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市第一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成果概述

2024-04-16

抚顺市第一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成果概述(精选8篇)

篇1:抚顺市第一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成果概述

抚顺市第一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 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成果概述

2008年我校建立了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开始探索职业学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的原则、方法和模式,开发了11门教育技术学及相关专业主干课程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包括网络课程、电子教案等。在资源管理上,按照系统的教学设计思想,融合机器学习中相关理论与算法,探讨资源库管理系统的关键技术,主要成果有:

1、建设了11门网络课程、电子教案和相关资源库,并实际投入教学使用且效果优良。

2、开发了网络环境下“OA办公系统平台”。

3、撰写相关研究论文多篇。

具体体现在先进的数字化平台管理系统和充足的数字化教学资源:

1、硬件平台:建立以有线和无线方式覆盖全校的计算机网络,主干网络带宽为100Mb/s,各信息点带宽≥100Mb/s,拥有数据库服务器1台、应用服务器1台和WEB服务器1台,网络行为管理器以及各种类型的网络安全设备,计算机有925台,其中用于教育教学的较高配置计算机681台,生均拥有计算机0.28台。高配置的教师办公用计算机244台,各类高端服务器4台、打印机35台、复印机2台、传真机4台,扫描仪2台,25个多媒体教室、19个计算机公共实训室、电子阅览室基本满足数字化教育教学及管理需要。

2、软件平台:在数据库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的支撑下,拥

有数字化学习管理平台和教学资源平台的功能。

3、OA办公系统:学校拥有自主开发的SCHOOL OA办公系统,系统包括网络通知、网络硬盘、群发短息、网上请假、教务管理(多媒体室、实验室预约等)、学生管理(学生档案、学籍管理、班级管理等)后勤管理等一系列办公自动化管理子系统。

4、资源类型

(1)媒体素材:包括文本类素材35G以上、图形(图像)类素材100G以上、音频类素材40G以上、视频类素材80G以上、动画类素材25G以上。

(2)课件与网络课件:分为网络版和单机运行课件100多份。网络版的课件需要能在标准浏览器中运行,并且能通过网络教学环境被大家共享。

学校还启用了辽宁省教育教学信息软件系统,使用计算机、汽车、电子电子、服装等教学软件。

(3)文献资料:有关教育方面的政策、法规、条例和规章制度,对重大事件的记录、重要文章、书籍等。

(4)数字图书:学校拥有电子图书系统一套,藏书数量达3万部。

(5)其它数字教学资源:教学用多媒体光盘70多份(近200张),教学用电子书籍光盘20多套,专业技术技能讲座光盘10余套。

在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过程中,校园网作为中职学校办

公、教学、科研、开发的重要平台,提供下列基本服务:

(1)网页浏览服务(2)电子邮箱服务(3)文件传输服务

(4)其它附加服务:DNS服务和其他如基于校园网的办公平台、教学平台、管理平台,BBS服务等。

综上所述,我校的数字化教学库存主要包括教育技术硬件大环境的建设、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及网络教学推广应用、精品课程的建设、网络课程的开发、多媒体课件的开发、数字化教学源库的建设、教学网站的开发、教育技术师资培训、教育技术教学实验研究;校园网络的硬件基础建设、网络系统硬件管理与维护、教育电子政务类应用系统的开发管理与维护、网络教学大环境下相关应用子系统的开发等。多年来,按照以网络平台为基础,以硬件环境为依托,以系统开发为支撑,以资源建设为中心,以课程开发为突破口,以师资培训为保障,以教学应用为目标,全面开展教育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全方位促进学校的教学发展的建设发展思路,教育技术与信息中心在资源积累、课程建设、应用系统开发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篇2:抚顺市第一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成果概述

网络教学主要依靠无限的网络资源背景、利用网络资源开展教学, 而现在的互联网资源虽然有着无限的广阔空间, 但受到学习设备、互联网宽带等因素的影响, 教学工作受到教学时间的限制, 不可能花费大量的时间用于搜索, 为了快速获取信息、使网络资源适合教学, 广大职业学校建立起了自己的校园教学网络, 并且逐步建设了各种配套教学资源库。 校园教学资源库的建成, 不仅为传统的教学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服务资源, 在提高网络教学的效率上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而校园网能否提供高效率、专业化、高水准的教学资源, 从而实现学校教学资源信息化的飞速发展, 已经成为学校网络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二、教学资源库的现状

自2004 年以来, 教育部提出的免费向农村中小学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计划得到顺利实施, 教育部向社会征集、审核了多家出版社选送的条目、教学光盘, 人民教育出版社制作完成了与教材配套、适合农村中小学使用的教学光盘, 越来越多的农村中小学开始免费享用到国家提供的教育教学资源大餐, 此外我国在基于网络的教育资源化研究也踏上了正轨, 教育部门专门组建了《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标准化委员会》, 拟定了《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的征求意见稿, 为建设国家级、地区级和单位级的教育资源库提供了最基本的参考标准。 目前, 我国教育资源库的建设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清华同方思科公司推出基于共建共享机制下的资源库建设平台和精品教育资源库, 为广大教师提供了功能强大的属于自己的资源开发管理平台和基础精品教学资源。 它让成千上万名具有丰富经验的教师, 既可以直接使用精品教学资源, 又可以轻松的整合自己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积累的资源, 从而使每个地区和学校都能拥有个性化资源库。

三、如何建设教学资源库

1. 多方筹措资金, 加大建设投入。 学校实施信息技术硬件条件, 结合我国国情以及本校的实际情况, 可以建立以政府投资为主, 多渠道筹资措施经费的体制, 来加大信息技术硬件投资。例如, 各级政府和教育厅政府部门根据实际情况, 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专项经费用于信息技术设备更新。 计算机的配置尽可能选取比较好的, 这样可以不因技术更新快而被淘汰, 可以使计算机设备在合理范围内发挥到极致的作用。

2. 探索合理的资源库建设模式。 为了加快校内教学信息资源库的建设, 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首先, 要合理整合资源, 把各个学校科室、各个教室以及老师手中的信息资源专门进行收集、归类整理、合理整合, 使其达到资源共享, 合理利用的目的。 同时, 要防管理不善造成浪费。 其次, 对教学录像带、教学光盘、磁带、软件等教学资源要及时进行采集、数字化等优化处理。 教育资料库不仅是教育技术人员或计算机专业人员的工作, 也是所有人的工作, 教育技术人员和计算机专业人员只是最好的管理者, 具体的收集、分类制作是相关人员的职责。 如考试试卷, 我们每学期都要考试, 所有的课都要考试, 把所有的考试试卷收集整理制作后上传该网上就是资源, 现在电脑很普遍, 大多数老师用电脑写课件, 把这些课件收集整理出来就是电子教案库。

3. 规范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过。 首先, 注重抓好资源库的审批工作, 建立项目的审核制度, 这样可以保障信息的安全性。其次, 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 必须建立开放的、科学的、公共的管理机制, 在管理上采用软件工程方式进行科学管理, 并做好各阶段文档的管理。 另外, 日常维护是资源库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

四、教学信息资源库的应用措施

1. 提高领导认识, 创造良好的发展条件。 调查显示, 熟悉并掌握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的领导占大多数, 而领导中掌握教育信息化教学理论程度并不高。 所以, 各教育政府部门, 各学校上级领导部门要多举办信息技术和教育信息化理论的培训班, 尽快提高各学校领导的认识水平, 使其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作为教学辅助工具可以优化课堂、提高效率, 使其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和建设教学资源库对中职学校的重要性及迫切性, 最大限度的支持学校教学信息资源库的建设。

2. 加强教授的信息素养, 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通过一些调查可以知道, 我们的教师掌握信息技术与现代教学理论的程度并不高, 大部分教师认为, 影响他们使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的主要原因, 一是对信息技术的认识不足; 二是缺乏编制教学软件的教学资源, 三是不具备使用媒体的设备环境; 四是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缺乏。 强国富民, 教育是关键, 振兴教育, 教师是关键, 提高教育质量, 教育技术是关键, 教育技术能否优化教学, 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素质和能力是关键。

五、结束语

教学资源库的建设, 是我国实施教学的一个重要阵地。 构建职业学校化学教学资源库, 是我们不得不进行的一项改革, 同时这也是我们进行素质教育的一个基础保障。 所谓的高效率课堂, 应该在关注知识教育的过程中, 大力推进崇尚信息化教育这样的文化教育。 虽然探索一条与教学资源库完全匹配的道路还很漫长, 但是我们应该慢慢摸索, 逐渐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理念, 科学合理的进行课堂教学, 多给学生提供自己动脑创新机会, 使学生真正从题海中解放出来, 达到真正提升学生整体素养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廖璠.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新发展[J].情报资料工作, 2005, (01) :13-16.

[2]张学波.建立网络教育优质资源共享机制的探讨[J].中国电化教育, 2004, (05) :69-72.

篇3:抚顺市第一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成果概述

关键词:中职;专业课程;网络教学;学习项目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6)01-0056-03

在经济和社会的建设发展过程中,各行各业将需要更多数量的第一线劳动者,而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不仅生产对象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而且生产工具、生产手段的技术含量也不断提高,对具有创新精神和熟练技能的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越来越高,特别是随着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的逐步实施,职业教育逐渐驶入了“快车道”。如何发挥中等职业教育的作用,利用好这个快车道。除了做好常规的教学,充分利用网络,进行教学平台的革新,是一条很好的道路。

一、问题的提出

1.职业教育从业人员的欠缺

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职业学校每个专业有不下于三十门课程,加上选修及实践课程,往往要逼近四十门课程。由于历史及制度等原因,如教师编制等,教学科研人员严重不足,在职业学校,特别是综合性职业学校,教师的教学工作量较大,对学生的辅导,尤其是对不同学生或不同问题的针对性辅导,往往不能周全。

2.教学课时的不足

中等职业教育的学制是三年,而且其中有半年或者一年为顶岗实习。在上一项中提到在职业学校的课程设置中,每个专业都有三十门以上的课程。这样,分到每一门课上的学时相对就不多了。同时,专业技术课程,特别是有实操性质的课程,并不如文化基础课那样可以突出重点,其他的部分进行举一反三的学习。而专业课则不同,比如计算机辅助设计工具《AutoCAD》的学习,虽然其中的各种工具也存在是否常用之分,但必须所有的工具都进行讲解,不可能放弃一部分,所以课时的缺口仍然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3.职业教育社会化的问题

国家城市镇化的发展方针,大量适龄青少年以及在岗的无技术从业人员的存在,对职业教育培训的需求是中等职业教育的利好,也是挑战。这从国家对职业学校的评估要求中有“必须要进行面向社会的职业培训”条款就可以看到。但是要求所有的社会从业人员都进入学校进行职业培训,不管从经济还是时间的角度都是不现实的。

4.职业教育终身化的问题

同时,职业教育终身化的问题,由于职业技术是不断发展的,不可能在学校的几年中学到的技能,应用一生,所以作为职业技术工作者必须是终生学习。例如,计算机辅助设计工具《AutoCAD》的版本每年都在升级,毕业生几年后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和技术就已经过时,必须更新。那么,职业教育如何适应这种变化就是职业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

二、问题的解决途径

专业课程的网络化,将技能的学习互联网化,是解决以上问题的一个正确的途径。互联网全天候、大范围、互动性、持续性的特点,正是完全针对这些矛盾和问题的。其中的原因稍微熟悉网络的人基本上都可以理解,此处不做详细解释。

三、现有网络教学形式的特征分析

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的教学形式已经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已经有各种各样的教学平台。特别是高等教育领域,已经有一定的经验,比如全球范围的网上公开课活动,典型的如“网易公开课”。普通中等教育领域也有了大规模的远程教育,另外一个较大的领域就是存在于互联网上的各种带有商业性质的专业网站,比如号称中国移动互联网设计高端教育门户网站的“火星时代”。

这些教学网络,每一类都有其自身的特点,下面来分析一下它们的各自特点。

1.高等教育领域的网络教学平台

这一类代表性的有网上公开课活动,典型的如“网易公开课”。其有以下两个特点:

(1)界面及结构简洁。此类网络教学平台通常只有目录菜单列出主题或课程名称,进入某主题后是课程的章节,再进入章节则是课堂的视频再现,基本没有特殊的设置。这样的结构设置虽然有些简单,但是与高等教育的性质是相符的,因为高等教育的教学目标是启发学生的思考,并不是以传授具体知识为主,更不是细节的学习。高校的学习是建立在学生的主动基础上的,教师扮演的是学习进程的组织者和指导者,网络平台为学习者提供自主化、多元化学习的信息资源即可。

(2)教学内容形式大多是以课堂教学的现场视频为主。这样做的原因在于高等教育课程基本形式是,将主旨和相应主题的脉络结构介绍给学生,或者是教师将对课程主题的个人观点的演绎。这一类网络教学资源,其教学的目标着眼点在理论的普及或者学术观点的推广,所以采取课堂教学现场的视频展示形式。

2.普通中小学教育的网络教学平台

(1)界面比较有特色,通常会较活泼,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平台。这样的设计,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具有适应学生年龄段的性格特点。

(2)教学资源的排列结构是渐进式的,每门课程基本上是由浅到深的顺序结构。这也是符合普通中小学教学特点的,因为所有的文化基础课设置都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式的。所以这也导致了此类学习网络平台只能作为补充从而属于学校正常的课堂教学。

(3)教学资源的内容并不是主要的学习知识点,而是大量的教学参考资料的链接。因为课堂的重点在于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而围绕着知识点的外围知识就放在了作为补充的网络上。

(4)教学平台中,学习进度的检测及测评作为一项重要功能。这也是适应中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来设置。首先,这个年龄段学生性格的特点导致其学习需要适当的外部督促。其次,现行的普通中小学教育的其中一项任务是选拔人才,所以对学习阶段效果进行测试也是必不可少的手段。

3.商业性质的网络教学平台

(1)结构简单。这一方面形式上类似高校,但其目的却有区别,因为此类网站的商业性质,必须要考虑点击量,所以其界面必须一目了然,让使用者能迅速了解页面的内容,进而抓住使用者。

(2)资源形式以视频为主。因为视频形式的教学更直观,更容易为学习者接受。相对于文字,视频内容更适合于实操性的学习内容,这也是符合商业性质的要求,但理论性和系统性会相对减弱。同时根据心理学研究,学习者对文字的记忆相较于影像会更加牢固。另外,网络上文字资源和视频资源间的一个较大差别是,文字内容的片段查询较容易,而视频资源要查找其中个别内容则比较麻烦。

(3)学习内容的组织形式以工作项目为主线。整个学习资源围绕完成一个具体的工作任务进行组织,各种相关知识点的取舍,学习的流程,甚至包括课程名称也是以工作项目命名。这样的组织形式目的性强,突出了实用性。

四、适应中职专业技能课程的网络平台建设策略

通过上面的分析,结合中等职业的教育特点,我们看到商业性质教学平台应该是比较接近中职学校的网络教学,但是不是可以完全照搬呢?下面就适合中等职业教育特点的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策略进行具体分析。

1.界面形式应以简洁菜单结构为主

教学平台的界面应该简洁,目标明确,过多的选择会影响学习的专注性,所以主题明确很重要。同时使用菜单形式,将学习内容分门别类,主项目让人一目了然,分项目在主项目的菜单内展开,避免在界面上寻找的过程。同时,作为职业教育的课程学习是需要一定系统性的,而不是快餐似的速成培训,我们的培养目标是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的实践性人才,不可以缺少系统性。

2.教学内容组织形式应以学习项目为主线

前面提到以工作项目为主线的组织形式,它的工作过程可以打个比方,比如我们要学习如何修理一个木凳,“修理木凳”即是属于工作项目,那么它的基本学习过程是,要钉钉子就学习锤子的使用方法,要拧螺丝就学习螺丝刀的使用方法。这样的学习方法通俗的说有点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对于一个业余爱好者会是非常好的学习方法。但职业教育应该是培养专业木工的,正确的学习方法应该是首先学会工具的使用。但是工作项目有其实践性特征,应该将其保留,但可以进行适当改进。

具体做法,应是以学习项目为主线,以工作项目为副线。拿上面的例子说明,基本菜单结构设置以“工具箱使用”为主项目,分项目为锤子、钳子、螺丝刀等,而具体地学习资料或者说学习内容都是围绕同一个工作项目而进行。

3.学习资料形式以文字和视频相结合

前面已经分析过视频教学和文字教程各自的利弊,作为系统化的职业教育课程,既要注重实践操作能力的培训,也不能放弃理论基础的学习,所以对具体每一项目的学习内容应该理论文字与视频教学内容同时进行。但并不是说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其中一项,而该是并行的,即同一内容应该同时有视频资料也有文字资料。这样既能入手简单,又提供了巩固知识的便捷方式。学生可以通过视频直接了解学习内容,在需要巩固知识点时查阅文字资料,同时也一定程度上解决视频查阅不便的缺点。

4.学习项目的设定应以并列式为主

在确定各个学习项目的过程中,应优先考虑其相互关系是并列式的,而不是渐进式的。如上面提到的“工具箱使用”,其分项目为“锤子”“钳子”“螺丝刀”等,先学会使用锤子还是钳子,没有一定顺序,这样就属于并列式。这样做的目的是适应网络学习的环境,因为网络学习毕竟不同于课堂学习,课堂学习有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学习计划,所以可以保证学习的系统性。而网络学习这些都不能保证,所以并列式的学习项目可以使学习的过程缩短,利用相对较少的时间达到相对完整的学习目标,即使未能系统地学习一门课程,但学到的部分也是完整的知识,这也应该是职业教育应该达到的目的。

同时也是便于检索,因为网络学习毕竟是课堂教学的补充,网络教学平台是对课堂教学课时不足的补充,学生可以把课堂上不明白的地方放到网络上解决,而学生并不是所有内容都需要,并列式的学习项目可以方便学生选择。另外,教师在课堂上也不可能照顾所有的学生,每个学生有自己的个别问题,这样学生就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性学习。

5.学习资料以短小精悍为主

在制作具体的学习资料时,特别是教学视频内容时,要注意控制时间,以15分钟为宜。网络学习受环境影响很大,最重要的是无法保证固定的学习时间,短小的学习内容可以便于学习者控制时间,避免半途而废,使每一次学习都相对完整,能达到一定的学习目的,另外,这样也是便于检索的一个方法。

五、结语

网络教学平台不是新鲜的事物,但互联网是二十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改变了信息传播方式,如何利用好它仍然是一个长期的课题。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把网络信息技术结合到教学的过程中存在一些偏差,就是把信息技术作为演示工具,忽视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效整合。本文就此结合实际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的实践中的教育提出一些个人的意见。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第一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3]刘志文.转型与构建:网络教学变革的理论研究[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

[4]Patrick McNeil.网页设计创意书[M].图灵编辑部,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5]罗辉.网络教学相关的学习理论[EB/OL].http://wenku.baidu.com/view/70b7c0491ed9ad51f01df2b4.html.

[6]乐国安,韩振华.认知心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1.

篇4:抚顺市第一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成果概述

一、学校概况

瓦房店市第一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是首批国家级重点职业中专, 辽宁省示范校、辽宁省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先进单位。拥有国家级计算机信息职业技能鉴定资质, 是国家IT产业职业技术工程定点院校。2004年, 我校与大连电子学校联合成立了大连电子学校瓦房店分校, 打造出了强强联手的格局。2007年4月7日瓦房店市中小企业培训中心、瓦房店市中小企业实训基地、瓦房店市轴承工业培训基地正式在我校挂牌, 它标志着我校已成为瓦房店市中小企业和轴承企业技术人才的培训基地。2007年4月23日, 我校又与中国核工业工程学校签订联合办学协议, 成为我市唯一一所具有培养核电技工资格的学校。联合培养的核电定向生毕业后将成为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公司建设辽宁省红岩河核电站的第一批建设者。学校基本上实行“定单式”教育, 零风险就业, 与大连市及开发区近百家大中型国企、外企建立人才培养关系, 其中机械加工、计算机、电子等专业的学生一直供不应求, 为大连及瓦房店地区的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瓦房店市广播电视大学是运用广播、电视、文字材料、音像教材、计算机课件和网络等多种媒体开展远程开放教育的新型高等学校。主要任务是开展本科、专科高等学历教育, 为行业、企业从业人员、部队士官和其他社会成员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毕业文凭被誉为“国际绿卡”。学校在积极探索开放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的保障机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2006年教育部专家组的评估过程中得到了高度的评价。自2 000年开办开放教育以后, 已有4 500多人在我校接受开放教育学习, 毕业生达3 800多人, 他们现正在用所学到的知识在不同的岗位上为瓦房店经济腾飞作出自己的贡献。

瓦房店市农业广播学校于1981年7月成立。学校曾先后四次被国家农业部和中央农广校评为先进单位和“国家育才兴农”示范学校。建校以来, 我校的毕业生已达15 500人, 其中10 980人获得了“绿证”, 成为种养殖专业大户和科技示范户及农产品经纪人的近200人, 获果树、农学的中高级职业技术职称416人, 走上领导岗位的有1 200余人。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专业设置

(一) 本科:法学、教育管理、行政管理、会计学、工商管理、卫生事业管理。

(二) 专科:法学、行政管理、会计学、建筑施工与管理、工商管理、数控技术。

(三) 中专:

机械加工与数控操作、会计 (计算机财会) 、计算机应用 (日文录入) 、电子技术及应用、音乐、美术、农村电气化、市场营销、会计统计与审计、核电定向生。

三、办学特色

为了实现“德智双全, 身心两健, 一技在身, 终生受益”的培养目标, 学校创新素质教育方法, 实行了“三自教育”, 学生会下设劳动、生活、体育、文艺、学习等部门, 组建书法、文学、外语会话、音乐、美术、演讲、文学社、棋牌社、计算机等各种兴趣小组, 各小组开展自我管理、自主学习, 自我服务等活动。利用各种专业技能大赛, 鼓励学生全面发展, 发挥特长。开展人人执文明岗、创平安和谐校园等活动, 让明礼知耻、展示自我修养形象成为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 人人争做一职专的“文明之星”“十佳青年”。

篇5:抚顺市第一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成果概述

【关键词】示范特色专业 实训基地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7C-0070-04

为贯彻落实《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的实施意见》精神,全面推进广西现代职业教育“特色专业+实训基地”工程建设,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2014年,广西围绕“14+10”现代工业、现代服务业、特色农业、民族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开展中职学校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项目遴选工作,重点支持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等65所学校的建筑技术等65个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建设,促进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增强产教融合能力,提升职业教育办学水平,为广西“两个建成”伟大目标早日实现提供技能人才的支持。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对接地方产业情况

围绕“两区一带”主体功能区划及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规划和广西“14+10”产业发展需求,遴选建设了65个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项目建设。其中,对接千亿元产业与战略新兴产业的示范特色专业及基地34个,占专业及基地建设项目总数的52%;对接现代服务业的示范特色专业及基地12个,占专业及基地建设项目总数的18%;对接广西民族特色文化产业的示范特色专业及基地5个,占专业及基地建设项目总数的8%。项目布点重点支持了广西发展的信息技术、汽车工业、机械加工业等,其中对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信息技术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8个、对接汽车工业产业的汽车技术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5个、对接机械工业产业的机械加工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4个。

(二)项目区域布局情况

项目设计坚持均衡发展与点面兼顾结合的原则,充分考虑全区14个设区市覆盖面和各级各类的职业学校的适当比例,支持一所学校建设一个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其中南宁获得项目最多为15所中职学校15个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柳州、梧州、玉林各6个;桂林、贺州各5个;河池4个;北海、百色、贵港、来宾、钦州各3个;崇左2个;防城港只有防城港市理工职业技术学校1所获得2014年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项目支持。2014年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项目建设同时也充分考虑到县级中专均衡发展,共有富川瑶族自治县职业技术学校、都安瑶族自治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和容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等13所县级中专获得机电技术和机械加工等项目支持,占全区82所县级中专数的16%。

(三)项目经费投入情况

广西财政专项总投入32500万元重点围绕实训条件、师资队伍、课程改革、校企合作、合作办学、办学规模等方面加快推进中职学校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建设,财政专项资金到位率100%。项目也极大地促进了各地市区、学校的投入,共投入项目总资金达到36840万元。其中,配套在200万元以上的有5所项目学校,配套100万元以上的有21所项目学校。其中资金配套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广西城市建设学校配套500万元,项目建设资金达到1000万元;桂林市旅游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配套300万元,项目建设资金达到800万元;桂平市第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配套280万元,项目建设资金达到780万元。

二、项目成效

(一)优化专业布局,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强化项目的引导作用,通过项目设计、申报、建设,引导项目学校结合广西现代服务业、特色农业和民族文化产业发展需要,以及本市县主导、特色产业要求,优化专业布局,重点打造一批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着力提升专业建设水平。横县、昭平县等广西产茶大县的中职学校围绕地方茶产业以茶叶生产与加工技术专业为特色核心专业,建设现代农业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为县域特色茶产业发展提供高素质劳动者,促进当地劳动者就业创业,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学校还着力发挥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的社会服务功能,扩大对外培训和产品服务功能,面向行业组织、企事业单位和农村基层广泛开展职工在岗、转岗培训,实施农民工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退伍军人培训等各类培训项目,为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提升服务经济社会能力和水平。

广西柳州畜牧兽医学校以“广西贫困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基地”、“广西水库移民劳动力培训基地”和“广西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等25个培训基地为依托,为全区培养了大批畜禽养殖技术人员,校企合作经营的第一教学实习牧场年均为社会提供优质种猪3500头,猪苗8800头,鸡苗2200万羽。广西玉林农业学校以“现代化生态养殖中心”、“玉农101动物医院”校企合作为载体,举行阳光工程技术下乡活动,为周边乡镇村的专业养殖户培训三黄鸡养殖技术,免疫接种鸡苗、诊断,带动玉林及周边地区农民的致富增收,有效助推区域经济的发展。

(二)对接新兴、特色产业,打造示范特色实训基地

围绕广西千亿元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大力支持地方特色农业和民族文化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以专业对接地方优势、特色产业发展为主线,强化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建设,在区内建成了一批民族技艺、民族表演等民族文化传承基地、面向东盟合作的国际化特色发展基地、现代养老服务及海洋工程等战略新兴产业基地等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高水平、示范特色实训基地,大大提升了学校服务地方产业发展能力。

北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旅游服务示范特色专业实训基地对接北海旅游市场,传承北海海洋文化和贝雕特色手工技艺,以南珠系列工艺品加工为特色,校企共建贝雕工艺学习校外实习基地,建立大师工作室,以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传承贝雕手工技艺,为北部湾经济区及南珠文化传承培养文化传承人才,并且“基于现代学徒制培养贝雕民族手工艺人才的研究与实践”成果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河池巴马国际养生旅游学校对接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和现代化养服务业发展战略,重点建设养生旅游、星级酒店管理、旅游服务等专业及基地,2014年秋季学期旅游专业已招收166名学生。南宁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以烹饪技术专业及实训基地为基础,开发“境外培训”、“国内培训”的两种方式,拓展与越南等东盟国家学校开展太极拳、茶艺、食品雕刻技术等短期培训项目,开发中式烹饪、酒店服务与管理、旅游服务与管理等融入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专业培训班,提升国际影响力。

(三)加强基础能力建设,提升县级中专办学水平

项目学校以示范特色专业及基地建设为契机,着重加强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资源共建共享等基础设施建设,扩大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向县域中职学校集聚,提升办学水平和办学能力。同时,发挥特色专业与实训基地示范引领作用,以帮扶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实训基地建设、教师培训、学生培养、资源共享等方式,积极开展对本地区中等职业学校的对口帮扶,带动中等职业学校发展。2014年,全区有13所县级中专获得专业及基地专项资金6500万元,占自治区财政专项总投入的20%,有效提升办学条件和育人环境,扎实推进县级中专综合改革计划,其中办学效果突出,特色鲜明的是横县职教中心的现代农艺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

横县职教中心以现代农艺技术骨干专业为核心,带动茶业茶叶生产与加工、农业机械维修和现代农业信息技术等专业群发展,建立产、教、培、研融合的专业教学及农业服务平台,逐步扩大专业群在校生规模和涉农技术技能培训,加大与广西职业技术学院等区内高职院校开展“2+3”合作办学规模,提升了横县中专培养特色专业技能人才水平。广西物资学校以优质骨干专业为纽带,通过管理下乡、教师下乡、设备下乡、教改下乡等多种途径和方式,与灵山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建立“人才师资互通、设施设备互通、教学资源互通、课程设置互通、就业渠道互通”合作模式,带动灵山职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城乡职业学校合作办学。

(四)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对接专业人才培养要求,以特色专业、专业群的核心技能训练为基础,通过实训基地教学与实训,构建行业企业深度参与的实践性教学体系,提高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实践技能,建立教师企业实践制度,探索“学历教育+企业实训”的专业教师培养办法;落实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技术技能人才兼任职的相关政策。

广西银行学校以商贸服务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为依托,大力推进名师工程、双师工程、国际化工程、双岗双聘工程、全员培训工程等五大教师队伍建设工程实施,大造了一支由国家优秀教学团队及国家教学名师带领、专兼结合、德技双馨的优秀教学团队。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通过校企合作,以专业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全程建造建筑生产性实训基地,以建筑技术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建设为载体,专任教师数增加21人,其中高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人数增加20人,兼职教师增加20人,切实有效地打造一支专兼结合、“双栖两用”型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师资队伍。

(五)集成技术优势资源,深化校企协同育人

发挥实训基地人才智力和实训条件等资源优势,以专业建设为纽带,以实训基地建设和运行为突破重点,推进校企一体合作办学开展项目建设,通过“引企入校、引校入企”等途径,促进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校企共同研究专业设置、共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共同开发教材、共同组建教学团队、共同建设实训实习平台、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以市场为导向校企共建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协同推动关键技术、工艺、流程研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改造传统产业,实现技术升级,推动行业企业技术革新与发展。

广西机械高级技工学校机械加工专业带动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等专业群建设,充分发挥技术、设备和人才优势,为企业开展技术服务与生产协作项目年均100多项,产值200多万元。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柳州长虹机器股份有限公司开展生产协作,为其加工航天产品精密零件年均1000余件;为区域内汽车维修企业解决奔驰等德系高档轿车疑难技术问题50多项;校企共建“邹火军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为柳州九鼎机电科技有限公司、广东三向教学仪器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提供设备改造、技术攻关服务年均10项,为企业创收增效成绩显著。广西石化高级技工学校与南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共建氯碱产品检验中心,开展氯碱产品分析检验业务;与广西轻工科学研究院共建自动化实验室,合作研发“糖汁锤度检测装置”获国家专利,应用于广西农垦防城糖厂、识别糖厂,每年为企业增加近百万经济效益。

三、存在问题

(一)统筹规划不足,项目整体建设缓慢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都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引导和支持辖区内中职学校推进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建设,但是部分地市和项目学校缺乏对整个地方项目的统筹规划和总体设计,项目整体推进较慢;项目学校实训设备没有根据项目建设方案和任务书按年度任务落实到位,专项经费管理不规范,资金使用进度缓慢,与项目任务进度不匹配。

(二)“重硬件、轻软件”,专业内涵建设滞后

2014年度专业及实训基地项目是为了通过为期两年的建设周期最终建成一批产教深度融合、办学特色鲜明、课程改革与条件建设匹配的职业教育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使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在产教融合、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具有鲜明特色与示范作用。然而,大多数地市和学校把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项目建设资金都用到实训设备的采购、维护保养上,尤其是县级学校,盲目追求实训设施的规模化、现代化、高档化,忽略了学校的软件设施建设,尤其与是与示范特色专业相对应的“双师型”专业教师、核心课程及课程体系、校企合作生产与教学功能的公共实训基地等内涵建设滞后于硬件投入,实训基地依然不能充分发挥其集教学、实训、培训、科研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效益,利用率达不到预期目标。

(三)师资队伍建设不同步,实训基地利用率较低

专业及实训基地项目力图通过多种途径提高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完善教师培养机制,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但是县级中职学校缺少与专业及实训教学总量相应的“双师型”教师现象仍然普遍存在。目前,县级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数量较少,大部分教师由普通高中转过来,也有部分教师忙于教学而缺少一线生产实践、经营管理经验,与市场脱节,导致知识更新慢、实践操作技能较差,很难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对学生技术技能的要求,不能满足日常教学与培训需要。缺乏社会服务意识和能力,部分共享型实训基地内外开放的程度不够,教学实训和社会培训难以成规模,实训基地未能充分发挥其培养培训、科技服务等社会服务能力,阻碍实训基地可持续发展。

(四)校企合作不够深入,共建共享机制缺失

要充分发挥专业及实训基地辐射作用,面向社会承担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考核任务,提升学校社会服务能力,实现资源共建共享,产教深度融合是必不可少的办学途径。现阶段,学校、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等其他社会组织参与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建设的积极性不高,实训基地管理机制不完善,校企合作结构粗放、松散,利益各方没有形成良好互动共建共享平台,实训基地资源产权分解制度、资源运行共享制度和资源收益分享制度不健全,严重阻碍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资源共享的实现,导致资源浪费,服务能力降低。

四、改进措施与建议

(一)加强项目统筹管理,健全项目绩效评价机制

一是教育厅要完善学校、行业、企业、研究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等多方参与的质量监测评价制度,积极推行多元评价方式,强化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对项目建设实行事前充分论证、事中监控管理指导、事后效益监测评价的全过程监控和考核,不定期对各校项目建设进展、专项资金使用、项目实施效果等进行第三方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作为学校综合评价、项目立项、财政绩效奖补的重要依据,纳入地方绩效考核。各地市要在教育厅的指导下,统筹规划、综合协调辖区内项目,完善保障制度。

二是项目学校要根据学校发展定位规划,强化基地管理与运行机制。科学合理制定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项目实施办法和资金管理办法,加强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明确项目建设管理机构与职责、规范过程管理、加强考核监督、建立奖惩制度,对项目建设实行事前充分论证、事中监控管理指导、事后效益监测评价的全过程监控和考核,定期报送项目建设进度及资金执行情况,提高项目质量和效益。

(二)加强示范特色专业内涵建设,带动高水平实训基地建设

一是把注重实训基地硬件建设的思想和理念转换到提升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内涵建设上来,建立集实习、实训、生产、培训、技能鉴定、技术开发“六位一体”的共享性实训教学体系。对接产业链,以示范特色专业为核心,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以职业岗位群对实践动手能力的要求为重点,以实训基地项目建设为引导,构建与地方产业发展相匹配的专业群,积极探索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有利于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等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

二是严格把控财政专项经费主要用于课程体系和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教学、实训条件改善、“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国际交流及项目管理等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全方位建设。按照企业真实的技术和装备水平改善实训教学条件,以生产服务的真实业务流程设计教学空间,建成管理科学、运行高效,集教学实训、职业培训、技能比赛与鉴定、生产与技术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高水平示范性专业(群)实训基地,并以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示范带动全区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建设,逐步构建覆盖所有专业的实践教育网络体系。

(三)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提高实训基地利用率

一是利用实训基地集实习、实训、生产、培训、技能鉴定、技术开发“六位一体”的综合性平台功能,为教师培养培训提供支撑,提高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尤其是加强县级中职学校教师的培养培训。促进专业骨干教师积累企业工作经历,构建校企人员“互聘、互兼”双向交流的合作机制,形成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德技双馨的“双师型”专业群教学团队。

二是构建实训基地网络信息管理平台,提高实训基地信息化管理水平,进一步发挥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示范、辐射作用,面向行业组织、企事业单位和农村基层广泛开展在岗培训以及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退伍军人等培训项目,完善“校内资源共享、校外市场导向”的实训基地管理模式和长效机制,培养企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四)促进产教深度融合,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一是深化校企紧密合作,以实训基地建设和运行机制创新为突破重点带动加强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内涵建设,引入企业技术、设备和管理,建立教学与实践一体化的环境,创建兼具生产与教学功能的公共生产性实训基地,通过实训基地建设支撑高水平专业发展。深化产教融合,探索校企联合开展招生招工一体化育人的现代学徒制试点。

二是建立开放服务机制,拓宽实训基地教学、培训、鉴定、生产、研发等功能,注重发挥专业及实训基地辐射作用,围绕地方支柱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校企合作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建立科技服务平台,开展技术咨询、新产品开发、技术推广,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行业企业技术革新与发展,提升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

【基金项目】2015年度广西高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加快广西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与资源整合研究”(KY2015YB389)

【作者简介】刘雪梅(1983— ),女,陕西西安人,广西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管理。

篇6:抚顺市第一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成果概述

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的通知》教技函[2012]4号的指导思想, 本案例将从做好数字化校园基础平台建设、完善数字化校园应用平台建设两方面进行了分析与建议, 希望通过我校数字化校园基础建设这一案例向读者提供一套紧跟最新的网络技术又方便管理的中职数字化校园建设解决方案。

二、本案例主要目标

根据我校实际和职业教育特点, 坚持育人为本, 通过加强数字化校园基础平台建设、完善数字化校园应用平台建设, 围绕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重点放在信息技术优化教育教学过程, 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实践能力和认知能力。

三、工作过程

(一) 构建数字化校园的基本网络框架阶段 (投资210万, 含网络中心机房改造、综合布线、UPS、防雷)

从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校园网结构出发, 采用三层树型网络拓扑结构即核心—汇聚—接入的架构建设方案, 在学校网控中心部署两台高性能核心交换机、应用控制网关、出口千兆防火墙等设备作为搭建校园信息化核心基础平台, 通过更换汇聚交换设备、部署高性能出口路由器和应用控制网关设备, 建成一个全校范围的高效畅捷、开放共享、安全可靠、智能掌控的信息服务支撑平台。

(二) 数字化校园各类应用服务实施阶段 (投资102.0980万)

1、改造学校门户网站。

学校门户网站经过全面改造和更新后, 成为学校发布信息和服务师生的平台, 门户网站具备了学校基本信息展示、学校公告、通知发布、新闻报道、公共文件下载、公共信息查询、提供统一身份认证服务等功能。

2、部署国家示范校共建共享应用平台。

根据教育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职业学校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计划的通知》 (教职成司函[2011]202号) 的要求, 我校积极加入全国职业化教育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联盟, 完成学校教务管理、网络教学管理、学校行政管理、教研科研信息管理、校企合作管理、工学结合管理、素材库资源管理等七个平台的建设, 目前, 七个应用平台使用正常, 学校行政管理OA平台、教务管理应用平台成为学校内部信息发布的主要渠道, 校园无纸化办公顺利推行, 平台支持、服务学校教学管理和日常行政管理的功能日益显现。

四、条件保障

(一) 管理保障机制。

项目建设由学校数字化校园项目建设工作组负责, 项目建设工作组对项目建设进行定期监督检查、评估和指导。项目建设工作组由学校校长担任组长, 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主任担任副组长, 成员由现代教育技术中心部门人员组成。

(二) 技术保障机制。

数字化校园项目的建设得到了各教学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与帮助, 在技术上得到了学校技术部门尤其是行业技术专家的支持, 通过动用一切积极因素和资源, 采用多种办法, 加强交流与合作, 真正实现校企一体化合作。同时, 在数字化校园项目建设过程当中, 引进了2名的专业开发与管理人员。

五、主要成效与效果

(一) 手段先进、覆盖面广。

建成了全区知名的集“远程教育、网络实训、产学合作、信息咨询”于一体的有线为主无线覆盖为辅的数字化校园, 受益师生人数达到5600人, 校园无线覆盖率达到80%, 为校内外学生实现自主学习、自觉学习提供了物质保证。

(二) 技术领先、示范引领。

我校开展数字化校园建设, 是基于企业运营级别的建设, 为此, 我们参考了国内外著名厂商的多种设计方案, 再通过政府采购渠道, 实施公开招投标, 确保选到性价比高、售后服务质量好的硬件设备。创建了一个独特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人文化的新型现代的学习环境, 为学校的人才培养、教育科研、学术交流、校企合作提供重要支撑, 目前, 已有广西外国语学院、广西理工学校、广西物资学校、广西石化高级技工学校、广西交通运输学校、南宁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等多所院校到我校就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进行取经交流。

(三) 智能掌控、服务高效。

1、所建网络能保障学校日常工作不间断运行, 满足学校未来五到八年的业务应用需求, 为学校数字化教学资源管理平台提供技术支撑。2、网络实现安全布署, 能防范外部黑客、蠕虫病毒的攻击、针对Internet上网应用还能有效对用户的上网行为进行监管、优化网络带宽, 确保校园正常秩序稳定运行。3、布署了统一认证管理平台, 提供内部应用安全, 流量管理实现可控、有序的目标。4、建设后的校园网络具备简单化、统一的管理, 真正做到“精细IT、智能掌控”, 方便网络管理人员了解网络运行状况、快速定位相关故障, 达到及时排除故障的目的。5、服务器硬件及相关服务器应备份产品需求, 其服务硬件需保证知名品牌, 并能提供多种备份策略以确保服务器数据安全。

六、体会与思考

(一) 数字化校园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上级主管部门、学校领导、社会行业的大力支持, 尤其是离不开学校各部门、广大师生员工的鼎力配合。

(二) 数字化校园建设道路任重而道远, 应大力提倡“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 走机制体制创新的道路, 与兄弟院校、技术生产厂家进行深度合作, 才能达到智能化数字化校园内涵要求。

参考文献

[1]王颢翔.数字化校园信息规划方法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

篇7:抚顺市第一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成果概述

【关键词】中职学生 计算机英语 教学

众所周知,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ENIAC)于1946年诞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这就决定了计算机从发明之日起就使用英语作为人机交流的桥梁。电脑中的第一条命令、第一个语句乃至每一个符号以及用各种电脑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编写的程序都是用英语单词或英语单词的缩写形式写成。因此,我们可以说英语和电脑是“天生的一对,地配的一双”,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然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发展。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英语基础普遍差、学生从心理上惧怕英语学习、心理压力大、口语表达能力差、传统的灌输教学方式以及枯燥的英语教学环境等问题的存在严重地影响了职业学校计算机英语的教学质量,影响了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

一、中职信息技术专业的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薄弱,英语教学应从基本开始,落实英语音标、语法等基础知识

由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信息技术专业教学的特殊性,一部分学生认为英语不重要,只要学好专业课,就能干好工作,对于现在生产技术飞速发展情况下,对技术人才在英语上的要求不了解,产生一些错误的认识,因而造成对英语学习的误解,根据有关教育方面的资料显示:在职业学校有60%的学生英语基础差、单词读、写困难;30%的学生基础可以,但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导致实际英语成绩差;10%的学生英语基础较好,受整个英语学习环境的影响,英语读、写能力提高缓慢。实际上,中职学校学生英语的基础,比统计的情况更严峻,在简单的音标、语法、时态等方面都错误连篇。

针对此问题,老师要调查摸底,了解学生对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作为进入中等职业学校英語的第一堂课,起着关键的作用,这是改变学生对英语学习态度的重要一步。根据学生对英语基本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有计划的进行音标和基本语法知识的补课,在补课的讲解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尽可能的让学生落实音标和语法基础,使学生敢读、敢说,并给予表扬、鼓励和肯定,形成有效的鼓励机制,树立学生对学习英语的信心,使学生在对英语学习上产生积极的心理响应,积极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中职信息技术专业的学生对英语学习缺乏信心,英语教学应抓住学生心理,实行理想和信念教育,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英语教学中,口语是学习英语的关键。可实际中口语是学生学习英语最为薄弱的环节,音标基础差,不敢读单词,怕出错。不会读单词,造成记忆单词困难,听写困难,背、读课文困难,理解课文困难,跟讲课进度一点都合不上拍,找不到学习英语的感觉,对自己学习英语的能力产生了怀疑,失去对英语学习的信心,从而造成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惧怕的心理。

理想、信念对于学生的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在学习英语这门课程中。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对于理想、信念的认识程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错误的认为:对英语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干好工作没有直接的联系。导致对于英语的学习的放松,甚至于放弃。在信息化日益发展的今天,英语的应用已经渗透到了我们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没有一定的英语知识水平,就看不懂计算机中各种语言、命令符号、设备的说明、工艺流程的变化等最简单的生产常识,更无法谈起操作设备、改进工艺、提高质量,也就无法干好工作。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是适应职业教育特点的需要、是适应英语教学的需要,更是树立学生要学好英语的需要。

三、中职信息技术专业的学生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英语教学应该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实行心理教学法和直观教学法,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一成不变的课堂,严肃认真的老师,老师讲,学生听,使得学生对英语这门主要是靠对话交流的课程失去了交流的环境,变成了一滩死水,听、说、读、写不能有效的结合,枯燥的环境使学生对英语学习失去了兴趣。

受传统英语教学的影响,老师一味的赶教学进度,不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只是满堂灌,老师累的气喘嘘嘘,学生听的迷迷糊糊,再接下来就是听写单词、背诵课文、做练习题、测验考试,周而复始,形成了机械化的程序,课堂教学没有了生机和活力,老师主动的灌,学生被动的听,学习成了一种使命,上课成了完成任务,抹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中职信息技术专业的某些学生对计算机本身的知识掌握不够,计算机英语其实就是计算机和英语两门学科的综合,英语教学应注重计算机知识和英语知识之间的联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传统的英语教学和电脑教学各自为政,互无联系,导致人们对简单的英语单词在电脑中出现时就不知所措、不得其解。能否把英语和电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能否将英语和电脑同时进行教学呢?回答是肯定的。实践证明两者有机结合益处很多。毫无疑问,学好英语能促进电脑的学习,反之,凭借丰富的电脑知识、电脑操作经验以及电脑多媒体强大的功能可快速学好英语。因此,想学好英语是绝对离不开电脑这个现代化工具的。英语和电脑的教学同时进行可以取长补短、相得益彰。特别是在学习英语的同时,有意去剖析同一单词的日常含义和在电脑中的含义,进行比较、分析,找出两者之间的差异这对英语和电脑的教学大有裨益。例如,我们平时在学校学的英语单词drive是“开车”之意,从未学过drive词义为“驱动器”,而且在《新英汉词典》中也没有“驱动器”这个解释。如果在教学中兼顾其在电脑中的含义,这将使学习者受益匪浅。像这些重要的常用英文单词还有很多。

熟练的电脑操作有助于学好英语,特别是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来辅助教学是英语教学的大趋势。多媒体技术集声、文、图、像于一体,可谓“声情并茂”,给学习英语带来了一场革命,它的应用有利于人性化教学、立体化教学和交互式教学的实现,对外语学习正产生着积极的、巨大的影响。与传统的学习手段相比,电脑多媒体为学习英语所创造的环境,能使学习者真正参与到教学中去,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这样大大增强了学习者的主动性和学习的生动性。电脑多媒体的交互功能,使我们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变被动式学习为主动式学习。人们从多媒体外语课上学到的知识相对牢固得多。研究表明:人们一般可以记住自己阅读的10%,自己听到的20%,自己看到的30%,自己看到和听到的50%,交谈时自己所说的70%。而多媒体的视、听、做全方位手段,以及交互式、立体化、人性化的学习方式能使人们很快掌握自己所学知识的80%~90%。显而易见,电脑多媒体教学手段是最符合人类的认知规律的。

由此可见,对英语老师的计算机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教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就要有一桶水。不断加强英语知识更新的同时,还要不断的学习掌握更多的计算机知识。

五、中职学校计算机英语教材版本种类繁多、难易程度不同,英语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选择性教学,必要时要采取分层教学

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要用教材教。这不仅是一个教学理念的转变问题,而且是一个教学实践的操作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教材是教师用来教学的材料,也是学生用来学习的材料。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教师使用教材需要教育的智慧,也就是说,教师在精通教材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体会和教学风格,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年龄特征和实际学习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精心处理,合理分配课时,妥善安排教学顺序和每一课时教学内容,以求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学校教学过程中,教师既不能脱离教材,又不能照本宣科。教师能否有针对性地灵活使用教材,对提高教学质量关系极大。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把握好教材的难度,就是要充分了解和研究学生对教材的接受程度。在教学过程中,教材的难度往往不是一个静态定量,而是一个动态变量,不仅是取决于教材的本身,而且是取决于学生实际学习能力对教材的可接受程度。在备课过程中,什么是备教材要先备学生?就是要慎重把握教材的难易度,也就是学生对教材的可接受的程度。

什么是分层教学呢?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差异,把教材内容分成若干个层面,把教材的难度划分成几个区分度,使班上优、中、差各类学生都能对教材难度感到适宜。这就要求教师用同样的教学内容对不同的学生,根据学习实际提出不同的要求,能够让优生吃得饱,让中等生吃得好,让后进生吃得了,各获各的益处。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分层教学,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内容,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可以让学生同样感悟学习生活的人生价值,同样获得成功的喜悦,同样地自信和自强,同样的自尊和自爱。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样的树叶,但却有一样的生命价值。世界上也没有完全一样的学生,但却有一样的受教育的权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教育的公平,即不是让学生接受大一统的教育,而是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学习的权力,有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获得学习成功的机会,感悟和体验教育人生的权力和机会。

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专业班英语教学有其独特的特点,就是要在英语教学中注重英语基础知识讲解,使学生打好基础,继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水平,只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直观教学,加入更多的趣味教学和多媒体教学,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分层教学,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把握好计算机知识和英语知识之间的联系。相信,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综合素质强的中职学生将不再是困扰职业教育发展的难题。

【参考文献】

1.顾明远、薛理银:《比较教育导论—教育与国家发展》,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王善迈:《教育投入与产出》,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3.陈孝彬:《教育管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4.李保成:《教师应如何使用教材》,教学与管理,2001(3)

篇8:抚顺市第一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成果概述

水产养殖专业主要是为水产行业培养和输送合格的鱼、虾、贝蟹等水产动物的育苗、养殖操作工人, 为水产行业的发展输送合格的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水产养殖专业是我校的重点专业, 合理制订教学计划, 实行有效教学, 可以加快教学改革的进程, 扩大学生的就业面, 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使学生更快地进行生产、服务于社会。

一、双师型教师是教学计划制订的保证

水产养殖专业的教师中双师型教师比例占100%, 专业教师都参加过多年的生产实习, 具有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 每位教师对自己所教课程都能给出合理的建议, 制定出合适的学时, 特别是理论和实践教学的学时比例。使教学计划与生产实际零距离。保证了计划制订的合理性。

二、坚持以就业为导向, 面向市场、面向社会

通过对学生就业状况的调查, 其结果表明男生就业率高, 女生就业率较低, 根据毕业生反馈意见, 女生对这一行业的就业工作几年后改行的较普遍, 但是我们根据这一行业的饵料培养工作较适合女生的特点, 由于大量大规模海参苗种培育与养殖场的建立, 场方需求大量的技术工人才能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 通过对就业市场的调研, 必须及时调整教学计划, 市场调研中我们也发现各地区建起来的海洋世界和极地馆需要水产行业的专业人才, 在此基础上我们把课程进行了模块化的调整, 把水产养殖专业计划分成基础课模块、专业基础课模块即水环境检测模块和专业课模块三大模块, 根据实际生产的需要, 把专业课模块分成四个方向, 即养殖技术方向、观光渔业方向、生物饵料培养方向、水生动物病害防治方向。实行模块化教学,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市场的需求选择学习方向, 使教学计划与就业市场零距离。

三、坚持“做中学、做中教”, 突出职业教育特色

职业学校学生初中时基础就不好, 对学习的重视程度也不够, 成绩不良, 厌烦理论知识的学习, 课堂表现消极、注意力不集中, 学习被动。为了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 为了学生顺利就业, 本着理论知识够用的原则, 学生要在“做中学”, 教师要在“做中教”, 把水生动物养殖实训室当作课堂, 把水生动物育苗室、养殖场当作课堂, 根据生产的流程进行教学, 实际生产怎么进行, 学生就怎么学, 教师就怎么指导, 实现教学与生产零距离。所以水产养殖专业的课程设置为水生动物养殖技术, 饵料培养技术, 水环境检测技术。其中水生动物的养殖技术主要进行鱼、虾、贝、参等动物的苗种繁育技术、幼体培育技术、成体养殖技术的实训。苗种繁育技术中又分成亲体培育技术、催产与孵化技术等项目的实训, 幼体培育技术又分成浮游幼体的培育、附着幼体的培育及饵料准备、附着基的准备项目实训, 成体养殖技术又分成池塘的准备、苗种的选择与运输、放苗技术、养成管理、成体的收获与运输项目的实训。突出了水产养殖专业的职业特色。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强化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提高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四、坚持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办学模式

为了进一步搞好实践教学, 实现教学改革, 教学计划的制订应具有弹性, 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生可以边学习边实践, 坚持工学结合, 学校可以和企业合作, 学生到企业参加顶岗实习, 我校与金州、瓦房店、盘锦、营口等地育苗场和养殖场鉴定了合作办学合同, 教师不但定期到生产单位给工人进行技能培训, 而且学生到生产单位参加顶岗实习, 学生实习期间报酬近两千元, 在实习中得到师傅的指导, 实践能力提高得更快, 教师到生产一线边传授知识边实践, 同时给场方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教学计划的制订根据苗种培育的时间而定, 学生每年年底到生产单位实习, 一直到第二年的六月份苗种培育结束为止, 表现好的学生被留在场里继续进行下一个品种的苗种培育与养殖生产。

五、坚持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教学计划的制订应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把学生生产认识实习安排在第二学年, 把生产实习放在最后一学年。第一学年主要安排基础课的学习, 为学生进一步升学打基础。对于文化基础课中的语、数、外、德、体的教学, 学时安排是根据国家教委和大连市教委的规定设置的, 能保证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 而且文化课的教学, 根据学生对文化课掌握的程度不同, 进行分层教学。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有些毕业生就业后需要进一步深造, 我们为其开设了相关课程的辅导班。教学设置、学时安排等方面更加灵活。为了进一步扩大学生的就业面, 水产养殖专业的学生还开设了书法、茶艺、水产品加工、水产品检验等课程, 使学生各取所需。三年制水产养殖专业的总学分达200分左右, 军训、入学教育、毕业教育、每学期的劳动都相应的赋予一定的学分。

六、充分体现德育教育的重要

德育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坚持以德育为先, 德育的教育贯穿整个教学的全过程, 每学期都开设此课程, 在教学中摆事实、讲道理, 利用多媒体软件教学, 解决学生学习生活中出现的问题, 使德育教育融入学生生活之中, 融入生产实践中。教会学生吃苦耐劳, 爱岗敬业, 协作学习, 诚实守信, 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七、坚持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 实行有效教学

要实行有效地教学, 不仅从宏观上设置好课程, 安排好实践教学, 而且还要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 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教学方法要采用行动导向教学, 行动导向教学的主要方法有多种, 如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模拟教学法、头脑风暴教学法、实验教学法、张贴版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思维导图法、任务驱动等。课堂教学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的有效教学。

教学计划是指导和管理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 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 能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职业教育质量, 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质量能得到充分保证。

摘要:根据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 应制订水产养殖专业的教学计划。教学计划的制订要以就业为导向, 坚持“做中学、做中教”, 坚持工学结合等多种办学模式, 具有统一性与灵活性, 体现德育教育的重要。

关键词:中职学校,水产养殖专业,教学计划,办学模式

参考文献

[1]丁金昌.关于高职教育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再认识[J].高等教育研究, 2008, (6) .

[2]胡杰.基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管理变革[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09, (3) .

[3]杨银辉.谈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下学生多元学习评价体系的构建[J].职业教育研究, 2009, (12) .

上一篇:住家保姆照顾老人下一篇:2011福建高考英语考纲词汇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