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学贷款工作计划

2024-04-13

助学贷款工作计划(通用9篇)

篇1:助学贷款工作计划

2011年临床学院助学贷款工作计划

为更好的做好2011年临床学院助学贷款工作,临床学院学生办坚持全心全意为在校贫困大学生服务的宗旨,结合临床学院贫困生实际情况,特制定2011年助学贷款工作计划。

一、加强制度建设,让助学贷款工作更顺畅

加强助贷队伍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工作能力,增强办事效率,强化服务意识,保证助贷工作的有序进行,切实维护最广大贫困生的权益。加强对国家助学贷款的调研工作,了解和掌握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办法。组建完善的助学贷款工作架构,不仅学生办老师要懂政策、知程序、明流程,同时要对团总支的生活部以及小班班长也要加强培训,将助学贷款工作深入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

二、加大助学贷款新政策的宣传和教育

采取多种有效途径继续加强对新机制的宣传,让家庭经济困难的在校大学生都能了解到国家助学贷款新政策的内容,明白助学贷款的程序以及相关材料要求,做到贷款清楚、还款明白,并支持和理解国家助学贷款的意义,学会感恩国家、感恩社会、感恩学校。

三、提高贷款前期审核力度

对贫困学生所提供的贷款材料,要按照经办银行的要求认真把关,确保报送银行材料的完整性和规范性,为银行高效、及时的放款打下基础,对于一些不符合条件的贷款同学,要加强教育,解释助学贷款的要求和条件;对于材料不规范、不完整的贫困同学要加强指导。

四、扩大诚信教育的效果

诚信教育在任何时候都不放松,贯穿整个助学贷款工作首尾。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宣传教育形式,帮助学生在申请贷款之初就牢固树立诚信贷款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履行合同承诺。

五、延伸助学贷款解困职能,发挥其育人功效

要将助学贷款工作与育人工作、感恩工作结合起来,既解决学生的经济困难,又解决学生的思想困难。培养学生自强自立,艰苦奋斗的优良品质,鼓励享受助学贷款的学生正确对待贫困,树立远大志向,教育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刻苦学习,健康成长。

临床学院学生办2011.1.15

篇2:助学贷款工作计划

一、我院高度重视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到做好助学贷款工作的重要性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下来后,学院领导非常的重视,由我负责统管贷款工作,各年级辅导员负责协助管理,还在学生会中设立一个勤工助学部,让勤工助学部学生协助贷款经办老师做好贷款工作。学院领导还要求我们做到积极主动深入到学生当中,了解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积极主动加强对学生的贷款宣传,指导,主动承担在助学贷款办理过程中应尽的义务,并要求全院贷款相关工作人员带着深厚的感情认真落实和推进我校贫困家庭学生贷款工作相关政策。

二、严把院内审核关,为学校尽快完成贷款工作,为银行高效放款打下良好基础学院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严格审查贷款学生资格和条件、按照经办银行的要求认真准备贷款学生的材料并对材料认真审核,力争将问题在院内解决,确保报送银行时材料的完整性,为学校尽快完成贷款工作,为银行的高效放款打下坚实基础。

篇3:助学贷款工作计划

关键词:基层,国家助学贷款工作,高效,探索

国家助学贷款是我国为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而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 是党中央、国务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由政府主导、财政贴息, 银行、教育行政部门与高校共同操作的专门帮助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的银行贷款。国家助学贷款管理的涉及面广, 省级学生助学工作管理中心、国家开发银行、学校助学贷款领导机构及二级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等多部门参与其中。二级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作为国家助学贷款管理最基层的管理单位, 是整个管理流程中最基础最关键的一个环节, 关系到国家助学贷款、贷中及贷后管理的效率问题。本人现供职于广东某高校二级学院, 平均每年经办全院1000多名学生的助学贷款申请, 并对申请成功的贷款学生进行贷中及贷后管理, 现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探索基层二级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如何高效开展国家助学贷款工作。

一、基层开展助学贷款工作可能存在的问题

1.贷款办理程序繁琐导致工作效率低。

为了对国家助学贷款进行更好的风险防范, 其办理程序是比较繁琐的。以本人所在的学院为例, 从时间方面来讲, 开展助学贷款办理工作至少需要经历五个阶段, 整个程序办完至少需要一个学期的时间。从材料制作方面来讲, 整个办理程序需要准备的证明材料至少5种, 填写的书面材料至少3种。从材料汇总及审核方面来讲, 至少要完成3种一式多份的材料。可见, 基层在贷款办理程序上工作量极大, 而当前基层在办理贷款手续时常常出现效率低的现象, 表现在材料制作不合格、审核存在漏洞、时间观念较差等, 这些现象反映了基层贷款办理工作管理效率亟待提高。

2.助学贷款发放对象资格审核难度大。

相关政策规定: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应具备中国国籍, 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诚实守信遵纪守法, 学习刻苦, 因家庭困难在校期间所能获得的收入不足以支付完成学业所需基本费用等条件。事实上, 如果学生能严格满足以上条件, 那么国家助学贷款的还贷风险就较小了。然而, 从当前基层开展国家助学贷款的情况来看, 往往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对助学贷款发放对象的资格审核难度较大, 有部分事实上不符合以上条件的同学却成功申请了国家助学贷款。

3.对大学生诚信、感恩教育力度不足。

由于当前国家助学贷款手续繁琐, 且这些年来申请助学贷款的学生越来越多, 基层往往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贷款学生资格认定、材料制作及审核上, 而在对贷款学生的诚信及感恩教育方面的力度不足, 当前基层在诚信教育方面主要是通过《致贷款学生家长一封信》、签订还款承诺书、贷款毕业生诚信教育会议等形式开展, 这反映了诚信教育方面投入的时间及力度的不足, 诚信教育的形式在多样化方面仍有待创新。

4.贷款毕业生管理容易出现断层。

在贷款学生还完最后一笔贷款的本息前, 基层必须都掌握贷款学生的还款情况并进行诚信教育, 因此, 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是一场持久战。在对贷款毕业生管理的过程中, 我们发现贷款毕业生管理容易出现断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学生毕业后更换了一切联系方式, 与学校、同学失去了联系, 此部分学生多为恶意欠款学生;另一方面是助学贷款经办老师由于工作调动, 如果没有较好地做工作交接, 由其管理的贷款毕业生较容易处于无人监管的状态。

二、关于基层高效开展助学贷款工作的探索

1.组织建设是基础。

各学院成立由学院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小组, 小组成员主要是来自学生工作办公室的辅导员, 主要职责是向学生宣传国家助学贷款的有关政策和法规, 为学生提供咨询和服务;受理学生的贷款申请, 组织填写和收集有关贷款需要的各种表格和资料, 对所有资料的真实性、合规性进行审核, 并按规定报送学贷科审批、建档;对学生进行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和履行合同的教育;配合学校催缴和清收本院学生的国家助学贷款;在借款人毕业或因其他特殊原因离开学校后, 向学校和贷款银行提供借款人的新去向和有效联系方式等。为了提高对基层助学贷款工作管理的效率, 必须加强对基层学工队伍的组织建设。首先, 确立共同愿景, 所有的政治辅导员老师都应当明确助学贷款是我国为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而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 具有重大的意义, 必须高度重视, 认真执行。其次, 明确分工, 尤其是规模较大的学院, 其基层助学贷款工作队伍更需要做好分工。以本人所在学院为例, 学院本科生达7000多人, 每年平均有1000多名学生提交助学贷款申请, 我们在各年级设置年级助贷联系老师, 年级助贷联系老师再将工作任务分解到各个年级的辅导员老师, 通过分工, 使得助学贷款工作细化, 突出效果。最后, 加强助贷工作队伍的信息技术培训, 在经办助学贷款过程中, 需要运用到数据处理技术、信息系统管理技术等, 高效的信息技术有助于我们高效地开展助学贷款管理工作。

2.严把资格审核关。

学院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小组应当对学生贷款申请的真实性、合规性进行审核和公示, 资格审核是助学贷款工作的前哨站, 关系到贷款风险的防范, 基层应当严把资格审核关。首先, 将经济困难生认定与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结合起来, 通过贷款学生所提交的书面材料来鉴别, 贷款学生必须出示能证明其经济困难的相关证明材料, 并且在同学中通过民主评议的方式评估其家庭经济状况。其次, 必须从微观层面去发现贷款学生个人道德、与人交往的诚信度, 通过老师、同学了解其思想道德品质, 评估申请贷款学生的信用度。最后, 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成绩等因素, 通过成绩单及其综合素质表现, 评估其就业能力及未来还贷的能力。总之, 对于申请贷款学生的资格审核不是一维的审核机制, 而是多维的、全方位的资格审核机制, 唯其如此, 才能将助学贷款发放给经济上需要帮助、诚实守信且未来有还贷能力的学生, 真正做到贷款助学, 信用助人。

3.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其中。

基层助学贷款工作应当将教育贯穿其中, 并且扭转长期以来重管理轻教育的思维定势, 助学与育人应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 基层可以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为依据, 以先进人物、先进事迹宣传为重点, 包含诚信教育、感恩教育、责任教育、自强教育、爱校教育等为内容的一系列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 以感染、塑造、凝聚、号召贷款学生, 引导贷款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 培养诚实守信, 勤劳奋斗的优良品质, 使贷款毕业生能通过勤劳致富、诚信还贷乃至感恩社会!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针对贷款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首先, 在各学年开展的各种主题活动中融入诚信教育、感恩教育、责任教育、自强教育、爱校教育的因素, 通过长期的薰陶, 以提高学生诚信意识、感恩意识、责任意识、自强意识及爱校意识。其次, 树立典型, 挖掘、宣传贷款学生中自强不息、诚实守信的先进事迹和先进人物, 通过报告会等形式宣传, 在学生中形成一种诚实守信、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良好氛围。最后, 通过诚信教育会议, 向学生讲解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中信用记录的重要性, 告知贷款学生贷款能助学, 信用能助人, 启发贷款学生将诚信二字植入心田, 同时向学生传授还贷相关技术性操作, 降低因疏忽而造成的非主观违约。

4.信息沟通平台的架构是贷后管理的保障。

传统的贷款联系方式是通过学生中的贷款联系人和相关的助学贷款经办老师来沟通, 一旦学生恶意欠款或经办老师工作调动, 往往容易造成贷款毕业生管理的断层, 因此有必要建立统一管理的信息沟通平台。首先, 应当建立信息发布主页, 可以建立助学贷款博客, 如果技术允许, 基层可以建立院级助学贷款网站, 用于平时发布经办助学贷款的相关通知、诚信教育、助学贷款政策宣传、助学贷款相关知识问答等, 鼓励贷款学生将助学贷款信息发布主页收藏在浏览器中, 使其培养浏览该网页的习惯, 使其形成高度的责任感及诚信意识。其次, 采用微博等新媒体, 由于微博具有普及性、即时性、交互性, 使得微博在宣传助学贷政策及诚信教育方面有着优越的一面, 并且其能跟博客进行关联, 使得助学贷款博客相关宣传能即时被贷款学生关注到, 从而达到宣传及告知的作用。第三, 建立QQ群组, 通过QQ群组, 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将贷款学生网罗在一起, 并且QQ群组中的聊天功能有助于贷款学生进行交流及互助, 更有利于提高基层助学贷款工作的效率。第四, 向贷款毕业生发放印有学校学院贷款联系人联系方式及相关信息平台的小卡片及国家助学贷款还款指南, 启发贷款毕业生毕业后应当主动联系学校学院, 扭转学校学院寻隐者不见的局面, 化贷款学生被动为主动, 从而建立长效的联系机制。

三、结束语

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关系学生、学校及银行三方的切身利益, 贫困学生得不到贷款将无法完成学业, 违约学生将影响学校的声誉和学生本人的信誉, 同时也影响到银行业务经营的顺利进行, 而高校基层助学贷款工作则是这项工作高效进行的关键环节, 只有解决助学贷款工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这些问题, 才能高效地推进基层国家助学贷款工作!

参考文献

[1]崔泽文.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探析[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0, (3) .

[2]吴爱军等.国家助学贷款问题的解决策略[J].广东教育, 2008, (8) .

篇4:助学贷款工作计划

关键词:助学贷款;贷后管理;大学生信用评价指标体系

国家助学贷款是在我国高校收费制度改革以及扩大招生规模的背景下提出来的。高校收费改革,逐步调整了我国高等教育投入的格局,建立起一种由政府、社会、学校、学生家长或个人共同合理分担高教培养成本的机制。但高昂的学费伴随着1998年以来的高校大规模扩招,使得越来越多的贫困学生面临着辍学的局面。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助学贷款于1998年试点,1999年全面铺开,并几次调整政策,力图进一步推动、扩大贷款规模,不让一个贫困生失学。但银行由于担心风险问题在贷款活动中总是处于被政府的政策推着走的状态。在新政策下,国家和学校对银行承担的风险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分担(每年拿出实际贷款额的10%作为银行的风险补偿金),但对于银行来说,助学贷款属于消费信用贷款,贷款笔数多,每笔贷款金额小,需要银行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贷款学生的未来还款能力及还款可能性对于银行来说也是一个未知数,银行可能出现的呆坏账损失决不是风险金所能补偿的。因此从贷款的成本和风险来说,银行付出的代价将会很大,这直接影响着银行贷款工作的积极性。有必要对高校在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中的角色进行分析。

一、推荐学生中的初审角色

政府每年分配给高校的贷款额度是有限的,如何将额度真正地用到家庭困难、品学兼优的学生身上,切实地解决贫困生学费问题,为银行推荐学习优秀、品质高尚的潜在客户源,学校在推荐过程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1.加强对贷款政策的宣传,使学生了解助学贷款的性质。助学贷款是一新生事物,很多学生对助学贷款存在误解,认为贷款是政府为学生提供的“免费午餐”,不需要承担任何义务,要结合学生的这种错误认识,加强对贷款政策的宣传力度,使学生了解贷款政策的每一个环节,认识到贷款的定期偿还义务、违约应承担的后果和对学生本人造成的影响,尤其是,结合2006年建立的全国个人征信系统,搞好这方面的教育和宣传工作,慎重对待贷款。

2.制定严格的推荐标准,体现公平、公正性。学校应确定专职人员做助学贷款工作,在批准学生申请贷款时,应在严格掌握政策的基础上根据学校学生管理的特点,制定严格的申请条件和申请程序,首先,应明确规定一些硬性条件,如,学习刻苦、没有不良记录,无违法、违纪行为,在校期间确实家庭经济困难;其次,应严格推荐程序:如,要求经过班级推荐、班委评议、辅导员审核、公示制度等程序,使贷款过程实现阳光操作,做到贷款过程公开、公正、透明,体现贷款的济困性、效能性、效益性的统一。

3.随时了解贫困生家庭的变化,做好贫困生档案工作。学校应加强对贫困生的管理工作:如,在新生入学时建立贫困生档案,真实记录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加强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长的联系与调查访问,随时了解学生的经济状况变化,更新贫困生档案信息。

二、贷款过程中的协调角色

由于银行对贷款学生缺乏了解,无法把握未来还款的确定性,因此为降低贷款风险,银行有可能在贷款过程中设置重重障碍,人为增加贷款申请限制条件,加大申请难度,使一些贷款学生望而生畏,甚至无奈放弃。高校应尽量提供全面、真实的贷款申请资料,提前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教育学生就贷款的申请、合同的签订条款等遇到的问题与银行做好沟通,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在学生贷款遇到困难时,积极地与当地银行沟通,使银行了解生源地贷款的政策及学生的情况,使学校、银行在贷款过程中形成一种合力,做到相互理解,相互配合,相互促进。

三、教育角色

助学贷款制度推行是否成功的关键是贷款还款率的高低。还贷率的高低受经济发展状况、就业形势、个人及家庭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但是在个人信用机制逐步健全的情况下,助学贷款还款率低的一个很重要因素是贷款学生很难找到工作。贫困生作为社会底层中的一个群体,要想在社会中争得一席之位,是非常困难的。因此,高校应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等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注重励志教育、诚信教育,注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提高择业竞争能力,为将来踏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为诚信还款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

1.励志教育。我国在贫困生问题上已经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学生在校期间的上学难问题。但是对于贫困生来说,心理上的贫困是很难改变的。消费的差距、观念的差异、家庭背景的不同等多方面因素造成了贫困生的自卑、怯懦、听天由命、破罐破摔、盲目攀比等各种消极心理的存在,如不正常引导,将直接影响贫困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因此,高校在新时期的助学贷款工作中应改变单纯的经济救济方式,着眼学生的全面发展,坚持解困与培养健康人格相结合,坚持经济资助与能力培养相结合。学校应高度重视对贫困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处理成才与贫困的关系,充分挖掘奋斗成材的典型,以他们的感人事迹来影响和感染他们,使他们产生心灵上的共振,鼓励他们将生活的磨练视为人生的一笔财富,以积极的心态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发奋学习,立志成才。

2.诚信教育。高校应清醒地意识到在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中应关注的重点和采取的步骤,制定一个长期、可行的计划和规划,使学生接受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诚信教育,能时时、处处感受到诚信的环境和氛围,提高诚信意识,内化诚信行为,使诚信做人、诚信做事成为一种自觉的行动。

(1)普及信用知识,提升信用意识和信用认知水平。要让学生牢固树立信用观念,就必须在学生中普及信用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使广大学生认识到国家助学贷款是一种信用贷款。它以学生自己的身份、人格、信誉为担保为学生提供在校期间的相关费用。它将成为大学生跨入社会的第一笔信用记录,写不好这笔信用记录对于他今后的工作、创业、消费都是极为不利的。在开展信用教育活动过程中,可以邀请有关法律、人文、金融、经济、教育等方面的专家学者作专题讲座,充分利用广播、网络、宣传栏、宣传板等形式普及贷款、个人资信等相关知识,增强学生的信用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2)利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渠道对大学生实施信用教育。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两课”教学的主渠道,让信用教育能够“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时,将这部分內容结合深入浅出的案例作为重点来加以讲述和强调,引起学生的重视和关注,这样学生就能受到较为完整和系统的信用教育。

(3)寓诚信教育于学生日常行为管理和校园文化活动中。要将信用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日常学生管理工作来抓,首先要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和奖惩措施,建立诚信表彰机制,对诚信品质优秀的学生予以奖励,弘扬校园诚信行为。其次要注意言传身教,从不说谎话、不抄袭作业、考试不作弊、拾金不昧等基本行为规范和道德要求抓起,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使诚实守信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培养学生形成规则意识,形成时时、事事、处处讲信用的良好氛围。

(4)建立信用档案,构建大学生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加强信用管理。建立大学生信用档案,可以记录学生的信用表现,督促学生的信用实践,增强学生的信用意识,评价学生的信用状况,具有可操作性、针对性、学生参与性、教育性等特点,并能够实现其描述、评定、激励、教育及预测等功能。将有关学生的日常行为、个人品德、学习考试、金融信誉、守约情况等等,凡是与信用有关的真实信息都纳入信用资料库中。另外,根据个人不同情况,对这些方面通过科学量化,建立计算机评分模型,通过评分模型形成的综合信用分值,为学生确认信用等级,用来评价学生的信用状况。有了学生的信用档案之后,学生信用状况可以上网供银行、毕业生就业单位及勤工助学等各方面查询和使用,实现信用资料的查询、交流与共享的系统化。

四、协助银行的还贷管理角色

篇5:助学贷款工作总结

助学贷款相关工作总结

在过去的一年里,为了减轻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使更多学生顺利完成大学学业,实现他们的大学梦想,我们素拓部针对这项事宜做了许多工作,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去为贫困生以及那些需要帮助的同学提供我们力所能及的帮助,为他们提供勤工助学岗位信息,积极配合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开展。

一、国家助学贷款的相关事宜;

1、首先我们对各班贷款人数进行统计,召集贷款人员开会,播放助学贷款操作视频,另外提点相关注意事项。

2、在熟知操作事宜后,我们以班为单位进行网上申报,为减少填写错误,我们在全程提供帮助,对其进行疑难解答。

3、之后是素拓部的整理收集资料的工作。包括学生贫困证明及承诺书、父母身份证及学生身份证学生证复印件等。并且及时对已交纳和未交纳材料进行统计。

4、在工作接近尾声时,我们对所有材料汇总,提交至学院,顺利完成此次助学贷款工作。

二、工作感想

1、肯定的:

在此次工作中,我们始终秉持着对学生对工作认真负责的心态,脚踏实地地做好每一步工作。通过这次的工作,我们对国家的一些政策有了一定的了解,工作能力有也显著进步。

工作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情况,一位学生不小心将我们的一部分汇总材料丢失,幸好我们在初步汇总完毕后准备了简单备份,为 减少工作量发挥重要作用。这让我觉得做事情时,有时候多留一个心眼或许不是一件坏事。

2、不足的:

网上填报时很多同学都出现诸多问题,可能前期我们没有把注意事项传达清楚,协调不够到位。

认清自己的不足后我们会在此次助学贷款工作中以及往后的各项工作中不断改进,以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及能力。

衡阳师范学院南岳学院经济与法律系

篇6:助学贷款工作计划

生申报工作的通知

各系(院):

现将我院2006年申请并经银行审核同意的学生国家助学贷款合同签订工作和2007年度新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受理工作安排如下,请各系(院)遵照执行。

一、2006年贷款合同的签订工作。

1、学生范围:2006年提出申请并经学院复审通过,截至目前未获得国家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和个人没有提出撤销国家助学贷款申请书的学生。2、2006年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学生贷款合同签订工作,分为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由各系(院)组织实施,主要负责学生贷款合同和各年度贷款借据凭证的填写工作和审核工作。要求各系(院)务必于12月28日前将填写好的合同及借款凭据报学生处(《西安文理学院国家助学贷款资料填写说明及要求》,可在学生处资助中心网页内下载);第二阶段为学院材料复审阶段;第三阶段为经办银行审批阶段;第四阶段为向学生返还经银行签定确认的贷款合同阶段。

3、请各系院提醒学生,银行向每位贷款学生只提供一 1 套材料,学生一定要慎重填写。

二、2007年度国家助学贷款新申请材料的受理工作。

1、学生范围及申请条件。

学生范围:学生家庭所在地尚未开展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我院正式且已注册在校的本、专科学生。

申请条件及程序:参见《西安文理国家助学贷款实施细则》管理办法。

2、申请材料可参照《西安文理学院国家助学贷款资料填写说明及要求》及相关说明材料进行准备。(可在学生处资助中心网页内下载)

3、时间安排:此项工作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有关政策规定的宣传阶段。本阶段由各系(院)自行安排组织,要求在下学期开学前结束。工作内容包括,政策法规的学习、宣传和诚信教育工作;申请材料的各类表格及相关证明材料及材料审核标准的学习、熟悉和解答;学生按照学院统一要求自行准备材料。

第二阶段为由系(院)进行各项申请表格及证明材料的受理、审核和系(院)确定人选及推荐阶段。要求在下一学期开学后的第二周内将审核合格的学生申请材料报送学生处。工作主要内容包括,按照填写要求审核材料;受理并审查学生申请材料;班级民主评议;系(院)评议;确定系(院)推荐名单;公示;向陕西省国家助学贷款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录入信息;向学院报送材料。

第三阶段为学院复审并向银行推荐工作。

学院2007年度国家助学贷款新申请材料的受理工作截止时间为下一学期开学后第二周的最后一个工作日。

三、几点说明

1、陕西省已被国家列为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示点省,我市也已全面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因此,2007年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贷款工作要以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为主,将各系(院)动员有贷款意向的学生及时与生源地区(县)学生资助中心联系,咨询。

2、请各系(院)注意,学生在校期间不得同时享受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各系(院)要认真做好摸底排查工作,杜绝学生同时享受以上两种贷款现象的发生。

3、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是我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重点工作之一,学院将对各系(院)在开展国家助学贷款工作过程中的政策法规宣传、诚信教育、贷款申请、合同签订、档案管理、贷后管理、贷后催缴等工作进行跟踪考核,并将此考核结果作为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各项资助项目的指标分配依据之一。

4、如有疑问请及时与学生处工作人员联系。

篇7:国开行助学贷款工作总结

20xx年,在总行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辽宁分行成功开展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业务,在资助辽宁籍学子圆其大学梦想的同时,也为开行在省内树立起了服务民生的`形象。

一、工作成果

1.严格验收县级资助中心,确保贷后管理高质高效。分行秉承着对学生负责、对总行负责的理念,对县级资助中心(以下简称县中心)进行了审慎的资格审查,先后两次奔赴全省(除大连及农信社覆盖地区)73家县中心进行验收工作,其中66家合格县中心于当年开展了助学贷款工作。

2.实现首笔贷款发放,助力学子大学梦想。分行11月15日实现了助学贷款业务的首笔发放,总计681.25万元,惠及学生1195人,辽宁省内各大媒体及辽宁省教育厅网站首页均对分行助学贷款业务进行了报道。

3.成功落实贴息及补偿金,确保助学贷款资产质量。分行于11月22日在系统中导出贴息及补偿金汇总表,在经省资助中心确认后,当日盖章送交至辽宁省教育厅、财政厅,12月21日,各级部门贴息及补偿金全额到账。

二、成功经验

1.成功培训县中心经办,确保一线人员业务素质过硬。分行先后两次对县中心经办人员进行培训,并自行印发培训教材下发至各经办人员手中以便学习巩固。在两批次资助中心验收期间,分行均对各经办人员的业务能力进行考核,确保业务受理、贷后管理等业务的顺利进行。经过以上努力,虽然辽宁省20xx年为首年开展助学贷款业务,但在业务流程的各个环节均未出现差错。

2.建立良好政府关系,确保业务运转正常。分行通过与省资助中心的多次沟通及交流,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业务开展提供了便利条件。在归集贴息及补偿金的过程中,由于涉及省级财政,市级财政,地方高校等多方面协调工作,需耗费较长时间,省资助中心在了解情况后,果断进行垫付,确保了助学贷款业务贴息及补偿金于12月21日前全部到位。

三、存在问题

1.县中心人员编制少,结构不稳定。分行了解到,部分县中心人员无编制,多为当地县(区)教育局人员代为担任,一旦申请学生数量增加,现有人手无法应对,而且由于人员不稳定,分行的培训工作无法延续下去,易造成反复培训以及权责不清等问题。

2.支付宝使用方法宣传不到位,部分学生不清楚如何正确使用。贷款发放过后,部分学生向县中心及分行反映,支付宝账户中无余额,质疑开行是否全额进行贷款发放。经一线经办人员及分行人员耐心讲解后,方才了解查询路径,解决问题。

四、下一步工作建议

1.落实县中心经办人员管理办法,切实做到责任到人,权责分明。希望总行能够明确县中心经办人员从业标准,这样既能够有固定的人员经办助学贷款业务,进一步方便业务的开展,又可以责任到人,以便在未来的时间里就相应贷款问题落实到人。

2.进一步充实助学贷款借款学生手册内容。希望总行能够将每年各分行提出的新问题纳入进学生手册内,这样既减轻了资助中心的工作量,也方便学生使用我行助学贷款。

篇8:助学贷款工作计划

加强政策宣传, 把好贷款宣传教育关

河南工业大学充分利用学校网站、校园广播、宣传栏和微博、微信平台等宣传阵地, 抓住学生入校后、毕业前两个重要宣传时间点, 利用家庭、学校、社会三个宣传场所, 建立了“学校———学院———班级———学生个人”四级宣传网络, 建全了一线贯通大学四年的长效宣传教育工作机制。

工作前置, 关注学生入学前。一是随新生录取通知书寄发《高等学校学生资助政策简介》, 宣传国家资助和贷款政策, 让学生和家长不再为上不起学而发愁。二是在新生录取通知书中放置《国家助学贷款申请指南》, 图文并茂、引导新生登录学生在线服务系统, 在入校前完成贷款的申请准备工作, 准备好相关资料, 带着贷款资料来上学, 彻底解决学生、家长后顾之忧。

贯穿始终, 把握学生入学后。学校根据资助工作特有的时间节点, 开展资助政策宣传周、宣传月活动, 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一是在春季学期贷款毕业生进行毕业确认时开展资助政策宣传周活动, 通过编印《国家助学贷款毕业生还款指南》《贷款毕业生温馨提示》, 为毕业生开展好资助政策宣传活动, 向所有贷款毕业生宣传资助政策、征信知识、金融知识宣传教育, 提高学生的诚信意识, 指导学生进行贷款查询、提前还款、办理毕业确认。二是在秋季学期新生入学、国家助学贷款申请时, 面向所有学生开展资助政策宣传月活动。一年级新生结合新生家长会、入学教育等环节, 全面宣传在校学习期间各项资助政策及具体的申请、发放操作办法, 解除家长、学生的后顾之忧;二、三、四年级则通过优秀学生报告会、班级团日活动、网站专栏、宣传栏、印发宣传卡等, 宣传贷款流程, 进行政策解读, 帮助学生申请国家助学贷款, 开展诚信感恩教育。

持续教育, 重视学生毕业后。贷款学生毕业后, 对于未能及时结清贷款的学生, 学校持续做好他们的宣传教育工作, 同时创新宣传教育手段, 利用网络平台, 通过新浪微博、微信公众平台、QQ群等新媒体手段, 宣传贷款还款程序, 解决学生还款问题, 为学生搭建一个与学校交流沟通的便捷平台。经过多年宣传, 助学贷款已经成为学生解决经济困难、实现自立自强的首选措施, 学生基本实现“应贷尽贷”。自2004年以来, 学校共有贷款合同29941笔, 获助1.33亿元, 贷款覆盖比例在11%左右, 超过省平均覆盖率, 位列全省高校前10名。

加强日常管理, 把好贷后管理关

国家助学贷款作为商业性贷款, 放得出还要收得回, 而回收情况关键看贷后管理。河南工业大学加强日常管理, 把住贷款管理关, 助学贷款累计违约率仅为1.28%, 受到国家开发银行风险补偿奖励400余万元, 实现了贷款的良性循环。

1.实施“六个一”, 构建全方位贷后管理机制。贷后管理工作是助学贷款工作的重中之重。学校通过“六个一”提高学生对国家助学贷款的认知, 激发学院进行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积极性, 同时也切实有效地为规避贷款风险打下坚实的基础。一是举行一次师生培训会。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面向学院贷款工作负责人、资助工作学生助理、贷款学生的培训会, 教会国家开发银行高校管理系统、国家开发银行学生在线服务系统、支付宝的各项功能的使用方法, 解答师生在贷款申请、管理过程中的问题, 使贷款管理工作人员、贷款学生了解贷款政策和申请流程, 清楚贷款责任和义务。二是进行一次促膝谈心。要求各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辅导员、班主任 (导师) 每学期至少与贷款学生谈一次心, 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 及时帮助他们解除因还款意向, 给学生带去学校的关心和关怀, 同时为学生及家庭解决了不少实际困难。家访中, 学校发现有意外死亡、因病丧失劳动力等情况的贷款学生29名。为了帮助这些学生及家庭, 学校研究决定从风险补偿奖励资金中支出273888.88元替他们偿还了贷款。真情换真心, 此举受到学生及家的诚贷款而产生的心理压力。三是建立一个完善的贷款学生信息库。详细记录学生在校表现、奖惩情况、诚信状况及家庭联系方式、家庭所在地民政部门、用人单位联系方式等, 便于贷后联系。四是建立一个与家长、用人单位的长期联系机制。学生在校期间通过电话、信件等形式, 告知家长学生贷款及在校表现情况, 希望家长鼓励学生好好学习。学生毕业后, 提醒贷款学生家长和用人单位, 希望家长和用人单位督促学生按期还贷。五是建立一个激励惩罚机制。贷款管理工作被列入年度学校学生工作考核体系和学校目标考核体系, 是年终评先评优的一项重要指标。国家开发银行奖励的风险补偿资金大部分用于激励学院的贷款工作。六是给贷款学生写一封温馨提示信。提示贷款还款流程、还款注意事项、学校资助中心和学院负责人的联系电话, 时刻提醒学生不要忘记还贷。

2.家校互动, 寒暑假家访有真情。河南工业大学与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 每年寒暑期都组织国家助学贷款调研活动。2008年至今, 学校共组织504支小分队走访全国132个县市或地区对2153名贷款学生进行了家访。通过家访, 学校有277名逾期学生还款或还息, 效果显著。通过社会实践调研, 了解学生家庭、工作、生活情况和挚感谢。

加强引导帮助, 把好资助育人关

河南工业大学在多年探索的基础上, 实施了“助学励志工程”, 重点加强对学生精神、能力方面的帮扶工作, 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使他们在经济脱贫的同时, 实现心理脱贫、精神脱贫, 实现了国家助学贷款真正的目标。

1.结合思想政治教育, 进入第一、二课堂, 引导学生自强感恩。第一课堂以思想教育为主线, 加强学生对困难、诚信和感恩的理性认识。学校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中纳入抗挫折教育和诚信感恩教育内容, 潜移默化地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使学生形成自强不息的精神, 树立诚实守信的良好品格, 学会感恩社会、感恩他人。

第二课堂以校园活动为载体, 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诚信感恩实践活动。河南工业大学响应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号召, 组织全校学生参加“诚信校园行”知识竞赛、辩论赛、征文比赛、演讲比赛、话剧比赛等活动。此外, 学校通过校园网、大学生论坛等, 组织学生围绕诚信、感恩主题开展讨论, 这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深受学生欢迎, 教育效果明显。

2.结合日常管理工作, 发挥模范典型作用, 引导学生自立守信。为表彰先进, 树立典型, 引导广大学生树立诚实守信、自强自立的人生态度, 河南工业大学近年先后推出了“校园十大年度人物”“十大自强标兵”“诚信自强之星”等一批学生先进典型。同时, 通过举办优秀学生宣讲团、表彰和奖助学金颁奖典礼、编发优秀学生风采录等方式, 加大宣传力度, 进一步弘扬了“自立、自强、诚信、感恩”的新青年精神。

3.结合心理健康工作, 激发学生内在能量, 引导学生自信健康。除提供积极的社会支持和经济支持外, 学校还特别注重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心理教育, 注重调动他们内在的积极力量。以“二五心晴” (爱我心情) 活动为载体, 通过课堂心理理论教育、课外集体心理团辅活动、专题心理讲座、优秀校友现身说法相结合的方式, 培养他们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 增强适应社会和心理自我调适的能力。

4.结合就业工作, 坚持勤工助学和实践活动, 提高学生核心竞争力。要提高贷款学生的还贷能力, 就必须提高贷款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 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尽快走上社会和适应工作岗位, 取得一定的经济基础, 还上贷款。河南工业大学实施了学生助理制度, 使学生的勤工助学从单一的劳务岗向助管、助教、助研等技能组织协调岗转化,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文字写作和组织协调等方面的能力, 提升他们的就业能力。同时, 学校全力推动大学生就业创业见习计划, 构建学生就业创业“3+3”工作格局, 以培养学生创业精神、强化创业能力、促进学生就业创业为目标, 以构建学生创业见习平台、创业活动平台、创业项目孵化平台为基础, 充分发挥学生、学校、创业见习基地的积极作用, 帮助学生学习就业创业技巧、提升综合实践能力。

在“资助育人”工作理念的指导下, 河南工业大学在国家助学贷款管理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但学生资助工作任重而道远, 还需要学生资助工作者继续努力, 切实落实好国家助学贷款这项资助政策, 让更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受惠。

篇9:助学贷款工作计划

【关键词】国家助学贷款;学生;银行

国家助学贷款,是一种由政府主导、贴息、银行、教育行政部门与高校共同操作的,面向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中经济确有困难的本、专科生和研究生发放的,用于帮助他们支付在校期间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的商业信用贷款。[1]自2004年6月相关部门共同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若干意见》出台以来,我国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基本为高校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尽管如此,我国高校的助学贷款工作的制度安排上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笔者基于多年从事国家助学贷款的基层工作经验,提出个人对于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建议,希望有助于该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1.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过程分析

总体而言,高校对贷款学生进行全程管理可分为学生获批贷款之前的申请阶段,学生获批贷款直至毕业离校前的在校阶段、以及学生毕业离校直至还清贷款的还款阶段。[2]上述环节在贷款过程中的高校承载的具体功能表现如下:

1.1 第一阶段学生获批贷款之前的申请阶段

在该阶段,一般情况下,学生处于求贷心理迫切,多数情况下会积极备齐相关资料,使自身尽可能地符合银行要求的贷款主体资格。因而,此阶段,鲜少出现差错。高校作为银行和学生的纽带,只要配合银行完成贷款材料的审查,确认贷款学生的贷款资格即可。在学生求贷心理迫切的情况下,圆满完成该阶段的工作任务不成问题。

1.2 第二阶段学生获批贷款直至毕业离校前的在校阶段

自此期间,学校需要做好贷款学生信息数据库更新,以及学生还款确认工作。由于学生尚在学校,未脱离与学校的联系。学校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与学生进行沟通,因此,相关信息较易取得。在其他部门机构老师的积极配合下,学校贷款员基本能够完成相关工作任务。

1.3 第三阶段学生毕业离校直至还清贷款的还款阶段

一般而言,在此环节,学生已经毕业离校,其与学生的学籍关系已经解除,银行和学生成为国家助学贷款关系的主要主体。银行作为进行贷款催缴的主要责任主体,通过各种方式与拖欠贷款的主体联系,催缴欠款学生尽快还款。在该阶段,学生已经离开学校,学校的主要工作是协助银行进行催款工作。在此期间,学校贷款员的主要工作任务为向违约学生按月进行贷款催缴工作。相关工作由于学生已经离开学校,工作地点可能分布在全国各地。电话几乎成为学校与其进行联系的唯一工具,一般情况下,贷款员只能通过电话方式对其进行贷款催缴。出于实际工作的需要,多数同学都会对其通讯方式进行变更,这也为催款工作带来了更大的难度。

2.高校国家助学贷款的薄弱环节现象分析

在国家助学贷款过程中,以饱满的工作热忱对待国家助学贷款的各个环节,使国家助学贷款有条不紊,按部就班地进行,为提高国家助学贷款质量的应有之义。但是,基于多年贷款工作经验累积,本人认为在上述工作环节中,最容易发生问题的薄弱环节为第三阶段暨学生毕业离校直至还清贷款的还款阶段。就学校而言,向学生进行催款的主要责任方是经办银行,学校只负有协助义务。但是学生违约不仅会影响大学生形象,降低大学生信誉度,而且给学校的声誉带来影响,为此应该予以特别重视。就银行而言,从某种意义上讲,该环节关系到贷款资金的良性循环,一旦助学贷款拖欠率过高,贷出去的资金不能按时收回,银行将无法提供充足的贷款来满足今后那些切实需要贷款学生的需要,这将阻碍国家助学贷款总资金的良性循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银行的后续放贷。[3]故,国家助学贷款的违约率成为衡量银行是否继续对学校开展国家助学贷款业务的主要指标之一。实务中,确有某银行因为某高校学生贷款违约率较高而拒绝进一步在该校开展助学贷款业务的现象。笔者认为在完成高校国家助学贷款违约学生贷款催缴过程工作中,容易发生违约现象的学生大致分为如下几类:

2.1 第一类同学,其自身对于贷款政策不了解

由于忙于毕业手续等种种原因,有些同学不清楚基本的还款政策,不知道自己究竟应该每月还多少钱。当贷款员协助银行进行电话催缴时,部分同学表示其由于缺乏了解相关信息的渠道,对于具体的贷款还款政策不甚清楚。因而,不能按时完成还款义务。一经催缴,一般都能够及时还款。

2.2 第二类同学,虽然已经了解贷款政策,但缺乏自律意识,自身诚信缺失

其自身对于还款心存懈怠,得过且过。以致于毕业后,由于工作繁忙等原因,疏于还款进而违约。这类学生在学校贷款员的数次催促下,一般都能做到及时还款。而且经多次提醒,会主动还款,不会再度发生拖欠的现象。

2.3 第三类同学,在催缴违约利息的过程中,存在主观恶意,妄图逃避还款

笔者对其进行贷款催缴时,往往以种种借口进行敷衍。本人并未去银行还款,欺骗贷款员,声称已经还款。言行漠视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对不还款的后果不够重视,屡教不改。使贷款员不得不连续数月对其进行电话催缴。其本人离校后,由于其自身在校外,校方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约束。校方只能通过电话进行催缴。对其违约现象只能听之任之,致使催款工作停滞不前。

3.提高高校国家助学贷款的薄弱环节的主要途径

依管理学木桶原理,一个事物性能好坏不是取决于最优的条件而且取决于最差的条件。如同一个箍好的木桶能放多少水不是由最高那块木头决定。而是由最低的那块木头决定那样。只有抓住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薄弱环节,才能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整体质量,针对如上情况本人认为在贷款工作中似乎应该切实落实如下措施:

3.1 拓展国家助学贷款宣传渠道

传统的贷款政策宣传方式是通过贷款员及相关部门的老师,进行宣传教育或者在学校宿舍张贴通知公告。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不仅应充分借鉴贷款工作的学校的网站,而且还应该通过飞信等多种方式,广泛建立与贷款同学的联系。用尽可能多的途径,使由于种种原因不甚了解贷款政策的同学通过各种途径了解相关政策,避免其毕业时还不知道如何还款。

3.2 加强在校期间的诚信教育

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长期性,高校对于贷款学生肩负着神圣的思想政治教育责任。防患于未然,对于部分可能缺乏贷款还款自律意识的同学,在校期间应该进行预防教育,通过以诚实守信为主要内容的校园文化建设,主动创设、培养诚实守信的德育环境,采取切实措施督促教师对学生加强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学生诚信意识,避免诚信缺失,使其充分意识到还款的重要性。[4]

3.3 健全助学贷款法律体系

目前我国国家助学贷款相关制度的建立还有待成熟和完善,对于不还款的后果,也缺乏相应有效的制度保障。部分同学之所以对于国家助学贷款存在拖欠的主观恶意,究其原因在于其自身并未意识到不还款的严重后果。笔者身边的事例是,有一名同学离校后,由于相关政策还未确立,并未意识到不还款的后果,一直拖欠贷款,参加工作两年期间内从未想起主动还款。直至进行购房时,还在积极多方筹措资金,进行选房。殊不知,进行房贷申请时,因为存在不良贷款记录,被银行拒绝,购房成为“空中楼阁”。如果相关贷款还款保障制度能够尽早出台,贷款学生能够尽早深刻地意识到不还款的严重后果。此类事情一定不会再度重演。

4.结语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关系到学生、学校、银行三方的切身利益,贫困学生得不到助学贷款将无法正常完成学业,违约学生的不按期还款将影响其业务经营的顺利进行。作为高校学生工作者应该充分意识到自己肩负着搭建贫困学生和银行之间桥梁的神圣使命,通过恪尽职守、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以保证该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庞赫然.高校国家助学贷款中违约率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辽宁经济,2008,(3):60.

[2]施振莲.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全程管理[J].中国冶金教育,2008,(6):49.

[3]袁秀芬,邱芬.试论国家助学贷款偿还过程中的违约现象科技信息[J].2008,

(30).

上一篇:课例研讨心得体会下一篇:《雨的四季》读后感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