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步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2024-05-11

五步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精选10篇)

篇1:五步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五步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宜良县北羊街小学 施玉蓉

新课标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保证。分级目标不仅提出了语言教学的要求,而且对思想教育、文化素养、智力开发也提出了要求,这使外语教学向素质教育方向迈出了一大步。新课标在强调智力因素:观察、注意、记忆、思维、想象等的同时,还强调非智力因素,如:态度、动机、性格、自信心、兴趣、意志、毅力等,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独立学习、自我要求、控制、监督、调节与评估、与人合作等。

语言知识是为交际能力服务的,是整个交际能力的基础。我们不敢说,一个掌握了大量语言知识的人一定有较强的交际能力,那么我们可以断定,一个交际能力比较强的人一定有较好的语言知识基础。

其实,学语言和学游泳是同样的道理。如果游泳教练只教给学生游泳的知识和要领,而不让学生下水练习,学生永远也学不会游泳。但是,如果一开始就把初学的孩子仍到大海去,任其自生自灭,恐怕也没有多少人能学到游泳的本领。现在的问题不是教不教语法的问题,而是如何教语法的问题。就交际教学思想来说,它并不排斥语法教学,而是提倡让学生在交际过程中学习和运用语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在用中学”(learning by doing)。不但要“活学”,而且还要“活用”。所谓“活用”就是将语言结构(structure)运用到一定的语言情景中。因此,语言形式不再是以机械的、枯燥的、无意义的形式来教学,而是通过丰富多样的、直观的、趣味的、交际化的形式来教学。

我在英语教学改革中,确立以努力打造“优质、高效、生活化”的课堂为目标,深化探索了五步教学法:韵律复习——交流展示——精讲点拨——巩固拓展——当堂检测,其中韵律复习是重要前提条件,交流展示、精讲点拨、巩固拓展是核心内容,当堂检测是效果评价。

一、韵律复习

确立了“三年级——‘扶’,四年级——‘半扶半放’,五、六年级——‘放’的预习指导模式,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玩中学,做中用。使教师、学生不会因学习成为一种负担,而是在学习中充分体会着学习的快乐。

二、交流展示

如何将复习效果在课堂上灵活运用,则成为教学改革的关键。通过交流展示环节,可以为学生搭建展示复习效果显著的平台,给学生充分体现主体地位的机会。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注重了个体与小组互相质疑交流展示。具体操作方法为:将全班同学按座位前后分为十几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有4名同学,每小组有1名组长,小组长每周轮流担任;小组长起着组织协调本组顺利进行活动的任务,不代表本组的学术意见。小组内任何一人成员都可以进行发言等活动,其成绩记入本小组中,个人没有成绩,个人活动前可以与本组进行充分交流。当展示交流小组成员的汇报情况不是很充分时,其余同学对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及时进行质疑,请展示小组回答,以便使交流展示的内容更充分。在课堂教学评价中将学生展示交流情况作为一项

重要的指标,以激励教师给学生充分展示交流的机会。

三、精讲点拨

精讲点拨是展示教师高超教学技能重要的一个环节,可以体现教师教学的机巧、教学机智、驾驭教材的能力、调控课堂的能力等基本教学素养,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巧妙点拨,我认为在教学实践中应突出“精”与“点”,即教师要针对交流展示环节学生对重点知识交流不是很清晰或很到位时,教师设计小而精的问题,灵活地引导,使学生理解时产生豁然开朗的感觉。在这一环节切忌当学生交流不是很充分、学生理解不是很到位时,教师再重头讲解。因此,如何运用好交流展示的成果进行精讲点拨,需要教师不断地提高教学技艺。

精讲点拨与交流展示两个环节有时相互交融,难以明显分割开,根据教材内容有的可集中展示交流后并进行精讲点拨,有时展示交流与精讲点拨交插进行,精讲点拨要触动师生的兴奋点。精讲点拨时一是要对学生预习中难以完成的共性问题进行全面细致地系统讲解;二是对重要知识点进行强化,特别是使中下等生能够达到学习目标要求。

四、巩固拓展

巩固拓展是自主预习、精讲点拨的深化和提高,一是根据教学重点设计学习任务,进一步挖掘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二是进行知识的拓展,让学生用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也可以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三是系统总结、归纳学习任务,让学生学会总结的方法,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应用能力。

五、当堂检测

当堂检测一般通过限时作业的形式完成,教师可以在省配套练习册中选择题目,也可以另外设计题目,其中基础知识占60%,基本能力占30%,拓展知识占10%,每堂课检测时间应不少于10分钟,教师要录堂进行评价,批改可以由学习小组内互批、组间互批、集体订正等方法,批阅后教师要统计达标情况,此项工作必须于上课完成,不要占用学生的课间休息时间。通过当堂检测一是可以评价教师课堂教学效果;二是可以评价学生学习效果;三是可以评价教师教学能力。

因此,当堂达标率是检验教师所有教学工作实效性的重要一个环节。当达标率不高时,教师可以及时进行反思,反思是不是教材分析不透彻、预习设计不科学、精讲点拨不到位、当堂检测题有难度等问题。教师可以准确分析自身存在的优点、缺点、问题、不足,及时进行改进。

通过“韵律复习——交流展示——精讲点拨——巩固拓展——当堂检测”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实现了课堂教学的大容量,减轻了学生课业负担,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了教师教学观念的根本转变,切实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篇2:五步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区域性推进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三主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三主五步教学在农村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摘录 :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与方略。由于其实效显著,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英语课程的任务是这样阐述的: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由此可见,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英语教学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关键词 : 英语

小组合作

有效课堂 实施方式;实施过程

一、理论指导

“小组自主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的理论指导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剌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建构主义的学习过程是人的认知思维活动的主动建构过程、是人们通过自身源有的知识经验与外界环境进行交互活动以获得、建构新知识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在适当的环境、要求下通过合作学习、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即通过“小组自主学习”才能完成。

二、目标要求

《英语课程标准》提倡任务型教学,任务型教学即教师按照自己的教学理念并根据具体需要设计或选择任务与活动,每一个任务就是一个需要

如何预习的“教案”。“导学案”是我们课堂教学的“前哨战”,是我们给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一张合作学习的蓝图”。

三、做好课堂评价,激励学生参加合作学习的热情

为了加强学习小组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使学生更加注重合作过程的行为表现。因此,教师在评价的过程中,不仅要对学生个体进行评价,更重要的是要经常性地开展小组评价,即:做好个体和团体评价。这种评价方式把每一个学生的个体行为与小组联系在一起进行评价,可以有效增强小组成员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使小组合作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情感合作”和“认知合作”

1、及时做好个人评价

在个人代表小组发言时,当汇报过程出现犹豫时,给学生一个点头以示肯定,使学生更有勇气,增强信心说下去;当学生一时语塞时,要不吝惜使用鼓励语言,以表扬激励为主,课堂上常进行的鼓励性评价,如“You can do it,Believe yourself, You can do better,” “Please try again”,“Don’t be shy”等一类鼓励性语言。这样一来可以给学生莫大的欣慰,同时给学生一种极大的心理暗示:老师说我行,我一定行。常言道:如果一个人生活在鼓励中,他便学会了自信。

2、公正给出小组评价

小组评价是以小组为单位的评价方法。我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分组教学策略,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学习活动。小组评价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关心,学会以集体的力量去竞争为目的。这样的评价,对于形成学生的集体观念和与伙伴合作学习的习惯是很有效的。首先,要

感体验。

3、有利于发展英语综合技能和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在合作学习的英语课堂上,学生在相互间的交流中把课文中的英语信息通过转换运用到口头表达中,这样可以掌握口语技巧,提高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促进英语语言综合能力的提高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4、有利于大面积提高英语成绩

合作性教学强调由学生自己来构筑知识、发现知识和扩展知识。这种模式能使学生在学习上收获更大,创造能力更强,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从中获取知识,进而最大面积地提高学生英语整体水平。

五、实施英语小组合作学习的总结与思考

实践证明,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英语小组合作学习对学生英语能力的提高,对教师英语教学的促进作用是不容质疑的。要使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最大程度地发挥它的作用,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作用是不可狂忽略的,不可追求表面的现象,使小组合作学习华而不实,应使用具体的办法进行具体的落实,使小组合作学习真正发挥它的功能,这样才能使之成为学生搞好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

初中英语教学中开展合作性学习可让每个学生通地体验、实践、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在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中激发兴趣,在积极交往中学会合作,在成功体验中享受学习。当然作为教师,我们也要不断反省自己的教学行为并及时进行相应调整。

参考文献:

篇3:五步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五步教学法,自学,小组协作

五步教学法是以多元智能观和赏识教育理论为指导, 以让每一个学生成功、快速学习为方向, 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基本的教学形式, 它体现了新时代的教学理念。五步教学法要求把学生分为知识学习小组, 把课堂内容分为“导”“学”“议”“赛”“结”五部分, 这五部分是紧密相连, 步步为营的。

一、“导”为定向

1.引入新课, 根据这节课的内容与学生已学知识的联系, 设上几个问题, 或者讲个化学方面的小故事, 激发学生学习这节课的兴趣;2.确定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这个可以由教师直接导出, 也可以由师生讨论商定, 具体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而定。例如:“金属的化学性质”这一节, 可设计为:什么是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见到金属, 它们大多数是以态存在于自然界中, 这又是为什么呢?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 让学生能自然而然的进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二、“学”为自学、探究

要求学生按照课前发的导学提纲 (导学提纲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的一个指导学生进行自学的“路线图”, 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法、教法及“导、学、议、赛、结”五步的内容) , 迅速进入自学, 并把导学提纲“学”的部分内容填写上, 这部分是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前进的, 先学会的可以帮助后进生。“金属的化学性质”的学的提纲可设计如下:1.总结钠的物理性质:;2.钠与氧气反应的两个方程式为:, ;钠在两个反应中各有什么变化?等等。五步教学导学提纲为学生提供了学习的方向, 提高了职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也为他们增强了信心。

三、“议”为讨论、解惑

要求学生把自学过程中解决不了的难题向本组同伴请教、讨论, 或者教师由教材引申出问题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讨论解决。如:“金属的化学性质”这节, 我们可以设置问题, 画出钠、镁、铝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分析它们的原子结构有什么特点, 与金属的化学性质有什么联系?学生互帮互助, 在轻松地气氛中学到了知识, 增加了他们的小组协作精神。

四、“赛”为展示、竞赛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给各个小组分配展示讲解的任务, 展示的结果代表着各个小组的总体水平。如:“金属的化学性质”这节赛的题目:

(1) 下列关于钠的叙述中, 不正确的是

()

A.钠燃烧时发出黄色的火焰

B.钠燃烧时生成氧化钠

C.钠有很强的还原性

D.钠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

(2) 把5.4gAl放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中完全反应, 计算生成氢气的体积 (标准状况) 等等。这个环节给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展现学习成果的机会, 也让我了解了学生的掌握情况, 有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增加了学生的积极性。

五、“结”为总结提高, 测评验收

要求教师制定达标检测题, 学生随堂测评, 各个小组相互批改。这个环节是整个课堂内容的归纳总结, 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 达标检测检验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 提高了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导”“学”“议”“赛”“结”五步教学法注重学生的“演”, 但职高的学生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差, 好多老师反映课堂纪律不好控制, 因此就要求教师认真备课, 课堂展示形式要多样化, 要有趣味性, 我把每堂课各个小组的纪律分也算进去, 这样很好的约束了纪律差的学生, 利于控制整个课堂, 让教学在一个快乐有序的气氛中进行。

篇4:五步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五步教学法” 小学英语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b)-0000-00

随着《新课程标准》实施,在反复实践中,我总结出了一个非常适合小学英语教学的方法“五步教学法”。即通过热身导入、主体呈现(一听)、主体操练(二听)、新知意练、形练(三听)、拓展应用即综合语言输出五个步骤帮助学生掌握本课的重、难点。同时通过师生间的相互交流,使师生,生生间的关系更加融洽。下面我将通过EEC教材四年级上第二单元的第三课时的教学具体阐述,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用“五步教学法”完成教学目标的。

本课的知识目标为话题:通过学习新学期向教师和同学互相问候并做自我介绍展开话。句型:Please sit down beside……语法:祈使句的使用及应答。词汇:be quiet, beside, sit down的音、形、义、用。技能目标为通过小组合作,师生互动,情景描述等形式,提高学生对于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情感目标为通过师生间的的相互交流,使师生,生生间的关系更加融洽。

第一步:热身导入。

热身导入环节,通过打招呼,Free Talk,小游戏等方式帮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此环节节奏要快,时间不易过长。此处无知识讲解与操练,目标为语言应用背景的导入。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们首先可以与学生轻松地问好,问好后,再通过Free Talk的形式用三个问题What’s your name? Who are you? Nice to meet you? 以对话交流的方式复习所学内容使学生放松紧张情绪,愉快地进行语言交流,为学生本课的学习做铺垫,帮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第二步:主体呈现(一听)。

主体呈现(一听)环节,通过初听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此环节为盲听要听英语部分,而非英汉混合。可根据录音难易程度,听前布置问题或听后出示问题。放录音时,教师要利用教具、体态语等配合录音内容,方便学生理解。

在本课的教学中,此环节我们可以先通过看书中的图片帮助学生掌握大概故事情节,再通过盲听问题Who are they?以及What did the teacher say?两个问题帮助学生复习This is ……通过初步听音,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理解图意,大致文意。问题设计由易到难,合理递进。

第三步:主體操练(二听)。

主体操练(二听)环节,通过再听课文了解课文含义,纠正单词发音。此环节为分段、分节听,提出新知,此处新知呈现最好用教具(非文字形式)、体态表演等形式代替文字,进行语音操练学习,即:让学生描述生活景象,而非文字朗读,此处是说的能力培养,不是认读。

在本课教学中,二听环节我们可以通过再次听课文利用课件为故事的主人公Lili排座位,设计三个他主人公分别为Kate、Robo、Ken在他们三个人身边分别安排一个空座位,通过这种方式来图文并茂地帮助学生了解beside的含义。然后再通过单词卡片beside: _i_e/ai/--side—beside再结合“自然拼读法”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掌握单词的音、形。而词组sit down的学习,我们可以先通过TPR教学法帮助学生理解该单词的义,再以旧带新sit: it—hit—bit—sit /down: ow—how—cow—down 帮助学生轻松掌握该词组的音、形。从而帮助学生掌握新知,解决本课重点知识。

第四步:新知意练、形练(三听)。

新知意练、形练(三听)环节,在看、听、说环节中掌握新知。此环节为听音、文字认读以及文段朗读(角色表演)。其中课堂常见的单词(字母)句型的拼写操练均属于认读能力培养范畴。

在本课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Listen and repeat全体同学共同听录音,复读、整体分角色朗读课文以及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帮助学在跟读过程中感受语音语调及感情,学生可以在朗读和角色扮演的过程中,了解课文的实际应用情境,并且可以准确地表达语句表达感情。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第五步:拓展应用及综合语言输出。

拓展应用及综合语言输出环节,通过各种活动巩固新知。此环节为知识点的应用,可根据学段不同,提供不同形式的语用素材,低年级可以根据图片进行口语练习,而高年级可以进行阅读和写作的训练。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在此环节根据本课的实际情境设计一个“情境模拟练习”。运用本课主体框架句型“Please sit down beside……,Lili.”为Lili排座。用真实的模拟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如何将此主体框架句型应用在实际的生活中,同时提高综合语用能力。最后还可以根据本课情境设计关于本课对话的问答练习及一篇关于本课内容的阅读理解练习,进一步地帮助学生掌握对本课重点知识,同时也可以帮助教师掌握学生对本课重点知识的理解情况。

通过以上的教学案例,我们可以看出教师通过“五步教学法”来设计自己的课堂教学,通过热身导入帮助学生迅速进入状态,再通过“三听”帮助学生以听为基础同时培养学生说、读能力,再通过最后的拓展应用及综合语言输出帮助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这样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五步教学法”可以在每节课中都能对学生的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进行培养,帮助学生轻松地掌握了所学英语课文的重、难点。

篇5:五步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为改进初中政治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拓宽政治课教学渠道,我在长期教学工作实践中总结出了思想政治课五步教学法,即:教师导学——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学——小组合作互助学习——师生互动——课堂训练与评价。

初三思想政治课理论性较强,教师普遍感觉课讲起来单调、枯燥,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讲的少,怕学生听不懂;教师讲的多了,很可能变成“一言堂”,变成空洞的说教。要改变这一窘境,最有效的手段就是调动学生自主参与、自主探索的积极性。初三第三课第二节第二框“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理论性非常强,在连续几年的教学中,我一直采用“讲述法”组织教学,学生听不懂,学习兴趣不高,课堂教学效果一直不理想,这学期,我采用“政治课五步教学法”组织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我就结合这一课例来分析

“政治课五步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步:教师导学。

这一步,教师首先要把握学生对本节教学内容的了解程度;教师要使学生明确本节课学习要达到的目标;教师要明确告诉学生采取什么方法来达到学习目标。这一阶段,教师的角色应是向导,是学生的领路人。对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教师要做科学的预测;教师要明确提醒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我在教学“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时,通过测评发现学生对“什么是四项基本原则?”很清楚,学生难于理解的是“为什么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于是,我在设计导学达标题时,就紧紧围绕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性,设计了六个小问题,并明确告诉学生:如果弄懂了这六个小问题,这节课的难点也就突破了。

第二步: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学。

独立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核心特征,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积极鼓励学生独立学习,并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独立学习,从而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独立性,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学”无疑是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我们应当注意,这一阶段的“学生自学”决不是放任自流,要特别强调“教师指导”。具体到 教学实践中,教师指导多少,如何指导,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要结合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起初,教师的指导可能会多一些,细一些,随着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由弱到强,由小到大的增长和提高,教师的作用要减弱,正所谓“教是为了不教”。例如,我在教学“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时,把指导学生的重点放在了“为什么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上。学生自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勤于巡视,对自学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及时进行方法、信心指导,对自学速度快和质量高的学生,要及时表扬,以示鼓励。

著名教育家波利亚指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我们在教学实践中

要积极鼓励学生独立学习,自主探索。

第三步:小组合作互助学习。

合作精神是未来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合作精神的有效途径

。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同时,也使学生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小组合作互助学习体现了教学活动中各动态因素的多边互动,尤其是生生互动占据了课堂教学的重要地位,改变了在传统集体教学中师生单向交流的被动局面,对于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真正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好方式。教学实践中,要合理组建学习小组,安排好小组合作学习的人数,以4~6人为一组,成员以异质分组按好、中、差搭配,成员之间要有明确分工,落实具体任务,每个人担任不同的角色。在一定的时间内互换角色,使得每个人在不同角色、位置上得到锻炼与提高,全组学生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然而,由于学校分班方式及班级排座位方式的制约,教学实践中,很难组建固定的、合理的学习小组,这会使小组合作互助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流于形式。

第四步:师生互动,深化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一方面,教师要提出问题来

指导学生进行学习。如果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如果没有问题,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所以,教师要围绕教学重点设疑,让学生在思考、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生成问题。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提问,学生如果提出与教师不同的见解,教师应当高兴,因为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已经调动起来。对于学生所提问题,如果是个性的,可以课后指导,对于共性问题,教师要在启发的前提下精讲,通过教师讲解,使学生真正排除疑难。

第五步:课堂训练与评价。

课堂训练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让学生通过一定训练,化知识为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课堂训练的习题要精心选择,可设计为一点多题以强化巩固,或一题多点以系统巩固,习题内容要结合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难度要合适,既不拔高,又不过于简单,还可以布置不同层次的习题,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通过训练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课堂训练要求学生独立、按时完成,这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善于独立思考、快速高效地学习的能力,同时有助于教师准确反馈学生学习情况,便于课后及时而准确地辅导解难。

教师要对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及时进行评价,准确的评价有利于学生树立学习信心,保持学习兴趣。课堂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浓厚;学生能否积极乐观地对待学习中的挫折和困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表现出勤奋、独立、自律等优秀的个性品质。

以上是笔者多年来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这一课堂教学模式在学科应用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适用于政治学科,不一定适用于其它学科。同时,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教师应

篇6:五步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近段时间,通过系统学习“三段五步式”教学模式的理论知识,同事之间经常探讨自己对“三段五步式”教学模式的独到见解,让我对这一教学模式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学习的最大动力就是对学习材料产生兴趣。学生的学习更需要激情,特别是数学教学,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就不能很好地把学生领进数学学习的殿堂。在兴趣的培养上,我一般是在导入上下功夫,通常将各种导入方法综合运用,如回顾旧知、情境导入法、故事导入法、精心设疑法、讲评法、一题多变法、情感沟通法、游戏导入法等十余种。巧妙的导入,可以点明本课教学的知识点和要求,架接新知与旧知的桥梁,激发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为学习新知打下铺垫,让学生轻松进入学习环境。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课堂是学生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的一切活动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目的,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自主探究实践是学好数学的关键,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因此面对新知识,我们要让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使学生饶有兴趣地投入到学习的情境中,通过自己的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获取成功,使自主意识不断增强。

三、练习检测、举一反三

课堂中的练习训练是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结构,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全面提高小学 数学教学质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教师设计的练习,不仅要有利于帮助学生巩固、掌握知识,更要有利于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及实践能力的培养。练习题的数量要适当,能适应不同程度的学生 需要,练习设计要有坡度,有层次,难易适度,适应儿童的特点。要有一定的基本练习题和稍有变化的习题,也要有一些综合题和富有思考性的习题”。

四、总结归纳、找出规律

课堂小结,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既可以帮助学生回顾教学内容,又可以培养学生提炼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语言概括能力。众所周知,情境导入固然重要,它为一堂课是否成功埋下伏笔,但课堂小结也不容忽视,它为一堂课是否精彩留下悬念。巧妙的课堂小结对整堂课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五、拓展延伸、内外结合

篇7:五步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杨启耀

要:目前许多学者无论是反思本国教育的弊端,还是对教育提出新的目标和要求,往往都从课程改革入手,通过改革基础教育课程,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开展校本培训。我就校本培训学习特作出思考,自我实现专业发展为五步教学法解决学生学习数学基础知识,理解数学基本原理让学掌握数学规律,提高学生解题技巧和应用能力作点思考。

关 键 词:五步

数学

创新

改革

一. 找出问题

农村教育由于其环境特殊、信息交流不发达,故大部分初中的数学课堂教学仍用应试教育的五步教学法,它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有广泛影响,但其缺乏科学的学习论基础,过分突出教师主体地位,不重视学生主体等缺陷,不仅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而且压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已严重束缚了学生能力的发展、素质的提高。随着社会科学的不断发展,教学观念的日益更新,各种新的教学模式层出不穷,为找到一种适合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的模式,不断对教学模式创新进行探索研究。二.分析原因 农村学生普遍离家较远,大部分学生又没有住宿,学生回家家务事繁多。在家中没有预习时间,在课堂教学中增加课堂预习这一环节,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自觉性,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的有针对性的提问,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并积极进行思维。对相关知识复习不一定选择前一节课的内容,可以根据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选择有利于重点突出、难点突破的习题或问题。在进行复习时,要注意复习的针对性,尽可能地在通过对相关知识的复习、提问、板演,以达到在新、旧知识间架设桥梁,激发学生认识新知识的兴趣,有利于新内容的讲授做准备。三.制订改进计划

在教学中教师要采用符合学生认识特点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借助各种教学手段不断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要给学生留有查找资料、思考、小组讨论、交流和动手实验的时间。针对第二步筛选出来的问题,教师要让学生思考、交流讨论、讨论实验方法以及让学生亲手实验试一试等,把学生置于发现者和探索者的位置上。通过让学生带着自己渴求解答的问题去探寻、讨论和动手实验,教师随时加以激励和鼓舞。让他们的好奇心,成功欲得以极大满足,被动接受知识转变成主动探求知识;让独立思考加上团队的合作交流与亲手实践,就能使许多问题迎刃而解。这既改变了满堂灌的陋习,又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但教师要注意克服最易犯的毛病:教师为赶教学进度,让尖子生回答问题,而使许多学生失去思考的机会,使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怕打乱课堂秩序,不敢放手让学生讨论或动手实验,忽视了学生个人、集体的智慧和全体二字,使问题不能被真正理解;教师作为旁观者,没有深入到学生中去,针对学生讨论中的问题进行启发、诱导,没能抓住学生盲点于无疑处生疑。因此要做到:

1、确定并陈述教学目标:针对目前数学教学大纲对教学目标的阐述较为原则和笼统,我们努力钻研教材,并根据布鲁姆目标分类系统和加涅学习结果分类系统的原理来确定并陈述目标。(1)目标陈述力求明确、具体,尽量避免使用含糊和不切实际的语言陈述目标。例如教学《三角形的中位线》一课时,我们制定以下目标:①理解三角形中位线的概念,明确它与三角形中线的区别。②知道三角形中位线的作用,理解三角形中位线定理。③能应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进行有关的证明。④知道连结不同的四边形的中点组成的平行四边形也不同。(2)目标陈述应可观察和测量,操作性强。例如教学《平面直角坐标系》一课时,我们制定以下教学目标:①知道有序数对与坐标点一一对应;②学会建立平面直角系与有序数对的联系;③给出几个相关题目,学生独立正确完成。(3)目标陈述应是预期学生的学习结果,包括认知、动作技能等领域,而不陈述教师打算作什么,例如在教学《一元二次方程》一课时,我们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①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②知道把一个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形式的方法,能正确说出二次项、一次项的系数和常数项;③能用因式分解法解一个一元二次方程。这样即能清楚的预期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注意和积极性。

2、分析学习任务:目标陈述只规定了一节课或一个教学课题教学单元结束之后,学生终点能力或行为倾向是怎样形成的,任务分析则是要进一步揭示,终点目标得以实行的先行条件,实践要求教师确定学生的原有基础通过学生的作业、小测验,或课堂提问并观察学生反应的方法,了解学生原有基础,在单元结束后,教师可安排单元教学目标进行测验。学生掌握每个教学单元的百分之八十五的教学目标后,才能转入下一单元的学习。其次分析使能目标和其他支持性条件鉴别学生从起点到终点之间所必须掌握的必要条件和支持性条件。该实践要求教师从终点目标出发,反复提出这样的问题,学生要完成这一目标,他预先必须具备哪些条件(能力),一直追问到学生的起点状况为止。然后把学生需要掌握的学习目标分层次排列出来,并根据这些目标与终点目标,确定学习的类型以及安排适合这些类型的学习内外条件。例如:教学《分式方程》时,通过使能分析,学生需要掌握以下必要目标和支持性条件:①知道分式的意义。②知道最简公分母的确定,通分的方法、通分的意义;分式的基本性质。③能正确熟练地解答整式方程。

3、根据终点目标和子目标选择教学步骤、方法、媒介等:教师确定了教学目标,分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学习阶段应选择不同的方法和技术。四.用于实践检验

经过充分准备的教师,运用生动、精炼的语言,借助于教具的直观性来达到新知识的传授,新内容的传授关键在于精。讲授要精,要具有提示性,重在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新内容的精讲过程中要注意一培养二积极: 1.注意培养学生积极思维,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2.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发生过程,让学生在独立的思维活动中学习新知识。

3.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对定理、例题、习题的分析和解决问题,对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进行总结、延伸、发展和推广运用。

学生练习要坚持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针对班级学生的能力差异、认知差异,拟定或精选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和习题,帮助学生对新知识的接收和消化。同时,学生练习可通过口答、板演、笔练等多种方式使学生在练习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教师在备课时要作好练习题的精选工作,忌多而杂,提倡教师选择好练习题后先做一遍。同时,提倡学生多角度思维、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而且在进行学生练习题的选择或拟定时,要注意控制练习题的总量,才能协调师生的双边活动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传统教学模式着眼于教师的行为,教师是演员,学生是观众,在这样的模式下,学生一般都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而在教学模式创新中,注重师生的双向活动,教师退到幕后,成了导演,学生则以演员角色出场,这样他们有了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他们在课堂上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各种方式来证明自己,课堂成了他们的舞台,同时课堂又使他们品尝了成功的喜悦,内外部的因素又促进了学生能力的发展。其次,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竞争意识。学生清楚地知道学习探究的目标,但未告诉其学习方法,给了他们最大自由发挥想象的余地,最大限度的激发他们的潜能。让他们品尝到每堂课成功的喜悦,又培养了其竞争意识。

五.进行理论总结

经过《发展性课程评价》的学习,产生了几点不成熟的思考:

1、教材的安排:七年级数学第二册(七年级人教版)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中5.4平移与第六章6.2坐标方法的应用的内容在安排上过于靠近,学生在学习时容易混淆概念,解题时易迷失方向,能否把这样的内容后移。

2、对学生的评价:现行的教育评价方法即考试制度与新课程标准下考试方法不协调,原评价的方法可操作性强,但较片面;而新课程标准下考试评价方法虽较全面,但可操作性较弱。另一方面,由于目前升学考试的影响故教学中有顾此失彼之感。参考资料:

1.皮连生主编《学与教的心理学》.2.周卫勇主编《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3.晁鲁主编《初中数学资料包》.4.七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5.刘芳主编《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

篇8:五步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一、学校开展机器人教学研究的现状

学校一直高度重视机器人科技教育, 自2006年起配备机器人实验室, 机器人教育规模逐年增大, 曾开展有足球、灭火、综合技能、创意闯关等实体机器人项目, 特别是引入虚拟机器人项目后, 参加机器人学习的学生越来越多, 活动开展已趋于常规化, 曾多次参加RoboCup青少年世界杯机器人竞赛和广东省、广州市的各类机器人比赛等, 获国家级奖项7项、省级奖项7项、市级奖项多项, 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机器人教育资源。本文结合学校“研学后教”教学改革, 探索“研学后教”理念下机器人教学的校本教学模式, 利用校本教学在学生中普及机器人教育。

二、基于“研学后教”教学理念的五步教学法

“研学后教”教学理念旨在转变课堂教学方式, 促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通过思考、实践、讨论、交流与合作, 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研学后教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 真正实现了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建构知识的转变, 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 将有利于机器人教育的开展。在研学后教教学理念指导下, 针对机器人教育提出了以落实三维目标、激扬生命、培养人为宗旨, 为学生好学、乐学、善学而设计的“五步教学法”, 其教学模式如下图1所示:

教学中, 所有教学步骤都依托“研学案”。研学案内容包括学习目标、重点与难点、自学内容、研学问题、练习等, 是学生参与研学后教课堂的学习文本, 是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路线图。研学案设计应将知识问题化, 研学问题层层深入, 并为学生提供学习方法指引。因此, 教师所设计的研学案的质量如何, 往往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 当然, 课堂应用研学案的教学反馈, 也有助于研学案的完善, 提高教学效果。机器人教学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实现“五步教学法”: (1) 定向自学:以研学案引路, 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 (2) 合作学习:以互动促学习, 引导学生在互助中提高; (3) 成果展示:以展示看收获, 通过点拨与评价提升自我; (4) 总结归纳:以小结理知识脉络, 师生共同解疑领悟; (5) 检测拓展:以小测反馈学习, 验收水平并制定下一目标。

三、五步教学法在机器人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传统机器人教学通常采用讲演练或做中学的单一模式。为了检验“五步教学法”的教学效果, 笔者选用“智能校车”虚拟机器人项目, 在本校的机器人教学中开展了教学实践。指导学生通过拼装虚拟校车模型、编写程序并仿真虚拟, 让校车可以正常运动到各个设定的车站接人, 并回到指定的终点。根据智能校车项目的特点, 通过多次的教学实践与反思, 得出五步教学法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1.深入研究教学内容, 合理设计研学案与教学设计

教学前教师主要的工作是准备研学案, 研学案的质量与教学设计的完整性非常重要, 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机器人教学缺少可直接参考的教材, 因而教师更需深入研究教学体系, 合理分配教学内容与教学进度, 并深入挖掘其中的知识重难点与研学问题, 进行研学案设计与教学设计, 并预计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开展效果及流畅性。智能校车研学案节选见图2。

2.应用情境导入, 提高自学效果

以情境为主线设计研学问题, 情境贯穿教学的五个步骤, 会使课堂教学衔接更自然、顺畅, 过程更加完整, 并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一个好的教学情境, 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内驱力, 学生带着情境问题自学, 学生在掌握机器人走直线的基础上, 思考如何才能走三角形, 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来提高自学效果。

3.分层设计研学问题, 遵循自学与研学规律

研学问题之间如果缺少联系, 没有梯度, 不仅无法体现知识的关联性与教学的递进性, 也容易给学生开展合作交流带来思维混乱与交流不便。因此, 设计研学问题时要考虑学生的学习与思维方式, 遵循从易到难、由小及大的规律, 最好以情境为主线、以研究知识或技能为内容进行递进设计, 体现知识之间的关联性, 例如, 机器人走三角形时画一条直线后转多大的角度才能画出一个正三角形, 需要预设学生进行研学问题合作学习时会遇到的困难, 为个别较难问题提供简短提示以引导学生正确解决问题。

4.建立合作学习小组, 引导学生开展有效合作与交流

(1) 帮助学生建立学习小组。学生个体之间肯定存在水平的差异, 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基础水平与学习能力, 引导学生优次组合, 3-4人一组为宜, 形成合作团队, 相互帮助, 在编写机器人走三角形的程序时, 引导学生建立组间竞争机制, 看哪个组最先完成程序的编写, 以激励各组的学习积极性, 形成学习共同体。

(2) 引导学生积极研讨。学生较习惯于机械地解决研学案所预设的问题, 容易陷入为了讨论问题而讨论的局面, 缺少从中发现新问题的主动性, 例如, 机器人走正三角形时, 机器人转变的程序应该旋转多少度?需要教师给予适当的点拨或引导, 开拓学生的思路, 帮助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关键点, 对学生的出现的错误及时指出, 对学生能快速解决问题或发现新问题给予鼓励和肯定,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鼓励学生大胆展示成果。展示成果是学生问题解决方案重现的过程, 有利于学生更深入掌握知识或技能, 并为其他未掌握的学生提供思路, 达到较好的交流知识与提高自我水平的效果。在演示机器人走三角形的效果时, 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与表现, 对学生挑战与团队精神给予肯定。在小组未能及时正确解决研学问题或演示失败时, 给予更多研讨机会, 重复小组讨论或全班讨论, 让学生主动寻求正确答案。

5.注意学生反馈, 进行多元评价

合理的评价是帮助学生提高自学能力与研学能力的积极因素。课堂评价应从学生的表现、问题解决方式、知识掌握水平等多方面进行, 教师应该调动学生进行自评与互评。同时, 教师也要重视自己的评价, 应密切关注学生的反馈, 及时进行针对性点评, 点评以鼓励、肯定或引导为主, 如实现机器人走三角形的任务编写程序的方案有多种, 根据每个学生所编程序, 教师在评价时应该抓住每个学生的闪光点, 思考如何引导学生或点评学生的成果。

6.及时总结归纳, 并设计恰当的检测或拓展任务

总结归纳可以简单扼要, 也可以在展示环节就进行局部总结, 最后进行概括总结。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针对教学内容设计合适的检测方式, 并灵活应用, 以了解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对于操作技能教学等难以用形成性练习进行检测时, 可为学生设计技能迁移或多种技能组合的拓展任务来进行强化, 在智能校车教学中, 笔者则更多的使用了拓展任务的方式来检测学生对技能的掌握。

四、五步教学法在机器人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通过教学实践发现, 五步教学法在智能校车机器人教学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从观察中得知, 与实验前相比较, 运用五步教学法后, 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学会了共同研究问题, 对所遇新问题能积极寻求多种寻求解决方案, 并乐于分享。学生的学习能力有了较好的提升, 学习效率也有明显的提高。主要表现为:

1.自学任务完成程度更高

通过情境引入的自学, 在研学案的引导下, 比没有情境引入的学习效率要高, 自学知识掌握得更多。

2.研学任务完成时间更短

研学问题设计更合理, 会帮助学生更快更深入的开展研究与讨论。研学问题由简单到复杂, 要求逐步提高, 问题层层加深, 且教师引导得当, 则学生在研学过程中能顺利进行问题解决, 一步步掌握知识, 既有成就感, 也能更高效的开展小组研学。

3.小组参与程度更高

调整后的学习小组在竞争意识与集体驱动力下, 更愿意参加小组合作学习, 在老师的鼓励下, 学生表现会更积极, 更能开拓思路, 更愿意分享观点, 参与程度更高。

利用五步教学法经过一学期的学习, 学生掌握了智能校车的所有基本知识与技能, 并参加了相关竞赛, 在2014年广州市中小学电脑电器人竞赛中, 我校机器人社团在智能校车项目的比赛情况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 运用五步教学法进行教学后, 学生对智能校车的基础知识掌握得较牢固, 在竞赛的一小时内基本能根据任务情况与个人能力完成相应的任务, 且所运用的策略较为合理, 所编程序运行较稳定, 除一位学生在演示时失败外, 其他学生都获得成功, 在广州市众多参赛者中名次较为靠前。由此可知, 五步教学法在机器人教学中的应用是可行的、有效的, 其教学环节较为合理、完整, 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五、结束语

五步教学法在智能校车机器人教学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有效促进了教学效果的提高, 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问题探究能力、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能力等。但教学研究中仍然存在许多不足, 且本研究目前只在智能校车教学上进行, 今后还需继续在研学案的导学与研学效果、五步教学法在如实体机器人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展开进一步的探索实验, 为机器人正式进入中学课堂积累经验, 为学生发展提供平台,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普及机器人教育做一些努力。

摘要:目前中小学校非常重视机器人科技教育, 机器人教学内容也逐步进入中小学课堂。本文是在“研学后教”教学理念的基础上,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 通过五步教学法在中学机器人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探索适合中学机器人课堂教学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机器人,教学模式,研学后教,五步教学法

参考文献

[1]张嘉志, 王同聚.让机器人走近学生——3D仿真虚拟机器人:普及机器人教育的新途径[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0 (06) :95-96.

[2]吴金菊, 杨丰秋.基于三案三段教学模式的机器人教学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3 (5) :6-8.

篇9:五步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应用文写作;五步;教学法

应用文写作是文秘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高等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传播写作知识,培养学生的写作技能和中文素养,强化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结合的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探索和实践,总结了应用文写作教学的“五步教学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读写教学法

我国伟大的文学家鲁迅曾说过:“文章应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的。”可见,要想提高写作能力,只有多读多写,并养成习惯。多读是吸收和积累的过程。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等真正到自己动手写的时候就可以信手拈来,不假思索便能顺理成章,进而推陈出新;多写就是要在反复的写作实践中体味、揣摩,并最终“悟”出其中的规律;养成习惯贵在坚持,要养成勤于积累、勤于动笔的习惯。在应用文写作实际教学中,读与写主要安排在课下进行,课后布置写作作业,有条件的同学订阅《秘书》《秘书工作》《应用写作》等杂志,要求同学们经常浏览公文写作类网站,学会查找、搜集相关的资料,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二、类比教学法

由于一些公文文种在某些功能上的相似性,对于初次接触应用文写作的学生来说,选择文种时容易混乱,甚至错误。在教学中,我们采取了类比法,如学生在学完公告、通告与通知三个文种后,我们会对其进行比较,总结其共同点,即都具有公开知照的功能。再分析其不同点,即公告用于高层机构通过新闻媒体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法定事项;通告适用于发文机关在所辖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通知用于向有隶属关系的下级机关传达要求和周知执行的事项。其他的如嘉奖令、表彰性决定与表扬性通报的比较、请示、报告与上行性意见的比较,会议纪要、会议记录与会议简报的比较等等都采取这种方法。通过类比法,

加深了同学们对各类文种的把握,让同学们在文种选用上做到正确而规范,进而写出高质量的公文。

三、操作教学法

应用文的一个特点就是要求体式上的规范性,即要遵循一定的惯用格式。公文体式,包括公文各构成要素在排版上的安排、用纸格式、字体及间距、印章及成文日期位置等,在编排上都有严格的限制,这些内容如果仅凭课堂上的讲解而学生不实际动手去做,肯定无法取得理想的效果。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办公软件操作技巧。如公文的标题及主题词要求的小标宋字体一般的电脑都没有,如何在网上下载并安装应用;公文排版要求每页22行每行28字该如何进行页面设置;再如根据我国的排序习惯,要求按姓氏笔画对人名进行排序,面对成百个姓名我们如何利用电脑排序进行编排等等,这些问题在学生将来工作中都会经常遇到,而且非常实用。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会给学生一定的文本内容让学生在电脑上进行编排,遇到新的问题及时解决,强化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四、研讨教学法

应用文写作是一门文科性较强的课程,而文科类课程不同于理科,它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要求学生多思考,追求“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效果。因为写作这东西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问题是在怀疑中提出的,又必然会在深入研讨中解决,而问题解决之后,便是获得真知灼见的开始。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经常安排一定的范文和病文让学生去认真阅读和理解,找出有怀疑、有分歧、有矛盾的地方,并进行分组研讨,以此来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真正让学生成为应用文写作的主人。

五、情境教学法

应用文写作有别于文学作品创作,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其

特点就是格式化、枯燥乏味、庄重严肃,没有其他文学作品那么意蕴幽深、耐人寻味,很多学生在潜意识里都对应用文写作充满排斥。应用文是解决实际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问题而产生的。这就要求我们应该将工作、生活中的各种镜头置于课堂模拟情境之中,以增强学生的身临其境之感。如我们在讲授供职报告、述职报告、计划等应用文体时,就让学生大胆走上讲台,让学生担任实际工作中的某种角色进行竞聘和述职;让学生以企业负责人的身份制订合同、招投标书;以记者的身份撰写各类新闻报道,等等。这种教学方法引起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既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又培养了学生的思考与分析能力、动口与动脑能力,让学生真正得到了锻炼,加深了对这类文体的把握。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高等学校教改工程项目“高校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的研究与实践”(JG2012020895)。

篇10:“五步”教学法在评讲课中的运用

一、评讲课的基本特征及目标:

1、评讲课的基本特征:评讲课是与复习课紧密相关的一种重要且常见的课型,尤其到了单元小结、期中、期末复习阶段就变成了主要课型。评讲课导学案的基本步骤与其它形式课型的导学案一致,所不同的是:(1)评讲课导学案中的学生自学的内容是试卷(或练习中)的题目,所涉及的知识点是已学过的知识,它既有基本概念、法则、定理、公式等基础性内容的问题,也有思想方法方面的问题,还有解题过程规范性的问题,即自学内容具有全面系统性。(2)教师对学情的掌握是有明、暗两处并存,明处是学生试卷中暴露出的问题,暗处是学生对试卷中的问题的再认识的情况(怎么样的问题)。(3)教学评价的针对性较强、较广,既有对某些知识运用的评价、思维方法的评价和课堂表现性评价,也有对学生平时在听课、审题、学习习惯等方面的评价。

2、评讲课的教学目标:评讲课的主要目标是:(1)通过试卷评讲帮助学生分析并总结前段的学习得失,在查漏补缺、纠正错误中巩固双基,在寻找产生错误原因的过程中吸取教训,在与他人合作探讨中总结成功的经验,从而不断完善学生的知识系统和思维系统。(2)通过试卷的评讲帮助教师发现自己以前在教学方面的问题和不足,不断进行教学反思,改进教学方法,准确把握后续的教学重点,更合理地设计突破教学难点的导学案。

二、评讲课的基本类型:

根据不同的教学时段和教学内容,我们就可以明确评讲课的主题和类型。一般类型有:章、节训练(练习)评讲课、单元小结习题评讲课、单元测试评讲和期中期末复习考试评讲课。

根据不同的教学任务,评讲课一般类型有:单项训练评讲课:这主要是在学完某一小节或某个基本概念或法则、定理、公式后进行的练习评讲。主要是提升学生对某个知识点的理解和灵活运用能力,侧重于训练某个知识点的理解运用。专题训练评讲课:这主要是在训练学生在掌握某些内容联系紧密,结构形式和解答过程及方法相近的知识。综合训练评讲课:这类训练评讲课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五步”教学法的评讲课教学模式:

根据“五步”教学法的课堂教学模式“导学――自学――助学――强化――评价”可将评讲课的一般教学模式确定为:

(一)导评(学):

导评包括课题导入、目标展示(重难点)和自学指导等三个方面。

1、课题导入:评讲课的课题导入通常是把批改的练习或试卷下发给学生后,根据学生练考的情况用统计介绍的形式展示给学生,按不同题型的得分率或失分率、易错题等(知识点及能力类别)作初步简介,以唤起(或引起)学生的注意或兴趣来增强学生想急切弄清自己产生错误原因的欲望。

2、目标展示:根据教师的批阅情况记录确定学习目标。

3、自学指导:

(1)自学时间掌握;(2)自学方法指导:先自主查错因并纠正,然后交流认识过程和结果或查书籍资料,动手实践操作等验证;(3)反思学法和思维方法偏差。

4、自学参考提纲:

按评讲课的教学目标要求,自学参考提纲的编写一般分为三个层次设计,下面分别就每个层次的内容设置进行说明。

第一层次主要是设计属于基本概念、基本运算和解题规范性方面的问题。第二层次主要是设计属于在数学思想方法运用和解题技能技巧、解题思路等方面出现问题(或不足)。第三个层次主要是设计让学生结合测试情况分析反思自己以前学习中的不足之处,谈谈通过找错、析错、纠错对自己今后的学习有哪些启示(经验教训)?总结考试的应对策略。

(二)自评(学):

评讲课的自学基本程序是:找错――析错――纠错――评错――避错(策略),其基本方式是:独学――对学――群学――求学――思学,具体说来就是学生依据自己的练习或考卷中的错题采取独学、对学、群学。

(三)助评(学):

评讲课的助学的基本策略是:书助(指导学生查书籍、资料)――生助(学生指导学生)――师助(教师点拨指导)。在学生自学和交流过程中,有些问题学生可查看书籍相互讨论解决,在此过程中,教师注意了解各组学习情况,收集信息,指导学生自学方法和生生互动,参与小组讨论,并将各组好的学法及好的解题思想方法向大家介绍推荐借鉴,使个体、群体的学习成果达到共享,在这个环节中就是要充分发挥生生互助、师生互助、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四)强化:

评讲课的强化内容包括:结论强化(已学的基本概念、法则、定理、公式的巩固)、重点强化(共性问题)――过程强化(解题规范要求)――方法技能强化(解题思路、思维方式)、事实强化(注重观察事物和实践)、关联强化(综合运用能力)等,强化力求具有概括性、巩固性、清晰性和完整性。

(五)评价:

评讲课的评价包括三个方面的评价:

1、学生的自我评价(每个学习小组中抽一名学生作自我评价:前段学习失误和本节学习收获)。

2、教师对学生的评价:(1)对学生的表现性评价;(2)纸笔评价(课堂检测)编制与本次检测失分较多的问题题目,要求具有针对性并有拓展深化性问题,题量精而少。

3、教师的自我评价:与学生交流教与学的得与失。

四、教学基本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五步教学法”在评讲课教学活动中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因为没有学生自主参与、没有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评讲课就不可能取得好的实效。因此在评讲课教学中切忌以讲代学、重讲轻评,应在学生亲自感知、操作实践和思考交流的过程中知错因、明错理、扩视野、提技能。

(二)开放性原则:“五步教学法”在评讲课教学中尽管是按五步进行的有序教学活动,但在每个步骤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又是自主灵活的。具体来说,就是要让学生充分借助学习资源,可以查书籍,相互交流讨论,有些问题在同桌、小组不能圆满解决的问题可以下位寻找合作伙伴,也可以走到老师前面与教师探讨,将自己的思想和方法充分展示,以求达成共识和共同进步。

(三)差异性原则:由于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存在差异,学习习惯和性格特点有差异,基础知识的掌握和思维能力有差异,所以“五步教学法”下的评讲课就是在这种现实背景下设计的一种合乎学生实现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互学、互补下缩小自己与别人的差异,完善自己的知识系统。在自学指导和学情掌握及强化、评价等各个环节重点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纠错、明错情况,进行分类指导和优化组合。

(四)全面性原则:传统的评讲课习惯于就题论题,只不过是将错题纠正而已,而“五步教学法”中的评讲课则要求其教学目标的全面性。

上一篇:英语教学设计模板教案下一篇:托班老师致家长感谢信