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vxyhfm论公共关系管理在和谐社会市场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2024-04-08

Cvxyhfm论公共关系管理在和谐社会市场经济建设中的作用(精选6篇)

篇1:Cvxyhfm论公共关系管理在和谐社会市场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论公共关系管理在和谐社会市场 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公共关系管理作为一种重要现代管理模式,在客观上为市场经济创造诚信友爱的道德土壤,大大降低管理成本和交易成本,提高组织绩效,实现组织目标,使市场经济活动变得更为规范和有序,使社会资源得到更为有效的利用,从而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

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就是要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实现自然———人———社会整个系统的和谐统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市场经济是基础

人类自产生起一刻都不能够离开物质资料的生产,社会的进步离不开物质财富的创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经济繁荣、百业昌盛的社会,是经济持续增长,人们生活逐步改善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小国寡民”式的“和谐”,不是人民生活低水平的“平均主义”的“和谐”,而是十几亿人口高水平生活中的和谐。我国GDP已经跃居世界第4位,但人均下来,世界排名仅仅是第110位,要使十几亿人口都过上高水平的生活,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是经济建设,只有在经济充分发展的基础上,才能为社会和谐提供强大的物质条件,才能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三、公共关系管理在和谐社会市场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1.公共关系管理客观上促进诚信友爱的道德建设,推进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自由市场经济制度本身并不能保证效率,一个有效率的自由市场制度,除了需要有效的产权和法律制度相配合之外,还需诚实、公正、正义等方面有良好道德的人去操作这个市场”。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主体之间、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员工与企业之间都要在平等、互利和彼此信任的条件下,承担自己的责任,履行自己的义务,享受自己的权利,诚信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道德基础、内在动力和可靠保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单位和组织都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个人组成的团体,处于多重规定性和联系之中,因此公众之间的影响也是多维度和多向的。团体的活动都可以具体分解为一个个的具体的个人活动。组织和组织、单位和单位之间的冲突,细分起来,也就是人和人之间的冲突。在越来越复杂的社会矛盾面前,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交往准则和规范都在发生着新的变化,越来越需要思想的灌溉,需要行动的感召,需要一种强大的、值得信赖的力量携他们前行。公共关系管理无论思想内涵还是行为操守都蕴含着伦理标准,以公平、和谐为内凝力,协调每一个具体的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矛盾和冲突,强调以人为本,这里的人不是抽象的人,而是意志、有愿望、有行动的活生生的具体的、现实的公众,包括组织内部的及外部的所有的公众,主张公众利益至上,公众利益优先、为公众利益服务,在复杂的多变的公众利益面前,不断的调解组织的行为和政策,谋求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合作,并把这种合作意识灌输给每一位内部公众与外部公众,使人与人、人与社会,社会各阶层、各群体之间互信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发展,这必然对组织与公众双方的和谐关系起到促进与维护的作用。公共关系管理是以真实为基础进行双向沟通,达到交流与分享。一方面组织向公众传递新闻、事实、意见、感情的信息,使公众认识和了解组织,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理解关系的。另一方面组织要吸取人情民意以调整

决策,改善自身,从而树立良好的形象和信誉,为实现组织长远发展和长期获益的目标创造条件,这在客观上必然构筑了诚信与合作的氛围。同时由于社会组织是社会最普遍的构成单位,社会组织的公众也体现团体性和组织性,这种社会中间团体一旦协调起来,所创造的信任与合作的氛围将会对整个社会及其各个层面产生普遍而深刻的影响,在社会中产生强大的信任与合作动能,必将为和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创造良好的道德土壤,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2.公共关系管理为组织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人类社会进入工业社会以后,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越来越复杂,初级社会群体在很多方面已无法适应社会发展和社会活动的需要。因此,完成特定目标和承担特定功能的社会组织的大发展就成为近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公共关系管理的主体社会组织是人们按照一定的目标任务和形式建立起来的协调力量和合作系统,社会组织不能活在真空中,而是在一定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公共关系的环境系统是由自然环境和它的公众及影响组织生存和发展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因素组成的互动系统。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都是组织生存发展的系统条件,由于人类社会的信息化,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的发展,都充满变数,组织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公共关系管理必须以充分考虑外部环境的变化并不失时机的做出及时反应,为组织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各种各样的信息,是公共关系管理系统中的一个个节点,只有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有技巧地对信息节点不断进行组合,才可以通过这些信息节点来促进整个系统平衡,才能为组织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采集信息是公关工作的必要前提,无论是内部公共关系还是外部公共关系,都是从采集信息开始,通过各种调查研究的方法,公共关系首先要采集与本组织形象评价有关的各种信息。这些信息涉及公众对组织的政策、产品、行为、人员等方面的印象、看法、意见和态度。

同时公共关系需要为组织监测社会变化与趋势,还要采集组织环境中的各种社会信息如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时尚潮流、民俗民情、舆论热点等多方面的信息动态,分析其对组织的各种直接或潜在的影响,充分利用环境中的有利因素,避免不利因素,使组织与社会环境的变化保持动态平衡。

由于社会组织和公众处于不同地位,面对各类公众各自的利益要求,双方在信息的掌握上总是不对称的,主客体之间必然会存在利益的种种差异和矛盾。公共关系管理通过协调沟通手段,经过调整,一方面强化社会群体之间联系,促成其合作,保持各个社会群体同步发展,促成社会良性运转;另一方面可以互通信息,争取谅解,化解矛盾和冲突。建立和维持良好公共关系状态,在公共关系管理系统内形成自我调节机制,让社会群体之间自觉、主动地协调一致,保持和谐发展。从而促进整体经济的发展。在组织内部,由于分工的缘故,组织内部各部门之间往往缺乏全局观念,各自为政,产生一些矛盾,给组织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公共关系部门通过沟通,加强部门之间的联系、了解,使之相互支持,相互信任,相互谅解,使各个局部能步调一致,以利于发挥总体优势,确保计划的落实和目标的实现。公共关系管理通过协调手段,协调地区经济与国家经济、行业经济与国民经济,具体企业与整个行业的关系,调整其间的合理布局与组合、分工与合作、疏通流通渠道,促进现代社会中信息的共享和交流,必然会大大降低组织的管理成本和市场交易成本,提高组织绩效,实现组织目标,使经济活动变得更为规范和有序,使社会资源得到更为有效的利用。

篇2:Cvxyhfm论公共关系管理在和谐社会市场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浅论高职教育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欧汉生

[摘要]文章从和谐社会的内涵要求出发,阐述了发展职业教育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我国正处在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历史阶段,从招生总量看,高职教育已成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从人才培养质量来看,高职教育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要把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作为教育改革的重点,具体要从形成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着手改革,目的是要满足人民群众接受优质高职教育的期望,促进社会公平和谐。

[关键词]高职教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作者简介]欧汉生(1962-),男,江苏宜兴人,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物理教学、教育管理研究。(江苏 常州 21 31 64)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 )36-0011-03

建设和谐社会是党中央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这充分说明了党中央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重视。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

进入21世纪,按照国际汇率计算,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突破1000美元,正在向人均30000美元的新台阶迈进。从国际的发展经验看,此时的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了“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党中央在这样一个重要阶段到来之际,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又在四中全会上第一次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到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从而使我党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奋斗目标,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我们党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

要达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要求,实现社会和谐,教育是最根本的手段和途径。温总理在《求是》杂志上撰文指出:“努力促进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是缩小不同群体发展差距的重要途径。为群众提供公平的受教育机会,满足群众对发展教育的期望,不仅要切实解决‘上学难、上不起学’的问题,还要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努力解决“上好学”问题,推动教育在更高起点上实现更大的发展。”他又说:“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大批各类人才。经济发展能不能跃上更高层次,人才是十分重要的因素。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推进民主法制建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也都需要大批高素质人才。一要进一步办好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面向整个社会的教育,根本目的是让人学会技能和本领,能够就业,能够成为社会有用之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阶段,办好职业教育可以提高劳动者素质,有利于缓解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紧缺的矛盾,有利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扩大就业。二要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从长远看,我们还要不断扩大高等教育的规模,满足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必须提高办学质量。”可见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离不开职业教育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职业教育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下获得了快速的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更是注重发展职业教育,在职业教育方面的投入也逐年加大。10月28日至30日,温总理在山东考察期间,在谈到职业教育时又说:“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今天的学习就是为了明天的就业。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扩大内需,重要一点就是解决就业问题。职业教育大有前途,因为它面向就业,面向青年,面向整个社会。”总理同时鼓励教师“要立志把职业教育办好,把学生教好”。他说,“党和政府非常关心职业教育,特别是农村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怎么强调也不过分;职业教育发展的广阔前景,怎么描绘也不过分!希望职业学校的学生们好好学习,立志成才,将来报效祖国。”⑤温总理在大连市轻工业学校视察时也曾讲:“我们一定要把职业教育办好!中国的职业教育普遍发展了,整个社会就更加进步了,我国的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水平就提高了,整个现代化事业就会向前发展!”⑥

国务委员刘延东在出席中华职业教育社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时讲话指出: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阶段,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加快发展,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升级,“三农”问题的解决,迫切需要培养大批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必须更加重视和加强职业教育,大力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⑦

正是国家对发展职业教育的强烈推动,促进了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随着和谐社会建设的不断推进,职业教育对中国教育发展,乃至对整个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愈发突出,我们仍需坚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这是在中央文件里第一次把职业教育摆在这么高的位置。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建设和谐社会的坚强意志。

三、不断提高高职教育质量,努力促进社会公平和谐

目前,高职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到,全国共有高职高专院校1168所,在校生近880万人,占全日制普通高校本专科在校生的47%。⑨就其招生规模来看,已超过了普通高校本专科的50%。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一方面极大地缓解了各地经济建设与人才短缺的矛盾,同时也有效地满足了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但也要冷静看待现有高职教育的发展,这是一种理智的认识。就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来看,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尽适应。高职教育,之前应冠以“规模上”“数量上”等限定词才算准确。“金融危机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高职教育面临的挑战、机遇都前所未有。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是在高职教育的规模急剧扩大下,教学质量难以满足发展要求,难以适应现实而引发的就业难风暴;而机遇就在于学校加快走出传统办学模式,提高专业教学质量,强化学生就业能力,凸显高职特色,凝聚社会共识,以及为此进行的一系列努力。”∞为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对今后的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目标。

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16号文)的精神,按照《规划纲要》对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高等职业教育要“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笔者在这里就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一些想法。

(一)改革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1.加快专业改革与建设,主动适应并服务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能针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高职院校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自身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要根据市场需求与专业设置情况,建立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辐射服务面向的区域、行业、企业和农村,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2.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高职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开展合作,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开发课程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国家在“十一五”期间,启动的精品课程建设、规划教材建设,极大地带动了各省、各校的课程建设、教材建设。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这些优质教学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确保优质教材进课堂,使更多的学生受益。笔者所在的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持续地推进项目化课程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3.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高等职业教育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进行方法的改革。只有工学结合,才能实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只有工学结合,才能使高等职业教育通过企业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只有工学结合,才能推动学校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提高教师的高职教育水平;只有工学结合,才能有效地开展校企合作,使实训基地建设纳入可持续的轨道,使学生的顶岗实习成为可能。常州高职教育园区在这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按照工学结合、资源共享理念建设的实训基地不仅在园区内实现共享,而且在常州市乃至江苏省范围内实现共享。笔者所在的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方面也进行了积极探索,提出了“四结合、六合一”实训基地建设理念(校内与校外结合,仿真与实操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小试与放大结合;车间与教室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学生与学徒合一,作业与产品合一,教学与科研合一,服务与创收合一)和“SHER”实训室建设标准(S安全、H健康,E环保、R真实)。学院自主设计研制的流体输送、传热实训、化工管路拆装实训装置获得国家专利,并转让给多家兄弟院校使用,《化工技术类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项目获得了江苏省教学成果特等奖、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以工学结合理念“四结合、六合一”为指导建设高职人才培养实训基地的探索与实践引领了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一个方向。3月21-23日由教育部、全国化工协会联合主办,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承办的“中国职业教育与石油和化工行业发展对接高峰论坛”也是旨在推进校企合作,促进工学结合的一次有益的尝试。

4.突出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金融危机促使人们反思金融、商业活动中所暴露的精英人才人文素质与职业道德的缺失。我们培养人才的时候,没有培养人文精神和职业道德,所以我们要加强人文素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这说明,一方面素质教育理应是高职教育的应有之义;另一方面,高职教育在素质教育方面还应进一步加强。笔者认为,强调素质教育,不是开几门选修课、增加几项活动就够了,更重要的是要让参与教育工作的每一位员工都能牢固地树立素质教育的思想,特别要强调把第一课堂作为素质教育的主战场,让素质教育“进人才培养方案、进教案、进课堂”,管理部门、后勤部门都要落实素质教育的责任,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的工作局面,把素质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笔者所在的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一直在这方面不懈地探索着,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二)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要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为了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按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内在要求,建设一支具有“双师型”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近年来,无论是教育行政部门,还是学校,都在采取一系列措施,积极地推动“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尽管也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由于办学体制、教育规模、教师观念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还远没能达到“双师型”内涵的要求。要解决“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要从机制和体制两方面来加以解决。

1.要增加专业教师到企业工作的经历,可以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要提高专业教师的科技开发服务能力,引导教师为企业和社区服务。要建立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教师的继续教育机制,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与教学能力。这就需要对教师评价办法、校内分配制度等进行一系列改革,建立一套有利于教师“双师型”素质的形成和激励机制。同时,也要加强对教师的宣传、教育,引导其观念的转变,形成一种积极发展、主动发展、乐于奉献的校园氛围,从“要我干”的被动状态上升为“我要干”的主动状态。

2.要增加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同时要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这就需要改革现行的用人体制,形成教师能进能出的良性局面,这就需要政府适时地推出用人制度的改革措施。目前对“双师型”教师还没有一个严格的界定,需要建立“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体系,同时还须制定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任职标准和准入制度。这就需要政府的积极推动。

(三)建立健全高职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政府、学校、社会等多个方面。笔者在这里从改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促进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方面谈一些个人观点:

1.理顺高职教育质量评估体制。要通过立法或行政手段,对教育质量评估体制加以确定,明确政府、社会、学校等各方面的关系,使评估行为制度化、规范化,真正发挥教育质量评估对高等职业教育的促进作用。

2.提高高职教育质量评估方案科学性。教育质量评估是在20世纪80年代才逐步进入我国的,尽管在二十多年的实践中取得了引入注目的成绩,特别是在规范高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促进人才的培养质量的提高等方面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但也不可否认,我国目前的高校教育评估还有不够完善的地方,在高职教育质量评估方面尤其如此。因此,要在深入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不断地对高职院校的评估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使评估方案更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更体现出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以提高其科学性。

3.切实提高高职教育自我评估质量。要引导高职院校自觉地开展自我评估,注重发挥高职院校在质量保障活动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高职院校自觉承担起维持和不断提高自身质量的责任,建立起切实保障自身质量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目前,已经有一些学校正在这方面开展积极的探索,如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与麦可思公司合作开展的毕业生跟踪调查已经连续了两届,从调查报告中可以发现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工作能力、知识结构等情况,也可了解到毕业生对学校的教学设施、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教学水平乃至校风学风等各方面的满意度,从而为学校合理地设置专业、提高教学水平、改善教学方式、优化校风学风等提供了依据。这些客观的评价涉及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各个方面,是对学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客观检验。

4.建立高职教育质量社会评价机制。高等职业教育具有职业性、大众性和产业性,因此,社会评价特别是吸收企业参加教育质量评估,对控制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是不可或缺的,但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评价机制目前在我国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笔者认为,要建立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评价机制,需要政府、社会、学校等三方的共同努力,具体地说,需要政府大力推动,社会积极参与,学校自觉行动。

5.建立高职教育质量评估监督制度。为了保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评估科学、客观、公正,应建立教育评估监督制度。对评估的监督可以是行政监督,也可以是舆论监督、来自高校的监督,相信有了这些方面的各种形式的监督,可以确保评估方案的合理性、评估程序的合法性、评估结果的准确性。

篇3:论经济法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关键词:经济法,和谐社会,作用

自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以来, 经济建设就成为了我国的第一要务。在这一发展方针的指导下, 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不仅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国家的整体实力也有了极大的上升。但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问题, 例如社会的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城乡发展不协调等。经济法是社会主义法律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维持市场秩序和经济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 应当充分发挥经济法的这些作用, 将和谐社会的发展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一、经济法的基本理念

经济法的基本理念是其区别于一般法律的重要因素。经济法理念包含了对经济制度和市场秩序调整的最高纲领, 是与社会发展和经济相适应的, 并且符合人们对经济利益的发展要求。我国经济法产生的初期并没有提出明确的相关理念, 因此经济法的理念长期以来都是残缺、不系统的。在发展的过程中, 我国的法律研究专家和学者们逐渐认识到了经济法理念的重要性, 因此开始逐渐对经济法理念进行了补充和完善。经过总结, 我国的经济法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 一) 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各项法律制度中的最根本理念, 在各个法律部门中都有一定的体现。以人为本更是法治社会的建设基石。因此, 在经济法中, 以人为本的观念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经济制度的调整、经济计划的制定过程中都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以人为本的经济法能够更好的体现出对人的关怀以及对人的价值的肯定。

( 二) 社会责任本位

社会责任本位体现了经济法的强制性特点。社会责任本位的理念使得在调节社会经济计划时, 从社会的整体利益为根本的出发点, 以绝大多数人民的利益为主。因此, 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在制定经济计划时, 都不得损害社会的整体利益。当私人的利益与集体的利益发生冲突时, 应当坚定不移的站在社会整体的立场上, 牺牲小我, 成就大我。因此企业和个人应当协调好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的关系, 尽量将两者有效的协调起来, 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也实现社会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 三) 平衡协调

平衡协调是经济法理念中的标志性因素。经济法的根本目的就是站在社会全体的立场上, 平衡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利益冲突。因此, 经济法具有协调个人经济发展目标与社会整体经济发展目标的作用, 最大程度上确保社会各个阶层经济发展机会的平等, 从而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经济制度的稳定。

( 四) 经济自由与经济秩序的统一

经济自由和经济秩序是两个和谐统一的概念, 并不存在冲突和对立的关系。经济法的作用就是在维持经济秩序稳定的同时, 为市场和经济制度提供一定的自由发展的空间。经济法本身就是公法与私法的统一, 因此能够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既起到维护秩序, 又起到促进自由的作用。

二、和谐社会的基本理念

( 一) 和谐社会蕴含以人为本理念

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实现人的发展, 其最直接具体的表现也是人的发展。而人的发展需要有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只有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 人的价值才能得到充分的实现, 在此基础上才能进行和谐社会的构建, 这样建立起来的社会才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 才能促进人的进一步发展。因此, 在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牢牢把握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处理好社会中的各种矛盾, 为人的价值实现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 二) 和谐社会蕴含平衡协调理念

和谐社会是稳定、团结、有序的社会, 在这样一个社会中, 人们才能各尽其职, 充分发挥出自身的潜力和价值, 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而社会的各种矛盾得到有效的调和是确保社会创造性的前提, 只有在此基础上人们才能各司其职, 从而最终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 三) 和谐社会蕴含社会本位理念

和谐社会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对各项社会制度进行不断调整, 从而最大限度的确保社会各个阶层的利益, 有效解决人民内部的矛盾。社会的公正与公平是社会秩序稳定、人民团结有爱的前提。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国家正确处理好眼前的利益与长远的利益、社会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路线等。这些要求都与经济法中的相关理念相一致。

( 四) 和谐社会蕴含经济自由与经济秩序统一的理念

经济法是自由与秩序的统一, 和谐社会同样如此。尤其是在经济建设方面, 只有确保了经济秩序和经济自由的统一, 才能真正有效的提高社会的经济效益, 从而促进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如果只有自由, 没有秩序, 那么国家就会陷入混乱的状态中, 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如果只有秩序而没有自由的话, 国家就会失去发展的生机与动力, 失去开拓创新的能力。

对于和谐社会这一概念, 我国的学术界有着许多不同的理解。有学者认为, 和谐社会就是具有健全法律制度的社会主义社会。也有专家认为, 和谐社会应当具有民主、法制、安全、平等、自由等具体表现。也有专家提出, 所谓的和谐社会并不是指完全没有任何矛盾的社会, 恰恰相反, 在一个和谐社会中也会存在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冲突, 例如文化传统上的冲突、经济利益上的冲突、政治观念上的冲突等。而一个和谐社会的衡量标准正是能够有效的协调和容纳这些矛盾。

从上述的这些观点中可以发现, 和谐社会的主体都是社会当中的人, 和谐的这一状态是发生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因此, 做好对人的管理, 就从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和谐社会的建设和维护工作。和谐社会是一种理想化的社会状态, 在一个和谐社会中要充分的体现出平等、自由的精神, 又要包含一定的社会发展机制, 还能促进社会不断的发展进步。简而言之, 和谐社会是一个公平法制、民主自由、诚信有爱、安定团结的社会。

三、经济法与和谐社会在理念上的联系

从经济法和和谐社会的理念对比上, 我们不难发现两者存在很多的共同点, 例如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平等协调的管理方式; 社会责任本位的发展方式。

( 一) 经济法理念对和谐社会的构建起着重要的保障和指导作用

和谐社会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的前提下的, 并且在和谐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也在不断的追求经济利益。基于社会整体的经济利益观念是经济法的重要内涵。在不违背市场经济运行的前提下, 对社会各界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进行一定的调整, 对我国和谐社会构建具有极大的作用。

( 二) 和谐社会构建有利于经济法理念的弘扬

和谐社会强调的是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体现在社会经济方面, 和谐社会追求经济效益与经济公平的协调统一。单一的强调经济效益或经济公平都是不符合和谐社会发展理念的。简单的来时, 和谐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最高标准和最终要求。在和谐社会的建设过程中, 经济法的理念在各个方面都有体现。

( 三) 经济法与和谐市场秩序的构建

和谐的社会必然有一个和谐的市场秩序, 而和谐的市场秩序不仅仅是和谐社会的重要表现, 更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前提。但是当前, 我国社会中还存在许多不和谐的因素, 要实现最终的和谐社会就必须首先解决这些问题。

( 四) 和谐市场秩序的内涵

和谐的市场秩序与传统的市场秩序是有较大差异的。在传统的市场秩序中, 市场主体必须遵循各项法律法规。而这些法律法规都是在市场运行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而和谐市场秩序是以实现社会和谐为最终的目的, 因此, 它是以有效竞争为基础, 以价格体系为机制的一种市场结构。市场的和谐是指市场主体在利益上的和谐。在一个和谐的市场中, 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能够有效的进行调和, 从而将冲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在和谐的市场秩序下, 市场主体在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同时, 还受到严格的社会道德和价格制度的约束, 因此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不会产生严重的冲突。和谐的市场在稳定性上也更高。稳定是和谐市场的常规状态。和谐市场一旦形成之后, 就能够进行自动的调节和维持, 对外部的冲击也有较强的抵御能力, 从而能够维持市场秩序处于正常的状态。

( 五) 和谐市场秩序的基本特征

在一个和谐的市场中, 企业之间能够进行良性的竞争, 从而促进市场保持良好的活力。市场中的各个要素能够和谐的共存, 市场表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与传统的市场秩序相比, 和谐市场具有以下几点特征。首先是可持续发展的特征。在和谐的市场中, 任何市场主体都可以进行自由的价值交换, 扩大经济效益。经济主体能够更好的应用市场中的各种资源, 实现个人的可持续发展。其次是合作与效益。和谐市场秩序能够有效的协调竞争与合作, 在社会中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氛围, 从而确保市场主体在竞争的过程中能够享有更好的权利。和谐市场的公平性和公正性都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这使得和谐市场能够按照市场主体的贡献大小进行社会资源的分配。最后是法治与道德。在和谐社会中, 经济利益与政治利益是可以进行协调的, 甚至政治利益还能促进经济利益的获取与发展。此外, 社会利益也能与经济利益进行协调, 从而使得传统与创新、生态与建设、环境与经济发展等社会问题能够得到更有效的解决。

( 六) 和谐市场秩序对和谐社会的基础性意义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 市场秩序起到了极大的影响作用。和谐市场秩序对和谐社会的基础性意义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 和谐市场秩序有利于降低信息的成本。交易双方能够通过市场直接获取商品价格、价值等相关信息, 从而简化交易的过程。这样就极大的降低了信息成本。其次, 和谐的市场秩序有利于减少社会成本。和谐市场中具有公开透明的信息揭露制度和良好的诚信道德体系, 能够对交易双方的行为进行有效的约束。这就有效的降低了交易的风险, 使交易的过程更加的简便与安全。第三, 和谐的市场秩序能够更有效的优化资源的配置。和谐的市场秩序中都会有一个相对健全的价格机制, 能够及时的传递和公开市场中动态的信息, 从而使资源的配置更加的科学合理, 更有效的解决社会矛盾。最后, 和谐的市场秩序能够使整个社会更加的和谐。和谐的市场秩序能够合理的协调不同社会团体之间的利益矛盾, 弥补传统市场制度中存在的缺陷, 改善单一市场制度下的两级分化的问题, 从而提高社会整体的和谐性。综上所述, 和谐的市场秩序能够最大限度的确保社会各界的利益, 合理配置社会资源, 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 提高社会的创造力。

四、结语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一直以来追求的发展目标, 而现代化的和谐社会必然是建立在法治社会的基础上的, 经济法作为法律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的必不可少的。经济法以人为本、社会本位等特征使其在宏观调控、社会保障方面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 在未来, 政府的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经济法的制定和完善。

参考文献

[1]熊争.经济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J].大家, 2010 (03) :33-35.

篇4:Cvxyhfm论公共关系管理在和谐社会市场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一、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1.国家适度干预原则

这个原则是指国家以强制介入的形式纠正偏离正常轨道的经济发展,使经济向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国家干预经济一定要把握好适度的分寸,既做到强制干预,使经济发展得到控制,又要做到不过分影响正常的经济活动。国家适度干预是在尊重社会经济的客观事实和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的前提下进行的,并不会干涉正常的经济活动和行为。“适度”的弹性在于国家既要对经济进行及时有效的控制,又要保持市场经济的活力和自主性。

2.可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原则是将经济发展的合理性、可持续性的战略意识归纳到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中,确保社会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尊重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生产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人类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使国民经济在维护生态平衡、兼顾社会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稳定、持续、有效地增长。可持续发展原则处理了发展与治理的矛盾、现在与未来的矛盾,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原则纳入到经济法中,使号召性、倡导性的发展思路具备了法律意义上的高度。

3.经济的民主性原则

国家干预必须以经济的民主性做为首要目标,这样才能保证国家干预不会导致经济上的独裁或者计划经济。经济民主要求各经济主体充分发挥创造性和自主性,在尊重经济和市场规律、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实现民主决策和利益的增长。这一原则肯定了经济法的立法和执法都要在协调国民经济关系和利益的时候尊重民主意识,从大局出发调控整体利益与个体利益的一致性。

4.经济公平原则

经济公平原则奠定了市场交易的基础原则,它确保了各个主体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都是平等的,都能在尊重价值规律的前提下追求利益平衡。经济公平原则体现了经济法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的正义性和公平性,为市场交易创造了基本条件,是经济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贯彻公平正义原则的重要途径。

5.效率与公平原则

这里的公平是指经济主体在经济活动中利益获取上的地位平等,这是保证经济发展的效率的前提。效率是指经济活动中资源利用的效率,包括合理分配和有效使用。也就是说,经济法维护经济活动中的公平竞争,保护公平的分配。因此,效率与公平原则是前提和基础,国家的干预则是保证,而可持续发展则是目标。

二、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和谐社会是社会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状态,是系统性的总目标,经济和谐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经济建设是其他建设的基础,和谐的经济则是和谐社会的保障和前提。我们关于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既符合和谐社会的理念和做法,又对和谐社会的建设有促进和规范作用。

1.与和谐社会的一致性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尊重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遵循了公平客观的发展原则,是保证社会经济健康有序的保证。经济的和谐发展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和谐社会也要维护发展的可持续性、尊重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因此,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也是和谐社会的追求所在,对于社会的健康稳定运行意义重大,在发展的可持续性上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与和谐社会具有目的上的一致性。

2.和谐社会的建设依赖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和谐社会要求建设利于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合理的社会结构,而要达到这个目标,就要解决分配不均、贫富差距等問题。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强调公平公正可持续,是实现财富再分配、经济主体获得利益的重要前提。依赖这样的前提,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中低收入群体就能通过市场交易获得更多的收入,对于调整社会结构、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所以,和谐社会的建设离不开经济法及其基本原则。

3.和谐社会的建设也要遵循民主原则

经济法的民主原则体现在经济法在协调治理的过程中既有法律约束力也有权威性的号召力,既规范经济活动又给予经济主体自主性,重点突出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性。和谐社会的民主原则体现在公众能够拥有言论自由、政治参与、监督批评的权利,来进行意见的表达和个人利益的维护。保证公民在公共事务中履行权利和义务,实现公民的民主权力。一个是经济地位上的民主,一个是政治地位上的民主,相辅相成,互为前提。

4.国家适度干预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国家对偏离发展轨道的经济活动进行适度干预,并在维护经济的自主性和积极性的前提下发挥政府的自由裁量,能够维护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同时能够避免调控过程中的矛盾激化和冲突升级,也是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表现。当然,经济建设并不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全部,但是作为基础建设,经济建设具有极强的导向性和决定性,所以,和谐经济的建设奠定了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

三、结语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顺应了建设和谐社会这一时代的号召,并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做出了基础性的铺垫。在和谐社会的建设过程中,经济法能对市场经济中的不合理行为进行强制性、规范性的调控,维护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健康有序的市场经济发展必定能带来国家欣欣向荣的局面,能加快和谐社会的建设。

(作者单位:中国政法大学)

篇5:论新闻媒体在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摘 要:随着网络的兴起与发展,传统媒体渐渐被依靠互联网的新媒体所取代。新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具有很强的互动性,其舆论性对社会的影响也尤为突出。目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社会共同的奋斗目标,如何全方位的进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闻报道,营造出良好的舆论环境,是我国新闻媒体未来所面临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新闻媒体;和谐社会;舆论;影响

一、新闻媒体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新闻媒体又称大众媒体,其概念起始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新闻媒体随时代可分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传统媒体的代表为纸质媒体(报刊)和电子媒体(电视、广播),而新媒体的代表则是网络媒体。相对于电视、广播、报刊、户外四大传统媒体,以网络为媒介的新媒体被人们称之为“第五媒体”。

然而伴随着互联网媒体的影响日益深远和扩大化,新闻信息传播速度的提升,使得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渗透和激烈的碰撞,其必然极大的影响了人民大众的思想。实现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目前必须施行和落实的发展方针。构建和谐社会,是需要政治上、经济上、人文上的全面发展。而新闻媒体对于舆论导向的正确引导,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现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新闻媒体作为社会风向标,应该正确的影响社会舆论导向,引导良好的舆论环境,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起到一定的作用。同时还应该通过新闻媒体加强舆论监督,帮助实现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二、新闻媒体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当前,传统媒体和互联网新媒体已然形成了一个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的信息传播平台,其影响着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任何一个事物都有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的两个方面,新闻媒体同样也存在着积极和消极作用。

1、积极作用

1.1加强和谐社会舆论监督

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是党的批评和自我批评作风通过新闻手段的反映,是人民群众依法管理自身事务所行驶得民主权利。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舆论监督,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法治建设;有利于反应人民群众的意见,联系党政府和人民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加强党风党纪建设,维护党和政府的形象;有利于弘扬正能量,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的繁荣与稳定。

1.2满足和谐社会中大众的知情权

新闻媒体可以满足人民的知情权,让人民群众了解事实的真相。我国是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度,作为我国国民应当享有完全的民主权利,知情权就是人民民主权利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新闻媒体,可以使得人民群众获得有关公共领域信息的权利,即为知情权。其中包括了公民有权通过新闻媒体了解国家当前的政策方针,通过新闻媒体获取有关形势、决策、文化知识等方面的信息,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

1.3积极的舆论引导

主流媒体对重大事件的`解读将在群众中起到范围较广的舆论引导作用,即良好的舆论引导作用,其对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了极大的作用。新闻媒体人员应该努力的开展新闻宣传工作中的舆论引导工作,对于不实的,影响政府形象的,和危害国家安全稳定的传言,应当及时纠正其传言在人民大众中的舆论导向。并应当通过举证和查实,将事实的真相公布于众,将人民群众的舆论导向引导至良好的一面。

1.4营造和谐的传受关系

要构建和谐社会,新闻媒体所营造的和谐的传受关系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传播者和受众的互动关系是任何大众传播都必须包含的关系,传授关系影响着新闻传播效果的水平质量优劣。以往传统媒体存在着“官本位”的思想,对于和新闻受众的互动关系不重视,极少考虑到受众的需要,形式呆板、枯燥无味,这样的新闻传播方法既不能引起受众的兴趣,也不能产生受众思想的共鸣,甚至还会产生逆反心理。所以,在网络为载体的新媒体时代,其良好的互动性,可以使得新闻受众能够最大限度的参与新闻互动,进行讨论、分析问题、提出建议。这就使得新新闻媒体应当时刻站在受众的立场上,想大众所想,急大众所急,帮大众所需,才能使得大众产生共鸣的互动。新媒体新闻,应当把受众真正当成新闻报道的主体,要做到时刻为人民群众所呼唤,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营造和谐的传授关系。

2、消极作用

2.1报道的片面性和滞后性可能会引起错误的舆论导向。

新闻报道所存在的新闻失实现象不可避免,同时还会存在着片面性报道的现象,和滞后性现象,其可以致使新闻事件或者国家政策不能通过媒体使得受众清楚全面的获知。滞后报道现象则会影响到新闻的时效性,使得被报道的事件本事和社会舆论发生错位,严重的可以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繁荣与稳定。

2.2部分报道的细节化可能教唆犯罪

部分新闻节目,特别是法制节目,其为了达到良好的报道效果,往往会将诸多犯罪经过和细节描述得非常彻底,而且对于犯罪过程的侦查细节也进行了播出。其可能会使得原本不清楚侦破过程的人了解到侦破流程,并丛中总结获得出反侦察手段,给下一起犯罪事件埋下了隐患,严重危害着社会安全和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

[1]顾理平.新闻法学[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12:237.

[2]张新宝.言论表述和新闻出版自由与隐私权的保护[J].法学研究,1996(6):20.

[3]刘永春.论隐私权和新闻自由权的冲突[J].洛阳大学学报,2002(1):176.

[4]夏敬华.新闻媒体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职责[J].2010(5).

篇6:Cvxyhfm论公共关系管理在和谐社会市场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大历史任务,既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注入新的动力,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构建和谐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如何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作用,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建设的步伐。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发挥好六个方面的作用。

一、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各项事业发展的领头雁,必须围绕建设和谐社会这个历史任务,充分发挥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把农村各方面的力量组织起来,凝聚人心,形成合力,推动和谐发展。一是提高村“两委”班子领导发展的能力。要采取内举、下派、外聘、回请等多种形式,大力选拔政治上靠得住、作风上过得硬的各类人才进入村“两委”班子,尤其要选好配强村党支部书记,提高村党支部团结带领群众加快发展、维护稳定的本领,充分体现村党支部领头雁的作用。二是增强农村党组织的活力。要通过党组织设置的创新,为组织注入新的活力。适时把符合条件的党组织升格为党委、党总支,通过“强强联合”建立联合党组织,在新建企业和流动党员中及时建立党组织,使农村基层党组织力量更加强大,人力资源得到整合。三是发挥农村党员队伍的模范作用。要大力实施“双培双带”工程,改善农村党员和干部队伍结构。深入开展党员联系户、党员联系村务、党员责任区、党员致富工程等活动,健全让党员经常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从而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发展经济的引领作用

一要注重提高领导经济发展的能力。强化科学发展的意识,加强市场经济新知识的学习,研究分析市场经济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高自身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二要注重引导,明确经济发展方向。通过组织农民群众外出参观考察、召开经验交流会、邀请致富能手现身说法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大力总结推广农村脱贫致富的典型经验和做法,辐射、带动农民群众跟着学、比着干,形成一户带一批,一点连一片的农村经济发展新格局。以“支部 协会”为依托,引导农民群众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三要注重盘活资产,搞活集体经济。立足长期“造血”,把脱贫的点子最终落实在有“造血”功能的开发项目上,增强村集体经济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如国道、省道两旁的村,可发挥交通便利和地理位置优越的优势,依法合理利用现有土地资源,以入股的形式,参与土地开发或建设招商厂房,“筑巢引凤”,获取收益。边远山区的村,可发挥山地资源丰富的优势,根据本地传统种养习惯、技术特点,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形成各种种养基地。同时,要充分利用好村级现有企业、商铺、鱼塘、果场等集体资产,改革和完善现有产权制度,通过股份合作、租赁、承包等形式,开放搞活,增加收入。

三、推动民主建设的主导作用

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完善乡村民主治理机制,是保障农民群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妥善解决矛盾和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一要进一步理顺村“两委”关系。明确界定村党组织和村委会的职责、任务,合理划分职权范围,促使村民自治组织自觉接受党支部的领导,依法开展村民自治活动,确保村党支部把方向、管大事,村委会实施具体工作,两者的工作有分有合,步调一致。二要进一步创新村民自治的领导方式。摒弃传统的包揽型领导方式,变“管琐事”为“抓大事”,改“指令式领导”为“引导式领导”,由“以人治村”变为“以法治村”,引导村级各种组织在建设新农村中“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三要进一步推进农民“素质工程”。通过发放宣传资料、以案说法等方式,教育引导广大村民树立大局观念,增强集体意识,在依法享受权利的同时履行应尽义务。

四、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

我们党提出的各项重大任务,没有一项不是依靠广大人民的艰苦努力来完成的。因此,基层党组织务必牢固树立群众观念,认真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千方百计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一要推进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要深入群众,知民之所想,察民之所虑,亲民之所爱,为民之所需。要对群众的反映和意见进行综合分析,使代表多数村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意见成为制定村党组织决策和部署工作的依据。要集思广益,主动让农民群众参与重大问题的决策。二要坚持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从群众切身利益出发,认真解决群众关心的饮水难、读书难、行路难、住房难等热点难点问题。要进一步扩大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提高农民群众养老、医疗、生育等社会保障能力。要认真解决失地农民和因灾因病致贫家庭的实际困难,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确保困难群体能够得到党组织关爱。

五、维护社会稳

定的主心骨作用

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在于能否及时发现矛盾,正确、妥善地化解矛盾。农村党组织要坚持以人为本,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妥善解决好农村的各类矛盾纠纷。一要完善维稳情报收集机制。通过设立农村党员治安联防岗、维稳信息传递岗等责任岗位,发挥农村党员情况熟、接触群众多、收集信息快的优势,及时收集并向村支部报送影响农村社

会稳定的苗头性问题。开通民情通道,健全群众来信来访制度,畅通群众向村党组织反映社情民意的渠道,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二要完善及时解决群众上访问题机制。对已经上访的,采取村“两委”成员包案负责,及时协调组织相关部门共同调处,妥善解决。对准备上访的人员,要实行农村党员干部“一对一”或“多对一”结对帮扶,切实做到包掌握情况、包解决问题、包教育转化、包稳控管理、包协助调处。三要完善化解矛盾调处机制。按照村不漏户、户不漏人的要求,开展经常性排查,及时发现各类矛盾纠纷苗头。变上访为下访,采取入户调解、现场办公等多种形式,把调解开展到户、深入到人。

六、精神文明建设的教育引导作用

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重要依托和特征。营造浓厚的和谐文化氛围,才能更好地统一思想、凝聚人心,理顺情绪、化解矛盾,使人民群众安定有序、和睦相处,促进农村的和谐发展。一要大力宣传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深入宣传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宣传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重大决策和重要举措,增强农民群众对党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心。二要大力培育农村文明道德新风尚。按照《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积极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促进农村形成团结互助、扶贫济困、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良好风尚。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引导农民群众增强发展意识、效率意识、竞争意识,使村村谋发展、家家忙致富、人人勤创业蔚然成风。三要大力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创建文明户、和谐家庭、移风易俗活动,引导农民群众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在农村形成健康文明的新风尚。

上一篇:清明节短信:惊喜无限下一篇:年度最具影响力智能手机的获奖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