度区域转移出来的产业来加速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理论表明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的梯度差异是产业转移发生发展的客观基础。为了协调区域发展,我国政府积极推行产业梯度转移,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如2007年商务部和国家开发银行联合发布了《关于支持中西部地区承接加工贸易梯度转移工作的意见》,旨在通过金融手段,支持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中部各省为了吸引产业转移,也制定了许多优惠政策,如2011年12月20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加工贸易发展的意见》,提供用地、财税、金融、人才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安徽省也积极规划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积极承接国际国内产业组团式转移。产业梯度转移的加快趋势和相关优惠政策给中部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契机,中部革命老区(贫困地区)要发挥生态、资源、劳动力等优势,积极参与承接产业转移,促进本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四)中部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挑战

1.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挤压和阻碍

理论上,发展是一个全面的范畴,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社会发展制衡着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经济发展更多地关注“量”,社会发展则注重的是“质”;经济是以“物”为中心的发展,社会则是以“人”为中心的发展。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在于提高人的生活质量,社会发展渗透在经济每一个发展阶段。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要坚持科学发展,实现发展的综合性、系统性和战略性,实现经济与教育、科技、文化、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的共同发展。但在现实中,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时常偏离,这常表现为不发达国家和地区不顾后果地谋求经济增长的努力。我们追求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但现实却对这种理想提出了严重的挑战。特别是对于这些还处于贫困中的革命老区来说,压力更加沉重。在以发展经济为主导的价值观下,经济发展成了打开贫困之锁的唯一钥匙,在资本贫乏的情况下势必会影响教育、科技、文卫、环境等方面的建设。如何从这种令人不满的现实走向理想,也就是使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对立走向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整合,加强政府调控是必要的。通过制定一定的规则和制度,逐步实现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一致性安排,进而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优良整合。

2.难于持续的低成本优势

前文对中部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论述表明,生态、资源、劳动力以及相关支持政策都是其重要的发展优势,也就是经济学中的资源红利、人口红利和改革红利。厉以宁指出,红利的消失即发展优势的消失,是经济发展过程中正常现象,每一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都会出现这种情况,并不是某一个国家的特殊问题。只要加快改革,创造新的制度优势,就会产生新的人口红利、资源红利和改革红利。进一步阐述认为,人口红利通常是指廉价劳动力的存在,廉价劳动力的存在是发展前期成本低的主要原因,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廉价劳动力的优势会消失,然而廉价劳动力时代的结束就是技工时代的开始;资源红利是指比较丰富的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等,经济发展前期,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都比较便宜,但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源会越来越紧张,这种旧的资源优势会消失,需要新的资源优势,新的资源优势在于先进的科学技术;改革红利又称为制度红利和体制红利,旧的改革红利消失后,需要不断调整完善制度创造改革的新动力。因此,要应对难以持续的低成本优势,中部革命老区(贫困地区)需要从培养技术劳动工人、节约利用资源并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及相适应的政府制度创新等三方面实行突破,以维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专业人才匮乏

由于中部革命老区(贫苦地区)经济比较落后,收入相对较低,所以对人才吸引力小,直接导致了本地适应性人才的引进困难和短缺。以湖南古丈县为例,古丈县现有各类人才4047人,其中党政人才862人,占21.3%;事业单位管理人才932人,占23%;事业单位专技人才1872,占46.3%;企业单位人才98人,占2.4%;农村实用人才283人,占7%。可见,行政事业单位人才较多,企业人才较少。事业单位技术人才中,教育、卫生人才1691人,占42%,其他专业人才181人,仅占4%,特别是经济专业人才缺乏。另外,专业技术人才中初级职称人员1757人,占43.4(%);高职称人员少仅有115人,仅占2.8%。以上数据表明,古丈县人才队伍数量不足,结构不完整,人才素质不高,整体专业人才匮乏。

三、中部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明确政府责任,强化统筹职能

这就要求中部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的地方政府应该根据中央相关政策,妥善协商,广泛吸纳民智,明确政府责任,强化统筹职能,商讨制定一个中长远规划。这一规划应该涵括了未来发展的基本方面,充分考虑到本地区居民的民意诉求,综合各方面的要素与条件,包括基础设施、教育卫生事业、人口环境发展、产业发展与居民收入、城市化建设、资源开发与保护等等。

(二)加大教育投入,提高人才素质

基础教育方面应该加大投入、灵活机制、争取达标,职业教育需要得到重视,加大投入、提高水平、发挥效用。特别是需加大幼儿和小学教育投入,保证每个孩子都能够安全、便利地上学。针对个别偏远山村的孩子入学难的问题,应该建立教师扶助激励机制,鼓励大学生轮流帮扶和支教、或者建立专项基金,支持其转入中心学校就读,并妥善解决其生活问题。

(三)扶持特色产业,打造优势集群

中部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应以发展扶贫产业为抓手,充分利用贫困地区的资源优势,从整体上谋篇布局,把扶贫开发与发展现代农业结合起来,把传统农业与农产品加工、农产品贸易、生态农业相结合,按照“一村一品”的开发方式,形成区域性的扶贫主导产业。

(四)促进对外开放,加强对外协作

主要可以考虑三方面的对外协作工作:第一,积极推进劳务输出,提高农民的收入。政府不仅要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更重要的是提供符合他们需要的人道主义保护和保障措施,让这些外出务工的农民安心务工,挣得的收入有保护,同时享受到应该享受的劳动保护、社保和医保待遇。这样可以避免一些外出务工的风险,真正保护农民的利益。第二,积极鼓励本地的学生出外学习,以期日后反哺家乡的发展。如当地政府建立适当的鼓励政策,形成长效的激励机制,既能够推动和保障他们读好大学,同时又能够吸引他们返回家乡,投身家乡建设。第三,抓住产业梯度转移的契机,积极加强与沿海地区的产业对接,创造更多的经济机会。

(五)推进城镇建设,挖掘内需潜力

李克强总理强调,“未来几十年最大发展潜力在城镇化”。一方面,城镇化建设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大量农村居民成为城市居民,相应地扩大了消费需求规模。另一方面,随着城镇建设的推进,增大了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开发等多方面的投资需求。而无论是城镇化所带来的消费需求还是投资需求,都将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而持久的动力。中部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城镇化建设需要综合规划新城建设、旧城改造与小城镇建设,优化产业发展布局,结合财政和市场的能力为城镇化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同时兼顾环境保护的要求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六)实行生态补偿,实现协调发展

贫困地区在国家发展中实际承担了“生态保障”、“资源储备”和“风景建设”的角色,是“贫困的生态系统服务提供者”。对于这些贫困地区或贫困农户实施生态补偿,一定程度上改变其贫困状况,是公平和谐发展的精神的体现,也是实现生态文明重要手段。在通常情况下,这些补偿水平不需要太高,它只构成家庭总收入的一部分,因为这些农村家庭已经具有保护并改善当地环境的动机。而生态补偿可以帮助他们实现这些目标,同时为他们提供一些经济支持,促使他们向更加适合的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过度。

(七)集中连片开发,促进合作共赢

中部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多数县呈现集中连片态势,这一态势为中部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合作发展提供了先天优势。政府可以在中部崛起战略的框架下,对于集中连片区域根据各个地方的实际情况和内在要求,建立综合的宏观协调性机构,常态性地磋商、讨论乃至研究统筹规划和统筹发展的方案与操作技术,反复交流、形成共识,推动整个中部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片区的振兴和腾飞。这种机构的组成可以涵括一部分行政人员,也可以包括一部分专业技术人员,这样既保证协调功能的顺利开展,又保证专业技术方面的效果。只有两方面人才的通力合作,才能确保这一协调协调机构在具体运作全盘规划的时候可以真正制定出符合本地区客观要求的合理规划。

参考文献:

[1]马姝瑞,安徽霍邱.科学谋划“打工经济”培育“新型农民”求发展[EB/OL].http:∥news.xinhuanet.eom/politics/2010-03/03/content_13090549.htm,2010-03-03.

[2]郭丽.后发优势理论演进及其启示[J].当代经济研究,2009,(4).

[3]安徽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2013年安徽省统计年鉴[J].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4]王斌辉.交通先行是民族贫困地区实现后发赶超的必然要求[EB/OL].http:∥xx.hnjt.gov.cn/static/zyjh/zyjh 297.html.2010-06-30.

[5]赵治华,刘亚铮.关于产业梯度转移对中部崛起战略的若干影响再分析[J].当代经济,2009,(12).

[6]顾莉.论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交融互生”的价值联动——以江苏省沿海地区为例[J].经济论坛,2011,(10).

[7]厉以宁.加快改革会产生新的人口红利资源红利和改革红利[EB/OL].http:∥t.caijing.corn.cn/cjapi/rreply?cjcmsid=112291371,2012-11-18.

[8]余小红.关于加强贫困落后地区人才工作的思考[J].科技创新与运用,2013,(21).

[责任编辑:熊一坚]

作者:郑克强 徐丽媛

上一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论文下一篇:汽车电子领域开发应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